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易错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易错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易错题(包含答案)

简单机械易错题

题型一:动力的变化

一、杠杆旋转力的变化方法:F1=F2*L2/L1,通常F2(物重)不变,L1、L2一变大一变小则容易判断;同大同小,则通常F1保持不变(由几何方法可推)。

1、如图所示,用一个可以绕O点转动的硬杆提升重物,若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F

始终沿水平方向,则在如图所示的过程中,动力F(硬杆重力忽略不计)()

A.由小变大B.由大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D.保持不变

2、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为了提升重物A,用一个跟杠杆始终保持垂直的力F,

使杠杆有竖直位置旋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

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

C.杠杆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D.杠杆先是费力的后事省力的

二、杠杆不动,旋转力的变化(阻力阻力臂不变)方法:做出最小力(垂直)

1、如图所示,杆OB的O端用铰链(可自由转动)固定在竖直壁上,杆的中点挂一

重物G,杆的B点受水平拉力F而平衡,若拉力F沿逆时针方向逐渐转向竖直方向,

而保持OB在原位置平衡,则在此过程中F将()

A.大小保持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题型二:平衡杠杆同加同减

一、无浮力方法:比较力臂后,无视原有平衡,只考虑新“加减”

1、一根均匀直尺可绕中点O自由转动,直尺上有三只垂直而立蜡烛A、B、C,

它们粗细和材料都相同但长度不相同,

1

2

A B C

l l l

==,如图所示,那么点燃过

程中直尺将()

A.逆时针转动 B.顺时针转动 C.始终平衡 D.无法判断

二、有浮力方法:由G1*L1=G2*L2和F浮1*L1与F浮2*L2关系求解

1、如图,轻质杠杆两端悬挂同种材料制成的大小不同的金属球时,杠杆平衡.把

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杠杆仍然平衡,则()

A.两球都是实心的 B.大球实心,小球空心

C.大球空心,小球实心 D.两球都空心,且空心部分体积相同

2、如图所示,两杠杆均处于平衡状态,甲杠杆上平衡的是两个同种密度但体积不同的物体,乙杠杆上平衡的是两个体积相同但密度不同的物体,如果将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两杠杆将()

A.仍保持平衡 B.都失去平衡

C.甲仍保持平衡,乙失去平衡 D.甲失去平衡,乙仍保持平衡

题型三:实验题方法: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一、消除杠杆自重带来的影响;

二、便于读取力臂。) 2、平衡螺母问题 3、弹簧测力计方向

题型四:物体可看做位于重心的一个质点(只有质量,没有体积)。

1、如图所示,一块均匀的厚木板长15m ,重400N ,对称的搁在相距8m 的A 、B 两个支架上.一个体重为500N 的人,从A 点出发向左走到离A 点 m 处时,木板将开始翘动.

2、(选做)如图是一均匀薄板,半径30cm R =,现从圆形板上挖出一个半径15cm r =的内切圆板,试求剩余的薄板的重心C 与大圆圆心O 的距离.

3、有三块密度均匀、完全相同的砖,长为H ,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使每一块砖压着下面的砖并伸出一部分,求砖能伸出桌面的最大长度L 为多少?

4.如图所示,有n 块密度均匀、完全相同的砖,长为L ,采用如图的方法叠放在水平桌面上,

使每一个砖压着下面的砖并伸出一部分,为使得砖块整体伸出桌面长度最大,则从上到下第2块砖在第3块砖上能伸出的长度为___;第n 块砖伸出桌面的长度为___.

题型五:经验公式

1、有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是由于它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为减小实验误差,常用“交换法’’来测定物体质量,即先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为1m ;再把被测物体放在右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总质量为2m ,则被测物体质量的真实值为( ) A .

122m m + B .12m m + C .122

m m

? D .12m m ?

其他题型六:

1、如图所示,在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杠杆的两端挂体积相同的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已知12:2:1L L =,则甲、乙两金属块的密度之比是 A .2:1 B .1:2 C .4:1 D .1:4

2、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OA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端用绳子系在竖直墙壁的B

点,在杠杆的C点悬挂一重为20N的物体,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已知OA长为

50cm,OC长为30cm,30

OAB

∠=?.

(1)请在图中画出绳子对杠杆拉力F的力臂.

(2)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

3、在0C

?时,将两根长度和质量相等的均匀的铜棒和铁棒连接在一起,并将支点放在

接头处刚好平衡,如图所示,当温度升高数百摄氏度时,能观察到现象是()

A.仍然保持水平方向平衡 B.左端向上翘起,右端向下降低

C.右端向上翘起,左端向下降低 D .以上三种现象均有可能

4、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力

A B

F F的作用下保持水平静止状态,杠杆的自重不计,O

为杠杆的支点,

B

F的方向与OB垂直,则下列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

A.

A B

F OA F OB

?=? B .

A B

F OA F OB

?

C.A

B

F OA

F OB

= D.B

A

F OB

F

OA

?

>

5、某工地在冬季水利建设中设计了一个提起重物的机械,图是这个机械一个组成部分的示意图.OA是个钢管,每米长受重力为30牛;O是转动轴;重物的质量m为150千克,挂在B处,OB=1米;拉力F加在A 点,竖直向上.取10N/kg

g=.为维持平衡,钢管OA为多长时所用的拉力最小?这个最小拉力是多少?

