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2017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页)

四川成都2017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页)
四川成都2017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页)

四川成都2017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服分明的团体。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而在我们中国“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图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这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不同,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愈推愈远,愈推愈簿。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平住的人是相同的。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在乡土社会里,地缘关系也是如此。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

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縮能力。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从已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五伦是天下之达道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譬如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可以着手的,具体的只有己,克己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性在差序格局中,社会美系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家庭与西洋家庭的结构不同在于中国家庭的人员界限不分明,可以伸缩。

B.中国家庭的亲属关系是通过生育和婚姻所发生的可包括无数人的社会关系

C.西方的个人主义和中国的自我主义的区别在于个人是否在团体中,是否平等。

D.“伦”就是一个人和与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亲缘和地缘两方面说明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点就是差序格局

B.“一捆柴”和“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都是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帮助论证

C.文中儒家经典《礼记》中所讲的“十伦”,正是“差序格局”的具体表现

D.文中采用对比论证的方式,比较了西方社会结构和中国社会结构的不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差序格局体现为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各种网络的中心不同,且彼此独立。

B.地缘关系中的差序格局体现为依据中心势力所在地域不同,社会圈子的大小可以伸缩。

C.孔子谈“克己”,正因为他发现各种社会关系中可以着手的,具体的只有自己这个中心。

D.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是私人关系的增加,因而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才产生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自1901年首次提出“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活动需求即贫困”后,国际社会对减贫理论与减贫实践进行了不懈探索国外贫困的治理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强调“个人努力进取”的脱贫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个人在市场中通过努力改善自己的生计,并主要通过个人收入在市场机制中保障自身福利。第二种贫困治理模式是北欧和西欧的福利国家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通过高税收抑制收入差异,再通过收入分配形成相对公平的国

家主导下的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机制。美国的贫困治理虽然具有很强的个体效率激励效应,但由于其无法救助所有贫困者而备受诟病。欧洲模式虽然从制度上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兜底作用,但背负巨大的福利负担,形成了福利陷阱新时期我国设定了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精准脱贫攻坚战是我国治国理政的新实践。在扶贫政策方面,创新使用政府行政主导、干部驻村等方式;在贫困治理机制方面,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考核评估体系。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截至2018年底,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7%。筌国832个贫困县有436个摘帽,全国12.8万个贫困村有10.2万个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公开表示:中国在对待扶贫事业上所做出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它让数亿人口摆脱贫困,这样的成绩不是开玩笑的

(摘编自《精准扶贫:中国扶贫的新实践》)

材料三

在精准扶贫实践的过程中,各地因地因人因需,采月多元化扶贫方式,形成了大量可借鉴的模式。甘肃将电子商务融入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有效改变了贫困地区的产业价值创造模式,将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宁夏采取补偿金融扶贫运行风险,有效破解了市场机制下扶贫开发的融资难困境,实现了生产风险共担、生产收

益共享;四川采取“五大行动”补齐贫困地区医疗保障短板,破解了因病致贫返贫现象;青海发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实现“扶贫”和“扶志”同步、文化与旅游发展同步;云南从多维目标出发综合施策,保证了贫困群众受教育机会,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的个人素质和就业率;贵州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疒泛参与扶贫开发,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综合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摘编自《精准扶贫实践为世界减贫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模式》)

4.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缺乏技术、文化、资金是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发展教育、增加投资可降低贫困发生率。

B关注贫困人群的健康状况,改善他们的医疗条件,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C.贫困户的数量与其年龄成正比,因此,家庭人口的年龄结构可能与其贫困程度成正比

D.如何帮助平均年龄在50~80岁的贫困户脱贫,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攻坚的难点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际社会对减贫的不懈探索和中国的扶贫实践,表明消除贫困仍然是当今全球性的挑战

B.美国所代表的脱贫模式强调个人努力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无法让所有贫困者摆脱贫困

C.因为能从制度上充分发挥兜底作用,北欧和西欧福利国家的贫困治理模式优于美国模式

D精准扶贫既要“扶贫”,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也要“扶智”,提供技术、文化支持6.我国的扶贫实践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绩?请简要概括,并结合材料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龙须巷

韦名

龙须巷虽然数百年出不了龙,却因县衙所在,永不贫瘠。巷里的人也多得教化,民风淳朴解放后衙门里面是公社,外面是派出所,一般人轻易不会到。

1960年的夏天,我和几个小朋友却齐齐进了派出所1960年的龙须巷,路面还是清一色油麻石,走在上面梆梆响。但那时,更响的是肚子,天到晚,我们肚子咕咕响。见了路上像番薯一样的石块,眼睛都发直。巷子里的大人开始有人脚浮肿如水桶,我们小孩子个个皮包骨,面黄肌瘦

“我找到吃的啦!”那天,高个子猴神秘兮兮地把我们几个叫在一起。

猴是我们这群孩子的头,他告诉我们,每三天有个外地人挑着两筐东西经过龙须巷,“我侦察过了,他挑的可是豆箍,能吃!

