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推算1

潮汐推算1
潮汐推算1

潮 汐计 算

一 求任意时间的潮高和任意潮高的潮时

(1)公式法

1)求任意时间的潮高

A )以高潮为基准

高、低潮时分别为T HW 、T LW ,高、低潮高分别为H HW 、H LW ,潮差R=H HW -H LW 。θ为相位角。△h 称为潮高改正数

任意时潮高H t : h H H HW t ?-=

而 )cos 1(2cos 22θθ-=-=?R

R R h

??--=180HW

LW HW

T T T T θ

所以,任意时潮高H t : )cos 1(2θ--=R

H H HW t )]180cos(1[2??----=HW

LW HW

HW T T T T

R

H

T H T T

H H

T .D .B

R △h

△h′R () /2/2R H 求任意时潮高

高潮面

任意时水面平均海面低潮面

潮高基准面

B )以低潮为基准(对应图中的θ'与h '?),

任意时刻T 的潮高H t 可由下式求得:h H H LW t

'?+=

而 )cos 1(2

θ'-=

'?R h 所以,任意时潮高H t : )cos 1(2θ'--

=R H H LW t )]180cos(1[2??---+=LW

HW LW LW T T T T R H 例:求1992年2月8日铜沙T=1200的潮高H t 。已知铜沙该日潮汐为0428 108;0959 418;1737 101;2219 350。

解:

因为 6.471805909371759090012180?=??--=??--=m

h m h m

h m h HW LW HW T T T T θ )(317101418cm H H R LW H W =-=-=

)cos 1(2

θ-=?R h =)(5.51)6.47cos 1()2/317(cm =?-?

所以 )(36652418cm h H H H W t =-=?-=

以低潮为基准计算H t :

4.1321805909371700123717180?=??--=??--=m

h m h m

h m h HW LW LW T T T T θ )cos 1(2

θ'-=?R h )(4.265)4.132cos 1(2

317cm =?-= )(366265101cm H H LW t =+==

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完全一致。

2)求任意潮高的潮时

A )以高潮为基准

H t )]180cos(1[2??----=HW

LW HW HW T T T T R H 已知任意时潮高H t ,则高潮潮高H HW 与H t 之差。

t HW H H h -=? 由于)cos 1(2

θ-=

?R h

于是,由上式得 )21arccos(R h ?-

=θ 由于 ??--=180HW

LW HW T T T T θ

由上式得任意潮高的潮时T HW HW LW T T T T +-??=)(180θ

B )以低潮为基准,H t 与低潮高H LW 之差

LW t H H h -='?

于是

)21arccos(R

h '?-='θ 由上式得任意潮高的潮时T

LW LW HW T T T T +-??'

=)(180θ

例:求1992年2月8日午前铜沙潮高达到3m 的潮时T 。已知铜沙该日潮汐为0428 108;0959 418;1737 101;2219 350。

解:按题意午前铜沙潮高涨到3m 的潮时只能在0428~0959之间发生,因此,利用该涨潮曲线以HW 为基准求T

潮差R=418-108=310

差值△h=H HW -H t =418-300=118(cm)

于是 )21arccos(R

h ?-=θ 1896.76)310

11821arccos(?=?-= 按上式求得3m 潮高的潮时T

HW HW LW T T T T +-??

=)(180θ m h m h m h 5909)59092804(18019.76+-???= m h 3907=

现以LW 为基准求T :

cm H H h LW t 192108300=-=-='?

)21arccos(R

h '?-

='θ 8104.103)310

19221arccos(?=?-= LW LW HW T T T T +-??

'=)(180θ m h m h m h 2804)28045909(18081103+-???= m h 3907=

(2)图解法

1)利用“等腰梯形图卡”求任意潮时及潮高

此“图卡”由三部分组成:

①主图:由左右两个等腰梯形构成。左侧指示潮时,右侧指示潮高。

②潮时尺:分两侧读数:涨潮时尺和落潮时尺。涨潮时应将涨潮时尺向上,落潮时应将落潮时尺向上,尺的两头可以相接,使时间相连续,以便查算跨日潮汐。

③潮高尺:分上、下两种刻度。上段大刻度自1 m至8m,适用于一般潮高;下段小刻度自1 m至12m,适用于潮高大于8m或小于1m 者(小于1 m时,可将潮高扩大10倍,查后再缩小10倍)。

有了某港的高(低)潮时及潮高就可以从图上直接读出任意时的潮高及任意潮高的潮时。

例:已知某港某日低潮时为0200,低潮高为1.0 m,高潮时为0800,高潮高为4.0m。求0330的潮高及潮高为2.5m的潮时。

解:如图所示,因该题所述是个涨潮过程,所以应使涨潮潮时尺向上并且使右边读数0800和0200分别与主图左侧上下两斜边相接,使潮高尺读数4.0 m和1.0 m分别与主图右侧上下两斜边相接(潮时尺、潮高尺均应与主图的垂线平行放置)。这时通过主图中的放射线即可查得:

0330的潮高为1.4m,潮高为1.5m的潮时是0335;

0400的潮高为1.7m,潮高为2.0m的潮时是0422;

0700的潮高为3.8m,潮高为2.5m的潮时是0500。

2)利用英版《潮汐表》中提供的“求任意时潮高曲线图”求任意潮时及潮高

Devonpont港求任意时潮高用曲线

例:求英国Coverack港1998年5月1日0900至1500间潮高为3.0 rn的时间和1300的潮高。

解:由于Coverack的主港是Plymouth(Devonport),所以利用Devonport的曲线图进行求解。该曲线图位于Plymouth港资料的首页,曲线图的左边上、下横坐标是标示潮高的坐标轴,上边标高潮潮高,下边标低潮潮高;曲线图的右边是潮汐涨落曲线,其下是潮时坐标;潮汐涨落曲线的中线上的数字为求任意时潮高用的系数(Factor)。第一卷各港的曲线图的涨落潮曲线共有两条,实线为大潮曲线,虚线为小潮曲线;大潮和小潮的潮差在图的右上方给出。在求任意潮高和潮时时,如果当时潮差等于或接近大潮潮差,则利用大潮曲线;潮差等于或接近小潮差,利用小潮曲线;其它情况在二曲线间内插。

由例中可以看出本题的两个问题是位于从0834至1501的落潮过程中,高、低潮高分别为4.8m 和1.0m。基于该高、低潮时和潮高,计算步骤如下:

①在曲线图左边上横坐标4.8m点和下横坐标1.0m点间连一辅助线。在潮时坐标高潮(HW)下的方格内填入高潮时0834,因是落潮,再向右每间隔l h的空格内填入相应时间至能将所求问题的时间包括在内为止。

②从图左部分上(或下)横坐标的3.0m处向下(或向上)引一垂线交辅助线后水平向右引至与大、小潮曲线之间并稍靠近大潮曲线处(因本例潮差为 3.8 m,而大、小潮曲线所代表的潮差分别为4.7m和2.2m),再由此处竖直向下引直线交潮时坐标轴于一点,此点便为潮高为3.0m的潮时:1150。

③从潮时坐标1300向上引竖直线至大、小潮曲线间并稍靠近大潮曲线的一点,再从此点水平向左引直线交辅助线后向上(或向下)作竖直线交潮高坐标轴于一点,该点坐标便为1300的潮高:1.9m。

此外,从横直线与潮汐曲线中线的交点可得出系数,1300的系数为0.23,用此系数乘以潮差(3.8m)可得出潮高改正值(也可以在乘积表表Ⅱ中利用该系数和潮差作引数查出)为0.874m,约0.9m,该值和低潮高相加即为所求1300的潮高1.9m

例:求韩国釜山港1998年5月1日0800的潮高。

解:该题应利用英版《潮汐表》第四卷提供的曲线图求解。该曲线图如图所示,与第一卷曲线图不同点在于其不是给出大、小潮曲线,而是给出涨落潮时间为5h,6h和7h的三条曲线,以适应不同港口使用。

求任意时潮高用曲线图

从例中可以得出0800位于0600至1110的涨潮过程中,0600的潮高为0.2 m,1110的潮高为1.1m。参考上例中求潮高的方法(注意:由于是涨潮过程,标注潮时时,以高潮时为基准向左标注;由于涨潮时间为5h10min应在5h和6h两曲线间作适当内插)可以求出0800的潮高为0.5m。

第二、三卷英版潮汐表所提供的通用曲线图只适合于涨(落)潮时为5h至7h之间且没有浅水

改正的情况,如条件不满足必须使用调和常数法求取这一点在使用中应注意。

潮汐要素复习整理

潮汐原理复习思考题整理 (第四章~第五章) 第四章 1.什么是中期观测资料分析和短期观测资料分析,以及调和常数求解的实际步骤 中期观测资料分析:属于不同群的分潮的会合周期最长为1个月,因此把长度长于一个月但不足一年的观测记录称为中期观测资料 短期观测资料分析:观测的时间长度只有一天或几天 调和常数求解的实际步骤: ?中期观测资料分析(TB P103-107) 1)区分主分潮和随从分潮2)取L 段观测记录,式(4.4)可以写为(4.6) 3)将式(4.6)的余弦函数展开得到(4.7) 4)式(4.7)是包含2(P+Q)+1个未知数的由 () 1 L l l M = ∑ 个方程组成的矛盾方程组 5)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矛盾方程组的法方程(4.10) 6)当L=1时,法方程(4.10)变为TB P106 7)引入Q个随从分潮与相应的主分潮的差比关系后,将给出另外2Q个方程(4.11) 8)进一步求得(4.12) ?短期观测资料分析(TB P116-119) 1)潮汐调和常数的初算2)潮流调和常数的计算 3)噪声方差的估计4)不合理数据的舍弃 5)调和常数和余流的计算6)潮流椭圆要素的计算 2.短期资料观测引入的参数D 和d 代表什么含义,具有什么作用? 振幅系数D 和迟角订正d 用准调和分潮表达式比用调和分潮表达式要简单的多,不但可以简化许多分析过程,而 且对分析实际潮汐特征也能使得问题变得更容易。 3.什么是准调和分潮,它和调和分潮有什么区别 ?实际准调和分潮的振幅和相角与A 小时前的引潮力准调和分潮相应量有关,与其余时刻,特别是与当时引潮力则没有关系,故A 叫做准调和分潮的潮龄 ?区别 4.了解潮汐和潮流的自报TB P119 第五章 1.潮汐特征值的含义TB P120-121 2.对于不同潮汐类型港口潮汐特征值的计算方法

第十二章:潮汐与潮流分解

第十二章潮汐与潮流 1.根据潮汐静力学观点: A. 赤道上没有潮汐周日不等现象 B. 南、北回归线上没有潮汐周日不等现象 C. 两极没有潮汐周日不等现象 D. 纬度等于月球赤纬的地方没有潮汐周日不等现象 2.以下哪些因素会引起潮汐预报值与实际值相差较大: A. 寒潮 B. 台风 C. AB都是 D. AB都不是 3.英版《潮汐表》中调和常数表的用途是: A. 结合主港潮汐预报表预报附港潮汐 B.利用简化调和常数法预报主附港潮汐 C. 以上都对 D. 以上都不对 4. 则对应该主港低潮时的附港潮时差为: A. -0017 B. 0017 C. -0039 D. 0039 ?kn3其意思为: 5.中国沿海某海区海图上的往复流图示为:?→ A. 该海区涨潮流大潮日最大流速为3kn B. 该海区落潮流大潮日最大流速为3kn C. 该海区涨潮流大潮日最大流速为6kn D. 该海区落潮流大潮日最大流速为6kn 6.中国某海区为往复流,大潮日最大流速为4kn,则农历初七该地的最大流速为: A. 3kn B. 4kn C. 2kn D. 3/2kn 7.地球表面上所受引潮力都指向球心的各点组成的水圈称之为______。 A. 真子午圈 B.照耀圈 C. 卯酉圈 D. 向心圈 8.月赤纬等于0时的潮汐特征为: A. 相邻的两个高潮潮高相等 B. 涨落潮时间相等 C. 相邻的两个低潮潮高相等 D. 以上三者都对 9.某港口潮汐现象为:每天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潮差和涨落潮时间均不相等,该港口为: A. 正规半日潮港 B.不正规半日潮港 C. 正规日潮港 D. 不正规日潮港 10.台风对潮汐的影响是: A.引起“增水” B. 引起“减水” C. 引起降雨 D. 产生狂浪

