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信息安全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信息安全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信息安全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2011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信息安全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代码、所属专业大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方向),专业代码:590102,属于计算机专业大类

二、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

三、学制

标准学制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区域中小型企业及一般企事业单位中网络基础架构及其优化、信息安全维护与监理、网络安全产品销售与服务等工作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在生产、服务及管理第一线能从事网络基础建设、信息安全维护与监理管理、网络安全产品销售与支持服务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与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就业岗位与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对应一览表

序号就业岗位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1 系统管理员MCSE、红旗Linux认证证书

2 网络管理员

网络工程师证书(信息产业部)、CCNA(或

H3CNE)、高级网络管理员(劳动部)

3 信息安全维护与服务员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证书、CIW 网络安全操作能手、CISSP、趋势认证信息安全专员证书

五、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网络信息安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中小型企业或企事业单位的网络基础架构与优化、信息安全维护及监理、网络安全产品销售与技术支持服务等岗位工作能力,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自我学习、团队合作、人际沟通等素质)。

具体来看,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知识、技能和素质:

(一)知识要求

1.理解网络及信息安全方面的专业英语术语;

2.熟悉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

3.了解网络的基础架构的规划、建设;

4.掌握TCP/IP网络基础知识,熟悉常见路由协议的应用和故障处理;

5.熟悉数据库、服务器等系统基本知识;

6.熟悉主要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优化技术;

7.熟悉网络安全技术与业界相关产品,能进行安全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8.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与项目管理和工程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

9.具有一定的文档管理的习惯和能力。

(二)技能要求

1.从事网络综合布线,能应用相关网络产品进行网络基础架构及应用;

2.能独立进行网络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3.能独立进行主流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与优化;

4.能独立开展网络安全相关产品的销售和(或)技术支持服务;

5.能够进行网络信息安全的维护、监控、优化及故障排除。 (三)素质要求

1.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直的品质; 2.讲诚信,遵守道德规范; 3.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勤奋努力; 5.有较好的安全意识;

6.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7.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8.较好的方案文字处理能力;

9.良好的学习能力,对新技术有学习、研究精神; 10.综合能力。 六、课程结构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工作的复杂,知识和能力结构完全呈现出金字塔型,系统性很强,而非简单线性,在由典型工作任务到职业行动领域的分析、职业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知识解构和重构中遇到很大困难,无法实现各能力按照阶段的递进而提升的线性分解。此外,计算机类各专业平台课程和岗位课程的相互渗透,也给本专业课程架构的系统性带来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

综合实践课

办公信息处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程序设计与规范 网页设计与制作 网络基本运行与维护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国家必修公共课+校本公共课

信息安全维护与

服务员

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

职业岗位实践与考证 信息安全综合项目训练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安全管理

(网络基本运行与维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网络设备配置与优化(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基本运行与维护)

(信息安全综合项目训练)

中小型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攻击与防御(信息安全技术)

拓展提升课:IT 法律法规

网络工程项目实施与管理

IT 新技术讲座数据存储管理

网络系统集成与优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创新活动学分:科技创新技能竞赛特长生培养假期实践第二课堂

综合能力提升等

学校公共课

就业岗位

图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结构图

七、核心课程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安全管理

本课程主要目标为培养学生架设主流网络服务器(Windows server和Linux server)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课程讲授基于Windows Server和Linux server平台的网络基础配置、IIS服务配置与安全管理、域名解析系统DNS配置与管理、文件传输协议FTP的应用与安全配置、邮件系统的配置与优化管理、网络安全管理、数据管理等。

●网络设备配置与优化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从事中小型企业网络的规划与基础架构以及网络运行优化等职业能力。课程主要讲授主流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利用网络设备进行规划并组建中小型企业网络的方法和基本技能以及对运行网络系统进行优化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中小型网络安全与管理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网络安全规划、设计、实施、维护和管理的职业能力,担负着帮助毕业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从网络管理员向更高层次的企业信息安全主管等岗位迁移的重任。其目标是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重新构建相关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发展职业能力。本课程从技术架构的角度对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解和掌握,提高网络安全的实际操作能力。

●网络攻击与防御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刻理解网络的基本理论,掌握较好的协议分析技巧,熟悉木马、ARP、缓冲区溢出、SQL注入、跨站、Dos等攻击与防御技术,熟练使用加密、备份、还原等工具。

八、毕业条件

本专业学生须同时满足到以下条件方可毕业,具体是:

