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 the zoo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At the zoo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At the zoo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At the zoo教学反思

红旗区北街小学付明珍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U3 At the zoo.的第二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能听说认读单词tall, short, fat, thin及句子Look at ……,It’s……并且能够在Look at ……,It’s……句式中灵活运用本科所学形容词。

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紧密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再整合我的小课题研究《小学英语语感培养策略探索》,我是这样设计本节课的:一、导入。我先让学生欣赏歌曲At the zoo. 渲染气氛,又用幻灯片迅速闪现很多动物图片,用句型What’s this?发问,学生用It’s a……回答,为新课作了铺垫。这一部分是紧扣小课题“创设听说环境、增强语感”而设计的。

二、新授。这一部分我采用真实情景出示一对反义词tall,short,

用说反话、快速反应游戏操练单词,用句型Look at that……。It’s……。既操练单词又操练句子。再用图片出示胖瘦两只猴子,引出fat,thin.然后利用课本上的let’s do,的韵律,如:Be fat.be fat.be fat,fat,fat.加上肢体动作,操练四个新授单词。

二、巩固。我采用Introduce my family的形式操练,如:Look at my father. He is tall.加强语言练习。我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把所学单词及句子表达出来,能够活学活用。这也正符合“语感的培养要加强口语交际的训练”的观点。

这节课成功的完成了教学目标的任务,达到了培养学生语感的目标,充分证实了我的小课题研究的方向方法的正确性,也达到了新课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的要求。

但毕竟本人年纪轻,经验浅。本课设计还有许多欠缺之处,如:

一、本课作为优质课来讲,缺乏一条贯穿课程始末的主线。

二、教授单词时若结合音标教学可以让学生加深印象。

三、操练形式单一。总是看图片同桌操练。若让高矮胖瘦四个学生站立台前,其他学生用所学句式和词汇进行操练效果可能会更好。

四、最后的语用部分若设计成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动物玩具,既可达到语用操练目的,又回归了课本主题。

认识时间(二上)公开课教学设计

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9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立足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观察、交流等方法使学生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知道1时=60分。掌握认几时几分的方法。 2.通过拨一拨钟面,帮助学生突破认50分、55分这类时刻的难点。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认几时几分的方法,知道1时=60分。 2.难点:通过拨一拨学会看50分、55分这类时间。 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一个实物钟、板书条、遥控鼠标、教鞭 2.学具:小闹钟(每人一个)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知道这节课我们学什么吗? 生:认识时间。 师:是的,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认识时间,那你们知道古代的人们是如何来知道时间的呢? 抽2生说。 师:黄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有没有兴趣来了解一下? 【PPT:时间的变迁】 展示日晷、圭、刻漏、沙漏等即使工具。 师:你们瞧,古人多有智慧呀!你知道现代人是用什么来记时间的吗?(时钟、手表、电子表)。看来204的小朋友很善于观察生活。在今天的课堂中一定能学到很多关于时间的知识。 一、复习钟面,整时回顾 师:黄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上面有几个数呢?(12个数)这根又细又长的针

是什么针?(时针)又粗又短的针呢?(分针) 师:同学们在一年级时就学习过整时了,现在黄老师来考验一下大家。【PPT:】 出示第一个钟面:8时。请学生来说说是什么时间?分针指向了哪里?时针指向哪儿?(课件出示8时的两种写法,8:00 8时) 出示第二个钟面:10时。第三个钟面:12时。同学们,这里时针和分针都在什么位置? 师:现在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么通过时针和分针来看整时的啊? 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全班齐读)。 【PPT:】 师:那如果不是整时,分针没有指向12时,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来描述时间呢?课件出示两个钟面:刚过10时,快到12时。 课件展示上课情景图: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上课是几时多呢?(8时多)。看来时针没有问题,那究竟8时多多少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二、探讨新知,突破知识重难点 1.感知1时=60分 (1)认时间,看清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很重要,大家都说8时多,看来钟面看时针没问题了,关键在分针。让我们一起来看分针。 (2)【PPT:钟面】钟面上除了有大格还有小格,你们看有几个大格?(12个)1个大格有几个小格?(5个)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我们让分针动起来,现在是12时1分,继续走是?(12时2分,12时3分,12时5分)12时3分,分钟从12走过了几个小格?12时5分,分针从12到刻度1走过了几小格?(5小格)是多少分?所以刻度1可以表示几分? 师:请同学们拿出小脑钟,动手拨一拨,从12时,拨出12时1分,12时2分,12时3分,12时5分。 (3)【PPT:】继续。(12时10分)几小格?(10小格),12时15分,12时20分,12时20分。你们为什么这么快就算出来?(5分5分加)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0页,把接下来分针指的填完整,来快快动起来。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课时图形与几何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课时图形与 几何 第二课时图形与几何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103页. 教学目标: 1. 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 学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测量.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了1米=100厘米. 能够沿着一条线剪出完全重合的图形. 平移和旋转现象. 二、探究新知 1. 教材第98页第1题. 师: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师: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米? 师:关于“厘米”和“米”,你还知道什么呢? 1米=100厘米. 2. 教材第98页第2题. 师:说一说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测量时要注意把尺子的0刻度与物体的一端对齐,物体的另一端到尺子的什