“怎么才能弄到?”猴这一提醒大家都记起了这么一个人,可挑担的是个壮小伙,不好下手

“大家听我的。”猴成竹在胸,咬着大伙的耳朵详说。

煎熬两夭后,是挑担人经过龙须巷的日子。我们按照猴的部署,早早到位后晌午,挑担人来了。当他进入我们的预定区域后,猴给山羊使了个眼色山羊是我们这群人里跑得最快的一个。按照猴的计划,山羊找到机会,从挑担人筐里抽出柄豆箍,然后狂奔,甩开挑担人。在挑担人追赶山羊的时候,其他人一哄而上,每人拿走一柄豆箍,分散跑开…

得不说,猴的计划是一个完美的计划。山羊得手了,挑担人果然中计,放下担子,狂追山羊我们一哄而上,拿了东西又一哄而散我们得手了!山羊却未能脱身:山羊被“俘”了—被挑担人送到龙须巷派出所失手的山羊,供出全盘计划和全部参与人。

我们全都落在了迷瞪眼的手里迷瞪眼是派出所的一名胖警察,话不多,长着个刀疤脸。据说是打日本鬼子时落下的伤疤。迷瞪眼是有名的狠角色,他的狠招,龙须巷里传得很神乎。即抓住了人,先是一瞪。迷瞪眼的一瞪,眼里放青光,就像一把利刃,能把被抓的人剜得心虚发毛。再是一吼,“老实从宽,抗拒从严!”这八个字,从迷瞪眼的嘴里吼出,字字如炮弹,打得屋里的蜘蛛网都会乱颤。

吼还解决不了问題、那就一拍。迷瞪眼一拍,简直是地动山摇。这三招都还不行,那就用最后一招——上手段。尨须巷里传他的手段很多,但谁也不知道迷瞪眼上的什么手段—没人经历过。

许是有狠角色迷瞪眼在,许是龙须巷本就民风淳朴,迷瞪眼一年到头没多少案子可办。

落到了迷瞪眼手里,我们料想一定没有好果子吃,吓得面如死灰,

“把拿走的豆箍都交回来!”迷瞪眼一瞪,我们个个都把头垂到了裤裆里同志,他们是抢不是拿!”挑担人纠正迷瞪眼。

“是你办案还是我办案?”迷瞪眼瞪了挑担人一眼挑担人嘴张了张没再说,脸却憋得通红

“听到没有?赶紧把拿走的豆箍交回来!”迷瞪眼不看挑担人,朝我们吼,“再等待处理。”

除了山羊,我们赶紧离开派出所,去找刚刚藏起来的战利品——六柄黑黑硬硬的豆箍完完整整交回派出所

“还有这个。”迷瞪眼指着挑担人刚才逄人带赃带回的一柄豆箍,“点点数,齐了没有?

齐啦齐了还不走?”迷瞪眼吼叫挑担人

“他们,他们……”看着吓人的迷瞪眼,挑担人欲言又止。

“他们会得到处理的!”迷瞪眼不耐烦了转过身对着站了一墙的我们吼道,“罚你们

一周劳动改造。一周后回来派出所报到!”

挑担人满意地挑着担子走了。一墙的芦柴棍齐刷刷低垂着头。

60年的夏天,这是我第一次进衙门里的派出所,第一次和小伙伴们接受劳动改造。

这一年,我六岁迷瞪睩给我们安排的劳动改逵是到一片旱地,帮派出所拔花生。

那是一周幸福的劳动改造,尽管头上烈日炎炎,每个人都汗流浃背,但我们像掉进

油缸里的老鼠,每天花生吃得饱饱的。

周后花生拔完了,劳动改造也到期了。我们齐齐到派出所,向迷瞪眼报到

“滚!”迷瞪眼好像忘了我们的事,迷瞪着眼,大声喊着,赶我们走,清一色的油

麻石,梆梆声四起。

“您还记得我们当年偷豆箍的事吗?”多年后,我回到龙須巷,专门去看迷瞪眼

“是啊。”迷瞪眼很老了,眼睛更加迷瞪,人却异常清醒,一会反问我,“花生,

好吃吗?”

我双手紧紧握着迷瞪眼的手,一个劲点头:“这是您老当年刻意安排的劳动改造?“龙须巷民风淳朴!”迷瞪眼答非所问。

温煦的阳光照进龙须巷,斑驳迷离。一群小孩远远从阳光中跑来,巷里梆梆的响声

依旧十分清脆。(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反复提及故事发生的年份,强调了时代的特殊性,为迷瞪眼对孩子们做出的

特殊处罚提供了背景。

B.小说多处设置悬念,如开篇“我进了派出所”,猴布置计划时的“咬着耳朵详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迷瞪眼对孩子们用特殊的方法予以爱护,对挑担人却缺乏耐心、态度冷淡,体现

了该人吻爱憎分明的特点

D.小说语言简洁明快,质朴自然,又多处使用比喻、夸张等手法,轻松幽默,生动

活泼,读来饶有趣味

8.请以迷瞪眼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手法。(6分)

9.小说以一个场景结尾,有什么样的好处?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言秦所以失丙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薅,尉尽不能对。虎屡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曰:

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学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麈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文帝乃止不拜啬夫。上就车,召释之参乘,徐行,问释之秦之敝,具以质言。至宫,上拜释之为公车令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其后拜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岀,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①,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

“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賴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令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洗之则已令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

下察之。”上曰:“廷尉当是也。”后帝崩,景帝立,张廷尉事景帝岁余,为淮南王相(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注】①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不准行人过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B.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C.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D.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代男子二十岁成人后,不便直呼其名,而另取一个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

B.孝文是汉文帝的庙号,他施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繁盛局面。

C.谒者是皇帝的侍从人员,负责宾客迎送、接收奏章、通报传达等,主官称“谒者仆射

D.二世指秦朝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时任用赵高实行酷政,最终激起陈胜、吴广起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释之初仕不顺,后受赏识提拔。他做骑郎十年不调职,后经推荐做了谒者,又因向文陈说秦汉兴亡之道而受到提拔。

B.张释之劝阻文帝,不以口辩用人。文帝想提拔对答如流的啬夫,张释之指出这样做会让天下人重口舌之能而不踏实做事

C.张释之不畏权贵,弹劾太子犯法。太子与梁王到了司马门却没有下车,张释之以

“不敬”罪弹劾他们,然后阻止他们进宫

D.张释之秉公执法,不惧文帝怒气。县人惊扰了皇帝车驾,在皇帝发怒责怪他处罚太轻时,张释之依然坚持按照律法处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就车,召释之参乘,徐行,问释之秦之敝,具以质言