潮汐能的利用

潮汐能 tidal energy 热动0941 张超辉 0903411139 摘要能源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不可再生的能源。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也不断增长,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能源,希望新能源既是可再生的又能避免像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发利用洁净的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及环境问题的出路, 海洋被认为是地球的资源宝库,也被称作为能量之海。从技术及经济上的可行性,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资源以及地球环境的生态平衡等方面分析,海洋能中的潮汐能作为成熟的技术将得到更大规模的利用。潮汐能作为洁净的、可再生的新能源,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海洋潮汐能蕴藏量约为27 亿kW,若全部转换成电能,每年发电量大约为1.2万亿kWh。 Abstract Energy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such as oil and gas coal of non-renewable resourc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 energy demand is also increasing,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 search of new energy, hope the new energy is renewable and can avoid like such as oil and gas coal energy brings pollution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lean new energy is solve the energy problem and the environment a way around the problem The ocean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earth's resources treasure, also known as the sea of energy from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feasibilit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nergy resources and the earth's environment of the ecological balance analysis, the tidal power as the oceanic mature technology will get more extensive use of tidal power as a clean, renewable new energy, has been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 ocean wave power reserves of about 2.7 billion kW, if all into electrical energy conversion, generating capacity every year about 1.2 trillion kWh 关键词潮汐能发电技术 Keywords Tidal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一潮汐能的基本介绍 1.潮汐能的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浅析潮汐原理及其应用

浅析潮汐原理及其应用 潮汐是地球上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在太阳、月亮引潮力的作用下,在地球的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故潮汐包含固体潮汐、大气潮汐和海洋潮汐三种形式。本文将针对表现形式最明显也是我们最常见的海洋潮汐(以下简称潮汐)进行讨论,重点介绍了什么是潮汐,潮汐形成的原理是什么,以及潮汐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有那些应用。 标签:潮汐潮型周期性引潮力潮汐能灾害预警 前言 物理是研究世间万物规律的一门学科,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神奇的物理现象,有些现象即便经常见,但不经过学习我们很难把握这些现象发生的真正原因。常年在海边生活的人们都会看到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中国古时为了解释这种现象,给其赋予了很多神话色彩,认为存在海神每天操控海水的起落,潮水大的话就认为是海神发怒造成的。现今我们通过学习已经认识到海水的涨落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我们也已经开始利用这种自然现象来造福人类,但究竟潮汐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其有什么规律,还是有很多人并不了解。 一、什么是潮汐 我国古书上有说:“大海之水,朝生为潮,夕生为汐。”故中国人称海水早上上涨为潮,晚上上涨为汐,合称为潮汐。各地潮汐的时刻、持续时间、大小均不相同,但大致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半日潮型:一昼夜内(一个太阴日)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和后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几乎相等,约等于6小时12.5分钟,我国东海、黄海、渤海沿海多数地点便属于这种潮型,如青岛、厦门等地;全日潮型:一昼夜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高潮和低潮之间的时间差约为12小时25分,我国南海地区有这种潮型,其中南海的北部湾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全日潮海区;混合潮型:混合潮是正规半日潮和全日潮之间的过渡潮型,一般又分为“不正规半日潮”和“不正规全日潮”,表现为一个月内有些日子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较半日潮型潮差较大,有些日子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但较全日潮型潮差较小,我国南海海区多数地区为这种潮型。 二、潮汐形成的原理 潮汐是由于太阳、月球和地球相对位置的不断改变及地球自转在一昼夜中地表各处受太阳、月球引力和合力不断改变,导致海水周期性涨落的现象[1],导致海水涨落的这种合力我们也称之为引潮力。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表明: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乘积成正比,和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在不考虑其他星球的微弱作用力的情况下,月球和太阳对海洋的引潮力的作用是引起海水周期性涨落的原因,其中月球的作用约是太阳作用的两倍。我们先来说说月球的作用[2],在离月球最近的地面上的物体,绕地、月共同质心(月球绕地球运动,可

潮汐的变化规律

潮汐的变化规律 由于太阳与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均有一昼夜各出现海水涨落两次的潮汐现象。每月的农历初一至初五(或农历十六至二十)为大潮汐(当地人称“大活汛”);农历初六至十二(或农历二十一至农历二十五)为小潮汐(当地人称“死汛”);而初九或二十四为最小潮(当地人称“死汛底”)。每天的潮汐时间均后延45分钟左右,如此周而复始 有个计算公式共,仅供大家参考。 满潮时间=(农历日—1或16)乘以0.8+10:32 干潮时间=满潮时间加或减6:12 潮汐表编辑 潮汐预报表的简称。它预报沿海某些地点在未来一定时期的每天 潮汐情况。在航运方面,有些水道和港湾须在高潮前后才能航行和进出港;在军事方面,有时为了选择有利的登陆地点和时间,就必须考虑和掌握潮汐的情况;在生产方面,沿海的渔业、水产养殖业、农业、盐业、资源开发、港口工程建设、测量、环境保护和潮汐发电等,都要掌握潮汐变化的规律。潮汐表就是为这些方面服务的。 中文名 潮汐预报表 外文名

Tidal prediction table 作用 预报沿海某些地点潮汐情况 服务行业 航运,军事,生产... 最早文献 《海涛志》 包括 主港逐日预报表,附港差比数等 目录 1简介 2文献来源 3港差比数 4潮汐信息 5简便算法 6潮汐时间 1简介编辑 cháo xī biǎo 潮汐表 tide tables 潮汐表又称潮汐长期预测表,即在正常天气情况下由天文因素影响所

产生的潮汐。 2文献来源编辑 英国开尔文 中国唐代窦叔蒙在《海涛志》一文中提出了根据月相推算高潮时刻的图表法,这是保存下来的介绍潮汐预报方法的最早的文献,大约比英国的《伦敦桥潮候表》早400年。19世纪60年代末,英国开尔文和G.H.达尔文等人提出了潮汐调和分析方法,后来还设计和制造了机械的潮汐推算机,使潮汐表的编算工作得到迅速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已广泛应用在潮汐推算工作中。 潮汐表一般包括主港逐日预报表(通常有高潮和低潮的时间和潮高,有的港还有每小时的潮高)、附港差比数、潮信和任意时刻的潮高计算等内容。 主港逐日预报表 潮汐现象可视为由许多不同周期的分潮叠加而成,故任意时刻的潮高可表示为 图片中A为平均海平面在潮高基准面上的高度,表示分潮的圆频率,为交点因子,d为格林威治开始时的天文相角,H和为分潮的调和常数──振幅和迟角。这样,应用已求出的该港的潮汐调和常数,就能

