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全镇预算内、外资金的管理,提升全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财务工作规范化,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法》、《预算法》和上级关于加强预算内、外资金管理的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镇实际,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制定本制度。

一、会计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会计法》及国家财经法规的各项规定,搞好会计核算,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控制预算定额。挖掘增收节支潜力,协助领导管好财、用好财,为领导起到参谋助手作用。

2、认真审核报销或开支的各种原始票据是否符合规定,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登记总账、明细账,做到数字真实、凭证完整。按时、准确编报各种会计报表,做到帐表相符。每月25日,将财务报表和下月用款计划(及公用经费书面申请)上报镇财政办。

3、每年初,会计人员根据上年度决算报表和会计资料,做好旧账冲转,将各科目余额结转新年度账薄,并试算平衡。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设置并健全会计科目和明细科目,便于核算。年终在镇财政办的指导下,做好年终决算及决算报表工作并撰写决算分析报告.

4、按照上级规定要求,做好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缴纳工作、办理干部职工“五险一金”的调整和上缴手续、做好干部职工的药费报销工作。

5、做好年度预算的编制工作,严格执行财务计划、预算开支标准和范围,分清资金渠道,合理使用资金,对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开支,有权拒绝办理。

6、做好债权债务的催收工作,定期向领导汇报“应收账款”的账龄情况,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催收.按照领导的要求和规定程序,及时处理呆账、死账。

7、按会计制度规定,每年固定资产至少盘点一次,会计人员要安排好时间,做好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工作,并按规定程序及时进行帐务处理。

8、严格按规定领用并保管好“统一收据",做到填写清楚,数字、文字正确,印章齐全.

9、负责会计档案的归档工作,妥善保管好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档案资料,自行保管一年期满后及时移交档案管理部门。

二、出纳岗位职责

1.负责现金管理、支付、存取及有关的结算工作,严格遵守《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收入的现金应于当日送存银行,不得坐支和挪用,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限额。

2。负责库存现金、有价证券及支票的管理。不得签发

空头支票;不得以“白条”抵充库存现金.

3。负责日常的收付及报销工作,严格审核原始票据,对不符合规定的票据及开支有权拒绝受理,做到收款有收据,付款有凭据。

4。负责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帐,已办理完的收、付款凭证按序、时逐笔登记,做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

5.负责银行送款、结算及银行有关业务往来工作.月末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要及时与银行对账单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6、负责记账凭证的填制工作,要求数字准确、摘要清楚、内容完整.

7、每月25日前编制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报告单,连同会计记账凭单交予会计人员。

8、负责药费、补贴等项的造册、发放工作.

三、内部牵制制度

1。岗位分离.会计、出纳岗位分设,不得互兼,依法进行会计核算.

2.账钱分离.会计管账,出纳管钱,银行存款和现金收付业务由出纳办理,出纳人员不得兼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3。票章分管。出纳人员掌管现金支票、转账支票;会计人员保管“统一收据",发出时做好登记,以旧换新。

银行预留印鉴(单位财务章和法人章),由出纳和会计人员分别保管,签发支票双人盖章。

四、预算资金管理

1、建立严格的预算编制制度。单位一切收入、支出必须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2、根据部门年度发展计划,合理地编制年度预算.预算按规定程序逐级上报,经镇财政审核一把镇长审批后,下达部门预算指标,并按单位用款计划进行拨款.

3、要按照批复的年度预算组织收入,安排支出,严格控制无预算支出。

4、年度预算一经批复,一般不予调整.因政策变化,突发事件等客观原因影响预算执行的,按规定程序报批。

五、预算外和专项资金管理

1、加强预算外收入管理,各单位各项收入的取得,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严禁乱收费。

2、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均为国家财政性资金,按照上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严格实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各单位收取的支教费、出租收入、经营收入、业务收入、回扣款项、其他收入等要全部缴存财政专户,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严禁直接坐支、公款私存及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纪行为.但预算外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不变.

3、专项资金管理。凡属工程、基建、维修、拆迁、设

备购置等专项资金,各部门要向镇财政上报资金拨款报告,经一把镇长签字审批后拨款。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允许截留挪用。

六、支出票据的管理要求

1、公用经费支出必须凭正式发票报账.比如:购买办公用品、固定资产、礼品及招待费、汽车修理费等支出,要求索取正式发票报账。

2、支出票据上的内容必须具备:单位的名称;开票的日期;出票方单位公章(要求:清楚);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凡填有大写和小写金额的支出票据,大写与小写金额必须相符.

3、支出票据上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如有错误,要由出具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要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4 、对修车费、购买固定资产、购买药品等支出票据,票后必须附有出票单位盖章签字的明细表或验收证明.

5、加强票据规范管理,严禁白条入账。

6、各项支出票据,签字审批手续必须齐全。

七、支出票据审批手续

1、人员经费支出。必须由财务制表人签字和单位主要领导审批后,方能发放(或送交财政局进入统发)。预算内资金工资项目的发放,严格按照区人事局的批复和镇财政的通知标准发放;预算外资金的支出,要按照镇政府统一规定

的项目和标准发放。任何单位不准私自提高发放标准、扩大发放项目。

2、公用经费支出,不论预算内或预算外,凡数额在1000元以下的,要由经手人和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后方能报销;凡数额在1000元以上的,事先要提出书面申请,经镇财政审核并报分管镇长批准后,方能使用,同时由经手人、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后方能报销。

八、固定资产管理

1、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年度终了前,各单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并及时做好账务处理,真正做到账实相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2、对新购入的固定资产手续必须齐全,并要及时记入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对应该报废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办理审批、销账手续。

3、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制度(包括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报废等).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置,应先向镇财政办公室出具书面申请,经财政办核实同意报镇分管领导审批后,才能处置。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处置固定资产,其变价收入作为预算外收入,及时上缴财政专户.

