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林间套种的几种中药材

适合林间套种的几种中药材
适合林间套种的几种中药材

适合林间套种的几种中药材如下:

一、白芍。

白芍是常用大宗药材,年需求量在2000吨以上。好种易管,生长周期4年,适合林间套种,亩用种苗2800株,投资200元左右,亩产量600--800公斤,已多年低谷,今年价格开始复苏,预计明后年价格开始大幅反弹。

二、牡丹。

牡丹是多年生植物,年需求量在1000吨左右,亩用种苗7000--8000株,投资200元左右,适合林下套种。

三、夏枯球。

夏枯球是多年生植物,生长期半年,一次种植多年见效,适合林下套种,亩用种2.5公斤,亩产球180公斤左右,产草200公斤,市场价球10元,草1.5元。该品种用量较大,前景看好。

四、知母。

知母是多年生种植,生长周期2年,适合林下套种,亩产量280公斤左右,目前市场价格15--18元。种植可用种子,亩用种子6公斤,种苗种植,亩用种苗80公斤,生长期一年。

五、射干。

射干是多年生植物,生长期2年,适合林下套种,亩产量180公斤,目前市场价25--28元,种植可用种子4公斤/亩,种苗60公斤/亩。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彩图

74.赤芍:为芍药的一种。现今药材赤芍都为芍药组多种野生植物的根,经直接晒干而得。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芍药科。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性味:苦;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75.白芍:是芍药的一种,属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无毛。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 别名:金芍药、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 主治: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芍药科植物芍药(栽培品)及毛果芍药的根。 用药禁忌: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76.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狭 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 的花粉。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香蒲科。 别名: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 蒲草黄。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归经:肝经;心经;脾经。 功能:止血;祛瘀;利尿。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备痢;便 血;崩漏;外伤出血;心腹疼痛;经 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 血淋涩痛;带下;重舌;口疮;聤耳; 阴下湿痒。 用药禁忌:孕妇慎服。 77.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 仁。 功效分类:收涩药;补肾药;健脾药 科属分类:睡莲科。 别名:卵菱、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 乌头、水流黄、水鸡头、肇实、刺莲藕、刀 芡实、鸡头果、鸡头苞、刺莲蓬实。 性味:甘;涩;平。 归经:脾经;肾经;心经;胃经;肝经。 功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 主治:遗精;白浊;淋浊;带下;小便不禁; 大便泄泻。 用药禁忌: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滞不化 者慎服。

28种毒性中药材品种名录

1 28种毒性中药材品种名录、速记歌诀及注解 1.1 28种毒性中药材品种名录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线、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红娘虫、青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闹阳花、生天仙子、雪山一支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1.2 28种毒性中药材品种名录速记歌诀及注解披金①戴银②一天仙③,半升半降④黄白钱⑤。川南狼⑥,闹粉娘⑦,遂草⑧炒豆⑨熬酥⑩糖。 注:①披金: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洋金花、生千金子。②银:水银。③一天仙:雪山一支蒿,生天仙子。④半升半降:生半夏、红升丹、斑蝥、白降丹。⑤黄白钱:生藤黄、雄黄、生白附子、生附子、生马钱子。⑥川南狼:生川乌、生南星、生狼毒。⑦闹粉娘:闹阳花、红粉、轻粉、青娘虫、红娘虫。⑧遂草:生甘遂,生草乌。⑨豆:生巴豆。⑩酥:蟾酥。 2 4种一级、17种二级保护野生药材品种名录、速记歌诀及注解 2.1 4种一级、17种二级保护野生药材品种名录一级:虎骨、豹骨、羚羊角、梅花鹿茸。二级:马鹿茸、麝香、熊胆、穿山甲片、蟾酥、蛤士蟆油、金钱白花蛇、乌梢蛇、蕲蛇、蛤蚧、甘草、黄连、人参、杜仲、厚朴、黄柏、血竭。 2.2 4种一级、17种二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速记歌诀及注解一马①牧草射蟾②涂,二黄 ③双蛤④穿厚杜⑤。三蛇⑥狂饮人熊血⑦,虎豹羚羊梅花鹿⑧。 注:①马:马鹿茸。②草射蟾:甘草、麝香、蟾酥。③二黄:黄连、黄柏。④双蛤:蛤蚧、蛤士蟆油。⑤穿厚杜:穿山甲片、厚朴、杜仲。⑥三蛇: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 ⑦人熊血:人参、熊胆、血竭。⑧虎豹羚羊梅花鹿:指4种一级保护野生药材品种虎骨、豹骨、羚羊角、梅花鹿茸。 3 21种三级保护野生药材品种名录、速记歌诀及注解 3.1 21种三级保护野生药材品种名录川(伊)贝母、刺五加、黄芩、天冬、猪苓、龙胆(草)、防风、远志、胡黄连、肉苁蓉、秦艽、细辛、紫草、五味子、蔓荆子、诃子、山茱萸、阿魏、连翘、羌活、石斛。 3.2 21种三级保护野生药材品种速记歌诀及注解紫薇丰萸①赠猪肉②,川味黄连③送石斛荆诃刺秦④赴远东⑤,胆⑥大心细⑦也难活⑧。 注:①紫薇丰萸:紫草、阿魏、防风、山茱萸。②猪肉:猪苓、肉苁蓉。③川味黄连:川(伊)贝母、五味子、胡黄连、黄芩、连翘。④荆诃刺秦:蔓荆子、诃子、刺五加、秦艽。⑤远东:远志、天冬。⑥胆:龙胆(草)。⑦细:细辛。⑧活:羌活。

