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总结

中医儿科学总结
中医儿科学总结

中医儿科学总结

一、名词解释

1.纯阳:所谓“纯阳”是指小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表现得生机旺盛,好比

旭日之初生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正说明了“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这一生理特点。(16)

2.母乳喂养:以母乳为主要食物,喂哺出生后6个月内婴儿的喂养方式,称为

母乳喂养。(46)

3.厌食:厌食是以较长时间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证。

(114)

4.积滞(食积):积滞是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

的一种胃肠疾病。(118)

5.“疳”:“疳”之含义,自古有两种解释:其一曰:“疳者甘也”,言其病因,

是指小儿恣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形成疳证;其二曰“疳者干也”,言其病机、主症,是指气液干涸、形体羸瘦。(121)

6.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

蛋白合成减少所致,临床以皮肤黏膜苍白或苍黄、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烦躁不安为特征。(126)

7.肾病综合征:依据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水肿可诊断本

病,临床属于单纯型肾病。如果同时具备明显血尿、高血压、氮质血症、血补体下降四项中至少一项,即可诊断为肾炎型肾病。(165)

8.遗尿:遗尿是指5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

后方觉的一种病证。(176)

9.麻疹:麻疹是感受麻疹时邪引起的急性出疹性时行疾病,临床以发热,咳嗽,

鼻塞流涕,泪水汪汪,口腔两颊黏膜可见麻疹黏膜斑,周身皮肤按序布发红色斑丘疹,疹退时皮肤有糠麸样脱屑和棕色色素沉着斑为特征。(187)10.奶麻:幼儿急疹是外感幼儿时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时行疾病,临床以突

然高热,持续3-4天后体温骤降,同时全身出现玫瑰红色斑丘疹,疹退后无痕迹遗留为特征。(192)

11.猩红热(烂喉痧,丹痧):猩红热是感受猩红热时邪引起的急性出疹性时行疾

病,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达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195)

1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是由EB病毒

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周围血象异形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230)

13.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名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

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临床以发热、皮疹、球结膜出血、草莓舌、颈淋巴结肿大、手足硬肿为特征,属于中医学温病范畴。(234)

14.紫癜:紫癜亦称紫斑,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临床以血液溢于

皮肤、黏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为特征,常伴有鼻衄、齿衄、尿血、呕血、便血等症状,属于中医学血证范畴,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的过敏性紫癜(紫癜多见于下肢伸侧及臀部、关节周围,腹痛及关节肿痛)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瘀点多为针尖样大小,一般不高出皮面,多不对称,可遍及全身,但以四肢及头面部多见)有相似之处。(238)

二、单选题

1.首创小儿“纯阳”理论的著作是:《颅囟经》(16)

2.孕妇遭受不利因素影响,如物理、药物、感染、劳累、营养缺乏等伤害,造

成流产、死胎或先天畸形等,最易发生于孕后:12周内(42)

3.

11)

4.正常小儿的指纹色泽应该是:淡紫(26)

5.小儿感冒常易挟滞,主要责之于:脾常不足(67)

6.风寒闭肺型肺炎喘嗽的治疗首选方剂是:华盖散(78)

7.哮喘的发作主要由于:感受外邪,印动伏痰(82)

8.寒性哮喘证的治疗首选方是: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84)

9.病毒性心肌炎湿热侵心的最佳选方是:中焦宣痹汤(141)

10.小儿水肿病变过程中产生咳嗽、气急、心悸、胸闷是由于:水气内盛,逆射

于肺(167)

11.猩红热发热与出疹的关系表现为:发热数小时~1天出疹(196)

12.下列哪项不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要点:抗“O”阳性(风湿性心肌炎)

(170)

13.明代万全的儿科著作是:《幼科发挥》(3)

14.学龄期是指:7周岁后至青春期来临(一般为女12岁,男13岁)为学龄期。

(3)

15.小儿出齐乳牙的时间为:20-30个月(11)

16.看指纹的适用年龄为:3岁以内(26)

