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电解

不锈钢电解
不锈钢电解

不锈钢电解,不锈钢表面电解处理,不锈钢电解处理,不锈钢电解液,电解抛光技术,电解抛光液,电解抛光工艺,不锈钢表面电解抛光,不锈钢电解抛光处理,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不锈钢电解抛光技术,不锈钢镜面电解抛光液,不锈钢电解抛光参数,电解抛光液厂家,通用电解抛光液,电解抛光液价格,不锈钢电解抛光液,不锈钢钢管电解抛光液,不锈钢电解抛光剂,

不锈钢通用电解抛光液(PR022-1)

主要用途

不锈钢通用电解抛光液用于304、321、316、201、202、420、430等各种型号的不锈钢

电解抛光时使用,使用成本低,效果明显,可达镜面光亮效果,不锈钢抛光后光泽持久、

美观大方、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本公司业务部,服务电话:

性能特点

1、不锈钢通用电解抛光液适用范围广,可适用200、300、400系列各种材质的不锈钢。

2、抛光液不含铬离子,符合当今环保要求,节省环保设备投资及废水处理费用。

3、抛光电流密度小,电压低,电能消耗较传统工艺低1倍以上。

4、抛光效率高,质量好,数分钟内可抛至镜面光亮。

5、抛光液使用寿命长,易于维护管理。

使用方法

1、原液使用,铅板做阴极(负极),工件做阳极(正极),55-80度,电流密

度10-25安培/平方分米,电压8—10伏,时间5-8分钟。

2、推荐工艺流程:(除油除锈活化→水洗→晾干)→电解抛光→水洗→钝化

→水洗→中和→水洗

注意事项

1、不锈钢通用电解抛光液在其使用初期电解抛光时会产生泡沫,因此抛光液液面与抛

光槽顶部之间的距离不应≤15cm。

2、不锈钢工件在进入抛光槽之前应尽可能将残留在工件表面的水分除去,因工件夹带

过多水分有可能造成抛光面出现严重麻点,局部浸蚀而导致工件报废。

3、在电解抛光过程中,作为阳极的不锈钢工件,其所含的铁、铬元素不断转变为金属

离子溶入抛光液内而不在阴极表面沉积。随着抛光过程的进行,金属离子浓度不断

增加,当达到一定数值后,这些金属离子以磷酸盐和硫酸盐形式不断从抛光液内沉淀析出,沉降于抛光槽底部。为此,抛光液必须定期过滤,去除这些固体沉淀物。

4、在抛光槽运行过程中,除磷酸、硫酸不断消耗外水分因蒸发和电解而损失,此外,

高粘度抛光液不断被工件夹带损失,抛光液液面不断下降,需经常往抛光槽补加新

鲜抛光液和水。

包装规格

30千克/桶

温馨推荐

本公司同时生产:不锈钢光亮型除油剂、不锈钢光洁剂,不锈钢防护剂(防锈、手印),不锈钢酸洗钝化液等产品,感谢您的垂询!

温馨提示

1、如果有生产技术难题尽可咨询我们,我们一定免费服务解答;

2、如果产品在性能、成本等方面不能达到您的满意,我们竭力改进;

3、祝您事业一帆风顺!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 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因而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许多场合,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常常需要满足某些特殊的要求,例如:低表面粗糙度,高光泽度,亚光处理,法纹效果等。其中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光亮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进行表面抛光,是最为常见的要求。 不锈钢经过电解抛光后,会呈现出诸多优点: 1.抛光的表面不会产生变质层﹐无附加应力﹐并可去除或减小原有的应力层。 2.对难于用机械抛光的硬质材料﹑软质材料以及薄壁﹑形状复杂﹑细小的零件和制品都能加工。 3.抛光时间短﹐而且可以多件同时抛光﹐生产效率高。 4.电解抛光所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与原始表面粗糙度有关﹐一般可提高两级。但由于电解液的通用性差﹐使用寿命短和强腐蚀性等缺点﹐电解抛光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电解抛光主要用于表面粗糙度小的金属制品和零件﹐如反射镜﹑不锈钢餐具﹑装饰品﹑注射针﹑弹簧﹑叶片和不锈钢管等﹐还可用于某些模具(如胶木模和玻璃模等)和金相磨片的抛光。 电解抛光的优劣与否,取决于电解抛光的机理和工艺、抛光液各主要成分,其次之外,还有工艺参数选择、电场分布分析、辅助电极设计等。 现介绍一种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 一、抛光液组成和操作条件 浓磷酸(比重 1.74) 510ml/L 887.4g/L

浓硫酸(比重1.84) 395ml/L 726.8g/L LQ-60添加剂 50ml/L 52.5g/L 水 50ml/L 50g/L 温度 50–75℃最佳60–65℃ 阳极电流密度,DA 6–15A/dm2 最佳10–12A/dm2 电压 5–8 伏 抛光时间 3–5分钟 阴极材料铅或铅合金 阴极面积∶阳极面积 2–3∶1 二、开槽步骤 LQ-60添加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在其使用初期电解抛光时会产生大量泡沫,因此抛光液液面与抛光槽顶部之间的距离不应≤15cm。准确计算将欲配制的电解抛光液的体积,再根据抛光液组成将所要加入的抛光液各组分按下列顺序加入抛光槽内。 1、注入所需水量。 2、加入所需磷酸量。 3、切记硫酸用水稀释时会释放出大量热量,溶液温度急剧升高,边搅拌边添加,当温度升至80℃时应停止添加,待溶液冷却后再进一步添加直至全部加完。 4、加入所需数量LQ-60添加剂,边搅拌边添加,添加完毕后彻底搅拌以确保均匀混合。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 一.工作原理 ⑴、电解是以抛光工件为阳极,不溶性金属为阴极,两极同时浸入电化学槽中,通直流电而产生有选择性的阳极溶解,因此不锈钢表面达到高度光洁和光泽的外观。 ⑵、电解作用不锈钢经过电解,其色泽内外一致,清洁光亮,光泽持久,表面形成---黏性薄膜,抗腐蚀性能增强。 二. 电解溶液组成和工艺条件 1.磷酸:能起溶解作用又能在不锈钢表面形成磷酸盐保护膜,阻止不锈钢表面发生过腐蚀。其含量变化较宽,以750mL/L左右为佳。 (1)含量过高时,槽液电阻增大,黏度提高,导致所需电压较高,使整平速度迟缓。 (2)含量过低时,活化倾向大,钝化倾向小,导致不锈钢表面不均匀腐蚀。 2.硫酸:是活化剂,能提高溶液的导电率,降低电阻,从而降低槽电压,节约电能,有利于改善分散能力和提高阳极电流效率。其含量控制在180~210mL/L为最佳。 (1)含量过高时,活化倾向太大,易使抛光表面出现过腐蚀,呈现均匀的密集麻点。 (2)含量过低时,出现严重的不均匀腐蚀。 3.铬酐:是强氧化剂,使表面形成钝化膜,避免表面腐蚀,有利于获得光洁表面。其含量控制在50~60g/L为宜。 (1)铬酐浓度太低,不易获得光亮表面。 (2)浓度太高时在大电流下,易产生沉淀析出,降低电流效率,使抛光表面产生麻点等过腐蚀。 4.丙三醇(甘油):能起到良好的缓蚀作用,与磷酸生成络合物及其金属衍生物,使抛光表面非常光亮细致,甘油还能防止不锈钢在电解液中的化学腐蚀。 (1)含量过低时,抛光表面虽然光亮,但有腐蚀粗糙之处。 (2)含量高时,即可克服粗糙,又使抛光面光亮细致。 (3)含量过高时,会产生太多的泡沫,影响操作,也浪费材料。 5.糖精:有光亮作用。 (1)糖精在阴极过程中能为金属表面吸附,有助于被抛表面的白亮和发亮。 (2)糖精在阳极过程中,阳极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薄膜,当不通电时可防止不锈钢表面受电解液浸蚀。当通电后,电力线首先在凸起部位击穿隔离薄膜而开始溶解,在凹入处被有效地保护,以致达到选择性溶解呈现平滑光亮表面。 6.电流密度: (1)电流密度低时,金属处于活化状态,被抛光表面发生浸蚀,阳极溶解产物少,化学溶解比电化学溶解占优势,以致光洁度差。