(一)关于课程与学分的相应规定

修完规定课程并考核合格,获取113个学分(其中创新创业活动学分10分)。

(二)关于公共技术(技能)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规定

1.获得英语应用能力B级证书。

2.至少获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之中的一种:MCSE、红旗Linux认证证书、网络工程师证书(信息产业部)、CCNA(或H3CNE)、高级网络管理员(劳动部)、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证书、CIW 网络安全操作能手、CISSP、趋势认证信息安全专员证书、CEAC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等。

(三)其他

无。

九、附件

(一)学时学分分配表

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型学时数占课程学时比例(%)学分数占课程学分比例(%)公共课必修公共课228 12.21%15 14.56%

校本公共课220 11.78%13 12.62%专业课一般专业课376 20.13%22 21.36%

专业核心课528 28.27%25 24.27%

毕业实践272 14.56%12 11.65%拓展课专业选修课154 8.24%10 9.71%

任意选修课90 4.82% 6 5.83%

小计1868 103

创新创业活动(空白)10 (空白)合计(空白)(空白)113 (空白)注:①A为课程总学时,A=公共课学时+专业课学时+拓展课学时。②B为课程总学分,B=公共课学分+专业课学分+拓展课学分。

(二)学期周数分配表

三年制高职专业学期周数分配表

学年/学期项目、周数

2011-2012 2012-2013 2013-2014 一二三四五六

军训、始业教育 2

课堂教学14 17 17 17 17

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14 期末考试 1 1-2 1-2 1-2 1-2

毕业教育 1 合计17 19 19 19 19 15

(三)教学进程安排表教学进程表

课程分类课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

基本周分配课时数(或周数)

一二三四五六

141717171715

公共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4 4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8 3 3

▲体育

62 4

2/1

学分

2/1学分

0.5

学分

0.5

学分

0.5

学分

0.5

学分★大学生心理发展素质教育16 1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20 1 4×5周

★就业指导18 1 4×4周+2

◆形势与政策0 1 每学期2次报告-- -- ▲大学英语(I)64 4 4

▲大学英语(II)34 2 2

★计算机应用数学56 3 4

★理财实务16 1 1

★人文修养32 2 2

★应用文写作18 1 1

小计448 28 12 11 2 5

专业课▲办公信息处理56 3 4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56 3 4

▲程序设计与规范56 3 4

▲网页设计与制作20+60 5

41-5

66-15

▲网络基本运行与维护64 4 4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64 4 4

★网络综合布线56281-7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安全管

64481-8

▲网络设备配置与优化72489-17

★信息安全技术161210-17

▲网络攻击与防御64481-8

▲中小型网络安全与管理64+32681-8+49-16

▲信息安全综合项目训练32+324814-17814-17

职业岗位实践与考证96 6 8周12-17

毕业设计(论文)68 2 2周10-112周毕业实习204 4 12周小计1176 59 12 12/14 16/10 16/8 16

拓展课

★IT法律法规

30 2 4

1-8

门★网络工程项目实

施与管理

30 2 4

◆IT新技术讲座30 2 4

★数据存储管理30 2 4

★电子商务运作30 2 4

★网络营销与策划30 2 4

★网络系统集成与

优化

64 4 8

2-9

门★网络信息安全管

理64 4 8 任意选修课90 6

小计244 16

创新创业活动学分10

全程总计1868 113 24 23 18 21 16

必要说明:

1、▲考试课,百分制;★考查课,五级制;◆讲座,二级制。

2、岗位认知环节融入课程教学中进行。

3、第五学期(1-8周)开设限定选修课,9-17周技能考核与职业岗位实践。

4、任意选修课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开设。

5、创新创业活动学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技术(能)考核和职业资格考证时间安排表

技术(能)考核和职业资格考证时间安排表

序号名称(级别)性质考核部门考核时间备注

1 MCSE、红旗Linux认证证书专业专业认证第2学期

学生可以

选择考取

任何一种

或几种证

2

网络工程师证书(工信部)、

CCNA(或H3CNE)、高级网络管理

员(人保部)

