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湿地植被分类及其分布

中国湿地植被分类及其分布
中国湿地植被分类及其分布

中国湿地植被分类及其分布

1. 分类单位

植被型组:是湿地植被分类系统的最高级单位,由建群种生活型相近、生境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而成。如沼泽、红树林湿地、水生植物湿地等。

植被型:是湿地植被分类系统中最重要的高级单位。在植被型组内,根据建群种的生活型的异同而划分。如沼泽湿地可进一步分为森林沼泽型、灌丛沼泽型、草本沼泽型和藓类沼泽型等。

群系组:是植被型与群系间的辅助单位。以建群种亲缘关系相近,并在植物分类系统中为同一“属”,群落外貌相似为依据,将相似的植物群系归纳为统一的群系组。

群系:植被分类中最重要的中级单位。以建群种或优势种相同的群丛或群丛组归纳而成。

2. 湿地植被单位的命名与编号

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采用不同的命名方法。

植被型组:其命名是根据湿地群落建群种的生活型所表现出来的外貌状况和生境差异而命名的,如沼泽、红树林、盐沼等。不加数码,用黑体字表示。

植被型:是根据群落的优势种生活型而命名的,如森林沼泽、灌丛沼泽、草本沼泽、藓类沼泽等。用Ⅰ.Ⅱ. Ⅲ. ……,统一编号。

群系:根据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的“种”名命名,用1.2.3.……数字后加“.”点,在群系组下编号,如不划分群系组,则在植被型下编号。

说明:名录中未包括的湿地植被类型,各省根据实际调查情况,依据本规程

的湿地植被分类系统,自行列入。

1)针叶林湿地植被型组(2个植被型)

I 寒温性针叶林湿地植被型(5个群系)

1. 兴安落叶松群系:大、小兴安岭的河漫滩、平缓的沟谷等。

2. 长白落叶松群系:长白山林区、熔岩台地低洼处等。

3. 太白落叶松群系:秦岭东太白山地阴坡的平缓处。

4. 峨嵋冷杉群系:西南地区山地、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四川盆地的西缘山区。

5. 雪岭云杉群系:天山山地的河谷及河漫滩。

II 暖性针叶林湿地植被型(3个群系)

1. 水松群系:珠江三角洲,其它地方零星分布。

2. 水杉群系:主要分布于湖北利川等地,浙江、江苏、江西等地也有分布。

3. 池杉群系:湖北、浙江、江苏、江西等省的平原水网地区及水库周围等地段。

2)阔叶林湿地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

I 落叶阔叶林湿地植被型(6个群系)

1. 水冬瓜赤杨群系: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的沟谷、河滩或溪流边。

2. 江南赤杨(桤木)群系:亚热带低山丘陵的平浅沟谷洼地或溪流边。

3. 枫杨群系:中部亚热带的河流湿地中。

4. 胡杨群系:新疆、甘肃等古河道地区。

5. 黑杨群系:新疆额尔齐斯河与布尔津河河谷的沙地上。

6. 银白杨群系:新疆额尔齐斯河的低阶地和河漫滩上。

II 常绿阔叶林湿地植被型(1个群系)

1.香樟林群系:浙江等省份的河、湖、海岸边。

Ⅲ竹林湿地植被型(2个群系)

1. 水竹林群系: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墨脱等地。

2. 大箭竹群系:分布于浙江、西藏、四川、云南等省的河滩地或沟渠边。

3)灌丛湿地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

I 落叶阔叶灌丛湿地植被型(9个群系)

1. 油桦群系: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谷地中。

2. 柴桦群系: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的沟谷和河滩。

3. 扇叶桦群系:大兴安岭的谷地中。

4. 细叶沼柳群系: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溪边及山谷。

5. 高山柳群系:四川西部、西北部平缓高原面地低洼地段。

6. 沼柳群系:东北山地的高河滩和湖滩上。

7. 川三蕊柳群系:亚热带的河、湖边。

8. 柳叶绣线菊群系:东北山地,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9. 川西锦鸡儿群系:西藏南部河谷阶地上。

II 常绿阔叶灌丛湿地植被型(7个群系)

1. 野牡丹群系: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东南部,广东、广西也有分布。

2. 狭叶杜香群系:小兴安岭北部地区和大兴安岭北坡的河滩、阶地或沟谷中。

3. 多枝杜鹃群系:见于云贵高原地区。

4. 草原杜鹃群系:横断山区川西山地。

5. 隐蕊杜鹃群系:分布于青藏高原。

6. 毛蕊杜鹃群系:分布于横断山区。

7. 狭萼杜鹃群系:横断山区。

Ⅲ盐生灌丛湿地植被型(11个群系)

1. 盐角草群系:新疆、青海、西藏等地。

2. 柽柳群系:东北、西北、华北及青海等地。

3. 碱蓬群系:松嫩平原西部、西辽河中上游平原、渤海湾地带。

4. 盐地碱蓬群系:温带和亚热带北部的辽东湾、渤海西岸和江苏、上海和浙江等沿海。

5. 大白刺群系:新疆、甘肃、青海等地。

6. 泡果白刺群系:新疆、甘肃、青海等地。

7. 塔里木沙拐枣群系:天山南麓、帕米尔东麓、昆仑山北麓的平缓的山麓冲积扇。

8. 盐节木群系:塔里木河、艾比湖及新疆各地的盐沼低地。

9. 盐生草群系:新疆地区的山前洪积扇。

10. 盐穗木群系:新疆地区的塔里木盆地、艾比湖和焉耆盆地。

11. 具叶盐爪爪群系:新疆大部分地区的潮湿盐土。

4)草丛湿地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

I 莎草型湿地植被型(40个群系)

1. 修氏苔草群系:踏头甸子,分布于东北山区和三江平原。

2. 乌拉苔草群系: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河北坝上高原以及若尔盖沼泽等地。

3. 灰脉苔草群系: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沟谷、河漫滩和阶地上,坝上高原。

4. 毛果苔草群系:东北山地的湖泊和河边以及三江平原的河漫滩等地,若尔盖。

5. 漂筏苔草群系:东北三江平原一些流速缓慢的河流表面或河滩、洼地中。

6. 湿苔草群系:三江平原和松花江河滩或阶地上的洼地中。

7. 沼苔草群系: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牛轭湖或积水小洼地中。

8. 芒尖苔草群系:西藏东南部,江浙一带也有分布。

9. 阿尔泰苔草群系:新疆阿尔泰山和天山的山间谷地或湖滨湿地。

10. 帕米尔苔草群系:新疆、四川等地。

11. 踏头苔草群系:松嫩平原松花江和嫩江的河滩。

12. 青藏苔草群系:海拔3400-3600米的川西北高原、川西高原的河滩或阶地低洼处。

13. 木里苔草群系: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若尔盖等地的河谷、湖边洼地和古河道中。

14. 红穗苔草群系:亚热带丘陵、山地的山间谷地的低洼处,或江湖滩地。

15. 弯囊苔草群系:亚热带的湖滩、湖滩洼地,以洞庭湖的湖滩为典型。

16. 绿穗苔草群系:南亚热带的典型苔草沼泽,分布于广东西江和北江两岸三水县。

17. 坚果苔草群系:青藏高原西半部、羌塘高原的东部湖滨、河滩较低地带。

18. 藏嵩草-苔草群系:若尔盖高原和青海东南部的河谷和湖滩等地。

19. 四川嵩草苔草群系:四川西部高原。

20. 藏北嵩草-苔草群系:西藏南部地区。

21. 藏西嵩草-苔草群系:西藏西部雅鲁藏布江河源区及阿里地区淡水湖滨。

22. 喜马拉雅嵩草-苔草群系:藏南和阿里地区。

23. 黄颖莎草群系:东北区的松嫩平原草原区的湖滩洼地。

24. 香附莎草群系:东北平原和丘陵区的湖边。

25. 水葱群系:温带、亚热带的湖滨、池塘、洼地。

26. 百球藨草群系:亚热带山间洼地,地表有积水的地段。

27. 庐山藨草群系:湖南省。

28. 三棱藨草群系:温带、亚热带的河滩、湖边洼地,在内蒙的沙丘间洼地也有分布。

29. 荆三棱藨草群系: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省和台湾。

30. 海三棱藨草群系:河北、江苏、浙江和上海的沿海滩涂。

31. 蒯草群系:亚热带山地丘陵的山间盆地、雪融洼地或沟谷洼地。

32. 羊胡子草群系:大、小兴安岭林区的沟谷和河谷阶地。

33. 高荸荠群系:温带和亚热带的湖边洼地和山间洼地。

34. 少花荸荠群系:温带和亚热带的湖边洼地和山间洼。

35. 野荸荠群系:温带和亚热带的湖边洼地和山间洼地。

36. 刘氏荸荠群系:温带和亚热带的湖边洼地和山间洼地。

37. 华扁穗草群系:温带和亚热带的湖边洼地和山间洼地。

38. 扁穗草群系:温带和亚热带的湖边洼地和山间洼地。

39. 华克拉莎草群系:广东省乐昌县等地。

40. 香附子群系:浙江全省湿地中均有分布。

II 禾草型湿地植被型(20个群系)

