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及修复技术

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及修复技术
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及修复技术

收稿日期:2009-08-06

作者简介:汤小胜(1971 ),女,湖北蕲春人,博士生。

文章编号:1008-8245(2009)06-0026-04

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及修复技术

汤小胜

(湖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摘 要:文章介绍了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来源,并阐述了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三种修复技术,即物理化学

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同时还回顾了利用这些修复技术治理硝酸盐引发的地下水污染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防治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建议。

关键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修复技术中图分类号:X523 文献标识码:A

N itrate Pollution i n Groundwater and its

Re m ediation Tec hnologies

TANG X iaos heng

(College o f Life Science ,H ubeiNor m alUn i v ersity ,H uangsh iH ube i 435002)

Abstrac t :Th is paper i ntroduced the sources o f n itrate po lluti on i n ground w ater and expounded three k i nds o f re m ed i a ti on techno log ies :phys i ca l -che m i ca l rem ed i a ti on techno l ogy ,che m i ca l rem ed i a ti on techno l ogy and b i o log i ca l reme d i ation techno l ogy .R esea rch prog ress o f usi ng these re m ediati on techno l og i es to remedy the g round w ater po lluti on caused by n itrates was rev i ew ed and the proposa lsw ere put f o r w ard to prevent and control n itrate po lluti on o f groundw a ter .

K ey word s :groundwa ter ;nitra te po ll u tion ;re m ediati on technology

在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和地区,地下水就成为重要的供水水源。然而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城市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很多城市的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已大面积的超标。硝酸盐污染已是地下水中一个相当普遍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硝酸盐污染严重威胁了人的健康,妨害了经济持续发展,因此,对它的治理己经迫在眉睫。

1 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来源

1.1 化肥

氮、磷、钾肥是用于农业的最主要化肥。以我国来说,1999年使用化肥4124万t (折纯),比1978年增长362.3%,按当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计

算,平均每公顷耕地化肥的施用量为262.4kg ,淮河流域平均用量415kg /hm 2

,太湖流域为600kg /hm

2[1]

。但化肥的利用率不高,没有被作物

利用的部分则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施入土壤中的氮肥主要为氨态氮,其被作物吸收或被土壤吸附,且不易流失。但在土壤通气情况下,氨态氮经过亚硝化和硝化细菌的作用,最终被氧化为硝态氮,而硝态氮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很容易随水流失,进入地下水。

1.2 污水灌溉

虽然污水灌溉可以起到利用污水中大量有机物作为肥料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用水和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但污水灌溉的量过大或时间不恰当,许多污水未经农作物和土壤的自

第25卷 第6期2009年12月 黄 石 理 工 学 院 学 报J OURNA L O F HUANG S H I IN ST I TUTE O F TEC HNOLOGY

V o.l 25 N o .6

D ec . 2009

然净化而直接向下入渗,同样会导致土壤和地下水体的污染。刘凌[2]在徐州汉王实验基地进行了含氮污水灌溉实验研究,得出:污水灌溉对下层土壤及地下水中NH+

4

浓度影响较小,大多数

NH+

4

将被上层土壤吸附、转化;!污水灌溉对土壤水及地下水中NO-3浓度影响较大,尤其是长期进

行污灌的土壤,易造成地下水中NO-

3

污染。

1.3 畜禽养殖

随着养殖数量和种类的增加,畜禽养殖逐步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由此也带来环境污染问题。未经处理的蓄禽粪便随意堆放,通过雨水冲刷和土壤毛细管作用,粪便中的氮、磷元素进入土壤后转化为硝酸盐和磷酸盐,不仅造成土壤污染,还会引起地下水污染。人若饮用了含高浓度硝酸盐氮的地下水后,硝酸盐在人体内经硝酸还原菌作用后被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将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二价铁变为三价铁,从而使血红蛋白丧失了携带氧的能力,人和动物就会因缺氧而患高铁血红蛋白症,严重的可致死亡。此外,地下水中的硝酸盐还有使人体致癌的危险。

1.4 工业污染

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食品、皮革、造纸等轻工业的发展,均会排出含大量有机物的废水,废渣,为硝酸盐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其他的机械化学等工业则会使用大量与硝酸盐有关的原材料,它们将大量流失到河、湖、土壤、大气与地下水等环境中去。这些因素都将导致地下水的污染。

2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修复技术

2.1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主要有电渗析、反渗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等[3]。电渗析是一种较新的膜处理方法,原水通过交替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

在直流电场中,NO-

3

通过膜孔与水分离,进入高

浓度盐水一侧,从而使NO-

3

得以除去;反渗透是一种膜法水处理技术,它是利用压力使原水通过半透膜,只有水分子能穿过半透膜,其他溶质分子则被截留;蒸馏法是一种非常耗时的水处理方法,它将水变为水蒸气,再将蒸汽冷凝收集作为处理水,从而去除硝酸盐;离子交换法是一个物理化学过程,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中的氯化物或碳酸盐与硝酸根离子交换,去除水中的硝酸盐。所有的离子交换方法都需要用高浓度盐或酸进行再生,从而产生大量的废水,后处理困难。

这四种方法去除都不具有选择性,去除NO-3的同时也可能去除了其他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去除效率较低。它们都是将硝酸盐集中于介质或废液中,从地下水中去除的硝酸盐又会返回到环境中,只是发生了硝酸盐污染的转移和浓缩。

2.2 化学修复技术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

化学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还原剂将硝酸盐还原,根据采用的不同还原剂可以分为活泼金属还原法和催化还原法。

活泼金属中铁还原法是研究最多的课题之一。郝志伟等人[4]利用零价铁还原法,脱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硝酸盐去除率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表明:较低的初始p H、较高的铁粉用量、较高的反应温度对零价铁还原脱氮反应均有促进作用;反应环境对脱氮也有一定的影响;而搅拌转速对零价铁还原脱氮的影响不大;固体表面的化学反应是速率控制步骤;零价铁还原脱氮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表观速率常数为0.016m i n-1;铁表面的电子转移是主要的还原反应机理。周玲等人[5]以铁粉为还原剂,采用静态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p H值、硝酸盐氮初始浓度、溶解氧、铁粉表面预处理及铁与硝酸盐氮的质量比等因素对硝酸盐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的初始p H值对硝酸盐氮的去除影响大, p H>4时,铁粉几乎不与水中硝酸盐氮进行反应;铁粉经过表面处理后在同一时刻内对硝酸盐氮的去除率提高1倍多;铁与硝酸盐氮的最佳质量比为200?1;溶解氧对硝酸盐氮的去除没有太大影响;反应产物主要是氨氮。