全垦整地造林结合林下中药材种植效益双赢

全垦整地造林结合林下中药材种植效益双赢 摘要:2013年,我国中央财政启动了林下经济中药材种植补贴项目,基于此各地区积极响应,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林下中药材种植不争农地,充分、高效利用林地,提高了林地综合利用率,一定程度解决了长期以来林地经营水平不高、林业生产力低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兴仁县数嘎生态林场为例,对全垦整地造林结合中药材种植技术开展具体分析。 关键词:全垦整地造林;中药材;种植;林下经济 林下中药材是林下经济的代表,发展林下中药材,利用森林独特的生态环境,再加严格的生产标准控制,可生产出大批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优质中药材,比耕地种植出的中药材品质要好得多,可从源头上保证我国中药材的品质,对于破解“中医将亡于药”的尴尬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桔梗作为常用大宗药材,栽培技术简单、效益高,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利用林下土地资源优势,人工栽培桔梗,进行立体复合生产经营,可以提高林地产出,增加林农收入。 一、全垦整地造林结合中药材种植 1.林地选择与全垦整地造林。桔梗属于是深根性植物,适合在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生长,土壤最佳选择是沙壤土,

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处于6.5~7.0,生长季温度宜为10℃~20℃。可选择向阳背风缓坡或较平的幼林、疏林地,总体要求郁闭度为0.3~0.7。若是排水不畅,盐碱 过重,保水保肥性差的瘠薄林地十分不适合栽培。 现在规划造林的荒山上于2013年秋季进行砍灌割草炼山,其后用挖掘机进行全面整地,整地费用每亩投资240元,整地结束冬季进行造林。 2.树种选择与造林。因为荒山、荒地属于是特殊种植环境,加上区域气候大环境的影响,故而不是所有树种均适于种植于荒山、荒地上,需选择和区域气候条件相符的树种,即使相同地区,立地条件也具有差异,对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树种。同时,在选择树种时,还需要考虑树苗来源、劳动力资源、购买成本等,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方能够选择出性价比最高的树种。 3.中药材(桔梗)种植 (1)繁殖技术。①繁殖方法。在对桔梗进行繁殖时, 主要包括三种方法:一是直播法;二是育苗移栽法;三是宿根繁殖法。其中,直播法的应用最广,适合大量繁育秧苗。 ②播种时间。桔梗可于春、夏两季播种,春播最佳,植株的生长期长,产量、质量均要高于春播。桔梗可春播、也可夏播。春季播种应在5月中旬左右,即在地温达到15℃以上时播种,夏季应在7月下旬之前播种。当地以接雨水时(5月

《常用中药别名大全一览表》

《常用中药别名大全一览表》 紫草(硬紫草、大紫草、红条紫草) 麦冬(沿阶草、麦门冬) 地榆(黄瓜香、山地瓜、猪人参、血箭草) 银柴胡(牛胆根、沙参儿) 甘草(甜草根、密草) 紫草—新疆紫草(软紫草) 远志(细叶远志、小草) 白芷(香白芷、川白芷) 苦参(野槐根、山槐根、干人参、苦骨) 丹参(血生根、赤参、血参、红根) 丹参—甘西鼠尾(甘肃丹参、红秦艽、紫丹参) 人参(地精、山参、土精、神草) 土人参(水人参、参草、紫人参、福参) 党参(潞党参、汶党参、晶党参) 党参—球花党参(天宁党参、巫山党参、单枝党参)北沙参(莱阳参、海沙参、银沙参、辽沙参) 柴胡—狭叶柴胡(香柴胡、南柴胡、小柴胡、红柴胡)四叶参(山海螺、奶参、羊乳、轮叶党参) 西洋参(洋参、花旗参) 白薇(山烟根子、白马尾、老君须) 狼毒—大狼毒(格枝糯、乌吐、五虎下西山、矮红)狼毒—鸡肠狼毒(金丝矮陀陀、猫眼草) 狼毒—狼毒大戟(猫眼草) 太子参(童参、四叶参、四叶菜、米参) 白头翁(毛姑杂花、老公花、大将军草) 白头翁—兴安白头翁 板蓝根(大青根、大蓝根,马蓝根、土龙根) 玄参(元参、浙玄参、黑参、乌元参) 何首乌(赤首乌、山首乌、药首乌、夜交藤根) 川乌(鹅儿花、铁花、五毒) 土木香(祁木香臧木香、玛奴(藏语)) 木香—厚叶川木香(青木香、木香、广木香) 汉中防己(防己、青木香) 粉防己(汉防己、白木香) 黄芩(黄金茶、山茶根、烂心草) 三七(人参三七、田七、盘龙七、金不换) 菊三七(红背三七、土三七、破血丹) 石刁柏(小百部、山文竹) 百部—蔓生百部(药虱药) 漏芦(独花山牛蒡、和尚头花) 京大戟(龙虎草、将军草、九头狮子) 草乌(鸭头、药羊蒿、鸡头草、百步草) 麦冬—湖北麦冬(土麦冬、山麦冬)

