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含答案)

初中数学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含答案)
初中数学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含答案)

专题14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

1.【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理数】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2221141t x t t y t ?-=??+?

?=?+?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

2cos sin 110ρθθ+=.

(1)求C 和l 的直角坐标方程;(2)求C 上的点到l 距离的最小值.

【答案】(1)2

2

1(1)4

y x x +=≠-;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110x ++=;(2

【解析】(1)因为221111t t --<≤+,且()

2

2

222222141211y t t x t t ??-??+=+= ? ?+????+, 所以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

21(1)4

y x x +=≠-.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110x +=.

(2)由(1)可设C 的参数方程为cos ,

2sin x y αα

=??

=?(α为参数,ππα-<<).

C 上的点到l

π4cos 11

α?

?-+ ?=

当2π3α=-

时,π4cos 113α??-+ ??

?取得最小值7,故C 上的点到l

.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求解椭圆上的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值问题.求解本题中的最值问题通常采用参数方程来表示椭圆上的点,将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2.【2019年高考江苏卷数学】在极坐标系中,

已知两点3,,42A B ππ??? ?????,直线l 的方程为sin 34ρθπ??+= ??

?.

(1)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2)求点B 到直线l 的距离. 【答案】(1

2)2.

【解析】(1)设极点为O .在△OAB 中,A (3,

4π),B

,2

π

), 由余弦定理,得AB

(2)因为直线l 的方程为sin()34ρθπ+=,则直线l

过点)2π,倾斜角为

34

π.

又)2

B π,所以点B 到直线l 的距离为3sin(

)242

ππ

?-=.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3.【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已知a ,b ,c 为正数,且满足abc =1.证明: (1)

222111

a b c a b c

++≤++;(2)333()()()24a b b c c a +++≥++.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1)因为2

2

2

2

2

2

2,2,2a b ab b c bc c a ac +≥+≥+≥,又1abc =,故有

222111ab bc ca a b c ab bc ca abc a b c

++++≥++=

=++.所以222

111a b c a b c ++≤++.

(2)因为, , a b c 为正数且1abc =,故有

333()()()a b b c c a +++++≥=3(+)(+)(+)a b b c a c

3≥???=24.所以333()()()24a b b c c a +++++≥.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基本不等式进行不等式的证明问题,考查学生对于基本不等式的变形和应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时需注意取等条件能否成立.

4.【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理数】在极坐标系中,O 为极点,点000(,)(0)M ρθρ>在曲线:4sin C ρθ=上,直线l 过点(4,0)A 且与OM 垂直,垂足为P . (1)当0=

3

θπ

时,求0ρ及l 的极坐标方程; (2)当M 在C 上运动且P 在线段OM 上时,求P 点轨迹的极坐标方程.

【答案】(1)0ρ=l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23ρθπ?

?-= ???;(2)4cos ,,42ρθθπ??=∈????

π.

【解析】(1)因为()00,M ρθ在C 上,当03θπ=

时,04sin 3ρπ==由已知得||||cos 23

OP OA π==. 设(,)Q ρθ为l 上除P 的任意一点.在Rt OPQ △中,cos ||23OP ρθπ??-== ??

?

,经检验,点(2,)3

P π

在曲线

cos 23ρθπ?

?-= ??

?上.所以,l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23ρθπ??-= ???.

(2)设(,)P ρθ,在Rt OAP △中,||||cos 4cos ,OP OA θθ== 即 4cos ρθ=.因为P 在线段OM 上,且AP OM ⊥,故θ的取值范围是,42ππ??????

.所以,P 点轨迹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42ρθθπ??=∈????π.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熟记公式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5. 【2018年理数全国卷II 】设函数.

(1)当

时,求不等式

的解集;(2)若

,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析】(1)当时,可得的解集为.

(2)等价于.而,且当时等号成立.

等价于

.由

可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一、考向分析:

二、考向讲解

考查内容

解 题 技 巧

(1)在将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求极角θ时,易忽视判断点所在的象限(即角θ的终边的位置). (2)在极坐标系下,点的极坐标不惟一性易忽视.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坐标系 参数方程

直角坐标系 圆的参数方程

椭圆的参

数方程

极坐标系 直线的参 数方程 不等式选讲

绝对值不等式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

绝对值不等 式的解法

比较法

综合法 分析法 绝对值三 角不等式

柯西不 等式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注意极坐标(ρ,θ)(ρ,θ+2kπ),(-ρ,π+θ+2kπ)(k∈Z)表示同一点的坐标.

(3)确定极坐标方程时要注意极坐标系的四要素:极点、极轴、长度单位、角度单位及其正方向,四者缺一不可.

(4)研究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往往要与直角坐标方程进行相互转化.当条件涉及“角度”和“到定点距离”时,引入极坐标系将会给问题的解决带来很大的方便.

(5)已知直线l经过点M0(x0,y0),倾斜角为α,点M(x,y)为l上任意一点,则直线l的参

数方程为

??

?

??x=x0+t cosα,

y=y0+t sinα

(t为参数)。

a.若M1,M2是直线l上的两个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t2,则|M0M1

||M0M2

|=|t1t2|,|M1M2

|=|t2-t1|=t2+t12-4t1t2。

b.若线段M1M2的中点为M3,点M1,M2,M3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t2,t3,则t3=

t1+t2

2。c.若直线l上的线段M1M2的中点为M0(x0,y0),则t1+t2=0,t1t2<0。

提醒:在使用直线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时,要注意参数前面的系数应该是该直线倾斜角的正

余弦值,否则参数不具备该几何含义。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1.绝对值不等式的求解方法

(1)|ax+b|≤c,|ax+b|≥c(c>0)型不等式的解法:|ax+b|≤c?-c≤ax+b≤c,

|ax+b|≥c?ax+b≥c或ax+b≤-c,然后根据a,b的取值求解即可.

(2)|x-a|+|x-b|≥c(c>0)和|x-a|+|x-b|≤c(c>0)型不等式的解法:

①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体现数形结合思想;

②利用“零点分段法”求解,体现分类讨论思想.

a.令每个绝对值符号的代数式为零,并求出相应的根;

b.将这些根按从小到大排列,把实数集分为若干个区间;

c.由所分区间去掉绝对值符号得若干个不等式,解这些不等式,求出解集;

d.取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并集就是原不等式的解集.

③通过构建函数,利用函数图象求解,体现函数与方程思想.

2.解决绝对值不等式的参数范围问题常用以下两种方法:

(1)将参数分类讨论,将其转化为分段函数解决;

(2)借助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先求出含参数的绝对值表达式的最值或取值范围,再根据题目要

求,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 由于|x -a|+|x -b|与|x -a|-|x -b|分别表示数轴上与x 对应的点到a ,b 对应的点的距离之和与距离之差,因此对形如|x -a|+|x -b|≤c(c >0)或|x -a|-|x -b|≥c(c >0)的不等式,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更直观. (3)应熟记以下转化:f(x)>a 恒成立?f(x)min

>a;f(x)

max

a 有解

?f(x)

max >a;f(x)

min

a 无解?f(x)

max

≤a;f(x)

min

≥a.