潮汐与潮流

潮汐与潮流 2008-04-02 22:28:09| 分类:自然地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潮汐与潮流 潮汐(Tide)是海面周期性的升降运动。与潮汐现象同时发生的还有海水周期性的水平流动,即潮流(Tidal Stream)。 潮汐与渔业、盐业、港口建筑、以及海水动力利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潮汐与航海的关系也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船舶的航行计划的实施和航海安全,如需要通过浅水区,须预先依据潮汐资料计算出当地潮高、潮时,并正确调整吃水差;为了保证船舶安全地航行在计划航线上,须随时掌握当的潮汐与潮流资料,观测船位,调整航向。即使是在港内,也不容忽视潮汐、潮流对船舶安全的影响。在沿岸航行中,船长的航行命令、公司的航行规章制度、国际性机构对航行值班驾驶员的指导性文件中,都将掌握当时和未来的潮汐和潮流列为确保航行安全的驾驶台工作的重要内容。 潮汐学有着丰富的内容,本章仅从航海应用实际出发,阐述潮汐的基本成因、潮汐术语、潮流的计算方法等内容。 §13—1 潮汐的基本成因和潮汐术语 一、潮汐的成因 海水的涨落现象是由诸多复杂因素决定的,经研究表明,潮汐产生的原动力,是天 体的引潮力,即天体的引力、地球与天体相对运动所需的惯性离心力的向量和。其 中最主要的是月球的引潮力,其次是太阳的引潮力。 本章仅从航海实际需要出发,扼要地利用平衡潮理论(静力学理论)分析潮汐的基 本成因,并对调和常数分析法作简单扼要的介绍。 平衡潮理论是牛顿创立的,所谓平衡潮是指海水在引潮力和重力作用下,达到平衡 时的潮汐。 为了使问题简化,作以下两个假设: 1、整个地球被等深的海水所覆盖,所有自然地理因素对潮汐不起作用; 2、海水没有摩擦力、惯性力,外力使海水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平衡状态。 下面以月引潮力为例来分析潮汐的成因: ㈠月球的引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 式中:mM ——月球质量;mE——地球质量; R——地月中心距离;k——万有引力系数。

潮汐的利用及对生态的影响

潮汐的利用以及对生态的影响 (一)潮汐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潮汐是地球上的海洋表面受到太阳和月球的潮汐力作用引起的涨落现象。潮汐造成海洋和港湾口积水深度的改变,并且形成震荡的潮汐流。潮汐的变化位置与月球、太阳和月球的相对位置有关,并且会与地球自转的效应耦合和海洋的海水深度、大湖及河口。潮汐现象除了发生在海洋之外,也会在其它引力场的时间和空间系统内发生。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月球引力和太阳引力的合力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潮汐是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的总称,包括地潮、海潮和气潮。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简称固体潮或地潮;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海洋潮汐,简称海潮;大气各要素(如气压场、大气风场、地球磁场等)受引潮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如8、12、24小时)称大气潮汐,简称气潮。其中由太阳引起的大气潮汐称太阳潮,由月球引起的称太阴潮。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之比为11:5,对海洋而言,太阴潮比太阳潮显著。地潮、海潮和气潮都是日、月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而引起的,三者之间互有影响。大洋底部地壳的弹性—塑性潮汐形变,会引起相应的海潮,即对海潮来说,存在着地潮效应的影响;而海潮引起的海水质量的迁移,改变着地壳所承受的负载,使地壳发生可复的变曲。气潮在海潮之上,它作用于海面上引起其附加的振动,使海潮的变化更趋复杂。作为完整的潮汐科学,其研究对象应将地潮、海潮和气潮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由于海潮现象十分明显,且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tide)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 (二)海洋潮汐的利用 潮汐与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利用潮汐的涨落晒盐,趁涨潮的时候将海水纳入盐池,利用风吹、日晒,晒出每日必备的食盐。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海水晒盐就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到了两晋朝代,盐场已遍布东南沿海。我们的祖先还利用潮汐的涨落捕鱼,《青州府志》就有:“涨潮时,乘船出海置网,而待潮退,鱼皆满网”的记载。即便是到了现在,捕鱼、晒盐仍要利用潮汐涨落的规律。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潮水上涨保护农田不受强潮的侵袭,还在海边建筑了其长度堪与万里长城媲美的宏伟的海塘(即海堤)。海上航行,更与潮汐、潮流紧密相关。许多港口大船要等高潮水深时才能进

上海潮汐表

上海潮汐表 农历涨潮落潮涨潮落潮 初九、二十四07:12 13:24 19:36 01:48 初十、二十五08:00 14:12 20:24 02:36 初十一、二十六08:48 15:00 21:12 03:24 初十二、二十七09:36 15:48 22:00 04:12 初十三、二十八10:24 16:36 22:48 05:00 初十四、二十九11:12 17:24 23:36 05:48 初十五、三十12:00 18:12 00:24 06:36 初一、十六00:48 07:00 13:12 19:24 初二、十七01:36 07:48 14:00 20:12 初三、十八02:24 08:36 14:48 21:00 初四、十九03:12 09:24 15:36 21:48 初五、二十04:00 10:12 16:24 22:36 初六、二十一04:48 11:00 17:12 23:24 初七、二十二05:36 11:48 18:00 00:12 初八、二十三06:24 12:36 18:48 01:00 以上数据会有些许误差,但基本准确,红色为最大潮时间(鱼进来机率最大),紫色为小潮时间(鱼进来机率最小) 潮汐时间计算解析:

1.地球各点地方时与太阳的关系:由于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一般来说,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也就是东边的时刻比西边时刻早。古时候,各地都把当地太阳高度最大时刻定为12 点,因此各地的地方是不同的。如右图,在此光照图上我们可以确定此图中任一点的地方时。 2.潮汐与太阳和月球的关系:海洋的潮汐现象是因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在地球上分布不均造成的。引潮力是在地球朝向月球(或太阳)的一面和背向月球(或太阳)的一面同时发生的。朝向月球和太阳一面形成的潮汐称顺潮,背向月球和太阳一面形成的潮汐称对潮。据科学推测是:当月、日、地三者成一直线时引力最大,潮涨落的最大,形成大潮,这时是新月和望月(初一、十五)的时候;当日、月、地三者成直角三角形时引力最小,潮涨落的最小,形成小潮,这时是月上弦(初七、八)和下弦(廿二、廿三)的时候。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阳的 2.17 倍,可见,海洋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如右图所示:(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最常见到的是两涨两落)但在实际上形成大潮和小潮的时间,并不正好是上述时间,为方便起见,本文只从理论上探讨形成大潮和小潮的时间以及一日内潮汐涨落(高潮和低潮)时间。 3.从上可以看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地方时当地与由太阳的相互位置所决定,而一个地方海水的涨落(潮汐)主要由此地与月球的相互位置决定。潮汐高潮的时间,在理论上应该在月亮的上、下中天