专业

工信部

人保部

专业认

第3学期

3

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证书、

CIW 网络安全操作能手、CISSP、

趋势认证信息安全专员证书

专业

工信部

专业认证

第4学期

(五)创新创业活动学分安排表

序号项目参考学分数考核部门考核时间备注

1 假期实践

2 专业大一、大二暑假学生可以选择其

中的若干个项目

进行创新创业活

动,总考核学分要

达到10分及以上

2 技能竞赛 4 专业在校期间

3 科技创新

4 专业在校期间

4

“首席工人、技术

能手带徒”或特长

2 专业在校期间

生培养

方可毕业,其中,1-5项考核要达到6学分,第6项考核要达到4学分。

5 综合能力提升 4 专业 在校期间

6 第二课堂 4 学工办 在校期间

合计

10

注: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含在市级以上媒体获得表彰或表扬、驾照、大学英语4级及以上、发表论文、国家级等级证书或行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除外)、大学生创业等。科技创新含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立项、专利(或软件著作权)、参加产品设计或科技创新活动。

(六)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说明 1.专业就业岗位与工作任务分析。 序

主要专业就业岗位 工作任务分析 职业能力要求及素质 1 系统管理员

1. 系统的选型、安装、维护、调优、

备份及恢复

2. 常用软件的安装、配置、调优

3. 数据安全管理

4. 外围设备的安装、维护(包括光

纤交换设备等) 5. 特定系统的服务支持

6. 存储备份产品的技术支持、容灾

的技术支持

7. 服务器的管理:应用服务管理 8. 企业数据的维护、备份 9. 系统平台的升级、迁移、平台测

10. 系统状态的例行检查、分析、实

施报告 11. 系统性能、资源、应用状态的实

时监控 12. 文档的更新

1. 计算机综合能力强,对计算机领域

中的各种常见技术特点有多方位的了解。

2. 熟悉市场主流服务器性能特点,了

解网络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知识。

3. 熟悉市场主流操作系统的性能特

点和各种关系,熟练掌握基本的配置、监控和优化方法。

4. 了解主流硬件系统设备性能特征,

熟悉硬盘,网卡,光盘以及移动存储设备等关键设备在特定环境下的安装和配置方法,熟练掌握数据备份,系统备份和硬件设备的安全装/卸技能。

5. 熟悉主流数据库,掌握数据库应用

技术,能熟练使用数据库查询和编程语言。

6. 了解系统安全的保障措施和规范,

熟练掌握安全应急的常规策略和基本技能。

7. 了解主要应用服务平台:web 服务

器、中间件等

8. 对存储技术和设备有一定认识

2 网络管理员

1. 网络规划设计:网络拓扑、IP 规划、流量分配等

2. 网络环境实施部署、搭建

3. 网络管理

4. 网络布线、设备的安装维护

5. 网络运行维护、监控、故障排除、优化

6. 网络产品、设备选型

7. 网络设备的升级、更新

8. 网管软件的应用

9. 工程文档的撰写、归档 1. 熟练掌握网络技术专业知识,对中

大型企业网整体架构有清楚的认识; 2. 能规划和设计企业网络 3. 熟悉主流厂商网络产品功能、性能、特点,和使用配置;

4. 熟悉主要操作系统的使用;

5. 掌握故障诊断、分析、隔离、排除的一般方法、流程;

6. 熟练使用网络测试、分析工具;

7. 熟悉主要厂商网管软件;

8.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 信息安全维护与服务

1. 收集网络安全信息:网络结构、软硬件环境等

2. 安全产品选型、安装、调试

3. 安全管理:软件的升级更新

4. 系统安全规划、设计、加固、优 1. 了解系统攻击技术

2. 熟悉网络分析、防范技术

3. 熟悉常用系统软件、网络设备、主流的安全产品的工作原理,具备熟练的安装调试操作和故障处理能

5.安全咨询、安全培训:安全标准

咨询等

6.安全评估建议:评估、规划、整

改方案

7.安全稽查审核

8.渗透测试

9.病毒分析、防御、查杀

4.熟悉信息安全标准、行业标准、安

全等保知识等。

5.能根据企业、政府等用户的需求,

制定相关的安全策略,设计安全解

决方案,并能在技术上组织实施6.熟悉常见的系统漏洞、协议、管理、

应用等多方面的安全缺陷。

7.精通一种以上操作系统,精通

TCP/IP协议。

2.实训(实验)场地、实训(实验)的组织、教师配备及考核要求。

(1)考核要求

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注重将各项能力指标作为课程考核要点。课程考核要点:

考核点权重(推荐)

专业知识考核0.2

专业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0.4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0.15