3.绝对值不等式的综合应用

a .研究含有绝对值的函数问题时,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分类讨论去掉绝对值符号,将原函数转化为分段函数,然后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这是常用的思想方法.

b .f(x)<a 恒成立?f(x)max <a. f(x)>a 恒成立?f(x)min >a.

4.利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时,应注意对已证不等式的使用,常用的不等式有: (1)a 2≥0;(2)|a|≥0;

(3)a 2+b 2≥2ab ;它的变形形式又有(a +b)2≥4ab ,

a 2+

b 22≥????a +b 22

等;

(4)a +b 2≥ab (a≥0,b≥0),它的变形形式又有a +1a ≥2(a>0),b a +a

b ≥2(ab>0),

b a +a

b

≤-2(ab<0)等. 5.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注意事项: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时,不要把“逆求”错误地作为“逆推”,分析法的过程仅需要寻求充分条件即可,而不是充要条件,也就是说,分析法的思维是逆向思维,因此在证题时,应正确使用“要证”、“只需证”这样的连接“关键词”. 6、证明绝对值不等式||a|-|b||≤|a±b|≤|a|+|b|.主要的三种方法: (1)利用绝对值的定义去掉绝对值符号,转化为普通不等式再证明. (2)利用三角不等式||a|-|b||≤|a±b|≤|a|+|b|进行证明. (3)转化为函数问题,数形结合进行证明.

7、当x 的系数相等或相反时,可以利用绝对值不等式求解析式形如()f x x a x b =+++的函数的最小值,以及解析式形如()f x x a x b =+-+的函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否则去绝对号,利用分段函数的图象求最值.利用柯西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其公式的特征,以出现定值为目标.

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证明:

【例】已知0a >,0b >,33

2a b +=, 证明:(1)5

5

()()4a b a b ++≥;(2)2a b +≤.

【解析】(1)5

5

6

5

5

6

()()a b a b a ab a b b ++=+++3

32

33

4

4

()2()a b a b ab a b =+-++

2224()ab a b =+-4≥

(2)∵3

3

2

2

3

()33a b a a b ab b +=+++23()ab a b =++23()2()4a b a b +++≤3

3()24

a b +=+, 所以3

()8a b +≤,因此2a b +≤.

【例】已知a ,b ,c ,d 为实数,且224a b +=,22

16c d +=,证明:8ac bd +≤. 【解析】证明:由柯西不等式可得:2

2

2

2

2

()()()ac bd a b c d +++≤, 因为2

2

2

2

4,16,a b c d +=+=所以2()64ac bd +≤,因此8ac bd +≤. 【例】设,,a b c 均为正数,且1a b c ++=,证明:

(Ⅰ)1

3

ab bc ca ++≤;(Ⅱ)2221a b c b c a ++≥ 【解析】(Ⅰ)2

2

2

2

2

2

2,2,2a b ab b c bc c a ca +≥+≥+≥得222

a b c ab bc ca ++≥++

由题设得()2

1a b c ++=,即2

2

2

2221a b c ab bc ca +++++=.

所以()31ab bc ca ++≤,即13

ab bc ca ++≤

(Ⅱ)∵2222,2,2a b c b a c b a c b c a +≥+≥+≥, ∴222

()2()a b c a b c a b c b c a +++++≥++ 即222a b c a b c b c a ++≥++,∴222

1a b c b c a

++≥ 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例】设x ∈R ,解不等式||+|2 1|>2x x -. 【答案】1

{|1}3

x x x <->或.

【解析】当x <0时,原不等式可化为122x x -+->,解得x <13

-; 当0≤x ≤1

2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 +1–2x >2,即x <–1,无解; 当x >

1

2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 +2x –1>2,解得x >1. 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

{|1}3

x x x <->或.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和推理论证能力. 考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例】已知函数f (x )=|x +1|-|x -2|。 (1)求不等式f (x )≥1的解集。

(2)若不等式f (x )≥x 2-x +m 的解集非空,求m 的取值范围。 【解析】 (1)f (x )=????

?

-3, x <-1,2x -1, -1≤x ≤2,

3, x >2。

当x <-1时,f (x )≥1无解;

当-1≤x ≤2时,由f (x )≥1得,2x -1≥1,解得1≤x ≤2, 当x >2时,由f (x )≥1解得x >2。 所以f (x )≥1的解集为{x |x ≥1}。

(2)法一:原不等式等价于存在x ∈R ,使f (x )-x 2+x ≥m 成立,即[f (x )-x 2+x ]max ≥m , 设g (x )=f (x )-x 2

+x ,由(1)知g (x )=?????

-x 2+x -3,x <-1-x 2+3x -1,-1≤x ≤2

-x 2+x +3,x >2

当x <-1时,g (x )=-x 2+x -3开口向下,对称轴为x =-12×-1=1

2>-1。

所以g (x )

当-1≤x ≤2时,g (x )=-x 2+3x -1开口向下,对称轴x =-32×-1=3

2∈[-1,2],所以g (x )≤g ????32=54; 当x >2时,g (x )=-x 2+x +3,开口向下,对称轴为x =-12×-1=12<2,所以g (x )

综上所述g (x )max =g ????32=54, 所以54≥m ,即m 的取值范围是????-∞,54。 法二:由f (x )≥x 2-x +m 得m ≤|x +1|-|x -2|-x 2+x 。

而|x +1|-|x -2|-x 2+x ≤|x |+1+|x |-2-x 2+|x |=-?

???|x |-322+54≤5

4,

当且仅当x =32时,|x +1|-|x -2|-x 2+x =5

4。故m 的取值范围是????-∞,54。 【例】已知函数()()1,2f x x g x t x =-=-. (1)解关于x 的不等式()21f x x >+.

(2)若不等式()()f x g x ≥对任意的x R ∈恒成立,求t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0}x x < (2) 1t ≤

【解析】(1)由()()1,21f x x f x x =->+,得121x x ->+, 当1x ≥时, 121x x ->+,解得2x <-(舍去), 当1x <时, 121x x ->+,解得0x <,所以0x <, 综上,不等式的解集为{|0}x x <.