1. 芦苇群系:温带和亚热带的湖边、古河床和河流沿岸等地,荒漠地区的低地也有。

2. 北方芦苇群系:东部温带地区。

3. 卡开芦苇群系:南亚热带和热带的河滩和海湾的河口滩地。

4. 狭叶甜茅群系:温带地区流水缓慢的河流两岸或浅水洼地。

5. 水甜茅群系:若尔盖高原湖泊。

6. 假鼠妇草群系:河北、内蒙古等地。

7. 荻群系:长江中下游的河滩和洞庭湖、洪湖等亚热带湖群洼地与洲滩。

8. 菰群系:亚热带和温带湖边,云贵高原的湖泊中也有分布,北京也有栽培。

9. 黍群系:河北、华中、四川和云贵高原。

10. 李氏禾群系:云贵高原3000米以下的湖边、水塘、水库或水沟边。

11. 拂子茅群系:亚热带湖南山地沟谷中。

12. 假苇拂子茅群系:北疆各大河流河漫滩、塔里木河上游的河漫滩,山西等。

13. 大米草群系:江苏、浙江等沿海滩涂。

14. 互花米草群系:江苏、浙江等沿海滩涂。

15. 星星草群系:松辽平原、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高原等河滩或丘间碟形低洼地。

16. 獐毛群系:黄淮海地区和新疆、甘肃等省区,以及淤泥质海岸地带。

17. 稗群系:热带、亚热带的江河滩地、荒芜水田或平原沟渠中。

18. 盐地鼠尾粟群系:浙江等的沿海各地。

19. 芨芨草群系:新疆等地。

20. 葡萄冰草群系:北疆各大河流的河漫滩。

Ⅲ杂类草湿地植被型(16个群系)

1. 香蒲群系:东北地区、内蒙古的一些湖泊或山间洼地的泡沼中。

2. 蒙古香蒲群系:大兴安岭、内蒙古以及松嫩平原的一些静水池塘或泡沼中。

3. 狭叶香蒲群系:广泛分布于温带和云贵高原一些湖泊边。

4. 菖蒲群系:苏浙皖亚热带及东北、河北、内蒙古以及云贵高原等地海拔2000米以上的湖滩、洼地。

5. 葱状灯心草群系:亚热带山间洼地(湖北)。

6. 翅茎灯心草群系:亚热带洼地中,如四川。

7. 灯心草群系:亚热带山间洼地和洞庭湖堤内缘的低洼处。

8. 田葱群系:广东省的雷州半岛。

9. 慈菇群系:亚热带地区的田间水沟、水田等湿地中。

10 帚灯草群系:热带草丛沼泽,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南。

11. 杉叶藻群系:西藏淡水湖泊边缘和浅水洼地。

12. 班唇马先嵩群系:西藏浅水湖泊湖滨、河漫滩、洪积扇潜水溢出带。

13. 水木贼群系:东北山地、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

14. 节节草群系:亚热带地区的浅水塘、水沟、水田、沼泽湿地中。

15. 翅碱蓬群系:辽宁的双台河口、大凌河和大洋河口,以及环渤海湾滨海盐渍土地带。

16. 水烛群系:亚热带的浅沼、湖边均有分布。

5)苔藓湿地植被型组(9个群系)

1. 中位泥炭藓群系:大、小兴安岭分水岭附近的坳沟中。

2. 尖叶泥炭藓群系:云贵高原、长白山北麓等地。

3. 白齿泥炭藓群系:亚热带高山,如四川的二郎山等。

4. 广舌泥炭藓群系:小兴安岭。

5. 卵叶泥炭藓群系:亚热带,如云南腾冲县。

6. 钝叶泥炭藓群系:长白山地。

7. 沼泽泥炭藓群系:云贵高原和亚热带的山间盆地,如湖北神农架。

8. 大金发泥炭藓群系:云贵高原的山间盆地低洼处,或山前冲积扇潜水出露地段。

9. 薄网藓群系:川西北高原沼泽。

6)浅水植物湿地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

I 漂浮植物型(7个群系)

1. 满江红群系:云南、贵州、长江中下游等亚热带的湖泡、池塘。

2. 紫萍群系:亚热带湖泊、池塘和水田,尤其是在湖湾避风的静止水面。

3. 槐叶萍群系:全国各地池塘、水沟和稻田等水面。

4. 凤眼莲群系:外来种,又称水葫芦,亚热带和热带的池塘、湖泡。

5. 大薸群系:外来种,江苏、浙江和云南的水沟、池塘和水田中。

6. 水鳖群系:长江中下游的静水湖湾及湖泊浅水区,云南的水塘和湖湾也有分布。

7. 叉钱苔群系:大兴安岭林中浅水、水清而静止的水泡中。

II 浮叶植物型(11个群系)

1. 莕菜群系:温带和亚热带的湖泡、湖湾、池塘和沟渠中。

2. 菱群系:温带和亚热带的湖泡中,有野生,也有栽培。

3. 睡莲群系:亚热带、温带湖泡中。

4. 莲群系:亚热带和温带的湖泡中,有野生,也有栽培。

5. 鸭趾草群系:云南的水塘、水沟或个别湖泊中。

6. 小掌叶毛茛群系: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小型池塘、沟塘、水坑中。

7. 水皮莲群系:广东和广西的一些池塘和泡沼中。

8. 浮叶眼子菜:北温带。

9. 莼菜:浙江杭州、湖州地区等地的池塘中。

10. 空心莲子草:长江流域以南各地的水田、河流、池塘等。

11. 芡实群系:亚热带至暖温带的一些湖泊中。

Ⅲ沉水植物型(19个群系)

1. 菹草群系:亚热带和温带较小的湖泊、湖湾、池塘和溪流中。

2. 马来眼子菜群系:亚热带和温带的一些湖泊。

3. 龙须眼子菜群系:温带和亚热带乃至青藏高原的湖泊中。

4. 微齿眼子菜群系:亚热带湖泊。

5. 苦草群系:亚热带湖泊、池塘和河沟。如洪湖、东太湖等。

6. 金鱼藻群系:云贵高原和长江中下游一些湖泊、水塘、水沟和水田中。

7. 东北金鱼藻群系: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的湖泊和静水池塘。

8. 黑藻群系:亚热带湖泊、池塘、水沟。

9. 水车前群系:云贵高原绝大多数的湖泊和湖区的池塘、水沟,有时也生长于

藕田。

10. 海菜花群系:温带和亚热带的一些湖泊、池塘或沟谷。

11. 穗状狐尾藻群系:新疆等地的静水湖泊,如博斯腾湖和艾沙米尔湖。

12. 轮叶狐尾藻群系:温带和亚热带的浅水湖泊、池塘、水沟和水田中,西藏高原。

13. 茨藻群系:温带,东北、西北、内蒙古。

14. 梅花藻群系:温带,东北、西北、内蒙古。

15. 黄花狸藻群系:全国各地浅水池塘、水潭、沼泽的积水小洼地。

16. 川蔓藻群系:温带和亚热带乃至热带沿海滩涂的池塘、盐池等中。

17. 轮藻群系:云南茈碧湖、抚仙湖以及各地水潭和清水河沟中。

18. 水盾草群系:浙江等省的沟渠、池塘等的静水水体中。

19. 水车前群系:河北等省的河流、池塘、湖泊湿地中。

7)红树林湿地植被型组(14个群系)

