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重难点强化训练02 变异与进化(原卷版)

新高考生物重难点强化训练02 变异与进化(原卷版)
新高考生物重难点强化训练02 变异与进化(原卷版)

重难点02 变异与进化

(建议用时:30分钟)

【命题趋势】

本专题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遗传育种、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变异育种的考查重在概念理解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常在高考非选题中作为“压轴”难题,试题设计重点体现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过程;而进化部分的基因频率的计算是难点之一,但较少以独立的非选题出现,而常作为选择题的一个选项分析。

【满分技巧】

1.在选择题中,巧妙使用排除法去除不正确的选项,找出正选项,往往更节省时间,在题目涉及复杂计算的选项时,可以先分析概念性的选项是否正确,

2.在非选题中,先通读全题,注意先易后难进行解题,当后续问题涉及前面小题的结论时,要特别注意检查前面小题的答案是否有充分的把握,避免“一着棋错,满盘皆输”。

3.注意时间分配,把时间投入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试题上,避免在一两个小题中纠结,浪费过多时间。

【必备知识】

1.可遗传变异的类型、特点、在进化上的意义、育种应用,不同育种方法的优缺点。

2.单倍体与多倍体的概念、形成原因,诱变育种和转基因技术具体操作步骤,符合要求的育种后代筛选方法。

3.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区别,基因频率或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

【限时检测】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0?新课标Ⅱ)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

2.(2020?浙江)某条染色体经处理后,其结构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这种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属于()

A.缺失B.倒位C.重复D.易位

3.(2020?山东)人体内一些正常或异常细胞脱落破碎后,其DNA会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称为cfDNA;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也会有细胞脱落破碎,其DNA进入孕妇血液中,称为cffDNA.近几年,结合DNA测序技术,cfDNA和cffDNA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通过检测cfDNA中的相关基因进行癌症的筛查

B.提取cfDNA进行基因修改后直接输回血液可用于治疗遗传病

C.孕妇血液中的cffDNA可能来自于脱落后破碎的胎盘细胞

D.孕妇血液中的cffDNA可以用于某些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4.(2020?海南)金鲳鱼是一种重要海产经济鱼类。为获得更大收益,养殖户不断筛选生长更快的品种,但因苗种来源范围小、近亲繁殖普遍,种质退化现象较严重,人工养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低于野生种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更快的金鲳鱼养殖品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B.野生种群和人工种群的基因库不同

C.近亲繁殖会使隐性致病基因的纯合个体增加

D.如果人工种群个体持续大量地逃逸到野外,会增加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5.(2020?浙江)某海岛上,因为经常有大风天气,昆虫中无翅的或翅特别发达的个体比翅普通(中间型)的更易生存,长此以往形成了现在的无翅或翅特别发达的昆虫类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昆虫翅的变异是多方向且可遗传的

B.昆虫翅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C.大风在昆虫翅的进化过程中起选择作用

D.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得到保留并逐渐积累

6.(2021?山东模拟)我国是最早养殖和培育金鱼的国家。金鱼的祖先是野生鲫鱼,通过人工培育和选择,出现了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金鱼。如将朝天眼和水泡眼的金鱼杂交,经过基因重组可以得到朝天泡眼金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

B.人工培育细菌新品种的原理也是基因重组

C.野生鱼若从未经过人工选择,则不会有金鱼的出现

D.若将各色金鱼放入自然水域,其基因多样性可能下降

7.(2021?十九模拟)萝卜(2n=18,染色体组成为AA)和甘蓝(2n=18,染色体组成为BB)均属于二倍体生物。如图表示培育萝卜一甘蓝新品种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株甲和植株丙均属于四倍体,二者的单倍体均可育

B.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C.正常情况下,植株丁根尖分生区的一个细胞中最多有54条染色体

D.植株乙不可育是因为萝卜和甘蓝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8.(2021?二十七模拟)某人的一个体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条3号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发生了如图所示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发生的变异类型只有染色体结构变异

B.图中形成的染色体在联会时会出现异常

C.该细胞处于分裂中期时,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图示变异

D.发生图示变异后,该人体内不再含有图中丢失的基因

9.(2021?七模拟)人群中甲病(基因A/a控制)和乙病(基因B/b控制)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已知人群中每100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如图为某家族的系谱图,Ⅱ3无甲病致病基因。关于甲、乙两病的叙述(排除XY染色体同源区段),错误的是()

