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五到七章

第五章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1、什么是人际沟通?什么是无意沟通和个人内沟通?

人际沟通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

大多数情况下,沟通都是有一定目的的。此为有意沟通。但是,有时人们事实上在与别人进行着信息交流,而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沟通的发生。这种情况下,沟通是无意沟通。

2、什么是“犯错误效应”?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即白璧微瑕要比洁白无瑕的人更令人喜爱。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吸引力更增加一层。后来心理学家称这一现象为“犯错误效应”。

犯错误效应直接受性别角色与自尊心的影响。在性别方面,男性更喜爱犯了错误的才能出众的男性。而女性则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没有错误的人,对男女对象都是如此。在自尊心方面,中等水平自尊心的男性,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有错误的人,而低自尊的男性则更偏爱没有错误的能力出众者。这种现象意味着,人们对喜爱对象的选择,会受到他自我价值保护心理的影响。中等自尊心的被试,自觉与才能出众者相去不远,而才能出众者有错误,会使双方的距离缩短。而对于低自尊者,能力出众者已是高高在上,反而是双方的距离更大一些,可以减少社会比较的压力。

3、什么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怎样解释这种效应的原因?

对爱情展开科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就是确认了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学家德瑞斯考尔等人借名莎士比亚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按照认知不协调理论,如果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而当选择是强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因此,当强迫人们作出没偶中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对象的喜欢。因此,当外在压力要求人们放弃自己选择的恋人时,由于心理抗拒的作用,人们反而更转向自己自由选择的恋人,并增加对于恋人的喜欢程度。

4、怎样理解人际交往的三个原则?

(一)交互原则

1、人际交往的交互现象

日常生活中,人们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希望别人能够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由于这种寻求自我价值确立和情绪安全感的倾向,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往往更注意自己的自我表现,注意吸引别人的注意,处处期待别人首先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2、人机交互性的原则

人都有着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并根据这种适当性、合理性使自己的行为及与别人的关系得到解释。

(二)功利原则

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所强调的,是人际交往行为倾向的相互对应。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时候都不只需要倾向的相互一致还需要保持交换的对等。人是理性的动物,要求自己的一切行动都有符合心理逻辑的充足理由,。根据心理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只有当一种关系对人们来说是值得的,人们的交往行为才会出现,人际关系才可能建立和维持。

按照人际关系的功力原则,人们在同别人交往时必须时时注意关系的保护。无论怎样的亲密的关系,我们都不能一味地只利用而不“投资”。否则,原来的亲密的、值得的关系,也会转化为不值得、疏远的关系,使人们面临人际关系的困难。

(三)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所谓自我价值,是指个人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判。而自我价值保护,则是指人为了保护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个人,其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从知觉信息的选择到内部的信息加工,从对行为的解释到人际交往,都具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从事研究发现和李军分析都可以看到,在人际交往中,只有避免人们自我价值保护防卫、支持别人的自我价值,别人将选择拒绝、否定的方式作为回报。

第六章侵犯与亲社会行为

1、费洛伊德如何解释的侵犯行为?他认为应当如何控制侵犯行为?

费洛伊德早期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本能:性本能与自我保存本能。性本能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是人的行为遵循快乐原则;而自我保存本能或自我本能则使人有适应现实环境、趋利避害的变通性。侵犯性是性本能的一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费洛伊德将他原来提出的两大基本本能,修正为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此时他提出了与性本能(生的本能)相对立的侵犯本能(死的本能),认为侵犯本能的目的在于破坏。按照费洛伊德的观点,死的本能本来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倾向。但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是对立。人只要活着,死的本能的表现就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使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

费洛伊德认为,侵犯时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侵犯冲动。如果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现,则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都必须得到表现,不然就会导致精神病。因此,社会许可的替代性宣泄方式,如体育、技击、做警官等,都是很好的侵犯冲动的释放途径。

2、社会学习观点如何解释揭示侵犯行为?

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赞同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决定因素,侵犯是习得的,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予以消除。

班杜拉通过实验研究,证明通过观察榜样的类同行为,儿童就可以学习到侵犯。

班杜拉等人进行的实验研究表明,行为可以习得,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改变或消除。通过观看侵犯情节的电视片,儿童可以学习到侵犯行为。但是如果儿童同时还看到侵犯行为的不同后果,则在有关情境中表现的侵犯行为有明显差异。

3、什么事宣泄?宣泄对于侵犯行为的降低作用应如何解释?

宣泄的基本假设是,侵犯性的精神能量是一个常数,一切实际的琴侵犯行动或在想象中实施的侵犯行为,都可以是侵犯性的精神能量得到释放,从而减少侵犯性冲动,达到减少侵犯行为的目的。

随着挫折侵犯理论广为人们所接受,人们开始将这一种理论同宣泄方法联系起来,认为人们一旦被挫折的情景惹怒,愤怒的情绪状态就会作为一种有侵犯危险的心理准备而存在,被激起的愤怒情绪必须得到宣泄,才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们的侵犯性。

宣泄对于减少侵犯的作用,得到了大量事实证据的支持。心理学家霍坎逊1961年的研究发现,受到假被试(试验助手)侮辱的被试被激怒后血压升心跳加快、生理紧张度增加,处于一种高唤起水平的攻击准备状态。此后,试验安排一部分被试有机会电击侮辱他们的假被试。另一部分作为控制组则没有这样的机会。过后的生理测量表明,实际实行了攻击行为后的实验组被试血压回升、心跳恢复正常、生理紧张性下降,表明高唤起水平的攻击准备状态已经消失。而没有实施攻击的控制组被试,攻击准备状态则依然存在。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想象的攻击行为和观察他人攻击也具有宣泄的作用。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费希巴赫1955年研究发现,让被激怒的被试在主题统觉测验上做想象的攻击行为,可以有效降低被试的侵犯性。没有作想象攻击的被试其侵犯性依然较高。

杜博等人1927年进行的一项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被激怒的被试,自己先实施攻击产生了宣泄作用,减少了后继的攻击冲动;而目睹别人实施攻击也有代偿性的宣泄作用,而是学

习和强化作用,因而再次实施攻击时攻击冲动反而高于控制组。因此,必须强调,宣泄好是针对已经产生了对一定对象的侵犯准备而言的。对于未产生愤怒攻击准备的人,实际的经验侵犯行为,或想象、目睹别人实施侵犯行为反而会增加侵犯的危险性。这证明宣泄方法不能滥用,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4、什么是去个性化?怎样解释去个性化行为的影响?

