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学前教育各章考点(1—10章)(重新整理)

比较学前教育各章考点(1—10章)(重新整理)
比较学前教育各章考点(1—10章)(重新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全国试题】

考点:比较教育的发展历程:识记形成和发展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主、观点(P29-31)

1. 第一次提出比较教育概念的教育家是朱利安

2. 奠定朱利安作为比较教育学之父的著作是.《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

3. 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教育的形成开始于19世纪;法国教育家朱利安第一次明确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的书是《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

4. 教育史上明确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的是.法国的朱利安

5. “校外的事情甚至比校的事情更重要,校外的事情制约并且说明校的事情”观点的是萨德勒

6.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起点标志:英国萨德勒:发表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萨德勒代表作——《教育问题专题报告》。

7.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的国别是美国

8.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于1933年发表了《比较教育》

9.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着重对决定教育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比较教育学家除施奈德、汉斯以外,还有康德尔

10. 汉斯用的研究方法:因素分析法

11. 汉斯代表作:《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的研究》,认为影响教育制度的决定因素可分为三类:自然因素、因素和世俗因素。

12. 从研究领域来看,比较学前教育涉及学前教育的整个领域;从研究时间上看,学前比较教育学的研究中心是当代学前教育。

13. 比较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容,这说明比较教育有跨学科性

14. 贝雷迪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一书中提出,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应分为描述、解释、并列、比较四个阶段。

15. 对国际学前教育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全面、综合的比较研究是总体比较研究。

16.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教育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共同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是专题比较研究。

17. 对同一国家、同一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称为纵向比较研究。

18.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称为横向比较研究。

19.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称为综合比较研究。

20.对两个或多个被假定为互无影响的国家、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比较研究称为平行比较研究。

21.对两个或多个在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相互影响较大的国家、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的比较研究称为影响比较研究。

22.定性比较研究主要指从各方面揭示和把握学前教育的本质,利用各种技术和手段阐述学前教育现象、问题的性质的程度的研究。

23.定量比较研究主要指运用量化理论,着重利用统计测量手段和数据分析方法,对学前教育中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以此推断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的研究。

24.从比较的围来看,比较学前教育研究课分为区域比较研究和问题比较研究。

25.区域比较研究是指按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标准,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分成不同的国家群、区域群,然后再对它们之间的学前教育进行总体比较的研究。

26.问题比较研究也称个案比较研究或命题比较研究,主要是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理论或实践按问题分类,进行相应比较分析的研究。

27. 为了研究瑞吉欧教育模式,研究者到意大利采用瑞吉欧模式的幼儿园去实地参观,这种研究法叫参观访问法。

28.研究人员用书面或通信的形式收集材料、设计表格、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称为问卷法

29. 通过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已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称为文献法。

30.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

31. 学前比较教育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比较法

二、名词解释:

1.■朱利安(P30):法国教育家,比较教育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1817年出版《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首次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他建议组织一个国际教育协会以问卷方式向各国收集资料,以此提出教育改革建议等。其目的在于借鉴国外教育经验为本国服务。他将比较教育定位于实证性科学。【02 全国 2004年10月试题】

2.康德尔(31):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代表作:1933年《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开始跻身于大学的学术探索领域。基本主是“比较教育是一种历史的教育,是教育史研究从过去到现在的继续。”

3.■比较学前教育(P32):是对当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探索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改进本国、本地区学前教育的一门科学。

4.■综合比较研究(P37):综合了横向比较研究和纵向比较研究,一般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5.■影响比较研究(P37):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在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相互影响较大的国家、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的比较研究。

6.■专题比较研究(P37):是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教育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共同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

7.■区域比较研究(P38):是指按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标准,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分成不同的国家群、区域群,然后再对它们之间的学前教育进行总体比较的研究。

三、简答题:

1.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P32-33

1)从研究领域来说:涉及学前教育的(所有)整个领域;重点:学前教育制度和基本的学前教育问题

2)从研究时间来说,以当代学前教育为中心。

3)从研究围来看,对世界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的研究;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世

界学前教育的整体研究。

4)研究深度上,进一步分析各国学前教育的本质。

■2.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目的和意义。P34-35

1)研究目的:

①借鉴国际学前教育经验;

②探讨学前教育发展规律;

③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2)研究意义:

①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②推动本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③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

④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3.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P36-38

1)从比较的时间看:横向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和综合比较研究

2)从比较对象相互影响的程度看:平行比较研究和影响比较研究

3)从比较的容来看:专题比较研究和总体比较研究

4)从比较方法的性质来看:定性比较研究和定量比较研究

5)从比较对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来看:宏观比较研究和微观比较研究

6)从比较的围来看:区域比较研究和问题比较研究

■4.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P38-40

1)调查法。

①参观访问法:研究人员实地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②问卷法:研究人员用书面或通信的形式收集材料、设计表格、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

2)文献法:通过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已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

方法。

3)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

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

4)分析法:最具理性色彩,通过因素分析、质量分析、数量统计等方法,对比较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

说明和概括,达到对研究问题的实质性认识,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的方法。

四、论述题。

1.结合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分析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09 全国 2008年10月论述题】(P35)(每点一分,展开后每点酌情给1至2分)

1)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通过对各国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了解各国学前教育的现状、特点、问题和趋势,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加深对各国学前教育的认识。通过探讨教深层次的学前教育规律等问题,掌握了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加深对本国学前教育的认识。

2)推动本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作为改革学前教育的工具,学前比较教育向人们提供一种可优化的理想的教育选择。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先进的或者失败的学前教育经验,是减少本国学前教育盲目性,增强本国学前教育科学性,推动本国学前教育变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借鉴其他国家、地区成功经验,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的同时把这些经验和教训放在本国的实际境遇中,反思自身,从而更好的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因地制宜的加以改善,从而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3)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

