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几种解题思路.doc

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几种解题思路.doc
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几种解题思路.doc

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几种解题思

将一个总量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个分量,叫做按比例分配。解题时,确定分配总量和分配的比是关键。

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是,将已知整数比或者分率比变为按份数分配,把比的各项相加得到总份数,各项和总分数的额比就是各个分量在总量中所占的份数,由此可以求得各个分量。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形:

(1)已知分配比时,要明确分配总量;已知总数量不是几个分量的总和时,需要进行计算、转换、调整后,再按比例进行分配。

(2)当已知三个量中的两个量两两相比时,需将两两相比的中间量的份数转化为相同的份数,将两两纸币转化为三个量的比,再按比例进行分配。

(3)当已知与总数量相关联的两个量的比是,应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把两个关联量的比转化为分配比,再按比例进行分配。

下面我们通过下面几个典型的例题来说明。

例1

做这类题目时,先求出连比,然后再找到题目中已知量对应的份数,求出每一份数,得出结果。

例2

小学六年级按比例分配

比和按比例分配、正比例和反比例 一、知识要点 两数相除又叫两数的比 比的后项不能为0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尺: 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9:3=6:2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他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在一个比例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向,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 正比例: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反比例: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二、典型例题 甲数的53等于乙数的4 3,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如果甲数是27,乙数是( ) 65:31:92=x 5 .655.4=x 在一张比例尺是500000:1的地图上,量的成都到汶川的公路长30厘米。在道路经抢修通畅的情况下,一辆满载救灾物资的货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成都开往汶川,经( )小时能到达汶川 用4、5、12、15四个数写出一个比例上 写出比值是5 1的比,并组成一个比例式 在同一幅地图上的图上距离与他表示的实际距离( )

路程一定,移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 购买某一种大的千克数和总价( ) 每小时织布的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 ) 铺地的面积一定,每块砖的面积和用砖块数( ) 订阅中国少年年报的分数与钱数( ) 小明跳高的高度与身高( ) 路程一定,车轮的直径和转数( ) 兴华钢铁厂运来一批煤,计划每天烧13.5吨,可以烧24天,实际每天只烧了12吨,实际烧了多少天? 一台收割机6小时可收割48公顷小麦。照这样计算,这台收割机9小时可以收割多少公顷小麦?(用比例解) 三、课堂练习 1、解下列比例 (1)、6 38=x (2)、41:21:51x = (3)、0.2:15.0:1.0=x (4)、15:100:300x = 2、选择题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7:3:2,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把0.6: 32化成最简整数比( )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和按比例分配》练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和按比例分配练习 班级姓名 1、学校买来一批书,共1000本,把这批书按1:4:5分给四、五、六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各分到多少本? 2、(1)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比是3:5,这个果园里共有果树40棵,梨树与桃树各多少棵? (2)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比是3:5,已知桃树有40棵。这个果园共有果树多少棵? (3)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比是3:5,已知梨树比桃树少40棵,这个果园共有果树多少棵?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分米,它的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4、小明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的均分为75分,它的三门学科成绩的比为8:8:9,它的三门成绩分别是多少? 5、用一段长96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比是5:4:3,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1

6、加工一批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加工48个,与李师傅每小时加工个数的比是4:5。两个共同加工3小时,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 7、一种药水是用药粉和水按3:100配成的。 (1)要配制这种药水515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2)有水6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3)用90千克的药粉,可配成多少千克的药水? 9、一杯盐水,盐与盐水的比为1:5,再加上16克盐后,盐与盐水的比为1:4,原来盐水有多少千克? 10、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两车分别从两地相向同时出发,3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为11:9,快车与慢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11、某车间有140名职工,分成三个生产小组,已知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数比为2:3,第二组和第三组人数比为4:5,这三个小组名有多少人? 2