去个性化的概念最初是由费斯廷格等人与1952年最先提出的。所谓去个性化,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个人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从而做出通常不会做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最初匿名的方法,使群体成员感觉不到自己与其他人的区别,成功的造成了人们的去个性化状态。在群体中,一旦去个性化状态出现,个人的行为会较少受自己的个性支配,而倾向于跟随整个群体的状态。群体的规模越大,气氛越强烈,越易于引发人的去个性化状态。

5、什么是亲社会行为?社会交换论怎样解释人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亲社会行为不一定以人为直接对象。例如,雪天扫雪,虽然行为对象是物体,但后果是直接使个人、群体或社会受益,因而仍然是亲社会行为。

社会交换论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奖励,同时又尽可能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他们认为,人们在作出亲社会行为之前,往往要先对自己、对别人及对社会背景做出估价考虑助人行为是否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或减少自己的痛苦。不过,社会交换论者同其他简单强调外在奖励作用的强化论者不同,他们认为,不仅外在的奖励可以有积极强化作用,个人自己内在的自我奖励,也可有同样的效应。按照福啊等人的观点,即便是最具有利他主义特征的行为,如捐赠、资助路边乞讨者,也都具有社会交换的色彩。个人在一手拿出钱财的同时,另一手也拿进了自我尊重和赞誉,或者,人们是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焦虑。

6、什么是“旁观者效应”?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效应?

在确定责任承担阶段,有明显的旁观者效应存在,及其他旁观者的存在,会降低个人提供帮助或实施干预的可能性。

实际上,确定设法帮助后,个人还需评价自己是否有能力帮助、用什么方式帮助。只有在人们确认自己有能力帮助,并且可以在现场找到合适的帮助方式,个人才会有对时间的直接干预。如果无力助人,或现场无法实现帮助,人们则可以用呼吁其他帮助途径的方式,对事件进行间接干预。显然,仅仅从直接敢于的立场来考察助人行为是不够的。间接的干预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其中蕴含的利他主义意义,却是共同的。

7、助人决策通常经过几个什么样的步骤?

根据拉特纳与达利的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助人行为,不是一个简单的全无的过程,而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决策序列。

助人决策的第一步,是首先注意到事件的发生。

助人决策的第二步,是如何解释周围的特殊事件,是否把事件当成应急事件。

助人决策的第三步,是确定自己是否有干预应急事件的责任。

8、社会作用力理论的三条基本原理是什么?

根据拉特纳发表的社会作用力理论,个人在群体构成的社会情境中所受到的社会作用力基本法则有以下三点:

(一)社会作用力成绩法则

个体所受到的社会作用力,是影响源数量、影响源影响力的强度及影响源发生影响的直接三个变量的积性函数。影响源的数量越多(如群体规模较大)、各个影向源的影响力越大

(如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影响作用越直接(如影向源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直接发挥作用),个体所受到的作用力也越大。

(二)社会作用力心理社会法则

时间的因素是影响社会作用力的重要因素。同样的影向源,在不同时间里出现,对人们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力是不同的。影向源数目的增加,虽会使整个社会里产生的作用力增加但与原有影向源所发挥的作用力相比较,后增加的影向源所产生的作用力是递减的。与第一个提供信息的影向源相比,第十个提供同样信息的影向源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力要小得多。不过,他仍然在人们已经受到影响的基础上,是原来的影响作用得到加强。

(三)社会作用力分散法则

在一个社会立场中,对于一个特定的社会影向源,接受相同影响的目标人越多,这个影向源对于某一目标人的作用力也就越小。特定影向源的社会作用力,在接受同样影响的目标人当中是分散。目标人越多,每个目标人所接受的来自影响源的作用力也越小。

9、促进人们亲社会行为的方法有哪些?

一、增加责任的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

二、提供亲社会榜样

三、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第七章社会影响

1、什么是社会影响和从众?

任何一个人,都是特定社会的一员,也必定受到社会其他成员及作为整体的社会的影响。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作社会影响。

广义的社会影响包括人际相互作用于人际关系的影响、群体影响和大社会的文化影响等多个方面。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2、从众有几种类型?其基本的内容是什么?

根据外显行为是否从众及行为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可以将从众行为分为以下三类。

(一)真从众

这种从众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众保持一致,内心的看法也认同于群体。这种从众是表内一致的从众。本质上,主动的认识与群体相一致,接受群体的意见,并在行动上与群体相一致,不是一个简单的从众问题,而是与群体的一致或相符。不能任意地将其归入由于群体压力的作用而从众的现象。

(二)权宜从众

在有些情况下,个人虽然在行为上保持了与群体的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真理在自己心中,但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保持了与群体的一致。这种从众,就是权宜从众。

在实际生活中,权宜从众是从众的一种主要类型。由于种种利害关系,个人在许多情况下,不管内心看法如何,必须保持与群体的一致,否则将由于群体制裁而使个人付出太大的代价。

(三)不从众

不从众的情况有两类。一类是内心倾向虽与群体一致,但由于某种特殊需要,行动上不能表现出与群体的一致。如在群体由于某种原因而群情激奋时,作为群体的领导者,情感上虽然认同于群体,但行动上却需要保持理智,不能用自己的行动鼓励群体的破坏性行动而逞一时之快。

3、从众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一)行为参照

在许多情境中,人们由于缺乏进行适当行为的知识,因而必须从其他途径来获得行为引导。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景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而从众所指向的是多数人的行为,自然是最可靠的首选参照系统。

(二)对偏离群体的恐惧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一广为流传的格言提醒人们,对于群体一般状况的偏离,会面临群体的强大的压力乃至严厉制裁。研究证明,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的显著倾向和执行机制。对于同群体保持一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喜欢、接受和优待。而对于偏离者,群体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

(三)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的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他们与群体有密切的情感联系,有对群体做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要求。

4、米尔格莱姆的权威服从实验及其基本发现是什么?