当代社会制定学前教育的优质政策离不开对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比较学前教育已然成为学前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因为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信息资源对更好学前教育的追求,是合理地制定学前教育政策的基础;二是因为比较学前教育通过跨文化研究,能够发现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找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探寻到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制定正确的学前教育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可供选择的方向。目前,为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可在立足本国实际的情况下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相关的学前教育政策,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4)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比较学前教育通过介绍、宣传和传播各国学前教育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可以促进各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增进国际学前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我国在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加深对世界各国、各地区在学前教育领域的相互了解,加强与它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美国学前教育

一、选择题【全国试题】

1.1826年,美国印地安纳州设立幼儿学校是欧文

2. 美国最早的幼儿园运用的教学语言是德语

3.1856年,舒尔兹在威斯康星创立了美国最早的德语幼儿园

4.1856年创立了美国最早的幼儿园的是玛格丽特·舒尔茨(3次)

5. 美国最早的学前儿童教育机构的创办者是玛格丽特·舒尔茨

6. 美国幼儿园的真正奠基人是皮博迪

7. 伊丽莎白·皮博迪创办了美国第一所英语幼儿园

8.美国第一所幼儿教师培训机构创办于1868年

9.1878年至1889年,昆西·肖夫人资助并领导了免费幼儿园运动。

10. 1873年,著名教育家哈里斯和布洛在圣路易安斯市创建美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公立幼儿园运动后,幼儿园不再是民间慈善护理机构,而成为整个公立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11. 希尔领导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学前教育的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

1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开展的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安娜·布莱恩、爱丽丝·坦普尔和帕蒂·希尔。

13.帕蒂·希尔反对福禄培尔的呆板式教学,为此,她设计了“希尔积木”

14. 1915年,美国第一所保育学校由芝加哥大学教授夫人团体以集体经营的形式开办。

11. 美国第一所公立保育学校设立于1919

12.1965年秋,美国开始在全国围实行开端计划

13. 1965年在美国批准开端计划,建立多个项目与中心,为儿童提供服务的是约翰逊总统

14.“开端计划”的服务项目具有多样性,包括教育服务、健康服务、社会服务及家长参与。

15.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在联人造卫星上天的冲击下,开始了幼儿智力开发运动

1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对幼儿智力开发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17.《芝麻街》是美国幼儿智力开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专门针对儿童智力开发而设计的一档具有教育性的电视节目。

18.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反思过于注重智力开发的教育实践,转而开始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颁布了《发展适宜性实践》,制定了《早期学习标准》提出了“0-5岁教育计划”,这些政策和方案的出台推动了美国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9.1987年,休·布德坎布所著的《0-8岁儿童儿童早期教育项目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一书提出:“发展适宜性”两个维度:年龄的适宜性、个体的适宜性

20.1996年,《0-8岁儿童儿童早期教育项目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修订版,将“发展适宜性”的维度增加为三个:年龄的适宜性、个体的适宜性、文化适宜性

21.2009年,《0-8岁儿童儿童早期教育项目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第三版,重申“年龄的适宜性、个体的适宜性、文化适宜性”三个维度,重点提出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第三版特别强调,教师知识的核心应该是关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知识、儿童个体的知识、儿童社会文化背景的知识等

22.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是幼儿园和保育学校(3次)

23.20世纪70年代以来,银行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也被称为“发展—互动”教育方案。

24.银行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理论基础:心理动力学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杜威、约翰森和米切尔、维果斯基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

25.社会学习是银行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一个特色,同时也是整个方案的核心。

26.银行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实施主要借助于主题网和课程轮。

27.发端于1962年密歇根州的佩里学前教育研究计划的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是高瞻课程(海伊斯科普课程)

28.高瞻课程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佩里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是美国“开端计划”中第一批通过的帮助处境不利儿童摆脱贫困的早期教育方案。

29.高瞻课程的核心教育理念和目标是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

30.主动学习是高瞻课程模式的核心和根本。

31.高瞻课程的容来源于儿童的兴趣和关键经验两种资源。

32.1966年由贝瑞特和恩格尔曼创立的,在美国早期较有影响的学前课程模式是直接指导模式

33.直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获得进入小学所需要的读写算的基本技能,并通过学业上的成就,发展儿童的自信心,增强自尊心。

34.依据加德纳和费尔德曼的多元智力理论设计的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是光谱方案

35.光谱方案的理论基础是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费尔德曼的非普遍性理论。

36.美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机构主要有课程培训机构、初等学院和大学三种类型。

37.美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包括学位课程、儿童发展助理(CDA)国家证书课程和儿童发展助理(CDA)职业预备课程三种。

二、名词解释

■1.开端计划【04 全国 2005年10月】【09 全国 2008年10月】(P47)

是美国政府从1965年开始在全国实行的一项重要的学前教育计划,目的是对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进行补偿教育,打破贫困循环,实现教育公平。至少以90%以上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家庭的3-5岁儿童为对象。“开端计划”的总体目标是提高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学习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具体目标包括:提高来自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和机体能力等6条。这一计划的实施大大促进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对欧美许多国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2.幼儿智力开发运动(P49)

20纪50年代末期,美国在联人造卫星上天的冲击下,开始大力进行教育改革运动。幼儿智力开发运动是美国以科学教育改革为核心,旨在加强早期教育在儿童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和教育改革运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对这场教育改革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2.《芝麻街》(P49)

《芝麻街》是美国幼儿智力开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专门针对儿童智力开发而设计的一档具有教育性的电视节目,1969年10月,在美国电视台播出。此节目的容结合教育和娱乐,《芝麻街》最初以参与“开端计划”方案的儿童为主要对象,后来扩大到一般儿童,其最初目的是将生动、有趣的电视节目作为教育手段,期望能为不上幼儿园的儿童提供成长阶段所必须的智力和文化启蒙。

3.保育学校(P52)

保育学校主要招收2.5岁—5岁的儿童,一般以3-4岁儿童为主,目的是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活动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