不锈钢电解

不锈钢电解,不锈钢表面电解处理,不锈钢电解处理,不锈钢电解液,电解抛光技术,电解抛光液,电解抛光工艺,不锈钢表面电解抛光,不锈钢电解抛光处理,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不锈钢电解抛光技术,不锈钢镜面电解抛光液,不锈钢电解抛光参数,电解抛光液厂家,通用电解抛光液,电解抛光液价格,不锈钢电解抛光液,不锈钢钢管电解抛光液,不锈钢电解抛光剂, 不锈钢通用电解抛光液(PR022-1) 主要用途 不锈钢通用电解抛光液用于304、321、316、201、202、420、430等各种型号的不锈钢 电解抛光时使用,使用成本低,效果明显,可达镜面光亮效果,不锈钢抛光后光泽持久、 美观大方、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本公司业务部,服务电话: 性能特点 1、不锈钢通用电解抛光液适用范围广,可适用200、300、400系列各种材质的不锈钢。 2、抛光液不含铬离子,符合当今环保要求,节省环保设备投资及废水处理费用。 3、抛光电流密度小,电压低,电能消耗较传统工艺低1倍以上。 4、抛光效率高,质量好,数分钟内可抛至镜面光亮。 5、抛光液使用寿命长,易于维护管理。 使用方法 1、原液使用,铅板做阴极(负极),工件做阳极(正极),55-80度,电流密 度10-25安培/平方分米,电压8—10伏,时间5-8分钟。 2、推荐工艺流程:(除油除锈活化→水洗→晾干)→电解抛光→水洗→钝化 →水洗→中和→水洗

注意事项 1、不锈钢通用电解抛光液在其使用初期电解抛光时会产生泡沫,因此抛光液液面与抛 光槽顶部之间的距离不应≤15cm。 2、不锈钢工件在进入抛光槽之前应尽可能将残留在工件表面的水分除去,因工件夹带 过多水分有可能造成抛光面出现严重麻点,局部浸蚀而导致工件报废。 3、在电解抛光过程中,作为阳极的不锈钢工件,其所含的铁、铬元素不断转变为金属 离子溶入抛光液内而不在阴极表面沉积。随着抛光过程的进行,金属离子浓度不断 增加,当达到一定数值后,这些金属离子以磷酸盐和硫酸盐形式不断从抛光液内沉淀析出,沉降于抛光槽底部。为此,抛光液必须定期过滤,去除这些固体沉淀物。 4、在抛光槽运行过程中,除磷酸、硫酸不断消耗外水分因蒸发和电解而损失,此外, 高粘度抛光液不断被工件夹带损失,抛光液液面不断下降,需经常往抛光槽补加新 鲜抛光液和水。 包装规格 30千克/桶 温馨推荐 本公司同时生产:不锈钢光亮型除油剂、不锈钢光洁剂,不锈钢防护剂(防锈、手印),不锈钢酸洗钝化液等产品,感谢您的垂询! 温馨提示 1、如果有生产技术难题尽可咨询我们,我们一定免费服务解答; 2、如果产品在性能、成本等方面不能达到您的满意,我们竭力改进; 3、祝您事业一帆风顺!

不锈钢表面处理工艺

不锈钢表面处理工艺 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浅谈 [摘要]:本文介绍了不锈钢品种及各种不锈钢表面处理方法,并分析各种处理方法优缺点。从而向人们揭示了使用不锈钢加工的产品应选用何种方法,才能达到不锈钢表面精饰之目的,才能开拓不锈钢使用前景及使用价值走向市场 (一)前言 大家都知道不锈钢具有它的独特的强度及耐磨性高和优越的确防腐性能不易生锈等优良的特性。故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食品机械,机电行业,家用电器行业。目前大量进入家庭装璜精饰行业,给予人们以华丽高贵的感觉。 不锈钢的应用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但不锈钢的应用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表面处理技术发展程度。下面我来谈谈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状况,供大家讨论。 (二)不锈钢品种简介 不锈钢一般含有鉻(CR,镍(NI),钼(MO,钛(TI)等优质金属元素。常见不锈钢有鉻不锈钢,即含CR>=12以上。镍鉻不锈钢含CR>=18%含NI>=12% 从不锈钢金相组织结材分类:有奥氏体不锈钢,例如:1CR18NI9TI, 1CR18NI11NB CR18MN8N。马氏体不锈钢,例如:CR17 CR28等。一般称为非磁性不锈钢和带有磁性不锈钢。 (三)不锈钢表面处理品种 目前对不锈钢表面进行处理品种 (1)表面本色白化处理 (2)表面镜石光亮处理 (3)表面着色处理 1、表面本色白化处理 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卷板、扎边、焊接或者经办人方温面火处理,产生黑色氧化皮。这种坚硬的灰黑色氧化皮主要是NICR2O4和NIF二钟E04成分,以前一般采用氢氟酸和硝酸进行强腐蚀方法去除。但这种方法成本大,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腐蚀较大,逐渐被淘汰。 目前对这种氧化皮处理方法有二种:(1)采用喷(丸)砂方法。(2)采用化学法。 即使用一钟无污染酸洗钝化膏和常温无毒害的带有无机添加剂的清洗液进行浸洗。从而达到不锈钢本色的白化处理之目的。基本上看上去是一目光的色泽。这种方法对大型、复杂产品较适用,值得推广应用。 2、不锈钢表面镜面光亮处理方法 根据不锈钢产品的复杂程度和用户要求情况不同可分别采用机械抛光、化学 抛光、电化学抛光等方法来达到镜石光泽。下面我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优缺点供大家参考选用: 表1

