思考题

思考题
思考题

第一章离心泵

一、问答题

1.离心泵的扬程是什么意义?其单位是什么?样本上常用单位是什么?两者的关系是什么?2.离心泵的主要过流部件是哪些?对它们的要求是什么?

3.离心泵开泵前为什么要灌泵?

4.H T∞代表什么意义?在什么假设条件下得到的扬程?

5.H T∞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说它与介质性质无关?

6.介质压力与扬程有何关系?

7.H

u u w w c c

T∞

=

-

+

-

+

-

2

2

1

2

1

2

2

2

2

2

1

2

222中哪些是静扬程?由什么作用产生的?哪些是动扬

程?

8.什么叫前弯叶片、径向叶片、后向叶片?用欧拉方程和速度三角形导出理论扬程H T∞与Q T的关

系,并画出三种叶片的H Q

T T

-曲线()

α

1

90

=

9.什么叫反作用度?反作用度大好还是小好?离心泵的反作用度与什么参数有关?前弯、径向及后弯叶片的反作用度如何?

10.离心泵中主要是哪种叶片?为什么?βA2大致范围是多少?

11.离心泵的排量与哪些结构和工作参数有关?

12.有限叶片叶轮中轴向涡流是由与什么原因产生的?轴向涡流对出口及进口速度三角形有何影响?哪个影响是主要的?

13.试画出叶片无限多与叶片有限时叶轮出口速度三角形图。

14.滑移系数影响扬程提高是不是由于环流而产生了损失?

15.汽蚀的机理如何?有何危害?

16.NPSH a的含义是什么?

17.NPSH r的含义是什么?

18.如何判别是否发生了汽蚀?

19.生产中如何提高NPSH a?

20.在设计、操作中如何减小NPSH r?

21.吸入真空度为何可以表示NPSH r的大小?

22.允许的吸收入真空度在什么条件下要进行修正?为什么?

23.如何确定离心泵的几何安装高度?

24.什么是吸入头?什么是灌注头?

25.常减压装置中减压塔的基础为什么比常压塔基础高?

26.为什么炼厂油罐区的泵房地面比当地地面低?

27.一台离心泵在青岛地区使用和兰州地区使用其允许几何安装高度何地大?28.如何从装置方面防止汽蚀发生?生产操作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29.用NPSH

p c p

a

s s v

=+-

ρρ

2

2和

()

p p c

Z h

s A s

g f A S

ρρ

=---

-

2

2两式说明如何防止汽蚀发

生?

30.离心泵有几条特性曲线?各特性曲线有何特点、有何用途?

31.离心泵开泵前要关闭出口阀,为什么?

32.离心泵的功率曲线是如何形成的?

33.离心泵的轴功率公式可写为N

QH

=

ρ

η,当Q=0时N=0对吗?

34.离心泵开泵前要关闭出口阀门而旋涡泵和轴流泵开泵前要打开出口阀门,为什么?35.离心泵的额定点和高效区是如何确定的?

36.离心泵中主要有哪些损失?各影响哪些工作参数?

37.离心泵的实际特性H Q -曲线是如何形成的?用画图示意说明。研究该曲线形成过程对设计和生产有何指导意义?

38.介质密度对离心泵的H 、Q 、N 、η四个参数中的哪些有影响?在生产中如何注意该种影响? 39.请画出Q Q o <和Q Q O >时表示叶轮进口冲击损失的速度三角形。 40.请画出Q Q o <和Q Q O >时表示导叶进口冲击损失的速度三角形。 41.离心泵中的冲击损失产生在泵中什么部位?

42.离心泵中流量损失产生在哪些部位?流量损失与扬程有无关系?用曲线图表示。 43.离心泵中机械损失由哪几部分组成?

44.盘面摩擦损失和哪些因素有关?用提高转速与增加叶轮直径的办法提高扬程时,哪一种办法较好,为什么?

45.叶轮外圆面粗糙度的要求是出于什么原因? 46.什么叫水力功率?什么叫水力效率?写出表达式。 47.写出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表达式。

48.写出离心泵效率η的表达式。它与ηv 、ηh 、η

m 有何关系?

49.输送粘度较大的液体时离心泵的H 、Q 、N 、η、NPSH r 如何变化? 50.输送粘液时为什么要对样本上的特性曲线进行换算?

51.教材中所介绍的两种粘度换算方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用什么参数修正特性曲线? 52.离心泵的流动相似的条件最后归结为哪几条? 53.离心泵流动中的动力相似是如何考虑的?

54.离心泵流动的动力相似条件中对应雷诺数在什么条件下可不考虑? 55.写出离心泵相似定律的表达式。

56.离心泵的相似定律有何用途?

57.什么叫离心泵的比例定律?写出比例定律的表达式。

58.什么是相似抛物线?

59.比例定律算得的等效率曲线与实测法得到的等效率曲线在转速变化较大时并不一致,为什么?60.相似抛物线H KQ

=2中的K如何求得?K是随什么而变化的一个常数?

61.相似抛物线是不同转速下的等效率点的连线,也是等效率线,对吗?

62.切割定律是在什么近似条件下得来的?切割定律的表达式。

63.离心泵转速变化后汽蚀性能是否发生变化?写出汽蚀相似定律的表达式。

64.叶轮径切割后对泵的汽蚀性能有何影响,为什么?

65.切割抛物线与相似抛物线有何区别?

66.离心泵的合理使用范围如何确定?

67.离心泵叶轮外径切割有无限制,一台泵叶轮切割量的大小受什么参数限制?

68.离心泵的比转数n s是一个什么参数,表达式如何?

69.比转数有无量纲?

70.低比转数离心泵叶轮形状及H Q

-特性有何特点?

71.试证明一台离心泵转速由n变为n'后其比转数不变。

72.n

n Q

H

s

=

365

3

4

.

是工况点的参数,如何确定一台泵的比转数,即如何取扬程、流量值?

73.n

n Q

H

s

=

365

3

4

.

计算时,对双吸泵及多级泵的Q、H应如何取值?

74.比转数n s有用途?

75.说明下列泵的型号意义:

250D60×5 2BA—6

IS —80—65—160 20Sh —19A 65Y50×12 250Ys Ⅲ150×2B

76.4BA-6离心水泵设计转速为主2900rpm ,从型号中可看出比转数n s 为多少?若该泵转速变为2000rpm ,其比转数n s 为多少?若H-Q 与η-Q 曲线如图,定性说明转速降低后H —Q 和 η—Q 性能曲线

.

题76图 题77图

77.某离心泵装置特性如图,原工作点为 A 点,现采用关小出口阀调节,试标出变化后的工作点B ,B 点的流量变大还是变小?其B 点的扬程增大还是下降?

78.某离心泵的工作点为 A ,叶轮外径为D 2,现叶轮外径切割为D’,D D 2'

2<,在图上标出新工作点 B 的位置,此时 B 点的流量和扬程相对于 A 点有何变化?

题78图 题79图

79.某离心泵输水时的 H —Q 及NPSH

r

—Q 特性如图。当改输粘度ν=100mm

s 2

的油品时,

定性画出两特性曲线的变化趋势。

80.两台离心泵并联时,泵并联总特性曲线H —Q 如何求得? 81.两离心泵串联时,串联后泵的总特性H —Q 如何求得?

82.有如图所示两台泵特性曲线为()

H Q

-

1和

()

H Q

-

2,求并联后泵总特性

()

H Q

-

+

12.

题82图题83图

83.有如图所示两台泵特性曲线为()

H Q

-

1和

()

H Q

-

2,求串联后泵总特性

()

H Q

-

+

12。

84.两泵串联使用要注意哪些问题?

85.两泵并联目的在于增加流量,若管路特性不变时,并联后工作点的流量小于两泵单独在此管路工作的流量之和,为什么?

86.两泵串联目的在于提高扬程,若管路特性不变时,串联后工作点的扬程小于两泵单独在此管路工作的扬程之和,为什么?

87.两泵并联目的在于增加流量。其泵特性和管路特性平坦好还是陡降好?

88.两泵串联目的在于提高扬程。其泵特性和管路特性平坦好还是陡降好?

89.泵在交汇管路上工作时,为什么交汇点的剩余能头必须相等?

90.管路串联的管路总特性如何求得?

91.管路并联的管路总特性如何求得?

92.用改变管路特性的方法调节离心泵装置的工作点可采用哪些方法?

