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获取信息

有效获取信息
有效获取信息

有效获取信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掌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存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讲述亲历,共同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经历、经验,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作一定的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用切合实际的亲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获取信息的相关内容,并教育学生信息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到”。

二、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的第一章第二节内容,是整本书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本册书奠定基础。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计划授课课时为1学时。

三、学生分析

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数已经学过《信息技术基础》,并且很多同学家里也都有电脑,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操作的水平还是可以的。并且本书的第一节已经介绍过了关于信息的相关知识,为本章节的学习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加上同学们对本章节内容又十分感兴趣,基础知识掌

握的也很扎实,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按照计划进行。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重点:

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确定信息获取方案

六、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七、教学过程

复习:

1、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人性化、大众化)

导入新课

一、从书中小故事引入,如何有效的获取信息。

二、从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P13

1、郊游需要获取周日郊区的天气信息(定位信息需求)

2、比较各种获取天气信息的渠道(电视、报纸、电话、网络等)选择121信息台(选择信息来源)

3、拨打121电话查询第二天的天气(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4、评价信息的过程。

三、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

①定位信息需求(准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的时间范围

信息的地域范围

信息的内容范围

即:获取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什么样的信息

②选择信息来源P15表

文献型信息源

口头型信息源

电子型信息源

实物型信息源

比较各种信息来源的类型,例子,优缺点。对信息来源进一步细分。

③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信息来源不同,获取的方法也不同

问题的现场调查可以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去图书馆借书可以利用图书分类查找,卡片式的检索方法查找,计算机检索……

④评价信息

评价的依据: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适用性、载体形式、可信度、时效性等。不成功:调整过程重新获取信息。

实践:

1、分析一个比较复杂的例子P14获取奥运知识信息的各个环节。

2、检查上节课留下的问题:有关“虚拟现实技术”、“语

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的相关资料。

综合实践:

实践1:以“我要自己装电脑”作为范例,描述整个信息获取的过程。获取不超过5000元个人电脑的配置信息

围绕信息获取过程,从各个环节的具体要素分析入手,呈现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示意图。

实践2:国庆长假快到了,大家可能有机会外出旅游了。请根据兴趣,完成一个5~7天的“国庆外出旅行计划”的设计。请做出一个详尽的计划,包括整条线路的时间、地点、住宿、花费,并说明这个计划的设计理由及旅游将达到的效果。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综合实践任务,有两个选择,一是制定旅游计划书,二是配置电脑,大部分同学选择前一个内容,能根据获取信息一般方法的四个步骤做出计划,部分同学没有按要求做出来,原因是没有积极性,或是异想天开,不符合实际,希望在上机时能根据自己的计划书,找到相关内容。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获取信息》教学设计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获取信息》教 学设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有效获取信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根据信息需求获取信息的一般规律,了解信息的多样性特点,总结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 2.了解常见的几种搜索引擎的特性,尝试使用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 过程与方法: 1.利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学会搜索技巧的应用,通过任务驱动学会利用搜索引擎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搜索引擎的选择与使用

难点:关键字的优化 三、教学方法 教具: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手段:讲授法、讨论法、上机操练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举出获取信息的例子,在有明确信息需求的情形下,让学生总结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规律,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例:林海双休日去郊区旅游,想知道双休日郊区的天气情况。 教师活动:讲述林海获取天气预报信息的过程:”获取明天郊区的天气情况”,”报纸、电话、电视、网络”,”拨打96121查询”,”天气晴好”。 给出结论:林海经过对一系列可能获取双休日天气预报的信息,根据其切实可行性进行了判断及选择,最终选择了拨打96121信息台的方式,从而用电话查找到了她所需要的信息。 教师活动:总结、归纳上面获取信息的案例,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教师拓展: 师:如果我们大家现在就想知道星期天的天气情况,你如何来获取这个信息?

