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山水画的意境》节选自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的《漫谈山水画》一文。文章探讨了山水画的历史、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和意匠问题,课文节选的是作者集中探讨意境的部分。本文处于统编教材9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课文是一篇较为标准的文艺论文,从语文素养的培育上看,这篇文章有四个方面的学习价值:其一,把握“意境”的内涵。学以致用。其二,学习、借鉴作者的论述思路。其三,构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其四,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圈点勾画出关键词句,引导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结合的方式,用图表形式梳理出文章的论述思路,还要引导学生分析体会作者论述观点所用的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契合性,以及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并从中借鉴学习作者分析实例的方式。另外还要引导学生适当拓展阅读,提升对意境的认识,形成自己具有批判性的看法。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首次接触文艺论文,文章内容涉及一定的专业知识,学生阅读时有较大难度,尤其对于基础较差及艺术审美能力不足的学生会觉得晦涩难懂,甚至难以产生兴趣进行深入阅读。因此教学应该把理解性阅读放在首位,教师要将之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三、教学目标

1、识记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2、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3、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4、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5、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四、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2、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3、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4、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难点

1、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2、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六、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山水画名作,认真观摩欣赏,同学间交流,分享对山水画审美追求、技法特点等的初步认识。

2、教师印发资料:袁行霈《论意境》、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和李可染《谈学山水画》。

七、教学时数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多媒体投影的《江山如此多娇》)

师:这幅画是关山月、傅抱石他们共同合作专门为装饰人民大会堂而绘制的大型山水画。

问:看画面你能想到哪首古诗词?

生回答。

全班齐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结合词,再看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回答。

师:同学们对画面的这种感受属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即“意境”。关于“意境”,

当代山水画大家李可染先生曾做过专业论述,同学们想不想跟随他去了解一下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山水画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任务一:初读课文,抓核心要素

【出示任务】

默读文章,在阅读中圈点勾画,注意圈画出以下要素:

1、核心概念;

2、主要观点;

3、所用实例;

4、所做结论。

【反馈指导】

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文章,但其实文艺论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一种,阅读的方法和一般议论文一样,只要抓取了以上几个要素,一篇文艺论文的基本内容就基本理解了。

任务二:再读课文,把握结构

【出示任务】

1、再读课文,勾画出每段关键句。

学生读课文,完成任务。

2、分小组合作探究,梳理出文章的论述思路,每组以提纲示意图的形式呈现。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展示。

【反馈指导】

每段关键句和提纲示例:

教师小结:

从提纲图示中可清晰看出,文章层次分明,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写作思路进行论述。这既是议论文的常用思路,也符合人类认识问题的一般思路。在议论文写作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思路来组织文章。

任务三:细读文本,研究实例

【出示任务】

1、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为阐明观点多处引入实例,请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和作者观点的关系。

2、根据第3段的观点,请你再举一个古诗的例子,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作为补充的论据。

学生回答、写作。

教师点评。

【反馈指导】

实例分析是论述观点的重要辅助,分析中要紧扣观点关键词,希望作者分析实例的方式能给同学们的议论文写作予以启发。

(三)课后作业

阅读课前下发的三篇文章:袁行霈《论意境》、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和李可染《谈学山水画》。,用提纲的方式梳理论述层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完成了对《山水画的意境》论证思路的梳理和实例的分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可染先生的这篇文艺论文,更深入地理解意境的内涵,并学以致用。

(二)思考探究

【出示任务】

请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一、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二、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2、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情感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3、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4、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三)积累运用

任务一: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本文中有关的“意境”的论述,从课前准备的山水名画作品中挑选一副做赏析(如李可染画作《万山红遍》;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等)。请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学生完成任务并分组汇报。

任务二:赏析古诗词,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赏析。完成一段文字。

学生写作。

教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

【出示任务】

勾连同单元课文,横向对比悟“意境”:

在《山水画的意境》一文中作者说“说假话不行”,在《无言之美》一文中作者说:“美术作品不能说谎”,其含义是否一致,其中体现了哪些共同的艺术追求?又比如《山水画的意境》和《驱遣我们的想象》都有关于意境的论述,其认知是否一致,是否可以互为阐释?

