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镇酒文化

茅台镇酒文化
茅台镇酒文化

茅台镇酒文化

茅台镇位于仁怀市赤水河畔,群山环峙,形势险要,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地处贵州高原西北部,大类山脉西段北侧,北靠历史名城遵义,南临川南。赤水河航运贯穿全境,仁蔺、茅丹、茅习、遵茅公路汇聚于此,是连接川黔的重要枢纽和连接历史名城遵义和国家级风景区赤水的通道。全镇总面积87.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7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城区人口1.6万)。茅台镇历来是黔北名镇,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繁华写照;域内白酒业兴盛,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从此茅台镇誉满全球;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茅台三渡赤水,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丽诗篇。茅台镇集厚重的古盐文化、灿烂的长征文化和神秘的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是茅台酒的故乡。

平均海拔高度880米,年平均气温16.3℃,年日照时数140 0小时,无霜期311天,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

从上世纪末以来,茅台镇国内生产总值2003年实现16.58

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003年实现16.5867亿元,镇级财政税收2 003年实现2260万元,增幅都在30%以上。近两年来,茅台镇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社会事务、医疗卫生、社会稳定、非公有制经济、城市管理、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茅台镇拥有“全国村镇重点建设集镇、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投资环境优良镇、全国财政体制改革试点镇、全国科学建设百强镇等众多金字招牌。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饮到南越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将此酒带回长安,受到汉武帝的称赞,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据清代《旧遵义府志》所载,道光年间,“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1843年,清代诗人郑珍咏赞茅台“酒冠黔人国”。1949年前,茅台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即:华姓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称之“华茅”;王姓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称之“王茅”;赖姓出资办的“恒兴酒坊”,称“赖茅”。“华茅”就是现在的茅台酒的前身。

茅台镇酱香型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茅台镇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

酿制茅台镇酱香型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质好,用这种入口微甜、无溶解杂质的水经过蒸馏酿出的酒特别甘美。故清代诗人曾有“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东下”的咏句赞美赤水河。

茅台镇还具有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它位于贵州高原最低点的盆地,海拔仅440米,远离高原气流,终日云雾密集。

夏日持续35~39℃的高温期长达5个月,一年有大半时间笼罩在闷热、潮湿的雨雾之中。这种特殊气候、水质、土壤条件,对于酒料的发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时也部分地对茅台酒中香气成分的微生物产生、精化、增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离开这里的特殊气候条件,酒中的有些香气成分就根本无法产生,酒的味道也就欠缺了。这就是为什么长期以来,茅台镇周围地区或全国部分酱香型酒的厂家极力仿制茅台酒,而不得成功的道理。茅台镇酒的传统制作方法,只有在茅台镇这块方圆不大的地方去做,才能造出这精美绝伦的好酒。

茅台镇酱香型酒的酒窖建设也颇有讲究。从窖址选地、窖区走向、空间高度,到窖内温湿度控制、透气性能,以及酒瓮的形式、容量、瓮口泥封的技术等,都极为严格。这些都是关系到成品酒的再熟化、香气纯度再提高的关键。酒窖里每天要有人检查,开关透气孔,控制温湿度。据说连看守酒窖的人也必须衣着洁净,人品端正,不得在窖内污言秽语,起哄打闹,否则将影响酒的质量。当然,人的一般衣着言行与酒的质量无必然联系,这只不过反映了人们对茅台镇酒的敬重、崇尚之情和鼓励做好人、制好酒的良好愿望罢了。

茅台镇酱香型酒的高质量多年保持不变。全国评酒会对贵州茅台镇酱香型酒的风格作了“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的概括。它的香气成分达110多种,饮后的空杯,长时间余香不散。有人赞美它有“风味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

芳”的魅力。茅台镇酱香型酒香而不艳,它在酿制过程中从不加半点香料,香气成分全是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的酒度一直稳定在52°~54°之间,曾长期是全国名白酒中度数最低的。具有喉咙不痛、也不上头、能消除疲劳、安定精神”等特点。”他还说,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帮助他成功的有“两台”:一台是指茅台镇酱香型酒,另一台是指当时在那里放映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会议期间,周总理用此酒此片招待了参加会议的外国首脑和使团。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盛赞“茅台酒能治百病”。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誉称茅台酒是“美酒”。广大群众、港澳同胞和旅居海外的侨胞把茅台酒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将它视为“国酒”、“外交酒”和礼品酒。

茅台镇酱香型酒的酿制技术被称作“千古一绝”。茅台镇酱香型酒有不同于其他酒的整个生产工艺,生产周期7个月。蒸出的酒入库贮存4年以上,再与贮存20年、10年、8年、5年、30年、40年的陈酿酒混合勾兑,最后经过化验、品尝,再装瓶出厂销售。