电解抛光挂具接触点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件上留有黑色及烧焦的挂点 挂点形成的原因是因为电解的工件需消耗的电流较大,而挂具所能通过的电流有限,已超过挂具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 解决方案: 1.选择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做挂具:一般来讲,铜的导电率是钛的20倍以上,所以铜挂具的导电能力比钛挂具的导电能力要强,更不容易产生挂点。一般可以采用有弹性及硬度较好的磷铜做挂具。当然还要考虑挂具的使用寿命问题,钛挂具在耐腐蚀方面明显要优于铜丝。 2.适当的增加挂点:当然首先要确定在现在挂点情况下所电解后工件的挂点情况。如果在现在条件下只出现轻微的挂点,通过增加挂点的方式基本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3.适当调低电压:电压越高,出光速度会越快,可以减少电解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工厂生产时一般都会采用偏高于正常电压来操作,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目的。但当所调节的电压过高时,很可能就会超出挂丝的最大负荷,产生挂点。 4.可以降低或控制电解液的温度:当电解液温度越高时,挂具的导电性会大大下降,而工件所需的电流会大大提升。从而使挂具超负荷而产生挂点。这种情况下适当的降低电解液的温度就可以解决。当温度达到80度以上而产生挂点时,可以在电解槽的外围再建一个冷却槽包围电解槽,以流动水不断循环来隔层控制电解池的温度 挂点形成的原因: 首先可以肯定挂点并不是因为电解液的原因所造成的。而是因为所需电解的工件所需消耗的电流较大,而挂具丝所能通过的电流有限,已超过挂具丝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所以导致挂具丝因通过的电流过大,而挂具丝在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的情况下发生过热或烧红的现象,从而产生挂点。 解决方案: 1、选择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做挂具:一般来讲,铜的导电率是钛丝的20倍以上,所以铜挂具的导电能力比钛挂具的导电能力要强,更不容易产生挂点。一般可以采用有弹性及硬度较好的磷铜丝做挂具。当然还要考虑挂个的使用寿命问题,钛挂具在耐腐蚀方面明显要优于铜丝。不同的电解液对铜的溶解能力不一,根据我的所见,有的厂家电解液可能三五天内铜丝可能就完全溶解完了。也有的一个月左右。但在凯盟牌电解液中铜丝基本寿命可以达到3个月或更长时间再更换。所以换铜丝做挂具还是可行的。相对成本与生产效率及品质相比,还是物有所值。 案例:江苏渭西集团电解抛光不锈钢拉篮,每个拉篮所需消耗的电流约为220A,首先采用钛丝做为挂丝,每个拉篮上挂三个点,电压需调节到8V才能达到所需的电流。在电解过程中,用手接触挂钩,明显感觉到挂钩发烫,电解后取出工件,在挂丝接触的地方有明显的烧黑挂点。而且发现钛的挂丝出现因温度过高,钛丝发蓝的现象。而改用相同规格的磷铜丝做为挂丝后,电压6.5V便可以达到所需电流,在电解过程中电压调节到10V挂钩没有发热现象,电解后的工件没有挂点。

不锈钢电解抛光

不锈钢电解抛光技术专题 一.电解抛光原理: 电解抛光(electro-polishing)也称电抛光,是利用阳极在电解池中所产生的电化学溶解现象,使阳极上的微观凸起部分发生选择性溶解以形成平滑表面的方法。它是一个复杂的阳极氧化过程,伴随着工件表面的溶解和和氧化,但又不同于阳极氧化。电解抛光的抛光机理是: 1.黏膜理论: 电解抛光在一定的条件下,金属阳极的溶解速度大于溶解产物离开阳极表面向电解液中扩散的速度,于是溶解产物就在电极表面积累,形成一层黏性膜,这层黏性膜的电阻比电解液的大,而且可以溶解在电解液中,它沿阳极表面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的微凸处的微黏膜厚度比凹处小,导致凸处的电阻也较小,从而造成电流集中,与微凹处相比,微凸处电流密度较大,电位升高,从而使氧气容易析出,有利于黏膜溶解扩散,加快了微凸部位金属的溶解。随着电解抛光时间的延续,阳极表面上的微凸处被逐渐削平,使整个表面变得平滑、光亮。2.氧化膜理论: 在电解抛光过程中,由于析出氧的作用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阳极表面呈钝态,但是,这层氧化膜在电解液中是可以溶解的,所以钝态并不是完全稳定的。由于在阳极表面微凸处电流密度较高,形成的氧化膜比较疏松,而且该处析出的氧气也多,有利于阳极溶解产物向溶液中扩散,促使该处的氧化膜溶解加快。在整个抛光过程中、氧化膜的生成溶解不断进行。而且微凸处进行的速度比微凹处快,其结果,微凸处金属被优先溶解削去,使阳极表面达到平滑、光亮。 电抛光阳极过程的特点:电抛光过程根据金属表面的性质、溶液成分、工作条件,在阳极附近可能发生下列反映 ①阳极溶解,当进行电抛光时,金属表面的原子就转入到电解液中成为离子,阳 极发生溶解: Me = Me(n+) + ne ②氧化膜(或氧吸附层)形成,电抛光时,在阳极表面会生成一层氧化膜(或氧吸附层),此膜的厚度决定于金属的性质、电解液成分、工艺规范。 2Me(n+) +2OH- =Me2On +n H2O ③气态氧的析出: 4OH- =O2 +2H2O +4e ④溶液中还存在多种物质的氧化 二.电极极化曲线(I-U曲线、钝化曲线) 当工件基体放入电解池中并通以直流电的情况下,零件表面就会产生阳极极化现象,而且在阳极极化的工程中有一定的曲线规律—电极极化曲线 F ①AB部分:电压增加,电流增长较慢,阳极表面未活化,不能正常溶解。 ②BC部分,电流与电压成比例增加,阳极表面活化产生正常溶解,金属具有强 腐蚀型表面。 ③CD部分,在C点附近曲线发生突变,当电压从小增加到U2时,电流强度会有 所下降,说明金属表面氧化膜生成,电阻增大,金属表面开始形成黏液膜。④DE部分,随着电压的升高电流强度却保持不变,曲线出现水平部分,金属表 面生成了黏液膜,具备抛光表面的条件,金属表面正常溶解可得到光泽的表面。 ⑤从E点开始只要电压稍微增加,便引起电流强度的急剧增加,这是阳极上氧的 析出的标志,虽然阳极表面得到光亮,但同时产生了腐蚀斑点(点状凹坑),电抛光过程受到破坏。 通过试验,当电解抛光时给EP槽施加至钝电压,电流就会按照阳极极化曲线的形式进行变化;把整流器调到稳压状态,调整电压到工件至钝电压,开机,电流就会从A点1S左右到达B点然后达到C点-电流的至高点,从C点降到D点