关于普通社会大众获取新闻信息途径的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普通社会大众获取新闻信息途径的调查报告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数字和网络技术的新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不断涌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信息接收和传递的模式,传统的媒介格局已经不复存在,新旧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模糊。媒体与人类社会同时诞生,并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不断进步,新媒体的出现带动了普通社会大众获取新闻信息途径的变化。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的人群对新闻信息也有着不同的获取方式,我们针对这个主题做了社会实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了整理。 【关键词】媒体新闻信息途径变化调查报告 【导语】 当代公民的价值观,和对实时新闻的了解程度,和政府相关公告政策的传达与实施有着密切的关心。普通社会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呈现出科技化,多元化的态势,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身处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我们必须对自己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了解。为此我们必须进行相应的调研实践,增加对此的认识。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目的:了解普通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 时间:1月25日——2月5日 地点:本县城区内 方式:(1)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本县城区) (2)各种书刊资料收集 (3)网上查询(社会上的其他人士对于新闻信息的获取) (4)材料整理与编辑 内容:普通社会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与他们年龄阶段,职业的关联性,同时关注一下不同人群关注的不同新闻类型。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我们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做了随机调查,并且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4组,每组又随机抽取20份调查问卷,大致年龄情况如下表分布: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分组所得反馈,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a)20岁及20以下人群 这类人群多以学生群体为主,平时多在学校接受素质教育,获取新闻事间较短;但同时这类人群好奇心强,对电脑,手机等新兴媒介掌握较快,拥有较快的学习能力。此类人群的新闻获取途径多以此为主,反馈如下: 不难看出20岁及20以下人群获取新闻的途径多从手机、电脑、电视中获得,关注的内容大多是娱乐新闻、政治新闻等。 b)20岁-40岁人群 这类人群是新兴科技的最早享用者们,他们既拥有较高的学习获得能力,同时又逐步参加了工作,对新闻信息的获取要求及时方便。他们与20岁以下人群多有相似性,但不同的是此类受众更强调新闻信息的便捷性,时新性。因此,手机,平板等移动互联网产品成为他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媒介。

信息获取复习资料

信息获取 一、信息 1、信息的含义 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结果 2、数据的含义 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 3、信息与数据的关系 信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结果,数据——加工处理——信息。 二、有用信息 1、有用信息的特征及具体内容 (1)高质量 ①高质量的信息必须是精确的 ②排列有序,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③信息传递的媒介对质量有重要影响 (2)及时 ①及时提供 ②反映当前情况 (3)安全 ①范围广泛,从而可以使得管理者较全面的了解现状 ②尽可能简洁,但应该尽可能详细 三、信息系统的要素 1、一般信息系统所包含的五个基本要素 输入、处理、输出、反馈、控制 2、输入,处理,输出,反馈和控制的内容 输入:系统所要处理的原始数据。 处理:把原始数据加工或转换成有用的信息的过程。 输出:系统处理后的结果。 反馈:当管理者对输出的结果不大满意时,对输入进行调整。 控制:对输入、处理、输出、反馈进行监视,使得这些过程正常。 3、一般信息系统五要素的相互关系 四、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 1、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步骤 (1)系统分析:目的是确定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 ①考察分析当前使用的系统,评估组织的外部环境和组织的内部条件,评估最终用户的要求; ②系统设计人员确定一系列功能要求 (2)系统设计 ①设计用户界面或人员和信息的交互点

②产生数据,及其属性和结构以及不同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将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 ③设计软件系统——各种计算机程序 2、系统开发周期五个步骤的相互关系 (1)系统调查:组织确定是否存在一个能被信息系统处理的问题或机会。 (2)系统分析:目的是确定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 ①考察分析当前使用的系统,评估组织的外部环境和组织的内部条件,评估最终用户的要求; ②系统设计人员确定一系列功能要求 (3)系统设计 ①设计用户界面或人员和信息的交互点 ②产生数据,及其属性和结构以及不同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将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 ③设计软件系统——各种计算机程序 (4)系统实施: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包括:购置、安装并调试各硬件;编写和调试程序;培训用户和其它人员;转换数据文件;调试和转换系统等。 各工作可同时展开,互相交叉,要协调一致。每个分阶段要写实施进度报告。测试后要写出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5)系统维护:主要指系统投入运行的工作。 包括:日常运行管理,维护,评价及局部调整,修改,终止,使用新系统等。

