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功能成像(fMRI)技术

脑功能成像(fMRI)技术
脑功能成像(fMRI)技术

第四节脑功能成像技术1

语言神经认知机制研究是语言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语言与大脑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研究语言在人脑中的理解与产生的过程。但是人脑被一层厚厚的颅骨所包围,因此仅凭肉眼无法判断大脑处理语言时的情况。认知语言学通过语言理论的假设来构建语言认知模型,心理语言学则通过行为学方法,通过测试量表来研究具体语言结构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但是,这两种研究方向都不能直接观察大脑实时处理语言的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语言科学研究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语言研究中,其中PET和fMRI尤其是fMRI技术又是神经认知科学研究被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一脑功能成像技术简介

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即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刺激作用于大脑会产生血流变化,利用血液中注射的放射性示踪物质来和脑活动的某些脑区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刺激任务与特定脑区之间的关系。fMRI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的简称,中文名称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其实质就是在磁共振成像的基础上获取大脑活动的功能图像,以获取被试对所给语言、图形、声音等刺激材料进行加工时产生的fMRI信号并加以分析,以确定这些刺激材料与对应脑区的关系,从而分析其脑机制。赵喜平(2000)认为所谓的fMRI就是利用MRI对组织磁化高度敏感的特点来研究人脑功能,特别是大脑各功能区划分或定位的无创伤性检测技术。由于PET技术在技术要求以及资金需求方面的原因,用于认知任务的研究越来越少,现在主要的脑成像技术就是fMRI,因此这里主要介绍fMRI技术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对实验数据的解读。

1.1 fMRI的发展及其原理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产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1970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Raymond Damadian发现正常组织的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信号与病变组织的信号明显不同。这以后Paul Lauterbur、Peter Mansfield 和Graunell发展了各种成像方法。1976年 Mansfield得到了第一幅人体断层像,1977年世界上第一台名为indomitable 的全身磁共振成像装置诞生,1978年的图像质量已经接近CT,1980年磁共振成像设备用于商业用途,这之后,磁共振成像技术开始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美国Technicare公司、GE公司、

1 为了使读者能够直观的了解脑功能成像的实验过程,本章节的图片除了引用编著者已经发表的陈国之外,还参考了https://www.360docs.net/doc/22788293.html,/afni、https://www.360docs.net/doc/22788293.html,/products/e-prime/网站的部分图片。

德国Siemens公司、荷兰的Philips公司等先后成为最负盛名的磁共振设备制造商,临床上也开始应用磁共振成像做疾病的早期诊断,到1985年全世界就装备了511台磁共振成像设备。MRI装置的磁场强度也逐步增大,由最初的0.1T(T Tesal 磁场强度单位)以下到目前临床上运用最广的为1.5T、3T的MRI设备,国外的某些研究机构已运用场强高达9T的MRI装置进行认知科学的研究。我国现在也正在开展磁共振装置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结束了MRI设备完全靠进口的历史,一些低场磁共振已经可以实现国产,但是在高场磁共振技术上和国外还有一段差距。

MRI扫描设备包括磁体、线圈(包括射频线圈和梯度线圈)、主控计算机和工作平台。整个磁共振室还要包括其他的外设如电源、频闭设备、空调等。磁体可分为永磁型、常导型、混合型和超导型四种。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脉冲信号以及对磁共振信号进行空间定位。主控计算机和工作平台用于采集数据。近来还有公司生产了专门用于fMRI实验的装置,大大方便的实验操作,但是一般成本较高,国内鲜有采用。现在运用最广的是超导型MRI设备,它的信噪比高、稳定性好,可用于高场强的MRI装置,对于fMRI的研究非常有效,用于fMRI研究的MRI装置一般最低的要求是1.0T以上的超导型MRI扫描系统。

MRI是对基于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的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核磁共振)现象的应用。NMR现象是美国科学家Bloch和Purcell于1946年同时发现的。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围着核旋转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组成。在人体内广泛存在的氢原子核,其质子有自旋运动,带正电,产生磁矩,如同一个磁体,这个磁体的自旋是杂乱无章的,但在均匀的强磁场中,磁体的自旋将按磁场磁力线的方向重新排列,这时用特定的射频脉冲去照射这些含有原子核的物体,物体就会将这些能量吸收,从而产生核磁共振现象,也就是现在广义上的磁共振成像。

fMRI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左右,是在磁共振成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一般有3种,脑血流测定、脑代谢测定、神经纤维示踪技术。在实验研究中应用最广的脑功能成像方法为脑血流测定,它又包含有注射造影剂、弥散加权、灌注和血氧水平依赖成像等方法。现在最为流行的fMRI成像方法是血氧水平依赖成像即BOLD(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成像技术,BOLD技术由美国的S.Ogawa提出,1991年美国的明尼苏达大学、贝尔实验室、麻省总院、威斯康星大学也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90年代中期后,fMRI开始在对运动、记忆、学习、语言等人脑高级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血氧水平依赖(BOLD)的主要原理是,人的血液中包含两种物质:氧合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是逆磁物质,而去氧血红蛋白是顺磁物质,当给予刺激时,需要消耗体内的氧和葡萄糖,因此,当刺激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血氧水平是下降的,但是随着神经元的兴

奋,会带来更多的血氧,因此去氧血红蛋白就相对减少,这样两种不同磁化物质的增减状态不同,表现出不同的MR信号,张武田(2001)认为“将这种磁性物质的相对增减记录下来,就反映了相关脑区的激活状态”。

二 fMRI实验研究介绍

1 实验设计和刺激软件

fMRI实验设计一般有两种:组块设计和事件相关设计。(见图1、2)组块设计(Block Design)就是将实验任务分为几个组,每组包含有同一类型的实验材料若干,每组重复连续给予被试刺激,由被试做出反应完成任务。事件相关脑功能成像(ER-fMRI)的实验设计,贾富仓等(2001)将其定义为:“一次只给一个刺激 ,经过一段时间间隔再进行下,一次相同或不同的刺激。它的核心是基于单次刺激或行为事件所引发的血氧反应”。他们认为事件相关较组块设计有如下优点:一是它具有随机化的优点,二是可以对被试和实验任务作选择性处理,三是可提供脑局部活动的反应特点。应该说事件相关设计的应用前景相当看好。在Block设计中,一般要求一组刺激的时间要等同于控制所呈现的时间,而且每个实验序列内,Bloc的数量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在事件相关设计中,刺激之间的间隔时间一般要求随机化,但是间隔一般不能太短,否则影响在前一刺激结束的短时间内大脑恢复不到“初始状态”。每个刺激材料的呈现时间也要尽可能的短,以让被试的大脑在尽快完成任务后恢复至初始状态。实验中的控制任务就是用来恢复大脑初始状态的任务,不要求被试反应并要在开始实验前嘱咐被试,在出现控制任务时放松休息,不要再想实验,只要注意屏幕的提示即可。fMRI实验的控制任务一般都使用十字符号放置于屏幕发中央。刺激任务就是我们在实验中要考察的对象,在早期的fMRI实验中,有单一实验材料单一任务的设计,但是在近期的fMRI实验中,有可能是一种刺激做不同任务,也可能是不同刺激做相同任务,总之在最近的fMRI实验中一般都要求有两种以上的刺激或者任务,这样才能比较任务之间的差异,得出不同语言刺激材料或者任务激活的脑区。这些实验材料或者实验任务,在Block设计中,相同的要放入一个Block中,在事件相关设计中,不同的实验任务或者实验材料,可以随机放置在任意的时间序列中。选择Block设计还是事件相关设计,没有统一标准,要视具体实验而定。这些设计在具体实验的时候需要用软件加以实现。现在一般常见的软件有DMDX、E-Prime等,E-Prime软件的编写比较直观,非常适合fMRI实验。图3就是E-Prime软件的工作界面截图。

