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部的针法操作

唇部的针法操作
唇部的针法操作

唇部的针法操作、术后修护及预防问题

唇部的针法操作、术后修护及预防问题

工具与针法~韵

工具:唇部操作一般使用功率较高、速度较快、可以变速的纹唇机;唇线操作速度较慢、唇面是速度较快,简称“手快机快、手慢机慢”

一、唇线:单针、出针0.4-0.6毫米、垂直进针、进三退二针法;

第一遍:出针稍长,进针稍深(0.3-0.4毫米)

第二遍:出针稍长,进针稍浅(0.2-0.3毫米)

※重点技巧提示:

1、出针稍长便于看清楚线的具体位置操作,实际进针要短(0.2-0.3毫米)左右;

2、进针不可以外斜或内斜,容易造成唇线晕开,必须垂直进针;

3、走针以短线条重复走针为主,线条细腻流畅;

二、唇面:三针或单、三针相结合,出针0.2-0.4毫米,进针0.2-0.3毫米

·第一遍:三针整体上色,出针、进针一致短浅,顺向斜刺“之”字针法,操作速度稍快可达到80%以上的上色;

·第二遍:三针巩固上色、出针稍长,进针稍浅,大、小圈针法,操作速度稍慢。

·第三遍:单针或三针局部补色、出针稍长,进针稍浅,密集打圈,“之”字针法相结合,操作稍慢,唇面操作上色后可将色料用医用棉签均匀的涂于唇部渗透三至五分钟,敷盖保鲜膜加强渗色、效果更佳。

※重点技巧提示:

1、每遍针法操作完后色料不要快速擦掉,用薄薄干棉片敷上舒缓液,舒缓唇部神经,加强色料的渗透性,使上色更快;

2、中途敏感部位有痛感则可滴上少量中途止痛剂用医用棉签擦拭30秒到1分钟即可止痛;

2、如果操作时出现不易上色、应及时检查针具及色料;检查无误后可使用舒缓液或导色液辅助上色;

4、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可使用修正液或白色浓缩液进行修改;

5、操作时间要适当、以免唇部肿胀或术后的感染;

唇部术后修护注意事项

唇部术后修护期需要一周到三个月的时间:

1、术后当天嘱咐顾客:保持口腔卫生,饭后用淡盐水漱口,多做唇部运动,嚼口香糖。

2、术后一周嘱咐顾客:禁忌辛辣刺激(如:烟、酒、辣椒等)、易上火(如:火锅、牛、羊肉、桔子、芒果等)、易过敏(如:海鲜、菌类)食物及水果;

3、术后一周嘱咐顾客:禁忌游泳、桑拿、泡温泉等;

4、术后一周嘱咐顾客:外用修护液清洁消炎和固色营养液保色(详见药物说明)修复;

5、术后一周嘱咐顾客:口服消炎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牛黄解毒片、板蓝根、维生B2等、(详见药物说明)

6、术后两周内禁忌或减少面部护理;

7、电话跟踪服务:一、三、七“服务法则”

第一天:操作后的第一天,可跟踪顾客注意事项是否做到,确保顾客术后的清洁修护到位。

第三天:跟踪顾客恢复的情况,注意事项是否坚持,唇部有无炎症或起泡、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第七天:跟踪顾客是否完全恢复好,效果是否满意。

8、嘱咐顾客15日之内不可使用唇线笔、口红、唇彩等与唇部有关的产品、保持创面干净透气、加速皮肤创面的快速修复;

9、15天左右,使用唇色透红维护液加强颜色的均匀吸收;

10、如需二次补色、须在唇部恢复三个月后再次操作;

常见问题的处理及预防

1、淤血:出现在术后当天一般由于操作过时间久、针法过深、或者顾客血小板比较低等原因引起;处理方法为:24小时之内冰敷、24小时之后热敷,口服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三七片等(详见药物说明)

2、起泡:一般是由感染引起,一般会有上火起泡感染和病毒上火感染两种,症状和处理方法分别为:

上火起泡:一般情况是由于顾客免疫力较弱的或者术后不注意禁忌事项者、在术后三天左右出现在唇峰和唇线外缘、泡较大、数量少;可用一次性单针将泡刺破、用医用棉签将感染液擦拭干净、再用甲硝唑水剂清洁创面、再将甲硝唑粉末和甲硝唑水剂调和涂在创面(3次∕日)直到起泡症状消失;同时口服下火的药物(如:三黄片或牛黄解毒片等)维生B2等、(详见药物说明)

感染起泡:一般情况是由于顾客免疫力较弱的或者术后不注意禁忌事项者、在术后三天左右出现在唇峰和唇线外缘、泡较小、数量多且密集;可用一次性单针将泡刺破、用医用棉签将感染液擦拭干净、再用庆大霉素水剂清洁创面、再将甲硝唑粉末和庆大霉素水剂调和涂在创面(3次∕日)直到起泡症状消失;同时口服抗病毒的药物(如:抗病毒冲剂或牛板蓝根冲剂)维生B2等、(详见药物说明)

3、不愈合:表现为轻微红肿、痛、渗出组织液等症状用庆大霉素水剂清洗唇部涂抹细胞再生因子,口服消炎药。(详见药物说明)

4、初期排异:术后的10天到15一个月天左右现红、肿、痒等现象,使用抗排异冰晶能保证在短时间内退红、消肿、止痒;口服消炎药,(详见药物说明)。

5、后期排异:术后的15到一个月天左右表现为唇线或局部唇面轻微的痒、有突起、发白、反复干裂,严重脱皮,口服息斯敏,外用艾洛松软膏涂抹;口服消炎药,(详见药物说明)

6、增生:术后一个月到三个月左右唇线或唇面有凸起,不痛,不痒,可使用消疤贴(详见药物说明);