93.用改变泵特性的方法调节离心泵装置的工作点可采用哪些方法?

94.离心泵装置工作点调节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哪儿种?特点如何?从节能的角度考虑,哪种方法较好?

95.离心泵在什么条件下出现不稳定工况?

96.选用离心泵要哪些基础数据?97.选用离心泵要做哪些工作?

98.叶轮叶片过多过少对扬程有何影响?

99.叶轮叶片出口安放角

A2对泵特性有何影响?

100.离心泵吸入室有几种形式?对吸入室有何要求?

101.蜗壳和导叶的作用是什么?

102.离心泵的轴向力是如何产生的?

103.离心泵的轴向力由几部分组成?起主要作用的是哪一部分?

104.单级离心泵轴向力平衡措施有哪儿种?各有何优缺点?

105.多级离心泵轴向力平衡措施有哪儿种?

106.多级离心泵轴向力平衡中叶轮对称布置的原则是什么?

107.试说明自动平衡盘装置自动平衡的原理。

108.蜗壳中径向力是如何产生的。

109.离心泵中径向力平衡措施有哪些?

110.机械密封为什么优于填料密封?

111.机械密封有几个辅助密封点?

112.机械密封的端面比压与那些因素有关?

113.什么叫平衡型机械密封?什么叫非平衡型机械密封?如何从轴套结构看出是否是平衡型密封? 114.内装与外装机械密封适用于什么条件?

115.高速机械密封应注意那些问题,采用什么型式?

116.什么叫平衡系数,载荷系数,膜压系数?

117.机械密封动静环常用那些材料,对材料有何要求?

118.若介质中含有固体颗粒时动静环材料应怎样选用?

119.离心泵的H-Q特性如何测量,N-Q特性如何测量?

120.轴功率N可用那些方法测量?

121.离心泵汽蚀性能曲线可用那几种方法测试?各种方法是用什么原理?

122.有两台特性相同的离心泵,单泵与管路特性的工作点为A,流量为Q A,现要用串联或并联办法调节流量,要求流量为Q B,用串联还是并联方法?用作图说明。

题122图

123.离心泵汽蚀实验中为什么要求流量保持为定值?

124.如何判断泵的汽蚀点?

第二章离心压缩机

一、问答题

1.同一台压缩机转速相同,分别压缩空气和二氧化碳气(进气状态相同,进口容积流量相同),试比较叶轮所提供的叶片功和压缩机的出口压力哪个大?若要求这两种气体有相同的压力比时,比较所需的级数。

2.写出理想气体在离心压缩机中分别为绝热压缩过程和多变压缩过程时,压缩机对每公斤气体所作的压缩功的公式(对每公斤气体而言,压缩机向外传出的热量很少,可忽略)。比较哪个过程的功大?并说明原因(介质初始进气条件和终压均相等)。

3.DA140—61硝酸气压缩机,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一氧化碳、氧气和空气,设计流量Q s0 =140m3/min,

出口压力p d0=3.5×105 Pa(绝),但在某工厂实际操作中流量Q=120m3/min,出口压力p d =3.0×105 Pa(绝),达不到设计要求,试定性分析:

(1).流量和压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若该厂在实际操作中降低出口管网压力而其他条件不变时,流量和出口压力能否达到要求?

4.分析离心压缩机中产生冲击损失的原因及影响冲击损失大小的因素。

5.什么叫临界马赫数M cr ?什么叫最大马赫数M max?

6.离心压缩机完全相似的三个先决条件是什么?在性能换算中有两种近似相似情况是哪两种?

7.离心压缩机设计时,进口相对速度马赫数M w1常取在临界马赫数M cr 和最大马赫数M max之间,为什么?

8.在同温度下空气和氢气哪个音速大?哪种气体更难于压缩?如果在M w1 =0.85下压缩气体,以同一叶轮在同样进气温度下工作,压缩空气和氢气哪个允许的叶轮圆周速度大?

9.离心压缩机常采用的叶轮型式有哪几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哪一种?其叶片出口安放角大致范围是多少?

10.浮环密封装置中浮环有高压侧和大气侧浮环之分,哪侧浮环与轴的间隙较小,为什么?密封油和机内介质的压力差用什么来控制?

11.同一离心压缩机的绝热效率和多变效率哪个值大,为什么?

12.叶片扩压器的优点是什么?它适用于叶轮出口气流角α 2 较大还是较小的场合,为什么?

13.离心压缩机中流量大于和小于设计流量时,其冲角是正值还是负值?叶轮内涡流区主要出现在工作面还是非工作面?

14.试写出下列离心压缩机中常用的方程式和表达式:

(1).稳定流动焓值方程;

(2).伯努利方程;

(3).多变压缩功(多变能头); (4).特征马赫数。

15.滞止焓是气流在什么时候的焓?在压缩机扩压器流道中滞止温度和滞止压力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

16.径向直叶片叶轮适用于何种情况?它常作成半开式型式,为什么?在多级压缩机中如何使用? 17.从动力相似来看,马赫数代表哪两种力的比值?当M>M cr 后流动损失随M 的增大而如何变化?离心压缩机中M max 的极限为多少?

18.在离心压缩机性能近似相似的换算中用什么来保证比容比相等? 19.离心压缩机中多变过程指数m 大于还是小于绝热指数k ,为什么?

20.DA350—61离心压缩机以电动机带动,设计流量Q s =350m 3/min,排出压力p d =6.35×105 Pa (绝),但某厂在实际操作时Q s =300m 3/min ,排出压力p d =6.0×105 Pa (绝),达不

到设计要求,试定性分析:

(1).排出压力p d 达不到要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降低管网出口压力,其它条件不变时,流量和压力能否达到设计要求,为什么? 21.在下列情况下离心压缩机的p d —Q s (或p d —G )曲线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1).进气温度T s 下降; (2).进气压力p s 上升; (3).进气节流; (4).出口阀节流;

(5).气体分子量变小; (6).压缩机转速升高;

(7).压缩机出口管网压力突然升高。

22.离心压缩机的级由哪些部件组成,每个部件的作用是什么?

23.离心压缩机的级、段、缸是如何划分的?

24.离心压缩机的流量系数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比值。

离心压缩机的l理论能头系数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比值。

25.Stodola公式是基于什么假设推导出来的?

26.离心压缩机的能头研究中为什么要应用焓值方程?

27.什么叫可用能头,它是总能头中的哪一部分?

28.离心压缩机的总能头H tot 包括哪儿部分?

29.离心压缩机中为什么泄漏损失能头H l 和盘面摩擦损失能头H df 都要计入总能头?30.式H tot =H T(1+βl +βdf)中βl和βdf是什么含义,由什么计算求得?

31.试用多变效率的定义η

pol

pol

tot

d

2

s

=

-

-

H

H

c c2

2推导。

η

pol

=-

-

m

m

k

k

1

1

32.离心压缩机的同一级中,多变效率和绝热效率哪个较大,两者的差值说明什么问题?两者的差值小好还是大好?

33.离心压缩机中流动损失如何定义,它与多变效率有何关系?

34.离心压缩机中已知进口法兰处的气体温度与某截面的温度差ΔT i,即可求得某截面的温度T i ,写出求ΔT i的计算式。

35.从气体流动的特点说明离心压缩机的级中s—s、1—1、2—2、4—4、0′—0′各截面压力、温度、速度的变化。

36.ε?+

1

H

R T

pol

s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分析该式可以得出一些什么有用的结论?

37.离心压缩机中的流动损失包括哪儿项?

38.离心压缩机中的分离损失主要产生在哪些部位,如何控制分离损失?

39.波阻损失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

40.什么叫喘振工况,说明其机理。喘振的频率与振幅大小受什么条件的影响?

41.离心压缩机中阻塞工况(最大流量工况)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42.对离心压缩机的特性有哪些要求?

43.在ε—Q曲线图上画出离心压缩机进气温度T s不同时特性曲线的相对变化。

44.在ε—Q曲线图上画出离心压缩机压缩不同介质(分子量不同)时特性曲线的相对变化。45.在p d—Q曲线图上画出离心压缩机进气压力p s不同时特性曲线的相对变化。

46.用ε?+

1

H

R T

pol

s和Q=c rπD2b2τ 2 两式说明转速不同的一组ε—Q曲线的变化规律。

47.多级离心压缩机的特性曲线与单级离心压缩机特性曲线有何不同?

