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综合治理

杂草综合治理
杂草综合治理

杂草综合治理

题目农田杂草综合治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系: 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 年12月6日

摘要:

1. 杂草的特性

2. 杂草的分类根据生活史分类,根据形态特征分类,根据习性分类

3. 杂草的危害

4. 农田杂草的防治技术农业防除,物理防除,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植物检疫,生态调控与综合治理

5. 除草剂的安全科学使用科学使用,安全使用,商品选购,除草剂的使用时间及方法,除草剂使用器械及药液的配置,除草剂的混合使用,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因素

论述:

杂草的特性

1. 生长快

2. 多实性、连续结实性、落粒性

3. 出苗持续不一

4. 种子寿命长

5. 可塑性和抗逆性强

6. 多种授粉途径

7. 多种传播方式

8. 拟态性杂草的分类1.根据生活史分类

(1) 一年生杂草:①夏性一年生杂草②冬性一年生杂草

(2) 两年生杂草

(3) 多年生杂草:①简单多年生杂草②匍匐多年生杂草

2.根据形态特征分类

(1) 禾草

(2) 莎草

(3) 阔叶杂草3.根据习性分类

(1) 耕地杂草

(2) 林地杂草

(3) 草地杂草

(4) 水生杂草

(5) 环境杂草

(6) 寄生性杂草杂草的危害杂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与作物争肥、争光、争水

(2) 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

(3) 妨碍农事操作

(4) 孳生病虫害

(5) 影响人、畜健康

(6) 影响水利设施和河道航运农田杂草的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除农业防除措施包括:轮作、选种、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清除田边、沟边、路边杂草、合理密植、淹水灭草等。

1.轮作灭草不同作物与其伴生的杂草所要求的环境相似,用科学的轮作倒茬,改变其环境,

便可明显减轻杂草的危害。

2.精选种子

播种前对作物种子进行精选,精除混杂在作物种子中的杂草种子,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精选种子的方法很多,如良种繁殖单位通过良种圃,人工穗选、粒选、汰除草籽;生产单位在播种前通过晒种、风选、筛选、盐水选、泥水选、硫酸铵水选种等方法汰除草籽。

3.施用腐熟的厩肥

厩肥是农家的主要有机肥料。堆肥或厩肥必须经过50- 70C高温堆沤处理,闷

死或烧死混在肥料中的杂草种子,然后方可施入田中。

4.清除田边、路边、沟渠边杂草

5.合理密植,以密控草科学地合理密植,能加速作物的封行进程,利用作物自身的群体优势抑制杂草的生长,即以密控草,可以收到较好的防除效果。

6.深水淹稗的措施在北方稻田中采用的时间较久,在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地区,采用这一方法是有效的。

(二)物理防除

1. 机械防除

(1)深耕

(2)耕茬、少耕和免耕

(3)苗前耙地和苗期中耕灭草

2. 火焰除草

3. 电力除草

4. 覆盖物除草

(三)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 是农田杂草综合治理中的一项措施。利用生物灭草,既可减少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又有利于生态环境。

杂草生物防治:是利用杂草的天敌如动物、昆虫、病原微生物等将杂草种群密度压低到经济允许损失程度以下。凡利用生物学方法控制杂草的为害,均属于杂草生物防除的范围。

1.以菌灭草

2. 以虫灭草

3. 利用动物灭草

(四)化学防治

化学除草剂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化学除草剂销售量占农药市场的44%,美国的化学除草剂用量占农药用量的70%以上。化学除草已经成为当今农民使用最广泛、最依赖的主要除草技术。

(五)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防止国内外危险性杂草传播的主要手段,通过农产品检疫防止国外危险性杂草进入我国,同时也要防止省与省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危险性杂草的传播。因此,加强危险性杂草的检疫工作是防除杂草的重要措施。

(六)生态调控与综合治理

农田杂草生态调控:就是从农田生态系的观点出发,合理运用各种有效措施,尤其是生态力,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的农田生态环境,增强作物群体生长优势,发挥作物自身控草作

用,周年内抑制杂草生长,减轻杂草为害。

农田杂草综合治理

农田杂草综合治理: 是“以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运用生态学的观点,从生物和环境关系的整体出发,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生物、化学、物理的方法,以及其它有效的生态手段,把杂草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以实现增产和保护人畜健康的目的” 。农田杂草综合治理的特点及意义

1. 杂草综合治理强调分析杂草的密度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水平与防治费用的关系。

2. 杂草综合治理强调各种防治方法的有机配合。

3. 杂草综合治理是以生态系统为理论依据,把作物、杂草、病虫害与光、热、风、干旱、降雨、土壤等有机的联系起来,其着重点是改变生态环境,提高作物生长势,恶化杂草发生的条件,通过人为干扰控制杂草的发生。

4. 杂草综合治理反映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观点。

5.综合治理反映了经济观点。“安全、经济、有效、简易”既是选择防治措施的准则,也反映了综合治理的发展趋势。

农田杂草综合治理措施农田杂草综合治理就是人类必须造就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其他良好环境因素的生态环境。农田杂草防除是对环境的一种重要管理措施,这对农作物的安全、经济、有效的生产以及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繁荣都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作物田中存在多种杂草,包括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的杂草,它们各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如种子数量、传播方式、发芽期、发育周期等,显然这些杂草不可能采用单一的方法去防除,而应当根据杂草种类、分布、生物学特性,掌握其发生消长规律,采用先进而经济的有效防治措施,充分发挥各种除草措施的优点,相辅相成,扬长避短,达到经济、安全、高效地控制杂草为害的目的。农田杂草综合防除的关键,在于把杂草在萌芽期或幼苗期,即作物生育前期,抓住主要矛盾,采取相应,即最少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除草剂的安全科学使用

一、除草剂的科学使用

1.对症下药

2.适时施药

3. 适量施药

4.均匀施药

5. 合理轮换用药

6.合理混用

7. 选择适当的施药方法

二、除草剂的安全使用1.防止人畜中毒

2. 防止对水源的污染

三、除草剂商品的选购在购买除草剂商品时,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1.作物种类、生长期2.杂草种类、大小

3. 除草剂质量

4. 除草剂的使用史

四、除草剂的使用时间和方法

1.使用时间

(1) 土壤处理土壤处理即是在杂草未出苗前,将除草剂加水喷施或拌成毒土撒施于土壤表层,或喷洒后通过混土操作,将除草剂拌入土壤中,建立起一层除草剂封闭层,也称土壤封闭处

理。

①种植前土壤处理

②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③作物苗后土壤处理

(2) 茎叶处理茎叶处理是将除草剂稀释液均匀喷洒于已出苗的杂草茎叶上。茎叶处理除草剂的选择性主要是通过生理生化选择,实现除草保苗的。

茎叶处理受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影响小,可看草施药,具有灵活、机动性,但持效期短,大多只能杀死已出苗的杂草。有些苗后处理除草剂(如芳氧苯氧丙酸类

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受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在干旱时,除草效果下降。把握好茎叶处理的施药时期是达到良好除草效果的关键。施药过早,大部分杂草尚未出土,难以收到良好效果;施药过迟,杂草对除草剂的耐药性增强、除草效果也下降。

2.使用方法

(1) 喷雾法喷雾是除草剂最常用的施药方法。喷雾除草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喷雾质量的高低。所以,在喷药时一定要匀速前进,同时保持喷雾器在恒定的压力下工作,使得药液雾滴均匀覆盖在地表或杂草植株上。

