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调查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调查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调查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刻:

2011.08.24——2011.09.25

二、调查地点:

郝滩中心小学

三、调查对象及内容:

1、调查对象:郝滩小学数学教师。

2、调查内容:调查涉及教师的差不多情况(年龄结构、学历、职称)、岗位技能情况、科研情况、工作业绩情况、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及课堂教学情况等内容。

四、调查形式:

1、听:随机随堂抽听教师的数学课。

2、查:教师的备课教案和数学作业批改情况。

3、谈:访谈(访谈师生)、问卷。要紧谈教师对新课程的看法或体会,在实施新课程中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指备课、上课、改作、反思等);在新课程中有哪些经验、体会与困惑,有哪些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教训?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等。

五、调查目的:

1.了解小学数学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现状。

2.寻求小学数学教学对策,促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为领导提供一份具有针对性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资料。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队伍差不多情况:

我校共有小学数学教师12人,教师的平均年龄是30岁,平均教龄10岁。从那个年龄结构上看,这是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年龄适中的数学教师队伍。从学历上看,大学本科8人,占总人数的66%;专科4人,占总人数的33%;大学本科、专科已达100%以上,学历达标。专业技术职务情况,小学一级以上教师11人,占总人数的91.6%。从职称结构中,我们能够看出,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成熟的教师在增加,年轻的教师多,近两年新分配的特岗教师充实了小学数学教师队伍。为小学数学教师队伍注入了新奇的血液。

教师们能依照教学实际,在研究过程中,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相互学习和交流,总结了科研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并撰写了反思及相关论文。本校的薛玉娥老师研究的课题《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改善课堂教学》、获得了定边县2009年中小学课堂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二)、工作业绩情况

近四年我校小学毕业班考试成绩:

尽管这只能看到全县六年级四年来的教学评估检测情况,但从逐年上升的平均成绩中反映出我校小学数学科拥有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师德高尚,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有力的促进了我县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工作健康平稳的进展。

(三)、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情况

90%的教师一直在努力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行为,新课程实施取得实效性进展。通过听课,看教师的备课教案,看学生的数学作业,差不多上了解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行为上的表现。

从随堂听课和师生的调查问卷中,发觉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已逐步为教师所同意。教师差不多差不多具备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观念上差不多有了充分的认识,尤其对“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这些新课程理念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并积极地付诸实践,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2、课堂教学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课堂教学从过去单一的组织形式向多样化进展。教师能依照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知识,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教得快乐,学生学得爽朗。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激励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喜爱上数学课,喜爱数学这门学科。

(2)、学习方式发生了全然的变化。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确实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教师所倡导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进展创设了更宽敞的空间。课堂上教师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学习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用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主动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做到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情景激趣。课堂上教师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学习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用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做到把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的兴趣。

3、备课情况分析:

认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调查看到教师的备课能做到每课必备。同时备课格式差不多统一,有内容、目标、

重难点、教具、学具的预备、教学时刻安排、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等,书写认真。备课方式上从关注“如何教”转变到“如何学”的问题,“以学论教”的教学理念差不多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教学目标制定明确,重点能突出,难点能找准,能寻求合理对策。能认真地分析教材和挖掘教材,认真设计教学过程,各环节的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有安排,确保课堂学习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总之,在备课中,95%教师的教案认真落实了“三维”目标,抓好“创境、探究、总结、练习”的备课模式,教案既能体现了模式精神,又注重实效性。

4、作业情况分析:

从检查学生的作业本能够看出,作业布置天天有,天天都练,布置的作业量适中。作业完成重独立,作业坚持当天批改,大部分能全批全改,同时改得比较细致,错的地点能标有符号或帮改正反馈及时,老师还有每次作业批改情况登记。作业设计开始被教师重视起来了,初步树立了“作业是为了学生体验数学”的思想理念,搞题海战术、机械重复作业的现象已不多见。

七、存在问题

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还缺乏深层次的理解,课堂行为也随之出现了一些偏差。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走入了“误区”。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发觉,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赶时髦、走形式、急功近利的现象,要紧存在下面一些问题。

问题一:对《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把握不准。不明白教材中哪些内容是课标要求加强的(加强口算与估算;加强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