初中信息技术_【课堂实录】探寻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探寻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山东省初级中学课本《信息技术》(泰山出版社·2015 年 6 月第 8 版) 第一册(上)第二单元微项目 1。
本项目围绕学期旅行计划,探究如何从因特网中获取有价值的旅游信息。本项目下设置 了四个专题,分别是:漫游网站获取旅游信息——学会浏览网站获取信息并学会收藏;应用 网络问卷开展旅游调查——学会用问卷星或问卷网进行网络调查;借助网络地图规划路线— —学会用网络地图搜索规划出行路线;用搜索引擎开启探索之旅——学会搜索引擎的使用并 会保存搜索到的有用信息。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由于网络的推广与普及以及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学习, 学生都曾浏览过网站,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加上初一学生渴求实践,因此本堂课教学中设计 了四关任务,以小组为单位用闯关比赛的形式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浏览并收藏网页,能够保存、整理网页中的文字和图片信息。 (2)会使用搜索引擎获取需求的信息资源,能根据需求选择准确、合适的关键词,提
高对信息的查找筛选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关卡的设置,让学生体验从网络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2)通过作品展示任务的设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工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综合多种因素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正确地鉴别与评价所获得信息。 (2)能够遵守网络使用规范和伦理道德,合法地获取信息。
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对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体验 【教学难点】获取信息的方式是否便捷、可靠;获得的信息是否真实、有效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提纲、教学资源
六、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案.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教育科学出版社 4.学时数: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这一节的内容知识性较强,介绍的内容是信息获取一般过程及其对它的深入剖析。本节课教师力求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通过引用各种实例,启发学生关注信息获取活动,认识到信息获取活动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并指导学生发散思维,体验信息获取无处不在,近而认识其重要性。培养学生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学会如何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为自己所用,解决生活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2)能举例说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能力 (3)明确在生活和学习工作中信息获取的重要性 2、方法和过程: (1)经历观看视频演示实例,交流解决实例的过程,分析推理并掌握信息获取一般过程 (2)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3)能利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并进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切合实际的经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获取信息的相关内容,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通过小组讨论与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结合学习生活的事例,进一步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解决生活实际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有效地获取信息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思路:本节课的出发点培养学生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学会如何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为自己所用,解决生活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遵循“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新课程教学要求,根据本节课知识性内容远远大于操作性内容的特点,总体思路是:先通过信息获取正反两个实例,让学生先认识到信息获取的重要性。然后引导学生解决生活实例——获取天气预报,从而归纳、分析、总结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再通过实例进一步剖析信息获取一般过程的个各环节。然后通过一个实践演练让他们完成,体验用本节课所学来解决生活中会遇到的实际情况,既理解加深了信息获取知识的相关概念,也体验了对信息获取学习的重要性。最后通过总结与一个小案例将本节课进行内容上的升华。从而培养信息获取无处不在,要注意培养这方面能力的必要性认识。 2、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指导式探究法等 [教学资源] 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教室、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获取类的元数据信息

package classhandle; import https://www.360docs.net/doc/2313465323.html,ng.reflect.Field; import https://www.360docs.net/doc/2313465323.html,ng.reflect.Modifier; import java.sql.Timestamp; import java.util.Calendar; public class GetMetaDataInformationOfClass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Calendar birthday = Calendar.getInstance(); birthday.set(1988, 1, 11, 0, 1, 0);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0002", "人参", true, new Timestamp( birthday.getTimeInMillis()), 1.80); // System.out.println(birthday.getTimeInMillis()); ClassInfo classInfo = new ClassInfo(); System.out.println(classInfo.getClassInfo(stu)); } } class ClassInfo { public String getClassInfo(Object obj) { StringBuffer result = new StringBuffer(); // 得到参数变量的Class引用变量 Class cls = obj.getClass(); // System.out.println(cls); // 得到参数类变量的信息 Field[] fields = cls.getDeclaredFields();

初中信息技术_探究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微型目1:探寻信息的有效途径 一、学习目标: 1、能结合实际需求,运用浏览网站,在线调查,网络地图,使用搜索引擎等任一方式,有效地收集网上旅游信息。 2、掌握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常用方法和策略技巧 3、在制作旅游方案的实际应用体验过程中,学习、体验在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 二、德育目标 1、信息辨别能力,能高效地选择准确性和安全性高的信息; 2、文明上网,抵制不良信息干扰,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避免沉迷于网络; 3、信息安全意识,保护个人身份信息及财产安全; 三、学习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分头查找本次旅游所需的信息 ①天气情况②出行方式③风景名胜④文化名人⑤名吃 2、不便于在“旅游方案”中填写的信息,可以收藏网址,也可以将图片或文字保存起来便于成果交流时快速展示相关信息; 四、学习过程: 1、查找信息的方法有什么? ①知道网址,真接查找②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查找目录检索(新浪) 关键字进行搜索 2、什么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指自动从因特网搜集信息,经过一定整理以后,提供给用户进行查询的系统。 有名的搜索引擎百度GOOGLE 360搜索雅虎中国搜搜新浪知道 关键字:就是输入搜索框中的文字,也就是命令搜索引擎寻找的东西。 注意:①关键词的选择应该能够代表要查找信息的主题,尽量用词组,不要用一句话来代表,如果表达的意思复杂要使用空格将各个关键词分开。②缩小搜索范围的简单方法就是添加搜索词③如果寻找是特定的消息,例如视频、音乐、图片还可以用特殊的搜索引擎 ④不要局限于一个搜索引擎,当搜索不到理想的结果时试着用另外一个搜索引擎。 ⑤强制搜索的方法—加英文双引号,这一方法在查找名言警句或者专有名词时显得格外有用。搜索技巧和其它技术一样,需要大家在实践中不断去体验去总结。实践练习:根据小组分工,快速收集相关信息。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教学设计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掌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存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讲述亲历,共同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经历、经验,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作一定的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用切合实际的亲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获取信息的相关内容,并教育学生信息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到”。 二、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是整本书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本册书奠定基础。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计划授课课时为1学时。 三、学生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数在上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信息技术基础》,并且很多同学家里也都有电脑,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操作的水平还是可以的。并且本书的第一章已经介绍过了关于信息的相关知识,为本章节的学习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加上同学们对本章节内容又十分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的也很扎实,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按照计划进行。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确定信息获取方案 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a.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b.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人性化、大众化)