(2)由()()f x g x ≥,得12x t x -≥-,下面分四种情形讨论: 当0x =时,不等式恒成立t R ∈;

当0x <时,不等式化简整理得()13t x -≤,即3

1t x -≥恒成立,则10t -≥,所以1t ≤; 当01x <<时,不等式化简整理得()13t x -≤,即3

1t x -≤恒成立,则13t -≤,所以2t ≤;

当1x ≥时,不等式化简整理得()11t x -≤,即1

1t x

-≤恒成立,则10t -≤,所以1t ≤;

综上1t ≤. 考查柯西不等式:

【例】已知x ,y ,z 均为实数,若x +y +z =1,求证:3x +1+3y +2+3z +3≤33。 证明:因为(3x +1+3y +2+3z +3)2≤(12+12+12)(3x +1+3y +2+3z +3)=27。 所以3x +1+3y +2+3z +3≤33。当且仅当x =23,y =1

3,z =0时取等号。

【例】已知a ,b ,c ,d 为实数,且a 2+b 2=4,c 2+d 2=16,证明:ac +bd ≤8。 证明:由柯西不等式可得(ac +bd )2≤(a 2+b 2)(c 2+d 2),因为a 2+b 2=4,c 2+d 2=16, 所以(ac +bd )2≤64,因此ac +bd ≤8。

【例】已知|x +2|+|6-x |≥k 恒成立,求实数k 的最大值。

【解析】因为|x +2|+|6-x |≥k 恒成立,设g (x )=|x +2|+|6-x |,则g (x )min ≥k 。 又|x +2|+|6-x |≥|(x +2)+(6-x )|=8,当且仅当-2≤x ≤6时,g (x )min =8,

所以k ≤8,即实数k 的最大值为8。 考查最值问题:

【例】设函数()|21||1|f x x x =++-.

(1)画出()y f x =的图像;(2)当[0,)x ∈+∞时,()f x ax b +≤,求a b +的最小值.

【解析】(1)1

3,,21()2,1,23, 1.x x f x x x x x ?

-<-??

?

=+-

???

≤≥

()y f x =的图像如图所示.

(2)由(1)知,()y f x =的图像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且各部分所在直线斜率的最大值为3,故当且仅当

3a ≥且2b ≥时,()f x ax b +≤在[0,)+∞成立,因此a b +的最小值为5.

【例】若x ,y ,z 为实数,且226x y z ++=,求2

2

2

x y z ++的最小值. 【解析】由柯西不等式,得2222222()(122)(22)x y z x y z ++++++≥.

因为22=6x y z ++,所以2224x y z ++≥, 当且仅当

122x y z ==时,不等式取等号,此时244

333

x y z ===,,,所以222x y z ++的最小值为4. 考查参数范围问题:

【例】已知函数2

()4f x x ax =-++,()|1||1|g x x x =++-. (1)当1a =时,求不等式()()f x g x ≥的解集;

(2)若不等式()()f x g x ≥的解集包含[1,1]-,求a 的取值范围.

【解析】(1)当1a =时,不等式()()f x g x ≥等价于2

|1||1|40x x x x -+++--≤.① 当1x <-时,①式化为2340x x --≤,无解;

当11x -≤≤时,①式化为220x x --≤,从而11x -≤≤; 当1x >时,①式化为240x x +-≤

,从而112

x -+<≤

. 所以()()f x g x ≥

的解集为{|1x x -<. (2)当[1,1]x ∈-时,()2g x =.所以()()f x g x ≥的解集包含[1,1]-,

等价于当[1,1]x ∈-时()2f x ≥.又()f x 在[1,1]-的最小值必为(1)f -与(1)f 之一, 所以(1)2f -≥且(1)2f ≥,得11a -≤≤.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1,1]- 【例】已知函数()|1||2|f x x x =+--. (1)求不等式()1f x ≥的解集;

(2)若不等式2

()f x x x m -+≥的解集非空,求m 的取值范围.

【解析】(1)3,

1()21,123,2x f x x x x -<-??

=--??>?

≤≤,

当1x <-时,()f x 1≥无解;

当x -12≤≤时,由()f x 1≥得,x -211≥,解得x 12≤≤ 当>2x 时,由()f x 1≥解得>2x .

所以()f x 1≥的解集为{}

x x 1≥.

(2)由()f x x x m -+2≥得m x x x x +---+212≤,而

x x x x x x x x +---+--+2212+1+2≤x ?

? ??

?2

355=--+244≤

且当32x =

时,2

512=4x x x x +---+.故m 的取值范围为5-,4??∞ ??

?.

考查极坐标方程:

【例】【四川省绵阳市2020届高三诊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是(θ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

(1)求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 (2)设直线θ=与直线l 交于点M ,与曲线C 交于P ,Q 两点,已知|OM |?|OP |?|OQ )=

10,求t 的值. 【答案】(1)

;(2)

.

【解析】(1)由曲线C 的参数方程,可得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

. ∵

故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

(2)将

代入

中,得

,则

∴ |OM |=.将代入中,得.

设点P 的极径为,点Q 的极径为,则. 所以|OP ||OQ |=5.又|OM ||OP ||OQ |=10,则

5

=10.∴ t =

【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1C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4ρθ=.

(1)M 为曲线1C 上的动点,点P 在线段OM 上,且满足||||16OM OP ?=,求点P 的轨迹2C 的极坐标方程; (2)设点A 的极坐标为(2,

)3

π

,点B 在曲线2C 上,求OAB △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2

2240x y x -+=≠;(2) 2

3+. 【解析】

(2)设点B 的极坐标为()(),0B B ραρ>,由题设知2,4cos B OA ρα==,于是OAB △面积

1

sin 2

4cos sin 332sin 23223B S OA AOB ρπααπα=

??∠?

?=?- ?

?

??

?=- ???≤。

当12

π

α=-

时,S 取得最大值23+.所以OAB △面积的最大值为23+.

考查参数方程:

【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3cos ,

sin ,x y θθ=??=?(θ为参数),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

4,

1,x a t t y t =+??

=-?

(为参数). (1)若a=?1,求C 与l 的交点坐标;(2)若C 上的点到l 17 a.

(2)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440x y a +--=,故C 上的点(3cos ,sin )θθ到l 的距离为

17

d =

当4a ≥-时,d 171717=8a =; 当4a <-时,d 171717

=16a =-. 综上,8a =或16a =-.

考查参数方程与极坐标互化:

【例】【河南省开封市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1x t

y t ==+??

?

(t 为

参数),曲线C 的参数方程是22cos 2sin x y ?

?=+??=?

(?为参数),以O 为极点,x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

坐标系.

(1)求直线l 和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 (2)已知射线1OP θα=:(其中π02α<<

)与曲线C 交于O P ,两点,射线2π

2

OQ θα=+:与直线l

交于Q 点,若OPQ ?的面积为1,求α的值和弦长OP . 【答案】(1)cos sin 10ρθρθ-+=,4cos ρθ=;(2

)π4

OP α=

=, 【解析】(1)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10x y -+=,极坐标方程为cos sin 10ρθρθ-+=,

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

22

24x y -+=(),极坐标方程为4cos ρθ=. (2)依题意,∵π

02

α∈(,)

,∴4cos OP α=,1

ππ

sin cos 22

OQ αα=+-+()()

1

sin cos αα

=

+,

12cos 12cos sin OPQ S OP OQ ααα=

==+△,∴πtan 102αα=∈,(,)

,∴π

4

OP α==,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恒等变变换,参数方程直角坐标方程和极坐标方程之间的转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化能力,属于基础题型.

【例】将圆2

2

1x y +=上每个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4倍,纵坐标变为原来的3倍,得曲线C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x 轴的非负轴分别交于,A B 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

sin 4πρθ??

