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第九章 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第九章 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第九章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一、选择

(B)1.人类意识的最高形式是( )。

A、潜意识

B、自我意识

C、无意识

(C)2.自我意识的形成要比个性的形成( )。

A、晚

B、同步

C、早

(B)3.自我意识的作用可为一条,那就是( )。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动力功能

(A)4.小学生自我意识在( )之间发展尤为迅速。

A、一、二年级

B、三四年级

C、五六年级

(A)5.曾子说:“吾日三省语身”,这里的省是( )的意思。

A、自我观察

B、自我分析

C、自我评价

D、自我监督

(C)6.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 )。

A、自尊感

B、成就感

C、自信感

D、失败感

(D)7.被比之为一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庭”的是( )。

A、自我检查

B、自我控制

C、自我掩饰

D、自我监督

(C)8.学习成绩差的儿童通常的自我评价( )。

A、过高

B、适当

C、过低

D、都不是

(C)9.当别人不小心把脏水泼在你身上而赶快向你道歉时,你尽管恼火但也表示:“没关系”。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自我检查

B、自我监督

C、自我体验

D、自我掩饰

二、判断

(×)1.自我意识通俗地讲就是自我认识。

(×)2.在学习活动中,学习成绩对于儿童的自我评价起着主导作用。

(×)3.学习上的“平等竞争”是指全班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普遍竞争。

(×)4.在学习活动中,学习成绩对于儿童的自我评价起着主导作用。

(√)5.自尊感是与社会评价相联系的。

(×)6.“自我掩饰”掩盖自己的真实情况,因此,这种现象是消极的,应该避免。(×)7.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三至五年级最为迅速。

(×)8.自我意识各成分之间的发展是同步的、均衡的。

(×)9.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控制分数比高年级儿童高,说明低年级自我控制的发展水平比高年级儿童高。

(×)10.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对儿童自我评价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

(√)11.儿童的自我评价是在与同龄人的交往行为表现活动中形成与校正的。

(×)12.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完全依附于教师和父母,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没有独立的看法。

(√)13.儿童自我评价的稳定程度,整个小学阶段仍是低的,到了初中三年级以后才趋于稳定。

(√)14.学习上的“平等竞赛”是指鼓励儿童与自己在学习上具有相同能力的人进行“平等竞争”。

三、简答题

1、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1)自我评价独立性的发展;

(2)自我评价全面性的发展;

(3)自我评价稳定性的发展。

2、学习活动中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有哪些?

答:(1)利用原有的信心和成功的经验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在自我评价偏低的儿童中倡导“自我竞赛”。

(3)鼓励儿童与自己在学习上具有相同能力的人进行:“平等竞赛”。

四、分析

1、小刚是某中学五年级的学生,他平时沉默寡言,胆小,从不主动表现自己,老师要他发言或是交给他去完成某一任务时,他总是非常紧张,推说自己不行。其实,真的去完成,每次又还是完成的较好,能力并不差。请分析这是为什么?如果你是他的老师,你将如何对待他?

答:这是由于小刚同学过低的认识评价自己,从而形成了自卑心理。对这类学生,教师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培养:(1)要多关心爱护他们,给他们以温暖;(2)给他们做出恰当的评价,告诉他们并不比别人差;(3)尽可能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4)最后,只要他们有进步,不论大小,都应及时给予表扬。

2、小陈和小李同是某小学五年级的同学,期末数学考试时,小陈得了95分,小李得了85分,小陈是全班第一,可当他们拿到试卷后,二者的反应却不一样,小陈并不高兴,他为没能考100分而懊恼,而小李看到自己考了85分,以前从来没有这么高,因此,感到非常高兴,请分析这是为什么?

答: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一般与工作是否取得好成绩有关,但重要的是取决于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期望水平。小陈认为自己有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即使取得了95分,并高居全班第一,但并不认为自己是成功的,而为自己没有考取100分而懊恼。而小李虽只得了85分,但由于从来没有取得这么高的分,因此感到非常高兴。

1—3岁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doc

授课题目: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与教育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先学前期自我意识的突出表现,掌握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 2.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突出表现并能对其进行正确教育的能力。 3.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感兴趣,进而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及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 教学重点: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针对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突出表现进行教育。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实验导入 有位心理学家在做动物实验时曾遇到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给小猴子一些木块,让它用木块换糖吃,换到后来,木块用完了,它就用自己的尾巴来换糖,使这位心理学家捧腹大笑。为什么看起来挺聪明的小猴子会做出如此可笑的动作,而再笨的孩子也不会用自己的手或脚去换糖。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猴子不能把自己同周围的事物区别开来。而人则不同,人能够认识自己以及自己同周围世界的关系,人有自我意识。有无自我意识是动物和人在心理上的分界线。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先学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与教育。同学们将教材翻至65页,自己预习一下教材的内容。回答两个问题: 1.什么是自我意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一、认识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以及自己与别人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认识——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情感成分,包括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 自我调控——意志成分,包括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等。 学生列举描述自我认识的语句: ?人贵有自知之明