(2)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

奉和贾至含人早朝大明宫

杜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1美,池2上于今有风毛3。

【注】①世掌丝纶:世代都在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旨。②池:风凰池,禁苑中泡沼,中书省所在地。③有凤毛:南朝时谢凤和谢超宗父子文章风格和成就很出众,梁武帝

称赞说,“超宗殊有风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先用漏壶滴水声急点明早朝时间,再用“醉仙桃”点出皇宫院内春色醉人烂漫

B.颔联描写仪仗旌旗上龙蛇腾跃,和风轻拂下燕雀高飞,盛赞大明宫中气象冲融和悦

C.颈联写到了退朝后,大臣们带着满袖熏香,聚在一起挥豪写就华美诗词篇章的场景。

D.尾联表示贾至的文章风格和成就承袭父亲,称颂贾氏世代执掌帝王诏书的恩宠殊荣。

15.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比,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劝学》中,荀子用"__ ____"阐明,即使先天资质不够好,只要坚持不懈也取得成功。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于秦统治者搜刮民间财物而毫不珍惜的行为,发出质问、愤怒谴责的句子是“”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两句,借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重用的迫切心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我们要有的自觉。文化遗产为我们弘扬华夏文明、繁荣中华文化提供。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增强自觉,把它当作自己的职责,切实保护好老祖宗的宝贵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我们还要有责无旁贷的担当千百年来,文化遺产历经岁月更逸,穿越烽火硝烟至今,本身就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珍视、守护、传承的结果。我们应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民族未来。保护文化遗产,我们更要有的紧迫感。我们常说,文化保护是一场同时间的赛跑,因为随着时间推移,那些留下的文物言迹都不可避免地日渐老化。保护,意味着老与新的巧妙结合。(),使文化记忆得以传承,这是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既要我们有共识,更要有行动;既要我们在保护的同时做好修复和利用工作,更要处理好古和今的关系,让“老古董”焕发新活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义不容辞滋润留传时不再来

B.当仁不让滋润留传时不我待

C.义不容辞滋养流传时不我待

D.当仁不让滋养流传时不再来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物应最大可能地被我们重新激活,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

B.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我们应最大可能地使文物重新激活

C.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文物应最大可能地被我们重新激活

D.我们应最大可能地使文物重新激活,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既要我们有共识,更要有行动;既要我们处理好古和今的关系,更要在保护的同时做好修复和利用工作,让“老古董”焕发新活力。

B.既要有共识,更要有行动;既要处理好古和今的关系,更要在保护的同时做好修复和利用工作,让“老古董”焕发新活力

C.既要有共识,更要有行动;既要在保护的同时做好修复和利用工作,更要处理好古和今的关系,让“老古董”焕发新活力

D.我们既要有共识,更要有行动;既要处理好古和今的关系,更要在保护的同时做好修复和利用工作,让“老古董”焕发新活力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说起沙漠,人们都有一个固有的印象,陰了干早少雨外,①。白天还是热气腾腾的沙漠,一旦到了夜晚就急速降温,不复白日炎熟。②与空气相比,沙石的比热容更小,在同样的日照下,沙石的吸热速度比空气要快得多。白天,因为地表吸收太

阳辐射热,比热容更小约沙石迅速吸收热量,热量从沙石传向空气,使靠近地面的空气也迅速升温,所以吸热快、升温快;晚上,因为地球表面向空气辐射热量,空气对流,沙石与地面附近的冷空气迅速交换热量,沙石转移到空气中冷却,③。这也是为什么新疆地区流传着“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5分)

2019年10月27日晚,武汉两江四岸灯火璀璨,武汉体育中心体育馆内万众欢腾。一名中国军人将火种保留在“和平尊”中,主火炬塔缓缓熄灭,在上万名观众、运动员的注视下,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湖北省会武汉圆满闭幕。本届军运会,中国人民解放竿体育代表团以顽强的毅力挑战极限、攀越新高,共夺得133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一。此外,中国代表团的健儿还摘取了64枚银牌和42枚铜牌,以239枚奖牌位列奖牌榜第一。其中的军事五项竞赛,这个项目被视为“捍卫军旗之战”,是衙量各国单兵战斗力的一种标志。中国队屡破世界纪录,先后打破男子障碍、女子障碍、男子团体、女子团体和女子个人全能等5个项目上的世界纪录。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了,这就沧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的境地。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藴含的恳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面向本校(统称“中华中学”)同学,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篇倡议书,倡议大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成都市2017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C(“区别在于个人是否在团体中”错。)

2.D(文中没有社会结构不同的对比论证。)

3.D(A.“彼此独立”错;B.“中心势力所在地域不同”应为“中心的势力厚薄不同”;C.原文无

依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C(“贫困户的数量与其年龄成正比”分析错误。)

5.C(“优于美国模式”错。)

6.(6分)①让数亿人口摆脱贫困(2分):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发生率降低,区域

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1分)②为世界减贫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模式(2分):国家为扶贫

提供政策保障,建立完善的贫困治理机制,在具体实践中因地制宜,采用多元扶贫方式。(1

分)(意思相近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C(“爱憎分明”错误。)

8.(6分)①典型化的动作描写和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如迷瞪眼说话前总是“一瞪”,说话时总

是“吼”,言语威严干脆,表明他的刚硬果断。(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答任一点,或

从细节描

写角度作答,均可得分)②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如龙须巷里对迷瞪眼的传闻,“我们”和