浅析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313864009.html, 浅析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易龙 来源:《农家科技》2017年第05期 摘要: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林下种植一些中草药,所以使得中草药行业快速的发展,本文就来研究一下林下种植中草药的发展现状,以及为了更好的发展可以有哪些对策。 关键词:林下种植;药材产业;发展现状;相关对策 一、林下中草药产业现状 1.林下种植的种类 其实林下经济主要是分为两大类的:要么是林下种植,要么是林下养殖。首先说一下林下种植,其实他就是属于的是一种可以多项经营的体制,它主要还是利用林地本身的资源,再加上林荫下特殊的环境,这样就可以林业和农业同时进行了,目前林业种植主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这几种,可以在林荫下种药,或着是种菌,或者是种草,种菜,还主要是可以在林下种植粮食,这以上几种统称为林业种植。其实林业种植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它既可以促进林业的发展,还可以改善环境,增经济效益。所以,现在优越来越多人进行林业种植。 2.林下种植的优势 自从实行退耕还林这一政策后,本来农业的种植空间就不够,现在更是变得更加的少了,所以农业的空间在不断地减少,这样就造成了林业和农业之间有了很大的冲突。所以目前这种形式,既可以改善农业种植空间不够的问题,还可以达到种植中草药的目的,这样岂不是达到了双赢的效果。这样合理的对土地进行优化的设计,就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还可以是环境和经济保持稳定的发展,最后获得双赢,同样这种林下种植也可以增加林户的收入,结合以上几种优点来看,还是可以继续推广的。 3.林下种植中草药的发展现状 现在,好多地方的林户都开始实行林下中草药的种植,这有以下的几点优点:第一,现在,一些通过化学制药这门技术现在到了瓶颈期,第二,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真的是越来越恶劣,第三,现在的人们都比较注重养生,所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都是需要中草药的,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所以以上几点都是为林下种植中草药做了很大的铺垫。 二、林下种植中草药的效益分析 1.从生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有曰:黄芪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克)。 白术——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

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立竿见影! 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 山茱萸固脱3两(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

林下种植中药材

林下种植中药材 【篇一:林下种植中药材】 适合林间套种的几种材如下: 一、。 白芍是常用大宗,年需求量在2000吨以上。好种易管,4年,适合 林间套种,亩用种苗2800株,投资200元左右,亩产量600--800 公斤,已多年低谷,今年价格开始复苏,预计明后年价格开始大幅 反弹。 二、。 牡丹是多年生植物,年需求量在1000吨左右,亩用种苗7000-- 8000株,投资200元左右,适合林下套种。 三、夏枯球。 夏枯球是多年生植物,生长期半年,一次种植多年见效,适合林下 套种,亩用种2.5公斤,亩产球180公斤左右,产草200公斤,市 场价球10元,草1.5元。该用量较大,前景看好。 四、。 知母是多年生种植,生长周期2年,适合林下套种,亩产量280公 斤左右,目前市场价格15--18元。种植可用,亩用种子6公斤,种 苗种植,亩用种苗80公斤,生长期一年。 五、。 射干是多年生植物,生长期2年,适合林下套种,亩产量180公斤,目前市场价25--28元,种植可用种子4公斤/亩,种苗60公斤/亩。 近年有不少果农在果园中间套种中药材,并取得了一定的,现总结 如下,以供参考。 一、果园套种中药材应遵循的原则 多年的种植实践证明,不是哪个品种的中药材都能在果园中间套作,而是一定要根据药材和果园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否则会产生 不良影响。主要考虑:一是要根据不同果树与中药材的特性,组成 合理的田间。如选用的中药材品种要以耐阴性、浅根性为主;其次,配置比例要适当坚持果树为主,优势互补的原则;第三,要间套种 本地的特优、;第四,加强田间管理,互促互利,矛盾,以确保双 丰收。如有果农在果园的树下套种、知母、,就是地利用果林空间 和优势,进行立体开发的成功范例。 二、幼龄果树与中药材间套模式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 三七 【来源】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 【产地】主产于、西畴,广西田阳靖西、等地。多系栽培,以产者为地道药材。 【采收加工】第3-4年开花前或冬季果熟后采挖,以花前期采收质量佳。采收除去茎叶、泥土,剪下芦头、侧根及须根,曝晒至半干,反复揉搓,以后每天边晒边搓,待全干后放入麻袋撞至表面光滑即可。剪下的芦头、侧根、须根晒干后,分别称为“剪口”、“筋条”、“绒根”。 【性状鉴别】:三七被称之为“铜皮铁骨”。铜皮:指药材的外皮呈灰黄色,似金属铜的颜色;铁骨:指药材体重而坚实不易折断。三七外形略呈纺锤形或类圆锥形。表面灰黄或灰棕色,常有蜡样光泽,顶端有瘤状突起;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横切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皮部有细小棕色树脂道;气微,味苦而后微甜。

附注三七价格较昂贵,伪品较多,主要有: ①科植物莪术的根茎雕刻而成。 ②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根茎。“竹节三七” ③落葵科植物藤三七的块茎。 ④科植物高良的根茎,仿造三七的外形,用颜料酸性大红并掺了适量墨汁进行染色加工而成。“血三七” ⑤科植物三七的根茎。 ⑥豆科植物绵三七的块根。 ⑦以楝科植物苦楝树和冬青科植物熊胆木的叶,经煎煮所得提取液加入木薯粉,精心搓捏而成,然后置黄泥粉中搓滚。附注1、三七以“头数”论好坏。每斤能称的三七个数,称为多少“头”,“头”数越少价越高,质量越好。但据当地人称,目前由于过度追求个大,滥用化肥,有的三七只有十多头,但木心大,质量欠佳。 2、菊科植物菊三七的根茎,民间习称“土三七”。本品有止血作用,与三七相似。 冬虫夏草 【来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越冬幼虫体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产地】:主产于、、等省区。、、等省亦产。 【采收加工】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贵州药材有哪些

