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驾驶室集中控制台(屏)

船舶驾驶室集中控制台(屏)
船舶驾驶室集中控制台(屏)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 13602--1992《船舶驾驶室集中控制屏(台)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T 13602--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了对产品标记的要求;

——修改了选用指示灯和按钮颜色原则的要求;

——修改了环境温度、倾斜与摇摆的要求,细化了对振动、湿度的要求;——修改了抗电源变化的要求;

——修改了对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的要求;

——修改了对绝缘电阻的要求;

——修改了对耐电压及频率的要求;

——修改了对极限温升的要求;

——删除了对长霉的要求;

——增加量对静电放电抗扰度、电磁场抗扰度、低频传导抗扰度、射频传导抗扰度、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浪涌(冲击)抗扰度、辐射发射及传导发射的要求;——删除了运输试验方法;

——增加了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的试验方法;

——修改了耐压试验及温升试验引用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船舶电气设备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2/SC 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那你就航海航标装备总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海燕、郑雪润、董建明、乐懿。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3602——1992。

船舶驾驶室集中控制台(屏)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驾驶室集中控制台(屏)(以下简称驾控台)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对船舶驾驶室中的仪器、仪表等进行集中控制的驾控台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试验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气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 60529:2001,IDT)

GB/T 6113(所有部分)不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GB/T 10250 船舶电气与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GB/T 10250_2007,IEC

60533:1999,IDT)

GB 14048.1——2006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IEC

60947-1:2001,MOD)

GB/T 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2——2006,IEC 61000-4-2:2001,IDT)

GB/T 17626.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2006,IEC 61000-4-3:2002,IDT)

GB/T 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2008,IEC 61000-4-4:2004,IDT)

GB/T 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2008,IEC 61000-4-5:2005,IDT)

GB/T 17626.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GB/T 17626.2——2006,IEC 61000-4-2:2001,IDT)

GB/T 17626.1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2008,IEC 61000-4-11:2004,IDT)

CB 1146.2 船舶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低温

CB 1146.3 船舶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高温

CB 1146.4 船舶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湿热

CB 1146.8 船舶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倾斜和摇摆

CB 1146.9 船舶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振动(正弦)

CB 1146.12 船舶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盐雾

CB/T 3246 船舶专用低压电器基本技术条件

《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IMO MSC.253决议航行灯、航行灯控制器和相关设备制定性能标准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国际海事组织

3 结构型式

驾控台的结构型式为立式和台式两种。

4 要求

4.1 外观

4.1.1 驾控台表面油漆层应无气泡、斑点。在不直射的日光下,不应有肉眼可辨别出来的色泽不均现象。驾控台其他金属部分应有可靠的防护层。

4.1.2 驾控台的边缘及开孔应光滑无毛刺、裂口,活络面板应能固定其开启位置。

4.2 标志

4.2.1 标记

4.2.1.1 驾控台的仪表、开关、断路器、指示灯、按钮等应有标明其用途和操作位置的耐久滞燃标牌。

4.2.1.2 配电箱中应有标明每个电路的用途、过载保护装置的定额或其相应整定值的耐久标志,这些标志应设在保护装置的所在位置。

4.2.1.3 驾控台外壳应有明显耐久的接地标志。

4.2.1.4 驾控台门内壁应附有接线编号的电路图或接线图,内部的接线端头应有与图样相一致的标志或符号。

4.2.2 铭牌

驾控台上应有耐腐、滞燃材料制成的铭牌,并至少标明以下内容:

a) 产品名称及型号;

b) 昌平编号及出厂日期;

c)制造厂名称及注册商标。

4.3材料

4.3.1 驾控台应采用滞燃、耐潮的非金属材料和具有足够强度的金属材料。

4.3.2 驾控台的导电构件应选用铜过同合金制成。

4.4 设计与结构

4.4.1 驾驶台前面应装有坚固的绝缘扶手。

4.4.2 驾控台应有散热措施。

4.4.3 驾控台的框架设计应确保框架在吊装运输中不变形。

4.4.4 驾控台的控制单元应具有防错位的结构。

4.4.5 驾控台的外壳应具有接地措施。

4.4.6 驾控台的连接件和紧固件均应有防止其由于振动而松脱的装置。

4.4.7 驾控台上配置的航行灯、信号灯、雾笛等控制设备,应符合现行《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要求。

4.4.8 驾控台指示灯的亮度除报警灯外按需要可设调光装置。

4.4.9 安装在驾控台板面上的仪表、开关、断路器、按钮及各类指示灯均应便于操作和检修。

4.4.10 如果采用与航行灯串联连接的灯光信号,应有防止由于指示灯故障而导致航行灯熄灭的措施。每只航行灯均由航行灯控制单元引出的独立分路供电,而且应在这些分路的每个绝缘极上用安装在该单元内的开关和熔断器或断路器来进行控制和保护。

4.4.11 航行灯、航行灯控制器应满足 IMO MSC.253 决议的要求。

4.4.12 信号灯的供电与控制应符合《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的要求。

4.4.13 配电箱如果由两路供电,应设置两路供电的转换装置。配电箱应具备过载、

短路保护功能。

4.4.14 应采用船用电线电缆。

4.4.15 驾控台的设计应满足电磁兼容性的要求。

4.5 指示灯和按钮颜色

驾控台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选用原则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颜色含义说明应用举例

红危险或报警危险或需要立即采取行

的的警告重要设备停止运转;

水,油等温度或压力达到临界值;

黄注意状态的改变或即将改变温度或压力值异常,但未达到临界值

绿安全(正常运转

或正常工作状

态)安全状态指示机械运转正常;

液体正常循环;

压力、温度和电流等在限定值以内

蓝指导/信息(根据

需要给予特定的

含义)可赋予上述红、黄、绿

三色未涉及的特定含义

电动机准备启动;

空载发电机准备合闸;

停转电动机加热电流接通

白无具体含义任何含义,可在认为红、

黄、绿三色不适用时应

用对地绝缘指示;同步指示灯;电话呼叫;

自动控制的设备

4.6 主要部件

4.6.1 航行灯控制单元

航行灯控制单元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航行灯控制单元应由两路供电,并设置两路供电的转换装置,转换应正确可靠。当主电源失电时,应能提供声光报警信号。

b ) 每一航行灯发生故障或由于其他故障而导致航行灯熄灭时,相应指示灯应闪烁报警、蜂鸣器声响报警。应设有消音装置,消音后,蜂鸣器报警声即停,指示灯保持闪烁报警。直至故障解除。

c)当一路负载灯故障并报警时,如另一路负载灯也发生故障,这二路航行灯应均能正常报警,互补影响。

d)双层航行灯应联锁,应只能接通一只灯。

e)航行灯控制单元应设有与航行灯颜色一致的工作指示灯。

f)指示灯亮度应连续可调。

4.6.2 信号灯控制单元

信号灯控制单元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信号灯控制单元应设有与信号灯颜色一致的工作指示灯;

b ) 供电时信号的指示灯应常亮,断电时指示灯应熄灭;

c)指示灯亮度应能连续可调。

4.6.3 闪光灯控制单元

闪光灯控制单元应符合下列要求:

a)闪光灯控制单元应设有白色电源指示灯,闪光灯控制单元应设有与闪光灯颜色一致的工作指示灯;

b) 闪光灯应可自动或手动控制,手动控制时闪光频率可手动调节,自动控制时闪光频率应为约120闪次/min。

4.6.4 雾笛控制单元

雾笛控制单元应符合下列要求:

a)雾笛控制单元除对雾笛控制外,还应对雾灯和雾笛加热器进行控制,在雾灯和雾笛加热器的输出端有电压输出。

b)雾笛控制单元应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按钮)控制两种工作方式。雾笛声号应具备如下种类:

——每2min内,鸣放一长鸣,一长鸣为4s~6s;

——每2min内,鸣放二长鸣,一长鸣为4s~6s,间隔约2s;

——每2min内,鸣放一长鸣,二短鸣,一长鸣为4s~6s,一短鸣约为1s,间隔约2s;

——每2min内,鸣放一长鸣,三短鸣,一长鸣为4s~6s,一短鸣约为1s,间隔约2s;