(2) 撒施法颗粒剂除草剂可直接撒施,其它剂型在必要时可用细土或沙子拌成毒土或毒砂后撒施。

(3)泼浇法泼浇法是将除草剂用大量的水稀释后均匀泼浇到作物田里。泼浇法主要用于防除水稻杂草。

(4)涂抹法涂抹法是用涂抹器直接将药液涂抹到杂草上。

(5)滴加法滴加法是将药液加到灌溉水中来防除杂草的一种方法。

(6)瓶甩法瓶甩法是将市售的除草剂直接甩撒到保持有一定深度水层的田中。

五、除草剂施用器械及药液的配制

1.常见术语

(1)有效成分:指除草剂商品中含有对杂草具有毒杀作用的化学成分。有效成分含量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有效成分质量占该种商品农药质量的百分比;一种是有效成分质量占该种商品农药体积的百分比。

①质量质量百分比:某种有效成分质量占该种商品农药质量的百分比,指某种商品农药的量和含有该种农药的有效成分的量都是以质量作基础计算的。

②质量/体积百分比:某种有效成分的质量占该种商品农药体积的百分比,指某

种商品农药的量用体积表示,而含有该种农药有效成分的量用质量作基础计算的。

(2)使用量指单位面积的商品用量或有效成分用量。

(3)喷液量指单位面积喷洒加水稀释后的药液量。

2.药械的标定使用除草剂需要准确、定量,不能随意加大用药量,否则会杀伤作物。为了保证准确的用药量,需要对喷雾器械进行标定,确定在一定的压力下,喷雾器的流量。喷雾器装好水后,加压到所需的压力,打开喷雾器开关,喷雾1 分钟后,移出喷头,量出喷出的水量,即是每分钟的流量。

喷雾器的流量测定好后,再确定步行速度或喷液量。如果先确定单位面积喷液量,则根据喷雾器的流量、喷幅和单位面积的喷液量来确定步行速度或机械喷雾器前进的速度。如果先确定了步行速度或机械喷雾器前进的速度,则根据流量、喷幅和步行速度或机械喷雾器前进的速度来确定喷液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药液流量(升/分钟)X 10000

步行速度(米/分钟)=

喷液量(升/公顷)X有效喷幅(米)

药液流量(升/分钟)X 10000

喷液量(升/公顷)=

步行速度(米/分钟)X有效喷幅(米)

3.大型喷雾机具田间喷布药液量的测算数字查对

测算的方法很多,但以采用计量喷雾机具在固定某一行进速度时,每前进20米的喷出药液量来测算每公顷喷布的药液量最为简便,其计算公式为:4.除草剂药液配制程序为了保证除草剂有效成分均匀分布或溶解在喷雾载体(水或肥料)中,在配制喷雾药液时,按如下次序:

①先向喷雾器中加入1/3 清水。如肥料和除草剂一起使用,加上肥料。②加入固体制剂,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有些除草剂需要先在一个小容器中加少量水使其充分湿润、分散后再倒入喷雾器中。

③搅拌使除草剂完全分散在水中,或加入水剂或悬浮剂,或加入乳油。

④加入表面活性剂或植物油。

⑤最后,加入应加水量。

六、除草剂的混合使用1.除草剂混用的原则

(1) 明确混用的目的混用的目的:扩大杀草谱,降低单剂的用量,提高对当季作物的安全性或防止对下茬作物的残留药害,利用除草剂间的增效作用提高防效,或降低用量,从而降低防治成本,防止或延缓杂草抗药性的发生。

(2) 混用的除草剂之间不应有拮抗作用拮抗作用是指两个除草剂混用的除草效果低于这两个除草剂单用的效果之和,即一种除草剂降低了另一除草剂的除草活性,或两者都降低彼此的除草活性。

(3) 混用的除草剂之间的相容性好混用的除草剂之间应在物理、化学上有相容性,既不发生分层、结晶、凝聚和离析物理现象,有效成分也不应发生化学反应。

(4) 混用后对作物应安全

七、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因素

1.土壤因素

2.环境因素

八、除草剂药害与预防

1.药害的类型

(1)当茬药害

(2)飘移药害

(3)残留药害2.药害发生的原因

(1) 误用

(2) 除草剂的质量问题

(3) 使用技术不当

(4) 混用不当

(5) 雾滴飘移或挥发

(6) 除草剂降解产生有毒物质

(7) 施药器具清洗不干净

(8) 土壤残留

(9) 异常气候或不利的环境条件

3.药害的预防为了防止药害产生,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先试验再推广应用

(2)选择安全的农药产品

(3) 施药时期

(4) 作物长势

(5) 环境条件

(6) 施用剂量

(7) 防止飘移

(8) 清洗药械

(9) 防止残留药害为了防止这类除草剂的残留药害,一是按说明书要求的使用剂量施药,不得加大剂量;二是施药期不得推迟;三是下茬不种敏感作物;四是把这些除草剂和其它除草剂混用,降低它们的用量。

结论:防治农田杂草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因此,制定合理的防治指标,是科学使用除草剂的关键,是开展农田杂草综合治理的依据。按照防治指标进行防治,有利于各种防治措施的协调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把杂草的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

杂草对作物的危害与,杂草的群落组成、密度及发生时期有关。杂草危害损失率的测定通常采用大田随机调查法,选择单一杂草或某种群落组成,并在作物植株密度相同和肥力均匀的田块进行。此法的关键是调查足够多的点,选择不同的杂草密度,求出密度一产量对应值( 至少5 对以上) 进行统计分析。另一种损失率测定的方法是进行系统的损失率测定试验,包括损失条件试验和损失过程分析。对一些可辨认的损失(受害作物不至于死亡,而且受害症状可保留到收获之前) ,以夹棵稗对水稻造成的危害损失计算,或有无草区设计下的杂草危害损失率。农田杂草综合治理,既要力求通过生态发挥持久的控制作;用又要讲求经济效益。因此,应该允许与经济允许水平相对应的杂草密度存在,这样不至于造成防治措施的得不偿失。经济允许损失的确定,涉及生产水平、产品价格、防治费用和防治效果,以及社会所能接受的水平。其原则为允许相当于防治费用的经济损失。防治适期应以防治费用最少而防治后经济效益最高为原则。以草龄来说,应在杂草2-4 叶期为防治适期,把杂草消灭在造成危害之前。而防治指标或经济阈值是在防治适期与主害期经济允许密度相应的杂草数量。由于防治指标处在危害期出现前,因此防治指标往往低于经济允许密度,但有时也等于或大于危害期的经济允许密度。其原则是尽可能考虑适应推行各种防治措施,而不要单纯从去考虑;防治指标针对主要杂草,但要考虑到次要杂草的发生情况;防治挽回的经济损失原则上要大于防治费用,但检疫性杂草例外;防治指标必须以危害损失的数据为基础。

参考文献:

[1] 魏守辉,强胜?土壤杂草种子库与杂草综合管理[J]. 土壤,2005-04-30.

[2] 侯松青.从生态学角度浅谈杂草防除[J].价值工程,2010,07(28).