西师版六上数学四 比和按比例分配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四 比和按比例分配 1.⑴①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要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我们还可以把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用比来表示。例如:5÷45∶4或4,都读作“5比4”。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在5∶4或4 5中,5是比的前项,“∶”或“—”都是比号,4是比的后项。两个量的比可以是同类量的比,也可以是不同类量的比;比有顺序;比没有单位名称。 ②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是这个比的比值。例如:求比值300∶12=300÷12=25,1514∶1021=1514 1021=15×21=9,45=5÷4=4,4∶5=4÷5=0.8。比值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 ③比、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是: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和分数的分子;比号相当于除法的除号和分数的分数线;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的除数和分数的分母,比的后项、除数和分母都不能为0;比值相当于除法的商和分数的分数值。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区别是:比是一种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 ∶b 或b =a÷b=b (b≠0)。 ⑵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非0数,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前项和后项只有公因数1的比叫做最简整数比。把一个比化成同它相等的最简整数比的过程叫做化简比。化简比的依据是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方法是: ①化简整数比,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化简比123001212÷=1 。 ②化简分数比,通常先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将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 例如:化简比 1514∶1021=(15×30)∶(10 ×30)=28∶63=(28÷7)∶(63÷7)=4∶9。 ③化简小数比,通常先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10或100或1000或……将小数比转化成整数比。例如:化简比 2.75∶1.5=(2.75×100)∶(1.5×100)=275∶150=(275÷25)∶(150÷25)=11∶6。 2.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常用解题方法是:先用“已知的数量÷已知的数量对应的份数”求出每份的数量,再用“每份的数量×未知的数量对应的份数”求出未知的数量。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应用题类型全归纳(附解题思路)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应用题类型全归纳(附解题思路) 一、归一问题 【含义】 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 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天耕地300公顷。 例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二、归总问题 【含义】 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六年级按比例分配应用题.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六年级《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一、教材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制数学第十一册第 61 页例2的内容。按比例分配是比的概念的一种应用,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 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教材是先把比转化成份数,再转化成分数,使题目成为分数乘法应用题,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来解答。这里先把比转化成份数,也可以把题目转化为归一应用题,运用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也能解答,所以,教学中可以补充归一解答,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整合思路 本课运用多媒体系统辅助教学,首先复习旧知,注重铺垫,激发兴趣,出示有关的习题让学生练习。既而学习例题,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利用质疑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最后拓展练习,利用多媒体展示练习题,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课堂,参与式学习。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按“比”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熟练地解答有关题目。 3.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4.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初步确立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解题方法,熟练解答有关题目。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教学关键:把比转化成份数或分数,使题目转化为归一应用题或分数应用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一、复习旧知,注重铺垫应用—— 多媒体应用与分析资料展示:

1、列式解答 : A、银燕电器厂有职工270 名,男工 人数占总人数的,男工有多1、复习题。 少人?2、分析及总结。 B、把 216 棵树苗分给四、五、六年素材来源: 级种植,其中四年级占总棵数的,自制 四年级种了多少棵? 2、口答:一个农场计划在100 公顷 的地里播种 60 公顷大豆和 40 公顷 玉米。 a、大豆和玉米各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分析——此环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直观几?地以幻灯片方式展示练习题,将学生引入学 b、大豆和玉米播种公顷数的比是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 )(板书:比) 3、口答:大豆和玉米播种公顷数的 比是 3:2 a、大豆的公顷数占()份 玉米的公顷数占()份 这块地一共()份(板书: 份数) b、大豆占这块地的() 玉米占这块地的()(板书: 分数) 4、口述算式: a、农业专业组把一块100 公顷的 地平均分成 5 份,其中 3 份种大豆, 2份种玉米,玉米和大豆各种多少公 顷? 回答后提问,是求什么?是什么类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教学案例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 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学会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3、能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的相关知识。下面,老师要来考查一下同学们,我们看那位同学掌握的最佳。 出示复习题: 五年级有两个班,五、一班有30人,五、二班有40人,五、一班人数是五、二班的()/( ),五、二班人数是五、一班的()/( ),一班人数是总人数的()/(),二班人数是总人数的()/(),谁能用比表示五、一班与五、二班人数之间的关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五、一班与五、二班人数的比是3:4, 五、二班与五、一班人数比是4:3 (及时评价学生掌握的情况)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师:老师有个问题想请同学参谋一下,出示:学校买来280本科普读物,要分给五年级这两个班,老师初步打算要平衡分给两个班,每个班分140本,你们觉得怎么样?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很可能想到不公平,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公平) 师:既然同学们觉得老师的方法不合理,那你们能不能讨论出一个合理分法呢?老师想知道下面的问题: 出示自学提纲: 1、每个班分多少本合理? 2、能解释清晰是怎样想的。 3、你能用算式表示你的想法吗? 学生先自主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后,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参与讨论进行指导 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引导:1、五年级一共多少人?我们可以先算每人分多少本,再算每个班分多少本?这种解法是按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数应用题的解法来进行解答。 2、一班与二班人数的比是3:4,(教师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五年级一共是几份?可以把280本书平衡分7份,求出每一份是多少,再求一班的3份是多少,二班的4份是多少。 3、一班与二班人数的比是3:4,(指线段图),一班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那么一班分的书也应该是280本的,怎样列式?同样的道理二班应该分280本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前两种解法主要使我们以前的解法,我们现在最佳根据比把这个题转化成分数题目来解答。用这种方法来分配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也可以增长许多知识。 出示:科学研究表明,儿童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4:1,成年人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7:3,老师的体重是50千克,你能帮老师算出体内水分和其他物质各重多少千克吗?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和《比和按比例分配》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和《比和按比例分配》测试题 学校 姓名 学号 满分:100分 时间:80分钟 一、填一填,我能行!(每空1分,共28分,第9题为每空分) 1、5 2 的倒数是( ) 3的倒数是( ) 22 1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2、?=÷5 3653( )=( ) ?=÷ 7 3 14373( )=( ) 3、一个数的85是120,这个数是( ),120的8 5 是( ) 4、10是5的( )倍,21是8 1 的( )倍 5、一辆小轿车每行6千米耗油 3 5 千克,平均每千克汽油可以行驶( )千米,行1千 米要耗油( )千克。 6、观察下面各组数,分别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再按照规律填写两个数。 (1)2 1 , 43,85,167,32 9,( )( )…… 7、43小时=( )分,25 4 米=( )厘米。 8、六一班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与总人数的比是( )