A.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Ⅱ6与Ⅰ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C.Ⅲ7和Ⅲ8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的概率为

D.Ⅱ4产生同时含甲、乙两病致病基因配子的概率大于Ⅱ5

10.(2021?十二模拟)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要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B.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的遗传病,该病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血红蛋白结构异常,体现了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结构控制生物性状

D.抗维生素D佝偻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其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11.(2021?四模拟)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B.浅色岩Q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比浅色岩P区高

C.三个不同区域的囊鼠分布现状体现了进化与适应

D.浅色岩区鼠群迁至深色熔岩区后浅色鼠比例将增大

12.(2021?十二模拟)以下关于生物进化中“一定”的描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的进化

②亲、子代间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一定也不变

③病毒的抗药性一定是接触药物后产生的

④生殖隔离形成了,就一定产生了新物种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3.(2021?二十六模拟)水稻为两性花,花小,若要进行杂交育种,工作量大。水稻的宽叶(A)对窄叶(a)、有芒(B)对无芒(b)、抗病(T)对感病(t)为完全显性,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水稻的育种原理是。现有宽叶(甲)和窄叶(乙)两个纯系水稻品种间行种植,若要获得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杂交种子,需对(填“甲”或“乙”)植株进行(操作)并套袋隔离。

(2仅考虑A、a与T、t两对等位基因,某杂合子亲本自交得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抗病:宽叶感病:窄叶抗病:窄叶感病=7:1:3:1.若F1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亲本中某种基因型的花粉不育,则该不育花粉的基因型是,F1宽叶抗病水稻中基因型为双杂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若以二倍体无芒感病水稻(bbtt)与四倍体有芒抗病水稻(BBBBTTTT)为育种材料,培育纯合的二倍体无芒抗病水稻(bbTT),请写出实验思路:。

14.(2020?中卫三模)如图为某家族系谱图,图中斜线阴影表示的是甲种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

表示)患者,黑色表示红绿色盲(相关基因用B、b表示)患者。请据图回答:

(1)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显性遗传。

(2)图中Ⅲ﹣2表现型正常,且与Ⅲ﹣3为异卵双胞胎,则Ⅲ﹣3不患甲病的可能性为。

(3)图中Ⅰ﹣4的基因型是(只写与色盲有关的基因型)Ⅲ﹣4个体的一个致病基因来自第一代的号个体。

(4)若图中Ⅱ﹣4为纯合子,则Ⅳ﹣1两病兼患的概率是。

(5)可通过产前诊断确定胎儿是否患甲种遗传病,产前诊断是在胎儿出生(填“前”或“后”)进行检测。

15.(2020?湖南模拟)在一个山谷中,有一个鼠种群,它们的毛色有灰色(A)和棕色(a),雌、雄鼠之间可以自由交配,繁衍后代。后来,山洪爆发,山谷中形成了一条大河,将鼠种群分开,一半在河东,一半在河西,就这样过了几千年。试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答下列问题:

(1)山洪爆发前该鼠种群个体间性状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2)在山洪爆发后的某个时期,河东和河西两个鼠种群的相关基因型和个体数如下表。

河东基因型AA Aa aa总数

个体数490420901000河西基因型AA Aa aa总数

个体数196016803604000

①两个种群的基因库相比较,河东种群基因库(填“大”或“小”)。

②河东种群的基因A的频率为。

③已知上表中河西种群每个个体有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概率都是10﹣5,则该种群中

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

(3)几千年后,河东和河西鼠群之间由于地理隔离无法进行,最终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可采用什么方法来判断是否形成新物种?。

中考生物重难点突破--综合图

中考生物知识点复习(九) 综合图1. (2017东营)同学们利用生物学知识对生活中的俗语进行了下列解 读,你不认同的是( ) 2.(2017潍坊A卷)下列各种概念的内涵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与如图 所示不相符的是( ) 第2题图 A. 肾小球→肾小体→肾单位 B. 基因→DNA→染色体 C. 脊神经→脊髓→中枢神经系统

D. 吞噬细胞→人体的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3. (2017黄冈)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如图所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第3题图 A. Ⅰ玉米种子Ⅱ胚Ⅲ胚乳 B. Ⅰ无脊椎动物Ⅱ节肢动物Ⅲ昆虫 C. Ⅰ泌尿系统Ⅱ肾脏Ⅲ肾单位 D. Ⅰ染色体ⅡDNA Ⅲ基因 4. (2017呼和浩特)如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相关概念间包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所属关系的是( ) 第4题图