三:预防方法:

1、针刺时间不宜过长、针刺针法不易过深;

2、禁忌在唇部美容术修复期(一个月)内进行二次重复操作,尽量减少或避免重复操作的次数;

3、操作时避免感染源,做到无菌操作;

4、嘱咐顾客术后修护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确保顾客修复期无感染症状;

5、选择好可操作的人群(注意:先天性疤痕性体质、严重的心、血管、糖尿病等患者、女性孕期、哺乳期、期望值过高者不可以操作)

调神行气针法治疗呃逆医案一则

调神行气针法治疗呃逆医案一则 宋某某,男,77岁,2014年8月10日初诊。呃逆频作七天。患者于8月4日晚进食生冷后出现呃逆,胃脘部未诉不适感,遂就诊于人民医院,予中西药治疗,症状无改善,现呃逆频作,胃脘部无压痛,畏食生冷,纳食少,夜寐差,二便调,舌绛紫边有瘀斑,苔白,脉弦。 诊断:西医属膈肌痉挛;中医属呃逆(寒邪客胃型),法以理气化瘀和胃降逆。针刺取穴: 丝竹空(双)攒竹(双)天枢(双)内关(双)合谷(双)血海(双)阳陵泉(双)足三里(双)地机(双)阴陵泉(双)三阴交(双)公孙(双)太冲(双)丰隆(双)中极、中脘。操作: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丝竹空(双)施以意气行针法,余穴均施以平补平泻法,行针 时间以针感消失为度,每日1次。中药处方:旋复代赭汤加减:旋复花20g、代赭石20g、半夏10g、干姜10g、黄连10g、赤芍15g、桂枝40g、苏梗15g、五灵脂15g、大黄5g、当归 20g,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共七剂。一诊:患者针后呃逆停止。次日复诊,患者仍诉呃逆频作,前穴+迎香(双)开上以畅中。治疗两天,症状有所缓转,四诊:前穴+ 扶突(双)以加强。五诊:2014年8月14日,患者诉昨日回家后呃逆未发,二便调,舌暗苔白,脉弦。复以前法治疗两天后,诸症消失,病情告愈。 体会:呃逆病位在膈,而关乎五脏,有寒热虚实之分,治当详辨,然总不离乎胃气上逆动膈,故本病治疗应重在调“气”,施以“调神行气针法”,疏畅三焦气机,以理气和胃降逆为大法。 正如《景岳全书?呃逆》所云:“致呃之由,总由气逆。气逆于上,则直冲于上,无气则无呃,无阳亦无呃,此病呃之源所以必由气也”。“凡杂证之呃,虽由气逆,然有兼寒者,有兼热者,有因食滞而逆者,有因气滞而逆者,有因中气虚而逆者,有因阴气竭而逆者,但察其因而治 其气,自无不愈”。中焦主气机之升降,而少阳作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对中焦的升降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张景岳在注 解“少阳为枢”时指出:“少阳为枢,谓阳气在表里之间,可出可入,如枢机也。”枢机是指气 机交接转枢之地,其功能为枢转气机,使气机出入正常,升降自如,开阖有度。该患者乃由 于寒邪客于中焦,致气机升降失常,气机上逆,故针取手少阳经之标穴和其经穴太冲(双) 支沟(双)调理三焦气机治其本,丝竹空(双)、天枢(双)、内关(双)、足三里(双)、公孙(双)、和胃降逆,升清降浊治其机;中脘、血海(双地机(双)三阴交(双阳陵泉、 中极以活血化瘀以治其标,诸穴合用,使气机升降有序,则呃逆自止。 调神行气针法的操作:针入所欲深度后,使之得气,密意守气勿失,紧捏针柄,保持针体挺 直不颤动,意守针尖,静引气聚(待针下有跳动感时,说明经气已聚),然后以意行气,将经 气缓慢输送到病所(病处有舒适轻松之感,说明经气已达病所)。 调神行气针法体现了临证重视治神的思想。《灵枢?终始》曰:“凡刺之法……深居静处,占 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 志在针”。元?窦汉卿《针经标幽赋》亦云:“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 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明?张景岳亦说:“医必以神,乃见无形,病必以神, 血气乃行,故针以治神为首务。”在历代医家强调“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的启迪下,结合临床 经验总结出“调神行气针法”意气行针法的关键在于术者持针守气调气时,务需保持针体挺直 不颤,意守针尖,静引气聚,以意鼓动人体内在气血运行,而不强调外在的刺激,是以“静”(意念)生“动”(经气运行)。该针法具有行气和血、疏通经脉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因经气 不调,气血逆乱,经脉瘀阻所致的一系列病证以及“动病”,呃逆当属“动病”,以此法治之, 收获良效。

进针法

进针法 临床上在进行针刺操作时,一般用右手持针,以拇、食、中指挟 持针柄,其状如笔,故称为“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 身,故称为“押手”。《难经·七十八难》说:“知为针者信其左,不 知为针者信其右。”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 针尖,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搓以及 出针时手法操作等。 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的穴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 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身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针痛和 协助调节、控制针感。 单手进针法 多用于较短的毫针。用用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至所需的深度。此法三指并用,尤适宜于双穴同时进针。此外,还有用拇、食指夹持针体,中指尖抵触穴位,拇、食指所夹持的针沿中指尖端迅速刺入,不能捻转。针入穴位后,中指即离开应针之穴,此时拇、食、中指可随意配合,施行补泻。 双手进针法 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 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腧穴。此法多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夹持进针法: 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严格消毒的左手拇、 食两指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 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多适 用于长针的进针。