1. 白骨壤群系:海南岛、广东、广西、福建、香港的海湾。

2. 红树群系:沿海广阔的滩面上。

3. 秋茄群系:沿海的泥质滩地上。

4. 木榄群系:近岸高潮区地段,成片或带状分布。

5. 桐花群系:广东、广西、福建的大片滩地上。

6. 海桑群系:海南省。

7. 水椰群系:海南省的个别地区。

8. 苦槛蓝群系:浙江玉环、洞头等地的沿海地区。

9. 海滨木槿群系:浙江的舟山、宁波等地的沿海地区。

10. 海漆群系:海南、广西沿海地区。

11. 红海榄群系:海南、广西沿海地区。

12. 银叶树群系:广西、海南等沿海地区。

13. 黄槿群系:广西、海南等沿海地区。

14. 榄李群系:海南的东寨港、清澜港等。

湿地植物群系名称的确定

1. 确定群落的数量特征

(1)多度

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个体数量的相对概念。

计算方法:某个种的多度=(该种的个体数目/样方中同一生长型全部种的个体数)×100%

(2)密度和相对密度

指单位面积上某个种的实测植株数目。

计算方法:密度=样地内某种植物的个体数/样地面积

相对密度=某种植物的密度/本层全部植物的总密度×100%

(3)高度和相对高度

反映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对生境的适应能力。调查时要求记录每个物种的高度,并计算其平均高度。

计算方法:相对高度=某种植物的平均高度/本层所有植物平均高度之和×100% (4)冠幅和相对冠幅

乔木树种或灌木树种的冠幅,一般指树冠在地面投影面积的东西和南北方向的直径平均值。

计算方法:相对冠幅=某种植物的平均冠幅/本层所有植物平均冠幅之和×100% (5)盖度和相对盖度

指草本植物在地表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方面积的比例。

计算方法:盖度=某种植物的地表垂直投影面积/样方面积×100%

相对盖度=某种植物的盖度/本层所有植物盖度之和×100%

(6)频度

表示某种植物个体在群落中水平分布的均匀程度。

计算方法:某种植物个体出现的样方数/同一调查单元内的全部样方数×100%。(7)优势度和相对优势度

表示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此处采用较为简化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优势度=(相对高度+相对冠幅)/2 (乔木和灌木植物)优势度=(相对高度+相对盖度)/2 (草本植物)

相对优势度=某种植物优势度/本层所有植物优势度之和×100%

(8)重要值

表示某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

计算方法: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3

2. 确定植物群系名称

在群落内对物种的重要值高低进行排序,以重要值最高的或者前几位物种为依据进行植物群系命名。

湿地植物群落调查

一、湿地植物群落的调查方法

首先搜集调查区域的卫星影像、航空影像、地形图等。无论是遥感影像还是地形图,其比例尺不应小于1/10万。其次,搜集和了解湿地植物群落的基本情况,包括:建群种、群落类型(如单建群种群落、共建群种群落)、群落结构及其特征等。如果这些资料缺乏,则需进行预调查。第三,重点调查湿地面积超过5

万公顷的,以基本地形地貌来划分调查单元,每个调查单元面积不超过5万公顷;面积不足5万公顷的作为独立调查单元处理。湿地植物群落调查采用样方法。(1)样带和样方的布局

在每个调查单元内,设置一条以上贯穿于调查单元的样带。样带设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l 尽可能地选择未受或少受人为干扰的地段;

l 由于地表形态起伏不平的,可以沿着地形梯度变化的方向设置;

l 沿着水浸梯度变化的方向设置;

l 根据湿地面积的大小和湿地生境的复杂程度适当确定调查样带的数量。

调查样带确定后,用GPS按一定间距均匀布设样方,确定调查样方位置时要考虑以下原则:

l 典型性和代表性:使有限的调查面积能够较好的反映出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l 自然性:人为干扰和动物活动影响相对较少的地点,并且较长时间不被破坏,如流水冲刷、风蚀沙埋、过度放牧或开垦等;

l 可操作性:易于调查和取样的地段,避开危险地段。

(2)样方数量

调查单元内每一个植物群系布设样方数量不少于10个。

(3)样方面积的确定

l 乔木植物:样方面积为400 m2(20m×20m)(树高≥5m);

l 灌木植物:平均高度≥3m的样方面积16m2(4m′4m),平均高度在1-3m 之间的样方面积4m2(2m′2m),平均高度<1m的样方面积1m2(1m′1m);

l 草本(或蕨类)植物:平均高度≥2m的样方面积4m2(2m′2m),平均高度在1-2m范围的样方面积为1m2(1m′1m),平均高度<1m的样方面积为0.25m2(0.5m′0.5m);

l 苔藓植物:面积0.25 m2(0.5m′0.5m)。

(4)分层调查

如果植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层次,即群落中出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蕨类层与苔藓层不同层次的组合,则需进行分层调查。在分层调查中,首先要确定主林层(能反映出群落总体外貌的层次),进行主林层植物样方调查,最后在主林层样方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设置次林层的样方,进行各个次林层的植物调查。

二、植物群落调查的季节选择

调查的季节应避开汛期,根据植物的生活史确定调查季节:

1. 生活史为一年的植物群落:应选择在生物量最高和(或)开花结实的时期;

2. 一年内完成多次生活史的植物群落:根据生物量最高和(或)开花结实的情况,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时期;

3. 多年完成一个生活史的植物群落:选择开花结实的季节;

4. 对于具有两层或两层以上层次的群落,依据主林层植物来确定调查季节。

三、植物群落调查内容

1. 调查对象

包括4大类型的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2. 记录内容

包括:(1)湿地名称、调查单元序号、样方序号、海拔高度、经纬度、积水状况、

小生境等;(2)植物群系、主林层、样方面积;(3)植物名称及其数量特征(乔木与灌木:平均冠幅、平均高度、平均胸径、株数,草本、蕨类与苔藓:平均盖度、平均高度、株数)。其中植物群系的确定,对于群落结构简单、优势种明显的植物群落,参考附录8《中国湿地植被分类及其分布》,现地判定和填写植物群系名称;对于结构复杂、优势种现地无法确定的植物群落,参照附录9的方法进行植物群系的确定。

3. 统计汇总

通过对湿地植物群落的样方调查数据,逐级统计,分别汇总出重点调查湿地和全省的植物群系汇总表、植物名录。

湿地植被调查

一、湿地植被面积调查

综合重点调查湿地斑块遥感判读湿地植被面积,结合野外现地调查验证,得出重点调查湿地植被面积。

二、湿地植被利用和破坏情况调查

收集已有的研究成果、文献,结合访问,了解湿地植被利用和受破坏情况,并在外业调查时进行现场核实。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一)中国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1、纬向变化规律我国东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着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由于自北而南的热量递增,明显地依次更替着下列森林带: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带和赤道雨林带。 2。经向变化规律由于我国东临太平洋,因而夏季东南季风的强弱决定着降水的多少。自东南往西北,距海愈远,东南季风力量愈弱,降水愈少,所以植被按东南一西北近乎经度方向按下列规律更替:(1)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或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2)温带草原地区,在这地区内由东向西随着干燥度的递增,依次出现森林草甸草原带,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3)温带与暖温带荒漠地区,从东到西按水分状况可分为东阿拉善一西鄂尔多斯草原化荒漠,中亚东部荒漠和中亚西部荒漠。3。我国植被水平分布的几个特点(1)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迫使高原面上的西风环流向南北两侧分流,其北支急流加强了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使其具有荒漠气候,故在北纬35”一50。之间形成了广阔的温带荒漠,成为世界上纬度最北的荒漠。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反气旋使草原向东南方向扩展,直达欧亚草原区的最南界,而且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也偏向干旱性。(2)由于冬半年寒潮向南侵入低纬地区,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出现一定数量的落叶成分,同时热

带植被也向南退到北回归线以南的南海沿岸一线。(3)滇南和藏南的东喜马拉雅山地的热带山地植被向北挺进可达北纬29”,其原因是青藏高原隆起后,夏季强大湿热的西南季风受东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阻挡,产生大量降雨,为热带雨林发育创造条件。同时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寒潮不能到达藏南也是重要原因之一。(4)我国亚热带地区面积广阔,南北延伸纬度达12。。夏季在强盛的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下,炎热多雨,发育着广阔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在欧亚大陆的其它同纬度地区则为亚热带荒漠和稀树草原,或夏千冬湿的地中海硬叶常绿林和灌丛。(二)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规律性1、我国湿润区的山地植被带谱结构和特征(1)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系列特点决定于山地所处的纬度,带谱的结构从北向南趋于复杂,层次增多。(2)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各个垂直带的海拔高度位置随纬度带由北向南而相应升高。(3)每一个纬度地带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都具有本地带特有的山地植被类型,反映了水平气候地带的特征。(4)在旱季显著的山地,同一垂直带谱内阴坡与阳坡的森林植被类型有较大差别;而在较湿润和旱季不明显的山地,阴阳坡的森林类型差别不大。2、我国干旱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结构和待征(1)从东到西,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山地植被的基带由:草甸草原荒漠草原—温带荒漠。(2)从东到西,山地森林带的位置由基带上升到中山带,这是与山地湿润带在干旱地区的上移相关的植被地理分布现象。(3)草原带位置也由东向西升高,在草原地区,它们是基带;到了荒漠地区的!妇

