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资源垄断概念股

世界级资源垄断概念股
世界级资源垄断概念股

1、红星发展600367(钡、重晶石):钡“世界钡盐在中国,中国钡盐在贵州”,红星发展坐拥我国钡矿储量最丰富、品味最高的贵州地区,拥有国内最好的可持续开采的重晶石矿1.23亿吨,储量占全国总量的90%,世界的80%;作为国内最大的碳酸钡、碳酸锶生产、销售厂家,公司产品远销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都拥有稳定的市场,经营业绩优良。而最引人关注的是,钡盐产量达30万吨/年,占世界总需求的近一半,是全球第一大碳酸钡企业,碳酸锶产销量居亚洲第一,是当之无愧的资源霸主,被誉为“世界的钡王”。

2、ST金瑞600714(锶):公司是一家以锶矿开发及深加工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公司致力于青海大风山锶矿田勘探、采选和锶系列产品深加工研究开发,是专业从事青海锶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科工贸一体化的新型企业。公司是行业中资源优势最突出的公司,占有国内锶矿资源的80%以上,世界的50%,其中拥有的大风山锶矿田保有储量为1500万吨。公司通过开采天青石矿生产碳酸锶,产品主要应用于生产磁性材料、玻壳、军工、医药、冶炼以及其他锶盐等,产品用途涉及电子信息、化工、轻工、陶瓷、冶金等十多个行业。

3、冠农股份600251(硫酸钾):公司作为第二大股东参股20.3%的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公司年产12 0万吨钾肥项目已实施建设,08年底建成后,公司产能将增至130万吨/年,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年销售收入可望达30亿元。罗布泊钾盐公司拥有罗布泊盐湖1661.53平方公里的探矿权和288.79平方公里的采矿权,参与开发罗布泊钾盐等矿产资源,进行钾肥生产(公司持有罗钾公司15.30%股权)。罗钾公司远期硫酸钾规模扩到300万吨/年,资源综合开发也在规划。

4、南风化工000737(硫酸钠):近年在江苏洪泽、四川眉山、湖南衡阳等芒硝资源丰富地区收购了大量芒硝矿的开采权,南风化工的硫酸钠年产量可达260万吨,为世界第一,硫酸镁产量80万吨,硫酸钡产量4万吨,为全国第一。运城盐池面积为132平方公里,硫酸钠、氯化钠、硫酸镁储量丰富,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钾、锂、铯、锶、镓、铷等十多种稀有元素,盐类总储量为10000多万吨。南风化工重点开发芒硝,应用操练卤水、深卤结晶、冷冻淅硝等先进技术,使芒硝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同时首创芒硝法生产硫酸钾新工艺,是国际硫酸钾生产技术上的突破和重大成果。南风化工控股山西钾肥有限公司51%股权,专业从事钾肥生产。中国盐业总公司是大型央企,资产规模达到260多亿元,是亚洲最大的制盐企业,盐化工产品总吨位超过150万吨。中国盐业总公司重组南风化工后,有望利用南风化工世界领先的芒硝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盐化、日化、化肥产业。

5、巢东股份600318(凹凸棒石):控股的巢东新材料公司拥有国内最大的凹凸棒矿山的永久开采权,该矿山已探明储量1280万吨,是我国最大的凹凸棒石矿,占全球总储量的32%,资源垄断优势相当突出。凹凸棒石作为一种世界级的稀有矿产资源,当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等极少数国家拥有,战略意义极其重大。科学家研究发现,凹凸棒石在高温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抗盐性,是一种优秀的太阳能储热物质,在太阳能产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在油价高企时代,发展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没有污染等优点,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凹凸棒石还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国防、钢铁、电子、化工等重要行业。巢东新材料公司的凹凸棒深加工业务于2003年开展,但在研发应用,规模化生产方面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海螺水泥介入后,在雄厚的资金和科学的管理机制的支持下,这一业

务将飞速发展,未来前景非常明确。

6、攀钢钒钛000629(钒):公司是由攀钢集团优质核心资产组建的国有企业,集团已探明的资源储备为钒钛磁铁矿100亿吨,占全国的20%,拥有中国钒钛磁铁矿第二大矿区;钒储量占全国钒资源储量的66.2%,占世界储量的11.6%。