A. Ⅰ细胞质、Ⅱ细胞核、Ⅲ线粒体 B. Ⅰ内分泌腺、Ⅱ垂体、Ⅲ卵巢 C. Ⅰ种子植物、Ⅱ孢子植物、Ⅲ被子植物 D. Ⅰ原核生物、Ⅱ细菌、Ⅲ病毒 5. (2017苏州)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下列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第5题图选项 1 2 3 4 A 生物圈生态系统绿色植物生产者 B 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昆虫 C 种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 D 纲科目种 6. (2017孝感)如图表示四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表格中的四个选项与之相符的是( )

第6题图 选项 1 2 3 4 A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 B 泌尿系统肾脏膀胱肾单位 C 细胞核染色体DNA 基因 D 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7. (2017巢湖)如图表示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第7题图 1 2 3 4 A 骨连结关节关节面关节囊

高中化学重难点讲解 超详细的哦

盐类的水解重难点知识讲解 1、根据强碱弱酸盐溶液的pH大小判断弱酸的相对强弱 强碱弱酸盐的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例NaAc、NaCN、NaClO、Na2CO3、NaF……。影响水解平衡的外界条件有温度、盐溶液的浓度、等,但决定水解程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水解生成的酸越弱水解程度越大,碱性越强,pH越大,那么就可根据强碱弱酸盐溶液的pH大小,判断对应酸的酸性强弱,若溶液的pH越大,水解所得的对应酸的酸性就越弱。 2、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NaHSO4、NaHCO3、NaHS、NaH2PO4等均是酸式盐,酸式盐溶液不一定呈酸性,若是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例如NaHSO4,但弱酸的酸式盐呈酸性还是碱性,要看酸式酸根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谁更大。常见盐溶液酸碱性归纳如下: 碱性:NaHCO3、NaHS、NaHPO4 酸性:NaHSO4、NaH2PO4 3、盐溶液中离子种类及浓度关系的判断 如K2S溶液中离子有K+、S2-、HS-、H+、OH-。下面以0.1mol·L-1 Na2CO3溶液为例说明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关系,溶液中存在电离和水解: (1)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C(Na+)>C(CO32-)>OH->H+ (2)电荷守恒关系(溶液对外不显电性) C(Na+)+C(H+)=2C(CO32-)+C(OH-)+C(HCO3-) (3)物料守恒 Na2CO3固体中n(Na+)=2n(CO32-),即为n(Na+)=2n(C)

溶液中CO32-一部分变为HCO3-、H2CO3,故有: C(Na+)=2[C(CO32-)+C(HCO3-)+C(H2CO3)] (4)水电离出的H+和OH-物质的量相等. C(OH-)=C(H+)+C(HCO3-)+2C(H2CO3)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重难点知识剖析 (一)溶液pH的计算方法(25℃) 1、酸溶液 (1)强酸溶液,如H A,设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C(H+)=nC mol·L-1,pH= n -lgC(H+)=-lg(nc)。 (2)一元弱酸溶液,设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电离度为α,则C(H+)=C·α,pH=-lg(Cα)。 (3)两强酸混合 2、碱溶液 (1)强碱溶液,如B(OH) ,设物质的量为 n C mol·L-1,C(OH-)=nC mol·L-1, (2)一元弱碱溶液,设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电离度为α,C(OH-)=Cα, (3)两强碱混合 由,先求出混合后的C(OH-),再通过K w求混合后C(H+),最后求pH。 3、强酸与强碱混合 先依据H++OH-=H O,判断是否有过量的情况,可以分为下面三种情况: 2