+

= ??

?

l 在直角坐标系中与,x 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 (1)写出曲线C 的参数方程,直线l 的普通方程;

(2)问在曲线C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ABP V 的面积3ABP S =V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4{

3x cos y sin ααα==为参数, 60x y +-=.(2)点P 的坐标为169,55??

???

.

【解析】(1)曲线 22

:

1169

x y C +=,故曲线 C 的参数方程为4{ 3x cos y sin αα== (α为参数) 直线 l 的普通方程为: 60x y +-=.

(2)设曲线 C 上点 ()4cos ,3sin P αα,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则

d

=

=

,又AB =,

12

623

2

ABP

S≥??=

V

,当()

sin1

α?

+

=时取等号,即

34

sin,cos

55

αα

==,

此时

169

,

55

P

??

?

??

,故在曲线C上存在点P,使得ABP

?的面积3

ABP

S=

V

,点P的坐标为

169

,

55

??

?

??

.

【例】已知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

?

?

?

=

-

=

t

y

t

x

3

3

,(t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

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0

3

cos

4

2=

+

ρ

ρ.

(Ⅰ)求直线l的普通方程和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设点P是曲线C上的一个动点,求它到直线l的距离d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0

3

3

3=

+

-y

x,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1

)2

(2

2=

+

-y

x;(Ⅱ)

5353

[1,1]

-+

【解析】(Ⅰ)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0

3

3

3=

+

-y

x;

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1

)2

(2

2=

+

-y

x

(Ⅱ)设点)

sin

,

cos

2(θ

θ

+

P)

(R

θ,则

2

|3

5

)

6

cos(

2|

2

|3

3

sin

)

cos

2(3

|

+

+

=

+

-

+

=

π

θ

θ

θ

d

所以d的取值范围是

5353

[1,1]

-+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在解决有关绝对值不等式的问题时,充分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解决问题能有效避免分类讨

论不全面的问题。若用零点分段法求解,要掌握分类讨论的标准,做到不重不漏。

【例】解不等式|2x-1|+|2x+1|≤6。

【解析】法一:当x>

1

2时,原不等式转化为4x≤6?

1

2

3

2;

当-

1

2

≤x≤

1

2时,原不等式转化为2≤6,恒成立;

当x<-

1

2时,原不等式转化为-4x≤6?-

3

2

≤x<-

1

2。

综上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x |-32≤x ≤32。

法二:原不等式可化为|x -12+|x +12≤3,其几何意义为数轴上到12,-1

2两点的距离之和不超过3的点的集合,

数形结合知,当x =32或x =-32时,到12,-12两点的距离之和恰好为3,故当-32≤x ≤3

2时,满足题意,

则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x |-32≤x ≤32。

【例】已知函数()25f x x a x =-+,其中实数0a >. (1)当3a =时,求不等式()51f x x ≥+的解集; (2)若不等式()0f x ≤的解集为{|1}x x ≤-,求a 的值.

【答案】(1)不等式()51f x x ≥+的解集为{|12}x x x ≤≥或;(2)3a =

【解析】(1)当3a =时,()51f x x ≥+可化为231x -≥,由此可得1x ≤或2x ≥, 故不等式()51f x x ≥+的解集为{|12}x x x ≤≥或; (2)法一:(从去绝对值的角度考虑)由

()0

f x ≤,得

25x a x

-≤-,

此不等式化等价于2

250a x x a x ?≥???-+≤?或()2250a x x a x ?

??--+≤?,解得27a x a x ?≥????≤??

或23a

x a

x ?

, 因为0a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a

x x ≤-,由题设可得13

a

-=-,故3a =. 法二:(从等价转化角度考虑)

由()0f x ≤,得25x a x -≤-,此不等式化等价于525x x a x ≤-≤-,

即为不等式组5225x x a x a x ≤-??-≤-?,解得3

7a x a x ?≤-????≤??

,因为0a >,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a x x ≤-,由题设可得13

a

-

=-,故3a =. 法三:(从不等式与方程的关系角度突破)因为{|1}x x ≤-是不等式()0f x ≤的解集, 所以1x =-是方程()0f x =的根,把1x =-代入250x a x -+=得37a a ==-或,

因为0a >,所以3a =.

点评: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时,若两个绝对值中x 的系数为1(或可化为1),可选用几何法或图象法求解较为简洁。若x 的系数不全为1,则选用零点分段讨论法求解,同时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高考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基础精心整理)教师版

第7讲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教师版 ) 【基础知识】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设点(,)P x y 在变换?://,(0) ,(0) x x y y λλμμ?=>??=>??的作用下对应到点 ///(,)P x y ,则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二.极坐标知识点 1.极坐标系的概念: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 ,从O 引一条射线Ox ,选定一个单位长度以及计算角度的正 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O 点叫做极点,射线Ox 叫做极轴. ①极点;②极轴;③长度单位;④角度单位和它的正方向,构成了极坐 标系的四要素,缺一不可. 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三.参数方程知识点 1.参数方程的概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曲线C 上的点满足,该方程叫曲 线C 的参数方程,变量t 是参变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 2.曲线的参数方程 (1)圆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 (2)椭圆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 (3)抛物线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 (4)经过点,倾斜角为的直线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为参数). 注意:t 的几何意义 3.在建立曲线的参数方程时,要注明参数及参数的取值范围。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 规律方法指导: 1.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需要根据其结构特征,选取适当的消参方法. 常见的消参方法有: (,)P x y () () x f t y f t =?? =?2 2 2 )()(r b y a x =-+-)(.sin , cos 为参数θθθ? ??+=+=r b y r a x 122 22=+b y a x )0(>>b a )(. sin ,cos 为参数??????==b y a x px y 22 =)(.2, 22为参数t pt y pt x ? ? ?==),(o o O y x M αl ? ? ?+=+=.sin , cos o o ααt y y t x x t y x , ) 0(n t , sin , cos , 222≠===+=x x y a y x y x θθρθρρ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教学案( 4 )

高二数学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教学案( 4 ) 常见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一、课前自主预习 1.将下列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⑴5=ρ, ⑵sin 2ρθ=, ⑶πθ4 3 =, 2.写出下列特殊图形的直线方程 图3 图1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 图4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特殊图形圆的极坐标方程 . 图3 图2 图1 O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 图4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直线过点00(,)M ρθ,且极轴到此直线的角为α,则它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 若圆心为00(,)M ρθ,半径为r 的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合作探究 例1:按下列条件写出它的极坐标方程: ⑴求过极点,倾角为π/4的射线的极坐标方程.⑵求过极点, 倾角为π/4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⑶求过极点及??? ??6, 6πA 的直线方程.⑷求过点?? ? ??6,6πA 平行于极轴的直线⑸求过点?? ? ??6,6πA 且倾斜角为32π的直线方程.. 例2、:按下列条件写出圆的极坐标方程: (1)以()0,3A 为圆心,且过极点的圆(2)以?? ? ??2, 8πB 为圆心,且过极点的圆 (3)以极点O 与点()0,4-C 连接的线段为直径的圆(4)圆心在极轴上,且过极点与点??? ? ? 6,32πD 的圆 例3、自极点O 作射线与直线4=θρsos 相交于点M,在OM 上取一点P,使得OM ·OP=12,求点P 的轨迹方程.