2.导入新课 a.从书中小故事引入,如何有效的获取信息。 b.从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1.郊游需要获取周日郊区的天气信息(定位信息需求) 2.比较各种获取天气信息的渠道(电视、报纸、电话、网络等) 选择121信息台(选择信息来源) 3、拨打121电话查询第二天的天气(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4、评价信息的过程。 c.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 ①定位信息需求(准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的时间范围信息的地域范围信息的内容范围即:获取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什么样的信息 ②选择信息来源:文献型信息源口头型信息源电子型信息源实物型信息源 比较各种信息来源的类型,例子,优缺点。对信息来源进一步细分。 ③确定信息获取方法信息来源不同,获取的方法也不同问题的现场调查可以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去图书馆借书可以利用图书分类查找,卡片式的检索方法查找,计算机检索…… ④评价信息评价的依据: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适用性、载体形式、可信度、时效性等。不成功:调整过程重新获取信息。

有效获取信息

有效获取信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掌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存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讲述亲历,共同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经历、经验,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作一定的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用切合实际的亲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获取信息的相关内容,并教育学生信息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到”。 二、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的第一章第二节内容,是整本书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本册书奠定基础。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计划授课课时为1学时。 三、学生分析 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数已经学过《信息技术基础》,并且很多同学家里也都有电脑,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操作的水平还是可以的。并且本书的第一节已经介绍过了关于信息的相关知识,为本章节的学习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加上同学们对本章节内容又十分感兴趣,基础知识掌

握的也很扎实,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按照计划进行。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重点: 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确定信息获取方案 六、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七、教学过程 复习: 1、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人性化、大众化) 导入新课 一、从书中小故事引入,如何有效的获取信息。 二、从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P13 1、郊游需要获取周日郊区的天气信息(定位信息需求) 2、比较各种获取天气信息的渠道(电视、报纸、电话、网络等)选择121信息台(选择信息来源) 3、拨打121电话查询第二天的天气(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4、评价信息的过程。 三、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 ①定位信息需求(准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的时间范围

初中信息技术_探寻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探寻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教学设计