“挑担人”对他的态度,表明他带给人的强大威慑力。③欲扬先抑(对比)。先写迷瞪眼的

“凶狠”和后文他刻意安排“劳动改造”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强调了他的温暖柔软,使人物形

象更加生动丰满。(一点2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意思相近即可。不明确答出手法

不得分。)

9.(6分)①用眼前的温暖实景收束全篇。将现实与过往叠加,耐人寻味。②呼应前文。照应

了前文多处“梆梆响声”的描写,在结构上使前后相互勾联。③深化主题。依旧清脆的“梆

梆响声”象征了在人情温情的呵护下,淳朴的民风得以保持。(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C

ll.B(孝文是谥号,而不是庙号。)

12.C(张释之先阻止太子、梁王进宫,然后才弹劾他们犯了“不敬”罪。)

13.(10分)

(l)(5分)文帝登上车,召见张释之作为陪乘,(车)慢慢前行,(文帝)询问张释之秦政的弊

端,(张释之)按照真实的情况详细地说了。(“就”、“敝”、“质”各1分,句子大意正确2分。

就:踏上,登上;敝:通“弊”,弊病,害处;质:真实,诚信)

(2)(5分)我的马全靠(它)驯良温和,假如是其他的马,岂不就伤害我了吗?可是廷尉竟只

判处他罚金!(“赖”、“固”、“当”各1分,句子大意正确2分。赖:依靠,凭借,亦可解释为幸

赖、幸亏;固:岂,难道;当:判罪)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C(由诗题可知,颈联后半句应是诗人对贾至的赞美,以突出贾至的风流文采)

15.(6分)①这首诗采用格律诗的写法,句式严整,中间两联对仗工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

歌行体,句式白由。②这首诗语言清丽典雅(如对于宫中景色气氛及朝见时仪仗的描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语言朴素自然。③这首诗运用典故,语言含蓄(恰当称颂了贾至及其

家世文采与荣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语言平直。(每点2分,可不举例分析,意思相近

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 6.(6分)(l)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唐(每空1分,凡有错字、别字、漏字皆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C(义不容辞: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主动积极去

做,不推让。滋润:可以做动词、形容词。滋养:可以做动词和名词,做名词时意思为养分、

养料。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时不我待:时间不会等待我们。

指要抓紧时间。时不再来: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18.B(“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与上文“意味着老与新的巧妙结合”衔接并照应,下文“使

文化记忆得以传承”的主语应是“我们”。)

19.D(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在保护的同时做好修复和利用工作,更要处理好古和今的关系”

语序不当;二是“……‘让老古董’焕发新活力”成分残缺。A项成分残缺,B项成分残缺,C

项成分残缺和语序不当。)

20.(6分)①昼夜温差也很大②这种现象和沙石有关③所以放热快、降温快(每处2分)

21.(5分)①201 9年10月27日晚;(1分)②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网满闭幕;(1分)

③中国代表团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2分)④中国队屡破军事五项竞赛世界纪录。(1分)

四、写作(60分)

22.(60分)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卷)与答案(word版)

市2017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含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试题 A 卷(共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12 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收敛.(liǎn)重荷.(hè)豁.然贯通(huò) B. 琐屑.(xuè)媲.美(pì)锲.而不舍(qiè) C. 簇.新(cù)倔强.(jiàng)长吁.短叹(xū) D. 绮.丽(qǐ)卓.越(zhuó)心会神凝.(níng)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 A. 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叠起,形势紧,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 B. 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又被蜘蛛网沾住了。 C. 父亲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D. 你这罕见的地下森林,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沉入这黑暗的深渊?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名师论坛”上,名师的教学与作家的演讲相得益彰 ....,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 B.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梁益建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令同行肃然起敬 ....。 C. 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 ....,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D. 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雷将歌曲《》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再次成为全国关注 的焦点。 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12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 题。 河中石兽纪昀 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湖北省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八市2012届高三三月联考数学理试卷 本试卷共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 祝考试顺利 ★ 注意事项: 1.考生在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 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2{|03},{|320,}A x x B x x x x Z ==-+∈≤≤≤,则A B 等于 A .(1,3)- B .[1,2] C .{}0,1,2 D .{}1,2 2.设,,l m n 表示不同的直线,αβγ,,表示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m ∥l ,且.m α⊥则l α⊥; ②若m ∥l ,且m ∥α.则l ∥α; ③若,,l m n αββγγα===,则l ∥m ∥n ; ④若,,,m l n αββγγα===且n ∥β,则l ∥m .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 3.如果数列1a ,2 1a a ,32a a ,…,1 n n a a -,…是首项为1 ,公比为5a 等于 A .32 B .64 C .-32 D .-64 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①“2,0x R x x ?∈->”的否定是“2,0x R x x ?∈-<”; ②若|21|1x ->,则1 01x <<或1 0x <; ③*4,21x N x ?∈+是奇数. A .0 B .1 C .2 D .3

四川省地方标准四川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四川省地方标准四川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四川省技术监督局 【发布日期】1993.12.17 【实施日期】1993.12.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四川省地方标准四川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993年12月17日四川省技术监督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为有效地控制四川省区域环境的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人体健康,防止生态破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行政辖区内排放大气污染物(简称“排污”,下同)的一切单位。 2标准分类、分级 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状况,将本标准适用区域划分为三类,分别执行四级标准。

