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基础及其理论贡献评述

行为经济学基础及其理论贡献评述
行为经济学基础及其理论贡献评述

行为经济学基础及其理论贡献评述

何 大 安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5)

摘要:行为经济学可谓是继新制度经济学之后进一步将经济理论分析由讲台推向现实蹬一个经济学流派。2001、

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及2001年美国Clark 奖均授予行为经济学家的这一事实,反映了主流经济学对行为分

析方法的认可。本文拟结合主流经济学的分析难题对行为经济学的基础架构作出解析,在对预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评述该学派之于经济理论发展的贡献。鉴于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在研究方法、内容等方

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叉,本文的分析会在一定范围内涉及到实验经济学;但本文的重点是介绍行为经济学,只是

在对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贡献作出评论的某些场合阐述一点个人见解。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不确定性;偏差;非理性决策;实验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04)12-0004-07

收稿日期:2004-10-26

作者简介:何大安(1957-),男,安徽安庆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①理性假设分为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传统经济学以完全理性假设为分析前提,新制度经济学则是以有限理性为分析前提。就人的抉择行为研究而论,主流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分析是不考虑非理性抉择的,而行为经济学则主要是以不确定条件下的非理性抉择作为研究对象的。

一、引言

在经济学说史上,自从出现了“瓦尔拉斯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明显存在着一条力图证明“经济系统在何种状态下达到均衡以及人的决策在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实现最优”的主线。围绕这一主线,经济学家们曾通过各种假设和实验以说明经济系统在某些条件配置下的供求均衡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均衡价格的存在。客观地说,近两百年来经济学说的发展大体上是围绕这一主线进行的。

现代经济学在重视逻辑和数学推理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不确定因素的研究。19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 )曾运用逻辑和数学工具,从个体的一系列十分严格的公理化理性偏好的假设出发,创立了著名的期望效用函数理论。嗣后,阿罗和德布鲁(Arrow and Debr eu )将这一理论纳入瓦尔拉斯均衡的分析框架,进而对不确定决策提出了可供人们进一步研究的分析范式。于是,现代微观经济学被构筑于较严密的公理体系之上,经济学家越来越偏好于运用先进的数学工具来建立经济学模型,并由此展开对包括宏观、金融、计量乃至于对政治、法律、家庭、婚姻、犯罪等问题的研究。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Gary S .Becker )就曾将经济分析拓宽到广泛的社会政治生活层面,使经济学成为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显学”。

但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是以理性假设为前提的①

,以理性假设建构的期望效用理论不能全面而 第12期总第158期

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No .12Vol .158

2004年12月BUSINESS ECONOMICS AND ADMINISTRATION Dec .2004 

有效解释人类的行为,尤其是不能解释金融市场中的决策行为。按照期望效用理论,人类的决策行为存在着内在偏好的有序性和一致性,行为本身始终贯穿着效用最大化原则。对此,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提出了很多非难。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成果引入了经济学分析,对不确定条件下的风险决策展开了研究;实验经济学则采用“取景”模拟的方法以搜集数据并利用计量分析工具来进行研究。随着理论分析开始关注人类行为本身的研究,修补经典经济学理论关于理性、效用函数、市场结构、技术和信息等的理论思维倾向便逐步明朗起来。不过,行为经济学并不是否定理性行为,而是要说明人类活动中的非理性行为的存在。在他们看来,经济学世界不应该由理性决策分析独占,而应该由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共同构成;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每个人在面对复杂情景和问题时都会采取捷径或应用部分信息来进行决策,人的决策是一个结构化和连续性的过程,因而决策的非理性是一正常性存在。对于期望效用理论所阐述的经验规则,行为经济学通过大量精心设计的社会学、心理学实验对这些经验规则原理加以识别,认为以这些经验规则为主要特征的直观推断会产生严重的系统性偏差,据此,行为经济学提出了旨在纠正这种偏差和论证非理性决策存在的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 )。

准确地说,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架构是建立在批评传统经济学依据经验规则进行直观推断的偏差之上的。针对这种偏差的剖析,行为经济学构筑了自己的理论分析基础,并采取了将经济学理论运用于动物行为实验的方法,从而证明人类非理性决策的存在。本文将围绕这种偏差分析,对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方法和贡献作出评述。

二、基础:建立在认知心理学之上的偏差分析

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经济人完全理性和自利性是两个基本假设,这两个假设的合乎逻辑的推论,是人们会合理利用掌握的信息来预估将来行为所产生结果的各种可能性(偏好的内在有序和一致),然后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但在现实中,人的实际经济行为与这些假设是不符的,因为,当人在复杂环境和不确定因素影响下进行决策时,大多数人都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不太会对自己的决策进行理性计算,也没有时间去考虑各种行为结果的概率问题。这就是行为经济学关于期望效用理论的经验规则与现实决策之偏差的解说。

我们之所以认为行为经济学的预期理论是建立在对传统经济学批评的偏差分析之上,是因为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与已故的阿莫斯·特维斯基合作发表的著名论文“预期理论:风险下的决策分析”,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思想①。在这篇论文中,他们把心理学引入了经济学分析,将行为主义意义上的功利原则重新引入经济理论分析,使行为经济学重现了“自然人快乐”的基本假设②。显然,问题分析的基本假设发生了变化,分析结论便会随之发生变化。

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经济活动的范围;另一方面,它并非简单意指人对快乐和痛苦的经验感受,而是蕴涵着人从功利原则出发对随机性事件之决策取舍的宽泛哲学含义。正是由于放宽了分析范围并给予功利原则以宽泛的含义,行为经济学才有可能以此立论来批评传统经济学将功利最大化等同于效用最大化,才有可能将功利原则运用于行为主义的经济学分析,从而揭示出人的行为活动中的非理性决策。为了否定传统经济学所谓人之行为决策存在着内在有序偏好和一致性的经验规则,卡尼曼和特维斯基通过认知心理学实验认为,人们通常会根据事件A 的相关数据和信息来预估事件B ,从而产生相似性(representativeness )偏差;人受记忆能力或知识水平的制约,并不能对所有必须考虑的信息都能作出正确的评估,他们通常只能利用自己熟悉或能够想象到的信息来进行直觉推断,这种只利用部分信息进行决策将会产生信息的可利用性(availability )偏差;人们对特定对象预估进而决策时,倾向于选择一个起始点或参考点,但由于复

5第12期何大安:行为经济学基础及其理论贡献评述 ①②在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出版以前,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假设都是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基础的,前者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人理性,后者的基本假设是自然人快乐;但到了马歇尔之后,由于快乐被转义为可测量的效用,于是,行为主义意义上的快乐便被逐出经济学师门;经济学所说的功利最大化是指效用最大化,心理学所说的功利最大化则通常是指行为主义意义上的快乐最大化。

Kahneman ,D .and A .Tversky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decision under risk [J ].Econometrica ,47(2),1979.这篇论文影响甚大,可视为行为经济学的圣经。

杂事件在不同点上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如果人们对参考点的选择或调整不充分,便会在决策中对风险评估产生一种锚定(anc horing )效应偏差;同时,人的决策还会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当自己的观点与群体的观点相佐时,他们往往会认为主流观点信息充分或预测正确,这种轻易放弃自己观点而追随主流的行为极易产生认识偏差。

对以上诸种偏差的理解很重要,它是预期理论解释人类行为存在非理性决策的理论基础。在以下的分析中,我们还会对以上偏差引致人的决策行为作出进一步的解读,以说明行为经济学如何通过这些偏差的研究来论证传统主流经济学完全理性假设下经验规则的决策与现实决策之间的偏差。

现代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给行为经济学解释人类心理活动在处理和加工信息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人的认知水平取决于主体和环境并且会影响决策的研究结论,卡尼曼和特维斯基认为在不确定条件下,认识偏差的存在会致使人的判断或决策出现以偏概全、以小见大的情况,也就是说,现实中的人们通常只是重视以直观性现象为依据的条件概率,或者说是按小数法则而不是按大数法则来决定自己的决策,卡尼曼和特维斯基还对锚定效应、相似性偏差、从众行为效应等进行了分析,其研究结论无一例外地证明人的决策都是在特定心理活动支配下处理和加工信息的结果,而不是在传统经济理论的最优行为假设模式下进行决策的。

