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高职语文考试大纲(2014)

对口高职语文考试大纲(2014)
对口高职语文考试大纲(2014)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大纲

语文

(2014年版)

一、考试性质

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是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学科考试大纲,是按照教育部2009年1月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结合我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实际制订的,是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学科命题依据。

语文学科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二、考试范围

根据《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教育部审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国家规划语文新教材为主要的命题范围,考查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考试形式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古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

四、考试能力要求

要求测试考生的识记、理解、综合分析、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次:

1.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础的层级。需要识记的主要内容有:字音、汉字、词语、句子、语言表达和文学常识等。

2.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主要考查正确领会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把握关键语句在文段中的作用的能力。

3. 综合分析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主要考查从整体把握文段内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归纳要点,对文中的主要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摘要和分类等能力。

4.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综合分析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5.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综合分析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主要考查初步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技巧,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实际测试中这五种能力有时是相互联系的,高层次的测试水平常常包含了低层次测试水平的要求。在考试中五个能力层级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五、试卷结构

1. 考试能力分布

识记约10%

理解约25%

综合分析约15%

表达应用约45%

鉴赏评价约5%

2. 知识内容分布

基础知识约20%

阅读约40%

写作约40%

3. 题型分布

客观题约25%

主观题(含作文) 约75%

4. 试题难度分布

容易题约40%

较容易题约30%

较难题约20%

难题约10%

六、考试内容和要求

1. 语文基础知识

(1)语音

①掌握汉字的正确读音及拼写规则。

②能辨析常见的多音字、形似字和其他易误读字的读音。

(2)汉字

①书写工整规范。

②区别和掌握常用汉字的形、音、义,不写错别字,能辨析错别字。

(3)词语

①正确理解和运用常用词语(包括成语)。

②能辨析运用常见的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

③能辨析常用词的感情色彩。

(4)句子

①了解常见单句和复句的基本结构,正确使用常用复句(并列、递进、选择、承接、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的关联词语。

②能辨析常见病句。

(5)修辞

①辨析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

②注意词语锤炼和句式的选用和变换。

(6)标点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顿号、逗号、分号、问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连接号等。

(7)文学常识

了解文学史常识,识记文学体裁常识。默写国家规划教材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默写篇目见附1)。

2. 阅读

(1)现代文阅读

①正确理解重要词语、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②能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能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摘取文章的要点。

④能准确区分文体,理解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

⑤能掌握记叙的要素、记叙方法、描写方法。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论证方式及常用论证方法。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2)文言文阅读

①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的含义和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以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

②正确理解文章思想内容,能结合教材中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文化常识。

③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正确翻译文言句子。

(古文阅读篇目见附2)

3.写作

(1)小作文

掌握常见应用文体的基本格式,能掌握便条、单据、启事、通知、计划、总结、说明书、会议记录、求职信、应聘书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

(2)大作文

①能根据题目要求灵活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等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②符合写作的一般要求:

切合题意,中心明确。

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内容充实,选材得当。

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符合文体要求。

附1:国家规划教材要求默写的篇目

1.《诗经·静女》;2. 《诗经·采薇》; 3. 《子路、曾皙、冉

有、公西华侍坐》;4. 孟子《寡人之于国》; 5. 荀况《劝学》; 6. 韩愈《师说》; 7. 李白《将进酒》; 8.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9. 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唯见江心秋月白”; 10.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1. 苏洵《六国论》 12. 艾青《我爱这土地》;13. 戴望舒《雨巷》;14. 舒婷《致橡树》

附2:古文阅读篇目

1.《诗经》:关雎、蒹葭、静女、采薇

2.唐诗二首:将进酒、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宋词二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雨霖铃/柳永