7、兴发集团600141(磷):公司地处全球最大的已探明磷储量高达3.5亿吨的兴山磷矿所在地,目前拥有1.3亿吨磷矿石储量,是国内最大的磷化工生产基地。

8、包钢稀土600111(稀土):我国是世界已探明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稀土储量最大的国家,公司控股股东包钢(集团)公司所属的白云鄂博铁矿拥有世界稀土资源的62%,占国内已探明储量的87.1%。包钢白云鄂博矿是世界瞩目的铁、稀土等多元素共生矿,独特的资源优势造就了包钢在世界冶金企业中罕有的以钢铁和稀土为主业的独特产业优势。

9、锌业股份000751(锌):公司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锌冶炼企业,同时生产铟、镉、铜等多种贵金属。公司还是亚洲第一大金属铟生产企业,铟的年产量占全球的十分之一。

10、吉恩镍业600432(镍):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镍盐供应商,主要产品硫酸镍产能2万吨、氯化镍2000吨、氢氧化镍1000吨、电解镍1500吨,富家矿及大岭矿两镍矿已探明金属储量近5万吨,可服务年限12年。在吉林省内,计划收购吉林通化赤柏松铜镍矿及吉林延边部分资源,每年可供约3000吨金属量的镍精矿。另外,公司拥有钼矿石储量达6.5亿吨的大黑山钼矿,为亚洲第二大钼资源储量基地;公司还与加拿大Inco公司合资进行地质探矿。目前公司资源自给率达到60%。

11、金钼股份601958(钼):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专业钼生产商,主要从事钼系列产品生产、加工、贸易、科研等业务,拥有钼采矿、选矿、焙烧、钼化工和钼金属加工上下游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全资拥有的金堆城钼矿是全球六大原生钼矿之一,保有矿石储量约8亿吨,钼金属量约78.7万吨,储量占全球得9%。公司的钼金属储量约79万吨,2006年度生产钼金属量约13000吨,约占全球产量的7%,钼产量全球排名第四,中国排名第一。在完成对汝阳公司65%的股权的收购后,公司未来的产量将达到2万吨左右,成为全球第三大钼生产商。收购集团持有的汝阳公司,其金属储量69万吨,接近公司目前78万吨的储量。

垄断资本主义(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 一、不定项选择 1.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的是: A.工业资本( ) B.银行资本 ( ) C.金融资本( ) ) D.产业资本( ) 2.垄断条件下的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变换: A.规律已消失( ) B.只存在垄断部门,不存在于非垄断部门( ) C.只存在于非垄断部门,不存在于垄断部门 ( ) D.在垄断和非垄断部门起作用( ) 3.垄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作用 A.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 B. 削除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削除了资本主义竞争() D. 部分地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4. 垄断价格是: A.不受价值规律制约() B.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 C.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 ) D.商品价值加垄断利润() 5.垄断利润是: A.是通过市场的高卖低买而获得的超额利润 B.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 ) C.是来源于垄断企业先进的机器设备 ( ) D.是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 6.金融资本主要通过哪种方式来实现其在经济上的统治: A.参与制( ) B.人事联合( ) C. 买方垄断( ) D. 买方垄断( ) 7.垄断形成的原因是: A.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 ) B.为获取稳定利润大企业相互勾结( ) C.资本高度集中必然会引起垄断( ) D. 大规模生产所具有的经济优势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 ) 8.垄断的基本特征: A.垄断是一种经济权力( ) B.垄断的基础是大企业的支配地位( ) C.垄断的实质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 D. 垄断的基础是大企业的高效率( ) 9.垄断资本的主要组织形式: A.辛迪加( ) B.卡特尔( ) C.康采恩( ) D.托拉斯( ) 10.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 A.垄断不能削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 ) B.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 ) C.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 ) D.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 ) 11.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A.资本集中度较高( ) B.产品有差异( ) C. 信息较完备 ( ) D.存在一定的资本进入壁垒( ) 12.金融资本的新特征:

企业资源及其配置一种成本管理战略方案认识

企业资源及其配置一种成本管理战略方案认识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企业资源及其配置:一种关于成本管理战略的认识(1) 一、成本及其本质 (一)成本本质的一般理解 在会计研究领域,成本是一个发展变化最大的概念之一。财务会计学认为成本是取得资产的代价,或是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支出。这一认识目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管理会计学则认为,成本是实现一定目标未来要付出或承担的价值牺牲,甚至包括在决策过程中可能要放弃相应收益的代价。美国会计学会在《成本概念与标准》的报告中给出如下定义:成本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或可能要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这一概念充分考虑了成本的内涵与外延,概括内容相当广泛,且十分抽象,因为它不仅仅局限在某个具体的成本计算对象上,而是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目的上。它强调成本是在特定目标下将要付出的价值牺牲,并以此认识为基础,重整企业的成本规程,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服务。同时,提醒我们在设计成本计算程序或为成本管理提供服务时,必须紧紧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的来展开。 我们注意到,这一定义给出的成本本质内涵是“价值牺牲”,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笔者觉得这一说法过于抽象。价值是货币计量的结果和表现,此处的价值是货币计量什么事物的结果和表现呢我们认为不管这一事物是什么,它才是成本的本

质。我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必须认清这一事物,才能使成本管理变得具体,其方法的运用才会可靠有效。 马克思指出:“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是W=c+v+m.如果我们从这个价值中减少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 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及资本家自身耗费用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成本价格”。这是我们一直信奉的关于成本本质内涵的经典论述。马克思从补偿角度论述了“资本耗费”这一成本范围。资本耗费即成本,只包括C、V两个部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产成本即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本,是指商品生产中实际消耗的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所构成的价值,不包括剩余价值(m)部分。而西方微观经济学认为,商品的生产成本是指生产活动中使用的生产成本,如果活劳动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价值补偿不足,就会从(m)中加以补偿。这一观点其实也是从补偿角度来认识成本,是马克思资本耗费的延伸和扩展,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实用主义)。在会计中,资本家的资本表现为一种权益,投入企业后,总是对应着一定的占用形态,而表现为资产,因此从占用形态来说,权益以资产而存在,然而,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资本家的权益不会被耗费,被耗费的实际是资产。因此资本耗费从会计观点来看,就是资产的消耗,或者说,资本耗费是以资产消耗加以确认和计量的。而资产是一种企业拥有或可控制的经济资源。 (二)资源及其企业观

金融垄断资本及其在新阶段的特点

金融垄断资本及其在新阶段的特点 张宇蔡万焕 一、金融垄断资本与当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对当前资本主义所处发展阶段的认识,理论界主要有以下观点: (1)全球资本主义。该观点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技术革命和企业的跨国化经营使生产过程全球化了,同时赋予资本和生产极大的流动性和灵活性;跨国公司成为经济活动的场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占据了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霸权地位。 (2)社会资本主义。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企业由许多个人出资、集体所有、合伙经营,这样的资本被称为股份资本或社会资本,即社会化的资本。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资本主义阶段是社会化程度更高、社会主义因素在逐步增长的资本主义,所以可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 (3)晚期资本主义。晚期资本主义是“有组织的资本主义”或“由国家调节的资本主义”(曼德尔)。国家干预的强化和科学技术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使得自由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消失了;经济危机由于国家干预持续不断的作用而发生转移,由经济领域转移到政治、文化领域,加剧了危机对社会机体的全面侵蚀。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去实行对生产和分配的社会调节,以维护资本主义的生存,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保证垄断资本获取最大利润。 (5)金融垄断资本主义。该观点认为,20世纪7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了金融资本急剧膨胀的新阶段,即“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信息革命为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提供了技术和生产力基础,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化则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必要条件。 (6)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该观点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资本加速向国际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倾向,国家垄断与私人垄断结合在一起向全球拓展;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当代资本主义处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即信息化、全球化、金融化和新自由主义化的资本主义。其最重要的变化发生于金融资本之中。 金融资本或者金融垄断资本,一是指借助资本所有权享有剩余索取权利益(股息、利息、分红等收入)的食利性资本,包括股票、公司债券、国债、贷款、金融衍生工具等食利性金融资本,这种含义的金融资本是狭义的或纯粹的金融资本;二是指这种食利性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金融资本对经济生活的控制,这就是列宁所说的金融资本或金融垄断资本。 那么,金融垄断资本的支配地位的新发展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从微观层面看,由于金融机构及金融业迅速发展,非金融企业通过银行借贷、证券市场等筹集的金融业资本总量在金融资本内部赶超产业资本并占据优势地位,企业利润来源越来越以金融业资本为主,即金融资本在微观层面占据垄断地位;从宏观层面看,在一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部门膨胀,金融业利润在利润总量中比重上升甚至超过产业资本利润,经济活动