贵州药材有哪些

贵州药材有哪些 【篇一:贵州药材有哪些】 【篇二:贵州药材有哪些】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多高山河,地势起伏较大,全省西高东低,西部最高2900米,南部最低河谷仅137米,平均海拔约1000米。地形地貌深度切割,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生态环境复杂,自然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境内既含有丰富的温带植物成分,也含有丰富的热带植物成分,因此中药资源十分丰富。据文献记载,目前贵州中药资源已超过4500余种。下面介绍一下贵州道地药材、珍稀名贵药用植物、特有种药用植物、新纪录药用植物、药用新资源、栽培药材、大宗药材地理分布范围仅供药农参考。 贵州中药资源评价 在贵州开发利用的350余种中草药资源中,不少的品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如淫羊藿、头花蓼、太子参、丹参、天麻、天冬、射干、冬凌草、贯叶连翘、凤仙花、云实、吉祥草、绞股蓝、岩乌头、川桂、黄连、地榆、苦参等。有的品种是很重要的经济植物,如木姜子、山苍子、蜘蛛香、滇白珠、竹叶椒、香樟、五倍子、鱼腥草、魔芋、刺梨、猕猴桃、女贞等。有的品种是苗族、布依族习用的中草药,如黑骨藤、倒提壶、小花清风藤、岩白菜、八爪金龙、大血藤、五香血藤、万年粑、四块瓦、红活麻、响铃草、南布正、马蹄草、歪脚木、水血草等。有的品种可以绿化城市,保持水土流失,如女贞子、苦楝树、木姜子、杜仲、乌柏、泡桐、无花果等。有的品种还是园艺观赏花卉,如扇蕨、凤尾蕨、石斛、七叶一枝花、八角莲、天南星、南天竹、银杏、十大功劳等。 贵州药材种植建议

1、发展质优木本药材生产贵州的气候、土壤条件适合多种木本药材生长。杜仲、黄柏、吴茱萸、厚朴、乌梅是贵州传统的5大木本药材,以质量优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吴茱萸产量居全国首位。桃仁、木瓜、喜树、枳壳、栀子、银杏、川楝子、木蝴蝶、辛夷、官桂等也能提供相当数量的商品。结合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gap 基地建设,发展优质木本药材生产,有着广阔前景。 2、开发别具特色的小三类品种小三类品种是不属国家统管的地方品种,基本来源于野生。贵州是此类品种的著名产区。能出口的有钩藤、白藤、地榆、夏枯草、天南星等。供应国内的有独角莲、山豆根、乌头、小玉竹、土茯苓、黄药子、白茅根、百部、白及、石韦、鹿衔草、九香虫、斑蝥等。开发小三类品种既是贵药的传统,也是贵药的特色。 3、开发矿物药材品种贵州有矿物药78种,居全国第一位。除朱砂、雄黄驰名全国外,铅丹、代赭石、自然铜、胆矾、鹅管石、石膏、长石、钟乳石、云母、石英等都能提供商品。 贵州适合种植什么药材 1、资源种类 ①道地药材:是指主产地在贵州,具有质优、药用价值较高并在国内外有一定地位影响的中药,其代表品种有:天麻、石斛、杜仲、吴茱萸、半夏、南沙参、毛慈菇、白及、黄柏、天冬、首乌、银花、淫羊藿、五倍子、黔党参、桔梗、射干、艾纳香、金果榄、朱砂、雄黄等。 ②珍稀名贵药用植物:是指在贵州有分布,十分稀有并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药用植物,其代表种类有:乌天麻、竹节参、狭叶竹节参、珠子参、羽叶三七、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梵净山石斛、翅茎绞股蓝、峨参、云南翠雀花、狭叶瓶尔小草、贵州八角莲、金铁锁、湖北贝母、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昆明山海棠、平伐重楼、扇脉杓兰、金线兰等。 ③特有药用植物:是指目前在贵州省境内发现有分布并具有药用价值而我国其它地区乃至世界各地无分布的物种,其代表种类有:银背叶

中药300种常用非处方中成药

300种常用非处方中成药 一、内科用药 1.感冒类19味 风寒感冒类(注意没说应用的都是大标题共性的内容) 其实可以分三类下面我只分了二类,还有一类其实也可归纳为暑湿感冒. 1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环A同用可引起血药浓度升高. 2正柴胡饮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初起。孕妇禁用.外感初起. 3荆防颗粒:发汗解表,散风祛湿。主要记单独的能祛湿. 4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食积。 5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体弱者适应. 注意共同的使用注意,一般共性的考的较少,都以功效为主,各自的特点为辅来考. 风热感冒类 1羚翘解毒丸:疏风清热,解毒。注意是服用方法是可以芦根汤和温开水服用. 2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 3感冒舒颗粒:疏风清热,发表宣肺。使用注意事项中最多的一个,稍留意一下. 4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5银翘解毒片: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注意是服用方法是可以芦根汤和温开水服用.使用方法同羚翘解毒丸. 6小柴胡颗粒:散热解表,疏肝和胃。用于病邪犯少阳,寒热往来者。 7羚羊感冒片:清热解表。用于流行性感冒。 8感冒退热颗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等。主要用于执毒壅盛所致. 9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火热内盛,高热所致的.孕妇禁用这一点可以联系记一下.