30s 30s 30s 30s 30s 30s

30s 30s 30s 30s 30s 30s 30s

图1. Block 设计图示

0.2-2s 0.2-2s 0.2-2s 0.2-2s 0.2-2s 0.2-2s

8-16s 8-16s 8-16s 8-16s 8-16s 8-16s 8-16s

图2.事件相关设计图示

图3. E-prime 主控制面板截图

在使用E-Prime 软件编制刺激程序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刺激的间隔时间,还可以设定随机程序,让刺激材料随机出现。同时这个软件还支持声音、图片以及视频刺激程序的编制。在使用这个软件进行fMRI 实验的时候,被试进行实验任务的反馈信息不要呈现在屏幕上,但是

要设定软件的记录程序,把被试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记录下来,以供行为分析和fMRI实验数据的处理用。

2 fMRI实验设备

fMRI实验除了需要磁场强度在1.5T以上的磁共振扫描系统外(需要配备脑功能成像软件,一般都是EPI扫描序列),还需要的设备如下:呈现刺激材料的计算机(装备E-Prime或者其他刺激呈现软件)、LCD投影机和反光镜(如果有条件可配备fMRI实验专用视觉呈现设备)、反应按键盒、音频设备、装备SPM或者AFNI等fMRI图像分析软件的计算机等。

3 fMRI实验参数

常见的参数有T1、T2*像、TE(time of echo)、TR (time of repetition)、FOV (field of view)等,T1、T2*像是MRI机器采集图像的不同格式,功能像一般是T2*像。TE是回波时间,TR是重复时间,这些时间表明机器采集实验数据需要的时间,其中TR表示单次激发扫描全脑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机器在2-3秒左右。FOV是观察视野,指机器所能采集到大脑图像的范围。实验扫描参数的设定,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要根据机器的具体性能和实验目的以及实验设计确定。下面所列是一组Simens Sonata机器fMRI成像的参数,可以参考,如:三维结构像采用扰相梯度回波(Spoiled Grass)成像序列进行扫描,获取128层矢状位图像,具体的扫描参数是TE=1.17ms、TR=30ms、层厚=1.30mm、间隔=0.26mm、FOV=325mm、Matrix=128×128;水平结构像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序列进行扫描,获取20层的水平位图像,具体扫描参数是TE=442ms、TR=15ms、层厚=5mm、间隔=1.5mm、FOV=220mm、Matrix=256×256;功能像采用基于BOLD的EPI成像序列进行扫描,获取20层的水平位功能图像,具体扫描参数是TE=1s、TR=100ms、层厚=5mm、间隔=1.5mm、FOV=220mm、Matrix=64×64。

4 fMRI实验数据处理

fMRI实验所采集的大脑图像包括解剖像和功能像两种,要分别对这两种图像进行处理。常用的fMRI实验数据处理软件有SPM(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AFNI( Analysis of Functional NeuroImages)等。具体的处理步骤一般分为预处理和统计分析两个部分。预处理包括三维重建、空间标准化、时间与空间平滑等。统计分析是通过相关分析、反卷积运算来获取局部脑功能活动的统计参数图。下面以AFNI软件为例介绍处理的全部过程。AFNI软件要基于Linux平台运行。下面是这一软件面板的截图。

图4.AFNI软件主控制面板截图

解剖像的处理解剖像的处理比较简单,因为解剖像所起的作用就是定位,因此,主要就是将采集到的解剖像进行3D重建并加以标准化就可以了。在AFNI软件中,3D重建主要通过to3d 命令加上扫描时的图像采集参数进行转换,然后在AFNI软件的控制窗口中选择合适的参数就可以实现。图像标准化则通过空间标准化来进行,主要是通过前联合上缘、后缘、后联合下缘(具体位置如下图)以及大脑同一平面的两个任意点这五个位置进行空间定位,将采集到的三维图象转换为Talairach-Tournoux( Talairach&Tournoux,1988)坐标。

图5.空间标准化位置示意图

功能像的处理功能像的处理一般要经过:头动校正、空间标准化、空间平滑和时间平滑、去线性漂移、生成统计参数激活图、计算激活体积、统计激活脑区坐标、比较不同任务的激活脑区等。头动校正的面板如图6,选择2D Registration与3D Registration各做一次校正,

其中弹出的对话框中的Base栏内填一个比较稳定的时间点。为了提高信噪比,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我们要使用3dmerge命令对数据的功能图像进行高斯平滑,全高半宽(FWHM)的大小选择一般选择3-5之间,选择参数越大,平滑效果越好,信号损失也越大(图7是平滑后的功能像截图)。时间平滑选择3dTshift和3dTsmooth命令,去线性漂移使用3dTcat命令。在以上这些处理步骤完成之后要进行功能图像的后期处理,主要是使用3dCalc命令进行平均激活图的计算,使用3dClust命令进行激活体积的计算,以及通过相关分析以及反卷积分析(3dDeconvolve)来比较不同任务激活脑区的差异。

图6. 头动校正控制面板

图7.某层大脑水平切面的功能像示意图(右图是左图方框及其附近位置的功能激活曲线,表明这个脑区在

这一实验中的激活情况)

图8.色彩及阈值控制面板

以上这些处理都完成以后,我们只要将功能像与解剖像叠加在一起,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的激活脑区的定位图。点击AFNI主面板上的Define Overlay会弹出下面的图像阈值控制面板,通过下面对功能图像色彩以及阈值的控制面板对具体任务的激活脑区的图像进行调节。

SPM( 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是统计参数图的缩写,是脑功能成像实验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数据处理软件。最初是由英国的Karl Friston 在1991提出设计思想并于1994 年设计出SPM 94 ,后来又出现SPM 95、SPM 96、SPM 99以及SPM2、SPM5。SPM和AFNI最大的不同在于SPM的源代码不具有开放性,而AFNI基于LINUX的设计给了研究者进一步改进的空间。SPM处理的基本步骤和AFNI基本相同,但是每个步骤的具体实现和AFNI有很大的不同,SPM中使用的标准坐标系统是MNI坐标,而AFNI是Talairach坐标,在处理过程中,SPM按照设定的程序直接将不同被试的大脑转换为标准脑,而AFNI在进行标准化转换过程中,必须使用人工操作,将人脑的三维结构图像和与功能像使用了相同层厚以及间距和观察视野的水平解剖像先行对齐,再做转换,这能保证将三维像和功能像在标准化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减少到最小的程度,尽管也有局限性。但是从软件的操控性和直观性来看,SPM比AFNI具有优势。

三 fMRI实验相关的准备

实验前实验方案要根据实验目的和fMRI实验的可操作性来确定。一般要经过课题组内语言学、心理学及神经科学以及影像学等方面研究者的讨论后确定。实验方案的语言材料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听觉语言刺激在音节上,视觉语言刺激在字形上、频率上要基本匹配。同时实验方案最好要预先做神经心理行为学实验,通过软件分析行为实验的结果来进一步确定实验的可行性。

