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浙江专版)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8语言运用与综合性学习

2018年中考语文(浙江专版)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8语言运用与综合性学习
2018年中考语文(浙江专版)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8语言运用与综合性学习

考点跟踪突破18语言运用与综合性学习(B卷)

1.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元日)。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春节首先是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而中国人最看重家庭和亲情。中国有句老话:“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意思是说一年忙到头的人们,四处漂流的人们,过春节时一般都要回家,父子两代,祖孙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个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贤,一家人在鞭炮声中,在锣鼓声中,在欢笑声中,享受着家庭与亲情的温暖。

材料二: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材料三:春节食俗因地域而异,但都蕴含着对来年祈福求吉的愿望。北方人过春节必包饺子,待到年三十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南方人年夜饭通常有鱼,因为“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

(1)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国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①家人团聚,共享家庭与亲情的温暖。②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③春节食俗因地域而异,但都蕴含着对来年祈福求吉的愿望。

(2)为迎接春节的到来,父母叫你在门窗上贴“福”字。请参考材料三,说说你将怎么贴?并说说你的理由。

把“福”字倒过来贴,“倒”和“到”谐音,寓意“福到了”,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寄托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2.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新闻现场】

本报讯“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7日晚在央视播出,来自复旦附中的16岁选手武亦姝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获得冠军。

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百余位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各个行业,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儿童,既有大学教师,也有普通农民,还有在中国学习工作的外国留学生。总决赛中,武亦姝经过个人追逐赛、飞花令攻擂资格争夺以及攻擂战三轮比拼,最终取胜。她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摘自《每周文摘》)

材料二:【各方声音】

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宏看来,中华经典诗文能提升审美品位,并对抵制日渐粗鄙的网络语言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文卫华认为,文化类节目虽然主题各有侧重,但大多集中在文字、诗词、历史等人文领域,形式基本停留在背诵、记忆层面,对文化内涵的开掘还不够深入,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不甚紧密。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诗词大会”可以激发人们对诗词的兴趣。但要真正深入人心,影响人的气质,光靠几台节目热闹热闹,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

中国诗词学会副会长范诗银说:“中国诗词大会”空前好,它使当前大众浮躁的心灵得到了安置。当前,有些人为钱、为房子,为地产而疯狂,“中国诗词大会”的确给了人一种

精神缓冲的心灵空间。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亚军彭敏谈道:如果用功利主义心态看,背诵诗词是无用的,但诗词可以重塑国民性格和灵魂气质,这就是“无用之用有大用”。

网友评论:诗词大会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

(综合《光明日报》《环球时报》《大象文摘》)

材料三:《调查数据》

一项“关于成年人是否需要背诵诗词”的网络调查显示:72.7%的受访者表示成年人也需要背诵诗词,理由有认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诗词能提升人的气质的;有认为背诵诗词,可给在校读书的孩子做榜样的;有认为不妨背些,以消磨时间的。但也有27.3%的受访者表示成年人不需要背诵诗词,理由是互联网时代,只要动手查一查就知道了,不必为此费时费脑;还有人说,有背诵诗词的那个时间还不如去赚钱。

(摘自互联网)

(1)下列选项与上述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A)

A.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举办得空前好,它深入人心,完美无憾。

B.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成年人也需要背诵诗词。

C.有反对者认为,互联网带来查找文献资料的便利,已没有背诵诗词的必要了。

D.“她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意思是人们从武亦姝身上感受到了古代才女的才情。

(2)请给“材料一”拟一个新闻标题。

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中夺冠。或:“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武亦姝夺冠。

(3)从材料二中,概括诵读中国经典诗词的意义。

①诵读诗词能提升审美品位,抵制日渐粗鄙的网络语言。②诵读诗词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安置浮躁的心灵)。③诵读诗词可以重塑国民性格和灵魂气质。④诵读诗词可以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

3.阅读下面材料,请回答问题。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浪费现象也有增加的趋势,如水、电、“舌尖上的浪费”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为增强节约意识,近日,学校学生会在全校发起了一场“节约伴我行”的活动。请你担任活动的组委会成员,帮助完成以下工作。

(1)为活动拟写一条倡导节约的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示例: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节约就是环保;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每一滴水;节约用电,节省能源等。

(2)为了宣传“节约伴我行”,班级决定开展专项活动,请你来策划三项活动形式。

示例:组织学生深入社区进行节约宣传;在网上开展节约PK活动;在班级设立节约排行榜。

4.“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显现,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善待环境,人类的家园会更美好,生活会更幸福;漠视环境,人类将会受到无情的报复。某班同学举行了题为“我的环保行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实地观察】

留心观察学校周边的农村或社区环境,了解当地环境污染的状况,并把令你感受最深的

情景,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绘出来。

镜头一: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漂飞的塑料袋

镜头二:河沟水渠边随意倾倒生活垃圾

【活动二:资料搜集】

右图是某同学本次活动中搜集来的中国环境标志图,请根据画面内容指出这幅标志图的构图创意。

构图创意: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青山、绿水、太阳及十个环组成。环境标志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活动三:献计献策】

请为解决当地环境保护问题献出你的锦囊妙计。

我的计策:①每家门口摆放专门的垃圾箱,由专人负责管理倾倒;

②设置专门的生活垃圾处理站,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活动四:环保行动】

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一位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你打算为保护当地的环境做点什么呢?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然后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我的环保行动;

开展保护环境的讲座组织同学去捡拾塑料袋

5.请你根据要求,在校园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1)下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你能从“人均阅读量”和“人均阅读时长”中各得出一条什么结论。

年较2012年,手机阅读时间增加,而纸质阅读时间减少。或:人均手机阅读时间长于纸质阅读时间。

(2)阅读量应当关注,阅读内容也值得重视。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展开讨论。请你准备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毕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次的

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

示例:认同毕淑敏的阅读观,因为阅读名著更能提升素养,启发我们对人生和世界有深入的思考。认同汪曾祺的阅读观,因为阅读杂书可以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丰富知识,广泛认识世界。

(3)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

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采蜜人: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示例:读书如登山,山登得高,景象就看得远;书读得多,眼界就开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