不仅如此,行为经济学进一步认为人的决策有着直觉偏差的同时,还伴随着以确定性效应和分离性效应为主要内容的依附性偏差(dependence biases )。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对确定性效应的解释是借助于对边沁的功利概念来解析的,他们把边沁意义上的功利概念称为体验性功利,将现代意义上的功利概念解说为决策功利;为了明确显示出与传统经济学用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量化功利方法的不同,他们把功利区分为当下的功利(Moment -utility )和记忆中的功利(remember utility )之两种形式;认为人的行为及其决策依赖于对过去行为结果的确定性回忆,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面临风险进行决策时,这种确定性效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联系具体的经济行为,他们认为,人在面对有可能出现盈利的前景时,过去同这种盈利相类似的记忆就引发了确定性效应,于是人会产生风险规避的行为偏好,而在面临有可能出现亏损的前景时,却有可能使人产生偏好风险的决策。另则,就不同的选择前景而言,人们的分析评估会经常剔除掉不同前景中的相同因子,并且剔除方法不确定,因而人的偏好和决策就会产生不确定性的分离效应。分离效应会同确定性效应一起构成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评估和决策的依附性偏差框架。

行为经济学关于人对未来事件的评估和决策的偏差分析,是通过大量的心理学、社会学实验展开的,这一点与实验经济学是雷同的。实验经济学同样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完全理性的行为经济人假设,而以一些行为的实证命题作为理论和实践探讨的出发点。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农·史密斯(Simth )就认为传统经济理论的评价是运用逻辑演绎和来自计量经济学的统计验证,但这种高度抽象简化的“假设—推理”的理论模式所利用的自然市场数据存在两大缺陷:一是作为检验根据的经验数据不具有历史的重复性,一是经验性数据不具有整体性;这些缺陷会导致人的行为决策的偏差,而运用实验工具则具有重复特性和控制特性的两大优点①;复制能力可以克服一次性观察普遍存在的偏差,控制能力则有可能得到有关理论验证更纯粹的经验数据。由此可见,无论是行为经济学还是实验经济学都主张利用实验方法来纠正纯粹逻辑演绎和数学推理所产生的偏差。

诚然,行为经济学的偏差分析是建立在以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认知心理学之上的,而实验经济学的偏差分析则是以重复实验来获取吻合于实际的经验数据为主要内容的;尽管这两大理论有关行为决策的分析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区别,但两者在强调入的实际行为决策与传统经济学效用函数理论所设置的经验规则模型之间相去甚远这一可观察的事实上,却是殊途同归的。

三、理论:建立在偏差分析之上的预期学说

6 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2004年①Simth ,V .L .Economics inthelaboratory [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4Winter .

当今流行的行为经济学理论最耀眼的部分,是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将心理学运用于经济学分析而建立的预期理论。但就形成预期理论之基础的偏差分析而论,早期行为经济学关于刺激个体行为选择之增强物的实验分析,应该是预期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之一。作为核心概念的增强物,可以理解为“增加个体行为选择发生前的涉及未来再发生机率的一种刺激”①,早期行为经济学强调个体对不同增强物间行为的分配会受到环境和生理因素的调节,选择行为存在着偏差。

关于选择行为的偏差问题,早期行为经济学是通过试验所设置的情境来展开讨论的。倾向性的观点是认为影响选择的事件发生机率有高有低,当影响某一选择的事件有两个以上时,如果情境要求高机率事件多发生一点,此时它就会增强低机率事件,于是行为选择的偏差就出现了。这个理论观点的推论是:个体的偏好行为通常是以某种比例存在的,如果环境和生理因素发生变化,个体的偏好行为就会出现偏差,即受高机率事件影响的行为选择不一定会发生,反之亦然。这就说明了增强物的不确定性。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来看问题,早期行为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选择的分析和研究属于学习理论,但由于他们所探讨的问题太偏向于经济学,因而没有引起心理学家的关注。

不过,学习理论的发展使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认识到心理学与经济学原本存在着相通的地方。心理学家讲的个人体会是追求最大的满足,经济学家则说个体想得到的是最大的效用;心理学家指出了高低机率不同的事件,经济学家则认为偏好反映个体的体会。正是因为存在着这些相通的地方,行为经济学在1970年代获得了发展。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预期理论的产生与早期行为经济学之间有着理论承接关系。

预期理论的实质可以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著名论文题目中的解释词“风险下的决策分析”来定位。该理论有关决策过程的分析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事件的发生和人们对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第二阶段是评估和决策。卡尼曼和特维斯基认为,在这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中,人们对事件的预处理、评估、简化和整合存在着以上所论述的偏差,因为人们在预处理和评估的过程中会受到特定情境中的高低机率事件的影响,在简化和整合过程中会剔除极有可能引起偏差的相同因子,进一步说,不同的简化和整合方法在导致人们认识偏差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人的非理性行为。但是,要在偏差分析的基础上论证非理性行为的存在,必须在大量实例的基础上对传统经济学有关理性决策的经验规则及其理论提出挑战,并对不确定条件下的非理性决策给予新的理论解释。

长期以来,纽曼、摩根斯坦和萨维奇(Savage )预期效用理论的替代公理,一直是解释不确定条件下决策的经典理论,这一理论以严密的逻辑和数学分析为基础论证了相同效用的决策由等同的概率决定。但是,法国经济学家198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莱斯(Allais )通过一系列可控实验,提出了著名的“阿莱斯悖论”。这个悖论说明:“现实中的人们面临风险时并不总是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选择行为也不是完全依据概率行事。金融市场反映了“阿莱斯悖论”现象的普遍存在,它揭示了人们的行为决策存在着同行为最大化相背离的非理性情况。对这一悖论作出合理解答的,应归功于卡尼曼和特维斯基。

卡尼曼和特维斯基认为,人在某些场合是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决策者,而在另一些场合则是偏好风险的非理性的行为决策者。他们据此论证以上观点的预期理论是用权重函数和主观价值函数来描述人之效用的。权重函数描述了预期中单个事件的概率变化对总体效用的影响,主观价值函数则直接反映预期结果与人的主观满足大小之间的关系。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只是由效用函数决定,而是由权重函数和价值函数联合决定。针对阿莱斯悖论,卡尼曼等人认为效用评价是基于S 形价值函数中的一个参照点W O ,若未来事件的结果W 大于W O 则效用函数曲线为凹,若W 小于W O 则效用函数曲线为凸。他们以认知心理学中的“损失厌恶”作为一个主要分析概念,强调人们对于大于参照点的“赢项”和小于参照点的“输

7第12期何大安:行为经济学基础及其理论贡献评述 ①西方学者有关增强物的定义众说纷纭,在此不宜展开。参见Hull ,C .L (1943)Principles of behavior New Y ork :Appleton -Century -Crofts .;M eehl ,M .A .,On the circularity of the la w of effect [J ].Ps ychological Bull etin ,1950,47,52-75.;Timberlake ,W .,and Allis on ,J .Response deprivation :Anempirical approach to ins trumental perfomance [J ].Ps ychological R eview ,1974,81.146-164.