4.劝学

5.师说

6.廉颇蔺相如列传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8.寡人之于国

9.过秦论

10.鸿门宴

11.兰亭集序

12.阿房宫赋

13.邹忌讽齐王纳谏

14.游褒禅山记

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卷2

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卷(2)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分) (一)选择题B.她们是带工老板赚钱的机器。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D.亮了的天又变黑了,如像黄昏提前到了人间 8.对下列诗句解释最恰当的一句是()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尧臣 1、下列各组词中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戮( lù)力不屑(xua) B 枭( xi āo)雄走舸(gě) C睚( yá)眦(zì)惴惴( zhuì) D 孱( càn)头蹩( bi é)进 2.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无误的一组( A .门庭若市(集市)以(因为)辞害意 .. B.言之无文(内容)行(流传)而不远 .. C.大不韪(违背)冗长(多余) .. D.一丝不苟(马虎)精辟(透彻) ... 3.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按部就班挺而走险 B 变本加利口密腹剑 C 汗流夹背迫不急待 D 焕然一新走投无路 () 铿( qiāng)然永诀(ju?) 咀( zhǔ)嚼醴(lǐ)酪(lào) 吮( yǔn)吸铄(shuò)金 愆( qi ān)期修葺(qì) ) 形影相吊(悼念) . 矫揉造作(把弯的弄直). . 淋漓尽致(形容畅快) .. 大相径庭(差得非常远) .. ) 应接不瑕 掉以轻心 维妙维肖 阴谋诡计 A.借以说明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B.借以说明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C.借以说明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D.借以说明对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9、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老舍是现代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小说有《茶馆》等,剧本有《骆驼祥子》《龙须沟》 等。 B . .报告文学是一种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文学体裁,说它是报告是就其主题的真实性而言, 说它是文学是就表达方法而言。夏衍的《包身工》是报告文学的典范之作。 C.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资治通鉴》,编 订者是宋代的司马光。 D .被鲁迅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是: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曾朴的《二十年目 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以及吴趼人的《孽海花》。 (二)默写(2分) 10、不管风吹浪打,多情自古伤离别, 二、现代文阅读(共24 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这篇通讯虽然写得不错,但报道不及时,已是明 日黄花了。.... B.欧阳老师对班上同学的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都非常关心,问长问短,无所不至....。C.张大爷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痛心疾首的事,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 D.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骄傲自满自己的成就。 ....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了———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住房是否抗震,是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危的重大问题。、 B.这次教训太沉痛了,一定要采取措施,防止以后不再发生这种严重事故。 C.有一次,约翰玩得忘乎所以,把外公的一只喜欢的高脚杯碰到地上摔碎了。 D.侵略军攻陷北京后,焚毁并洗劫了圆明圆。 7.不是比喻的句子是() A.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关了一只鸡鸭。(一)阅读《我的母亲》选段,回答下列问题。(共10 分)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 感谢大姐,把我a在怀里,致未冻死。 一岁半,我父亲死了。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 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 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 事永远也不 b ,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 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 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 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 天开许多花。 1、横线处应填上的词是a_____ b______ 2、对第 (1)段第一句话“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不幸”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是”是承上启下的词语,表示转折。 B 、这一句连用两个“我”使得句式简洁、朴实,是老舍习惯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C、

(完整版)2019河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题

2019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对口考试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誊写(téng)跑烙(páo)违拗(ào)慰藉(jí) B惊诧(chà)殷红yīn 端倪(ní)妆奁(lián) C沮丧(jǔ)渎职(dú)停滞(zhì)萌蘖(niè) D奖券(quàn)狙击(zǔ)俨然(yǎn)笃定(dǔ)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怅然点缀截然不同雕粱画栋 B赔嫁迷宫毫发无爽磨磨蹭蹭 C凝炼稠密变换莫测全神贯注 D喝彩贮藏向隅而泣步步为营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孩子有缺点,还是得耐心。 (2)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正在走上。 (3)小张一时惹出了个大麻烦。 A开导正轨失言B开道正轨失言 C开导正规食言D开道正规食言 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留着大笔的钱财给孩子,使他们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糊里糊涂的享受有什么好? B.洋务运动中李鸿章一意孤行,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C.文章不仅内容好,而且字写的也漂亮,使人触目惊心,既读文章又欣赏字形,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D.在经常不断的劳动中,我们才有希望创出自己的风格,一曝十寒,必会做到得心应手。 5.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 B.含有铁质的食物有猪肝、大豆、油菜、菠菜……等。 C.季羡林先生生前饮食十分简单:早餐一杯牛奶、一块面包、一把花生米,午餐和晚餐则多以素菜为主。 D.“不算啥,只要我能动,就能供你上学!”他又说:“人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你那么爱读书,学得又好,咋也得把书念下去!”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视台对农村中小学学生流失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将近90%以上的学校都不同程度存在学生流失问题。 B.由于这次交通事故,使青年路地段的交通封闭了近三个小时。C.针对他犯的错误,同志们严肃诚恳的批评并分析了原因。 D.指纹识别,这种以前从未听说过的东西,今天已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7.下面几个句子排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今天来看这样的“有所不为”是正确的。 ②正是这样的“有所不为”,带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③邓小平同志认为,放两年再看看:“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④“有所不为”和“有所为”,有时同样重要。