潮流潮汐

潮汐现象 潮汐(Tide):海面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的升降 现象。 白天的海面上升为潮,晚上的海面上升为汐。 涨潮(Rising tide或Flood tide):海面上升的过程。 落潮(Falling tide或Ebb tide ):海面下降的过程。 高潮(High Water):海面涨到最高位置时,称为高潮。 低潮(Low Water):海面落到最低位置时,称为低潮。 潮流(Tidal Stream):伴随海面周期性的升降运动 而产生的海水周期性的水平方向的流动。 潮汐的变化周期:指相邻高潮或相邻低潮的时间间隔,一般大约为半天或一天,即所谓的半日潮和日潮。 注意的是:海水的涨落时快时慢,高潮后,海面下降速度缓慢,到高、低潮中间附近时下降速度最快,随后又减慢,直到发 生低潮。 停潮(Slack Tide):低潮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海面 处于停止状态,称为停潮。

低潮时(Time of Low Water):简记T L W,停潮的中间 时刻。 平潮(Slack Tide):高潮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海面 处于停止状态,称为平潮。 高潮时(Time of High Water):简记T H W,平潮的中 间时刻。 涨潮时间(Duration of Rise):从低潮到高潮的时 间间隔。 落潮时间(Duration of Fall):从高潮到低潮的时 间间隔。 潮汐的基本成因 潮汐由天体的引潮力产生的。 引潮力:天体的引力和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对潮汐影响较大的是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其中月球 引潮力是产生潮汐的主要因素,包括月球的引力和地球绕 月地公共质心进行平动运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月球连续两次上(下)中天的平均时间间隔约为24h50m,即一个太阴日,故在一个太阴日中同一地点产生两次高潮 和两次低潮,相邻高(低)潮的时间间隔为12h25m。 在一个太阴日中,两个高潮和两个低潮有明显的差异;涨落潮的时间间隔也不相等称为潮汐的周日不等。

潮汐现象的应用

潮汐现象的应用 摘要:潮汐能是一种洁净无污染并且蕴藏量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我国幅员辽阔,但能源资源并不丰富,而且人均资源占有率极低。在有条件理由潮汐能的沿海地区,建设潮汐发电站不失为缓解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方案。本文通过分析潮汐现象的产生,介绍了潮汐的一些应用和开发潮汐能的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潮汐发电。在各种能源资源日益匮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了解和探究像潮汐能这样的新型能源已经变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潮汐能潮汐现象潮汐应用潮汐发电 “涛之起也,随月盛衰”指的就是自然界中的潮汐现象。潮汐天天发生,循环不已,永不停息,为人们的航海、捕捞和晒盐提供了方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潮汐发电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动力。在满足用电需求的同时,降低石油等非再生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开发新型环保电站迫在眉睫。我国至今开发的潮汐能不足可开发量的1‰,潮汐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巨大。 一、潮汐现象 波涛汹涌的大海,在太阳和月亮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时而潮高百尺,时而悄然隐退,海水夜以继日、年复一年、有规律的起起落落,宛如大海在有节奏的进行“呼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潮汐现象。 “潮者, 据朝来也;汐者, 言夕至也”( 葛洪,公元281-361,东晋),即一昼夜中两次涨起、两次跌落。白天上涨的叫做“潮”, 晚上上涨的叫做“汐”,合称“潮汐”。在潮汐涨落的期内, 当水位上涨到最高位置时, 叫做高潮;当水位下降到最低位置时, 叫做低潮。相邻高潮与低潮的水位差叫做潮差。从低潮到高潮的过程中,水位逐渐上升,叫做涨潮;从高潮到低潮的过程中, 水位逐渐下降, 叫做落潮。 二、潮汐的产生 地球在绕着太阳高速运动的同时,也绕着地球的轴在自转,所以地球是一个非惯性系。在非惯性系中,存在一个惯性力。随着地球的自转而旋转的海水,一方面受到惯性力的作用,同时也受到月球对海水的万有引力的作用。月球对海水的万有引力跟月球距海水的距离有关,致使月球对海水的引力不均匀,所以不同处海水受到的惯性力与月球对海水的万有引力的合力就不同。我们把海水的惯性力与月球对海水的万有

温州沿海潮汐时间表

说明:飞云江比瓯江涨潮和平潮平均提前约1小时。 补充回答: 说明:上面是瓯江的,飞云江比瓯江涨潮和平潮平均提前约1小时。瓯江潮汐时间表----浙江温州

教大家一个公式,误差不会太大,当然,离瓯江口远点的会稍微晚一些:平潮时间=(农历-3)*0.8,如:农历初十的平潮时间大约是:7*0.8=5.6,即5点(与17时)36分左右,初三、十八中午(半夜)平潮。 瓯江潮汐时间表----浙江温州 教大家一个公式,误差不会太大,当然,离瓯江口远点的会稍微晚一些:平潮时间=(农历-3)*0.8,如:农历初十的平潮时间大约是:7*0.8=5.6,即5点(与17时)36分左右,初三、十八中午(半夜)平潮。 潮汐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潮汐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它的发生与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的。也和我国传统农历相对应。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十六)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日照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和“初一十五明(天亮)了满,紧干慢干晌了天;初八二十三,一天两(早晚)个干”之说。由于月球每天在天球上东移13度多,合计为50分钟左右,即每天月亮上中天时刻(为1太阴日=24时50分)约推迟50分钟左右,(下中天也会发生潮水每天一般都有两次潮水)故每天涨潮的时刻也推迟50分钟左右。