么刻度,读出来就是物体的长度. 师:你能说出下面物体的长各是多少厘米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2题. 最上面的铅笔长5厘米,中间的一支长4厘米,最下面的回形针长2厘米. 3. 教材第98页第3题. 师:说一说在生活中可以用什么方法对长度进行估计. 我可以把要估计的物品的长度与1厘米或1米比一比.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图形与几何”,咱们这学期的内容到这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力,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结合具体例子能加深学生对测量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使数学更贴近学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数学的魅力.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教学设计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教学设计 搜索技巧一一海南文化古迹 昌江中学林凤龙 所属科目:网络技术应用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学方法:任务引导法、合作学习法、演示法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在网上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然后 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在网上搜索有关海南文化的有关知识并进行填表,达到即让学生熟悉搜索的技巧又能了解家乡的悠久文化的目的 重点难点:搜索技巧 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由同学们大部分都喜欢听歌导入 问同学们喜欢谁的歌曲?

配套K12教育资料

问同学们得到歌曲的途径有那些? 引入我们可以在网上搜索歌曲 通过这些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t —- 演示 通过电脑加投影仪向同学们演示上网搜索的基本技巧:提出搜索引擎的概念 百度、google、搜狐等 提出关键字的概念 例如:周杰伦、P3等 提出下载、另存为、复制、粘贴等基本技巧 学生听讲 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上机,通过搜索自己喜欢的歌曲来掌握搜索的基本技巧 布置新任务 教师布置新的任务: 引入:我们的家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同学们知道我们海南什么全国闻名吗? 提问,得出“汉文化”

提问同学们知道海南那些汉文化的古迹? 引入新任务:下面大家就通过搜索来获取有关海南文化古迹的知识并完成桌面上的表格。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提出要求 每5人1组,合作完成搜索任务并填表。 注意搜索引擎和关键字 语言简明扼要。 完成后进行提交评比,由全班12组评出前3名表扬 学生合作学习 完成任务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分组讨论,搜索并完成表格 评比表扬 向全班公示表格,评出前三名进行表扬 激发学生荣誉感 总结 教师总结全课: 搜索引擎 关键字 下载浏览方法

《认识钟表》第二课时(练习课)教案设计

认识钟表》第二课时(练习课) 练习内容:认识时间的有关内容及练习十九。 练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认识整时的方法,进一步巩固钟表的读法和写法,能比较熟练地说出钟表上的时间,并能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刻,正确、熟练地记录时刻。 2 、在练习过程中用实物钟表亲自拨一拨,感受“快到”与“刚过”。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索的意识与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4、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练习重点: 多层练习提高学生读、写时间的能力和速度。 练习难点: 仔细分辨的习惯。 练习关键: 加强拨钟的练习。 教学方法: 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练习准备: 学生自备学具钟面 练习过程: 1、情境引入。

上课铃声一响,教师出示实物钟,定格在8:00 师:(指着钟面上的时刻)现在是几时几分,这个时间我们开始上课! 2、复习看整时的方法。 师:你怎么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8 时整的呢?电子表示法如何表达?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整时:中文表示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电子表示法表面上有2 个点,点的左边是几,同时点右边是“ 00”,就是几时)。 3、活动巩固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出题?每次请一名学生用老师的钟面模型拨一个整时时间,让全班同学来认。 二、师生拨钟、操作体验 1、你认识这些时间吗?请连一连。(书上86页第1 题)请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你能 说说这些钟表的时间吗? 2、你会写下列钟面时间吗?(书上86页第2题) 大家准备好笔和纸,老师拨个时间,请你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10:00 9 :00 5 :00 等等,然后请几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来,大家一起来订正,纠正时间写法上容易出现的错误。 3、你会拨时间吗?(书上87页第7题) 还是请学生继续来做小老师,每次请一名学生说一个时间,让大家在自己的钟面模型上拨出来,然后同座相互检查。 三、走近生活、解决问题 1、快乐的周末(书上86页第4题) (1)小明在周末干了什么事?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几时他在干什么? 如:8:00起床10 :00 放风筝11 :00 回家12 :00吃饭