——每1min内,鸣放一短鸣,一长鸣,一短鸣,一长鸣为4s~6s,一短鸣约为1s,间隔约2s;

——每1min内,鸣放一长鸣,一长鸣为4s~6s(适合内河船舶)。

c)应设有与通用报警单元的接口。

4.6.5 报警控制单元

声光报警应设有消音装置,消音后不应使光信号消失。报警灯的故障不应影响声报警,各类报警系统应设有检查其动作是否正常的试验装置。现有报警不应阻止后续故障指示。

4.6.6 配电箱

配电箱中的每个电路的开关应能可靠地接通和短裤电路。

4.7 性能

4.7.1 抗电源变化

驾控台应能在下列电压和频率变化下可靠工作:

a)交流电源按表2:

表2

参数稳态变化/% 瞬态变化/% 瞬态变化持

续时间/s 电压+6 +6 -10 -10 +20 -20 1.5 频率+5 -5 -5 +5 +10 -10 5

b)直流电源

电压稳态波动:±10%;

电压周期性波动:5%;

纹波电压:10%。

c)蓄电池供电

充电期间连续至蓄电池时的电压变化:+30%~-25%;

充电期间不接至蓄电池时的电压变化:+20%~-25%.

d)电源失效:5min内切断电源3次,每次切断时间30s。

4.7.2 绝缘性能

4.7.2.1 绝缘电阻

驾控台各控制单元的绝缘电阻及在经历耐电压试验及温升后的绝缘电阻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额定电压/V 试验电压/V 最小绝缘电阻/MΩ

试验前试验后

10 1

Un≤65 2*Un

(最小值24)

Un>65 500 100 10

4.7.2.2 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

驾控台的不同电位的带电部件之间、带电部件与接地金属之间,按其绝缘材料的性质应具有其工作电压足够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其数值按表4规定。

表4

额定电压Un/V 最小电气间隙/mm 最小爬电距离/mm Un≤250 15 20

250

Un>690 25 35

4.7.3 耐电压

驾控台(半导体器件及测量仪表、电容器、指示灯除外)应能承受频率50Hz或60Hz 的电压冲击,历时1min无击穿或闪络现象,耐压试验的电压按表5。

表5

额定电压Un 试验交流电压

Un≤65 2*Un+500

65

250

500

4.7.4 温升

驾控台接线端子的温升极限应符合 GB 14048.1——2006表2的规定。

4.7.5 防护等级

驾控台的防护等级应符合GB 4208——2008 中IP22要求。

4.7.6 抗电源瞬态干扰

驾控台应能抗电源瞬态干扰,在受到脉冲峰值为400V,宽度为10 μs~20μs的电源瞬态干扰时应能正常工作。

4.8 环境适应性

4.8.1 驾控台在下列条件下性能不应下降或失效:

a)倾斜摇摆:

——横倾:±22.5°;纵倾:±22.5°。

——横摇:±22.5°,频率0.1Hz;纵摇:±22.5°,频率0.1Hz。

b)振动:

——2?3Hz~13.2 Hz,振幅±1 mm;

2_?

——13.2Hz~100Hz,加速度± 0.7g。

c)环境温度:0℃~55℃。

d)相对湿度:不大于 95%。

e)有盐雾、油雾影响。

4.8.2 驾控台在55℃二周期的湿热交变之后应满足下列要求:

a)绝缘电阻值应符合4.7.2.1的规定;

b)电镀件的镀层腐蚀面积之和不超过总面积25%,零部件基本不应出现锈点;

c)油漆件允许有轻微失光变色、少量针孔等缺陷,每平方分米面积内直径为0.5mm~1mm 的旗袍不得多余2个,不允许出现直径大于1mm的气泡。漆膜附着力在9个1mm方格中,底漆没有脱落或面漆脱落不超过1/3面积;

d)绝缘材料的橡塑件不应变形,发黏、开裂。

4.9 电磁兼容性

4.9.1 静电放电抗扰度

驾控台安装的主要控制单元在经过以下静电放电干扰后,性能不应下降或失效。在接受干扰时,可出现能自行恢复的性能下降和失效,但实际运行状态和储存的数据不应发生变化。

接触放电:6kV;

空气放电:8kV;

两次放电之间时间间隔:不小雨1s;

脉动数量:正和负极性各10次。

4.9.2 低频传导抗扰度

驾控台安装的主要控制单元在经过以下电磁场干扰后,性能不应下降或失效。

频率范围:80 MHz~2 GHz;

调制频率:1 000 Hz;

调制深度:80%;

磁场强度:10 V/m(未经调制);

扫描速率:不大于1.5*10ˉ3 decades/s(或1%/3 s )。

4.9.3 低频传导抗扰度

驾控台安装的主要控制单元在经过以下低频传导干扰后,性能不应下降或失效。

a)交流供电:

频率范围:额定频率至200次谐波;

试验电压:15次谐波~100次谐波:从10%Un下降至1%Un,并保持至200次谐波,最大2W。

b)直流供电:

频率范围:50 Hz~10 kHz;

试验电压:10%Un,最大2W。

4.9.4 射频传导抗扰度

驾控台安装的主要控制单元在经过以下射频传导干扰后,性能不应下降或失效。

频率范围:150 kHz~80 MHz;

电压(开路):3 V ;

调制频率:1 000 Hz;

调制深度:80%;

频率扫描速率:不大于1.5*10ˉ3 decades/s(或1%/3 s )。

4.9.5 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驾控台安装的主要控制单元在经过以下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后,性能不应下降或失效。在接受干扰时,可出现能自行恢复的性能下降和失效,但实际运行状态和储存的数据不应发

生变化。

单脉冲上升时间:5 ns(10%!90%之间值);

单脉冲宽度:50 ns(50%值);

电压峰值(开路):电源线为2 kV(线/地),控制和信号线为 1kV(线/地);

脉冲周期: 300 ms;

脉冲群持续时间:15 ms;

每一极性持续时间: 5 min。

4.9.6 浪涌(冲击)抗扰度

驾控台安装的主要控制单元在经过以下浪涌(冲击)干扰后,性能不应下降或失效。在接受干扰时,可出现能自行恢复的性能下降和失效,但实际运行状态和储存的数据不应发生变化。

脉冲上升时间:1.2 μs(10%~90%之间值);

脉冲宽度:50 μs(50%值);

电压(峰值,开路):线/地为1 kV,线/地为0.5 kV;

重复频率:不小于1次/min;

脉冲数量:在选定点上至少加5次正极性和5次负极性;

应用:连续。

4.9.7辐射发送

驾控台安装的主要控制单元的辐射发射下不应超过表6规定的限值。

表6

频率范围/MHz 发射限值/(dBμV/m)

0.15~0.3 80~52

0.3~30 52~34

30~2000 54

其中:156~165 24

4.9.8传导发射

驾控台安装的主要控制单元的传导发射不应超过表7规定的限值。

表7

频率范围发射限值/dBμV

10kHz~150kHz 96~50

150kHz~350kHz 60~50

30kHz~30MHz 50

5试验方法

5.1外观、指示灯和按钮颜色

目测检查驾控台的外观、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结果应符合4.1、4.5的要求。

5.2标志

目测检查驾控台的仪表、开关、断路器、指示灯、按钮的铭牌,结果应符合4.2的要求。 5.3材料

检查并核对材料牌号的材质证明书,并按GB/T 3246规定的滞燃试验方法检查材料的滞燃性,结果应符合4.3的要求。

5.4航行灯控制单元

5.4.1通电后切换至另一电路;在保持一路主电源有效而另一电路断开。结果应符合4.

6.1a)的要求。

5.4.2连接上附在灯进行故障试验。切断负载灯电源,即模拟负载灯因故障而熄灭,观察指示灯,按下“消音”按钮后再观察指示灯。结果应符合4.

6.1b)的要求。

5.4.3两路连接上负载灯,切断其中一只负载灯电源,再切断另一只负载灯电源,观察相应的指示灯,结果应符合4.

6.1c)的要求。

5.4.4接通电源,观察航行灯,结果应符合4.