4.《早期学习标准》(P51)

《早期学习标准》是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从幼儿园到12年级(K-12)各科课程标准,它规定了从学前班到12年级的学生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

5.0-5岁教育计划(P51)

“0-5岁教育计划”是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为使弱势儿童做好入学准备而提出的教育计划。该项计划将重点放在幼儿的早期保育和教育方面,强调为儿童进入机构接受教育做好相应的准备。“0-5岁教育计划”对儿童早期教育经费的下拨、亲子计划和幼儿园普及计划和实施、子女和抚养人照管税收政策的优惠以及计划的领导和管理实施部门的职责进行了规定。

6.■光谱方案(P61)

光谱方案是由加德纳和费尔德曼教授率领哈佛大学的零点方案工作组和塔夫茨大学的研究小组合作完成的,是一种课程和评估相结合的方案,目的是使每一个儿童的能力与长处在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与教育机会中得到发展。光谱方案的理论基础是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费尔德曼的非普遍性理论。

7.■高瞻课程(P59)

高瞻课程又称海伊斯科课程,是由韦卡特和他的同事在1962年创建的课程。该课程模式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佩里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是美国“开端计划”中第一批通过的帮助处境不利儿童摆脱贫困的早期教育方案。高瞻课程模式创建之初的目的是帮助处理不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减少他们在学业上的

失败,但该课程模式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将美术、音乐、运动和计算机运用等纳入课程,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逐渐成为在美国被运用得最为广泛的课程。

8.直接教学模式(P60)

直接教学模式是为5-8岁(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儿童设计的课程方案。由贝瑞特和恩格尔曼在1966年为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学业上能够赶上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儿童所设计的教育方案。其理论基础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获得进入小学所需要的读写算的基本技能,并通过学业上的成就,发展儿童的自信心,增强自尊心。

9.■《发展适宜性实践》(P50)

《发展适宜性实践》(DAPA)是全美幼儿教育协会与1987年针对早期教育质量提升而颁布的一个文件。《发展适宜性实践》是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一套教育哲学、理论框架、行动指南和评估标准,发展适宜性实践活动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学前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简答题

1. ■简述开端计划的作用。(P48-49)

答:研究表明:“开端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公平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提高家长及儿童素质三个方面,其中在提高儿童基础学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效果尤为显著。

1)“开端计划”以贫困儿童、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处境不利家庭的儿童、残疾儿童为服务对象,为他们

提供学前教育的机会,扩大了学前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的儿童能够在平等的教育中得到发展。

2)“开端计划”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开端计划”的重点服务项目之一是为少数民族的

贫困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

3)“开端计划”还促进了儿童和家长素质的提高,“开端计划”为贫困儿童的家长提供大量参与儿童生

长、健康、认知能力发展的机会,也为家长提供再学习的和职业发展的机会,以便家长能尽量为儿童提供较好的家庭环境。“开端计划”对儿童的影响是长久的,研究表明:与没有接受“开端计划”教育的儿童相比较,接受“开端计划”教育的贫困儿童在入学后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2.简述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P52-54)

1)保育学校。主要招收2.5岁—5岁的儿童,一般以3-4岁儿童为主,目的是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

活动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

2)幼儿园。主要是为进入一年级之前4-5岁儿童设立的教育机构,以半日制为主,具有小学预备教育的

性质。

3)日托中心。是一种全日制或半日制的幼教机构,招收0-6岁的婴幼儿,目的是使每个儿童在体力、情

绪、社会性及智力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3.■简述美国学前教育的主要课程模式。(P57-62)

1)银行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又称“发展—互动”教育方案,继承了杜威首创的进步主义教育传统。其

理论基础:心理动力学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杜威、约翰森和米切尔、维果斯基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

2)高瞻课程:又称海伊斯科普课程,今天美国最著名的早期教育课程模式。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佩里学校

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部分。该课程模式从皮亚杰理论发展而来。

3)直接教学模式:为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学业上能够赶上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儿童,1966年由贝瑞

特和恩格尔曼所设计的教育方案。其理论基础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4)光谱方案:是一种课程和评估相结合的方案。其理论基础是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费尔德曼的非普

遍性理论。

4.简述美国幼儿教师的职前培训课程类型。(P66)

美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包括学位课程、儿童发展助理(CDA)国家证书课程和儿童发展助理(CDA)职业预备课程三种。

考点跟踪突破40任务型完形填空

考点跟踪突破40任务型完形填空 类型二短文填词 ,解题方法与技巧1.分析词性。 根据所给单词,分析每个单词各种可能的词性变化形式。重点分析动词的不同变化形式、代词词性变化、名词单复数转化、形容词和副词的相互变化、形容词和副词的级别变化等。 2.跳过空格,通读短文,了解大意。 解题时先跳过空格,通读短文,了解全篇的内容和要旨。要重视首句,善于以首句的时态、语气为立足点,理清文脉,推测全文时态、主题及大意。 3.复读短文,确定选词,判断词形。 再根据空格在句中的位置,判断其在句中充当的成分,从而确定所填词的词性,再依据时态、词语搭配和语法规则,判断所填词的正确形式。 4.三读短文,上下参照,验证答案。 在短文的空白处分别填入一个词后,将已完成的短文再细读一遍,上下参照,连贯思考。可从上下文内容是否协调一致、顺理成章,语法结构是否正确无误等进行综合验证,凡有疑问必须重新推敲考虑。最后,检查答案,核实大小写,做到标准化作答。 (2016青海中考51-55题)用方框中所给词语的适当形式填空,使短文完整、通顺。 with learn sleep own send It is said that a cat has nine lives.But in a small town in England,there is a cat called Kitty,she almost used up all her lives when she survived(幸存) eight days on a long trip. One day,while her 1.______ Cindy was packing up a box of DVDs to be delivered(投递) to her brother Jim,the cat secretly jumped into the box and fell 2.______.Then,she 3.______ to a place over 400 kilometers away.4.______ food and water,the cat was extremely dehydrated(脱水的) when Jim received the box eight days later.Jim took her to the hospital at once.And fortunately,the hospital said Kitty will be completely well.After 5.______ this,Cindy was extremely happy.“It is amazing!”she said. 【主旨大意】本文讲述了一只猫命大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猫Kitty爬进主人要邮寄的包裹里,居然睡着了,结果被邮寄出去了,八天不吃不喝,行程四百公里,最后严重脱水,被送往医院,居然完全康复。 1.owner【解析】own动词拥有“加er”变成拥有者,即“主人”。,2.asleep【解析】fall asleep固定短语“入睡;睡着”。 3.sent【解析】此句应用过去式,讲故事一般用一般过去时态,send—sent。 4.Without【解析】表示“没有”的含义,with的反义词是without。 5.learning【解析】after为介词,之后动词要用-ing形式。 ◆现学现用(2016西宁中考71-77题) 阅读短文,从下面方框中选择正确的单词,并用其适当形式完成下面的短文。 young beautiful agree tree quick cover something There was a man who had four sons.He wanted his sons to learn not to judge(判断) things too 1.__quickly__.So he sent them to go and look at a pear tree that was far away in turn.The first son went in winter,the second in spring,the third in summer,and the 2.__youngest__ son in fall.