二年级认识时间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坦坪中心学校:刘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整5分的),知道1时=60分。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3、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听过时间的脚步声吗?听,它正在向我们走来。你觉得时间的脚步声给你带来什么感觉?是啊,时间的脚步匆匆忙忙,总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悄悄的溜走,那我们如何才能把时间留住呢?要想留住时间,把握时间,首先我们得认识时间。 2、揭示课题。(板书:认识时间)| 二、自主探索,认识几时几分。 1、(投影展示钟面。) 师:看,时间已经来到我们的课堂。仔细观察,时间是长什么样的? 师:哪位小朋友来说说你的发现?(提问三人),你观察得真到位。(时针、分针、数字等) 2、认识时针的运行。 师:钟面上有12个数字,我们把连续的两个数字之间叫一大格,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面马上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几大格?(生:12大格)是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3、认识分针的运行。 师:(教师边演示边说)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叫一大格,那这就叫------------- 小格(师 手指课件,生齐说)

师:一大格里面有几小格呢?请同学们拿出钟面数一数,同学们数好了吗? 生:5小格。 师:两大格呢?(10小格) 师:那整个钟面一共有几个小格呢?请小朋友再数数,和同桌交流交流。 师:小朋友,你们数完了吗?你是怎么数的? 师:下面跟老师数一数。(优化5格5格数的方法)并和学生一起演示一遍。 师:对,当分针从12走到6,是30分。我们在生活中也把30分叫做半小时,因为这个时分针刚好走了半圈,所以我们叫它半小时。 4、探究时分的关系。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那分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60分) 师:分针走1圈有的认为是60分,有的认为是1时,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观察“分针走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师:现在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睁大眼睛,看好了。 (播放课件:学生观察并思考) 师:分针走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请小组讨论。 师:哪组先来汇报,分针走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那时针走1大格是多长时间?(板书 1时) 师: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分针走一圈是60分(板书:60分)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1时和 60分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谁再来说一说? 师:看来孩子们都发现了“分针走1圈的同时,时针走了1大格。分针走1圈是60分; 时针走1大格是1时;所以1时=60分,反过来:1时=60分。(板书:1时=60分) 5、体验一小时和一分钟有多长 (1)体验1小时: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1小时就是60分钟,那1小时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填空。 (2)体验1分钟:是啊,在1小时60分钟的时间里面我们可以做这么多事情,那60 分钟里面的1分钟又有多长,我们又能做些什么事呢?1分钟你能写多少个算式?1分钟你能跳几下绳?

几何图形(第二课时)

课题:1.2 几何图形(第二课时)班级___姓名____ 一、学习目标: 认识立方体的各种不同的平面展开图形,会根据表面展开图描述立体图形。 二、自学提纲: (一)、重点掌握内容: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第9页实践与探究第(5)小题) 1.[动手操作]; 用硬纸壳做一个立方体纸盒,将纸盒沿它的某些棱剪开(注意:各面一定要连在一起),平铺在平面上,得到一个怎样的平面图形?动手画出来。 如果展开的方法不同,得到的图形也不同,你能得到多少种不同的平面图形?在下面把它们都画出来。 2.巩固练习:下图中,那些是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二) 1、完成课本第10页“交流与发现”。 2、巩固练习: (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柱,截面的形状不可能是()。 A、圆 B、正方形 C、三角形 D、长方形 (2)将下图正方体切去一小块,它们各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 ①②③④ [拓展延伸]: 1、在下面的图形中,()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2、下面的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是() 3、如图1–10所示的立方体,如果把它展开,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4、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平面展开图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①②③ A. 只有图①B. 图①、图②C. 图②、图③D. 图①、图③ 5、如图是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的正方体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正方体的表面,与“迎”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A、文 B、明 C、奥 D、运 6. 下面四个图形中,是三棱柱的平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10.图形是某些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你能说出这些多面体的名称吗? 11. 把图①的纸片折成一个三棱柱,放在桌面上如图②所示,则 从左侧看到的面为(). A. Q B. R C. S D. T 12.下面10个图形中哪些可以折成没有盖子的五个面的小方盒?请指明.