6.1d)的要求。

5.4.5接通电源,调节指示灯亮度旋钮,结果应符合4.

6.1e)的要求。

GB/T13603—2010

5.5信号灯控制单元

5.5.1观察信号灯的颜色,结果应符合4.

6.2a)的要求。

5.5.2连接上负载灯并通电,接通负载灯电源,观察指示灯、切断负载灯电源,观察指示灯,结果应符合4.

6.2b)的要求。

5.5.3接通电源,调节指示灯亮度旋钮,结果应符合4.

6.2c)的要求。

5.6闪光灯

5.6.1观察闪光灯,结果应符合4.6.3a)的要求。

5.6.2接通电源后选择手动闪光方式,按动按钮并用计数器记录闪光频率;再选泽自动闪光方式,用计数器记录闪光灯频率。结果应符合4.6.3b)的要求。

5.7雾笛控制单元

5.7.1接通电源后打开雾笛灯和雾笛加热器开关,检查对应的输出端是否有电压输出,结果应符合4.

6.4a)的要求。

5.7.2接通电源后选择手动发讯方式,按动按钮;再选泽自动发讯方式,将雾笛声号选择开关分别置于60s和120s的各档上。记录雾笛号响鸣的时间和次数,结果应符合4.

6.4b)的要求。

5.8报警控制单元

接通电源后按下列步骤进行:

a) 将任意一路输入报警端接通或断开,观察对应的指示灯是否闪光,声报警器是否发出声响。

b) 按下消音按钮,观察生报警器是否停止发出声响,对应的指示灯是否继续闪光。

c) 将另一路输入报警端接通或断开,观察对应的指示灯是否闪光,声报警器是否发出声响。对上一路报警是否有影响。

d)将输入报警端恢复到初始状态,观察对应的指示灯是否闪光,声报警器是否发出声响。结果应符合4.6.5的要求。

5.9配电箱

通电后对各电路开关逐一进行开启关闭,结果应符合4.5.6的要求。

5.10抗电源变化

按GB/T 17626.11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4.7.1的要求。

5.11绝缘电阻

用电流兆欧表测量带电部分不同极性之间及带电部分与金属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结果应符合4.7.2.1的要求。

5.12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按GB 14048.1-2006附录G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结果应符合4.7.2.2的规定。

5.13耐电压

试验按表6规定的电压值进行,试验电压的频率为50Hz或60Hz。开始时电压应小于1/2规定值,以约5s的时间逐步升至规定值,然后保持1min,施压结束后应避免突然失压。结果应符合4.7.3的规定。

按GB 14048..1规定的温升试验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4.7.4的规定。

5.15防护等级

按GB 4208-2008中的规定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4.7.5的规定。

5.16抗电源瞬态干扰

试验布置图按图1.干扰脉冲应通过隔离变压器,对称的和不对称注入试品。脉冲峰值400V (小于或等于60V,产品为100V),宽度为10μs-20μs。每分钟内为30次。结果应符合4.7.6的要求。

按CB1146.3高温试验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4.8的规定。

5.18 湿热

按CB1146.2交变湿热试验方法进行。经55℃二周期试验后,结果应符合4.8的规定。

5.19 低温

按CB1146.2低温试验方法进行严酷程度0℃,时间不少于16h结果应符合4.8的规定。

5.20 倾斜和摇摆

按CB1146.8规定的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4.8的规定。

5.21 振动

按CB1146.9振动试验方法进行,当频率在2Hz-13.2Hz时位移为±1.0mm,频率在13.2Hz-100Hz时加速度为±7m/S2。将被试产品以1 oct/min进行扫描1次-3次,检查有

无共振,然后在最大共振点做2h耐久振动,若无明显共振点,则在30Hz上作2h耐久振动,试品在三个轴向(垂、横、纵)依次进行且不允许有放大率5倍以上的共振。结果应符合

4.8的规定。

5.22 盐雾

按CB1146.12的有关规定进行,结果应符合4.8的规定。

5.23 静电放电抗有度

按GB/T17626.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4.9.1的规定。

5.24 磁力场抗扰度

按GB/T17626.3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4.9.2的规定。

5.25 低频传导抗扰度

按GB/T10250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4.9.3的规定。

5.26 射频传导抗扰度

按GB/T17626.6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4.9.4的规定。

5.27 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按GB/T17626.4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4.9.5的规定。

5.28 涌浪(冲击)抗扰度

按GB/T17626.5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4.9.6的规定。

5.29 辐射发射

按GB/T6113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4.9.7的规定。

5.30 传导发射

按GB/T6133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4.9.8的规定。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驾控台的检验分类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6.2 型式检验

6.2.1 检验时机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鉴定时;

b) 产品结构、工艺或材料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成批生产的产品每4年进行1次;

d) 当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e) 产品转厂生产;

f)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g)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6.2.2 项目和顺序

型式检验的项目和顺序按表8规定。

表8

序号检验项目型式检验出厂检验要求章号试验方法章条号

1 外观、指示灯和按钮颜色 4.1 5.1

2 标志 4.2 5.2

3 材料 4.3 5.3

4 指示灯和按钮颜色 4.

5 5.1

5 航行灯控制单元 4.6.1 5.4

6 信号灯控制单元 4.6.2 5.5

7 闪光灯控制单元 4.6.3 5.6

8 雾笛控制单元 4.6.4 5.7

9 报警控制单元 4.6.5 5.8

10 配电箱 4.6.6 5.9

11 抗电源变化— 4.7.1 5.10

12 绝缘电阻 4.7.2.1 5.11

13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4.7.2.2 5.12

14 耐电压 4.7.3 5.13

15 温升— 4.7.4 5.14

16 防护等级— 4.7.5 5.15

17 抗电源瞬态干扰— 4.7.6 5.16

18 高温— 4.8 5.17

19 湿热— 4.8 5.18

20 低热— 4.8 5.19

21 倾斜与摇摆— 4.8 5.20

22 振动— 4.8 5.21

23 盐雾— 4.8 5.22

24 静电放电抗扰度— 4.9.1 5.23

25 电磁场抗扰度— 4.9.2 5.24

26 低频传导抗扰度— 4.9.3 5.25

27 射频传导抗扰度— 4.9.4 5.26

28 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4.9.5 5.27

29 涌浪(冲击)抗扰度— 4.9.6 5.28

30 辐射发射— 4.9.7 5.29

31 传导发射— 4.9.8 5.30 注:为必检项目;—为不捡项目。

6.2.3 受检样品数

进行型式检验的样品数为1台。

6.2.4 合格判据

当产品所有检验项目均符合要求时,则判该产品型式检验合格。当产品有任一检验项

目不符合要求时,允许采取改进措施,再对该项目进行检验。如符合要求时,则判该产品型式检验合格。若仍不符合要求时,则判该产品型式检验不合格。

6.3 出厂检验

6.3.1 受检样品数

每台驾控台均需进行出厂检验。

6.3.2 项目和顺序

出厂检验的项目和顺序按表8规定。

6.3.3 合格判据

当产品所有检验项目均符合要求时,则判该产品型式检验合格。当产品有任一检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允许采取改进措施,再对该项目进行检验。如符合要求时,则判该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若仍不符合要求时,则判该产品出厂检验不合格.