2、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学案和旅行方案;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播放《游丝绸之路,品美丽中国》宣传 片,引导学生欣赏美丽中国,激发学生 兴趣。 请同学们朗读古诗文“凡事预则立,不 预则废”,明确出游之前的准备工作。 请同学们欣赏秀美如 画的祖国大地,想一下 你曾经去过哪些景点 游玩过?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道理? 那我们在旅行之前应 该做好哪些准备? 学生观 看、思考 同学依次 回答 讨论、回 答 小组合作 探究新知 设计行程方案: 每排8人组建旅行团,其中相邻4人为 旅游小分队,利用网络资源,查询收集 景点信息,每个小分队制定一份旅游行 程方案,最后各旅行团推荐方案参加班 内最佳方案的评比。 用搜索引擎开启探索之旅 确定游览目的地的景观、 历史、人文、门票消费等信息; 推荐搜索引擎或信息网站: ●百度 https://www.360docs.net/doc/2313465323.html, ●360搜索 https://www.360docs.net/doc/2313465323.html, ●官方旅游网站(好客山东 https://www.360docs.net/doc/2313465323.html,) ●企事业合法网站(携程旅行网、途牛 旅游网) 出示行程方案,明确任 务,请同学们拿出学 案,观察行程方案,各 旅行团内部讨论并商 定你们的旅游目的地。 让各旅行团汇报旅游 目的地,并确定旅行团 名称。 请同学们想一下,爸爸 妈妈旅游时经常使用 哪些网站查询信息? 推荐搜索网站 小组讨论 确定游览 景点 填入行程 方案 同学思考 回答 小组合 作,四人 分别使用 不同的网 站快速获 取旅游目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搜索技巧: ●恰当的关键词(缩小查找范围) ●分类搜索(图片、百科、视频等) 魏则西事件: 他叫魏则西,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学 生,2016年4月12日,因病去世,在 他的治病经历中记载道:从百度上搜索 到武警北京第二医院的生物免疫疗法 能治此病,于是他就信以为真,来到此 院治病,不曾想却因此而耽误了医治的 最佳时期,命丧黄泉。他的死一时间将 百度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国家网信 办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百度,百度发布 声明全力配合调查,接受社会监督,不 给任何网络虚假信息留下可乘之机。 漫游网站获取旅游信息 查询旅游期间景点天气情 况(天气、气温、风力、生活指数), 确定出行所需衣物及用品; 各旅行团汇报: ●你获取了哪些信 息? ●如何获取到的? ●有没有搜索技巧? 你们获取的这些信息 安全、准确吗? 同学们认识这位英俊 儒雅的男生吗?你知 道在他身上发生了哪 些故事? 虽然我们能通过百度 等搜索引擎能方便、快 速的获取大量信息,但 信息来源复杂,真假难 辨,我们一定要提高信 息安全意识,从政府、 合法网站获取信息,就 像那英歌曲所唱:借我 一双慧眼,让我把这纷 繁复杂的信息看得清 清楚楚、明明白白、真 真切切! 俗话说:冷不冷,带衣 裳;饿不饿,带干粮。 请各旅行团利用中国 天气或中央气象台,查 的地的景 观、历史、 人文、门 票等信 息,完成 “赏” 环节的填 写; 思考回答 讨论、回 答

网络成网民获取信息最主要途径

网络成网民获取信息最主要途径 网络、电视和报纸是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民选择的比例分别为网络85.0%,电视66.1%,报纸61.1%。此外,杂志、书籍和广播也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途径,选择的比例都在10%~20%之间。可以看出,对于网民这个特定群体来说,网络是其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其次是大众化的电视,然后是纸质的平面媒体,最后是广播。 《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 中国网民普及率突破10% 互联网迎来高速拐点 2007年1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北京市网民普及率也首次超过30%。报告同时显示,我国域名总数显著增加,其中,CN域名总数超过180万,与05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达到64.4%。上网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宽带上网人数继续增加,达到9070万人,占网民总数的2/3。而新兴上网方式——手机上网也初具规模,达到1700万人。 报告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网民人数增加了2600万人,是历年来网民增长最多的一年,增长率为23.4%,对比前年及去年18.2%和18.1%的增长率,今年网民增长率出现回升。自1994年中国全功能联入国际互联网,在10多年的时间里,每十人中就有一人是网民。10%的网民普及率将是互联网发展的高速拐点,突破10%之后,中国互联网将迎来更快速的增长期。 CNNIC主任毛伟致辞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赵小凡司长在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社会对互联网地址的需求和应用大幅提升,我国域名总量达到4,109,020个,半年增长116万,平均每月净增20万个。国家域名CN注册量达到1,803,39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06,469个,增长率达到64.4%,在全球国家顶级域名的排名上升到第四位。CN域名注册量增长的规模效应正在显现,终端用户价格也在持续走低,广大用户可以越来越低的费用注册使用CN域名。同时,国家域名CN顶级节点的启用提升了社会各界对CN域名安全性能、服务质量的认可,围绕CN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种多样,中国互联网步入CN时代。 本次报告新增了对我国网页数、网页字节数等资源的调查内容,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国网页数和网页字节总数分别为44.7亿个和122,306GB,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86.3%和81.7%。另外网站数、IP地址等也迅速增长,分别达到84.3万和9800万。从域名、网站数、IP地址、网页数等增长情况来看,我国互联网资源得到了全面提升。 在中国互联网进入宽带时期的同时,3G时代也悄然临近。手机上网将成为互联网接入方式的新潮流。目前在我国13700万网民中,手机上网的网民数达到1700万,占网民数的12.4%。其中,男性、未婚、18~24岁、职业为企业单位工作人员、居住在城镇的网民是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主体。对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进行调查发现,有72.2%和30.9%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主要是收发邮件和浏览信息,而费用高、网速慢则成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经常遇到的问题,其比率分别是86.4%和33.4%,除了这两点之外,不方便、可获取信息太少等也成为网民不使用手机上网的原因。