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练习题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2015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精选练习题:小学生的认 知发展(一) 单项选择题 1.艾里斯的ABC理论中的“C”指的是( )。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获得正向的情绪结果 C.事件造成的情绪后果 D.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答案】C。解析:艾里斯的ABC理论中,A指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指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C 指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故选C。 2.组织策略属于( )。 A.精加工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调节策略 【答案】B。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小学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 )阶段。 A.前运算 B.形式运算 C.具体运算 D.感知运动 【答案】C。解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7-11岁的儿童处在具体运算阶段,所以小学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 4.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 )方面的特性。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答案】C。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时间方面的特性。 5.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 A.多维思维 B.思维的可逆性 C.具体逻辑推理 D.守恒观念形成 【答案】D。解析:守恒观念形成是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 6.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答案】A。解析: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7.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华生 【答案】B。解析:巴甫洛夫是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 8.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是(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推理思维 D.创造思维 【答案】C。解析:推理思维是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9.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原因主要是( )。 A.无适当提取线索 B.信息相互干扰 C.痕迹消退 D.压抑 【答案】A。解析: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原因主要是无适当提取线索。 10.提出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的心理学家是( )。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加涅 D.杜威 【答案】A。解析:奥苏伯尔提出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其中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二) 单项选择题 1.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叫做( )。 A.操作性条件反射 B.遗传性条件反射

26.儿童的自我意识

儿童的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与主要内容 自我意识是指有机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是对自己和自已心理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因素,只有人类才具有的特性。自我意识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通过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渐渐可以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体验,甚至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 自我意识分为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自我评价最初主要表现在儿童对自己性别姓名、年龄等的认识上。其次,儿童可以逐渐观察到自己的身体特征,理解自己的动作能力,发现自己的喜好等。最后,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自己与他人,主要包括父母和伙伴的关系。自我体验是指儿童的自我感受、自尊、自爱等。自尊作为自我体验的核心内容,是有机体对自我价值的一种积极的体验和评价。自我控制是指有机体在目标受到阻碍时,控制或改变行为的能力。 二、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伴随着个体大脑的成熟,通过与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1岁以前的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还不能够把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区分开来,尚且处于物我不分的阶段。他们会把自己的手脚当成玩具去摆弄,放在自己的嘴里进行吮吸,此时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到了1岁左右,婴儿逐渐可以区分开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他们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到了一岁半左右,儿童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能够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把自己与外界、与他人区分开来。比如,当他们听到别人呼唤自己的姓名时,会做出明显的反应,这正是说明他们已经可以区分自己与他人了。 到了2岁左右,随着语言的发展,儿童开始理解“我的”与“我”的含义,开始学会使用“我的”与“我”这表明了儿童开始把自己当成主体来认识,标志着自我意识的真正形成。渐渐地儿童也开始出现了自尊心,表现为当儿童遭到戏弄、嘲笑或者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会造成儿童的愤怒与苦恼,甚至反抗行为到了幼儿期,儿童开始了对自己性别与年龄的认识,可以观察到自己身体的特征,动作能力,以及有了自己的喜好。大约从2~3岁期间,儿童开始出现自我评价。但是,这一时期的幼儿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评价能力,主要依靠成人的评价,自我评价也只是对成人评价的简单重复。这个时期的自我评价还带有很强的主观情绪性,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评价才会渐渐趋于比较客观的评价。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途径 自我意识的发展可以通过认识别人,把别人和自己相对照来认识自己,比如当别人因做某件事情而受到批评时,就会通过别人的行为对照来反思自己的行为,经过多次对比,就会增强对自我的认识。还可以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会受到别人的评价的影响,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在与周围世界的互动过程中,会接收到很多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正是来自这些不同的他人的评价,完善了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使个体能够逐渐地、全面地认识自我。个体也会通过考察自己的言行和活动的效果来认识自己。例如,当一个儿童可以从高高的滑梯上独立滑下来的时候,他从体验中体会到了自信,他就会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同学们,你小时候有过这样的疑问吗: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是男孩还是女孩?这就是人们对自我的最初探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由于言语和思维的发展,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渐认识自己而形成的。婴儿的自我意识处于萌芽期。初生婴儿不能把自己与周围的物体区分开来,他们吸吮自己的手指、玩弄自己的手或脚,就像吸吮乳头、玩弄玩具一样。当婴儿发现咬手指与咬布娃娃的感觉不一样时,就有了最初的自我意识,开始区分自己的身体和其他事物,发现“我”和“非我”之间有明显的分界,有了对自己身体的知觉。 当婴儿不小心把手里的玩具掉到地上,成人捡起来时,婴儿就会有意识地把玩具反复扔到地上,区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玩具)之间的关系。他们还会不断敲打汤勺、玩具,以体验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几个月的婴儿就会对镜子里的自己感兴趣,会花很长时间在镜子前研究自己。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经典试验“点红试验”。被试是9-24个月的婴儿,在婴儿无知觉的情况下,在其鼻子上涂上红点,然后观察婴儿照镜子时的反应,结果,18-24个月的婴儿中,立刻去摸自己鼻子的人数迅速增加,开始出现自我意识。在随后的实验中,在婴儿的膝盖上贴上标签,把他们放到镜子前,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一旦婴儿能认识到自己,他们对自己的形象偏好就胜过了其他同龄小朋友的形