7 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包装

7.1.1包装箱上应有以下标志:

a)产品名称;

b)产品编号;

c)装箱重量;

d) 制造厂名称;

e)收货单位及地址;

f)包装箱外形尺寸;

g)标明“小心轻放”、“向上”、“防潮”等。

7.1.2 驾控台及其备件应牢固的固定在包装箱内,并有足够的防潮措施。

7.1.3 包装箱内应包含以下随机技术文件:

a)产品合格证书1份;

b)电路图2份;

c)接线图2份;

d)使用说明书2份;

e)装箱清单2份。

7.2 运输

包装好的驾控台能在避免雨雪直接影响下,可用任何运输工具运输。

7.3 贮存

7.3.1驾控台应存放在无毒、无腐蚀性及通风良好的仓库中,一般应每半年检查1次。

7.3.2驾控台在正常运输、贮存和按使用说明书所规定正确使用的条件下,其保证期从制造厂交货日算起为18个月。

船舶信息管理系统,及计算机系统资料整理

系统定义 所谓MIS(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它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目前,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轨,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信息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办公及管理都将朝着高效、快速、无纸化的方向发展。MIS系统通常用于系统决策,例如,可以利用MIS系统找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上层管理人员,使他们了解当前工作发展的进展或不足。换句话说,MIS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公司现状,把握将来的发展路径。 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系统,其原因如下: ①MIS的发展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展开的,之所以有MIS的产生,计算机技术是它得以存在的基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了MIS 从低级低效发展到了高级高效。其次,MIS作为一个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其数据分析,软件开发等都是需要技术的支持,同时,对于MIS的开发和使用都需要专业的人来做,因此说MIS是一个技术系统。 ②信息系统是社会系统的抽象表达,社会系统的各个实体之间通过信息发生相互作用,而把这些实体抽象成为信息系统里的节点,将不可见的信息具体化,进行分类、检索和储存,提高信息的质量,就可以提高实体之间交流和相互作用的效率。任何一个实际有效的信息系统都是一个社会系统的映像,信息系统的运作可以提高社会系统的运作效率,它实际上也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是社会系统高度发达的产物。 系统内容

船舶机舱自动化

【单选】在船舶中央空调取暖工况湿度自动调节的各方案中,对控制送风的相对湿度法,不正确的叙述是______。 -------------------------------------------------------------------------------- A.湿度传感器探测空调的送风 B.采用喷水加湿 C.根据湿度偏差确定加湿蒸汽阀的开度 D.采用比例调节 【单选】K-CHIEF500网络型监视与报警系统的网络结构为______。 -------------------------------------------------------------------------------- A.全部采用局域网结构 B.全部采用CAN总线结构 C.上层网络为CAN总线结构,下层网络为局域网结构 D.上层网络为局域网结构,下层网络为CAN总线结构【单选】在主机燃油粘度自动控制系统中,蒸汽调节阀是属于______。 -------------------------------------------------------------------------------- A.控制对象 B.执行机构 C.调节单元 D.测量单元 【单选】关于K-CHIEF500的监视与报警系统中,下列模块中______是模拟量输入模块。 -------------------------------------------------------------------------------- A.RAi-16 B.RDI-32 C.RAO-8

D.SGW 【单选】在对PID调节器进行参数带定时,先整定出最佳的比例带PB和积分时间Ti,加进微分作用后,可使______。 -------------------------------------------------------------------------------- A.PB↑,Ti↓ B.PB↑,Ti↑ C.PB↓,Ti↓ D.PB↑,Ti↑ 【单选】在FCM燃油供油单元中,对轻油(DO)的控制方式包括______。 -------------------------------------------------------------------------------- A.温度程序控制、温度定值控制 B.温度程序控制、黏度定值控制 C.温度定值控制、黏度定值控制 D.温度定值控制、黏度程序控制 【单选】涡流式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着的磁场中,导体内就会产生______。 -------------------------------------------------------------------------------- A.涡流 B.感应电压 C.电动势 D.电荷 【单选】在PLC的晶体管输出型是通过______。 --------------------------------------------------------------------------------

(完整版)船舶监控调度系统解决方案

船舶监控调度系统解决方案 行业背景: 我国是个航运大国,江河、海洋资源非常丰富。航运业在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中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但在航运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因船舶私营化的扩大和管理体制的老化,船舶管理的弊端也逐渐凸现出来,如:航运管理不完善、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因此,如何利用有效的手段将船舶管理上升到有序、合理、高效的管理层面上来成为航运企业的当务之急。 随着航运发展对信息化管理的迫切要求,船舶监控调度系统在我国航运和海事管理上得到了逐步的应用。行业现有产品的特点是功能比较单一,不具备远洋通信和应急求救告警功能,船舶终端和监控管理终端之间在线信息交换量小,且建设平台均基于单独的航运企业内部,相对封闭,标准不统一,各系统未实现互联互通。而我们船舶监控调度系统的扩展性强,可以接入多种船载终端设备,实现互联互通,船载卫星通信终端设备FR388也填补了国内不能远洋通信和应急求救告警功能的空白,解决了航运企业远洋管理、指挥、调度的实际需求。 一、系统概述 船舶监控调度系统是我公司依托自身多年专业积累,因应国家海洋船舶管理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海洋商船、渔船、运输船、施工船、执法船等多种船舶而开发的,集定位、告警、通信、监管、指挥调度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船舶监管系统。 该系统由GPS卫星定位系统、智能卫星通信系统、通讯传输网络、监控中心、船载终端设备、数据采集系统等部分组成,采用世界领先的GPS卫星定位技术、智能卫星通信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及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其各种性能指标均居国内先进水平。能实现全天候、大范围、多船舶的实时定位、目标锁定跟踪、指挥调度、改进船舶运行管理,提供一个直观的图形化控制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高效船舶监控和指挥调度。

11规则___轮机自动化_第七章_船舶机舱辅助控制系统考试题库

第七章船舶机舱辅助控制系统 第二节燃油供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 1. 当控制器接通柴油模式DO时,斜坡函数加温期间温度控制指示LED灯“TT"( )。 A 定发亮B,闪烁C.熄灭 D.无法判断 2 控制器EPC-50B包括( )。①操作面板②电源③主控制板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 3 控制系统能否对“柴油—重油J/转换阀进行自动控制 A.能B,不能C.无法判断D,视情况决定 4 如果没有故障、错误或警告,数码管用不闪烁的符号指示程序状态,如电源开用“( )”,正在扔始化硬件用“( )"等。 A,一,,+.B.一,,0,C.+.,0,D.0.,一. 5 粘度传感器的如果发生多个故障,高级别的故障( )改写较低级别的故障。 A,可以B.不可以C.有时可以D.无法判断是否可以 6 黏度信号保持在最大值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流接头损坏B.EVT-20故C.空气夹杂在燃油系统中 D.起动期间燃油温度太低 7控制器内置具有( )控制规律的软件,可以对重油的粘度或温度进行定值控制。 A.比例积分微分B.比例微分C.比例积分D.以上都不对 8 在燃油粘度或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中,若采用电加热器EHS,则由2个电加热供电单元分别对2个电加热器的燃油进行加热。原因是:( )。 A.提供足够的加热量,确保燃油盲6够得到加热 B.可以方便地控制加热速度的快慢,需要快速加热时,两个可同时满额工作、 C.两个加热器可互为备用,保障了加热器的安全使用 D.以上都正确 9如果调节过程中出现偏差过大,燃油黏度控制系统都会给出报警信号吗( )。 A.黏度偏差过大会报警,温度偏差过大不会报警 B.温度偏差过大会报警,黏度偏差过大不会报警 C,黏度、温度偏差过大都不会报警 D,黏度、温度偏差过大都会报警 10在系统新安装后或工作条件改变时,要对系统运行的( ) 进行重新设定和修改,以适应新的需要。A.系数B.整数C,大小 D.参数 11 当控制器接通柴;模式DO时,当燃油温度在达到温度设置Pr35的3℃内后,温升斜坡停止,正常温度控制运行。“TT“LED灯( )。A.稳定发亮B.闪烁C.熄灭D,无法判断 12 一旦从DO转换为HFO,则EPC—50的控制器可检测到粘度增加,表明重油已经进入系统,那么重油将被开始加热。当温度已经低于重油温度设置值( )℃,控制器自动转到粘度调节控制。 A. 2 B. 3 C, 4 D.5 1 3 在系统投入工作之前,要先( )。 A.观察比较测量值与实际值有无异常情况 B.手动检测各电磁阀或电动切换阀是否正常、灵活 c-检查燃油和加热系统有没有漏泄或损坏的情况 D.观察EPC-50主扳和粘度检测电路板指示是否正常 14 重油改变时,哪些参数是必须改变的()o ①密度参数Pr23 ②重油温度设置点参数Pr30;③HFO低温限制值Pr32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 15 发生了多个故障后,需要读取历史报警列表,EPC-50B中的CPU存储了最后的()次报警。A.16 B.32 C.48 D.64 16在燃油粘度或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中,若采用电加热器EHS,则由( ) 电加热供电单元分别对2个电加热器进行加热。 个B.2,1,。C.3个D,4个 17如果调节过程出现振荡,则需要增加参数Fa25或Fa27,Fa26或Fa28,这些参数的增加会使得系统反映( ), 消除静差能力( )。 A.变慢,减小B,变慢,加强C.加快,减小D.加陕,加强 第三节燃油净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 l如果分油机因故障报警,那么在分油机的EPC—50控制单元土,相应的警报指示灯就会发出( ) 并不停的闪烁,机舱内同时伴有警报声。 A,黄光B.绿光c,红光D,蓝光 2 如果中间发生故障或需要停止分油时,可通过按下“SEPARATION/STOP”按钮;实现停止控制。分离设备停止序列对应的( )LE叫吾开始闪烁。启动排渣,排渣完成后,停止序1lLED等变为稳定的绿色,而分离系统运行对应的绿色LED将熄灭。显示Stop(停止)‘ A.绿色B.红色c.黄色D.蓝色 3 开启水管的供应阀SV15 出现泄漏情况或相应的控制回路故障,造成排渣口打开,应( )。A.及时校正该泄漏情况B.检查该阀的控制线路 C.检查补偿水系统D.A 或B 4补偿水系统中没有水,应当( )‘ A.检查补偿水系统B.确保任何供应阀均处于开启状态 C.清洁滤网D.A + B 5. 正常“排渣”后,EPC—50根据有关置换水的参数是否人为修改过,来确定程序是进入水流量枝准Ti59进行参数校正,还是准备再次分油,直接进入分离筒“密封”操作Ti62。至Ti75后,系统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A.Ti59, Ti64, Ti75 B.Ti59, Ti62, Tj73