17.感冒夹滞的病位在:脾肺(67)

18.桑菊饮适用于:风热咳嗽(74)

19.小儿难以控制的动作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行为异常,以致造成学习

困难者,是为:儿童多动综合征(143)

20.治疗疳气的首选方剂是:资生健脾丸(123)

21.下列不属于急惊风的成因的是:气滞血瘀(151)

22.小儿常见汗证有:自汗、盗汗(135)

23.《小儿药证直诀》建立了小儿:五脏辨证体系(2)

24.下列哪一部著作不是宋代的儿科专著:《活幼心书》(元)(3)

25.明代医家:万全著儿科专著《片玉心书》等(3)

26.新生儿的脉搏平均为:120-140次/分(12)

27.小儿五脏六腑的形和气皆属不足,但其中又以:肺、脾、肾三脏不足尤为突

出(16)

28.小儿断奶时间最好是:8-12个月(47)

29.舌起粗大红刺,状如杨梅,称杨梅舌,常见于:丹痧(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

征)(195)

30.肛门瘙痒,常是:蛲虫病(221)

31.麻疹恢复期,皮肤:有色素瘢痕,并有麦状细微脱屑(188)

32.下列哪项最有助于水痘的诊断:一时期丘疹、疱疹、干痂并见(198)

33.厌食的发病机理总在:脾胃运纳的功能失常(114)

34.首创五脏辨证,并对惊风和癫痫作出明确鉴别的医家是:钱乙(2)

35.学龄期儿童的中药用量应为:成人量(35)

36.二陈汤适用于:痰湿咳嗽(74)

37.痰热闭肺证首选方剂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79)

38.下面哪项不是肺炎喘嗽的主要症状:腹胀(77)

39.哮喘寒热夹杂的首选方剂是:大青龙汤(85)

40.治疗疳积的首选方剂是:肥儿丸(123)

41.急惊风四证是:风、痰、热、惊(151)

42.遗尿发病与:下元虚冷,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176)

43.病毒性心肌炎,痰瘀互阻型常选方是:瓜蒌泻白半夏汤合失笑散(142)

44.丹痧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利咽(196)

45.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腮腺炎腮肿的特点:表皮泛红(表皮不红)(205)

46.以下关于硬肿症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常见于1周以内(7-10天)的新生儿,

尤其是早产儿(55)

47.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西医治疗首选:丙种球蛋白(237)

48.早产的初生儿,感受寒邪后最易患:硬肿症(55)

49.治疗暑邪感冒的首选方剂是:新加香薷饮(70)

50.百日咳的特点是:咳声阵作,并有回声(213)

51.丹痧的主要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恢复期有色素沉着(疹退后无色素沉着)

(196)

52.如麻疹合并肺炎,应隔离至触诊后:10天(192)

53.下列哪项最有助于痄腮的诊断:腮腺管口可见红肿(205)

54.顿咳痉咳期首选方剂是:桑白皮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215)

55.解颅可见:囟门不能应期闭合,囟门宽大(180)

56.小儿泄泻虽有多种因素,但未有不源于:湿者(106)

三、是非题

1.诊查指纹时用手指轻轻从小儿食指的命关向风关轻轻推按,使指纹容易显露,

以便于观察。(26)

2.风疹初起发热,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皮疹消退可见皮疹脱屑,但无色素

沉着。(193)

3.遗尿多见于5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

觉的一种病证。(176)

4.银翘散治疗水痘常证邪伤肺卫证时,应加用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之品。(200)

5.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脑电图可异常,患儿没有智能落后。(158)

6.手足口病是由于感染肠道柯萨奇病毒A组、B组及新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

急性发疹性传染病,以手掌、足跖、口腔及臀等部位斑丘疹、疱疹,或伴发热为特征。(281)

7.小儿病证易趋康复的主要原因是小儿脏气清灵。(18)

8.“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原则适用于小儿厌食的各种证候。(115)

9.相传第一部儿科著作是:《颅囟经》(2)