实验中在实验方案确定以后,首先要准备磁共振设备一台,场强在1.5T以上并且装备EPI 扫描序列,同时要配备专职扫描人员。还需要一台装备有E-Prime或者其他可编制刺激程序软件的电脑,按实验设计编制刺激程序,同时准备投影设备和电源以及实验情况记录表格、被试情况记录表格以及实验知情同意书以及实验后的调查问卷。在这些准备就绪之后,可以在磁共振设备中设置参数,并被试练习实验,嘱咐被试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以上各项工作完成后将被试放入磁共振设备并开始实验。

实验后在实验完成之后,就是处理数据,准备一台性能较好的电脑,装备AFNI、SPM或者其他处理软件,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实验数据的录入处理,得出大脑激活图,并分析激活脑区的具体坐标和干兴趣脑区的激活体积,比较不同实验材料或者不同实验任务激活脑区的不同,并取图撰写实验报告。下图就是fMRI实验后得到的大脑激活图像,这是大脑水平面的连续截图,其中的L表示右边为左脑,图中的颜色棒表示激活强弱,Z表示所截取的脑图在T-T三维坐标中的Z轴(上下轴)位置。

图9.处理完成后叠假的大脑水平切面激活图

四 fMRI技术在语言研究中应用和前景

fMRI技术运用于语言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运用于汉语研究是上个世纪末。这些研究主要是对词义进行定位研究,还有部分研究涉及到二语习得的脑区定位。有些成果,例如,

Siok等(2004)在Nature杂志发表的汉语人群习得英语神经机制的fMRI研究结果,已经为国际社会公认。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语言神经机制研究主要有字词生成、语义判断、语音判断等,但是这种模式似乎也可以运用于其他的实验研究当中,因此这里只能是大致根据fMRI 实验的特点来简要的介绍几种模式。

第一,单字或整词全部呈现模式。如Kansaku等(1998)的实验中呈现给被试两组汉字,一组是“抽象概念”(abstract concepts)字,如“无”;一组是“具体事物”(concrete objects)字,如“猫”。结果显示,被试完成抽象概念字时双侧枕叶、颞叶激活,并且没有发现左右枕叶和颞叶有明显不同;但是在具体事物字的实验中,发现主要激活区在左半球枕颞叶、Wernick 区周围。因此作者认为,大脑左半球的枕颞区对具体事物汉字比抽象事物汉字的加工起更重要的作用。Luke等(2002)的实验使用的汉语实验材料是动词和副词组成的词组,包括:符合句法的词组:匆匆离开

不符合句法的词组:离开匆匆

不符合语义的词组:伤了门唱了字念了汽车

英语的材料(Kang等1999),包括:

正常的词组:grew plants

不符合句法的词组:forgot made

不符合语义的词组:heard shirts

实验中还加入了一个字形判断的任务,用作基线(baseline)任务,以消除字形的影响。实验中的被试母语为汉语,十岁以后开始学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并至少接受了10年的英语教育。被试通过两种语言的流利度测试,发现两种语言的熟练度差异显著。

实验任务是判断所呈现的词组是否符合句法或语义。实验结果显示:在汉语句法加工中激活较大的区域包括左额中回(BA9、46),左额中上回(BA10),左胼侧胝体下(BA34),右额上回(BA10),左舌回(BA17),右枕下回(BA18),小脑左前叶和右侧山顶部;语义激活区包括左额中回(BA9),左额下回(BA45/46),右额下回(BA46),左颞中回(BA21),右枕下回(BA180),左侧丘脑和小脑扁桃体部。

第二,部分呈现模式。Zhang等(2004)的研究模式是,通过在屏幕上呈现两组词,让被试判断第一组词(一个词)与随后呈现的第二组词(两个词)中的哪个词语义相关。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左前额叶下回在汉语的语义辨别加工任务中激活明显。

第三,问题模式。这种问题模式一般是全部呈现完实验材料后,设计正误判断。例如第四,语音感知和判断模式。用于fNRI实验的核磁共振机,噪音比较大,因此似乎不能用来进行语音实验,但是由于处理技术的进步,fMRI在语音研究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Tan等(2001)利用fMRI研究了汉字语音的加工和汉字形音通道之间的关系。实验对所谓的“规则字”(如:铜,即声旁的读音和整字的读音相同)和“不规则字”(如:训,即声旁的读音和整字的读音不同)

汉字:铜训

读音: tong2 xun4

偏旁和读音:同 tong2 川 chuan2

研究认为,左额下回,左侧运动区包括辅助运动区、左颞上回在形到音的转换中起重要作用,左额、颞下回和语音分析相关,运动区皮层和表达相关。左额叶中部(BA9)是朗读象形文字语音加工时的中介,参与形到音的转换过程;右脑,特别是右颞上回对音调和文字形状的加工起作用;前扣带回在认知控制和通过探测认知状态来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中起作用。不规则字加工与更多脑区相关则表明:对这些字的语音解码过程有更复杂的脑加工机制。

fMRI技术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是语言中的许多问题还没有涉及到,例如句法问题,几乎很少有人涉及到。因此,掌握这项技术对于语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当然,fMRI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时间分辨率不高,不能捕捉语言加工的动态过程。Diana (2006)认为脑功能成像的的结果与前人的研究存在不一致,甚至脑成像研究之间也存在着不一致的地方,这表明脑成像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实验所得到的信号没有统一的解释模型,因此实验设计就非常的重要。但是作者仍然相信,脑功能成像研究可以引领一种神经失语症学和认知神经心理

学无法预测的全新的语言观。而且,脑功能成像必须要有好的语言理论指导,才会有清晰的方向。这实际上与神经语言学与理论语言学的关系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赵喜平编著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原理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 2000

何华张武田国外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概况《心理学报》2001 24(6):729-731 Talairach J and Tournoux P. Co-planar stereotaxic atlas of the human brain. Thieme Medical publishes, New York,1988.

贾富仓翁旭初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生理科学进展》 2001 32(4):368-370

汤慈美主编神经心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

WT Siok, CA. Perfetti, Z Jin, LH Tan. 2004 Biological abnormality of impaired reading is constrained by culture nature vol431:71-76

Diana Van Lancker Sidtis 2006 Does functional neuroimaging solve the questions

of neurolinguistics? Brain and Language 98:276–290

脑功能成像(fMRI)技术

第四节脑功能成像技术1 语言神经认知机制研究是语言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语言与大脑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研究语言在人脑中的理解与产生的过程。但是人脑被一层厚厚的颅骨所包围,因此仅凭肉眼无法判断大脑处理语言时的情况。认知语言学通过语言理论的假设来构建语言认知模型,心理语言学则通过行为学方法,通过测试量表来研究具体语言结构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但是,这两种研究方向都不能直接观察大脑实时处理语言的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语言科学研究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语言研究中,其中PET和fMRI尤其是fMRI技术又是神经认知科学研究被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一脑功能成像技术简介 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即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刺激作用于大脑会产生血流变化,利用血液中注射的放射性示踪物质来和脑活动的某些脑区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刺激任务与特定脑区之间的关系。fMRI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的简称,中文名称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其实质就是在磁共振成像的基础上获取大脑活动的功能图像,以获取被试对所给语言、图形、声音等刺激材料进行加工时产生的fMRI信号并加以分析,以确定这些刺激材料与对应脑区的关系,从而分析其脑机制。赵喜平(2000)认为所谓的fMRI就是利用MRI对组织磁化高度敏感的特点来研究人脑功能,特别是大脑各功能区划分或定位的无创伤性检测技术。由于PET技术在技术要求以及资金需求方面的原因,用于认知任务的研究越来越少,现在主要的脑成像技术就是fMRI,因此这里主要介绍fMRI技术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对实验数据的解读。 1.1 fMRI的发展及其原理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产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1970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Raymond Damadian发现正常组织的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信号与病变组织的信号明显不同。这以后Paul Lauterbur、Peter Mansfield 和Graunell发展了各种成像方法。1976年 Mansfield得到了第一幅人体断层像,1977年世界上第一台名为indomitable 的全身磁共振成像装置诞生,1978年的图像质量已经接近CT,1980年磁共振成像设备用于商业用途,这之后,磁共振成像技术开始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美国Technicare公司、GE公司、 1 为了使读者能够直观的了解脑功能成像的实验过程,本章节的图片除了引用编著者已经发表的陈国之外,还参考了https://www.360docs.net/doc/22788293.html,/afni、https://www.360docs.net/doc/22788293.html,/products/e-prime/网站的部分图片。