职业素质考核(5S执行情况)0.15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0.1

(2)教师要求

●具备本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并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

●从事实践教学的主讲教师要具备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专业中级以上的IT认证资格证书

(含中级)或工程师资格;

●具备独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能力;

●本专业“双师”资格教师(具备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企业经历)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

●专业教师与学生比例不低于1:25,其中企业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

(3)基本实训条件要求

实训设备和实训场地应满足实训教学基本要求(满足40人上课需求,可以按同一学时使用不同设备确定基本数量)。对应本专业核心技能要求应具备的核心设备及场地要求:

实训室名称网络技术实训室基本面积要求80m2

序号核心设备基本数量要求备注

1 中高端路由器10台

2 低端路由器10台

3 三层交换机5台

4 普通交换机5台

5 防火墙5台

6 服务器1台

7 电脑40台

8 网络设备配置模拟软件40套

3.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及工学结合措施。

专业教学模式可采用基于项目的的行动导向课程教学模式。对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途径的探索,本质上是试图实现校企软、硬资源的高度整合与开发利用,即在校企硬资源(基地建设)联动的基础上,开展校企教育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由此,在探索校企合作途径上,实现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和多方联动,构建“整合-联动”式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将是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

效途径。“整合-联动”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1)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进行多源(多专业、跨课程)集成式教学资源整合和三方实践场所(实训室、校内工作室、校外工作室)一体化联动,真正建成一个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1库3室”教学运作平台,即1个集成专业和课程的开放式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及其运作机制和3个(课内实训室、校内工作室、校外工作室)一体化实践(工作)室的综合联动体系(课内实训室到课外(校内)工作室-校内工作室到校外工作室)。(2)在“整合-联动”的新机制下,以培养学生的硬技能和软技能为双支撑,在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和个人与职业技能的培养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技能,加强学生职业岗位适应的广度,拓宽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以“做中学”的项目化教育为载体,以现代职业化人才培养为最高目标,打造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框架和高度集成的教学资源体系,以CDIO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体系。

4.创新创业活动学分实施方案。

具体见《工学院创新创业活动学分实施方案》。

信息安全培养方案0722

信息安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院简介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78年由原武汉大学建立的计算机科学系,是全国最早建立的计算机科学系之一。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现有四个系: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工程系、计算机应用系、信息安全系;一个实验中心;三个研究所:计算机软件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计算机网络研究所;三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八个硕士点: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数字影视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六个博士点: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是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湖北省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两个本科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实验中心是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学科构架完整,科研平台齐全,包括有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互操作性测评中心、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湖北省多媒体网络通信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科学研究基地。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99人,其中教授50人,副教授89人。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施,使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在信息安全、智能计算、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网络与分布处理、生物信息、建模与仿真、安防数字化智能化等方向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力量。 二、培养方案主要内容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80904K 专业名称:信息安全 Information Security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信息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应用知识,具备信息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工作能力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毕业生能够

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在可持续发展教育观的指导下,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通过信息安全本科阶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息安全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掌握信息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与信息内容安全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综合专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信息安全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或在国内外科研院所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二、培养要求 信息安全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具有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知识方面: 1.基本掌握包括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 2.了解并掌握包括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理解并掌握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4.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工具性知识; 5.扎实掌握近世代数、计算数论等信息安全数学基础; 6.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7.扎实掌握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8.系统掌握应用密码学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9.掌握信息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0.了解信息安全当前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能力方面: 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获取知识能力; 2.具有较强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综合能力; 3.具有基本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能力; 4.具有研究与开发计算机安全软、硬件系统的能力; 5.具有设计与开发安全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项目管理能力。 素质方面: 1.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诚信意识、团体意识等思想道德素质; 2.具备较强的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 3.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与人际交往等文化素质; 4.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5.具备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求实创新意识等科学素质。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2014

西安邮电大学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2014) 专业名称:信息安全 专业代码: 080904K 所属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培养方案制定人签字:年月日院长签字:年月日主管校长签字:年月日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 所属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标准学制:四年 学科门类:工学专业代码:080904K 专业门类:计算机类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掌握坚实的信息安全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在网络安全技术、通信系统安全、数据安全技术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系统研发与集成、运营维护、营销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培养服务于信息安全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要求 1、工具性知识: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较好的文献检索、科研方法和科研论文写作等基本能力。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了解和掌握历史、哲学、法律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自然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数学、物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好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 4、专业知识:掌握信息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信息安全领域基本的专业技能,以及在网络安全技术、通信系统安全、数据安全技术方向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 (二)能力结构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