高考政治重难点分析之生产力专题

高考政治重难点分析之生产力专题 【生产力】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了解人类社会不同形态、不同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对学生充分感悟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具有基础性作用。这既是本课的难点,也是本课的重点。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深入理解生产力范畴,需要把握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重要方面。生产力的水平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的状况是水平与性质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如何,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数量,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二是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人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现实的劳动对象还包括生产深度加工的对象。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劳动对象不同,往往会影响劳动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对象将日益扩大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三是劳动者。劳动者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所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劳动者一般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现代生产中,脑力劳动者的质量和数量日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高新技术领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具有直接同一的趋势。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因素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初中生物中考重难点复习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2020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专题强化测试卷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专题优化测评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小题,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7.8.9.10.11.12. 选项 1.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 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 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 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2.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3.图甲表示雄家兔细胞内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一个精原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得到了图乙所示的情 况,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得到图丙所示的情况。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乙所示情况发生在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B.图丙所示情况发生在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C.乙、丙两图所示的变异一定能遗传给子代 D.乙、丙两图所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4.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 O 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题号一 二 总分 13 14 得分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高中化学必修二重点难点整理(三)

1.已知A为ⅡA族元素,B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 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A)n = m + 1 (B)n = m + 11 (C)n = m + 25 (D)n = m + 10 2.右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5个电子,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D的单质可跟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 (B)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比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 (C)C的氢化物比B的氢化物稳定 (D)原子半径A>B>C 3.金属钫(Fr)天然存在极微,它的21个已知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A)在已知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化学式为Fr 2 O的氧化物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FrOH,它应是极强的碱 (D)其单质常温下跟水反应比钠剧烈 4.A、B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B>A,它们可以形成化合物AB 2 .由此可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A、B可能在同一周期(B)A在B的前一周期 (C)A肯定是金属元素(D)A可能在三周期的ⅡA或ⅣA族 5.元素X和元素Y在周期表中位于相邻的两个周期:X与Y两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19;Y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X多3个.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Y 2X 2 (B)X的化合物种类比Y的化合物种类多 (C)Y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却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D)X和Y都是性质很活泼的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6、下列对于铯(Cs)的性质的预测中,正确的是() A、它只有一种氧化物Cs 2 O B、它与水剧烈反应 C、Cs+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D、CsHCO 3 受热不易分解 7、第119号未知元素,有人称为“类钫”。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有关“类钫”的预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单质有较高的熔点 B、“类钫”在化合物中呈+1价 C、“类钫”具有放射性 D、“类钫”单质的密度大于1g.cm-3 8、关于铷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①与水剧烈反应,浮在水面上②原子半径比钾大③它的氧化物有的能跟二

2020年生物专题复习: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2020 年生物专题复习: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教学内容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教学重点 (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4)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2)染色体组的概念. (3)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4)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四、具体内容 (一)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的定义:由于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的结果: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产生新的基因)可以引起一定的表现型变化 (3)基因突变的时间:主要发生在DNA 复制时. (4)基因突变的意义:提供了新的基因(有可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新性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是变异的根本来源 (5)基因突变如何产生的?(诱因) (6)基因突变的主要特点: ①普遍性:只要内因(基因变化)和外因(诱导因素)同时存在控制任何性状的基因都可以发生突变 ②随机性:只要是在DNA 复制时,在生物个体发育中的任何时期任何细胞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③突变率很低:(低频性)原因:自然状态下DNA 分子结构相对稳定,具有严格的复制机制. 如生殖细胞的突变率为10—5—10—8 ④有害性:由于生物是长期进化的产物,已与环境取得了高度的协调,因此基因突变往往是有害的,如人类的遗传病,植物的白化苗,但也有少数突变是有利的,如植物的抗病性耐旱性突变,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等. 另外,突变的有害和有利,有时可以针对不同个体而言,如微生物的抗药性对人类有害,但对生物生存有利,同时突变的有利和有害还与环境因素有关,在一种环境条件下的有利突变可能会由于环境的改变而成为有害突变. ⑤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但基因突变只能在控制同一性状的范围突变

高考化学之有机化学重难点

高考化学之有机化学重难点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 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在水中的溶解度: 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有机物的密度 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 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 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 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 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 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 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 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12、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 苯酚(C6H5OH)与醛(RCHO)、二元羧酸(COOH—COOH)与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与二元胺(H2NCH2CH2NH2)、羟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初中生物复习重难点