米尔格莱姆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的权威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研究。

(一)研究的过程

这一研究的40名被试,都是用登广告的办法招募来的志愿者,职业广泛,从工人到专业人员都有,年龄处于20~50岁之间。米尔格莱姆实验的原型,是将被试两两配对进行实验的。每对被试中只有一名为真被试,另一名为实验助手。两名被试被领进实验室后,研究中的告诉被试,该实验室关于学习的研究,要考察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二是电击惩罚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作用。你们两个人中一个人当教师,另一个当学生,抽签决定。实际上,真被试所抽的两个签中都有写“教师”,从而最终当“教师”的都是真被试。而学生则总由实验助手担任。被试并不知道这种特意的安排。研究者告诉被试,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习语词配对,并检查其学习效果。方式是教师读出的刺激词,学生从四个词中选择一个与其配对。如果错了,教师就给予电击惩罚,而且电压不断加大。当电压加大到学生挣扎而不给予回答时,被试可能会犹豫是否继续电击,问怎么办。实验者此时则严肃表明:“不回答就是错误的回答。”这就是社会心理学领域著名的“学习电击实验”。

(二)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距

米尔格莱姆原先预测,在上述学习电击实验情境中,极少被试会服从实验者对学生施加240伏以上的“强电击”。

研究的实际结果,与人们的预测大相径庭。虽然,实验在电压加强到300伏时,特别设定了受电击者挣扎、蹬踢墙壁的声音。但是,更多的被试,一直服从实验者的指示,将实验一直进行到最后,电压一直到了最高的450伏。这类被试的人数达到26人。占总数的65%。

实验的非数据性的描述性结果也非常重要。多数被试虽然继续服从实验者指示进行实验。但他们是在极度紧张下继续合作的,内心冲突非常强烈。当达到450伏的终点,实验者终于叫停时,他们发出了放松的叹息,擦去额上的汗水,紧张地乱掏香烟,或是用手指在额头上乱挠。有些被试还发抖、口吃、咬嘴唇。只有几个被试从头至尾没有明显的紧张表现。

5、什么是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发生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指个人的活动效率由于他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而提高的现象。与社会助长相反,由于他人在场或者同时参加而降低个人活动效率的现象叫做社会抑制或社会干扰。

佛里德曼1981年则进一步解释,群体背景之所以能够引起行为内驱力的增加,是因为它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佛里德曼认为,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已经学会了将社

会情境作为竞争情景来看待。在有他人出现的社会情境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感到由社会比较引发的竞争压力,从而使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增加。被评价意识的激发,会直接提高人们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水平,使行为过程实质上成为一个有高度的自我意识支配的自我表现过程。按照人们的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原理,高度的自我意识被激发后,人们的行为会遵循自我价值支持和保护原则。即行为会朝着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去寻求新的自我价值支持,或在自我价值遭遇威胁时进行自我保护。在被评价情景下,人们期望得到积极评价的动机被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激发,从而导致行为效率的明显增加。被评价意识越强烈,这种作用也会越强。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之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在一定范围内,群体规模增大,个人努力水平还会继续下降。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个人的被评价焦虑减弱,使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低。

6、什么是“脑力激励法”?其五个实施步骤是什么?

奥斯本提出,群体一起来解决,具有个人所没有的特殊“脑力激励”作用,可是人们找到更多、更多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问题解决方法。因此,群体讨论方式的脑力激励方法,是普遍发挥人的创造性,并利用这笔最宝贵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改革现状的最好开端。而且,脑力激励方法还可以使人们的尊重及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增强人们的工作动机和对工作的满足程度。

脑力激励方法的具体步骤主要有:1、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鼓励每一个成员努力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2、群体要造成一种气氛,是每一个成员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每种观点是受欢迎的,甚至那些看起来是荒谬或异想天开的意见也是如此;3、其他群体成员不是评价别人提出的方案,而是鼓励别人充分发表意见;4、记录群体每一个成员提出的意见,而不是用任何先定概念进行评价性筛选;5、最后鼓励群体成员补充与完善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解决方案。

7、什么是群体极化和冒险转移?产生冒险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是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就称为“冒险转移”。

造成冒险转移的原因有:

第一、个人假设群体鼓励富有冒险性的见解。与个人决策的情景不同,群体决策情景为评价情景,个人需要提出一个为群体其他成员所赞赏的选择。如果在决策上显得过于谨慎,个人会担心被群体成员视为胆小、保守、缺乏气概。

第二、责任分散。群体的背景会直接导致个人行为责任意识的下降。责任意识下降的直接结果,是使人们的冒险性得到鼓励。行为责任意识下降时,个人会变得敢于尝试通常被自我控制所抑制的行为。

第三、文化价值倾向于对高冒险性的人有较高评价。日常生活中的斗牛、骑野马、竞技、空中飞人、走钢丝等冒险活动,

8、什么是群体思维?如何避免群体思维的发生?

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要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价会受到压制。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就称作群体思维。

为了防止群体思维发生的十种具体操作方法:

(1)使群体成员懂得思维现象,其原因及后果。

(2)领导者应当保持公正,不要偏向任何立场(防止形成不成熟倾向)

(3)领导者应引导每一位成员对提出的意见进行批评性评价,应鼓励提出反对意见和

怀疑。

(4)应该指定以为或多位成员充当反对角色,专门提出反对意见。

(5)时常将群体分成小组,并让他们分别聚会拟议,然后再全体聚会交流分歧。

(6)如果问题涉及与对手群体的关系,则应花时间充分研究一切警告性信息,并确认对方会采取的各种可能行动。

(7)形成预备决定后,应召开“第二次机会”会议,并要求每个成员提出自己的疑问。

(8)在决议达成前,请群体之外的专家与会,并请他们对群体意见提出挑战。

(9)每个群体成员都应向可信赖的有关人士就群体意向交换意见,并将他们的反应反馈回群体。

(10)用几个不同的独立小组,分别同时就有关问题进行决议(最后决议再次基础上形成,以避免群体思维的不良影响)。

社会心理学 12答案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样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择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按照“大五”人格理论的观点,与个体如何对待与他人交往相关的人格维度是b A.神经质情绪稳定性B.外向型 C.开放性D.愉悦性宜人性 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映时所显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稳定而统一的典型心理品质。 大五人格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五因素模式。 1外向性: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 2宜人性:随和,信任,直率,利他,谦虚,移情 3尽责性:胜任,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 4情绪稳定性: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 5开放性:想象,审美,修养,情感丰富,求异,智能