近年来,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纳米铁的应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可实现土壤和地下水的大规模原位修复。纳米级铁粉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在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Yang等人[6]使用50~80n m的零价铁研究了铁对硝酸根化学还原的动力学和途径发现,纳米零价铁还原硝酸根是一种酸促的表面媒介过程,越好的酸性条件越有利于硝酸根还原,其产物主要是NH+4-N。

催化还原硝酸盐的方法是将硝酸盐还原成N

2

,它是利用氢气作为还原剂,金属Pd-Sn或Pd -Cu等催化剂附载于多孔介质上,催化还原水中的硝酸盐。孙彩霞等人[7]介绍了催化还原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原理、催化剂的选择、催化剂的制备等问题,指出催化还原法具有运行时间短以及管理方便等优势,但是目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还不够理想,而且反应过程中还会受到传质等

第6期 汤小胜: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及修复技术 27

因素的限制。朱艳芳等人[8]采用浸渍法制备催化

剂Pd-Cu/ -A l

2O

3

,用BET、I CP、XRD、TE M和

EDX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甲酸钠作为还原剂,对催化还原硝酸盐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0mg#L-1硝酸盐完全反应时总氮的脱除率可以达到87%。催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受pH值、催化剂投加量、甲酸钠浓度和硝酸盐初始浓度等反应条件影响。甲酸钠作为还原剂时只需控制溶液初始p H值,初始p 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催化剂活性;控制初始pH值为 4.5,适当降低催化剂投加量和增加甲酸钠的浓度有利于提高催化活性,但选择性会显著降低。初始p H值为4.5时,不同初始浓度硝酸盐的催化还原反应为一级反应。

化学修复技术能快速去除硝酸盐,适应不同反应条件。但是无论以金属元素还是氢气、甲酸、甲醛等作为还原剂,都容易形成副产物。

2.3 生物修复技术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

生物修复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清除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生物工程技术,通过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地下水硝酸盐氮的生物修复技术分为原位生物脱氮技术和异位生物脱氮技术。

在一定的条件下,地下水环境中存在着反硝化作用。反硝化是细菌在厌氧或缺氧环境中分解

利用有机物时,将N0

2--N和N0

3

--N代替O

2

作为电子受体,最终变成气态氮(N

2

)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9]。反硝化作用是不可逆的过程,在有机质存在时,仅当缺氧或厌氧条件下才能发生,有溶解氧存在时,溶解氧(DO)能够抑制反硝化所需的酶,反硝化菌将以氧气为电子受体将碳水化合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反硝化作用是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主要环节,是污水脱氮的主要机制。

2.3.1 原位生物脱氮技术

原位生物脱氮技术[10],是指对于受硝酸盐氮污染的地下水体,不作抽提或运输,而直接在原位进行生物修复,其修复过程主要依赖于地下水体中的反硝化细菌和人为创造的促进反硝化反应的条件。

渗透反应墙技术(Per meable R eacti ve Barrier)是目前在欧美等许多发达国家新兴起来的用于去除地下水污染的一种原位修复技术,是基于反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提出的,以充分发挥水、土系统的净化功能。由于其成本低廉、效率高,而倍受重视。渗透反应墙是将混合介质以一定厚度填到地下水水位以下,形成多孔墙体。该墙体与地下水水流垂直,污染物流过时,经生物或化学作用而被

去除。O sa ma Elja m al等人[11]利用锯木屑作为反硝化的外加碳源处理污水厂出水,并与竹片碎屑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锯木屑与土壤混合能显著增强生物反硝化作用,能够有效去除二级废水中的硝酸盐和增加反应容器的渗透性。外加碳源的使用年限是影响脱氮墙能否发挥持续性作用的重要因素。Fahrner[12]对在西澳大利亚Busselton地区构建的脱氮沟效果进行了评估,脱氮沟的有效运行寿命在20年以上。Robertson等人[13]进行长期的现场脱氮墙的反硝化试验研究,根据质量守恒计算和实际观察,脱氮墙经过6~7年后,大量的碳仍保留在反应墙中,至少可以使用10年,甚至不需要补充碳源。

2.3.2 异位生物脱氮技术

异位生物脱氮技术可根据细菌所需碳源不同,分为自养生物脱氮技术和异养生物脱氮技术。

自养型生物脱氮法不需向水体中投加有机碳源,因为也存在有能利用氢气或硫等无机物作为电子供体的自养型脱氮菌。目前主要处在试验研究阶段。王舜和[14]从工艺原理、特点等方面,对自养生物脱氮工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对比,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吴末红等[15]研究电极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方法。以石磨作电极进行电化学反应,通过在阴极产生的氢气作为自养反硝化的电子供体,对水中NO-

3

-N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研究结

果证明,当原水中NO-

3

-N的浓度为30m g/L,总氮去除率达93%以上,最经济的C/N比为1.07。

异养生物脱氮技术是以有机物(甲醇、乙醇、醋酸等)为反硝化基质。王旭明等人[16]应用异养反硝化方法,研究了可降解餐盒(BM B)与聚己内酯(PCL)同时作为反硝化固体碳源和生物膜载体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结果表明,以B M B和PCL为碳源能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在30?和p H7.5条件下,两者反硝化速率分别为

52.80和42.77mg(NO-

3

-N)/(m2#h),出水的p H介于7~8之间,NO2--N浓度小于0.1m g/ L,但以PCL为碳源的反硝化更有利于减少亚硝酸盐的积累。与B M B相比,温度对PCL支持的反硝化的影响更大,在10~30?下,两者的反硝化温度常数分别为0.045和0.068。从反硝化效率和成本方面看,BM B更适于作为地下水反硝化脱氮的碳源。Butti glieri等人[17]研究了膜生物反应

28 黄 石 理 工 学 院 学 报 2009年

器反硝化处理地下水的应用,中试规模的实验确定了水力和生物参数。加入已知浓度的乙醇和硝酸钠,研究了污泥去除硝酸盐的能力、合适的C/N 比和生物膜的过滤能力,确定了最优C/N比为2.2g C/g N,这时硝酸盐的去除速率最大值接近20mg N-NO-

3

g/(VSS#h)。K esser u等[18]研究了生物反硝化反应器中乙醇-C和硝酸盐-N的比对硝酸盐去除的影响。在C/N比3?1和1.5?1条件下,硝酸盐的去除率均接近100%,而检测到的亚硝酸盐浓度在半数的测样时间里是低于规定限制值1mg/L的,偶尔可以检测到其值为2mg/L,证明了此时的反硝化是非常有效的。