电解抛光工艺

电解抛光工艺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YB-66环保型铝和铝合金电解抛光添加剂 YB-66环保型铝和铝合金电解抛光添加剂新工艺 一、特点 1、抛光液不含铬酸,符合当今环保要求,节省环保设备投资及废水处理费用。 2、抛光电流密度较传统工艺要小,因此不仅电耗低,抛光液使用寿命长,而且更适合大型铝和铝合金件的表面抛光。 3、适用范围广,适用于纯铝及除硅含量大于2%的各种型号的铝合金。 二、抛光液组成和操作条件 浓磷酸(比重 1.74) 70%(重量) YB-66添加剂 30%(重量) 温度 55–65℃最佳60℃ 阳极电流密度,DA 2–8 A/dm2 (无搅拌) 12–20 A/dm2 (搅拌) 电压 10–15 伏 抛光时间 3–5 分钟 阴极材料铅或不锈钢 阴极面积∶阳极面积 2–3∶1 三、开槽步骤 1、该抛光液在使用前的比重在1.50–1.52的范围内。根据所欲配制的抛光液容积、抛光液比重及抛光液中磷酸所占的重量比,计算出所要加入的磷酸量并加入之。 2、同样计算出所需YB-66添加剂的重量并加入之。 3、加热至操作温度。 四、操作指导 1、抛光时是否采用搅拌(阴极移动、空气搅拌)主要取决于抛光件的形状:若抛光件形状简单,横向宽度较窄,则不采用搅拌;反之,若抛光件形状不规则或横向宽度较大,尤其当抛光件某些部位阻碍气体逸出形成“气袋”而影响表面抛光的情况下则必须采用搅拌方式。在采用搅拌的状况下,必须相应提高阳极电流密度,否则抛光表面难以达到高光亮。 2、抛光时大部分杂质沉积于阴极表面,但仍有部分因抛光生成的固体污泥留在抛光液内,因此需定期过滤抛光液把杂质除去。 3、在抛光过程中,由于磷酸盐的产生,水的电解及挥发以及抛光液的夹带损失,故需不断补充磷酸和YB-66添加剂。 4、磷酸与YB-66添加剂的添加比例一般仍按70%∶30%添加,但在每次添加后应测定抛光液比重,根据测定结果再予以适当调整。 5、该抛光液在配制后未经使用前的原始比重在1.50–1.52的范围内,在抛光槽运转过程中,抛光液的比重应控制在1.50–1.65的范围内。抛光液比重过高说明抛光液含水量不足;反之,抛光液比重过低,表明抛光液水含量过高,磷酸含量偏低。经常用比重计测定抛光液比重是控制抛光液组分浓度及抛光质量的有效手段。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详解】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一.工作原理 ⑴、电解是以抛光工件为阳极,不溶性金属为阴极,两极同时浸入电化学槽中,通直流电而产生有选择性的阳极溶解,因此不锈钢表面达到高度光洁和光泽的外观。 ⑵、电解作用不锈钢经过电解,其色泽内外一致,清洁光亮,光泽持久,表面形成---黏性薄膜,抗腐蚀性能增强。 二. 电解溶液组成和工艺条件 1.磷酸:能起溶解作用又能在不锈钢表面形成磷酸盐保护膜,阻止不锈钢表面发生过腐蚀。其含量变化较宽,以750mL/L左右为佳。 (1)含量过高时,槽液电阻增大,黏度提高,导致所需电压较高,使整平速度迟缓。 (2)含量过低时,活化倾向大,钝化倾向小,导致不锈钢表面不均匀腐蚀。 2.硫酸:是活化剂,能提高溶液的导电率,降低电阻,从而降低槽电压,节约电能,有利于改善分散能力和提高阳极电流效率。其含量控制在180~210mL/L为最佳。 (1)含量过高时,活化倾向太大,易使抛光表面出现过腐蚀,呈现均匀的密集麻点。 (2)含量过低时,出现严重的不均匀腐蚀。 3.铬酐:是强氧化剂,使表面形成钝化膜,避免表面腐蚀,有利于获得光洁表面。其含量控制在50~60g/L为宜。 (1)铬酐浓度太低,不易获得光亮表面。 (2)浓度太高时在大电流下,易产生沉淀析出,降低电流效率,使抛光表面产生麻点等过腐蚀。 4.丙三醇(甘油):能起到良好的缓蚀作用,与磷酸生成络合物及其金属衍生物,使抛光表面非常光亮细致,甘油还能防止不锈钢在电解液中的化学腐蚀。 (1)含量过低时,抛光表面虽然光亮,但有腐蚀粗糙之处。 (2)含量高时,即可克服粗糙,又使抛光面光亮细致。 (3)含量过高时,会产生太多的泡沫,影响操作,也浪费材料。 5.糖精:有光亮作用。 (1)糖精在阴极过程中能为金属表面吸附,有助于被抛表面的白亮和发亮。 (2)糖精在阳极过程中,阳极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薄膜,当不通电时可防止不锈钢表面受电解液浸蚀。当通电后,电力线首先在凸起部位击穿隔离薄膜而开始溶解,在凹入处被有效地保护,以致达到选择性溶解呈现平滑光亮表面。 6.电流密度: (1)电流密度低时,金属处于活化状态,被抛光表面发生浸蚀,阳极溶解产物少,化学溶解比电化学