2.对科学研究的假设的三个要求不包括 ...c. A.必须是可证伪的 B.必须是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表达的 C.必须简单D.必须区别于常识 3.按照Abramson艾布拉姆森的归因风格理论,乐观型的人经常把积极的事件归因于b A.外部、稳定、整体的因素B.内部、稳定、整体的因素 C.外部、稳定、局部的因素D.内部、稳定、局部的因素 归因: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人的内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做的解释或推论 共变原则:在许多情况下,一个结果总是与一个原因相联系,没有这个原因时,这个结果不发生,我们就将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 排除原则:如果情景原因足以引起行为,就排除个人归因,反之亦然。 归因的非期望性(非顺从性):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期待,或不为社会所公认,就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假设与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一)如何提出问题

(二)如何阅读文献 (三)研究方法选择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五)角色理论 第三章自我概念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自我图式、自我觉知、自尊、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自我效能、自我表演、自我障碍、自我检控、自证预言、体像 三、自我偏差 (一)焦点效应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即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社会心理学经典效益分析 1 巴纳姆效应: 实验: 结论:由于人们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来观察,所以,人们通常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特别适合她们。 巴纳姆效应——自我暗示表现: ?迷失自我 ?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 ?以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 ?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 2 蝴蝶效应——防微杜渐 ?案例: ?表现:心理变化纤细而微妙,一丝再细小的不快心情或许就会导致一整天的心境不快,或许还会引起诸多烦恼,甚至引来一连串的噩运。 3 多看效应(曝光效应) ?多看效应:人们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 ?前提:首因效应要好,若是不好,则会起到反作用。 4 定势效应 ?案例: ?表现: 5 晕轮效应 ?案例: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6 投射效应 ?案例: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7 皮革马利翁效应 第2章自我认知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威廉·詹姆斯(1890)提出:自我包括三个部分: ?物质自我 ?真实的物体、人或者地点等 ?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 ?社会自我 ?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 ?社会特性: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关系 ?精神自我 ?内部自我或心理自我 ?我们所感知到的内在的心理品质 ?代表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主观体验、对自己的感受 二、怎么进行自我认知? 1 通过自己:

社会心理学五到七章

第五章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1、什么是人际沟通?什么是无意沟通和个人内沟通? 人际沟通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 大多数情况下,沟通都是有一定目的的。此为有意沟通。但是,有时人们事实上在与别人进行着信息交流,而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沟通的发生。这种情况下,沟通是无意沟通。 2、什么是“犯错误效应”?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即白璧微瑕要比洁白无瑕的人更令人喜爱。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吸引力更增加一层。后来心理学家称这一现象为“犯错误效应”。 犯错误效应直接受性别角色与自尊心的影响。在性别方面,男性更喜爱犯了错误的才能出众的男性。而女性则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没有错误的人,对男女对象都是如此。在自尊心方面,中等水平自尊心的男性,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有错误的人,而低自尊的男性则更偏爱没有错误的能力出众者。这种现象意味着,人们对喜爱对象的选择,会受到他自我价值保护心理的影响。中等自尊心的被试,自觉与才能出众者相去不远,而才能出众者有错误,会使双方的距离缩短。而对于低自尊者,能力出众者已是高高在上,反而是双方的距离更大一些,可以减少社会比较的压力。 3、什么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怎样解释这种效应的原因? 对爱情展开科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就是确认了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学家德瑞斯考尔等人借名莎士比亚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按照认知不协调理论,如果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而当选择是强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因此,当强迫人们作出没偶中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对象的喜欢。因此,当外在压力要求人们放弃自己选择的恋人时,由于心理抗拒的作用,人们反而更转向自己自由选择的恋人,并增加对于恋人的喜欢程度。 4、怎样理解人际交往的三个原则? (一)交互原则 1、人际交往的交互现象 日常生活中,人们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希望别人能够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由于这种寻求自我价值确立和情绪安全感的倾向,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往往更注意自己的自我表现,注意吸引别人的注意,处处期待别人首先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2、人机交互性的原则 人都有着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并根据这种适当性、合理性使自己的行为及与别人的关系得到解释。 (二)功利原则 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所强调的,是人际交往行为倾向的相互对应。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时候都不只需要倾向的相互一致还需要保持交换的对等。人是理性的动物,要求自己的一切行动都有符合心理逻辑的充足理由,。根据心理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只有当一种关系对人们来说是值得的,人们的交往行为才会出现,人际关系才可能建立和维持。 按照人际关系的功力原则,人们在同别人交往时必须时时注意关系的保护。无论怎样的亲密的关系,我们都不能一味地只利用而不“投资”。否则,原来的亲密的、值得的关系,也会转化为不值得、疏远的关系,使人们面临人际关系的困难。 (三)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五大假说: 一、情境具有强大的作用 1、人总会处于情境中,往往是看不见的,意识不到的事物会使个体失去反应 低估情境约束的影响 2、情境会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影响我们对他人的认识,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一方面:你所观察的人所在的情境,会影响你对这个人的认识 另一方面:我们观察事物的情境,也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认识,我们目前的情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对别人的看法 3、你曾经的情境经历会影响你现在的体验和反应,情境的残留物会形成一些心理过程 二、我们经常会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会做一些事情 1、基本归因错误: 当我们对比人作出判断时,我们并没有考虑在那一刻我们自身的作用,自身的认识以及自身的动机,当别人的行为与我们的想法不同时,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2、我们为什么会对别和自己产生错误的判断,原因在于意识经验的构成 共情缺口产生原因:所处情境不同,无法从一种情境转换到另一种情境 二、情况更糟 我们通常不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偏见具有适应性和功效性,快速作用过程(无意识过程) 四、我们精确知道人们做事情的原因,他们是哪种人,我知道你现在在想什么 五、人类有两种基本动机需求 1、人们想要被别人喜欢有归属的需要 2、人们想要准确、一致、可信 “错误共识效应 Ross提出假设,对于自己认同的理论,人们会夸大支持者的人数 我们通常会认为自己坚持的观点是正常的普遍的,而跟我们不同的观点是不正常的,有问题的 对于错误共识效应的产生和原因,现在并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是数种不同的心理在起作用。 1,选择接触和认知。这个理论认为,人类会更容易记住自己认同的观点,而忘记跟自己不同的观点。同时,人们会愿意跟认同自己的人交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2,选择性无视。如果同时出现认同自己和不认同自己的观点,人们更容易重视认同自己的观点,造成一种“很多人同意我”的假象。 3,把主观评价当成客观推理。人们会把自己的主观评价当成客观推理的结果,继而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 社会化 知识点