信息安全实训室设计

“信息安全实训室”设计,打造信息安全人才输出高地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如何有效整体的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对信息安全风险的基本防护能力,已经成为我国每一所高职院校不得不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开展信息安全技术有关的专业或相关课程,加快培养研究型、应用型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已成为大势所趋。 网络信息安全形势 人才需求岗位目标 信息安全实训室建设思路 信息安全实训室整体解决方案,通过VPN、交换机、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以及美和易思攻防实验实训竞赛等网络安全实验组件部署,再搭配课程体系及师资培训,能帮助学校高效的推进人才培养计划,提高信息安全专业的建设水平。

产教结合,一体化教学 实训室模块功能设计 1、信息安全云实训 信息安全云实训平台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以课程内容为核心,集知识培训、技能训练、仿真演练、管理考核于一体,满足各行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 2、攻防演练 攻防演练平台的设计是为了满足网络信息安全方向的竞赛需求。比赛阶段分为基础考核、CT夺旗、综合渗透、攻防对抗。从不同角度,由初级、中级、高级分阶段体现参赛者的综合网络安全攻防能力。 3、网络空间安全靶场 网络空间安全靶场提供模拟真实攻防案例,为美和易思合作信息安全专业开展实训教学提供快速响应的实战训练环境。

课程体系设计 通过分析信息安全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以美和易思合作信息安全专业岗位为基础,深入分析专业岗位群内各岗位间的共性与差异性,整合一批基础课程、更新一批专业核心课程、新建一批岗位导向课程,形成基础通用、专业平台、岗位导向三个层面的课程体系。

信息安全产品培训方案

信息安全产品培训方案 *****有限公司 2016年08月05日

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前言 (1) 1.2培训目的 (1) 1.3培训内容 (2) 1.4培训安排 (2) 第2章培训原则 (3) 2.1培训范围 (3) 2.2培训时间 (3) 2.3培训师资 (3) 2.4对培训人员的要求 (3) 2.5提供中文授课及中文材料与培训教材 (4) 第3章*******原厂商培训计划细节 (4) 3.1产品基础培训 (4) 3.2系统运行维护培训 (4) 3.3技术答疑 (5) 3.4有针对性的二次培训 (5) 3.5升级培训服务 (5) 第4章培训安排 (6) 4.1培训讲师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应用交付基础培训(现场培训) (6) 4.3应用交付系统运行维护培训(集中培训) (7) 第5章培训教材简介 (9) 5.1配置与管理 (9) 5.2单设备接线方式 (9) 5.3配置界面 (10)

5.4配置和使用 (11)

第1章概述 1.1前言 系统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系统安全评估及网络行为监控项目实施完成以后,如何才能对所有设备进行有效管理,是所有系统管理员关心的问题。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稳定运行,提高其使用效率和安全性,需要对用户的系统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使他们能掌握产品的配置、故障诊断、设备管理、达到能独立进行日常管理,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使管理员能够更快的进入环境,真正帮助管理员对系统进行有效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因此,为用户培训出一支有较高水平的技术队伍,来保证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也是十分重要的。 针对系统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系统安全评估及网络行为监控项目我司会对硬件设备提供现场操作使用培训,其内容涉及设备的基本原理、安装、调试、操作使用和保养维修(产品维护、故障排除、性能优化等)等,我司会在本章中提供详细的培训方案。 1.2培训目的 培训目的有两个: 强化分支机构IT人员对设备的认识程度及维护能力,让其可自主完成对应用交付运维; 强化总部IT人员,对集中管理平台使用及认知,让其可担当其省分应用交付运维工作,并分担总部在应用交付运维上的工作。 用户方的技术人员经培训后应能熟练地掌握与本产品有关的软件及硬件维护工作,并能及时排除大部分设备故障。本文件是*******科技技术支持部培训中心对采购人进行应用交付的使用维护的培训大纲。 针对培训对象按不同的级别进行了分类,共设定了两个级别的培训项目:入门级别(初级)和专家级别培训(中级、高级)。对于每个培训项目,本文件第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080904K) 一、专业介绍 信息安全专业,学制4年,专业门类为工学。本专业始建于2015年,是一个综合、交叉的学科领域,涉及计算机、通信、数学、物理、法律、管理等多学科。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专任教师中有河北省优秀省管专家1人,河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 本专业依托网络空间安全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河北省省级重点学科、河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作为专业支撑;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以及学缘结构合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及网络靶场实验室、信息安全基础实验室、计算机核心课程实验室等良好的实验教学条件和丰富的图书资料。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政府、国防、科研、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政务、军事、公安等领域的信息安全研究、应用、开发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培养目标1:系统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应用