2019年高职单招考试试题语文

2019年高职单招考试试题语文 单招语文试题 第I卷语言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栏内,否则答案无效)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包庇(bì)抓阄(jiū)人参(shēn)羸弱(léi) B.媲美(bì)龟裂(guī)机械(jiè)湍急(tuān) C.混淆(yáo)出差(chā)酗酒(xù)荼毒(chá) D.专横(héng)造诣(zhǐ)狭隘(yì)堤坝(dì)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情不自禁舐犊情深犹豫不决兴高采烈 B.过犹不及耳濡目染迫不及待如饥似渴 C.吹毛求疵废寝忘食养尊处优貌合神离 D.消声匿迹否极泰来抠心沥血理尚往来 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着门框,看花轿的走去…… A.倚徐徐 B.扶悄悄 C.扶徐徐 D.倚悄悄 4.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要享受读书的乐趣,就得思考。通过思考,你获得知识,为认识真理兴奋,为解决疑难而激动,真正体会到创造的愉快,因而感到愈读愈有味道。 A.只有才能而 B.只要才能而 C.只有也能却 D.只要也能却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买了一些食品、饼干和苹果。 B.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C.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英雄的报告。 D.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B.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C.她利用双休日洗衣服、拖地板、还买了一本书、参加打扫校园活动。 D.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按排列顺序,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就这一眼,满院子里便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②近来连伤风感冒都不敢来拜访我了。 A.对比拟人 B.夸张拟人 C.反复比喻 D.对比通感 8.下列句子加点词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A.你明天在家里等着,我一定光临贵府。 B.您这礼物太珍贵了,我只好笑纳喽。 C.您老能到鄙人寒舍一聚,真可谓蓬荜生辉! D.这座大楼由于我屡建殊功,才这么美观、坚固。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 B.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C.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语文答案解析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D 【解析】原文说“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而选项所叙述的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的事件是现实中的真实事件,并没有上升到文学艺术层面。 2.【答案】C 【解析】因果颠倒。原文是“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而选项则把“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当成了原因。 3.【答案】B 【解析】强加因果,从原文并不能看出人们喜欢欣赏悲剧的原因。另外,“‘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错,原文是“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二、古代文诗文阅读 4.【答案】C 【解析】励精:振作精神 5.【答案】B 【解析】句中的“休烈”“国子祭酒”等专有名词,“之”“以”等虚词,是断句的重要参考要素。 6.【答案】A 【解析】“谨遵职业操守”于文无据;“直言不讳”错,于休烈是比较委婉地回答了肃宗的问题 7.【答案】(1)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2)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息的神色都没有。 8.【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10.【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乙选考题

对口高职语文模拟试题1学习资料

对口高职语文模拟试 题1

语文模拟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36分,每题4分) 1.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A.炽.(chì)热处.(chù)分渲.染xuàn 称.(chèng)职 B.胆怯.(qiè) 占卜.(pú) 奴婢.(bì) 瑰.(guēi)丽 C.逡.(qún)巡裸.(luǒ)露诘.(jié)责账簿.(bó) D.蜷.(quán)曲妯.(zhóu)娌衣钵.(bō) 肤.浅(f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朴素揣摩脉搏变本加利 B.赝品宣泄枉费富丽堂皇 C.撕杀题纲徇私略见一斑 D.膨涨亲昵抉择火中取栗 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解放后对淮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很大。 ②许多国际友人,也在这东方的节日情调中,和中国朋友一起选购着鲜花。 ③当然,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一般的并列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对待关系。 A.受益沉醉不是/就是 B.收益沉醉不是/而是 C.收益陶醉不是/就是 D.受益陶醉不是/而是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 ..的一项是() A.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B.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C.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D.1933年到1934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 A.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制造假烟的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 .. 再起 ..。 B.《女娲补天》的故事,虽然是地老天荒 ....时代的神话,但至今仍有强大的艺术魅力。 C.他讲笑话从不嬉皮笑脸,当你笑个不停时,他仍道貌岸然 ....地讲下去。 D.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 ....,使我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6.与“竹深村路远”构成对偶的一项是() A.月照窗前竹 B.白鹭忽飞来 C.聊寄一枝春 D.月出钓船稀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 B.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C. 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8.下列各句加点的敬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辱临寒舍,甚感荣幸。 B.明早您在舍下等候,我准时前往请教。 C.下午四点,我陪同来访的外国友人拜访您的家父。 D.他大学毕业后,曾在一所山区小学就教十余年 9、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的是孔子的 言行。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 学家司马迁。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代表作品有《我的叔叔于勒》 《项链》等 二、背诵填空(10分,每小题2分) 10、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 ( 白居易《琵琶行》) 1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12、生当作人杰,。(李清照《夏日绝句》) 13、它山之石,_____________。 (《诗经》) 14、想当年,金戈铁马, 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题怀古》) 三、诗词赏析(12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17题 真州绝句 王士祯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完整版)职业中专对口高考语文试题

