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时事素材

2017年高考时事素材(十八)

最诗意判决书,只是炖了一锅温情“鸡汤”?

【热点回顾】

近日,一份“诗意判决书”在网上走红并引发争议。赞者誉称其为“诗意判决书”:不但充满人文情怀,也是一种创新;贬者则质疑其卖弄文采,有失法院裁决之本分。

判决书是江苏泰兴市法院为一对年轻夫妻的离婚诉讼而立。文中引用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古诗文,且用语极富个性化,如“生活平淡,相辅相成,享受婚姻的快乐与承受生活的苦痛是人人必修的功课”,“当婚姻出现裂痕,陷于危机的时刻,男女双方均应该努力挽救,而不是轻言放弃”等等,最终判决不准予离婚,引起网友大量转发。(2016年12月16日《现代快报》)

【立意角度】

角度一:“诗意判决书”彰显法治温暖(赞成)

在传统的理解上,判决书具有严谨、冰冷的特性,毕竟法不容情,权小于法,当法律站在为民利民的顶峰,或许也有一份“孤寂”、一份“清冷”。“诗意判决书”却让人读出了才华,读出了温度。

“判决书”以一种融入的情感,以美好的诗词让婚姻双方都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再以这种情景去劝导双方,才能多去想对方的优点,多一点包容,也才能让爱情的手继续牵下去。“诗意判决书”符合了法律的前提,融入了法治的温度,可以说是执政上的进步,对于“诗意判决书”我们不应该纠结在宋词和后宫体上,而应该看到创新工作方式下的从政之风转变,是法治的前进。

角度二:“诗意判决书”不该被捧为“网红”(反对)

一份判决书最终写成了煽情的“鸡汤文”,虽然从后续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但是不应该过分追捧。也许正如法官所说当时只是“心有所感”,但是这个“所感”是个例的话尚能使人觉得新奇而亲切,如果广泛应用到司法审判中,就可能不那么“美妙”了。

一份判决书有其固定的、被法律所限定的程式,这个程式看起来是束缚,却最能体现法律的公正与威严。正如伯尔曼所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信仰是禁不起过度随意化的,任何感性的、主观性过强的文字都会损害到法律的客观公正。身为法官,尽可能的依据法律条文保持价值中立是必须奉行的准则,既要保证司法的神圣性与公正性又要避免损害司法合理性与可接受性,这是法官需要掌握的“度”。

这封“诗意判决书”经过媒体渲染而走红却绝对没必要,所谓的“追捧”只会传递出危险的信号,给司法审判做了不怎么好的示范。在这个网络信息发达的社会,价值是极度多元化又极容易被引导和误导的,在这种情况下,司法要保持自己的绝对威严与公正就绝不能成为“网红”。

角度三:慎用诗意,莫让感性泛滥在判决书中(中立)

事实上,判决书中的感性和理性并不矛盾,法律的严肃性并没有禁止语言的感性化,感性的表述也可同样用于说理,但应当注意的是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滥用“诗意”和“鸡汤文”,才能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平衡。

法律也并不是一味的冰冷和高高在上,适当的感性文字只要有助于逻辑的表达,也会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判决中并不必然禁止语言的华丽,只是其不能掩盖说理的严密性,不能主观地以人伦感情替代法律逻辑,否则极易将法的庄严性置于危险的境地。适当的“诗意”和感性并不完全为判决所排斥,但是必须谨慎使用,注意把握好感性和理性的“度”,才能在维护法律庄严的前提下,体现法律的温度。

【判决书原文(节选)】

本院认为,婚姻关系的存续是以夫妻感情为基础的。原、被告从同学至夫妻,是一段美的历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令人欣赏和感动。若没有各自性格的差异,怎能擦出如此美妙的火花?然而生活平淡,相辅相成,享受婚姻的快乐与承受生活的苦痛是人人必修的功课。人生如梦!当婚姻出现裂痕,陷于危机的时刻,男女双方均应该努力挽救,而不是轻言放弃,本院极不情愿目睹劳燕分飞之衰景,遂给出一段时间,以冀望恶化的夫妻关系随时间流逝得以缓和,双方静下心来,考虑对方的付出与艰辛,互相理解与支持,用积极的态度交流和沟通,用智慧和真爱去化解矛盾,用理智和情感去解决问题,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更不能轻言放弃婚姻和家庭。

【互动】

亲爱的笔粉,你为诗意的判决书点赞还是吐槽?