9、某厂男、女工人数比是7 :8,那么男工人数相当于女工的( ) ( ) ;女工人数 占全厂总人数的( ) ( ) 。 10、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42厘米,长和宽的比是4∶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甲数是乙数的 4 3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12、单独行完同一段路,甲车用5小时,乙车用3小时。甲、乙两车的时间比是( : ),速度比是( : )。 13、 16 与 58 的比值是( ) 。 1 3 吨 :6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二、仔细判断(5分) 1、一个数的倒数一定小于这个数。 ( ) 2、馒头的个数是包子个数的 11 7 ,是把馒头的个数看着单位“1”。( ) 3、71272=÷ 566 5=÷ ( ) 4、一杯盐水,盐占盐水的7 3 ,盐和水的比3:4。 ( ) 5、在2:3里如果前项加上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加上4。( ) 三、精挑细选(每题2分,共12分) 1、83 与( )的乘积是1。 A 、 83 B 、 3 8 C 、8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案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情景导入 老师这儿有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电脑出示:拉萨路小学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图片) 计算机教育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作为拉小的一员,你们想不想了解学校的电脑房是怎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呢? 【评析:从生活中引入按比例分配,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 身边。】 2.复习铺垫 我们学校1996年只有一个计算机室。 提问:请你们猜猜看当时有多少台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电脑出示:1996年计算机房的条形统计图,48台学生电脑和3台教师电脑。) 提问:你们能不能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 (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台数的比是16比1。48:3=16:1教师电脑和学生电脑台数的比是1比16。3:48=1:16 学生电脑的台数占教师电脑台数的16倍。483=16 教师电脑的台数占学生电脑台数的。348= 学生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48(48+3)=

教师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3(48+3)= 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台数的比是16:1。(电脑出示) 学生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 教师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 这两种表示方法有什么共同点?(都是把总台数看作单位1。)小结: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台数的比是16:1,也就是说在电脑总台数中,学生电脑占16份,教师电脑占1份,一共是17份,学生电脑占总台数的,教师电脑占总台数的。 【评析:为后面学习按比例分配做铺垫。】 二、新授 1.教学例1(改编) 19xx年我们面对四~六年级全体学生,开设了信息技术普及课,这时学校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购进了一批电脑。 (1)出示19xx年的条形统计图。 (电脑出示:学生电脑104台,教师电脑8台。) 提问:一个计算机房能不能放下104台学生电脑?(生:放不下了)对!因此学校又建立了第二机房。 你们说说看,每个机房可能有多少台电脑?你们是怎么分的?我们学校没有平均分,而是根据需要,把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学生电脑台数按照6:7来分配。(电脑出示: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学生电脑台数的比是6:7)。提问:你们能不能算算两个机房分别有多少台学生电脑?想不想自己先试试? 学生尝试练习。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同的算法。