生物修复技术费用较低,修复时间短,但是由于其运行条件相对复杂,而且影响生物活性的因素又非常多,处理后的水尚需进一步处理,以去除残余的细菌和有机物质,从而影响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3 结论

总之,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三大类修复技术,各有利弊。物理化学修复技术虽能去除硝酸盐,但不具选择性,而且不能从根本上去除硝酸盐,只起到了转移作用;化学修复技术能快速去除硝酸盐,但容易形成副产物;生物修复技术修复时间较短,修复费用较低,但需要后续处理。为保护人民的健康,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生产发展,应控制化肥中对环境有长期影响的有害物质的含量。应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引污灌溉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加强对污水灌溉的系统规划和管理,逐步向科学污灌发展;应控制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的排放;应控制工业的废水、废渣的排放等;同时应利用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积极治理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

参考文献

[1] 张从.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环境影响及控制对策

[J].环境科学动态,2001(4):10-13

[2] 刘凌,陆桂华.含氮污水灌溉实验研究及污染风

险分析[J].水科学进展,2002,13(3):313-320 [3] T.D.W esley,B.D.Cha rlees,PF.D av i d,eta.l R e

m ov i ng n itrate from ground w ate rW arer[J].eng ineer

i ng andM anagem ent,1997,12:20-24

[4] 郝志伟,李亮,马鲁铭.零价铁还原法脱除地下水中硝酸

盐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24(17):63-66

[5] 周玲,李铁龙,全化民,等.还原铁粉去除地下水

中硝酸盐氮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

25(2):368-372

[6] G ordon C.C.Y ang,H sa i o-Lan L ee.Che m ica l re

ducti on o f nitrate by nanosized i ron:kine ti cs and

pa t hways[J].W a ter R esearch,2005,39:884-894 [7] 孙彩霞,王琴,何云峰,等.催化还原脱除地下水

中的硝酸盐[J].环境科学动态,2003,2:6-9 [8] 朱艳芳,金朝晖,方悦,等.催化还原脱除地下水

中硝酸盐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4)

:864-868

[9] L oosdrechtM C,Jetten S M.M icrobil og ica l convers i on

i n n itrog en re m ova l[J].W ater Sc i T echno,l1998,

38:1-8

[10] NA.M oha mmad.N itrate contam i nation of groundwa

te r:A concept ua l m anagement fra m ework[J].Env i

ronmenta l I m pact A ssess m ent R ev ie w,2007,27:220

-2242

[11] O S AM A EL J AM AL,K E N J I J INNO,TO S AO HO-

S OKAWA.V SB-T echn ica l U niversit y of O strava,

C zech R epublic[M].F ukuoka:4t h Internationa l

W orkshop on Earth Sc i ence and T echno l ogy,2006 [12] FAHRNER S.G roundwa ter n itrate remova l using a

biore m ed iati on trench[M].H onours Thesis,D epart

m ent of Environmenta l Eng i nee ri ng,U n i v ers it y o f

W estern Austra lia,2002

[13] ROBERTSONW D,BLOW ESDW,PTACEK C J,et

a.l L ong-ter m o f i n s i tu reactive ba rr iers for nitra te

re m ediati on[J].G round W a ter,2000,38:689-695 [14] 王舜和,吴伟伟,王建龙,等.废水自养生物脱氮技

术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26(5):

113-119

[15] 吴末红,袁兴中,曾光明,等.电极 生物膜法去除

地下水中硝酸盐氮[J].水处理技术,2005,31(5):

55-57

[16] 王旭明,从二丁,罗文龙,等.固体碳源用于异养反

硝化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J].中国科学,2008,

38(9):824-828

[17] Butti g lieri G,F M a l pe,i E D aver i o.D enitrifica ti on o f

dri nking wa ter sou rces by advanced b i o log i ca l treat

m ent usinga m e mbrane b i oreactor[J].D esa li nation,

2005,178:211-218

[18] Kesseru P,I K iss,Z B i har,i et a.l Bi o l og i ca l denitri fi cati on i n

a conti n uous-fl o w pil ot bi oreact or cont a i n i n g m i mo

b ili zed

Pseudo monas butanovora cells[J].Bi oresource T echno l ogy,

2003,87:75-80

(责任编辑 高 嵩)

第6期 汤小胜: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及修复技术 29

土壤污染修复资料总结

土壤污染修复 第一章土壤及其基本性质 1.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具有不断地、同时地为植物生长提供并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2.土壤环境:是指岩石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侵蚀和风化作用,以及地貌、气候等诸多因素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土壤生态环境。 3.土壤污染:是指人为活动将对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施加到土壤中,致使某种有害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土壤原有含量,而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4.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 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重金属元素;污水灌溉;酸沉降;固体废物;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5土壤污染的特点 ①隐蔽性和潜伏性②累积性和地域性; ③.不可逆性和长期性④难治理性和后果严重性. 6.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7.土壤自净作用:是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的自净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形态发生变化,活性、毒性降低,甚至消失的过程 8.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至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单位环境中,土壤所能容纳的最大负荷量为土壤环境容量) 9.土壤污染的量度指标 ①土壤背景值;②植物中污染物质的含量;③生物指标 10.土壤环境污染物分类: 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固体废弃物 按照污染物污染途径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水质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固体废弃物污染型;农业污染型;综合污染型 第二章土壤重金属污染专题 1.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五毒元素)