给违章者贴“表情包”,该点赞还是吐槽?

【热点回顾】

近日,一组由陕西省府谷县交警大队推出的“表情包”,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这些表情包,初看与普通的街拍图片并无不同。图片的主要元素,由城市道路构成,每张图片反映一种城市内常见的交通违章行为。而作为图片中的主角,违章者的头部无一例外被放大,并戴上墨镜,形似大头贴。上述表情包的配文,均用调侃性的语言,对图中反映的违章行为进行点评。

此举在引发关注的同时,也招致争议。支持者为其“点赞”,并称形式新颖,让人印象深刻,也有助于树立交管部门形象,而质疑者则直指其实用性,并提出,这样的形式,涉嫌侵犯个人隐私。而违章表情包的制作者,府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法宣室协警陈龙则表示,制作这些表情包,其目的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意义要远大于其曝光作用。

【微评导写】

/一/

近日,陕西省府谷县交警大队将日常执法中抓拍的交通违章行为做成了“表情包”,引发舆论热议。一方面在于其有隐私暴露之虞。从法律角度来说,如果打了马赛克还能被辨认出,则府谷交警的行为,便涉嫌侵犯个人隐私权;另一方面在于发布的方式,超越了传统的严肃与庄重:附带的文字评论具有网络性质,与政府一贯的风格格格不入。正因如此,“表情包”的良好初衷和社会效果受到了质疑。

然而事实上,政府公共平台并无营利目的,“表情包”制作者在制作伊始,也已充分考虑到公民隐私权。若能通过技术处理,确保公民个人隐私不被曝光,那么以教育为目的的“表情包”,在法律上就并无不妥之处,理应得到支持。(光明日报)

/二/

眼下网络兴段子手,这组交通违章系列表情包的制作者,大概也有颗做段子手的心。在网上不时有各类鬼畜表情包横空出世的情形下只能算“一股清流”,可置于交警官微的背景墙下,画风也算清奇。到头来,它也在两种次元混搭的“违和感”中,制造出了让人笑喷的发噱效果。

认为交警寓交通安全教育于“表情包”太戏谑,认为从政府行为角度看不够合适,却苛刻了点。以往交通安全宣传严正刻板是惯例,但惯例不是条例。在口头教育、展板宣传的实际效果边际递减,引发围观者心理倦怠的情况下,来点接地气的也没啥不好,让他们强化印象也挺好。

交警推违章者“表情包”,只要无涉侵权,那包就是好包,哪怕“不正经”。那种以刻板为目标的“正经”,也不是检验交通安全教育效用的唯一标准。(新京报评论)

【素材链接】

提到表情包,小笔想到近年来较火的emoji表情,这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产物,我们也许可以找到关于“表情包”的写作“风向标”!

当我们在聊天的时候越来越惯使用 emoji 表达情感,当2015年牛津词典评出的年度热词是一个「笑cry」的 emoji 表情,当 7 月 17 日被认定为「世界 Emoji 日」,当索尼影业开始筹拍 emoji 为主角的电影的时候,emoji,这些个风格迥异的小小微表情已经是无处不在了。【佳作欣赏】

一个不发表情就没法聊天的时代

《牛津词典》官方博客公布的2015年年度词汇一定震惊了所有人。没错,那个“一边大笑一边流泪的小黄脸”竟然入选“年度词汇”,这都可以算是2015年度的最强逆袭了。

当无数网友对此表示不解,不得不对着它“笑着哭”时,牛津大学出版社词典部部长给出的解释是:“一个象形文字图像,例如Emoji表情,可以填补社交沟通中文字无法表达的空白,它灵活、直接,可以为文字注入优美的语调。因此,Emoji正在成为使交流方式更丰富的形式,它超越了语言的界限。”

不能否认的是,Emoji表情正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融入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Emoji表情的使用几乎成为了一种表达体系。即便是作为一个不算年轻网民的我,每每使用聊天工具和他人交流时,也不忘使用Emoji表情。