6、如图所示,是一把小贩卖瓜子用的杆秤,A挂托盘处,B为零刻

度点,O为提纽处,C为杆秤的重心.若不诚实的小贩把杆秤秤砣

换成质量小一些的,那么他称出的瓜子的质量数为()

A.读数都比实际数多 B.读数都比实际数少

C.买得少时读数比实际数少 D.买得多时读数比实际数少

7、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现在B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杆的中

点A施加一适当大小和方向的力,可使杠杆OB在水平位置平衡,那么能使杠

杆平衡的力是(不计杠杆自重)()

A. B.

C. D.

8、如图是指甲刀的结构图,关于指甲甲刀下面说法正确的是()(画出每个杠杆五要素图示)

A.指甲刀可以看成是一个省力杠杆和一个费力杠杆组成

B.指甲刀可以看成是一个省力杠杆和两个费力杠杆组成

C.指甲刀使用的越久,用它剪指甲就越省力

D.用指甲刀剪指甲时,大段地往下剪比小段地往下剪省力

9、如图所示,均匀木棒AB长为1m,水平放置在O、Oˊ两个支点上,已知AO、O

ˊB的长均为0.25m,若把B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点距离,至少要用力20N.则

木棒自重______N,把B端竖直向下稍微压下一点距离需要______N的力.

10、如图所示,长1.6m、粗细均匀

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

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

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

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

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

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

A.5 N B.10 N

C.20 N D.40 N

11、小明同学结“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

得探究的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跟:A.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B.斜面的粗

糙程度有关;C.斜面的长有关;D.物体受的重力有关.小刚同学为了证实

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下表反映了他的探究过

程.(参看图7,表中①③两次实验所用斜面是相同的,设物体在斜面上做

匀速直线运动)

(1)请你替小刚在上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

(2)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猜想(填写字母)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斜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值越.

(4)若要验证猜想D,应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和不改变.

(6)若木块长度L,用相关字目表示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12、针对“斜面的倾斜程度与斜面的机械效率有怎样的关系?”这个问题,某同学利用同一木板,搭成不

实验次数斜面倾

斜程度

小车重

G/N

小车上升高

度h/m

沿斜面拉力

F/N

小车移动

距离S/m

有用功

W/J

总功W/J

机械

效率η

1 较缓 4.0 0.

2 0.9 1.2 0.8 1. 08 74%

2 较陡 4.0 0.

3 1.2 1.2 1.2 1.4

4 83%

3 最陡 4.0 0.

4 1.

5 1.2 1.6

(1)请你将该同学第三次的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

(4)如果还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实验时应控制小车移动的距离、

和不变。

13、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数据如下表:

(1)请在上表中空格处填充正确数据。

(2)分析上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斜面越,机械效率越。

(3)小明猜想斜面机械效率还可能与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请用图中

的器材设计实验并验证他的猜想。(简要写出实验过程及分析论证)

实验过程:

分析论证:

14、如图所示,物重G=30N,绳的一端拴在地面,拉力F使滑轮匀速上升。(l)若滑轮重不计,

滑轮向移动20cm,则拉力F= N,物体上升 cm。(2)若滑轮重为2N,使物体上升20cm,

则拉力F= N,滑轮向上移动 cm。

15、如图所示,滑轮重不计,滑轮与转轴的摩擦不计,在拉力F作用下可使物体匀速运动。

(l)如果拉绳的速度是v,则物体移动的速度v物= v;

(2)如果已知拉力F是6N,那么可知()

A.物重为12N. B.物重为3N.

C.物重为2N. D.物体受摩擦力12N.

E.物体受摩擦力3N. F.物体受摩擦力2N.

16、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牛,动滑轮重力为50牛,定滑轮重力为40牛,人的重力为

6/00牛,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

A.218牛 B.220牛 C.210牛 D.236牛

17、如图所示,某人用滑轮先后以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匀速提升重物。

如果该人的体重为800N、手臂所能发挥的最大拉力为1000N,滑轮重和摩擦

均忽略不计,则:以图甲方式最多可提升重为 N的物体;而以图乙方

式最多可提升重为 N的物体。

18、某人自制了一个可以测人体重心位置的装置,如图,取一块与自己等长的木板,一端固定,另一端用轻质细绳通过一个滑轮悬挂起来(摩擦不计),在绳子末端的托盘上放一些重物,使木板水平平衡.如果该同学身高160cm 、质量40kg ,平躺到木板上后在托盘中再加上重为137.2N 的物体,木板再次水平平衡. (1)该装置中滑轮的作用是( )

(2)在测人体重心之前,先“在绳子末端的托盘上放一些重物,使木板水平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3)请通过计算说明该同学的重心位置((g 取9.8N/kg ).