玉米田杂草防除技术

玉米田杂草防除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玉米田杂草防除技术 摘要:目前,玉米田的杂草危害是造成玉米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随着玉米种植范围的不断扩大,杂草的种类也逐年增多。再加上农民滥用除草剂,导致杂草群发生变化,使危害更加严重。该文通过对玉米杂草的种类与形态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化学除草的技术方法与注意事项以及后期的补救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为后期的玉米田除草作业提供帮助。 关键词:玉米;杂草;防除技术 苏彦丽. 玉米田杂草防除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6):25. 一、玉米田草害发生趋势 免耕技术推广后,小麦收割后遗留在玉米田中的杂草数量多、草龄大,麦田机械化收割的普及,使自生麦已成为玉米田中的主要草害,已成为玉米生产的主要威胁。另一方面,一些除草剂长期使用,使田间杂草种群发生变化,宿根性杂草如旋花科杂草、芦苇的比例上升,危害加重。还有生产者对除草剂种类和技术使用不当,防除效果不佳,药害频发。 二、玉米田主要杂草种类

春播玉米田常见的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稗草、狗尾草、莎草、反枝苋、草、龙葵、铁苋菜、打碗花、田旋花、藜、酸模叶蓼、苍耳、茼麻、黄花蒿、龙葵、苦卖菜、刺儿菜、猪毛菜、问荆等;夏播玉米田主要有狗尾草、稗草、马唐、反枝苋、马齿苋、铁苋菜、刺儿菜、藜、小藜、苍耳、龙葵、打碗花、田旋花、q蓄、茼麻、莎草、苣荬菜、草等。 三、主要杂草形态识别 许多除草剂就是由于杂草的动态特征而获得选择性的,应用形态学分类可以较好地指导杂草的化学防治。根据形态特征将杂草分为禾本科杂草、阔叶类杂草、莎草科杂草三类。 1、禾本科杂草特征 茎圆或略扁,节和节间区别明显,节间中空,中鞘开张、常有叶舌。胚具1子叶,叶片狭窄而长,平行脉,叶无柄。如狗尾草、金狗尾草、狗牙根、虎尾草、虮子草、节节麦、芦苇、看麦娘、狼尾草、雀麦、荩草、牛筋草、千金子等。 2、阔叶类杂草 包括所有的双子叶植物杂草及部分单子叶植物杂草。特征:茎圆形或四棱形。叶片宽阔,叶有柄,网状叶脉,胚具2子叶。如车前科(车前、大车前、平车前)、唇形

农田杂草防控技术方案

农田杂草防控技术方案 农田杂草是作物生产中重要的有害生物,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传播病虫害,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杂草群落演替、除草剂长期单一使用、杂草抗药性水平上升等原因,农田杂草发生面积连年增加,且田间发生密度越来越高,危害持续加重,严重威胁我市农业生产安全。为有效防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田间杂草危害,特制定本方案。 一、技术路线 农田杂草防控要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作物增产增收和除草剂减量控害为目标,科学制定化学除草使用策略,实施综合防控,努力降低除草剂药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一)坚持综合防控。结合轮作休耕、翻耕整地等农业措施,发挥生态控草作用,降低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化学除草压力。 (二)坚持减量增效。大力推广除草剂减量使用技术,选用高效安全除草剂并适期施药,杜绝超剂量使用,保障安全,提升防效。 二、技术措施 (一)麦田杂草防控方案 麦田杂草主要有节节麦、雀麦、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和荠菜、播娘蒿、麦家公、猪殃殃、田旋花等阔叶杂草。杂草防控要立足麦草冬防、综合防控。 一是非化学控草技术。 种子精选。通过麦种调入和调出检疫,检查其中是否夹带杂草种子,特别是毒麦、节节麦等。通过检疫措施,结合播种前的麦种清选,有效减少杂草的远距

离传播。农业措施。实行轮作倒茬,可有效减轻伴生杂草的危害。小麦播种前及早整地浇水,诱导杂草种子提前萌发,结合浅旋耕锄草,降低杂草基数。通过提高整地质量、合理运筹肥水、加强苗期病虫害防治等,促使小麦全苗、壮苗、匀苗,提高小麦对杂草的竞争力。物理措施。小麦播种前通过翻耕或旋耕整地灭除田间已经出苗的杂草,清洁和过滤灌溉水源,阻止田外杂草种子的输入。 二是化学除草技术。 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节节麦、雀麦、早熟禾等,选用啶磺草胺防治野燕麦,选用氟唑磺隆防治雀麦、野燕麦;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双唑草酮及其混剂防除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翌年春季可根据杂草发生情况,补施2,4-D异辛脂、氯氟吡氧乙酸等防除藜、萹蓄、田旋花等;选用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双唑草酮及其混剂防除对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阔叶杂草。冬季茎叶处理施药,宜在杂草基本出齐时进行;春后杂草防治,严格掌握在小麦拔节前用药,根据田间杂草种类科学选择除草剂,气温稳定在6℃以上时,进行化学除草。除草剂使用需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操作,药剂需二次稀释充分混匀后喷施,施药器械使用前进行检查,防止出现跑、冒、滴、漏,使用后彻底清洗,以免发生药害。 (二)玉米田杂草防控方案 玉米田杂草主要有马唐、牛筋草、稗草、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和马齿苋、藜、反枝苋、田旋花等阔叶类杂草。杂草防控要立足早期治理、综合防控。 一是非化学控草技术。

农田杂草防除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体会 ------农田杂草防除技术杂草是指生长在有害于人类生存和活动场地的植物,一般是非栽培的野生植物或对人类无碍用的植物。广义的杂草定义则是指生长在对人类活动不利或有害于生产场地的一切植物。主要为草本植物,也包括部分小灌木、蕨类及藻类。全球经定名的植物有三十余万种,认定为杂草的植物约八千余种;在我国书刊中可查出的植物名称有36000多种,认定为杂草的植物有119科1200多种。除可按植物学方法分类外还可按其对水分的适应性分为水生、沼生、湿生和旱生,按化学防除的需要分为禾草、莎草和阔叶草,此外还可根据杂草的营养类型、生长习性和繁殖方式等进行分类。其生物学特性表现为: 传播方式多,繁殖与再生力强,生活周期一般都比作物短,成熟的种子随熟随落,抗逆性强,光合作用效益高等。农田杂草的主要为害为: 与作物争夺养料、水分、阳光和空间,妨碍田间通风透光,增加局部气候温度,有些则是病虫中间寄主,促进病虫害发生;寄生性杂草直接从作物体内吸收养分,从而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此外,有的杂草的种子或花粉含有毒素,能使人畜中毒。由此可见,掌握农田杂草防除技术极其重要。接下来,我就将本次学习的杂草防除的 各种技术整理成心得与大家分享如下: 一、植物检疫: 即对国际和国内各地区间所调运的作物种子和苗木等进行检查和处理,防止新的外来杂草远距离传播。这是一种预防性措施,对近距离的交互携带传播无效,须辅以作物种子净选去杂、农具和沟渠清理以及施用腐熟粪肥等措施,以减少田间杂草发生的基数。 二、人工除草: 包括手工拔草和使用简单农具除草。 耗力多、工效低,不能大面积及时防除。现都是在采用其他措施除草后,作为去除局部残存杂草的辅助手段。