九、其他规定

1、会计档案管理,规范财务档案管理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会计档案的内容、保管时间、移交和

销毁,严格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2、各预算单位主要领导要重视和支持财务工作,加强预算内、外资金的管理,并自觉接受财政、物价、审计等部门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检查所需的会计资料,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3、自本规定实施之日起,镇财政将定期对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进行审计。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本镇财务管理规定的单位,要责令其改正;对不重视财务管理、不执行本规定或在审计中发现问题要求整改而不及时整改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或建议调离工作岗位;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为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工资正常发放、机构正常运转和各项社会事业有序发展,推进财政资金管理机制创新和完善非税收入管理,20xx年财政部门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县级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收支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结合各项财政改革,继续对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预算收支及经费实行包干管理.其具体管理办法如下:

一、经费包干原则

结合当前财政改革和各预算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各项经费和非税收入在预算收支管理中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经费管理同人员编制管理相结合,严格按照人

事审核、财政把关后的单位工资表进行人员工资的财政统发和包干单位日常公用经费的原则.

2、坚持预算内与非税收入收支脱钩,各单位的各项非税收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原则。

3、按照突出重点,压缩一般的要求,坚持财政保工资发放、保机构运转、保社会稳定、保重点支出的原则。

4、坚持对事业单位实行定额(项)补助或差额管理,并按机构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对部分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并逐步推向市场的原则。

5、坚持包干经费按月和按进度拨付,超支自补,节余留用的原则。

二、预算内经费核拨内容

预算内经费由工资福利支出(原人员经费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原日常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专项经费支出等组成,具体分项核拨内容如下:(一)工资福利支出的核拨内容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伙食费、伙食补助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

(二)商品和服务支出的核拨内容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修(护)费、租赁费、

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专用材料费、装备购置费、工程建设费、作战费、军用油料费、军队其他运行维护费、被装购置费、专用燃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三)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核算内容包括:离休费、退休费、退职(役)费、抚恤金、生活补助、救济费、医疗费、助学金、奖励金、生产补贴、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四)专项经费支出的核拨内容包括:年初经政府批转,人代会批准通过列入年初预算的各部门专项经费(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其他专项等);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和经县委、政府批准召开的大型会议等会议费(按批准的会议规模及开支标准经财政局审核后拨付).

专项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用款单位要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规定,专款专用。拨付专项资金必须填写项目、用途和用款计划等,并报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签批后,财政方可拨付。

(五)其他相关规定:编制外机构、超编人员财政不安排工资及任何经费.预算内经费包干以1月份编制内实有人

数为准。

三、预算内经费包干办法

(一)工资福利支出经费包干办法

1、全额拨款单位,编制内实有人员工资,按人事局工资股审核后的工资花名册按月由财政国库统发数列支;

2、实行差额预算管理的单位,编制内实有人员工资财政按差额比例补助,其余经费自理(包括合同工养老金等)。具体分为四类:第一类,对律师事务所按照编制内实有人数,财政只负担70%的工资;第二类,对工人俱乐部按照编制内实有人数,财政只负担50%的工资;第三类,对各乡镇卫生院,按照编制内实有人数,财政只负担82%—95%的工资(具体差额比例为:虎跳峡卫生院负担82%,金江、上江卫生院负担85%,建塘、格咱、五境、三坝、尼西、小中甸、洛吉卫生院负担90%,东旺卫生院负担95%);第四类,对县公证处实行自收自支管理。

2、离退休人员工资包干办法:原离退休人员工资按有关政策规定的实际数核拨,资金先拨入社会保障财政专户,再转拨社保局,由社保局统一发放.离退休人员原单位和社保局要加强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财政和社保要联合出台操作性强和实效性强的离退休人员管理办法,想方设法杜绝“活人吃死人工资”的现象;当年退休人员,退休前在县级单位(包括全额和差额单位)的,按组织和人事部门发文的退休

工资标准和发放时间转至社保局发放,原单位不再发放;退休前在乡镇机关中的,根据县乡财政包干管理体制,当年退休人员工资由乡镇财政发放至年底,次年1月再转入社保局发放;行政事业单位合同工人员,退休后的工资由社保局从养老金专户中支付,财政不再单独安排经费.

3、当年病故职工的安葬费、抚恤费以及遗属补助,财政根据有关文件规定的实际金额核拨给原单位后由单位兑现.

4、县级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合同工养老保险金单位承担部分,教育系统、环卫站财政全额解决,其他单位财政承担50%,其余50%各单位自行解决。

5、当年编制内新增人员(包括分配和调入人员),全额拨款单位,按人事局规定的工资发放执行时间和标准(新调入人员凭工资介绍信并按其注明的时限及工资标准,跨年度不予补发),造入当月工资花名册发放(当月的工资花名册上必须加盖编委的印鉴,以证明新增人员在编制内);差额拨款单位,按差额比例补助,并应出具新增人员未超编的证明,跨年度不予补助。

6、当年新增资(政策性全县范围内增资外),按人事局规定的时间和标准造入当月工资花名册发放,如在本年度出现补发,由人事局工资股造补发工资表纳入财政工资统发,跨年度一律不予补发。

7、由财政负担的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费按年初预算数先拨入社会保障财政专户,再转拨给医保中心.年度中新增工资部份财政不再追加此经费。

8、离休人员的医疗费由原资金渠道列支,不参加医疗保险,资金先拨入社会保障财政专户,再转拨医保中心,由医保中心按文件规定实报实销,对少报销者实行奖励。

9、县级各单位应缴县总工会工会经费的40%部分按一月份工资花名册单独测算并包干给各单位,年终统一由县财政局代缴给总工会.单位承担的工会经费60%部分,从单位包干经费中解决.