(五)课后作业

思考并总结:学完课文,你认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是什么?应该怎么读?有哪些阅读方法?请将感悟整理成一篇文字。

(六)板书设计

(七)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或课外阅读活动推荐袁行霈《论意境》

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李可染《谈学山水画》

吴调公《关于古代文论中的意境问题》

李可染《谈中国画的改造》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教学反思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教学反思一.交流导入 1.请大家静下心来听我们教室中回响的音乐,边听音乐边来看几张风景图片。(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漓江,世外桃源的泸沟湖,美丽神秘的九寨沟) 2.中国的自然山水十分美好,大河山川这些都我国山水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看中国山水画——古代和当代) 提问:你了解中国山水画吗?对山水画有什么感受? 中国的山水画不仅描绘了自然山水,而且寄托了画家个人的情感和理想。同时也表达了画家的主观感受。 大家坐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教室里,一定觉得中国山水画离我们好遥远,但现在我们就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来和我们的传统艺术作一次亲密接触。 3.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描写山川的美好诗句,请小组汇报你们搜集的有关诗句。

二.欣赏感受 4.提问:这是谁的作品?采用的是什么构图形式? 著名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画的《万山红遍》画面采用直构图,以体现山的宏伟气势、山树森茂、重重叠叠,几道瀑布飞泻而下,打破了画面的沉静;那道道弯弯的泉水,不仅穿透画面的直构图,使画面生动多姿,更使人如临一个理想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王国。 5.提问:画面画的是什么内容?你想到了一首诗吗?作者展现了怎样的意境? (傅抱石轶事:傅抱石作画爱饮酒。他常常一手执笔,一手执壶,不时仰头饮上几口,烧起一腔豪情,于是肆意挥洒勾勒,如有神助。1958至1959年间,傅抱石与著名画家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绘制毛泽东诗意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在作画时买不到酒喝,口内苦淡,灵感枯竭,画兴索然。周总理知情后,立即派人送去好酒。于是他激情勃发,灵感顿生。《江山如此多娇》这幅大气磅礴的巨作,深受中外贵宾的好评,毛主席也表示赞许,认为较好地体现了诗句的意境。 6. 中国山水画的风格和技法

浅谈山水画的意境

浅谈山水画的意境 一、山水画中远的意境概述 山水画从它产生开始,就和远有着不解之缘。庄子哲学的至高境界是虚、无、清、淡、,而山水画的顶级精神境界是超逸、清淡,如此,两者就自然相互紧密在一起了。山水画与老庄哲学之间的纽带就是远,山水画是自然而然朝着远的方向发展的,这是它自身发展中的一项天然任务。远是山水画中不可缺少的意境元素,是山水画的要求和灵魂。正是由于山水画在远的意境层面上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山水画才能够得以发扬光大。在创作山水画的过程中,用远这一特质来表现与追求意境,以求达到忘我、忘物的山水意境和精神境界来追求山水画创作的艺术灵魂。 郭熙提出了山水画三远思想,阐述了创作山水画的过程中艺术意境的诞生以及对于透视和构图原理采用不同方法的视觉感受。这一思想成为了山水画的审美规则与范式。三远思想是山水画作家对河、山等自然景物实行远近游目的换景移步式的总体观察,整体把握了真实山水意境以后,精炼出来的图画绘制原则和经典意境范式。以对自然景物观察的层面上来看,三远和西方画作所看重的透视布局方式有一些类似的地方。这在我国古代山水画论述中也有提到,比如南朝宗炳就说过:去之稍阔,则见其弥小,这句话点出了山水画绘制中的视觉上远小近大的规律。三远是整合了饱游饥看后的各种现象,是对真实山水艺术意境的再整合和再创造,也总结了山水画作空间意境的处理方法。 二、山水画中三远的意境内涵 (一)高远 对于山水画中的高远,最开始在东晋的顾恺之就在《画云台山记》一文中作过论述:作清气带山下,三分据一以上,使耿然成二重。宗炳在文章《画山水序》中也有过这样的论述:竖划三寸,当千初之高。在绘制山水画的艺术意境中,高远能够将树木、房屋以及人物绘制得很小,以这样的方式来衬托出山的高大的形象。以郭熙的作品《早春图》为例,我们能够看出画的前部有重叠而上的岩石,笼罩在半山腰上的雾,从下向山顶上看,可以看到山势崎岖,山色呈现出一片清明,山的高远表现得淋漓尽致。又比如沈周的画作《庐山高图》,山很大,人很小,让阅画者不能看出山到底多大多高,整座山的下半部分还能够虚起来,就像是只画了一座山的头部而让云朵盖住了山的脚一样。就像郭熙所说的那样: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这些绘画手法完全是为了体现山的

制作个人简历教案

项目单元x 制作个人简历 教学目标 掌握创建表格的方法 掌握编辑表格线的方法 掌握编辑表格的方法 设置表格文字对齐的方法 设置表格文字方向的方法 重点难点 表格中行与列的区分 表格中单元格的拆分与合并 表格边框的设置 表格中文字的堆砌方式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学生动手操作,案例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出 怎样在WORD2003软件中创建表格,在此项目中,是关于个人简历的一张表格,我们怎样建立表格,并将表格编辑成为我们需要的格式和样式。 二.解决方法 首先创建单列表格 通过添加表格线的方式将表格绘制成需要的格式 将部分单元格拆分与合并 设置表格边线,用以区分表格各不同部分 添加文字,并将文字摆放在适当位置 三.完成过程 分清行与列的概念 观察案例,确定应插入几行几列表格 创建单列表格 新建一个文档,在第一行输入“个人简历”,(楷体、三号、居中) 切换到插入选项卡——插入20行一列的表格 选定表格——在布局选项卡单元格大小逻辑组中的行高文本框中输入“0.6厘米”。 设置行高和列宽 添加表格线 将鼠标指针移到表格内,单击绘图边框逻辑组中的绘制表格按钮,将鼠标指针变为铅笔形状——根据履历表中表格竖线的位置添上表格竖线—— 双击鼠标完成创建。