2.影响生物迁移的因素 a.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总量和赋存形态 b.土壤环境状况 c.不同植物种类 d.伴随离子 3.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1.形态多变 2.金属有机态的毒性大于金属无机态 3.价态不同毒性不同 4.金属羰基化合物常剧毒 5.迁移转化形式多样 6.重金属的物理化学行为多具有可逆性 7.产生毒性效应的浓度范围低 8.微生物不能降解重金属9.生物对重金属摄取具有累积性 10.重金属对人体的毒害具有积累性 4影响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的因素: ①土壤Eh: 当水田灌满水时,Eh下降,导致土壤环境中的S以S2-形式存在,从而与水溶性Cd生成CdS沉淀,降低土壤溶液中水溶性镉的含量。当水稻田排水晒田(烤田)时,Eh 升高,非水溶性CdS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被氧化成单质硫,从而CdS的溶解度增加,可给态Cd2+浓度增加。 Eh升高会促使土壤可溶性Pb与高价Fe、Mn氧化物结合,降低Pb的可溶性迁移。 ②土壤ph 土壤酸度增大不仅可增加CdCO3的溶解度,也可增加CdS的溶解度,使水溶态的Cd含量增加。 对铅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影响也很大,一般随pH降低,土壤环境中可溶性铅的含量增加,铅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和生物毒性增大。 随着pH值的升高和Eh值的下降,可显着提高土壤中砷的溶解性。因为pH值的升高,土壤胶体上正电荷减少,对砷的吸附量降低,可溶解性砷的含量增加。同时,随着Eh值的下降,砷酸还原为亚砷酸 锌的迁移性取决于土壤的pH值和Eh值 5.影响Cr对植物毒性的因素: (1)Cr的化学形态;(2)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 (3)土壤氧化还原电位;(4)土壤pH值;(5)植物种类。 6.防治土壤铜害的主要措施: ①向土壤大量施用绿肥或有机肥;②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 ③施用铁剂(如Fe-EDTA),或叶面喷施铁剂。 7.锌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施用石灰调节土壤pH在范围内,使锌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②使土壤呈还原态,形成ZnS沉淀;③施用磷肥 8.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并根据原则拟定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对策。

土壤污染修复总结

土壤污染修复第一章土壤及其基本性质 1.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具有不断地、同时地为植物生长提供并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2. 土壤环境:是指岩石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侵蚀和风化作用,以及地貌、气候等诸多因素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土壤生态环境。 3. 土壤污染:是指人为活动将对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施加到土壤中,致使某种有害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土壤原有含量,而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4.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 过量施用化肥; 农药; 重金属元素; 污水灌溉; 酸沉降; 固体废物; 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 5土壤污染的特点 ①隐蔽性和潜伏性②累积性和地域性; ③.不可逆性和长期性④难治理性和后果严重性. 6.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7.土壤自净作用:是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的自净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形态发生变化,活性、毒性降低,甚至消失的过程 8. 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至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单位环境中,土壤所能容纳的最大负荷量为土壤环境

容量) 9.土壤污染的量度指标 ①土壤背景值;②植物中污染物质的含量;③生物指标 10.土壤环境污染物分类: 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固体废弃物 按照污染物污染途径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水质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固体废弃物污染型;农业污染型;综合污染型第二章土壤重金属污染专题 1.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五毒元素) 2.影响生物迁移的因素 a.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总量和赋存形态 b.土壤环境状况 c.不同植物种类 d.伴随离子 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1.形态多变 2.金属有机态的毒性大于金属无机态 3.价态不同毒性不同 4.金属羰基化合物常剧毒 5.迁移转化形式多样 6.重金属的物理化学行为多具有可逆性 7.产生毒性效应的浓度范围低 8.微生物不能降解重金属 9.生物对重金属摄取具有累积性 10.重金属对人体的毒害具有积累性 4影响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的因素: ①土壤Eh: 当水田灌满水时,Eh下降,导致土壤环境中的S以S2-形式存在,从而

地下水修复技术方案

地下水修复技术方案 1.1.1.本项目使用技术概述 根据国家发布的土壤污染修复相关工作指南及管理办法要求,污染场地修复工作一般分为污染识别(污染场地排查)阶段、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阶段、修复方案编制阶段、修复工程实施阶段及修复后验收管理阶段这几个阶段。针对本次招标所列出的所有技术我公司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完整响应并按招标文件的规定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证明文件等。 本项目污染场地地下水主要受石油类、苯及乙苯污染。 本项目污染场地污染地下水修复采用“多相抽提—原位冲洗—原位化学氧化—原位微生物修复”的组合修复工艺技术路线。 多相抽提技术可以实现土壤气体、地下水、非水相液态污染物的一体化分类处理。此外,多相抽提技术还具有对地面环境扰动小、修复效率高、作用面积大、工期短、成本低以及适用于高浓度、挥发性污染场地的修复等一系列优点。多相抽提的主要原理为:真空泵产生高强度负压,通过抽提管道将地下污染区域内的土壤气体、地下水及非水相液态污染物以气水混合物的形式裹挟推动至地面储存单元中,再对气水混合物进行气相、液相、非水相的三相分离并进行处理。因此,该工艺主要由多相抽提、多相污染分离、多相污染治理3个部分组成。 地下水原位冲洗是将冲洗溶剂注入污染地层(本项目指含水层),对污染带进行作用,使地层介质中的污染物溶解度增大、迁移性增强,污染物从固体介质进入地下水中,再将地下水抽出至地面进行处理。这种方法由于加强了对空隙的冲洗效果和作用,从而可以增大传统地下水抽出-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是指通过钻孔或者注射井向污染土壤、地下水区域中添加配置好的氧化剂,使其与污染物发生反应,将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者毒性较小物质的一种修复技术,具有无选择性、反应迅速、处理彻底等特点,同时,氧化剂也可对附着于土壤的污染物进行冲洗。 原位微生物修复是通过促进土著微生物在含水层的生长、繁殖,或注入筛选、驯化的菌群,强化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可以有效地去除溶解于地下水中和吸附在含水层介质上的有机污染物。 地下水修复采用多相抽提技术,并利用原位冲洗/氧化、原位微生物修复进

简述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简述土壤污染及其 防治措施

结课论文 题目:简述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姓名:程旭 院系:生命科学学院农学系 年级专业:级园艺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王玉芬 12月31日 摘要 本文在综述中国土壤环境污染态势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壤环境污染的预防、控制和修复方法。指出了当前中国土壤环境污染态势严峻,危及粮食生产、食物质量、生态安全、人体健康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认为以预防为主,预防、控制和修复相结合是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的土壤环境保护策略。 关键词:土壤污染,预防,控制,修复