2013船舶机舱自动化补充练习题

船舶机舱自动化题目2013 1 在燃油供油单元FCM中设有燃油黏度或温度自动控制功能,当其进行黏度控制时,控制对象是______,系统输出量是______。 A 柴油主机,燃油温度 B 燃油加热器,蒸汽流量 C 柴油主机,燃油黏度 D 燃油加热器,燃油黏度 答案 D 2 燃油供油单元FCM按照DO模式运行时,控制对象是______,系统输出量是______。 A 燃油加热器,燃油温度 B 燃油加热器,蒸汽流量 C 柴油主机,燃油黏度 D 燃油加热器,燃油黏度 答案 A 3 在燃油供油单元FCM中的黏度自动控制中,EVT20黏度传感器装置的作用是将______。 A 燃油黏度的变化转变为感应电动势信号的变化 B 燃油黏度的变化转变为4-20mA电流信号的变化 C 燃油温度的变化转变为感应电动势信号的变化 D 燃油温度的变化转变为4-20mA电流信号的变化 答案 B 4 在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一般均采用______。 A 反作用式调节器,配合气关式调节阀 B 正作用式调节器,配合气关式调节阀 C 反作用式调节器,配合气开式调节阀 D 正作用式调节器,配合气开式调节阀 答案 A 5 在燃油供油单元FCM烧用DO时,且参数Fa31=1时,EPC-50B控制器进行______。 A 燃油黏度定值控制 B 燃油黏度程序控制 C 燃油温度定值控制 D 燃油温度程序控制 答案 D

6 船用燃油辅锅炉常用高低火燃烧来控制锅炉的蒸汽压力,其主要目的是______。 A 保证最佳的燃烧风油比 B 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C 保证蒸汽压力恒定 D 避免锅炉的频繁启停 答案 D 7 在大型油船辅锅炉的燃烧控制中,供风量控制回路是属于______。 A 定值控制 B 程序控制 C 随动控制 D 开环控制 答案 C 8 在采用EPC-50控制的S型分油机自动控制系统中,其中的水分传感器MT50属于______。 A 电磁式传感器 B 电阻式传感器 C 电感式传感器 D 电容式传感器 答案 D 9 试卷代号章节小节小小节难度知识层次 7021 5 3 3 0.4 1 试题ID 1 题干在采用EPC-50控制的S型分油机自动控制系统中,为保证分油机及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预先设定一些有关参数,这些参数可分三类。下面不属于这三类的是______。 A 安装参数Inxx B 工艺参数Prxx C 工厂设置参数Faxx D 分油机时序时间参数Tixx 答案 D 10 在采用EPC-50控制的S型分油机自动控制系统中,如果距离上次排渣达到了设定的最大排渣时间,而净油中的含水量仍未达到触发值,那么控制系统将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 不进置换水,立即进行一次排渣 B 等达到最大排渣时间时进行一次排渣 C 进行一次排水

11规则___轮机自动化_第七章_船舶机舱辅助控制系统考试题库

第七章船能机舱辅助控制系统 第二节燃油供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 1.当控制器接通柴油模式DO时,斜坡函数加温期间温度控制捋示LED灯“TT()? A定发亮B,闪烁C.熄灭D?无法判断 2控制器EPC-5OB包括()o ①操作面板②电源③主控制板 A.GXD B.①<2)③ c. dXD D. 3控制系统能否对“柴油一垂油J/转换阀进行自动控制 A.能B,不能 C.无法判断D,视惜况决定 4如果没有故障、错误或警告,数码管用不闪烁的符号抬示程序状态,如电源开用“()”,正在扔始化硬件用“()"等。 A? ?I +? B* > 9 0> C? +? > 0> D. 0? >*? 5粘度传感器的如果发生多个故障,高级别的故障()改写较低级别的故障。 A,可以B.不可以 C.有时可以D?无法判断是否可以 6黏度信号保持在最大值的原因可能是()。 A.电流接头扭坏 B. EVT-20故C?空气夹杂在燃油系统中 D.起动期间燃油温度太低 7控制器内置具有()控制规律的软件,可以对重油的粘度或温度进行定值控制。 A.比例积分微分 B.比例微分 C.比例积分 D.以上都不对 8在燃油粘度或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中,若采用电加热器EHS,则由2个电加热供电单元分别对2个电加热器的燃油进行加热?原因是:()? A.提供足够的加热量,确保燃油盲6够得到加热 B.可以方便地控制加热速度的快慢,需要快速加热时,两个可同时满额工作. C?两个加热器可互为备用,保障了加热器的安全使用 D.以上都正确 9如果调节过程中出现偏遼过大,燃油黏度控制系统都会给出报警伯号吗()。 A?黏度偏差过大会报警,温度偏差过大不会报警 B?温度偏差过大会报警.黏度偏差过大不会报警 C,黏度.温度偏差过大都不会报警 D,黏度、温度偏筮过大都会报警 10在系统新安装后或工作条件改变时,要对系统运行的()进行重新设定和修改,以适应新的需要.A.系数 B.整数C, 大小D.参数11当控制器接通柴;模式DO时,当燃油温度在达到温度设置PW5的39内后,温升斜坡停止,正常温度控制运行.“TT “ 1^)灯()?A?稳定发亮B?闪烁C.熄灭D.无法判断 12 一旦从D0转换为HFO,则EPC-50的控制器可检测到粘度增加,表明重油已经进入系统,那么重油将被开始加热.当温度已经低于重油温度设置值()?€,控制器自动转到粘度调节控制。 A? 2 B? 3 C, 4 D. 5 1 3在系统投入工作之前,要先()。 A?观察比较测啟值与实际值有无异常情况 B.手动检测各电磁阀或电动切换阀是否正常.灵活 旷检査燃油和加热系统冇没冇漏泄或损坏的情况 D?观察EPC-50主扳和粘度检测电路板指示是否正常 14重油改变时,哪些参数是必须改变的0。 ①密度参数Pr23②重油温度设置点参数Pr30;③HFO低温限制值P”2 A.①<§) B.①②③ C.① D.② 15发生了多个故障后,需要读取历史报警列表,EPO50B中的CPU存储了最后的()次报警。A. 16 B. 32 C. 48 D. 64 16在燃油粘度或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中,若采用电加热器EHS.则由()电加热供电单元分别对2个电加热器进行加热。 个B?2> 1,<> C?3个D, 4个 17如果调寿过'程出现振断则诂要增加参数F&25或Fa27, Fa26或F~28,这些参数的增加会使得系统反映( 消除静養能力(几 A.变慢,减小B,变慢,加强C.加快,减小D?加陕,加强 第三节燃油净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 1如果分油机因故障报警,那么在分油机的EPC-50控制爪元土,相应的警报拆示灯就会发出()并不停的闪烁,机舱内同时伴有警报声. A,黄光 B.绿光c红光D,蓝光 2如果中间发生故障或需要停止分油时,可通过按下“SEPARATION/STOP”按钮;实现停止控制。分离设备停止序列对应的()LE叫吾开始闪烁?启动排渣,排渣完成后,停止序11LED等变为稳定的绿色,而分离系统运行对应的緑色LED将熄灭。显示Stop (停止)“A?绿色 B.红色 c.黄色 D.蓝色 3开启水管的供应阀SV15出现泄漏情况或相应的控制回路故障,造成排渣口打开,应()。A.及时校正该泄漏情况B?检査该阀的控制线路 C.检査补偿水系统D?A或B 4补偿水系统中没有水.应当()“ A.检査补偿水系统B?确保任何供应阀均处于开启状态 C?淸洁濾网D?A + B 5.正常“排渣”后,EPC-50根据有关置换水的参数是否人为修改过,来确定程序是进入水流區枝准Ti59进行参数校正,还是准备再次分油,直接进入分离筒“密封”操作Ti62o至Ti75后,系统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A. Ti59, Ti64, Ti75 B. Ti59, Ti62, Tj73 C. Ti59, Ti62, Ti75 D? Ti59, Ti67 / Ti75 6测童电阻R是测绘电桥的一个桥臂,它是安装在所要检测的管路中,离测绘电桥较远。为补偿环境温度变化所产生日獺逞误差,在实际测量电路中往往()? A.把“两线制”接法改为“四士虽制”