2.1特别保护区域 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区保护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和现有排污单位,执行一级标准。 2.2重点保护区域 2.2.1城市规划区内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非工业区内,新建排污单位,执行一级标准,现有排污单位执行二级标准;工业区内,新建排污单位执行二级标准,现有排污单位执行三级标准。 2.2.2城市规划区内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非工业区内,新建排污单位,执行二级标准,现有排污单位执行三级标准;工业区内新建排污单位执行三级标准,现有排污单位执行四级标准。 2.3一般保护区域 2.1、2.2以外的地区:新建排污单位执行三级标准;现有排污单位执行四级标准。 2.4本标准所称“新建”排污单位,系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立项的建设项目;“现有”排污单位,指本标准实施之日前立项,建设及建成的排污单位。 3标准值 3.1以排气筒(烟囱等构筑物)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其排出口处的排放量或排放浓度不得超过表1、表2、的规定。 3.2表1、表2所列的排气筒高度,系指从排放源的建筑物地坪面起至排气口处的垂直距离。 3.2.1排气筒实际高度位于表1中所列两个高度之间时,标准值用内插法确定,计算式为: Q2-Q1

四川省内江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内江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 内江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 语文 本试卷分为A卷和B卷两部分,A卷第1至4页,满分100分;B卷第4至8页,满分60。全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按题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在试卷上、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A卷(10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澎湃.(bài)镂.空(lòu)波光粼.粼(lín)相形见绌.(chù) B.憔.悴(qiáo)瞥.见(piē)销声匿.迹(nì)强聒.不舍(guō) C.炽.痛(chì)阔绰.(chuò)如法炮.制(pào)鳞次栉.比(jié) D.吊唁.(yàn)酝酿.(niàng)叱咤.风云(chà)戛.然而止(ji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云翳馈赠姗姗来迟锋芒必露 B.归咎匍匐妙手回春通霄达旦 C.真缔阴霾沧海桑田豁然贯通 D.犀利和煦味同嚼蜡浩瀚无垠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 ..的一项是 A.“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王峰面对1000℃的烈焰,义无反 ...顾.三入火海,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B.两会期间,在北京参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表示,我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让雷 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 C.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开播后,迅速赢得了各阶层观众空前绝后 ....的喜爱,其收视率和点击率都占据各大排行榜首位。 D.全民阅读的本质是培养国民尊重知识、终身学习的文化自觉性,实现它需要长时间的“浸 润”,不可能立竿见影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践行十爱,德耀甜城”这项主题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传递正能 量,弘扬社会正气。 B.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证明中国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具 备自主研发的能力和实力是不言而喻的。 C.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曹永胜为全校师生作了关于“非遗”的知识讲座, 大家认识到保护和发掘“非遗”的重要性。 D.“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7年5月14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倡议“一带一路”

2018成都二诊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比较文明是个新课题。之所以新,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习惯以世界为关心对象。 ②比较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个体研究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无视整体的结果一定是盲人摸象。比较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的比较,或个体与整体关系的钩沉。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以及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是出和入、间离和沉浸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是螺旋上升的关系。有了“从周边看中国”,对中国的认识才会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③比较文明研究是有伦理的。有些比较无益甚或有害,伦理就是约束。比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比人生轨迹,没什么好比,但在创造文学形象的维度比较,不但有益而且必需。有些比较无意义,并非学术前提出了问题,而是回答不了“然后呢”这个问题。 ④比较文明是有方法的。文明离不开人,物作为文明的见证,也很重要。物是实实在在的,罐就是罐,盆就是盆。当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西北见到彩陶就一眼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陶文化的联系,后来我们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无关系。 ⑤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因为有文献,制度很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的范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其本质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如今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动”。 ⑥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前者受时空约束,它是已然的,找出异同作出解释,能改变的很有限。后者则有超越时空的启发和引领意义:罗马人的沃伦杯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同样在叙述欲望与爱的故事;静穆而伟大的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气质与精神的外化,存在于所有不朽的艺术品之中;敦煌的鹿王本生与圣艾格尼斯杯主题都是牺牲…… ⑦文明的比较,核心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以达成文化认同与自信。有个就叫“文明”的游戏,选哪个来玩都可以,结果只和操作有关,真实的文明也是。现在讲多元,不是否认进步与落后,而是相信比之于可以弥合的差距而言,基因更重要,我们需要一个色调丰富的文明体系。 (郭青生《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和方法》,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还是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比较研究都必须具有整体性。 B.比较文明研究讲究伦理,是为了让比较有价值,只要比较前提正当,就能得出有益的结果。 C.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其积极意义是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 D.更好地理解文明,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达成文化认同和自信,这是比较文明的核心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围绕着比较文明,文章依次论述了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方法和意义。 B.文章阐释了比较文明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并对比了微观比较的两个范畴。

中考数学第一次诊断试题

2019-2020年中考数学第一次诊断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的绝对值是() A. B. C. D. 2.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3.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4个黑球和若干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没有任何其他区别,摇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盒子中,不断重复,共摸球40次,其中10次摸到黑球,则估计盒子中大约有白球() A.12个B.16个 C. 20个D.30个 4.数据1,2,3,3,5,5,5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5,4 B.3,5 C.5,5 D.5,3 5.下列命题:(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6.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AD边上的中点,连接BE,并延长BE交CD延长线于点F,则△EDF与△BCF的周长之比是() A.1:2 B.1:3 C.1:4 D.1:5 8.如图,Rt△ABC中,∠BAC=90°,AD⊥BC于点D,若AD:CD=3:2,则tanB=()A.B.C.D. 9.已知点A(1,y1)、B(2,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A.y3<y1<y2 B.y1<y2<y3 C.y2<y1<y3 D.y3<y2<y1 7题图8题图