48.用离心压缩机两级性能完全相同的特性曲线说明串联后特性曲线的最小流量变大(用p d—Q曲线说明)。

49.多级离心压缩机的最大流量为什么小于单级的最大流量?

50.离心压缩机的冷却器发生故障使冷却效果不好,为什么会诱发喘振工况?用特性曲线说明。

题50图题51图

51.离心压缩机的转速变化如何诱发喘振工况?用特性曲线说明。

52.离心压缩机的吸气压力p s下降如何诱发喘振工况?用特性曲线说明。

题52图题53图

53.离心压缩机的管网特性为p e=p r +AQ2,其中p r变化或A变化如何诱发喘振工况?

54.离心压缩机流量调节可用哪些方法,最常用的是哪些方法,有何特点?

55.离心压缩机的进口节流调节是调节压缩机特性还是调节管路特性,这种调节方法有何利弊?

56.离心压缩机的流量调节中改变转速、进口节流、进气预旋三种调节方法的经济性哪种最好,哪种最差?

=')?

57.离心压缩机中流动相似为什么比须考虑特征马赫数相等(M M

22

u u

58.离心压缩机中流动相似为什么比须考虑绝热指数相等(k=k’ )?

59.离心压缩机完全相似的性能换算中如何保证特征马赫数相等?

60.离心压缩机完全相似的性能换算中ε=ε’’,ηpol =η’pol ,m=m’对吗?

61.离心压缩机完全相似的性能换算中,进口压力p s≠p’s 影响哪儿个参数的换算?

62.离心压缩机相似设计时怎样找模型机及模化点?

63.离心压缩机相似设计中主要是确定实物机的哪儿个参数?

≠'的近似性能换算是基于什么假设条件?

64.离心压缩机相似设计时k=k’而M M

22

u u

≠'的近似性能换算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65.离心压缩机k=k’而M M

22

u u

≠'的近似性能换算中关键问题是要进行压力比的换算,为什么?

66.离心压缩机k=k’而M M

22

u u

≠'的近似性能换算中进口运动相似时出口运动不相似,为67.为防止离心压缩机k=k’而M M

u u

22

减少这种近似相似性能换算的误差,采用什么假设,该假设又用什么参数去保证?

68.离心压缩机中k≠k’的近似性能换算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69.离心压缩机中k≠k’时特征马赫数相等吗?

70.离心压缩机中k≠k’的近似性能换算附加了什么条件,用什么来保证这一附加条件?

71.离心压缩机中k≠k’的近似性能换算能否得到恒转速的ε—Q特性曲线,为什么?该特性曲线如何处理才能成为恒转速的ε—Q特性曲线?

72.离心压缩机叶轮综合质量检验用什么方法,检验什么内容?

73.转子动平衡检验中不平衡力应在什么范围?

74.简述迷宫密封的工作原理,用T—S图说明,从此原理出发,哪种结构效果较好?

75.迷宫密封为什么有两种漏气量计算公式?

76.轮盖密封的齿缝中气速为什么不会出现音速?

77.浮环密封是什么性质的密封?

78.什么叫临界转速?

79.转子临界转速与转子的哪些参数有关,若要提高转子的临界转速应从何处着手?

80.什么叫挠性轴,什么叫刚性轴?转子轴的工作转速应在一阶临界转速和二阶临界转速的什么范围?

81.一个挠性轴转子在起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82.什么叫振型,高阶振型有什么特点?

83.能量法和传递矩阵法求临界转速的实质是在求解什么?

84.求转子轴的临界角速度实质是在求什么?运用能量法计算临界转速时若以实梁弯矩作为虚梁的载荷,则虚梁的弯矩是实梁的什么值?

85.若在临界转速的计算中考虑了轴承支座的弹性,则临界转速将会如何变化?

86.用传递矩阵法计算临界转速中建立计算模型时如何处理两端点、截面变化点、集中载荷点及支承

截面点,其质量如何离散?

第三章活塞式压缩机

一、问答题:

1.工程上常用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实际气体状态方程有何区别?写出两种状态方程式。

2.写出实际气体的过程方程。

3.实际气体的压缩性系数如何求取?

4.用对比参数p r、T r求取压缩性系数Z时,其近似性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5.活塞式压缩机由哪儿部分组成?

6.试说明活塞压缩机型号WWD-0.8

10的意义。

7.试说明活塞压缩机型号P-

-

3

285320的意义。

8.试说明活塞压缩机型号H-140

320的意义。

9.活塞式压缩机的理论循环指示图是作了哪些假设后所得?画出理论循环指示图。

10.活塞式压缩机的实际工作循环与理论工作循环有何区别?

11.为什么活塞式压缩机中膨胀过程与压缩过程的多变过程指数是变化的?

12.活塞式压缩机设计计算中如何简化膨胀与压缩过程指数?各种简化方法所得过程指数用于什么计算?

13.试写出活塞式压缩机理论排气量与实际排气量的公式。

14.写出活塞式压缩机容积系数的表达式,并分析哪些因素影响容积系数。在设计计算中如何提高容积系数?在操作中如何提高容积系数?

15.余隙容积包括哪儿部分?哪些所占比例较大?

16.如何测量各部分余隙容积?

17.活塞止点间隙如何测量、如何调节?

18.活塞式压缩机实际排气量是什么状态的排气量?该排气量说明什么的大小?它是否说明供气量的大小?

19.什么是标准排气量,它是否说明一台压缩机尺寸的大小?

20.某活塞式压缩机名义吸气压力为了1105

?Pa,排气压力为8105

?Pa (绝)使用时排气压力为

5105

?Pa ,其它条件不变时,容积排量有何变化?排气系数中的各系数如何变化?

21.说明压力系数的含义并写出表达式。 22.说明温度系数的含义并写出表达式。

23.如何调节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量?其理论根据什么?每种调节方法的实质是在改变什么? 24.切断进气调节是在调节什么系数?调节中会出现什么问题?该调节方法不应用于何种压缩机?调节后的指示图如何?

25.顶开吸气阀调节的实质是调节什么系数?调节后的指示图如何?

26.用提高转速办法提高已有压缩机的排气量时,其排气量能否与转速成比例增加,为什么? 27.间歇停车调节法是用什么调节排气量?

28.补助余隙容积法调节排气量的原理及指示图如何?

29.一台有油润滑固定式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为170℃,是否合乎要求,为什么? 30.无油润滑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不应超过多少度,为什么?

31.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排气温度的高低受哪些条件的限制?

32.活塞式压缩机的铭牌上写明排气压力为8105

?Pa ,压缩机运转时排气压力是否就是8105

?Pa ,为什么?

33.一台空气压缩机吸入压力为大气压力,铭牌上写明排气压力为7105

?Pa ,问该压缩机的最大压力比为多少?

34.

λαεv m

=--?

? ?

??

111'

式中的压力比是名义压力比还是气缸中的实际压力比?

35.什么叫行程容积?

36.活塞式压缩机设计中气缸直径为什么要圆整?气缸直径圆整后对各级压力比有何影响? 37.有一台两级压缩的活塞式压缩机,气缸圆整的结果是二级缸直径不变,一级缸直径变小,其各级压力比应如何变化?

38.什么叫活塞式压缩机的指示功率,实际指示功率的计算式是如何得来的?

39.活塞式压缩机的相对压力损失δs 和δd 是何处产生的损失,为什么曲线图中δd 大于δs ? 40.活塞式压缩机的相对压力损失δδδ =+s d 是根据什么实验条件得来的,什么情况下要进行修正?如何修正?

41.活塞式压缩机的多级压缩有何优点?

42.用指示图说明在总压力比相同时多级压缩的气缸容积利用率较高。 43.为什么说多级压缩可以降低活塞式压缩机活塞上的气体力? 44.为什么说多级压缩可以节省压缩功?

45.活塞式压缩机的多级压缩中各级压力比如何分配最省功?实际设计时经常如何调整各级压力比? 46.气体压缩中每级的最佳压力比是如何求得的?

47.有一台小型移动式活塞压缩机的单级压力比为8,是否符合最佳压力比要求,为什么这样设计? 48.活塞式压缩机排气量计算中的压力比与功率计算中的压力比有何区别?排气量计算中的多变指数与功率计算中的多变指数有何区别?

49.活塞式压缩机名义压力比和缸内实际压力比哪一个大,为什么? 50.活塞式压缩机的驱动功率与指示功率的差别何在?

51.活塞式压缩机的等温指示效率可说明什么问题?绝热指示效率可说明什么问题?同一压缩机中哪个值大?

