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城市公共交通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城市公共交通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城市公共交通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公交车辆调度形式的类型,按照工作时间的长短,一般可以分为 正班车 车车,对于晚上运营的车辆有时也称为 夜班车 车。 区间车 是指车辆仅行驶在线路上某一客流量的高路段或高区间的一种辅助形式。

2、在现场调度时,车辆运行中因受交通阻塞等原因影响,到站局部线路或全线不能正常运行时,一般可以采用 绕道行驶 、 分 段 行驶 、 缩短行驶 等方法来满足乘客需要;而当线路运营车辆有富余运力时,为了方便乘客支援运力不足的线路,可以采用 跨线行驶 的方法。

3、城市公共汽(电)车的行车时刻表有 车辆 行车时刻表、 车站 行车时刻表和 线路 行车时刻表三种。

4、在现场调度时,由于突然情况打乱正常的行车秩时,若要求恢复车辆的行车秩序,则可以采取的方 法有 调整车序 、 拉长发车 、 放站发车 、 区间掉头 、 提前发车 、 填补车次 。

5、在城市公交客流高峰时段,为了加快车辆周转,车辆在始末站停站时间,不应大于当时行车间隔的 2~3 倍(范围值)。

6、公交客流调查的方法有: 问询 法 、 观测 法、填表发、凭证法和机票发等。根

7、在制订行车作业计划是,满载率定额在高峰时段一般取值为 0.8~1.1 (范围值),平

峰期一般取值为 0.5~0.6 (范围值)。

8、在制定行车作业计划时,满载率定额在高峰期一般取值为 0.8~1.1 (范围值),平峰

期一般取值为 0.5~0.6 (范围值)。

9、编制城市公共交通的行车作业计划是,行车人员用餐时间的安排方法有: 增加劳动力的方法 、 增加车辆来代替用餐停驶的车辆 、 既不增加车辆也不增加劳动力,用拉大行

车间隔的方法来挤出用餐时间 。

10、三级调度机构的三个层次分别是 公司总调度室

、 车场调度室 、 车队调度组

二、选择题

1、在选择车辆调度形式的时,若采用区间车调度形式,则需要满足条件——路段客流差大于等于(

B )倍的计划车载客定额;

A .2

B 。2~4

C 。1.2~1.5

D 。1.5

2、以下调度形式是基本的调度形式,而不是辅助调度形式的是( A )

A. 全程车

B.区间车

C.大站车

D.定点定班车

3、以下对于行车计划的说法是错误的是( C );

A. 行车计划是进行车辆运营调度的主要依据

B. 行车计划的制定要根据客流的情况

C .运营调度要完全依据行车计划的规定

D .行车计划在实施时需要不断修正或修改

4、在运营调度的三级层次中,需要执行“贯彻执行线路行车作业计划和具体措施”职能的层次是(

C )。

A. 公司调度室

B.车场调度室

C.车队调度组 据观测地点不同,观测调查可以分为

高断面 观察法、 随车 观测法和 驻站 观测法。

4、若上行单程时间为20 分钟,上行单程行驶时间为16 分钟,下行单程时间为22 分钟,下行单程行驶时间为16 分钟,始、末站停站时间均为6 分钟,则周转时间定额为( D )分钟。

A.86 分钟B。44 分钟C。48 分钟D。54 分钟

5、当客流量由小变大时,发车的行车间隔应该( B )。

A.由小变大

B.由大变小

C.均匀穿插

D.有点变小,再由小变大

6、在制定行车计划是,若要求在一小时内发出 11 各车次,车辆的周转时间为 70 分钟,则最少需要投入( C )辆车辆;

A.11 B。12 C。13 D。14

7、在制定行车计划是,若要求在一小时内发出 10 个车次,投入 9 辆车,车辆的周转时间均为 50 分钟,则平均行车间隔为( D )分钟;

A. 6

B. 6.7

C. 5.6

D. 5

8、已知某公交线路在高峰小时(1h)内,最高路段乘客通过量为 1296 人次,所用车型定员标准为

72 人,满载率定额为 100%,周转时间为 50 分钟,则在高峰小时内该线路需要配置的车辆数为(

C )辆(结果 4 舍5 入):

A.13 B。14 C。15 D。16

9、在我国公交车中,对于站位和座位之比(站位:座位)的要求,以下说法哪个正确?( C )

A.市区线路大于郊区线路,郊区线路大于长途线路;

B.市区线路小于郊区线路,郊区线路小于长途线路;

C.市区线路大于郊区线路,郊区线路小于长途线路;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若车辆仅在某种情况下在某段运营时间内上线工作,并且一日连续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一个工作班,则这种车辆称为( B )。

A.正班车B。加班车C。全程车D。区间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