合并与拆分单元格 分别将表格的表格1~5行中的最后1列、8~10行中的第1列、13~16行中的第1列、19~20行中的第1列、19~20行中的第2列合并。 设置外围框线 选定表格——边框和底纹——选择双线线型;打开外围框线按钮 设置内部框线 选中表格——边框和底纹——选择单线线型——设置粗细;打开上下框线按钮 设置单元格底纹 选中单元格——边框和底纹——选择一种颜色 填写文字 在单元格中填写文字——设置文字的大小、字体、对齐方式、文字方向 (黑体、五号、中部居中、“工作经历”居中) 四.知识回顾 知识链接: 选定表格、行、列和单元格 插入行和列、删除行和列 知识链接:绘制表格的斜线表头 单元格的文字对齐方式、文字方向 常见错误 设置表格边框线时不能很好的区分对控制边的按钮的作用范围 问题与讨论 怎样在贴照片处,添加自己的一寸照片? 举一反三,课程表怎么做?在制作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作业

阅读《山水画的意境》 (1)

阅读《山水画的意境》,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山水画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感情,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也就没有了灵魂。 B.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地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 C.意境在于有情趣有画意,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难以打动人。 D.山水画创作中,画家只有对所描绘的景物充满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有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愿望,才能创造别具一格的意境。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开头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3.作者是如何论述“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这一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说明。 4.你如何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意。 5.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颜景龙 ①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的营造。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作时,时常被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被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打动、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②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漂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山水画的意境》节选自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的《漫谈山水画》一文。文章探讨了山水画的历史、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和意匠问题,课文节选的是作者集中探讨意境的部分。本文处于统编教材9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课文是一篇较为标准的文艺论文,从语文素养的培育上看,这篇文章有四个方面的学习价值:其一,把握“意境”的内涵。学以致用。其二,学习、借鉴作者的论述思路。其三,构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其四,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圈点勾画出关键词句,引导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结合的方式,用图表形式梳理出文章的论述思路,还要引导学生分析体会作者论述观点所用的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契合性,以及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并从中借鉴学习作者分析实例的方式。另外还要引导学生适当拓展阅读,提升对意境的认识,形成自己具有批判性的看法。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首次接触文艺论文,文章内容涉及一定的专业知识,学生阅读时有较大难度,尤其对于基础较差及艺术审美能力不足的学生会觉得晦涩难懂,甚至难以产生兴趣进行深入阅读。因此教学应该把理解性阅读放在首位,教师要将之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三、教学目标 1、识记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2、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3、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4、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5、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四、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2、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3、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4、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难点 1、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2、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六、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山水画名作,认真观摩欣赏,同学间交流,分享对山水画审美追求、技法特点等的初步认识。 2、教师印发资料:袁行霈《论意境》、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和李可染《谈学山水画》。 七、教学时数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作业--山水画的意境(附答案)

14 山水画的意境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预习自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惆怅 ..(chóuchàng)真zhì(挚) 浮光掠.影(lüè) 暮ǎi(霭) 渲.染(xuàn)朝.朝暮暮(zhāo)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 ....”“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胸有成竹: 画竹子前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画家作画前,对所画的对象有整体的把握,非常熟悉。 (2)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 ....,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浮光掠影: 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3)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 ..,意境会更鲜明。 渲染: 比喻夸大地形容。 (4)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 ..,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 堂皇: 气势宏大。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中国文学的创作注重表现意境,文学的鉴赏也应该力求进入并感受意境。当我们读着那些意境深远的作品时,可能暂时忽略了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之中。有时是自己过去的审美经验被唤起,和诗人取得共鸣;有时仿佛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对宇宙和人生得到新的理解;[乙]有时会感到超越了故我,在人格和智力上走向更加光明和智慧。 (1)[甲]处画线句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把“进入”与“感受”调换位置。