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 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 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 要用于皮肤松弛的部位。 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提 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 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 针管进针法 将针先插入用玻璃、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比针短3分左右的小针管内,放在穴位皮肤上,左手压紧针管,右手食指对准针柄一击,使针尖迅速刺入皮肤,然后将针管去掉,再将针刺入穴内。此法进针不痛,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也有用安装弹簧的特制进针器进针者。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针刺的角度 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它是根据腧穴所在的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起来而确定的。一般分为直刺、斜刺、平刺三种。 直刺(perpendicular needling)是针身与皮肤 表面呈90度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斜刺(oblique needling)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45度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薄处或内有重要 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平刺(horizontal needling)即横刺、沿皮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左右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 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 针刺的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度数。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腧穴各论中已有详述,在此仅从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部位等方面做一介绍。

高频电刀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高频电刀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053-19 高频电刀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电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结构与配件由主机、电刀笔、脚控开关和回路电极(负极板)组成。 使用负极板的作用:可构成电流回路,同时降低极板处的电流密度,避免电流离开病人后返回高频电刀时继续对组织加热而灼伤病人。 2.工作原理利用475~480KHz高频电流在电刀的刀尖形成高温和放电,使组织快速脱水、分解蒸发,血液凝固,实现切割组织和凝血作用。 二使用电刀的禁忌症: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禁止使用高频单极电刀或咨询心内科医生。三电刀安全使用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一)首先评估病人是否适合使用电刀,根据手

术选择合适品牌的电刀,检查电源、电极线路有无断裂和金属线外露。 (二)选择并检查负极板:检查导线和夹头;选择大小形状合适的负极板(15Kg以下的小儿应选用婴幼儿极板),检查导电胶的粘附力。 (三)评估病人皮肤,选择合适的部位安装负极板并将极板插头连接至机器。 合适的安装部位:尽量靠近手术部位(但不少于15cm)的平坦的血管丰富的肌肉区;局部皮肤剔除毛发并保持清洁干燥;与手术部位不可左右交叉;距ECG 电极15cm;环路中不能有金属移植物、起搏器、心电图电极;极板的长边接近高频电流的来向。 不合适的安装部位:皮肤皱褶和骨性隆起、疤痕、脂肪较厚、身体负重部位、液体积聚部位。 安装负极板时要注意:极板和皮肤要紧密连接;保持极板平整,不能切割和折叠;消毒和冲洗时避免浸湿极板。 (四)连接电刀笔与机器,开机自检,显示负极

治元神针法

治元神针法 再论中医的杀手锏--治元神针法 作者:蒋维明 中国针灸学理论和针法科研的重大突破 摘要:中西医都面临危机。西医投入越来越多,药物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昂贵,对大部分普通疾病仍没有安全有效的治法,中医药治病疗效缓慢。中医日亦西化,传染了西医恶习。丧失了中医的特色。中国针灸失去古代绝世针法的风采。治病病种减少,疗效欠佳。而作者发掘继承《黄帝内经》治元神针法却具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决生死,治百病"。不用任何药物。全靠发挥人的生命最伟大的自然疗能,元神和奇经八脉。返朴归真,看来才是今后世界医学的最佳发展方向。 关键词:治元神、返朴归真,意念生物力。 一、中西医面临深刻危机 《参考消息》1、曾发表德中药医学专家满淅博教授的文章,批评中西医部面临危机。他说:"目前西医药开发费用越来越高,而副作用越来越大。尽管医学(西医)在过去100年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至今仍有很大一部分普通的疾病,没有安全有效的治法。对中医他认为。中医大学的教学内容,西医比重太重:(实为西化)。中医技术不高,传统中医缺乏传人,中医专业杂志的总体状况不佳。外国人学习中医的需要仍很迫切。但是找不到理想的学校和教师。中医的科学核心和精髓处于被淹没的危险中。 西医治病的主要手段。输血、注射。中央电视台播放河南某些农村农民卖血大批感染艾滋病,而这些被感染的毒血,通过采血的血头,非法血站堂而皇之的进入正规医院,输入健康人的体中,传播死亡。新中国几十年来有数百万聋哑儿童,绝大多数为注射青涟霉素针药所造成。输血、注射造成对人体的严重危害。说明西医治法并不科学安全有效。甚至给人类带来灾难、死亡。 现在电视,报刊媒体对中西医报导了许多不利的消息。中央电视台播放医药代理人揭露药物高涨黑幕,是医师院方齐心协力吃回扣造成。在拜金主义的驱使下,很多医生道德沦丧,开大处方、开大用药、开贵重药。成为药厂推销员,小病说大病,无病说有病。据有关报导,北京地区一个小病感冒,在北京医院起码要一百多元,甚至几百元药费,而且还治不好病。中西医都面临信任危机。道德危机。世人期盼有一种能治大部分普通疾病,又能治大部分疑难病,急性病的新治法。 2、中国针灸正在走下坡路! 中国针灸信息论坛刊登一篇报道:"中国针灸正在走下坡路"。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几千年的

水针法的操作常规及流程图

水针法的操作常规及流程图 水针又称穴位注射,是在穴位内进行药物注射的一种技术操作。将针刺及药物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穴位注射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二、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禁忌证 1.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慎用。 2.局部皮肤有感染、瘢痕或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禁用。 四、告知 注射部位出现疼痛、酸胀的感觉,避免着水,以免感染。 五、物品准备 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液,无菌注射器及针头、砂轮、皮肤消毒液、镊子、棉签等。 六、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协助松解衣着,暴露局部皮肤,注意保暖。 3.遵医嘱确定注射穴位,测试患者局部感觉及反应,消毒局部皮肤。 4.术者手持注射器(排除空气),另一手绷紧皮肤,针尖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皮下,然后用针刺手法将针身刺至一定深度,并上下提插,得气后若回抽无血,即将药液缓慢注入。如所用药量较多,可于推入部分药液后,将针头稍微提起后再注入余药。 5.药液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签轻按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并注意观察用药反映。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 1.执行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规程,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2.按医嘱处方进行操作,熟练掌握穴位的部位和注射的深度。注射药量遵医嘱而定。 3.注射时避开血管丰富部位,避免药物注入血管内。患者有触电感时针体往外退出少许后再进行注射。 4.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操作前检查注射器情况。注射器的处理按消毒隔离规范要求执行