自学考试本科比较学前教育阶段测评重点

比较学前教育 一、名词解释 1、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 比较学前教育是比较教育的分支学科,是学前教育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比较学前教育作为比较教育的一个分支,体现比较教育的基本性质与特点。比较学前教育是对当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探索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促证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改进本国、本地区学前教育的一门科学。 2、发展适宜性实践。 《发展适宜性实践》(DAP)是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于1987年针对早期教育质量提升而颁布的一个文件。《发展适宜性实践》是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一套教育哲学、理论框架、行动指南和评估标准,发展适宜性实践活动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学前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高瞻课程。 高瞻课程(High Seope)又称海伊斯科普课程,是由韦卡特和他的同事在1962年创建的课程。该课程模式在海伊斯科普佩里幼儿学校得到实施和运用,是美国密歇根州海伊斯科普佩里学校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是美国“开端计划”中第一批通过的帮助处境不利儿童摆脱贫困的早期教育方案。 4、幼保一元化。 所谓幼保一元化,是将幼儿园和保育所两种机构改为一元化的幼儿教育机构,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幼儿园和保育所之间设施共用化。日本设立幼保一元化特区。日本创设实施学前阶段的教育和保育的综合机构——认定儿童园,推进幼保一元化。 5、《费舍尔法案》 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一项以当时文教大臣费舍尔名字命名的教育法案,即《费舍尔法案》,旨在建立面向所有人的公共教育制度。《费舍尔法案》正式将保育学校纳人国民教育制度,地方教育当局为2-5岁儿童设立了一些幼儿学校,并改善了保育学校的卫生条件。《费舍尔法案》初步建立了一个包括幼儿学校、小学、中学和各种职业学校的公共学校系统。 6、幼儿凭证计划。 为了解决幼儿受教育的经费在家长、中央、地方政府之间公平合理负担的问题,英国政府开始实行“幼儿凭证计划”。1995年,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泼德公布了一项耗资为7.3亿英傍的“幼儿凭证计划”,它规定每个幼儿的家长可获得1100英傍的凭证,支付幼儿教育的费用,以使全国每个愿意进入学前儿童教育机构的、年龄在4岁的幼儿都能接受3个月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与此同时,凭证扩大了家长的选择范围,家长能自由选择公立的或私立的学校。 7、编织学校。 法国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是编织学校。编织学校是法国新教派牧师让·弗雷德里克*奥柏林于1771年创办,以4-7岁学前儿童为教育对象,旨在培养儿童纪律性,使儿童理解宗教教义和提高语言能力,培养儿童勤劳品质,并使他们掌握劳动技术的幼儿教育机构。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 D )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建立在 ______ 的基础之上。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 C .马斯洛 D .弗洛伊德 。 B.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C. 魏特海墨是机能心理学派的代表 D.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的代表 ( B )4 、在控制的条件下, 系统的操作某种变量, 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这种心理研究的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 C )5 、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有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 是。 A. 结构主义 B. 精神分析 C. 机能主义 D. 行为主义 ( B )6 、被称作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 学派。 A. 行为主义 B. 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 D. 认知心理学 ( C )7 、能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相关法 D. 访谈法 ( C )8 、创建第一个心理科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 A. 弗洛伊德 B. 詹姆斯 C. 冯特 D. 铁钦纳 ( B )9 、操纵和控制变量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个案法 D 调查法 ( A )10 、由实验者操纵的, 被假定为可影响行为的可能原因的变量是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中介变量 D. 无关变量 ( C )11 、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各种经验是指,研究者操纵刺激(视觉的、听觉的、 皮肤觉的等) ,使之有系统地变化,让被试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作出反应(如按键)或报告 自己对于某种刺激的感受。这种“内省法”属于现代心理学的哪个流派? A 、功能主义 B 、行为主义 C 、结构主义 D 、精神分析 ( C )12 、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择偶标准(如年龄)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中具有明 显的普遍性, 根源在于早期人类男性和女性在繁殖和抚养方面所面临的不同的适应性问题。 这一观点属于当代心理学取向中的哪一个分支? A 、生理心理学 B 、行为遗传学 C 、进化心理学 D 、认知神经科学 ( A )13 、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性的方 法是 _____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个案法 D 、相关法 ( A )14 、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若研究者希望了解两变量之间关联到什么程度,则 应该选用 ___ 。 A 、相关法 B 、实验法 C 、个案法 D 、调查法 ( B )15 、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揭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确立关系的派别是 ____ A 、功能主义 B 、行为主义 C 、完形主义 D 、人本主义 ( B )16 、詹姆 斯是 学派的代表人物。 A. 结构主义 B. 功能主义 C. 行为主义 D. 人本主义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 A )2 、科学心理学之父是 A .冯特 B .华生 ( C )3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冯特、铁钦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