10.幼儿期是指1-3岁。(8)

11.前囟关闭时间为12-18个月。(11)

12.诊断小儿疾病,尤为重要的是望诊。(21)

13.小儿感冒夹惊的治法是解表兼以清热镇惊。(71)

14.儿童多动综合征好发于学龄期儿童。(143)

15.泻心导赤散是口疳的首选方剂。(124)

16.硬肿症的治疗原则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为主。(56)

17.断奶时间以8-12个月为宜,秋凉或春暖季节是断奶的最好时间。(47)

18.《小儿要证直诀》将小儿体质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2)

19.小儿动作发育是由上到下,由协调到不协调,由粗到细地进行。(13)

20.小儿水肿应予低盐饮食。(169)

21.遗尿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176)

22.病毒性心肌炎病前曾患感冒、麻疹、水痘、痄腮、泄泻等疾病。(139)

23.过敏性紫癜常有腹痛及关节肿痛。(238)

24.顿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多见。(213)

25.清代医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针对小儿体质体质特点提出了“稚

阳未充,稚阴未长“的观点。(4)

26.当前国际上将孕期28周到出生后7足天定为围产期。(7)

27.小儿上部量是从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下部量是从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11)

28.对于哮喘持续状态患儿,首先应予以辅助器械通气治疗。(87)

29.健脾丸是治疗脾虚挟积型食积的首选方剂。(120)

30.“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出自《小儿要证直诀·诸疳》。(121)

31.口腔溃烂,周围红,疼痛重为口疮心火上炎型的主证。(96)

32.癫痫病因有先天元阴不足,胎中受惊,顽痰阻窍,血瘀阻络及惊后成痫等。

(158)

33.古代儿科四大证是麻疹、水痘、惊风、疳证(187)

34.“肝常有余”是对小儿易动肝风这一病理特点的概括。(17)

35.“三关”在一指定三关“即指寸、关、尺。(30)

36.佝偻病化验血钙正常或稍低,血磷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246)

37.夏季热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汗闭为特征。(228)

38.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得温则缓是寒虚腹痛的临床特点。(103)

39.中成药玉屏风口服液可用于汗证中表虚不固型。(138)

40.小儿尿频是以小便频急而数为特征的病证。(173)

四、填空题

1.小儿体格发育最快的时期是婴儿(11)期。小儿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是新生儿

(8)期。

2.小儿正常血压计算公式:收缩压=80+2×年龄,舒张压=收缩压×2/3。(12)

3.小儿出生身高平均约50cm,生后一年增长25cm,一周岁后一年增长7cm。

出生时头围33-34cm,第一年增长12cm。(11)

4.(15)

5.针刺四缝有健脾开胃、清热除烦、止咳化痰、通畅百脉、调和脏腑的作用。

(39)

6.

(165)

7.出现黄疸,第4-6天达高峰。(43)

8.病毒性心肌炎以正气不足,外感风温、湿热邪毒为本病病因,心脉痹阻,气

阴耗伤为主要病理变化,瘀血、痰浊为本病病理产物。(139)

9.(46)

10)

11.小(17)

12.婴48)

13.小儿主要有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种基本病理脉象。(30)

14.小儿内治法用药特点为治疗要及时、正确和审慎。(34)

15.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病证。以突然仆倒,昏不识人,口吐涎沫,两目

上视,四肢抽搐,片刻即醒,复如常人为特点。(158)

16.紫癜以血液流溢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为主症,多伴

鼻衄、齿衄,甚则尿血、便血。(238)

17.风痧初期症状是:发热,咳嗽流涕,枕部淋巴结肿大。奶麻初期症状是:突

然高热,一般情况好。丹痧初期症状是:发热,咽喉红肿化脓疼痛。(196)18.痄腮是因感受风温邪毒,腮腺炎时邪引起的时行疾病。以发热,耳下腮部肿

胀、疼痛为特征。(205)

19.我国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开创了世界自动免疫学的先河。(4)