52.活塞式压缩机的等温轴效率(等温总效率)说明什么问题,用来评价何类压缩机?绝热轴效率(绝热总效率)说明什么问题,用来评价何类压缩机?

53.比功率是评价何种活塞式压缩机的功率消耗先进性的指标?

54.为什么说多级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量取决于第一级?

55.在压缩过程中水气或易凝组分凝析的条件是什么?

56.若在某级前有水气凝析出来,该级的相对湿度φ应为多少?

57.多级活塞式压缩机的泄漏系数λl与单级压缩机有何不同?

58.活塞式压缩机的设计性热力计算和复算性热力计算差别在何处?

59.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不变吸气压力下降时,排气量与指示功率如何变化?

60.活塞式压缩机的吸气压力不变排气压力下降时,排气量与指示功率如何变化?

61.有一活塞式氢气压缩机,若用空气试车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62.对压缩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的活塞式压缩机在结构设计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63.对压缩有易凝组分气体的活塞式压缩机在结构设计中及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64.什么叫循环压缩机,该机有何特点?

65.活塞组件受哪些力的作用?

66.十字头销上受哪些力,各力的关系如何表示?

67.曲轴上受哪些力和力矩?

68.曲轴上所受力矩在瞬时是否平衡,会出现什么问题?

69.活塞式压缩机机身上受哪些力和力矩,哪些力在机内平衡,哪些力和力矩要传到基础上?

70.写出活塞式压缩机中往复惯性力的表达式,该力在什么方向?

71.活塞式压缩机的一阶和二阶往复惯性力有何不同?

72.活塞式压缩机中参加往复惯性运动的质量包括哪儿部分?

73.写出活塞式压缩机中旋转惯性力的表达式,旋转惯性力的方向指向何处? 74.活塞式压缩机中参加旋转运动的质量有哪些,这些质量在计算中集中到何处? 75.单列活塞式压缩机中平衡质量平衡什么惯性力?

76.单列活塞式压缩机中平衡质量能否平衡一阶往复惯性力,若设想用平衡质量去平衡一阶往复惯性力时会出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有何可利用价值?

77.研究多列活塞式压缩机惯性力平衡的步骤如何?

78.活塞式压缩机中什么叫一列,每一列的曲柄转角应如何确定?

79.γ=0°、θ=180°的两列活塞式压缩机,若m m p1p2

=,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平衡情况如何,平衡

质量的作用是什么?

80.γ=0°、θ=90°的两列活塞式压缩机,若m m p1p2

=,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平衡情况如何,平衡

质量的作用是什么?

81.γ=180°、θ=180°的对称平衡型压缩机,若m m p1p2

=,其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平衡情况如何,

平衡质量的作用是什么?

82.γ=0°、θ=90°的两列压缩机,若

m m p1p2

=,其一阶往复惯性力

()

I m r '=-p cos sin ω

α

α2

1

1,是否可以求出I ′的最大值,此值在α1等于何值时出现?

83.活塞式压缩机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研究中,各列往复运动质量相等是重要条件,若两个气缸大小不等,如何保证两列往复运动质量相等?

84.活塞式压缩机中什么叫对称平衡型压缩机,什么叫对置式压缩机? 85.L 型压缩机从惯性力平衡角度看有何优点?

86.两列L 型压缩机和两列对称平衡型压缩机的往复惯性力矩为什么可以忽略不计?

87.L 型压缩机,若

m m p1p2

=时,二阶往复惯性力变化有何特点?

88.L 型压缩机两列往复运动质量不等时,一阶往复惯性力变化规律如何,能否用平衡质量平衡?

89.活塞式压缩机动力计算中,如何求膨胀吸气过程中活塞上所受的气体力?

90.活塞式压缩机动力计算中,如何求压缩排气过程中活塞上所受的气体力?

91.什么叫综合活塞力,它由哪几个力代数相加而成?

92.写出一列切相力的计算公式?

93.总切向力是哪些力如何叠加而成?

94.切向力曲线与平均切向力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什么含义?如何求最大盈亏功?

95.活塞式压缩机中为什么动力计算所得平均切向力和热力计算的指示功率所求得平均切相力应当一致,且误差不应超过3%?

96.活塞式压缩机中为什么要有飞轮?

97.相对剩余功是什么含义?

98.如何使活塞式压缩机的切向力较均衡?即如何使相对剩余功较小?

99.γ=0°,θ=90°和γ=0°,θ=180°的两种两列活塞式压缩机,哪一种切向力均衡较好?

γ=0°,θ=180°的两种两列活塞式压缩机,哪一种切向力均衡较好?

100.气阀在气缸上有几种布置形式,哪一种的余隙容积较小?

101.气阀靠什么力打开和关闭的?

102.气阀有哪儿个主要参数?

103.阀隙马赫数M v的大小对气阀性能有何影响?

104.阀片升程的大小对气阀有何影响?

105.θ准则中θ1、θ2、θ3是对应于什么情况的曲柄转角,θ1、θ2、θ3三者之间应保持何关系?

106.θ准则中θ1、θ2、θ3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什么来调整?

107.如何提高气阀寿命?

108.网状阀有何优缺点?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 【12.5】 如果要用电解的方法从含1.00×10-2mol/L Ag +,2.00mol/L Cu 2+的溶液中,使Ag+完全析出(浓度达到10-6mol/L)而与Cu 2+完全分离。铂阴极的电位应控制在什么数值上?(VS.SCE,不考虑超电位) 【解】先算Cu 的 起始析出电位: Ag 的 起始析出电位: ∵ Ag 的析出电位比Cu 的析出电位正 ∴ Ag 应当先析出 当 时,可视为全部析出 铂阴极的电位应控制在0.203V 上,才能够完全把Cu2+ 和Ag+分离 【12.6】 (5)若电解液体积为100mL ,电流维持在0.500A 。问需要电解多长时间铅离子浓度才减小到 0.01mol/L ? 【解】(1)阳极: 4OH - ﹣4e - →2H 2O+O 2 Ea θ =1.23V 阴极:Pb 2++2e - → Pb Ec θ =﹣ 0.126V ()220.059,lg 0.3462 Cu Cu Cu Cu v ??Θ++ ??=+ =??(,)0.059lg[]0.681Ag Ag Ag Ag v ??Θ++=+=6[]10/Ag mol l +-=3 3 -63 SCE =0.799+0.059lg10=0.445v 0.445v-0.242v=0.203v ????'=-=

Ea=1.23+(0.0592/4)×4×lg10﹣5=0.934V Ec=﹣0.126+(0.0592/2)×lg0.2=﹣0.147V E=Ec﹣Ea=﹣1.081V (2)IR=0.5×0.8=0.4V (3)U=Ea+ηa﹣(Ec+ηc)+iR=2.25V (4)阴极电位变为:﹣0.1852 同理:U=0.934+0.1852+0.77+0.4=2.29V (5)t=Q/I=nzF/I=(0.200-0.01)×0.1×2×96487/0.500=7.33×103S 【12.7】 【12.8】用库仑滴定法测定某有机一元酸的摩尔质量,溶解 0.0231g纯净试样于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 以电解产生的 OH-进行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通过0.0427A 的恒定电流,经6min42s到达终点,试计算此有机酸的摩尔质量。【解】 m=(M/Fn)×it t=402s;i=0.0427;m=0.0231g;F=96485;n=1 解得 M = 129.8g/mol

发酵工程思考题(含答案)

发酵工程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发酵及发酵工程定义? 答:它是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由于它以培养微生物为主,所以又称为微生物工程。 2、发酵工程基本组成部分? 答:从广义上讲分为三部分:上游工程、发酵工程、下游工程 3、发酵工业产业化应抓好哪三个环节? 答:发酵工程产业化就是将有关应用微生物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发酵产品,并投向市场的过程。 三个环节:投产试验、规模化生产和市场营销。 ①投产试验:涉及到”上、中、下三游”工作,即研究成果的验证、小试、中试和扩大试验。 ②规模化生产:值得注意的是产品质量问题,其检测必须符合相应产品标准。 ③市场营销:市场开拓对技术本身影响不大,但参与市场竞争却是产业化成败的决定因素。 4、当前发酵工业面临三大问题是什么? 答:菌种问题 纯种,遗传稳定性,安全,周期短、转化率高产率高抗污染能力强:噬菌体、蛭弧菌; 合适的反应器 生产规模化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节能,结构多样化、操作制动化,节劳力。 基质的选择 价廉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易被利用、副产物少,满足工艺要求。 5、我国发酵工业应该走什么样的产业化道路?发酵过程的组成部分? 答第一步为技术积累阶段、第二步为产业崛起阶段、第三步为持续发展阶段 典型的发酵过程可划分成六个基本组成部分: (1)繁殖种子和发酵生产所用的培养基组份设定; (2)培养基、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的灭菌; (3)培养出有活性、适量的纯种,接种入生产容器中; (4)微生物在最适合于产物生长的条件下,在发酵罐中生长; (5)产物分离和精制; (6)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的处理。 第二章菌种的来源(1) 1、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标本采集,预处理,富集培养,菌种分离(初筛,复筛),发酵性能鉴定,菌种保藏 2、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 答:让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 3、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 答: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称为自然选育。 意义:自然选育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达到纯化菌种、防止菌种退化、稳定生产、提高产量的目的。虽然其突变率很低,但却是工厂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4、诱变育种对出发菌株有哪些要求?