船舶机舱自动化

船舶机舱自动化 7201: 750kw及以上船舶电子电气员 考试大纲适用对象7201 1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1.1反馈控制系统的概念 1.1.1 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 1.1.2 反馈控制系统的分类◎ 1.1.3 反馈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1.2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规律 1.2.1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定义、表达式○ 1.2.2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特点◎ 1.2.3 比例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对控制系统动态过程的影响(包括参数整定方法)◎ 2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基础 2.1 微型计算机基本原理及控制系统 2.1.1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2.1.2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2.1.3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2.2 单片机的结构特点○2.3 可编程序控制器 2.3.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2.3.1.1 PLC的工作原理○ 2.3.1.2 PLC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2.3.1.3 PLC的扩展模块◎ 2.3.1.4 PLC的抗干扰措施○ 2.3.2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2.3.3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通信 2.3.3.1 PLC的通信基础○ 2.3.3.2 PLC与个人计算机的连接○ 2.3.3.3 PLC的MODBUS通信○ 2.3.3.4 PLC的以太网通信○3传感器与监测报警 3.1船舶常用传感器 3.1.1 传感器的分类及静态参数○ 3.1.2 变送器概念及标准信号类型○ 3.1.3 温度传感器 3.1.3.1热电阻温度传感器(PT100 和Cu100)◎ 3.1.3.2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3.1.3.3 半导体温度传感器(NTC、PTC与CTR)○ 3.1.4 压力传感器

09 第九章 船舶机舱控制系统

第一节 空压机自动控制电路 001.空压机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双位控制是指______。 A. 气压高限和低限的控制 B. 冷却水和放残液的控制 C. 手动和自动切换的控制 D. 集控室和机旁两地控制 002. 空压机自动控制方式是______。 A. 冷却水温度双位控制 B. 进口管内气压双位控制 C. 出口管内气压的双位控制 D. 空气瓶内气压双位控制 003.空压机自动控制系统中,高压停机正常是由______控制。 A. 空气断路器 B. 热继电器 C. 压力继电器 D. 停止按钮开关 004.空气压缩机的自动起停控制线路中不可缺少______,以实现在设定的高压时______,而在设定的低压时______。 A. 压力继电器,停止,停止 B. 压力继电器,停止,起动 C. 热继电器,停止,起动 D. 热继电器,停止,起动 005.空气压缩机的起动自动控制中,应使用_______,以保证启动的顺利进行。 A. Y-Δ启动 B. 降压启动 C. 卸载启动 D. 润滑先工作 006.空气压缩机的起动自动控制中,出现压力低而压缩机不能启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 停机时间短 B. 冷却水压力不够 C. 应急空气瓶压力过高 D. 主机未运行 007.空压机总是在空气压力低时能正常起动,但未到足够的高压值就停机。可能是______。 A. 低压继电器整定值太高 B. 冷却水压低,该压力继电器动作 C. 高压继电器整定值太高 D. 低压继电器接到高压继电器的位置 008.如图所示,为两台电机顺序起动控制线路,其中的两台电机分别是压缩机电机和给压缩机提供冷却水的电机,在控制线路中的KM1是________ ,控制上决定了必须 ______ 。 A. 压缩机电机的接触器线圈,先动作 B. 压缩机电机的接触器线圈,后动作 C. 冷却水泵电机的接触器线圈,先动作 D. 冷却水泵电机的接触器线圈,后动作 009.如图所示,为两台电机顺序起动控制线路,其中的两台电机分别是压缩机电机和给压缩机提供冷却水的电机,在控制线路中KM2是______。 A. 压缩机电机的接触器线圈 B. 压缩机电机接触器的衔铁 C. 冷却水泵电机的接触器线圈 D. 冷却水泵电机接触器衔铁 010.如图所示,为两台电动机起、停控制线路,其中的两台电机分别是压缩机电机和给压缩机提供冷却水的电机,若将KM2常开辅助触头改为常闭辅助触头则会出现______。 A. 顺序起动,M1起动后,M2才能起动 B. 按下SB2,M1起动后接触器KM2衔铁反复吸合、释放,M2不能转动

RFID船舶身份识别及进出港自动管理系统

第一章.中国渔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中国渔业的现状 2008中国舟山国际船业博览会·浙东经济合作区渔船管理高层论坛在市行政中心会议室召开。来自部分高校的专家和渔业管理部门负责人济济一堂,共同探讨渔船管理大计。农业部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宋志俊、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林东勇、副市长王忠志出席。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黄硕琳介绍了世界渔业资源、渔船基本状况和我国的渔船管理现状。他认为,应加强对渔船的管理,尽快降低我国管辖海域内的捕捞力量。浙江海洋学院副校长虞聪达介绍了我国捕捞许可证制度实行现状,并建议严格捕捞许可证制度,科学规范各种捕捞作业强度。省海洋与渔业局,宁波市、台州市、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绍兴市农业局的专家分别针对渔船管理提出了书面建议。 1.2 渔业中渔船检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小型渔船强制报废的年限与其正常使用的年限之间差距较大。理论上前者的确定应以后者为基础,依据《暂行规定》,这些小型渔船的报废年限为13年,而实际情况是它们的正常使用年限一般为23年左右(这里对23年的说法不再进行详述),无须多词,二者之间的差距越大,则《暂行规定》执行起来的难度也就越大。(二)、延期报废制度的完善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延期报废制度的制定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暂行规定》的包容性和可操作性,为报废渔船的退出提供了缓冲区,使报废难度大的渔船的退出成为可能;为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作用并提高工作效率,基于延长期内每年参照换证检验要求对船体质量的把关,建议:1、增加延长期的年限,比如将原定的五年改为十年;2、将这一制度常规化:每年定期办理延期报废渔船的申报与审批手续。比如,设定每年的六月与十二月为申报和办理渔船延期报废审批手续的时间;3、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简化程序。4、采用RFID技术对船只的身份、渔船进出港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渔业船舶报废制度的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渔船报废后的更新改造和转产转业及渔船的强制报废执行,不但涉及船检部门,还涉及执法、渔政、渔监等部门,如果相关的执法部门对《暂行规定》认识不一、步调不一致,则易导致工作上的磨擦与内耗,使《暂行规定》的执行陷入困境。如对报废延长期的执行、报废对象的确定、渔船报废后的处置等等,各部门应有统一的认识。建议:统一领导,加强督查,全面平衡开展,确保渔船报废制度贯彻执行。 第二章.RFID技术介绍 2.1 概述 R 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