第三章社会化 社会化的定义: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的种类:社会化不仅仅是儿童期就完成了的,它实际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把社会化分为4种: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前两种指个体出生到成年的社会化的初步完成阶段,后两种指成年期后的社会化阶段。 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下面仅对几项主要的作些介绍,他们是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一节人类生物学与社会化 这一节主要是讲先天的生理基础和后天的教养的关系问题。 人和其它动物相比有超长的依赖期,这种依赖期为我们在社会学习文化、技能提供了机会。 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二者共同形塑人的行为。 社会生物学认为生物因素在个体社会化中起关键作用,社会学人类学认为后天教养在个体社会化中起决定作用。(视角) 生物因素个体的方面、繁衍的方面和基因的方面。 第二节婴幼儿的社会化

一.婴幼儿与人类的接触爱抚 二.情感的发展 婴幼儿社会化情感的发展过程: 出生—5周满足感、惊讶、厌恶、沮丧 6-8周快乐 3-4个月生气 8-9个月悲哀、害怕 12-18个月亲切感 18个月害羞 2岁骄傲感 3-4岁内疚感 5-6岁社会性情感、无安全感、谦虚、信任、嫉妒他人青少年罗曼蒂克激情哲学沉思 第三节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简单的说就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的模式。人格包括三个方面:认知方面、情感方面、行为方面 社会心理学家倾向于认为人格是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产物。人格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自我问题。小孩子最初是没有我的,不会把自己和别人分别开来。我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小孩子眼里先有别人后有我。 自我建立的过程,不同的学者提出各异的理论。 1.查尔斯库利:镜中我

【VIP专享】《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意识知识点

第五章自我意识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最初是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的概念。用6、7分钟时间写出15个“我是谁”的陈述句。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是社会化的结果,有时也称自我。(一般角度) 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社会心理学角度) 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情感和自我意象(有时也称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 主我(I)和客我(Me):詹姆斯认为人具有将自己视为客体看待的能力,自我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理解对方的姿态,并根据他人看法认识自己。由此,库利创用了“镜中我”的概念: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为后来米德提出“概括化他人”提供了雏形。

主我(I)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客我(Me)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和信念,主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二.自我意识的内容(两个角度) (一)詹姆斯的观点: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精神)自我 生理(物质)自我: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 社会自我: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宏观);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微观)。 心理(精神)自我: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从实际存在还是观念存在的角度) 实际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 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内在价值定位)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

社会心理学第二课(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 1997年8月的一个晚上,亨利保罗驾车从利兹酒店的后门驶出,随后驶上沿着塞纳河方向的高速公路,车上的乘客是戴安娜王菲和她的伴侣法耶德以及他们的保镖,汽车越驶越快,进入隧道,然后突然失去控制撞向了一根柱子,除了司机其他人命丧黄泉。随后几周,人们无休止地争辩到底是什么导致的这场车祸,是因为司机喝酒?还是狗仔队的尾随?“我已经厌恶透了”,法国电视台晚间新闻的主持人这样说道,他将狗仔队比喻为老鼠,流行刊物却表示:这根本就是司机喝多了,这才是这次事故的关键。 正如案例所示,我们对人们的判断基于我们如何解释他们的行为,根据我们的解释,我们可能会判断一庄杀人行为为谋杀,一般杀人,自卫,或者爱国主义。 当别人友好态度时——逢迎?友好情感的体现? 本章的观点: 我们如何归因他人的行为? 我们怎样感知和回忆我们的社会生活? 我们通过什么方式来判断他人? 我们什么时候会倾向于实现他人对我们的期望?

我们如何解释他人 人们努力使自己的世界更合理: 工人的生产效率下降:是懒惰还是机器问题 攻击自己同学的男孩:是具有敌对性质还是为了反驳他人的嘲讽 销售员夸赞你的上身效果:真心还是为了促使你买衣服 归因因果关系:归因于个人还是情景? 我们无休止地分析和讨论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尤其是消极事件或者预期之外的事件 已婚人士更倾向分析消极行为相对于温暖的怀抱更容易分析冷淡敌对的态度 配偶的回答与他们的婚姻满意度相关: 消极行为持续痛苦——恋人的迟到 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喜欢将女性的亲密行为归结于温柔的性挑逗热情!=性挑逗(错误归因)频繁约会 男性认为女性会喜欢/女性恰恰相反 位高权重尤为体现老板会曲解女下属的行为,完全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性 男人比女人更容易想到性(第五章)同时觉得女的也是这么认为的(虚假普遍性) 如此错误归因可以解释全球范围内的大男子主义 23%女性报告她们曾经被迫进行性行为3%的男性认为具有攻击性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 代表性的观点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性质 (一)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二)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三)期待效应 (四)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三、社会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二)档案法 (三)调查法 (四)现场研究与现场实验(五) 实验室实验 观察法(obervational method)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通过一定组织方式进行直接而系统的观察,由此收集人类社会行为的资料,进而分析和判断变量关系的方法。观察法常常伴随着细致而准确的测量,如运用录音、录像、摄像头监控等方法。 优点: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 长时间生活在被试中,能克服被试人为的紧张情绪 缺点:要等待现象自发出现,不能主动引起,花费时间精力 不易全面把握各种因素 档案法为档案分析法的简称。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搜集各种现存的发表和虽未发表但是通过系统方法记载(如论文、地方志)的知识载体,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借以揭示特定社会行为及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 优点:不引人注目、觉察,排除了特殊反应。研究一段时间内的一种社会心理趋势、特点。缺点:不易得到档案,也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量大、耗时。有赖于分析者的样方法及概括与分析能力不能排除社会现象的多因性,不够准确客观。 调查法是运用各种数据或事实搜集方法,对所关心的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类方法的总称。常有问卷法、量表法和访谈法等。 优点: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 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 缺点: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往往会受条件限制 现场研究是研究者亲临被研究情境——现场,对被试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方法。 优点:在自然情境中对人们进行研究,资料直接来源于实际生活和真实的人,因而真实可靠;现场研究还可以获得其他干扰被试真实生活的方法不可能获得的资料。现场研究获得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1)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 一、社会心理发展 1、社会化 2、态度及其测量 二、认知社会心理学 1、社会知觉 2、刻板印象与归因 3、自我概念 4、价值取向 三、社会互动 1、沟通 2、人际吸引 3、人际关系 4、助人行为 5、侵犯行为 四、社会影响 1、从众、依从和服从 2、劝导与态度改变 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4、合作、竞争与冲突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 柏拉图:人性深受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和社会制度可以改变人性。 亚里士多德:人性由生物本能决定,难以改变。 孔子:对人的社会知觉和评价是相对的。 老子内心和外表的矛盾长存。 二、产生阶段阶段 (一)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 学科影响:社会心理学由“生物还原主义”向“心理还原主义”过渡 心理学与社会学靠近和渗透 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三、迅速发展阶段 社会心理学发展趋势: 1、各种心理学努力寻求统一

