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滴定法测定钙、镁

配位滴定法测定钙、镁


一、方法原理
EDTA滴定,Ca2 ,Mg2 的方法很多,通常根据被测物质复杂程度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本实验采用直接滴定法。
调节试液的pH≈10,用EDTA滴定Ca2 ,Mg2 总量,此时Ca2 ,Mg2 均与EDTA形式1:1配合物。
H2Y2- Ca2 == CaY2- 2H
H2Y2- Mg2 == MgY2- 2H
滴定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在pH≈10的缓冲溶液中,指示剂与Ca2 ,Mg2 生成紫红色配合物,当用EDTA滴定到化学计量点时,游离出指示剂溶液显蓝色。
另取一份试液,调节pH≈12,此时Mg2 生成Mg(OH)2沉淀,故可以用EDTA单独滴定Ca2 。当试液中Mg2 的含量较高时,形成大量的Mg(OH)2沉淀吸附钙,从而使钙的结果偏低,镁的结果偏高,加入糊精可基本消除吸附现象。
滴定时溶液中Fe3 ,Al3 等干扰测定,可用三乙醇胺掩蔽。Cu2 ,Zn2 ,Pb2 等的干扰可用Na2S或KCN掩蔽。

二、主要试剂
⒈ EDTA溶液:0.02mol/L。称取EDTA二钠盐(Na2H2Y·2H2O)4g于250mL烧杯中,用50mL水微热溶解后稀释至500mL。如溶液需久置,最好将溶液存于聚乙烯瓶中。
⒉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称取固体氯化铵67g,溶于少量水中,加浓氨水570mL,用水稀释至1L。
⒊ 盐酸溶液:1:1。
⒋ 氢氧化钠溶液:20%。
⒌ 铬黑T指示剂:0.5g铬黑T和50g氯化钠研细混匀。
⒍ 钙指示剂:0.5g钙指示剂和50g氯化钠研细混匀。

三、分析步骤

⒈ 0.02mol/L EDTA溶液的标定。标定EDTA溶液的基准物质很多,为了减少方法误差,故选用基准CaCO3进行标定,其方法如下:
准确称取基准CaCO3(110℃烘2小时)0.5~0.6g(准确到0.1mg)于25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盖上表皿,由烧杯口慢慢加入10mL1:1盐酸溶液溶解后,将溶液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摇匀。
移取25.00mL上述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70~80mL水,加20%的NaOH溶液5mL,加少量钙指示剂,用0.02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平行标定三份,计算出EDTA溶液的浓度。

⒉ 试液分析。移取试液25.0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70~80mL,摇匀加入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10mL,加少量铬黑T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三份,计算出25mL试液中钙、镁合量的毫摩尔数。
另取一份25.0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70~80mL,20% NaOH 5mL,少量钙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三份,根据所消耗的EDTA的毫升数计算试样中钙的含量。

⒊ 白云石中钙、镁的分析。称取0.5~0.6g白云石(视试样中钙、镁含量多少而定。)试样于250mL烧杯中,用1:1 HCl 10~20mL加热溶解至只剩下

白色硅渣,冷却后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
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再各取25.00mL此溶液分别滴定Ca2 ,Mg2 含量及Ca2 含量,平行滴定三份,并分别计算钙、镁的百分含量。若白云石中含有铁、铝,需先在酸性时加入5mL 1:2三乙醇胺,再按分析步骤分别滴定Ca2 ,Mg2 合量及Ca2 的含量。
若试样中镁的含量较高,在滴定Ca 时先加入10~15mL 5%糊精溶液,再调节酸度至pH≈12按其分析步骤进行滴定。

四、注重事项
⒈ 加入指示剂的量要适宜,过多或过少都不易辨认终点。
⒉ 滴Ca2 时接近终点要缓慢,并充分摇动溶液,避免Mg(OH)2沉淀吸附Ca2 而引起钙结果偏低。
五、思考题
⒈ 为何要控制溶液的pH值?
⒉ 标定EDTA时,加NaOH起什么作用?
⒊ 本实验中,可否有其他缓冲液能替代氨—氯化铵缓冲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