19、如图所示,杠杆OA 可绕支点O 转动,B 处挂一重物G ,A 处用 一 竖直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 A. F 大小不变,但F <G B. F 大小不变,但F >G C. F 逐渐减小,但F >G D. F 逐渐增大,但F <G

20、如图,每个滑轮重10N ,物体A 重80N ,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求绳子的拉力F 。

21、如图,体重500N 的人,要将G =700N 的吊篮匀速吊起,不计滑轮、绳重及摩擦。 (1)如图5,人站在地面上,至少要用_______N 的力拉绳。 (2)如图6,人站在吊篮中至少要用_______N 的力拉绳。

22、一小车A 陷在泥地里。现在通过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小车匀速拉出,F =1000N 。求小车受到的拉力和树受到的拉力(不计滑轮、绳重和摩擦)。

23、物体A 重20N ,滑轮重1N ,绳重不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N ,则物体B 重____N 24、某人用绳子将一物体从水面下2m 深处的地方匀速提到水面0.5m 处的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为54J .当将物体拉到有

5

1

体积露出水面时,让其静止,此时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40N .不计绳子的质量,忽略水的阻力,求物体的密度.(g 取10N/kg )

25、如图所示是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用它把质量为2×103kg ,底面积为1m 2

的货箱G 匀速提起。问: (1)当货箱静止于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若把货箱匀速吊起3m ,起重机对货箱做了多少功?

(3)吊起货箱时,为使起重机不倾倒,在它右边加挂质量为多大的铁块? 已知:OA =10m ,OB =5m 。(设起重机所受重力的作用线恰好通过O 点。取g =10N/kg )

26、磅秤上有一个重1500N的木箱,小明站在地上,想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把这个木箱提升到楼上,可是他竭尽全力也没有提起,此时磅秤的示数为40kg。于是他改变滑轮组的绕绳方法如图(乙)所示,再去提这个木箱。当木箱匀速上升时,小明对地板的压力为100N,不计轴摩擦和绳重,取g=10N/kg。求小明的体重和提升木箱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7、如图所示,是使用汽车从湖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汽

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

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v=0.2 m/s向右运动。图乙是此过程

中汽车拉动重物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设t = 0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忽略水的阻力、绳重和滑轮的摩擦,g取10N/kg。求:

(1)重物露出水面前,汽车拉重物的功率;

(2)圆柱形重物的密度;

(3)水对湖底的压强(整个过程中,湖水深度不变)。

参考答案

一、杠杆旋转力的变化A D

二、杠杆不动,旋转力的变化(阻力阻力臂不变) D

平衡杠杆同加同减 A A C

3.19 m 5 第n块砖伸出的最大长度是砖长的.故答案为:;.

D

其他题型六: 1.A 2.24 3.C 4.D 5.钢管OA为10m长时所用的拉力最小,这个最小拉力是300N 6.A 7.A 、B 8.B 9. 60 60 10.B

11.(1)①70.6 ②1.4 (2)B;A (3)光滑;高(4)倾斜程度;粗糙程度

12.(1)1.80(或1.8);89% (2)斜面越陡越费力(3)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4)斜面的粗糙程度;斜面的高度(或斜面的倾角)

13.1.故答案为:3.0,53.3%. 2.陡,高.3.若F1≠F2,斜面机械效率与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若F1=F2,斜面机械效率与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14.(1)60,40;(2)62,10.15.(1)1/2(2)D 16.C 17.800,2000.18.(1)改变力的方向(2)排除木板重力对实验的影响(3)设该同学的重心位置到头顶的距离为L 2 ,则F 1 L 1 = F 2 L 2 ,137.2N×160cm=40kg×9.8N/kg×L 2 ,则L 2 =56cm。则同学的重心离O点的距离为56cm。19.D 20. 30 21.(1)350N (2)400N

22.(1)3000N (2)2000N 23.12N 24.(1)拉力F1的大小为36N;(2)物体浸没时所受的浮力20N;(3)物体的密度为2.8×103kg/m3.25.(1)它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2)起重机对重物做了6×104J的功;(3)在它右边加挂质量为4×103kg的铁块.26.小明的体重和提升木箱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700N、83.3%.27.1. 400kg 2. 8*10^3KG/m3 3.120000Pa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停在图甲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了消除杠杆______对实验的影响,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支点两侧挂钩码,移动钩码位置,让杠杆再一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 (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画出F 和1 L 的图象如图乙(注意看清两个坐标的含义),由图可求出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 ______m。 【答案】平衡自身重力右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0.2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图甲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即是平衡状态。 [2][3]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应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而图甲中,杠杆左端下沉,所以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4]杠杆挂上钩码后,移动钩码的位置让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2)[5]由图乙知,当杠杆右端受到的拉力F=3N时,其力臂 L=1 m 6 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 GL1=FL,2.5N?L1=3N×1 6 m 所以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 L1=0.2m 2.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以杠杆中点为支点。