20.按现代年龄分期,生后28天至1周岁为婴儿期,亦称乳儿期;3周岁治7

周岁为学龄前期,也称幼童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满28天,称为新生儿期。(8)

21.小儿时期,五脏六腑的形和气都相对不足,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

(15)

22.问个人史中,胎产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及预防接种史为儿科问诊重要

而有特有的内容。(30)

23.感冒治疗的总原则是疏风解表。感受风寒、风热之邪,治以辛温解表、辛凉

解表;感受暑邪,治以清暑解表。(68)

24.肺炎喘嗽的病理变化为肺气郁闭而致。(76)

25.肺炎喘嗽合并心力衰竭者,用多巴胺静脉滴入。(82)

26.小儿哮喘的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不足,与素体伏痰有关。(83)

27.泄泻的病机是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脾肾阳虚。(106)

28.急性肾炎风水证的治法是疏风利水,方药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166)

29.尿频湿热下注证的治法是清热利湿,通利膀胱,方药是八正散。(174)

30.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至少应休息到3-6周。(143)

31.寒证中表虚不固型,治疗首选方剂是玉屏风散合牡蛎散。(137)

32.脐疮的治疗原则为祛湿生肌、清热解毒为原则,首选方剂为犀角消毒饮。(64)

33.(115)

五、简答题

1.你如何理解小儿“脾肺肾常不足,心肝常有余”?(万全)(16)

①脾常不足:不足者,乃谷气之自然不足也

②肺常不足:肺为娇脏,难调而易伤也

③肾常虚:肾主虚者,此父母有生之后,禀气不足之谓也

④肝常有余、心常有余:此有余为生长之气自然之有余

2.如何运用小儿指纹来诊查小儿疾病?(27)

①浮:表

②沉:里

③鲜红:外感风寒

④紫红:邪热郁滞

⑤淡红:内有虚寒

⑥青紫:瘀热内结

⑦深紫:瘀滞络闭

⑧淡:虚

⑨滞:实

⑩风关:轻浅

?气关:较重

?命关:加重

?指尖:重危

3.简述生理性胎黄与病理性胎黄区别。(59)

①生理性黄疸:

(1)足月儿:

1)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不超过两周2)血清胆红素<221umol/L

(2)早产儿:

1)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迟到3-4周,2)血清胆红素<257umol/L

②病理性黄疸:

(1)出现早(24h内)

(2)发展快(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

(3)程度重(血清胆红素>257umol/L)

4.小儿感冒有什么特点?为什么?(67)

①特点: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证

②原因: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神气怯弱,心火易炽、肝风易动

5.感冒分证论治。(69)

①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②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

③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

④时疫感冒:清瘟解毒;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

6.肺炎喘嗽分证论治。(78)

①常证:

(1)风寒闭肺:辛温宣肺,化痰降逆;华盖散

(2)风热闭肺:辛凉宣肺,降逆化痰;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

(3)痰热闭肺:清热涤痰,开肺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4)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甘石汤

(5)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

(6)脾肺气虚:补肺健脾,益气化痰;人参五味子汤

②变证:

(1)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

(2)邪陷厥阴:清肝息风,清心开窍;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

7.试述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的症状、治则及方药。(79)

①症状:发热面赤,咳嗽痰壅,气急鼻扇,舌苔黄腻

②治则: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③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腊茶、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葶苈子、

大枣)

8.泄泻分证论治。(107)

①常证

(1)湿热泻: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

(2)风寒泻:疏风散寒;藿香正气散

(3)伤食泻:消食化滞;保和丸

(4)脾虚泻:健脾益气;七味白术散

(5)脾肾阳虚泻:温补脾肾;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

②变证

(1)气阴两伤:益气敛阴;人参无乌梅汤

(2)阴竭阳脱:温阳固脱;生脉散

9.论述厌食、食积、疳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异同点?(122)

①厌食:以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主症,病在脾胃,一般预后良好

②积滞: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大便酸臭为特征。伤食→积滞→疳证

③疳证:形体消瘦、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易怒、饮食异常。

10.简要叙述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要点。(139)