电解抛光工艺介绍

电解抛光工艺 1.定义: 电解抛光是以被抛工件为阳极,不溶性金属为阴极,两极同时浸入到电解槽中,通以直流电而产生有选择性的阳极溶解,从而达到工件表面光亮度增大的效果。 2.原理: 电解抛光原理现在世界各界人士争论很多,被大家公认的主要为黏膜理论。该理论主要为:工件上脱离的金属离子与抛光液中的磷酸形成一层磷酸盐膜吸附在工件表面,这种黏膜在凸起处较薄,凹处较厚,因凸起处电流密度高而溶解快,随黏膜流动,凹凸不断变化,粗糙表面逐渐被整平的过程。 3.电解抛光优点: ⑴内外色泽一致,光泽持久,机械抛光无法抛到的凹处也可整平。 ⑵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廉。 ⑶增加工件表面抗腐蚀性,可适用于所有不锈钢材质。 4.电化学抛光所需条件及设备 (1)电源: 电源可选用双相220V,三相380V。 (2)整流器 电解抛光对电源波形要求不是太严格,可选用可控硅整流器或高频整流器。 整流器空载电压:0—20v 负载电压(工作电压):8—10v 工作电压低于6v,抛光速度慢,光亮度不足。 整流器电流:根据客户工件大小而定。 (3)电解槽及配套设施(阳极棒) 可选用聚氯乙烯硬板材焊接而成。在槽上装三根电极棒,中间为可移动的阳极棒,接电源阳极(或正极),两侧为阴极棒,连接电源阴极(负极)。 (4)加热设施及冷却设备 ①加热可选用石英加热管,钛加热管。 ②冷却可选用盘管,盘管可加热可冷却。 (5)夹具 最好选用钛做挂具,因为钛较耐腐蚀,寿命长,钛离子对槽液无影响。建议最好不要用铜挂具,因为铜离子进入会在不锈钢表面沉积一层结合力

不好的铜层,影响抛光质量。铜裸露部位可用聚氯乙烯胶烘烤成膜,在接触点刮去绝缘膜。 (6)阴阳极材料 阴极材料选用铅板,阳极材料选用紫铜连接。 阳极比阴极为1:2—3.5之间。 阴极距阳极最佳距离为10—30厘米。 就目前来说,电解抛光主要针对不锈钢工件的表面光亮处理。不锈钢工件又分为200系列,300系列,400系列材质,各系列材质有必须用针对性电解抛光液。比如不锈钢200系列材质的不锈钢,必须用200系列的配方,此种配方无法适应300系列或400系列的不锈钢材质。这一直是国内一大难题,因为有些厂家的材质是组合工件,既有200系列不锈钢材质,又有300或400系列不锈钢材质。在2007年12月,威海云清化工开发院王铃树高级工程师研制出一种不锈钢通用电解液。这种电解液适合所有不锈钢材质。他结合了原有电解液所有优点,比重为电解液最佳比重,为1.70,光亮度为镜面亮度。同时还研发出新的优点,此电解液提高了原有的亮度,降低了一半的电流密度。在生产操作中,可节省50%的电费。使用寿命提高了40%,这种电解液一直在国内处于领先技术。 电解抛光工艺:除油--水洗--除锈--水洗--电解抛光--水洗--中和--水洗--钝化--包装 5.电解抛光的类型 目前生产上采用的电解抛光液主要有: ①硫酸、磷酸、铬酐组成的抛光液; ②硫酸和柠檬酸组成的抛光液; ③硫酸、磷酸、氢氟酸及甘油或类似化合物组成的混合抛光液。 钢铁零件的电化学抛光 (1)材料种类的影响钢铁材料的种类很多,对不同的钢材应采用不同的抛光液。 (2)各种因素的影响磷酸是抛光液的主要成分。它所生成的磷酸盐粘附在阳极表面,在抛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硫酸可以提高抛光速度,但含量不能过高,以免引起腐蚀。铬酐可以提高抛光效果,使表面光亮。 电流密度对抛光质量有很大影响,对于不同的溶液应采用不同的电流密度,电流密度过低,整平作用差,过高会引起过腐蚀。温度对抛光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 (3)操作注意事项

不锈钢抛光工艺

粗砂打磨,明亮的,平淡结束,发线,染色完成,光明退火,镜面抛光 抛光方法 目前常用的抛光方法有以下几种: 1.1机械抛光机械抛光是靠切削、材料表面塑性变形去掉被抛光后的凸部而得到平滑面的抛光方法,一般使用油石条、羊毛轮、砂纸等,以手工操作为主,特殊零件如回转体表面,可使用转台等辅助工具,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可采用超精研抛的方法。超精研抛是采用特制的磨具,在含有磨料的研抛液中,紧压在工件被加工表面上,作高速旋转运动。利用该技术可以达到Ra0.008μm的表面粗糙度,是各种抛光方法中最高的。光学镜片模具常采用这种方法。 1.2化学抛光化学抛光是让材料在化学介质中表面微观凸出的部分较凹部分优先溶解,从而得到平滑面。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不需复杂设备,可以抛光形状复杂的工件,可以同时抛光很多工件,效率高。化学抛光的核心问题是抛光液的配制。化学抛光得到的表面粗糙度一般为数10μm。 1.3电解抛光电解抛光基本原理与化学抛光相同,即靠选择性的溶解材料表面微小凸出部分,使表面光滑。与化学抛光相比,可以消除阴极反应的影响,效果较好。 电化学抛光过程分为两步:(1)宏观整平溶解产物向电解液中扩散,材料表面几何粗糙下降,Ra>1μm。(2)微光平整阳极极化,表面光亮度提高,Ra<1μm。 1.4超声波抛光将工件放入磨料悬浮液中并一起置于超声波场中,依靠超声波的振荡作用,使磨料在工件表面磨削抛光。超声波加工宏观力小,不会引起工件变形,但工装制作和安装较困难。超声波加工可以与化学或电化学方法结合。在溶液腐蚀、电解的基础上,再施加超声波振动搅拌溶液,使工件表面溶解产物脱离,表面附近的腐蚀或电解质均匀;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还能够抑制腐蚀过程,利于表面光亮化。 1.5流体抛光流体抛光是依靠高速流动的液体及其携带的磨粒冲刷工件表面达到抛光的目的。常用方法有:磨料喷射加工、液体喷射加工、流体动力研磨等。流体动力研磨是由液压驱动,使携带磨粒的液体介质高速往复流过工件表面。介质主要采用在较低压力下流过性好的特殊化合物(聚合物状物质)并掺上磨料制成,磨料可采用碳化硅粉末。 1.6磁研磨抛光磁研磨抛光是利用磁性磨料在磁场作用下形成磨料刷,对工件磨削