搜索技巧教案

《搜索技巧》教学设计 孙芳泗水实验中学 教材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学内容 搜索技巧 课时: 1课时 年级: 高一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二节后部分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对前半部分内容——《搜索引擎》的深化,能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掌握切实有效的搜索技巧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课通过对几个实例的探究,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的技巧和能力,使其成为每位学生在信息社会必须具备的技能,并为学生学会有效组织和处理信息奠定基础。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有一定的上网经历和经验,对学习搜索引擎也有很浓厚的兴趣,但只能使用简单的搜索方法,对于一些逻辑命令、类别搜索、利用网络工具搜索方法还不能系统的应用,缺乏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经验,因此,在原有的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并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网络信息搜索水平,是这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和掌握最基本、最常用的搜索技巧:如:关键词的提炼、类别搜索、利用网络工具搜索等。 ②能够灵活运用搜索技巧搜索各种信息。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引导探究,启发学生思维和在学习中探索的意识。 ②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对比,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进一步认识到掌握搜索技巧的重要性,利用搜索引擎有效获取信息对于学习和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②培养学生协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重点:关键词的提炼、类别搜索、利用网络工具搜索。 教学难点:逻辑命令的使用;灵活运用搜索技巧 五、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策略: 搜索技巧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本教材中仅列出了搜索技巧的相关要点,没有具有的实际详例,因此,依据课本中所提到的搜索方法,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实际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究理解搜索方法的运用和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适当的拓展学习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搜索方法,从而使学生多维度、多视角地认识不同搜索技巧的不同效果,并在对比中,突出技巧的灵活与多样,体现“搜索”的思想和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提出问题,设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问题,导入新课 结合当前的热点话题: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提出问题:往有哪些国家举办过世博会?世博会是怎么来的?引出搜索引擎的使用,并进一步引出如何选择关键词。 【教学设想】结合当前的热点话题提出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导入中提出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为后面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做准备,同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环节二:探究搜索技巧 (一)关键词的提炼: 1、针对导入中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选择什么的关键词才能搜索到我们要找的内容。 2、根据所回答的几种答案,让学生动手实践,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不同的关键词所产生的搜索结果。 3、教师巡视学生活动,并指导、点拔,并提示学生尝试选择不同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4、学生上台演示,教师做进一步的讲解。并强调选择准确、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对提高信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认识钟表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着力让学生通过参与有效的数学活动来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而突破学生认知的难点。 “数与代数”领域在第一学段安排“常见的量”这一内容,课标的要求是能认识钟表,了解24 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是在学生认识20 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初步识别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对接近整时的时刻只要求能说出大约几时。 认识整时是教学的重点,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初步积累的认钟表的经验,让学生在交流中分别认识时针、分针以及怎样确定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在认识整时后教学大约几时,使学生更准确地体会整时,为以后教学“时、分、秒”的知识作些准备。此外,教材还注意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教育。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钟表,所以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化的素材,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探索中获取知识,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对于钟面的一些知识和整时的认识不成问题。但对于接近整时的时刻,我们的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先用“几点还不到”“快到几点了”进行交流,再逐步学会用“大约几时”来表达。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可能更困难,因此必须把时间观念的教学作为本单元难点。 低年级的课堂教学组织非常重要,关系到有效教学设计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另外,一年级的小朋友行为习惯还在养成中,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带了自制的钟表学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浓,但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被学具干扰,不能有序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学习活动的组织评价外还应借助其余激励手段,如:智慧星、智慧果、智慧花等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目标 1. 能说出钟面上有12 个数、分为12 个大格,会辨认时针和分针,还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并能在学具钟上拨出整时和大约几时。 2. 通过认真观察、小组交流、认一认、说一说、拨一拨、修一修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 能说出钟面上有12 个数、分为12 个大格,会辨认时针和分针,还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并能在学具钟上拨出整时和大约几时。 2. 通过认真观察、小组交流、认一认、说一说、拨一拨、修一修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SGS管理学院中区公开课培训排期表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课时Day 费用 Price (RMB) 地点 Location 1月 Jan.2月Feb . 3月 Mar. 4月 Apr. 5月 May 6月 Jun. 7月 July 8月 Aug. 9月 Sep. 10月 Oct. 11月 Nov. 12月 Dec. 上海Shanghai 12~16 11~15 10~14 10~14 苏州Suzhou 13~17 14~18 20~24 26~30 上海 Shanghai 11~129~1027~288~926~279~1023~247~828~297~826~275~623~246~727~286~724~2516~17 5~626~275~626~27苏州 Suzhou 9~107~823~241~229~309~1026~273~428~294~526~274~526~272~327~283~425~2611~12 6~729~303~427~28宁波 Ningbo 28~2926~2728~2923~2425~2627~28 杭州 Hangzhou 29~3024~2526~2727~2829~30 上海 Shanghai 6988 苏州 Suzhou 5132029 上海 Shanghai 7~810~119~101~2 苏州 Suzhou 12~1314~1517~1817~18 上海 Shanghai 9~1319~239~1312~16 苏州 Suzhou 19~2318~223~710~14 上海 Shanghai 5~616~1713~1410~1114~1518~1916~1713~1417~1818~1919~2017~18 苏州 Suzhou 18~1920~2115~1616~1721~2211~129~1013~1420~2122~2312~136~7 1500 SGS ACADEMY (CC) Training Schedule in 2012 1500 800 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 ISO 14001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1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与控制ISO 9001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Document Editing and Control 56500 环境管理体系高级管理师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r 2SGS 管理学院(中区)2012年培训安排表 1200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实战技巧提升ISO 9001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Practice 质量管理体系高级管理师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r 5 6500 2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ISO 9001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2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师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Engineer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师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Engineer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标本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建立边的概念,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通过对图形的分一分、搭一搭、围一围、折一折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师准备:各种图形,课件 学生准备:钉子板、彩纸、小棒、一套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小熊贝贝家去作客,你们高兴吗?(课件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它们家藏着好多的图形宝宝呢,谁来说说你都找到哪些图形呀?(长方形、正方形、圆……)这些图