(二)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包干办法

1、行政单位分三类管理:第一类为五大机关,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2500元;第二类为行政单位总人数在10人以下(不含10人),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2100元;第三类为行政单位人员在10人以上(含10人)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1900元。

2、县级公、检、法、司(包括森林公安分局)按照编制内实有人数,按照上级规定安排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县公安局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20500元;检察院、法院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14080元,县政法委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4000元,司法局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3500元)。

3、县级事业单位根据单位性质和收入情况实行分四类管理:第一类为享受人员在10人以下的,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XX元;第二类为享受人员在10人以上的,年人均公用经费为1900元;第三类,全县中学教师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1250元,城区红旗、民小教师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850元,东旺校区教师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800元,其余十个乡(镇)校区教师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700元。炊事员不安排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第四类,除上述单位和人员外,财政只保证工资,不安排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

4、对县级既有行政编制又有事业编制且具备一定“造血"条件和功能的单位,按照编制内实有人数,对行政编制人员,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XX元;•对事业编制人员,财政不安排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

5、年初包干时有公用经费的单位,包干后新增(或减少)人员一律不追加(减)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

四、非税收入管理

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纳入“综合财政预算”统一管理.结合我县当前各项非税收入仍按执收单位先缴入财政专户,再由财政专户统一上缴国库的管理实际,在收入方面,执收单位必须将所有的非税收入按照“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要求,全额缴入财政

专户,不准截留、不准私设小金库,如有违反“收支两条线"管理行为的将按有关规定严格处理。在没有全面推行部门预算之前,非税收入仍然按照《云南省预算外资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规定》进行管理,并按财政部有关规定纳入预算统一管理.在支出安排方面,教育系统上缴的非税收入按规定应返还部分,由用款单位向政府书面请示,写明非税收入返还的具体明细用途,并按程序由财政审核签署意见后,报政府批准方可按规定从财政预算统筹安排或财政专户返还,其余各单位上缴的非税收入按有关规定需返还单位使用的部分,仍然由执收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财政部门审核并报县政府审批同意后再从财政预算统筹安排或财政专户返还。各单位经批准由财政安排的非税收入,必须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同时,对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收缴和使用管理严格按照云政办〔20xx〕26号及云财综〔20xx〕84号文件规定执行,不进行统筹;计生委所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包括乡镇征收的),支出由财政安排,专项用于解决农业人口及下岗职工独生子女保健费。

年度中若出台新的非税收入管理规定等,按新规定执行。

五、罚没收入管理

罚款和没收财物是国家行政处罚的重要手段,罚没收入是各级财政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罚没财物管理,

对于强化财政收入管理、维护正常的财政收支程序、促进执法机关廉政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县对罚没收入所执行的“罚缴分离”改革在管理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但部分执法单位执法不力,执法积极性不高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罚没收入返还情况较为频繁。为充分调动执法部门的执法积极性,规范罚没收入的管理,对罚没收入在继续执行“罚缴分离”的基础上,采取对部分单位“核定收入入库基数,超基数比例返还”的管理办法。具体规定为:核定单位罚没收入上缴国库基数(县公安局30万元,县森林公安分局70万元),基数内不予返还,超过基数部分,财政按照超基数部分的30%以业务经费的方式在年终结算后安排给执法单位.对交警二中队的罚没收入,全额上缴财政后,再通过预算支出安排给城市二中队,用于工资等相关费用.其余执收单位所上缴的罚没收入一律不予返还或经政府批准后从预算支出适当安排。

年度中若出台新的罚没收入管理规定等,按新规定执行。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概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是规定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原则和财政运行机制,明确事业单位收支范围及权限的一系列制度。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1。资金来源的多样性。这是指其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

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这种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变得比较复杂。不同性质的资金来源,需要有不同的财务制度加以管理。

2。管理目的的服务性.这是指财务管理要从财力上支持符合规章制度的管理活动开支,这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责无旁贷的义务。

3。管理程序的严密性.严密性指的是财务管理必须坚决维护有关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使用合法的手段和工具。

4.资金使用的节约性。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应该节约使用每一笔资金,反对铺张浪费。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1.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

2。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

3。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

1.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

2。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

3.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

益。

4.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5.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一)预算管理的含义

事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事业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二)预算的编制

事业单位参考前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测算编制支出预算。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事业单位根据年度事业计划,提出预算建议数,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核定。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由主管部门汇总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复后执行。

事业单位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国家对财政补助收入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一般不予调整.但是,上级下达的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或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增加或者减少支出,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时,事业单位可以报请主管部

门或者财政部门调整预算;非财政补助收入部分需要调增或者调减的,由单位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增或者调减支出预算。

三、事业单位收入管理

(一)事业单位收入的来源

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事业单位收入的来源主要有:

1.财政补助收入,即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

2.上级补助收入,即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3.事业收入,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其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财政的资金和应当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计入事业收入。

4.经营收入,即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5.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即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6.其他收入,即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二)事业单位收入管理

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四、事业单位支出管理

(一)事业单位支出的范围

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事业单位支出包括:

1.事业支出,即事业单位开展专门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

2。经营支出,即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3。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即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4。上缴上级支出,即实行收入上缴办法的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的定额或者比例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

(二)事业单位支出管理

1。事业单位在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中,应当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数;不能归集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合理分摊。

2。经营支出应当与经营收入配比。

3.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并且要求单独核算的专项资金,应当按照要求定期向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专项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接受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

4。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的实际需要,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办法.