资本论单选题答案

单选题答案
(资本主义论单选 35) 【答案】D
【解析 01】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 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因此,本题正 确答案是 D。垄断价格长期偏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它的产生没有否 定价值规律。 【解析 02】从全社会看,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 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垄断企业通过垄断价格多得的利润,正是其他商 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失去的价值部分。 垄断价格的总和加上非垄断价格 的总和必然等于价值的总和。因此选项 A、B、C 不正确,正确答案是 D 选项。
单选 34 答案) 【答案】C 【解析 01】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
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 额利润。垄断资本家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 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来说,垄断利润的来源包括:对国 内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解析 02】通过控制市场占有非垄断企业的利润;通过加强对其他 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利用所控的国家机器, 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再分配手段,把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 的一部分转化为高额利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选项。
(单选 33 答案) 【答案】D 【解析】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
润,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

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 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因此,本题正确 答案是 D。
(32 答案) 【答案】D 【解析 01】金融寡头是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
上产生的。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 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在经济中的统治, 主要是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 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 【解析 02】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 合”(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的。金融寡头还 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 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 与社会生活。而本题考查的是金融寡头在政治方面的统治,因此,答 案是 D 选项。
(资本主义论单选 31 答案) 【答案】C 【解析 01】在金融资本形成
的基础上产生的金融寡头操纵国民经济命脉, 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 权。而本题考查的是金融寡头参与经济上统治的途径。在金融资本形 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 【解析 02】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 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金融寡头在经济中的统治, 主要是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 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 【解析 03】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

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金融与产业分离的趋势_栾文莲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4.1 〔作者简介〕栾文莲,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北京100732。 国际金融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研究 主持人:栾文莲 〔主持人语〕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堪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比拟,至今5年来世界仍然在危机的影响中。各国都在研究试图走出这场危机的道路、方式与发展模式,期待着理论创新。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可以进行实验室的试验进而得出经验性的结论,社会科学只有深入观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站在历史发展进程的轨道上,观察、研究发现其细微的变化,得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认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包括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按照社会历史发展,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前夜。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条件下,两制国家并存,充满着博弈、斗争或合作,对大危机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和对外交往中防范风险。本栏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几位学者研究当代资本主义问题的文章,主要对当代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金融与产业分离趋势问题,危机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与改革发展模式问题进行了阐述。以飨读者,同时我们也期望读者对以上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金融与产业分离的趋势 栾文莲 〔摘要〕20世纪70-80年代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金融与产业分离趋势愈加显 著。其原因: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作用使更多的剩余资本脱离生产部门流向高利润的金融部门;金融市场的独立与发展实现了G -G'运动;垄断的深化;金融资本的全球化;金融运行中的自我膨胀、虚拟化机制;以及新自由主义的影响。金融与产业分离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的积累方式、生产方式凸显其发展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金融与产业;分离;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金融〔中图分类号〕F03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87-(2014)01-0026-06 · 62·

浅析企业战略实施的资源配置

目录 内容提要。。。。。。。。。。。。。。。。。。。。。。。。。。。。。。。。。。。。。。。。。。。。。。。。。。。。。。。。。。。。。。。。。。2 采购战略。。。。。。。。。。。。。。。。。。。。。。。。。。。。。。。。。。。。。。。。。。。。。。。。。。。。。。。。。。。。。。。。。。3 财务战略。。。。。。。。。。。。。。。。。。。。。。。。。。。。。。。。。。。。。。。。。。。。。。。。。。。。。。。。。。。。。。。。。。4 人才战略。。。。。。。。。。。。。。。。。。。。。。。。。。。。。。。。。。。。。。。。。。。。。。。。。。。。。。。。。。。。。。。。。。5 信息资源战略。。。。。。。。。。。。。。。。。。。。。。。。。。。。。。。。。。。。。。。。。。。。。。。。。。。。。。。。。。。。。。6 参考文献。。。。。。。。。。。。。。。。。。。。。。。。。。。。。。。。。。。。。。。。。。。。。。。。。。。。。。。。。。。。。。。。。。7