(2)[乙]处画线句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应在“智慧”后加上“的境地”。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 A.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情寓于景,读者能够体会诗人的深厚感情。 B.五代画家荆浩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而有位画家写生十几天就画了一百多张。可见,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 C.中国山水画画家并不注重表现“光”,而是注重准确表现景物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木然地画画,客观景物就会成为标本。 D.齐白石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才让虾在他的笔下活起来。可见,画家只有对客观对象有深刻的认识、感悟,画出的画才能传神。 【解析】“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有误。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作者先提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的观点;再以人们熟悉的中国诗词为例,阐明了景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然后,分析获得意境 的方法是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出画画要有意境,还要注意运用好的表现方法——意匠,使论述更全面。 基础运用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作者对描画的物件,必须要有深入的研究,有严格的选择、充沛.的感情、高度的加工。绝不能把描写物件变成说明性的图解或地理志,使观者看了suǒ然无味、无动于zhōng,这样当然谈不上什么意境。没有意境或意境不鲜明,绝对创作不出引人入胜的山水画。意境的创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在画水墨山水时,感觉到自己就像进入战场,在枪林弹雨中。因为画在宣纸上不能涂改,所以一点疏乎差错都不行。每一笔都要解决形象问题,感情问题,远近虚实、笔墨浓淡等问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充沛.(pèi)suǒ(索)然无味无动于zhōng(衷)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疏乎”,正确写法是“疏忽”。 (3)“引人入胜”中“胜”的意思是(C) A.胜利 B.比另一个优越

山水画的意境图文稿

山水画的意境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山水画中高山大川的雄浑厚重,小桥流水的清秀恬淡;山间云雾缭绕,小路曲折婉蜒;楼台耸立,船帆点点……让我的感受到画家对故土,对大自然的那份。那份痴性,带给我们充满情趣的,有独特意境的美丽享受。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 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对于山水画的学习,力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巧,过于强调皴法而无暇顾及在画中表现意境的现象。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1、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本课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2)、认知目标: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用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②分析山水画作品中意境中表现,初步理解对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3)、能力目标:尝试选用(或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地表达出你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或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并配上自己喜欢的诗句散文。 2、教学重点: 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 3、教学难点: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4、学习材料: 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 学具: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画面出现关山月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画是他们共同合作专门为装饰人民大会堂而绘制的大型山水画。 师问:看画面你能想到哪首古诗词? 生: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优质教案

14山水画的意境 知识与技能 1.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2.分析山水画作品中意境的表现,初步理解对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过程与方法 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通过对山水画家的认识、所处时代的分析及画面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重点 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难点 了解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学会运用笔墨表现意境。 1.分析教学法:引领学生深入阅读课文,通过勾画点评,找出重点句子,分析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2.实践交流法: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并配上自己喜欢的诗句散文,深切感受山水画的意境。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山水画等所需用具。 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山水画的特点。 1课时 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中国古典诗词,也屡次提到了“意境”一词,同学们能结合所学过的诗词解释一下什么是意境吗? 例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雄浑的意境。 可以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代表画作《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 李可染的意境观:他曾在书中讲到,“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

教案——简历制作

《简历制作》教学设计

深化对简历范例进行讨论分析, 并由各小组进行修正。 讲授,参与学生 讨论 聆听、讨论7分钟 归纳和总 结本次课程重点:简历制作启发同学一起总 结 反馈2分钟 课后作业完成个人简历的制作。记录、讨论思考、完成 课后作业 2分钟 教学详案 一、任务项目引入与学生操练 1.本任务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2.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介绍; 3.说明教学任务的内容及要求。 (1)引入:分析讨论简历的重要性。 (2)教学任务:按要求进行个人简历设计制作。 二、深化 对简历范例进行讨论分析,并由各小组进行修正,并对修正结果进行讨论、交流,进一步掌握制作要点。 三、归纳(知识和能力) 简历——你人生的第一张名片! 一些关于简历的数字…… 雇主们在每份简历上所花的平均时间为15秒; 每245份简历中有1份获得面试机会; 有的大公司每年会收到超过100,000份简历; 雇主们在报纸上登出一个招聘职位,通常会收到200份左右的简历; 在所有简历中约有85%-95%最终的结局都是被扔进了垃圾桶。 (一)简历的基本内容

1.个人基本情况介绍,如姓名、性别、政治面貌、籍贯、生源地、学历、健康状况、身高、家庭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个人免冠照片等。 2.其他还应该有:详细的学习成绩、外语水平、奖惩情况、社会工作或勤工俭学经历、德智体综合鉴定、院系意见等。 简历中还可以有自传和近期生活照。为了增加说服力,可以在简历的前面附以学校和专业介绍,在后面附上有关证书的复印件。 (二)写简历的三大技巧 ●扬长避短,强调优势 ●简历一定要“量身定做” ●简洁精练:一页纸足矣 (三)简历制作的注意事项 ?材料的真实性 ?少虚词,多说服力 ?精炼,突出重点 ?包装适度,简洁大方 ?“个性”体现 ?准确,有的放矢 (四)简历编写小窍门 ◆巧妙使用数字和比例,营造比较优势 ◆巧妙的描述绩效和成果,突出个人能力 ◆巧妙应用黑体和下划线,定位面试官注意范围 (五)求职信撰写要点 标题要醒目、简洁、典雅。要用较大的字体在自荐信上方的中间写上“自荐信”三个字。还可以用主副标题,如以“团结、勤奋、求实、进取”为主标题,而以“——我的自荐信”为副标题。 称呼,即写明收信人的姓名和称谓或职务,如果求职方向很明确而且知道接收简历的具体人员时,就可以称呼得具体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称呼后面要加一个冒号,这虽然是一个细节,但不要忽略。 正文要简洁,字数要控制在400字以内。 1.说明本人基本情况和求职信息来源