有效获取信息

有效获取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判断信息的真伪,能够迅速、准确地筛选有用的信息。 2.掌握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网页、图片、文字、Flash动画、软件下载; 3.认识常用的文件格式。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小组协作学习、任务驱动法 设计思路:学生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存在差异,有些是零起点,从未接触过网络;有些则经常上网,能够熟练的搜索、下载自己需要的信息。按照传统的上课方式显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本课的设计是通过分组形式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起来,以个体探究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指定任务,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顺利掌握下载信息的技巧,同时也能调动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同学的积极性,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进行分组,由班长和科代表负责协调,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组合,六人一组,推选技术能力强的同学做组长(或由学生自荐)。明确组长的职责:选定主题、组员分工、统筹指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网上搜索资料的技巧,大家一定都想动手试一试如何下载资料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网络,大胆探索,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一、自助学习,组内协作 (一)实践内容 学生参照《初中信息技术实践指导》实践1-2(P8—11),完成下列操作。 1.保存整个网页。记下操作方法,观察保存结果。 2.保存网页中部分文字和图片。与保存网页的方法、结果相比较,说出区别。

2.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_教案 2

2.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前面为信息的定义、特征及信息技术及其影响。本节内容是信息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部分,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本册书及获取信息为生活服务奠定基础。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计划授课课时为1学时。 二、学情分析 在第一章的学习中,学生对信息以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作用有了一定了解,但是对生活中的信息概念还不是很明确,如他们不会认为也不理解“吃的东西”是信息,并且学生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没有“信息获取”这个概念。综上可以概括,学生缺乏对信息获取进行归纳、使之一般化的理性认识。本课就是基于这种情况,借助生活中与学生联系紧密的一个实例,在讨论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信息获取的四个环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学会采集保存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答、讨论、使学生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一定的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结合实际事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获取信息的相关内容。并使学生明白信息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所做的事情大部分都与信息获取相关。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信息获取方案的确定。 难点:剖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五、教学方法 主要运用真实情境导入法、问答讨论法、归纳总结法,任务教学法等。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引发思考——杨叔子打猪草的故事。 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扬叔子在咸宁‘劳动锻炼'时,有一天师傅要他去打猪菜,可他又不认识猪菜,那他又是如何识别猪菜从而出色、超额地完成了任务的呢?如果需要你去完成这个任务,你又会怎么做?请两名左右桌同学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抽选三个小组进行课堂提问。 2. 从一个简单的案例说起,得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案例材料:刘蕾获取第二天即周日郊区天气情况信息。 学生活动:学生自学书本14页刘蕾的案例材料。 教师活动:布置思考题3个题目,作为任务1下发,学生分小组提交作业,评比提交作业优胜小组。 教师投影显示并讲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定位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确定信息获

获取信息的途径

一、获取信息的途径 主要有三条途径: 1.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获取信息 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总是要运用概念的。文中的基本概念的含意就是文章的重要信息所在。以考查筛选、提取信息为主要目的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几乎没有不考查对文章基本概念的理解的,而且一般是放在第1题。因此,在阅读中要十分重视对文章基本概念的理解。譬如读鲁迅的《拿来主义》,就首先要弄清“拿来主义”这一基本概念。文中有这样一些语句与这一概念的含意有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他占有,挑选”,“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经过分析可知,第1句侧重于说明怎样拿,第3题着重说明拿来后怎么处理,第4句说明空行拿来主义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而第2句的“占有,挑选”是“拿来主义”的核心。读过《拿来主义》的同学都知道,其实这就是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住这一点,也就是根本上同“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以及全盘接接、全部否定等各种错误观点划清了界限。 2.重要的句子中获取信息 给概念下定义的句子当然是重要的句子。不过,这里说的重要句子主要是指集中表述作者观点态度、介绍某种情况,或集中反映文章主旨的句子;也指那些结构复杂、信息量大的句子。 例1: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的事实;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这是一个信息量极丰富的长句子,阅读时自然不能放过。在这句话中,“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一重要信息一般是抓得住的,还有没有其他信息呢?“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这一状语中隐含一条重要信息,即高度评价马克思这一伟大发现的价值,也就是说,马克思的这一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再研究下去还会发现其他重要信息,如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的构成及其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等等。 3.从运用的材料中获取信息。 写文章总是要运用材料的。这材料总是明示着或隐含着一定的信息。把它提取出来,是阅读应该完成的任务之一,自然也是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例2: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的一个艺廊的。我国的古典诗文,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到龚自珍,小说从“四大奇书”,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外国的名著,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