知识。 培养目标2:具有较强的信息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工作能力。 培养目标3: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有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继续深造的潜力。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安全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进行科学研究、应用开发、技术服务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信息安全专业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的基本能力,养成关注专业前沿技术发展、自主学习、具备创新精神的素质。 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具备的能力和养成的素质: 1.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 1-1: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 1-2:掌握信息安全专业及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1-3:熟悉国家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2-1: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工作能力; 2-2: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应用外语获取知识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信息安全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12 授工学学位)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经过培养实践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从2008年9月起试行按一级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 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2.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 3. 可胜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科技管理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 (1) 计算机存储及网络存储系统(2) 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 (3) 超高密度存储理论与技术(4) 多媒体技术 (5) 计算机高速接口与通道技术(6) 集群与网格计算 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 (1) 现代数据库理论与技术(2) 高性能软件关键技术 (3) 并行分布式及高性能计算(4) 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 (5) 移动实时计算(6) 计算辅助设计 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1) 并行计算与分布式处理及应用(2)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3) 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4) 智能控制与嵌入式系统 (5) 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6) 多媒体信息处理(包括生物信息技术) 4.信息安全专业 (1) 密码理论与技术(2) 计算机网络安全 (3) 信息系统安全(4) 鉴别与授权管理 (5) 信息对抗(6) 可信计算 三、学习年限 硕士生实行以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制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 总学分要求≥34学分,其中学位要求课程学分要求≥22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信息安全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培养方案 授工学学位)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经过培养实践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从xx年9月起试行按一级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 3、可胜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科技管理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1) 计算机存储及网络存储系统 (2) 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3) 超高密度存储理论与技术 (4) 多媒体技术(5) 计算机高速接口与通道技术 (6) 集群与网格计算 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1) 现代数据库理论与技术 (2) 高性能软件关键技术(3) 并行分布式及高性能计算 (4) 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5) 移动实时计算 (6) 计算辅助设计 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

并行计算与分布式处理及应用 (2)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3) 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 (4) 智能控制与嵌入式系统(5) 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 (6) 多媒体信息处理(包括生物信息技术) 4、信息安全专业(1) 密码理论与技术 (2) 计算机网络安全(3) 信息系统安全 (4) 鉴别与授权管理(5) 信息对抗 (6) 可信计算 三、学习年限硕士生实行以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制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 2、5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总学分要求≥34学分,其中学位要求课程学分要求≥22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34学分修课学分理工医≥22学分校级公共课程≥6学分(一外2学分、自然辩证法2学分、科社1学分、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1学分)学科(专业)要求课程≥16学分(含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4学分,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2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要求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550自然辩证法322春或秋马克思主义学院必修=6学分408、55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41春或秋马克思主义学院4 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2春或秋外国语学院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161春或秋本学科专业要求的课程0 11、500矩阵论483秋数学与统计学院必修≥3学分0

2018版信息安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8版信息安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简介 信息安全专业是为适应国家“信息强国”战略而设的一个新兴本科专业。湖北大学信息安全专业自2012年首次招生,每年招生规模在40人左右。依托于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建设,2016年6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和数学与统计学学院联合申请并成功获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本专业以信息学科为平台,以信息安全为方向,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分为网络安全和系统与应用安全两个专业培养方向。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以及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信息安全相关的实际问题。努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专业业务素质、较强创新与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研发、信息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信息安全教育、信息安全管理与执法等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代码:080904K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在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信息安全领域的科技研发能力。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具有终生学习能力、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能在信息技术产业、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及国家信息安全的相关部门和机构中从事信息安全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毕业5年后,经过实践锻炼能够达到信息安全相关领域工程师的职业要求,成为业内技术骨干或承担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解决信息安全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二、毕业要求 通过本科阶段学习,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的毕业要求(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信息安全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信息安全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信息安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同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信息安全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信息安全工