早已习惯了Emoji表情的存在,只是我们以为它应当理所当然存在一般,从没有去感知它的重要性。《牛津词典》年度词汇的评选拎出来这个“笑着哭”的小黄脸,开始提醒我们重新去审视Emoji表情的重要性,重新审视表情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它又承载着怎样强大的信息量。我们常常讲,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笑着哭”的小黄脸入选年度词汇,其实也是当下社会崇尚视觉表达的一个缩影,Emoji表情的流行无疑算是视觉表达的典型形式。相比文字表达,Emoji表情这些视觉表达一方面更能体现交流者的“内心戏”,另一方面更有效率,而“效率”的担当,恰恰又吻合了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

语言的发展趋势从来都是遵循“便利性和信息量”这两个方向,Emoji表情它不是文字却能辅助文字的表达功能,它的出现并不具备任何破坏性。真正需要担心的,其实并不是Emoji表情是不是破坏了文字,而是它的壮大和崛起有没有破坏我们“真实”的生活?

不得不说,“笑cry”进入主流话语体系,逆袭千言万语,晋升为年度词汇,这是拜青少年网民所赐。当更多的青少年依赖于社交网络聊天交流时,离开了网络,真实的社交表达能力会不会退化?细细观察周遭世界不难发现,很多年轻网民在网络社交时常常谈笑风生、幽默风趣;一旦切换到现实交流模式,立马变得呆若木鸡、不善表达。网络社交虽然给人们的日常交流、情感表达留下了相当大的缓冲空间,但也极大削弱了人们正常表达情感的意愿与能力,以致出现了网络与现实表现截然不同的“两面人”。这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互动】

你认为交警做的真人表情包在你看来,是新颖合理,还是过分调侃?

作文集训: 任务驱动型作文“停车”写作指导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沈阳的潘先生开车送因高烧引发肺炎的女儿到儿童医院就诊,但由于医院内地面正在施工,停车位特别紧张。情急之下,潘先生只好把车临时停在医院外路边,先送女儿就诊。他在车上留下了“警察叔叔,孩子急病,停车场没位了,请不要贴我。碍事我就移车,谢谢了”的字条。警察看到后,就没开罚单,还留言说:“祝早日康复,以后尽量按位停车。”

请就事件中双方或某方的作为,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押题理由/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在选材上贴近现实,是生活中常会发生的真实事件。考生在理解上没有太大难度,在立意上有多种选择,可从潘先生的角度立意,可从警察的角

度立意,也可以结合双方的行为立意。生活中类似情与法的碰撞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多对此类事件进行思考,有利于提升考生对社会公正的判断力。

/立意方向/

方向1 :敬法畏法,方有秩序与和谐

沈阳的潘先生在车上留下纸条,不外乎求警察“法外开恩”,对自己“网开一面”,他甚至因此得到了警察的谅解与祝福,警察留下的字条也被称为“最暖心字条”。开车送因高烧引发肺炎的女儿到儿童医院就诊,由于医院内地面正在施工,停车位特别紧张,潘先生的请求似乎也合情合理。但细想一下,来儿童医院的人,大都是带孩子来看病的,孩子身体娇弱,不宜在路上耽搁,如果人人都像潘先生这样,请求“特殊照顾”,“绑架”警察的爱心,那医院外恐怕早就水泄不通了吧?万一出现安全事故,如踩踏、火灾等,后果将不堪设想。片段亮点:简述材料,客观地分析问题、就事论事。假设与推理的运用,使得论证有力。

方向2 :字条暖心,法亦有情

北宋文学家苏洵有言:“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凡是做事不近人情的人,很少不成为奸邪之人。作为执法者,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同时,辅以人情的温暖,会让人们感受到社会中更多的美好。警察叔叔面对潘先生的违章,并没有简单粗暴地贴条处罚,而是在仔细阅读潘先生的字条后,选择了谅解潘先生的行为,并且送上了最真挚的祝愿,我们不禁为交警的智慧和情商点赞。执法交警留下的这张“最暖心字条”,既达到了教育违章者的目的,也让违章者感受到法律温情的一面,这无疑是情与法的完美结合,值得点赞。片段亮点:引用名家名句,增加理论依据;揭示事件意义,论证层层深入。