形宝宝看到小朋友们这么可爱,它们想和你们交朋友呢,你们愿意吗? 2、师:好,轻轻的打开你们桌面上的信封袋来看看,他们呀,早就跑到你们的信封袋里了,认识它们吗?1号图形是什么?2号呢?3号?还有呢? (教师把准备好的6个图形贴在黑板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一)分类引入,初步认识四边形 1、自由分类 这些图形各种各样,你能不能按一个标准,给它们分一分? 先想好自己准备按什么来分,然后再动手。 2、交流,得到可以按“边”的条数来分 刚才有个小朋友把这些图形分成了两类,他是按什么分的,你听懂了吗?谁再来说一说?(板书:3条边。4条边。) 3、相机引入“边”的概念 大家分完了吗?老师有个问题:在这个长方形上“边”在哪里呀? (1)引导学生说说边。

(2)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感觉边是怎么样的?(直直的,平平的) (3)师范指:1条、2条、3条、4条,长方形一共有四条边。 (4)那么正方形呢?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 4、初步认识四边形 像长方形、正方形这样都有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我们可以称它们为四边形(板书:四边形) 5、巩固: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四边形(课件出示) (二)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1、认识五边形 这两个图形怎样变成两个完整的图形? 2、引出五边形 3,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五边形。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材信息技术(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信息技术教案 / 初中信息技术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七年级上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本知识能够调动学生的激情与兴趣,对相关教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有促进作用,对教学效果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教材分析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是海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在因特上浏览信息》中的一个知识内容。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打开网站进行信息的浏览,这节课是对前面知识的扩展和延伸,主要以搜索“儋州景点—东坡书院”为背景,让学生学会如何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快速找到特定的信息,真正学会使用关键字查找信息,并学以致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二、学情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因特网的作用和如何打开网站进行信息的浏览,但缺少主动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部分学生知道百度和谷歌网站,也偶尔进行搜索;但很少学生能使其与搜索引擎联系起来,更不清楚如何运用简单的搜索技巧让自己的搜索速度加快,准确率更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搜索引擎的作用及常用的搜索引擎;

2、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3、掌握搜索引擎的两个技巧:提炼关键字和添加关键字。 (二)、过程与方法:以搜索“儋州景点—东坡书院”为切入点,以三个任务铺开,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搜索“儋州景点—东坡书院”,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和体验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树立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合理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2掌握搜索引擎的两个技巧:提炼关键字和添加关键字。 难点: 掌握搜索引擎的两个技巧:提炼关键字和添加关键字 五、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六、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课件 七、教学教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意图雁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意图 ——徐艳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学会两种方式记录时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渗透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能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会看,记录整时。 教学难点:学会用两种方式表示时间。 教师准备:课件、教具钟、练习单。 学生准备: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猜谜语,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来看看谁是