象。 语言的发展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1岁左右婴儿开始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比如问他:这个苹果是谁的?他会答:“宝宝的。”问谁想吃苹果?他会答:“宝宝吃。”这时婴儿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在遇到叫同名的别的孩子的时候,他就感到困惑了。 2岁左右,婴儿会使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我是……”“我要……”“我有……”等,这时, 婴儿不再把自己当作客体看待,而把自己当作主体认识,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会使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是婴儿自我意识形成的最重要标志。 此时,婴儿开始进入人生的第一逆反期,喜欢说“不”、“我自己来”,遇到什么事都想自己干,其内在原因是要听从自我的意志,体验自我的力量,希望成人接纳“我长大了”、“我很能干”的“现实”。 走过了自我意识的萌芽期,开始进入自我意识的发展期。研究表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 幼儿自我评价的第一个特点是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独立性评价。幼儿初期,自我评价依赖于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他们评价自己是好孩子,是因为“妈妈说我是好孩子”。幼儿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对成人的评价逐渐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他的评价不符合他自己的评价,幼儿会提出疑问,甚至表示对抗。 幼儿自我评价的第二个特点是从片面、表面性评价发展到全面、深刻性评价。幼儿早期的自我评价倾向于片面性和表面性,如小班幼儿说自己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打印版)

学校:班级: 1.我的同学嘲弄我() 2.我是一个幸福的人() 3.我很难交朋友() 4.我经常悲伤() 5.我聪明() 6.我害羞() 7.当老师找我时,我感到紧张() 8.我的容貌使我烦恼() 9.我长大后将成为一个重要人物() 10.当学校要考试时,我就烦恼() 11.我和别人合不来() 12.在学校里我表现好() 13.当某件事做错了常是我的错() 14.我给家里带来麻烦() 15.我是强壮的() 16.我常常有好主意() 17.我在家里是重要的一员() 18.我常常想按自己的主意办事() 19.我善于做手工劳动() 20.我易于泄气() 21.我的学校作业做得好() 22.我干许多坏事() 23.我很会画画() 24.在音乐方面我不错() 25.我在家表现不好() 26.我完成学校作业很慢() 27.在班上我是一个重要的人() 28.我容易紧张() 29.我有一双漂亮的眼睛() 30.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我可以讲得很好() 31.在学校我是一个幻想家() 32.我常常捉弄我的兄弟姐妹() 33.我的朋友喜欢我的主意() 34.我常常遇到麻烦() 35.在家里我听话() 36.我运气好() 37.我常常很担忧() 38.我的父母对我期望过高() 39.我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做事() 40.我觉得自己做事丢三拉四() 41.我的头发很好()姓名:年龄:岁 42.在学校我自愿做一些事() 43.我希望我与众不同() 44.我晚上睡得好() 45.我讨厌学校() 46.在游戏活动中我是最后被选入的成员之一 () 47.我常常生病() 48.我常常对别人小气() 49.在学校同学们认为我有好主意() 50.我不高兴() 51.我有许多朋友() 52.我快乐() 53.对大多数事我不发表意见() 54.我长得漂亮() 55.我精力充沛() 56.我常常打架() 57.我与男孩子合得来() 58.别人常常捉弄我() 59.我家里对我失望() 60.我有一张令人愉快的脸() 61.当我要做什麽事时总觉得不顺心() 62.在家里我常常被捉弄() 63.在游戏和体育活动中我是一个带头人() 64.我笨拙() 65.在游戏和体育活动中我只看不参加() 66.我常常忘记我所学的东西() 67.我容易与别人相处() 68.我容易发脾气() 69.我与女孩子合得来() 70.我喜欢阅读() 71.我宁愿独自干事,而不愿与许多人一起做事 情() 72.我喜欢我的兄弟姐妹() 73.我的身材好() 74.我常常害怕() 75.我总是跌坏东西或打坏东西() 76.我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77.我与众不同() 78.我常常有一些坏的想法() 79.我容易哭叫() 80.我是一个好人()

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

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良好自 我意识的培养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 摘要 我国学前儿童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自我的发展有助于幼儿妥善处理自己与环境、与他人的关系,如认识到人的态度、体验他人的情感、建立平等关系、共享社会经验、实验共同目标等。本研究主要采用质的研究,通过现场观察、资料收集等方式,对其进行了分析。本文首先是阐释了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其发展,其次解构了幼儿自我意识的结构,再次分别从社会、教育的角度论述了良好自我意识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最后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自我意识自主教育培养 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提出,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让我们充分意识到幼儿良好意识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威尔提出有明确自我意识的学习者能够发现和改正不良错误或行为。早在1962年,朱智贤教授在其《儿童心理学》一书中,对儿童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的发生、发展及其作用做了深刻的分析,对自我意识的实质、作用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着名心理学家维列鲁学派创始人维果斯