2、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并用 3、世界化和本土化相兼 4、各种研究取向进一步综合 5、话语心理学可能促使社会心理学深化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强化、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社会学习的过程:(一)注意过程(二)保持过程(三)复制过程(四)动机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价格,整个社会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等价地给予或回报彼此间所

社会心理学后五章

第五章社会动机 1.单选 1下列那一项属于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的特点(B选择什么样的行为达到目标由群体决定) 2以下不符合动机性质的是(D在人类的行为中,只有表现性行为属于动机性行为) 3下列那种工作特性不能够引发人们的内在动机(D工作者对工作结果不承担负责) 4下列哪一种奖励方式容易降低内在动机的强度(A只要做事就有奖励) 5“免受伤害,免于恐惧的需要”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那个层次(B安全的需要)6下列那一项不属于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的特点(B选择什么样的行为达到目标由群体决定) 7在麦奎尔的动机类型说中,自我防御的需要属于那种动机类型(A 情感性内在动机) 8下列对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和个我取向成就动机的描述错误的是(D个我取向成就动机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选择主要决定于环境压力 9在麦奎尔的动机类型说中,功能性动机属于那种动机类型(D认知性社会动机) 10在麦奎尔的动机类型说中,亲和需要属于那种动机类型(C情感性社会动机) 11下列那一项不属于 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 的特点(A个体对成就 的价值观念的内化程 度较强,追求成就是一 种目的) 二.多选 1在麦奎尔的动机类型 说中,属于情感性社会 动机的有(D自我表达 的需要E亲和需要) 2在麦奎尔的动机类型 说中,属于认知性社会 动机的有(D归因的需 要E客观化的需要) 三.判断 1无论是社会取向成就 动机还是个我取向成 就动机,其目标或优秀 标准的选择都主要决 定于社会(错) 2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 为是由于很强的外在 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 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 影响程度(对) 3人类的行为中,只有 表现性行为属于动机 性行为。(错) 4麦奎尔的动机类型说 认为认知性动机是动 力性,情感性动机是指 导性的(错) 5奖励并非在所有的情 况下都降低内在动机, 只有内在动机很低的 情况下,才会受到外在 奖励的消极影响。(错)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 论认为,尊重的需要包 括自我尊重和他人对 自己的尊重。(对) 7归属和爱的需要比尊 重的需要层次要高。 (错) 8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有 动机推动。(对) 四.名词解释 1过度辩护效应:当外 在的动机取代了内在 动机时,人们有可能会 对自己原来喜欢的活 动失去兴趣。 2亲和动机:又称为结 群动机,是指个人要与 他人在一起,或者加入 某个团体的需要。 五.简答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 次理论。 答:马斯洛认为人类的 动机可以区分为五个 层次,分别是:生理需 要、安全需要、归属和 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 自我实现需要,它们构 成一个有相对优势关 系的等级体系,一种需 要满足之后,另一个更 高的需要就立刻产生, 成为引导人行为的动 力。 2简要分析能够引发人 们的内在动机的工作 特性。 答:1技能多样性;2 任务多样性;3任务重 要性;4自主性;5回 馈性。 3简要介绍麦奎尔的动 机类型说。 答:1认知性内在动机; 2情感性内在动机;3 认知性社会动机;4情 感性社会动机。 4权利的类型。 答:1强迫性权利;2 合法性权利;3奖励性 权利;4专家性权利;5 关系性权利;6信息性 权利;7联系性权利。 5简述动机的性质。 答:1动机是完整的个 人的动机,而不是人的 某个部分的动机;2动 机总是指向人类的一 些基本目标和需要;3 人类的基本动机是相 同的,但满足动机的方 式可以因人而异,因文 化而异;4人类的动机 是复杂多样的,个体的 动机与行为不是一一 对应的关系,而是错综 复杂的;5人类存在无 意识动机或潜意识动 机;6动机是一个连续 不断地,无休止的动态 过程;7并非所有的行 为或反应都是有动机 的。 六.论述题 1结合生活现象论述内 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 关系,并探讨如何避免 动机不当而对行为产 生的负面影响。 答案要点:在人类的行 为中,内在动机和外在 动机都会起作用,但二 者不是简单的相加关 系。当外在的动机取代 了内在动机时,人们有 可能对自己原来喜欢 的活动失去兴趣。这种 现象称为过度辩护效 应,即当人们认为自己 的行为是由很强的外 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 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 的影响程度。 奖励是一个很有效地 动机诱因,在实际生活 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 而普遍的社会机制。但 是,当外在动机凸显出 来时,内在动机可能因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精选.)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 第8章 群体影响

第8章群体影响 纲要:①群体的概念;②社会助长作用;③社会懈怠;④去个体化;⑤群体极化; ⑥群体思维;⑦少数派影响;⑧群体利弊 一、群体的概念。“将他们视为我们”a观点:群体成员间存在互动/互动并相互影响的人;b观点:不同群体可满足人类不同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社会认同需要) 二、社会助长的作用:他人在场的影响 1.纯粹他人在场。唤醒能够增强任何优势反应的趋势。唤醒:身心处于激活状态。唤醒指在刺激作用下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同时加强肌肉的紧张状态。社会唤醒效应:他人在场→唤醒→增强优势反应→促进简单行为/妨碍复杂行为。 2.拥挤现象:众多他人在场。他人的影响效应会随着人数的增加而递增;人群对个体的积极或消极反应都会有增强作用;拥挤会增强唤醒状态。 3.他人在场引起唤醒的原因。①评价顾忌:观察者在场使我们焦虑的原因在于我们想知道别人怎么评价我们。②分心:因他人在场/刺激出现,导致注意力在他人/任务之间的分配冲突,使认知系统负荷过重,引发唤醒(大脑皮层兴奋、肌肉紧张状态)。③纯粹在场。 三、社会懈怠。 1.人多未必力量大。个体一旦受到他人观察,个体的评价顾忌就会增加,这样社会助长作用就发生了;个体一旦消失在人群中,个体的评价顾忌就会减少,社会懈怠就发生了。策略:使个体成绩可识别化。 2.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懈怠。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较常见,但是表现形式没有个人