(完整版)电解抛光工艺

YB-66环保型铝和铝合金电解抛光添加剂 YB-66环保型铝和铝合金电解抛光添加剂新工艺 一、特点 1、抛光液不含铬酸,符合当今环保要求,节省环保设备投资及废水处理费用。 2、抛光电流密度较传统工艺要小,因此不仅电耗低,抛光液使用寿命长,而且更适合大型铝和铝合金件的表面抛光。 3、适用范围广,适用于纯铝及除硅含量大于2%的各种型号的铝合金。 二、抛光液组成和操作条件 浓磷酸(比重1.74)70%(重量) YB-66添加剂30%(重量) 温度55–65℃最佳60℃ 阳极电流密度,DA 2–8 A/dm2 (无搅拌) 12–20 A/dm2 (搅拌) 电压10–15 伏 抛光时间3–5 分钟 阴极材料铅或不锈钢 阴极面积∶阳极面积2–3∶1 三、开槽步骤 1、该抛光液在使用前的比重在1.50–1.52的范围内。根据所欲配制的抛光液容积、抛光液比重及抛光液中磷酸所占的重量比,计算出所要加入的磷酸量并加入之。 2、同样计算出所需YB-66添加剂的重量并加入之。 3、加热至操作温度。 四、操作指导 1、抛光时是否采用搅拌(阴极移动、空气搅拌)主要取决于抛光件的形状:若抛光件形状简单,横向宽度较窄,则不采用搅拌;反之,若抛光件形状不规则或横向宽度较大,尤其当抛光件某些部位阻碍气体逸出形成“气袋”而影响表面抛光的情况下则必须采用搅拌方式。在采用搅拌的状况下,必须相应提高阳极电流密度,否则抛光表面难以达到高光亮。 2、抛光时大部分杂质沉积于阴极表面,但仍有部分因抛光生成的固体污泥留在抛光液内,因此需定期过滤抛光液把杂质除去。 3、在抛光过程中,由于磷酸盐的产生,水的电解及挥发以及抛光液的夹带损失,故需不断补充磷酸和YB-66添加剂。 4、磷酸与YB-66添加剂的添加比例一般仍按70%∶30%添加,但在每次添加后应测定抛光液比重,根据测定结果再予以适当调整。 5、该抛光液在配制后未经使用前的原始比重在1.50–1.52的范围内,在抛光槽运转过程中,抛光液的比重应控制在1.50–1.65的范围内。抛光液比重过高说明抛光液含水量不足;反之,抛光液比重过低,表明抛光液水含量过高,磷酸含量偏低。经常用比重计测定抛光液比重是控制抛光液组分浓度及抛光质量的有效手段。 6、在较高阳极电流密度下长时期抛光有可能造成抛光液中铝含量过高(抛光液顶部出现半融状物质就是铝含量过高的标志),此时必须用新抛光液部分更换之,以降低抛光液中的铝含量。

不锈钢电解抛光常见问题分析

不锈钢电解抛光常见问题分析 一.工件表面出现麻点 主要原因是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影响电流密度分布不均的因素也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夹具结构导致电流密度分布不均,改善夹具结构使夹具与工件的接触比较平衡均匀,在保证夹具合格的情况下尽量增大夹具与工件的接触面积。 2.电解抛光液比重下降或超出最大值,如果超出所要求的比重范围,工件表面就容易产生麻点,电解液的最佳比重是1.72. 3.温度过高,温度高可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增加工件的表面亮度,但容易造成电流密度分布不均而产生麻点。 4.返工零件,工件在第二次电解抛光时容易产生麻点。为了避免第二次产生麻点,二次电解抛光必须相应的减少时间和电流大小。 5.气体逸出不畅,气体逸出不畅,主要是工件上装夹具的角度不合理,工件的孔口方向尽量向上,调整夹具到合适的角度,使工件在电解抛光时产生的气体容易散发。 6.电解抛光时间过长,电解抛光是一个微观整平过程,当工件表面达到微观的光亮平整后,零件表面就会停止氧化,如果继续电解的话会产生过腐蚀现象出现麻点 7.电流过大,当零件在电解抛光时,如果通过的零件电流过大,零件表面的溶解状态则大于零件表面的氧化状态,那么零件表面就会过分腐蚀,而产生腐蚀点。 二.工件表面烧伤 出现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操作人员在电解抛光前装夹零件的时候,零件与夹具之间没有定位好,零件出现松动,特别是在电解抛光时,零件处于晃动状态,零件出现松动后导致与夹具接触点不紧密,或夹具的阴极直接与零件接触,造成短路而烧伤。 2.操作人员在装夹好零件后,没有对夹具进行短接测试,就直接电解抛光,没有做短接测试就不确定所装夹的零件与阴极部分是否接触,当零件与阴极部分接触时,就会把零件烧伤。 3.夹具因素,当夹具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夹具会有损伤,特别是夹具与零件直接接触的地方,当夹具接触点出现凹凸不平时,导致在通电的时候零件接触面所承受的电流密度不同,电流大的地方,就会容易出现烧伤。 三.零件表面发白、发黑、发黄

电化学抛光处理不锈钢常见问题

威海云清华工开发院技术部王铃树高级工程师 以下是我在研究电解抛光时发现的问题,并找到了解决方法,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1.电抛光后,表面为什么会发现似未抛光的斑点或小块? 原因分析:抛光前除油不彻底,表面尚附有油迹。 解决方法:选用“云清牌除油除蜡液”,1:10兑水使用,60~90℃条件下浸泡5~ 20分钟。如长时间使用后应考虑更换新液。 2.抛光过后表面局部为什么有灰黑色斑块存在? 原因分析:可能氧化皮位彻底除干净。局部尚存在氧化皮。 解决方法:加大清楚氧化皮力度,可选用“云清牌不锈钢氧化皮清除液,不锈钢氧化皮清除膏”等产品。因除锈除氧化皮产品较多,具体适用产品可咨询威海云清化工开发院。 3.抛光后工件棱角处及尖端过腐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原因分析:棱角、尖端的部位电流过大,或电解液温度过高,抛光时间过长,导致过度溶解。解决方法:调整电流密度或溶液温度,或缩短时间。检查电极位置,在棱角处设置屏蔽等。4.为什么工件抛光后不光亮并呈灰暗色? 分析原因:可能电化学抛光溶液已不起作用,或作用不明显。 解决方法:检查电解抛光液是否使用时间过长,质量下降,或溶液成分比例失调。 5.工件抛光后表面有白色的条纹是怎么回事? 原因分析:溶液相对密度太大,液体太稠,相对密度大于1.82。 解决方法:增大溶液的搅拌程度,如果溶液相对密度太大,用水稀释至1.72。