人教版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无理方程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无理方程知识点复习 一、选择题 1.方程20x x -=的解是___________。 【答案】x=0或x=4 【解析】 【分析】 将原式两边开方再求解即可. 【详解】 移项得2x x =,两边平方得24x x =,解得x=0或x=4,检验知x=0或x=4.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无理方程,利用平方将方程转化整式方程. 2.方程 的解为 . 【答案】3. 【解析】 首先把方程两边分别平方,然后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出x 的值. 解:两边平方得:2x+3=x 2 ∴x 2﹣2x ﹣3=0, 解方程得:x 1=3,x 2=﹣1, 检验:当x 1=3时,方程的左边=右边,所以x 1=3为原方程的解, 当x 2=﹣1时,原方程的左边≠右边,所以x 2=﹣1不是原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3. 3.方程2 =x ﹣6的根是______. 【答案】x=12. 【解析】 两边平方,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进一步利用x ﹣3≥0验证得出答案即可. 解:2=x ﹣6 4(x ﹣3)=x 2﹣12x+36 整理得x 2﹣16x+48=0 解得:x 1=4,x 2=12 代入x ﹣3>0,当x=4时,等式右边为负数,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12. 故答案为:x=12. 4.方程1x -______. 【答案】1x = 【解析】

【分析】 两边平方解答即可. 【详解】 原方程可化为:(x-1)2=1-x, 解得:x1=0,x2=1, 经检验,x=0不是原方程的解, x=1是原方程的解 x=. 故答案为1 【点睛】 此题考查无理方程的解法,关键是把两边平方解答,要注意解答后一定要检验. 5.0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x=2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3-x=0或2-x=0,再结合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 =, ∴x=3或x=2, 检验:当x=3时,2-x<0x=3舍去, ∴x=2, 故答案为x=2.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无理方程,熟练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6.x =-的解________ x=- 【答案】2 【解析】 【分析】 两边平方后解此无理方程可得. 【详解】 解:两边同时平方可得:2-x=x2, 解得:x1=-2,x2=1, 检验得x2=1不是方程的根, a=-, 故1 a=- 故答案为1 【点睛】

人教版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若a b +=1ab =,则33a b ab -的值为( ) A .± B . C .±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将原式进行变形,3322 ()()()a b ab ab a b ab a b a b -=-=+-,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 变形22()()4a b a b ab -=+-求得a-b 的值,从而求解. 【详解】 解:∵3322 ()()()a b ab ab a b ab a b a b -=-=+- ∴33)a b b ab a =-- 又∵22()()4a b a b ab -=+- ∴22()414a b -=-?= ∴2a b -=± ∴33(2)a b ab =±=±-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因式分解及完全平方公式的灵活应用,掌握公式结构灵活变形是解题关键. 2.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为( ). A .()x a b ax bx -=- B .()()222111x y x x y -+=-++ C .()()2111x x x -=+- D .()ax bx c x a b c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作答.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详解】 解:A 、是整式的乘法运算,故选项错误; B 、右边不是积的形式,故选项错误; C 、x 2-1=(x+1)(x-1),正确; D 、等式不成立,故选项错误. 故选:C . 【点睛】 熟练地掌握因式分解的定义,明确因式分解的结果应是整式的积的形式.

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大题(详解)

参数方程极坐标系 解答题 1.已知曲线C:+=1,直线l:(t为参数) (Ⅰ)写出曲线C的参数方程,直线l的普通方程. (Ⅱ)过曲线C上任意一点P作与l夹角为30°的直线,交l于点A,求|P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1 , , 的距离为 则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2.已知极坐标系的极点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处,极轴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 ,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 (I)写出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求曲线C上的点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大值. 的极坐标方程为: cos=

∴ y+1=0 ( d= 的距离的最大值. 3.已知曲线C1:(t为参数),C2:(θ为参数). (1)化C1,C2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 (2)若C1上的点P对应的参数为t=,Q为C2上的动点,求PQ中点M到直线C3:(t为参数)距离的最小值. :(化为普通方程得:+ t=代入到曲线 sin =,),﹣

4.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 ,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直线l和圆C交于A,B两点,P是圆C 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 (Ⅰ)求圆心的极坐标; (Ⅱ)求△PAB面积的最大值. 的极坐标方程为,把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出. 的极坐标方程为,化为= 把 ∴圆心极坐标为; (t , = 距离的最大值为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求椭圆上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曲线25()12x t t y t =-+?? =-?为参数与坐标轴的交点是( ). A .21(0,)(,0)5 2 、 B .11(0,)(,0)5 2 、 C .(0,4)(8,0)-、 D .5(0,)(8,0)9 、 2.把方程1xy =化为以t 参数的参数方程是( ). A .1 21 2x t y t -?=???=? B .sin 1sin x t y t =???=?? C .cos 1cos x t y t =???=?? D .tan 1tan x t y t =???=?? 3.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12()23x t t y t =+?? =-?为参数,则直线的斜率为( ). A . 23 B .23- C .32 D .32 - 4.点(1,2)在圆18cos 8sin x y θ θ=-+??=? 的( ). A .内部 B .外部 C .圆上 D .与θ的值有关 5.参数方程为1()2 x t t t y ?=+? ??=?为参数表示的曲线是( ). A .一条直线 B .两条直线 C .一条射线 D .两条射线 6.两圆???+=+-=θθsin 24cos 23y x 与? ??==θθ sin 3cos 3y x 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相离 D .内含 7 .与参数方程为)x t y ?=?? =??为参数等价的普通方程为( ). A .22 14 y x + = B .22 1(01)4y x x +=≤≤ C .22 1(02)4y x y +=≤≤ D .22 1(01,02)4 y x x y +=≤≤≤≤

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专项训练

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组232x a x a >+??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2 B .a >2 C .a≥2 D .a≤2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不等式组无解,利用不等式组取解集的方法确定出a 的范围即可. 【详解】 ∵不等式组232x a x a +?? -?><无解,∴a +2≥3a ﹣2,解得:a ≤2.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熟练掌握不等式组取解集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若a b <,则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 A .22a b < B .22a b +<+ C .1122a b < D .22a b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解答. 【详解】 ∵a b <,∴22a b <,故A 正确; ∵a b <,∴22a b +<+,故B 正确; ∵a b <,∴1122 a b <,故C 正确; ∵a b <,∴2-a>2-b ,故D 错误,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不等式的性质,熟记性质定理并运用解题是关键. 3.小明要从甲地到乙地,两地相距1.8千米.已知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90米/分,跑步的平均速度为210米/分,若他要在不超过15分钟的时间内从甲地到达乙地,至少需要跑步多少分钟?设他需要跑步x 分钟,则列出的不等式为( ) A .210x +90(15﹣x )≥1.8 B .90x +210(15﹣x )≤1800 C .210x +90(15﹣x )≥1800 D .90x +210(15﹣x )≤1.8