初中生物答卷方法 一.选择题 1. 易出现的丢分问题: (1)审题不慎,只求快,没有弄清题意就作答,尤其不会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没有深刻领会出题者的意图。(2)粗心大意,只看表面现象,被题目中的干扰因素迷糊,掉入了出题者设的陷阱中。 (3)相关或相似的概念混淆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 (4)受思维定势影响,想当然地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习题、权威等“似曾相识”的答案或问题。 (5)由于不会做就空着不做,影响整体成绩 2. 应对策略: 首先要读全、读懂题目,认真去领会出题者的意图; 其次要仔细审题,分清正误,避免马虎丢分;第三,要破除思维定势,不要没看完题就作答,掉入出题者设计的陷阱中;第四,实在不会答的,不要空着,机遇性答题还有25%的机会。 3. 解题方法: (1)直选法。这是解答生物选择题的最基本方法,解答时依据题目所给条件,借助于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直接得出结论。此方法最简单也最为常用。 (2)排除法。对于那些不能直接判断出答案的题,可根据题干所给出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供选答案中不合理的答案逐个排除,剩下的就是应选答案。阅读量有所增加,此方法适合于多种形式的选择题,如常用于解答概念、原理类选择题,也常用于解答组合型选择题。 (3)推理法。 推理法是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直接推论或得出答案,然后再与题目中所给定的供选答案相对照,与之相同者既为应选答案。一般情况下应用这样推测方法的选择题多数都是教学目标中需要理解记忆层次的基础内容,通常这样的题型占有的比重比较大。 4.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要进行细致的分析、严谨的推理、正确的判断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解答复杂的选择题多用此法。二.识图作答题的解题策略与技巧:识图要注意图与实物的关系以及图的整合三.图形图表题

高中化学重点难点

高中化学重点难点 一、物理性质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得颜色见会考手册得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得气体:HF、HCl、HBr、HI、NH 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得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同族非金属元素得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得NH3、H2O、HF反常。③常温下呈气态得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得烃、一氯甲烷、甲醛。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⑥常温下呈液态得单质有Br2、Hg;呈气态得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得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⑨易升华得物质:碘得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⑩易液化得气体:NH3、Cl2,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得气体,能做喷泉实验得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得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得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②溶于水得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④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⑤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⑥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⑦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Ca(OH)2]。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5、密度①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②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③含C、H、O得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得有机物密度大于水。④钠得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6、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得单质一定都就是金属?不一定:石墨有此性质,但它却就是非金属? 二、结构 1、半径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②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③电子层结构相同得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2、化合价①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得阴离子。②非金属元素除O、F 外均有最高正价。且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与为8。③变价金属一般就是铁,变价非金属一般就是C、Cl、S、N、O。④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与为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①就是否就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瞧非金属元素形成得共价键数目对不对。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一般硼以前得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②掌握以下分子得空间结构:CO2、H2O、NH3、CH 4、C2H4、C2H2、C6H6、P4。 4、键得极性与分子得极性①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得概念。②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得关系。③掌握分子

初中生物重难点突破--综合试题附答案

初中生物重难点突破--综合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某种昆虫的体色深色(A)对浅色(a)为显性,若表中各组都产生很多子代且数目几乎相同,当环境变化使深色昆虫易被天敌捕食时,下列哪组杂交后代被捕食数量可能最多() A.甲B.乙C.丙D.丁 2.安丘蜜桃是我市的名优果品之一。下列关于安丘蜜桃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系发达是蜜桃适应干旱环境的重要因素 B.桃核的硬壳部分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 C.枝芽中的生长点能产生新的芽结构 D.夏季修剪能有效地促进花芽的形成 3.人类的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R)决定的,单眼皮是由隐性基因(r)决定的。如果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下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 A.RR×RR B.RR×Rr C.Rr×Rr D.rr×rr 4.在四个相同的装置里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物质,搅拌均匀后密封,在对应温度的环境中同时放置一段时间。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①②对照,可验证酵母菌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自葡萄糖 B.①③④对照,可验证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 C.在某一时间段①中的酒精浓度逐渐增加 D.将③④重新置于25一30℃的环境中,酵母菌都能继续发酵 5.将一株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瓶中,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将其置于室外培养,测定晴朗的一天内瓶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绘制成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在c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在bd段植物进行的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 D.这株绿色植物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d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 6.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x)和物镜(10x、40x),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乙视野中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进一步清楚地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使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C.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7.如图为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B.花的紫色对于白色是显性性状 C.子一代细胞中有来自双亲的基因 D.子一代形成子二代过程中需要人工授粉 8.某同学选取生长旺盛的盆栽斑叶植物进行探究。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B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进行如下处理,将E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D处主叶脉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假设A、B、C、E 各区域形状大小一致,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生物的变异 变异的原因 1、环境条件的改变(不可遗传变异) 2、在强烈的物理、化学基因影响下发生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3、在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时,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片段交换而引起的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之一) 概念:具有不同遗传形状的雌、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导致后代不同于卿本类型的现象或过程。 注意:1、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但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2、S型肺炎双球菌使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转化、转基因技术的原理也是基因重组。