第2节 有效获取信息——从因特网获取信息(2)

第2节有效获取信息——从因特网获取信息(2) 第2节有效获取信息——从因特网获取信息(第2课时) 课题:从因特网获取信息--信息的保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网上浏览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下载信息。 2、掌握文字、图片、声音下载的基本操作。 3、培养学生在因特网上合法获取信息的兴趣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 能熟练的下载文字、图片、网页,辅助其他学科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并保持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学习的热情,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重点: 1:要学会保存文件 2:要学会保存图片、声音等 难点:培养学生在因特网上合法获取信息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以任务驱动模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学校要在宣传栏内做一个关于上海世博会的板报,要我们一起查找一下相关资料,并把它保存在电脑里。 让学生上网查看有关世博会的内容。 提出问题: (1)在网页上你经常会看到什么内容(文字、图片、音乐、游戏等)? (2)看到网络上自己想要的资料,应该怎么保存的呢? 二、新授 在我们要保存之前,我们要先找到我们想要保存的对象,刚才和同学们在"世博网"看到了一个漂亮的网页(展示网页),老师想把它保存到刚刚建立的网页文件夹中,谁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一)保存整个网页 ①单击“文件”菜单里的“另存为”。 ②在弹出的“保存网页”对话框中设置保存位置为“我的文档”,文件名为“上海世博”,保存类型为“网页、全部”。 下面,就请同学们保存一下整个网页吧。 (二)保存网页中的部分信息 1.保存文字 在网络上,我们会看到许多对于我们学习、生活有用的资料,如果我们想把它保存到我们的计算机上我们该怎么办呢? ①选择要保存的文字。 ②在选择好的基础上右击(注意指针要放在选定区域内右击)。 ③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 ④打开写字板、记事本或word,在空白处右击。 ⑤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粘贴”命令。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微项目1_探寻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教案

微项目1 探寻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指导学时】 2-3课时:个人完成选题1-2课时;小组交流分享1课时。如果 学生完成本节课所需知识技能储备不足,酌情增加1课时,并准备相关视频、学习网站、文本等学习资源,供学生学习使用。【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适当提供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学习资源,作为项目实施前必要的知识储备。可借助微视频以及实物展示、网络连接实验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构成、网络连接方法、常用网络设备、网络协议(如:TC P/IP、HTTP、FTP等);鼓励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借助网络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索。根据旅游信息搜集的需要,微项目提供了多个选题。建议各选题的具体内容与学期初的旅游计划相吻合,为制定小组或家庭出游的旅游规划搜集信息。除了提供的四个选题外,鼓励有需求、有能力的学生大胆尝试其他获取信息的方式。每个学生完成的选题以1~2个为宜,建议小组各成员尝试不同的选题;完成个人选题后,小组内对项目从思路、方法、技术、成果呈现等多个方面进行交流分享。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实际需求,确定所需信息及其来源。 (2)掌握从网络获取信息的常用方法和策略技巧,能综合运用网络检索、浏览相关网站、使用网络地图、在线调查等方式,准确、有效地获取网上信息。 (3)能够综合多种因素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正确地鉴别与评价所获得信息。 (4)能够遵守网络使用规范和伦理道德,合法地获取信息。【教学重点】 对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体验。 【教学流程】

环节一,确定制订旅游方案所需信息。 结合学期初制订的小组或个人(家庭)旅游计划,分析旅行需求,确定本次旅游所需信息有哪些。如:旅游景点、交通方式、出行路线、食宿及费用预算等。 环节二,从网络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讨论:从因特网上获取旅行信息有哪些方法或途径? 记录同学的发言,交流结束后整理,并与课本提供的几个选题整合,归纳出获取各类旅游信息可行的方法。 小组分T:根据需要,结合个人兴趣,每位成员选择一到两个选题。 环节三,完成个人选题。 1.学生对个人选题进行白主探究。教师提前准备相关学习资源供学生使用,同时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等方式对选题进行深入探索。 2.整理探究结果,准备就个人的选题进行小组交流。 环节四,学习成果的交流分享。 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个人成果的小组分享。 1.展示个人探究成果,比如收藏的旅游专题网页,形成的旅游方案说明,规划的路线方案,研究的结果等。 2.分享个人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小组伙伴分享时,把个人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并进行尝试、探索,从中获取新的方法和经验。 环节五,完善个人成果。 1.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完善个人的学习成果,用获取的旅游信息形成比较完善的旅游方案。 2.把本活动中用到的获取信息的思路方法策略用思维导图或文字记录下来。