猜谜高手。请仔细听。出示谜语:“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嘀嗒嘀嗒响,催人早早起。(打一日用品)” 师:猜猜它是谁? 生齐答:闹钟 师:你们都是猜谜高手!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很会动脑筋!闹钟只是我们钟表家族的其中一个成员,你还想认识钟表家族的其他成员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钟表家族认识它们吧。(板书课题:认识钟表,生齐读两遍) 2、欣赏钟表,激发学习兴趣 (课件出示各类钟表图片) 师介绍:这是各种各样的小钟表,这是古老的带底座的座钟,这是现代的记时工具“电子表”,这是古代的一种记时工具“日晷”,这是“沙漏”,也是记时工具。 师:喜欢这些钟表吗?想和钟表做朋友的同学请坐正。 【设计意图:运用媒体演示,从儿童喜欢猜的谜语和熟知的钟表图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一)、初步认识钟面 1、认识12个数 师:看来同学们都想和钟表做朋友,那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了解它。

[初中数学]1.1几何图形 教学设计

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常见几何图形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几何图形的过程,通过对比,概括出几何研究的对象 2.在实物与几何图形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在复习小学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建立几何图形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讨论,思考和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会辨识几何体 教学难点: 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几何体的概念 教学方法: 探究式 教学用具: 几何模型、实物、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与思考 师:1.呈现生活中的一些物体:水杯、书、铅笔、笔筒、乒乓球、苹果、跳棋、冰激凌筒。2.由老师课前准备或当堂演示一些图片 提问:这些物体中哪些形状类似但大小不一样? 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引导学生简述自己的理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师:大家在分类的时候有没有考虑他们的颜色、材料、质量? 生:没有 师:我们的生活中有类似形状的许多物体,而对于这些物体如果不考虑他们的颜色、材料、质量,而只注意它们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就得到我们今后要学习的几何图形。 找出你所认识的几何图形 生:圆锥、圆柱、球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电脑显示上面各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配注各几何体名称(中、英文)。请同学们观察,刚才的物体分别类似于屏幕上的哪一种几何体?

圆柱、圆锥、正方、长方体、棱柱、球 circular、cylinder、circular、cone、cube、cuboid、prism、sphere 生:思考,并作出回答 师: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所见到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以上的几何体,(在实物与几何体模型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二、做一做 师:将书上P3的图打到屏幕上,同学们一起做,巩固概念 三、一起探究 1.电脑演示七种几何体,同学们说出它们的名称 2.思考,在上述几何体中,有哪些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同桌交流,将部分几何体拆分,以达到让学生认识几何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的目的。 进一步让学生思考: (1)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区别是什么? (2)几何图形分几部分? 四、小结 同学们说说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收获:(1)初步认识了几何图形,有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立体图形的分类 五、布置作业 P51,2,3 板书设计

《搜索引擎》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搜索引擎》 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学科:信息技术 教学课题:《搜索引擎》 课时:1课时 授课班级:602 授课环境:机房,联网。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总结搜索经验 教材分析 1、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多样性以及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和技巧,为下一节课《文件的下载》进行基础的铺垫。 2、学习本节课使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一些学习等等的资料。 学情分析 1、通过上节课的了解,发现一部分学生对搜索引擎有一定的了解和简单的使用。 2、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对搜素引擎更深的认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搜索引擎让学生通过网络更容易查找资料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生,让学生能够使用搜索引擎的来查找需要的资料和软件等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教育学生查找健康、有益的知识资料,提高学生网络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多种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能够利用专业的搜索引擎进行查找资料。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 行为 设计意 图

1、情境导入 教师讲述:徐路同学是在“中华民 俗文化”网络协会的会员,他正在写一 篇关于“东巴文化”的研究报告,但是 报告中需要引用一幅关于纳西人宗教信 仰的图片,可是他在网上花了很长时间 就是找不到。怎么办?(请前后两桌四 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为进行讨论(以下 讨论小组安排同)。 提问学生讨论得出的结果,可以用 “百度”搜索等工具进行查找 进行了激 烈的讨论。随 意抽选5个小 组到讲台写出 所在小组的讨 论结果。 吸引学生注 意力,提高学 生学习搜索 引擎的兴趣, 引出课题《搜 索引擎》 2、搜索引擎 从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搜索引擎室 指用于因特网信息查找的网络工具。它 可以划分为两个引擎。 以小组 为单位讨论, 派出代表举例 说明有什么样 的搜索引擎 让学 生回想平时 搜索资料的 操作,从而更 深一步了解 搜素引擎。让 学生体会到 协作学习的 意义。 (1)全文搜索引擎教师操作: 学生观看 图片网站 通过图 片网站的引 入直观说明 全文搜索引 擎。让学生直 观学习并掌 握。 (2)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教师操作: 学生继续 观看图片网站 通过图 片网站的引 入直观说明 全文搜索引 擎。让学生直 观学习并掌 握