逻辑学 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反变关系。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假;E真假不定;I 真假不定。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真;E 假;I 真。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8、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9、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10、在模态判断中,必然p和可能p之间是差等关系;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是矛盾关系。 1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逻辑常项是有……不是。 12、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 13、若p∨q为真,p为真,则q取值为真假不定;若q为真,则p的取值为真。 14、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 25、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上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26、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下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假的。 27、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特称否定判断。 28、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28、思维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9若p→q为真,则当p为真时,q的取值为真;当p为假时,q的取值为可真可假。 30、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31、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形式。 32、“只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为就 算沒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也能走向世界。用符号表示为p∧ q。(看不清负号在 哪) 33、“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正确的推理应为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有些南方来的是我班同学。 34、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中,前件真则后件真,前件假则后件假。 35、“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上述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用符号表示为 p←q 。 3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3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

仪器分析习题(附答案)

1. 仪器分析法的主要特点是(D ) A. 分析速度快但重现性低,样品用量少但选择性不高 B. 灵敏度高但重现性低,选择性高但样品用量大 C. 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样品用量少,准确度高 D. 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样品用量少,选择性高 2. 仪器分析法的主要不足是(B ) A. 样品用量大 B. 相对误差大 C. 选择性差 D.重现性低 3. 下列方法不属于光分析法的是( D ) A. 原子吸收分析法 B. 原子发射分析法 C. 核磁共振分析法 D. 质谱分析法 4. 不属于电分析法的是( D ) A. 伏安分析法 B. 电位分析法 C. 永停滴定法 D. 毛细管电泳分析法 5. Ag-AgCl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取决于电极内部溶液中的( B )。 A. Ag+活度 B. C1-活度 C. AgCl活度 D.Ag+和C1-活度之和 6. 玻璃电极使用前,需要( C )。 A. 在酸性溶液中浸泡1 h B. 在碱性溶液中浸泡1 h C. 在水溶液中浸泡24 h D. 测量的pH不同,浸泡溶液不同 7. 根据氟离子选择电极的膜电位和内参比电极来分析,其电极的内充液中一定含有( A )。 A. 一定浓度的F-和Cl- B. 一定浓度的H+ C. 一定浓度的F-和H+ D. 一定浓度的Cl-和H+ 8. 测量pH时,需要用标准pH溶液定位,这是为了( D )。 A. 避免产生酸差 B. 避免产生碱差 C. 消除温度的影响 D. 消除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的影响 9. 玻璃电极不包括( C )。 A. Ag-AgCl内参比电极 B. 一定浓度的HCl溶液 C. 饱和KCl溶液 D. 玻璃膜 10. 测量溶液pH通常所使用的两支电极为( A )。 A. 玻璃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 B. 玻璃电极和Ag-AgCl电极 C. 玻璃电极和标准甘汞电极 D. 饱和甘汞电极和Ag-AgCl电极 11. 液接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B )。 A. 两种溶液接触前带有电荷 B. 两种溶液中离子扩散速度不同所产生的 C. 电极电位对溶液作用的结果 D. 溶液表面张力不同所致 12. 离子选择性电极多用于测定低价离子,这是由于( A )。 A. 高价离子测定带来的测定误差较大 B. 低价离子选择性电极容易制造 C. 目前不能生产高价离子选择性电极 D. 低价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好 13. 电位滴定中,通常采用( C )方法来确定滴定终点体积。 A. 标准曲线法 B. 指示剂法 C. 二阶微商法 D. 标准加入法 14. 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选择性系数可以用来估计( B )。 A. 电极的检测极限 B. 共存离子的干扰 C. 二者均有 D. 电极的响应时间 15.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水样中的C1-浓度时,可以选用的指示电极为( C )。 A. Pt电极 B. Au电极 C. Ag电极 D. Zn电极 16. 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为13的试液,pH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关系为( B )。 A. 测定值大于实际值 B. 测定值小于实际值 C. 二者相等 D. 不确定 17. 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为0.5的试液,pH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关系为( A )。 A. 测定值大于实际值 B. 测定值小于实际值 C. 二者相等 D. 不确定 18. 用pH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以0.2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0.02000 m/learning/CourseImports/yycj/cr325/Data/FONT>苯甲酸溶液。从滴定曲线上求得终点时pH = 8.22,二分之一终点时溶液的pH = 4.18,则苯甲酸的Ka为( B )。 A. 6.0×10-9 B. 6.6××10-5 C. 6.6××10-9 D. 数据少无法确定 19. 当金属插人其金属盐溶液时,金属表面和溶液界面间会形成双电层,所以产生了电位差。此电位差为( B )。 A. 液接电位 B. 电极电位 C. 电动势 D. 膜电位 20. 测定溶液pH时,用标准缓冲溶液进行校正的主要目的是消除( C )。 A.不对称电位B.液接电位 C.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D.温度 21. 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 A )。

仪器分析思考题(附答案)概要

《仪器分析》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经典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有何不同? 经典分析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由某已知量求待测物量, 一般用于常量分析,为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方法:是利用精密仪器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及化学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用于微量或痕量分析,又称为物理或物理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仪器分析方法的基础,仪器分析方法离不开必要的化学分析步骤,二者相辅相成。 2.灵敏度和检测限有何联系? 灵敏度(sensitivity ,用S表示)是指改变单位待测物质的浓度或质量时引起该方法 检测器响应信号(吸光度、电极电位或峰面积等)的变化程度. 检出限(detection limit ,用□表示),又称为检测下限,是指能以适当的置信概率 检出待测物质的最低浓度或最小质量。检出限既与检测器对待测物质的响应信号有关,又与空白值的波动程度有关。 检测限与灵敏度从不同侧面衡量了分析方法的检测能力,但它们并无直接的联系, 灵敏度不考虑噪声的影响,而检出限与信噪比有关,有着明确的统计意义。似乎灵 敏度越高,检出限就越低,但往往并非如此,因为灵敏度越高,噪声就越大,而检出限决定于信噪比。 3.简述三种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工作曲线法(标准曲线法、外标法) 特点:直观、准确、可部分扣除偶然误差。需要标准对照和扣空白试用范围:试样的浓度或含量范围应在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内,绘制工作曲线的条件应与试样的条件尽量保持一致。 二、标准加入法(添加法、增量法) 特点:由于测定中非待测组分组成变化不大,可消除基体效应带来的影

响 试用范围:适用于待测组分浓度不为零,仪器输出信号与待测组分浓度符合线性关系的情况 三、内标法 特点:可扣除样品处理过程中的误差 试用范围:内标物与待测组分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相近、浓度相近,在相同检测条件下,响应相近,内标物既不干扰待测组分,又不被其他杂质干扰 第二章光谱分析法导论 1.常用的光谱分析法有哪些? 分子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 分子磷光光谱法 原子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 射线荧光光谱法 2.简述狭缝的选择原则 狭缝越大,光强度越大,信噪比越好,读数越稳定, 但如果邻近有干扰线通过时会 降低灵敏度,标准曲线弯曲。 狭缝越小,光强度越弱,信噪比越差,读数不稳定, 但光的单色性好,测试的灵敏 度较高。 狭缝的选择原则:有保证只有分析线通过的前提下, 尽可能选择较宽的狭缝以保证 较好的信噪比和读数稳定性。 第三章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1.极性溶剂为什么会使n n*跃迁的吸收峰长移,却使n n*跃迁的吸收峰短移?