人工湿地植物种类

科属植物中名类型学名应用工艺 香蒲科香蒲挺水Typha orientalis 表流湿地、潜流湿地 禾本科芦苇挺水Phragmites australis 表流湿地、潜流湿地 皇竹草湿生、挺水Sympnytum peregrjnum lede 潜流湿地 菰挺水Zizania latifolia 表流湿地、潜流湿地 芦竹湿生、挺水Arundo donax Linn. 潜流湿地 薏苡湿生、挺水Coix lacryma-jobi 表流湿地、潜流湿地 水稻挺水Oryza sativa L 表流湿地 花叶芦竹湿生、挺水Arundo donax var.versicolor 潜流湿地 虉草湿生、挺水Phalaris arundinaced 表流湿地、潜流湿地 李氏禾浮水Leersia Sw hexandrs Sartz. 氧化塘 莎草科荸荠挺水Heleocharis dulcis 表流湿地 水葱挺水Scirpus validus 潜流湿地、表流湿地 风车草湿生、挺水Cyperus alternifolius ssp.flabelliformis 潜流湿地 纸莎草挺水Cyperus papyrus 潜流湿地 藨草挺水Scirpus triqueter 潜流湿地、表流湿地 针蔺挺水、浮水Eleoch aris congesta subsp. Japonica 表流湿地、氧化塘茳芏挺水Cyperus malaccensis 潜流湿地、表流湿地 睡莲科荷花挺水Nelumbo nucifera 表流湿地 芡实浮叶Euryale ferox.景观塘 荇菜浮叶Nymphoides peltatum 景观塘 萍蓬草浮叶Nuphar pumilum 景观塘、氧化塘 睡莲浮叶Menyantehes trifolia 氧化塘、景观塘 天南星科菖蒲挺水Acorus calamus 潜流湿地、表流湿地 马蹄莲湿生、挺水Zantedeschia aethiopica 潜流湿地、表流湿地 大薸浮水Pistia stratiotes 氧化塘 芋挺水Colocasia esculenta 表流湿地 海芋挺水Alocasia macrorrhiza (L.) Schott 潜流湿地 泽泻科泽泻挺水Alisma plantago-aquatica 表流湿地 慈姑挺水Sagittaria trifolia 表流湿地 泽苔草挺水、湿生Caldesia parnassifolias 表流湿地、潜流湿地 三白草科蕺菜湿生Houttuynia cordata 表流湿地 伞型花科水芹菜浮水、挺水Oenanthe javanica 氧化塘、表流湿地 十字花科豆瓣菜浮水Nasturtium officinale 氧化塘、表流湿地

中国的风能资源

中国风能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据国家气象局估算,全 国风能密度为 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 1.6X105MW, 特别是东南沿 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等 部分地区,每年风速在 3m/s 以上的时间近 4000h 左右,一些地区年平均 风速可达 6~7m/s 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有关专家根据 全国有效风能密度、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以及大于等于3m/s 和 6m/s 风速的全年累积小时数,将我国风能资源划分为如下几个区域。 1、东南沿海及其岛屿,为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这一地区,有效风能 密度大于、等于 200W/ m2 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的风能密 度在 300W/m2 以上,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达80~90%,大于、 等于 8 m/s 的风速全年出现时间约 7000~8000h,大于、等于 6 m/s的 风速也有 4000 h 左右。但从这一地区向内陆,则丘陵连绵,冬半年强 大冷空气南下,很难长驱直下,夏半年台风在离海岸50km 时风速便减 少到 68%。所以,东南沿海仅在由海岸向内陆几十公里的地方有较大的 风能,再向内陆则风能锐减。在不到 100km 的地带,风能密度降至 50W /m2 以下,反为全国风能最小区。但在福建的台山、平潭和浙江的南 麂、大陈、嵊泗等沿海岛屿上,风能却都很大。其中台山风能密度为 534.4W/m2,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为90%,大于、等于 3 m/s 的风速全年累积出现7905h。换言之,平均每天大于、等于 3 m/s 的风速有 21.3h,是我国平地上有记录的风能资源最大的地方之一。2、内 蒙古和甘肃北部,为我国次大风能资源区。这一地区,终年在西风带

常见湿地植物修订稿

常见湿地植物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品种名数量(万株)特点 花叶芦竹花叶芦竹又名斑叶芦竹,禾本科芦竹属植物。叶层具有美丽的条纹,富于变化。初春乳白色间碧绿色,仲春至夏秋金黄色间碧绿色。植株高米左右。宜在湿地或浅水中栽培。用分株法繁殖。 花叶水葱花叶水葱水葱的变种。茎杆黄绿相间,非常独特,美丽。此水葱更具观赏价值。对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很强。可分株繁殖。 黄菖蒲菖蒲天南星科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株高50-80厘米,叶基生,剑状条形,无柄,绿色。稍耐寒,华东地区可露地越冬。可栽于浅水中,或作湿地植物。是水景园中主要的观叶植物。

再力花再力花大型直立性水生植物,株高1-2米,地下根茎发达,根出叶。叶长卵形,先端突出。叶柄极长,夏至秋季开花,小花紫色,苞片状形飞鸟,甚优美。适于水池湿地种植美化。原产北美洲、墨西哥。为珍贵水生花卉。 香蒲香蒲(水烛)―― 香蒲科香蒲属植物。高米。地下茎直立粗状,叶片条形,长1米左右,宽米,光滑无毛。蒲棒(雌花序)长约20cm,香蒲叶片挺拔,花序粗壮可观,常用于水面绿化。 蒲苇

千屈菜千屈菜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00厘米左右,茎四棱,多分枝。无柄穗状花序顶生,小花多数密集,紫红色,花期5-9月。喜光,浅水中生长适宜。特点:成片栽于池边,夏秋季成片紫红色花序,好不热闹。深秋时叶色转红,霜重色浓。 石菖蒲石菖蒲――多年生草本,有香气。叶剑状线形,长30~50cm,宽2~6cm,无中脉。佛焰苞叶状,长 7~20cm,肉穗花序狭圆柱形,长5~12;花两性,淡黄绿色;花被片6;雄蕊6。浆果倒卵形。花期5~7月,果期8月。生于山沟、溪涧潮湿流水的岩石间,或泉水附近。 伞草旱伞草莎草科莎草属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茎丛生,无分枝,高80-120厘米,叶聚生于茎顶,扩散成伞状,喜水湿环境,适合种在溪流湿地上。独特的伞状叶形为水景园带来特别的意境。

中国湿地植被分类(植被型组-植被型-群系)

中国湿地植被分类(植被型组-植被型-群系)针叶林湿地植被型组 I 寒温性针叶林湿地植被型 1. 兴安落叶松群系 2. 长白落叶松群系 3. 太白落叶松群系 4. 峨嵋冷杉群系 5. 雪岭云杉群系 II 暖性针叶林湿地植被型 1. 水松群系 2. 水杉群系 3. 池杉群系 阔叶林湿地植被型组 I 落叶阔叶林湿地植被型 1. 水冬瓜赤杨群系 2. 江南赤杨(桤木)群系 3. 枫杨群系 4. 胡杨群系 5. 黑杨群系

II 常绿阔叶林湿地植被型 1. 香樟林群系 Ⅲ 竹林湿地植被型 1. 水竹林群系 2. 大箭竹群系 灌丛湿地植被型组 I 落叶阔叶灌丛湿地植被型 1. 油桦群系 2. 柴桦群系 3. 扇叶桦群系 4. 细叶沼柳群系 5. 高山柳群系 6. 沼柳群系 7. 川三蕊柳群系 8. 柳叶绣线菊群系 9. 川西锦鸡儿群系 II 常绿阔叶灌丛湿地植被型 1. 野牡丹群系 2. 狭叶杜香群系