内容提要:关键词:战略、采购、财务、人才、信息资源

浅析企业战略实施的资源配置 企业的资源战略是企业经营总战略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更为细致的战略,属于企业的职能战略或经营战略。现代企业的资源除了人、财、物等传统资源概念以外,信息在现代企业资源管理中盼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因此,现代企业的资源战略应该包括采购战略、财务战略、人才战略和信息资源战略。 采购战略 现代企业的运行,总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从外部获得生产经营所需的物资,为了以尽可能低的支出取得完全符合需要的物资,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必须考虑是自己生产还是即时购买(Spot Purchase)或以长期合同(Long- term Contracts)形式购买?以及如何选择供货企业和最优库存规模的确定等等。 企业一般在下述情况下可予考虑自己生产: (1)与资源供应企业合作或协调不方便,如距离过远、运输不方便等; (2)企业所需物资量大,规格统一,自己生产成本低于购买价格; (3)资源供应企业不能满足本企业的某些要求,或者是没有可靠的供应企业; (4)对原材料的供应需要加强控制。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企业原材料需要量全部由自己投资建厂生产,实行纵向一体化,从而使企业得到可靠的原材料供应;二是企业自己生产一部分,为的是在外部供货商供应中断时起缓冲作用。 但是,如果有可靠的供应企业的话,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利用外界的力量,尽可能不要建成万事不求人的“小而全”、“大而全”的企业,这样可以减轻企业的管理负担,使主要领导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经营机会上,使企业在经营上比较灵活有效。 供货企业的选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中在一家企业购买;另一种是分散在各个企业购买。选择供货企业的战略是:把这两种做法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各自的长处而避免各自的短处。具体说来就是集中从一家原材料供应企业手中购买需要的70~80%,以期得到各种优惠;剩余部分则分别向另外几家供应企业购买,以期减少集中购买的风险。同时也能建立经济联系,为今后扩大采购打下基础。这样做对主要原材料的供应企业产生一种压力,一旦它在质量、价格或服务方面出现问题,买方就可随时转向别的供应企业。所以,成功企业往往有一条经营诀窍:所要采购的每一种商品,

金融帝国主义

金融帝国主义 郎咸平教授说,现在的很多商品价格已经不是由供需决定,国际金融炒家已经凌驾于供需之上,他们拥有商品的定价权,在幕后操纵着商品价格,剥削着其他国家,他们是金融上的帝国主义。 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商品价格由一只“无形的手”来调节,即市场调控。而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者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实质上就是加强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当垄断不断地发展,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就会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于是就产生了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就产生了进一步发展的垄断资本主义——金融寡头,他们是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是国家幕后的真正主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于是垄断资本就自然而然地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如2004年由美国操纵的大豆危机,就导致中国70%的企业破产,然后被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四大粮商陆续收购。此后,四大粮商开始垄断我国大豆市场及其整个产业链,进而取得了大豆产品的定价权。这些行为及手段反应出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即通过各种办法手段进行扩张,谋求对整个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控制,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正如郎教授所说,所有的商品基本不会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比如石油,国际价格能飙升到147美元,然后又急转直下,沉沦到35美元,这已经超出供需调节了。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当垄断资本主义取得一定统治地位之后,理论上他们确实有这样的操纵能力,实际上也应该有。比如《郎咸平说:金融超限战》里讲到的高盛集团,有能力让中国工商银行做替罪羔羊,能够狙击雷曼兄弟等。这些跨国公司,金融寡头可以操作国民经济命脉,甚至可以控制整个世界的经济,足见它们势力的强大。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放大他们的能力和阴谋,世界各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纷纷出来抵制这些金融炒家,削弱他们的能力,积极维护商品价格稳定。 马克思主义指出,无论资本主义如何强大都是暂时的,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灭亡,因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并且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所以从长期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金融帝国主义也终将消失。