基就对认知思想有过精辟的论述,在《思维与言语》一书中,他指出:意识活动可以指向不同方向。本文侧重于阐述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其发展,重点是对幼儿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策略,从实践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2.自我和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自我及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的概念,弗洛伊德在1895年就已提出,但直到1923年,才有了比较明确的阐述。自我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从本我那儿分化出来的。当本我的要求与现实相抵触而不能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了自我。 自我就是内心深处的自己,真实的自己,自己毫不掩饰的一面。心理学上的自我这个概念是许多心理学学派所建构的关键概念,虽然各派的用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个人有意识的部分。“自我”属于意识范畴,出生时婴儿的精神知识由本我构成,自我正是一个人出生之后,幼儿时代通过父母的训练和与外界打交道而形成的人格的一方面,它正视现实,符合社会需要,按照常识和逻辑行事,是本我和外界的中介。它的作用是既坚持本我的目的,以利其冲动之实现,不让本我和这些外界规范发生冲突,于是便遵照现实原则,压抑本我的种种冲动和欲望以进行自我保存,另外也尽量使本我得以升华,将其盲目冲动、情欲引入社会认可的渠道。因此,控制和统辖着本我与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1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阶段名称年龄图式功能特征感觉运动阶段 0~ 2 岁凭感觉与动作以发挥其图式功能;由本能性的反射动作到目的性的活动;对物体认识具有物体恒存性概念。 前运算阶段 2~7 岁能使用语言表达概念,但有自我中心倾向;能使用符号代表实物;能思维但不合逻辑,不能见及事物的全面。 具体运算阶段 7~11 岁能根据具体经验思维解决问题;能理解可逆性的道理;能理解守恒的道理。 形式运算阶段 11 岁以上能抽象思维;能按假设验证的科学法则解决问题;能按形式逻辑的法则思考问题。 2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答: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可分为四个阶段:( 1 )认识个别对象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只看到各个对象,或各个对象的某一个方面。 ( 2 )认识空间联系阶段。 此阶段儿童能感知到各个对象之间能直接感知到的空间联系。 幼儿的图画认识能力大部分属于认识个别对象和空间联系阶段。 ( 3 )认识因果联系阶段。 儿童可以认识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因果联系。 ( 4 )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此阶段儿童能从意义上完整的把握对象整体,理解图画主题。 小学低年级儿童大部分属于认识空间联系和因果关系阶段;中年级学生大部分属于认识因果联系阶段;高年级学生大部分属于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另外,儿童观察力的发展也受材料熟悉程度的影响。 若所观察的对象是儿童生活中经验过的,能为他们所理解的,就能表现出较高的观察水平;反之,所观察的若是儿童不熟悉的材料,观察水平就不高。 3 .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具有哪些特点?一、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经常要求小学生按照教学目的产生相应的想象。 例如,在读课文时,要求儿童富有表情地朗读,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情节;在作文中,要求儿童围绕主题进行构思等。 因此,他们想象的有意性就迅速发展起来。 但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想象的主题易变性还比较明显,想象不能很有效地指向某一预定的目的,尤其对于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或不熟悉的事物,他们的想象往往显得简单贫乏。 二、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的内容常常是事物的简单再现,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 随着教学的深入,生活范围的逐渐扩大,知识经验的丰富,表象的积累和言语的发展,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再造想象更富有创造性成分,而且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想象日益发展起来。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作者:花菜(摘…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05-9-11 指导语: 下面有80个问题,是了解你是怎样看待你自己的。请你决定哪些问题符合你的实际情况, 哪些问题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如果你认为某一个问题符合或基本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就在答卷纸上相应的题号后的"是"字上划圈,如果不符合或基本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就在答卷纸上相应的题号后的"否"字上划圈。对于每一个问题你只能作一种回答,并且每个问题都应该回答。请注意,这里要回答的是你实际上认为你怎样,而不是回答你认为你应该怎样。填时请不要在表上涂改,填完后连同本表一同交回。 1.我的同学嘲弄我 2.我是一个幸福的人 3.我很难交朋友 4.我经常悲伤 5.我聪明 6.我害羞 7.当老师找我时,我感到紧张 8.我的容貌使我烦恼 9.我长大后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人物 10.当学校要考试时,我就烦恼 11.我和别人合不来 12.在学校里我表现好 13.当某件事做错了常常是我的过错 14.我给家里带来麻烦 15.我是强壮的 16.我常常有好主意 17.我在家里是重要的一员 18.我常常想按自己的主意办事 19.我善于做手工劳动 20.我易于泄气 21.我的学校作业做得好 22.我干许多坏事 23.我很会画画 24.在音乐方面我不错 25.我在家表现不好 26.我完成学校作业很慢 27.在班上我是一个重要的人 28.我容易紧张 29.我有一双漂亮的眼睛 30.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我可以讲得很好