项”的评价不对称①,从而刻画了人们对自身福利水平的减少比增加更加敏感的倾向。基于实验和调查所得出的以上理论性结论,卡尼曼等人指出,现实中的行为决策人并非都按“大数定律”这一概率法则决策,而是有可能根据“小数定律”(自己已知的少数例子)来作推测。因此,行为决策人在某些情况下是遵从“损失厌恶”准则而不是遵从“风险规避”准则。效用函数存在着拐点这一事实解析了“阿莱斯悖论”。

有必要说明的是,以上关于“赢项”和“输项”的描述是以“损失厌恶”这一心理概念为基础的,它体现了人的认知偏差及其程度问题。尽管在卡尼曼等人的理论表述原意中“赢项”和“输项”分别是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的结果性事件,但它们反映了决策者对事件期望值的认知心理及其偏差。因为,在“赢项”表征的凹状曲线中人是按理性进行决策(传统经济学观点),而在“输项”表征的凸状曲线中人是按非理性决策。但无论怎么说,行为主体在认知能力和信息、环境的不确定性等方面总是存在着决策约束,他们对结果性事件“赢项”和“输项”的理解总是存在着认知偏差。与期望效用理论关于人们对不确定经济事件的效用评估是依据该事件所能带来的财富绝对水平的观点不同,卡尼曼与特维斯基从大量的认知心理实验的结果中发现,在S 形曲线中,曲线在正半轴表示盈利而负半轴表示亏损,其形在盈利和亏损范围分别呈凹、凸状,曲线的斜度在亏损范围比在盈利范围要陡②。传统经济学刻画的是理性行为,预期理论刻画的是贴近行为决策人的实际行为。不过,卡尼曼等人对S 曲线凹区域中决策人行为方式的理解,仍然是将决策人理解为有限理性决策者,只是在曲线的凹凸拐点WO 处才转化为他们所注重分析的行为决策者,即非理性决策者。在我们看来,这个拐点可以理解为理性向非理性转化的临界点。尽管卡尼曼与特维斯基并没有明确指出过这种转化。

认真比较一下预期理论与期望效用理论,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反映在效用是由价值函数还是由效用函数的决定方面。期望效用理论没有在财富效用函数曲线中标明拐点的存在(凹形曲线),因此,财富的较小变化时效用函数近乎线性,对于较小的风险,人们的行为方式及其决策就像是风险中性的。相反,预期理论通过价值函数对参照点下方财富水平呈上凹形而不是下凹形的解释,显示了人们对损失是风险偏好的,反映了价值函数光亮点的是参照值(W O )在斜线上的间断点。这个间断点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在结果性风险之间进行选择时厌恶风险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拐点总是随财富的移动而移动的,就参照点的当前位置而言,它总是停留在可感知财富的当前水平上。

联系较为具体的经济活动来分析人的决策行为时,预期理论认为决策人的预期效用函数不是概率的直接加权,或者说个体在最大化效用加权和中的权重并不等于概率。据此,卡尼曼与特维斯基将概率转化为一种权重函数,该函数在客观上具有确定性效应,即高概率发生的事件被赋予较高的权重,低概率发生的事件被赋予较小的权重。尽管这些都属于主观概率判断,但他们通过许多实验证明了确定性效应会导致权重函数的非线性。这种非线性解释了权重由真实概率函数给定,在真实概率中极小概率下的权重是0而极大概率下的权重是1。人们在实际的行为决策中往往将极小概率的事件看成不可能,而将极大概率的事件看成是确定;极小概率和极大概率取决于个体的主观印象,这就容易使事件的权重变大或变小,容易夸大或缩小事件发生的真实概率,从而使人们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决策产生偏差。

预期理论关于风险下的行为决策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结论:(1)人们的行为决策关注的是财富的增量而不是财富的绝对量;(2)就等量财富的减少或增加而言,两者所产生的效用不相等;(3)在面临条件相当的损失前景时,人们通常倾向于风险偏好,而在面临条件相当的盈利前景时,人们往往倾向于风险规避;(4)前期决策效用影响后期的风险态度和决策,前期赢利可以增强风险偏好和平滑后期损失,前期损失会加剧后期亏损痛苦和提高风险厌恶程度。根据这些结论,预期理论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较为切合实际地解说了人类行为决策中的非理性现象,尤其是金融市场中的现象。

8 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2004年①②Kahneman ,D and A Tvers ky ,“Pros pect Theory :An analys is decis ion under ris k ”,Econometrica ,1979,47(2).

Kahneman ,D and A Tvers ky ,“Pros pect Theory :An analys is decis ion under ris k ”,Econometrica ,1979,47(2).

四、贡献:非理性决策及其行为的论证

现代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是解析了人类心理活动对信息的如何处理和加工。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通常要受性格、知识、文化结构背景以及环境和情境的影响,这些影响认知水平的因素会直接影响人的决策。但在心理学研究没有对认知过程作出以上分析之前,单纯的经济学研究一般是将人的认知当成独立于经济决策的外生变量来对待的①。于是,传统(主流)经济学忽略了人类心理活动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从而将整个理论体系建立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之上。理性经济人的逻辑归宿必然是仅关注人类行为的理性决策。纽曼和摩根斯坦运用逻辑和数学工具从严格的公理化理性偏好的假设出发所创立的期望效用函数理论,只是以公理的逻辑论证刻画了人类的理性行为,它并不能描述人的实际行为。卡尼曼与特维斯基认为,虽然期望效用理论对某些简单而明显的现实选择作出了精确的描述,但人类的决策问题十分复杂,必须考虑心理因素对行为决策的影响。相对于期望效用理论,行为经济学通过将心理学与经济学相融合的分析方法,的确是把不确定条件下个人决策行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行为经济学阐释的不确定条件下的个人选择规则有助于说明人类非理性决策的存在。例如,人们以熟悉事件A 的相关信息来预估事件B 的相似性效应规则,受记忆和知识水平牵制而产生的以部分信息为依据进行决策的可利用性效应规则,倾向于选择一个起始点或参考点来进行风险决策的锚定效应规则,追随主流行为的从众心理规则,以偏概全和以小见大之行为决策的小数规则,均是传统经济理论难以解释的反常规则,但预期理论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对这些规则的解释却作出了很好的说明。行为经济学并不认为人的行为决策都是非理性的,人们不会都是不进行任何理性思考而进行冒险投资,只不过是人们经常性的思考方式偏离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决策模型。对于这些偏离传统经济学理性决策模型的思考方式的分析,构成了不确定条件下个人选择规则的研究主题。

以预期理论描述不确定状态下非理性决策构成的理论支撑点而论,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关于权重函数和主观价值函数联合决定人们对待风险态度的论述,其贡献在于,一方面说明了单个事件的概率变化对总体效用的影响,另一方面说明了人们的预期结果与主观满足大小之间的关系。按照主流经济理论,人们在面临不确定状态时的偏好必须满足纽曼和摩根斯坦公理化体系的诸如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和独立性的要求,这样的要求实际上规定了经济理论在进行效用分析时有关财富或消费的研究不可以出现负值,也就是说,效用函数在主流经济理论的视野中始终呈凹形状;凹形状的效用函数曲线所揭示的只是人们对待风险决策的“风险厌恶”态度,它并不能解释现实中存在的“风险偏好”。对此,预期理论将价值函数、权重函数与效用函数置于同一分析框架,通过参照点变动形成拐点的分析,说明了反映效用的价值函数是一条在拐点处发生转向的凹凸形曲线,从而为不确定状态下的非理性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确定条件下的个人选择规则以及非理性决策的论证,对于解说金融市场中的“错误定价”问题是很有启发的。行为金融学大师罗伯特·希勒(Robert J .Shiller )在《非理性繁荣》一书中,曾以1929和1987年世界两次巨大的股市震荡为背景,认为股市中由于存在着诸如催化因素、反馈环、放大机制、连锁反应等作用,投资者的心理依托会受到来自对社会压力、媒体、权威等的过度信任的强烈拉动,他们会受到从众行为、信息层叠、信息口头传播、新闻报道、社会注意力等因素影响②。他在全书的分析中坚持这样一个基本观点:股市中的投资者作为一个集群所产生的决策结果,当面临股市的飙升或暴跌时,通常表现为一种非理性决策。希勒关于人们在股市中非理性决策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是吻合于卡尼曼等人有关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决策过程中对理性偏离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的;这不仅反映在催化因素、反馈环、放大机

9第12期何大安:行为经济学基础及其理论贡献评述 

①②参阅罗伯特。希勒《非理性繁荣》一书的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2页,第36-58页,第69-78页,第115-125页,第126-139页。

凯恩斯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曾利用过心理预期概念对经济问题展开了分析和研究,但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心理预期不是建立在充分论证的认知心理学基础之上的,以后的经济学家也没有针对人类心理活动如何影响人对信息的处理和加工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关于凯恩斯的预期学说,参见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译本第42—46页,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制、连锁反应、心理依托等的解释是以人的认知为基础的分析方面,而且这些分析中明显包含着行为经济学关于相似性效应、可利用性效应、锚定效应、从众心理等行为选择规则。因此,撇开希勒的研究结论正确与否不论,显然,行为金融学的思想渊源是来自行为经济学的。