4. 草原杜鹃群系 5. 隐蕊杜鹃群系 6. 毛蕊杜鹃群系 7. 狭萼杜鹃群系 Ⅲ 盐生灌丛湿地植被型 1. 盐角草群系 2. 柽柳群系 3. 碱蓬群系 4. 盐地碱蓬群系 5. 大白刺群系 6. 泡果白刺群系 7. 塔里木沙拐枣群系 8. 盐节木群系 9. 盐生草群系 10. 盐穗木群系 11. 具叶盐爪爪群系草丛湿地植被型组 I 莎草型湿地植被型 1. 修氏苔草群系 2. 乌拉苔草群系

3. 灰脉苔草群系 4. 毛果苔草群系 5. 漂筏苔草群系 6. 湿苔草群系 7. 沼苔草群系 8. 芒尖苔草群系 9. 阿尔泰苔草群系 10. 帕米尔苔草群系 11. 踏头苔草群系 12. 青藏苔草群系 13. 木里苔草群系 14. 红穗苔草群系 15. 弯囊苔草群系 16. 绿穗苔草群系 17. 坚果苔草群系 18. 藏嵩草-苔草群系 19. 四川嵩草苔草群系 20. 藏北嵩草-苔草群系 21. 藏西嵩草-苔草群系 22. 喜马拉雅嵩草-苔草群系 23. 黄颖莎草群系 24. 香附莎草群系

全国风能资源分布统计报告

全国风能资源分布统计 报告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全国风能资源分布统计报告 北京木联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刘航 该报告依据我公司的全国各省的风资源统计表编制而成。 我国是一个风能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根据全国各省的风资源统计表可以看出,风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和东南沿海、以及内陆高原地区和湖泊河流附近。以下是地面以上70米高度统计的各地区风资源分布情况。 西北地区风资源丰富地带主要集中在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各省,其中甘肃的瓜州和玉门,新疆的阿拉泰、哈密和乌鲁木齐,宁夏的吴忠、银川和中卫,青海海西自治州的风资源最为丰富。甘肃的瓜州和玉门地区年平均风速在s~s。新疆阿拉泰、哈密和乌鲁木齐风能较好的地带年平均风速可达s以上。宁夏吴忠和银川年平均风速约s左右,中卫市相对较小,约s。青海海西自治州的年平均风速在s~s之间。 东北地区黑龙江的大庆、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和伊春等地具有相对较好的风能资源,其中牡丹江地区的年平均风速在s左右。吉林省白城、四平和松原地区的风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风速在s~s之间。辽宁的瓦房店、彰武、康平和法库地区的风资源较好,也是目前辽宁省风电项目比较集中的地区。内蒙古的通辽、赤峰、锡林郭勒的部分地区风速超过s。 华北地区的河北省北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风资源最为丰富,主要集中在张家口、乌兰察布一带,风速基本在s以上,开发价值较大。

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地区蕴含的可开发风能非常丰富。其中山东的东营、威海、烟台,江苏的南通、盐城,浙江的宁波、台州和舟山,福建的福州、莆田、漳州,广东潮汕、江门、阳江和湛江的海域附近风能资源最为丰富。山东和江苏沿海年平均风速基本在s~s,福建沿海地区年平均风速相对较大,基本在s~s之间。 云贵高原由于海拔较高,又属于暖湿气流交汇地区,风资源比较丰富。该区域风况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的楚雄、大理和贵州的毕节、六盘水等地。其中楚雄和大理地区的风速可达s以上。 内陆的一些大型湖泊江流附近风能也较丰富,如鄱阳湖附近较周围地区风能要大,江西九江和湖北孝感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风速能达到s。 综上所述,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总体呈现北方优于南方,沿海优于内陆的特点,其中西北、东北、华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是我国风资源最为丰富与集中的两个地区,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内陆地区风资源相对匮乏,分散不集中,但个别地区,如大型湖泊江流、高原等,由于特殊地形地貌的影响,会形成局部风资源丰富区。

中国植被的分布与气候关系

专业选修课论文 学校:云南师范大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班级:08生科A 姓名:龚兴鹏 学号:084120010 科目:植物地理学 教师:崔明昆(副教授)

从气候的角度来论述我们国家植被的分布规律 作者:龚兴鹏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8生科A班 学号:084120010 摘要:中国地域广阔、山体众多,是世界上植被类型最丰富的国家。在大尺度的宏观范围内,中国的植被的分布规律遵循纬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规律,还受到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本综述结合气候因素,论述我国植被的分布特点。 关键词:植被分布,气候。 正文: 我国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由于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广阔的欧亚大陆东南部的太平洋西岸,西北部深入大陆腹地。冬季盛行着大陆来的极地气团或北冰洋气团,常形成寒潮由北向南运行。夏季盛行着由海洋来的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主要是太平洋东南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带着湿气吹向大陆。又由于我国地形十分复杂,高山众多。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寒潮向南流动起着不同程度的阻挡作用,成为温度带的分界线。 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脉对太平洋东南季风深入内陆起着明显的屏障作用,与划分东南湿润气候区和西北干燥气候区的分界上有着密切的关系。西藏高原南部东西走向的山脉和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对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入境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另外,来自北赤道的暖洋流在接近我国台湾东岸时,顺着琉球群岛转向日本本州东岸方向向东流去,因此这支暖洋流对我国大陆,特别是对北方气候未能发生直接增温加湿的作用,所以我国温带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 在上述所有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影响下,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受海洋季风和湿气流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依次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的气候。相应的植被变化也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依次出现了三大植被区域,即东部湿润森林区、中部半干旱草原区、西部内陆干旱荒漠区,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植被的经向地带性分布。 1气候与中国植被的分布 1.1.气候制约着植被的地理分布 气候制约着植被的地理分布,植被是区域气候特征的反映和指示,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植被分区方案大都认为我国基本的植被区有8至9个,即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以及雨林季雨林、草原、荒漠以及高寒植被.秦岭淮河线是一条重要的水分气候带,而不是温度带,不是亚热带植被的北界. 我国亚热带植被的北界基本上沿长江北岸,从杭州湾经太湖、安徽宣城、铜陵经大别山南坡到武汉往西,与WI值130-140 ℃·月一致. 我国热带区域的面积极小,仅分布在海南岛的东南部和台湾南端及其以南地区[2] 1.2 受寒流的作用,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尤其是北亚热带森林中,落叶的成分较多。而夏季又受太平洋东南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使我国东南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可以获得大量的降水。地形的复杂,峰峦逶迤的高山,使东西去向

中国的风能资源及区划说明

中国的风能资源及区划说明 Ver 1.00 Date 2006.11.16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据国家气象局估算,全国风能密度为100W/㎡,风能资源总储量约1.6×105MW,特别是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每年风速在3m/s以上的时间近4,000h左右,一些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6~7m/s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中国气象学界根据全国有效风能密度、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以及大于等于3m/s和6m/s 风速的全年累积小时数,将我国风能资源划分为如下几个区域。 1、东南沿海及其岛屿,为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 这一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等于200W/㎡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的风能密度在300W/㎡以上,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达80~90%,大于等于8m/s的风速全年出现时间约7,000~8,000h,大于等于6m/s的风速也有4,000h左右。但从这一地区向内陆,则丘陵连绵,冬半年强大冷空气南下,很难长驱直下,夏半年台风在离海岸50km时风速便减少到68%。所以,东南沿海仅在由海岸向内陆几十公里的地方有较大的风能,再向内陆则风能锐减。在不到100km的地带,风能密度降至50W/㎡以下,反为全国风能最小区。但在福建的台山、平潭和浙江的南麂、大陈、嵊泗等沿海岛屿上,风能却都很大。其中台山风能密度为534.4W/㎡,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为90%,大于等于3m/s的风速全年累积出现7,905h。换言之,平均每天大于等于3m/s的风速有21.3h,是我国平地上有记录的风能资源最大的地方之一。 2、内蒙古和甘肃北部,为我国次大风能资源区 这一地区,终年在西风带控制之下,而且又是冷空气入侵首当其冲的地方,风能密度为200~300W/㎡,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为70%左右,大于等于3m/s的风速全年有5,000h以上,大于等于6m/s的风速在2,000h以上,从北向南逐渐减少,但不象东南沿海梯度那么大。风能资源最大的虎勒盖地区,大于等于3m/s和大于等于6m/s的风速的累积时数,分别可达7,659h和4,095h。这一地区的风能密度,虽较东南沿海为小,但其分布范围较广,是我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 3、黑龙江和吉林东部以及辽东半岛沿海,风能也较大 风能密度在200W/㎡以上,大于等于3m/s和6m/s的风速全年累积时数分别为5,000~7,000h和3,000h。 4、青藏高原、三北地区的北部和沿海,为风能较大区 这个地区(除去上述范围),风能密度在150~200W/㎡之间,大于等于3m/s的风速全年累积为4,000~5,000h,大于等于6m/s风速全年累积为3,000h以上。青藏高原大于等于3m/s的风速全年累积可达6,500h,但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密度较小,所

