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修辞学名词解释

语言的内部规律: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系统和规则

修辞的性质:修辞学就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是由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所决定、并贯穿语言运用全过程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修辞的任务:学习修辞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修辞的方法和技巧,并注意在日常交际活动中自觉的加以应用,不仅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会有帮助,而且对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也不无裨益。

修辞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语言要素。从功能着眼研究这些语言要素的特点、规律经过综合运用后所可能体现出来的表达效果,即是从实用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

.修辞研究的领域:修辞研究应当涉及语言表达的一切领域,在字、词、句之外,像句群、段落、篇章、修辞方式以及跟语言表达密切相关的逻辑学和风格学。

修辞的基础:把话说通,做到文从字顺。所谓把话说通就是要求用词造句必须合乎语言的规范。语言的规范,是指语言运用中明确一致的标准。决定句子、文章正误优劣的四个方面的因素事理,逻辑;规矩,习惯;情味,色彩;声音,语气。

语言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本身的环境,第二种是指语言的社会环境,包括时代、民族、地区、社会的特点,

同义的语言形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一些基本意思相仿而在修辞色彩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惟其基本意思相仿,才使“同义的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运用”成为可能,惟其在修辞色彩上各有差别才使“同义的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运用”有了必要,这也许就是修辞学与“同义的语言形式”之间一切联系的基本出发点。

广义的同义形式:在某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达基本相同意思的语言形式都属语言的同义形式。

狭义的同义形式:只包括一般的同义词语和句式,而不应当包括那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创新的变异方式。

同义形式的选择:按照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和安排同义的词语和句式,是修辞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语言的变异现象: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采用某种小变化、小创新故意突破语言表达的常规(语音、词汇、语法的一般表达习惯和规范,以及通常的事理逻辑、文体风格方面的要求),使它产生某种特定的修辞效果的作法,我们称之为语言的变异现象。从修辞的角度看也可以称为语言的变异形式。

修辞的变异形式三个范畴:逻辑范畴的变异如:拟人、借代、比喻、反语都是修辞的变异形式;风格范畴的变异:一是句式(包括虚词和语气)风格的变异。一是词语风格的变异;语法范畴的变异:最常见的是词语的活用、捏合和创新三种形式。

同义词:修辞要研究的是非严格意义的同义词。包括语言词汇里核心意义(指概念内涵)相同或基本相同,但有各种各样细微差别的同义词,和在一定的上下文和语境里构成同义关系的词。前者是语言里约定俗成的同义词,不以语言环境为转移,可以称为“语言同义词”。后者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不一定具有同义关系,可以称为“言语同义词”。

同义词三种差别:意义,情味和用法。

由并列的同义词语形成的联合结构,有下述修辞作用:a利用同义词意义上的同中之异,互相补充,使内容表达得更周密、更充分、更圆满。b利用同义联合形成对偶、排比的结构形式。C、利用同义联合使语句音节匀整平稳。

语言反义词:概念意义表示对立关系的反义词和经常用来对举的反义词是约定俗称的,不以语境或上下文为转移,称之为“语言反义词”。

言语反义词:概念意义并没有对立或者对比关系,作者在一定的上下文里临时用来表示对立或对比的现象,离开上下文就失去了这种对立或对比关系的反义词是一种用词上的变异,可称之为“言语反义词”。

影响词语搭配的三个因素:词义上的选择;语法上的选择;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

词语的规范化:根据普遍性、需要性、明确性的原则对待方言词、文言词和新词、生造词。

骈立格的作用:骈立四字格对仗工整、意思般配、自成一套。把整齐和错综、匀称和变化、具体和抽象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整齐而不雷同,匀称而不呆板,精炼而不晦涩,集中地、具体而微地体现出汉语整齐的美和抑扬的美,是形成汉语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