2021年八年级美术下册《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案一 人美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美术下册《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案一人美版教学目标: 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教学难点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教学方法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情景创设法 教学用具山水画所需用具风景照片等 板书设计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一、《平沙落雁》二、《江山如此多娇》三、《万山红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艺术是文化的产物,故,艺术要与文化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浩如烟海,而中国画的形式和一般的绘画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唐代诗人徐凝在题画诗中这样写道“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诗的前两句是写画中景,后两句是诗人发出的感叹:画家挖空心思,终究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只)能画一声,而凄楚动人的猿三声,是画面上表达不出的,此绘画之弊也……。然诗歌(词、赋)却能做到表现时间、空间、环境、音乐、舞蹈等,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及万事万物的刻画等──包罗万象;也正好弥补绘画之不足。但诗是含蓄的,不及画的直观通俗易懂。历来有诗、书、画同源之说,三者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都是写心、写思想、抒发感情的。因此,从根本上说,三者是相通的。 二、激发兴趣,敢于质疑,以达到共同探究的目的。 1、分析中国画作品《平沙落雁》。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画面:溪流、荒滩(荒漠)、弹琴的老人、大雁……。在一望无垠、贫瘠的荒原上,没有树、没有草,没有野兔的奔跑、也没有牛羊的欢叫;有的只是那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和那一阵阵卷带着黄沙的寒风掠过……。 2、《江山如此多娇》磅礴旭日升中华,九州沐浴金彩霞。世纪更替逐浪高,国昌民种富贵花。《江山如此多娇》付抱石、关山月

制作个人简历教案

制作个人简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表格中的基本概念及其生活中表格的应用范围; (2)感受和体会文字形式和表格形式两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呈现方式的特点与优势。 2、过程与方法 (1)具备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档处理的基本能力。 (2)具备对完成任务的解决方案进行初步分析,进行素材的收集、组织和整体设计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他们的问题剖析能力; (2)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开放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生活中表格的欣赏与制作,缩短知识与应用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Word的一些相关的知识,对Word也比较熟悉,这便为我们今天的深入学习做了知识和技能上的铺垫。 2、高一的学生已经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来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设计任务。 三.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共分为个人简历的制作过程,个人简历的格式化,在个人简历中插入表格,在个人简历中插入对象, 个人简历的版式设计和打印五个部分。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制作个人简历 难点:制作个人简历 五、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七、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当我们将来大学毕业,即将步入社会的时候,我们将面临找工作,如

何让其他人认识你,了解你呢? 学生活动:自我介绍 教师活动:有一种高效简捷的方法,就是做一份自己的简历。 教师展示几种不同类型的简历,有表格式简历,文字式简历 学生活动:欣赏不同类型的简历, 教师提问:①文字形式的和表格形式的,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②由于表格清晰、明了的特点,在我们生活中,表格处处可见。 师:今天我们便在Word中学习表格式简历的制作。 了解概念,剖析简化 1、概念讲解 师:(过渡)要制作表格式简历的,首先需要了解表格式简历的的一些基本组成部分。 一份优秀的简历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简历封面,简历,自我推荐信,这次课我们主要学习简历封皮和简历的制作。 教师活动:展示几种不同类型的简历封面 学生活动:欣赏简历封面 教师活动:讲解简历封面的制作过程,边操作边讲解 学生活动:制作简历封面并提交自己的作品 教师活动:讲解简历的制作过程,边操作边讲解。 先讲解表格的建立,如何简化表格,调整表格。 三、设计表格,上机实践 学生活动:设计表格,制作简历并提交自己的作品 2、上机实践(要求学生保存到“网上邻居”的共享目录中) 教师加强巡视,提供咨询服务。学生也可通过学习网站上的“你我交流”向其它同学请教,使一部分操作不熟练、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顺利完成上机任务。 文字内容输入完成的同学可从学习网站中的“素材园地”中加入心仪的头像,并尝试对表格进行简单修饰。 四、作品递交,展示评价 1、作品展示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让学生及时发现和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下面的调整和完善,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评价过程中学生的演示操作,复习巩固了知识点。 2、修改、完善 师:(过渡)相信经过刚才的展示,大家肯定得到不少启示。接下来,请同学们继续修改、完善自己的表格。 生:继续练习 五、课堂小结,总结提高 师:本节课我们利用word中的表格制作个人简历,下一堂课我们将学习表格的美化。电脑可帮助我们干事情许多,大家要善于利用高科技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求职简历制作 教案