10清热解毒口服液:清热解毒。用于热毒雍盛。 11清热解毒颗粒: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泻火。用于流行性腮腺炎及轻、中型乙型脑炎。 12抗病毒颗粒:清热解毒。用于病毒性感冒。注意同口服液区别,抗病毒颗粒剂在体内有一个崩解在释放的过程,比抗病毒口服液抗病毒的作用肯定要强. 13抗病毒口服液:清热祛湿,凉血解毒。孕妇及哺乳都禁用 14暑热感冒颗粒:祛暑解表,清热,生津。顾名思义,应用于感冒属暑热型. 2.咳喘类35味 含有婴粟壳类. 1止咳丸: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于肺,肺气不宣. 2克咳胶囊:止咳,定喘,祛痰。用于咳嗽。 3强力枇杷露:养阴敛肺,止咳祛痰。用于支气管炎咳嗽。 4咳喘宁口服液:宣通肺气,止咳平喘。用于支气管哮喘。老年人宜. 咳喘药中以上四个药均含罂粟壳,不宜过量或长久服用。 痰多阻肺和痰多类 1蛇胆陈皮胶囊:理气化痰,祛风和胃。用于痰浊阻肺。 2杏仁止咳糖浆:化痰止咳。用于痰浊阻肺。 3桂龙咳喘宁胶囊:降气平喘,止咳化痰。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 4二陈丸: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痰湿停滞。 5止咳橘红口服液:清肺,止咳,化痰。用于痰热阻肺。 6止咳枇杷颗粒:清肺,止咳,化痰。用于痰热阻肺。 7清肺抑火丸:清肺止嗽,化痰通便。用于痰热阻肺。 8清气化痰丸:清肺,化痰。用于痰热阻肺。 9橘红片:清肺,止咳,化痰。用于痰多不易咳出 风热咳嗽类

林下中药材套种技术措施

林下中药材套种技术措施 1、木香栽培技术措施 (1)选种。选用当年收获有光泽、饱满、无霉变、发芽率达80%以上的种子。播前在阳光下晒3—4小时,再用0.1%石灰温水浸种24小时后播种。 (2)选地。木香根粗可达5—7厘米,茎长50—70厘米,要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缓、土质疏松、有机质成份高的地块种植。 (3)整地施肥。一般要求在翻犁前,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5000公斤(或腐殖质10000公斤)、复合肥30公斤,在翻犁前作底肥施入土中,深翻40厘米,细耙至土无大块、无烂渣。 (4)理厢播种。一般土层较薄的需深理厢沟提土成厢播种,要求厢宽100—120厘米,若用黑地膜覆盖,厢宽可缩为80厘米,厢间沟宽30—40厘米,沟深20厘米,理厢要求土层均匀、厢面平整、沟直、土细。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在雨水来临前(10—20天前)播种。要求拉线打记,按行距28厘米、株距18厘米点播(包括破膜点)2粒种子于2—3厘米表土层中。播种后保持一星期播种土潮湿,保证出苗率。育苗移栽是木香栽培的提前种植措施,一般在开春后育0.1亩苗可移栽2.5亩大田。施入足量腐熟农家肥,按 1.5米开厢整地,使厢面土细、地平,将种子混入少量沙土分2—3次均匀撒上,再用齿耙轻梳厢面后盖上1—2厘米细面粪,再薄薄的盖一层松毛,浇透水后即可盖膜(盖膜采用小拱棚或打孔平铺都可)。以后每亩隔3—5天看墒面情况浇水管理。等苗长出2厘米方可梳去松毛。注意温高和干水时揭膜通风,等苗长到5厘米左右可揭去薄膜,这时可采用清粪水或复合肥兑水轻浇提苗,等第一场雨水下透后选晴天移栽到大田。 (5)田间管理。 播种后十天前后,要及时查苗补缺,保证不缺塘。到苗棵长到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去弱留强、移苗补差,按标准留一壮苗,并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木香苗期生长一般需要松土薅除杂草2—3次。雨后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结合松土除草,土壤水份适中,可在小苗期每亩施入20公斤复合肥,中苗期每亩施30公斤复合肥进行提苗。 及时防治病虫害。木香病害主要由于土壤坂结、地下水位高长期积水造成根腐。因此,雨季要保持厢沟的深度,使厢土通气、疏松,若发现根腐,可用波尔多液或甲基托布津喷施叶面防治。虫害主要有夜蛾幼虫、蚜虫、蚱蜢,可用敌杀死、速灭杀丁及时防治。 (6)采收加工。高产栽培肥田只需一年便可采收。一般种植需2—3年后在倒苗后的冬季采挖,采挖后适当晾置,可切成10—12厘米小节,在阳光下晒干,再用竹篮撞去粗皮即可销售。 关于“林下中药材套种技术措施”的内容,有相关问题请咨询中药材买卖通 2、秦归种植技术措施