5.事业单位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事业单位规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事业单位的规定违反法律和国家政策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责令改正。

1。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2。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范本

3.市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范本

4。机关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5。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6。行政事业预算管理制度

7。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计划

9.事业单位会计制度XX

资金预算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资金预算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 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范本一: 第一章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杜绝违纪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我市经济有序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单位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单位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监控制度,防止财产、资金流失、浪费或被贪污、挪用。 第三条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往来资金结算管理、现金及银行存款管理、财务监督和财务机构等项管理。 第四条财政部门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审计、税务、物价、监察、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做好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 第二章预算管理 第五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按法定程序审核、报批。部门预算由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组成。 第六条行政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和罚没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捐赠、其他收入等必须列入收入预算,不得隐瞒或少列。 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实物),要据实及时入账,不得隐瞒,更不得另设账户或私设“小金库”。 按规定纳入财政专户或财政预算内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或罚没款,要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及时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得滞留在单位坐支、挪用。 第七条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支出预算,应当保证本部门履行基本职能所需要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对其他弹性支出和专项支出应当严格控制。 支出预算包括: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专项支出。人员支出预算的编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标准,逐项核定,没有政策规定的项目,不得列入预算。日常公用支出预算的编制应本着节约、从俭的原则编报。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预算的编制应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标准,逐项核定。专项支出预算的编制应紧密结合单位当年主要职责任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5篇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5篇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精选篇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行为,推动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根据财政部颁发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和集团公司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结合集团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本部及所属公司、控股公司及其所属单位。 第二章财务预算基本内容 第三条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 第四条企业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全面预算的中心。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共同构成企业的全面预算。 第五条企业财务预算应当围绕企业的战略要求和发展规划,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为基础,以经营利润为目标,以现金流为核心进行编制,并主要以财务预算报表形式予以充分反映。 第六条企业财务预算一般按年度编制,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分季度、月份落实。 第三章预算组织分工 第七条企业法定代表人对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各企业应设立财务预算委员会或指定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负责财务预算管理事宜,并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

第八条财务预算委员会主要拟订财务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财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协调解决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第九条财务预算编制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进行,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编制、审查、汇总、上报、下达;负责预算执行和日常流程控制;负责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和报告;负责预算执行情况考核等。 第十条企业内部生产、投资、物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业务涉及的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控制等工作,并配合财务预算委员会做好企业总预算的综合平衡、协调、分析、控制、考核等工作。其主要负责人参与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的工作,并对本部门财务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第十一条企业是财务预算执行单位,在公司董事会或公司经营层的指导下,负责本单位现金流量、经营成果和各项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控制、分析工作,接受企业董事会的检查、考核。其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公司对公司所属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各企业财务预算方案必须上报公司总部审核批准。 第四章财务预算的编制 第十二条预算编制是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预算执行结果。财务预算编制要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制定的编制方针指引下进行。 第十三条企业编制财务预算要按照内部经济活动的责任权限进行,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实行总量平衡,进行全面预算管理; (二)坚持积极稳健原则,确保以收定支,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三)坚持权责对等原则,确保切实可行,围绕经营战略实施。 第十四条企业编制财务预算要按照先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后财

(完整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完整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1. 引言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透明度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文将从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监督等方面阐述事业单位财务管 理制度的要点。 2. 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的预算管理是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 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预算编制应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 制定财务预算,确保收支平衡和财务持续健康发展。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加强预算控制和核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预算执行的合规 性和有效性。同时,应建立完善的预算监督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 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预算,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灵活性 和适应性。 3. 会计核算 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会计核算是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 和完整的基础。会计核算应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准则进行,确保会计信 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在核算过程中,应加强对资产、负债、权益、 成本和收入等方面的管理和监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记录的保存和使用,方便财务审计和监督。 4. 财务监督 财务监督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是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通过对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外部监督是指由政府、审计机关、社会公众等外部力量对事业单位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审查,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力度,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5. 财务报告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要求每年编制财务报告,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财务报告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财务附注等,确保财务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同时,财务报告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向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开披露,接受公众监督和评价。 6. 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的内部控制是通过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防止财务风险和违法行为的发生,保障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高效性。内部控制主要包括风险管理、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机制等方面。通过加强内部控制,能够有效防范潜在风险,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前言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是指在事业单位内部制定的预算管理方针、原则和制度,其目的在于通过规范的预算管理,实现组织的管理目标,保障组织的发展和稳健运行。 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的目的 预算编制是事业单位在全年财务预算期内计划、安排和控制预算收支的行为。 其目的在于: •确定预算收入和支出的计划目标 •确定预算收入和支出的计划指标 •稳定财政预算支出 预算编制基本原则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真实性原则:预算的核算内容、标准和方法应当真实、准确 •经济效益原则:预算的编制应当以经济效益为目标 •合理性原则:预算编制应当合理,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公开透明原则:预算应当公开透明,便于监督与管理 预算编制步骤 预算编制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制定预算任务书: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确定预算编制的任务书及计划表 •收集必要信息:收集与预算编制相关的必要信息和数据 •制定预算方案:确定预算编制的基本思路和方案,编制预算草案和预算报告 •审核过程:经过初审、审查、审核等环节,对预算方案进行审查和完善 •报送审核:完成预算方案的审查和完善后,上报主管部门审核