(1)小明在杠杆两侧挂上钩码,调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直到杠杆水平平衡,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明将两边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后,杠杆_____(选填“左”或“右”)端下沉; (2)小明在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后,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①如图乙所示,有一根均匀铁棒BC ,其长为L , O 点为其重心,其所受重力300N ;OA =4 L ,为了不使这根铁棒的B 端下沉,所需外力F 至少应为_____N ;若F 的方向不变,微微抬起这根铁棒的B 端,所需外力F '至少应为_____N ; ②如图丙所示,C 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6×105Pa 。现将C 物体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 端,杠杆的B 端悬挂D 物体,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C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2×105Pa ,已知:D 物体的质量为2kg , OA :AB=1:4。要使C 物体恰好被细绳拉离地面,则可以移动支点O 的位置,使O 'A :AB =______。 【答案】左 100 150 1:7 【解析】 【分析】 【详解】 (1)[1]设图甲中的一个钩码重力为G ,杠杆一小格的长度为l ,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 3G ?2l =2G ?3l 小明将两边钩码同时远离支点移动nl 距离后,杠杆左右两边变成 3G ?(2l +nl )=(3n +6)Gl ,2G ?(3l +nl )=(2n +6)Gl 而 (3n +6)Gl >(2n +6)Gl 所以杠杆左端下沉。 (2)①[2]据题意知,为了不使铁棒的B 端下沉,需用外力来保持平衡,此时铁棒的A 为杠杆的支点,阻力臂为OA =4L ,动力臂为AB =34 L ,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G 1?4L =F ?34 L 所以此时的外力 111300N 100N 33 F G ==?= [3]要将铁棒B 端稍微抬起,此时C 变成杠杆的支点,则 12 L L G F ?=?'

功 功率 简单机械易错题(已用)

功、功率、简单机械易错题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员将铅球推出去,运动员对离开手的铅球仍有做功B.用力推墙,墙不动,说明力对墙没有做功C.小球在光滑的桌面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桌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做了功 D.人提重物,使重物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提力对重物做了功 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定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ABC方向做直线运动,已知AB=BC,设AB段是光滑的,拉力F做功为W1;BC段是粗糙的,拉力F做功为W2,则() A.W1=W2B.W1>W2C.W1<W2D.不能确定 3.甲、乙两台起重机分别以v甲=0.2米/秒和v乙=0.3米/秒的速度,匀速提升等重的物体,并使物体都升高6米,所做的功分别是W甲和W乙,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甲和P乙,则() A.W甲>W乙,P甲>P乙B.W甲=W乙,P甲

八年级下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最新整理】

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单元 简单机械跟踪测试 一、选择题 1.在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羊角锤 B. 食品夹子 C. 核桃夹 D. 撬棒 2.下列实验中,采用多次测量,其目的相同的是哪几组() ①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②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③研究杠杆平衡条件④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3.如图赛艇比赛的场景,赛艇的桨可看成一个杠杆。若把杠杆按省力杠杆、等臂杠杆和费力杠杆进行分类,赛艇的桨属于() A. 省力杠杆 B. 费力杠杆 C. 等臂杠杆 D. 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一个重G = 20N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被匀速提升了20 cm.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及其向上移动的距离s分别为() A. F = 10 N,s = 0.2m B. F = 10N,s =0.4m C. F = 20 N,s =0.2m D. F = 20 N,s = 0.4m 5.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天平 B. 瓶盖起子 C. 食品夹 D. 钳子 6.如图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和BC斜面受拉力从底端匀速运动到C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 A)F B,拉力所做功分别为W A)W B,则 A. F A)F B)W A)W B B. F A)F B)W A)W B C. F A)F B)W A)W B D. F A)F B)W A)W B 7.下图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瓶盖起子 B. 钳子 C. 镊子 D. 独轮车 8.图中正在使用的机械,属于省力杠杆的有()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二.填空题 9.(贵州省六盘水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如图所示,在一水平地面上,木箱重500N,用F=150N的力拉动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重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方向向_______) 10.每周一升国旗时,在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是__________滑轮,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 11.如图所示,三角支架ABC固定在客厅墙上,已知AB长40cm,AC长30cm,一花瓶正好放置在AB中点处。A处螺钉能承受的最大水平拉力为40N,为防止因A处螺钉松脱而使支架绕C点倾翻,所放置花瓶的重力最大为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g 取10N/kg )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 2 3 4 5 6 7 8 9 : 10 答案 ? 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 ) A .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 B .将左边的钩码向里移动一格,同时将右边钩码去掉一个并保持位置不变 C .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 D .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 3、 如图所示,小明将两只鸡蛋举高2米,所做的功最接 近于( ) A. 0. 1 J B. 1 J 2J D. 2 J 4、如图所示,起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 ) 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 ★★★★★★★★★★★★★装★★★★★★★★★★★★★订★★★★★★★★★★★★★线★★★★★★★★★★★★★★★★★★★ | 第3题图 · ·

A .以A 点为支点的费力杠杠 B. 以A 点为支点的省力杠杠 C. 以 B 点为支点的费力杠杠 D. 以B 点为支点的省力杠杠 5、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6、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用20N 的水平拉力使其在10s 内匀速前进了10m ,在此过程中 A. 重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B .支持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 C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0W D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W 7、一根杆秤,如果秤砣被磨损掉一部分,用它称得质量比被称物体的实际质量将 ( ) A. 偏大 B. 偏小 C. 相等 D. 无法确定 8、图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 和BC 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 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 A 、F B ,所做功分别为W A 、W B ,则: A 、F A =F B ,W A =W B B 、F A <F B ,W A =W B C 、F A <F B ,W A <W B D 、F A >F B ,W A >W B 9、将50N 的物体从一楼提到三楼,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做功最少的是( ) A .用手直接提上去 B .用滑轮组提上去 、 C .用定滑轮提上去 D .三种方法做功相同 10、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 的力将重4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2m ,在此过程中滑轮组