较之于传统主流经济学理论,行为经济学关注的是个体的选择行为。由于经济理论中的理性假设是以群体为单位的,其预测并不要求所有的个体都保持理性,因而行为经济学在对个体行为动机研究时常常利用动物实验来论证非理性决策①。严格来说,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所建立的预期理论是深受这些实验分析影响的。例如,James Allison 和Justin E nglish 就曾发表过一篇涉及讨论生产函数的论文,他探讨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动物身上的可行性,结论是在非人类的受试者身上也可探讨个体经济学理论,也就是说,从动物身上的行为选择规则可以推断到人的身上②。这种独特的研究对经济理论发展的贡献,是增进了行为研究的知识和分析架构,它提供了一些新的解释倾向和用于说明增强物与实验程序之间的关系。预期理论正是从这些动物实验中得到了莫大的启迪,并通过效仿动物实验模式对人的选择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学、心理学的实验,从而将个体行为的非理性决策提升到较高的理论层次。

非理性决策是一个现实中始终存在但长期以来被主流经济学摈弃于理论分析框架之外的问题。一个不包括非理性决策的经济选择理论,很难贴近现实地解释经济事件的形成原因和发生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制度经济学曾经将新古典经济学戏称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黑板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强调个体行为的非理性决策,是向传统主流经济学基础之一的经验规则有效性提出了非常严肃的质疑。这个质疑的立论之所以成立的现实背景,是以新经济中的人们时时刻刻处于高风险之中为依据的;在今后的个体化经济中,行为决策将不可避免地取代理性决策;随着高风险无处不在的个体经济的充分发展,倘若仍将供求定价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经济活动行为的理性选择尺度,那么,不仅会出现市场失灵、政府失灵,而且会出现市场和政府的同时失灵。这就是非理性行为学说的一般结论和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Kahneman ,D .and A .Tversky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decision under risk [J ].Econometrica ,1979,47(2).

[2]Meehl ,M .A .On the circularit y of the law of effect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50,(47).

[3]Baum ,W .M .On t wo types of deviation from the matching law :Bias and Undermatching [J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1974,(56).

[4]Rachlin ,H .On the tautology of the matching law [J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1971,(15).

[5]Allison ,J .,and English ,J .The behavioral economics of Production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1993,(56).

[6]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译本)[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7]罗伯特·希勒.非理性繁荣(中译本)[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鲍观明)

10 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2004年①②All is on ,J .,and English ,J .(1993).The behavioral economics of Production .J 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56.西方学术界通常将经济学理论用于动物行为上的实验分析称为行为经济学,最流行的实验是设置某种情境来考察大白鼠之于增强物的行为反应,并以此来推断个体的行为选择。参阅Baum ,W ·M .On t wo types of deviation from the matching l aw :Bias and Undermatching [J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 ys is of Behavior ,56.;Herrns tein ,R .J .,and Vaughan ,W .(1980).Meliorati on and Behavioral Allocation .In J .E .R .Standdon (ed .).Li mits t o action :The all ocation of individual behavio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R achl in ,H .(1971).On the taut ology of the matching law .J 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 ysis of Behavior ,15.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综述 一、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所谓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人类行为 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 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 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80年代以后,以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为首的经济学家,从进化心 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既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凡事皆从自私自利的角度 出发。以此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 行为经济学形成于199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维·莱布森(DavidLaibson),从 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 组合,研究市场上人性行为的复杂性,认为人也有生性活泼的另一面,即人性 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引导的成分。2001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将该学 会的最高奖两年一度的“克拉克奖(Clark Medal)”颁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马修·拉宾(Rabin Matthew, 1998),以表彰他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拉宾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 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人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002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坎内曼(Daniel Kahneman),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丹尼尔·坎内曼是“因为将心理 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行为”。 这说明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除此之外,阿 莫斯·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 1992)、爱德华(Edwards, 1954)等则提出将行为决定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并确定了研究的程序。西蒙(Simon, 1997, 2001)则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 三、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人类行为的“三个有限性”观点 传统经济学中,人类行为的标准经济模型有三个不现实的特征: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这是由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森德希尔·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提出。 2、储蓄行为中的“夸张贴现” 戴维·莱布森(David Laihson)的名望主要建立在他描述的有关人和金钱的一种“反常现象”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在人们的时间偏好中,短期贴现率往往大于 长期贴现率。夸张贴现抓住了这一特征,认为人们并不是理性的在一生中对开 支和储蓄统筹安排,而是从年轻到老年都负债。 3.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经济学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以行为经济学为基础 的行为金融学从广泛的社会学视角研究金融市场上的活动,认为人性行为中潜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行为经济学)【圣才出品】

第31章行为经济学 1.假设要求被实验者摇奖买票。告诉一组被实验者,他们有55%的可能性买到票,而告诉另一组被实验者,他们有45%的可能性买不到票。哪个小组更愿意摇奖买票?这种效应的名称是什么? 答:第一组被实验者更愿意摇奖买票。这种效应的名称是框架效应。实际上,两组被实验者买到票的可能性是相同的,但是针对第一组的表述属于正面信息框架,针对第二组的表述属于负面信息框架,根据框架效应,当衡量一个交易时,人们对于“损失”的敏感程度要比同等的“收益”大得多,人们会厌恶损失。 2.玛丽为自己的家庭制定了整周的膳食计划,而弗雷德负责每天购物。谁更愿意使得膳食多样化?这种效应的名称是什么? 答:玛丽更愿意使得膳食多样化,这种效应的名称是选择分类效应。人们在面临一次性选择时,一般会明显地愿意选择多样性而不是单一性。 3.设想一个中等规模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正试图决定为自己公司雇员的年金计划提供几种共同基金。提供10种共同基金好还是提供50种共同基金好? 答:根据经典消费者理论,人们偏好多样化,因此选择越多越好。但是更多的选择可能会误导雇员,以致雇员无所适从;此外,过多的选择也存在决策成本问题。因此,对于人力资源主管而言,提供10种共同基金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如果人力资源主管决定提供50种共同基金,则最好是将它们归并为相对更少的几类基金。

4.在正常的硬币投掷中,连续出现三次硬币正面的概率是多少? 答:在一次正常的抛掷硬币实验中,硬币出现正反面的概率都是0.5。由于每次抛掷硬币都是独立事件,所以连续三次抛掷硬币都出现正面的概率为:0.5×0.5×0.5=0.125。 5.约翰决定本周和下周各节省5美元和10美元的开支。然而,在下周来临时,约翰决定只节省8美元的开支。可以用哪种专业术语描述这类不一致性行为? 答:约翰的这类不一致性行为称为“时间的不一致性”。“时间的不一致性”是指在t 期为t+i期计划的行动方案,在t+i期到来时,实施该行动方案不再是最优的。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综述 一、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所谓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 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80年代以后,以理查德 泰勒(Richard Thaler)为首的经济学家,从进化心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既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凡事皆从自私自利的角度出发。以此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行为经济学形成于199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维 莱布森(DavidLaibson),从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组合,研究市场上人性行为的复杂性,认为人也有生性活泼的另一面,即人性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引导的成分。2001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将该学会的最高奖两年一度的克拉克奖(Clark Medal)颁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马修 拉宾(Rabin Matthew, 1998),以表彰他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拉宾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人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 坎内曼(Daniel Kahneman),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丹尼尔 坎内曼是因为将心理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行为。这说明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除此之外,阿莫斯 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 1992)、爱德华(Edwards, 1954)等则提出将行为决定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并确定了研究的程序。西蒙(Simon, 1997, 2001)则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 三、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人类行为的三个有限性观点 传统经济学中,人类行为的标准经济模型有三个不现实的特征: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这是由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理查第一文库网德 泰勒(Richard Thaler)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森德希尔 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提出。 2、储蓄行为中的夸张贴现 戴维 莱布森(David Laihson)的名望主要建立在他描述的有关人和金钱的一种反常现象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在人们的时间偏好中,短期贴现率往往大于长期贴现率。夸张贴现抓住了这一特征,认为人们并不是理性