油菜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

油菜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 一、油菜田的基本情况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根据各地区自然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等,可划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两个产区。春油菜区包括青海、西藏、新疆、内蒙、甘肃等省区; 冬油菜分布在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油菜的90%左右。目前我国的油菜种植面积约有8000万亩。下面主要介绍冬油菜区的情况。 芝麻、等轮作。种植方式有移栽、直播两种,其中育苗移栽约占种植面积的8 0%。育 苗于每年九中下旬播种,十月中下旬移栽,第二年五月上、中旬成熟。直播于十月中旬 茬为水稻的称作水田油菜,为移栽油菜,田间杂草以禾本科为主。前茬为棉花、芝麻、 花生等夏播旱作物的称旱地油菜,多为移栽油菜,少量为直播油菜。 油菜田受杂草危害比较严重,据全国农田杂草考察组的考察,长江流域冬油菜田草害 面积达种植面积的50%油菜在苗期遭受杂草危害,常导致成苗株数减少和形成瘦苗、弱苗、高脚苗,抽薑后分枝结荚少。造成油菜减产10%—20%严重时可以达到50%甚至更多。 二、油菜田杂草的发生规律 在冬油菜区,田间的饿主要杂草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稗草、千金子、棒头草、早 熟禾等禾本科杂草以及繁缕、牛繁缕、雀舌草、碎米荠,猪殃殃、大巢菜、刺儿菜、婆婆纳等阔叶杂草。由于各地的生态条件不同,杂草的种类也有明显的区别。 冬油菜区,播种时气温较高,墒情较好,一般在油菜播种后杂草既萌芽出土,并很快 形成出苗高峰。高峰期一般在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持续30天左右。这些杂草与油菜幼苗竞争激烈,是形成草害的主体。12月份至1月份气温较低,田间杂草基本停止生长。待 到2月下旬气温回升时,一些入土较深的杂草种子陆续萌发,但数量较少,并且此时油菜生 长迅速,田间封闭,这些杂草往往因为光照不足而逐渐死亡,构不成危害。直播油菜田杂草 高峰出现的早晚和数量的多少,受秋季和冬季气温以及降水的影响很大。油菜播种后天气干 旱少雨,土壤墒情差,出苗高峰就推迟,但降雨后很快形成出草高峰。 因此,对于冬油菜区,杂草防治的时期有3个,包括播后芽前,冬前期和早春,尤其

农田杂草防除技术专题

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农艺专业知识更新培训系列讲座 (初 级) (3) 1 —町_M B 农田杂草防除技术 授课教师:何付丽 1 东北农业大学

绪论 一.杂草的来源与概念 1、杂草的来源 生产实践中,常将植物分为野生植物、栽培植物和杂草三大类。杂草来源于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从杂草同生态环境条件的关系,尤其在人为因素影响下,人们已经认识到,农田杂草既不是栽培植物,也不是野生植物;杂草既有栽培作物的某些习性,又保持着野生植物的本性。例如稗草,结籽很多,随熟随落等方面,还保持有野生植物的特性,但稗草长期与栽培水稻同生,或多或少地带有栽培的习性,在生态类型中已反映有早、中、晚稗等类型。杂草与野生植物的区别在于二者的生境条件不同,杂草长期生长在栽培环境条件下;与栽培植物的区别在于二者的抗逆能力不同。 2、杂草的概念 杂草是伴人植物:杂草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没有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就不存在杂草。由此,人们提出的杂草的定义都是以植物与人类的活动与愿望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根据的。如:长错地方的植物; 不想要的植物; 除种植目的以外的非目的植物; 无应用与观赏价值的植物; 干扰人类对土地利用的植物等等。 在对杂草生物学特性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注重杂草本身特性的概念:杂草既不是栽培植物,也不是野生植物一类特殊植物,它既有野生植物的特性,又有栽培植物的某 些习性; 杂草是能以种群侵入栽培的、人类频繁干扰或人类占据的环境,可能抑制和取代栽培的或生态的或 审美的目的的原植物种群的植物;来源于自然环境,对自然环境适应、不断进化,从而干扰作物与 人类的生产活动的植物; 并非人类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栽培的,但在漫长的环境中适应了在耕地上生存,并给耕地带来危害的 植物; 适应了人工环境,干扰人类活动的植物等等。 上述概念强调了杂草对人工环境( man-made habitat )的适应性和危害性。进而,有人总结出杂草具有3性:适应性( adaptation )、持续性( persistence )和危害性 ( harmfulness )。 由此我们总结出杂草的概念如下, 狭义:长期生长在栽培环境条件下的任何植物,又叫农田杂草。 广义:生长在不需要它的地方的任何植物。 二.杂草科学的产生及其发展杂草学是研究杂草发生、分布、鉴别与分类、群落组成与演替、生理与生态以及防治原理与方法的学科。 杂草学是伴随着种植业的产生而产生,同时也伴随着种植业的发展而发展。(略)

农田杂草与杂草的综合治理

第六章农田杂草与杂草的综合治理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张朝贤研究员 一、本章学习目标: 1.掌握农田杂草的防治技术;农田杂草综合治理;除草剂的安全科学使用;2.理解杂草的危害; 3.了解杂草的基本知识;杂草的特性;杂草的分类。 二、本章重要内容 杂草的特性 1.生长快 2.多实性、连续结实性、落粒性 3.出苗持续不一 4.种子寿命长 5.可塑性和抗逆性强 6.多种授粉途径 7.多种传播方式 8.拟态性 杂草的分类 1.根据生活史分类 (1)一年生杂草:①夏性一年生杂草②冬性一年生杂草 (2)两年生杂草 (3)多年生杂草:①简单多年生杂草②匍匐多年生杂草 2.根据形态特征分类 (1)禾草 (2)莎草 (3)阔叶杂草 3.根据习性分类 (1)耕地杂草 (2)林地杂草 (3)草地杂草 (4)水生杂草 (5)环境杂草 (6)寄生性杂草 杂草的危害 杂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与作物争肥、争光、争水

(2)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 (3)妨碍农事操作 (4)孳生病虫害 (5)影响人、畜健康 (6)影响水利设施和河道航运 农田杂草的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除 农业防除措施包括:轮作、选种、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清除田边、沟边、路边杂草、合理密植、淹水灭草等。 1.轮作灭草 不同作物与其伴生的杂草所要求的环境相似,用科学的轮作倒茬,改变其环境,便可明显减轻杂草的危害。 2.精选种子 播种前对作物种子进行精选,精除混杂在作物种子中的杂草种子,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精选种子的方法很多,如良种繁殖单位通过良种圃,人工穗选、粒选、汰除草籽;生产单位在播种前通过晒种、风选、筛选、盐水选、泥水选、硫酸铵水选种等方法汰除草籽。 3.施用腐熟的厩肥 厩肥是农家的主要有机肥料。堆肥或厩肥必须经过50-70℃高温堆沤处理,闷死或烧死混在肥料中的杂草种子,然后方可施入田中。 4.清除田边、路边、沟渠边杂草 5.合理密植,以密控草 科学地合理密植,能加速作物的封行进程,利用作物自身的群体优势抑制杂草的生长,即以密控草,可以收到较好的防除效果。 6.深水淹稗的措施在北方稻田中采用的时间较久,在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地区,采用这一方法是有效的。 (二)物理防除 1.机械防除 (1)深耕 (2)耕茬、少耕和免耕 (3)苗前耙地和苗期中耕灭草 2.火焰除草 3.电力除草 4.覆盖物除草 (三)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农田杂草综合治理中的一项措施。利用生物灭草,既可减少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又有利于生态环境。