最新初二物理简单机械_经典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工具:①钢丝钳;②镊子;③扳手;④扫帚;⑤钓鱼竿;⑥瓶盖起子,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⑥ 3.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B、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C、浮力的大小等于容器中液体受到的重力 D、浮力的大小等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力4.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 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用剪刀剪叠得较厚的纸片时,用剪刀的尖部不易剪断,而用中部就容易些,这是因为() A、增大了动力 B、减小了阻力 C、减小了阻力臂 D、增大了动力臂6.在家庭的浴室中,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A、浴室地面上应铺上带有凸凹花纹的地砖 B、人沐浴时穿的拖鞋鞋底带有凸凹花纹 C、脚底下放一条毛巾 D、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 7.关于滑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B、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还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C、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D、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8.如图所示的杠杆,O为支点,B点挂一重物G, 在A点分别施力F1、F2、F3,使杠杆平衡,这三个 力中最小的是() A、F1 B、F2 C、F3 D、无法确定 9.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升重物G,若摩擦和动滑轮重均不计,那么需要的拉力F 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 D、丁 3 甲乙 丙丁

【物理】初中物理简单机械易错题精选经典

【物理】初中物理简单机械易错题精选经典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G1=G2,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F1>F2 η1<η2 P1<P2B.F1>F2 η1=η2 P1=P2 C.F1<F2η1<η2 P1<P2D.F1<F2 η1>η2 P1>P2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甲滑轮组n是2,乙滑轮组n是3,乙更省力.由于两个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它们的机械效率也相同.在相同时间内做的总功相同,它们的功率也相同.故B正确. 2.小勇体重600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5m.已知物体A 重为800N,小勇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500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做功为6000J B.小勇做的有用功为3000J C.小勇拉力的功率为250W 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答案】D 【解析】 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与小勇运动的方向是垂直的,支持力不做功,故A错;小勇做的有用功就是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W有=Gh=800N×5m=4000J,故B错;小勇做的总功为W 总=Fs=500N×10m=5000J,拉力的功率为P=W总/t=5000J/10s=500W,故C错;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为η=W 有/W 总=4000J/5000J=80%,故D 正确;应选D . 3.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沙桶从1楼地面缓慢地提到2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功为W 1,机械效率为1η;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率为W 2,机械效率为2η,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W 1<W 2,η1>η2 B. W 1=W 2,η1<η2 C .W 1>W 2 , 1η<2η D .W 1=W 2 , 1η=2η 【答案】A 【解析】因为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根据η = W W 有总 可知: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 少,机械效率越高。而乙滑轮是动滑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即W 1η2.故选C. 4.下列几种方法中,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A .有用功一定,增大额外功 B .额外功一定,增大有用功 C .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 D .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所以有用功一定,增大额外功时,总功增大,因此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故A 不符合题意; B .额外功不变,增大有用功,总功变大,因此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将增大,故B 符合题意; C .有用功不变,总功增大,则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故C 不符合题意; D .因为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所以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有用功将减小,则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故D 不符合题意. 5.山区里的挑夫挑着物体上山时,行走的路线呈“S”形,目的是 A .加快上山时的速度 B .省力 C .减小对物体的做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专题练习(含答案)

简单机械专题练习 一、力臂及其作法 1、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1的力臂. 2、(1)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作出使杠杆平衡最小的力F. 第1题图第2题图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3、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已知杠杆上刻度均匀,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g。 (1)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不挂钩码,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上翘.此时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当凋节杠杆在水平平衡后,在A点悬挂两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需在B点悬挂总重为_______N的钩码; (3)撤去B点所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此时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左上方拉,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组实验更好,理由是. (3)小组测得一组数据如表所示: 动力(F1/N)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3 4 4 3

请你对小明的分析做出评价:. (4)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5、如图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0.3m,OB=0.4m,将重30N的物体悬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需要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是多少? 6、做俯卧撑运动的人可视为杠杆.如图所示,一同学质量50kg,P点为重心,他每次将身体撑起,肩部上升0.4m.在某次测试中,他1min内完成20次俯卧撑,g=10N/kg.求: (1)同学的体重; (2)将身体匀速撑起,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 (3)该同学在1min内的平均功率. 三、滑轮组的绕线 7、如图1所示,要用向下的力提升重物,请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8、请在图2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上拉绳使重物升起。 9、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汽车拉出来,试在图3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停在图甲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了消除杠杆______对实验的影响,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支点两侧挂钩码,移动钩码位置,让杠杆再一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 (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画出F 和1 L 的图象如图乙(注意看清两个坐标的含义),由图可求出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 ______m。 【答案】平衡自身重力右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0.2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图甲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即是平衡状态。 [2][3]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应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而图甲中,杠杆左端下沉,所以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4]杠杆挂上钩码后,移动钩码的位置让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2)[5]由图乙知,当杠杆右端受到的拉力F=3N时,其力臂 L=1 m 6 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 GL1=FL,2.5N?L1=3N×1 6 m 所以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 L1=0.2m 2.小军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重G/N 绳自由端的 拉力F/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cm 绳自由端移 动的距离 机械效率η/%