最新初中数学数据分析易错题汇编

最新初中数学数据分析易错题汇编 一、选择题 1.郑州某中学在备考2018河南中考体育的过程中抽取该校九年级20名男生进行立定跳远测试,以便知道下一阶段的体育训练,成绩如下所示: 成绩(单位:米) 2.10 2.20 2.25 2.30 2.35 2.40 2.45 2.50人数23245211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是 5 B.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是 2.30 C.这些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是 2.25 D.这些运动员成绩的方差是 0.072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方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公式和定义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由表格中数据可得: A、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是2.35,错误; B、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是2.30,正确; C、这些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是 2.30,错误; D、这些运动员成绩的方差不是0.0725,错误; 故选B. 【点睛】 考查了方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熟练掌握定义和计算公式是本题的关键,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 2.某射击运动员在训练中射击了10次,成绩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众数是8 B.中位数是8 C.平均数是8.2 D.方差是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图形数出各环数出现的次数,在进行计算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 【详解】 根据图表可得10环的2次,9环的2次,8环的3次,7环的2次,6环的1次.所以可得 众数是8,中位数是8,平均数是102+92+83+72+61 =8.2 10 ????? 方差是 22222 2(108.2)2(98.2)3(88.2)2(78.2)(68.2) 1.56 10 ?-+?-+?-+?-+- =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统计的基本知识,关键在于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的概念.特别是方差的公式. 3.有甲、乙两种糖果,原价分别为每千克a元和b元.根据调查,将两种糖果按甲种糖果x千克与乙种糖果y千克的比例混合,取得了较好的销售效果.现在糖果价格有了调整:甲种糖果单价下降15%,乙种糖果单价上涨20%,但按原比例混合的糖果单价恰好不 变,则x y 等于() A.3 4 a b B. 4 3 a b C. 3 4 b a D. 4 3 b a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表示出价格变化前后两种糖果的平均价格,进而得出等式求出即可.【详解】 解:∵甲、乙两种糖果,原价分别为每千克a元和b元, 两种糖果按甲种糖果x千克与乙种糖果y千克的比例混合, ∴两种糖果的平均价格为:ax by x y + + , ∵甲种糖果单价下降15%,乙种糖果单价上涨20%, ∴两种糖果的平均价格为: 1520 (1)(1) 100100 a x b y x y -?++ + , ∵按原比例混合的糖果单价恰好不变,

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2 2 坐 标 系 与 参 数 方 程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 平面直角坐标系 (1)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可以建 立一一对应关系 (2) 平面直角坐标系: ①定义: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②数轴的正方向: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 ③坐标轴水平的数轴叫做 x 轴或横坐标轴,竖直的数轴叫做 y 轴或纵坐标轴,x 轴或 y 轴统称为坐标轴 ④坐标原点:它们的公共原点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⑤对应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x ,y)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3) 距离公式与中点坐标公式: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 1(x 1,y 1),P 2(x 2,y 2),线段 P 1P 2 的中点为P ①两点间的距离公式|P 1P 2|= ??x =x 1+x 2 ②中点P 的坐标公式? y +y ??y = 1 2 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 ?x′=λx (λ>0) 设点P(x ,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 φ:? ?y′=μy (μ>0) 的作用下,点 P(x ,y)对应到点 P′(x′,y′),称φ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二、极坐标系 1. 定义: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 ,叫做极点;自极点O 引一条射线Ox 叫做极轴;再选定一 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 (x 1-x 2)2+(y 1-y 2)2

极坐标参数方程高考练习含答案非常好的练习题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高考精练(经典39题) 1.在极坐标系中,以点(2,)2C π为圆心,半径为3的圆C 与直线:()3 l R πθρ=∈交于,A B 两点.(1)求圆C 及直线l 的普通方程.(2)求弦长AB . 2.在极坐标系中,曲线2:sin 2cos L ρθθ=,过点A (5,α)(α为锐角且3tan 4α= )作平行于()4R π θρ=∈的直线l ,且l 与曲线L 分别交于B ,C 两点. (Ⅰ)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取与极坐标相同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 系,写出曲线L 和直线l 的普通方程;(Ⅱ)求|BC|的长. 3.在极坐标系中,点M 坐标是)2,3(π,曲线C 的方程为)4 sin(22πθρ+=;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斜率是1-的直线l 经过点M . (1)写出直线l 的参数方程和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求证直线l 和曲线C 相交于两点A 、B ,并求||||MB MA ?的值. 4.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242222是参数t t y t x ???????+==,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2π θρ+=. (1)求圆心C 的直角坐标;(2)由直线l 上的点向圆C 引切线,求切线长的最小值. 5.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t t y t a x ,3???=+=.在极坐标系(与直角 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中,圆C 的方 程为θρcos 4=.

(Ⅰ)求圆C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 (Ⅱ)若圆C 与直线l 相切,求实数a 的值. 6.在极坐标系中,O 为极点,已知圆C 的圆心为(2,)3π ,半径r=1,P 在圆C 上运动。 (I )求圆C 的极坐标方程;(II )在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极 点O 为原点,以极轴为x 轴正半轴)中,若Q 为线段OP 的中点,求点Q 轨迹的直角坐标方 程。 7.在极坐标系中,极点为坐标原点O ,已知圆C 的圆心坐标为 )4,2(C π,半径为2,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22)4sin(=θ+πρ.(1)求圆C 的极坐标方程;(2)若圆C 和直线l 相交 于A ,B 两点,求线段AB 的长. 8.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曲线???==ααsin cos 4y x (α为参数)上的每一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 为原来的一半,然后整个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最后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 得到曲线1C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的极坐标中的曲线2C 的方 程为θρsin 4=,求1C 和2C 公共弦的长度. 9.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是θρcos 4=,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 ????=+-=. 21, 233t y t x (t 为参数)。求极点在直线l 上的射影点P 的极坐标;若M 、N 分别为曲线C 、直线l 上的动点,求MN 的最小值。

