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需肥特性与不同时期施肥方法

桃树需肥特性与不同时期施肥方法
桃树需肥特性与不同时期施肥方法

桃树需肥特性与不同时期施肥方法

1.桃树的需肥特性

(1)施肥宜深不宜浅。桃的根系发达,侧根和须根较多,吸收力强,但根系分布浅,多集中于地表下20—40厘米的土层。如营养不足,就会影响树势、产量、品质和寿命,所以施肥宜施在30—50厘米深的土层,不宜浅施;浅施更易引起根系上浮。

(2)对氮肥特别敏感。桃在幼树期,如施氮过量,常引起徒长,成花不易,花芽质量差,投产迟,落果多,流胶病重。盛果期又需氮肥多,如氮素不足,易引起树势早衰。果实生长后期如施氮肥过多,果实味淡,风味差。在衰老期,氮素不足,会加速衰老;反之,氮素充足,可促进多发新梢,推迟衰老过程。

(3)梢果争夺养分矛盾激烈。桃的新梢生长与果实发育都在同一时期,因而梢果争夺养分的矛盾特别突出,如健壮树落花后施氮肥过多,枝梢猛长,落果特重;弱树如氮素不足,又会引起枝梢细短,叶黄果小,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应根据树龄树势和结果重,适时施好花后肥和壮果肥,以协调梢果矛盾。

(4)需钾量大。桃树对钾的需要量大,特别是果实发育期钾的含量为氮的3.2倍,钾对增大果实和提高品质有显著作用。如钾不足,叶片变小,色变淡,叶缘枯焦,叶身出现黄斑,叶片早落,落果重,果未熟而果顶先烂,所以壮果肥钾的比例应高于氮,并在果实发育期喷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钾。在年生长期中需要的氮磷钾比例,大致为1:0.5:1,果实发育的中后期为1:0.5:1.5。

(5)喜微酸性至中性土壤。桃最适应的酸碱度为pH值5—6,pH值高于8易发生缺锌症,低于4又易发生缺镁症,吸收氮要在偏酸环境下才能进行,故施肥时必须注意土壤酸碱度的调节,酸性土多施碱性肥,碱性土多施酸性肥,过酸土增施石灰。

2.幼桃树施肥。4年生以下的幼桃树,如土壤疏松肥沃,肥水充足,生长非常旺盛,一年生直立枝可长达2米以上,但分枝细长,花芽形成小而弱,不能提早结果。因此在施肥上,每年2—4月施适量氮肥,以促进发芽抽梢,第一年每株每月施腐熟清人畜粪尿水20公斤或灌水后每株施尿素20克;5—6月以磷为主,钾次之,氮少施,以免引起徒长,每株每月施磷铵钾三元复合肥30克;7—9月以钾为主,磷次之,控制氮或不施氮,每株每次施磷铵钾三元复合肥30—40克。从第二年起逐年递增半倍到一倍。总之,幼树施肥需掌握“勤施少施,量少次多”的原则,即施肥的次数要多,肥量要少,树龄小时少施,随着树龄的增大而渐次增多。

3.大桃树施肥

(1)确定施肥量的依据。据国外测定每亩产量1800—2200公斤的桃园,果实需要的纯氮为11.3—11.6公斤,纯磷3.6—4.5公斤,纯钾13.1—15.O公斤。我国桃产区测定,每产100公斤果实,需纯氮0.5公斤,纯磷o.2公斤,纯钾0.6—0.7公斤。加上根系枝叶生长的需要、雨水的淋洗流失和土壤固定,土壤肥力中等的果园,每年的施肥量应为果实带走的2—3倍。

(2)基肥。秋季的9—10月是施基肥的最佳时期。施肥方法,幼树用全环沟,成年树用半环沟、辐射沟、扇形坑等均可。肥料用厩肥、堆肥、土杂肥、绿肥或饼肥,掺适量化学磷肥,要求元素全、数量足、浓度高、比例协调,一般株产80—lOO公斤的大树,应施厩肥100—150公斤,钙镁磷(或过磷酸钙)2—3公斤,硫酸钾l公斤,硼砂50—80克。

(3)追肥。一年追施3次。分别为:花前肥,在花芽膨大时施,以速效氮肥为主,钾肥为辅,结果大树每株施腐熟清人畜粪尿水lOO公斤(或尿素600克),硫酸钾200克。壮果肥,在果实迅速膨大时施,三要素比例为:氮25%,磷35%,钾40%。采果肥,早熟品种在采果后施,中晚熟品种在采果前施,三要素比例是:氮40%,磷、钾各30%。

4.根外施肥。在生长期,还应根据树体和果实生长发育所需的不同养分,用化肥对水喷布叶枝花果,进行根外追肥。特别要注意喷施微肥,即在谢花后、果实膨大期和采果前25天,各喷1次3000倍稀土或500倍桃树专用肥;从果实迅速膨大期起,每隔半月喷1次300—350倍磷酸二氢钾,连喷2次,可显著地提高果实的含糖量和品质。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的发展与现状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的 发展与现状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现状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科学施肥工作的具体落实形势,它不仅涉及肥料施用技术、推广服务形势,还包括与肥料有关的管理工作。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我国应用情况回顾 纵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我国应用与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1979年开始的、历时10年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为我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奠定了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和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次普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县级土壤肥料分析化验室,配备了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分析化验人员,按统一规定面积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分析,获得上亿个化验数据,为土壤改良和科学施肥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技术资料。各级土肥站在土壤普查过程中,利用所学握的测试数据和图件资料,按土壤基层分类单元和不同作物,定点连续布置大田科学施肥试验,积累了大量的土壤养分动态变化资料。应用土壤肥力差减法、多水平试验选优法、养分丰缺指标法等方法制定了不同的因土因作物施肥的技术方案。到1993年全国已有1800多个县(市)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的试验与推广。 1992年6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农业部签订定了平衡施肥项目合作协议,在河北省唐山市、黑龙江省双城市、陕西省宝鸡市、江苏省盐城市、浙江省金华市、湖南省邵阳市、四川省泸县7个主要农作物带开展平衡施肥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国内土肥工作者借此机会接触到国际上最先进的科学施肥技术、设备和操作管理模式,为农业部和各项目省培养了一批土肥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国内科学施肥工作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该项目共在33个土壤类型上完成田间