笔记(初二物理—简单机械)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 1.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这样做的好处是 A.省距离B.省力 C.费力,但省时间D.以上说法都不对 2.用剪刀剪东西时,如果用剪刀的尖部去剪就不易剪断,而改用剪刀中部去剪就容易些,这是因为 A.增大了动力 B.减小了阻力 C.减小了阻力臂 D.增大了动力臂 3、测某机器的机械效率时,有如下4个记录结果,其中肯定错误的是。() A. 99℅ B. 120℅ C. 60℅ D. 80℅ 4、关于机械效率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机械越省力,机械效率越高 B.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C.有用功相同,总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高 D.额外功相同,有用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高 5.分别用杠杆、动滑轮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 A.杠杆最多 B.动滑轮最多 C.滑轮组最多 D.一样多 6.下列所示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 A.动滑轮 B.订书机 C.羊角锤 D.镊子 7.如下图所示,下列实例中使用简单机械的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赛艇的桨是省力杠杆 B.乙图独轮车是费力杠杆 C丙图扳子是费力的轮轴 D丁图盘山公路是省力的斜面 8.小华用钓鱼竿钓起重为15 N的鱼,如图所示,OA=0.4 m,OB=2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钓鱼竿钓鱼费距离 B.钓鱼竿是个省力杠杆 C.手对钓鱼竿的拉力F1的大小为75 N D.手对钓鱼竿的拉力F1的大小为3 N 9.下列简单机械中,不能够用20 N的力提起50 N的物体的是( ) A.杠杆 B.动滑轮 C.斜面 D.轮轴 10.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比较这两个装置,A.甲、乙安装的都是动滑轮,都能省力 B.甲、乙安装的都是定滑轮,都不能省力 C.甲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 D.乙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 11.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处于平衡,此时 A.两个小孩重力一定相等 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两个小孩质量一定相等 D.两边的力臂与小孩重力的乘积相等 12.一根重100 N的均匀直铁棒放在水平地面上,抬起一端所需最小的力是() A.50 N B.75 N C.25 N D.100 N

简单机械易错题(含复习资料)

简单机械易错题 题型一:动力的变化 一、杠杆旋转力的变化方法:F12*L21,通常F2(物重)不变,L1、L2一变大一变小则容易判断;同大同小,则通常F1保持不变(由几何方法可推)。 1、如图所示,用一个可以绕点转动的硬杆提升重物,若在提升 重物的过程中动力始终沿水平方向,则在如图所示的过程中, 动力(硬杆重力忽略不计)() A.由小变大B.由大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D.保持不变 2、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为了提升重物A,用一个跟杠杆 始终保持垂直的力F,使杠杆有竖直位置旋转到水平位置,在这 个过程中() 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 C.杠杆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D.杠杆先是费力的后事省力的 二、杠杆不动,旋转力的变化(阻力阻力臂不变)方法:做出最小力(垂直) 1、如图所示,杆的端用铰链(可自由转动)固定在竖直壁 上,杆的中点挂一重物,杆的点受水平拉力而平衡,若拉 力沿逆时针方向逐渐转向竖直方向,而保持在原位置平衡, 则在此过程中将() A.大小保持不变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题型二:平衡杠杆同加同减 一、无浮力方法:比较力臂后,无视原有平衡,只考虑新“加减” 1、一根均匀直尺可绕中点O自由转动,直尺上有三只垂直 而立蜡烛A、B、C,它们粗细和材料都相同但长度不相同, ,如图所示,那么点燃过程中直尺将() A.逆时针转动B.顺时针转动C.始终平衡D.无法判断 二、有浮力方法:由G1*L12*L2和F浮1*L1与F浮2*L2关系求解 1、如图,轻质杠杆两端悬挂同种材料制成的大小不同的金属 球时,杠杆平衡.把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杠杆仍然平衡,则 ()

八年级物理下册简单机械测试题及答案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2013?河北)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②③C.②④D.③④ 2、.(2013?临沂)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吃饭用的筷子是个省力杠杆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C.使用杠杆,就是为了省力 D.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省距离 3、(2012?济宁)衣服夹是一种常见物品,如图所示给出了用手捏开和住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当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费力杠杆 B.当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费力杠杆 C.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杠杆 D.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杠杆 4、(2012?德州)如图是小龙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保持平衡.若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仍然使杠杆保持平衡,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变小?B.变大?C.不变? D.无法确定 (第4题图)(第5题图) 5、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左端下倾的是() ①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 ②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③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个小格; ④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个小格. 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 6、对如图几种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装置中OB是动力臂 B.使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可省一半力 C.图丙所示的装置是一种等臂杠杆 D.图丁所示的开瓶盖的起子也是一种杠杆 7、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F1>F2 W1>W2?B.F1=F2 W1>W2 C.F1=F2 W1η乙 10、(2011?无锡)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B.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相等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不相等 11、如图所示的剪刀中,要剪开较硬的物体,使用哪种最合适的是() 12.在生活中,用剪刀剪东西时,如果用剪刀的刀尖部分去剪就不容易剪断物体,而改用刀口的中后部靠近支点出去剪就容易剪断物体,这是因为() A.增大了动力 B. 减小了阻力 C. 减小了阻力臂 D. 增大了动力臂