常用中草药方剂

常用中药方剂 解表剂 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9克、甘草3克。【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脉浮紧者。 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30克、甘草15克。 【功用】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葱豉汤 【组成】葱白(连须)5条、豆豉30克。 【功用】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辛凉解表剂 桑菊饮 【组成】桑叶8克、菊花6克、薄荷3克、杏仁6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连翘6克、芦根6克。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伤风、感冒初起,咳嗽、头痛、微发热,苔薄,脉浮者。本方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以咳嗽为主者。 银翘散 【组成】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18克、薄荷18克、荆芥穗12克、豆豉15克、桔梗18克、生甘草15克、竹叶12克,芦根15克。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初起,发热微恶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

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目前常用本方加减治疗风热感冒、“流感”、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麻疹、“乙脑”、“流脑”以及腮腺炎等急性传染病初起而具有风热表证者。 麻杏石甘汤 【组成】麻黄6克、杏仁9克、生石膏24克、甘草6克。【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而见咳嗽、气急、鼻煽、口渴、高热不退,舌红苔白或黄,脉滑数者。常用本方配伍鱼腥草、黄芩、瓜蒌、贝母等,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以及麻疹合并肺炎。清热剂 清气分热剂 白虎汤 【组成】生石膏30克、知母9克、甘草3克、粳米9克。【功用】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用于外感热病之气分实热证,如高热、烦渴、大汗出、面赤,舌干苔黄,脉洪大或滑数及胃火引起的头痛、身痛、鼻衄等症。用本方加减,可治疗“流

中药材种植简介及方案

中药材简介 一、四季青 四季青又名冬青,冬青科植物。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常生于疏林中。其根和叶均可入药,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活血止血。 冬青为常绿乔木,可高达12米,树皮灰色或淡灰色,无毛,叶片革质,狭长椭圆形,边缘疏生锯齿,花单性,雌雄异株,花期5月,果期10月。 适于种植在向阳、温暖湿润的气候、土层深厚的肥沃土壤中。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常用)。 四季青除了药用之外,还可绿化,小苗全国各地苗圃均有售。 二、紫灵芝 紫灵芝又名中国灵芝。性平、无毒、微苦、无任何副作用,为上上品。生于洁净的山坡上,比较珍稀,全国量产有限。主用于调养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失眠等,长期服用能抗肿瘤、保肝护脏、延缓衰老,对人体有益无害,适合长期保健用。

一、中草药简介 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以根入药,祛瘀止痛,活血调经,降脂减肥,清心除烦。多年生直立草本,根肥厚,肉质,外面朱红色,内面白色。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的环境下生长,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广,中性、弱酸、弱碱均可生长,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 白术别名术,山姜,冬白术等,以根入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菊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肥厚,略呈拳状,茎直立,上部分枝,叶椭圆边缘有刺。喜凉爽气候,地下部的生长以26-28度为最适宜,排水较好的弱酸性粘土、弱碱性沙土均可种植,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 旱半夏别名地文,麻玉果等,块茎入药,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块近球形,叶柄下部有一白色或棕色珠芽。半夏根浅,喜温和、湿润气候,忌高温,夏季宜在不阴不阳中生长,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土或不太粘的土均可种植,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河南、湖北。 桔梗以根入药,止咳祛痰,宣肺排脓。桔梗科桔梗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喜温和湿润凉爽气候,苗期怕强光直射,需遮荫,适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主产于东北、四川、安徽,江苏也可种植。 板蓝根以根入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爵床科植物的根,二年生草本。适应性强,耐寒,喜温暖,适宜大部分地区的土壤,主产于江苏、甘肃等。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彩图

74.赤芍: 为芍药的一种。现今药材赤芍都为芍药组多种野生植物的根,经直接晒干而得。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芍药科。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性味:苦;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75.白芍:是芍药的一种,属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无毛。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 别名:金芍药、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 主治: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芍药科植物芍药(栽培品)及毛果芍药的根。 用药禁忌: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76.蒲黄: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狭 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 的花粉。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香蒲科。 别名: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 蒲草黄。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归经:肝经;心经;脾经。 功能:止血;祛瘀;利尿。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备痢;便 血;崩漏;外伤出血;心腹疼痛;经 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 血淋涩痛;带下;重舌;口疮;聤耳; 阴下湿痒。 用药禁忌:孕妇慎服。 77.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 仁。 功效分类:收涩药;补肾药;健脾药 科属分类:睡莲科。 别名:卵菱、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 乌头、水流黄、水鸡头、肇实、刺莲藕、刀 芡实、鸡头果、鸡头苞、刺莲蓬实。 性味:甘;涩;平。 归经:脾经;肾经;心经;胃经;肝经。 功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 主治:遗精;白浊;淋浊;带下;小便不禁; 大便泄泻。 用药禁忌: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滞不化 者慎服。