资料提供:飞天商务酒事业部

酒水与酒文化

宁波大学考核答题纸 (20 —20 学年第学期) 课号:课程名称:改卷教师: 学号:姓名:得分: ●说明世界六大蒸馏酒种类,主要生产用原料及其工艺特点?请介绍 根据香型的不同,中国白酒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答: ?世界六大蒸馏酒 世界六大蒸馏酒是白兰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Vodka)、金酒(Gin)、朗姆酒 (Rum)、中国白酒(Spirit)。 ○1白兰地: 生产原料: 一般以葡萄为原料,又有以其他水果为原料的,如苹果、樱桃。 工艺特点: 白兰地酿造工艺精湛,特别讲究陈酿时间与勾兑的技艺,其中陈酿时间的长短更是衡量白兰地酒质优劣的重要标准。酿造白兰地很讲究贮存酒所使用的橡木桶。由于白兰地酒质的好坏以及酒品的等级与其在橡木桶中的陈酿时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酿藏对于白兰地酒来说至关重要。 ○2威士忌: 生产原料: 麦类(大麦、小麦、黑麦、麦芽)、谷类(玉米)。 工艺特点: 首先将去除杂质后的麦类或谷类浸泡在热水中使其发芽,待其发芽后再将其烘干或使用泥煤熏干,等冷却后再储放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发芽的过程即算完成。将存放经过一个月后的发芽麦类或谷类放入特制的不锈钢槽中加以捣碎并煮熟成汁,将冷却后的麦芽汁加入酵母菌进行发酵。由麦类制成的麦芽威士忌采取单一蒸馏法,由谷类制成的威士忌酒则取连续式的蒸馏方法,取中间的"酒心"部分成为威士忌新酒。蒸馏过后的新酒必须要经过陈年的过程,使其经过橡木桶的陈酿来,吸收植物的天然香气,并产生出漂亮的琥珀色,同时亦可逐渐降低其高浓度酒精的强烈刺激感。各个酒厂的调酒大师依其经验的不同和本品牌酒质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各自调配勾兑出自己与众不同口味的威士忌酒。 ○3伏特加: 生产原料: 大部分伏特加都是采用谷物(特别是大麦、小麦和黑麦)酿造而成,实际上所有能够进行发酵的原料都可以用来酿造伏特加,当然包括葡萄和马铃薯。 工艺特点: 俄罗斯伏特加 过滤时将精馏而得的原酒,注入白桦活性炭过滤槽中,经缓慢的过滤程序,使精馏液与活性炭分子充分接触而净化,将所有原酒中所含的油类、酸类、醛类、酯类及其它

与茅台共舞,谱写“中国酒文化旅游欢歌”——贵州茅台旅游策划_绿维创景

与茅台共舞,谱写“中国酒文化旅游欢歌” ——贵州茅台旅游策划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产业地产与新型城镇化运营服务商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与茅台共舞,谱写“中国酒文化旅游欢歌” ——贵州茅台旅游策划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以及消费多元化的趋势,旅游的概念早已突破传统,原来一些看似跟旅游不相关的领域,如今都跟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绿维创景参与的国酒茅台旅游策划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拥有两千多年文化历史的国酒茅台,作为中国酒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文化符号。借助茅台“国酒”的身份、“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的地位,立足于华夏传统文化根基,与旅游深度结合,将其打造成为“中国酒文化旅游圣地”,毋庸置疑,可对中国酒文化的传播以及整个茅台镇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绿维创景有幸参与到了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项目打造中。 然而,贵州茅台旅游的策划并不能被当作一个简单的工业旅游项目来对待。要想做好,必须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落到产品上,实现文化的表达与传递;必须考虑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对接,实现景观、建筑及基础设施的双功能。绿维创景在挖掘文化,形成主题、联动开发,实现旅游与区域发展相得益彰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在这一项目的打造中,项目组充分发挥这两方面的优势,提出以旅游引导的小城镇为核心理念,以文化的深度挖掘为优势手法,以体验性旅游产品设计

我对酒文化认识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人文生活、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 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这是酒的产生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 中国是酒的王国。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米酒,药酒等。然而大体上又分两种:一为果实谷类酿成之色酒,二为蒸馏酒。有色酒起源于古代,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世本八种》(增订本)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仪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余以为此种酒,恐是果实花木为之,非谷类之酒。谷类之酒应起于农业兴盛之后。陆柞蕃著《粤西偶记》关于果实花木之酒,有如下记载:(广西)平乐等府深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猿酒。 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中国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如此,中国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中国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这便是酒,便是中国的国粹。

茅台中国酒文化城

茅台中国酒文化城 发布时间:2012-12-16 作者:来源: 茅台中国酒文化城 茅台中国酒文化城是茅台集团投资建成的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酒文化博览馆,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规模浩大,气势恢宏,建有汉、唐、宋、元、明、清、现代及国酒茅台规划展示馆一共八个展区,馆藏大量的群雕、浮雕、匾、屏、书画、实物、图片和文物,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历代酒业的发展过程及与酒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展示了我国酒类生产的发展沿革、工艺过程和酒的社会功能。 汉馆 从猿猴造酒的传说到人类有意识的加工生产,酒就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特别是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显得尤其明显。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政府对酒的生产、流通、消费一般都采取放任的政策,这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酿酒业的繁荣和发展,酒税的征收使酒步入各国的经济领域。一代圣人孔子"病则饮酒食肉"的倡导使酒和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到了汉代,虽然酿酒业一再被统治者限制,随着酒曲技术的进步,酒的品种逐步增多,酿酒业仍然得到较大发展。 由于汉对贵州实行移民屯田政策,促进了贵州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贵州的酿酒业医师用人工制曲的复式发酵新工艺。唐蒙沿赤水河乘舟而上出使茅台,见到两岸人家酒坛无数,可见当时贵州的酿酒业已相当发达。 魏晋南北朝时期,酒政宽松,酒的产销可以私营,政府只收其税,酿酒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留下了许多关于酒的典故和佳话。在此期间,中原农作物稻、麦、粟等传入贵州,贵州农业得到发展,收获增多,为酿酒业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原料。酿酒技术也只臻成熟,已经酿制出蒸馏酒即烧酒。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的酒具和反映贵州民族饮酒风俗的图案,也说明当时贵州酒文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唐馆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时期。国家繁荣昌盛,中原与异域文化、商贸交流空前繁