在90~100℃条件下并加热一小时。 6.为什么抛光后表面有阴阳面,及局部无光泽的现象? 原因分析:工件放置的位置没有与阴极对正,或工件互相有屏蔽。 解决方法:将工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工件与阴极的位置适当,使电力分布合理。 7.抛光后工件表面平整光洁,但有些点或块不够光亮,或出现垂直状不亮条纹,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原因分析:可能是抛光后期工件表面上产生的气泡未能及时脱离并附在表面或表面有气流线路。 解决方法:提高电流密度,使析气量加大以便气泡脱附,或提高溶液的搅拌速度,增加溶液的流动。 8.零件和挂具接触点无光泽并有褐色斑点,表面其余部分都光亮是什么原因?原因分析:可能是零件与挂具的接触不良,造成电流分布不均,或零件与挂具接触点少。 解决方法:擦亮挂具接触点,使导电良好,或增大零件与挂具的接触点面积。 9.同一槽抛光的零件有的光亮,有的不亮,或者局部不亮。 原因分析:同槽抛光工件太多,致使电流分布不均匀,或者是工件之间互相重叠,屏蔽。 解决方法:减少同槽抛光工件的数量,或者注意工件的摆放位置。 10.为什么抛光零件凹入部位和零件与挂具接触点接触附近有银白色斑点? 原因分析:可能是零件的凹入部位被零件本身或挂具屏蔽了。 解决方法:适当改变零件位置,使凹入部位能得到电力线或缩小电极之间距离

不锈钢电解抛光液配方

锈钢光亮剂,不锈钢电解抛光液光亮剂,不锈钢电解抛光液添加剂, 不锈钢电解抛光液光亮剂(PR022 产品用途 1、不锈钢材质电化学抛光液的高光“光亮添加剂”; 2、适用于各类不锈钢材质,对如下牌号的不锈钢可达到镜面光亮效果:201、202、304、 304L、316、316L、321、410、420、430等不锈钢或相近不锈钢; 3、要求电解液中不含六价铬、三价铬、总铬,且要求高光亮的场合,添加本剂配合磷酸、 硫酸使用,为最佳搭配; 4、要求大大延长电解液的使用寿命,使用本剂为首选; 5、该技术配方是经过市场反复验证的成熟配方; 6、该配方是环保化的技术; 7、该配方领先于同行业技术水平; 8、保证为客户带来实用性经济技术价值; 性能特点 1、使用本剂配合磷酸、硫酸使用,便可调配出高品质的电解液; 2、清亮、高光、高亮的效果,清晰的影像镜面视觉; 3、友好环保,不含铬酸酐、六价铬、三价铬、总铬等有害离子,无需复杂的水处理工艺, 即可安全排放; 4、内含丰富的抗氧化剂、再生剂,性能稳定,使用寿命远远大于同行业同类电解抛光液、 铬系电解抛光液,维护良好的施工现场,已创下25个月换槽期的记录; 5、客户无需购买成品电解液,只需购买磷酸、硫酸,添加本剂,便可调配出高品质的成

品电解液,且本剂的添加量极少,大大降低了客户的生产成本; 6、极低的抛光电流,电源能耗低。

7、配制工艺简单,易于操控。理化指标 配方推荐 本公司业务部,电话:

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原料纯度含量”要求,技术调试与施工; 2、对于达标300系列材质,建议按照“硫酸的配比浓度的上限”配槽; 对于达标200系列、常见400牌号材质,建议按照“硫酸的配比浓度的下限”配槽; 对于200、300组合材质,建议按照“硫酸的配比浓度的中值”配槽; 对于耐蚀性极差的不锈钢、无镍200系列材质,建议在配方基础上继续提高磷酸含量; 对于极特殊材质,可电询本公司技术研发中心,本技术中心将会推出“适配的工艺配方”; 3、不建议与其它“成品电解液”混用,严禁与铬系电解液混用; 4、电解槽设计优选PP材质,禁止选用金属类材质; 5、配液步骤:先加磷酸,再边搅拌边缓慢添加硫酸,此时,混合液温度会升高,等待 混合液温度降到35度以下添加PR光亮剂,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光亮剂失效。 6、建议在“推荐温度范围内”施工,如不在温度范围内,建议加温或降温,以维持恒定 的达标温度; 7、建议经常清理槽内杂质或沉淀物,可15天清理一次,以维持长久的使用寿命。 8、此添加剂的寿命是长久的,基本不用更换。但在槽液极脏的情况下,就需要更换新液; 9、在加工过程中,工件会带出液体,槽液会正常消耗。当液位明显下降时,要按原配比例同时添加 磷酸、硫酸(或稍微过量的硫酸);严禁只添加单一酸种。 10、补液步骤:电解液损耗补加新液,先清理掉槽液底部含渣滓浓的液体,约为总 量的20-50%左右。工件是300系列不锈钢材质时,补加磷酸40%,硫酸60%,不 需补加光亮剂。工件是200系列不锈钢材质时,补加磷酸50%,硫酸50%,不需补 加光亮剂。当补加了磷酸和硫酸后,工件抛光不亮时,才需要添加光亮剂,补加量为补加总量的3% ; 11、停工期间,建议在电解槽上加置密封盖,防止电解液吸潮造成配方失调——带来的 电解缺陷;电解液密度为一一之间,低于这个范围,表明含水量过高,应 加温蒸发掉多余的水分;高于这个范围,表明含水量过少,需补加水;工作温度或蒸发温度控

不锈钢电解新抛光工艺

不锈钢电解新抛光工艺 一、特点 1、抛光效率高,数分钟内可抛光至镜面光亮,且抛光深度强,抛光后光泽保持长久不变。 2、抛光液磷酸含量低,成本低,较一般使用的传统抛光液低30%以上。 3、抛光电流密度小,电压低,电能消耗较传统工艺低1倍左右。 4、抛光液稳定容易维护管理。 5、适用18-8类型奥氏体不锈钢抛光,也适用镍基合金抛光。 二、抛光液组成和操作条件 浓磷酸(比重1.74)510ml/L88 7.4g/L 浓硫酸(比重1.84)395ml/L72 6.8g/L

LQ-60添加剂50ml/L52.5g/ L 水50ml/L50g/L 温度50–75℃最佳60–65℃ 阳极电流密度,DA6–15A/dm2最佳10–12A/dm2 电压5–8伏 抛光时间3–5分钟 阴极材料铅或铅合金 阴极面积∶阳极面积2–3∶1三、开槽步骤 LQ-60添加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在其使用初期电解抛光时会产生大量泡沫,因此抛光液液面与抛光槽顶部之间的距离不应≤15cm。准确计算将欲配制的电解抛光液的体积,再根据抛光液组成将所要加入的抛光液各组分按下列顺序加入抛光槽内。

1、注入所需水量。 2、加入所需磷酸量。 3、切记硫酸用水稀释时会释放出大量热量,溶液温度急剧升高,边搅拌边添加,当温度升至80℃时应停止添加,待溶液冷却后再进一步添加直至全部加完。 4、加入所需数量LQ-60添加剂,边搅拌边添加,添加完毕后彻底搅拌以确保均匀混合。 四、工艺流程 温度50–75℃最佳60–65℃ 阳极电流密度,DA6–15A/dm2最佳10–12A/dm2 电压5–8伏 抛光时间3–5分钟 阴极材料铅或铅合金