六年级上册《比和按比例分配》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一填,我能行!( 24 分) 1、3:5=( ):25 = () 9 = 6÷( ) = ( )(最后一个空填小数) 2、?=?55 3()( )=1 3、如果8A = 9B 那么A :B =( ) 4、4 3的 56 是( ),( )的81是21 5、一辆小轿车每行6千米耗油 35 千克,平均每千克汽油可以行驶( )千米, 行1千米要耗油( )千克。 6、观察下面各组数,分别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再按照规律填写两个数。 21,43,85,167,32 9,( )( )…… 7、43小时=( )分, 254公顷=( )平方米。 8、六一班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与总人数的比是( ) 9、某厂男、女工人数比是7 :8,那么男工人数占女工的( );女工 人数占全厂总人数的( )。 10、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42厘米,长和宽的比是4∶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甲数是乙数的4 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12、行同一段路,甲车用5小时,乙车用3小时。速度比是( : ), 比值是( )。 13、如右图,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 )cm 2。 二、仔细判断(5分) 1、一个数的倒数一定小于这个数。 ( ) 2、馒头的个数是包子个数的11 7,是把馒头的个数看着单位“1”。( ) 3、 圆周率等于。 ( ) 4、一杯盐水,盐占盐水的7 3,盐和水的比3:4。 ( ) 5、在2:3里如果前项加上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加上4。 ( )

三、精挑细选(6分) 1、8 3与( )的乘积是1。 A 、 83 B 、 3 8 C 、8 2、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9 1就是把这个数( ) A 、缩小9倍 B 、扩大9倍 C 、扩大9 1 3、A 是一个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 、 52÷ A B 5 2?A C 、1?A 4、一个数的95是3 1,这个数是( ) A 、3195? B 、3195÷ C 、9531÷ 5、 :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10:1 B 、1:1 C 、100:1 6、如果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1:2: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四.神机妙算: (1).直接写数:(10分) 1437?= 673÷= 47 ×1= 3 221? = 15 -16 = 12 +17 = 560÷= 075?= =÷14973 3 11÷= (2)脱式计算:(12分) 163439÷÷ 14×75÷14×75 543516÷? 5 445925÷÷ (3)、巧解“密码”:(9分)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 小升初应用题大全,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1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 =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1.92元。例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 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答:5台拖拉机6天耕地300公顷。例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答:需要运3次。2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 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3.2×791=2531.2(米)(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列成综合算式3.2×791÷2.8=904(套)答: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按比例分配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按比例分配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合理、灵活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勤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情景导入 老师这儿有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电脑出示:拉萨路小学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图片) 计算机教育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作为拉小的一员,你们想不想了解学校的电脑房是怎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呢? 【评析:从生活中引入按比例分配,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2.复习铺垫 我们学校2019年只有一个计算机室。 提问:请你们猜猜看当时有多少台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 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电脑出示:2019年计算机房的条形统计图,48台学生电脑和3台教师电脑。)提问:你们能不能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

(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台数的比是16比1。48:3=16:1 教师电脑和学生电脑台数的比是1比16。3:48=1:16 学生电脑的台数占教师电脑台数的16倍。483=16 教师电脑的台数占学生电脑台数的。348= 学生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48(48+3)= 教师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3(48+3)= 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台数的比是16:1。(电脑出示) 学生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16/16+1) 教师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1/16+1) 这两种表示方法有什么共同点?(都是把总台数看作单位1。) 小结: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台数的比是16:1,也就是说在电脑总台数中,学生电脑占16份,教师电脑占1份,一共是17份,学生电脑占总台数的,教师电脑占总台数的。【评析:为后面学习按比例分配做铺垫。】 二、新授 1.教学例1(改编) 2019年我们面对四~六年级全体学生,开设了信息技术普及课,这时学校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购进了一批电脑。(1)出示2019年的条形统计图。 (电脑出示:学生电脑104台,教师电脑8台。) 提问:一个计算机房能不能放下104台学生电脑?(生:放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例分配