附杂草防除技术测试题答案

附杂草防除技术测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除草剂 除草剂就是能够抑制或杀灭杂草的农药。广义上是指防除所有不希望其存在的植物的药剂。 (2)农田杂草 农田杂草一般是指农田中非栽培的植物或者说是农田中不希望存在的植物。 (3)甩喷法施药 北方地区水稻田一种常用的施药方法,将农药制剂采用喷雾器对水稀释成所需要的容量后,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将药液以非雾化状态相对均匀地喷射到保持有一定深度水层田间。 (4)药土法施药 很多除草剂在水稻本田施用时,往往需要将除草剂制剂与一定量的载体如细土或细沙混拌后进行均匀撒施(要求田间有水层),称为药土法。 (5)选择性除草剂 选择性除草剂是只能杀死杂草而不伤及作物,甚至只能杀死某一种或某类杂草的除草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2,4-滴 (2)1963 (3)“时差”和“位差” (4)内吸传导性 (5)旱生型杂草、湿生型杂草、沉水型杂草、藻类杂草 (6)65%、4米/秒 (7)2%、低洼 (8)广谱、茎叶兼土壤、触杀性 (9)光合作用、激素、酶促活化作用、钝化作用 三、选择题(每个2分,共10分) (1)D. (2)A. D. (3)A. D. (4)C. (5)C.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 7.√、 8. ×、 9.×、10.×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1)草相及叶龄:除草剂的药效与杂草的种类、叶龄、及株高密切相关。一般不同种类的杂草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所以同一除草剂用于不同杂草群落的地块,表现的除草效果不同;杂草在幼苗阶段,根系少,次生根尚未充分发育,抗性差,对药剂敏感,防效突出;随着植株的发育,叶龄加大,植株增高,耐药力及抗药性增强,因而药效下降。(2)土壤条件:土壤有机质含量、质地、pH值、墒情(土壤湿度情况)、微生物等对除草剂的药效均有明显影响,尤其对土壤处理剂影响更加突出。 (3)气象条件:气象因素(温度、湿度、光照、降雨、风速等)主要通过影响除草剂雾

杂草综合治理

杂草综合治理 题目农田杂草综合治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系: 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 年12月6日

摘要: 1. 杂草的特性 2. 杂草的分类根据生活史分类,根据形态特征分类,根据习性分类 3. 杂草的危害 4. 农田杂草的防治技术农业防除,物理防除,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植物检疫,生态调控与综合治理 5. 除草剂的安全科学使用科学使用,安全使用,商品选购,除草剂的使用时间及方法,除草剂使用器械及药液的配置,除草剂的混合使用,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因素 论述: 杂草的特性 1. 生长快 2. 多实性、连续结实性、落粒性 3. 出苗持续不一 4. 种子寿命长 5. 可塑性和抗逆性强 6. 多种授粉途径 7. 多种传播方式 8. 拟态性杂草的分类1.根据生活史分类 (1) 一年生杂草:①夏性一年生杂草②冬性一年生杂草 (2) 两年生杂草 (3) 多年生杂草:①简单多年生杂草②匍匐多年生杂草 2.根据形态特征分类 (1) 禾草 (2) 莎草 (3) 阔叶杂草3.根据习性分类 (1) 耕地杂草 (2) 林地杂草 (3) 草地杂草 (4) 水生杂草 (5) 环境杂草 (6) 寄生性杂草杂草的危害杂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与作物争肥、争光、争水 (2) 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 (3) 妨碍农事操作 (4) 孳生病虫害

杂草综合治理

杂草综合治理 题目:农田杂草综合治理 院系: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2012 年12月 6 日

摘要: 1.杂草的特性 2.杂草的分类 根据生活史分类, 根据形态特征分类, 根据习性分类 3.杂草的危害 4.农田杂草的防治技术 农业防除,物理防除,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植物检疫,生态调控与综合治理 5.除草剂的安全科学使用 科学使用,安全使用,商品选购,除草剂的使用时间及方法, 除草剂使用器械及药液的配置,除草剂的混合使用,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因素论述: 杂草的特性 1.生长快 2.多实性、连续结实性、落粒性 3.出苗持续不一 4.种子寿命长 5.可塑性和抗逆性强 6.多种授粉途径 7.多种传播方式 8.拟态性 杂草的分类 1.根据生活史分类 (1)一年生杂草:①夏性一年生杂草②冬性一年生杂草 (2)两年生杂草 (3)多年生杂草:①简单多年生杂草②匍匐多年生杂草 2.根据形态特征分类 (1)禾草 (2)莎草 (3)阔叶杂草 3.根据习性分类 (1)耕地杂草 (2)林地杂草

(3)草地杂草 (4)水生杂草 (5)环境杂草 (6)寄生性杂草 杂草的危害 杂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与作物争肥、争光、争水 (2)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 (3)妨碍农事操作 (4)孳生病虫害 (5)影响人、畜健康 (6)影响水利设施和河道航运 农田杂草的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除 农业防除措施包括:轮作、选种、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清除田边、沟边、路边杂草、合理密植、淹水灭草等。 1.轮作灭草 不同作物与其伴生的杂草所要求的环境相似,用科学的轮作倒茬,改变其环境,便可明显减轻杂草的危害。 2.精选种子 播种前对作物种子进行精选,精除混杂在作物种子中的杂草种子,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精选种子的方法很多,如良种繁殖单位通过良种圃,人工穗选、粒选、汰除草籽;生产单位在播种前通过晒种、风选、筛选、盐水选、泥水选、硫酸铵水选种等方法汰除草籽。 3.施用腐熟的厩肥 厩肥是农家的主要有机肥料。堆肥或厩肥必须经过50-70℃高温堆沤处理,闷死或烧死混在肥料中的杂草种子,然后方可施入田中。 4.清除田边、路边、沟渠边杂草 5.合理密植,以密控草 科学地合理密植,能加速作物的封行进程,利用作物自身的群体优势抑制杂草的生长,即以密控草,可以收到较好的防除效果。 6.深水淹稗的措施在北方稻田中采用的时间较久,在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地区,采用这一方法是有效的。 (二)物理防除 1.机械防除 (1)深耕 (2)耕茬、少耕和免耕 (3)苗前耙地和苗期中耕灭草 2.火焰除草 3.电力除草 4.覆盖物除草 (三)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 是农田杂草综合治理中的一项措施。利用生物灭草,既可减少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又有利于生态环境。

荒地野杂草灌木防除施工方案设计

荒地野杂草灌木防除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 地点:××××××××××× 项目围:厂区空闲区域(不包含二二、二三生产临建区),面积约为×××平方米 服务时间:自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年保持厂区防除区域施工环境。 二、专职项目负责人与技术人员的配置与管理方案 1、为了保障对本项目认真负责管理的实施,拟派具有多年施工经验的项目负责人、技术员、施工员及安全员各一名,运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对防除操作人员予以技术及施工安全指导。 2、技术负责人职责:在开工前对防除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如采用割灌机、旋刀机的使用方法,化学除草剂的剂量配比。在人工栽培的灌木、花草之间采用机械除草及药物喷洒除草时须注意的事项。施工过程中,技术负责人应对现场的杂草、灌木种类进行现状调查,选择合理的除草剂及实施方案,予以防除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 3、安全员职责:每天安全上岗检查,每个作业班结合上岗安全交底,通过安全检查找出隐患并即时整改,不断提高

和加强安全意识,落实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 4、施工员职责:选择运用网络计划控制工程进度,在分阶段控制防除的基础上,认真细致的编制好月度作业计划及材料供应计划、机械设备和劳动力进场计划,抓好分片施工班组队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确保正常的施工人数,当某片区工作量明显增加时,可组织其他片区班组或增加施工人员帮助抢工,并建立现场碰头会议制度,每天工作结束后,交流各部位当前工作进展情况,随时总结和调整管理办法。 5、项目部定期召开项目负责人组织的会议,讨论并总结解决防除中所存在的各项问题,并及时完善实施,是确保施工安全、防除质量、施工进度及卫生环境的前提,也是项目负责人的首要职责。 三、施工保障及组织措施 1、根据现场情况,设定防除片区并定人、定量、不定时地视荒地野杂草灌木生长情况,即时防除,控制并完善杂草及灌木再度丛生高度。 2、以四个防除小组为单位,划分四个工作量片区,每组配备施药工2人、机械割灌工2人、人工拔除工2人为基础,根据杂草的涨势情况暂定两个月为一个防除周期,或根据业主要求不定期的防除施工,确保厂区整体环境的美观。 3、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技术和质量管理,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密切配合,建立以项目负责为核心的质量管