引言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石,也是人类食物与生态环境安全的保障。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土壤资源承受的因人口增长、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消失、土壤退化、气候变化和污染种种等的压力逐渐增大。 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的纽带,是联系其它要素的关键环节,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但由于现代工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有的地方农药、化肥过度使用。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向土壤倾倒和堆放,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大气沉降物也会进入土壤,使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土壤污染是全球三大污染问题之一。不断恶化了的土壤污染态势,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防治土壤污染刻不容缓。 1土壤污染的含义和特点 1.1 土壤污染的含义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论文题目 环境工程 系部 环境工程11级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二○一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目录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3) 地下水污染 (3) 地下水污染修复 (3)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3) 抽出------处理技术 (4) 生物修复技术 (5) 反应渗透墙修复技术 (6)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了几种主要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比如,抽出------处理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反应渗透墙修复技术等。 关键字:地下水污染修复,抽出------处理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反应渗透墙技术 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是水环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条件之一。地下水污染(ground water pollution)主要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地表以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彻底消除其污染源,也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使水质复原。至于要进行人工的地下含水层的更新,问题就更复杂了。 我国存在大量的地下水污染场地,给地下水资源的使用带来了严重威胁。将地下水污染场地划分为4大类,15个亚类,为制定不同地下水污染场地的管理、控制和修复规定提供了依据;对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技术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建立地下水污染的预警系统,为污染的预防奠定基础;介绍了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技术,并对地下水污染防控和治理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 地下水污染修复 广义上看,地下水污染修复,地下水污染控制及地下水污染预防是人类处理污染的三种方式。地下水污染预防是指从源头上使用不至于产生污染的理想设施或环境友好材料的污染处理方式;地下水污染控制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染,在污染物被释放到环境之前,捕获或改变污染物的结构形态,达到净化目的的污染处理方式;地下水污染修复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染,先释放到环境,然后再实施净化的污染处理方式。地下水修复代价及其昂贵。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第一类是最简单、最便宜的修复方法,即自然修复法或称被动修复法,其依赖于自然的过程作用,包括生物降解、挥发和吸附。 自然修复的机制很复杂,而且重要的物理化学特征极其多变。 第二类最简单的应用型修复技术是挖出土壤并将其运往适宜场所处理的技术。 第三类地下水主要修复技术包括地下水的抽出------处理系统和土壤的气相抽提系统等。总的来说,最常见的地下水修复系统是抽出------处理系统。污染的地下水通过生产井得到修复。在地表使用吹脱、活性炭吸附、生物处理或其他方法来处理废水。若存在碳氢化合物,则可能需要油水分离器。通过注射井或由表面排水处置过的废水可能会再次回到含水层。已有经验表明对于地下水污染物的去除,抽出------处理系统效果明显。然而这种修复方法,代

土壤污染及其修复技术

第二章污染物控制技术 6 土壤污染及其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 (2) 土壤污染的定义 (2) 土壤污染的类型和来源 (3) 土壤污染的特点 (5) 土壤污染的危害 (5) 土壤污染及治理 (6)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6) 土壤污染治理 (7) 修复技术 (9) 热力学修复 (9) 热解吸修复技术 (9) 焚烧法 (10) 土地填埋法 (10) 化学淋洗 (10) 堆肥法 (10) 植物修复 (10) 渗透反应墙 (10) 生物修复 (10)

6 土壤污染及其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 土壤是自然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之一,它是处在岩石圈最外面的一层疏松的部分,具有支持植物和微 生物生长繁殖的能力,被称为土壤圈。土壤圈处于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的过渡地带,是联 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土壤固相包括矿物 质和有机质,其中矿物质约占土壤固体总重量的90%以上,而有机质约占固体总重量的1%~10%。土壤液相是指土壤中水分及其水溶物。土壤中有无数孔隙充满空气,即土壤气相。典型土壤约有35%的体积是充满空气的孔隙,因而土壤具有疏松的结构。 土壤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是土壤作为一项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二是土壤对 于外界进入的物质具有同化和代谢能力。由于土壤具有这种功能,所以人们肆意开发土壤资源,同时将土 地看作人类废物的垃圾场,而忽略了对土地资源的保护。由于这种原因,人类面临着土地退化、水土流失 和荒漠化以及土壤污染等诸多问题。其中,土壤污染的形势极为严峻。 土壤污染的定义 土壤背景值 土壤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土壤背景值是各种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成土过程的产物,地球上的不同区域,从岩石成分到地理环境和生 物群落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实质上它是各自然成土因素(包括时间因素)的函数。由于成土环境条件仍 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特别是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 响也随之不断地增强和扩展,目前已难以找到绝对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因此,现在所获得的土壤背 景值也只能是尽可能不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数值。 研究土壤背景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为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之后的组成、数量、形态和分布变 化,都需要与背景值比较才能加以分析和判断,所以土壤背景值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特别是土壤污染综 合评价的基本依据,是研究和确定土壤环境容量,制定土壤环境标准的基本数据,也是研究污染元素和化 合物在土壤环境中的化学行为的依据。另外,在土地利用及其规划,研究土壤生态、施肥、污水灌溉、种 植业规划,提高农、林、牧、副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食品卫生、环境医学等方面,土壤环境背景值也 是重要的参比数据。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土壤背景值的研究工作,先后开展了北京、南京、广州、重庆以 及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西北黄土、西南红黄壤等的土壤和农作物的背景值研究。 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容量是针对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而言的。它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土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复习题

2016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原位生物修复 指在污染的原地点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进行生物修复。采用工程措施但不挖掘或抽取地下水等方法。 2、环境生物技术 直接或间接利用完整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以及同时生产有用物质的人工技术系统,称之为环境生物技术。 3、膜污染 膜污染是指在膜过滤过程中,水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大分子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现象。 4、稳定塘处理技术 稳定塘旧称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通常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基建投资和运转费用低、维护和维修简单、便于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无需污泥处理等优点。 5、植物促进 也称之为植物提取,植物根系将土壤中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从污染的土壤中转移到植物的地上部分。一般指那些能累积超过叶子干重%的Mn,或者%

的Co、Cu、Pb、 Ni、Zn,或者%的Cd的植物。目前世界上有 500多种这样的植物。 6、湿地处理系统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是由人工优化模拟湿地系统而建造的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综合降解净化功能,且可认为监督控制的废水处理系统,是一种集物理,化学,生化反应于一体的废水处理技术;一般由人工基制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组成,是一个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综合生态系统。 7、土地处理技术 利用土壤-植物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对污染物的综合净化功能对被污染的河水进行异位处理的技术。 8、矿化作用 指有机污染物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彻底分解为H2O、CO2和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如含氮化合物、含磷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和含氯化合物等的过程。 9、生物强化 是指通过向传统的生物处理系统中引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提高有效微生物的浓度,增强对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能力,提高其降解速率,并改善原有生物处理体系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能。 10、生物冶金 生物冶金技术,又称生物浸出技术,通常指矿石的细菌氧化或生物氧化,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进行。这些微生物被称作适温细菌,大约有微米长、微米宽,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靠无机物生存,对生命无害。这些细菌靠黄铁矿、砷黄铁矿和其他金属硫化物如黄铜矿和铜铀云母为生。 12、颗粒污泥 颗粒污泥是指UASB工艺中起净化污水作用的污泥颗粒。好氧颗粒污泥