潮汐的推算方式 农历上半月,即初一至十五,上午是当天的日子×0.8;下午是当天的日子×0.8+24。假如今天是初九,那么上午涨潮的时间是9x0.8=7.2 。即是7时12分。下午涨潮的时间是9×0.8+24=晚7时36分。下半月只要将农历当天的日子减去15,再按照前面的公式计算就可以了。 由于月亮每天升起来的时间比前一天晚48分钟,所以潮汐的涨落每天也推迟48分钟。 日照沿海赶海拾贝的时间,大约落潮时间后两小时至涨潮时间后一个半小时。 例:初一十六赶海拾贝的时间是:白天9:00——14:42 夜间21:24——3:06(转载) 潮汐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潮汐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它的发生与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的。也和我国传统农历相对应。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十六)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日照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和“初一十五明(天亮)了满,紧干慢干晌了天;初八二十三,一天两(早晚)个干”之说。由于月球每天在天球上东移13度多,合计为50分钟左右,即每天月亮上中天时刻(为1太阴日=24时50分)约推迟50分钟左右,(下中天也会发生潮水每天一般都有两次潮水)故每天涨潮的时刻也推迟50分钟左右。 农历上半月,即初一至十五,上午是当天的日子×0.8;下午是当天的日子×0.8+24。假如今天是初

2019清华大学景观学基础

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0 分) 1 以下关于内蒙古阿拉善国家地质公园的景观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分 ?A、 沙漠 ? ?B、 群龙构造 ? ?C、 戈壁 ? ?D、 古生物化石 ?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2 下列关于土壤盐碱化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分 ?A、 指土壤中可溶性盐分随水向表土层运移而累积而累积至含量超过0.1%的过程 ?

?B、 盐碱化的程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 ?C、 盐碱化对植物生长发育没有一点危害 ? ?D、 盐碱化主要分布在一些滩涂地区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被称为“华北屋脊”的地点位于以下哪个地方?(1.0分)1.0分 ?A、 燕山 ? ?B、 太行山 ? ?C、 五台山北台 ? ?D、 五台山东台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 以下关于土壤地理学发展和代表人物关系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分 ?A、 李比希-农业土壤形态发生学派 ? ?B、 李比希-农业化学土壤学派 ? ?C、 法鲁-农业地质土壤学派 ? ?D、 库比纳-土壤形态发生学派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 下列关于古登堡面说法错误的是?(1.0分) 0.0分 ?A、 在古登堡不连续面上下,纵波速度由7.23千米/秒向下突然消失

?B、 1914年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古登堡首先发现的 ? ?C、 位于地下2885km处 ? ?D、 古登堡面以下到地心之间的地球部分称为地核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C 6 以下哪类环境地质问题不大可能是由矿山采矿引起的?(1.0分)1.0分 ?A、 大气环境问题 ? ?B、 地面环境问题 ? ?C、 地下环境问题 ? ?D、

潮汐知识点

潮汐知识点汇总: 1.中版潮汐表一共有六册,其中第1-3册是我国海区的,4-6册是国外海区的。潮汐表中的潮时是当地标准时。 2.中版潮汐表的主要内容:主港潮汐预报表、潮流预报表、差比数和潮信表、格林尼治月中天时刻表、梯形图卡。梯形图卡作用是求取任意潮时的潮高和任意潮高的潮时。我国一些重要港口每小时潮高可以在主港潮汐预报表里面查找。 3.差比数是指主附港之间的潮时差、潮差比和改正值;潮差比是附港平均潮差与主港平均潮差之比(对于日潮港来说,潮差比是附港回归潮大的潮差与主港回归潮大的潮差之比);潮时差是主港和附港高(低)潮时之差,正号表示附港比主港发生的晚,负号表示早。 4.下面因素的急剧变化会导致潮汐变化的反常:台风(增水)、寒潮(减水)、春季气旋入海、降水、气压、结冰。(注意:海啸不会导致潮汐变化的反常) 5.中版潮汐表预报潮高的误差是20-30CM,预报潮时的误差是20-30分钟。 6.利用中版潮汐表查主港潮汐,可从目录查主港所在页码。 7.附港潮时的计算公式:附港潮时=主港潮时+潮时差 附港潮高计算,对于中国海区的1-3册,可以利用下面公式: 当主附港季节改正数较大时(SC>10CM): 附港潮高=(主港潮高-(主港平均海面+主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潮差比+(附港平均海面+附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 当主附港季节改正不大时(SC<10CM):附港潮高=主港潮高*潮差比+改正值 对于外国海区的4-6册,可以利用下面公式: 附港潮高=主港潮高*潮差比+改正数+潮高季节改正数 8.利用潮信资料算潮汐:潮信资料包括平均大(小)潮升,平均高(低)潮间隙,平均海面。当地高(低)潮潮时=格林威治月上(下)中天时+当地高(低)潮间隙 对于半日潮港,可用下列方法近似求月中天时间: 上半月:月上中天时=(农历日期-1)*0.8+1200月下中天时=月上中天时±1225 下半月:月上中天时=(农历日期-16)*0.8月下中天时=月上中天时±1225 平均大潮高潮高(MHWS)=大潮升(SR) 平均大潮低潮高MLWS=2*MSL-SR 平均小潮高潮高(MHWN)=小潮升(SN) 平均小潮低潮高MLWN=2*MSL-SN 大潮日指的是初三、十八;小潮日是十一、二十五。 其他日潮高估算: 高潮潮高=大潮升-(大潮升-小潮升)/7.5*(所求日与大潮日间隔天数) 低潮潮高=2*MSL-高潮高 9.求任意潮时的潮高和任意潮高的潮时 T=涨落潮时间间隔t是任意时与高低潮的时间间隔 10.实际水深=海图水深+潮高+(CD-TD)=测水仪测的水深+船舶吃水 过浅滩最小潮高:海图水深+潮高+(CD-TD)>=船舶吃水+富余水深 过高架最大潮高:船舶水面是最大高度+潮高+安全余量>=大潮升+净空高度 其中船舶水面最大高度=主大桅高+型深—吃水