方向:坚守法律,辅以人情

近年来,暴力执法事件屡见不鲜,群众怨声载道,执法者也很苦恼。“人性化执法”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人性化执法”也正是对法与情关系的最佳处置、最好阐释。执法者是法律的捍卫者,更是人民的公仆,怎能无“情”?作为公仆,心怀群众之“公情”,感同身受是最基本的要求。当执法者与被执法者换位思考,他们用真情交流,用爱心沟通,彼此都感受到执法的温度和人性的温暖。就像写下“暖心字条”的警察叔叔一样,就是因为他有“公情”,能理解、同情潘先生爱女之心,才会有如此“暖心”之举。

片段亮点:辩证思考,厘清“公情”与“私情”,析微知著,见解颇有启发性。

/备考佳作/

“暖心字条”,真的好吗?

潘先生开车送女儿就医,由于车位紧张,将车停在了医院外的路边,交警看到他留的字条没开罚单,还留言说:“祝早日康复,以后尽量按位停车。”此新闻一出,网友一片叫好。

众所周知,执法最首要的特征在于刚性,甚至必须以其应有的公平公正,来实现对秩序的维护。由此来看,“暖心字条”真的好吗?

我不否认,乍一看,这个故事确实足够暖心。可是仔细一想,这个警察叔叔似乎有点过于感性了,他没有考虑到,他这一贴是温暖了,可是,这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效应呢?

儿童医院,去的大都是心急如焚的家长和生病的孩子。我们试想一下,当家长们都知道这里有一位好心的警察叔叔,他不贴罚单贴“暖心字条”,家长们在情急之下,是否也会效仿潘先生呢?我想,偶一为之,肯定会的。众人的“偶一为之”,可能造成的就是医院外的交通混乱。

胡适有言:“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对此,我深以为然。社会的良好秩序靠的是法律法规对全体公民的约束,

如果因为同情,因为恻隐,就可以“法外开恩”,那么,秩序就不能被称为秩序,法律也全无尊严和公信力可言。

当然,坚守法律不是不要人情,而是要在维护法律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给予违法者同情、呵护与帮助。时任纽约市长拉古迪亚在法庭旁听了一桩面包偷窃案的庭审。被指控的是一位老妇人,老妇人说:“我那两个小孙子饿了两天了。”法官秉公执法地裁决:“你是选择10美元罚款,还是10天拘役?”老太太选择了拘役。审判结束,拉古迪亚从旁听席上站起,脱下自己的礼帽,往里面放进10美元,然后向在场的人大声说:“现在,请各位每人交50美分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支付的费用,以惩戒我们这个要老太太去偷面包来喂养孩子的城区。”在场的每个人都默默地往礼帽中放入50美分。这个温情的故事让人感动不已,这就是在严格执法的前提下,兼顾情感。

从人性化的角度,警察叔叔可否根据执法现场的实际情况,联合相关部门,为那些急需进出医院者,开辟临时停车处,既解决病儿家长的停车难问题,更是为交通的畅通、社会的和谐,点亮一盏明灯。

{名师点评}

大多数考生都为暖心字条点赞,因为说好话、讲和谐,总是不会错的。但这位考生的思考却与众不同。在论证过程中,考生反问,质疑,明道理,析危害,指方法,论证有张力,展现了很好的文字功底。

/素材积累/

1.执法不忘呵护孩子

2016 年 7 月 25 日,一男子在高速公路上无证驾驶,民警拦查后发现,车内还坐着 12 岁的孩子。为了不给孩子留下心里阴影,民警没有当场对王某的违法行为做出处理,而是安排车将孩子送到家人身边后,才对王某进行处罚。对于民警的细小举动,王某感激不已,连说:“民警能替我着想,我很感动,作为一个成年人,我要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我愿意接受处罚,也给他们点个赞!”