信息安全实训室建设方案

DCN信息安全及攻防实训室 建设方案 神州数码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信息安全及攻防”实训室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安全人才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安全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设计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们的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信息安全及攻防”实训室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安全专业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科/高职/中职院校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根据就业前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以就业需求为向导,贴近企业课程置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德才兼修,开拓新型教学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择以工作过程为向导的教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双师型教师培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安全实训室的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训室对学校的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训室对教师的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训室对学生的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安全实训室对DCN的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安全实训室建设要点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平台对业务的支撑,与时俱进.....................................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完整的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开放的实验设施平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有效的实验平台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丰富的培训教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师资培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权威认证培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服务保障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信息安全及攻防”实训室解决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安全实训室拓扑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安全实训室设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安全课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面向中高职院校—DCNSA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面向高职、本科院校 --DCNSE.........................................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安全实训室基础实验项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DCST系列产品实验项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训室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训室物理布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训室设备安装和布线示意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训室教学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统一平台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级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 信息安全与管理 610211 二、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三、学制 3年 四、学习形式 全日制 六、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创新意识,掌握网络攻防技术,熟练掌握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应用及数据恢复技术,能够根据单位实体的要求,制定安全策略和方案,在信息安全领域,从事信息安全技术服务相关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规格 1.知识要求 (1)具备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基础知识 (2)具备大型数据库知识 (3)具备信息系统基本操作及维护知识 (4)具备信息安全产品各项功能理论知识 2.技能要求 (1)掌握企业大型数据库备份和数据恢复技能 (2)掌握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维护能力 (3)熟悉信息安全管理产品企业安全设备的功能测试、设备安装、

调试及技术应用维护 (4)具备网络安全防范策略和系统加固措施的制定能力 (5)具备操作系统安全防范能力 3.素质要求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2)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与钻研精神 (3)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4)能积极地进行自我激励,具备承担工作压力的能力 (5)具备勤奋踏实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责任心 (6)具备岗位适应力 (7)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 4.证书要求: (1)取得工信部中级工资格证书 (2)取得趋势科技TCSP行业职业资格证书 (3)取得CIW网络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 八、培养模式 依托“武汉·中国光谷”的地理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广泛的校企合作为基础,以职业素质素养为领引,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构建“就业为导向,职业引领项目教学与实境训练”的产学一体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XXX学校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方案

XXX学校信息安全实验室 设计方案 北京网御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4-03-30

目录 一、概述................................................................................................ - 3 - 二、设计目的........................................................................................... - 4 - 三、总体架构........................................................................................... - 4 - 3.1、所需软硬件................................................................................ - 5 - 3.2、培训 ......................................................................................... - 6 - 3.3、实验教材................................................................................... - 6 - 3.4、产品报价................................................................................... - 6 - 四、实验和演练........................................................................................ - 6 - 4.1、网御安全综合网关技术实验.......................................................... - 6 - 4.2、网御入侵检测技术实验 ................................................................ - 7 - 4.3、网御漏洞扫描系统实验 ................................................................ - 7 -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Information Security 专业负责人:黄晓芳主管院长:范勇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韩永国 Director of Specialty: Huang Xiaofang Executive Dean: Fan Yong Academic Committee Director: Han Yongguo 一、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名称 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70,允许学习年限为3-6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Ⅰ.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 4 years,at least 170 credits, 3-6 years schooling allowed Degrees Conferred: Bachelor and Science (B.S.) 二、培养目标 培养拥有较高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遵守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具有信息安全领域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能够胜任政府、军队、金融、公安和商业等部门信息安全管理执法、信息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信息安全产品开发、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运行维护、信息安全技术咨询服务、信息安全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设计型和研究型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Ⅱ.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o make the students have higher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qual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mply with information security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has a strong ability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in information security field,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can use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analyze and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can be competent for commercial law enforcement of government, military, finance, public security and other departments, security analysis and design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duct develop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infrastructure,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consulting services, information security edu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work. To make the engineering talents have the applic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abilities. 三、培养规格及要求 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和信息安全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毕业生应能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2.掌握信息安全、计算机与网络通信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以及思维方法; 3.具有分析、设计和实施信息安全系统的基本能力,开发信息安全产品的能力; 4.了解信息安全领域的新技术和发展动向,初步掌握信息安全产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5.具有良好表达、沟通技能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面向攻防实战的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方案详细