高频电刀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5496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高频电刀的操作流程和 注意事项正式样本

高频电刀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正 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电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结构与配件由主机、电刀笔、脚控开关和 回路电极(负极板)组成。 使用负极板的作用:可构成电流回路,同时降低 极板处的电流密度,避免电流离开病人后返回高频电 刀时继续对组织加热而灼伤病人。 2.工作原理利用475~480KHz高频电流在电 刀的刀尖形成高温和放电,使组织快速脱水、分解蒸 发,血液凝固,实现切割组织和凝血作用。 二使用电刀的禁忌症: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

禁止使用高频单极电刀或咨询心内科医生。三电刀安全使用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一)首先评估病人是否适合使用电刀,根据手术选择合适品牌的电刀,检查电源、电极线路有无断裂和金属线外露。 (二)选择并检查负极板:检查导线和夹头;选择大小形状合适的负极板(15Kg以下的小儿应选用婴幼儿极板),检查导电胶的粘附力。 (三)评估病人皮肤,选择合适的部位安装负极板并将极板插头连接至机器。 合适的安装部位:尽量靠近手术部位(但不少于15cm)的平坦的血管丰富的肌肉区;局部皮肤剔除毛发并保持清洁干燥;与手术部位不可左右交叉;距ECG电极15cm;环路中不能有金属移植物、起搏器、心电图电极;极板的长边接近高频电流的来向。

静脉输液流程图

静脉输液流程图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流程图 素质要求服装鞋帽整洁,仪表端庄,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柔和恰当。 打印输液卡,与医嘱核对,先自己核对,再双人核对。 核对(床号、姓名、手腕带、药名、浓度、剂量、时间、方法、输液速度、 (1)带上输液卡至床尾,两种身份核对(姓名、住院号)。执行操作 以核对腕带信息及让患者说出自己姓名 (2)询问有无药物、消毒剂、导管材料过敏史,解释输液的目的、输 评估入药液的名称、作用,取得配合。 (3)询问病人输液挂部位喜好,评估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开 静脉结节、炎症、疤痕组织。 (4)嘱排尿、备输液架。 环境准备操作前30分钟禁止地面清扫、避免不必要的人员走动,防止尘埃飞扬。七步洗手、戴口罩 1)治疗车:左侧:放治疗盘:边检查边放入:输液器2副、胶布,治疗 巾、输液卡、瓶贴、消毒剂、棉签、污物盘、快速手速消。 (2)治疗桌:砂轮、酒精、消毒剂(检查)、棉签(检查);液体(检查药 名、浓度、剂量、瓶身无裂缝,药液无混浊、沉淀和絮状物),药物(检 查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检查后双人核对。 (3)打开注射器外包装,将针尖斜面向下,检查注射器刻度清晰,针头锐 用物准备利、无弯无钩,衔接紧密,无漏气。 A如加注药液为玻璃瓶:要检查需加注药液,消毒瓶口(两遍安尔碘),抽 吸药液,推注到输液瓶或袋内,抽吸空气,再次核对,写输液卡,贴输液 瓶或袋上,消毒后贴瓶口贴,签名,输液治疗卡、药品放置治疗车上至病 人床前。 (4)处理用物:药液再次核对名称、剂量,其他垃圾分类处理,将治疗盘 放治疗车上层,医疗垃圾、生活垃圾、锐器盒放治疗车下层。 (1)携用物至床尾核对床号、住院号,询问姓名、是否已排空小便。 (2)再次双人核对输液卡与瓶贴上的各项内容,揭瓶贴,打开输液器包操作操作步骤装,关闭调节器,插入瓶口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排气(滴管1/3—1/2 满),旋紧针头,排气至过滤器,对光检查无气泡。 (3)垫小枕,以穿刺点为中心正反两遍消毒(直径>5cm),待干时备胶布。 (4)扎止血带,再次排气,进针前再次核对姓名,输液卡与瓶贴上的各项内容,进针,三松,待液体滴入通畅,固定,贴胶贴。 (5)调节滴速。(表与茂菲氏滴管在同一视线内)

高频电刀使用技术规范与操作流程

高频电刀使用技术规范与操作流程 高频电刀是利用高频电流对人体组织进行切割、止血的一种高频大功率的电气设备。它具有止血快、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同时使用中也增加了安全隐患。近年来随着高频电刀及附件的发展,安全隐患已明显减少或避免,但如果未按规程进行操作,容易造成意外伤害。 一、基本构造 1. 单极电刀:主机,电刀笔,负极板,脚踏控制开关。 2. 双极电刀:主机,双极镊,脚踏控制开关。 二、工作原理 1. 单极电刀: 利用RF(Radio Frequency)射频原理,将高频和高压的电流,通过刀笔,作用到病患部位,利用刀笔尖端部位对所接触的组织产生的瞬间烧灼现象,以达到切割或凝血的效果。而作用到人体的电流,则必须经过回路负极板流回高频电刀内部,以形成完整的回路。 2. 双极电刀:通过双极镊子的两个尖端向机体组织提供高频电能,使双极镊子两端之间的血管脱水而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 三、优点 1. 切割速度快、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方便。 2. 与传统采用机械手术刀相比,在临床上采用高频电刀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失血量及输血量,从而降低并发症及手术费用。