2017届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句子衔接(含答案)

考点跟踪突破5句子衔接、排序与仿写 1.(2016·鄂州)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这些关于算盘计算功能之外的引申,把算盘深深地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中。②在北京东岳庙的瞻岱门内两侧各挂着一副大算盘,左右批有“毫厘不爽,乘除分明”,以示赏善罚恶,公正严明。③在民间,常会听到“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喻,形容的也多是“算进不算出”的精明。④自古以来,算盘都是用来算账的,因此也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⑤比如,它被当作象征富贵的吉祥物,为人们所推崇。⑥除了与钱财相关的象征意义以外,算盘也常被用来象征出入平衡,分毫不差。 A.④⑤③⑥②①B.④①⑤③⑥② C.③②①⑥④⑤D.③⑥④②⑤① 【解析】根据内容写诗和小说等的差别,可以先确定②为首句;再根据选项确定①或⑥为第二句;①句因果继承②句,讲文学作品都可以当诗来看;接着叙述诗比其他文学类别的优势,因此可以确定这三句;最后通过排除法排除其他的错误选项。 2.(2016·十堰)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A ) ①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②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导致冰川大规模融化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温上升很可能只是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变化的一个阶段。③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的作用被远远夸大了。④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⑤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究竟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尚无明确证据。 A.④②①③⑤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D.④①③⑤② 3.(2016·桂林)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D ) ①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谪称为“左迁”。而在位次的排序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②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故称帝

自考比较教育考试复习重点

比较教育考试复习重点 1、P2朱利安:法国教育家,1817年出版了《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一书,首次明确提出了比 较教育这一概念,希望国际合作,建议专门组织一个国际教育协会手机比较教育的资料。 2、P28《普洛登报告书》:是英国1960年代后期发布,该报告非常重视幼小衔接的问题,特别关注5岁以 下的儿童教育。并对发展幼儿教育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 3、P314平衡化:是儿童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儿童自我调节的过程,是一 种动态平衡。 4、P214《米德报告》:80年代末,新西兰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报告,其中《米德报告》建议设立学前 教育管理系统的报告,增加资金投入,建议政府关注家庭社区和国家在学前教育中的相对作用。资金方面的建议对新西兰早期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5、P158父母教育:1979年瑞典议会通过决议,由各地省政府负责开展父母教育活动,凡是即将当父母 的夫妇在怀孕期间就要接受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父母还需要到儿童护理中心接受指导。 6、P244朝鲜学前教育的特色: 1.重视礼仪教育。 2.重视艺术情感教育。 3.强调思想政治教育。 4.通过集体对儿童进行教育。 5.师资培养 规格高,再教育系统完善。6办园形式多样,支援体制健全。 7、P445世界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论述) 1.学前教育中心的转移。 2.尝试不分年龄的教育。 3.家园共育。 4.倡导多元文化教育 5.以保障儿童权利 为中心的幼儿教育民主化的趋势。 8、P107简述苏联幼托一体化发展 1.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学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幼儿园和托儿所一体化。 2.20年代末,幼儿园急剧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 1》有些地方不按年龄分班2》在教育管理上分班属于卫生部和教育部产生很多矛盾 3》在儿童稀少的农村设置幼儿园和托儿所不经济也困难4》为了消除不合理的现象,苏共中央公布关于学前教育改革决定,创立幼托合、并统一管理,教育部指导和监督,卫生部负责儿童保健方面。 9、P299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点:1.多区域、多层次。2.全方位、立体化;3.重个性、讲自由;4.重活动、 重“工作”;5.重表现、尚创造; 10、P299如何合理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07.年10年论述 一、借鉴与利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本土化”应该注意的问题:1.教育内容问题;2.班级组 织问题 二、全面理解和把握蒙台梭利教育法;1.以我为主,他为我用2 .以他为主,他我结合。 三、处理好蒙台梭利教育法和借鉴其他教育模式的关系。 四、处理好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和结合我国幼儿教育实际的关系。 总之:蒙台梭利教育法是我们在幼儿教育阶段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特别是将素质教育理念转化为行动可借鉴的优秀幼儿教育法,做到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解决好他的本土化问题,使他在中国长久不衰。 11、P299如何正确把握蒙台梭利教育法? 1.以我为主,他为我用 2 .以他为主,他我结合; 12、P379多元化智力理论对我国当前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有什么启发? 1.应该树立积极的、乐观的幼儿观、教育观和评价观。 2.幼儿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促进幼儿 初步创造力的发展。3.应该强调保证幼儿的全面发展。4.应该促进幼儿智力强项的充分展示;4.应该帮助幼儿讲智力的特点迁移到智力弱项之中。 13、P379多元化智力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 我国幼儿教育的根本问题不是体制问题或是课程模式问题,观念更新才是教育改革的本质问题所在 1.课程目标上追求全员、全面和创造性的发展。 2.课程内容及其组织上追求多样性; 3.课程评价上追