资产定价主要理论及其发展历程综述

资产定价主要理论及其发展历程综述 资产定价理论是金融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金融学研究中最系统、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之一。资产定价与公司财务、金融市场及机构一道构成了现代金融学的三大核心研究领域,其理论价值和实证魅力对众多的研究者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使得无数的研究人员前仆后继,不断推动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从1900年巴舍利耶(Bachelier)开始到现在的一个多世纪中,有关资产定价的文献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据说最早规范研究资产定价的论文可以追溯到伯努利(Bernoulli)于1738年发表的论文,距今已经接近300年了。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前,金融资产价格定价理论没有受到经济学家的重点关注,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凯恩斯(Keynes)的“选美论”;另一种至今依然存在的理论就是股票价格的“内在价值”决定方式,其基本的分析范式是利用会计和法律工具来分析公司财务报表,从而获得不同证券的“内在价值”,这个时代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本杰明·格雷厄姆。 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资产定价理论 关于资产定价理论的起源已经难以考证,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包括1738年丹尼尔·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发表的拉丁论文《关于风险衡量的新理论》和1900年法国数学博士路易丝·巴彻利尔(Louis Bachelier)完成的博士论文。其中,巴彻利尔以当时看来全新的方法对法国股票市场进行了研究,奠定了资产定价理论的基础。《投机理论》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将股票价格变化视为随机过程,并且提出了价格变化服从鞅过程。他试图运用这些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股票价格变化的规律性,因此巴彻利尔的理论不仅在数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后来的B-S期权定价公式有直接的影响。 在巴彻利尔之后,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威廉姆斯证明了股票价格是由其未来股利决定的,提出了重要的股利折现模型。威廉姆斯于1938年出版了《投资价值理论》,详细介绍了股利折现模型,该书对投资学和金融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后来的研究者对股利折现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现金流贴现模型。

2017年考研:经济学发展进程中的四次变革

在近现代经济学的思想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三次大的“革命”与三次大的“综合”(蒋自强、张旭昆,1996)。其中,每一次“革命”都提出了与之前的经济学理论完全不同的研究范式,而每一次“综合”则把前后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统一在一个更大的理论框架中。这种以范式“革命”与范式“综合”交替形式出现的理论创新模式,事实上是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库恩,1962)。就经济学而言,这种“革命”与“综合”的创新,既反映了人类经济历史不断前进的步伐,也反映了人类思想历史不断深化的过程。以下是新祥旭整理的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的四次革命,2017年经济学考研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 1.近现代经济学的第一次革命,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1776)为标志,突破了自古希腊和中世纪以来只注重财富管理分析的前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确立了以财富生产分析为主要目的的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 这一范式革命与转换,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启(18世纪60~70年代)时期,反映了以机器生产和社会分工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对家庭经济和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革命性替代。 近现代经济学的第一次综合,以约翰·穆勒(John Mill)的《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为标志,对前古典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

式进行了理论综合,把财富的管理和财富的生产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使之成为经济学并行不悖、相互补充的两大研究范式。这种范式的综合,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束(19世纪中叶)时期,反映了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包括经济学家在内的社会精英分子可以以更为包容的心态对待人类科学与文化发展的历史遗产。 2.近现代经济学的第二次革命就是所谓的“边际革命”,其标志性的人物和代表作分别包括赫尔曼·戈森(Hermann Gossen)的《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1854)、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的《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利昂·瓦尔拉斯(Leon Walra)的《纯粹经济学要义》(1874)和威廉·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9)。“边际革命”突破了古典经济学此前以生产投入(包括劳动投入)作为分析对象的客观价值理论,提出了以人的心理因素作为分析对象的主观价值理论,即边际效用理论。 这一范式革命与转换,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启(19世纪70年代)时期,反映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物质文明以后,经济学家开始更多地关注人类自身、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崭新视野。

行为经济学四大理论

哈喽,诶瑞巴蒂!今天我们给大家普及一些与行为经济学有关的知识。 行为经济学产生了4个重要的理论或者说4个结论:前景理论(或视野理论)(Prospect Theory)、后悔理论(Regret Theory)、过度反应理论(Overreaction Theory)及过度自信理论(Over confidence Theory)。 1 前景理论 很多学者研究风险以及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提出的模型非常多,其中最常用的被接受的理性选择模型是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1953)发展的财富预期效用理论。该理论提供了数学化的公理,是一个标准化的模型(解决了当人们面对风险选择时他们应该怎样行动的问题),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在最近的几十年,该理论遇到了很多问题,它不能解释众多的异象,它的几个基础性的公理被实验数据所违背,这些问题也刺激了其它的一些试图解释风险或者不确定性条件下个人行为的理论的发展。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就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个。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不是从财富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从输赢的角度考虑,关心收益和损失的多少。 面对风险决策,人们会选择躲避还是勇往直前?这当然不能简单绝对的回答,因为还要考虑到决策者所处的环境,企业状况等情况,我们先抛开这些条件来研究在只考虑风险本身的时候,人们的心理对决策的影响。这时候我们会得出很有意思的结论。 卡尼曼的前景理论有两大定律: (1)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变成了冒险家。 (2)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 2 后悔理论(遗憾理论) 遗憾理论认为个人评估他对未来事件或情形的预期反应。贝尔(Bell, 1982)将遗憾描述为将一件给定事件的结果或状态与将要选择的状态进行比较所产生的情绪。例如,当在熟悉和不熟悉品牌之间进行选择时,消费者可能考虑选择不熟悉品牌造成效果不佳时的遗憾要比选择熟悉品牌的遗憾要大,因而,消费者很少选择不熟悉品牌。 遗憾理论可以被应用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心理学领域。无论投资者是否打算购买下降或上升的股票或基金,实际上购买自己属意的证券就将产生情绪上的反应。投资者可能回避卖掉价格已下跌的股票,这是为了回避曾经做出的错误决策的遗憾和报告损失带来的尴尬。当所作选择未能达到预期结果或结果劣于其他选择时,做出错误决策的遗憾心理伴随而生。因此即使决策结果相同,如果某种决策方式可以减少遗憾,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决策方式依然优于其他决策方式。 实质上,投资者正是有了从众心理。为避免做出错误决策带来的遗憾,投资者可能拒绝卖掉价格已经下降的股票。当投资者考虑到大量投资者也在同一投资上遭受损失时,投资者可能降低其情绪反应或感觉。所以投资者发现遵从从众心理,购买本周热门或受大家追涨的股票很容易,导致股市中“羊群效应”的产生。

行为经济学测试-A

A卷问卷部分: 共四题,选择题局为单项选择,划线部分为必答。 1.你在地上捡到1000块钱,但是被另一个陌生人看见(是你先看见并捡起),不管什么原因, 你必须和他一起分这笔钱,才能得到其中的一部分,否则你们两个人都将得不到任何钱; 然而如果你的分配被他拒绝,那么你们将得不到任何钱。 那么你会分_______元给这个人。因为你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家庭生活中,丈夫的工资每月是2500元。那么你认为妻子的工资应该是月( ). A. 1000– 1500元 B.1500– 2000元 C.2000– 3000元 D.3000– 5000元 E.妻子的工资不应受丈夫工资的约束 F.以上答案都不对,我的答案是________元 您选择该答案,是因为您认为__________ 3.在经济发展的平稳时期,假设公司员工的工资是每月1500元,现有两个人的工作量,但 是公司只雇用了你一个人,你认为公司每月应付给你_______元,你才不会拒绝这份工作; 但是如果你所需求的工资没有被公司所接受,你也将不会被录取。如果将你对这份工作的 投入工作额度用1分-10分来表示(注;投入额度的意思即工作投入热情),则你的工作投入度将是______分。因为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A 社会对穷人不收税,对富人收25% - 45%的税,穷人和富人均有社会福利; B 社会对穷人和富人都收8%的税,穷人和富人均无社会福利; 你愿意生活在( )的社会制度。(备注:穷人和富人依照你自己的定义和理解) A. A 社会 B. B 社会 您选择该项答案,是因为您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险倾向文献综述