10.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是直线x=1.下列结论: ①abc>0,②2a+b=0,③b2﹣4ac<0,④4a+2b+c>0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只有②C.②④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___________。 12.如图,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中,⊙O的圆心O及A、B、C、E均在格点上,BC交⊙O于D,则∠AED的余弦值是___________。 13.如图,某山坡AB的坡角∠BAC=30°,则该山坡AB的坡度为____________。 14、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若AC=6,BD=4,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54分) 15.解答下列各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计算: 1 3 1 60 sin 2 12 )6 2014 ( - ? ? ? ? ? - ? - - + - (2)解方程: 16.(8分)已知:抛物线与直线y=x+3分别交于x轴和y轴上 同一点,交点分别是点A和点C,且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 (1)求出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A、B的坐标; (2)试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 17、(8分)如图,小明周末到郊外放风筝,风筝飞到C 处时的线长为40米,此时小方正 好站在A处,并测得∠CBD=60°,牵引底端B离地面1.5米,求此时风筝离地面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 10题12题13题图14题图 16题图

成都市2020年二诊语文试题

成都市2017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以前的中国和宋以后的中国有一个不同,那就是从“贵族一士族”社会,变成了平民社会。 在宋代以前,虽然中国人经常抱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事实是确实贵族有种。高门大户往往能传递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于被剥削的命运。除了起兵造反,或者疆场立功,一个人很难突破玻璃天花板,从底层社会爬到上层社会。直至唐代,门阀观念的影响仍然十分严重。而到了宋代,这一切变了。“贫富无定势"“富儿更替做"(宋代谚语)。下层社会的人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在短时期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即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火箭式升入最高层,“骤得富贵"。 富家大族的传递因此变得极为困难,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富不过三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阶层之间不再有明显界限。郑樵说:“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通志-氏族略》)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开始融合,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境界。 这一切发生的第一个原因,是从中唐到五代一百多年的战乱,使得整个社会天翻地覆,那些从汉代传到唐代的相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在这个空前的乱世中,终于被毁灭了。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贫富易位。无数个积累了几百年建起的藏书楼被一把火烧掉,相守了无数世代的大家族分崩离析,原来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或死或逃或成为乞丐奴仆,士族阶层连同他们创造的士族文化在整体上被毁灭了,社会成了一锅原子粥。 第二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科举制的成熟。虽然科举发明于隋,实行于唐,但科举在隋唐两代都没能成为入仕的最主要途径。况且隋唐两代教育并不普及,只有上层社会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环境,因此中举者也都是士族,因此,唐代基本还是一个半世袭的士族社会。 而到了宋代,科举制才真正成为入仕的最主要渠道。宋朝皇帝们的制度设计,是使全社会通过文字而不是刀枪进行竞争。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其他功名利禄之途关闭,只留下科举这一扇门。他们不仅废除了唐代由当朝显贵公荐举人的惯例,而且打破了唐代科举考试的门第限制,让所有人都能走进考场。在宋代,只要不是残疾之人,皆可应举,甚至以屠牛为业者,也能赴试。对于那些拿不起路费的穷人家孩子,国家还给他们应试补贴。 从上古到中古,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直是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即使是最开明的唐代也是如此。然而有唐到宋,国家对民众生活的控制显著松弛,宋太祖于乾德三年颁布诏令废除夜禁,里坊制也名存实亡。宋代城镇里面基本可以随处开设商铺,因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街,小商贩也可在各处叫卖,城市景观较以前

2014年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数学(理)试题

2013----2014学年第一次高考诊断试题 数学(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i 是虚数单位,复数2 31i i -?? = ?+?? A .-3-4i B .-3 +4i C .3-4i D .3+4i 2.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 (x )=2x 2 -x ,则f (1)= A .3 B .-1 C .1 D .-3 3.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S =57,则判断框内为 A .k>4? B .k>5? C .k>6? D .k>7? 4.设sin (4π θ+)=1 3,sin2θ= A .79- B .1 9- D .19 D .7 9 5.将5本不同的书全发给4名同学,每名同学至少有一本书的概率是 A . 15 64 B . 15 128 C . 24 125 D . 48125 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是 A . 23π B .83 π - C .8-23 π D .82π- 7.(28展开式中不含..x 4 项的系数的和为 A .-1 B .0 C .1 D .2 8.已知二次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它与x 轴所围图形的面

(地方标准)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

ICS03.100.50 C 79 DB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 DB 510183/T 002—2012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2012- 09-15发布2012-09-20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及其职责 (8) 4 制度要求 (10) 5 应急管理 (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成都市邛崃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成都市邛崃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甘宏伟、刘仕忠、张军、朱云。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特种设备使用要求、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及职责、制度要求、应急管理等。 本规范适用于邛崃市行政区域内的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厂(场)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 特种设备 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列入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目录》的设备,并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 2.2 使用单位 是指具有特种设备管理权利和管理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可以是特种设备产权所有者,也可以是受特种设备产权所有者委托、具有在用特种设备管理权利和管理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2.3 安全监察 指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政府机关为了实现安全的目的而从事的决策、组织、管理、控制和监督检查等活动的总和。 2.4 安全技术规范

2017四川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成都市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全卷分为第A卷和第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恻.隐(cè)执拗.(niù)忧心忡忡 ..(chōng) B.剽.悍(piāo)黄晕.(yūn)鲜.为人知(xiān) C.挑衅.(xìn)屏.息(bǐng)如坐针毡.(zhān) D.溅.落(jiàn)憔悴.(cuì)跋.山涉水(bá)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我想起马儿带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谶语,原野上怪涎的风。 B.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都变得焦燥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似乎大难凌头。 C.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也划不动了,鬼子们紧紧追了上来。 D.历史,现实,在雨中溶合了——变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 ....,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 ....,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 ....了。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 ....,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九年级数学第一次诊断考试试卷