3、精卵结合过程不是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概念:是指基因部核酸分子上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和过程。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的改变,突变后的基因成为原基因的等位基因。 图例: A A T T C C G G T 正常复制 A A T T C C G G T T T A A G G C C A T T A A G G C C A 复制 A A A C T T C C G G T 出错 T T T G A A G G C C A A A T T C C G G C T T A A G G C C G 缺失 A T C C G G T T A G G C C A 基因突变的类型 根据基因对表现型的影响 1、形态突变:主要影响生物的形态结构,可从表现型的明显差异来识别。(如果蝇的红眼突变为白眼) 2、生化突变:影响生物代过程,导致某个生化功能的改变和丧失。(如苯丙酮尿症) 3、致死突变:导致个体活力下降,甚至死亡。 形态突变和致死突变都伴随有特定的生化过程改变,因此严格地讲,任何突变都是生化突变。 基因突变的特点 1、普遍性:无论高级动植物还是低等生物都会发生。 2、多方向性:一个基因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3、稀有性:对某一生物个体来说突变的频率很低,对某一个种群或一个物种来说,突变基

高考化学重难点突破: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重难点突破: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有机化学,永远是高中的同学们最头疼的科目,尤其是高考中有机推断题,可以说让众多考生都铩羽而归,这些有机化合物有着各种各样的性质、严密精细的制备方法、还有数不尽的方程式……,今天,小编就将这些让人头大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作推断题时自然信手拈来,还在等什么?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 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在水中的溶解度: 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

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有机物的密度 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 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 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 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

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 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 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 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 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

高考政治命题特点及难点要点总结

高考政治命题特点及难点要点总结一.计算类选择题 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 二.图示类选择题 【题型特点】 图示类政治选择题是指利用坐标系建立函数曲线展示变化过程和趋势,或绘制柱状图展示数量对比或变化,或以扇面图、饼状图表明比重关系的一类重要题型。此类题型以图示为信息载体,表现出事物的发展趋势(增减性、变化率),用直观的方式把信息呈现给学生,具有文字少、信息量大的特点,是综合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的一类题。 从示意图在题中的位置看,有的示意图是作为题干内容出现的,有的是作为备选选项出现的;从示意图的数量看,有的只有一幅示意图,有的有多幅;从示意图的形式看,有的是曲线图(包括直线、折线,分一条或两条及以上),有的是柱状图,有的是饼状图,以坐标系曲线图居多。三.原因类选择题 【题型特点】 原因类选择题属于高考传统题型,但常考常新。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把握事物的来龙去脉是认识事物的使命。原因类选择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其特点如下: 四.图表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 图表类主观题是高考论述题中的常见题型,所限定的知识要求一般都是经济生活的内容,一般以时政材料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背景选取:反映当年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体现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重点问题。

生地会考必备中考生物重难点知识大合集

生地会考必备中考生物重难点知识大合集 初中生物的课本知识主要分为八个专题,每个专题各有其侧重点,将这些专题中的重点知识掌握好,是同学们备战初中生物会考的关键。 专题一生物和生物圈 1. 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 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厚度大约20千米。 3.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 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有捕食、合作、竞争及共生等。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①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②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制订计划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交流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6.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①生物适应环境 ②生物影响环境 ③环境影响生物 7、生态系统 ①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②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水、阳光、空气等)。 ③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渐积累。

高考化学复习难点重点知识专题讲解4---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高考化学复习难点重点知识专题讲解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连线高考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无论是全国的理科综合试卷还是江苏、上海等省市的单科考试,氧化还原反应始终是考查的重点,命题率较高。其考查方式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适中,形式新颖灵活。涉及的知识有1、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反应类型;2、判断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比较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性及反应产物等已经由单纯的配平方程式向与生产、生活、实验等于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转化。预计今后的高考命题趋势是:以社会实际问题或典型实例为载体,考查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与物质分析、推断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科内综合应用能力。 重点、难点探源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 (2)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3)实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得失或电子转移。 2、有关概念及相互关系