管理层风险倾向对企业风险-回报相关关系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描述Bowman悖论以及对国内外关于风险倾向的研究进行梳理,从管理层自身、企业业绩、企业竞争优势三个方面探讨管理层风险倾向对企业风险-回报相关关系的影响。最后发现现有文献和研究的不足,指出国内在这方面进行研究的借鉴。 关键词:Bowman悖论;风险倾向;战略风险管理 一、引言 基于经济学的理性假设,经济学家一般认为企业风险-回报的相关关系呈正相关,即高风险带来高收益,低风险带来低收益。1994年,Bowman对美国85家企业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多数企业的风险-回报呈负相关,一些产业内则呈非相关关系,这就是著名的“Bowman悖论”。这一悖论的提出冲击了人们关于企业风险-回报正相关的传统观念,引起了学者对战略风险管理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战略的制定;二是管理层对待风险的态度。从Bowman 悖论提出以来的研究来看,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后者。循着Bowman的结论:某些管理人员具有高超的战略能力,能使企业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获得更高的回报。Miller和Leiblein运用企业行为理论证实了这个观点,正确的战略分析,战略决策和战略实施能使企业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获得高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风险-回报的负相关;管理层可能不是风险厌恶型而是风险寻求型,风险态度影响了风险-回报的关系。本文通过管理层风险倾向对企业风险-回报相关关系影响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梳理思想脉络并提出研究假设。 二、风险倾向的探讨 风险倾向是指人在面对不确定事件时的态度或行为(保守或激进,风险寻求或风险规避等)。从20世纪中期开始,有关风险态度和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对模糊性、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区别,以及对风险决策下的各种模型的研究。它是战略风险行为研究的核心内容。由于受决策个体、企业业绩及竞争优势的影响,个体对决策和收益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战略管理的实践和理论告诉我们,正确的战略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回报,而且能规避风险。战略的制定与管理层的风险态度密切相关。因此,管理层受自身、企业业绩及企业竞争优势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情境下的风险倾向会影响风险和回报的相关关系。 (一)管理层自身因素与风险倾向 Porter指出,风险是在“错误”情景发生的情况下执行某种战略所导致的糟糕结果。Miller 和Leiblein对风险-回报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管理者可以通过战略调整来改变风险-回报的关系。Robert和Gmoez-MeJia建立了一个行为代理模型,主要用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来解释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行为。许多研究发现,问题企业的管理层在面临糟糕的情景下会有强烈的冒险倾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主要取决于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源于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是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形成的契约关系。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现代

行为经济学基础及其理论贡献评述

行为经济学基础及其理论贡献评述 何 大 安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5) 摘要:行为经济学可谓是继新制度经济学之后进一步将经济理论分析由讲台推向现实蹬一个经济学流派。2001、 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及2001年美国Clark 奖均授予行为经济学家的这一事实,反映了主流经济学对行为分 析方法的认可。本文拟结合主流经济学的分析难题对行为经济学的基础架构作出解析,在对预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评述该学派之于经济理论发展的贡献。鉴于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在研究方法、内容等方 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叉,本文的分析会在一定范围内涉及到实验经济学;但本文的重点是介绍行为经济学,只是 在对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贡献作出评论的某些场合阐述一点个人见解。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不确定性;偏差;非理性决策;实验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04)12-0004-07 收稿日期:2004-10-26 作者简介:何大安(1957-),男,安徽安庆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①理性假设分为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传统经济学以完全理性假设为分析前提,新制度经济学则是以有限理性为分析前提。就人的抉择行为研究而论,主流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分析是不考虑非理性抉择的,而行为经济学则主要是以不确定条件下的非理性抉择作为研究对象的。 一、引言 在经济学说史上,自从出现了“瓦尔拉斯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明显存在着一条力图证明“经济系统在何种状态下达到均衡以及人的决策在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实现最优”的主线。围绕这一主线,经济学家们曾通过各种假设和实验以说明经济系统在某些条件配置下的供求均衡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均衡价格的存在。客观地说,近两百年来经济学说的发展大体上是围绕这一主线进行的。 现代经济学在重视逻辑和数学推理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不确定因素的研究。19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 )曾运用逻辑和数学工具,从个体的一系列十分严格的公理化理性偏好的假设出发,创立了著名的期望效用函数理论。嗣后,阿罗和德布鲁(Arrow and Debr eu )将这一理论纳入瓦尔拉斯均衡的分析框架,进而对不确定决策提出了可供人们进一步研究的分析范式。于是,现代微观经济学被构筑于较严密的公理体系之上,经济学家越来越偏好于运用先进的数学工具来建立经济学模型,并由此展开对包括宏观、金融、计量乃至于对政治、法律、家庭、婚姻、犯罪等问题的研究。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Gary S .Becker )就曾将经济分析拓宽到广泛的社会政治生活层面,使经济学成为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显学”。 但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是以理性假设为前提的① ,以理性假设建构的期望效用理论不能全面而 第12期总第158期 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No .12Vol .158 2004年12月BUSINESS ECONOMICS AND ADMINISTRATION Dec .2004

行为经济学主要内容概述及改进传统贴现模型

行为经济学主要内容概述及改进传统贴 现模型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简要介绍了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并介绍了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思想。最后,利用行为经济学通过分析经济人心理来描述经济人经济活动行为的思路,对传统投资贴现模型作了一点改进。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经济人有限理性展望理论价值函数 一、行为经济学的形成动因及兴起过程概述 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Economics)又称为“心理的经济学”或“心理学和经济学”,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是一门试图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融入标准经济学理论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认为,人类行为是有限理的,并且,经济人偏好不总是稳定的。 二、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决策 1.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的偏差 一个基本偏差是:小数法则。例如,当一位投资者观察到一位基金经理在过去两年中的投资业绩好于

平均情况,就会得出这位基金经理比其他经理优秀的结论。 2.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展望理论 莫里斯.阿莱最先提出实际情况中许多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与预期效用理论相背离的观点,提出了著名的“阿莱悖论”,并由此获得了198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说明阿莱悖论。如,给定一组选择,a:以100%的概率获得3000元收益;b:以80%的概率获得4000元的收益,20%的概率没有收益。此时,被实验者往往会选择a选项。给出第二组选择,a:以25%的概率获得3000元的收益,75%的概率没有收益;b:以20%的概率获得4000元的收益,80%的概率没有收益。与第一组选择相比,两个选项获得收益的概率同时减为四分之一,但此时被实验者往往放弃a而选择b。 卡尼曼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大量的证据,表明许多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与预期效用理论相背离。在此基础上,卡尼曼与特韦尔斯基在1979年发表的《展望理论:风险下的决策分析》一文中,提出新的理论模型,即展望理论。 在展望理论中,相对于各种选择下效用的绝对水平,决策者重视各种选择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行为经济学)【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行为经济学 1.什么是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答:行为经济学是一门把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放在了学科研究中心地位的经济学,它通过可重复、可证伪的实验等方法,确认经济主体的行为,然后根据这些行为对现有的经济学假定及分析逻辑进行质疑,并试图对这些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行为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的区别在于: (1)行为经济学对标准经济学的一些假定提出质疑,这些假定包括:决策者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消费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作为理性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决策者具有不变的时间偏好,在涉及跨时期决策的情况下,决策者依据效用贴现理论进行决策;各种收入和资产是可以完全替代的,等等。行为经济学认为在这些假定下所得出的理论不能解释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 (2)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同时也借用神经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解释人的决策行为。 (3)行为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也有重要区别:行为经济学运用实验方法对人类决策行为进行研究,而标准经济学是通过对真实世界的观察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研究。 2.请给出偏好反转的例子。 答:偏好反转表现为选择颠倒。例如在赌博行为中,假定有两个不同的赌局A和B,赌局A可以提供概率较高的小额收益,而赌局B可以提供一个概率较低的大额收益。通过实验发现,人们更愿意参与风险低的赌局A而不是风险高的赌局B。但是,当要求受试者

对这两个赌局定价时,人们却通常愿意为赌局B而不是赌局A支付更高的价格。 3.什么是框架效应?给出框架效应的例子。 答:框架效应是指人们的评价、态度、偏好等这类反应依赖于引致这类反应的情境和过程。当一个问题以一种方式表达或设计时人们会偏爱选项A,而当同一个问题被以另一种方式表达或设计时,人们却偏爱选项B。 例如,特沃斯基和卡尼曼做的有关“亚洲病”的实验。受试者被告知,有一种疾病威胁到600个公民的生命。受试者需要在两个选项里作选择。实验结果发现受试者受问题表述方式的影响。一种表述方式是:若采用A方案,可以保证救活200人;若采用B方案,有l/3的概率救活600人。大部分人偏爱A方案而不是B方案。如果改变上述选项的表述方式,改为:若采用C方案,必然有400人死亡;若采用D方案,死亡600人的概率有2/3,无人死亡的概率有1/3。此种情况下,大部分受试者偏爱D而不是C。事实上A与C 是等价的结果,B与D是等价的结果。 4.关于风险追逐与风险厌恶,前景理论与期望效用理论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答:关于风险追逐与风险厌恶,前景理论与期望效用理论看法的不同之处有: (1)期望效用理论隐含着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独立性、单调性等若干公理,但经济学家在现实生活或实验中观察到人们的许多决策行为违背这些公理,前景理论是对期望效用理论进行修正的众多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前景理论的重要假定是:参考点为原点,损失厌恶,边际灵敏度递减。 (2)前景理论认为期望效用理论在判断风险作出决策时存在两个主要缺陷:其一,假定人们会根据概率决策,而概率太复杂,经济活动当事人往往不会计算概率;其二,用期望