31.在学校我是一个幻想家 32.我常常捉弄我的兄弟姐妹 33.我的朋友喜欢我的主意 34.我常常遇到麻烦 35.在家里我听话 36.我运气好 37.我常常很担忧 38.我的父母对我期望过高 39.我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做事 40.我觉得自己做事丢三拉四 41.我的头发很好 42.在学校我自愿做一些事 43.我希望我与众不同 44.我晚上睡得好 45.我讨厌学校 46.在游戏活动中我是最后被选入的成员之一 47.我常常生病 48.我常常对别人小气 49.在学校里同学们认为我有好主意 50.我不高兴 51.我有许多朋友 52.我快乐 53.对大多数事我不发表意见 54.我长得漂亮 55.我精力充沛 56.我常常打架 57.我与男孩子合得来 58.别人常常捉弄我 59.我家里对我失望 60.我有一张令人愉快的脸 61.当我要做什麽事时总觉得不顺心 62.在家里我常常被捉弄 63.在游戏和体育活动中我是一个带头人 64.我笨拙 65.在游戏和体育活动中我只看不参加 66.我常常忘记我所学的东西 67.我容易与别人相处 68.我容易发脾气 69.我与女孩子合得来 70.我喜欢阅读 71.我宁愿独自干事,而不愿与许多人一起做事情 72.我喜欢我的兄弟姐妹 73.我的身材好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8~16)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指导语: 下面有80个问题,是了解你是怎样看待你自己的。请你决定哪些问题符合你的实际情况, 哪些问题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如果你认为某一个问题符合或基本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就在答卷纸上相应的题号后的"是"字上划圈,如果不符合或基本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就在答卷纸上相应的题号后的"否"字上划圈。对于每一个问题你只能作一种回答,并且每个问题都应该回答。请注意,这里要回答的是你实际上认为你怎样,而不是回答你认为你应该怎样。填时请不要在表上涂改,填完后连同本表一同交回。 1.我的同学嘲弄我 2.我是一个幸福的人 3.我很难交朋友 4.我经常悲伤 5.我聪明 6.我害羞 7.当老师找我时,我感到紧张 8.我的容貌使我烦恼 9.我长大后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人物 10.当学校要考试时,我就烦恼 11.我和别人合不来 12.在学校里我表现好 13.当某件事做错了常常是我的过错 14.我给家里带来麻烦 15.我是强壮的 16.我常常有好主意 17.我在家里是重要的一员 18.我常常想按自己的主意办事 19.我善于做手工劳动 20.我易于泄气

21.我的学校作业做得好 22.我干许多坏事 23.我很会画画 24.在音乐方面我不错 25.我在家表现不好 26.我完成学校作业很慢 27.在班上我是一个重要的人 28.我容易紧张 29.我有一双漂亮的眼睛 30.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我可以讲得很好 31.在学校我是一个幻想家 32.我常常捉弄我的兄弟姐妹 33.我的朋友喜欢我的主意 34.我常常遇到麻烦 35.在家里我听话 36.我运气好 37.我常常很担忧 38.我的父母对我期望过高 39.我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做事 40.我觉得自己做事丢三拉四 41.我的头发很好 42.在学校我自愿做一些事 43.我希望我与众不同 44.我晚上睡得好 45.我讨厌学校 46.在游戏活动中我是最后被选入的成员之一 47.我常常生病 48.我常常对别人小气 49.在学校里同学们认为我有好主意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教案

课时教案 编号:第10号 课时安排: 2 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 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1) 教学目的要求(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 1.能做出本节思维导图并讲解; 2.能说出自我意识的结构; 3.体验合作、探索、表达、欣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自我意识的结构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教学方式:讨论法、讲授法、探究性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科书,投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气质的概念、分类和拟合度教育 二、案例导入: 苏格拉底、雅典神谕、狮身人面像 三、学习新知: (一)自我意识概述 1.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它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发展水平的标志。成熟的自我意识变现在三个层次,即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2.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认识(认识成分):人对自身特点、特征的认识;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观察、分析和评价。 自我体验(情绪成分):人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自己产生的情绪体验;基础是自我评价。 自我调控(意志成分):人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控制和调节。 (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1.婴儿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

2.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1)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2)幼儿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 (3)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 我国心理工作者研究了自我控制发展各个时期的年龄特征,普遍认为学前儿童自我控制开始发生的年龄转变期为4—5岁,自我控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上。4岁之前,幼儿的自控能力普遍较弱,自我控制水平也是非常低的,他们的行为主要受成人的控制。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自我控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三)促进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策略 1.在自我评价中树立信息 ① 多给儿童具体而真诚的赞美 ② 多给儿童公正而客观的评价 ③ 多给儿童提供更多的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机会 2.在自我体验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① 鼓励幼儿的自主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② 创设表现机会,获得成就感 3.在交往中增进自我调节能力 ① 提高同伴交往的质量,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自我约束力 ② 通过游戏等活动提高儿童自控能力的水平 四、学习资料:中国慕课、课本中的资源 五、辅导答疑 六、课后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授了自我意识的概念、层次和结构,阐述了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运用这些规律和特点,塑造和形成学前儿童良好和正确的自我意识。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不断朝着适合本国国情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已经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学容易按部就班;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于我们的教学有很大启示。 皮亚杰是享誉盛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1921年,博士毕业的皮亚杰到巴黎比奈实验室工作,他独具慧眼,在人们熟视无睹的儿童幼稚行为中,发现了儿童思维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影响世界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用如下图表示:

从上表很容易看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特点是不一样的。0~2岁的孩子需要通过直觉和运动来获得经验。2~7岁的儿童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思维出发来考虑问题,很难摆脱自我中心主义。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也是不可逆的。7~11岁的儿童最重要的是获得了质量守恒、重量守性、对应量守恒、面积守恒、体积守恒、长度守恒等等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但是运算还是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从11、12岁开始,他们的思维不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而是可以进行演绎推理,思维接近成人的水平。 二、认知阶段发展理论对我国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1、小学生身心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连续的,按固定顺序进行,一个阶段后再经历下一个阶段,没有什么阶段会突然出现,也不会跳跃和颠倒。前一个阶段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的基础,这对所有的儿童都一样。即感知运动阶段是前运算阶段的基础,前运算阶段又是具体运算的基础,最后才是形式运算,不能从感知运动阶段直接跳到具体运算,也不能先形式运算,再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 小学生年龄段一般是7~12岁,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也就是前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之间。一年级小学生刚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他们很多还带有在幼儿园生活时的习惯,好动,不能稳稳当当的坐着上完一节课。尤其是还可能带有前运算阶段时的自我中心主义,还无法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只能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因而他深信他人的想法与自己相同,不愿采纳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意见。作为教师,在了解到这一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后,就不必给他们带上“自我”、“自私”的帽子,而是表示理解,因为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 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开始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度,慢慢的不需要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的教具来支持,逻辑推理思维开始发展,抽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随着教育和学习活动的进行,小学生的心理特别是认知和个性的特点也逐渐发展变化,且发展过程出现明显的协调性和过渡性的特点。本文将从认知、情绪、性格三个方面来介绍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关键词:认知、情绪、性格、儿童 我国国家教育部规定凡在8月31日前年满6周岁的儿童即应当送入小学读书,因此在我国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根据皮亚杰的八阶段理论可知,这一年龄阶段正处于学龄初期,是儿童学习知识,适应社会,培养工作态度及自我信念,学习与同龄伙伴相处,学习与性别相连的角色行为,发展良知、道德及价值标准的关键时期。 一、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年龄阶段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具体运思期,在这一阶段小学儿童的概念思维能力呈现出深刻化、丰富化和系统化的特点,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都逐渐发展起来。 (一)小学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1、概括能力发展。从对事物外部感性特点的概括转化为对事物内在本质变化的概括(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2、比较能力发展。从事物相异点到相同点的比较,从具体事物的异同到抽象事物的异同,从直观比较到用词与在头脑中比较。 3、分类能力发展。分整标准从外部现象特征到内部本质特征。三、四年级是字词概念分类能力发展的转折点。四年级起出现组合分折分类能力。 4、推理能力发展。包括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的渐次发展,归纳和演绎,两种推理形式的趋势和水平相近。 (二)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 1、思维敏捷性品质发展表现为运算速度不断提高,问题解决正确性、速度水平的分化越来越明显。 2、思维灵活性品质发展表现为一题多解数量在增加,灵活解题的精细性增加,组合分折水平不断增强。 3、思维深刻性品质发展表现为解应用题中寻找标准量的水平逐步提高,推理的间接性不断增强。 4、思维独特性品质发展表现为独立性、发散性和新颖性。经历模仿、半独立到独立。四年级是关键期。 二、小学儿童的情绪发展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以及生命体验的丰富,小学儿童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情感进一步分化,表现情感的方法也越来越丰富。他们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对于事情的归因能力不断增强,更加趋于现实化。情绪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明显增强,他们不再象学前阶段那样易冲动、易爆发,而是逐渐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而且在这一阶段儿童的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一)背景和目的: 儿童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在环境和社会中所处的地位的认识,也反映了评价自身的价值观念,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儿童从婴儿期起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至青春期渐趋成熟。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倾向,则会对儿童的行为、学习和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使儿童的人格发生偏异。 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是美国心理学家DBEV及Piers harris于1969年编制、1974年修订的儿童自评量表。主要用于评价儿童自我意识的状况,分为六个分量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来评价儿童的自我意识。该量表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信度与效度较好。据心理测量年鉴第九版(MMY-9)统计1978-1986年收录的引用文献最多的50个测验中,该量表排在第33位。 我们于1990年在湖南省城乡取样864例,将此量表进行标准化。以各年龄组分量表的粗分及总分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布制定常模。各分量表粗分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布为:行为11.97±2.97,智力与学校情

况8. 8913. 27,躯体外貌与属性6.40±2.81,焦虑9. 35±2.85,合群8.49±2.20,幸福与满足7.12±1.98,总分51.66±11.47。比较男女性别各分量表得分,发现“行为”及“合群”分量表女孩得分高于男孩,“焦虑”分量表男孩高于女孩,提示男孩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女孩存在较多的情绪问题,答合心理学一般规律;各分量表及总分城市均高于农村,与Hawkins报道高社会经济阶层的儿童自我意识高于低社会经济阶层的看法一致,提示环境因素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在应用时应考虑城乡差异。 (二)适用范围 本量表适用于8-16岁儿童。可用于临床对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儿童自我意识的评价、治疗追踪,也可作为筛查工具用于流行学调查。(三)信度和效度 信度:重测信度间隔2周为0.81,间隔三个月为0.74;Cronhach 的α系数为0.61(合群)-0.75(行为),各因子内部一致性较好;大部分项目与分量表分的一致性较好,仅少数项目与总分的一致性较差,例如:我在“音乐方面不错”、“我是一个幻想家”、“我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做事”等,可能与文化背景及社会赞许性有关。 效度:本量表与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教师报告表、智商、学习成绩均有较好的相关,临床应用对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单纯性肥胖、躯体疾病儿童有鉴别作用。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指导语: 下面有80个问题,是了解你是怎样看待你自己的。请你决定哪些问题符合你的实际情况, 哪些问题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如果你认为某一个问题符合或基本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就在答卷纸上相应的题号后的"是"字上划圈,如果不符合或基本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就在答卷纸上相应的题号后的"否"字上划圈。对于每一个问题你只能作一种回答,并且每个问题都应该回答。请注意,这里要回答的是你实际上认为你怎样,而不是回答你认为你应该怎样。填时请不要在表上涂改,填完后连同本表一同交回。 1.我的同学嘲弄我 2.我是一个幸福的人 3.我很难交朋友 4.我经常悲伤 5.我聪明 6.我害羞 7.当老师找我时,我感到紧张 8.我的容貌使我烦恼 9.我长大后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人物 10.当学校要考试时,我就烦恼 11.我和别人合不来 12.在学校里我表现好 13.当某件事做错了常常是我的过错