从“酒”字看中国的酒文化内涵

从“酒”字看中国的“酒”文化内涵 中国的酿酒历史可以说是颇为久远,早在新时期时代,那时候的人们就 会用谷物酿酒。到了夏朝酿酒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有多处的文献记载,江 统《酒诰》云:“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又曰杜康。”《说文解字》载,“古 者仪狄作酒醪, 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战国策;魏策二》和《吕氏春秋》皆提及仪狄作酒,且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墓葬出土大量酒器。 从此,中国的酿酒业日益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一、酒的本义及源流。 酒, 甲骨文作《说文解字》:“酒,就也。”酒同酉,《说文解字》:“酉,[与久切], 就也, 酒即为黄酒,是有别于甜酒的一种,它是商代用曲酿酒的见证,卜辞中有多用酒祭祀的记载。酉彡字在甲骨中常见,但酒、酉彡并非同字。在马如森的《酒、酉彡辨》,其中就指出“燎、酉彡,酉彡假为槱,都是祭名,积木燎以祭。”酉彡为用酒祭祀之专用字,被视为酉彡祭,二者不可等同视之。 二、酒的品种繁多,见于甲骨文记载的至少有三种,即酒、醴、鬯。 醴,甲骨文作,甘酒。主要用大米和麦芽酿制而成,含渣较多。段玉裁“醴”下注曰:“汁滓相将,盖如今江东人家之自酒,滓即糟也,滓多,故酌醴者用柶,醴甘,故曰如今甜酒,恬即甛也。”《释名;释饮食》载“醴,齐醴,礼也。酿之一宿而成礼,有酒味而已也。《说文解字》也云“醴,酒,一宿熟也。”《汉书;楚元王传》:“穆王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王设醴”。可见醴是被当作一般的饮品,与酒有一定区别。有时醴与豊常被视为同字。 鬯,甲骨文作, 是个独体象物字,如米在器中酿酒之形。鬯即象酒在器中之 形,鬯之为酒不为草,当成定论。”即鬯为之酒也,且为香酒。《说文解字》:“鬯,以秬酿鬰草,芬芳攸服以降神也。那么可以看出鬯,是一种香酒。字形也可看作用香草滤酒之形,这样也不失为一种香酒。鬯又是御酒,规格较高,用于祭祀的对象地位也较高。 三、酒、醴、鬯的多种用途,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从上述的三个字中可以看出,虽说酒的用处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祭 祀之用。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更是儒教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 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祭祀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天神地祇只能由天 子祭祀。诸侯大夫可以祭祀山川。士庶人则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到 了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以天为尊”的概念,奠定了儒学在中国 文化中的正统地位。 酒的甘甜、醇洌,也成了中国人生活的必需品之一,与人们的生活休戚

酒文化知识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 世界的酒水分为哪几类? 常见大类分四类:白酒、药酒、葡萄酒、啤酒 我们今天主要分享白酒文化知识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酒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有的朝代,

酒税(或酒的专卖收入)还与徭役及其他税赋形式有关。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不同酒政的更换交替,反映了各阶层力量的对比变化。酒的赐晡令的发布,往往又与朝代变化、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动有关。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给人民的生活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几千年来,酒的作用远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1郭五林:五粮液酒文化与茅台酒文化的比较研究

五粮液酒文化与茅台酒文化的比较研究 郭五林1黄均红2 摘要:五粮液与茅台的文化都源于易经中的贵和持中思想,但在演进中二者分流,五粮液走向儒家的中庸文化,茅台走向道家的无为文化,五粮液文化表现为积极进取,刚健有为,茅台表现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但两者的文化核心均为和谐思想。 关键词:五粮液;茅台;酒文化;中庸文化;无为文化 五粮液与茅台作为当今中国酒产业与酒文化的“双子”星座,双峰对峙的五粮液与茅台不只成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代表和中国酱香型白酒的代表,更成为中国酒文化中儒家文化的代表和道家文化的代表。五粮液与茅台成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酒类品牌。研究五粮液与茅台在酒文化方面的对立统一性,有助于深入认识五粮液与茅台在市场竞争中的文化定位,引导其在市场竞争中更加突显自身的文化优势,并防范二者产生文化方面的恶性竞争,以使五粮液酒文化与茅台酒文化在遵循市场规律的条件下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五粮液酒业发展与茅台酒业发展齐头并进,在走向国际市场的时候,能够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体两面。 一、五粮液与茅台的文化差异 五粮液中庸文化与茅台无为文化在起源处本是一脉相承。《易经系辞》中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对天人关系进行了深刻阐释。通过对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的形容,联想到人,认为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通过对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的思考,认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由此表达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前者演变为儒家的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文化品质;五粮液商标本是对蒸馏场面的抽象化,五根线条表示冉冉上升的蒸汽。五粮液商标五根线条汇聚于顶端,形成箭头状,明显地体现出一种锐气。后者演变为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文化品质。茅台商标中下面的蓝色使人联想到大海,可以容纳和承接宇宙之气。 “轻清者上浮,重浊者下沉。”同是外圆的商标,五粮液的商标表达出五粮液外向型的品格,茅台的商标表达出茅台内向的性格。表现出的锐气和宽容的商标,通过符号显示,成为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的载体。五粮液和茅台,文化品质不同,但文化之根相同,属于并蒂莲花、同根枝条,因而,二者在文化演进中其表层现象虽然极具异质性,但其深层文化结构明显具有同源性。 具有显著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五粮液与茅台,同样具有中国传统产业的特征。文化产业与产业文化的复杂属性,使五粮液和茅台都必须在生产产品时注重发掘其文化内涵,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精髓,选择不同的文化作为产品的精神内质。 五粮液以儒家中庸文化为其文化品质。独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独有的638年明代古窖、独有的五粮配方、独有的酿造工艺、独有的中庸品质、独有的“十里酒城”构成五粮液的六大优势。五粮液以其“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品质与中庸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1作者简介:郭五林(1972——),男,四川宜宾人,宜宾学院文新学院教授,宜宾学院宜宾酒产业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宜宾学院中国公务员考试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文化与传媒研究、公务员考试研究。 2作者简介:黄均红(1958——),女,四川宜宾人,宜宾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副校长,主要从事历史学、酒文化研究。