预算执行 预算执行原则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原则: •经济用途原则:预算执行必须符合经济用途原则和会计核算制度规定 •准确性原则:预算实行过程中的预算支出计划必须真实有效 •按期使用原则:预算实行过程中必须按照计划期限使用预算 •灵活性原则:预算实行过程中必须考虑实际情况 预算执行控制 为了对预算执行进行控制,预算执行期间通常进行以下工作: •银行帐户管理:通过银行帐户管理实现专款专用,为预算执行提供及时有效支持 •动态监督: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动态监督,确保预算支出按计划顺利进行 •财务管理: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财务操作进行全面、精细、规范的管理 预算评审 预算评审是为了评估预算执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及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是否出现异常情况。预算评审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预算执行情况汇报:公开预算执行结果,向相关各方更新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控制评估:评估预算控制的效果,改善预算控制体系,并定期对预算控制效果进行评估 •绩效评估:根据预算编制的目标和预算执行的情况,评估工作实绩,以改进组织管理水平 结论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是保障事业单位运行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评审等流程,实现组织成本效益的最优化,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5篇)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5篇)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1 为了规范单位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设置财务科,负责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科职能为: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省市各项财审法律、法规、制度。 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负责单位财务监督和管理。 3、编制财务预算,加强核算管理,准确反映、分析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 4、做好资金的管理工作,做好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工作,厉行节约,合理使用资金。 5、加强监督管理,做好单位资产的核查工作。 二、财务工作的原则与要求 1、采取借贷记账法,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 2、会计年度自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3、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并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 4、财务人员应按月及时根据账簿记录、编制财务报表,上

报单位主要负责人,并报送相关部门。 5、财务人员应逐月复核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做到账款、账证、账表相互符合,并且字迹清楚、账面整洁、日清月结。 6、财务工作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帐钱分离,出纳会计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和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7、财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财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财务科负责人监交。 三、现金管理制度 1、严格按现金支出范围使用现金。本单位采用定额备用金制度,用于日常零星开支。出纳人员及业务部门指定专人可领用5000至__元的备用金。 2、单位职工因工作原因需要借款的,应填写《现金借款单》,经科室负责人证明、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后,到财务科办理借款。 四、费用支出制度 1、办公经费的支出,必须有正式发票,印章齐全,注明使用用途,经办人、证明人签字,报主要负责人审批后,财务科方可办理付款。 2、财务科对发票、凭证、票据手续不完备、有涂改现象,人民币大小写不正确、不相符、不按规定填写、粘贴的报销单据有权拒绝受理。发票开具日期至报销日期超过两个月的,会计人员应要求更换,否则不予报销。

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精选10篇)

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精选10篇) 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一、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什么 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 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精选10篇) 预算管理需要正确、及时的编制好工程预算,正确计算工程量及套用定额,做好工料分析,及时做好预算与主要实物量的对比工作。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精选10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财务预算管理制度1 一、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任务: 1、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法律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2、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学校预算,并对预算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努力节约开支,加强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 二、财务管理体制 1、学校财务管理体制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财务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 2、学校总务处为学校的单一财务机构,在校长领导下,统一管理学校的各项财务工作,不得在学校之外设置同级机构。 3、学校总务处应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职责。财会主管人员的任免应当经过学校行政组同意,不得任意调动和撤换。 三、预算及收入管理

1、学校预算的依据是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入计划。学校总务处应在每年的十二月前按有关规定编制好下一年度的财务预算。 2、编制预算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收入预算坚持积极稳妥原则,支出预算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 3、学校收费按照国家政策标准并进行公示。 四、支出管理 1、支出是根据学校为开展教学、科研及其它活动发生的各项耗费和损失。 2、学校支出包括: ⑴事业支出。事业支出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它费用。 ⑵专项资金支出。学校从有关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专项资金,必须按项目使用,不得挪作他用。项目完成后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和验收。 3、学校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没有统一规定的由总务处结合学校情况制定有关规定和开支标准,并报学校行政组审批。 五、资产管理 1、资产是学校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2、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及暂付款、借出款、存货等。存货是指学校在开展教学、科研及其它活动过程中耗用而存储的资产,包括各类材料、消耗性物资、低值易耗品等。 3、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质,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现代社会,事业单位在经济建设与社会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 于事业单位而言,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的基石。本 文将深入探讨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内容和挑战,并 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对于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至关重要。首先,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需要 对各项支出进行规范,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其次,财务 预算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凭借明确的财 务预算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可以依据预算方向和限制做出更加客观、 全面的决策,降低风险。另外,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还可以增强财务监 督的有效性,确保财务运作的合规性和透明度,降低财务违规行为的 风险。 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内容 1. 预算编制原则 预算编制应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预算编制人员应当依据 财务数据和各项指标,遵循科学、客观、准确的原则编制预算,确保 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预算审核与审批