认知神经科学脑成像技术简介、当前应用及展望

2、认知神经科学脑成像技术简介、当前应用及展望 答: CT、MRI——癫痫的病因 SPECT——脑血流灌注 PET——脑代谢 MRS——脑内生化物质的改变 fMRI——血氧水平依赖(BOLD)描述大脑内神经元激活的区域 脑电图—主要体现在对于癫痫源或者功能区的定位帮助,并不能用于诊断病人是否患有癫痫 【以上是一个课件中得到的,我不是很明白说的意思。】 下面是关于fMRI的应用发展 1. 功能核磁共振的概念、特点及工作原理 (1)概念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利用超快速的成像技术,反映出大脑在受到刺激或发生病变时脑功能的变化。它突破了过去仅从生理学或病理生理学角度对人脑实施研究和评价的状态,打开了从语言、记忆和认知等领域对大脑进行探索的大门。 传统的磁共振成像(MRI)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它们所测量的磁共振信号有所不同。MRI是利用组织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核处于磁场中发生的核磁共振现象,对组织结构进行成像,而fMRI所测量的是在受到刺激或发生病变时大脑功能的变化。根据所测量的脑功能信号的不同,磁共振功能成像主要有以下四种工作方式:①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oxygen-level-dependentfMRI,BOLD-fMRI),它主要是通过测量区域中氧合血流的变化(或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实现对不同脑功能区域的定位;②灌注功能磁共振成像(perfusionfMRI),又称为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imaging,PWI)。这种成像方法主要用于测量局部脑血流和血容积;③弥散加权功能磁共振成像(diffusion-weightedfMRI),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量水分子的随机运动;④磁共振波谱成像(MRIspectroscopy),该方法用于测量脑的新陈代谢状态以及参加到新陈代谢中的某些物质(如磷和氧)的含量。目前,临床上和脑科学研究中一般都是用第一种方式,文献中出现的fMRI,如果不做特别说明,一般都是指BOLD-fMRI,简称为fMRI。 (2)工作原理 BOLD 技术是fMRI 的理论基础。当大脑在执行一些特殊任务或受到某种刺激时,某个脑区的神经元的活动就会增强。增强的脑活动导致局部脑血流量的增加,从而使得更多的氧通过血流传送到增强活动的神经区域,使该区域里的氧供应远远超出了神经元新陈代谢所需的氧量,导致了血流中氧供应和氧消耗之间的失衡,结果造成了功能活动区血管结构中氧合血红蛋白的增加,而脱氧血红蛋白的相对减少。脱氧血红蛋白是一种顺磁性物质,其铁离子有四个不成对电子,磁距较大,有明显的T2缩短效应,因此在某一脑区脱氧血红蛋白的浓度相对减少将会造成该区域T2。信号的相对延长,使得该区域中的MR信号强度增强,在脑功能成像时功能活动区的皮层表现为高信号,利用EPI快速成像序列就可以把它检测出来。

近红外成像仪的应用范围

一、近红外成像仪的应用范围及举例 (一)fNIRS在心理学研究中的运用 1. fNIRS在基础心理学中的运用 由于fNIRS作为一种便携,无创伤的脑成像技术,有较好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因此该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中。其中主要包括对视觉、情绪、注意、记忆,执行功能等的神经机制的探索。值得一提的是,近二十年来fNIRS在婴儿和成人的言语成像研究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有60余篇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分别与脑部经典言语区相关。fNIRS的无创伤性、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以及对被试动作的高容忍度,使其成为了言语成像领域的优势技术1。1998年第一次用商用fNIRS系统证实了布洛卡区在言语过程中的活动(Watanabe et al., 1998)。后来研究中用不同的近红外设备均能观察到小孩、成人以及婴儿的大脑经典言语区的皮层激活。用一系列声音(如,人造声音、音乐以及说话声)作为对婴幼儿的听觉刺激,证实了一些重要的争论,如多通道感知觉的发展,听说模式形成的潜在机制,语言习得的大脑机制,以及说话和音乐反应的大脑单侧化优势发展。 2. fNIRS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运用 fNIRS具有无创性、便携性的特点,因此fNIRS首先被广泛运用于儿科临床中, 以监测高危早产儿童的脑部血氧状况, 监测新生儿的发展状况。由于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对儿童进行脑功能成像的研究往往较为困难,导致以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为对象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较少近年来, 随着fNIRS在幼儿神经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人们将对神经系统发育生长最快的时期——婴幼儿阶段的人类大脑发展机制有更为深入地了解。 此外,fNIRS还广泛用于不同年龄段人群认知功能的比较以及认知老化的脑功能研究。 例如一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发展性阅读障碍是指儿童智力正常,并且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但是阅读成绩显著落后于其年龄所应达到水平的一种学习障碍现象。针对其它功能监测技术对阅读障碍患者大脑功能进行监测所得到的不同结果,设计了合适的实验范式对汉语儿童阅读障碍患者在进行汉字语音和语义加工时的大脑皮层活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汉 1Quaresima, V., Bisconti, S., & Ferrari, M. (2012). A brief review on the use of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NIRS) for language imaging studies in human newborns and adults.Brain and language,121(2), 79-89.

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障碍静息态脑功能连接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障碍静息态脑功能连接分析 [摘要] 目的利用?o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fALFF值及功能连接方法分析T2DM患者脑功能改变,探讨病情严重程度和认知障碍对于T2DM患者脑功能连接改变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基于静息态fMRI的方法,对31 例T2DM患者及27例健康对照者基于比率低频振幅技术进行脑功能连接分析研究。得到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所有被试者的fALFF值并进行组间比较,获取fALFF值有差异的脑区;以这些脑区为种子点进一步进行基于全脑体素水平的功能连接分析,最后将患者的MMSE评分与异常功能连接的脑区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多个脑区功能连接异常,T2DM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共有7个脑区的fALFF值出现异常增加或减低;基于这些脑区进行全脑体素水平的功能连接分析,有多个脑区出现功能连接的异常增强或减弱;患者的MMSE评分与异常功能连接的脑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T2DM患者存在多个脑区fALFF值异常及多个功能连接异常的脑区,其中部分脑区可能是其产生认知功能及视觉功能障碍的神经病理机制,同时部分脑区存在认知及运动功能异常及代偿的神经调控机制;患者临床认知障碍与多个不同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认知障碍;比率低频振幅;功能连接 [中图分类号] R587.1;R4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09-0008-05 Analysis of resting brain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 LIU Yongbo1,2 LU Li1 1.Basic Medical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2.Shanxi Lu'an Group General Hospital,Changzhi 04620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brai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2DM by using fALFF value of 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functional connection method,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everity of disease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on the changes of brai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2DM. Methods The brain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nalysis of 31 patients with T2DM and 27 healthy controls based on the 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was studied,based on the resting state fMRI method. The fALFF values of all subjects in the cas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obtain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groups to obtain the brain regions with different fALFF values.