黄酒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特产

一、序言 黄酒,即绍兴酒。中国黄酒是具有七千多年悠久历史的特色酒种,早在河姆渡文化时期人们就开始栽培稻谷,作为我国国粹酒之一,黄酒的口味、营养价值、文化底蕴远在啤酒、白酒之上,鉴湖是绍兴人的“母亲河”,也是绍兴黄酒的“血脉”,同时也是国家对绍兴黄酒实施原产地域保护的重要之一,为数众多的黄酒厂分布于鉴湖水系沿岸。 绍兴自古以来无处不酿酒,无处没酒家,不论山区和平原,不论城镇与乡村,在旧时,又无论官宦之家、缙绅达士,还是市井小民、贫困百姓,都与酒结缘,与酒为朋;尽管其主观愿望、规模大小有别,但都没有离开酒。它具有香气浓郁、酒体甘醇、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低度酒。黄酒酒度适中,营养丰富。深受广大人民欢迎。酒也成了绍兴人生产活动的重要内容,生活的必需之物。 二、活动背景 世界上三大古酒——黄酒、啤酒、葡萄酒,惟黄酒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可称独树一帜。中国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然绍兴黄酒以卓越精湛的酿酒工艺伴随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其幽雅馥郁的醇厚风味,洋溢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被中国黄酒界公认为能代表中国黄酒总体特色的珍品。黄酒是绍兴的著名特产之一,绍兴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在这一块具有优越文化传统的土地上,长期以来,民俗淳朴,礼教崇隆,学源绵远,文风鼎盛,所以名酒出于名城,于事绝非偶然。酒以城而名闻遐迩,城因酒而风望倍增。绍兴酒文化渊源久远而又深厚,宏博而高雅。 三、活动简介 酒与文人的关系,一直是酒文化研究中的热门话题。 刘亦冰先生的《绍兴名士与绍兴老酒》一文,从“劳军犒士,激励斗志”、“以文会友,借酒助兴”、“壮志未酬,以酒遣愁”、“修身养性,颐养天年”、“酒德若人,饮而有节”等5个方面历数了绍兴名士的酒典故,并总结说:“名士之成就,并非仰赖于老酒坛子;而酒之积极功能,在其人生价值的追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浅谈中国酒文化

浅谈中国酒文化 【摘要】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化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介绍了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并研究了其深刻内涵,最后探讨了中国酒文化的现实意义,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酒文化研究的热情,继承和发扬中国酒文化。 【关键词】酒文化;起源与发展;内涵;现实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酒系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饮酒已经摆脱了单纯的食用价值,凝结了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创作,上升为一种饮食文化。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中国酒文化蕴涵丰富、自成体系,具有很大的精神文化价值。中国酒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更是一种艺术文化。酒文化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刻的意义,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1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华酒文化起源于酒的酿造,而民间对酒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例如仪狄酿酒,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战国策》中有这样的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 ‘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杜康酿酒,《说文解字·巾部》中也有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这个说法在民间广为流行;酿酒始于黄帝时期,《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黄帝与岐伯讨论酿酒,《神农本草》载有酒的性味;酿酒与天地同时,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然而无论那种说法,都能说明我国的酿酒历史距今起码在四千年以上,当今的许多考古发现也都证明了这一点。不过现代观点认为酒是谷物自然发酵的产物,晋代江统《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或云杜康。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果酒和乳酒是第一代饮料酒,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狩猎为生。水果中含有较多糖分,易自然发酵生成果酒;动物乳汁中含有蛋白质和乳糖,也易发酵成酒。商代出现了利用谷物糖化再酒化的酿酒技术;先秦时期,出现了活性微生物或其酶类的直接酿酒法;汉代发展了制曲技术并从西域引进了葡萄酒的生产;唐宋开始酿造果酒和药酒;元代出现了蒸馏法酿制的烧酒技术;明清时期,伴随着造酒业的进一步发展,酒度较高的蒸馏白酒迅速普及。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酒文化。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结晶。 2 中国酒文化的深刻内涵 中国酒文化与礼仪 酒礼,是酒行为的礼节,用以体现酒行为中的贵贱、尊卑、长幼乃至各种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饮酒时不遵守酒礼,深感长辈有责任,于是从古代的书籍中采集了大量的资料,专门写了一篇《觞政》。这虽然是为饮酒行令者写的,但对于一般的饮酒者也有一定的意义。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客人要回敬主人,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浅谈中国酒文化