中国湿地植物名录

本名录中的湿地植物包括: 1.只有在湿地中出现 (Carex Lasiocarpa 、 Hippuris Valgaris Qxycoccus Microcarpus 、 sphagnum Palustre 等) ; 2.在同一工区,既能在湿地中,又可在非湿地中生长的 (Larix gmelinii 、Phragmites australis Vaccinirm uliginosum 等) ; 3.在一些地区仅见湿地,而在另一些地区则可同时出现在湿地或非湿地中的植物(Ledumpalustre、Rubus chamaemorus,Sphagnum fuscum等)。 上述三种类群中,仍以第一种为主,约占本名录80%。 名录初步收录了我国湿地 (沼泽、沼泽化草甸、水生植物及盐沼等 ) 高等植物 156 科、 437属、 138 种及变种、变型 (其中 19 变种,6 变型) 。 仅列出植物学名,中名及部分地方名。其顺序基本上按思格勒 (A.Engler) 系统排列,属、种以字头的字母顺序排列。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所限,名录中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苔藓植物 毛叶苔科Ptilidiaceae 毛叶苔属Ptilidium Ness 毛叶苔P.ciliare (L.)Hamp. 护蒴苔科Calypogeiaceae 护蒴苔属Calypogeia (Raddi)Ness 沼生护朔苔 C.sphagnicola (Anr.etPerss) Warnst.et Loesk. 裂叶苔科Lophoziaceae 挺叶苔属Anastophyllum(Spruce)Steph. 小挺叶苔A.minutum(Schreb.exCrantz)Schu st 细裂瓣苔属Barbilophozia Loesk. 二裂细裂瓣苔 B.kunzeana(Hueb.)k.Miill 无褶苔属Leiocolea Buch. 方叶无褶苔L.bantriensis (Huek.)steph 方叶苔科Scapaniaceae. 合叶苔属Scapania Dumort. 湿生合叶苔S.irrigua(Ness)Dunort. 沼生合叶苔S.Paludicola Loese.et k.Muell.

中国风能资源的详查和评估

风 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大力开发利用风能资源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之 一。中国政府十分重视风能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20世纪70年代至2006年期间,先后组织开展了3次全国风能资源普查,为我国的风能资源开发提供了基础依据;为更好地满足我国风能资源持续、有序、合理地规划和开发利用需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及国家相关部门决定在之前全国风 中国风能资源的详查和评估 ■文—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 能资源普查结果的基础上,实施“全国风能详查和评价”项目,该项目针对中国大陆风能资源丰富、适宜建设大型风电场、具备风能资源规模化开发利用条件的地区,通过现场观测、数值模拟、综合分析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摸清我国陆上风能资源特点及其分布,为促进我国风电又好又快发展做好前期工作。该项目于2008年正式启动,由中国气象局具体牵头组织实施。 一、中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估技术发展和项目主要成果 1. 初步建立全国陆上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 依托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工作,中国气象局针对风能资源规划和风电场选址需要,采用规范、统一的标准,在中国大陆风能资源可利用区域设立了400座70~120米高的测风塔,初步建成了全国陆上风能资源专 图1 全国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测风塔分布示意图

业观测网(图1),该专业观测网于2009年5月正式全网观测运行,已获取的实地观测数据为全国(陆上)风能详查和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为规范风能资源观测的专业化运行和管理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该专业观测网的持续运行,可为开展风能预报业务和风电场后评估提供基础支持。 2. 研发了适用于中国的风能资源评估系统 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在引进和吸收加拿大、丹麦和美国等风能数值模拟评估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根据中国地理、气候特点进行改进和优化,采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技术,开发了适于中国气候和地理特点的风能资源评估系统(W E R A S/C M A),数值模拟的水平分辨率达到1千米以下,风能参数模拟精度能够满足各级风电规划和风电场选址需要。图2展示了W E R A S/ CMA的系统工作流程图。 3. 研发了规范、适用的风能资源 计算评估系统 依据IEC61400-1、IEC61400- 12-1、GB/T 18710-2002、QX/T74- 2007等国际国内风能资源计算评估技 术规范,在气象部门原有的“风能资 源计算评估系统” V1.0版软件基础上 进行研制和完善,使之适用于风能专 业观测网一体化观测系统特有的仪器 设置和数据采集方式,实现了多种观 测仪器原始数据格式的标准转换,原 始观测数据的质量检查、缺测数据的 自动插补订正、统一的数据库管理、 Word文档图表的全自动生成等功能, 满足了本项目计算评估大量的数据处 理、规范的参数计算、标准的图表制 作和便捷的报告编制等要求。 4. 建立了风能资源数据库共享系统 以地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为支 撑,根据风能观测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特点,通过新一代气象通信系统,建 立了具备测风塔观测数据实时采集、 传输、质量控制、统计加工、分发存 储等全功能处理流程;建成的全国 风能资源数据库包括了风能观测塔数 据、风能评估参政气象站历史数据、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风能资源综合评 价的各类参数,通过分级管理形成了 全国风能资源数据共享系统,可为全 社会各个层面提供风能基础数据、评 估参数和图表成果等的公共服务。 5. 编制完善了一系列风能资源详 查和评价的规范性技术文件 针对项目执行中的各个技术环 节,参考国际、国内相关规范,考虑 我国气候特点、地理条件等因素,并 结合本项目工作大纲要求,研究编制 了《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工作测风塔 选址技术指南》、《测风塔塔体及其 防雷技术要求》、《测风塔风能观测 系统技术要求》和《风能资源综合评 价技术规定》、《风能资源短期数值 模拟技术规定》等规范性技术文件, 在规范和指导项目执行的同时,及时 进行总结、补充和修正,使各规范性 技术文件更加完善、合理,并具有普 适性和可操作性。 图2 WERAS/CMA的系统工作流程图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植被地理分布主要决定于热量和降水量,水热结合导致植被沿纬度地带性分布。从沿海向内陆随着降水量变化而使植被沿经度地带性更替。海拔的离度变化形成了植被的垂直地带性。这三方面的结合决定了一个地区植被的基本特点。 (一)中国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 1.纬向变化规律我国东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着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由于自北而南的热量递增,明显地依次更替着下列森林带: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带和赤道雨林带。 2。经向变化规律由于我国东临太平洋,因而夏季东南季风的强弱决定着降水的多少。自东南往西北,距海愈远,东南季风力量愈弱,降水愈少,所以植被按东南一西北近乎经度方向按下列规律更替: (1)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或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 (2)温带草原地区,在这地区内由东向西随着干燥度的递增,依次出现森林草甸草原带,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 (3)温带与暖温带荒漠地区,从东到西按水分状况可分为东阿拉善一西鄂尔多斯草原化荒漠,中亚东部荒漠和中亚西部荒漠。 3。我国植被水平分布的几个特点 (1)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迫使高原面上的西风环流向南北两侧分流,其北支急流加强了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使其具有荒漠气候,故在北纬35”一50。之间形成了广阔的温带荒漠,