发酵工程思考题(含答案)教学文稿

发酵工程思考题(含答 案)

发酵工程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发酵及发酵工程定义? 答:它是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由于它以培养微生物为主,所以又称为微生物工程。 2、发酵工程基本组成部分? 答:从广义上讲分为三部分:上游工程、发酵工程、下游工程 3、发酵工业产业化应抓好哪三个环节? 答:发酵工程产业化就是将有关应用微生物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发酵产品,并投向市场的过程。 三个环节:投产试验、规模化生产和市场营销。 ①投产试验:涉及到”上、中、下三游”工作,即研究成果的验证、小试、中试和扩大试验。 ②规模化生产:值得注意的是产品质量问题,其检测必须符合相应产品标准。 ③市场营销:市场开拓对技术本身影响不大,但参与市场竞争却是产业化成败的决定因素。 4、当前发酵工业面临三大问题是什么? 答:菌种问题 纯种,遗传稳定性,安全,周期短、转化率高产率高抗污染能力强:噬菌体、蛭弧菌; 合适的反应器 生产规模化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节能,结构多样化、操作制动化,节劳力。 基质的选择

价廉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易被利用、副产物少,满足工艺要求。 5、我国发酵工业应该走什么样的产业化道路?发酵过程的组成部分? 答第一步为技术积累阶段、第二步为产业崛起阶段、第三步为持续发展阶段 典型的发酵过程可划分成六个基本组成部分: (1)繁殖种子和发酵生产所用的培养基组份设定; (2)培养基、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的灭菌; (3)培养出有活性、适量的纯种,接种入生产容器中; (4)微生物在最适合于产物生长的条件下,在发酵罐中生长; (5)产物分离和精制; (6)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的处理。 第二章菌种的来源(1) 1、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标本采集,预处理,富集培养,菌种分离(初筛,复筛),发酵性能鉴定,菌种保藏2、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 答:让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 3、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 答: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称为自然选育。 意义:自然选育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达到纯化菌种、防止菌种退化、稳定生产、提高产量的目的。虽然其突变率很低,但却是工厂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4、诱变育种对出发菌株有哪些要求? 答:出发菌株指用于诱变育种的最初菌株或每代诱变的试验菌株。 选择出发菌株的要求:

逻辑学试题

逻辑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做什么,都将受益无穷。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含义是()。 A、客观规律 B、思维规律 C、心理规律 D、语言规律 2、参加会议的人不都是干部。这句话可用符号表示为()。 A、SOP B、SEP C、SIP D、SAP 3、科学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 A、有效性 B、必然性 C、非或然性 D、或然性 4、明天一定下雪。这句话表达了()命题。 A、假言命题 B、模态命题 C、性质命题 D、概率命题 5、已知“我单位有的干部不会开车”为真,则可推知下面()命题为真。 A、我单位所有所有干部都不会开车。 B、并非我单位有的干部会开车。 C、并非我单位所有干部都会开车。 D、并非我单位所有干部都不会开车。 二、双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以非p为前提,若增补()或()为另一前提,可必然推出非q。 A、或者p或者非q B、当且仅当非q则p C、如果非p那么非q D、p并且q E、如果p那么q 2、在“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中,“北京”与“中国”之间是()()关系。 A、全异 B、真包含 C、相容 D、反对 E、真包含于 3、直接推理①┐(SIP)→S0P和②SOP→SIP的正确情况是()()。 A、都正确 B、不都正确 C、都不正确 D、①正确但②不正确 E、①不正确但②正确 4、以“并非甲队和乙队都获得了出线权”为一个前提,再加上()或()为另一个前提,就能进行正确的选言推理。 A、甲队获得了出线权 B、乙队获得了出线权 C、甲队和乙队都获得了出线权 D、甲队没有获得出线权 E、乙队没有获得出线权 5、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逻辑科学产生了新的逻辑是()()。 A、辩证逻辑 B、形式逻辑 C、普通逻辑 D、传统逻辑 E、数理逻辑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真值函项的类型有()()()()()。 A、重言式 B、矛盾式 C、赋值式 D、系统式 E、协调式 2、若┐p和q都取真值,那么()()()()()。

仪器分析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一) 1. 什么是分析化学发展的“三次变革、四个阶段?” 分析化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为:(1)经验分析化学阶段:分析化学在19世纪末以前,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系统的理论基础,分析方法的发展、分析任务的完成主要凭借的是经验。(2)经典分析化学阶段:研究的是物质的化学组成,所用的定性和定量方法主要是以溶液化学反应为基础的方法,即所谓化学分析法。与经典分析化学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定性分析系统、重量法、容量法(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比色法,溶液反应,四大平衡,化学热力学。这是经典分析化学阶段的主要特征。(3)现代分析化学阶段:以仪器分析为主,与现代分析化学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化学计量学、传感器过程控制、自动化分析、专家系统、生物技术和生物过程以及分析化学微型化带来的微电子学,集微光学和微工程学等。(4)分析科学阶段:以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技术(化学的、物理学的、生物医学的、数学的等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质属性,对一切需要加以表征、鉴别或测定的化学组份(包括无机和有机组份)。 分析化学发展的三次变革为:(1)19世纪末20世纪初溶液化学的发展,特别是四大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络合反应平衡)理论的建立,为以溶液化学反应为基础的经典分析化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分析化学实现了从“手艺”到“科学”的飞跃,这是分析化学的第一次大变革。(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许多新技术(如X射线、原子光谱、极谱、红外光谱、放射性等)的广泛应用,使分析化学家拥有了一系列以测量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仪器分析方法,分析质量得以大大提高,分析速度也大大加快。(3)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们生活质量的迅速改善,客观上对分析化学提出了许多空前的要求,同时又为解决这些新问题提供了许多空前的可能性。分析化学逐渐突破原有的框框,开始介入形态、能态、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等的测量。 2.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状态和结构的科学,它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部分。二者的区别主要有: 一、分析的方法不同:化学分析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一类 分析方法。测定时需使用化学试剂、天平和一些玻璃器皿。 仪器分析(近代分析法或物理分析法):是基于与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这类方法通常是测量光、电、磁、声、热等物理量而得到分析结果,而测量这些物理量,一般要使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故称为“仪器分析”。仪器分析除了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外,还可用于结构、价态、状态分析,微区和薄层分析,微量及超痕量分析等,是分析化学发展的方向。 二、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的特点:1. 灵敏度高,检出限量可降低。如样品用量由化学分析的 mL、mg级降低到仪器分析的g、L级,甚至更低。适合于微量、痕量和超痕量成分的测定。2. 选择性好。 很多的仪器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选择或调整测定的条件,使共存的组分测定时,相互间不产生干扰。3. 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动化。 仪器分析的特点(与化学分析比较)4. 相对误差较大。化学分析一般可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准确度较高,误差小于千分之几。多数仪器分析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5%,不适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5. 仪器分析需要价格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 三、仪器分析与分析化学的关系:二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严格的。a. 仪器分析方 法是在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许多仪器分析方法中的式样处理涉及到化学分析方法(试样的处理、

《仪器分析》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第二章电化学分析法 1.电极电位是否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位差?单个电极的电位能否测量? 答:电极电位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位差. 就目前为止,单个电极的电位不能测量. 2. 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离子活度时,若使用标准加入法,试用一种最简单方法求出电极响应的实际斜率。 答:标准加入法 3. 根据1976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UPAC)推荐,离子选择性电极可分为几类?请举例说明。 答:三类:晶体膜电极;.非晶体膜电极;敏化电极; 4. 电极电位和电池电动势有何不同? 答:电池电动势等于阴极电极电位减去阳极电极电位 5.简述一般玻璃电极的构造和作用原理。 答:玻璃电极下端是由特殊成分的玻璃吹制而成的球状薄膜,膜的厚度为30~100 μm。玻璃管内装有pH值为一定的内参比溶液,通常为0.1 mol/LHCl溶液,其中插入Ag-AgCl 电极作为内参比电极。敏感的玻璃膜是电极对H+,Na+,K+等产生电位响应的关键。它的化学组成对电极的性质有很大的影响。石英是纯SiO2结构,它没有可供离子交换的电荷点,所以没有响应离子的功能。当加入Na2O后就成了玻璃。它使部分硅-氧键断裂,生成固定的带负电荷的硅-氧骨架,正离子Na+就可能在骨架的网络中活动。电荷的传导也由Na+来担任。当玻璃电极与水溶液接触时,原来骨架中的Na+与水中H+发生交换反应,形成水化层。即 -+ + + + + - Na G H = G +Na H 上式中,G代表玻璃骨架。由图可知,在水中浸泡后的玻璃膜由三部分组成,即两个水化层和一个干玻璃层。在水化层中,由于硅氧结构与H+的键合强度远远大于它与钠离子的强度,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水化层表面钠离子点位基本上全被氢离子所占有。在水化层中