博弈论与行为经济学论文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一四~二○一五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编号8001510001 课程名称博弈论与行为经济学主讲教师评分 学号姓名专业年级 题目:高考志愿博弈 转眼又一年高考了,然而各地高考和报志愿的顺序并不相同,2014年以前北京为先报志愿再高考,其他大部分地区都为先出成绩再报志愿,还有个别地区为高考完后估分报志愿。然而高考过后总有一部分人过高估算自己的成绩而没有被大学录取,当然也有不少的考生原本可以上更好的大学,却因他们的保守估算而失去更好的机会,所以大学开学后,总有一些学生放弃入学资格未报到,或者入学后对学校各方面的不满意,学习兴趣大减,沉迷游戏或半路辍学重新高考。 而发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改进高考报志愿的方式呢,这是我接下来要讨论的话题。 填报志愿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认同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实质上考生填志愿时都在进行一场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 在先报志愿再高考的方式中 由图中可知考生报考志愿时,不考虑大家集中式填报某一学校的情况下,填超出自己水平的院校只有在自己超水平发挥时才能被录取,报适合自己自己水平的志愿时,超水平发挥和正常发挥都可以被录取,填报低于自己水平的志愿时,无论怎样发挥都可被录取。填报超出自己水平的志愿虽然有可能被高于自己水平的院校录取,但落榜的风险很大,很可能得不偿失,填报低于自己水平的院校时,虽然肯定能考上大学,但过于保守,失去了很多更好的机会,所以填报适合自己水平的志愿更合适,虽然失去了拼搏更好的院校的机会,但保障了适合自己水平的院校。所以最终因志愿目标过高未被录取和填报低于自己水平志愿被录取的考生都是博弈中的失败者。 而先报志愿再高考的方式劣于先出成绩再填志愿的方式,因先填报志愿再高考比先出成绩再填志愿多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考生无法预知高考时的发挥水平,增大了考生目标过高落榜和因保守不能上更好的院校的机率。假设高校根据考生的成绩而确定其能被录取的机率为X,先出成绩再填志愿的方式中,考生能被录取的机率就是X,而在先填志愿再高考的方式中,首先高校根据考生的成 第1页共3页

行为经济学答案

六.举例分析锚定心理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1.人类一个微妙的天性——倾向于把一件事情,无论它是否与决策有关,作为自己作决定的一个参照依据。这是锚定心理特点之一,我们前面所谈的“瓜步之战”的问题正说明了这一特点,在电话号码的最后三位数加上400当然没法知道这场战争三什么时候开始的。2。另一特点在于人们在进行判断时常常过于看重那些显著的,难忘的证据,也就是说人们容易把这些证据当作参照系,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从中得出歪曲认识。例如,戒毒所的工作人员在估计病人因极度失望导致自杀的可能性时,常常易于想起戒毒者无法忍受毒瘾发作时的痛苦而自杀的偶然事件,这时如果进行代表性的经验判断,则可能夸大病人自杀的概率。3。锚定心理还会影响人们的偏好。例如,在一家时装精品店每款1500元和1000元的衣服间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后者,而在另一家店中,大部分的衣服都在500元以下,那么大家便不再考虑对1000元衣服的购买。这时因为前者人们把参照锚定在1500元衣服上,而后者则锚定在500元衣服上。3.锚定心理的存在使得人们产生了"心理账户"或"心理间隔".即相同的人对于等量的货币,在不同情况下可能会区别对待.彩票中奖得来的钱花起来可能会大手大脚,而对辛苦挣来的血汗钱用起来则能省则省。锚定心理使人类基于表面特性,将特定事件区别对待,没有看到宽泛的大场景,只看到个体的,分别的小范围。 作用:一方面从心理学角度上,揭示了人类在认识和判断事物时的一般趋势,为参照系理论提供了心理学的基础;另一方面,由锚定心理确定的参照系改变了传统价值的判定标准.锚定心理则采用将抽象价值锚定在具体价值这个不确定的参照系上,并由参照点和取值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差异,通过价值函数作用得出价值的判断,这种创新价值确定方法解决了个性化价值的确定问题. 八.前景理论产生的原因:期望效用理论描绘了理性行为的特征,而前景理论则描述了实际行为,虽然期望效用理论为某些简单和透明的决策问题的现实选择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但大多数现实生活中的决策问题是复杂的,需要更丰富的行为模型,因此,情景理论诞生了,它可以解释期望效用理论无法解释的案例。它指出,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倾向是可以预测的。 主要内容:1。人们不仅看重财富的绝对量,更看重财富的变化量。2。人们面临条件相当的损失前景时更倾向于冒险赌博(风险偏好),而面临条件相当的盈利前景时更倾向于实现确定性盈利(风险规避)。3。一定量的财富减少产生的痛苦与等量财富增加给人带来的快乐不相等,前者大于后者。4。前期决策等实际结果影响后期的风险态度和决策。 意义:前景理论让人们的经济行为更加精确,更加贴近实际,更为准确地描述风险条件下的个人行为。它与我们的很多经济事实相符,解释了很多在期望效用理论下不能解决的问题。 五.环境暗示的含义:指的是影响消费者心理和决策的外部环境因素,例如场合,声音,图像,气味,装饰等。 主要特征;1,暗示模型提供了新框架来理解边际效用中的高频率变动。2,暗示模型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能通过努力克服自己的一些恶习。3,暗示可以是一种负的外部性。 七.举例分析积累性预期理论的5个主要选择现象: 框架效应:选择理论假设表述的不变性,即一个选择问题的等价表述应该产生相同的偏好顺序,.和这个假设相反,很多证据表明,在框架中的选择不同导致了偏好的不同. 非线性偏好:根据期望原理,风险预期的效用在结果可能性中是线性的.Allais认为,0.99和1.00可能性的不同要比0,10和0.11可能性的不同在偏好上起更大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了选择的非线性偏好的不确定性。 禀赋效应:人们是否愿意在不确定的事情上下赌注不仅仅取决于不确定性的大小,而且取决于他所拥有的资源,。Ellsberg发现人们更愿意在一个装有相同数目红球和绿球容器上下赌注,而不愿选择红球和绿球的比例不确定的容器。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们愿意选择自己有

经济学原理知识整理

经济学原理知识整理 模块一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 项目一认知经济学基础知识一一带你步入经济学殿堂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 2、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是指人类的欲望或需要是无穷的。欲望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或心 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望。 3、物品:自由物品、经济物品、有害物品。 4、自由物品: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 5、经济物品也叫稀缺物品,是指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特 点:有用性;人们获得时通常都要花费代价;经济物品相对于自由物品来说一定是稀缺的;价格为正。 6 有害物品: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消除的物品,它来源于人们的经 济活动或其他活动,或是大自然的力量留下来的灾害。 7、稀缺性:经济物品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的经济物品总是难以满 足无限产生和膨胀的人类欲望,这一矛盾就是经济学中通常所说的稀缺性。 8、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绝对性,这种绝对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和人们生产的所 有区域。从历史上来看,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所有时期。从世界各地来看, 稀缺性存在于所有人类活动的区域。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稀缺性的问 题,只不过稀缺的内容不同而已。所以,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9、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相对性:也就是说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 稀缺的。 10、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最大产量(产 值)。(一种资源用来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实质上是指选择的代价,即“选择成本”。 11、生产可能性: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 12、生产可能性曲线: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问题;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达产量组合曲线,它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还可以用来说明潜力于过度的问题。 13、资源配置是经济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超星)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卖粮打白条”的情况最初发生在()年。(1.0分) 1.0分 ?A、 1954 ? ?B、 1967 ? ?C、 1984 ? ?D、 1990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货币作为一种天生的平等派,为()提供充分的选择空间。(1.0分)1.0分 ?A、 少数人 ?