3. 与其他电外科手术器(如激光刀、超声刀、水刀、半导体热凝刀等)相比高频电刀适应手术范围广,容易进入手术部位,操作简便,性能价格比合理等优越性。 四、应用范围 1. 单极电刀:可同时进行切割和凝血,目前不仅广泛应用在直视手术中,如普通外科、心胸外科、五官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等临床外科,还可应用于各种内窥镜手术中,如腹腔镜、前列腺切镜、膀胱镜、宫腔镜等手术中;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禁止或慎用单极电刀。 2. 双极电刀:主要是凝血功能,切割功能基本没有,适用于精细组织和部位的手术,如神经外科的各类手术及整形外科、耳鼻喉科和骨科的颈椎、腰椎、脊髓手术,并适用于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 五、操作流程 1、单极电刀: (1)连接电源线,负极板线路。 (2)负极板粘贴于患者肌肉丰富的合适部位。 (3)开机自检,根据手术选择合适的输出功率。 (4)连接电刀笔线路,使用手控或脚控开关。 (5)选择切割方式,根据手术需要调节切割功率和凝血功率. 。 第2 / 5页(6)使用完毕,将数字键值调到最低值,先关主机电源开关,再拔电源插头。.

针灸治疗病例

一、中风 【病因病机】 中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复杂的病理过程,风、火、痰、瘀是其主要的病因,脑府为其病位。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风妄动;五志过极,肝阳上亢,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血上冲;饮食不节,恣食厚味,痰浊内生;气机失调,气滞而血运不畅,或气虚推动无力,日久血瘀。当风、火、痰浊、瘀血等病邪,上扰清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时,则发生中风。 【治疗】 1.基本治疗 (1)中经络 治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督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肝阳暴亢者,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者,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者,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者,加太溪、风池;口角歪斜者,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者,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者,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者,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者,加丘墟透照海;便秘者,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者,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者,加中极、曲骨、关元。 操作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刺三阴交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使针尖刺到三阴交穴,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均直刺,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 方义心主血脉,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气,疏通气血。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水沟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谓神导气。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滋补肝肾。

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2)中脏腑 治法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以手厥阴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内关水沟 配穴闭证者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者加关元、气海、神阙。 操作内关、水沟操作同前。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关元、气海用大艾炷灸法,神阙用隔盐灸法,直至四肢转温为止。 方义内关调心神,水沟醒脑开窍。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可疏通十二经气,调和阴阳;配太冲、合谷,平肝熄风。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灸之可扶助元阳。神阙为生命之根蒂,真气所系,配合气海可益气固本,回阳固脱。 2.其他治疗 (1)头针法选顶颞前斜线、顶旁l线及顶旁2线,毫针平刺入头皮下,快速捻转2~3分钟,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捻转2~3次。行针后鼓励患者活动肢体。 (2)电针法在患侧上、下肢体各选两个穴位,针刺得气后留针,接通电针仪,以患者肌肉微颤为度,每次通电20分钟。 二、眩晕 【病因病机】 多与忧郁恼怒、恣食厚味、劳伤过度等有关。情志不舒,气郁化火,风阳升动,或急躁恼怒,肝阳暴亢,而致清窍被扰;恣食肥甘厚味,滞脾而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上蒙清窍;素体薄弱,或病后体虚,气血不足,清窍失养;过度劳伤,肾精亏耗,脑髓不充,均可导致眩晕。总之,眩晕的发生不越清窍被扰、被蒙和失养三条。 【治疗】 1.基本治疗 (1)实证

针灸手法操作

针灸手法及针灸急救知识 香河县中医医院徐冬梅 一.针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一、毫针刺法 1、针刺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 操作: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紧靠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适用:短针进针。 (2)双手进针法: ①指切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爪甲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 适用:短针进针。 ②舒张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适用:皮肤松弛部位得腧穴。 ③夹持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的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二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穴位皮肤。 适用: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④提捏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适用:适用于皮肤浅薄部位(如印堂、列缺)的进针。 2、行针手法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行针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 在第二站的操作考试中,行针手法题目极少,主要是考基本手法,考生要注意两个基本手法动作要领的语言叙述。 (1)提插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

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 要领: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2)捻转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口的旋转行针手法,即为捻转法)。 要领: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o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使出针困难。 3、针刺补泻手法 针刺补泻手法中,最重要的是提插补泻法、捻转补泻法,这两项内容也是笔试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记忆的时候,要配合动作找其中的规律,不要单纯背文字,不然很容易搞混的。 (1)提插补泻法: 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下插用力为主) 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上提用力为主) (2)捻转补泻法: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为补; 捻转角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为泻。 捻转时补法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为主; 捻转时泻法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为主。 (3)迎随补泻法: 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 进针时,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4)疾徐补泻法: 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 进针时快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5)开阖补泻法: 出针时迅速按拙揉针孔为补法; 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按揉为泻法。 二、灸法操作 1、灸法总论: 灸法的内容看起来虽然比较多,但在实践技能第二站的考试中,考点主要集中在艾柱灸的间接灸和艾条灸的悬起灸。这是复习的重点。在灸法内容的复习中,首先要分清每个灸法的大概类别和内容,这样就容易多了。 艾灸主要分两大类:艾柱灸和艾条灸。这两类的划分,是用于灸法的材料的不同。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图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图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流程图 xx,比赛项目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服装鞋帽整洁,着装符合要求 1 、核对医嘱,带上治疗卡至病人床前核对 2、解释该项操作的相关事项,征得病人同意使之愿 意合作(口述):您好,XXX,我是您的责任护士 XX 。根据医嘱,我将给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主要是补 充机体的液体量。今天您的输的液体是0.9%氯化钠注 射液 250ML,大约需要2小时。请问您现在方便吗? 我现在评估一下您的血管情况,好吗?您手背的血管条 件还可以,适合静脉穿刺。阿姨,需要协助您去卫生间 吗?我去准备输液用物,几分钟后为您进行输液治疗。 3 检查周围环境,评估(口述):环境温湿度适宜, 安静整洁、光线适 中,符合输液要求。 。 用物准备齐全,摆放合理美观:治疗车、手消 毒液、治疗盘、皮肤消毒液、无菌棉签、输液 敷贴、0.9%氯化钠250ml (塑料瓶)、输液 器、治疗碗、止血带、一次性治疗巾、小垫枕;医嘱单、输液挂卡、输液瓶贴、表。锐器 盒、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盛放污物容 器。另备输液架。 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核对药液标签(口述):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 ,有效期至X年X月X日。 3、对光倒置检查药液质量(口述):瓶盖无松动、瓶 体完整、无破裂、渗漏现象,药液无浑浊、变 色及絮状物。 4、在药液标签旁倒贴瓶贴 1、.拉环启瓶盖,棉签蘸消毒液消毒瓶塞至瓶颈(瓶 盖、用后棉签置于医疗垃圾桶中),将药瓶置 治疗车一侧,消毒液待干。 2、检查输液器包装、有效期与质量(口述):一次 性使用输液器,针头XX号。检查输液器包装 完好、无漏气,有效期至X年X月X日。