简历制作 一、教学内容:①、简历的作用;②、用人单位如何筛选简历;③、“第一眼”简历的制作原则;④、简历包含的内容; 二、课时安排:25分钟。 三、教学目的:通过介绍简历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简历在学生求职过程中的重要性。以用人单位立场教会学生制作能吸引雇主眼球的“第一眼”简历,掌握“第一眼”简历制作原则,能制作出“第一眼”简历。 四、教学重点 “第一眼”简历制作原则 五、教学难点 “第一眼”简历制作 六、教学内容: (一)情境导入 以一份大学生的应聘简历导入课题。设疑:你觉得该简历中存在哪些问题或者是不足?如果你是该单位的招聘人,你会选中该应聘者参加面试吗? (二)内容讲授 我们在了解了就业政策、职业礼仪、求职信息获取等知识之后,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这些知识层面上。要想找到一份诚心如意的工作,我们就必须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和招聘单位有实质性的接触。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职过程中实际行动的第一步——简历制作。 那么为什么说,简历制作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实际行动的第一步

呢?我们看一下简历的作用。简历是 第一次和招聘单位直接接触的“信使” 这点毋庸赘述! “产品说明书”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把大学比作是一个工厂。那么这个工厂的原材料是高中生,产品就是大学生。大学生作为一个产品,性能如何?如何使用?我们需要告知招聘者。 获得面试机会的“敲门砖” 第一点我们说了,是和用人单位直接接触的“信使”。为什么是说“信使”呢?因为我们还没有到和用人单位“面对面”接触——面试的环节。那么,我们简历制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我们能不能获得面试机会,能不能获得工作机会。所以我们说简历获得面试机会的“敲门砖”。 接下来我们看一幅图片,这是在招聘会现场,一个用人单位的招聘摊位前就有这么多的,成捆成摞的、几十份甚至几百份的求职简历。那么,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你是招聘经理,面对这么多的求职简历,你会花多长时间来看一份简历?你会首先看什么样的简历?(浏览着看、看我感兴趣的) 用人单位也一样,研究表明:初审:20秒-35秒;再审:60秒-84秒。简历的下场:抓不住雇主的眼球:垃圾箱、回收站。抓得住雇主的眼球:人力资源经理手中; 如何才能使我们的简历吸引雇主的眼球? 用人单位告诉我们说:SONY公司高级人力资源顾问马思宇先生说:我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3

【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对于山水画的学习,力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巧、过于强调皴法而无暇顾及在画中表现意境的现象。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品位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的表现意境。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B.应会:尝试创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的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通过查找、收集有关山水画家及作品的资料,使自己对我国古今著名的山水画家及艺术风格有所了解。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 【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2)难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我们国家的风景画——中国山水画。 那么,看了画之后,谁能告诉我什么是中国山水画呢,它主要画什么景物呢?有什么特点呢? 中国山水画主要以描绘自然山川及人文景观为表现对象,但绝不是像西方油画那样对景物的逼真、写实的光、影、形的再现,而是强调艺术家对大自然的想象活动,进行“致情”和“意境”的创造,形成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种情景交融的画面中,表现出一种十分鲜明的、可给人以启示和想象的自然景观,同时又包含着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 从上面山水画的介绍中,老师讲到了画家进行“意境”的创造,那么什么是意境呢?谁知道,或者解释一下这个词的意思? 好,那么画家是怎么来营造的呢? 授课: 为了便与大家分析,我拿西方的风景画和中国山水画来进行比较。我们现在看荧幕,我们可以看到西方艺术大师康斯泰勃尔的《干草车》和宋代著名的画家董源的《潇湘图》。各位同学大家认真的看一看,想一想,它们分别是怎么来营造意境的呢?(从工具材料、构图、色彩等方面展开) 学生讲。 《潇湘图》五代画家董源作。这幅短横卷,是描写江岸洲渚之间的渔人、旅客的各项活动。前段描绘沙石平坡,有朱衣女子二人往水边行去,滩头有五人鼓奏乐器。江面上有一船驶来,船上六人,有端坐者、持伞者、横篙者、摇橹者等。后段写远茂林,渔人张网,远处有小船往来,近处有芦苇沙坡,是典型的江南风光。此画不画水纹,多留山头空白,以碎点来表现朦胧的远树,云烟吞吐,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_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设计理念: 东方绘画的主导是中国绘画,而中国绘画属于中国传统艺术,而中国传统艺术又递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由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民俗习惯及表达方式等组成。加之这种文化为“复合型”的,集文字学、古(现代)汉语、诗词格律、书法、中国画等等学科为一体,并且朦胧含蓄、藏而不露;蓄势待发、张而不发;婉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令人遐思无限。水太清则无鱼,画太明(清晰而无隐藏)则无韵(韵味);一揽无余,就缺少美的回味……。 传统的中国画是讲求共性的。所谓“求大同、存小异”、“平常心是道”等都可以看作是针对共性而言的。这就是说画家要有“大同的心界(境界)”──能包容万千、博大宽广的艺术境界;而“平常心”是指在绘画上我们要追求一种“大风格”,而不是狭隘的个性。 宋代评论家邓椿曾说:“画者,文之极也”(《画继》),认为画品的高下,直接取决于画家素养的丰、寡。因此,想在中国画上有所造就者,不能单纯地为学画而学画,一定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学养,要通过日积月累、对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进行深刻的体验,提高自己的认识及审美能力。