浅谈中国酒文化 中国人爱酒,中国的文人更爱酒,嗜酒如命。会朋友吃饭要酒,勤于政事要酒,打通关系要酒,做文章要酒,做书法要酒,春风得意时要酒,悲苦自伤时要酒,平时自己自斟自饮也是无比的惬意,尤其是老人,大多数的老人们并不需要什么五粮液,什么茅台,如果能给他们一碟花生米,再来二两老白干,那便是老来人生得意之事。品了酒,也品了人生。中国被认为是酒的发源地之一,当然就的文化也是由来已久的,沉积千年的。这里我写亵谈酒的狂欢,也是取自醉酒后妄谈一切之意,亦不必为那些烦人的责任去承担什么,也不必去规规矩矩的写什么论文,谈到哪算哪,岂不自由,快哉! 中国的造酒技术甚早,那些史学家们大多认为源起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的酒为何人所造呢?这恐怕是说法不一的,有“上天造酒”、“猿猴造酒”、“仪狄作酒”、“杜康造酒”等传说,但这毕竟是传说,我们很难知晓,即便知晓又有何用呢?曹孟德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以看得出来,酒的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功能的文化。一些事物的起源往往不必究的得那么甚之又甚,欧洲诸国各说我们的酒文化才是真正的酒文化,我们有“酒神”,这有什么必要呢?酒大体上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你说你早,我说我早,大家都有道理,因为我们都曾经经历过。在中国,我可以说我们中国人个个都是“酒神”。醉酒后的狂欢,是一个平等的话语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地位、阶级的局限可以被忽视,人们可以纵欲,可以狂舞,一切都变得肆无忌惮,这就是酒的狂欢。然而酒的狂欢释放着人们天然的真意。仿佛我们忘记了痛苦。但仿佛又一说我们仿佛可以探得,中国的酒神仿佛就是远古的巫文化的代表--萨满。中国的祭祀少不了酒。王国维说:“盛玉亦奉神人之器谓之酉,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中国上古时期,在祭祀中,萨满以之那迷狂的舞蹈,使人神相通,上古的人民享有这一份迷狂的崇拜。我们也可以从这嗅出“酒神”的味道来吧!这仿佛在屈原那光怪陆离的诗歌更能窥得一斑。 酒的狂欢,是一种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的心理相互妥协的载体。酒可以使人释放出早已郁积在心中的郁闷,显现真的自我;但也可使人堕落,甚至亡国。夏朝,仪狄发明旨酒(当然一说也有杜康),

酒与酒文化分析

酒与酒文化 引言 “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1.★★酒最基本的功用是体现在其饮食功能上,在中国人传统的饮食文化里酒是必不可少的,人们说”无酒必竟不成席”,就是为了强调酒在饮食中的重要性。 2.酒是一种非常奇特而又富于魅力的饮品,一问世便迅速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其独特的功能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无论喜宴、庆功、接风、饯别,还是祭奠、祈福、消愁、解闷,甚至医疗、养生、健美、长寿,几乎都离不开酒。 ★★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3.中国的酒文化同样十分发达。它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饮酒,通过对饮人、饮时、饮地、饮趣等选求,揉合了诗歌、书画、风俗、游戏等方式,把物质享乐的酒升华为更高级的精神享乐;通过饮酒来影响人们的观念、感情、行为、人际关系,从而创造出了颇具浪漫色彩的生活意境和文化氛围。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第一部分酒的起源 ★★我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 ★★《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等,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据考古学家证明,在近现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品中,已有了专用的酒器,说明在原始社会,我国酿酒已很盛行 ★★杜康造酒说 杜康:为周朝时代人。白水县,系古雍州(陕西一带)之城。 这个说法流传比较广泛,在白水县有一条杜康沟。沟的起源处有一眼泉,四周绿树环绕,草木丛生,名“杜康泉”。县志上说"俗传杜康取此水造酒",此泉水质清冽甘爽却是事实。清流从泉眼中汩汩涌出,沿着沟底流淌,最后汇入白水河,人们称它为“杜康河”。 ★★上天造酒说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月下独酌〃其二》李白 “龙头泻酒邀酒星”《秦王饮酒》李贺 根据《晋书》中关于酒旗星的记载,狮子座中的轩辕十四和长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因亮度

茅台集团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茅台集团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1、集团介绍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总部位于贵州省北部风光旖旎的赤水河畔的茅台镇,地处东经106°22′,北纬27°51′ ,海拔 423 米,现占地面积 220 万平方米。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等近 20 家企业构成,集团所涉足的产业领域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红酒、证券、银行、保险、物业、科研等。 集团公司是全国唯一集国家一级企业,国家特大型企业、国家优秀企业(金马奖)、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于一身的白酒生产企业。 2、上市公司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中国贵州茅台酒厂,1997年成功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1999年,由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国食品发酵研究所发起的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1年8月,贵州茅台(600519)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3、酒品系列 贵州茅台分为陈年酒,礼盒酒,普通酒,其他酒四个系列。 其中陈年酒又分为:汉帝茅台,90周年纪念酒,15年陈年茅台酒,30年陈年茅台酒,50年陈年茅台酒,80年陈年茅台酒。 礼盒酒又分为:盛世国藏,贵州茅台酒1680,贵州茅台酒(专卖店专供礼盒) ,贵州茅台酒(专卖店专供礼盒),贵州茅台酒(新木珍