主义文化背景那么强烈。反社会懈怠的情况:当赋予群体挑战性的任务目标、当群体成员因为成功而获得奖励、当他们有一种把自己的队伍看做“团队”的信念时,社会懈怠程度就会减弱,保持小规模的群体也可以。 四、去个体化:群体中的个体失去自我感 1.群体失控:法不责众。社会助长表明群体能引发人们的唤醒状态,社会懈怠表明社会群体会分散责任,一旦唤醒和责任分散结合到一起,常规的约束就会变小,后果可能令人震惊。群体规模:群体规模越大,不仅引发唤醒状态,还使成员身份模糊化(“匿名感”),个体评价降低,人们注意力集中在情境上,把行为归责为情境。匿名性:由群体、昏暗灯光、戴墨镜、互联网等使知觉到的匿名性增强、去个体化,因而使人更愿意欺骗、自私自利、粗暴言行等邪恶的冲动;匿名性使人们自我的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更容易对情境线索作出回应,无论线索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唤起和分心活动:较小的唤起状态或者分散注意力的事件可能会成为更放肆行为的前奏。 2.弱化自我察觉。自我察觉是去个体化的对立面,自我察觉的人也不太可能做出欺骗行为。“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小心去个体化” 五、群体极化:群体对我们观点的强化。 1.“风险转移”的案例。群体讨论通常可以强化其成员最初的意向。 2.群体对我们观点的强化。①很多研究验证了群体极化现象;②生活中人们往往和观点相似的人进行交往,进而强化原有态度,在学校群体极化、社区群体极化、互联网群体极化、恐怖组织群体极化等例子中体现出来; 3.对极化的解释。①信息影响,基于接受了事实的证据而产生的影响。听到他人观点、积极参与讨论都会导致态度转变(极化);在中心路径说服中,人们看待

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意识答案

2018年10月28日星期日整理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一)1【单选题】威廉·詹姆斯认为,人具有把自己视为()看待的能力。 A、整体 B、主体 C、客体 D、个体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当一个人因为身体不好而感到焦虑时,这就是()。?A、自我概念 ?B、自我认知 ?C、自我意向 ?D、自我情感 我的答案:D 3【单选题】自我意识有()种成分。 ?A、三 ?B、四 ?C、五 ?D、六

我的答案:A 4【判断题】自我意识也可以叫自我。() 我的答案:√ 5【判断题】1790年,威廉·詹姆斯提出了自我意识的概念。() 我的答案:×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二) 1【单选题】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自我部分被称为()。 A、公我 B、私我 C、盲点 D、无意识的自我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根据贝克的观点,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概念的关键词?() ?A、无辜 ?B、没有价值 ?C、有罪过 ?D、被剥夺 我的答案:A

3【单选题】罗杰斯认为自我可以分为现实自我和()。 ?A、虚拟自我 ?B、完美自我 ?C、理想自我 ?D、生理自我 我的答案:C 4【判断题】在对社会化的研究中,父母养育孩子是无条件的。() 我的答案:× 5【判断题】詹姆斯认为自我意识包括生理(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精神)的自我。() 我的答案:√ 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1【单选题】重要他人是指,与自己有密切联系和()的人。 A、血缘关系 B、法律关系 C、从属关系 D、利益关系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在()阶段,孩子开始把自己视为一种社会客体。

?A、萌芽 ?B、准备 ?C、游戏 ?D、竞赛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米德认为,他人指的是个体所属的()。 ?A、社会阶层 ?B、社会群体 ?C、社会背景 ?D、社会制度 我的答案:B 4【判断题】库利认为,自我观念是个体根据自我评价而发展的。() 我的答案:× 5【判断题】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自我意识的产生有三个标志。()我的答案:√ 自我过程(一) 1【单选题】()会决定一个人的自尊。 A、自我评价 B、自我增强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讲稿

第五章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节社会知觉 一、基本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加工和解释,形成完整印象的过程。由各种自然信息所形成的知觉是物知觉,由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是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和群体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对行为原因的知觉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 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3个主观因素:社会知觉的基础是被认知事物本身的属性,但认知者的主观因素也会对社会知觉的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认知者的经验 个体过去的经验不同,对相同的对象的认知也会有不同的结果。现代社会心理学用“图式”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图式的种类:⑴人的图式指人们对某一类人的认知结构。⑵自我图式:指人们对自己的认知结构。⑶角色图式:指人们对特殊角色者的认知结构。⑷团体图式:指人们对某个特殊团体的认知结构。⑸事件图式:指人们对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顺序的认知结构。⑹关系图式:表示比较特殊的、有关自我和他人如何互动的个人期望。 图式的4个主要作用: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个体知觉他人,往往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的中心。2.影响记忆,个体在社会知觉中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3.影响自我知觉,个体会根据已有的自我图式,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个体知觉他人,看见的往往是他想看见的东西,即个体倾向于用图式解释知觉对象。 (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由于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会有所不同。个体往往忽略他不感兴趣的事情,集中于他感兴趣的事情。同样地,能满足认知者需要,符合其动机的事物往往成为注意的中心与认知的对象。 (三)认知者的情绪: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眼光”知觉他人;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则倾向于用消极“眼光”去知觉他人。 第二节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今天我们讲第二节,印象形成于印象管理。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印象,什么是印象形成。 印象是个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当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第一印象是指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现在的好多相亲节目就是凭借对对方的第一印象。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通过这个视频,我们可以看出男女双方在互相选择的时候,就是通过第一印象。 这个印象形成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我们刚刚进入学校的时候,我们会通过第一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眼缘”去选择我们的朋友。那么我们来看印象形成所产生的效应。第一个是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不同会对印象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组织、理解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个体对后续信息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从社会心理学史来看,一般可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分为__D_个阶段。 A.二 B.三 C.四 D.五 2.我们可以激起人们对某件事的恐惧来改变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一般来讲,当对某件事的恐惧达到_A__强度时,相对而言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改变是较大的。 A.中等 B.低等 C.较高等 D.高等 3.在听众没有改变态度的情况下,先向听众提出小的要求。在听众同意之后,再提出更高要求,听众往往也会同意,此称为(A) A.登门槛技术 B.先大后小 C.对牛弹琴 D.折扣技术 4.通常人们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不包括(C) A.改变认知 B.增加认知 C.减少认知 D.改变认知重要性 5.在生活中不难发现,许多友谊、爱情的形成都强烈地受到_D_的影响,如住家的位置、工作场所、宿舍的房间距离、铺位的远近、教室座位等。 A.交往的频率 B.类似性 C.互补性 D.物理距离的接近性 6.从生物学观点去研究侵犯性,不包括(A) A.从后天学习中去寻找原因 B.侵犯性存在于基因之中 C.与异常的XYY基因有关 D.寻找大脑中“侵犯性位置”