《认识时间》教案(全课时)

《认识时间》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90~92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钟面,能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2、了解时、分的含义及关系,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4.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5.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 学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些比较特殊的时刻,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学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些比较特殊的时刻,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具准备: 电脑、电脑课件一套、实物钟一个 学具准备: 学具钟面模型一个 教学过程: (课前小游戏:报数接力,以开火车形式让学生5个5个报数5;10;15;20;)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引入:今天我们要和一个老朋友一起上课。它每天都挂在教室里,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猜猜它是谁?(出示实物钟)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 2.复习旧知。 师:哪位同学说说,这是几时?(边问边出示实物钟,定格在8:00) 师:你怎么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8时?(复习整时) 3.导入新课。

8时是我们学校上第一节课的时间,但我们还有10分钟的晨谈,正式开始上课是这个时间(出示:8:10),你们认识这个时间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时间王国《认识时间》好吗?(板书课题) 二、直观演示,探索新知 (一)第一关:认识钟面。 师:要认识这样的时间,首先我们要了解钟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显示的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互相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 1.小组观察交流,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结果,教师课件演示认识钟面 (1)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动态演示: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2)每个大格有里多少个小格呢?我们来看从数字12到1之间的大格有几个小格?(课件演示,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从数字1到2有几个小格呢?从5到6呢?小结:每一个大格都有5个小格。 (3)用一格一格数的方法数。那么,从数字12到1之间有5个小格,从12到2之间有几个小格呢?到3呢?(课件演示)刚才是一格一格数的。 (4)用5格5格数的方法数。如果5格5格数你会吗?从数字12数到3,请同学们打开书到81页,接着数一数并填一填。 (5)集体订正。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突出5格数的方法,为后面学习认几时几分打基础。) 小结并板书: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数,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共有60个小格。 (二)第二关:认识时、分。 1.认识时 (1)你知道吗?不仅钟面上有那么多秘密,我们的时针也藏着许多秘密,你看聪聪的钟面,课件演示:闪动时针,并且时针从数12走到数1。时针发生了什么变化?那么时针走这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多少?(板书:1小时) (2)那么时针从1走到2是几小时,从4走到几是1小时?从几走到6是1小时?你还能说说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吗? 2.认识分 (1)认识1小格是一分。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明明的钟面,课件演示:闪动分针,并且分针从12起走动1小格。你发现了什么?分针走过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多少?(1分)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1分。 (2)感受1分钟有多久(课件演示1分钟,放音乐)1分是多长时间呢?请你看着大屏幕静静地感受一下。(课件演示1分钟,放音乐)

信息检索基本方法教案

布尔逻辑检索 Boolean logic 由GEORGE BOOLE 1815-1864提出,目前大多数搜索引擎都采用 与 AND, *, & 或 OR, + ,︱ 非 NOT,—, ! 逻辑“与”:用关系词AND表示(可写作“*”或“&”)。逻辑“与”表示AND 所连接的两个检索词必须同时在结果中出现才满足检索条件。 逻辑“或”:用关系词OR表示(可写作“+”或“︱”),逻辑“或”表示OR所连接的两个检索词只要有一个能出现在结果中就算满足了检索条件。 逻辑“非”:用关系词NOT表示(可写作“and not”“—”或“!”),逻辑“非”表示NOT后面的那个检索词一定不能在检索结果中出现。 例如:校庆 AND 武汉大学 高等教育 * 中国 湖南 OR 湖北 移动学习 + 泛在学习 大学 NOT 武汉大学 玉米–甜玉米 例如,用GFsoso检索,电子 AND 读书笔记 电子读书笔记 OR 读书笔记软件 位置限制检索 临近检索(Proximity Search) 以Dialog为例,收900多个数据库 (1)PRE/0,P/0 表示前后词序不能颠倒,中间不能插入其他词,但可以插入符号。 With, (W) 例如:Wuhan P/0 University (2)PRE/#,P/# 表示前后词序不能颠倒,中间可插入一定数量的单词,即