例如:反应MnO2+4HCl MnCl2+Cl2↑+2H2O中 (1)MnO2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生成还原产物。(2)HCl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生成氧化产物。 二、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1、常见氧化剂 物质类型举例对应还原产物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X2(卤素)X- O2 O3H2O OH- 元素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化合物或 离子氧化物MnO2Mn2+含氧酸 浓H2SO4SO2 HNO3NO NO2盐 KMnO4Mn2+ Fe3+Fe2+ Fe

高考政治重难点专练02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

【命题规律】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从考查角度看,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属于高频考点,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等是近年高考的冷考点。从题型角度看,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以主观题形式考查的几率较高,影响消费的因素偶尔会作为主观题的要点之一进入答案。主观题常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常通过有关消费的具体材料,考查某种消费状况、促进消费的原因或意义等知识。从命题背景材料看,通常会结合供给侧改革、新的消费热点、扩大内需、绿色消费、共享经济等热点问题。 【备考策略】 1.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注意区分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主要因素、重要因素、主观因素。 2.准确了解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3.知道如何正确评价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及求实消费心理;理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消费原则。。 4.全面掌握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5.理解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积极意义。 【高考预测】 考向1 消费及其类型。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现状、变动情况为背景,或以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为素材,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结构,考查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会涉及,消费类型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考向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为依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心理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消费行为则选择题、非选择题都会涉及。 考向3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2020年高考有可能会以生产生活中的新热点为载体,考查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

高考政治重难点--【生产力】

高考政治重难点--【生产力】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了解人类社会不同形态、不同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对学生充分感悟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具有基础性作用。这既是本课的难点,也是本课的重点。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深入理解生产力范畴,需要把握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重要方面。生产力的水平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的状况是水平与性质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如何,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数量,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二是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人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现实的劳动对象还包括生产深度加工的对象。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劳动对象不同,往往会影响劳动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对象将日益扩大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三是劳动者。劳动者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所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劳动者一般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现代生产中,脑力劳动者的质量和数量日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高新技术领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具有直接同一的趋势。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因素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

高考化学重难点专题突破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 一 金属的冶炼方法 1.金属冶炼方法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 由于金属的活动性不同,金属离子得到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的能力不同,因而不同的金属就有不同的冶炼方法。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后,越易被还原,用一般还原方法就能使金属还原。金属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的金属只能用最强的还原手段来还原。总的说来,金属的性质越稳定,越容易将其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金属应用的早晚就是由金属的活动性决定的,金属越活泼,冶炼越难,其使用时间就越晚。铝的应用比铁晚,就是因为铝难冶炼,只有发现用电解法冶炼后,才能大量冶炼铝。 【典例1】 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B .工业上金属Mg 、Al 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 C .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 D .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 解析 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如硬度、强度更大,熔点更低等,A 正确;因AlCl 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时不导电,冶炼铝时应采用冰晶石(Na 3AlF 6)作熔剂电解熔融Al 2O 3的方法,B 错误;金属冶炼就是把金属阳离子还原为金属原子,C 正确;越活泼的金属,其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越难被还原,D 正确。 答案 B 2.几种常用金属冶炼方法的比较

特别提示炼铁时,CO来源于焦炭与空气中O2的反应,会在金属中含有碳元素,形成含碳的合金。 【典例2】金属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等质量的不同金属,锂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电子,故常用来制造高性能电池。已知锂的金属性介于钠和镁之间,则冶炼金属锂应采用的方法是() A.电解法B.热还原法 C.热分解法D.铝热法 解析Na、Mg都很活泼,常用电解法冶炼,而Li活动性介于Na与Mg之间,故Li也应采用电解法冶炼。 答案 A 二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1.海水水资源的利用 海水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包括沿海工业冷却用水、生活用水和耐盐植物灌溉;海水淡化可解决淡水资源不足问题。 海水淡化现有20多种技术方法。目前技术纯熟、经济效益较好的有蒸馏法、冷冻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等。 (1)蒸馏法 蒸馏法历史最久,技术、工艺比较完善,是目前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蒸馏淡化过程的实质如同水蒸气的形成,使海水受热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遇冷形成不带咸味的水,但蒸馏法的弊端是消耗能量多并在仪器里产生大量的锅垢。 (2)冷冻法 冷冻法,即冷冻海水使之结冰,在液态水变成固态冰的同时盐被分离出去。冷冻法与蒸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