面部九针法治疗面瘫

题目:毕氏面部九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一、专家简介: 毕福高(1923.9—2009.12),男,河南商水县人,研究员,全国著名中医专家,1949年参加工作,1959—199年在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工作,曾任办公室主任、针灸经络研究室主任,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 毕福高研究员出生于中医世家,一直从事针灸临床及科研工作。他精通中医专业理论,创造性的运用中医传统的“理、法、方、药”辨证治疗各种疑难杂症。针刺方面,善用针刺疗法治疗内科多种疑难杂病,尤其是发明面部九针法治疗面瘫,其手法独特,疗效卓绝,被病人誉为“毕神针”。先后获部、省、厅级成果20余项,撰写学术著作2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 二、适应范围或适应症概述:(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等、中西医诊断、辩证施治); 周围性面瘫,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起病突然,常见发病诱因有受寒、着凉等,绝大多数患者为一侧面神经麻痹,临床上以晨起梳洗时发现:患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眼睑扩大、泪液外溢、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不能皱额、蹙眉、露齿、鼓腮、吹口哨等动作。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口僻”、“面瘫”、“口眼歪邪”等范畴。本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春秋两季发病较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电扇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加之人们生活的不规律如贪凉,熬夜等习惯使得风寒性面瘫的发病率日趋增高,成为临床常见的病种。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系列教材《针灸学临床》中面瘫的辩证及分型标准。 1.诊断依据 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

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 2.辨证分型: (1)风寒证:见于发病初期,面部有受凉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证:见于发病初期,多继发于感冒发热,兼见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3)气血不足证:多见于恢复期或病程较长的患者,兼见肢体困倦无力,面色淡白,头晕等症。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贝政平主编((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 (1)发病突然或有面部受凉、风吹病史。 (2)除部分患者起病后有耳痛、颜面部不适外,多数患者因说话不便或被他人发现患病。 (3)患侧眼裂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患侧鼻唇沟变平坦、口角低、额 纹消失、不能皱眉、鼓气时漏气、齿颊面间常有食物积存。 (4)角膜反射、眼轮匝肌反射、口轮匝肌反射及威吓瞬目反射均减退。 (5)根据损害部位不同而又分: ①茎乳突孔以上影响鼓索支时,则有舌前2/3味觉障碍 ②损害在镫骨神经处,可有听觉障碍 ③损害在膝状神经节,可有乳突部疼痛,外耳道与耳廓部的感觉障碍或出现疱疹 ④损害在膝状神经节以上,可有泪液,唾液减少 三、技术简介(特色、优势)及操作方法(要尽量详细): 中医认为本病是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面部为阳明、少阳经脉汇聚之处,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少阳经又系半表半里之经,因而治疗面瘫的针灸取穴应以阳明及少阳经为主,针刺少阳,阳明经的穴位,疏通此类经脉不仅可以调和气血,散寒通络,改善局部症部,而且可以扶正祛邪,防邪再侵。笔者选取的九针穴位,四白、迎香、地仓、颊车为阳明经穴位,阳白、丝竹空为少阳胆经穴位,攒竹为太阳经穴位,承浆、人中为督脉经穴位,诸穴配伍共达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此九穴是毕福高研究员多年治疗面瘫的经验,总结出的既能整体疏通面部经气又可改善局部症状的穴位,经临床证实,其疗效独特,痛苦小,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利用。

1、第三章 针灸操作技术——常用针法(包括毫针刺法及其他针法操作)

第三章针灸操作技术——常用针法 字体:大中小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 一、毫针刺法 【准备工作】 针盒内盛无菌毫针,无菌持物钳,75%乙醇消毒棉球以及消毒干棉球。 【操作方法及步骤】 (一)选择针具 针具的选择和介绍:临床常用的针具,一般粗细为28~30号,长短为1~3寸。 (二)选穴定位 按照规范要求,取穴正确,定位准确。 (三)选择体位 患者感觉舒适、安稳,并能适应持久留针;医者能在此体位的基础上准确定位,操作时顺手。 1.仰卧位:适用于取前身部(头面、颈部、胸腹、四肢前面)的腧穴。