品),贵州茅台酒(餐饮),500ml豪华装茅台酒(金色),500ml 豪华装茅台酒(绛色),二套盒装(金砂)茅台酒,四套盒装(雕塑)茅台酒,纸珍53°,大木珍53°500ml,木珍53°500ml。 普通酒分为:飞天标识“贵州茅台”,五星标识“贵州茅台”,贵州茅台酒(专卖店专供酒),贵州茅台酒(新飞天),贵州茅台酒(飞天),贵州茅台酒(新五星),贵州茅台酒(五星),贵州茅台酒(750ml)。 其他酒系列:茅台王子酒(珍品礼盒),茅台王子酒礼盒(大盒),茅台王子酒礼盒(小盒),茅台王子酒,珍品茅台王子酒-53°500ml。 3、一般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中国正在从人治国家向法治国家过渡,法律系统完善当众。国家积极提高打击纺织品力度。调节经济的行政管理手段减少,市场调节为主,积极推进私有化,欢迎外来投资者,壁垒强度逐渐降低甚至消除。 产业方面,“十一五”规划中对酿酒行业的政策是:重点发展葡萄酒、水果酒,积极发展黄酒,稳步发展啤酒,控制白酒总量。白酒企业广告费用属于税后列支事项,因此白酒企业广告费用负担较重。然而酒类流通领域行业规范即将出台,白酒行业税收可能调低,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酒类市场进行专项整治,重点消除酒类市场的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的违法行为,促进了白酒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白酒行业实现品牌化经营,是地方品牌能拜托小酒厂的纠缠,实现快速扩张。此外,消费进一步呈多样化趋势,有利于差异化经营。中国就行业从1949至1979年改革开放前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下的酒类专卖制度。1979年取消酒类专卖制度

探寻宜宾酒文化史迹

探寻宜宾酒文化史迹 宜宾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酒文化名城。这里土地肥沃,山川秀丽,气候温和,人文荟萃,自古以来就是美酒的故乡。历代文人墨客往往慕名而至,杜甫、苏轼、黄庭坚、陆游、范成大、杨升庵等先后莅临,品尝美酒,咏赞风光,留下不少名篇,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宜宾众多的酒文化遗迹:流杯池、锁江亭、安乐泉、五粮液长发升、利川永明清酿酒作坊、明代600年酒窖、宜宾汉代酒文化画像砖、五粮液酒文化博物馆……处处飘逸着美酒的醇香,翔实地记录了宜宾酿酒的漫长的岁月,书写了宜宾酒文化的光辉篇章,浓缩了宜宾三千年酒文化的历史。下面就让我们对酒都宜宾和宜宾酒文化史迹进行考察。 一、流杯池 图片来源:网络

酒都宜宾名胜之一,四川省重点保护文物。位于宜宾市城北。天柱山下,巨石磋峨,平地拔起,裂石中开,一道天然峡谷,即池所在处。池长5.2米,宽仅0.55米。山顶古树盘生,遮天蔽日;池内微波荡漾,映照萦回,清幽静谧。据《宜宾县志》记载,池为北宋黄庭坚于元符元年(1098)谪居戎州时,仿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流觞曲水”之义修建的。池为九曲形,周置石凳凡八。谷底小溪,流经九曲后没入石缝。黄庭坚常邀友人对池而坐,流杯饮酒,赋诗酬唱,写下了不少赞颂宜宾美酒的诗篇。以后,南宋诗人陆游、范成大以及明代状元杨慎等都曾在流杯池畅饮当地名酒,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题咏。元末池废,明景泰年间(1450-1456)修复。明代诗人李春先《咏流杯池》诗云:“谁将怪石劈为门?引入烟霞势欲吞;水有源头流玉液,人从谷口泛金樽,座间罗绮山花簇,席上笙簧鸟语喧。曲折劝酬情不尽,喜看明月转江村。”巨石壁上,有宋、元、明、清历代文人墨客诗词、书法、石刻遗迹九十多处,黄庭坚手书“南极老人无量寿佛”八字,至今犹存。还有杨升庵草书“胜概”,也十分引人注目。流杯池及其石刻题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以来宜宾酒文化的发展状况,给我国酒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二、锁江亭及石刻

道教与酒文化

道教与酒文化 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所说的八仙是李铁拐、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即是现在人们所谓的八仙。在道教仙真中甚至有仙真因酒而得度者。传说被全真道教奉为祖师的吕洞宾在唐未、五代之际,少习举业,两举进士不第(一说唐文宗开成二年即837年始成进士,一说唐懿宗威通三年即862年六十四岁时始成进士)。后游长安,在酒肆中遇钟离权祖师,经过“十试”,得受长生久视之术而成仙。金代道士王重阳是道教全真道的创始人。他出身在陕西威阳大魏村富户,早年习文,入府学,后改而习武,于金天眷初(1138年)曾应试武举,考中甲科,慨然有经略天下之志,然长期任征酒小吏?卒未能得志。金正隆四年(1159年)四十八岁时,自称于甘河镇酒肆中遇异人,饮以神水,授以真诀,自此假装疯颠,自号“王害风”,弃家入终南山南时村穴居修炼,号所居处为“活死人墓”,开始了他立宗创教的历史。清代光绪年间著名道士李涵虚是丹道西派创始人。史载他自小颖悟,年青时善琴、嗜酒,陶醉于诗词文赋之中,堪称诗酒中人。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我国酒文化博大精深,从上古的祭祀文化,到中古的贵族文化,再到近古的民俗文化,中国的酒文化一直扮演着与时俱进的时代角色。时至当下,中国的“酒道”正在懵懂中重新寻找定位,首先应当与当下的时代特征相结合,同时兼顾国际化竞争的时代需求。更重要的,“酒道”应当成为白酒消费教育和市场推广的核心理念在每一个市场角落进行重复演绎,为白酒不断培养消费群体服务,而不是成为束之高阁的书卷文化。 酒禀五行冲和之气而气味香美。酒在五行中属水,其卦象为“坎”。《黄庭经》云:“百谷之实土地精”,百谷杂粮在五行中属土,其卦象为“艮”。酒是用百谷杂粮酿制而成的,其所禀五行之气各有偏差。因此,配料的多粮型有利于改善百谷杂粮禀气的偏差,有利于改善酒的口感和质量。另外,百谷杂粮应与酿酒用水的产地一致。 要指出的是:判断酒质的好坏不是看它的化学成分有多么复杂,而是看它所吸收的有利于人体的精微物质的多寡及酒体各成分间因五行属性的生克制化而形成的平衡系统的优劣而论。实验表明,真正的美酒因其吸收了天地冲和之气而成分往往并不复杂。 酒水在五行中的研究属于冷门