“有效获取信息”教学设计及案例

“有效获取信息”教学设计及案例 【摘要】本文通过对苏科版七年级第一章第二节《有效获取信息》的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介绍了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倡导多结合学生熟知的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设计任务,引起学生的同时将知识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感觉信息技术的实用。 【关键字】信息获取搜索引擎信息下载信息甄别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明显的理论—实践—操作—总结的模式,在结束了第一章比较理论化的学习后,学生对信息的认识上升到了比较科学、专业的角度,而之前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本节刚开始依然围绕着“信息“做文章,其中《信息的需求分析》部分用较短的篇幅简单介绍了需求分析包含的几个方面,我觉得这部分比较突兀,而且过于理论化,学生很有可能不知所云,也没有什么感性认识。而《获取信息的途径》部分将学生比较熟知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及方法进行了归纳,内容停留在理论层面。由理论上升到实践,自然过渡到所有途径中目前最为我们熟知的,利用的就是网络,于是进入《从因特网获取信息》,这部分的结构非常清晰,主线为先查找信息后下载,其中在查找信息部分又通过介绍专业、专题网站和搜索引擎两部分为主。教材中分类罗列出了一些专业专题网站,可供学生自行浏览。搜索引擎部分分为两类,一类是全文搜索引擎,另一类是目录索引搜索引擎。搜索到信息后自然想到要下载下来以供二次使用,对于学生比较熟悉的网络通讯工具教材只是稍稍提了一下,重点介绍了如何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接着,在《信息的甄别与引用》部分,上升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出了用户要利用信息资源,必须有效的甄别信息。最后简单介绍了西诺西的管理,希望学生树立良好的习惯。 总的来说,本节内容比较实用,也比较重要,因为后面的学习会大量接触到从因特网获取信息,学生如果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正确的方法,提高效率,对于后面的学习是很有益的。 2.设计思想 因为本节的内容比较实用,而本节的重点《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是操作性比较强的部分,学生几乎每天都会与互联网打交道,从互联网上下载大量的信息,有用的,没用的,因此我通过设计一些小题目小游戏,希望能让学生树立一个观念,诚然因特网是获取信息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如何正确使用因特网,让它物尽其用,让它有效服务于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是需要动脑筋思考的。其次,因特网也不是唯一一条获取信息的途径,有时候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所以,在我设计的任务中,几乎都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都是他们平时在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希望能给他们启发,引起他们的共鸣。 3.学情分析 我校的学生大部分在小学阶段都接触到计算机网络,因此几乎每个学生都知道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对于浏览器的操作包括文件的下载都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搜索信息的过程中存在一下问题: 1.认为互联网是万能的,只要提到信息就想到去网上搜,有时候对一些比较简单的方法反而视而不见。 2.在搜索信息的过程中方法单一,如只要搜索图片素材就只知道在“百度—图片“中搜索。 3.搜索效率不高。大部分时间耗费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有效信息不多。

有效获取信息(1)

有效获取信息(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掌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存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讲述亲历,共同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经历、经验,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作一定的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用切合实际的亲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获取信息的相关内容,并教育学生信息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到”。 二、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的第一章第二节内容,是整本书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本册书奠定基础。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计划授课课时为1学时。 三、学生分析 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数已经学过《信息技术基础》,并且很多同学家里也都有电脑,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操作的水平还是可以的。并且本书的第一节已经介绍过了关于信息的相关知识,为本章节的学习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加上同学们对本章节内容又十分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的也很扎实,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按照计划进行。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重点: 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确定信息获取方案 六、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七、教学过程 复习: 1、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人性化、大众化) 导入新课 一、从书中小故事引入,如何有效的获取信息。 二、从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P13 1、郊游需要获取周日郊区的天气信息(定位信息需求) 2、比较各种获取天气信息的渠道(电视、报纸、电话、网络等)选择121信息台(选择信息来源) 3、拨打121电话查询第二天的天气(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4、评价信息的过程。 三、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 ①定位信息需求(准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的时间范围 信息的地域范围 信息的内容范围 即:获取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什么样的信息 ②选择信息来源P15表 文献型信息源 口头型信息源 电子型信息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