实验心理学第一章习题

一、填空题 1. 实验,是指通过______、________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____、_____、_____的科学方法。 2. 实验心理学的主要先驱之一费希纳,在1860年发表了巨著_____________,他在这部著作中探讨了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_____________。 3. 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法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相关研究法和观察法一样,是一种基于___________科学研究方法,因此它从理论上或也是无法确定 ____________的。 5. 美国哲学家皮尔斯(C. S. Pierce)指出,除科学方法外,还有另外三种确立信念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 确立信念的科学方法,是在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寻求现象解释的可重复性,并进行_____________。 7. 实验心理学已经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代表和主力,这一地位的取得离不开实验心理学创始之时众多研究者的工作和贡献。其中又尤其以三位学者 的工作最具里程碑意义。他们是:___________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______________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____________则首开用实证方法研究_____________等高级心理过程之先河。 8. 实验室研究有其优势:对于_____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更好地控制___________;实验可在其他实验室中_______________。 9. 心理学研究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大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 二、选择题 1. 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循遵循以下伦理道德,除了: (A) 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 (B) 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 (C) 保密原则 (D) 给被试一定的被试费用 2. 冯特(W.Wundt)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A) 对感觉元素的描述 (B) 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C)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 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 三、名词解释 1. 观察法 2. 相关法 3. 实验法 四、简单题 1、费希纳对心理学有哪些贡献? 2、冯特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 3、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 4、科学方法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5、试评观察法的优缺点。 6、试评相关法的优缺点。 7、简评实验法的优缺点。 五、分析题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该故事说明了什么心理现象?请参照心理学研究的整个程序(查阅文献——实验研究——形成理论——深入研究——实际应用及理论校正),概述对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步骤。 六、论述题

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 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最早得一部教育专著就是我国得( )。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大学》 2.古罗马昆体良得教育著作就是( )。 A、《论演说家得教育》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英国教育家洛克得教育著作就是( )。 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爱弥尔》 4.《普通教育学》得作者就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斯宾塞 5.《民主主义与教育》得作者就是( )。 A、杜威 B、斯宾塞 C、布鲁纳 D、克鲁普斯卡娅 6.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得著作就是杨贤江得( )。 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新教育大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7.提出结构教学理论与发现法得教育家就是( )。 A、赞科夫 B、布鲁纳 C、根舍因 D、杜威 8.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得教育学著作就是( )。 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论》 9.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得教育著作就是( ?)。 A、斯宾塞得《教育论》B、洛克得《教育漫话》 C、马卡连柯得《教育诗篇》D、夸美纽斯得《大教学论》 10.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得《教育学》专著得主编就是( )。

A、凯洛夫B、赞可夫C、马卡连科D、苏霍姆林斯基 11、以教育现象与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得各门教育学科总体,就是我们所称得( )。 A、教育学 B、教育科学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原 理 12、产生教育得最具基础性得条件就是( ) A、人类学会制造工具 B、人类生产劳动得进行 C、语言得形成 D、教育起源于劳动 13、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就是人类一种特殊得( ) A、生产劳动 B、家庭活动 C、交往活动 D、社会现 象 14、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得、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得学校教育,这就是( ) A、学校教育 B、义务教育 C、学年教育 D、基础教 育 15、孔子就是中国古代最伟大得教育家与教育思想家,她得思想集中体现在(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16、《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得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就就是( ) A、博学于文 B、开而弗达 C、强而弗抑 D、道而弗 牵 17、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得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得第一人就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夸美纽斯 D、赫拉克 利特 18、最早提出教育得目得在于按照自然得法则全面地、与谐地发展儿童得一切天赋力量得教育学家就是( ) A、裴斯泰洛奇 B、康德 C、杜威 D、夸美纽斯 19、认为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得教育就是坏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

(完整版)00456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 方法;方法作为一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和准则。 研究;研究是指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00456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核知识点【2014自学考试】 探索性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教育科学研究是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1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2要有研究假设和对研究问题具体明确的陈诉。3研究方法要科学合理4研究的创造性。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直觉观察期,第二个时期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第三个时期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系统综合发展时期。第四个时期;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变革时期。 第一个时期;直觉观察期。 古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特点1独特的儒家教育价值观。2观察与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3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4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

第二个时期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1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2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风格3心理学思想提供的研究基础4实验方法的初步运用 第三个时期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的发展1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个独立专门的研究领域2进步派与传统派进一步发展3研究方法实用主义倾向4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产生。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现代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1提高教育研究的理论程度2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多样性与统一性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4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及体系结构 一按普遍适用程度分;1适用于一切科学领域的哲学方法论,即唯物论和辩证法2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以及运用多种科学的跨科学领域的方法论3适用于具体科学的方法论,是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内具体科学规律自觉运用科学方法论。 二按研究的目的分;1基础研究;2应用研究3发展性研究4比较与评价研究5预测研究 1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和创新知识,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从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2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应用基础研究成果或有关理

考点跟踪突破10

考点跟踪突破10函数及其图象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0佃 济宁)函数y =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A ) x >0 B . x 工一1 ,x >3 D . x >0 且 x 工一1 A . C . 1 . 2. 散步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家.如图描述了小明在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 时间t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 ,下列信息错误的是(A ) A. 小明看报用时8分钟 B. 公共阅报栏距小明家 200米 C. 小明离家最远的距离为 400米 D ?小明从出发到回家共用时 (2019衡阳)小明从家出发,外出散步,到一个公共阅报栏前看了一会儿报后 ,继续 s (米)与散步所用的 3. (20佃北京)已知点A 为某封闭图形边界上一定点 ,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其边界顺 y 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 4. 随时间 ,在注水过程中 (B ) ,水面高度 h A B (20佃 荷泽)如图,Rt A ABC 中,AC = BC = 2,正方形 U CDEF 的顶点 5. AC , BC 边上,设CD 的长度为x , △ ABC 与正方形CDEF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象中能表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A ) D , F 分别在 y ,则下列图 x ,线段AP 的长为 时针匀速运动一周?设点 P 运动的时间为 象大致如图,则该封闭图形可能是(A ) 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这个瓶子的形状是下列的 II 乡 ll C Il 勿I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___ 2 (20佃 凉山州)函数y =寸x + 1+二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x >- 1且X M 0 X (2019丽水)甲、乙两人以相同路线前往离学校 I 乙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前往目的地所行驶的路程 如图是小明离家的路程 y (米)与时间t (分)的函数图象,则小明回家的速度是每分钟步行 一80—米. 三、解答题(共 40分) 11. (10分)某班师生组织植树活动,上午8时从学校出发,到植树地点植树后原路返校 , 如图为师生离校路程 s 与时间t 之间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求师生何时回到学校? ⑵如果运送树苗的三轮车比师生迟半小时出发 ,与师生同路匀速前进时,早半小时到 达植树地点,请在图中,画出该三轮车运送树苗时,离校路程s 与时间t 之间的图象,并结 合图象直接写出三轮车追上师生时 ,离学校的路程; (3)如果师生骑自行车上午 8时出发,到植树地点后,植树需2小时,要求14时前返回 到学校,往返平均速度分别为每时 10 km , 8 km.现有A , B , C , D 四个植树点与学校的路 程分别是13 km , 15 km , 17 km , 19 km ,试通过计算说明哪几个植树点符合要求. 12 13 14/(HT ) 解:⑴设师生返校时的函数解析式为 s = kt + b ,把(12, 8), (13, 3)代入得 6. 7. 12千米的地方参加植树活动,图中I s (千米)随时间t (分)变化的函数图象, (2019 恩施)当 x = - 2 甲 、 9.将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和完全相同的菱形镶嵌成如图所示的图案.设菱形中较小 角为X 度,平行四边形中较大角为 y 度,则y 与X 的关系式是 _2y — x = 180(或y = ;x + 90). 10 K 6 4 3^- ^