企业资源配置战略研究

现代企业资源配置战略研究 现代企业资源配置战略研究如果把企业经营总战略看作是宏观层次,经营策略看作是微观层次,那么企业的资源战略则属于中观层次的问题。企业的资源战略是企业经营总战略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更为细致的战略,属于企业的职能战略或经营战略。现代企业的资源除了人、财、物等传统资源概念以外,信息在现代企业资源管理中盼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因此,现代企业的资源战略应该包括采购战略、财务战略、人才战略和信息资源战略。 采购战略现代企业的运行,总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从外部获得生产经营所需的物资,为了以尽可能低的支出取得完全符合需要的物资,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必须考虑是自己生产还是即时购买(Spot Purchase)或以长期合同(Long-term Contracts)形式购买?以及如何选择供货企业和最优库存规模的确定等等。企业一般在下述情况下可予考虑自己生产:(1)与资源供应企业合作或协调不方便,如距离过远、运输不方便等;(2)企业所需物资量大,规格统一,自己生产成本低于购买价格;(3)资源供应企业不能满足本企业的某些要求,或者是没有可靠的供应企业;(4)对原材料的供应需要加强控制。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企业原材料需要量全部由自己投资建厂生产,实行纵向一体化,从而使企业得到可靠的原材料供应;二是企业自己生产一部分,为的是在外部供货商供应中断时起缓冲作用。

但是,如果有可靠的供应企业的话,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利用外界的力量,尽可能不要建成万事不求人的“小而全”、“大而全”的企业,这样可以减轻企业的管理负担,使主要领导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经营机会上,使企业在经营上比较灵活有效。供货企业的选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中在一家企业购买;另一种是分散在各个企业购买。选择供货企业的战略是:把这两种做法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各自的长处而避免各自的短处。具体说来就是集中从一家原材料供应企业手中购买需要的70~80%,以期得到各种优惠;剩余部分则分别向另外几家供应企业购买,以期减少集中购买的风险。同时也能建立经济联系,为今后扩大采购打下基础。这样做对主要原材料的供应企业产生一种压力,一旦它在质量、价格或服务方面出现问题,买方就可随时转向别的供应企业。所以,成功企业往往有一条经营诀窍:所要采购的每一种商品,原则上都要有两个以上的供货厂商,这样可以引起供货厂商之间在价格和服务上的竞争,并可分散因供应厂商发生某种事故所造成的危险。采购战略的第三个方面体现在如何确定最优库存量。一个企业库存量的大小,须视主客观的情况而定,一般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1)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企业必须储备足够的物资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物资采购和产品销售应密切配合,当产品畅销时,应大量进货;而当市场变化、产品销量减少时,则应减少库存;在原材料供不应求时,就增加库存量来保护约海苊獠卸希欢痹牧瞎┯Σ唤粽攀保×考跎倏獯妗9庖恍┛獯婀芾斫虾玫钠笠担话憧獯媪亢苌伲械纳踔链锏搅憧獯妫晒┯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1.为什么会存在全球外汇市场? 答:通常认为,国际贸易是引起外汇市场建立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各国的货币制度存在着差异,因此各国的货币币种不同。国际贸易中债权债务的清偿需要用一定数量的一种货币去兑换另一种货币,这个问题的解决则需要依靠外汇市场交易。 透过国际贸易需要跨国货币收付这种现象,挖掘外汇市场起源的本质。可以看出,外汇市场真正的起源在于:(1)主权货币的存在;(2)非主权货币对境外资源的支配权和索取权的存在;(3)金融风险的存在,对于与预期的外币负债有关的汇率风险,外币资产可能会起到直接的防范作用,而且即使没有任何外国购买计划,增加外国资产也有利于降低国际投资组合的风险;(4)投机获利动机的存在, 本国居民也许仅仅是认为外币资产被低估,因此他们可能只是为了纯粹的投机目的而要求持有外汇,从而赚取更高额的回报。 2.外汇市场有哪些功能? 答:外汇市场作为国际经济联系的纽带,集中地反映了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动态和各国汇率变化的趋势,外汇市场为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投资和各种国际经济往来的实现提供r便利条件。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反映和调节外汇供求。一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收支以及资本金融项目的变化都最终反映到外汇市场供求状况上,政府、企业、个人通过外汇市场可以解决自己的外汇供求问题。 (2)形成外汇价格体系。银行接受顾客买卖外汇后,需要在银行间市场进行调节.因而自然产生外汇 的供需,加上银行本身自发性的供需,在市场通过竞价过程,便会产生汇率,随后,银行对顾客交易的汇率再根据上述银行间成交汇率加以确定。 (3)实现购买力的国际转移。结清国际债权债务关系,实现货币购买力的国际转移,是外汇市场最基本的功能。 (4)提供外汇资金融通。外汇市场是理想的外汇资金集散中心,从而成为世界资本再分配的重要渠 道,为银行外汇业务提供平衡头寸的蓄水池作用。限制的外汇资金大量涌向外汇市场,为外汇需求者提供越来越多的可筹资金,还对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促进投资的国际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外汇市场也为金融资本的输出、国际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张和外汇投机等提供角逐场所。 (5)防范汇率风险。外汇市场通过各种外汇交易活动(如远期外汇买卖、期货或期权交易等),可以减少或消除汇率风险,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金融监管第1章