婚宴白酒市场分析报告

婚宴白酒市场分析报告

婚宴用酒——喜酒,是中国婚俗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虽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饮酒习惯、健康观念也随着改变,使中国传统白酒在喜酒中的份额有所减少,但是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然不可能被红酒或洋酒所替代的,仍然是婚宴用酒中的“重头戏”。据相关部门统计中国的婚宴白酒市场已达到200亿,致使各大白酒企业对这一巨大的“蛋糕”虎视眈眈,纷纷设法从中分的一杯羹。 面对这一巨大的市场,不管是全国知名品牌还是地方名酒,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婚宴白酒市场中遨游。对于他们在婚宴白酒市场中的表现,我将选取一些全国知名品牌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名酒,先从他们的自身情况入手,进而对他们的销售渠道、竞争策略加以总结,并用SWOT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找出他们各自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白云边湖北湖北32亿元白云边年份系列、婚 宴定制系列 代理商 电子商务渠道由 酒仙网和京东商 城负责 枝江湖北湖北22.5亿元枝江大曲系列、楚之 韵 代理商 电子商务渠道由 京东商城负责 一、茅台 1.企业简介 贵州茅台酒是中国白酒第一品牌,独产于中国的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酒之一,是中国白酒中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1915年至今,茅台酒共获得15次国际金奖,连续五次蝉联中国国家名酒称号,被人称为“国酒茅台”,2011年销售额已达237亿元。 2.销售渠道 1)传统的代理商渠道。“茅台”作为中国白酒第一品牌,早已享誉国内外。 其传统的代理商渠道早已遍布中国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渠道。除中国 外大陆,现已在港澳地区、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建立了成熟的海 外销售渠道。 茅台酒全球销售渠道分布

四川的酒与酒文化

四川的酒与酒文化——川酒史话. 明清时期四川的酒 南宋末年,长达半个世纪的宋元战争,加上蒙古贵族的掠夺,使四川社会经济遭到很大破坏。元代普遍实行禁酒,但因“川蜀地多岚瘴”,便对四川给以“弛禁酒”的优惠政策。元代四川酒课7590锭20两,占全国酒课的第五位。宋时的一些名酒如郫筒酒、鹅黄酒等在元代仍然享有盛名。元代川籍大文学家虞集在他的诗作《代祀西岳至成都作》中就留下了“赖 得郫筒酒易醉,夜深冲雨汉州城”的诗句。 明清时期是川酒发展的重要阶段,白酒生产工艺普遍推广,酿酒技术不断改进,川酒中 的众多名酒开始崭露头角。 明清时期,泸州酿酒业十分发达。著名的泸州老窖,建成于明代中叶。到清同治年间(1869年),温氏家族第九代传人温宣豫从泸州“舒聚源”酒坊买下十口陈年酒窖,随同后来陆续收购的“禄厚祥”、“富生荣”、“顺昌祥”,统称为“豫记永盛烧坊”,就酿制出了号称“三百年老窖”的曲酒。据《泸县志·食货志》载:清末泸州“以高梁酿制者曰白烧,以高梁、小麦合酿者曰大曲。清末白烧槽房六百余家,出口远销永宁及黔边各地……大曲槽房十余家,窖老者尤清冽,以温永盛、天成生为有名,远销川东北一带及省外。”1958年,国家轻工部委托四川省人民政府,组织来自全国的有关专家,对今日泸州曲酒厂一车间所在地——泸州南城营沟头整齐排列的陈年老窖窖龄进行考察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老窖建成的时间当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泸州老窖池是我国酒文化的珍宝,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至今仍在使用的文物,因而赢得了“国宝窖池”之美称。明代大诗人杨慎(升庵)对泸州美酒备加赞赏,曾写下了“玉壶美酒开华宴,团扇熏风坐午凉”、“江阳酒熟花如锦,别后何人共醉狂”等佳句。清乾隆年间,被称为“再世谪仙”的川籍著名诗人张问陶(船山)乘船出川路经泸州时,写下了不少吟咏泸州城、泸州人、泸州酒的诗 作,其中题为《泸州》的两首七绝曰: 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 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江给客橙。 滩平山远人潇洒,酒绿灯红水蔚蓝。 只少风帆三五叠,更余何处让江南。 在我国名酒“五粮液”的产地宜宾,随着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酿酒的专业作坊——糟房。当时较有名的糟坊是位于宜宾城北门顺河街的“温德丰”和“德盛福”。“温德丰”生产的“杂粮酒”,是仿宋代名酒“荔枝绿”的酿制方法,以高梁、糯米、大米、小麦和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混合酿制而成,成为酒中佳品。据考证,明代宜宾酿出的“杂粮酒”,即为今日“五粮液”的 前身,其最老的窖池,已有400多年历史。 赤水河畔的川南古镇古蔺县二郎镇,属先秦时代“夜郎”的疆域。2000年前,古夜郎人就已开始酿酒。二郎镇地处川黔交通要道,与贵州名酒产地茅台隔赤水河相望,相隔不过几十里。北宋年间,二郎镇一带酿出了优质大曲——“凤曲法酒”。明代赤水河畔出现了酿酒的“回沙工艺”。清代二郎镇已有大小酒坊、糟房20余家,酒师、酒工数以百计,除生产著名的“凤