一音多字(音、韵加上格律)造就中国文化──文学上的诗、词、歌、赋的存在与成就。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完美的组合,感染欣赏者。那么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由于其感情体验是受理性支配的,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开始接触音乐,那么他未来的情感是丰富的,他的心理素质是趋于完善的。音乐的欣赏不仅能直接体验音乐音响,还可以起到唤起人们的想象联想。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的作用。一般来讲,描绘性、情节性的音乐所引起的联想,可以使人得到“情景交融”的综合感受;从注意力上说,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注意力会随着起伏变化的乐曲,始终稳定在几分钟或稍长的音响中,这对稳定自己的注意力是非常有效的。 要想让学生能真正“领略”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师就必须“全方位”设计教案:即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欣赏讨论与实践课业类型:欣赏课时:2节 教学设计 第1节教学过程:

求职信与个人简历教案

求职信与个人简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求职信的概念、作用和特点; 掌握求职信的写作; 了解个人简历的概念、作用和特点; 掌握个人简历的写作。 2.能力目标 阅读能力目标 能理解求职信和个人简历的主旨;能根据求职岗位需求把握求职信和个人简历中应提供的相关信息。 写作能力目标 能根据招聘信息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撰写成功的求职信和个人简历。 3.人文素质目标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 学生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求职信的写作。 难点:1.能根据求职岗位需求把握求职信和个人简历中应提供的相关信息。 2.认识自己与工作要求相关的特长、兴趣、性格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话法、实践法、电教法等教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2小节共90分钟 五、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方婷是湖南第一师范文秘专业XX级的一名大专生。毕业临近,她很想早日找到一份适 合自己的办公室文秘工作。前段时间,她看到了某公司刊登在《长沙晚报》上的一则招聘信 息,非常想获得这份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向那家公司投递了一份求职书。经过筛选, 她获得了面试的机会;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她成功地被该公司录用了。方婷求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首先在于她制作了一份成功的求职书。下面先让我们来看 看xx的求职书。 新课讲授: 项目一、求职信 一、方婷同学的《求职简历》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 1.封面。设计新颖、独特,能突出求职者的特点。2.求职信。这是求职书的重点内容。 3.个人简历。理论上,它是求职信的“附件”部分,是对过去生活经历的精要总结。 4.各种证书复印件。 5.推荐信。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一、教材分析 《山水画的意境》是人美版教材15册第2单元的教学内容,课业类型为造型·表现课,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山水画中的笔墨情趣、构图经营和诗书画印来了解山水画情思俊永、耐人寻味、情景交融的意境。并通过完成一幅山水小品画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本单元共分三课时。第一、第二课时:山水画的笔墨常识,临摹树石的画法,为山水画创作作铺垫。第三课时:感悟山水画的意境美,尝试创作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本教案是第三课时。 二、教学目标 ㈠识目标:感悟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初步掌握山水画的创作方法。 ㈡力目标:提高对山水画的欣赏能力、构思创作能力。 ㈢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国画的浓厚兴趣,以及对传统艺术的珍视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㈠教学重点:感悟山水画的意境美,学习山水画创作的基本方法。 ㈡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学过的笔墨技法创作一幅有意境的山水小品画。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㈠教学手段:本课采用传统教学与现代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这里既有课堂讲授和演示,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声音、文字、图像集于一体,使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都充分地调动起来。将讲述式、提问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观察、自主探究来理解山水画意境的含义。使学生在欣赏、交流、实践等一系列体验中,感悟山水画的意境美。 ㈡教学方法:欣赏、讨论、讲授、示范、实践等。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课题:山水画的意境 ㈠意境的含义:有情感的画境。 ㈡品味山水,感悟意境。 ㈢意境的由来:师法自然,经营位置 笔墨情趣,诗情画意 融情入境。 ㈣创作步骤:⒈确定主题⒉铅笔构图 ⒊墨笔刻画⒋点染色彩 ⒌题字压章 ㈤课堂实践:根据你喜爱的一句诗,创作 一幅山水画。 范画(步骤图)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分析-共7页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山水画中高山大川的雄浑厚重,小桥流水的清秀恬淡;山间云雾缭绕,小路曲折婉蜒;楼台耸立,船帆点点……让我的感受到画家对故土,对大自然的那份。那份痴性,带给我们充满情趣的,有独特意境的美丽享受。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 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对于山水画的学习,力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巧,过于强调皴法而无暇顾及在画中表现意境的现象。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1、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本课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2)、认知目标: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用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②分析山水画作品中意境中表现,初步理解对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3)、能力目标:尝试选用(或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地表达出你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或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并配上自己喜欢的诗句散文。 2、教学重点: 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 3、教学难点: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4、学习材料: 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 学具: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画面出现关山月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画是他们共同合作专门为装饰人民大会堂而绘制的大型山水画。 师问:看画面你能想到哪首古诗词? 生: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个人简历》教案1