九年级数学第一次诊断考试试卷 数 学 命题人: 康永奎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将此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 1.计算2 2 3)3(a a ÷-的结果是( ) A.4 9a - B .46a C.39a D.4 9a 2、方程 11 111=+--x x 的解是( ) A 、 1 B 、-1 C 、±3 D 、±√3 3、图(1)中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4.下列各图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游戏的中奖率是1%,则做100次这样的游戏一定会中奖 B 、为了解某品牌灯管的使用寿命,可以采用普查的方式 C 、一组数据6、8、7、8、9、10的众数和平均数都是8 D 、若甲组数据的方差2 S 甲=0.05,乙组数据的方差2 S 乙=0.1,则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稳定 6、如图(2),PA 为⊙O 的切线,A 为切点,PO 交⊙于点B ,PA =4,OA =3,则cos ∠APO 的值为( ) A . 34 B .3 5 C .45 D .43 7、直径为6和10的两个圆相内切,则其圆心距 d 为( ) 正 图 A B C D A P O 图 B

A .2 B .4 C .8 D .16 8.已知,如图(3),A,B 两村之间有三条道路,甲,乙两人分别从A,B 两村同时出发,他们途中 相遇的概率为 ( ) A 、 91 B 、61 C 、 31 D 、3 2 图3 9、如图(4),天平右盘中的每个砝码的质量都是1g ,则物体A 的质量m(g)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 ) 10.一个运动员打高尔夫球,若球的飞行高度(m)y 与水平距离(m)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2 1301090 y x =--+,则高尔夫球在飞行过程中的最大高度为( ) A .10m B .20m C .30m D .60m 二.填空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已知点P (-2,3),则点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 12、在函数2 1 -= 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13、在△ABC 中,∠C =90°,5 3 cos = A ,那么tan A= 14、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四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 15、某地区为估计该地区黄羊的只数,先捕捉20只黄羊给它们分别作上标志,然后放回,待有标志的黄羊 完全混合于黄羊群后,第二次捕捉60只黄羊,发现其中2只有标志。从而估计该地区有黄羊 16、如图(5),⊙P 的半径为2,圆心P 在函数6 (0)y x x =>的图象上运动,当⊙P 与x 轴相切时,点P 的坐标 为 . 0 1 2 B A A 图 0 1 2 A 2 1 C 1 D 2 O x y P

四川省地方标准-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桥式起重机安全评估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二〇一四年十月

《桥式起重机安全评估规程》是2014年成都市地方标准制定计划项目之一,由成都市特种设备检验院和成都市标准化院联合起草。起草组在起草过程中,充分结合了成都市实际情况,并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进行了多次的沟通、协调、论证、修改,同时还广泛地征求了起重机械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使用单位以及检验机构和监察部门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现在的《桥式起重机安全评估规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标准》)。现将《标准》编制中的主要情况说明如下。 一、工作简况 1.必要性 起重机械作为八大类特种设备之一,广泛使用于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已成为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设施。截止2014年1月,成都市在用起重机械2万多台,其中桥式起重机高达1万4千多台。数量众多的桥式起重机特别是一些使用年限已较长的起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1、使用管理水平低下;2、维护保养未及时跟进,不能落实到位;3、设备服役时间长,工作等级高,结构及机构损耗大。多方面因素导致了该类特种设备存在不同程度的带病运行。 目前,我市大部分桥式起重机的使用单位严重依赖特检机构每2年一次的定期检验。而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是国家法定的强制性检查工作,该项工作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手段都是检验技术规程所规定,只能反映起重机械静态的安全状况,即设备检验当时的状况。由于使用工况的繁重,加之维护保养水平、使用管理水平、工作环境和相关设备参数的不同,该类特种设备的综合安全状况不能通过定期检验工作体现出来。显然,要彻底解决起重机械的安全问题,仅仅依靠每次的定期检验是无法满足的。因此,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对一些使用年限已较长的桥式起重机的安全状况进行预测评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保障该类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全面掌握桥式起重机该类特种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加强监督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宏观控制,变该类特种设备的安全事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斗折蛇行,。(柳宗元《小石潭记》) 2.锦帽貂裘,。(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落日故人情。(白《送友人》) 4.试问卷帘人,。(清照《如梦令》) 5. ,草盛豆苗稀。(渊明《归园田居》)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 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 登泰山记(节选) 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 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泰山是“五岳之首”。 B.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蹬几不可登 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 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留以为.梁( ) ⑵乃尽.湿之()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B.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2019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九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A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A卷第Ⅱ卷及B卷为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长髯.(rán)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yǒu)黑脸庞,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B.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nàn)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zhāi)句,而应推敲细思。 C.在那亘.(gèn)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pēn)涌着血液一样。 D.或者我们问得再直截一点,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达情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zhū)两悉称.(chēng),丝亳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 2.下列词语中,设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屏障字帖大庭广众珊珊来迟 B.海鸥契约风云变幻分崩离析 C.服侍掂记恍然大悟煞有介事 D.枯燥徘徊正经危坐骇人听闻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说的一项是() A.安史之乱后,诗圣杜甫辗转到了成都,尽管当时住的草堂非常简易,却总算让长期颠沛流离 ....的生活得到了些许的安顿. B.当你老了,行将就木 ....,你是否还在念叨着那些曾经想尝试做却最终没有做的事? C.作为一名文艺委员,她经常在班上哗.众取宠 ...,组织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班会活动,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D.阅读文章,需要从整体出发,甚至还需要考虑到作者、背景等因素,切不可断章取义 ....。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英雄的尊重,体现了一个民族认知水平、理性能力的高低。 B.全国多个省市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并鼓励各地区把地方戏种也引入教学,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 C.成都在全国首创性提出“城市机会清单”,是为了推动产业扶持、企业发展从“给优惠”向“给机会”的转变。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高考数学第一次诊断性考试(附答案)