14.我给家里带来麻烦 15.我是强壮的 16.我常常有好主意 17.我在家里是重要的一员 18.我常常想按自己的主意办事 19.我善于做手工劳动 20.我易于泄气 21.我的学校作业做得好 22.我干许多坏事 23.我很会画画 24.在音乐方面我不错 25.我在家表现不好 26.我完成学校作业很慢 27.在班上我是一个重要的人 28.我容易紧张 29.我有一双漂亮的眼睛 30.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我可以讲得很好 31.在学校我是一个幻想家 32.我常常捉弄我的兄弟姐妹 33.我的朋友喜欢我的主意 34.我常常遇到麻烦 35.在家里我听话

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李德江(一)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由于受知识经验和生理成熟程度的限制,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较低,尚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1.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 (1)观察的目的性较差。 小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易受外来刺激的干扰,常常在受新异刺激影响时,心理活动离开观察的对象;同时,观察易受自身的生理状况和个人兴趣等因素的制约,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表现更为明显。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教育的作用下,观察的目的性将不断提高。 (2)观察缺乏精确性。 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只注意事物的主要特征或活动的主要过程,对细小部分则缺乏观察,即观察不够精确。 (3)观察缺乏顺序性。 观察时往往只注意事物较突出的特征,如运动的、较大的、对比明显的部分,这样则导致观察无序,观察的结果缺乏全面性、完整性。 (4)观察缺乏深刻性。 观察事物时,小学生还主要以感性经验为主,缺乏思维活动的参与,使得观察的深刻性不够,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和表面特征,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只知道“是什么”,缺乏“为什么”的思考,使观察趋于肤浅,难以上升到理性高度并赋予观察更深刻的意义。 2.小学生记忆力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记忆力较学前儿童在质与量上都有明显的提高。

总的发展趋势为由无意识记忆向有意识记忆发展,具体形象记忆仍占主导地位,具体表现为: (1)有意记忆逐渐增强。 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记忆常占优势,在许多情况下都是靠无意记忆获得知识的,他们常常凭借兴趣记住一些事物,对不感兴趣而要求记住的东西,记忆的效率较低,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不能只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必须学习一些不一定感兴趣的内容,在这样的条件下,有意记忆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2)意义记忆迅速发展。 小学生在记忆的目的性上,比学前儿童有了较高的自觉性,但小学低年级儿童还不完全具有意义记忆的能力,因为他们还缺乏知识经验,难以找出材料的内部联系,他们的语言虽有发展,但还不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所记忆的材料内容,他们对意义记忆的方法还很生疏,不善于进行分类和对比。 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经验的积累,理解能力的增强,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够从知识本身去寻找联系,进行意义记忆。 小学生年级越高,意义记忆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记忆所占的比例越小;随着年龄长大,小学生的记忆方法便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过渡。 3.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特点。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伴随着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活动而生,又维持这些活动继续进行。 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的自觉性和注意品质的完善程度上。 (1)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 低年级的小学生,无意注意仍起很大作用,他们兴奋抑制的产生比较迅速,第二信号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弱,容易受外界新鲜、突变和运动的事物所吸引,从而容易分散注意力。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年级______ 下面有80个问题,是了解你是怎样看待你自己的。请你决定哪些问题符合你的实际情况, 哪些问题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如果你认为某一个问题符合或基本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就在答卷纸上相应的题号后的"是"字上划圈,如果不符合或基本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就在答卷纸上相应的题号后的"否"字上划圈。对于每一个问题你只能作一种回答,并且每个问题都应该回答。请注意,这里要回答的是你实际上认为你怎样,而不是回答你认为你应该怎样。填时请不要在表上涂改,填完后连同本表一同交回。 1. 我的同学嘲弄我是否 2. 我是一个幸福的人是否 3. 我很难交朋友是否 4. 我经常悲伤是否 5. 我聪明是否 6. 我害羞是否 7. 当老师找我时,我感到紧张是否 8. 我的容貌使我烦恼是否 9. 我长大后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人物是否 10. 当学校要考试时,我就烦恼是否 11. 我和别人合不来是否 12. 在学校里我表现好是否 13. 当某件事做错了常常是我的过错是否 14. 我给家里带来麻烦是否 15. 我是强壮的是否 16. 我常常有好主意是否 17. 我在家里是重要的一员是否 18. 我常常想按自己的主意办事是否 19. 我善于做手工劳动是否 20. 我易于泄气是否 21. 我的学校作业做得好是否 22. 我干许多坏事是否 23. 我很会画画是否 24. 在音乐方面我不错是否 25. 我在家表现不好是否 26. 我完成学校作业很慢是否 27. 在班上我是一个重要的人是否 28. 我容易紧张是否 29. 我有一双漂亮的眼睛是否