《从个人简历到职业目标》教案 教学目标:1.能独立完整地制作一份《个人简历》; 2.从《个人简历》的制作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 3.培养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建立职业目标。 教学重点:1.制作《个人简历》; 2.认识自我,建立职业目标 教学难点:1.建立职业目标,培养积极的职业态度 教具准备:1.个人简历若干 2.教学用PPT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对于一个求职的人来说,简历是求职者的“敲门砖”,精心写作个人简历,让你的简历变得醒目,使你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就要花一番心 思。所以每一位求职者都要学会做一份推销自己的简历。 二、新课教学: 概念提出:从学生上交的简历材料中选出样本,分析样本中的典型问题, 以案例式教学加深学生对简历的认识,建立简历的概念和注意 要点。 个人简历在写作上讲求真实性、正面性和精炼性 ...........。 真实性是指写简历时一定要客观理性地总结自己的经历,做到真实、 准确、不夸大、不缩小、不编造,这样才能取信于人,具有保存的价 值。 正面性是指内容应当是正面性的材料。负面的内容要远离简历。 精炼性是指个人简历要越短越好,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两页就足够了。 分析样本的同时,鼓励学生的作业,激发其独立完成任务的主动性,达 成情感的交流。 展示:1.学生分组,自由讨论。 2.各组发言,总结学生发言。 提问:引入大学生的简历,提出我们的就业竞争压力,指出中职毕业 学生的简历与其他工作简历的不同。 找差距: 1.学历 2.技能 3.社会经验 4.工作业绩 提出重点:面对形势,如何实现中职汽修专业学生与社会的接轨? 分析自我与社会需求: 我们要结合自身的优点与专业特点,在社会大环境中找到生存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案例设计) 武汉市江岸区堤角中学顾绍骅 设计理念: 东方绘画的主导是中国绘画,而中国绘画属于中国传统艺术,而中国传统艺术又递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由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民俗习惯及表达方式等组成。加之这种文化为“复合型”的,集文字学、古(现代)汉语、诗词格律、书法、中国画等等学科为一体,并且朦胧含蓄、藏而不露;蓄势待发、张而不发;婉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令人遐思无限。水太清则无鱼,画太明(清晰而无隐藏)则无韵(韵味);一揽无余,就缺少美的回味……。 传统的中国画是讲求共性的。所谓“求大同、存小异”、“平常心是道”等都可以看作是针对共性而言的。这就是说画家要有“大同的心界(境界)”──能包容万千、博大宽广的艺术境界;而“平常心”是指在绘画上我们要追求一种“大风格”,而不是狭隘的个性。 宋代评论家邓椿曾说:“画者,文之极也”(《画继》),认为画品的高下,直接取决于画家素养的丰、寡。因此,想在中国画上有所造就者,不能单纯地为学画而学画,一定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学养,要通过日积月累、对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进行深刻的体验,提高自己的认识及审美能力。 一音多字(音、韵加上格律)造就中国文化──文学上的诗、词、歌、赋的存在与成就。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完美的组合,感染欣赏者。那么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由于其感情体验是受理性支配的,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开始接触音乐,那么他未来的情感是丰富的,他的心理素质是趋于完善的。音乐的欣赏不仅能直接体验音乐音响,还可以起到唤起人们的想象联想。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的作用。一般来讲,描绘性、情节性的音乐所引起的联想,可以使人得到“情景交融”的综合感受;从注意力上说,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注意力会随着起伏变化的乐曲,始终稳定在几分钟或稍长的音响中,这对稳定自己的注意力是非常有效的。 要想让学生能真正“领略”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师就必须“全方位”设计教案:即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欣赏讨论与实践课业类型:欣赏+绘画 课时:5节 教学设计 第1节教学过程: 学会欣赏 1.新课导入:激发兴趣,敢于质疑,以达到共同探究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