BrainScan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

# Data Analysis # Clinical research - adults 離 Neur odevelopment # Neurocognition - adults # Neonatal and pediatric reserach 參 Hardware Development # Multimodal Monitoring 研究热点领域(数据来自国际fNIRS 学会) * BrainScan 所测激活功能区映射实例图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光学探头贴附头皮,发射和接收多个波长的近红外光, 进而测量出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浓度变化,实现对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的监测。 北京心灵方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 推出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BrainScan 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系统, 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填补了 国内空白。 fNIRS 探测原理光路图 安全友好的光学脑功能成像新技术 近年来,脑成像技术成为认知神经科学方 面研究的新宠。作为光学脑成像技术之一的近红 外光谱技术,具有实时和非侵入性,时间精度 高,灵活,易用,低成本等优点,没有受试者限 制和使用场景限制,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安 全友好的脑成像技术,对现有的fMRI 等技术是一 个非常有益的补充。 该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采用高性能光电 元器 件,具有高导联、高敏感度、高稳定性的 特点。Br ainScan 继承了fNIRS 技术的优点,同 时针对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开发,拥有多种配置 供用户选择,满 足教学、科研、临床不同需 求。 近 红外 光谱脑功能成像是一种全新的基 于血氧的经颅光学成像技术,良好的时空间 分辨率,没有受试者限制和使用场景限制, 所以尤其适合特殊 受试群体(儿童、老人、 病人等)和真实情境下(课堂、运动训练、 社会交互)的脑科学研究。

人民医院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项目的公开招投标书范本

温州市政府(分散)采购 招标文件 采购编号:CTGC-H 项目名称: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近红外脑功能成 像系统采购 采购人: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盖章) 采购代理机构:浙江省成套工程有限公司(盖章) 日期:年月日

招标文件目录 第一章招标公告 (2) 第二章投标须知和投标须知前附表 (4) 投标须知 (7) 一.说明 (7) 二.招标文件 (8) 三.投标文件 (9) 四.投标文件的递交 (13) 五.其它 (13) 第三章招标项目要求 (15) 一、采购内容及技术参数要求 (15) 二、其他要求 (17) 第四章开标、评标和定标须知 (19) 一.开标 (19) 二.评标 (20) 三.定标 (22) 四.质疑和投诉 (22) 第五章投标文件的有效性 (24) 第六章评标办法 (26) 第七章合同条款 (28) 一、合同协议书 (28) 二、合同主要条款 (29) 第八章投标文件部分格式 (32)

第一章招标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浙江省成套工程有限公司受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委托,现就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欢迎国内合格的供应商参加投标。 .采购编号:CTGC-H .投标人的资格要求,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要求,国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②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应包含本项目的经营内容; ③⑴制造商投标的,须具备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⑵代理商投标的,须具备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或营业执照注册所在地的医疗器械经营审核主管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若代理商所投是国产产品,产品制造厂家须具备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④投标人及法定代表人有效无行贿犯罪记录证明(在投标文件递交截止之日前个月,各级各地检察机关的行贿犯罪查询结果均有效); ⑤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⑥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投标人无以下不良行为:在公开网站上能查到的被财政部或浙江省财政厅处理(或处罚)而处于暂停政府采购资格期的或处于暂停承接业务资格期的;或被国家级、浙江省级、温州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处罚处于暂停承接业务资格期的;或被温州市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列入不良行为还在公示期内的或者处于暂停政府采购资格期的。 .报名时间和地点:即日起至投标截止时间前(上午:-:,下午:-:,双休日及节假日除外),到温州市鹿城区牛山路号牛山商务大厦室报名并获取招标文件并完成网上报名(报名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2788293.html,/),如对招标文件有疑问的,答疑时间按招标文件规定执行。获取招标文件:人民币元(售后不退))。 .招标文件公告期:自本公告发布后的第个工作日时止 .报名时所需资料(复印件均须加盖投标人公章): ①投标单位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2788293.html,/)上的单位详细信息打印件,或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打印件、复印件均须加盖投标单位公章,下同); ②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和被授权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适用于非法定代表人参加报名

重点:静息态功能连接与解剖结构连接在人脑中联合研究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Radiology 2010Sep ;33(5)作者单位:510515广州,南方医院影像中心通讯作者:邱士军,E-mail:qiu-sj@https://www.360docs.net/doc/22788293.html, *审校者 DOI:10.3784/j.issn.1674-1897.2010.05.Z0501 【摘要】 大脑半球多个脑区血流低频振荡信号变化存在同步性,它反映了这些脑区的神经活动存在相关性,这 些脑区间神经活动相互关系被定义为功能连接。扩散张量成像是目前唯一可以无创伤地获取人脑白质纤维束信息的技术。联合应用功能连接与扩散张量白质纤维束成像技术,可以探讨研究人脑静息态功能连接与解剖结构连接之间的关系。就静息态功能连接与扩散张量成像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两者联合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连接;结构连接;扩散张量成像 静息态功能连接与解剖结构连接在人脑中联合研究 Combination of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 and anatomical links in assessing human brain connectivity 刘珍银邱士军神经放射学 * 综述 脑的结构组织所体现的功能特征主要表现在功能分区与功能整合。大脑半球多个脑区血流低频振荡信号变化存在时域相关性,它反映了这些脑区的神经活动存在相关性,脑区间神经活动相互关系被定义为功能连接。已有证据证明大脑神经元在解剖学上和功能上都是分组的(形成神经元簇),解剖上也已经发现了功能柱的结构存在。通常认为脑部功能连接反映脑部解剖结构连接,但是关于两者的确切关系仍未完全明了。 1静息态功能连接的概念 Biswal 等[1]首次以左侧大脑半球运动皮质作为感兴趣区(ROI ),检测其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 )信号低频成分(f <0.08Hz )的时间序列,并与全脑其他脑区的低频BOLD 信号时 间序列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在没有任务状态下,左右两侧大脑运动皮质BOLD 信号低频成分存在显著的时间相关性。功能连接被定义为“空间上分离的部位在神经生理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esting -state fMRI )是近年来脑功能研究热点之一,与任务态脑 功能成像不同,其不需外部刺激或任务设置,反映人脑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神经活动。对于任务相关的脑功能成像研究,常采用组块(BLOK )实验设计方法,其数据处理常采用模型驱动(mold-based )的方法,即根据任务态与静息态脑区BOLD 信号的差异值确定激活脑区,这间接反映了任务相关的局部脑区神经元活动;然而,人脑处于静息状态时,多个脑 区仍存在自发神经元活动,并且呈现时间相关性。在没有任何外部刺激的静息态下进行脑功能实验研究,需采用新的分析方法,如选取某感兴趣区作为种子体素,以种子体素的BOLD 信号时间序列与全脑其他体素作相关分析,但此方法亦存在局限性,ROI 的选择可能因手工操作者不同而存在差异,同时此方法亦可出现假阴性结果[2]。为避免这些问题,常联合应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 ent analysis,ICA )方法进行BOLD 信号数据处理,ICA 方法将四维BOLD 信号分解成三维空间信息与一维时间序列信息。这些BOLD 信号中既包含了 反映脑部神经元活动信息,又包含了机体运动或生理活动产生的噪声[3],虽然联合应用ICA 方法可以一定程度分离出诸如心脏博动、呼吸运动等噪声,但仍有不少残留噪声[4]。收集这些生理噪声信息,并在BOLD-fMRI 信息数据处理过程中减去相应的生理噪声信息数据,可成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应用上述方法可以显示脑部功能连接图,但仅反映大脑皮质的神经元活动情况,不能显示脑白质信息。 2扩散张量成像的基本原理 纤维束成像是近年来在扩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MRI 新技术,它使得在活体研究人脑白质纤维结构成为可能。Pierpaoli 等[5]首先应用扩散张量成像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在活体人脑勾画出脑白质主要纤维束结构走向。DTI 基本原理:在均质 的水中,水分子的扩散运动表现为三维随机运动,其在不同的方向扩散程度相同,称为各向同性(isotropic );但在人脑组织中,水分子的运动则因为 :411-415;431