面向攻防实战的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方案 引言Introduction 为满足军工、航天、网警、电信、教育等行业对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攻防演练、安全研究等需求,天融信科技基于虚拟化技术开发了攻防演练系统,并以此系统为核心打造了面向攻防实战的信息安全实验室。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 安全研究:以行业信息化、网络安全、为主要出发点、重点研究信息管理和安全应用,建设新技术开发与验证平台,研究信息安全取证、破译、解密等技术。并负责对电子数据证据进行取证和技术鉴定。 安全研究实验室示意图 应急演练:随着信息安全的日益发展,网络新型攻击和病毒形式日益恶化,因此以安全运维、快速响应为目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提高在网络空间开展信息监察、预防、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攻防演练实验室示意图 人才培养:近年来,信息技术已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已成为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性问题。但由于国专门从事信息安全工作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阻碍了我国信息安全 事业的发展 信息安全实验室示意图 解决方案Solution 天融信基于攻防演练系统和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全力打造出基于安全研究、应急演练、人才培养所需要的信息安全实验室,实验室分为5 个区域:信息安全研究区域、信息安全演练区域、信息安全设备接入区域、竞赛与管理区域和远程接入区域。

实验室网络拓扑结构 信息安全攻防演练系统(Topsec-SP):是通过多台专用信息安全虚拟化设备,虚拟出信息安全所需的场景,例如WEB 攻防平台、应用攻防平台、威胁分析平台、数据挖掘平台、基线扫描平台、漏洞分析平台、木马分析平台等等。同时系统提供相实验指导书和实验环境场景。 信息安全研究平台(Topsec-CP):是通过智能信息安全靶机系统、信息安全智能渗透系统和信息安全监控系统实现红、蓝对战实战。并对实战过程进行监控,实现测试过程和结果动态显示。 实验室设备接入区:是能够满足用户在演练和实战时通过接入特殊设备来完成用户自定义的实验需求,例如UTM、IDS、漏扫、AIX、HP-Unix 等通过虚拟化技术无法完成的设备。 测试、培训、研究和管理区:相关人员通过B/S 做培训、研究和管理所用。 远程接入区:能够满足用户通过远程接入到信息安全实验室,进行7*24 小时的测试和研究。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18信息安全培养方案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专业:信息安全代码:0810Z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信息安全领域的专门人才。要求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掌握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或研究方向的发展现状和先进的研究方法,熟练掌握1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开发能力。 二、研究方向 1.密码学 2.系统安全 3.网络安全 4.应用安全 5.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及其密码应用 6.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 7.信息安全测评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学制为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学术型硕士参加科研、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的时间为年。 四、培养方式与原则 1.学习各环节的设置与安排及学分要求 (1)课程学习时间为2学期。课程设置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组成。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必修学位课三类;非学位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共选修课两类。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至少应修满28学分,其中学位课17学分,非学位课8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但一般不超过33学分。

(2)本学科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可在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学院的信息与通信工程、理学院的数学等跨学科选修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必修学位课、专业选修课,所修学分可以计算作本学科培养方案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学分。 (3)本学科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在本学科培养方案内多选修专业学位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所修学分可以计算作本学科培养方案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学分。 2.导师负责制与培养要求 (1)导师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全面关心硕士研究生的成长,对研究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导师应根据本方案的要求,认真制定培养计划,检查并督促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社会实践以及论文研究工作。导师指导研究生论文选题、文献查阅、论文调研、课题研究、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应注意在各个环节上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2)科研团队应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工程实践、学位论文选题、科研工作及论文撰写、预答辩和答辩等各个环节上积极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和监督作用,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导师要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硕士研究生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其他 无

2019信息安全专业 培养计划

信息安全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Information Security 一、培养目标 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遵守信息安全政策法规,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信息科学和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具有信息安全领域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具有国际视野和跟踪网络空间安全前沿领域发展的洞察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信息安全专业高素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信息产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的设备应用、产品研发与应用、信息系统安全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技术咨询与评估服务、信息安全规划管理等应用型、设计型和研究型的工作;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The program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 thorough grounding to cultivate high-level researchers and doers with good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literacy,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o abide information security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grasp of natural science, humanities and social knowledge,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and key technology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have the strong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tracking ability of cyberspace security frontier development insights, teamwork spirit and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bility,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fessional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lifelong learning ability. Students after graduation can be prepared for any professional role they might choose research, design,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consultation, evaluation services and practic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es, research institutes, universities, security departments and other community groups, and pursue their advanced degrees in information security,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other related fields and cross subjects. 二、基本规格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