VDR及其智能数据采集系统

VDR及其智能数据采集系统 应士君 (上海海事大学) 材 摘要:际绍一种应用于vDR系统的以AT89C51微控制器和sJAlooo独立cAN总线控制器为核m组成的CAN总线智能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思路、过程厦实现方法.并给出硬件原理图和初始化程序。、 关键词:VDR;CAN总线;数据采集;SJAl000 0引言 随着世界航运事业的迅速发展,现代船舶朝着大型化、高速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船舶航行安全保障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集装箱船、滚装船、油船和液化气船等专业化船舶的货物危险度更高,一旦发生海事,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海洋河流污染以及海上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等后果特别严重。为了更好地了解海事发生的原因和实际情况,国际海事组织(IMO)的A.861(20,导决议提出了在船舶上安装船舶航行数据记录仪(VDR)t撤议和性能标准。 船舶航行数据记录仪(VoyageDataRecorder,VDR)是一种以可靠的可恢复的形式,保存大量有关事故前后船舶位置、运动、物理状态、命令和控制信息的设备。数据从船舶系统获取并存储在记录设备中,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在一定平台上重现。VDR保存的船舶航行过程中的重要数据,有助于获得可靠的、正确的有关事故原因和细节方面的信息,有助于重建事故原因链,通过确定事敌的真实原因来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增强航海交通的安全,而且还能在船员培训中发挥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海上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水平。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强制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所有定期进出会员国港口的滚装渡船和高速客船或国内特定海区航行时,不论其悬挂哪国国旗,均必须安装VDR。国际海事组织(IMO)航行安全分委会也同时建议:从2002年7月1日起,VDR必须在客船和装载危险品的船舶例如油船、化学品船及天然气船上安装。随着国际反恐的形势目益严峻,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积极推动通过强制安装VDR的决议。 VDR记录的船舶数据种类繁多复杂,需要有大量的数据采集节点,其中有模拟信号也有数据开关量信号。这些信号来自船舶的各个部位,在不破坏现有船舶外观的前提下,布线既要合理,又要确保信号正确传输,尽可能减少信号传输电缆。如果采用传统星型拓扑结构或者环型、总线型网络结构其硬件软件及介质造价都比较高,而现场总线(F/ELDBUS)通信系统既造价低廉又能经受工业现场环境的干扰,其中的控制局部网总线(CAN)是目前应用最广泛

船舶机舱自动化汇总

船舶机舱自动化 摘要:本论文结合电站自动化系统和主机遥控系统应用实例,依据船舶自动化系统设计经验以及沪东厂 成功建造的各型船舶,就船舶机舱自动化现状、功能和特性、现行规范对自动化船舶分级及入级设计要求、主要配置的监测、报警、辅机的遥控操作和自动切换以及自动化系统的试验、验收等进行了综述;较好地总结了船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规律,基本理顺了船舶自动化系统设计思路,可以指导今后的船舶自动化造船设计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关注船舶电气自动化的新技术及发展方向。并进而展望未来船舶自动化发展趋势,紧跟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潮流,以适应现代的船舶造船设计之需要。使我们的造船设计水平再上新台阶,并为我国建造高水平的船舶作出贡献。 关键词:电站自动化系统电站监控主机遥控系统监测报警

一机舱自动化发展及现状介绍: 舰艇装备武器、观导、通信系统的自动化、电子程控化是衡量舰艇现代化程度的主要尺度,而机舱自动化是当代舰船共同研发的课题。然而,由于舰船使用任务的差异,受其战术技术要求或和技术经济指标的制约,在船舶自动化设计上也会有不同的定位和取向。 舰艇机舱自动化设置的目的在于避免和防止船员判断和操作失当,贻误战机,其次为减轻船员大量重复体力消耗,进而提高其战斗力和生命力。民用船舶机舱自动化除安全可靠因素外,尤以追求船舶运行的经济性为目的。 从本世纪50年代机电设备单元(或单机)自动化在舰船上大量采用,1961年日本建成“金华山丸”号,实现机舱集中控制和驾驶室遥控主机,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自动化船。60年代中期发展无人值班机舱,出现了第二代自动化船,如1964年日本为丹麦建造的“赛灵月”号(SELEM DAM)65型油船。该船除了机舱集中控制和驾驶室遥控主机外,还有火灾探测及自动灭火装置。在机舱、驾驶室和船员居住区之间设有通信和报警装置。其后,各国船级社陆续出台了满足不同程度自动化分级的一人或无人值班机舱船舶的技术标准,从而使舰船机舱自动化纳入规范化。 1.1、机舱自动化目前配置及其主要系统: 1.主推进装置自动化系统; 2.主柴油发电机组及电站自动化系统; 3.应急柴油发电机组自动化系统; 4.艏侧向推进装置遥控系统; 5.舰船自动减摇鳍/减摇水舱系统; 6.探火、易燃易爆气体探测、浸水报警、消防灭火等损害管制系统; 7.甲板机械自动化系统; 8.冷藏、空调、通风、辅锅炉或废气热油锅炉自动化系统; 9.焚烧炉、舱底水、生活污水、油净化器等环保设备自动化系统; 10.CO2/N2气等、惰性保护气体发生器系统; 11.离子膜海水制淡系统; 12.液货/干货(横向、纵向、垂直)补给系统; 13.直升飞机支援系统; 14.燃油/滑油输送阀控系统; 15.疏水/压载阀控系统; 16.液货阀控系统; 17.全船监测报警、打印系统; 18.冷藏集装箱控制监测系统; 19.其它辅助系统-传令、呼叫、时钟、监护等。

船舶机舱自动化

【单选】在AutoChief C20型主机遥控系统中,系统参数修改功能应在______上进行。 -------------------------------------------------------------------------------- A.指示面板单元 B.电子调速器单元 C.主机安全保护单元 D.AutoChief控制面板【单选】若燃油辅锅炉火焰传感器保护玻璃板因烟灰而不透光,将会_____。 -------------------------------------------------------------------------------- A.无法进行预扫风 B.无法正常燃烧,点火成功后也会熄火并报警 C.锅炉无法正常自动补水 D.锅炉极限低水位报警并停炉 单选】船舶火警探测器常采用①光敏电阻式②定温式③温升式④压电晶体式⑤感烟式⑥热磁式中的______。 -------------------------------------------------------------------------------- A.②③⑤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③【单选】EPC-50分油机控制系统中,对待分油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不可选用______。--------------------------------------------------------------------------------

A.主机废气加热器 B.电加热器 C.蒸汽加热器 D.热油加热器【单选】在MAN B&W MC气动操纵系统中,集控室车钟除了具有传令功能外,还具有______功能。 -------------------------------------------------------------------------------- A.起动 B.停车 C.调速 D.换向 【单选】PLC系统中Modbus通信方式中常采用主从方式,主设备可单独和从设备通信,也能以广播方式和所有从设备通信。如果单独通信,则从设备需______;如果是以广播方式查询的,则______。 -------------------------------------------------------------------------------- A.返回相应消息作为回应;返回确认消息作为回应 B.返回确认作为回应;返回相应消息作为回应 C.返回确认作为回应;不做任何回应 D.返回相应消息作为回应;不做任何回应 【单选】在FCM燃油供油单元里所采用的EVT20粘度传感器结构中不包括______。 --------------------------------------------------------------------------------