按比例分配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3--44页。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包括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它是学生在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按比例分配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学生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能力目标: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举一反三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合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谈话: 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有关人体奥秘的知识,除了我们学过的,你还了解到那些有关人体的知识?(学生根据课前调查交流回答) 想不想再多了解一些?那请你们仔细观察情境图。(出示课件) 2.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1)学生观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相应的信息条件: 明明体重30千克,体内水与其它物质的比是:4:1; 爸爸的体重70千克,体内水与其它物质的比是7:3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30千克 ?千克 ?千克 水占4份 其他物质占1份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出问题: 【设计意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人体奥秘”的信息,既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以及爱科学的情感,又能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从交流信息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解决第一个问题: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 (1)你想解决那个问题?可以根据那些信息解决? (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体重30千克,体内水与其它物质的比是:4:1) (2)体重30千克与4:1有什么联系? (3)线段图或折纸的方法表示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吗? 学生同位合作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 2.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交流线段图,结合信息说明图意。 (2)教师引导口述信息并画出线段图: 如果用一条线段表示30千克体重,水和其他物质应该怎样表示?为什么? 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表示? (3)要求体内的水和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会计算了吗?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信息引导学生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 爸爸体内的水分及其它物质各有多少千克?

小学数学_《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合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纸条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1.教师谈话: 这几天我们已经知道人体各部分的比例,人体还有很多知识,这节课我们研究一下人体所含的水分问题。 2.提问:观察信息窗二,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1)学生观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相应的信息条件: 明明体重30千克,体内水与其它物质的比是:4:1; 爸爸的体重70千克,体内水与其它物质的比是7:3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出问题: 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 爸爸体内的水分及其它物质各有多少千克?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解决第一个问题: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 (1)你想解决哪个问题?可以根据那些信息解决?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条件 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

体重30千克,体内水与其它物质的比是:4:1。 (2)体重30千克与4:1有什么联系? (3)你能用线段图或折纸的方法表示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吗? 学生同位合作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 2.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交流线段图,结合信息说明图意。 (2)教师引导口述信息并画出线段图: 如果用一条线段表示30千克体重,水和其他物质应该怎样表示?为什么? 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表示? (3)要求体内的水和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会计算了吗?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独立完成。3.探究算理 (1)教师巡视的过程中指明不同解答方法的同学到前面板书: 解法一:总分数: 4+1=5 解法二: 水分:30÷5×4=24(千克) 30×44+1 =24(千克) 其他物质:30÷5×1=6(千克) 30×14+1 =6(千克) (2)让两种不同解法的学生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每一步表示的含义。 (3)观察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相同点:体重是有水份和其他物质组成的,求水和其他物 质的重量也就是把30按照4:1的比例分配。 不同点:一是用平均分的方法来解答;二是转化成乘法问题来解答。 (4)优化算法:他们的方法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5)小结:像第二种方法,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 4.爸爸体内的水分和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 (1)师:你能用这种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吗? (2)学生独立完成,同位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及练习