植物保护技术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练习题

植物保护技术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练习题(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杂草: 2、除草剂的选择性: 二、填空题: 1、除草剂的选择性分为、和。 2、形态选择性是指植物由于的差异导致对药剂或的不同而产生的选择性;生化选择性是指利用除草剂在植物体内所经历的差异而产生的选择作用,生化反应包括和;生态选择性是指利用除草剂和的差异,从而安全有效地防除田间杂草,生态选择性可以分为选择性和选择性。 3、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按施药时间分为、和;按施药对象分为和;按施药方式分为、、、和。 三、连线题: 将以下农药或施药方式同它们相关的作用机制相连 1、2,4—D 茎叶处理剂时差选择性 2、二甲四氯酶促活化作用 3、敌稗位差选择性 4、棉田用草甘膦防除杂草钝化除草剂作用 5、草甘膦用于作物播种之前形态选择性 四、选择题: 1、以下组合施药部位均在土壤表层的是┄┄┄┄┄┄┄┄┄┄┄┄┄┄┄┄┄┄┄┄()A、涂抹施药撒施B、泼浇滴灌C、泼浇点状施药D、撒施滴灌 2、在杂草2~5 叶期喷施除草剂,属于┄┄┄┄┄┄┄┄┄┄┄┄┄┄┄┄┄┄┄┄┄() A、播前处理 B、播后苗前处理 C、苗后处理 D、茎叶处理 五、简答题:1、杂草的为害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指长错地方、害大于益的杂草 2. 除草剂只杀杂草不伤作物,或只杀某种或某几种杂草而不伤害其他杂草和作物的特性 二、填空题 1. 形态选择性生化选择性生态选择性 2. 形态附着吸收量生物化学反应酶促活化作用除草剂钝化作用在土壤中的部位植物生育时间位差时差 3. 播前处理播后苗前施药苗后处理;土壤处理茎叶处理;涂抹施药撒施泼浇滴灌点状施药 三、连线题 1、2,4—D 茎叶处理剂时差选择性 2、二甲四氯酶促活化作用 3、敌稗位差选择性 4、棉田用草甘膦防除杂草钝化除草剂作用 5、草甘膦用于作物播种之前形态选择性 四、选择题1~2: B C 五、简答题 1.与农作物争水、争肥2. 侵占地上和地下空间,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干扰作物生长3. 杂草是作物病害、虫害的中间寄主4. 杂草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5. 防除杂草将增加管理用

荒地野杂草灌木防除施工方案

荒地野杂草灌木防除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 地点:××××××××××× 项目范围:厂区空闲区域(不包含二二、二三生产临建 区),面积约为×××平方米 服务时间:自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年内保持厂区防除区域施工环境。 二、专职项目负责人与技术人员的配置与管理方案 1、为了保障对本项目认真负责管理的实施,拟派具有多年施工经验的项目负责人、技术员、施工员及安全员各一名,运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对防除操作人员予以技术及施工安全指导。 2、技术负责人职责:在开工前对防除施工人员进行技 术指导,如采用割灌机、旋刀机的使用方法,化学除草剂的剂量配比。在人工栽培的灌木、花草之间采用机械除草及药物喷洒除草时须注意的事项。施工过程中,技术负责人应对 现场的杂草、灌木种类进行现状调查,选择合理的除草剂及实施方案,予以防除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 3、安全员职责:每天安全上岗检查,每个作业班结合上岗安全交 底,通过安全检查找出隐患并即时整改,不断提高 和加强安全意识,落实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

4、施工员职责:选择运用网络计划控制工程进度,在分阶段控制防除的基础上,认真细致的编制好月度作业计划及材料供应计划、机械设备和劳动力进场计划,抓好分片施工班组队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确保正常的施工人数,当某片区工作量明显增加时,可组织其他片区班组或增加施工人员帮助抢工,并建立现场碰头会议制度,每天工作结束后,交流各部位当前工作进展情况,随时总结和调整管理办法。 5、项目部定期召开项目负责人组织的会议,讨论并总结解决防除中所存在的各项问题,并及时完善实施,是确保施工安全、防除质量、施工进度及卫生环境的前提,也是项目负责人的首要职责。 三、施工保障及组织措施 1、根据现场情况,设定防除片区并定人、定量、不定时地视荒地野杂草灌木生长情况,即时防除,控制并完善杂草及灌木再度丛生高度。 2、以四个防除小组为单位,划分四个工作量片区,每组配备施药工2人、机械割灌工2人、人工拔除工2人为基础,根据杂草的涨势情况暂定两个月为一个防除周期,或根据业主要求不定期的防除施工,确保厂区整体环境的美观。 3、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技术和质量管理,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密切配合,建立以项目负责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三级质量检查网,做到定岗位、定标准,确保施工中的各个质量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4、技术交底;主要项目工程的施工方案本次杂草综合治理的基

基于MATLAB数字图像处理杂草识别

基于MATLAB数字图像处理杂草识别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杂草识别 班级:信息5班 组员:李辉李少杰李港深胡欣阳 学号:04141394 04141395 04141393 0414139 指导教师:蔡利梅 组员分工: 李辉:部分程序,查找资料 李少杰:实验报告,PPT,演讲 李港深:部分程序,实验报告 胡欣阳:部分程序,实验报告

摘要 杂草同农田作物争夺阳光和养分,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为了达到除草的目的,人们开始喷洒大量的除草剂来进行除草。可是却忽略了除草剂的不当使用给人、畜以及环境造成的危害。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设计了一个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杂草图像特征提取及识别设计方案。运行在参考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将算法改进,找出适合于MATLAB杂草识别的可行性方法。本文对杂草图像的处理和识别方法进行研究。采集来的图像经常会有模糊现象的发生,对模糊图像的恢复处理做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得出维纳滤波具有较好的恢复效果;绿色植物和土壤背景的分割试验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彩色图像的二值化方法,可以不经过彩色图像灰度化就能够直接把绿色植物与土壤背景分割开,和以往的分割方法相比处理速度快,分割效果好,更加满足实时性;杂草和作物的分割主要研究了行间杂草和作物的分割,参考国内外资料,并进行研究试验,表明运用位置特征识别法有很好的分割效果,寻找作物中心行采用了简单快速的像素位置直方图法,采用了区域生长,和其他方法相比减少了重复操作,节省了时间,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分割后的图像为只含有杂草的二值图像,通常会有一些残余的叶片和颗粒的噪声,通过形态学滤波或中值滤波去除噪声。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杂草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农田杂草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