地下水污染与治理(地下水的修复)

岩溶水与裂隙水环境修复简介 一、地下水污染修复的难点 地下水污染的治理相对于地表水来说更加复杂,在进行具体的治理时,除了恰当地进行试验方案的设计外,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因为污染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特性都会影响到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因此地下水污染的治理通常要以水文地质工作为前提。 (2)受污染地下水的修复往往还要包括土壤的修复。地下水和土壤是相互作用的,如果只治理了受污染的地下水而不治理土壤,由于雨水的淋滤或地下水位的波动,污染物会再次进入地下水体,形成交叉污染,使地下水的治理前功尽弃。 (3)在地下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地表水的截流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要防止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以免加大治理工作量。 二、岩溶水污染修复方法 含水层油类污染现场治理技术 水力控制净化法:通过截留沟、阻水槽、抽水井或注水井等水力屏障限制流场范围, 加速流场内的水流速度, 从而逐渐将污染物去除掉。 其他污染治理:

1、物理化学处理法:①加药法。通过井群系统向受污染水体灌注化学药剂,如灌注中和剂以中和酸性或碱性渗滤液,添加氧化剂降解有机物或使无机化合物形成沉淀等。②渗透性处理床。渗透性处理床主要适用于较薄、较浅含水层,一般用于填埋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理。具体做法是在污染羽流的下游挖一条沟,该沟挖至含水层底部基岩层或不透水粘土层,然后在沟内填充能与污染物反应的透水性介质,受污染地下水流入沟内后与该介质发生反应,生成无害化产物或沉淀物而被去除。常用的填充介质有:a.灰岩,用以中和酸性地下水或去除重金属;b.活性炭,用以去除非极性污染物和CCl4、苯等;c.沸石和合成离子交换树脂,用以去除溶解态重金属等。③土壤改性法。利用土壤中的粘土层,通过注射井在原位注入表面活性剂及有机改性物质,使土壤中的粘土转变为有机粘土。经改性后形成的有机粘土能有效地吸附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2、生物法:原位生物修复的原理实际上是自然生物降解过程的人工强化。它是通过采取人为措施,包括添加氧和营养物等,刺激原位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强化污染物的自然生物降解过程。通常原位生物修复的过程为:先通过试验研究,确定原位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能力,然后确定能最大程度促进微生物生长的氧需要量和营养配比,最后再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 三、裂隙水污染修复方法 裂隙水由于大的导水性和小的贮水性, 与孔隙水相比, 它

污染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污染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摘要:最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修复技术在污染环境的治理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并在预防环境污染和治理环境污染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本文对生物修复应满足的生态条件做了详尽总结,分别是微生物、处理场地、水分、营养物质、氧气与电子受体、根圈作用和土壤物化因素,这些因素将决定生物修复的成败。本文还重点分析了影响微生物修复的关键因素,包括生物因素、营养因素、O2和电子受体、表面活性剂和共代谢物等。[4]关键词:生物修复;污染环境;生态条件、微生物 生物修复即利用微生物降解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消除污染者,减少其浓度的修复方法。大体上,可以将生物修复分为原位生物修复和异位生物修复。原位生物修复(就地生物修复)即污染土壤或水体不经过搬运或运输,而是通过投加微生物、营养盐、电子受体等方法进行原位生物降解。异位生物修复即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将受污染物质搬离原地进行集中生物降解,通常对于污染严重的土壤与水体多采用该技术。与传统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相比,生物修复技术具有可以原地进行、投资省、对周围环境的扰动小、对污染物的去除具有持久性、公众易于接受、可以与物理化学方法结合使用等优点。[2] 生物修复的目标及应满足的最佳生态条件[3] 生物修复的目标至少是将土壤及地下水或地表水环境中的污染物降低到环境安全标准值以下,作为一种生物处理技术,生物修复是否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从技术参数上大体可分以下几点: (1)微生物必须筛选获得具有活性的专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必须有能力在合理的速率下将污染物从起始的高浓度降解达到规定的标准浓度以下,并且在分解污染物的过程中不应产生毒性代谢物。 (2)处理场地处理场地中存在的化学污染物及其浓度不应显著抑制微生物或酶的降解活性和高积累植物的吸收作用,否则应加以稀释;处理的化学污染物必须是生物可利用的;在处理点或反;应器中的条件必须适合生物生长,为此首先有必要对处理场地本身及处理过程所需达到的生态条件进行了解和设置。 (3)水分大量资料表明,水分是调控微生物、植物和细胞游离酶活性的重要因子之一。因为它是营养物质和有机组分扩散进入生物活细胞的介质,也是代谢废物排出生物机体的介质。特别是,水分通过对土壤通透性能、可溶性物质的特性和数量、渗透压、土壤溶液pH 和土壤不饱和水力学传导率发生作用而对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生物修复产生重要影响。一些研究表明,25 %~85 %持水容量或- 10 kPa 或许是土壤水分有效性的最适水平。

论中国土壤污染现状修复技术

论中国土壤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 一、土壤修复 (1)土壤修复的基本情况 ①土壤修复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土壤污染指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向土壤系统排放后,当数量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时,会破坏土壤成分结构的平衡和土壤功能,乃至出现危害动植物和人体健康的现象。 土壤污染按照污染成分可以划分为无机物污染和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包括酸、碱、重金属以及砷、硒等非金属化合物造成的污染;有机物污染包括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有机溶剂、合成洗涤剂等造成的污染。按照受污染土地的类型可以将土壤污染划分为工业场地污染、油气田污染、矿区污染和农田污染。按照污染源可以将土壤污染划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以及其他污染。土壤修复则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2)我国土壤修复的发展状况 ①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我国对于土壤污染的关注起步较晚。为了调查中国土地污染的现状,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土资源部耗资 10 亿元联合启动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及其预防措施的调查工作,特别是对农业用地的调查。 2014 年 4 月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但对于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仍没有清晰而准确的认识,相关的土壤修复行业发展也是处于起步成长阶段。和欧美成熟的土壤污染修复治理体系相比,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有关体系急需建立和完善。 a.工农业粗犷发展导致耕地土壤和城市场地污染问题 我国工业和农业的粗犷式发展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虽然我国工业和农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及时重视其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治理,从而使得土壤污染日益严重。从工业污染角度看,土壤无机污染物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选矿厂、冶炼厂、铅蓄电池厂、氯碱厂等工业工厂的废物排放;非金属砷和硒污染主要来自农药和电子工业等;而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油石化、煤化工、农药等行业。从农业土壤污染角度看,化肥的过度使用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工农业迅速发展,由于相应环境监管与保护措施的缺失,各地普遍出现土壤污染问题,其中,尤以率先发展工业实现经济起飞的东部和中部较为发达地区为甚。我国严重土壤污染区 320 个,约 548 万公顷。从不同的土地类型来看,关数据显示,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有近 2,000 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受矿区污染的土地面积达到 200 万公