【解题步骤】 一、正确的找单位“1”是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前提。 不管什么样的分数应用题,题中必有单位“1”。正确的找到单位“1”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前提和首要任务。 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分两种形式出现: 1、有明显标志的: (1)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7 (2)杨树棵数是柳树的3/5 (3)小明的体重相当于爸爸的1/2 (4)苹果树比梨树多1/5 条件中“占”“是”“相当于”“比”后面,分率前面的量是本题中的单位“1”。 2、无明显标志的: (1)一条路修了200米,还剩2/3没修。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 (2)有200张纸,第一次用去1/4,第二次用去1/5。两次共用去多少张? (3)打字员打一部5000字的书稿,打了3/10,还剩多少字没打? 这3道题中的单位“1”没有明显标志,要根据问题和条件综合判断。 (1)中应把“一条路的总长”看作单位“1” (2)题中应把“200张纸”看作单位“1” (3)题中应把“5000个字”看作单位“1”。 二、正确的找对应关系是解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每道分数应用题都有数量和分率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找到所求数量(或分率)和哪个分率(或数量)对应是解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1、画线段图找对应关系。 (1)池塘里有12只鸭和4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2)池塘里有12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1/3。池塘里有多少只鹅? (3)池塘里有4只鹅,正好是鸭的只数的1/3。池塘里有多少只鸭? 用线段图表示一下这3道题的关系。从画的图可以看出,画线段图是正确找对应关系的有效手段。通过画线段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同时也可得出如下数量关系式: 分率对应量÷单位“1”的量=分率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分率对应量÷分率=单位“1”的量 2、从题里的条件中找对应关系 一桶水用去1/4后正好是10克。这桶水重多少千克?水的3/4 = 10 三、根据数量关系式解答分数应用题“三步法” 掌握以上关系和数量关系式,解分数应用题可以按以下三步进行: 1、找准单位“1”的量; 2、找准对应关系 3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四、有效练习,建立模型,提升解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要想正确、迅速地解答分数应用题,必须多加练习,把基本型的、稍复杂型的和复杂型的结构特征理解清楚,才能熟练快速地解答分数应用题。 基础理论 (一)分数应用题的构建 1、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它大体可以分成两种: (1)基本数量关系与整数应用题基本相同,只是把整数应用题中的已知数换成分数,解答方法与整数应用题基本相同。 (2)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而产生的具有独特解法的分数应用题,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分数应用题。 2、分数应用题主要讨论的是以下三者之间的关系: (1)分率: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几分之几通常称为分率。 (2)标准量: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通常把题目中作为单位“1”的那个数,称为标准量。 (3)比较量: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通常把题目中同标准量比较的那个数,称为比较量。 (二)分数应用题的分类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类问题特点是已知一个看作单位“1”的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解这类应用题用乘法。即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应用题,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整体量×分率=分率的对应的部分量;或已知一个看作单位“1”的数,另一个数占它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即反映的是甲乙两数之间关系的应用题,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标准量×分率=分率的对应的比较量。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类问题特点是已知两个数量,比较它们 之间的倍数关系,解这类应用题用除法。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比较量÷标准 量=分率。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比较量÷标准量=分率(几分之几)。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相差量÷标准量=分率(多几分之几)。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相差量÷标准量=分率(少几分之几)。

(完整版)六年级奥数按比例分配经典题

六年级奥数 按比例分配 知识要点及解题基本方法: 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先要将各部分的比转化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量。解题步骤是: 1、 先求出按比例分配的总数量; 2、 再求出分配的比,并求出各个部分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3、 用总数量乘以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得到各部分量。 例1:某家场有耕地108公顷,其中粮田、棉田和其它作物的比是3:4:5,每种耕地各有多少公顷? 练习:1、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之比为6:5,长方形的长是宽的5 7,求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之比。 2、第一队与第二队的人数比是3:2,第二队与第三队的为数之比是5:4,第一队与第三队的人数之比是多少? 4、 六年级有男生150人,男生与女生的人数之比为5:4,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例2、一块合金内铜和锌的比是2:3,现在再加入6克锌,共得新合金36克,求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正确求出按比例分配的总数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练习:1、小兰与小红所有的图书本数的比是5:3,小兰给小红15本后,两人的图书数一样多,原来两从共有图书多少本?

2、数学小组和美术小组人数的比是5:3,数学小组比美术小组多24人,两组各多少人? 例3: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672千米的A 、B 两城相对开出,2 7小时两列火车相遇,已知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7:9,求相遇时甲比乙少行多少千米? 例4:小明与小红所有的图书的本数比5:3,小明给小红7本后,两人图书的本数同样多,原来两人共有图书多少本? 例5、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分三组参加义务劳动。第一组和第二组的人数之比是5:4,第二级和第三组的人数比是3:2.已知第一组人数比二、三组人数总和少15人。问实验小学六年级共有多少人?(将两个比转化为三个量的连比是解比题的关键) 例6:学校原有科技书。文艺书共630本,其中科技书与文艺书的本数之比是1:4,后来又买来一些科技书,这时科技书与文艺书的本数字比是3:7.问:又买来科技书多少本、(抓住不变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例7:从前有个牧民,临死前留下遗言,要把17只羊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分得2 1,二儿子分得31,小儿子分得9 1,并规定不允许把羊杀掉或卖掉。问三个儿子各分得羊多少只?