brainimage脑功能成像技术

脑功能成像技术 近20年来,随着现代物理、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脑功能成像技术(functional brain imaging)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批功能强大的无创性脑功能成像手段相继诞生。这促使研究者们对脑功能成像技术及其在认知过程、情绪过程中的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将它们迅速应用到认知神经科学以及心理学的各个领域中,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果,促进了这些领域研究的深入化进程。 (一)使用脑功能成像技术的理由 研究者进行脑功能成像技术进行实验,最明显的目的是为了将脑的结构与其功能联系起来。我们已经知道,脑的许多功能都是定位于大脑的神经组织结构之中的;基于此,研究者们开始试图成像出那些参与到不同脑结构激活中的基本过程。现代神经成像假定,我们可以根据组成复杂心理过程的一些基本操作的结合来对其进行最好的描述,这些基本过程并不是定位于大脑中的某个单一部位的,而通常是神经元网络共同作用的结果。神经成像的这一假定自然而然地导致了人们对与基本心理过程相伴随着的脑激活的探讨。而将这些基本过程成像到大脑中的区域和功能性网络就是现代脑成像研究的主要目标。 对不同脑结构的功能的详细成像可以为我们提供关于基本心理过程的可靠证据。一旦我们能够确定,特定的脑区与某一心理过程有关系,就可以超越这种结构与功能的简单对应关系,而使用统计技术(如区域间相关、因素分析、结构方程建模等)来进一步考察与复杂心理任务有关的激活环路,分析出心理任务中包含了哪些基本过程的结合。这样,通过考察激活模式,我们就能从简单到复杂,并能了解在某一模式中所激活的结构所具有的功能。此外,在脑损伤研究中,还能帮助我们推测受其影响何种脑功能会丧失。 使用脑成像技术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可以分离心理过程。如果我们能够获得不同心理任务所导致的激活模式的数据,就可以用它来检验这两个任务是否存在双重分离(Smith和Jonides, 1995)。这种分离的原理是:假设某特定脑区A处理某认知过程a ;类似地,某特定脑区B处理某认知过程b 。假设有1、2两种心理任务。任务1需要心理活动a参与而不需要b ;任务2需要心理活动b参与而不需要a 。如果我们在被试完成这两种任务时对其

无创脑成像技术有哪些

1.无创脑成像技术有哪些? 答:无创脑成像技术有10种: (1)X射线断层成像(CA T) (2)近红外光学成像(DOI) (3)事件相关光学信号成像(EROS) (4)光声效应成像 (5)磁共振成像(MRI) (6)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fMRI成像的物理学基础是核磁共振现象:自旋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如氢原子核)在外界静磁场中发生磁化,环绕静磁场的纵轴拉莫进动,产生静磁矩,在一定频率(拉莫共振频率)的射频脉冲作用下,吸收能量发生能级的跃迁,而射频脉冲停止后,跃迁的原子核通过弛豫回复到原来的能级状态,同时释放出能够被记录到的能量信号。选择不同的成像周期的重复时间参数和成像的回波时间参数,可以得到不同参数依赖的加权图象,如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质子密度像。

fMRI成像的时间可以短至几十毫秒,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1毫米,能同时提供大脑结构像和功能像获得准确的空间定位,可以无创性地多次重复实验。但fMRI测量的信号不是直接的神经活动信号,其测量的血氧变化信号一般滞后于神经活动(4~8秒)响应延迟,目前能够达到的时间分辨率最多只能在数百毫秒数量级。 (7)脑电图(EEG) 脑电图是通过脑电图描记仪将脑自身微弱的生物电放大记录成为一种曲线图,以帮助诊断疾病的一种现代辅助检查方法.它对被检查者没有任何创伤。 (8)脑磁图(MEG) 脑磁图是一种完全无侵袭,无损伤的脑功能检测技术,可广泛地用于大脑功能的开发研究和临床脑疾病诊断。MEG的检测过程,是对脑内神经电流发出的极其微弱的生物磁场信号的直接测量,同时,测量系统本身不会释放任何对人体有害的射线,能量或机器噪声。在检测过程中,MEG探测仪不需要固定在患者头部,测量前对患者无须作特殊准备,所以准备时间短,检测过程安全、简便,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 (9)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系统是利用正电子同位素衰变产生出的正电子与人体内

TechEn CW6近红外脑成像系统

CW6系统简介 ?由TechEn & 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合作制作。 ?连续激光,性价比高。 ?测试组织内的氧合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和全血红蛋白的浓度变化。 ?灵活,可移动;帽子制作灵活;超薄探头。 一、硬件部分 1、CW6从构造上来说是连续波(continuous wave,CW)系统,它包括:、 ?控制板 ?计算机和显示器 ?光学纤维 ?USB线和电源线 ?激发器 ?探测器 2、激光的发射与接收 ?激光源发射器:激光通过模块左侧的激光源连接口发射。这些连接口与光纤的SMA连接口相匹配。每个激发左侧的螺杆可用于手动调整输出激发的强度。 ?激光探测器:接收、检测经过人体组织后的激光。 3、控制模块卡和连接显示面板 ?控制模块卡:控制模块卡通过一根USB线连接CW单元和控制电脑。 ?连接显示面板:控制卡上面的3个LED灯显示系统的状态。电源(表示CW6正在工作),激光器(至少有一个激发器在工作),运行。 4、探头 ?帽头超薄,可以与脑电、TMS,功能磁共振很好的兼容。 ?探头的排布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而自制,也可以使用配送的标准的帽子。 二、软件部分

1、Homer 可视化,实时数据采集,实时显示。 支持图像重建、滤波,个体和组分析。 操作简单,开源免费。 2、EZ大脑定位系统 ?可以定位大脑激活情况,提高可重复性和可信度。EZ地图可提高数据和结果比较的定位精度。 ?定位:指针引导操作员将数字跟踪定位到鼻根、枕骨隆突和耳根处; ?显示激活:显示大脑皮层表面,可用于显示重建结果中大脑皮层的激活状态。 3、软件开发工具包 ?TechEn开发了一款应用协议接口(API)和开发工具包,研究人员可以把CW6原始数据转换成他们自己的软件可显示或分析的数据。TechEn的应用协议接口和开发工具包提供了先进的工具,以便研究人员可以用他们自己的视角和方法深入分析他们的研究,如显示或分析。值得强调的 一点是,这个功能是TechEn的CW6光学系统才有的。 三、产品特征 高灵活的探头设计 极高的时间分辨率 可移动性强,方便灵活 可与fMRI、脑电、TMS兼容 四、产品应用 ?婴幼儿认知发展:以前没有合适的手段对婴幼儿的认知发展进行考察,近红外的出现为此类研究提供了可能。 ?感知运动:因为受到肌电和头动伪迹的影响,EEG/ERP和fMRI在研究感知运动方面受到很多限制。近红外在这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语言和言语:功能近红外被广泛应用于语言的偏侧化、听觉和视觉的语言加工、言语产生、言语流畅度的研究。例如,Kovelman等人(2007)研究了双语者的脑功能,发现双语者的半球优势 随着语境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趋势。 ?临床:功能近红外广泛应用于癫痫、抑郁、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疾病的研究和临床治疗中。 ?视觉加工:视觉刺激会引起HbO的上升和HbR的下降(Meek et al., 1995、Plichta等人,2007,Neuroimage)用快速ER设计考察了视觉区对光栅的加工。