发酵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一、思考题 1.发酵及发酵工程定义 答:定义:发酵工程是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由于它以培养微生物为主,所以又称为微生物工程。 传统发酵是指酵母作用于果汁或发芽的谷物时产生二氧化碳的现象; 生化和生理学意义的发酵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或者更严的说发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产能反应。如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利用产生酒精并放出CO2。 工业上的发酵泛指利用生物细胞制造某些产品或净化环境的过程。 青霉素发酵能成功的原因,主要是解决了两大技术问题:1)通气搅拌解决了液体深层培养时的供氧问题;2)抗杂菌污染的纯种培养技术:无菌空气、培养基灭菌、无污染接种、大型发酵罐的密封与抗污染设计制造。 2.发酵工程基本组成部分 答:从广义上讲,由三部分组成:上游工程、发酵工程、下游工程 3.发酵工业产业化应抓好哪三个环节 答:三个环节:投产试验、规模化生产和市场营销 4.当前发酵工业面临三大问题是什么 答:菌种问题、合适的反应器、基质的选择 菌种问题:纯种、遗传稳定性、安全、周期短、转化率高产率高、抗污染能力强:噬菌体、蛭弧菌 合适的反应器:生产规模化、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节能、结构多样化、操作制动化、节省劳力 基质的选择:价廉、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易被利用、副产物少、满足工艺要求 5.我国发酵工业应该走什么样的产业化道路

答:第一步为技术积累阶段、第二步为产业崛起阶段、第三步为持续发展阶段 二、思考题 1、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标本采集→预处理→富集培养→菌种分离(初筛、复筛)→发酵性能鉴定→菌种保藏目的:高效地获取一株高产目的产物的微生物; 2、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富集 答:富集的目的:让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 富集的基本方法:1、控制营养:如以唯一碳源或氮源作底物;2、控制培养条件:如pH、温度、通气量等;3、抑制不需要的种类 3、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 答:定义: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称为自然选育。 意义:自然选育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达到纯化菌种、防止菌种退化、稳定生产、提高产量的目的。虽然其突变率很低,但却是工厂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回复突变:高产菌株在传代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突变导致高产性状的丢失,生产性能下降,这种情况我们称为回复突变。 4、诱变育种对出发菌株有哪些要求 答:出发菌株定义:出发菌株指用于诱变育种的最初菌株或每代诱变的试验菌株。 要求:★对菌株产量,形态、生理等情况了解;★生长繁殖快,营养要求低,产孢子多且早;★对诱变剂敏感;★菌株要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多出发菌株:一般采用3~4个出发菌株,在逐代处理后,将产量高、特性好的菌株留作继续诱变的出发菌株。 5、诱变选育的流程 答:出发菌株经纯化活化前培养(同步培养)→培养液(离心、洗涤、)→单细胞获单胞子悬液→诱变处理→后培养(中间培养)→平板分离→初筛→复筛→保藏及扩大试验 筛选的关键是选择一定的特征(如菌落特征、生化特征等)去判断所筛选的菌株是我们所需要的突变株。

逻辑学习题集

逻辑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 1.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学习逻辑学的意义何在? 第二章概念 练习 一、填空题 1.词项是反映思维对象_____的思维形式。 2.任何词项都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即_____和_____。 3.词项间的关系,是指词项在_____之间的关系。 4.词项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是指,词项的内涵越_____则外延_____;词项的内涵越_____则外延越_____。 5. a、b两个词项。如果所有的a都是b,并且所有的b都是a,则a、b之间关系是_____。 6.给词项下定义最常用的方法叫______。 7.划分由三个要素构成,即_____、____和_____。 8.“虎”这一词项可以概括为_____,限制为_____。 9.概括是将一个_____词项推演到_____词项;限制是将一个_____词项推演到_____词项。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这一命题中“中国人”是()。 ① 集合词项②非集合词项 ③否定词项④属性词项。 2.词项与语词的关系是()。 ① 所有语词都表达词项 ② 所有语词都不表达词项 ③ 所有词项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 ④ 有的词项不通过语词来表达 3.如c词项是a、b两个词项的属词项,并且所有a不是b,a与b的外延之和等于c的外延,则a 与b之间的关系是()。 ① 交叉关系② 反对关系 ③ 矛盾关系④ 真包含于关系 4.在“有的逻辑学家是心理学家”这一命题中,“逻辑学家” 与“心理学家”在外延上具有()。 ① 全同关系② 全异关系 ③ 真包含关系④ 交叉关系 5.“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这里对“国家”这个词项是()来说明的。 ①仅从内涵方面②仅从外延方面 ③先从内涵再从外延④先从外延再从内涵 6.把“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句话作为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① 定义过宽② 定义过窄 ③ 循环定义④ 同语反复 三、双项选择题

仪器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第2章气相色谱分析 一.选择题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A ) A 保留值 B 峰面积 C 分离度 D 半峰宽 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D ) A 保留时间 B 保留体积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3.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A ) A H2 B He C Ar D N2 4.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A ) A 浓度型检测器 B 质量型检测器 C 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 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5. 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D ) A H2 B He C Ar D N2 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 D )的差别。 A. 沸点差, B. 温度差, C. 吸光度, D. 分配系数。 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 C )原则。 A. 沸点高低, B. 熔点高低, C. 相似相溶, D. 化学稳定性。 8、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A )。 A. 调整保留值之比, B. 死时间之比, C. 保留时间之比, D. 保留体积之比。 9、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 B )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 B.外标法; C.面积归一法。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D )。 A.分离度; B. 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11、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 B ) 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D ) 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 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 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 D. (A)、(B)和(C) 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B )。 A. 没有变化, B. 变宽, C. 变窄, D. 不成线性 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D )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15、分配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D ) A.与温度有关; B.与柱压有关; C.与气、液相体积有关; D.与组分、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最新发酵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一、思考题 1.发酵及发酵工程定义? 答:定义:发酵工程是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由于它以培养微生物为主,所以又称为微生物工程。 传统发酵是指酵母作用于果汁或发芽的谷物时产生二氧化碳的现象; 生化和生理学意义的发酵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或者更严的说发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产能反应。如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利用产生酒精并放出CO2。 工业上的发酵泛指利用生物细胞制造某些产品或净化环境的过程。 青霉素发酵能成功的原因,主要是解决了两大技术问题:1)通气搅拌解决了液体深层培养时的供氧问题;2)抗杂菌污染的纯种培养技术:无菌空气、培养基灭菌、无污染接种、大型发酵罐的密封与抗污染设计制造。 2.发酵工程基本组成部分? 答:从广义上讲,由三部分组成:上游工程、发酵工程、下游工程 3.发酵工业产业化应抓好哪三个环节? 答:三个环节:投产试验、规模化生产和市场营销 4.当前发酵工业面临三大问题是什么? 答:菌种问题、合适的反应器、基质的选择 菌种问题:纯种、遗传稳定性、安全、周期短、转化率高产率高、抗污染能力强:噬菌体、蛭弧菌 合适的反应器:生产规模化、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节能、结构多样化、操作制动化、节省劳力 基质的选择:价廉、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易被利用、副产物少、满足工艺要求 5.我国发酵工业应该走什么样的产业化道路? 答:第一步为技术积累阶段、第二步为产业崛起阶段、第三步为持续发展阶段 二、思考题 1、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标本采集→预处理→富集培养→菌种分离(初筛、复筛)→发酵性能鉴定→菌种保藏目的:高效地获取一株高产目的产物的微生物; 2、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富集? 答:富集的目的:让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 ?富集的基本方法:1、控制营养:如以唯一碳源或氮源作底物;2、控制培养条件:如pH、温度、通气量等;3、抑制不需要的种类 3、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 答:定义: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称为自然选育。 意义:自然选育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达到纯化菌种、防止菌种退化、稳定生产、提高产量的目的。虽然其突变率很低,但却是工厂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回复突变:高产菌株在传代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突变导致高产性状的丢失,生产性能下降,这种情况我们称为回复突变。