简单机械和功易错题

简单机械和功易错题 1. 如图所示,一根轻质木杆,A 端细线下所挂5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在B 点加 竖直向下的力F=30N 作用时,木杆恰能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细线竖直。已知 OA=15cm ,OB=5cm ,则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 A. 80N B. 60N C. 40N D. 20N 2.某人用50 N 的力把冰面上一个重为10 N 的冰块沿冰面踢出去,冰块在冰面上滑行40 m后停下来.对于冰块在滑行过程中的做功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对冰块做了2 000 J 的功 B .冰块自身的重力对冰块做了400 J 的功 C.人和冰块自身的重力都没有对冰块做功 D.人和冰块自身的重力共对冰块做了1600 J的功 3.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 将杠杆缓慢 地由位置A拉至水平位置B,力F 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 ( ) A.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4.如图,当小车右边的人用200 N 的 水平拉力拉绳子时,刚好使水平地面 上的小车以0.3m/s 的速度匀速前进,该人拉车的功率为 W.现在人站在小 车中拉绳子,仍使车匀速前进,已知该人站在车中使车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加了50 N,该人 站在小车中拉绳子的力为 N .(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重力) 5.用动力臂是阻力臂5倍的杠杆,匀速将100N 的重物举高0.2m ,所用动力为40N ,则动力做功______J ,此杠杆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 6.在水平桌面上,将重为20N的木块沿直线匀速向前推了5m,所用的推力为4N ,撤去推力后,木块由于惯性又前进了1m ,则推力所做的功是 J,重力所做的功为 J . 7.如图所示,质量为5k g的物体M在力F 的作用下以5c 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N.则拉力F为 N,物体与水平地面 间的摩擦力为 N .在5s 内F做的功是 J ,其功率为 W .(不 计轮和绳重,不计轮和绳之间的摩擦) 8.用一只动滑轮匀速提起800 N 的重物.若动滑轮重200 N ,所用的拉力F=_____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如果用它 提起更重的物体,则它的机械效率将_____(增大/减小/不变). 9.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下图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 录的一组数据. (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 J,人做的总功为 J . (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 ;结合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是 . (3)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为 . 10.如图所示,某打捞队的工人用滑轮组把底面积为O.02m 2、高为2m 的实心圆柱体从水下提起,已 知圆柱体的密度为2.0×103kg /m 3,水的密度为1.O ×103kg /m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0%.(g 取1 0N/kg ,滑轮和绳子的重力忽略不计)求:(1)圆柱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2)若圆柱体从H=16m 深处被 缓慢地匀速提起,到刚露出水面时,绳子自由端拉力F所做的功.(3)如果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能承受的 最大拉力为400N,则物体被提到露出水面多高时,绳子恰好被拉断? 11.某建筑工地为了搬运建材,采用的滑轮组示意图如图所示.钢丝绳的拉力F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测力计拉力F /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2 0.05 0.4 0.15 F M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知 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一、杠杆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1)“硬棒”不一定是棒,泛指有一定长度的,在外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 (2)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任何形状的。 2、杠杆的七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字母“O”表示。它可能在棒的某一端,也可能在棒的中间,在杠杆转动时,支点是相对固定的。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4)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5)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6)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l1”表示。 (7)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l2”表示。 注意:无论动力还是阻力,都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一般情况下,把人施加给杠杆的力或使杠杆按照人的意愿转动的力叫做动力,而把阻碍杠杆按照需要方向转动的力叫阻力。 力臂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的,其力臂为零,对杠杆的转动不起作用。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l1和l2恰好重合,这样就可以由杠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出力臂食物大小了,而图甲杠杆在倾斜位置平衡,读力臂的数值就没有乙方便。由此,只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我们才能够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因此本实验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实验过程中绝不能再调节螺母。因为实验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 3、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杠杆如果在相等时间内能转过相等的角度,即匀速转动时,也叫做杠杆的平衡,这属于“动平衡”。而杠杆静止不动的平衡则属于“静平衡”。 三、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使用时可省力(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却费了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大于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并且比不使用杠杆,力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移动的距离大)。 2、费力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叫做费力杠杆。使用费力杠杆时虽然费了力(动力大于阻力),但却省距离(可使动力作用点比阻力作用点少移动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叫做等臂杠杆。使用这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即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时不存在的。 一、滑轮 1 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根据使用情况不同,滑轮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人教版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单元 易错题专项训练学能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B.机械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D.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2.在建筑工地,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建筑材料运送到高处。当电动机用800N的力拉钢丝绳,使建筑材料在10s内匀速上升1m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g取 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建筑材料的质量为2160kg B.电动机对钢丝绳做的功为1600J C.钢丝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1m/s D.电动机对钢丝绳做功的功率为240W 3.如图所示,AB=3AE,AC=2AE,AD=1.5AE。若把物体沿AB、AC、AD三个斜面匀速地拉到顶端A时,(不计摩擦)则() A.沿着AB用的拉力小,做功多B.沿着AC用的拉力小,做功多 C.沿着AD用的拉力大,做功少D.沿着三个斜面用的拉力不相等,做功一样多 4.如图所示,重为12N的物体A放在足够长的水平桌面上,通过轻质细绳与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滑轮间的摩擦,动滑轮重为2N,重为6N的物体B通过滑轮拉动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0.2m/s,2min后,物体B着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为3N B .1min 内拉力对物体A 做功为36J C .2min 内B 物体的重力做功为144J D .若用一个向左的拉力F 使 A 向左匀速运动,则F =8N 5.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F 拉动重500N 的木箱,使它在3s 内匀速直线运动了3m ,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 。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F 的大小为250N B .拉力F 做的功为600J C .拉力F 做功的功率为100W D .绳端移动的速度为1m/s 6.如图所示,某人用扁担担起两筐质量为m 1、m 2的货物,当他的肩处于O 点时,扁担水平平衡,已知l 1>l 2,扁担和筐的重力不计.若将两筐的悬挂点向O 点移近相同的距离△l ,则 A .扁担仍能水平平衡 B .扁担右端向下倾斜 C .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m 2-m 1)21l l l - D .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m 2-m 1)2l l l - 7.如图所示,边长为a 、密度均匀的正方体物块静止于河岸边,在BB′边上施加一个力F 使其绕DD′边转动掉落于河水中,它漂浮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 ,水的密度为ρ,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练习题 (g 取10N/kg )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 ) A .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 B .将左边的钩码向里移动一格,同时将右边钩码去掉一个并保持位置不变 C .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 D .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 3、 如图所示,小明将两只鸡蛋举高2米,所做的功最接 近于( ) A. 0. 1 J B. 1 J C.0 2J D. 2 J 4、如图所示,起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 ) A .以A 点为支点的费力杠杠 B. 以A 点为支点的省力杠杠 C. 以B 点为支点的费力杠杠 D. 以B 点为支点的省力杠杠