六年级数学解题的十一种方法

六年级数学解题的十一种方法 1、对照法 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 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 例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 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 例2:判断题:能被2除尽的数一定是偶数. 这里要对照“除尽”和“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只有这两个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2、公式法 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但一定要让学生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例3:计算59×37+12×59+59 59×37+12×59+59 =59×(37+12+1)…………运用乘法分配律=59×50…………运用

加法计算法则=(60-1)×50…………运用数的组成规则 =60×50-1×50…………运用乘法分配律=3000-50…………运用乘法计算法则=2950…………运用减法计算法则 3、比较法 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 比较法要注意: (1)找相同点必找相异点,找相异点必找相同点,不可或缺,也就是说,比较要完整. (2)找联系与区别,这是比较的实质. (3)必须在同一种关系下(同一种标准)进行比较,这是“比较”的基本条件. (4)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尽量少用“穷举法”进行比较,那样会使重点不突出. (5)因为数学的严密性,决定了比较必须要精细,往往一个字,一个符号就决定了比较结论的对或错. 例4:填空:0.75的zui高位是,这个数小数部分的zui高位是;十分位的数4与十位上的数4相比,它们的相同,不同,前者比后者小了. 这道题的意图就是要对“一个数的zui高位和小数部分的zui高位的区别”,还有“数位和数值”的区别等. 例5:六年级同学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75棵树没有种;如果每人种7棵,则缺少15棵树苗.六年级有多少学生?这是两

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

按比分配 一、和的按比分配: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他们的比 方法一:(归一法)①和÷总份数=每份的数量 ②求出各数量 数量所占的份数 方法二:(分数乘法)各数量=和× 总份数 类型一:三角形 1、把长48cm的铁丝折成三条边的比为3︰4︰5的直角三角形,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提示:斜边最长) 2、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与一个底角的度数比是1︰2,求这个三角形各角度数?(提示:有2个底角) 类型二:长方体棱长按比分配: ①长方体棱长总和÷4 ②用和的按比分配求出长宽高 3、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米,长宽高的比是4:3:5,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类型三:长方形的长宽按比分配: ①长方形周长÷2 ②用和的按比分配求出长宽 4、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5:2,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0厘米,长和宽的比是3:2,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二、已知平均数的按比分配:已知几个数的平均数,以及他们的比 ①平均数×个数=总数量(和) ②用和的按比分配解决 6、甲乙丙三人平均体重40千克,他们体重比为5:4:3,三人体重各是多少千克? 三、差的按比分配:已知两个数的差,以及它们的比 用归一法:①数量差÷份数差=每份的数量 ②求出各数量

7、甲乙两数比是2:5,乙数比甲数多15,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8、甲乙丙三个组人数的比是7:3:5,甲组比乙组多12人,求甲乙丙三个组各是多少人? 四、已知一个数的按比分配:已知其中一个数,以及各数的比 用归一法:①已知量÷所对应的份数=每份的数 ②求其它各数 9、山羊和绵羊的头数比是2∶5,山羊40头。山羊和绵羊一共有多少头? 10、学校把一批练习本按2:3:5分给甲乙丙三个年级,丙年级分到了120本,甲乙年级各分到多少本?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1、学校买来一批书,共1000本,把这批书按3:4:5分给四、五、六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各分到多少本? 2、(1)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比是3:5,这个果园里共有果树40棵,梨树与桃树各多少棵? (2)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比是3:5,已知桃树有40棵。这个果园共有果树多少棵?(3)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比是3:5,已知梨树比桃树少40棵,这个果园共有果树多少棵?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分米,它的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4、小明在期末考试中数文、数学、英语的均分为75分,它的三门学科成绩的比为8:8:9,它的三门成绩分别是多少? 5、把一段长96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比是5:4:3,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6、加工一批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加工48个,与李师傅每小时加工个数的比是4:5。两个共同加工3小时,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 7、工厂买来120吨生产原料,其中的分给一车间,其余的按3:5分给甲乙两个车间,甲乙两个车间各分到多少吨? 8、一种药水是用药粉和水按3:100配成的。 (1)要配制这种药水515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2)有水6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3)用90千克的药粉,可配成多少千克的药水? 9、一杯盐水,盐与盐水的比为1:5,再加上16克盐后,盐与盐水的比为1:4,原来盐水有多少千克? 10、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两车分别从两地相向同时出发,3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为11:9,快车与慢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11、某车间有140名职工,分成三个生产小组,已知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数比为2:3,第二组和第三组人数比为4:5,这三个小组名有多少人? 12、一班和二班的人数比为8:7,如果将一班的8名同学调到二班去,那么一班和二班的人数的比为4:5,求原来两班各有多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