桃树需肥特性与不同时期施肥方法

桃树需肥特性与不同时期施肥方法 1.桃树的需肥特性 (1)施肥宜深不宜浅。桃的根系发达,侧根和须根较多,吸收力强,但根系分布浅,多集中于地表下20—40厘米的土层。如营养不足,就会影响树势、产量、品质和寿命,所以施肥宜施在30—50厘米深的土层,不宜浅施;浅施更易引起根系上浮。 (2)对氮肥特别敏感。桃在幼树期,如施氮过量,常引起徒长,成花不易,花芽质量差,投产迟,落果多,流胶病重。盛果期又需氮肥多,如氮素不足,易引起树势早衰。果实生长后期如施氮肥过多,果实味淡,风味差。在衰老期,氮素不足,会加速衰老;反之,氮素充足,可促进多发新梢,推迟衰老过程。 (3)梢果争夺养分矛盾激烈。桃的新梢生长与果实发育都在同一时期,因而梢果争夺养分的矛盾特别突出,如健壮树落花后施氮肥过多,枝梢猛长,落果特重;弱树如氮素不足,又会引起枝梢细短,叶黄果小,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应根据树龄树势和结果重,适时施好花后肥和壮果肥,以协调梢果矛盾。 (4)需钾量大。桃树对钾的需要量大,特别是果实发育期钾的含量为氮的3.2倍,钾对增大果实和提高品质有显著作用。如钾不足,叶片变小,色变淡,叶缘枯焦,叶身出现黄斑,叶片早落,落果重,果未熟而果顶先烂,所以壮果肥钾的比例应高于氮,并在果实发育期喷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钾。在年生长期中需要的氮磷钾比例,大致为1:0.5:1,果实发育的中后期为1:0.5:1.5。 (5)喜微酸性至中性土壤。桃最适应的酸碱度为pH值5—6,pH值高于8易发生缺锌症,低于4又易发生缺镁症,吸收氮要在偏酸环境下才能进行,故施肥时必须注意土壤酸碱度的调节,酸性土多施碱性肥,碱性土多施酸性肥,过酸土增施石灰。 2.幼桃树施肥。4年生以下的幼桃树,如土壤疏松肥沃,肥水充足,生长非常旺盛,一年生直立枝可长达2米以上,但分枝细长,花芽形成小而弱,不能提早结果。因此在施肥上,每年2—4月施适量氮肥,以促进发芽抽梢,第一年每株每月施腐熟清人畜粪尿水20公斤或灌水后每株施尿素20克;5—6月以磷为主,钾次之,氮少施,以免引起徒长,每株每月施磷铵钾三元复合肥30克;7—9月以钾为主,磷次之,控制氮或不施氮,每株每次施磷铵钾三元复合肥30—40克。从第二年起逐年递增半倍到一倍。总之,幼树施肥需掌握“勤施少施,量少次多”的原则,即施肥的次数要多,肥量要少,树龄小时少施,随着树龄的增大而渐次增多。 3.大桃树施肥 (1)确定施肥量的依据。据国外测定每亩产量1800—2200公斤的桃园,果实需要的纯氮为11.3—11.6公斤,纯磷3.6—4.5公斤,纯钾13.1—15.O公斤。我国桃产区测定,每产100公斤果实,需纯氮0.5公斤,纯磷o.2公斤,纯钾0.6—0.7公斤。加上根系枝叶生长的需要、雨水的淋洗流失和土壤固定,土壤肥力中等的果园,每年的施肥量应为果实带走的2—3倍。 (2)基肥。秋季的9—10月是施基肥的最佳时期。施肥方法,幼树用全环沟,成年树用半环沟、辐射沟、扇形坑等均可。肥料用厩肥、堆肥、土杂肥、绿肥或饼肥,掺适量化学磷肥,要求元素全、数量足、浓度高、比例协调,一般株产80—lOO公斤的大树,应施厩肥100—150公斤,钙镁磷(或过磷酸钙)2—3公斤,硫酸钾l公斤,硼砂50—80克。 (3)追肥。一年追施3次。分别为:花前肥,在花芽膨大时施,以速效氮肥为主,钾肥为辅,结果大树每株施腐熟清人畜粪尿水lOO公斤(或尿素600克),硫酸钾200克。壮果肥,在果实迅速膨大时施,三要素比例为:氮25%,磷35%,钾40%。采果肥,早熟品种在采果后施,中晚熟品种在采果前施,三要素比例是:氮40%,磷、钾各30%。

向日葵种植技术

向日葵种植技术 方法/步骤 一、选地整地 向日葵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广,一般酸碱度在5.5—8.5之间,重黏土到轻沙质土壤都可以种植。在3月下旬到4月下旬,每亩施农家肥30担,碳铵3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硫酸钾15公斤,辛硫磷颗粒剂1.5公斤,随耕地时一并翻入土中,预防地下害虫。 1、选地:选土层深厚,土地平整,灌排配套,要求轮作期3—4年以上,严禁 迎重茬。 2、整地施肥:精细整地,施足底肥,要求播种前无根茬,重施基肥,深种种肥。 秋季深翻20—625px,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在秋压底肥的基础上要适时进行秋浇,在冬春及时磙耙基础上,播前平地、打堰缩块(1—1.5亩/块),做到地平、土碎、墒情均匀一致。在播前沿食用向日葵行深种磷酸二铵10—15kg,钾肥(氯化钾或硫酸钾)7—8kg,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二、轮作倒茬 向日葵连作会使土壤养分特别是钾素过多消耗,地力难以恢复,病虫草害也会因连作而加剧。轮作周期一般为3—4年。豆类作物,谷类作物等均是向日葵的良好前茬。生产上轮作方式主要有:向日葵—谷子—玉米;向日葵—玉米—谷子;向日葵—大豆—玉米(高粱)。 三、精选种子