7.属于遵从行为范畴的例子是(A) A.在流氓团伙的胁迫下,他杀死了他的亲弟弟 B.很多人喜欢喝茶,我也喜欢喝茶 C.由于时间紧迫,我不得不乘车赶到那儿 D.我们都说雪是白色的 8.当个体在写毕业论文时,他人在场(A) A.会产生社会助长 B.会产生社会抑制 C.对其没有任何影响 D.对其会产生激起 9.在态度的心理成分中,起基础作用的成分是(B) A.情感 B.认知 C.外显行为 D.行为倾向 10.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的是(D) A.接近性 B.熟悉性 C.互补性 D.能力 11.相亲时,如果一个人对对方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后,往往会对这个人的其他特征或能力也给予积极评价。这种现象属于(C) A.优先效应 B.新近效应 C.晕轮效应 D.中心特质效应 12.自我认知的归因偏差研究发现,作为观察者,我们会把他人的行为做(C) A.正确归因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 一、社会化的概念 (一)社会化 社会化(socialization)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一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1.社会化的意义 个人要通过社会化而得以适应社会并获得发展的基点。社会则通过社会化而培养它的继承者,使得人类文化可以延续并在此基础上发展。 2.社会化的内部条件 人类素质(人类个体自身的学习潜力和人类存在独有的语言)客观地决定了人类独有的接受社会化的可能性。 3.社会化的本质 社会化的本质是社会经验的传递。人类社会特有的语言现象为这种传递提供了实现的条件。由于语言的存在,人类祖先的经验得以积累下来,并直接构成后人赖以社会化的最为重要的文化环境。 4.社会化过程的特征 (1)连续性。人生每一阶段的社会化,都是以前一阶段的社会化为基础的。前一阶段的社会化状况,会对后一阶段的社会化产生深远影响。 (2)无终点性。科技的发展,文化的碰撞不断引导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迫使人们不断适应社会新的变化,不断进行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基本目标 1.语言社会化

语言社会化是社会化最为重要的一个目标。本质上人的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的,其他一切社会化目标的实现,也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掌握一种语言本身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一种社会的语言,也就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社会化。 2.社会角色的社会化 一个人一生中的社会角色在不断变化,不同的阶段社会化的任务也不同。社会化的一般结果是使人们适应特定社会的要求,获得特定社会角色的知识技能,并形成与特定社会角色相统一的自我概念。 (三)社会化与个性化 1.个性化的含义 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个人的独特性通过高度带有个人色彩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稳定而特别的个人能力、气质和性格等特点得到显示。 2.个性化的过程 个人的个性化是与社会化同步进行的,社会化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个性化的过程。 (1)对于群体而言,社会对于一个特定群体有着相对一致的期望和对待,这使在同一个特定群体中的人们有着系统化的共同社会生活。因此人们可以发展起社会要求的、共同的、与社会期望一致的观念、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使社会的社会化目标得以实现。 (2)对于个体而言,除了与其群体中他人相对一致的共同生活外,还有着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难于被系统化的社会生活。 ①每一个具体的社会化执行者,除了按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要求、期望和对待作为被社会化者的个人之外,还按照自己独特的倾向与方式对待不同的个人,从而

社会心理学[第八章人际关系及其改善与测量]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说课讲解

第八章人际关系及其改善与测量 一、人际关系及其建立与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慨念与意义 1.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通过直接交往(包括沟通和其他各种形式的交流)过程发展起来的较为稳定的倾向性情感联系。人际关系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直接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2.人际关系的意义 人际关系系统是一个人的情感支持系统。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其自身的意义是由其所存在的社会系统决定的。为此,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的各个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直接成为个人心理健康、工作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重要背景条件。 人们在自己的整个生活结构中,总是将人际关系,特别是亲情置于重要地位。人际关系是人们快乐的重要来源。 (二)人际关系的状态 1.人际关系的状态 (1)动态: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的交换。 (2)静态:在双方直接的语言沟通开始之前,彼此对于对方处于旁观者的立场,没有相互的情感卷入。 2.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过程 (1)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联的状态从无关到关系密切,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过程,依次如下: ①彼此没有意识到对方存在,双方关系处于零接触状态;

②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始; ③交往双方开始直接谈话,产生直接接触。直接接触是双方情感关系发展的起始点; ④沟通不断深入和扩展,双方共同的心理领域也逐渐被发现,并伴随情感逐渐融合。 (2)按照情感融合的相对程度,可将人际关系分为以下三种: ①轻度卷入:共同心理领域较小,心理世界只有小部分重合,情感融合范围小; ②中度卷入:共同心理领域较大,心理世界有较大的重合,情感融合范围相应较大; ③深度卷入:共同心理领域大于相异心理领域,心理世界高度重合,情感融合的范围覆盖了大多数的生活内容。人们往往只同极少数人甚至不能与人达到这种人际关系深度。 应当注意的是,人与人心理世界完全重合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三)人际关系对行为的影响 人际关系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影响的性质与大小,取决于一种人际关系自身的特点及其对于个人的意义。 1.长期与短期人际关系的不同作用 (1)长期人际关系的作用 长期人际关系通常都与重要的社会角色关系相联系,是人们长期社会角色关系伴随的人际情感关系。 长期人际关系与人们的社会角色关系是交织在一起的,涉及的都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关系双方从社会角色上与情感上都有相互的依赖,因此关系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