中药别名大全

紫草(硬紫草、大紫草、红条紫草)麦冬(沿阶草、麦门冬) 地榆(黄瓜香、山地瓜、猪人参、血箭草) 银柴胡(牛胆根、沙参儿) 甘草(甜草根、密草) 紫草—新疆紫草(软紫草) 远志(细叶远志、小草) 白芷(香白芷、川白芷) 苦参(野槐根、山槐根、干人参、苦骨) 丹参(血生根、赤参、血参、红根) 丹参—甘西鼠尾(甘肃丹参、红秦艽、紫丹参) 人参(地精、山参、土精、神草) 土人参(水人参、参草、紫人参、福参) 党参(潞党参、汶党参、晶党参) 党参—球花党参(天宁党参、巫山党参、单枝党参) 北沙参(莱阳参、海沙参、银沙参、辽沙参) 柴胡—狭叶柴胡(香柴胡、南柴胡、小柴胡、红柴胡) 四叶参(山海螺、奶参、羊乳、轮叶党参) 西洋参(洋参、花旗参) 白薇(山烟根子、白马尾、老君须) 狼毒—大狼毒(格枝糯、乌吐、五虎下西山、矮红) 狼毒—鸡肠狼毒(金丝矮陀陀、猫眼草) 狼毒—狼毒大戟(猫眼草) 太子参(童参、四叶参、四叶菜、米参) 白头翁(毛姑杂花、老公花、大将军草) 白头翁—兴安白头翁 板蓝根(大青根、大蓝根,马蓝根、土龙根) 玄参(元参、浙玄参、黑参、乌元参) 何首乌(赤首乌、山首乌、药首乌、夜交藤根) 川乌(鹅儿花、铁花、五毒) 土木香(祁木香臧木香、玛奴(藏语)) 木香—厚叶川木香(青木香、木香、广木香) 汉中防己(防己、青木香) 粉防己(汉防己、白木香) 黄芩(黄金茶、山茶根、烂心草) 三七(人参三七、田七、盘龙七、金不换) 菊三七(红背三七、土三七、破血丹) 石刁柏(小百部、山文竹) 百部—蔓生百部(药虱药) 漏芦(独花山牛蒡、和尚头花) 京大戟(龙虎草、将军草、九头狮子)

几种常见的中草药图片

几种常见的中草药图片 一.金银花 金银花全身都可入药,是国务院确定的名贵中药材之一。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保肝利胆的功能。临床应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头痛咽痛等疾病。 1.抑菌,金银花对葡萄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都有抑制作用。 2.金银花能与胆固醇进行中和,从而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 3.流行性感冒、肺炎、冠心病、高血脂等症。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效果 二..蒲公英 性味功能 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应用参考: 1.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鲜蒲公英捣烂敷患处。 2.慢性骨炎:蒲公英15克,酒酿1食匙,水煎混合饭后服。 3.痈疖疔疮: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地丁草各30克, 水煎服 三.鱼腥草 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的作用。夏天是痢疾的高发季节,鱼腥草虽不是“救命稻草”,但是经济又没有副作用,不妨一用:鲜鱼腥草150克,捣烂取汁,兑入适量白糖水后共约100毫升。口服每天2次,佐以白粥,一般三天后基本能恢复正常。但要密切观察,严重的脱水患者一定要去医院治疗。凉拌鱼腥草,对咳嗽和支气管炎患者有很好的食疗效果。冬天,用超市中买来的鲜鱼腥草根茎,洗净煮水,加入少量红糖,治疗小儿咳嗽也有明显的效果,比抗菌素要安全可靠。对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者,取鱼腥草100克,水煎取汁300毫升,加入少量食盐,分3次口服,每天1剂。三天后症状基本能缓解或消失,通过检查尿常规可以判断。另外,经常食用鱼腥草,可去小儿食积,增强抗病能力;患有心

中药材种类

中药材的种类 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而中药材又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据调查,全国用于饮片和中成药的药材有1000~1200余种,其中野生中药材种类占80%左右;栽培药材种类占20%左右。在全国应用的中药材中,植物类药材有800一900种,占90%;动物类药材100多种;矿物类药材70一80种。植物类药材中,根及根茎类药材在200一250种;果实种子类药材180~230种;全草类药材160一180种;花类药材60一70种;叶类药材50一60种;皮类药材30一40种;藤木类药材40一50种;菌藻类药材20种左右;植物类药材加工品如胆南星、青黛、竹茹等20一25种。动物类药材中,无脊椎动物药材如紫梢花、海浮石等有30-40种;昆虫类药材30一40种;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药材40—60种;兽类药材60种左右。 (1)各地生产经营的中药材种类 中药资源显著的地域性决定了我国各地生产、收购的药材种类不同,各地用药习惯不同,所经营的中药材种类和数量亦不同。全国各地生产、收购的中药材种类各具特色,构成了中药材区域化的模式。我国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以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居多,果实类药材次之。长江流域及我国南部广大地区以喜暖、喜湿润种类为多,叶类、全草类、花类、藤木类、皮类和动物类药材所占比重较大。我国北方各省、区收购的家、野药材一般在200一300种;南方各省、区收购的家、野药材约在300一400种。东北地区栽培(饲养)种类以人参、鹿茸、细辛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黄柏、防风、龙胆、蛤蟆油等为代表;华北地区的栽培种类以党参、黄芪、地黄、山药、金银花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黄苓、柴胡、远志、知母、酸枣仁、连翘等为代表;华东地区栽培种类以贝母,金银花、延胡索、白芍、厚朴、白术、牡丹皮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蝎子、蛇类、夏枯草、蟾酥、柏子仁等为代表;华中地区栽培种类以茯苓、山茱萸、辛夷、独活、续断、枳壳等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蜈蚣、龟板、鳖甲、半夏、射干为代表;华南地区栽培种类以砂仁、槟榔、益智、佛手、广藿香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何首乌、防己、草果、石斛、穿山甲、蛤蚧等为代表;西南地区栽培种类以黄连、杜仲、川芎、附子、三七、郁金、麦冬等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麝香、川贝母、冬虫夏草、羌活为代表;西北地区栽培种类以天麻、杜仲、当归、党参、枸杞子等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甘草、麻黄、大黄、秦艽、肉苁蓉、锁阳等为代表。海洋药物以昆布、海藻、石决明、牡蛎、海马等为代表种。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主产品种。中药材的大多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经营调拨,全国药材系统每年都要举办药材商品交流会。在全国交流会中交流的中药材一般在800一1000种,最多达几千种。在全国经营的药材品种中,常用药材大约500一600种,少常用药材200种左右,不常用药材约100种,还有少数冷门药。从各地经营规模来看,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一般为700一800种,中小城市一般在500一600种,县及县以下为300一400种。上海是我国经营药材品种较多的地区,据记载,最多时可达几千种。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我国的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简称地方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先后颁布了6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63年第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到1995年版,收载药材种类明显地增加。