食用向日葵品种主要有星火葵花,晋葵3号等。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主要选用经提纯或农民挑选自留的整齐饱满,形状、大小、色泽一致的三道眉、星火花葵、垦苏花葵、dk119杂交食用花葵品种。严禁用dk119二代种子。 四、种子处理 精选优种后要翻晒2—3天,种子纯度不低于97%,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应在95%以上。 五、播前准备 播前应晒种2—3天,用40%锌硫磷150毫升,兑水5—7.5kg,拌种25 —30kg,以防地下害虫。用多菌灵500倍液浸种6小时,或用菌核净、甲 基托布等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5—0.6%,以防治菌核病。 六、播种时间及方法 1、适时早播。巴盟地区常规食用花葵最佳播期在4月15日—25日,dk119 最佳播期在5月下旬。 2、播种方法。采取穴播或耧开沟人工定距点播,粘土地播深82.5px,砂壤 土地、砂质土地播深可达4—150px。 3、密度配置。发挥边行优势,采取大小行种植,三道眉食葵大行2.6尺, 小行1.2尺,株距1.2尺,亩留苗2630株;星火大行2.6尺,小行1.4尺,行距1.4尺,亩留苗2000株;dk119大行2.5尺,小行1.4尺,株距1.3 尺,亩留苗2370株。 七、播种 向日葵播种期的确定一般是春播宜早,播种方式以人工穴播为主。穴播法可 按要求的株距点籽,播深约5厘米左右。一般播种量穴播每亩用种1—1.5

花生需肥的特点与施肥 (1)

花生需肥的特点与施肥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花生富含脂肪和蛋白质,既可食用,又可饲用;既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又是大宗出口商品。用途广泛,在国民经济中有较高地位。当前,我国花生平均产量在3000kg/平方千米左右徘徊,其增产潜力较大。而掌握其科学合理施肥,将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根据花生需肥的特点进行科学施肥,能充分满足花生对养分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效应,可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 1、氮素营养: 氮素主要是参与复杂的蛋白质、叶绿素、磷脂等含氮物质的合成,促进枝多叶茂、多开花,多结果,以及荚果饱满。若氮素缺乏,花生叶色淡黄或白色,茎色发红,根瘤减少,植株生长不良,产量降低。但氮素过多,又会出现徒长倒伏现象,也会降低花生的产量及其品质。 2、磷素营养: 磷素主要参与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促使种子萌发生长,促进根和根瘤的生长发育,同时能增强花生的幼苗耐低温和抗旱能力,以及促进开花受精和荚果的饱满。缺磷就会造成氮素代谢失调,植株生长缓慢,根系、根瘤发育不良,叶片呈红褐色,晚熟且不饱满,出米率低。 3、钾素营养: 钾素参与有机体各神生理代谢,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加速光合产物向各器运转,并能抑制茎叶的徒长,延长叶片寿命,增强植株的抗病耐旱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花生与根瘤的共生关系。缺钾会使花生体内代谢机能失调,呈暗绿色,边缘干枯,妨碍光合作用的进行,影响有机物的积累和运转。 4、钙素营养: 钙素能促进花生根系和根瘤的发育,促进荚果的形成和饱满,减少空壳,提高饱果率。同时钙素能调节土壤酸度,改善花生的营养环境,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缺钙则植株生长缓慢,空壳率高,产量低。 此外,花生对各种微量元素虽然需要量不大,但也很重要。钼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并在根瘤菌固氮过程中起催化剂作用,是根瘤菌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缺钼则根瘤菌失去固氮能力。铁能参与作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并参与叶绿体蛋白质的合成,花生缺铁叶绿素不能形成,新生叶片成白色,茎叶生长都受到抑制。锰对氧化作用有影响,能促进茎叶健壮,增加植株的抗寒力。硼能促进对钙素的吸收,并对输导系统和受精结果有重要作用,缺硼可使输导作用失调,同化作用、根系发育、根瘤形成也会受到影响。硫也是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元素之一,缺硫则叶片色泽暗淡,甚至变白,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花生营养与施肥 一、花生对营养元素的要求及吸收动态 每生产50公斤荚果,花生需要吸收氮素约3-3.4公斤,磷素0.65-0.7公斤,钾

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 (修订稿) 二○○六年四月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样品采集与制备、田间基本情况调查、土壤与植株测试、肥料配方设计、配方肥料合理使用、效果反馈与评价、数据汇总、报告撰写等内容、方法与操作规程和耕地地力评价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不同区域、不同土壤和不同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2 引用标准 本规范引用下列国家或行业标准: GB/T 6274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497 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 NY/T 309-1996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NY/T 310-1996 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测土配方施肥 soil testing and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肥料田间试验和土壤测试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3.2 肥料 fertilizer 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GB/T 6274-1997中2.1.2)。 3.3 有机肥料 organic fertilizer 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GB/T 6274-1997中2.1.4)。 3.4 无机[矿质]肥料 inorganic[mineral] fertilizer 标明养分呈无机盐形式的肥料,由提取、物理和(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GB/T 6274-1997中2.1.3)。 注:硫磺、氰氨化钙、尿素及其缩缔合产品,骨粉过磷酸钙,习惯上归作无机肥料。 3.5 单一肥料 straight fertilizer 氮、磷、钾三种养分中,仅具有一种养分标明量的氮肥、磷肥和钾肥的通称(GB/T

向日葵的田间管理技术

向日葵的田间管理技术 向日葵的花语是信念、光辉、高傲、忠诚,它追逐阳光,拥有其独特的魅力,在我们的日常中也是十分常见的。像商场中葵花油、葵瓜子等都是向日葵的产物。大片的向日葵种植也是一道非常美丽的风景线,那么在种植向日葵的时候,我们需要如何进行田间管理来提高它的产量和质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中耕除草 在向日葵定植成活之后,为了促进向日葵的生长,我们需要经常进行中耕和除草,因为杂草对它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在向日葵的生长期间,一般情况下是需要进行三次中耕除草的,同时要注意的是中耕的深浅度,不能伤及根部,但又要保吃土壤的通透性。第一次中耕一般是在定植成活后一周之内,第二次一般是在幼苗的生长初期,第三次则是在封垄前进行。