成为世界上纬度最北的荒漠。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反气旋使草原向东南方向扩展,直达欧亚草原区的最南界,而且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也偏向干旱性。 (2)由于冬半年寒潮向南侵入低纬地区,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出现一定数量的落叶成分,同时热带植被也向南退到北回归线以南的南海沿岸一线。 (3)滇南和藏南的东喜马拉雅山地的热带山地植被向北挺进可达北纬29”,其原因是青藏高原隆起后,夏季强大湿热的西南季风受东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阻挡,产生大量降雨,为热带雨林发育创造条件。同时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寒潮不能到达藏南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4)我国亚热带地区面积广阔,南北延伸纬度达12。。夏季在强盛的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下,炎热多雨,发育着广阔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在欧亚大陆的其它同纬度地区则为亚热带荒漠和稀树草原,或夏千冬湿的地中海硬叶常绿林和灌丛。 (二)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规律性 1.我国湿润区的山地植被带谱结构和特征 (1)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系列特点决定于山地所处的纬度,带谱的结构从北向南趋于复杂,层次增多。 (2)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各个垂直带的海拔高度位置随纬度带由北向南而相应升高。 (3)每一个纬度地带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都具有本地带特有的山地植被类型,反映了水平气候地带的特征。 (4)在旱季显著的山地,同一垂直带谱内阴坡与阳坡的森林植被类型有较大差别;而在较湿润和旱季不明显的山地,阴阳坡的森林类型差别不大。 2.我国干旱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结构和待征 (1)从东到西,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山地植被的基带由: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温带荒漠。 (2)从东到西,山地森林带的位置由基带上升到中山带,这是与山地湿润带在干旱地区的上移相关的植被地理分布现象。 (3)草原带位置也由东向西升高,在草原地区,它们是基带;到了荒漠地区的!妇地则成为第二垂直寸告。 (4)在干旱地区,气候愈干旱,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结构愈趋于简化。 (5)干旱地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坡向性十分显著,而在湿润区由于湿度条件较一致,不同

中国湿地植被分类及其分布

中国湿地植被分类及其分布 1. 分类单位 植被型组:是湿地植被分类系统的最高级单位,由建群种生活型相近、生境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而成。如沼泽、红树林湿地、水生植物湿地等。 植被型:是湿地植被分类系统中最重要的高级单位。在植被型组内,根据建群种的生活型的异同而划分。如沼泽湿地可进一步分为森林沼泽型、灌丛沼泽型、草本沼泽型和藓类沼泽型等。 群系组:是植被型与群系间的辅助单位。以建群种亲缘关系相近,并在植物分类系统中为同一“属”,群落外貌相似为依据,将相似的植物群系归纳为统一的群系组。 群系:植被分类中最重要的中级单位。以建群种或优势种相同的群丛或群丛组归纳而成。 2. 湿地植被单位的命名与编号 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采用不同的命名方法。 植被型组:其命名是根据湿地群落建群种的生活型所表现出来的外貌状况和生境差异而命名的,如沼泽、红树林、盐沼等。不加数码,用黑体字表示。 植被型:是根据群落的优势种生活型而命名的,如森林沼泽、灌丛沼泽、草本沼泽、藓类沼泽等。用Ⅰ.Ⅱ. Ⅲ. ……,统一编号。 群系:根据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的“种”名命名,用1.2.3.……数字后加“.”点,在群系组下编号,如不划分群系组,则在植被型下编号。 说明:名录中未包括的湿地植被类型,各省根据实际调查情况,依据本规程

的湿地植被分类系统,自行列入。 1)针叶林湿地植被型组(2个植被型) I 寒温性针叶林湿地植被型(5个群系) 1. 兴安落叶松群系:大、小兴安岭的河漫滩、平缓的沟谷等。 2. 长白落叶松群系:长白山林区、熔岩台地低洼处等。 3. 太白落叶松群系:秦岭东太白山地阴坡的平缓处。 4. 峨嵋冷杉群系:西南地区山地、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四川盆地的西缘山区。 5. 雪岭云杉群系:天山山地的河谷及河漫滩。 II 暖性针叶林湿地植被型(3个群系) 1. 水松群系:珠江三角洲,其它地方零星分布。 2. 水杉群系:主要分布于湖北利川等地,浙江、江苏、江西等地也有分布。 3. 池杉群系:湖北、浙江、江苏、江西等省的平原水网地区及水库周围等地段。 2)阔叶林湿地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 I 落叶阔叶林湿地植被型(6个群系) 1. 水冬瓜赤杨群系: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的沟谷、河滩或溪流边。 2. 江南赤杨(桤木)群系:亚热带低山丘陵的平浅沟谷洼地或溪流边。 3. 枫杨群系:中部亚热带的河流湿地中。 4. 胡杨群系:新疆、甘肃等古河道地区。 5. 黑杨群系:新疆额尔齐斯河与布尔津河河谷的沙地上。 6. 银白杨群系:新疆额尔齐斯河的低阶地和河漫滩上。

中国湿地植物分类.pdf

水下沼泽: 低于普通水面 0."4- 0."9m 1,Potamagetoncrispus菹草眼子菜科 P.pectinatus Linn龙须眼子菜科 P.tepperi 2,Vallisneriaamericana尼古草苦草属 3,Myriophyllum.spicatum.Linn狐尾藻小二仙草科4,R.maritima Linn川蔓藻属 5,Hydrillaverticillata黑藻水鳖科 6,Ceratophyllademersum.L金鱼藻科 7,Euryale feroxSalisb. ex DC芡实睡莲科 8,Nymphaea alba睡莲科 9,Nupharpumilum (Hoffm.) D C.萍蓬莲睡莲科 深沼泽: 低于普通水面 0."2- 0."4m

1,Potamageton.tepperi P.pectinatus Linn龙须眼子菜科 2,Eleocharissphacelata荸荠莎草科 EleocharisvalleculosaOhwi针蔺莎草科 3,Schoenoplectustabernaemontani花叶水葱莎草科 4,Triglochinprocerum水麦冬属 5,Otteliaovalifolia澳洲水车前水鳖科 6,Vallisneriaamericana尼古草苦草属 7,Scirpustriqueter藨草莎草科 8,Rhynchosporacolorata白鹭莞莎草科 9,Phragmitesaustralis芦苇禾本科 10,Arundonax芦竹禾本科 11,Nelumbo nucifera荷花荷属 12,Sagittariasagittifolia茨菰泽泻科 13,Ludwigiapeploides (Kunth) Kavensubsp.Stipulacea (Ohwi)Raven黄花水龙柳叶菜科丁香蓼属14,Spiked Loosestrlfe千蕨菜科 15,Hydrocharisdubia (BL.) Backer水鳖科 16,Nymphaea alba睡莲科 17,Nupharpumilum (Hoffm.) D C.萍蓬莲睡莲科

中国植被的分布与气候地形的关系

从气候的角度论述我国植被分布规律 摘要:中国地域广阔、山体众多,是世界上植被类型最丰富的国家。在大尺度的宏观范围内,中国的植被的分布规律遵循纬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规律,还受到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本综述结合气候,地形等因素,论述我国植被的分布特点。 关键词:植被分布,气候,地形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季风气候区,幅员辽阔,地形结构特别复杂,具有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湿润到极端干旱的不同气候带(区)。同时,我国西北位于世界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的腹地,东南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这样的地理配置使我国气候类型多样,气候与环境的显著特点呈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而由此导致的我国植被分布既有水平地带性分布,又有垂直地带性分布,还受到气候等因素的很大的影响[1]。 从广东湛江北上至黑龙江省最北端的漠河,从南到北,沿着纬度方向有规律地更替的是纬向地带性植被分布。因为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会降低,平均纬度每增加1度,温度会下降0.5℃~0.6℃。由于温度随纬度增加而逐渐下降就使南方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种类因无法适应低温而不能分布到纬度较高的区域,这样就在从南到北的方向,由于温度的不同,便形成了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暖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温带气候。在不同的气候带下就发育着不同的植被类型。 但是从上海到达新疆的乌鲁木齐,却穿越了东部的森林区、中西部的草原区和西部的荒漠区。也就是说,从东部至西部你经历了中国的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干旱区3个气候类型。 1 中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1.1 中国植被经向地带性分布 我国东南部和东部濒临太平洋,而西北部则处于欧亚大陆的腹地,像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东到太平洋3500多千米,西离大西洋6900多千米,北距北冰洋3400多千米,南至印度洋约2500千米。再加上四周被高山包围;北有阿尔泰山、西有准噶尔界山、南有昆仑山、东有北山等,使上空大气环流中的水汽又很难到达新疆上空,因此形成了东西地区水分巨大的不同。导致水分从我国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深入的过程中,降水越来越少,夏季温度越来越高,大陆性气候越来越强,从而使植被发生了变化。这种以水分条件为主导因素,引起植被分布由沿海向内陆发生更替的分布格式称为植被的经向地带性。 1.2 中国植被水平地带性分布 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在我国表现得十分明显。地带性植被是指能够最充分地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点的植被。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广阔的欧亚大陆东南部的太平洋西岸,西北部深入大陆腹地。冬季盛行着大陆来的极地气团或北冰洋气团,常形成寒潮由北向南运行。侵入我国的寒流大致有三条主要路线;第一条是由西伯利亚西北部出发,向南由新疆或蒙古侵入河西走廊进入我国内地;贯穿中国大陆;第二条是由西伯利亚东部向南经过我国东北、内蒙古到达华北平原,遇到泰山阻挡后分为两支,其中一支由山东半岛北部入渤海,另一支在大陆南进时又受大别山和桐柏山的阻碍,再次分为二股气流危害我国南方地区;第三条是由西伯利