小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特点

小学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 导入: 今天将有几位可爱的神秘嘉宾与我们一起同堂上课哦!大家鼓掌欢迎我们可爱的小朋友。首先我问各位小朋友几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道德吗? 这里你有五颗糖,你身边有这三个人,你想分给他们吃吗?如果分,该怎么分呢?分别问四个小朋友。 导入: 案例:对偶故事 (1)黎明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一天,老师喊他去办公室帮忙,他兴冲冲地推开教师办公室的门,只听到哐当一声响,开门用力过猛,门背后的2个热水壶全倒了,并且碎了。可黎明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 (2)有一个叫薛友的小男孩。一天,趁母亲外出时,他想从柜子里拿一些巧克力吃。由于放巧克力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刚碰到巧克力就听见哐当一声,一个热水壶被他碰倒在地,碎了。 请问: 1. 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 ? 为什么 ? 2. 这两个小孩是否感到同样内疚 ? 3、你认为谁应该受到惩罚,该怎么惩罚? 4、对这则案例中发生的事情、损坏的财物,你还有别的看法吗? 谢谢各位小朋友,欢送小朋友离场哦!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是指小学生对是非、好坏、善恶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它由道德观念和道德评价两部分组成。道德观念也可以说是道德规范, 那么根据这几位小朋友的回答和我们每个人在小学时期品德发展状况的回忆中,我们来谈谈小学生会产生哪些道德观念?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这些道德观念又有什么不一样的特点呢?他们的道德认知发展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主题。 思考题:小学生有哪些道德观念呢?并有怎样的发展特点? 学生回答,学生作答时,老师逐一分析各种道德观念的发展特点 第一,公有观念的发展。这个问题不仅在学校品德教育中很重要,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里一个核心的道德问题。以损坏公共财物和私人财物为例,研究发现,公有观念:5岁儿童还不能区分公与私,他们往往从私人的角度出发,公有观念还不明显。7岁儿童已能笼统区分公与私,他们头脑里初步出现公私关系的意识,认为公家财物比私人财物重要。9岁儿童在公有观念上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已经具备了有关集体意识的具体观念,懂得了公共财物是集体公有的。11岁儿童忆能较抽名胜地从集体主义原则的角度来考虑公私关系。认为公共财物是首要的,私人财物是次要的,个人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首先考虑集体利益。看来,儿童的公有观念只有到了11岁才比较稳定。

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与教学策略

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与教学策略小学儿童具有童年期的一般特点,但教育者在其心理发展的连续性的基础上,一般又将小学时期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指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建立在学龄前儿童的基础上,所以既保留着幼儿期的一些心理特点,又开始了童年期心理发展的历程。关注和了解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于低年级任课教师顺利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帮助初入学儿童迅速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意义。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包括感知、记忆、注意、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及其品质的发展,它们同儿童的学习活动密切相关,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效果。本文旨在分析低年级儿童认知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尝试提出适合低年级儿童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一、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感知特点与教学对策 小学儿童感知觉尚处于初步发展水平,他们对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性的感知有很大的局限性。小学生的观察力是其感知觉发展的高级形态,也是以其感知觉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有研究者针对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的观察品质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小学低年级儿童在观察的精确性方面,他们只关注事物的大致轮廓与整体特征,不能作精细分析和细节把握,如以识字为例,常常将“未”与“末”,“己”与“已”混淆。在目的性方面,小学

低年级儿童的随意性和抗干扰能力较差,无法保证长时间的持续观察。此外,小学低年级儿童观察事物分不清主次,他们感知事物常常跟着兴趣走,不按教师的要求去感知,所以显得凌乱、不系统,缺乏顺序性。 针对如上特点,就需要在低年级教学中注重对其观察力的引导和培养。在小学许多课程中,都涉及对模型、图片和影像的观察,教师应向小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增强观察的主动性;另外,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如由上到下,由前至后,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干什么等等提示,都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帮助他们把握细节;此外,在观察中要求学生进行言语描述,如看图说话,也是提高观察能力的有效方法。二年级的看图写话中就有一篇以“保护青蛙”为题的组图,面对这幅组图,教师首先要明确小学生观察的目的,即找到每幅图中主要描写了什么,指导学生按照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干什么的观察方法,并根据图中描写的事物充分发挥想象,先试着用口语表述,通过教师的指导最后成文。由于兴趣和情绪状态在低年级儿童的感知中有重要作用,教师需要增强教学环节的趣味性和操作性,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去观察、体验。同样以这篇看图写画为例,教师就应该让孩子们从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角度出发,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二、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记忆特点与教学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