5、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6、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用20N 的水平拉力使其在10s 内匀速前进了10m ,在此过程中 A. 重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B .支持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C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0W D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W 7、一根杆秤,如果秤砣被磨损掉一部分,用它称得质量比被称物体的实际质量将 ( ) A. 偏大 B. 偏小 C. 相等 D. 无法确定 8、图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 和BC 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 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 A 、F B ,所做功分别为W A 、W B ,则: A 、F A =F B ,W A =W B B 、F A <F B ,W A =W B C 、F A <F B ,W A <W B D 、F A >F B ,W A >W B 9、将50N 的物体从一楼提到三楼,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做功最少的是( ) A .用手直接提上去 B .用滑轮组提上去 C .用定滑轮提上去 D .三种方法做功相同 10、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 的力将重4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2m ,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所做的额外功分别为( ) A .80% 800J B .80% 1000J C .62.5% 200J D .80% 200J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九年级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苗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杜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纡个钩码重 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半衡。 (2)在图甲中的A点悬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_______个钩码。 (3)如图乙所示,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弾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____N;若在C点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____(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右 3 1.5 变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下沉,说明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B L B,得 4G×3L=F B×4L 解得 F B=3G 即需在B点处挂3个钩码。 (3)[3]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C L C,得 4G×3L=F C×4L 解得 F C=3G=3×0.5N=1.5N [4]如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动力要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才能使杠杆仍然水平平衡。 2.如图,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相同的重0.5 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及练习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杠杆 —、杠杆 (一)杠杆 1.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彳 杆。 2. 杠杆五要素: 3. 要点透析 (1) 杠杆的支点一定要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 在杠杆的其他位置; (2) 动力和阻力是相对而言的,不论动力还是阻力,杠杆都是 受力物体,跟杠杆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 (3) 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五要 素 物理含义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 O'表示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 F l ”表示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 F 2 ”表示 动力 臂 从支点0到动力F i 作用线的距离, 用“ 1 1”表示 阻力 臂 从支点0到阻力F 2作用线的距离, 用“ 1 2”表示

(4)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5)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它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 (6)力臂有时在杠杆上,有时不在杠杆 上,如果力的作用线恰好通过支点,则力臂为 零; (7)力臂的表示与画法: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8)力臂的三种表示:根据个人习惯而定 【例1】下列关于杠杆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B .杠杆一定 要有支点 C.动力臂就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D .当力的作 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最大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 杠杆平衡: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 2. 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动动力动力x动力阻阻力阻力x阻力 验力臂臂力臂臂 序F i l i N-F2l 2N-

探究归纳:只有动力X 动力臂 =阻力X 阻力臂,杠杆才平 衡。 3. 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动力X 动力臂 =阻力X 阻力臂, 公式时单位要统一。 M 丄I I 川 【例2】图2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使杠杆 占 在图示位置平衡,在A 处钩码应挂 A. 6个 B . 3个 C . 2个 D . 1个 【例3】二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如图所示, 甲图中和尚们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 胖和尚一人挑两小桶,瘦和 尚和小和尚两人合抬一大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乙图中水桶B 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 他的肩往后移动一点距离 B. 乙图中水桶B 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 后面水桶B 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C. 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将水桶往前移 动力 阻力 阻力臂. 动力臂. 公式表示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