湿地分类

湿地分类 1 基本分类 1.1 海域 潮下海域:低潮时水深不足6米的永久性无植物生长的浅水水域,包括海湾和海峡;潮下水生植被层,包括各种海草和热带海洋草甸;珊瑚礁。 潮间海域:多岩石的海滩,包括礁崖和岩滩;碎石海滩;潮间无植被的泥沙和盐碱滩;潮间有植被的沉积滩,包括大陆架上的红树林。 1.2 河口 潮下河口:河口水域即河口永久性水域和三角洲河口系统。 潮间河口:具有稀疏植物的潮间泥、沙或盐碱滩;潮间沼泽包括盐碱草甸、潮汐半盐水沼泽和淡水沼泽;潮间有林湿地包括红树林、聂帕榈和潮汐淡水沼泽林。 泻湖湿地:半咸至咸水湖,有一个或多个狭窄水道与海相同。 盐湖(内陆排水区):永久性和季节性的盐水或碱水湖泥滩和沼泽。 1.3 河流 永久性的河流:永久性的河流和溪流,包括瀑布;内陆三角洲。 暂时性的河流:季节性和间歇性流动的河流和溪流;河流洪泛平原,包括河滩,洪泛河谷和季节性泛洪草地。 1.4 湖泊 永久性的湖泊:永久性的淡水湖(8k㎡以上),包括遭季节性或间歇性淹没的湖滨;永久性的淡水池塘(8k㎡以上)。 季节性的湖泊:季节性淡水湖(8k㎡以上),包括洪泛平原湖。 1.5 人工水面 如水库、池塘、水稻田等属于广义湿地,得到湿地公约的认可。 2 《湿地公约》分类 2.1 天然湿地 2.1.1 海洋/海岸湿地 A-永久性浅海水域:多数情况下低潮时水位小于6米,包括海湾和海峡。 B-海草层:包括潮下藻类、海草、热带海草植物生长区。 C-珊瑚礁:珊瑚礁及其邻近水域。 D-岩石性海岸:包括近海岩石性岛屿、海边峭壁。 E-沙滩、砾石与卵石滩:包括滨海沙州、海岬以及沙岛;沙丘及丘间沼泽。 F-河口水域:河口水域和河口三角洲水域。 G-滩涂:潮间带泥滩、沙滩和海岸其他咸水沼泽。 H-盐沼;包括滨海盐沼、盐化草甸。 I-潮间带森林湿地:包括红树林沼泽和海岸淡水沼泽森林。 J-咸水、碱水泻湖:有通道与海水相连的咸水、碱水泻湖。 K-海岸淡水湖:包括淡水三角洲泻湖。

自然植物群落的类型及中国植被的分布

第十章 自然植物群落的类型及中国植被的分布 第一节 自然植物群落的主要类型和分布 世界上不同的地带生长着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它们的分布,决定于群落所在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原因,但是气候常在其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大多数类型的植物群落在分布上是有地带性的。以下将分别叙述世界植物群落的基本类型和他们的分布。 一、常雨林和红雨林 这两类群落都出现在潮湿的地带。 常雨林又称为潮湿热带雨林,分布在终年湿润多雨的热带(年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分配均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常雨林分布在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和赤道非洲的西部,其他如中美的东部,印度西南沿海,中印半岛的西部,我国的台湾南部、海南岛,以及许多热带岛屿上,也都有出现。常雨林分布在雨量最充沛、热量最丰富,热、水与光的常年分配最均匀的地带;相应地,常雨林就成为陆地上最茂盛的植物群落。在常雨林里,植物种类很多,每公顷的地面上可以出现二、三百种以上的树种(也有种类较少的情况)。树木的分枝少, 树 冠小,树身高挺,有些树种在树干下部 产生许多板状跟、像护墙一样围绕着高 大的树身。由于乔木的高度不等,因此 常雨林的树冠常参差不齐。成层结构很 发达,乔木层多至4~5层,下面还有灌 木层和草本层。藤本植物纠缠交错,如 棕榈科的省藤属(Calamus )缠绕茎长可 达300米,附生真蕨类和附生的兰科植 物最为常见(图10-1)。这些附生植物 大量出现,种类也很多。除附生的藻类 和藓类外,还经常出现附生的蕨类和有 花植物,尤其是附生植物不但生在枝干 上,还生在叶上,似乎形成特殊的空中 花园。常雨林中所有植物都是常绿的, 终年生长,轮流开花。很多树木,例如 可可属(Theobroma )、木波罗属 (Artocarpus )、榕属(Ficus )以及柿属 (Diospyros )等的许多种,能在树干和 老茎上直接开花结实(图10-2)。常雨林中所有植物的芽都没有牙鳞。林内湿度很高,林下植物具有大而柔软的叶, 显示出湿性植物的特征;但上层乔木的 叶由于有时接触到晴朗炎热的天气,所以通常革质、坚硬、具光泽,带有旱生特征。

中国湿地分类

目前湿地分类标准与湿地的定义一样,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因地区、学科不同而有明显得差异。但总的可以分为“成因分类法”和“特征分类法”两大类,前者是美国Cowardin在1979年提出的分类方法(Cowardin et al。1979),后者比较有代表性的有Brinson的水文动力地貌学方法(Brinson,1993)。借鉴国外湿地分类方法,根据我国湿地的特点,形成了适用于我国湿地的分类系统: 中国的湿地分类 根据中国的湿地现状以及《湿地公约》分类系统,初步确定了全国湿地分类框架,共分为5大类28个类型。各湿地类型及其划分如下: 1.天然湿地 (1)沼泽湿地 ①藓类沼泽:以藓类植物为主,盖度100%的泥炭沼泽。 ②草本沼泽:植被盖度≥30%、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沼泽。 ③沼泽化草甸:包括分布在平原地区的沼泽化草甸以及高山和高原地区具有高寒性质的沼泽化草甸、冻原池塘、融雪形成的临时水域。 ④灌丛沼泽:以灌木为主的沼泽,植被盖度≥30%。 ⑤森林沼泽:有明显主干、高于6m、郁闭度≥0.2的木本植物群落沼泽。 ⑥内陆盐沼:分布于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盐沼。由一年生和多年生盐生植物群落组成,水含盐量达0.6%以上,植被盖度≥30%。 ⑦地热湿地:由温泉水补给的沼泽湿地。 ⑧淡水泉或绿洲湿地 (2)湖泊湿地 ①永久性淡水湖:常年积水的海岸带范围以外的淡水湖泊。 ②季节性淡水湖:季节性或临时性的泛洪平原湖。

③永久性咸水湖:常年积水的咸水湖。 ④季节性咸水湖:季节性或临时性积水的咸水湖。 (3)河流湿地 ①永久性河流:仅包括河床,同时也包括河流中面积小于100公顷的水库(塘)。 ②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 ③泛洪平原湿地:河水泛滥淹没(以多年平均洪水位为准)的河流两岸地势平坦地区,包括河滩、泛滥的河谷、季节性泛滥的草地。 (4)滨海湿地 ①浅海水域: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永久水域,植被盖度<30%,包括海湾、海峡。 ②潮下水生层:海洋低潮线以下,植被盖度≥30%,包括海草层、海洋草地。 ③珊瑚礁:由珊瑚聚集生长而成的湿地。包括珊瑚岛及其有珊瑚生长的海域。 ④岩石性海岸:底部基质75%以上是岩石,盖度<30%的植被覆盖的硬质海岸,包括岩石性沿海岛屿、海岩峭壁。本次调查指低潮水线至高潮浪花所及地带。 ⑤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植被盖度<30%,底质以砂、砾石为主。 ⑥潮间淤泥海滩:植被盖度<30%,底质以淤泥为主。 ⑦潮间盐水沼泽:植被盖度≥30%的盐沼。 ⑧红树林沼泽:以红树植物群落为主的潮间沼泽。 ⑨海岸性咸水湖:海岸带范围内的咸水湖泊。 ⑩海岸性淡水湖:海岸带范围内的淡水湖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