茅台的荣耀是中国的耻辱

茅台的荣耀是中国的耻辱 近日发布的“2012胡润全球十大最值钱的奢侈品牌排名”榜上,茅台以120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成为全球第四大最值钱的奢侈品牌,前三位分别是205亿美元的路易威登、145亿美元的爱马仕和130亿美元的宝马。就同类商品而言,茅台品牌价值在酒水领域中排名首位,品牌价值超过了轩尼诗、酩悦香槟和人头马。 茅台成为全球酒类品牌价值之冠,不能不说是贵州茅台以至中国白酒的荣耀。有专家、学者认为:“拥有千年文化和百年品牌的白酒更显得出类拔萃,成为不少投资者看好的对象。”“白酒产品自身所具备的健康性和营养性也大大提升了其产品内在价值。另外,茅台、五粮液高端白酒的产地不可复制性也决定了其产品的稀缺性,有力地支撑了其价格高位运行。” 但是,一份四川省政协委员的提案却直言不讳地指出,高档白酒敢于背离价值规律而肆无忌惮的涨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款吃喝。“买高档名酒的不是自己喝的,喝高档名酒的不是自己买的,这是长久以来社会公认的现象。” 正是公款消费导致了市场对涨价的不敏感。1987年,53度茅台酒的零售价是每瓶8元;1988年价格改革后,茅台酒

价格定为每瓶140元;至2009年年底平均售价为790元;2010年年底达1300元,2011年底已经突破2000元,比1987年上涨了250倍。 就连深圳市市委书记王荣也在一次会议上大声疾呼:“一瓶茅台酒卖那么贵,一个菜卖那么贵,如果不是公款消费,绝不会有那个价——公款吃喝,确实扰乱市场经济!” 有关数据的确印证了上述判断:目前已经有80%的世界知名奢侈品品牌进入了中国市场,而茅台、五粮液等白酒产品98%左右的市场都集中在国内,仅存的2%销售市场也主要归功于海外华人消费,并出现了国酒茅台出口转内销的现象,因为同样的茅台酒在中国的售价要比美国贵一倍以上。 从根本意义上来说,中国白酒并未真正打入其他国家消费市场。这就说明,茅台的品牌价值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并未得到国际消费市场的承认。 所谓“茅台品牌价值在酒水领域中排名首位”,其实质便是“中国的公款吃喝在国际上排名首位”。据业内人士透露,茅台酒的销售,团购和协议单位占了70%,直接投放市场的只有30%。团购和协议单位购买的自然是公款消费,就是市场零售部分也多数属于公款消费。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

茅台镇酒文化

茅台镇酒文化 茅台镇位于仁怀市赤水河畔,群山环峙,形势险要,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地处贵州高原西北部,大类山脉西段北侧,北靠历史名城遵义,南临川南。赤水河航运贯穿全境,仁蔺、茅丹、茅习、遵茅公路汇聚于此,是连接川黔的重要枢纽和连接历史名城遵义和国家级风景区赤水的通道。全镇总面积87.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7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城区人口1.6万)。茅台镇历来是黔北名镇,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繁华写照;域内白酒业兴盛,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从此茅台镇誉满全球;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茅台三渡赤水,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丽诗篇。茅台镇集厚重的古盐文化、灿烂的长征文化和神秘的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是茅台酒的故乡。 平均海拔高度880米,年平均气温16.3℃,年日照时数140 0小时,无霜期311天,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 从上世纪末以来,茅台镇国内生产总值2003年实现16.58 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003年实现16.5867亿元,镇级财政税收2 003年实现2260万元,增幅都在30%以上。近两年来,茅台镇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社会事务、医疗卫生、社会稳定、非公有制经济、城市管理、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茅台镇拥有“全国村镇重点建设集镇、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投资环境优良镇、全国财政体制改革试点镇、全国科学建设百强镇等众多金字招牌。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饮到南越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将此酒带回长安,受到汉武帝的称赞,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据清代《旧遵义府志》所载,道光年间,“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1843年,清代诗人郑珍咏赞茅台“酒冠黔人国”。1949年前,茅台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即:华姓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称之“华茅”;王姓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称之“王茅”;赖姓出资办的“恒兴酒坊”,称“赖茅”。“华茅”就是现在的茅台酒的前身。 茅台镇酱香型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茅台镇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 酿制茅台镇酱香型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质好,用这种入口微甜、无溶解杂质的水经过蒸馏酿出的酒特别甘美。故清代诗人曾有“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东下”的咏句赞美赤水河。 茅台镇还具有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它位于贵州高原最低点的盆地,海拔仅440米,远离高原气流,终日云雾密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