2.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

1764 年的一天,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突发火灾,数百本哈佛牧师捐赠的重要图书被焚毁一空,只有一本例外——前一天晚上,它被一位学生违规带回了宿舍。次日,这名学生把书交还给学校,这本书成为哈佛牧师捐赠图书的孤本。哈佛大学召开校会,校长对该学生提出了表彰,对他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表示最高的谢意,然后当众宣布开除这名学生。哈佛大学的校长说了一段至今仍为人们铭记的话:你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理应得到赞赏。你违反了学校校规,理应被学校开除。没有这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整个学校就不能运转,我不能因为你而破坏了规矩。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让道德看守哈佛更有效。

请假探亲被拒,“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教育很荒唐!

【热点回顾】

近日,青岛大学一大四学生与老师的微信对话截图因一场请假风波火了。2016年11

月27日晚,这名就读于青岛大学商学院的大四学生发布了一条“与学校老师微信对话截图”的微博。截图显示,该学生因72岁的姥姥身患乳腺癌且病情加重,希望请假回家探望,不料,其授课老师却劝导其“将生死置之度外地投入学业”。

面对不断发酵的舆情,11月29日,青岛大学在官方微博发布学校和商学院的两份情况说明,在署名为“青岛大学商学院”的说明中对这一事件作出解释,称微博中出现的这位老师平时教学态度认真,对课堂出勤一直要求严格。经过沟通,该生已获准请假,并于28

日返回家中探视老人。该学院表示,今后将加强师德教育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学生提出的特殊情况要区别对待。

【立意角度】

☆角度一:教育不该缺少“爱的温度”

为人师者,在教育中不该缺少“爱的温度”。

“爱满天下”,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留给世人最为重要的教育理念。关心学生的成长而不是仅仅关心所教授课程的“到课率”,是一名教师应有的师德。高校学子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倘若在学校教育中感受到爱,他们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必然能够扣好,将来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无尽的正能量。

教育是爱的事业,师爱是师德之魂。当冷冰冰的“出勤率”与暖暖的孝爱相碰撞,该如何选择,答案显而易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爱吾爱以及人之爱,教育岂可让爱“置之度外”?☆角度二:高校在人文教育上的缺失,值得深思

近年来,许多大学推崇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教育,它引导受教育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人自身,帮助其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善待他人,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有理性的认知。而这位老师,却近乎偏执地强调专业教育的重要性,而对学生作为“人”的教育,却刻意忽视了。长此以往,培养出知识渊博却冷漠自私的学生,实乃是教育的悲哀。

该大学对此事的回应,也耐人寻味。29日的通报中表示,已经准假,同时强调了这位老师“教学态度认真、对课堂出勤一直要求严格”。整个通报中,学校并未对学生表示歉意,甚至还对老师作出了肯定的评价。既然如此,为何又在通报中表示将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呢?将老师的专业水平与人文关怀精神对立起来,这便是学校在管理层面的失误和不足。对此事的回应,不难看出学校对人文教育的忽视。

针对此事,青岛大学和这位老师如果仅仅想考“已经准假让学生回家”这一做法来平息舆论风波,恐怕难以服众。学校加强对学生以及教师的人文主义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这位老师的情况实属个例,但是高校在人文教育上的缺失的状况,值得人们深思。

☆角度三:校园何时才能不再精于计算

如果不是对话截图扔进了热闹的网络空间,这名大四学生的遭遇或许只能算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小到不值得再说起。相信老师没有恶意为难,但是,当那些态度坚决的文字出现在学生手机里,它所传达的温度甚至冷于那块手机屏幕。

回去有什么用?一次见面,一个拥抱不会给亲人的治疗增加任何砝码,但每一个学生的离开都足以给个人的利益、集体的荣誉减去一个可观的分量。请假被拒事情撕开了一道口子,扒着这道口子,我们得以窥视存在于教育者心中这道可怕的算数题。

这道算数题并不罕见。在狼爸虎妈那里,这道题算出的结果是缺失的童年不会造成任何实质的损失,严格教育带来的出色成绩则足以让日后的人生简历增色。

在层出不穷的培训班那里,这道题又摇身一变,成了削减一点自由成长的空间算不得什么,为孩子走上名校的道路添砖加瓦才是最实在的投入。

不得不说,中国的一些教育者得了一种精于计算的毛病。在他们心中,分数、奖牌、出勤率都是实实在在、可以衡量的标准,相比之下,难以量化的亲情、健康甚至是自由,都变成轻飘飘、可有可无的存在。

教育者想要塑造一个个更好的人,这样的目的本无可厚非。但是每一个教育者,小到孩子的父母,大到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面临的都是千差万别而丰富多彩的个体,不是呆板的数字,单纯的计算不能使他们优化。面对他们各式各样的需求,合格的教育者需要做的是丰富和完善,而不是打压。(中国日报中文网)

☆角度四:请假被拒,折射扭曲的中国教育?