2.俯卧位:适用于取后身部(侧头、胸肋、侧腰、臀部、四肢侧面)的腧穴。 3.侧卧位:适用于取侧身部(头颈、背、腰、臀、下肢后侧)的腧穴。 4.仰靠坐位:适用于取头面、颈、胸、四肢的部分腧穴。 5.俯伏坐位:适用于取头、面颊、耳、颈侧、上肢的部分腧穴。

6.侧伏坐位:适用于侧头顶、后头、项、肩、背、上肢的部分腧穴。 对活动障碍者,应根据患者本身的体位,选取便于取穴的体位;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者,最好选取仰卧位,以防晕针;选穴处方时便要考虑到体位,尽可能采用一种体位进行取穴针刺。 (四)常规消毒 1.医者手指术前以肥皂水洗净,然后以75%乙醇消毒棉球消毒。 2.施术部位以镊子夹住75%乙醇消毒棉球在所选腧穴部位处由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 (五)进针 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故右手称为"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为"押手"。《灵枢》说:"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难经》也说:"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郑魁山热补针法治疗五官科疾病经验

郑魁山热补针法治疗五官科疾病经验 标签:名医经验;郑魁山;针刺;烧山火;热补针法;五官科疾病 甘肃中医学院教授郑魁山是甘肃省名老中医,被誉为“西北针王”,其独特的“郑氏家传针法”历经四世传承,至郑魁山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针灸手法操作体系,其中热补法是对传统手法“烧山火”的简化。郑老临证尤善用热补针法治疗五官科疾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热补针法操作 在传统针刺手法中,“烧山火”操作难度最大,许多针灸学者只闻其名,不见其实,甚至终生未见其效。郑老秉承家父真传秘旨,但深感其操作难度较大,不利后学学习,且临床应用范围较局限,故在融汇贯通传统针刺手法基础上,本着执简驭繁原则,在不失“烧山火”精髓和疗效的前提下,创立了热补法。该法用捻按,推着守气,使针下沉紧,产生热感。具体操作:进针时,术者左手食指或拇指紧按针穴(揣穴),右手将针刺入穴内,候其气至,得气后,左手加重压力,右手拇指向前连续捻按3~5次,候针下沉紧,连续重插轻提3~5次;拇指再向前连续捻按3~5次,针尖顶着产生感觉的部位守气,使针下继续沉紧,产生热感。留针20~30 min,缓慢将针拔出,急按针穴。 2 临床应用 2.1 面神经麻痹 案例1:患者,男,22岁,工人,1993年5月12日初诊。1993年5月4日早晨,患者起床时自觉左侧面部发紧,下午左眼不能闭合、流泪,嘴角斜向右侧,左侧牙齿不能嚼食物,左侧口腔存留食物,需用手指掏出,左嘴角闭不严,常流口水和露出食物。在某医务室诊断为“面神经麻痹”,治疗效果不显。刻诊:左眼上下眼睑不能闭合,露睛1 cm,左侧面肌松弛下垂,不能皱眉,左侧抬头纹及鼻唇沟消失,嘴角向右侧歪斜,鼓腮左侧漏气,流口水,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数。中医辨证系风寒侵袭,经络闭阻。采用祛风散寒、疏经活络法治之。 治疗:取风池、合谷,用热补针法,使其出汗,不留针;地仓透颊车、四白透睛明、下关、阳白,用热补针法,留针10 min,每日1次。治疗1次后,眼睑能闭合。治疗7次后,口眼歪斜明显好转,改针地仓透颊车、下关、巨髎、合谷,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0 min。至同年5月24日,治疗11次时,症状消失,检查恢复正常而停诊。同年9月1日随访,情况良好。 按:本案系面部伤风受凉引起的一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学“口”、“口僻”、“口眼歪斜”范畴,多因气血虚弱,营卫失调,风寒侵袭经络所致。用热补针法留针10~20 min,可祛风散寒、活血通络。郑老强调,对久治不愈或体弱气虚者,宜配会阳、长强、足三里,用补法或加灸,以益气振阳、养血祛风。后期

(完整版)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技术 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放置:治疗盘、液体、输液器、输液贴、输液针头、棉签、碘伏、弯盘、污物缸(治疗车上排气用)、止血带、垫巾、速干手消毒剂。 治疗车下放置:感染性污物桶、生活性污物桶、损伤性污物桶、小塑料桶。 操作流程: 1口诉:操作开始。 2核对并打印医嘱:*床,**,生理盐水250毫升静脉输液。 3携输液卡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4评估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床,**。阿姨,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是吗?我核对一下您的腕带,*床,**,住院号12345。**,您现在感觉怎样?有什么不舒服吗?腹泻,浑身没劲。现在我遵医嘱,给您输注生理盐水,补充您体内丢失的电解质,您配合一下,好吗?您需要大小便吗?我看下您的血管好吗?这根血管挺好的,一会儿就在这输液好吗?那您先在床上休息,不要离开,我去准备用物,一会过来给您输液好吗? 5调整输液架高度。 6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检查物品有效期。 7根据医嘱选择液体,检查液体:生理盐水,有效期内、挤压无漏气、渗液、袋口无松动、液体无混浊、沉淀、絮状物。贴输液瓶签,注明开瓶时间、开启人姓名。 8开瓶盖,消毒瓶口,插输液器,关闭调节器。 9用物准备齐全,均在有效期内,备齐用物,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床,**,您准备好了吗? 我们可以开始操作了吗?由于输液时间较长,我们还是躺着输好吗?我先扫下PDA,好吗?扫PDA。信息正确,确认执行。 10再次核对液体,挂液体于输液架上,排气至输液器与针头连接处(勿将液体排出针头)。 11取垫巾、止血带,选择血管,消毒皮肤,直径大于5厘米。**,请握拳,我现在开始穿刺了,您不要紧张。 12消毒待干过程中,准备输液贴。 13再次排气,检查输液器内无气泡后穿刺。三松,固定。 14调节滴数,成人40~60滴/分钟,小儿20~40滴/分钟。撤止血带、垫巾,观察穿刺局部情况。 15再次核对液体、姓名后,记录,挂输液卡。 16整理床单位,消毒双手。 **,生理盐水已经给你输上了,有没有感觉不舒服?液体滴数是我根据医嘱调节好的,您和您的家人不要随意调节,液体过快和过慢都会影响你的治疗和健康的。输液的手臂最好不要活动,以免针头脱出。呼叫器放在您的枕边,您有需要或感到不舒服及时叫我,我也会经常过来看您的。谢谢您的配合,再见! 17回治疗室整理用物,医用、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洗手,记录。 18口诉:操作完毕。