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

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减少环境污染、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物修复技术以其成本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受到普遍关注,成为环境治理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本文综述了环境生物技术的形成发展、应用前景等,着重分析了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环境生物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水产养殖废水 1 生物修复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原理 生物修复又称生物改良,是指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来减少污染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的浓度或使其无害化,从而使污染了的环境能够部分或完全地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 生物修复根据所利用的生物,可以分为植物修复、动物修复、生态修复、微生物修复四类。根据被修复的污染环境,可以分为土壤生物修复、水体生物修复和大气生物修复。而由于生物修复的实施方法不同,又分为原位生物修复和异位生物修复。 1.1 生物修复的基本原理 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生物的降解和转化,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小分子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与水。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代谢及降解等功能,对环境中污染物的降解起催化作用,加速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 1.2 生物修复技术的特点 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投资费用低,对环境影响小,使用效果好,使用区域范围广,使用面积大等特点,而且能同时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在土壤修复中还可以去除环境中的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但其也存在局限性,生物不能降解进入环境中的所有污染物,并且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 2 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中的应用 氨氮是水产养殖的最主要危害,但传统的加注新水、曝气、漂白粉或臭氧氧化、使用斜发沸石进行离子交换等方法脱氮效果并不理想[2]。而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稳定塘法等生物处理法存在或伴有污泥产生、反应启动慢、出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体氨氮污染的处理上被广泛应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中主要应用于养殖环境的原位修复中,主要处理底泥的有机污染和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法概述

地下水污染修复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法方法方法概述概述 王明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已成为国际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受污染地下水控制与修复技术已在工程实践中广泛应用。目前对污染的土壤和含水层的恢复治理方法主要包括原位修复、异位修复和自然衰减监测法((自然修复)三种。对于点源污染的治理首先要对污染源进行控制,清除、切断或控制污染来源,防止污染物的继续泄漏,其后采用相应的措施对已污染的场地进行恢复和治理。对于面源污染,应考虑土壤与地下水污染联合治理。 1)1)原位修复方法原位修复方法原位修复方法 气提法气提法::气提法是原位修复方法之一,主要用来去除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物。对于污染土壤的气提方法来说,要求在包气带中设立抽水井,使用真空泵在地表抽取包气带中的空气,从而加速土壤中污染物的气相转移速率,达到修复的目的。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包括抽气井有效半径的确定和如何避免地表空气直接进入抽气井而造成的短路等。对于地下水来说,气提方法是通过地下水的人工循环,即将处理后的地下水回注于包气带再入渗到地下水中,未处理的地下水从底部进入井中取代被抽取的地下水,在此过程中使水体中的挥发性污染物去除井中汽化分离,分离出的污染气体再通过地表处理或微生物降解去除。该方法一般与土壤气提、地表处理、微生物降解联合使用,可以去除氯化有机溶剂、石油产品污染物、农药等。它的优点在于只采用单井抽取气体,很少抽取地下水,具有投资少、运转费用低的特点;可以同其他处理方法联合使用,强化修复效果;设计简单,易于维护。但该工艺在浅层含水层中的处理效果有限,可能会产生沉淀从而造成水井堵塞,若处理系统设计不合理还会造成污染扩散。