高考数学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数学(理工农医类)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四页.全部解答都写在答卷(卡)上,不要写在本题单上.120分钟完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钢笔和4B或5B铅笔写、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4B或5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若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准答在本题单上. 3.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P(A+B)=P(A)+P(B);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P(A·B)=P(A)·P(B);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为P ,那么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k n k k n n P P C k P --??=)1()(; 正棱锥、圆锥的侧面积公式 cl S 2 1= 锥侧 其中c 表示底面周长,l 表示斜高或母线长; 球的体积公式 334R V π=球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它选出来填涂在答题卡上. 1.已知集合P ={-1,0,1},Q ={y ︱y =sin x ,x ∈P },则P ∩Q 是C A .{-1,0,1} B .{0,1} C .{0} D .{1} 2.设两个集合A ={1,2,3,4,5},B ={6,7,8},那么可以建立从A 到B 的映射个数是 B A .720 B .243 C .125 D .15 3.若不等式∣ax + 2∣<6的解集为(-1,2),则实数a 等于 A A .-4 B .4 C .-8 D . 8 4.已知函数f (x )的图象恒过点(1,1),则f (x -4)的图象过 D A .(-3,1) B .(1,5) C .(1,-3) D .(5,1) 5.已知x x f x f 26log )()(=满足函数 ,那么f (16) 等于 D A .4 B .34 C .16 D .3 2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成都市社区用房建设规范》(征求 意见稿)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工作组 二〇一四年九月

一、工作简况 1.编制背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居民的生活观念、方式和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城乡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步增强,对社区管理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构建和谐城区迫切需要通过社区建设整合社会资源,拓宽服务领域,建立服务平台,强化服务功能,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保障。而社区服务保障是建立在具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之上的,社区用房(或称社区公共用房)是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市社区用房存在建设不均衡,面积差异较大,功能布局不科学,服务不完善,标识标牌不统一等问题。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在规范社区建设方面先后出台了文件,并做出了具体要求。如(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0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0〕27号),要求将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社区发展相关专项规划,并与社区卫生、警务、文化、体育、养老等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期末,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率达到90%,每百户居民拥有的社区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基本建成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各类专项服务设施相配套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2)四川省委办公厅于2013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和创新管理服务的意见》(川委办〔2013〕22号), 明确提出到2015年,每百户居民拥

有的社区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社区服务站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面积不低于800平方米。(3)成都市委办公厅于2013年出台了《2013—2017年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方案》(成委发〔2013〕3号),明确要求城区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不低于300平方米,涉农社区及村的办公和服务用房不低于400平方米。为推动社区用房的规范化建设,成都市民政局在综合成都市社区用房现状和政府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成都市社区用房建设规范》研制工作,并委托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起草标准。 2.编制目的和意义 为了保障社区服务功能的建立和完善,使社区居民在寻求社区公共服务和休闲娱乐等方面得到应有的服务,对社区公共服务用房进行标准规范是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的基础。 本标准对成都市各类社区用房的总建筑面积做出了明确要求,并针对社区应具备的服务功能,按照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的原则提出了社区用房分类及其相应面积要求;为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和保障社区用房的稳定,本标准对社区用房的标识标牌、管理和维护也做出了相应规定。 目前国外的管理体制和对社区所赋予的服务功能不同,在社区公共用房方面没有相应规定;国内部分省市虽然在社区用房上出台了相应的规定,但基本都是从宏观层面对社区用房总面积提出了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本标准则是从具体层面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要求,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四川绵阳

考试时间:2017年6月11日上午9:00—11:30 启用前绝密 绵阳市2017年初中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卡共6页。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号。 2.第I卷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II卷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21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镌.刻(juàn)恫吓.(hè)拈.轻怕重(niān)凝神伫.立(chù) B.蕈.菌(xùn)失怙.(gù)惴.惴不安(zhuì)迤逦.而行(lì) C.黝.黑(yǒu)穴.位(xué)头晕目眩.(xuàn)璀璨.夺目(càn) D.粗糙.(zào)虬.枝(qiú)鬼使神差.(chāi)虎视眈.眈(dān) 1. C 【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形声字、方言误读字音的辨识。A项,“镌”读“juān”,易受其声旁“隽”的读音干扰错读为“juàn”;“伫”读“zhù”,四川方言区考生易误读为“chù”。B项,“怙”应读“hù”,易受其声旁“古”的读音的干扰而误读为“gù”;“逦”读“lǐ”,易受其声旁“丽”的读音的干扰误读为“lì”。D项,糙读“cāo”,易受其声旁读音的干扰误读为“z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项是() A.扼制萦绕虚无缥渺无边无垠 B.鹧鸪孤僻含辛菇苦幅圆辽阔 C.侵蚀袒露与日巨增梦寐以求 D.蜕变禀赋大相径庭循规蹈矩 2.D 【解析】本题考查同音字、形近字、形声字字形的辨识。A项,“虚无缥渺”应为“虚无缥缈”,“缥渺”作为异形词,不再使用。B项,“幅圆辽阔”应为“幅员辽阔”。幅员,领土面积,指国家疆域。宽窄叫幅,周围叫员。C项,“与日巨增”应为“与日俱增”。与:跟,和;俱,都,一起。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 ...的一句是() A.绵阳是西南地区一座迷人的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领先的现代科技,既各显其美, 又相得益彰 ....。 B.在观众震耳欲聋的助威声中,苏炳添首当其冲 ....,率先跑过终点,夺得2017年国际田联百米大战冠军。 C.面对朝鲜不断升级的核挑衅,美国国会有人公开表示,通过战争解决朝鲜核问题才是 一劳永逸 ....的办法。 D.在机场附近操控遥控飞行器,不仅影响飞机的正常起降,甚至可能导致机毁人亡,这 绝不是危言耸听 ....。 3.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A项,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此处形容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相互配合,作用更加明显,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