老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是基础,培养学生树立孝道这是最起码的教育要求。“子欲养而亲不待”,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看望亲人最后一眼、送亲人最后一程,这是我们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基本人伦和亲情习俗。

作为至亲的外婆病重,回家探望甚至是看最后一眼,这是作为晚辈理所应当有的举动,也是起码的孝道要求。这位大学老师不批假的决定,实际上直接毁掉了大众一直以来的正确三观,根本不拿家庭孝道当回事,实质上折射了当下扭曲的教育观。

学生外婆病重请假不批,我们当然要批评这位大学老师的做法。但要彻底扭转这种现象,最根本的是必须破除当今社会流行的学生学习成绩高于一切的扭曲的教育观,要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多输入人文精神和社会道德,增强师生的人文精神。(中国新闻网)【小笔有言】

应该说,这只是极端个例,并没有普遍性,但是案例背后反映出的思维模式还是让人难以平静。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学习最大,“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应该说,学习是崇高的,团队是重要的,奉献是伟大的,但在很多时候,这种“崇高”不能违背亲情伦理,这种“重要”不能不近人情,这种“将生死置之度外”不能冷漠、冷血,否则“崇高”不过是假崇高,“全力以赴”不过是自私自利,“伟大”也缺乏人性化的力量和温度。

“12·13”国家公祭日:请留一分钟给那段民族的伤痛!

/导读/

1937年12月13日,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沦陷。日军攻占南京后,进行了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然而时至今日,日本政府当局仍然否认且拒绝道歉。那个血色弥漫的冬天已不堪回首,我们为什么还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

/铭记历史/

请留一分钟缅怀逝去的同胞们

12月的南京城,比冬日寒风更刺痛的是人们对79年前那场屠城惨案的悲痛记忆。又是一年“12·13”,第三个国家公祭仪式上,凌厉的警报声将再次响彻这个城市上空,是哀悼更是警醒。10时公祭仪式现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之后,全市主城区范围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停驶鸣笛致哀1分钟,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道路上的行人和公共场所的所有人员也同时就地默哀1分钟。

国行公祭,祀我殇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两年多来,对30万遇难同胞的深切缅怀和对那段灾难历史深刻反思,正内化为国人传承家国情怀的自觉追求,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息动力。

看着年复一年的纪念活动,或许会有人疑惑:每年都要纪念南京大屠杀,我们还没走出战争阴影吗?不!当然不!事实证明,中国才真正做到了尊重历史、正视历史。但走出历史,不代表遗忘历史。因为,这段历史,带给我们的除了悲伤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立意角度/

1.历史不捍卫就会模糊,甚至颠倒!(观点来源:《中国青年报》)

九年前,南京曾出版详尽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名录》,收录了上世纪60年代以来收集的幸存者资料,共计2592名;六年前,健在者仍有300多人;而今,岁月流逝,在世者越来越少,目前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108位。那个被鲜血洗礼的南京城不堪回首,但是这些幸存者们始终存在,顽强而孤绝。他们是这座城市的伤疤与难以平复的苦难,也是历史最强悍有力的“活证据”。

然而他们逃过日军的魔掌,却无法跑赢时间。曾经饱经苦难的生命,正在随时间慢慢凋零。他们用尽全力去守护真相,难道不值得我们铭记吗?

对于幸存者而言,无论过去了多少年,那段惨烈的历史,永远都在进行时。对于这段历史,与死亡相比,遗忘和歪曲更加可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走出了硝烟的战场,迈入了歌舞升平的和平时代。在我们放声高歌的同时,也应该在心中长鸣警钟。

只有真正地了解历史,才能尊重历史,才能不让历史重演。我们忘不了1937年的南京,是为了更好的守护我们的祖国。

2. 和平,来自国家的强大 (观点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有句老话:“宁为太平犬,不为乱离人”。我们对和平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只有和平,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保卫和平。中国近代百余年都是在动荡之中。人民最起码的生命安全都成为了奢望,终日胆战心惊,何来发展可谈?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想要和平,只能“丢点幻想,准备战斗!”