2、水肥管理 在向日葵的整个生长期需水量最大是在现蕾的时候,这时它的需水量能站到总水量的一半。还有就是这段时间千万不能缺水,否则向日葵的产量和质量都会严重受损。其次就是向日葵在开花到成熟的这段时间,对水分的需求也是比较大的,要保持土壤湿润。在向日葵的生长前期,我们主要是以氮肥为主,等到它开花之后,我们主要以钾肥为主,并且配合叶面肥进行使用。当然其中还需要配合硼肥、锌肥等微肥的使用,这样追肥的效果更佳。

3、枝叶整理 有些品种的向日葵在生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分叉,这样会增加向日葵对水分的需求以及养分的消耗,那么我们就需要及时的除掉。但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尽早,不能等它大了再打,这样会增加对植株的伤害。最后就是我们还需要将向日葵植株的底部老叶、枯叶、病叶摘除,这样可以改善田间的通透性,减少养分消耗还能避免病虫害。

4、辅助授粉 为了提高向日葵的结实率,提高向日葵的授粉成功率和产量,我们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首先我们可以进行人工放蜂进行授粉,科学的安排好蜂群。其次就是采用划分收集,然后再进行接触法授粉。授粉的时候要注意,最好是在早上九点到上午十一点之前进行,如果种植面积过大,上午授粉没有完成的,就需等到下午三点以后再进行,中午的时间是不适合进行授粉的,成功率极低。

花生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花生器官的特征特性 (一)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 1、根和根瘤 (1)根的形态与生长花生的根属直根系。主根由胚根长成,由主根上分生出的侧根称一次(级)侧根,一次侧根分生出的侧根称二次侧根,依此类推。 种子萌动后,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垂直向下伸长,深入土中形成主根。出苗时主根长可达19~40cm,侧根已有40余条;花生始花时主根长可达60cm以上,侧根已生出100~150条。盛花期主根长可达200cm以上,侧根可达200余条。成熟植株的主根长可达2m,一般为60~90cm。侧根于地表下15 cm土层内生出最多,花生主体根系分布在30 cm深的土层内(约占根总量的70%)。根系分布直径,蔓生型品种80~115 cm,直立型品种约50 cm。 (2)根瘤的形成根瘤菌侵入根皮层刺激皮层细胞增殖形成的,5叶期开始形成。 (3)花生根瘤的类型豇豆族根瘤菌,有专性杆状菌,共生:扁豆、绿豆、胡枝子等;非共生:大豆、苕子等。 (4)根瘤形成部位花生根瘤圆形,直径一般1~5mm,多数着生在主根的上部和靠近主根的侧根上。 (5)根瘤固氮规律 入根前,根瘤菌在土壤过腐生生活;花生种子萌发后,根瘤菌由幼根皮层侵入,当幼苗主茎生出4~5片真叶时,幼根上便形成肉眼可见的圆形瘤状体。 幼苗期根瘤不断形成,但根瘤菌与花生是寄生关系,基本不能进行共生固氮; 开花后根瘤大量形成,根瘤菌与植株变为共生关系,开始为花生提供氮素; 结荚初期是根瘤菌固氮和供氮的高峰期期; 生育后期根瘤菌固氮能力衰减很快,根瘤破裂,根瘤菌重新回到土壤中。 (6)影响根瘤发育和根瘤菌固氮能力的因素 1)氧气:根瘤菌为好性细菌,因此需结构疏松的土壤,深耕整地、起垄种植、中耕松土。 2)温度:18-28℃。 3)水分:60%左右。 4)PH:5.5-7.2。 5)营养元素:根瘤生长和固氮需充足的P、K和Ca、Mo元素。N过多,尤其硝态N 过多,对根瘤固氮有抑制作用,但在苗期,适量供N肥,可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对后期固氮有促进作用。 固氮能力:亩产150kg荚果,可固氮5-7.5kg,相当硫氨25-35kg,供花生一生需氮的80%左右。 (7)了解根系的生长和根瘤的形成及生长发育规律,在生产上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①花生氮素来源的60%来自自身的根瘤固氮; ②而且固氮高峰是在开花盛期~结果初期; ③根瘤菌的供氮与施氮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④硝态氮明显抑制花生根瘤菌固氮。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年修订版)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肥料效应田间实验、样品采集与制备、田间基本情况调查、土壤与植株测试、肥料配方设计、配方肥料合理使用、效果反馈与评价、数据汇总、报告撰写、耕地地力评价等内容、方法和操作规程。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不同区域、不同土壤和不同主要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引用标准 本规范引用下列国家或行业标准: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肥料效应鉴定田间实验技术规程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 土壤监测规程 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实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配方肥料 以土壤测试、肥料田间实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用各种单质肥料和(或)复混肥料为原料,配制成的适合于特定区域、特定作物品种的肥料。肥料效应 肥料效应是肥料对作物产量或品质的作用效果,通常以肥料单位养分的施用量所能获得的作物增产量和效益表示。

施肥量; 施于单位面积耕地或单位质量生长介质中的肥料或养分的质量或体积。 常规施肥 亦称习惯施肥,指当地有代表性的农户前三年平均施肥量(主要指氮、磷、钾肥)、施肥品种、施肥方法和施肥时期。可通过农户调查确定。 空白对照 无肥处理,用于确定肥料效应的绝对值,评价土壤自然生产力和计算肥料利用率等。优化施肥 指针对当地(一定区域)的土壤肥力水平、作物需肥特点、肥料利用效率和相关配套栽培技术而建立的作物高产高效或优质适产施肥种类、时期、数量、比例和方法。 地力 是指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本身特性、自然背景条件和农田基础设施等要素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 耕地地力评价 耕地地力是指根据耕地所在地的气候、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土壤理化性状、农田基础设施等要素相互作用表现出的综合特征。耕地地力评价是对耕地生态环境优劣、农作物种植适宜性、耕地潜在生物生产力高低进行评价。 肥料利用率 是指作物吸收来自所施肥料的养分占所施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率。 肥料效应田间实验 主要包括大田作物肥料效应田间实验、蔬菜和果树作物田间实验。 大田作物肥料效应田间实验 4.1.1 实验目的 肥料效应田间实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品种、施肥比例、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实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4.1.2 实验设计