专接本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试卷及考试重点

求专接本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试卷,及考试重点 悬赏分:70 |提问时间:2010-10-8 21:03 |提问者:蔓色骑|问题为何被关闭 有相关网址或题都可以,有加分 问题补充: 是专接本,不是专升本,是《儿童发展心理学》 其他回答共1条 《儿童心理学》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经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考试内容 总要求: 1. 初步掌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发展历史和研究方法。 2. 了解胎儿、新生儿、婴儿和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影响因素。 III、考试大纲 本大纲适用于所有参加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发展心理学》课程考试的学生。 第一章绪论 (一)考核知识点 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年龄的划分标准、心理年龄特征的概念。 2.种系发展的概念、个体心理发展的方面。 3.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及其发展历史、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三种命名方式。 4.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特点、原则和基本研究方法。年龄的表示方法。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在发展心理学中年龄阶段划分的几种标准以及代表性的几种划分方法。熟练掌握心理年龄特征的特征。 2.知道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3.了解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和演变的简单历史。 4.了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掌握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5.了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每种方法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胎儿期与新生儿期的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1.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的概念、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阶段、母亲自身对胎儿发育具有影响的因素、影响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 2.新生儿的一般特征、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行为、新生儿的感觉能力的发展、新生儿条件反射的建立的特点、新生儿的社会性表现。 (二)考核要求 1.掌握胎儿期的概念,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阶段,知道每个阶段主要发育的器官和系统。 2.知道环境和母亲自身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 3.掌握新生儿期的概念,了解新生儿的一般特征。知道新生儿所具有的各种无条件反射。 4.掌握新生儿感知觉和记忆发展的特点,了解新生儿学习能力发展的特点。 5.了解新生儿社会性发展的表现。 第三章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实验心理学笔记(朱滢、焦书兰版)第一章:实验方法

第一节各种变量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被试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一、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的种类: 1、刺激特点自变量:刺激的不同特性会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 2、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时间这个自变量在记忆研究中是如此重要和无时不在,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3、被试特点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4、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 二、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1、信度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2、效度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 3、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 ▲高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 ▲低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 三、控制变量就是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困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叫自变量的混淆。 四、多于一个自变量的实验 ▲做一项有三个自变量的实验比分别做三个实验的效率要高。第二,做一项实验比分别做三项实验易于保持控制变量恒定。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几个自变量同时并存的情形下所概托的实验结果比从几个单独实验所概括的结果更有价值,更接近生活实际。 ▲一项实验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当一个自变量的效果在另外一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不一样时,我们就说存在着(自变量的)交互作用。 ▲补充几点: 1、自变量至少是两种水平存在的。 2、当把实验结果作图表示时,只有一个自变量的实验,自变量总是用横坐标表示,因变量永远用纵坐标表示。其余自变量画在图上, 3、交互作用反映在图中,表现为图中的线是交叉的。如果图中的线是平行的,就说明该实验不存在交互作用。

考点跟踪突破5

考点跟踪突破5 二次根式及其运算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2014·金华)在式子1x -2,1 x -3 ,x -2,x -3中,x 可以取2和3的是( C ) A .1x -2 B .1x -3 C .x -2 D .x -3 2.(2014·安徽)设n 为正整数,且n <65<n +1,则n 的值为( D ) A .5 B .6 C .7 D .8 3.(2014·泸州)已知实数x ,y 满足x -1+|y +3|=0,则x +y 的值为( A ) A .-2 B .2 C .4 D .-4 4.(2014·白银)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B ) A .233= 6 B .2+3= 5 C .12÷3=2 D .8=2 2 5.(2014·内江)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n 值为2,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C ) A .14 B .16 C .8+5 2 D .14+ 2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6.(2014·衡阳)化简:2(8-2)=__2__. 7.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 -2和a -4,则a 的值是__2__. 8.(2012·江西)当x =-4时,6-3x 的值是. 9.(2014·福州)计算:(2+1)(2-1)=__1__. 10.(2012·杭州)已知a(a -3)<0,若b =2-a ,则b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共40分) 11.(6分)(2013·济宁)(2-3)20122(2+3)2013-2|-3 2 |-(-2)0. 解:原式=[(2-3)(2+3)]20122(2+3)-3-1=2+3-3-1=1 12.(12分)(1)(2014·成都)先化简,再求值:(a a -b -1)÷b a 2- b 2 ,其中a =3+1,b =3- 1; 解:原式=b a -b 3(a +b )(a -b )b =a +b ,当a =3+1,b =3-1时,原式=2 3

