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光的折射、物体运动百度文库

光现象、光的折射、物体运动百度文库
光现象、光的折射、物体运动百度文库

苏科版:光、物体运动中考复习——知识点+题型

第一部分: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7.光的反射: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障碍物时,光在障碍物的表面发生反射,改变传播方向。一般说来,各种物体的表面都能反射光,我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举例:而“对镜梳妆”、“水中倒影”等都是光的反射现象。

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9.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平面镜或其他平滑的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如图甲)(2)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时,反射光线并不平行,而是向着各个不同的方向(如图乙)。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对我们都是有用的。利用镜面反射可以改变光行进的方向;利用漫反射可以使人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物体。例如电影屏幕用粗糙不平的白布做成,就是利用其发生漫反射而使坐在电影院各个方位的人都能观看电影。

10.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即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11.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12.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第四章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举例:我们常见的“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折了”、“池底变浅”、“早晨和傍晚看到的红太阳”、“海市蜃楼”等现象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即光线与分界面垂直,此时入射角、折射角均为0°.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3.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4. 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

4.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

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3)、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 分虚实,2f 大小,实倒虚正;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扩展:像距/物距=像大小/物大小(或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1/f=1/u+1/v ) 具体见下表:

当U=f 时,不成像,现象: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

(4)、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①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②u =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③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④成实像时:

⑤成虚像时:

(6)像距、物距与焦点关系式:1/f=1/u+1/v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小 (变大)

推导: 因为ΔADA'∽ΔOF’A',所OA'/AA'=OF'/AD=f/u (1) 又因为ΔOA'B'∽ΔAOD,所以OA'/OA=OB'/AD=v/u 即OA'/AA'=OA'/(OA+OA')=v/(v+u) (2) (1)(2)联立,化简,得1/f=1/u+1/v

5.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

(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

(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

(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

(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

(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6.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7.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8.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9.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10.典型光路

F

F F

F

11.

12.光的色散

光的颜色:太阳光可以分解成赤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彩虹即是太阳光被空中的小水滴色散而成。

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只透过与它相同颜色的光,它的颜色与透过的色光颜色相同;不透明物体只反射颜色与它相同的光,反射什么光就成什么颜色。

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完全不反射光。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 、课桌高0.7m 、篮球直径24cm 、指甲宽度 1cm 、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5.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

名称 又名 眼镜 实物 形状 光学 符号 性质 凸透镜 会聚透镜 老化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 发散透镜 近视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精确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6.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7.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如:用累积法去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径、纸的厚度,用平移法测量硬币、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替代法测量地图上的铁路长度、圆的周长。

8.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9.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10.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11.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2.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3.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s=vt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14.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5.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公式: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16.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1、v 2、v 则 v 2>v>v 1

17.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 ,人跑步速度4m/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m/s

18. 时间的测量:单位:秒(S);

测量工具: 古代: 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习题

1.你身体上最接近15mm 长度的是( )

A .大拇指指甲的宽度

B .拇指的长度

C .头发丝的直径

D .肩膀的宽度

2.一位同学在实验室里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5.37 cm ,他用的测量工具是( )

A .能准确到1mm 的刻度尺

B .能准确到0.1mm 的游标卡尺

C .能准确到0.01mm 的螺旋测微器

D .不能判定用的是什么测量仪器

3.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 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A .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 .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 .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 。

D .以上都不可取

4.世界著名短跑运动员刘易斯在5s 内跑了50m 的路程,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s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 ,三者的速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运动员、羚羊、汽车

B.运动员、汽车、羚羊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汽车、羚羊、运动员

第3题 v v s t =

图6 5.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第1s 运动了10m 的路程,第2s 、第3s 所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那么该物体在3s 内的运动 (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

D.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6.请根据如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 )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7.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所涉及的“卧看满天云不动”是因为 ( )

A.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 B .诗人的浪漫情怀所致

C.云本来就不动

D.云向西运动

1. 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立竿见“影”

B .毕业合“影”

C .形“影”不离

D .湖光倒“影”

2. 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A .照相机

B .放大镜

C .幻灯机

D .汽车后视镜

3. 如图1所示的“眼睛”及矫正的示意图中,与矫正远视眼相符的是【 】

4.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

A. 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 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C. 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 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一江春水向东流 B .星光闪闪 C .海水奔腾 D .春风拂面

6. 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

错误的是【 】

A .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 .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 .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课后习题

图1

图5 7.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

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A .地球

B .“火卫一”探测器

C .太阳

D .火星

8.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一般为25cm ,若小明的明视距离明显小于25cm ,那么小明是 眼(填“近视”或“远

视”),应配带 透镜娇正。

9.晶晶站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当她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大小将 (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在无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

色,裙子是 色。

11.照相机镜头相当于 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12.物理学把物体 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 。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 。

13.五一”假日,爸爸驾车带小辉全家外出旅游,如果汽车以72km/h 合____m/s 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h ,则汽车行驶

了__ __km ,行驶途中小辉看到路两旁的树木都向后退,这是因为他选择了__ __为参照物. 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速度为85 (填上合适的单位),按照这个速度走完255km 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 .

14.做出图4中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 ′B ′。

15.分别画出图5所示的四幅图中反射、入射或折射光线的可能传播方向。

16.李云和张芳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10,物距用u 表示,焦距用f 表示)。当u>2f 时,光屏上得到一

个清晰、倒立、缩小的 像(选填“虚”或“实”);若想得到一

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

应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两空都选填“远离”或“靠近”);

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u f (选填“>”、

“=”或“<”)。 17.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 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 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

⑴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还缺少的步骤是:F.

________________。⑵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

18.小李开车时看到如图12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时汽车内的速度计如图12乙所示。 ⑴你能从交通标志牌上了解哪些信息?

⑵若小李此时汽车的速度大小如图12乙速度计所示,汽车此时是否超速?若以这样的车速行驶,再经过多长时间能到达香山出口?

⑶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此汽车到香山出口至少需多长时间?

⑷你对小李有什么忠告?

图4 图10

) 图1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