附杂草防除技术测试题答案

附杂草防除技术测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 2分,共 10 分) (1 )除草剂 除草剂就是能够抑制或杀灭杂草的农药。 广义上是指防除所有不希 望其存在的植 物的药剂。 (2)农田杂草 农田杂草一般是指农田中非栽培的植物或者说是农田中不希望存在 的植物。 (3) 甩喷法施药 北方地区水稻田一种常用的施药方法, 将农药制剂采用喷雾器对水稀释成 所需要 的容量后,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将药液以非雾化状态相对均匀地喷射到 保持有一定 深度水层田间。 (4) 药土法施药 很多除草剂在水稻本田施用时, 往往需要将除草剂制剂与一定量的载体如 细土或 细沙混拌后进行均匀撒施(要求田间有水层),称为药土法。 (5) 选择性除草剂 选择性除草剂是只能杀死杂草而不伤及作物, 甚至只能杀死某一种或某类 杂草的 除草剂。 二、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分) (1 ) (2) (3) (4) (5) (6) (7) (8) (9)光合作用、激素、酶促活化作用、钝化作用 三、选择题(每个 2 分,共 10分) (1 ) (2) (3) (4) (5) 四、判断题 (每题 1. X 、 2. X 、 五、简答题(每题 1. ( 1 )草相及叶龄:除草剂的药效与杂草的种类、叶龄、及株高密切相关。一般 不同 种类的杂草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 所以同一除草剂用于不同杂草群落的地块, 的除草效果不同;杂草在幼苗阶段,根系少,次生根尚未充分发育, 2,4-滴 1963 “时差”和“位差” 内吸传导性 旱生型杂草、湿生型杂草、沉水型杂草、藻类杂草 65%、 4 米/ 秒 2%、低洼 广谱、茎叶兼土壤、触杀性 D. A. D. A. D. C. C. 1 分,共 10 分) 3. 4. X 、5. V> 6. X 、7. / 8. X 、9. X 、10. X 5 分,共 20 分) 表现

2020年农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

2020年农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 农田杂草是作物生产中重要的有害生物,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传播病虫害,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杂草群落演替、除草剂长期单一使用、杂草抗药性水平上升等原因,农田杂草发生面积连年增加,年均超过14亿亩次,且田间发生密度越来越高,危害持续加重,严重威胁我国农业生产安全。为有效防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油菜、棉花田杂草危害,特制定本方案。 一、技术思路 农田杂草防控要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作物增产增收和除草剂减量控害为目标,科学制定化学除草使用策略,实施综合防控,努力降低除草剂药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一)坚持综合防控。结合轮作休耕、翻耕整地等农业措施,发挥以水控草、天敌控草等生态控草作用,降低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化学除草压力。 (二)坚持减量增效。大力推广除草剂减量使用技术,选用高效安全除草剂并适期施药,杜绝超剂量使用,保障安全,提升防效。 二、技术措施 (一)稻田杂草防控方案 稻田杂草分为三类,稗草、千金子、杂草稻等禾本科杂草,

野慈姑、雨久花、鸭舌草等阔叶杂草和异型莎草、碎米莎草、萤蔺等莎草科杂草。杂草防控要立足早期治理、综合防控,根据水稻种植模式、杂草种类与分布特点,开展分类指导。 一是非化学控草技术。种子精选。通过对稻种调进、调出检疫,检查稻种中是否夹带稗草等杂草种子,经过筛、风扬、水选等措施,汰除杂草种子,减少杂草的远距离传播与危害。农业措施。通过深翻平整地、水层管理、肥水壮苗、水旱轮作、轮作换茬等措施,保持有利于水稻良好生长的生态条件,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对杂草的竞争力。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可人工拔除杂草,避免新一代杂草种子侵染田间。物理措施。水源及茬口条件容许的地方,可采取在灌水口安置尼龙纱网拦截杂草种子,田间灌水10-15厘米捞取水面漂浮的杂草种子,以及清除田埂周围的杂草等措施,努力减小土壤杂草种子库数量,降低农田杂草的发生量。生物措施。在水稻抽穗前,通过人工放鸭、养渔来取食株、行间杂草幼芽等措施,减少杂草的发生基数。 二是化学除草技术。稻田杂草因地域、种植方式的不同,采用的化除策略和除草剂品种有一定差异。 机插秧田。在东北稻区灌溉水充足稻田,杂草防控采用“两封一补”策略,插秧前和插秧后各采用土壤封闭处理1次,插后20天视草情茎叶喷雾处理1次;在灌溉水紧缺稻田,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一杀”策略,插后土壤封闭处理1次,插后20天茎叶喷雾处理1次。插前3-7天选用噁草酮、丁草胺、丙草胺、莎稗磷、吡嘧磺隆及其混剂土壤封闭处理;插后10-12天(返—2—

专家给出杂草科学防除技术方案

专家给出杂草科学防除技术方案 为科学防除农田杂草,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有效减少除草剂过量使用,日前,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生产为重点,研究制定了《2019年农田杂草科学防除技术方案》。 稻田杂草防除方案 稻田杂草分为三类:稗草、千金子、杂草稻等禾本科杂草,野慈姑、雨久花、鸭舌草等阔叶杂草和异型莎草、扁杆藨草、萤蔺等莎草科杂草,每年发生面积3亿亩左右。 种子精选。通过对稻种调进、调出检疫,查出稻种中是否夹带了稗草等抗药性杂草的种子,经过筛、风扬、水选等措施,汰除杂草种子,控制杂草的远距离传播与危害。 农艺措施。通过深翻平整地、水层管理、肥水壮苗、水旱轮作、轮作换茬等措施来保持水稻良好的生态条件,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对杂草的竞争力。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可人工拔除杂草,避免新一代杂草种子侵染田间。物理措施。采取拦截灌溉水流携带的杂草种子、捞取田间水面漂浮的杂草种子、清除田埂周围的杂草等措施,逐渐耗竭土壤杂草种子库,最大程度降低农田杂草的发生规模。 机插秧田。东北稻区灌溉水充足地块推荐采用“两封一补”的控草模式,插秧前和插秧后各封1次,插后20天左右视草情茎叶处理1次;灌溉水紧缺地块推荐采用“一封一杀”的控草模式,插后封1次,插后20天左右茎叶处理1次。插前37天采用噁草酮、噁草酮+吡嘧磺隆、丁噁乳油+吡嘧磺隆等封闭;插后1012天采用苯噻苄、丙苄、莎稗磷等封闭;插后20天左右可选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噁唑酰草胺、氯氟吡啶酯、二甲灭等进行茎叶处理。 麦田杂草防除方案 麦田杂草主要分为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野燕麦、雀麦等禾本科杂草和猪殃殃、荠菜、播娘蒿、繁缕等阔叶类杂草,每年发生面积约为2.5亿亩以上。 种子精选。通过对麦种调入和调出的检疫,可以查出种子中是否夹带杂草种子,特别是野燕麦、毒麦等,经过检疫处理,并进行播种前的种子筛选或水选等措施,可有效控制杂草的远距离传播危害。 农业措施。及时清除农田环境的杂草,实行麦油、麦菜等轮作倒茬,可有效减轻杂草的危害。提高整地质量、合理运筹施肥、加强苗期病虫害防治等,促使小麦全苗、壮苗、匀苗,提高小麦对杂草的竞争力。 春小麦种植区。在春小麦35叶期,对全田杂草进行均匀喷雾防除。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炔草酯、唑啉草酯、野麦畏防除野燕麦,选用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防除雀麦。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二甲四氯、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氟氯吡啶酯双氟磺草胺防除藜科、蓼科、多年生菊科等阔叶杂草。