预算审核与审批应有科学的程序和标准。财务部门应对预算进行严 格审核,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上级主管部门应审批预算,保 证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同时,预算编制人员应接受相关部 门的监督,确保预算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3. 预算执行与监督 预算执行与监督应建立有效的机制。事业单位应建立相应的预算执 行制度,确保预算的按时、按量执行。财务部门应对预算执行情况进 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预算执行人员应当接 受有效的监督,防止预算的滥用和浪费。 4. 预算绩效评估 预算绩效评估是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事业单位应根据预 算绩效目标,对预算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预算,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财务预算管理制度面临的挑战 尽管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面临一些 挑战。首先,预算编制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一些预算编制人 员缺乏专业知识,导致预算编制的不合理和不准确。其次,预算执行 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一些单位在预算执行中缺乏有效监督 和控制,导致预算的超支和浪费。此外,一些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评 估中缺乏科学性和实践性,无法真实反映预算的实施情况和绩效结果。 四、改进建议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是指为合理安排和使用单位财政资金,实施财 政收支计划,加强财务监督和内部控制,促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规范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而制定的规范。预算管理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和 运营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合理规划财政资金的使用,确保财务稳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一、预算编制制度 1.预算目标制定:事业单位应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发展目标,确定预 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目标; 2.预算性质界定:事业单位应对不同方面的预算予以明确,如运营预算、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职工工资福利预算等; 3.收入预算编制:根据单位核定的收入项目和额度,结合市场环境和 政策变动,编制收入预算; 4.支出预算编制:根据单位的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编制相应的支出 预算,包括人员经费、行政办公费用、科研成果转化费用等; 5.预算报表编制:事业单位应编制相应的预算报表,包括年度预算总表、预算执行情况表、预算调整方案等。 二、预算审批制度 预算审批制度是对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批和监督的制 度安排,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公开透明。 1.预算编制责任:明确编制预算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操作流程;

2.预算审批程序:制定明确的预算审批程序,包括各级预算单位的履职要求和审批权限,确保预算编制和审批的合规性; 3.预算审查机构:设立专门的预算审查机构,对预算编制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核和评估,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4.预算公开透明:事业单位应依法公开预算草案、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调整方案,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评价。 三、预算执行制度 预算执行制度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规范预算执行流程和强化绩效管理,提高预算的执行效果。 1.预算调度管理:事业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务状况,进行年度预算的调度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经济性和效益性; 2.预算控制机制:设立预算控制指标和财务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确保预算的顺利实施; 3.绩效考核激励: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和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对相关岗位和个人进行考核和激励,推动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4.预算执行报告:及时编制、报送并公开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接受部门、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评价。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确保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实现财政收支的平衡和合理化。同时,预算管理制度也可以推动事业单位的科学发展和整体效益提升,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 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管理工作,更好的 保障和促进财务管理和预算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体行政事业单位。 三、编制预算 (一)预算编制的依据。预算编制要严格以相关法律法规、财 经政策、工作计划及上级预算指导等文书作为依据。 (二)预算编制的程序。预算编制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 为预算制定、审批、印发。 1.预算制定阶段 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年初的规划、计划,将各项财政收支及发展 改革委员会下达的工作任务量化为各项专项经济支出和公共服务支出,形成全年预算计划。 2.审批阶段 经单位领导审定后向财政部门提出预算申报书,并在规定时间 内上报规划委员会、财政局等有关部门,获得审核意见和指导意见。

经过修改后并符合要求的预算,由单位领导签署正式预算申请书, 于规定时间内报送财政部门备案。 3.印发阶段 单位预算计划编制工作完成主要后印制预算工作表,由财政部 门负责分发并在机关内公示。 (三)预算制定的原则 1.限制和防范财政风险; 2.平衡支出、收入和财政算盘; 3.多维度、多层次的把控、预估与分析; 4.有效节约,理性利用财政资金; 5.结果导向。 (四)预算实施 1.财政拨款的使用应严格按照财政拨款的用途规定,禁止占压、挤占财政拨款尔行滥用、浪费行为。 2.要充分发挥预算的激励作用。通过完成预算,为机关、部队、企业的经费安排提前预留合理的空间,刺激全员逐步稳步推进工作 进程。 (五)差异分析

1.对于当年预算编制中的差异,要共同分析,了解和查找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措施,确保各支出科目的预算实现。 2.就与同行机关之间的差异进行交流,吸取经验,共同进步。 (六)预算的调整 1.当政府相关财政安排、规定发生变化,作为受益者的行政机 关可向财政主管部门提出预算调整申请,经财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建立调整实施计划。 2.预算调整要在确定的目标下,切实控制支出的增长,失控的 预算会带来财政缩水现象,影响单位是付经济运行。 四、执行预算 (一)支出执行的管理制度 支出执行要贯彻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的原则。 1.支出的科学管理:要严格按照财政拨款计划和对各部门在财 政拨款计划中的规定进行经费控制和管理; 2.支出的规范管理:要根据工作任务,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支 出范围及标准进行支出; 3.支出的透明管理:要切实加强科目核算,确保经费的规范花费,推进管理转型。 (二)支出执行的过程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障财务资源的合理利用,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部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 第三条预算管理应遵从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确保预算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合法性。 第四条单位应依据预算管理的需要,建立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 第二章预算编制 第五条预算编制应遵从以下原则: 1.科学原则:依据单位的经营特点和目标,合理确定预算项目、预算 层次和预算期限。 2.预算平衡原则: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需严守收支平衡,确保财务 的稳定运行。 3.分级管理原则:依据单位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将预算划分为不 同的层次,实施分级管理。 4.优先原则:依照单位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合理确定优先支持的 预算项目。 第六条预算编制的程序如下: 1.确定编制范围和目标:依据单位的需要,确定预算编制的范围和目 标。 2.预算指标的订立:依据单位的经营特点和目标,订立相应的预算指 标。 3.预算数据的收集:收集单位的相关财务数据,包含收入、支出、资 金余额等。 4.预算方案的编制:依据预算指标和数据,编制预算方案。