林下种植实施方案

林下种植实施方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林下种植实施方案为充分利用林下土地和空间,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县农委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现就我公司发展中药材林下种植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科技支撑、充分利用郁闭的林地资源,加快发展以黄连、为重点的林下中药材种植,狠抓“专家+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建设,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实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带动镇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发展目标 2010年—2011年,预计开发梁家堡基地1000亩进行林下中药材栽培;2011年—2015年,向全县推广开发林下种植1万亩进行栽培。 三、规划布局 发展林下经济须合理规划,搞好试点,逐步扩大,以点带面,形成规模。结合我镇林地面积及分布情况,重点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区,栽培大球盖菇食用菌,通过“专家+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优先发展示范村,实施辐射带动发展,尽快形成发展规模。 四、生产模式 发展林下经济模式,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就我公司现有生产经验和市场前景看,可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生产模式:在郁闭的林荫下种植名贵中药材,技术成熟,市场潜力大,收益非常高,是荫蔽林地种植的首要模式。 五、经营模式

公司模式:即公司+专家+基地+农户。由专业公司提供良种(原料)、技术、防疫和产品回收,农户负责提供林地和劳务,收入稳定可靠,这是林下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主导经营模式。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是公司成立由分管生产技术的邓总任组长、科研技术部负责人任副组长、生产部和基地负责人为成员的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领导小组,负责对基地发展林下经济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和协调。 二是明确分工,通力协作。根据我县森林覆盖和中药材发展的实际,选择适宜我公司发展林下种植的生产模式,并成立以专家接受为主的技术指导小组,下派到基地,全面负责林下中药材种植的技术服务的现场指导协调工作。 三是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公司与基地签订责任书,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把林下中药材种植工作作为基地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考核评比,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管理人员、科研技术人员给予重奖,对完不成任务的管理技术人员不但要给予通报批评,而且还要扣除工资福利。 (二)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根据我基地的自然条件、林地资源等实际情况,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把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与中药材种苗培育相结合,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科技推广项目相结合,与扶贫开发农民万元增收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发掘林下中药材种植的发展潜力。努力探索和推广符合我们县的实际,适宜我公司发展的林下种植生产模式,提高林下种植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重点推荐6个品种(中药材)

2012年重点推荐6个品种 旱半夏:以块茎入药。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等功能,外用治痈肿、止血,是生产多种止咳化痰中成药饮片、剂、露的主要原料,市场需求量大。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荫蔽环境,可与果树、高秆作物间种,块茎直播,可连作。春季2~5月和秋冬季10~12月均可播种,全生育期6~7个月。常年亩产量150公斤左右,商品现价为90~110元/公斤。 车前子:以子仁及全草入药。具有利尿通淋、祛痰止咳、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喜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山坡、田地均可栽培;种子直播或育苗移栽,可连作。春季3~4月和秋冬季9~11月都可播种,全生育期4~5个月。常年亩产子仁200公斤左右,全草150公斤左右,商品现价为子仁18~20元/公斤,全草4~5元/公斤。 板蓝根:以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能,对治疗流感、脑炎、肝炎有特效,药用量大,并可作保健茶饮用。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砂质、红壤土、黄壤土均可种植,忌积水,种子直播,可连作,易种好管。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全生育期6~7个月。常年亩产量300公斤左右。商品现价为15~17 元/公斤。 薏苡:以果仁入药,为药食两用药材。具有键脾补肺、清热排浓的功能,是食品厂家制“八宝粥”等罐头的重要原料,近年其商品走进各大超市。对土壤要求不严,忌积水,种子直播。春夏季3~6月可播种,全生育期为4~5个月。常年亩产量250公斤左右,商品现价为20~22元/公斤。 牛膝:以根入药。具有活血散瘀、消痈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喜阳光充足和干燥的环境,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种植为好,种子直播。春夏季3~7月可播种,全生育期为5~6个月。常年亩产量350公斤左右,商品现价为17~19元/公斤。 丹参:以根入药。具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镇静安神、凉血消肿等功能,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主要药材。以疏松肥沃、排灌水方便的砂质土嚷种植为佳,块根栽种。春季2~4月栽种,全生育期为8~9个月。常年亩产量400公斤左右,商品现价为16~18元/公斤。 中药材市场持续疲软 字号:小大 2012-08-14 10:13 来源:医药经济报作者:胡存云点击:21961 Tags:中药材市场药材价格 核心提示: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市场安徽亳州交易大厅里的中药材价格普遍都在下跌,除了三七和冬虫夏草几个少数品种在上涨外,超过80%的中药材都在降价,像白术的价格就下降了70%。白术最高的价格在60~70元/千克左右,目前只维持在20元/千克。估计新货上市还要继续下跌,大概在15元/千克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