桃树施肥的知识

桃树施肥的技术要点_桃树施肥的知识 桃树施肥除应掌握果树一般施肥原则外,由于桃树根系浅,要求土壤有较好的通气性,所以桃树施肥更应注意与改土相结合。此外,桃园一般不适宜进行牧草栽培,行间种植绿肥也应选择匍匐类型的 品种,并适时多次割刈,以免与桃树争肥。桃树分布范围广,早、中、晚熟品种需肥量有一定差异,早熟种需肥量较小,晚熟种需肥 量较大,一般每生产1000千克果实(白凤桃)需要氮(N)4.8千克, 磷2.0千克,钾7.6千克,氮、磷、钾的比例大体为1:0.4:1.6。 但是对桃树的生长来说,需要钾的比例更大。 一、桃树需肥特性 桃树是喜光、耐旱、怕涝、速生、丰产果树,其年生长量大,对营养元素敏感,需求也高。一般每生产100公斤的桃果需要吸收氮0.3~0.6公斤、磷0.1~0.2公斤、钾0.3~0.7公斤。 桃树对氮素较敏感。在幼树期,如施氮过量,易引起徒长,成花不易,落果多。盛果期氮素不足,易引起树势早衰。在衰老期,氮 素不足,会加速衰老;反之,氮素充足,可促进多发新梢,延迟衰老 过程。 桃树需磷比氮、钾少。主要作用是促进传粉受精,增加果实含糖量和促进花芽形成。缺磷时果实晦暗,肉质松软,味酸,果实有时 有斑点或裂皮。 桃树对钾的需求量较大。增施钾肥对增大果实和提高品质有显著作用。如果供钾不足,叶片变小,色变淡,叶缘枯焦,叶片出现黄斑,早落,果实较小,落果重。 二、桃树施肥技术 桃树的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树龄、品种、产量、气候因素等灵活确定。土壤肥力较低、树龄高、产量高的果园,施肥量要高一

些;土壤肥力较高、树龄小、产量低的果园施肥量适当降低。中等产量的果园,建议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1000~2000公斤,史丹利45%硫酸钾复合肥80~100公斤,丰产园可适当增加施肥量。 1、施足基肥 桃树根系在较低温度下能吸收营养和发生新根,春季生长活动开始早,早期新梢生长旺盛,应以秋施基肥好。秋施基肥时桃树的断根在较短时间内即可愈合并发生新根,并且秋施基肥比春施基肥次年开花早、开花总数增加,花大,坐果率高。基肥除有机肥外,宜配合史丹利复合肥施用,用量约占全年施肥量的60%左右。秋施基肥在落叶前结合秋耕进行,可采用放射沟或环状沟施,深度约为30~45厘米,以达到主要根系分布层为宜。 2、合理追肥 花前追肥:多在早春后开花前施用,能促进萌芽,促进新梢健壮生长,减少落花落果。施用的肥料应以高氮复合肥为主,用量约占年施肥量的5%~10%。若基肥的用量较高或冬季施用的基肥,则花前可不追肥。 花后追肥:多在开花之后至果实核硬化前之间施用,花后追肥能提高坐果率、改善树体营养、促进果实前期的快速生长。施肥量约占年施用量的5%~10%。 果实膨大期追肥:在果实再次进入快速生长期之后施用,此时追肥对促进果实的快速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有重要作用。此期追肥以高钾复合肥为主,用量约占年施用量的20%~30%。 缺硼症状:桃树缺硼症一般与苹果相似。枝条顶端易枯死,在枯死部下方发很多新生枝条,成“帚状”,枝条韧皮部变褐;枝干易流胶;叶片窄小、皱缩,叶柄、叶脉弯曲质脆易断,叶色淡黄,果实畸形,色泽不一。缺硼轻者致使树势衰弱、产量低、品质差;重者枝条大多枯死或有芽无花,造成绝产。 防治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详解

核心提示: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以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肥料是农作物的营养,科学施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解决当前肥料施用上的重化肥、轻有机肥,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普遍等问题,农业部在2005年初提出要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科技入户工程的第一大技术在全国推广,并将该项技术的推广作为为农民办实事之一,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资源浪费,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今年2月21日,农业部又专门召开了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视频会议,总结2005年测土配方施肥行动的成效与经验,全面动员和部署今年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推动春耕备耕开展。农业部决定2006年把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为农民办理15件实事的第一件,为1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使100%农户获得配方施肥建议卡、100%得到施肥技术指导,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覆盖面积达到6.8亿亩,并带动全国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会上提出,今年,国家将加大对测土配方施肥的扶持力度,财政补贴资金由去年的2亿元增加到5亿元以上。全年免费为4000万以上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力求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100%,核心示范区实施面积达到2.8亿亩以上,辐射带动6.8亿亩,为做好2006年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杜青林要求: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有专人负责组织,打破部门界限和常规做法,进一步整合力量,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今年测土配方施肥各项工作全面落实。二是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充实加强土肥工作的技术力量,广泛调动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等技术部门的积极性,形成面向基层、面向农民的技术服务合力。同时,要重视肥料配方师职业资格认定,以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三是完善仪器装备和技术规范。各地积极争取,科学整合,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金,从需要出发,购置必备的测试仪器、设备,形成一套先进完备的土壤肥料测试系统。严格按照农业部统一的技术规范要求,开展采样、测土、试验、配方和施肥。四是加强技术培训。各地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向农民宣传技术知识,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科技带头人作用。五是强化肥料市场监管。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会同质检、工商等有关部门,加强肥料市场监管,依法惩治销售假冒伪劣肥料的不法行为。省级农业部门要对配方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简化登记手续,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杜青林强调,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大措施。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切实把测土配方施肥作为给农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创造性地工作,深入实际,转变作风,全面扎实地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顺利开展,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新的贡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也是浙江省2 006年10项农业主推技术之一,温岭市作为浙江省首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重点县(市),在过去的一年中,根据省、市部署和要求,以采集土壤样品化验和标准农田普查及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为依据,以科技入户及办方示范为抓手,以建立组织为保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突出推广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兼顾果蔗等经济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了19.83万亩,平均每亩节肥17.2元,增收56.58元,全市累计节本增效1463.80万元,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节本增效效果。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该项工作,巩固工作成果,现将测土配方施肥有关技术作如下介绍,供参考:

向日葵种植技术

向日葵种植技术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向日葵种植技术方法/步骤 一、选地整地 向日葵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广,一般酸碱度在—之间,重黏土到轻沙质土壤都可以种植。在3月下旬到4月下旬,每亩施农家肥30担,碳铵3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硫酸钾15公斤,辛硫磷颗粒剂公斤,随耕地时一并翻入土中,预防地下害虫。 1、选地:选土层深厚,土地平整,灌排配套,要求轮作期3—4年以上,严禁迎重 茬。 2、整地施肥:精细整地,施足底肥,要求播种前无根茬,重施基肥,深种种肥。秋季 深翻20—625px,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在秋压底肥的基础上要适时进行秋浇,在冬春及时磙耙基础上,播前平地、打堰缩块(1—亩/块),做到地平、土碎、墒情均匀一致。在播前沿食用向日葵行深种磷酸二铵10—15kg,钾肥(氯化钾或硫酸钾)7—8kg,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二、轮作倒茬 向日葵连作会使土壤养分特别是钾素过多消耗,地力难以恢复,病虫草害也会因连作而加剧。轮作周期一般为3—4年。豆类作物,谷类作物等均是向日葵的良好前茬。 生产上轮作方式主要有:向日葵—谷子—玉米;向日葵—玉米—谷子;向日葵—大豆—玉米(高粱)。 三、精选种子 食用向日葵品种主要有星火葵花,晋葵3号等。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主要选用经提纯或农民挑选自留的整齐饱满,形状、大小、色泽一致的三道眉、星火花葵、垦苏花葵、dk119杂交食用花葵品种。严禁用dk119二代种子。

四、种子处理 精选优种后要翻晒2—3天,种子纯度不低于97%,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应在95%以上。 五、播前准备 播前应晒种2—3天,用40%锌硫磷150毫升,兑水5—,拌种25—30kg,以防地下害虫。用多菌灵500倍液浸种6小时,或用菌核净、甲基托布等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以防治菌核病。 六、播种时间及方法 1、适时早播。巴盟地区常规食用花葵最佳播期在4月15日—25日,dk119最佳 播期在5月下旬。 2、播种方法。采取穴播或耧开沟人工定距点播,粘土地播深,砂壤土地、砂质土 地播深可达4—150px。 3、密度配置。发挥边行优势,采取大小行种植,三道眉食葵大行尺,小行尺,株 距尺,亩留苗2630株;星火大行尺,小行尺,行距尺,亩留苗2000株;dk119大行尺,小行尺,株距尺,亩留苗2370株。 七、播种 向日葵播种期的确定一般是春播宜早,播种方式以人工穴播为主。穴播法可按要求的株距点籽,播深约5厘米左右。一般播种量穴播每亩用种1—公斤,每穴4—5粒,实行宽窄行播种,大行距10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60厘米,每亩留苗1400株左右。 八、加强田间管理

桃树苗种植的十大注意事项

桃树苗种植的十大注意事项 一、建园时深挖定植坑或定植沟在丘陵岗坡地采用长、宽、深均为1米的定植坑栽植 桃苗,而在平地则采用宽、深均为1米的定植沟栽植桃苗,几年来桃树的生长十分良好。 二、选择适宜优良桃品种 三、桃树苗以施基肥为主,并适期追肥9~10月秋施基肥,肥料以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为主,同时在基肥中结合增施氮、磷、钾等速效肥,施肥方法以环状沟施为主,分4次追肥,即花前追施速效氮,花后1周内追施速效氮磷钾,果实硬核期追施速效磷钾,果实采收后追施磷钾。另外进行2~4次叶面追肥,前期以0.3~0.5尿素液为主,后期以0.2~0.3钾液为主。 四、加强无花粉桃品种的授粉工作对无花粉的品种如雨花3号、雨花2号、新白花、早凤王等,除种植时按1∶3~4的比例配置授粉树外,在盛花期开展人工授粉工作,以提高果树苗坐果率。 五、合理疏花疏果,控制负载量一般疏花在盛花初期进行,主要疏除早花、迟花、畸形花等,留花距离均匀、布局合理;疏果时期宜早不迟,疏果时长果枝留3~4个果,中果枝留2个果,短果枝留1个果,但在生产上要根据品种、树势灵活掌握。 六、及时套袋套袋可防止病虫鸟兽危害果树苗果实,增进其品质。桃套袋时期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较为适宜。 七、防止裂果裂果严重影响桃的种植效益,特别是油桃品种。桃树苗由于裂果现象主要与品种和水分生理有关,因此,一方面选择无裂果的品种,另一方面使土壤水分不平衡,做好保墒工作。 八、防治好病虫害桃树冬季修剪后和翌年春桃芽萌动前各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早春开花前后防治蚜虫1~2次;5~6月间防治细菌性穿孔病;果实套袋前防治桃蛀螟;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上旬打药杀螟;3月、5月中下旬及7月三个时期防治刺蛾和一点叶蝉。 九、冬剪和夏剪并重我乡桃树主要采用杯状形或自然开心形树形,并坚持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并重的原则,以防止上强下弱、外强内弱为修剪的基本思路,控制果树苗结果部位外移,使桃树树冠开张、枝组紧凑,且通风透光。 十、及时采收、要适时采收,不宜过晚,一般在8~9成熟时采收为宜。 请在网上搜索:中国南方专业桃苗场,即可找到我们更详细的介绍 企业品牌介绍 (1)企业名称:中国南方专业桃苗场 (2)企业地址:湖北恩施利川市 (3)产品特点:适合南方高温多雨的气候 (4)苗木价格:3元/棵左右——邮费自理 (5)苗木规格:地径0.7左右高度1米左右 (6)提供品种:甘奴(早熟品种南方重点推广)-春蜜(早熟品种南方重点推广)-加州早甜桃(早熟品种南方重点推广)-台湾甜蜜桃(早熟品种南方重点推广)-突围桃(早熟品种南方重点推广)-夏香姬(中熟品种南方重点推广)-美睛白桃(中熟品种南方重点推广)-红不软桃(中熟品种南方重点推广)-夏之梦(中熟品种南方重点推广)-冬桃等38个优良品种;