逻辑学试题大全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 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 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 。 、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与“”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 ) A 、 B 、 C 、 D 5、当p 真、q ?也真时,下列为真的公式是 ( ) A 、q p ∧ B 、q p ∨ C 、q p → D 、q p ? 6、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 ) A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 B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C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 D 、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 7、“出席会议的人有大学毕业的”与“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 ( )

仪器分析习题及答案

1.就是否能用普通电位计或伏特计测量参比电极与pH玻璃电极所组成电池的电动势?简述原因。 答:不能。因为玻璃电极的内阻(50MΩ~500MΩ)很高,若采用普通电位计或伏特计测量其电位,会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用普通电位计或伏特计测量玻璃电极所组成电池的电动势时,若检流计的灵敏度为10-9A(测量中有10-9A电流通过),玻璃电极的内阻108Ω,当这微小电流流经电极时,由于电压降所引起的电动势测量误差可 达:△E=IV=10-9×108=0、1V,它相当于1、7个pH单位的误差。因此不能用普通电位计或伏特计测量参比电极与pH玻璃电极所组成电池的电动势。 2.已知=0、10,若试样溶液中F-浓度为1、 0×10-2mol/L时,允许测定误差为5%,问溶液允许的最大pH(以浓度代替活度计算)为多少? 解:离子电极选择性误差用下式表示与计算:

即: -离子选择电极插入50、00ml某高氯酸盐待测溶液,与饱与甘汞电极(为3.将一支ClO 4

负极)组成电池。25℃时测得电动势为358、7mV,加入1、00ml NaClO 标准溶液(0、 4 -浓度。 0500mol/L)后,电动势变成346、1mV。求待测溶液中ClO 4 解: -为阴离子,但该离子选择电极为电池的正极,因此S为负值。注意:此题中虽然ClO 4 4、用离子选择电极校正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有什么优点?需注意什么问题?使用TISAB有何作用? 答:离子选择电极校正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优点就是适用于大批量的样品分析。定量分析中应注意实验条件的一致,特别就是待测液与标准溶液系列的离子强度须保持一致。使用TISAB的作用为: ①保持待测液与标准溶液系列的总离子强度及活度系数恒定;② 维持溶液在适宜的pH范围内,满足离子电极的要求;③掩蔽干扰离子。 5、某pH值的标度每改变一个pH单位,相当于电位的改变为60mV,用响应斜率为53mV/pH的玻璃电极来测定pH为5、00的溶液,分别用pH2、00及pH4、00的标准缓冲溶液来标定,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各为多少?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解:用pH2、00标准缓冲溶液标定时: ΔE =53×(5、00-2、00)=159(mV) 实际测到的pH为: 2、00+2、65=4、65pH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P6) 一、 1.逻辑学得研究对象就是思维得形式结构及其规律,逻辑学就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得科学。 2.思维形式结构就是思维内容得存在方式、联系方式。逻辑常项就是思维形式结构中得不变部分,它决定思维得逻辑内容。逻辑变项就是思维形式结构中得可变部分,它容纳思维得具体内容。如“所有S就是P”这一全称肯定命题得思维形式结构,其中“所有……就是……”就是逻辑常项,表明该命题具有“全称肯定”得逻辑内容。“S”、“P”就是逻辑变项(词项变项),代入不同具体词项,表达不同得具体思维内容,并有真假。又如“如果P,那么Q”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得思维形式结构,其中“如果……那么……”就是逻辑常项,表明该命题具有蕴涵式得逻辑内容,即前件真则后件真(“有之必然”),并非前件真而后件假(并非“有之而不然”)。“P、Q”就是逻辑变项(命题变项),代入不同得具体命题,表达不同得具体思维内容,并有真假。 3.对思维形式结构得代入,就是指用具体得词项或命题替换思维形式结构中得逻辑变项,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得具体思想,并具有真假值。如用具体得词项“杨树”与“落叶乔木”,分别替换“所有S就是P”这一全称肯定命题得思维形式结构中得逻辑变项“S”与“P”,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得具体思想“所有杨树就是落叶乔木”,并具有真值。又如用具体得命题“过度砍伐森林”与“会破坏生态平衡”,分别替换“如果P,那么Q”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得思维形式结构中得逻辑变项“P”与“Q”,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得具体思想“如果过度砍伐森林,那么会破坏生态平衡”,并具有真值。 4.现代逻辑从形式上定义与说明逻辑规律。如命题逻辑中得逻辑规律就就是重言式(一真值形式在命题变项得任意一组赋值下都真),谓词逻辑中得逻辑。规律就就是普遍有效式(指一命题形式在任一解释下都得到一个真命题)①,传统逻辑主要从内容、作用上定义与说明逻辑规律。逻辑规律有特殊与一般之分。如定义、划分得规则,就是特殊得逻辑规律,作用于定义、划分得特殊范围。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与充足理由律,就是一般得、基本得逻辑规律,概括正确思维形式结构得基本性质与联系,普遍作用于各类思维形式结构,支配各类思维形式结构得特殊规律(规则),对思维具有强制得规范与约束作用,保证思维得确定性、一贯性、明确性与论证性。违反这些规律,会发生逻辑谬误。 5.逻辑矛盾,就是指一类思维形式结构,在任意代入下都表达虚假得思想内容。如“有S不就是S”、“P并且非P”。命题逻辑中得矛盾式,指一真值形式在命题变项得任意一组赋值下都假。谓词逻辑中得矛盾式(不可满足式),指一命题形式在任一解释下都不能得到一个真命题。模态逻辑中得矛盾式(不可满足式),指一模态公式在任意模型得任一可能世界上都假。逻辑矛盾又叫自相矛盾。狭义得逻辑矛盾指同时肯定一对互相矛盾得命题(如“这就是牛,并且这不就是牛”)。广义得逻辑矛盾还包括同时肯定一对互相反对得命题(如“这就是牛,并且这就是马”),因为同时肯定一对互相反对得命题,相当于同时肯定两对互相矛盾得命题(如“这就是牛,并且这不就是牛”与“这就是马,并且这不就是马”)。

仪器分析思考题2016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1章 绪论 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第2章 色谱分析 1、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性的参数是什么?保留时间 2、简要说明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3、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什么?用有效塔板数n 和有效塔板高度H 作为衡量柱 效能的指标。 4. 在液相色谱中,范第姆特方程式中的哪一项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液相色谱中, 流动相为液体,组分的纵向扩散系数B 很小,流速 u 较高,故纵向扩散相B/u 可忽略不计。 Van Deemter 方程在HPLC 的表现形式: H=A+Cu 5.为什么可用分离度R 作为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分离度同时体现了选择性与柱效能,即热力学因素和动力学因素,将实现分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6、气相色谱分析中,理论塔板高度与载气线速u 间的关系? 随u 的增加而出现一个最小值。 7、气相色谱法使用的热导池检测器,产生信号的原理,是利用组分与流动相之间的什么性质?热导系数不同。 8、用角鲨烷分离甲烷、乙烷、丙烷时,它们从色谱柱中流出的顺序。甲烷、乙烷、丙烷。 9、分配比表示物质在两相中的什么之比。有机相中被萃取物的总浓度与水相中被萃取物的总浓度之比 10、范第姆特方程式可以说明的哪些方面。它可以说明填充均匀程度、担体粒度、载气种类、载气流速、柱温、固定相液膜厚度等对柱效、峰扩张的影响。 11、如果试样比较复杂,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或操作条件不易控制稳定,要准确测量保留值有一定困难的,可以采取什么方法。用加入已知物以增加峰高的办法进行定性。 12、在色谱柱中,若某组分分配到固定相中的量为m s (单位:g),浓度为c s (g ?mL -1 ),分配到流动相中的量为m L (单位:g)浓度为c L (单位:g ?mol -1 ),则该组分的分配比k 是多少。c s /c L 13.理论塔板数n 的计算式为_________ 2 2 211654.5??? ? ??=???? ? ?? =b R R W t b t n 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定长度的色谱柱内,n 越多,h 越____小____________。 14.在相同条件下,组分1的调整保留值与组分2的调整保留值之比称为______相对保留值_____________,亦称___选择性(选择性比)______________。 15.描述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是___(理论)_塔板数______,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是__分离度__ ___。 16.测定相对校正因子时,若标准物质的注入量m s 为0.435μg ,所得峰面积A s 为4.00cm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