5.预算审核与调整:对预算方案进行审核,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6.预算报批与执行:将预算方案报批,然后依照预算方案执行。 第七条预算编制应包含以下内容: 1.预算目标和原则:明确预算的目标和实施原则,确保预算的科学性 和合理性。 2.预算指标:明确各项预算指标,并对其进行量化和猜测。 3.预算项目:明确各个预算项目,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区分。 4.收入预算:编制收入预算,包含各种收入来源和金额。 5.支出预算:编制支出预算,包含各项支出项目和金额。 6.资金计划:编制资金计划,包含资金收支布置和资金用途。 第三章预算执行 第八条预算执行应遵从以下原则: 1.科学原则:依照预算方案的要求,合理布置和使用预算资金。 2.规范原则:严格依照预算项目和预算金额进行支出,不得随便更改。 3.监督原则:建立预算执行的监督机制,确保预算执行的合法性和规 范性。 第九条预算执行的程序如下: 1.资金申请与审批:依据预算方案和资金计划,编制资金申请,并经 过相应的审批程序。 2.资金支出与报销:依照资金申请和预算方案的要求,进行资金支出 和报销。 3.资金监督与追踪:建立资金监督和追踪机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 行监督和追踪。 第十条预算执行应包含以下内容: 1.资金申请与审批:明确资金申请和审批的程序和要求。 2.资金支出与报销:明确资金支出和报销的程序和要求。 3.资金监督与追踪:明确资金监督和追踪的程序和要求。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规定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单位预算管理体制,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正常运行,促进我单位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单位预算是根据单位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综合财务收支计划,收入主要是XXXXXX,支出为XXXXXX. 第三条预算每年编制一次.预算年度自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预算的收支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职权 第四条我单位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权责结合”的预算管理体制. 第五条单位财务部门是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预算的组织和实施.具有下列职权: (一)具体负责做好当年预算的编制工作; (二)组织实施已经由主管部门审议、批准的年度预算; (三)对预算执行过程实行全方位的控制、监督和会计核算; (四)根据各业务科室提出的预算调整申请,形成预算调整报告,提请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批; (五)定期向单位负责人汇报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六条各业务科室根据单位下达的经费指标,制定本科室开支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专项经费由各业务科室配合财务部门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三章预算编制 第八条预算编制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二)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和单位事业发展规划和任务. 第九条预算编制的原则 (一)单位预算编制应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单位预算编制参照南京市预算指南进行统筹规划,全面反映单位年度财务收支总貌; (二)收入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尽可能排除收入中的不确定因素; (三)支出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首先保证经常性支出,然后根据单位财力安排项目支出.在经常性支出中,必须先保证基本的人员经费开支和单位日常运转经费,确保投入的日常经费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 第十条预算的编制方法 (一)预算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1、认真分析基期预算执行情况,充分考虑计划期的各种可变因素; 2、结合单位发展整体规划、事业发展计划,充分考虑计划年度的资金供给状况,做好计划年度经费收支的预计和分析. (二)收入预算编制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最新」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最新」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最新」 为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般会制定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下面是制度的具体内容,欢迎参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和监督,杜绝违纪违法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关系活动是在单位集体领导下,分管财务领导审批,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第三条财务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 (二)坚持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降低行政成本,注重资金使用效益的原则; (三)坚持量入为出,保障重点,兼顾一般,专款专用的原则; (四)坚持集体讨论,一支笔审批的原则。 第四条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一)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定期编制财务报告,进行财务活动分析,完整准确及时编制决算,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 (二)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和控制,开展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依法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 (四)加强支出管理,统筹安排资金,保障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及公务卡制度,按

政府采购管理办法采购商品服务,规范票据使用行为。 (五)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合理配置、有效利用、规范处置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五条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财务机构与财务监督。 第六条财政部门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指导工作。审计、税务、发改、监察等有关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 第七条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会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财会工作、财会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保障财会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参与单位相关财务活动。 第二章预算管理 第八条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各项收入和支出必须全部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 第九条单位预算由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编制。根据以前年度预算执行、预算年度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测算非税收入、罚没收入、其他收入等收入预算。财政根据维护好的数据资料,自动形成单位基本支出预算,单位财务与业务部门一起编制专项经费预算,形成单位预算(无主管部门为部门预算)。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后上报主管部门或组合下级各单位预算形成综合部门预算,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后上报财政部门。 第十条根据区政府文件及财政规定,以业务部门为主、财务部门协助编制绩效预算,经集体讨论后上报财政部门。 第十一条区政府办公会议讨论后,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财务与业务部门一起再次编制部门预算,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后再次上报财政部门审核。 第十二条行政事业单位编制预算,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一)年度工作计划和相应支出需求; (二)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规定

预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单位预算管理体制,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正常运行,促进我单位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单位预算是根据单位事业发展计划和年度目标任务编制的年度综合财务收支计划,收入主要是财政拨款,支出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三条预算每年编制一次.预算年度自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预算的收支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职权 第四条我单位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权责结合”的预算管理体制. 第五条财务部是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预算的组织和实施.具有下列职权: 一具体负责做好当年预算的编制工作; 二组织实施已经由主管部门审议、批准的年度预算; 三对预算执行过程实行全方位的控制、监督和会计核算;

四根据职能部门提出的预算调整申请,形成预算调整报告,提请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批; 五定期向单位主要领导、党工委汇报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六条各职能部门根据单位下达的经费指标,制定本部门开支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专项经费由各归口职能管理部门配合财务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三章预算编制 第八条预算编制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二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和单位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 第九条预算编制的原则 一单位预算编制应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预算编制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全面反映单位年度财务收支总貌; 二收入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逐项核实各项收入,尽可能排除收入中的不确定因素; 三支出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首先保证经常性支出,然后根据单位财力安排建设性支出.在经常性支出中,必须先保证基本的人员经费开支和单位日常运转经费,确保投入的日常经费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 四日常预算支出以各职能部门为预算单位,专项经费预算支出以项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范本(通用7篇)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用制度汇编便于各级领导和财务人员查阅参考,对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店铺下面为你整理了关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范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篇1 第一条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行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市直行政事业单位。 本规定所称行政事业单位包括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不包括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第三条市财政部门主管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审计、物价、监察、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应依据各自职责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四条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建立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不得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任用会计人员必须符合会计管理的规定。 第五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年度部门综合预算,报财政部门审核。部门综合预算一经批准通过,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任何