比较学前教育各章考点(1—10章)(重新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全国试题】 考点:比较教育的发展历程:识记形成和发展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主、观点(P29-31) 1. 第一次提出比较教育概念的教育家是朱利安 2. 奠定朱利安作为比较教育学之父的著作是.《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 3. 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教育的形成开始于19世纪;法国教育家朱利安第一次明确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的书是《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 4. 教育史上明确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的是.法国的朱利安 5. “校外的事情甚至比校的事情更重要,校外的事情制约并且说明校的事情”观点的是萨德勒 6.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起点标志:英国萨德勒:发表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萨德勒代表作——《教育问题专题报告》。 7.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的国别是美国 8.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于1933年发表了《比较教育》 9.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着重对决定教育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比较教育学家除施奈德、汉斯以外,还有康德尔 10. 汉斯用的研究方法:因素分析法 11. 汉斯代表作:《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的研究》,认为影响教育制度的决定因素可分为三类:自然因素、因素和世俗因素。 12. 从研究领域来看,比较学前教育涉及学前教育的整个领域;从研究时间上看,学前比较教育学的研究中心是当代学前教育。 13. 比较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容,这说明比较教育有跨学科性 14. 贝雷迪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一书中提出,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应分为描述、解释、并列、比较四个阶段。 15. 对国际学前教育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全面、综合的比较研究是总体比较研究。 16.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教育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共同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是专题比较研究。 17. 对同一国家、同一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称为纵向比较研究。 18.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称为横向比较研究。 19.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称为综合比较研究。 20.对两个或多个被假定为互无影响的国家、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比较研究称为平行比较研究。 21.对两个或多个在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相互影响较大的国家、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的比较研究称为影响比较研究。 22.定性比较研究主要指从各方面揭示和把握学前教育的本质,利用各种技术和手段阐述学前教育现象、问题的性质的程度的研究。 23.定量比较研究主要指运用量化理论,着重利用统计测量手段和数据分析方法,对学前教育中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以此推断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的研究。 24.从比较的围来看,比较学前教育研究课分为区域比较研究和问题比较研究。 25.区域比较研究是指按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标准,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分成不同的国家群、区域群,然后再对它们之间的学前教育进行总体比较的研究。 26.问题比较研究也称个案比较研究或命题比较研究,主要是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理论或实践按问题分类,进行相应比较分析的研究。 27. 为了研究瑞吉欧教育模式,研究者到意大利采用瑞吉欧模式的幼儿园去实地参观,这种研究法叫参观访问法。

第一章实验心理学简介

第一章引论 一、实验心理学:定义、内容及简要历史回顾 实验心理学是应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中关于实验方法的一个分支。 实验心理学作为教科书始于19世纪铁钦纳(Titchener, E. B.)的著作(《实验心理学》4卷,1901——1905),之后武德沃斯(Woodworth, R. S.)于1938年发表了《实验心理学》。 无论是古代对心理学思想的探讨,还是现代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在探讨的“内容”上都是基本相同的,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同。 早期:“思辩”——内省、推理和知觉; 现代:观察、调查、相关研究、实验等科学方法。 二、实验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区别 普通心理学→注重结果 实验心理学→注重方法 认知心理学→注重理论 【举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教材》P317-318 ) 艾宾浩斯创造了两个工具: –无意义音节,他用两个辅音(consonant)字母和一个元音(vowel)字母形成一个无意义音节(CVC)。无意义音节作为识记的单位大致是相同的,这样便于控制学习材料的数量,并且使学习少受个人有关经验的影响。 –节省法(重学法)。

三、实验方法与非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验方法可以“产生”新的现象; 实验方法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 ?非实验方法的特点: –我们不能操纵自变量;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 自然观察法(naturalistic observation) 调查法(survey methods) 个案法(case study) 相关研究法(the correlational approach) 四、实验范式 实验方法在各种心理过程以及各个心理学分之的研究中,具体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实验范式(the experimental paradigms)。 范式是指按照某一比较公认的路线或观点所采取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步骤。 范式的另一种解释是哲学家T. S. 孔恩提出的,是指科学发展的某一时期,在一个领域内某一理论为大家所公认,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它指导着这一时代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这个理论便称为范式。 加工水平效应(the level effect of processing) 在非随意学习中(incidental learning),要求被试回答有关单字的各种问题: 这个单字是用大写字母写的吗?(字型加工) 这个单字是否与另外一个单字押韵?(语音加工) 这个单字能否归为动物一类?(语义加工) 某种实验范式实际上就是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它的设计一般有两种用途或目的。 第一,为了使某种心理现象得到更清晰准确的描述和表达。 第二,为了检验某种假设、新提出来的概念。 五、实验中的各种变量 变量(variable)指的是可以在数量上或性质上改变的事物的属性。 主试(experimenter):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资料。 被试(subject):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做出反应。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 定义: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的种类: –刺激特点自变量 –环境特点自变量 –被试特点自变量 –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完整版)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精析】C 由教育理论可知,勒图尔诺(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2.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 ( ) A.聘任制度 B.科举制 C.录用制 D.任免制【精析】B隋唐建立科举制。 3.国际上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 ( ) A.主体教育观 B.精英主义价值观 C.知识主义价值观 D.多元主义价值观【精析】D 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 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精析】C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精析】A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干中的话反映的正是这一教育思想。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精析】C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7.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日益走向 ( ) A.社会化 B.民主化 C.大众化 D.自由化【精析】C教育大众化表明有更多的人接受到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的教学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 ( ) A.道家 B.发家 C.墨家 D.儒家【精析】A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9.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 ) A.康德 B.裴斯秦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精析】B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二、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瑞士教育家__________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裴斯泰洛齐 2.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的 __________。卢梭 3.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__________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 4.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__________教育。学校教育 5.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__________教育。制度化 6. __________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立法 7.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__________教育的重要体现。非制度化 8.《教育漫画》是英国近代教育家__________的代表作。洛克 三、简答题 1.古代学校教育具体体现为哪些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