职业中专对口高考语文试题 班级:姓名: 时量150分钟总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恪守kè一叶扁舟piān B、叱咤.chà亲密无间 jiān C、辟邪pì处心积虑chù D、粗糙cāo 矫枉过正qiǎo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润饰恃材傲物 B、漠视所向披靡 C、和霭见风使舵 D、伺候冒然行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倏忽之间三年已经过去,回望校园,真令人百感交集。 B、王学苓长期无微不致地照顾邻居亢德馨老人,因而得到群众称赞,政府褒奖。 C、反映现实的电视剧《蜗居》一炮打响,收视率节节飙升,观众纷纷拍手称快。 D、一开春,村里的青壮年又成群结队出去打工了,只留下几个老人小孩在家守着。 4、下列各句中,有病句的一项是()

A、把文学作为社会现象看时,作家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而文学批评家站在中间,充当介绍人的角色。 B、北宋哲宗时期,苏轼被贬谪到南方,羁宦于千里之外,经历了数度转徙,徽宗即位之后才从南疆回来。 C、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是衡量文艺作品好坏的标准,也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D、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对象,由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传统艺术。 5、下列作家与作品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师说》 B、曹禺——《四世同堂》 C、鲁迅——《故乡》 D、雨果——《悲惨世界》 6、下面联语中,不属于对仗的一联是() A、俯海古边州,云销见戍楼。 B、涨退山溪水,反复小人心。 C、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7-8题。(6分,每小题3分)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对这首诗的一、二句写作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比的手法,诗人颂秋与前人悲秋对比。 B、拟人的手法,将秋天当作一个人来描写。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新课标1)

(新课标卷Ⅰ)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I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 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

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在饱受旧社会、旧制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中职语文对口高考模拟试卷

中职语文对口高考模拟试卷 一、积累●运用(30分,每小题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宁谧(mì) 摇曳(yè) 臆造(yì) 铁砧(zhēn) B.中肯(zhōng) 颀长(qí) 拌和(hé) 冠冕(mi ǎn ) C.旁骛(wù) 赧颜(h ǎn ) 袅娜(nuó) 颓废(tuí) D.深邃(shuì) 奢侈(ch ǐ) 虔诚(qián) 亵渎(xièdù) 2.选出下列词语中全错的一项( )。 A .老奸巨滑 心狠手辣 遥相互应 焕然一新 B .变幻莫测 惨绝人寰 鬼计多端 司空见惯 C .破啼为笑 要言不繁 轰堂大笑 异曲同功 D .沽名钓誉 提心吊胆 明知固犯 苟且偷生 3.依次填入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最贴切的一组是( )。 ①病菌可以说是( )的,但它对人类的危害却非常严重。 ②但是在一些没有护堤常识的人看来,那细小的裂纹也许是( )的,老农的反应未免是大惊小怪了。 ③我只是做了这点小小的事情,实在( )。 ④对他来说,好象什么困难和危险都( )。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 . … …. . … . . . … …… 装 … … … …. … …. .… … … 订 … …… … …… . … … … … 线 … … …..…..………..…...