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一次方程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一次方程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有一下式子:①0x =;②325+=;③14x =;④29x =;⑤23=x x ;⑥34x -;⑦2(1)2x +=;⑧20x y +=.其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我们将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整式方程称之为一元一次方程,据此进一步判断即可. 【详解】 ①0x =,满足定义,是一元一次方程; ②325+=,未含有未知数,故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③14x =,分母含有未知数,不是整式方程,故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④29x =,未知数次数为2,故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⑤23=x x ,满足定义,故是一元一次方程; ⑥34x -,不是等式,故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⑦2(1)2x +=,满足定义,故是一元一次方程; ⑧20x y +=,含有两个未知数,故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综上所述,一共有3个一元一次方程,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判断,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2.方程2﹣24736 x x --=-去分母得( ) A .2﹣2(2x ﹣4)=﹣(x ﹣7) B .12﹣2(2x ﹣4)=﹣x ﹣7 C .12﹣2(2x ﹣4)=﹣(x ﹣7)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两边同时乘以6即可得解. 【详解】 解方程:247236 x x --- =- 去分母得:122(24)(7)x x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去分母,两边乘以同一个数时要注意整数也要乘以这个数. 3.某书店推出一种优惠卡,每张卡售价为50元,凭卡购书可享受8折优惠,小明同学到该书店购书,他先买购书卡再凭卡付款,结果省了10元。若此次小明不买卡直接购书,则他需要付款() A.380元B.360元C.340元D.300元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的关键描述:“先买优惠卡再凭卡付款,结果节省了10元”,设出未知数,根据题中的关键描述语列出方程求解. 【详解】 解:设小明同学不买卡直接购书需付款是x元, 则有:50+0.8x=x-10 解得:x=300 即:小明同学不凭卡购书要付款300元.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在于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 4.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设今年儿子的年龄为x岁,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4x-5=3(x-5) B.4x+5=3(x+5) C.3x+5=4(x+5) D.3x-5=4(x-5)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今年儿子的年龄为x岁,则今年父亲的年龄为3x岁,根据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 【详解】 设今年儿子的年龄为x岁,则今年父亲的年龄为3x岁,依题意,得: 3x﹣5=4(x﹣5).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代数式难题汇编及答案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代数式难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 A 、 B 表示两个不同的整式,则 A B 一定是分式 B .()2442a a a ÷= C .若将分式xy x y +中,x 、y 都扩大 3 倍,那么分式的值也扩大 3 倍 D .若35,34m n ==则253 2m n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分式的定义、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相除、分式的基本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 A. 若 A 、B 表示两个不同的整式,如果B 中含有字母,那么称 A B 是分式.故此选项错误. B. ()244844a a a a a ÷=÷=,故故此选项错误. C. 若将分式xy x y +中,x 、y 都扩大 3 倍,那么分式的值也扩大 3 倍,故此选项正确. D. 若35,34m n ==则()22253 332544 m n m n -=÷=÷=,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定义、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相除、分式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各定义、性质及运算法则是关键. 2.若2m =5,4n =3,则43n ﹣m 的值是( ) A .910 B .2725 C .2 D .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幂的乘方和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法则求解. 【详解】 ∵2m =5,4n =3,

∴43n﹣m= 3 4 4 n m = 3 2 (4) (2) n m = 3 2 3 5 = 27 25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幂的乘方和同底数幂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3.下列各运算中,计算正确的是( ) A.2a?3a=6a B.(3a2)3=27a6 C.a4÷a2=2a D.(a+b)2=a2+ab+b2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A、2a?3a=6a2,故此选项错误; B、(3a2)3=27a6,正确; C、a4÷a2=a2,故此选项错误; D、(a+b)2=a2+2ab+b2,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运算以及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完全平方公式、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等知识,正确化简各式是解题关键.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2+a3=a5B.a2?a3=a6C.(a2)3=a6D.(ab)2=ab2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A.a2与a3不是同类项,故A错误; B.原式=a5,故B错误; D.原式=a2b2,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 5.如果多项式4x4+ 4x2+A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A不可能是(). A.1 B.4 C.x6D.8x3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完全平方式的定义,逐一判断各个选项,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4x4+ 4x2+1=(2x+1)2, ∴A=1,不符合题意, ∵4x4+ 4x2+ 4不是完全平方式,

高考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知识点总结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这部分题目比较简单,考法固定,同学们一定要掌握住,高考不失分啊! 第一讲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2)平面直角坐标系: ①定义: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②数轴的正方向: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 ③坐标轴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坐标轴,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坐标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 ④坐标原点:它们的公共原点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⑤对应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x,y)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3)距离公式与中点坐标公式: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x1,y1),P2(x2,y2),线段P1P2的中点为P,填表:

二极坐标系 (1)定义: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叫做极点;自极点O 引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2)极坐标系的四个要素:①极点;②极轴;③长度单位;④角度单位及它的方向. (3)图示

2.极坐标 (1)极坐标的定义:设M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与点M 的距离|OM|叫做点M的极径,记为ρ;以极轴Ox为始边,射线OM为终边的角xOM叫做点M的极角,记为θ.有序数对(ρ,θ)叫做点M的极坐标,记作M(ρ,θ). (2)极坐标系中的点与它的极坐标的对应关系:在极坐标系中,极点O的极坐标是(0,θ),(θ∈R),若点M的极坐标是M(ρ,θ),则点M的极坐标也可写成M(ρ,θ+2kπ),(k∈Z). 若规定ρ>0,0≤θ<2π,则除极点外极坐标系内的点与有序数对(ρ,θ)之间才是一一对应关系. 3.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 如图所示,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作为极轴,且长度单位相同,设任意一点M的直角坐标与极坐标分别为(x,y),(ρ,θ).

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分类汇编及答案

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分类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21x x a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a ≤- B .3a <- C .3a > D .3a ≥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不等式组取解集的方法:大大小小找不到即可得到a 的范围. 【详解】 ∵关于x 的不等式组21x x a -? 无解, ∴a-1≥2, ∴a ≥3. 故选:D. 【点睛】 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 2.若x 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可得x+2≥0,再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 2x + ∴被开方数x+2为非负数, ∴x+2≥0, 解得:x≥-2. 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若关于x 的不等式6234 x x a x x +<+???+>??有且只有三个整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5<a ≤18 B .5<a ≤6 C .15≤a <18 D .15≤a ≤18 【答案】A 【解析】 【分析】 解不等式组,由有且只有三个整数解确定出a 的范围即可. 【详解】 解不等式组得:23x a x >???

初中数学三角形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0),B(0,3),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C,则点C的横坐标介于() A.0和1之间B.1和2之间C.2和3之间D.3和4之间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点A,B的坐标求出OA,OB的长度,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即可得出OC 的长,再比较无理数的大小确定点C的横坐标介于哪个区间. 【详解】 ∵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0,3), ∴OA=2,OB=3, 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AB22 = 2+313 ∴AC=AB13, ∴OC132, ∴点C132,0), <<, ∵3134 <<, ∴11322 即点C的横坐标介于1和2之间,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弧与x轴的交点问题,掌握勾股定理、无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 5cm 和 11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16cm B.21cm 或 27cm C.21cm D.27cm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两种情况讨论:当5是腰时或当11是腰时,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分析求解即可.