潮汐及其产生的原因

潮汐及其产生的原因 什么是海洋潮汐?为什么钱塘江的潮汐如此雄伟壮观呢? 从流体力学看,海洋潮汐是海水受引潮力作用,而产生的海洋水体的长周期波动现象,它在铅直方向表现为潮位升降,在水平方向表现为潮起潮落。古人将早晨海水上涨成为潮,黄昏上涨成为汐,故合成为潮汐或称海涛。月球、太阳或其他天体对地球上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与对地心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之差称为引潮力。太阳离地球较远,其引潮力只有月球的46%。 发生在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潮水暴涨现象, 被称为钱塘江涌潮。我国沿海的潮波主要是有 太平洋传入的,浙江沿海、杭州湾一带正首当 其冲,加上杭州湾连接钱塘江口呈漏斗形状, 水域变浅变狭,单位面积海水的势能增大,致 使超差在海宁可高达8.93m 。潮波在这里又与 河水相遇,波面受到较大阻力,是潮波波峰的前沿出现破碎现象,又遇水下沙坝,迫使涌潮分为“东湖”和“南湖”两支,继续向河口推进,并在大尖山和海宁之间发生潮波的折射、 反射和交汇,有时能激起十余米高的水柱。破 碎的潮峰呈滚滚白浪,高度1-2m ,并以4-6m/s 的速度传播。大潮带来的海水,一秒钟内可达数万吨,所产生的力量是惊人的。1953年8月的一次大潮,竟将海宁镇海塔附近高出海面7-8米的石塘上,一座1500多公斤的“镇海铁牛”,冲到十几米之外。每逢农历8月18日,恰逢临近秋分的大潮,又正值雨季,平均海平面升高,若在遇到抢金的东风或东南风,则风助潮势,涌潮的景象更加壮观,诗人描述的吞山挟海、涛声吼地、雄奇壮阔、千姿百态的钱塘潮景观就出现了。所以,现在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已被海宁定位观潮节,它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前去观赏。 在流体力学中,把涌潮看作是逆水流传播的水跃。所谓水跃是指海水自由便面,从一个高度在很短的距离内跃升为较大的高度。可用佛劳德数Fr=v/gh ?来描述涌潮是否出现,式中v 使水流速度,g 是重力加速度,h 是水深,gh ?是潮波的传播速度。当Fr 略大于1 时,出现弱涌 钱塘江入海口位置示意图

潮汐学

1. 潮汐静力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潮汐静力理论的贡献是什么? 假定: (1)地球为一个圆球,其表面完全被等深的海水所覆盖,不考虑陆地的存在; (2)海水没有粘性,也没有惯性,海面能随时与等势面重叠; (3)海水不受地转偏向力和海底摩擦力的作用。 在这些假定下,海面在月球引潮力的作用下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作相应的上升或下降,直到在重力和引潮力的共同作用下,达到新的平衡位置为止。因此海面便产生形变,也就是说,考虑引潮力后的海面变成了椭球形,称之为潮汐椭球,并且它的长轴恒指向月球。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表面相对于椭球形的海面运动,这就造成了地球表面上的固定点发生周期性的涨落而形成潮汐。这就是平衡潮理论的基本思想。 贡献:1)潮汐静力理论是建立在客观存在的引潮力之上; 2)根据潮汐静力理论导出的潮高公式所揭示出的潮汐变化周期与实际基本相符; 3)由潮高公式计算出来的最大可能潮差为78cm , 这一数值与实际大洋的潮差相近。 2. 潮汐动力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潮汐动力理论的贡献是什么? 基本思想:潮汐动力学理论是从动力学观点出发,来研究海水在引潮力作用下产生潮汐的过程。此理论认为:对于海水运动来说,只有水平引潮力才是重要的,而引潮力的铅直分量(铅直引潮力)和重力相比非常小,因此铅直引潮力所产生的作用只是使重力加速度产生极微小的变化,故不重要。还认为海洋潮汐实际上指的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水平引潮力作用下的一种潮波运动。海洋潮波在传播过程中,除了受引潮力作用之外,还受到海陆分布、海底地形(如水深)、地转偏向力(即科氏力)以及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 贡献:1)解释了潮流现象; 2)解释了无潮点和旋转潮波系统; 3)解释了潮差大于平衡潮理论潮差的现象; 4)解释了浅水潮波的产生。 3. 什么是月球引潮力?月球引潮力如何计算?由引潮力公式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地球上的物体,其所受到的月球的引力,与因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平动所产生的惯性力的合力,是该物体所受的月球引潮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上任一地点单位质量的物体所受的月球引力为2x KM f m =,方向都指向月球中心,彼此不平行,x 为所考虑的质点至月球中心的距离。这个力的大小随着质点所在位置的不同而变化。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公转平动的结果,使得地球(表面或内部)各质点都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公转惯性离心力的作用。此公转惯性离心力的方向相同且与从月球中心至地球中心联线的方向相同(即方向都背离月球),大小为2 D KM f c =,式中M 为月球的质量,K 是万有引力常数,D 为月地中心距离。 月球引力与地月公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即为月球引潮力,即→→+c m f f 。 得到的结论: 1)由于地月日的周期性运动,产生了周期性的引潮力变化,引起了周期性的潮汐现象; 2)由于地月日的周期性运动的复杂性,引起了周期复杂的潮汐现象; 3)引潮力与天体质量成正比,与天体和地球距离的立方成反比。

潮 汐 时 间 表

潮汐时间表(阴历日期) 初一、十六:满潮:10.36、23.00。干潮:4.24、16.48。大活汛 初二、十七:满潮:11.24、23.48。干潮:5.12、17.36。大活汛 初三、十八:满潮; 12.12、24.36。干潮:6.00、18.24。最大活汛初四、十九:满潮:1.24、 13.00。干潮:6.48、19.12。大活汛 初五、二十:满潮: 2.12、13.48。干潮;7.36、20.00。大活汛 初六、二十一:满潮:3.00、14.26。干潮:8.24、20.48。中活汛初七、二十二:满潮:3.48、15.24。干潮:9.12、21.36。中活汛初八、二十三:满潮:4.36、16.12。干潮:10.00、22.24。小死讯初九、二十四:满潮:5.24、17.00。干潮:10.48、23.12。最小** 初十、二十五:满潮:6.12、17.48。干潮:11.36、24.00。小死讯十一、二十六:满潮:7.00、18.36。干潮:12.24、0.48。小死讯十二、二十七:满潮:7.48、19.24。干潮:1.36、13.12。中死讯十三、二十八:满潮:8.36、20.12。干潮:2.24、14.00。中活汛十四、二十九:满潮:9.24、21.00。干潮:3.12、14.48。大活汛十五、三十:满潮:10.12、21.48。干潮:4.00、15.36。大活汛 潮汐的变化规律: 由于太阳与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均有一昼夜各出现海水涨落两次的潮汐现象。每月的农历初一至初五(或农历十六至二十)为大潮汐(当地人称“大活汛”);农历初六至十二(或农历二十一至农历二十五)为小潮汐(当地人称“死汛”);而初九或二十四为最小潮(当地人称“死汛底”)。每天的潮汐时间均后延45分钟左右,如此周而复始.希望到海边去玩的朋友做参考,这样会使您玩的更愉快!