一.早期意大利金融监管的诱生 商业银行产生以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建立为标志。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出现,大量商业银行出现。限制高利贷和银行权力在15世纪的意大利就已经存在。15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美第奇家族银行就是被敌视的典型之一。 美第奇家族 美第奇家族是意大利佛罗伦萨著名家族。最主要代表为科西莫·美第奇和洛伦佐·美第奇。我们不能说,没有美第奇家族就没有意大利文艺复兴,但没有美第奇家族,意大利文艺复兴肯定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面貌。 二.英国金融监管的萌芽 1833年的法案规定英格兰银行纸币为国家银行纸币兑换的法定货币,确立了英格兰银行的垄断地位。并允许在伦敦城内设立合股银行,打破了英格兰银行在伦敦城内的独占格局。 英格兰银行 是英國的中央銀行,该银行于1694年以私营方式成立,自1931年起服从于财政部的政策并于1946年被收归国有。1997年间英格兰银行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共机构,由政府全资所有但拥有自己独立的货币政策。英格兰银行垄断了英格兰及威尔士地区的纸币发行权,并且该行的货币政策委员会获得了管理全国货币政策的授权。而财政部则保留了在极端情况接管该权限的资格。它負責貨幣供給,印發鈔票和鑄造硬幣,向英國政府和其他銀行提供貨幣,管理黃金和通貨儲幣。银行总部自1734年起一直设置在伦敦金融城的针线街,因此被人戏称为「針線街的老管家婆」。銀行的首腦為總裁,由政府任命。 三.美国金融监管的雏形 银行监管法律的起源在美国。1791年华盛顿总统特许通过,具有中央银行职能的美国银行成立。各国中央银行的建立是金融自由走向管制的迈步。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 联邦储备银行乃于1914年11月由美国众议院所通过成立,以协助联准会监理银行与金融。此相关建议最初由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Alexander Hamilton所提出,他后来推动创立了中央银行制度。由于他的努力,美国于1791年成立了第一家国家银行,总部设于当时的第一大城-费城,并于其他主要城市设置分行。起初在接受民众存款、发行法定货币、开放借贷、购买证券等方面,执行着基本的银行功能。当时,这些分布于各地方的分行犹如民营企业,在管理权与“所有权”上,有些许混淆。20世纪的美国已晋升为世界工业大国;在国际金融方面,日益扮演着吃重的角色。因此美国国会于1913年通过了《联邦储备法案》,使之在执行中央银行任务上的金融管理与弹性政府功能上得以法制化。此法案明定此“美国中央银行”的职能、7位董事的设置、分行数量的限制、要求全美各银行皆须加入此体系的规范,并确定了联准会主席即联邦储备银行最高长官(中央银行总裁)的权责。1914年11月,美国于国会正式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允许于弹性供应货币及公共需求的原则上,发行美钞,协助联准会和白宫推动政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