FMRI成像技术

FMRI 人们越来越执著于对客观、确凿的大脑真相的追寻,现在有了一种非常优秀的大脑成像技术,那就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空间编码是磁共振成像的关键技术。 自上世纪90年代初问世至2007年底,这种技术已出现在12000多篇科学论文中,而且这个数字至今还在以每周30至40篇的速度增长。人们之所以对它如此重视,那是因为比起现有其他大脑功能成像技术,fMRI在“观察活动中的大脑”时,不仅时间分辨率更高,就连空间分辨率也可达到毫米水平。借助fMRI,对大脑的研究便可扩展至记忆、注意力、决定……在某些情况下,fMRI技术甚至能够识别研究对象所见到的图像或者阅读的词语。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这些揭示不禁让人期待在大脑中鉴别谎言这种复杂状态的可能性。 人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对于人脑功能的探求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长久以来,科学家们就注意到这样的事实:即人脑的功能反映在大脑皮层是按空间分区的,在脑内次级结构也是按空间分隔的。研究脑功能映射(Function Brain Mapping)有许多成功的模式(Modality),例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向脑内注射15O水后,通过测量局部脑血流(rCBF)的方法来检测大脑的活动。脑电图(EEG)和脑磁图(MEG)也可检测大脑对诱发刺激响应的电或磁信号,但很难对活动区作准确的空间定位。在众多的模式中,用于脑功能定位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或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研究脑功能的非介入技术,已经成为最广泛使用的脑功能研究手段。最早起源于1991年春天,美国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MGH)的磁共振研究中心利用磁共振成像生成反映脑血流变化的图像。它虽然是一种非介入的技术,但却能对特定的大脑活动的皮层区域进行准确、可靠的定位,空间分辨率达到1mm,并且能以各种方式对物体反复进行扫描。 fMRI的另一个特点是:能实时跟踪信号的改变。例如在仅几秒钟内发生的思维活动,或认知实验中信号的变化,时间分辨率达到1s。大批的脑科学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从事磁共振功能神经成像的研究,并将它应用于认知神经科学。医学领域的迫切需求也进一步促使fMRI技术的发展,一些在病理方面的应用已初见端倪,例如利用扩散(Diffusion)成像和灌注(Perfussion)成像技术对大脑局部缺血进行诊断等。 物理基础

现代脑成像技术的发展历史

现代脑成像技术的发展历史 现代脑成像技术在19世纪末初具雏形,在德国神经学家Emil Dubois-Reymond发现神经活动可引起电信号改变的基础上,1875年Richard Caton首次记录了兔脑神经的电活动;1929年Hans Berger首次借助置于头皮的电极,成功测量到脑部的电活动,成为脑电(EEG)发展的里程碑;Adrian等于1934年,Jasper等于1935年也观察并证实了Berger的观察。从此,EEG的客观存在才得到了科学界的一致认同。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家们开始记录同执行任务相关的EEG,将与刺激事件相关的,并在时间上与刺激锁定的EEG信号平均起来,观察到一系列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这些电位提供了关于认知活动的脑内信息,而且具有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被称为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在脑电发展的同时期,1890年开始,人们就知道血流与血氧的改变(两者合称为血液动力学)与神经元的活化有着紧密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发明,成为医学影像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1990年,基于传统的MRI技术,美国Bell实验室的Seiji Ogawa等人根据脑功能活动区氧合血红蛋白(HbO2)含量的增加导致磁共振信号增强的原理得到了关于人脑的功能性磁共振图像,发明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该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 另外,随着“洞见五脏症结”的要求出现,在1973年,Godfrey Hounsfield发明了X线计算机辅助断层成像(CT)技术,这是现代临床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此后,人们对CT技术进行了扩展,70年代产生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SPECT)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PET扫描技术在脑功能定位上的效果比SPECT好,它可以三维高空间分辨地对脑活动区进行定位,出现后迅速成为神经科学界的宠儿。

脑成像基础知识

TR(time of repetition,TR)又称重复时间。MRI的信号很弱,为提高MR的信噪比,要求重复使用同一种脉冲序列,这个重复激发的间隔时间即称TR。 弛豫(relaxation,经常被误写为“驰豫”)是指在核磁共振和磁共振成像中磁化矢量由非平衡态到平衡态的过程。在统计力学和热力学中,弛豫时间表示系统由不稳定定态趋于某稳定定态所需要的时间。在协同学中,弛豫时间可以表征快变量的影响程度,弛豫时间短表明快变量容易消去。这个系统可以是具体或抽象的,比如弹性形变消失的时间可称为弛豫时间,又比如光电效应从光照射到射出电子的时间段也称为弛豫时间,政策实施到产生效果也可称为弛豫时间。 弛豫时间有两种即T1和T2。 T1 T1为自旋一晶格或纵向驰豫时间,纵向磁化强度恢复的时间常数T1称为纵向弛豫时间(又称自旋-晶格弛豫时间)。 T2 T2为自旋一自旋或横向弛豫时间,横向磁化强度消失的时间常数T2称为横向弛豫时间(又称自旋-自旋弛豫时间)。 T2* 在理想的状态下,在同一磁场下,给定的化学环境中,所有的核以同一频率进动。但是在实际系统中,各个核的化学环境有细微的不同。 1/T2* = 1/T2 + 1/T (inhomo) = 1/T2 + γΔB0 不像T2,T2*受磁不均匀性的影响,T2*总是比T2短。 T1总是比T2长吗? 一般来说,2T1 ≥ T2 ≥ T2*。在大部分情况下,T1比T2长。 常见弛豫时间值 以下为常见健康人体组织的两个弛缓时间常数大概数值,仅供参考。 1.5特斯拉主磁场之下 组织类型T 1 大约值(毫秒) T 2 大约值(毫秒) 脂肪组织 240-250 60-80 全血(缺氧血) 1350 50 全血(带氧血) 1350 200 脑脊髓液(类似纯水) 2200-2400 500-1400 大脑灰质 920 100

脑功能成像

脑功能成像 文章目录*一、脑功能成像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脑功能成像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脑功能成像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脑功能成像的相关疾病和症状1. 相关疾病2. 相关症状*五、脑功能成像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1. 不适宜人群2. 不良反应 脑功能成像的基本信息 1、定义脑功能成像技术是一类无创的神经功能活动测量一成像技术。脑功能研究主要探索认知和情绪的神经基础,而脑功能成像是十分重要。神经功能区内部或周围出现有肿瘤,神经元活动弱,可能涉及某些神经疾病。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是通过刺激特定感官,引起大脑皮层相应部位的神经活动(功能区激活),并通过磁共振图像来显示的一种研究方法。 fMRI 最初是采用静脉注射增强剂等方法等来实现的。 1990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学者Ogawa 等首次报告了血氧的 T2*效应。在给定的任务刺激后,血流量增加,即氧合血红蛋白增加,而脑的局部耗氧量增加不明显,即脱氧血红蛋白含量相对降低。脱氧血红蛋白具有比氧合血红蛋白T2*短的特性,另一方面, 脱氧血红蛋白较强的顺磁性破坏了局部主磁场的均匀性,使得局