大地艺术与景观设计

?简介:参与自然、以大地为艺术作品载体的大地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特别是对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显而易见。现代景观设计师对大地艺术的借鉴主要体现在直 接运用自然材料等艺术表现手法上。 ?关键字:大地艺术,现代景观设计,实践 1、总述 20世纪60年代以来,景观已经成为艺术领域中最具争议性的课题之一。一群来自英国和美国的艺术家,由于不满架上绘画、摄影或其它艺术表现手法的局限性,追求更贴近自然、非商业化操作的艺术实践,选择了进入大地本身,并以此为载体,运用原始的自然材料,力图吻合自然的神秘性和神圣特征。他们不是简单地通过某种媒质描绘自然、制作风景,而是参与到自然的运动中去,达到与大地水乳交融的和谐境界。这些艺术家中著名的有马克尔·黑哲(Michael Heizer)、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沃尔特·德·玛瑞雅(Walter De Maria)、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等。他们的作品被称作“大地景观”或者“大地艺术”。以大地为艺术作品的载体,使大地艺术明显区别于60年代以前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尽管从使用材料和三维造型的特点上来说,大地艺术接近于巨大尺度的雕塑,但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可以陈列的展品,而是和作品创作的大地环境密不可分。场地已不是可供展览的场所,而是作品的主要内容。场地的特征通过作品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而作品的诠释和内涵也不能脱离场地独立存在。作品不但向观者提供丰富的三维造型,而且还提供与场地特征有关的空间体验。 大地艺术的实践者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急剧增加,实践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许多平民化的景观设计师和城市雕塑师开始运用大地艺术的基本精神和创作冲动完成环境设计和公共雕塑作品。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如彼得·沃克(Peter Walker)、乔治·哈格雷夫(George Hargr ave)等,都有典型的设计作品反映大地艺术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对他们的创作理念的影响。 2、大地艺术的起源 大地艺术,源自美国中西部广袤的沙漠地带,在相对孤立的自然环境中萌芽,以其强健的艺术生命力迅速扩大成广为普及的环境艺术表现形式。大地艺术的初衷是要清晰地表达、甚至重建现代人类和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20世纪80年代至今,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一度被认为是强大而取之不尽的自然突然变得脆弱而资源短缺,一度被认为和文化毫不相关的自然环境成了与人类文化息息相关的场所。文化的态度融入一切,包括曾经远不可及的荒漠和野生动物栖息地。这种转折多半得益于现代考古学的完善和发达,而艺术家从一开始就对这种观念的转变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罗伯特·史密森1967年在散文《纽泽西的拼贴纪念牌》中描述了一幅充满了管道、建筑废料、旧汽车场和永无止尽的高速公路建设的城市景观,并悲观地称之为“纪念牌式的废墟,被未来荒弃的回忆”。罗伯特·史密森认为人在物质和精神上都依赖自

潮汐规律总结

凡是到过海边的人们,都会看到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逐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潮”指白天海水上涨,“汐”指晚上海水上涨,不过通常我们往往将潮和汐都叫做“潮”。潮汐的时间,在理论上应该与月球的上中天或下中天的时刻相符合,但实际上常常推迟。发生高潮和月球上中天相差的时间叫高潮间隙。但各地的高潮间隙又大不相同。如:威海是10时50分,烟台是10时25分,龙口是10时20分,足见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导致高潮间隙的差目。高潮时和低潮时的大概计算法:高潮时=(日差)0?8×(阴历日子)7-16(上半月-下半月-1,16)+高潮间隙,低潮时=高潮时-6时12分,如计算威海阴历初五的潮时如下:高潮时=0.8)×(5-1)+10:50′=3:12′+10:50′=14:02′(即为第二个高潮)14:02′-12:24′=1:38′(即为第一个高潮)低潮时=14:02′-6:12′=7:50′(即为第一个低潮)以上这样的算法固然)准确,但很繁琐,很难开口就说出来,我们经过多年的海上实践,验证,摸索出一种很有规律的简易计算法。其方法是阴历日子(上半月-3,下半月-18)x0.8,即为当日的高潮潮时。如计算威海阴历初五的潮时如下:高潮时=(5-3)×0.8=1:36′(即第一个高潮)。低潮时=1:36′+6:12′=7:48′(则则第一个低潮)。如计算威海阴历量五的潮时:高潮时=(25-18)×0.8=5:36′(则是第一个高潮)。低潮时=5:36′+6:12′=11:48′(则是第一个低潮)潮流也叫潮

景观生态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景观:景观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景观是指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范围内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而反映气候、地理、生物、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特征的景观复合体称为区域。狭义的景观和区域可统称为宏观景观)。广义的景观则是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所表现出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2.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深深根植于生态学和地理学,有多向性和综合性特征。 IALE1998年:是对于不同尺度上景观空间变化的研究,它包括导致景观异质性的生物、地理和社会等因素,它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相关人类科学的交叉学科. 3.景观结构:指景观要素的组成、类型、大小、形状、分布、数量、格局及相关的能量与物质的分布,即景观要素间的空间相互关系 4.景观功能:指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是指景观内生态系统间存在的能流、物流与物种流(该能量、物质与物种的传输有利于各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进化);其次指景观本身可为人类提供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生产能力 5.景观动态:指景观结构与功能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具体地讲,景观动态包括结构单元的组成成分、多样性、形状和空间格局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物质、能量和生物在分布与运动方面的差异 第二章景观概念与理论 1.景观构成基本要素: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基质(matrix)。 2.斑块: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内部具有一定均质性的空间单元。||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干扰斑块:是由基质内的局部干扰引起的,源于小面积干扰活动而形成的斑块类型; 4.残存斑块:是由于基质受到大范围干扰后残留下来的部分未受干扰的小面积区域。 5.环境资源斑块:由于环境资源的空间异质性或镶嵌分布而形成斑块是环境资源斑块。 6.引进斑块:由人为活动把某些物种引进某一地区时所形成的斑块。由于人类的种植和建筑活动而形成的斑块类型。 7.更新斑块:在大面积受干扰地区通过植被恢复而的斑块类型; 8.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9.斑块动态:是指斑块内部变化和斑块间相互作用导致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随时间的变化。 10.边界:构成相邻生态系统边界的区域。 11.边缘:一个生态系统周边的附近地区,该区域将缓解环境对生态系统内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