科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科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发表时间:2009-09-28T10:59:13.373Z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09年第1期供稿作者:郭炬[导读] 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中科学计量施肥的开始。 一、科学测土配方施肥是我国施肥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 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中科学计量施肥的开始。 二、科学测土配方的作用意义 1.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主要途径。我国目前化肥利用率比较低,平均只有30%,氮肥20%~45%,磷肥10%~25%,钾肥25%~45%。主要原因是施肥量、施肥比例不合理。通过配方施肥可以合理的确定施肥量,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 2.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可以节约成本,增加效益。化肥这种生产资、料占农业总投入的50%,合理各种肥料的比例,可达到增产作用。 3.测土配方施肥效益明显,表现明显的增产作用。首先是调肥增产,不增加化肥量,仅调节氮磷钾就可增产:减肥增产,在高肥高产地区,减少化肥用量而达到一样增产或平产效果;增肥增产,发现缺的,多施可增加产量。 4.合理配方施肥还可培肥地力,保护生态,协调养分,防止病害,可对有效肥力合理应用分配。 三、测土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 以前的错误观念是多施肥就有高产出,实际上施肥不合理反而会造成植株倒伏,籽粒不饱,这叫高成本低收入。现在的科学施肥理念必须掌握以下原则: 1.最大与最小的施肥原则。如果不计划成本,盲目施肥,会造成最大施肥量获得最小收入。近代科学施肥提出,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其理论依据是最小养分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作物产量是由土壤中最小养分决定的,所以必须合理增加;其二,最小养分增加到能满足,作物需要时,就不再是最小养分了;其三,如果不是最小养分,多施也无益。 2.递增与递减的施肥原则。刚开始施肥时,产量是递增的,到增产一定程度后,产量会减少,每一单位肥料报酬递减率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承认这一点。 3.按作物营养特性的施肥原则。什么作物,什么时期需什么肥,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同一作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外界营养要求不同,同一作物不同品种,不同作物所需比例也不同。比如,禾谷类,所需氮、磷多,钾次之,所以供给合理的氮磷是增产的关键;豆类虽说对氮的需要量大些,但其根瘤有固氮作用,可以满足50%的量,因此应以农家肥等含磷的多施,再施钾肥,少施氮肥;叶类蔬菜,所需钾肥、氮肥较多,应把农家肥、灰土粪、工业钾肥多分给块根、块茎类和蔬菜;另外耐肥作物只-有栽培在水肥充足条件下,才能生长良好,获得高产,不耐肥的水肥充足反而会有不良后果。 四、土壤养分测定要注意的事项 1.土样的采集处理。所采土样要有代表性,否则分析化验配方施肥就没有意义了。采样时要尽量减小误差。要根据作物长相,地的肥力水平,而且面积不要过大,以不超过3公顷为宜。大致有三种方法,一是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1公顷以下,地势平,肥力均匀的地块,采取10个点;二是棋盘式采样法,适用于面积中等,大约1~2公顷,有肥力差别的地块,采10~15个点;三是蛇形式,适用于面积大,约2~3公顷,肥力不均,地势不平的地块,采15~20个点。然后各自把所采土样混在一起,作为一个混合样,捏碎,拣掉植株残体,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筛选,直到剩0.25~0.5千克,然后装袋,放上标签,标签上要写明采样名称、日期、地点、采样人等。 2.分析化验的项目。氮磷钾是作物所需的主要营养成分,对这三种营养成分测定含量是有必要的。土壤肥力状况不仅取决于养分的含量,还取决于养分存在的形态。有的形态,可直接利用,称速效养分,有的形态不可直接利用,称迟效养分。 五、配方施肥方案的制定 配方施肥是科学性很强的一项技术,涉及到土壤,肥料,环境条件的各个方面。其方案的制定有以下几个方法: 1.地力分区法,也叫地区分析法,把测试结果按土壤养分含量划分三级,即丰、中、缺,并结合群众实践经验,计算这一级别区域内所需的营养成分,措施接近当地经验,有一定的针对性。 2.应用养分平衡法公式计算施肥量的方法。 肥料施用量(千克/公顷)=目标产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测定值(毫克/千克)×2.25×校正系数肥料中有效成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六、大力开展推广科学配方施肥技术,配方施肥是一项科学性强,技术要求高的施肥方法,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划定好配方区,收集当地有关技术资料。 2.制定当地配方施肥的技术措施。 3.加强简化配方施肥技术,将要点制成配方施肥建议卡,群众易接受。 4.推广、示范、实验相结合,让群众眼见为实,要多实验,改善施肥技术,优化施肥方法。 5.搞好技术培训,做好各级培训工作。使村级技术员真正掌握技术,做到懂配方,会用配方。(作者单位:151600 黑龙江省青冈县德胜乡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