船载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技术参数

船载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技术参数 船载大数据采集终端 1、采集单元采用AC/DC双路供电; 2、采集单元具有2路以上网络接口,8路以上串口接口,2路以上音频接口,4路麦克 风接口,1路视频接口; 3、支持船载导航设备GNSS卫星定位终端、船载自动识别系统、罗经、计程仪、测深 仪、风速风向仪、Arpa雷达数据接入及压缩传输; 4、支持船载通信设备中高频MF/HF、甚高频VHF、卫星电话及室内外麦克风终端音频 信息采集及压缩传输; 5、支持船载雷达视频信号和电子海图视频信号截图采集及压缩传输,采集频率依据船 载数据记录仪标准,并可灵活设置。 6、支持船载模拟开关量信号接入及压缩传输; 7、采集单元数据连续存储大于720小时; 8、具有自浮式和固定式两种外置式存储单元,数据连续存储时间大于48小时; 9、自浮式存储单元可通过卫星通信链路发布打捞信息,触发后通信时间大于96小时; 10、固定式存储单元可通过声纳发出打捞信息,触发后通信时间大于30天; 11、具有遥控报警单元,可本地查看设备各单元模块是否正常工作。 船载卫通宽带终端 1、60cm口径宽带VSAT卫星通信天线; 2、Ku波段,最大上行速率2Mbps,最大下行速率8Mbps; 3、功耗小于200W; 4、具有AC/DC双路供电,安全性能符合IEC-60950标准; 5、工作温度-25-55℃; 6、至少具有1路RJ45通信数据接口。 船载4G宽带终端 频率范围 4G网络:LTE FDD B1 2100MHz/B3 1800MHz LTE TDD B40 2300MHz/B41 2600MHz 3G网络:DC-HSPA+/HSPA+/HSPA/UMTS:B1 2100MHz/B8 900MHz WLAN:2.4GHz 网络类型 4G网络制式:联通4G(TD-LTE/LTE FDD)/电信4G(TD-LTE/LTE FDD)3G 网络制式:联通3G(WCDMA) 船载多通道网关路由器 1、路由器双线接入,优先选择3G/4G链路,无3G/4G信号时选择卫星链路; 2、路由器记录上网行为及上网流量,同时设置黑白名单,防止大流量; 3、路由器分配上网账号,管理员分配每个账号的流量额度,并记录上网行为; 4、路由器接入云管理平台,岸端管理员可根据需要随时修改船上路由器中的参数,方便维护。

船舶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练习题

《船舶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复习思考题 0.交流接触器运行中噪声很大是什么原因?如何消除? 因为单相交流电所产生的磁通是脉动的,在一个周期内,磁通两次过零,吸力也过零,使衔铁发生振动,发出噪声。加装短路环后,线圈电流过零时,短路环中的磁通却不为零,电磁铁仍有吸力。交流接触器的电磁铁芯上必须装有短路环,以消除交流接触器工作时的振动和噪声。 1.图8-21是具有互锁控制的电路图,请说明其工作原理 2.请说明图8-25吊艇机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吊艇机操作可以电动控制也可以手摇控制。电动时,先将手摇传动连 锁开关复位,触头SQ4闭合,并松开机械制动器,其连锁开关SQ3 闭合。按上 升按钮SBF 时,上升接触器KMF动作,电动机正向旋转,收起吊索使救生艇吊 上。当艇吊至终点时,通过机械装置将终点开关SQ1,SQ2(限位开关)顶开,接触 器KMF 断电释放,电动机停转。按下降按钮SBB 时,下降接触器KMB 获电 动作,主电路两相换接,使电动机反转,吊索放下,救生艇下降。通常放艇时不 用电动控制而靠艇的重力下降, 为避免下降速度过大,常用机械制动器配合控制下降速度。 3.请说明图8-26海(淡)水柜自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当转换开关打到“自动”位置,如图8-26(b)所示,正常水位时,即水位高于 H(L) 且低于H(H),因SP(H)闭合,SP(L)断开,接触器KM 线圈断电,水泵电机 停转。随着用水量增加,水位高度和气压逐渐下降。当气压(水位)降到低 限H(L) 以下时,压力继电器低压触点SP(L)由正常水位的“开启”状态转 换为“闭合”状态,水泵电机接触器KM 线圈通电,其常开主触点闭合,水 泵起动,向水柜补充水。当气压(水位)升高,并高于低限H(L)时,虽然压力继电 器SP(L)触点打开,但由于接触器KM 的自锁作用,KM 仍通电,所以水泵 继续打水,直到气压(水位)升高到高限时,压力继电器高压触点SP(H)断 开,使接触器KM 线圈断电,水泵停。当水位再次降到高限以下时,虽然 SP(H)恢复闭合,但由于SP(L)为“开启”状态,因此接触器KM线圈仍不能 通电,直到水位再继续下降到低限时,SP(L)闭合,水泵方能重新起动打水。这一过程就是压力(水位)检测的双位闭环控制。 4.请说明图8-27空压机自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在手动控制时,先把“手动/自动”转换开关置于“手动”位置。然后合上隔离开关QS,控制线路有电,空压 机残气泄放,电磁阀YV; 获电开启,泄放供气管中的残气,为空压机起动运行做准备。之后按动SB,(或SB,), 继电器KA 获电动作,触头KA 自锁;冷却水电磁阀YV1 获电开启,冷却水进人空压机;待冷却水压力上升到正 常值时,压力开关SP_W 闭合,接触器KM获电动作,其主触头闭合,空压机起动运行,并由其副触头闭合自 锁,同时时间继电器KT 获电开始计时。延时时间到后,触头KT 断开,继电器KA 断电释放;触头KT 闭合, 供气电磁阀YV2获电开启,向气瓶供气;同时触头KT断开,残气泄放电磁阀YV3 断电关闭。这里采用KT 延时 的目的是让空压机在空载情况下起动,以缩短起动时间。当气瓶的气压上升到高限值时,按动停机按钮SB2(或 SB4),接触器KM 断电复位,空压机停机,冷却水电磁阀YV1断电关闭,残气泄放电磁阀YV3 获电开启,泄放残 气。

基于PLC的船舶机舱监控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基于PLC的船舶机舱监控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基于PLC的船舶机舱监控系统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随着电子技术的革新以及组态和工控技术在工业中的迅猛发展,PLC、单片机和工控机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在工业控制等各方面成功的代替了以前的模拟、数字电路系统。 船舶机舱监控系统是船舶自动化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由机舱监测报警系统、主机安全保护系统、主机遥控系统、电站监控系统, 以及泵、风机、辅锅炉自动控制等系统组成。它主要用于检测机舱内一些主要设备,如主机、辅机及其它控制设备的运行状况、当工作状况出现故障时发出报警信号的检测系统。由于船舱机舱内高温、高噪声甚至存有污染的恶劣环境,机舱监控系统通常安置在距离机舱较近,又易于观察到其中主要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室中,监视室与机舱一般隔离,从而减少机舱的高温、振动、潮湿、电磁干扰、腐蚀以及噪声等其它方面的干扰。机舱工作人员可通过机舱监控系统在监视室内了解到机舱中主要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即改善机舱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减轻了其劳动强度又能更准确了解到主要设备的实时工作状态。 船舶机舱监控系统是跟随着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到目

前为止其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以常规仪表监测阶段 20世纪60年代之前,工业控制自动化水平较低,那时以经典控制理论为主要控制理论,控制对象以单一。那时的电子技术水平,也只有单项自动调节控制装置得以在机舱中应用,使用的监测工具多为常规仪表,监视报警系统的主要代表是触电继电器,尚未构成完整的集中控制系统,各个系统间相互独立,自成体系。 2、以电、气动及中小规模集成电子模块组成的逻辑监控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晶体管集成元件可靠性能得以增加,出现了以电、气动及中小规模集成电子模块组成的逻辑控制为代表的机舱监视报警系统,即集中监视系统,这使主机、辅机和其它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状态得到进一步监测,可靠性进一步提高。那时的监控系统主要使用模拟式仪表。但随着工艺的日益复杂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从技术以及经济性等方面,这类监控系统仍存在许多不足。 3、以微机为基础的集散型监控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随着先进控制系统如集散控制系统(简称DCS)以及其它各种现代控制理论的出现和发展完善,先进控制手段也相应产生。另外电子计算机的设计、制造与应用的技术逐渐成熟,许多国家都制造出了安装有计算机的更高自动化程度的船舶。出现了微机集中监测系统、分散监控系统和集散型微机网络监测系统。其中集散型微机网络监测系统又称网络型微机监控系统,采用高一级的微机系统组成中央单元,以多个独立微机系统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