①病史:发病前有感冒、泄泻。风疹等病史

②临床表现:

(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

(2)心脏听诊可有心音迟钝,心率加快,心律不齐,有奔马律等

③辅助检查:

(1)X线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心脏扩大

(2)心电图示2个或2个以上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

(3)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心肌肌钙蛋白阳性

④分期:

(1)急性期:新发病,症状及体征明显且多变,一般病程在半年以内

(2)迁延期:临床症状反复出现,客观检查指标迁延不愈,病程多在半年以上(3)慢性期:进行性心脏增大,反复心力衰竭,病情时轻时重,病程1年以上

11.水肿诊断要点。(165)

①急性肾小球肾炎(多指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1)病史:急性起病,1-3周前有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史

(2)临床表现:典型表现为血尿、少尿、非指凹性水肿、高血压

(3)辅助检查:

1)血常规见红细胞、蛋白

2)抗“O”升高、补体C3规律性改变

②肾病综合征(原发性):

(1)病史:部分患儿有感染史

(2)临床表现:

1)单纯性肾病: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水肿

2)肾炎型肾病:单纯性肾病+血尿、高血压、氨质血症、血补体下降(之一)

(3)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显示尿蛋白在(+++)以上,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mg

2)血液检查:

1))显示血清总蛋白降低,血浆白蛋白<25g/L

2))白球比值倒置,血浆胆固醇>5.7mmol/L

六、病案题

1.患儿,18月,以咳嗽5天,加重1天而就诊。证见咳嗽喘促,气急鼻扇,无

发热,虚烦不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额汗不温,四肢厥冷,口唇紫绀,右胁下可触及痞块,舌质紫,苔薄白,指纹紫滞。查体:T36.7℃。心率170次/分。听诊可闻及双下肺中细湿啰音,未闻及干啰音。

试就本例患儿,作出中西医诊断,中医证型,病机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76)

①中医诊断:肺炎喘嗽

②西医诊断:肺炎

③中医证型:心阳虚衰

④病机分析:肺为邪闭,气机不利,气为血之帅,气滞血瘀,心血运行不畅

⑤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⑥主方:参附龙牡救逆汤

⑦处方:人参5g,附子2g,龙骨9g,牡蛎9g,白芍9g,甘草3g。(3剂,

水煎服)

2.某女,3岁,二天前受凉后感鼻塞,清涕,轻咳,未作治疗。今日突然发热,

流浊涕,咳嗽加重伴气促,喉中痰鸣,不易咯出,鼻翼煽动,口渴喜饮,大便二日未行,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请回答:写出诊断、证候分析、治法、方药。(78)

①诊断:肺炎喘嗽

②证候分析:风热闭肺

③治法:辛凉宣肺,降逆化痰

④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甘石汤加减(金银花9g,连翘9g,竹叶4g,荆芥

5g,牛蒡子9g,薄荷6g,淡豆豉5g,甘草5g,桔梗6g,芦根9g,麻黄10g,杏仁10g,石膏24g,甘草5g。3剂,水煎服)

3.男,1岁。2005年8月20日就诊。

现病史:患儿于2天前起腹泻,大便黄色水样便,气味酸臭,量较多,日行7-8次,泻前哭吵,口渴,食少,恶心呕吐,小便短黄。曾用思密达等药治之,疗效不显。

查体:T:38℃,神烦,体倦,口唇干红,哭时少泪,目眶凹陷,心肺(?),腹软,无明显压痛,腹壁皮肤弹性差,肝脾不肿大。肛门灼热发红,四肢末温。舌红,苔白厚腻,指纹紫滞。大便常规检查:脂肪球少许。

就本病例患儿写出中医病、证诊断,提出治法、主方。(107)

①病:泄泻

②证:湿热泻

③治法:清热利湿

④主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葛根15g,黄芩9g,黄连9g,甘草6g。3剂,

水煎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