A.微不足道不在话下微乎其微不足挂齿 B.微乎其微微不足道不足挂齿不在话下 C.不在话下微乎其微微不足道不足挂齿 D.不足挂齿微不足道不在话下微乎其微 4.下列选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B.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刚丝抛入天际。 C.绿茸茸的草坂,犹如一支优美的乐曲。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能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话是()。 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就连我自己也在那闪闪绿色之中了。 A.天空中的艳阳洒下金辉一片 B.大地像一块鲜艳的地毯 C.碧绿的江水轻轻拍打着船舷 D.天空个地面整个绿成一片 6.下列诗中空白处,正确一句()。 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_____,一支红杏出墙来 A.满园春色关不住 B.纵使晴明无雨色 C.千里莺啼绿映红 D.泪眼问花花不语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8分) 7、《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三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大纲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大纲卷) 语文试题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 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 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 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 D.霰.弹(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必(b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 ....,,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 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 ....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 ....,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 通人叹为观止 ....,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答:D 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答:C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

2018年对口高考试卷(语文)

湖南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共6道大题,21道小题,共5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在人类历史流变中,任何民族走过的路都非一帆风顺。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送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______、 ______、______。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 民族特性,架构起中华儿女的心灵空间。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五行”相生的朴素唯物主义、阴阳相生的朴素辩证法、与时俱进的世界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点等,已经深入中华儿女的思想意识深处。 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络.”,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维系着泱.泱大 国的社会秩序,维系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在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中,兴亡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见贤思齐的优秀品格、孝悌.忠信的荣辱观念,标注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为今天培育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血肉”,极大()了中华民主的创造活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独特性。崇尚仁爱的为人之道、求同存异的处事方法,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形神兼倍的美学追求,俭约泰.和的生活理念等,()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为人类文明史增添了厚重的中国色彩和中国气质。 1.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崛.起jué骨骼.gé B.禀.赋bìng 经络.luò C.泱.泱yāng 孝悌.dì D.并蓄.xù泰.和tài 2.第一段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任何 B.能够 C.为了 D.特别 3.根据文脉,下列短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传统美德②思想理念③人文精神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4.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知行合一 B.见贤思齐 C.求同存异 D.形神兼备

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题

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题 一、基础知识运用(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uò)栩栩如生(xǔ) B. 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 C. 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é) D. 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干涸安祥兴高彩烈精兵减政 B.粗犷暮蔼棉里藏针世外桃园 C.楹联繁衍怨天尤人斩钉截铁 D.奚落班驳前扑后继走头无路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由于教师与家长缺乏有效的__,两者关系紧张是当前的普遍现象。 (2)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__特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培养更多更好的特区建设者。 (3)买彩票当然是希望有机会中大奖,但彩民不要__地去追求这种机会。 (4)德国一项调查结果__,如今德国儿童的上网比例已高达37%。 A.沟通修建锐意显示 B.勾通修建锐意体现 C.沟通构建刻意显示 D.勾通构建刻意体现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量子通信成功演示启示国人:在创新方面,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可妄自尊大。 B、汽车在武当山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 C、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D、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养老院的老人们饱食终日,过着幸福的日子。整天吃饱饭,不干什么正经事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20集电视连续剧《黄梅戏宗师传奇》正在黄梅县邢绣娘影视基地拍摄,你是打算双休日去参观呢?还是等到暑假再去? B.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C.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作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D.近两年,我省经济发展迅猛,不说别的,你看街上的私家车如雨后春笋,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广州本田,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儿的,各种品牌应有尽有。 6.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是( ) A.他经常摆出一副冰冷的面孔,令人望而生畏。(通感) B.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拟物)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拟人) D.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夸张)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真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二卷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臵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

(完整版)黑龙江省2013年高职对口升学语文全真模拟试题(有答案)

2013年黑龙江省中职毕业生对口专业升高职院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 (共同课)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28个小题,满分钟100分,考试题意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 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率在草稿纸、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时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滑稽( jī)迂(yū)回眩(xuàn)晕蹊跷(qiāo) B.账簿(bù) 珐( f?)琅毗(pí)邻邂逅(hòu) C.萎靡(mǐ) 作(zuò)揖剽(biāo)悍桎梏(gù) D.恫吓(hè) 蜷(quán)曲滂(páng)沱倜傥(t?ng)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耳濡目染俯首帖耳走头无路功亏一篑 B.必恭必敬邪门歪道一视同人利令智昏 C.笑容可鞠曲高和寡开诚布公仗义直言 D.战战兢兢向偶而泣滥竽充数无动于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王老师处心积虑地为每个人设计了自学方案。 B.我们登上东山,极目远眺,沧海桑田,尽收眼底。 C.我们必须发动民众,团结起来,同室操戈,打一场人民战争,把侵略者赶出中国。 D.这种新型的抗流感疫苗,自问世以来,屡试不爽,在临床运用上效果良好。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青年人要有理想,还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和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是非常的事业。 A.信心百折不挠复兴艰辛 B.信念百折不挠振兴艰巨 C.信心不屈不挠复兴艰巨 D.信念不屈不挠振兴艰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来源:学+科+网]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效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D.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6.下面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轰轰烈烈的“彩屏旋风”尚未停歇,围绕摄像手机市场开展的新一轮“中洋大战”又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B.昨天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披露的贫困山区干部让老百姓装羊的怪事,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C.每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总是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展示了巨大力量,先秦诸子的学说,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一篇《共产党宣言》,开辟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 D.是如此秀美的自然风光孕育了馥郁的人文资源,还是如此绵长的文脉书香守护了这里的山山水水? 7.在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建议达成这样一个协议,。