【详解】 解:当5是腰时,则5+5<11,不能组成三角形,应舍去; 当11是腰时,5+11>11,能组成三角形,则三角形的周长是5+11×2=27cm.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B.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和6,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 C.将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 D.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13 x m x -≤ ? ? +> ? 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1 m£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三角形外心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详解】 A. 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正确,是真命题; B.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和6,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或17,错误,是假命题; C. 将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正确,是真命题; D. 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13 x m x -≤ ? ? +> ? 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1 m£,正确,是真 命题;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三角形外心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4.如图,在ABC ?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AC的中垂线交BC于E, 20 DAE ∠=o,则BAC ∠的度数为( )

高中数学选修4_4_极坐标与参数方程_知识点与题型

选做题部分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一、极坐标系 1.极坐标系与点的极坐标 (1)极坐标系:如图4-4-1所示,在平面取一个定点O ,叫做极点,自极点O 引一条射线Ox ,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2)极坐标:平面上任一点M 的位置可以由线段OM 的长度ρ和从Ox 到OM 的角度θ来刻画,这两个数组成的有序数对(ρ,θ)称为点M 的极坐标.其中ρ称为点M 的极径,θ称为点M 的极角. 2点M 直角坐标(x ,y ) 极坐标(ρ,θ) 互化公式 题型一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1、已知点P 的极坐标为)4 ,2(π ,则点P 的直角坐标为 ( ) A.(1,1) B.(1,-1) C.(-1,1) D.(-1,-1) 2、设点P 的直角坐标为(3,3)-,以原点为极点,实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02)θπ≤<,则点P 的极坐标为( ) A .3(32,)4π B .5(32,)4π- C .5(3,)4π D .3(3,)4 π - 3.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 θ+4cos θ,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该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________. 4.在极坐标系中,过点(1,0)并且与极轴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A .ρ=cos θ B .ρ=sin θ C .ρcos θ=1 D .ρsin θ=1 5.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x =0,以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________.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方程与不等式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方程与不等式 1、方程与方程组 一元一次方程: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或乘以或除以(不为0)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最高系数为2的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数的关系 大家已经学过二次函数(即抛物线)了,对他也有很深的了解,好像解法,在图象中表示等等,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用二次函数来表示,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当Y的0的时候就构成了一元二次方程了。那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一元二次方程就是二次函数中,图象与X轴的交点。也就是该方程的解了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大家知道,二次函数有顶点式(-b/2a,4ac-b2/4a),这大家要记住,很重要,因为在上面已经说过了,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部分,所以他也有自己的一个解法,利用他可以求出所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1)配方法 利用配方,使方程变为完全平方公式,在用直接开平方法去求出解 (2)分解因式法 提取公因式,套用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也一样,利用这点,把方程化为几个乘积的形式去解

初中数学概率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初中数学概率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某人随意投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投掷了n次,其中有m次掷出的点数是偶数,即掷出 的点数是偶数的频率为m 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 n 一定等于 1 2 B. m n 一定不等于 1 2 C.m n 一定大于 1 2 D.投掷的次数很多时, m n 稳定在 1 2 附近 【答案】D 【解析】 某人随意投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投掷了n次,其中有m次掷出的点数是偶数,即掷出的点数是 偶数的频率为m n , 则投掷的次数很多时m n 稳定在12附近,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频率估计概率的知识点,根据在同样条件下,大量反复试验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在概率附近判断即可. 2.岐山县各学校开展了第二课堂的活动,在某校国学诗词组、篮球足球组、陶艺茶艺组三个活动组织中,若小斌和小宇两名同学每人随机选择其中一个活动参加,则小斌和小宇选到同一活动的概率是() A.1 2 B. 1 3 C. 1 6 D. 1 9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画树状图(国学诗词组、篮球足球组、陶艺茶艺组分别用A、B、C表示)展示所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小斌和小宇两名同学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详解】 画树状图为:(国学诗词组、篮球足球组、陶艺茶艺组分别用A. B. C表示) 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小斌和小宇两名同学选到同一课程的结果数为3, 所以小斌和小宇两名同学选到同一课程的概率=31 93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用于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3.一个布袋里放有红色、黄色、黑色三种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红球、黄球、黑球的个数之比为5:3:1,则从布袋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是黄球的概率是() A.5 9 B. 1 3 C. 1 9 D. 3 8 【答案】B 【解析】 分析:用黄球所占的份数除以所有份数的和即可求得是黄球的概率.详解:∵红球、黄球、黑球的个数之比为5:3:1, ∴从布袋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是黄球的概率是 31 = 5+3+13 .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注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4.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 A.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是奇数 B.操场上小明抛出的篮球会下落 C.车辆随机到达一个路口,刚好遇到红灯 D.明天气温高达30C?,一定能见到明媚的阳光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必然事件的概念作出判断即可解答. 【详解】 解:A、抛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是奇数是随机事件,故A错误; B、操场上小明抛出的篮球会下落是必然事件,故B正确; C、车辆随机到达一个路口,刚好遇到红灯是随机事件,故C错误; D、明天气温高达30C?,一定能见到明媚的阳光是随机事件,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必然事件的定义,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5.经过某十字路口的汽车,可能直行,也可能向左转或向右转,如果这三种可能性大小相

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知识点

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知识点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知识点 (一)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定义: 在取定的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都是某个变数t的函 数,即 x,f(t), ,y,f(t), 并且对于t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所确定的点M(x,y)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 组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x、y之间关系的变数叫做参变数,简称 参数( (二)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如下: 1(过定点(x,y),倾角为α的直线: 00 ,x,x,tcos0 (t为参数) y,y,tsin,0 其中参数t是以定点P(x,y)为起点,对应于t点M(x,y)为终点的有向线段PM00 的数量,又称为点P与点M间的有向距离( 根据t的几何意义,有以下结论( ABt,t1(设A、B是直线上任意两点,它们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和t,则,,AB?BA 2(t,t),4t,t( BAAB t,tAB2(线段AB的中点所对应的参数值等于( ?2 2(中心在(x,y),半径等于r的圆: 00 ,x,x,rcos0, (为参数) y,y,rsin,0 3(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或y轴)上的椭圆: ,,x,bcosx,acos, (为参数) (或 ) y,bsin,y,asin,

中心在点(x0,y0)焦点在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椭圆的参数方程 ,x,x,acos,,0(,为参数) ,y,y,bsin.,0, 4(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或y轴)上的双曲线: 1 ,,x,btgx,asec, (为参数) (或 ) y,btg,y,asec, 5(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正半轴上的抛物线: 2x,2pt (t为参数,p,0) y,2pt 直线的参数方程和参数的几何意义 ,x,x,tcos,0过定点P(x,y),倾斜角为的直线的参数方程是 (t为参 数)( ,00,yytsin,,,0, (三)极坐标系 1、定义: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叫做极点,引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再选一个长度单位和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对于平面内的任意一点M,用ρ表示线段OM的长度,θ表示从Ox到OM的角,ρ叫做点M的极径,θ叫做点M的极角,有序数对(ρ, θ)就叫做点M的极坐标。这样建立的坐标系叫做极坐标系。 M , , Ox 图1 2、极坐标有四个要素:?极点;?极轴;?长度单位;?角度单位及它的方向(极坐标与 ,直角坐标都是一对有序实数确定平面上一个点,在极坐标系下,一对有序实数、对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