?B、 商品需求者 ? ?C、 每一个人 ? ?D、 产品供给者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关于人民公社化,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1.0分 ?A、 是一个经济合作组织 ? ?B、 它其实是原来的高级合作社 ? ?C、 具有政治化色彩的组织 ? ?D、 出现在1952年互助组时期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 农村土地承包制在中国于()年开始实行。(1.0分)1.0分 ?A、 1954 ? ?B、 1967 ? ?C、 1980 ? ?D、 1985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 对中国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1.0分)1.0分 ?A、 经营权改革

?B、 规模化改革 ? ?C、 所有权改革 ? ?D、 制度化改革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 关于佩蒂-克拉克定理,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分 ?A、 一定量的劳动得自农业的收入要少于得自工业的收入 ? ?B、 得自工业的收入少于得自商业服务业的收入 ? ?C、 把产业分成三个层次 ? ?D、

等量的要素在不同产业当中获得的报酬相差不大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 社会成本是()中的一个概念。(1.0分) 1.0分 ?A、 管理经济学 ? ?B、 社会经济学 ? ?C、 政治经济学 ? ?D、 行为经济学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8 国家软实力的发展,用来做参照系的不能是下列哪一个?()(1.0分)1.0分 ?A、

智慧树内蒙古大学《行为经济学漫谈》课后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2020年智慧树内蒙古大学《行为经济学漫谈》课后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整理人:寒夜见面课:效用与偏好 1.【判断题】 (2分)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具有计量单位———Util ,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A.对 B.错 答案: 【错】 2.【判断题】 (2分) 在行为经济学中,偏好是行为的理由,即用于解释在给定的情境中所采取行动的个人属性 A.对 B.错 答案: 【对】 3.【单选题】 (2分) 人们的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特征和外部环境的支配,外部环境对偏好的影响即() A.显著性假定 B.关联效应 C.尺度相容性 D.启发诱因 答案: 【启发诱因】 4.【单选题】 (2分) ()强调效用的幸福内涵, 它从更宽广的角度把效用理解为快乐与痛苦, 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 以及生活满意度等 A.体验效用 B.序数效用 C.过程效用 D.基数效用 答案: 【过程效用】 5.【多选题】 (2分) 效用内涵演化的三个阶段包括() A.效用=事物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属性

B.效用=偏好 C.效用=满足或满足指数 答案: 【全选】 见面课:行为经济学与企业管理误区 1.【判断题】 (2分) 决策是人们在两个及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过程 A.对 B.错 答案: 【对】 2.【判断题】 (2分) 作为人类进化的产物,推理系统是一个更为古老的系统;而直觉系统是人独有的,体现着人独特的逻辑、理性,是一个相对年轻的系统 A.对 B.错 答案: 【错】 3.【单选题】 (2分) “人们在做决策时,思维往往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思维固定在某处”这句话描述的是() A.易得性偏见 B.锚定偏见 C.沉没成本效应 D.过度自信 答案: 【锚定偏见】 4.【单选题】 (2分) 下列哪一个不是推理系统的特征() A.颇费力气的 B.缓慢的 C.很难控制和修改 D.受制于思维 答案: 【很难控制和修改】 5.【多选题】 (2分) 避免决策误区的原则包括()

行为经济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的拥抱

行为经济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的拥抱

行为经济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的拥抱(转) 2008-10-31 19:35 有个例子:如果你对某一个美女一见钟情,而你再见到她时,当她回眸一笑,你立刻就会意思到她是看上你了,使你立刻感觉到有一(一厢情愿)到二(情投意合)的转变。但旁观者就不会这么认为!正所谓‘旁观者清“嘛。也有可能她那一眼是在鄙视你呢?(我就遇到过这中情况)。 所以心理有可能影响你的行为。 言归正传,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请把你家里的电话号码的后三位数写下来。 请你猜一下,在历史上,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年代数字比你家电话号码的最后三位大还是小? 最后,请你猜一下,西罗马帝国是哪一年灭亡的? 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你一定不记得西罗马帝国具体是哪一年灭亡的(事实上,很多历史系的学生也不清楚)。 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你对第三个问题的猜测会受到第一个问题的影响。 经过大规模的测试,行为经济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电话号码后三位数字大的人,其猜测的年代普遍要大,而后三位数字小的人猜的则小。原因

在于,电话号码相当于一个锚,在很短的时间内,它对我们的思维起到了锚定的作用。如果你在北京的秀水街或其他服装市场买过衣服,你一定能体会到锚定的作用,你的还价在很大程度上被卖主出的高价限制住了。上面的例子,可以让我们对行为经济学有初步的了解。 与传统经济学不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包括人的心理、认知和行为,而不仅仅是物的经济。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在国外可以追溯到半个多世纪之前。在我国影响较大的赫伯特·西蒙(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出了“有限理性”。他认为——人并非是全知全能的,人类决策的特点是有限理性,以“满意”为原则,情境对决策能产生显著影响。 西蒙的观点常常被认为是行为经济学的渊源之一。 在学术界,真正引起震动的是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沃斯基。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系统阐述了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表明人的行为会系统性地偏离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这一观点对主流经济学形成了挑战。 自从卡尼曼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

行为经济学期末论文

吉林财经大学2015-2016学年 第一学期 行为经济学期末作业 课程类型:公共选修课 姓名:阿卜杜库杜斯·麦麦提 专业:财务管理 学号:0305132404 序号:130

一、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主要结论有四点: 1.人们不仅看重财富的绝对量,更看重财富的变化量。与投资总量相比,投资者关注的是投资的盈利或亏损的数量。 2.人们面临条件相当的损失前景时更倾向于冒险赌博(风险偏好),而面临条件相当的盈利前景时更倾向于现实确定性盈利(风险规避) 3.一定量的财富减少产生的痛苦与等量财富增加给人带来的快乐不相等,前者大于后者。 4.前期决策的实际结果影响后期风险态度和决策,前期盈利使人的风险偏好性增强,还可以平滑后期的损失;而前期的损失加剧了后期亏损的痛苦,风险厌恶程度也相当高。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者从现在的赢利和损失中获得的效用依赖于前期的投资结果。 我的理解: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时,取决于结果与展望(预期、设想)的差距而非单单结果本身。就是说人在决策时会在心里预设一个参考标准,然后衡量每个决定的结果,与这个参考标准的差别是多大。 例如,一个人展望(预期)能得到奖金 500 元,当他的决策让他得到奖金 500 元,他会觉得没什么;若他有办法得到多于预期的 500 元,多数人会审慎地考量这方法(决策)带来的风险,以免失去预期回报;如果相反,即使他有另一个比较安全,但让他少得100元奖金的办法(决策),那多数人会宁可冒较大风险,以获取展望预期回报。 结论:人们都说损失厌恶的。当然做决策的是也不想传统经济学所讲的一样的理性的。 二、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主要有三个部分: 1.人们怎样觉得各种经济事务的结果,怎样做一些决定,并且之后又是怎样评估那些决定的结果 2.有时把经济行为分到细微、具体的账户。 3.与我们核查与评估心理账户的频率有关的内容,或者称之为:“选择划分” 我的理解:“心理帐户”是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绝大部分都有,学生当然也有。我们是否可以应用这一心理现象为布置作业服务。学生在心中为所学的各门功课都建有一个心理帐户,当天的功课均匀而适当的布置一些作业,学生可能并不感觉多,但一门功课留的作业较多,学生就感觉今天的作业很多,其实前面各科的作业总量要比这一科的作业多很多。这就是学生的心理帐户在起作用。 举例:A某日倒车撞了保险杆,修理费用1400元;那天还超速吃了罚单,120元;乱停车吃了罚单,40元。B倒车撞了保险杆,修车费用1600块。这两个人当然是A感觉损失更多。 C中了一个75块的足球彩票。D中了个50的足球彩票,和一个25块的福利彩票。D更觉得自己今天运气很好,个人感觉也肯定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