地下水污染及其修复技术

88 HUANJINGYUFAZHAN ▲地下水污染及其修复技术 洪梦悦 (河南省地质环境勘查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工业产业的发展,而工业的不断发展则会加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得一些持久性有机物和重金 属等污染物进入土壤,而后通过渗透作用或者迁移扩散作用进入水环境,进而导致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地下水污染会造成较严重的生态 环境破坏,使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人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必然会面临巨大的健康隐患。基于此,本文对地下水污染的原因、 来源以及修复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可以对相关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环境;修复技术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2-0088-02 DOI:10.16647/https://www.360docs.net/doc/2314994958.html,15-1369/X.2019.02.049 Groundwater pollution and its repair technology Hong Mengyue (He’nan Provinc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Exploration Institute, Zhengzhou He’nan 450000,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will inevitably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industry,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will increas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by human beings, so that some persistent organic matter and heavy metals will enter the soil and then pass through the osmosis or migra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diffusion, it enters the water environment, which leads to serious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Groundwater pollution will cause more serious damage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the natural world will be broken. Human beings will inevitably face enormous health risks in such a natur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sources and repair techniques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and hopes to help related work. Key words: Groundwater pollution; Environment; Repair technology 地下水是人类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简单来说它是一种浅层地下水,通常存在于土壤孔隙中或者岩石孔隙中,它还是一种重力水,是位于第一个隔水层以上的可流动水体。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重金属等污染物不断侵入土壤,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地下水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还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采取相关的地下水治理修复措施迫在眉睫。 1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来源分析 地下水污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气、废水等有害物质对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这些废气废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持久有机物和重金属,它们通过土壤进入地下水,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其次,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会造成较严重的地下水污染,污水灌溉亦会导致地下水因污染物渗入而受到污染;再次,一些过度开采地下水的行为会造成严重的地下水位下降,而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沿海地区海水倒灌的情况发生,因此亦会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水体污染源可以是任何向水体释放污染物的来源,也可以是任何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场所,不同的水体涉及到的污染源有所不同,地下水的污染来源从多个角度来讲,可以分为农业污染、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城市生活污染和沿海地区海水倒灌入侵等几种。 2 地下水污染的修复技术 2.1 物理法修复技术 物理法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物理规律对地下水污染进行治理的技术,具体来说它包括流线控制法、被动收集法和水动力控制法,水力破裂处理法和屏蔽法也属于物理修复法。 流线控制法是靠两个注水廊道、一个抽水廊道和一个抽油廊道完成的,具体来说就是将地下水从位于土面的抽水廊道抽出然后再将之注入注水廊道中,与此同时通过抽油廊道将污染物质抽出,此时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控制抽油的速度,使速度保持在稍大于抽水速度范围内。 水动力控制法是利用井群控制系统对地下水进行人工抽取,或者通过向含水层内注水的办法使地下水的原水力梯度改变,从而达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目的。 屏蔽法是一种把守污染水体以各种物理屏障圈闭起来以达到降低污染物扩散速度的技术,灰浆帷幕法是屏蔽法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它利用压力把灰浆灌注于地下,如此一来受到污染的水体周围就具备了一道屏障,这道屏障能够使受污染水体被圈闭起来。 被动收集法是一种通过在地下水流下游挖出的沟道对油类等污染物质进行收集的办法,沟道内设有专门的收集系统,它能够对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收集,方便进行进一步处理。 2.2 化学法修复技术 2.2.1 有机粘土法 有机粘土法属于一种新兴的地下水处理方法,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利用有机粘土去除地下水中的有毒化合物的方法。有机粘土具有很好的扩大土壤吸附容量的特性,它能够使含水层的吸附容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进而能够促进原位生物降解。将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注入土壤以及蓄水层中的粘土中,促使其形成有机粘土矿物,然后利用有机粘土矿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固定和拦截,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止地下水进一步污染的作用,同时它能够与生物降解等方法配合使地下水污染被永久消除。 2.2.2 电化学动力修复技术 电化学动力修复技术是一种新的环境修复技术,它借助地下水、土壤以及污染电动力学的性质进行环境修复。具体来说即在受到污染的土壤区域和地下水区域插入电极并通直流电,使得该区域形成电场,而电场的作用使得水中的颗粒物质和离子等随着电力场的方向进行定向自动,它们最终会移动至预先设置好的处理区中,之后这些离子和颗粒物质会在处理区受到集中处理。 2.2.3 渗透性处理床 渗透性处理床技术主要被用于对填埋渗滤液进行无害化处理,这种方法适用于相对较浅、较薄的含水层。具体来说就是在污染羽流的下游挖一条深至含水层底部的不透水粘土层中或者基岩层中,将能够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教学大纲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教学大纲 本课程本课程旨在通过生物修复的机理,影响生物修复的受体特性、污染物特性、的目的环境条件,以及生物修复在污染土壤、河流、湖泊、地下水、海洋等的工程应用 技术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利用环境生物学的手段监测、评价、治理污染环境,、 并对环境生物修复的原理、发展、应用和尚存在的问题有明晰和透彻的认识。任务和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生物修复的基础理论和常用的土壤、河流要求以 湖泊、地下水及海洋等环境生物修复技术,能够对环境生物修复有比较深刻的理及内容 解,并能运用到实践中。提要 总学时 36 课内学时 36 课外学时 0 书目编著者主要教材、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工程陈玉成参考书目或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沈德中文献目录水环境污染修复工程学原理与应用张锡辉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张从、夏立江 环境工程导论学习本课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程之前必环境化学须先修的 主要课程 主要教学任课教师姓名张新颖课堂讲授职称讲师方式 (若有其它要求,可在备注中加以说明) 备注 注:本页不够写,可另加页。 教学内容、时数的分配及各阶段的要求

教学内容时数分配各阶段的要求 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 2学时 1. 生物修复的概念与类总体上把握重点是生物修复 型的特点及应用,难点是生物修复的2. 生物修复的类型可处理性试验,对本课程有一个总3. 生物修复的特点与应体初步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一个用铺垫。要求学生广泛摄取相关方面4. 生物修复的应用前景信息、资料,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提5. 生物修复的原则及可供保证。 处理性试验 6. 生物修复工程设计 实际工程设计 注:本页不够写,可另加页。 教学内容、时数的分配及各阶段的要求 教学内容时数分配各阶段的要求第2章生物修复的第2章生物修复的机理 机理 4学时 1. 微生物:微生物对有机学习、掌握微生物和植物与污污染物的修复;微生物对染物的作用机理,理解生物与有机重金属污染物的修复;微物的作用机理。氮、磷等营养元素,生物对氮磷富营养物的修重金属及有机物等污染物质的来复源、性质及其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2. 植物:植物对有机污染害,掌握生物修复方法、修复机理物的修复;植物对重金属与应用。 污染物的修复;植物对氮 磷富营养物的修复 3. 水生生物:水生生物对 富营养化物的修复;生态

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作用

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作用 摘要:随着化肥、农药、洗涤剂等的普遍应用, 环境中的氮、磷含量增加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现代废水处理一项新的研究课题,本文综述了植物-微生物-土壤动物交互作用在生物联合修复、微生物对水产养殖环境修复作用、环境生物技术在污水除磷脱氮过程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关键字:环境生物技术;氮磷去除;污水;生物修复 Microbial bioremediation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Name:Han Guang Student ID: 112008320001729 Major: Microbiology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ollege Abstract: Because of universal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 pesticide and detergents, the increasing conten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of wastewater which bring about rich nutrition in water has become a matter of interest to many people. The study 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of wastewater has become a new problem. Plant-micro-organisms-the interaction of soil animals in the United biological repair, micro-organisms on the environment for aquaculture repair.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s of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i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of wastewater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 wastewater;biological repair 微生物是生物修复的一支主力军,它不仅能消除水体的油污,其他许多类型的污水也不在话下,并发展出了很多相关处理技术。例如,现在很多污水处理厂的核心部分实际就是一个生物修复反应器—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它们都是由许多微生物生长在一起形成的,只是前者呈泥状,后者呈膜状。这些微生物分解污物的能力非常强,黑乎乎的工业和生活废水经过它们的作用能大大得到净化。近年来对于令人头疼的湖泊蓝藻和日益频繁的近海赤潮,一些科学家也正尝试用生物修复的方法加以治理,即借助于蓝藻和赤潮生物的致病病毒使其染病死亡,这真是不折不扣的生物战。生物修复还能清除土壤的污染。土壤和水一样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但令人遗憾的是,今天它也成为人类对环境破坏的主要受害者之一。通过如污水灌溉、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等种种渠道,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土壤品质不断下降,一些污染物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的健康。正因如此,一些地方的农民甚至从不吃自己种的菜,尽管这是他们用汗水换来的。对于被农药、石油、苯等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可以像阿拉斯加原油泄漏事件中采取的方法一样,向土壤中加入合适的微生物营养物质,使居住在土壤中的那些能分解这些污染物的微生物生长速度加快,从而使这些污染物的分解速度大大加快。为了提高效果,也可以向土壤中引入合适的外来微生物,这些外来微生物可以是科学家从自然界分离到的分解这些污染物能力特别强的菌株,还可以是采用基因工程修饰改良的菌株。利用天然存在的或特别培养的微生物在可调控环境条件下将有毒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物质的处理技术,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