插入#个单词。 例如:Wuhan P/1 University 检索结果: Wuhan Medical University; Wuh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Wuhan Technology University; (3)NEAR/0,N/0 表示前后词序可以颠倒,但中间不能插入单词。 例如: Wuhan N/0 University 检索结果: Wuhan University; Wuhan –University;Wuhan ,University University, Wuhan; University-Wuhan; University Wuhan (4)NEAR/#,N/# 表示前后词序可以颠倒,中间可以插入#个单词。 例如: Wuhan N/1 University 检索结果: Wuhan Medical University; Wuh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Wuhan Technology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Wuhan; University in Wuhan; University at Wuhan (5)(s)是sentence的缩写,A(s)B表示A和B必须同时出现在记录的同一个句子或短语中,但次序可以随意改变,A与B之间可以有若干个其他的词。 如:resin (s) ester (酯化树脂) 【练习】1、查找computer和game的间隔不大于100个单词的网页 2、检索“杂交玉米”的外文文献,要求两词间隔1个词,前后次序固定。hybrid、corn 答案:1、computer near/100 game 2、hybrid p/1 corn hybrid w/1 corn

《认识钟表》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精品课)

《认识钟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 纪律调控。看哪组的羊最先到达羊村。 上课。 1.复习时针和分针。 师:黄老师跟大家上了一节《认识钟表》的课,对不对。(对)那谁来告诉我你对钟表有什么印象呢? 生1:有数字。 师追问:有哪些数字? 生1:1、2、3、4、5、6、7、8、9、10、11、12。 师:讲得真好。还有吗? 生2:还有分针和时针。 师:分针怎么样呢? 生2:分针长,时针短。 师:非常棒,还有吗? 生3:钟表很好玩很有趣。 师:哦,上节课我们还玩了钟表,很好玩很有趣。 师:看来同学们对钟表的认识还很深刻的嘛,那你们会不会认识时间?(会) 师:那谁最快告诉我老师这个钟面上是什么时间呢? 出示没有时针分针的钟面。 生4:没有针,怎么看呀。 师:哦,没有针,我们就不能够看时间,对不对。 师:所以我们必须请谁来帮忙?(时针和分针) 师:哦,要请时针和分针这两兄弟帮忙,咦,那你看老师这两根谁做时针?谁做分针? 生5: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 师:那该怎么放呢?我想请一个同学帮我放一放。 一个学生上台贴了3时。 师:那请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呢?(3时或3点) 师:现在我听到两个声音,那数学里面我们叫什么?(3时) 师:哦,谁来告诉我你是怎么看的? 生:因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所以就是3时。 师:同不同意?(同意)掌声送给他。 2、复习钟面上12个数字 师:看来同学们认识时间这么厉害,那这个时间谁认识? 出示钟面 生1:6时。 师:哇,没数字哦,这么神奇,没有数字你也能认出来。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是怎

么认出来的? 生2:因为6和12是对齐的。 师:哦,6和12是对齐的,是不是?(是)那其他的数字在哪里,你能不能告诉我们。 让学生指一指12个数字的位置。 师:同意吗?(同意)好,我们来看一看。 课件依次出示12个数字。 师:这12个数字朝着怎样的方向走的?你能用手比划一下给我看吗。 学生伸出手比划。 师:哦,原来是这样子,是不是。(老师比划)原来这些数字按照这样顺时针方向走的。(老师画箭头) 师小结:只要我们知道数字的位置,我们也能读出时间。 师:谁帮我把这个时间写在黑板上,用两种方法。 请一个学生到讲台前写:6时 6:00 师讲评:对不对?(对)一个可以在后面写个“时”字,一个是我们电子表的形式。中间两个圆点要点在正中间,点粗一点。 全班读时间:6时。 [设计说明与自我评析:通过看没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说时间和没有数字的钟面说时间来复习,激起学生的思考,在思考中复习,顺其自然。] 二、练习 1、修钟表。 师:同学们真聪明。乐乐的爸爸送给乐乐一块手表。希望乐乐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乐乐很喜欢这块手表,他每天都戴着它,由于日久失修,那么手表出现了一些问题,你们能不能帮乐乐修一修呀?(能) 师:请你们拿出这张练习纸,完成第一题,修钟表。先仔细看看钟表是什么问题,再动手修。 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老师巡视。 老师组织学生收好练习纸。集体评讲。 师:先看第一个钟面,这个钟面有什么问题? 生1:没有时针。 师:哦,没有时针,对吧。那你的时针为什么要指着3呢? 生1:因为下面写着3时。 师:哦,因为下面写着3时,所以时针要指着3,对不对?(对) 师:我们来看看第二个钟面,也是一样的,对不对?(对)好,我们来看看第三个钟面,12时,时针和分针怎么样? 生1:时针和分针是合在一起的。 师:那怎么区分它们呢? 生2:分开一点点。 师:如果分开一点点,那分针是不是指着12了?(不是)不是指着12,那还是不是12时了?(不是)那想什么办法呢?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区别呀? 生3:长短的区别。 生4:时针比较短,分针比较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