高频电刀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行业资料:________ 高频电刀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8 页

高频电刀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电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结构与配件由主机、电刀笔、脚控开关和回路电极(负极板)组成。 使用负极板的作用:可构成电流回路,同时降低极板处的电流密度,避免电流离开病人后返回高频电刀时继续对组织加热而灼伤病人。 2.工作原理利用475~480KHz高频电流在电刀的刀尖形成高温 和放电,使组织快速脱水、分解蒸发,血液凝固,实现切割组织和凝血作用。 二使用电刀的禁忌症: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禁止使用高频单极电刀或咨询心内科医生。三电刀安全使用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一)首先评估病人是否适合使用电刀,根据手术选择合适品牌的电刀,检查电源、电极线路有无断裂和金属线外露。 (二)选择并检查负极板:检查导线和夹头;选择大小形状合适的负极板(15Kg以下的小儿应选用婴幼儿极板),检查导电胶的粘附 力。 (三)评估病人皮肤,选择合适的部位安装负极板并将极板插头连接至机器。 合适的安装部位:尽量靠近手术部位(但不少于15cm)的平坦的血管丰富的肌肉区;局部皮肤剔除毛发并保持清洁干燥;与手术部位不可左右交叉;距ECG电极15cm;环路中不能有金属移植物、起搏器、心电图电极;极板的长边接近高频电流的来向。 不合适的安装部位:皮肤皱褶和骨性隆起、疤痕、脂肪较厚、身体 第 2 页共 8 页

负重部位、液体积聚部位。 安装负极板时要注意:极板和皮肤要紧密连接;保持极板平整,不能切割和折叠;消毒和冲洗时避免浸湿极板。 (四)连接电刀笔与机器,开机自检,显示负极板安装正确无报警指示后,调节输出功率。 (五)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故障排除方法。 1.避免旁路灼伤:病人的肢体用布类包裹后妥善固定,避免皮肤对皮肤的接触(如患者手臂与身体间),不可与接地的金属接触,与金属床之间至少保持4cm厚度的干燥的绝缘层。 2.避免设备漏电或短路:勿将电线缠绕在金属物品上;有地线装置者要连接,如威力电刀。 2.输出功率尽可能小,使用小儿负极板输出功率要控制在常规输出功率的1/3以内。每次激励时间小于10秒,间隔应大于30秒。 3.病人发生移动后再次检查负极板接触面积或有无移位。 4.预防环境火警:避免在有易燃易爆和挥发性气体、高氧环境环境中使用电刀(尤其是胸部或头部手术),在气道部位使用时应暂时移开氧气。 5.预防意外烧伤:尤其在使用碘酊、酒精消毒皮肤时;肠道手术禁忌使用甘露醇灌肠,肠梗阻的病人慎用电刀,以免爆炸。 6.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意外伤害 注意事项:①保持手术巾的干燥。 ②不接触目标组织时避免使用电刀。电刀笔应放于绝缘容器内。 ③尽量使用直接电凝止血法。如使用间接凝血法,应用美国威力电刀只能选CUT键, 第 3 页共 8 页

中医针法

很高兴又有一次跟师学习的机会,我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好好跟贺老学习治疗疑难病的技术经验,和贺老对针灸医学的创造性贡献、开拓性思维。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基础理论、针刺手法、选穴思路、选法思路、水平境界等方面。贺老常说:“针灸学博大精深,越学越难。”这正是鞭策我要好好努力的话语。 一、基础 (一)经络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和气功学的理论核心,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学说。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指经脉,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较大。“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为经脉别出的分支,较小。经与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脉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及其附属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络脉系统包括十五络脉以及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 1、经络的发生与形态 《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说明经脉是根于先天,与生俱来,具有遗传性,其形成过程主要与脑髓关连,即由中枢神经系统为主导,并得到皮肤、血管、筋膜、肌肉、骨骼等的支持包绕所构成的立体框架的通道系统,它有独自的运行规律,具有调控血气运行的功能。现有人从发生学来探讨,认为经络是由胚胎时期的网络结构发育而来的,这一观点是符合内经载述的。包绕经脉的五体亦成了经络的附属成分,功能活动受到经脉的调控。 对经络的形态,《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明确指出,经脉的形态是不能直接看见,其实质是深藏于分肉间隙之中,体表的经脉循行线只是经脉的示意图,而不是经脉的实体。从现代组织学看,“分肉之间”是在皮肤与肌肉和骨骼之间的筋膜间隙,它是具有多角、套管、复合、立体形的间隙多元疏松结缔组织,经脉的外周实质可能主要是根基于此中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至于所言的络脉可见,实质上是指可见的血管,络脉的机能通过血脉得到反应。 2、经脉的循行与功能 经脉在四肢躯干有特定的循行线路,并且内连属于脏腑,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脏,外络于肢节”。而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把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连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系。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灵枢?本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脉运行气血的功能,《内经》已经明确分为营血与卫气相对的两大循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