应该给向日葵施什么肥

应该给向日葵施什么肥? 问:近年来,向日葵作为食用和油用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且分布很广。由于向日葵有明显的喜钾习性,除了要施一定的氮磷肥以外,还要注意施钾肥。但不少农民朋友在实际生产中却发现,同样施钾肥,有时有效果,有时无效果。这是为什么? 专家:向日葵确实是一种喜钾作物。以“世界肥料使用手册”所发表的测试数据为证,平均产量水平在200~250公斤时,每亩向日葵所吸收的氮量为8.7公斤(N);磷为5.8公斤(P2O5);钾为25.6公斤(K2O),可见向日葵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为1.5∶1.0∶4.4,从吸收比例看,向日葵是一种需钾很多的作物。向日葵的根系可深达2米,大部分所需的氮、磷和钾均由土壤供应,不足的要通过施肥调节。如果过多地偏施氮肥,就会增加倒伏和病害的危险,还导致含油量降低。向日葵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钾,而土壤的供钾能力可因土壤母质和生态条件的不同,而差别很大。向日葵的产量水平和品种的不同,其需钾量也有差异。例如高产的向日葵杂交品种,吸钾量会更高一些。喜钾作物所吸进的大量钾,其中一部分属于奢侈吸收,可能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特别是在正常生长条件下,但在干旱等不正常条件下,对于向日葵抗旱等抗逆性能的提高是有良好作用的。 问:虽然向日葵需要吸收大量的钾,但增施钾肥不见得总是特别有效,为什么?如何才能提高向日葵施用钾肥的有效性? 专家:第一是土壤条件:在有效钾含量偏低的土壤中施钾肥效果明显,这时施钾可以提高向日葵的含油量和产量。关键在于对土壤含钾量的临界水平如何确定,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水平是决定施钾肥有效或无效的主要因素,在缺钾的土壤上种向日葵肯定需要施钾肥才可获得一定高的产量。而具体到一块农田土壤是否缺钾,需要用一种经过大量试验验证过的“土壤供钾临界值”水平加以衡量,才可以下结论。一般,速效钾含量高于临界值水平的土壤,是否施钾要看种什么作物以及目标产量定多少,如果种喜钾作物,又要求目标产量高,即使土壤不缺钾,也要选择适当方式施钾肥仍可以得到效果。我国目前关于农田土壤供钾状况的临界值不是一个确定值或一条线,而是一个范围值,那就是将土壤供钾状况的临界定在70~100毫克/公斤的范围。在北美洲将北部土壤作物可用的钾临界水平定在40~150毫克/公斤之间。但有的地区在推荐施肥建议中却明确提出,对于新高产杂交向日葵品种,土壤钾的临界水平要高于105毫克/公斤才能获得好产量。这里说明钾肥的有效施用还要看品种和目标产量水平的要求而有所区别。有的情况下即使土壤不缺钾,施钾对作物也有效。当然这里还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国内外对土壤供钾临界值都只定了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数字或一条线

桃树的需肥特点及阶段施肥措施

桃树的需肥特点及阶段施肥措施 摘要介绍了桃树的需肥特点及阶段施肥技术。 关键词桃树;需肥特点;施肥措施 桃树(Prunus perstca)属蔷薇科桃亚属,多年生落叶被子植物,原产于我国。桃树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同时桃树果实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但由于桃树根系浅.如果在栽培和管理过程中不按桃树的需肥要求进行施肥,会导致其产量和果实品质下降,甚至导致树势不良。为此,笔者将桃树的需肥特点和阶段施肥措施介绍如下。 1 桃树的需肥特点 桃树的总需肥量高而且全,尤其是果实膨大期,对营养元素较敏感。据测定,一般每生产100kg果实需要氮O.5kg左右、磷0.2kg、钾0.75kg。经笔者多年的实践总结认为,氮、磷、钾的施用比例为1:0.35:1.6时,对桃树的生长和生产都较有利。由此说明桃树需要的氮肥量比较高;桃树需要的钾肥较多(特别是结果期);桃树对磷肥的需要也相对较高。同时桃树对矿物肥,如钙、镁、铁、硼、锌、锰肥等都比较敏感,因此在给桃树施肥时应注意平衡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 2 桃树阶段施肥措施 2.1 幼年树桃树栽种后一般2-3年就可投产,但由于树冠在继续生长,因此不宜让其投入生产,要进行整形,培育树势,所以说4年生以下的桃树都叫幼桃树。桃幼树生长旺盛,对氮比较敏感,氮素过多容易引起徒长,不利于培育树势,因此在栽培时要施入足量优质有机肥和复合肥。以后每年秋季每株全环状沟约施有机肥35kg、过磷酸钙300g、尿素300g、硫酸钾150g。在施肥时同时进行锄草培土。 2.2投产树 2.2.1 壮芽、促花肥。施肥时间在桃树萌芽前,最迟不超过2月下旬。施用时以氮肥为主(约占全年施氮肥量的10%左右),注意氮、磷、钾“三要素肥”的配比和有机肥配合施用。如株产80kg左右果实的桃树,应在树冠外围挖环状沟或数个施肥坑(沟、坑深1O-15cm),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70kg左右、氯化钾O.75kg 左右、尿素0.5kg左右、过磷酸钙0.3kg左右,施后覆土。同时要做好防涝抗旱工作。 2.2.2 花后肥。桃树开花坐果时需要消耗掉大量的养分,如不及时补充养分会影响新梢生长和果实膨大。花后肥一般在花后15-20d施用,在树冠下挖数个施肥坑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3-5kg/株,加尿素150g株;或在结果初期,每株施优质农家肥4-6kg,加复合肥3kg左右。以提高坐果率、维持树体所需营养

1、什么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一、什么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百度百科):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中国农业推广网):测土配方施肥是依照配方施肥技术原理,通过开展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摸清土壤供肥能力、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状况,获得、校正配方施肥参数,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类型的配方施肥模型。采取“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技术指导”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技术路线,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相关条件,应用配方施肥模型,结合专家经验,提出配方施肥推荐方案,由配肥站按照配方生产配方肥,直接供应农民施用,并提供施肥技术指导。同时通过肥料质量检测手段,保证各种肥料的质量。通过一体化服务的技术路线,逐步实现技术推广的社会化和产业化,保证配方施肥的精度和到位率,提高配方施肥的普及率。 (测土配肥网):病人去医院,医生首先要为你检查化验做出诊断后再根据病情开药方对症下药,会很快好起来。测土配方施肥就是土壤医生为你的土地看病开方配药。 我们所说的测土配方施肥在国际上通称的“平衡施肥”,这项技术是联合国在全世界推行的先进农业技术。概括来说,一是测土,取土样检测化验土壤养分含量;二是配方,经过对土壤的养分诊断,按照庄稼需要的营养“开出药方、按方配药”,也就是按需配肥;三是合理施肥,就是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 测土配方施肥,不仅可以节约肥料使用量,还可以合理搭配、使作物营养更全面,从而节本增收。对于环境,更是能够减少肥料浪费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农业和环境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测土配方施肥,从2005年提出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节本增收了,还可以减少作物病害,提高农产品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