第十二章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练习题

第十二章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30分 1.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有(形态选择性)、(生化选择性)、(生态选择性)三种类型。 2.除草剂中的生化选择性,其生化反应包括(酶促活化作用)和(钝化除草剂作用)。 3.除草剂的生态选择性按其作用可分为(位差选择性)和(时差选择性)两类。 4.除草剂按施药时间可分为(播前处理)、(播后苗前施药)、(苗后处理)三种。 5.除草剂按施药对象可分为(土壤处理)、(茎叶处理)二种。 6.除草剂按施药方式可分为(涂抹施药)、(撒施)、(泼浇)、(滴灌)、(点状施药)。 7.位差选择性又可分为两种土壤处理法,分别是(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法)和(发育期间土壤处理法)。 8.利用除草剂的(扩散性)将其滴注于水瘤中进入田间,扩散并下沉于(土壤表层)。 9.在作物生育期可用(定向喷雾法)或(使用防护设备),使药液接触不到作物或仅喷到非要害的基部。 10.在杂草出苗后施药,一般是在杂草(2~5叶期)将除草剂喷到杂草茎叶上。 11.土壤处理即把除草剂喷洒到土壤表面或将其耙入土中,一般使用能防除杂草(幼芽)、(芽鞘)、(幼根)的除草剂。 12.(撒施)是稻田除草剂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简便易行)、(效率高),并能提高除草剂的选择性,增强对水稻的安全性。 二.单向选择题16分 1.目前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绝大多数依赖于(B )。 A.形态选择性 B.生化选择性 C.生态选择性 2.小麦地采用2,4-D茎叶处理剂防除某些阔叶杂草,选用的是(A )。 A.形态选择性 B.生化选择性 C.生态选择性 3.棉田是用(C )来防除杂草的。 A.百草枯 B.绿麦隆 C.草甘膦 D.灭草猛 4.在作物播种前将除草剂施到土壤表面,如直播稻先将(B )施入稻田,然后播稻种。 A.敌杀死 B.优克稗 C.敌敌畏 D.氟乐林 5.在大豆田苗期喷施(A )有选择地防治禾本科杂草。 A.盖草能 B.百草枯 C.草甘膦 D.敌草胺 6.(C )对棉叶有触杀作用,棉花出土后不可用。 A.禾草灵 B.百草敌 C.扑草净 D.使它隆 7.(A )对大豆出苗无影响,时候即可播种。 A.地乐胺 B.草甘膦 C.阔叶散 D.二甲四氯 8.(B )______施用时,要尽量缩短播种与施药的间隔时间,最好在______施药,且施药后也要浅混土。 A.播苗前;播后2天之内 B.播后苗前;播后3天之内 C.播后苗前;播后2天之内 D.薄苗前;播后3天之内 三.多项选择题20分 1.敌稗能杀死稗草而对水稻安全,下列有关敌稗说法正确的是(BC )。 A.敌稗对稗草有毒性,而对水稻没有毒性。 B.敌稗对水稻和稗草均有毒性。 C.敌稗进入水稻被酶降解而失去活性。 D.敌稗进入稗草被酶降解而失去活性。 2.下列叙述农田杂草概念的是(ACD )。 A.农田中非有意识栽培的植物。 B.经过一段时期适应当地当地的作物而生存下来的。 C.长错了地方的植物。

(整理)农田杂草防除讲义

------------- 农田杂草防除讲义 植保2001 (22学时) 孔祥清 2004.09

第一章农田杂草防治概述 1.1农田杂草的概念 农田杂草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它们的存在是长期适应气候、土壤、作物、耕作栽培制度与栽培作物竞争的结果。没有人类或者没有人类的生产,就不存在农田杂草。通常,在人们心目中,农田杂草是指那些分布广、危害明显、极需铲除的、非人工种植的植物。所以对农田杂草的概念可以这样定义:农田杂草是生长在农田、危害作物的、非人工有意识栽培的野生草本植物。这不仅指通常人们所说的草,也指生长在栽培作物田中非人们有意识栽培的其它作物,例如,在大豆田中生长的小麦或玉米。 农田杂草是一类特殊的植物,它既不同于自然植被的植物,也不同于栽培作物;它既有野生植物的特性,又有栽培作物的某些习性。例如,稻田中的稗草,能够大量结实,自动脱粒性、再生性及抗逆性均很强,这是它所保持的野生植物特性;但另一方面,由于它长期与水稻共生,因而发芽、出苗时期及特性又与水稻近似,而且由于水稻栽培类型的不同,在生态类型中也形成了早、中、晚稗类型。 1.2农田杂草的分布与危害 1.2.1农田杂草的分布 全世界广泛分布的杂草有50000多种,每年约8000种对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而生长在主要作物田的农田杂草约250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有76种,这些农田杂草由于国家、地区、气候与土壤条件、作物栽培方式的不同,其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杂草都具有难以防治的生态特性。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气候、土壤、作物种类、复种指数及轮作、耕作情况差异较大,因而杂草种类繁多。据调查我国农田杂草共有580种,其中恶性杂草15种,主要杂草31种,区域性杂草23种。其中分布面广,危害严重的主要有稗草、马唐、野燕麦、看麦娘、扁杆藨草、牛繁缕、眼子菜、藜、苋、鸭跖草、本氏蓼、酸模叶蓼、节蓼、萹蓄、龙葵、水棘针、风花菜、铁苋菜、苍耳、刺菜、大蓟、问荆、苣荬菜、苦菜、芦苇等。 不同的纬度或同一纬度的不同地区,农田杂草的分布是不同的。在北纬26°,在沿海平原或丘陵地,一般海拔500-1000米以下,由于海拔低,又靠近大海,受太平洋季风影响,气候温和,降雨多,杂草种类多,生长迅速;杂草种类和分布规律变化显著。福州由于受台湾海峡暖流的影响,属南部亚热带气候,有龙爪茅的分布。贵州属北部亚热带气候,稻麦两熟,眼子菜、看麦娘等杂草严重发生。在云南马鹿高寒地带,只有马铃薯、燕麦作物,主要杂草有野燕麦、香薷、苦荞麦、欧洲千里光等寒带杂草。

草坪杂草的防除技术

草坪杂草的防除技术 草坪杂草种类主要有马尼拉系列(结缕草、台湾草、天鹅绒)、狗牙根系列(天堂草、老鹰草)、海滨雀稗、假花生、葱兰等。伴随着草坪面积的不断扩大,杂草防除也成为草坪养护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 常见杂草 草坪中常见的杂草可以分为三大类: 阔叶杂草:叶片宽阔,叶脉为网状脉,根为主根系。主要种类有:半边莲、酢浆草、大飞扬草、黄鹌菜、龙葵、蟛蜞菊、三点金、水花生等 禾本科杂草:叶片长条形,叶脉为平行脉,根为须根系。主要种类有:马唐、狗尾草、茅草、铺地黍等。 莎草科杂草:叶片长条形,叶脉为平行脉,茎三棱,茎切面为三角形,根为须根系。主要种类有:莎草、水蜈蚣等。 以上三类杂草是按照除草剂控制杂草的类别进行分类,其中酢浆草、半边莲、三点金、水花生、茅草、铺地黍等为多年生杂草,使用除草剂进行防除时,常规正常方法效果不佳,必须采取特殊方法进行防除。 杂草化学防除技术 (一)马尼拉、狗牙根草坪杂草防除技术 狗牙根、马尼拉草坪中5叶以下的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禾本科杂草可以使用金百秀(有效成分:25%啶嘧磺隆水分散粒剂)进行防除,每660平方米草坪推荐用量为12-16克,防除禾本科杂草时建议每660平方米使用16克。 施药适期:大批杂草种子萌发前进行土壤封闭(要求土壤湿润),也可在杂草5叶以前,株高低于10cm时茎叶处理。 施药方法:土壤封闭,大批种子萌发前,每660平米使用金百秀16克兑水45-60公斤进行均匀喷雾,可有效控制杂草2-3个月。要求土壤湿润,沙土、沙壤土因持效期较短不建议封闭处理。茎叶处理:杂草5叶以前,株高低于10cm时,每660平米使用金百秀16克兑水25-30公斤进行均匀喷雾,能有效杀死已出土的杂草。 除草特点:金百秀是内吸性传导型除草剂,可为杂草茎叶和根部吸收,随后在植物体内传导,通过抑制植物体内侧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而造成敏感植物生长停滞、茎叶褪绿、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