和平是求来的吗?和平能够通过法律条约实现吗?不,在国际社会中,和平来自于国家的强大。我们爱好和平,我们不想打仗。国家只有足够强大,才能让周围的人都不敢随便欺负我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维护和平绝不仅是国家和军队的事,而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3.直面黑暗,铭记光明从何而来 (观点来源:《人民日报》)

就像杰弗里·哈特曼说的那样:“在奥斯维辛之前,我们是只能在想象中体验罪恶的儿童,而在奥斯维辛之后,我们已经不再是儿童。”南京所蕴含的“感情记忆”,只有在深深剖析精神创伤的基础上,才能真诚传递给外面的人,传递给后来的人。

走进每一个受难者的世界,是一件艰难的事,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说,其意义巨大。纳粹集中营幸存者保罗·策兰在《死亡赋格》中写道:每日每夜,我们饮下黑色牛奶,为自己挖掘一座不再拥挤的空中坟墓。所谓的“黑色牛奶”,指的就是无法痊愈的人道伤痛。属于南京的“黑色牛奶”,需要被今天热爱和平与发展的人们,特别是在心理上一直远离东方战场的人们所饮下。南京大屠杀应成为沉埋在人们心中的活生生的历史记忆,因为如果人类没有直面真正的黑暗,就无法解释光明从何而来。

4. 记住每个遇难者的名字(观点来源:新华社)

易周氏、崔正桂、殷玉汉……12月10日上午,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上又新增110个人名。79年过去了,搜寻求证遇难者名单的工作非常艰难,但却是研究人员必须要做的课题。“每一个人名的背后都曾经是鲜活的生命,幸福的家庭。”

尊重个体生命、传承家国情怀,进而凝聚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是国行公祭的要义所在。为了传承家族记忆,国家公祭日设立后,每年的12月初,纪念馆都要举行一系列的家祭活动。而让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感到欣慰的是,随着中国不断崛起,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在悼念逝者、缅怀历史的特殊时刻,让我们一起从灾难记忆中汲取家国情怀,为民族复兴凝聚向上力量。”

/优秀示范/

伤痛记忆,是永远的清醒剂

凛冬南京,冷风呼啸,暗夜无边。十二月的南京注定是灰色的,正如79年前的那天一般。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在之后的四十余天里,南京,这座六朝古都,变为了人间地狱,万物齐灰。

岁月的蹉跎,洗不净日本战犯手上的血腥;时间的流逝,抹不去中国人民心中的悲伤。往事的灰色记忆定格在了昨日,也深深的印刻在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中。如今的生活固然多彩,却也不能忘记昨日的阴霾。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活动第一次上升至国家层面。这种国家级别的纪念仪式,不仅强调着现代中国人不忘日本侵华之耻,更是在为整个世界恢复、保存历史的真相和尊严。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都对现实有着巨大的警鉴价值,而对历史铭记,就是树起了一面镜子,无论是对企图颠覆历史的人,还是渴望和平的人,都需要这个镜子随时折射提示。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的“国家公祭”,小而言之是中国人对自己同胞的记忆、缅怀,是对国人应有历史价值观的培养;大而言之,是中国人在替世界保留一份珍贵遗产,是中国人就此确立与国际社会相处的尊严方式。

“沉痛的历史不会因时间流逝而磨灭”“79年前的那场灾难,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最好教材”“擦亮历史这面镜子,国人当自强”……“万人坑”遗址上的累累白骨和一件件诉说伤痛的历史铁证,让参观者感到悲痛与震惊,由此不断强化的警醒意识,是公祭日设立效应的有力体现。

习近平主席曾说道:“历史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不会因为巧舌抵赖而消失。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但,和平的获得绝对不是一厢情愿的产物,和平是一个强大民族的待遇,和平是一个强大国家的待遇。

“对历史闭上眼睛者看不到未来”,这是永远保鲜的普世格言。历史虽已远去,但绝不能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