部脑组织的T2*缩短,这两种效应的共同的结果就是,降低局部磁共振信号强度。由于激活区脱氧血红蛋白相对含量的降低,作用份额减小,使得脑局部的信号强度增加,即获得激活区的功能图像。由于这种成像方法取决于局部血氧含量,故称为血氧水平依赖功能成像。 2、专科分类神经 3、检查分类核磁共振 4、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非空腹 脑功能成像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各神经功能活动正常。 2、临床意义异常结果:神经功能区内部或周围出现有肿瘤,神经元活动弱,可能涉及某些神经疾病。 需要检查人群:神经功能损害者,老年痴呆症。

脑功能成像分析软件

脑功能成像分析软件(AFNI)的使用介绍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1999年第1期第0卷应用软件介绍 作者:孙沛刘景文 单位:孙沛刘景文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二室(北京100039)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现在可以对大脑进行无损的结构和功能成像,其中主要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结构成像方法;脑电图(E EG)、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 (SPECT)、正电子断层扫描(PET)、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脑磁图(MEG)等功能成像方法。目前各种结构和功能成像方法已普遍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之中。而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正电子断层扫描、功能磁共振成像和脑磁图等功能成像方法由于其具备较好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也可以对人类的认知活动进行研究。 在对大脑认知功能进行脑功能成像研究之中,由于其方法本身的特殊性,图像后处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有关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图像后处理方法。 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人们现在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无损地观测与神经活动增加的相应位置关联的脑部皮质血容积、血流和血氧合的变化,对人类的认知活动进行脑功能成像的研究[1]。 在脑功能成像实验中,一般有10~20个实验序列,一个序列可以取到50~100次扫描,每次扫描中对大脑的多个层面同时进行观测,一般在4~10层。整个实验所收集的数据量很大。由于实验结果数据量较大以及脑功能成像实验本身的特殊性,在数据分析中就有必要发展相应的处理软件。目前国外大多数脑成像研究中心都致力于发展自己的分析软件。 脑功能成像分析软件(analysis of functional neuroimages, AFNI)是由 美国Wisconsin医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开发研制的,其主要开发者为Cox博士。 AFNI是一个交互式的脑功能成像数据分析软件,它可以将低分辨率的脑功 能成像的实验结果叠加在具有较高分辨率的结构脑图像上进行三维显示;通过选择一些特定的特征点,它可以将实验数据转换到立体定位(talairach-tournoux)坐标;它可以同时在屏幕上显示三个正交的平面图像,显示的图像可以在各种功能和解剖数据之间互相转换;其附加的程序包可以对三维图像数据集进行操作和融合[2]。

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系统产品技术要求心灵方舟

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系统 组成: 产品由主机、显示器、发射光纤、接收光纤、光纤探头、探头卡扣、全头帽、打标盒、数据采集软件OBS(版本号:V1.0)组成。 适用范围:该产品可测量照射在生理机体表面的近红外光吸收量变化,从而对大脑皮质表面区域血液中的氧合、脱氧血红蛋白的浓度变化进行多点测量,获得人脑血氧浓度变化曲线,可用于脑功能状态评估。 1.1产品型号 N3001F N:台式设备 3001:三波长技术,分时发射技术 F:full为全通道 1.2软件名称和版本号 数据采集软件OBS,软件版本号:V1.0,完整版本号: V1.0.0。 1.3结构组成 产品由主机、显示器、发射光纤、接收光纤、光纤探头、探头卡扣、全头帽、打标盒、数据采集软件OBS(版本号:V1.0)组成。 1.4配置

2.1工作条件 2.1.1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为:+0℃~+40℃; 相对湿度为:30%~75%; 大气压强为:700hPa~1060hPa。 2.1.2电源条件: 额定工作电压: a.c.220V,50Hz。 2.2 外观 2.2.1成像仪的外观应平整光洁,色泽均匀,无明显划痕等缺陷。 2.2.2成像仪的控制件应可靠,紧固件应牢固。 2.2.3成像仪上的文字、标识应清晰、易认。 2.3软件功能 2.3.1文件功能:包括新建实验、载入实验、数据管理、开始测试实验、打印当前测试报告、退出; 2.3.2实验信息:包括实验ID、受试者基本信息及时间显示; 2.3.3采集控制:包括Probe设置、采样频率、采集状态控制; 2.3.4测量选项:包括显示模式、其他显示模式、时间窗; 2.3.5数据显示:实时的光强数据以及经过解算得到的血氧变化数据,可显示为实时曲线,并可显示SD(光极探头阵列)配置。 2.4性能 2.4.1激光源、检测器数目:16路激光源(每路3个波长)+36个检测模块;每路激光源可以和任意检测模块组合成一个通道。 2.4.2可选光源波长:780nm/808nm/850nm(±5nm)。

脑功能成像原理和技术

脑功能成像原理和技术 翁旭初贾富仓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高级功能研究实验室,北京100101)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常用脑功能成像技术简介 1.1测量脑内化合物技术 1.2测量脑局部代谢和血流变化的技术 1.3测量脑内神经元活动的技术 第二节 功能磁共振成像原理与技术 2.1物理原理和成像技术 2.2实验设计 2.3数据处理 第三节研究实例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相继诞生了各种无创伤或创伤性较小的测量活体人脑结构和功能的技术,其中大多数能把测量的结果用通过图像形式显示出来,这些技术统称为脑成像技术。脑成像技术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用于脑结构静态特征的测量,如已在临床普遍应用的计算机辅助X线断层显像(CT, computerized tomography)和磁共振成像(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技术,两者均可显示正常头颅和脑组织的结构以及病变的直接或间接特征。脑结构成像技术不但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可以借助该技术研究脑结构损伤和认知功能缺陷之间的的关系,为理解认知功能的脑结构基础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但不管这些技术如何发展,本质上只能提供脑结构的静态信息,应用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有一定局限性。 另一类脑成像技术就是最近受到认知神经科学家普遍重视的脑功能成像技术。与脑结构成像不同的是,这些技术可以动态地检测知体脑的生理活动,对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脑功能成像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迄今进入实用阶段的已有十几种。根据所测量的内容,可以把脑功能成像技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各种活体脑内化合物测量技术,这些技术也可看作特殊的神经化学研究技术,它们可定位、定量(或半定量)地测量活体人脑内各种生物分子的分布和代谢;第二类是非侵入性电生理技术,可实时测量活体脑内神经元的活动,但现有的技术只能测量大群神经元的总体活动,空间分辨率有限;第三类脑功能成像技术则通过测量神经元活动引起的次级反应(如局部葡萄糖代谢和血流、血氧变化等)研究与行为相关性的脑局部神经元的活动情况,这类技术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已能在一定程序上满足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需要,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这些技术也正是本章将要重点介绍的内容。 本章首先概要性地介绍各种较常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然后以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为例,较为详细地讨论利用脑功能成像研究认知神经科学问题的一些较为实用的技术细节,最后介绍一个研究实例并简要讨论现有脑功能成像技术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发展展望,希望这种安排有助于读者对脑功能成像在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应用有一个较为具体的认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