(完整版)2018年重庆对口高职升学考试语文模拟题二十一

模拟题二十一 (10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共8小题,共计3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肖.(xiào)像伛偻.(lóu)忐.(tǎn)忑不安 B.渊薮.(sǒu)不韪.(wěi)良莠.(yǒu)不齐 C.曝.(bào)光肄.(sì)业越俎代庖.(páo) D.思忖.(cǔn)吮.(shǔn)吸锐不可当.(dǎ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黯然道貌岸然伫足安邦定国 B.租赁耳濡目染留言流言蜚语 C.崛起高屋建瓴委屈委曲求全 D.相如相濡以沫代劳以逸代劳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充足的睡眠是疲劳、恢复体力的关键。 ②毋庸,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③婚姻是大事,应慎重考虑。 ④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着饱满的生气。 A.消除置疑终身充溢 B.消除质疑终身充斥 C.消失置疑终生充斥 D.消失质疑终生充溢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 A.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 ....的现象已大大减少。 B.由于竞争激烈,缺少规范,原本商品质优价好的钢琴市场出现了鱼龙混杂 ....的现象。 C.读《庄子》,我常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 ....,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内心的激动。 D.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三人成虎 ....,天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生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B.我们坐在飞机上俯视地面、山川、田野、城市、村庄。 C.那号角,那鼓声,那飘扬的国旗,都给人以庄严之感。 D.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年陕西省高职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2019年陕西省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语文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闭卷 150分钟)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 ) A 宁谧. (mì) 婀娜.(nuó)孱.头(chàn)皱褶.(zhé)càn tou B 遒劲.(jìng)苍穹.(qióng ) 镂.空(lòu) 慰藉.(jiè) C自诩.( xǔ) 其娈.(luán) 归荑.(tí) 说怿.(yuè) D洵.美(xún) 靡.室 (mǐ) 红硕.(.shuò) 雨.雪(yù)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 C ) A.家喻户晓信手拈来浑然天成诗情画意 B.天涯海角可歌可泣望尘莫及意想不到 C.络绎不绝相濡以沫生死悠关一笔勾销(生死攸关) D.万劫不复忠心耿耿鬼斧神工众所周知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B ) A.这座从前破旧的博物馆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 B.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对人民群众的利益却置若罔闻 ....。.... C.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另眼相看 ....。.... D.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 ....地放弃了休息时间。.... 4、下列各项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D ) A.“请,请里边坐。”老板娘将他们带到二号桌。“清汤荞麦面一碗——” B.我惊呆了。当我迈进教室的瞬间。 C.住宅的寒碜,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D.从石圈中不断分裂出铀、钍……等放射性矿物。 5、请选出没有修辞手法的一句( B ) A.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B.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 C.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D.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6、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 B.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 C.在这座教堂建成于近一百多年前,二次大战中被摧毁了。 D.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 7、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A) 要享受读书的乐趣,得思考。通过思考,你获得知识,为认识真理兴奋,为解决疑难激动,真正体会到创造的愉快,感到愈读愈有味道。A.就只有才能而而因而 B.可只要才能而而因而 C.就只有才能而而所以 D.可只要也能却却因而 8、下面作品、作者、国家或年代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项链》——莫泊桑——美国 B.《骆驼祥子》——莫言——现代 C.《平凡的世界》——路遥——当代 D.《孔乙己》——鲁迅——当代 二、现代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课文中的文字,完成9——12题。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奋斗的执著,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9、在文中用横线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10、《论语》的作者是,《史记》的作者是,《正气歌》的作者是。写出鲁迅的两篇小说题目:《》、《》。 11、这段文字主要使用了修辞手法。 12、这段文字的作者为了阐明“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这一观点,举了大量的例子,请你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再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 例一: 例二: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