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练习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选择题

1. 我国建国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的最突出特点是(

A?贵用主丈世界依系严疽削册 B. “会主义外廿二资用士义汇廿尖说心立

C?吃LE氏施怖以运却严髙能 D. 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在欧亚建立

2. 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是(';

A. 远川灶/

B. ^门「户穴干耳咛;

C「一也忸” D.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不结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 ?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①出席APEC会议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 下表是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统计表,对表格反映的史实解读正确的是一组是

①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成果②新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

③中国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④不结盟运动推动亚非国家新联合

A.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6?“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

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一观点客观上表明

①新中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具有局限性

②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成为新中国外交重大课题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前提是尊重多样性、求同存异

④它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②③

7?“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

侵略,争取世界和平。”该协定当时的影响不包括()

A.有利于中苏共同对付外来侵略 B ?有利于中苏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与稳定

C.有利于中国进行国内经济建设 D ?有利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 (美国)国务院意识到,“中共可能会把会议当做宣传场所,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

非共产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

营的表象”。与材料中“会议”直接相关的是()

A.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

C.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D.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9. 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赴印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60年前,为了加强亚非

国家的团结,促成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方针是()

A. “求同存异”

B. “一边倒”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0?毛泽东在全国工商联某届代表大会的座谈会上曾说道:“有人认为可以采取中间立场,站在美苏之间,做个桥梁。我们认为,站在中间的办法并不好……大工厂我们还不会设计,

例如化学、钢铁、坦克、汽车、飞机等工厂,谁替我们设计的呢……如果站在美苏之间,看

起来很好,独立了,其实是不会独立的。”这一讲话旨在强调()

A.中美建交的可能性

B. 独立自主的必要性

C.三大改造的迫切性

D. “一边倒”的重要性

1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A?适川T不肚匕上二釘也家 B. 训小国闫険阐述邙M咬!?卅

C.成加说古低Z〔川问题门IV伯匚

D. 护此畀杓半%M至皿点

12.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取得的巨大外交成就,主要表现在(〕

A.仏或卩匮支血「丄述

B. 首次提屮「和平娱处讥血曲匸

C. 扣叫『讥;係

D. 餐卍一山界国冢曲环挤勺作

13. 1954年1月9日,周恩来在日内瓦发表声明,除坚决主张恢复关于朝鲜政治会议问题

的双方会谈外,同时指出:“从朝鲜问题看到亚洲方面一些迫切的国际问题,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必须由各有关大国举行协商来加以审查和解决的阶段。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对于苏联政府主张召开法国、英国、美国、苏联、中国五大国会议以审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措施的建议,表示完全的支持。”这表明( )

A. 国际局势完全被大国操纵

B. 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五大国的行列

C. 国际上意识形态斗争激烈

D. 中国主张用对话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14.《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不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一规定

体现的外交方针是( )

A. 另起炉灶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一边倒

D.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15.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

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

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 )

A.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 迫使美国公开承认了新中国的合法地位

C. 以世界大国的身份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6.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

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 )

A.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 以世界大国的身份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

C. 迫使美国公开承认了新中国的合法地位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7.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在“必须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新

中国相继提出了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新中国

外交政策上的这一转变( )

A. 体现了革命性、内向性的特点

B. 反映出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

C.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D. 坚持了传统外交的深层次连续性

18. 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 )

A.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 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71 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二、非选择题19.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份对外“和约”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 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

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十四、外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须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官兵,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

材料二

图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署图 2 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1)“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哪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

(2)(1)图1、图 2 分别反映出新中国的什么外交政策或原则?

2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 年11 月8 日)材料二我们要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既不盲目排外,也不媚外。否则不是狂妄便是自卑。不卑不亢才是我们的态度。

——1949 年11月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

(2) 材料二中为“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新中国实行了哪些外交政策?概括在这些政策指引下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

答案:

1. 【答案】B

【解析】此题是程度选择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A、B、C、D四项都是我国建国初期面临

的国际环境,最突出特点是指与其他时期最不同的特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立是最隹答案。

2. 【答案】A

【解析】“另起炉灶”的含义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

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样就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匸

3. B

4 ?【答案】D

【解析】中国1991年加入APEC周恩来1976年去世,故排除①,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1972年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③④正确,故选 D.

②③④。

5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的时间“ 19551960年”和图表的内容可知,中国在1955年到1960年,主要是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6.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来看,“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具

有局限性;从材料中的“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来看,②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新中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战略,④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④的AB项和说法不全面的C项。

7. [答案】D

【解析】理解“中苏条约”之所指,即《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A项符合“共同对付可

能的帝国主义侵略”,正确,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争取世界和平”,正确,与题意不符;

C项符合“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正确,与题意不符

6 [答案】D

第5页

项正确。A B、C三项都不是亚非会议相关内容,不符合题意。

9. 【答案】A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在60年前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促使大会圆满成功。

10. D

11. 【答案】C

【解析】A项是导致C项的原因之一,B项表述本身就不正确,D坝不昱主氏,和川=

12. 【答案】C

【解析】A项是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的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12月首次提出的,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4月,故B项错误;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故此

D j.i'i :見汀〔T丽。

13. 【答案】D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周恩来支持苏联的建议,主张召开国际会议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故D 项正确。A项错误,说法绝对;B项错误,1954年1月日内瓦会议尚未召开;C项错误,在题文中没有提及意思形态斗争。

14.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中“审查” 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并对其内容废除或修改等,可知属于新中国外交政策中“另起炉灶”方面的含义,A项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是发展与其他

国家的友好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B;C项是说倒向苏联;D项与材料无关,且明显错误。15. [答案】C

[解析】日内瓦会议是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而召开的国际会议,会议达成了《关

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这次会议是新中国

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

16. B

17.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出中国外交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故B项正确。

18. B

二、非选择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