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调整;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要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六条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应当纳入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 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必须列入预算的收入,不得隐瞒、少列。 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支出预算,应当优先保证本部门履行基本职能所需要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对其他弹性支出和专项支出应当严格控制。 第七条财政收入执收单位(以下简称执收单位)依法取得的下列政府非税收入,是政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二)国有资源和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三)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四)彩票公益金; (五)罚没收入; (六)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 (七)主管部门集中收入; (八)其他政府非税收入。 第八条执收单位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项目、范围、标准、对象和期限,按照收缴分离、罚缴分离等规定的方式,将收取的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 第九条执收单位收取财政收入,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依法纳税的使用税务发票外,其余一律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监制)的票据。 第十条行政事业单位对财政下拨的专项资金,应当按照批准的项目,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不得虚列、截留、挤占、挪用、浪费、骗取、套取、转移财政专项资金。 第十一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各项支出的管理制度。各项支出要按照批准的预算和规定的开支范围、标准执行。 行政事业单位发放福利、补贴和奖金,应当按照规定执行,不得擅自设立项目、提高标准和扩大范围。 行政事业单位应严格执行招待费管理办法,不得擅自提高标准和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范本(3篇)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我所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机制,促进预算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有效提高预算运行质量,依据《____预算法》、《____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预算是各部门依据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各部门编制、经财务部门审核汇总后提交批准的涵盖申报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计划。 第三条本运管所所属各部门均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预算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公共性原则。预算要充分体现公共财政要求,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性资金向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转移。 (二)综合性原则。预算是覆盖部门所有资源的完整预算,囊括各部门的全部收入和支出。财务部门要坚持财政预算内外财力综合平衡,统筹安排预算内、外各项收支计划。 (三)真实性原则。预算应根据各部门履行的职责、发展目标和现有资源的配臵情况进行编制,各项收支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真实可靠的预算依据,不得隐瞒与虚列收支内容。

(四)绩效性原则。部门预算的编制以中心工作为目标,追求投入成本与效益产出的性价比,各项支出的安排要坚持科学、合理、必需原则,着力提高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五条编制和执行预算的责任主体是属各部门,其职责是保证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财务股是主管部门预算编制的职能部门,其职责是预算审核、定额确定、财力平衡以及____预算执行。 第二章预算编制 第六条预算编制的内容。预算主要由一般收支预算和其他单列预算构成,包括:一般收入预算、一般支出预算、政府采购预算。 (一)一般收入预算。包括财政拨款、上级单位拨入专款和其他收入。 (二)一般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主要指各部门发生的工资福利支出(统一由人事处编制)、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项目支出主要指展品的维修、重大的商品和服务支出,以及基本建设支出和其他资本性支出。 (三)政府采购预算。预算部门根据《政府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在一般支出预算和其它单列预算基础上,将其中涉及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各类采购项目按照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要求进行细化。政府采购预算在时间上与其它支出预算同步编制。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杜绝违纪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我市经济有序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单位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单位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内部监控制度,防止财产、资金流失、浪费或被贪污、挪用. 第三条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往来资金结算管理、现金及银行存款管理、财务监督和财务机构等项管理。 第四条财政部门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审计、税务、物价、监察、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 第二章预算管理 第五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按法定程序审核、报批.部门预算由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组成. 第六条行政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和罚没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捐赠、其他收入等必须列入收入预算,不得隐瞒或少列. 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实物),要据实及时入账,不得隐瞒,更不得另设账户或私设小金库"。 按规定纳入财政专户或财政预算内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或罚没款,要按规定实行

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及时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得滞留在单位坐支、挪用。 第七条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支出预算,应当保证本部门履行基本职能所需要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对其他弹性支出和专项支出应当严格控制。 支出预算包括: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专项支出。人员支出预算的编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标准,逐项核定,没有政策规定的项目,不得列入预算。日常公用支出预算的编制应本着节约、从俭的原则编报。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预算的编制应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标准,逐项核定.专项支出预算的编制应紧密结合单位当年主要职责任务、工作目标及事业发展设想,并充分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本着实事求是:从严从紧、区别轻重缓急,急事优先的原则按序安排支出事项。 第八条对财政下达的预算,单位应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用款计划和项目支出计划。预算一经确立和批复,原则上不予调整和追加。 第九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资金和上级补助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的申报、论证、实施、评审及验收制度,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专.项资金应实行项目管理,专款专用,不得虚列项目辜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浪费、套取、转移专项资金,不得进行二次分配.单位应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支出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稽核、审批、审查制度,完善内部支出管理,强化内部约束,不断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成本。各项支出应当符合国家的现行规定,不得擅自提高补贴标准,不得巧立名目、变相扩大个人补贴范围;不得随意提高差旅费、会议费等报销标准;不得追求奢华超财力购置或配备高档交通工具、办公设备和其他设施。 第三章采购管理 第十一条行政事业单位的货物购置、工程含维修)和服务项目,应当按照规定实行政府采购。 第十二条采购代理机构进行政府采购活动,应当符合采购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