电解抛光工艺介绍

电解抛光工艺介绍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电解抛光工艺 1.定义: 电解抛光是以被抛工件为阳极,不溶性金属为阴极,两极同时浸入到电解槽中,通以直流电而产生有选择性的阳极溶解,从而达到工件表面光亮度增大的效果。 2.原理: 电解抛光原理现在世界各界人士争论很多,被大家公认的主要为黏膜理论。该理论主要为:工件上脱离的金属离子与抛光液中的磷酸形成一层磷酸盐膜吸附在工件表面,这种黏膜在凸起处较薄,凹处较厚,因凸起处电流密度高而溶解快,随黏膜流动,凹凸不断变化,粗糙表面逐渐被整平的过程。3.电解抛光优点: ⑴内外色泽一致,光泽持久,无法抛到的凹处也可整平。 ⑵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廉。 ⑶增加工件表面抗腐蚀性,可适用于所有不锈钢材质。 4.电化学抛光所需条件及设备 (1)电源: 电源可选用双相220V,三相380V。 (2)整流器 电解抛光对电源波形要求不是太严格,可选用可控硅整流器或高频整流器。 整流器空载电压:0—20v 负载电压(工作电压):8—10v 工作电压低于6v,抛光速度慢,光亮度不足。 整流器电流:根据客户工件大小而定。 (3)电解槽及配套设施(阳极棒) 可选用聚氯乙烯硬板材焊接而成。在槽上装三根电极棒,中间为可移动的阳极棒,接电源阳极(或正极),两侧为阴极棒,连接电源阴极(负极)。 (4)加热设施及冷却设备 ①加热可选用石英加热管,钛加热管。 ②冷却可选用盘管,盘管可加热可冷却。 (5)夹具 最好选用钛做挂具,因为钛较耐腐蚀,寿命长,钛离子对槽液无影响。建议最好不要用铜挂具,因为铜离子进入会在不锈钢表面沉积一层结合力不

不锈钢电解抛光液配方

不锈钢电解抛光液配方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不锈钢电解抛光液配方,不锈钢电解抛光液成分,不锈钢电解抛光液,不锈钢抛光液,不锈钢光亮剂,不锈钢电解抛光液光亮剂,不锈钢电解抛光液添加剂, 不锈钢电解抛光液光亮剂(PR022) 产品用途 1、不锈钢材质电化学抛光液的高光“光亮添加剂”; 2、适用于各类不锈钢材质,对如下牌号的不锈钢可达到镜面光亮效果:201、202、304、 304L、316、316L、321、410、420、430等不锈钢或相近不锈钢; 3、要求电解液中不含六价铬、三价铬、总铬,且要求高光亮的场合,添加本剂配合磷 酸、 硫酸使用,为最佳搭配; 4、要求大大延长电解液的使用寿命,使用本剂为首选; 5、该技术配方是经过市场反复验证的成熟配方; 6、该配方是环保化的技术; 7、该配方领先于同行业技术水平; 8、保证为客户带来实用性经济技术价值; 性能特点 1、使用本剂配合磷酸、硫酸使用,便可调配出高品质的电解液; 2、清亮、高光、高亮的效果,清晰的影像镜面视觉; 3、友好环保,不含铬酸酐、六价铬、三价铬、总铬等有害离子,无需复杂的水处理工 艺, 即可安全排放; 4、内含丰富的抗氧化剂、再生剂,性能稳定,使用寿命远远大于同行业同类电解抛光 液、 铬系电解抛光液,维护良好的施工现场,已创下25个月换槽期的记录;

5、客户无需购买成品电解液,只需购买磷酸、硫酸,添加本剂,便可调配出高品质的 成 品电解液,且本剂的添加量极少,大大降低了客户的生产成本; 6、极低的抛光电流,电源能耗低。 7、配制工艺简单,易于操控。 理化指标

不锈钢镜面抛光工艺【详解】

不锈钢镜面抛光工艺流程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1 机械抛光机械抛光是靠切削、材料表面塑性变形去掉被抛光后的凸部而得到平滑面的抛光方法,一般使用油石条、羊毛轮、砂纸等,以手工操作为主,特殊零件如回转体表面,可使用转台等辅助工具,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可采用超精研抛的方法。超精研抛是采用特制的磨具,在含有磨料的研抛液中,紧压在工件被加工表面上,作高速旋转运动。利用该技术可以达到Ra0.008μm的表面粗糙度,是各种抛光方法中最高的。光学镜片模具常采用这种方法。 很显然本公司出售的麻轮用于此类型的抛光,主要用于不锈钢的中抛。 2 化学抛光化学抛光是让材料在化学介质中表面微观凸出的部分较凹部分优先溶解,从而得到平滑面。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不需复杂设备,可以抛光形状复杂的工件,可以同时抛光很多工件,效率高。化学抛光的核心问题是抛光液的配制。化学抛光得到的表面粗糙度一般为数10μm。 3 电解抛光电解抛光基本原理与化学抛光相同,即靠选择性的溶解材料表面微小凸出部分,使表面光滑。与化学抛光相比,可以消除阴极反应的影响,效果较

好。电化学抛光过程分为两步:(1)宏观整平溶解产物向电解液中扩散,材料表面几何粗糙下降,Ra>1μm。(2)微光平整阳极极化,表面光亮度提高,Ra<1μm。 4 超声波抛光将工件放入磨料悬浮液中并一起置于超声波场中,依靠超声波的振荡作用,使磨料在工件表面磨削抛光。超声波加工宏观力小,不会引起工件变形,但工装制作和安装较困难。超声波加工可以与化学或电化学方法结合。在溶液腐蚀、电解的基础上,再施加超声波振动搅拌溶液,使工件表面溶解产物脱离,表面附近的腐蚀或电解质均匀;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还能够抑制腐蚀过程,利于表面光亮化。 5 流体抛光流体抛光是依靠高速流动的液体及其携带的磨粒冲刷工件表面达到抛光的目的。常用方法有:磨料喷射加工、液体喷射加工、流体动力研磨等。流体动力研磨是由液压驱动,使携带磨粒的液体介质高速往复流过工件表面。介质主要采用在较低压力下流过性好的特殊化合物(聚合物状物质)并掺上磨料制成,磨料可采用碳化硅粉末。 6 磁研磨抛光磁研磨抛光是利用磁性磨料在磁场作用下形成磨料刷,对工件磨削加工。这种方法加工效率高,质量好,加工条件容易控制,工作条件好。采用合适的磨料,表面粗糙度可以达到Ra0.1μm。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