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苏州高新区2014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一模)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写清楚,并用2B 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数字;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chóu) ▲密②(xiáng) ▲和③急不(xiá) ▲择④惟妙惟(xiào) ▲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秋的夕阳让人感觉很遥远,完全没有日出时的那份篷勃,只有义无返顾走向黑暗的悲壮。在这里,燥动与迷茫变得清平淡泊,质朴与善良变得真诚适度。走近它的身旁,用纯真的心,伶听它的呼吸,探寻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太阳”。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

②采菊东篱下,▲。▲《饮酒》)

③▲,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⑥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⑦▲,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③春冬之时,则▲,▲。(郦道元《三峡》)

4.阅读下面《一调芭蕉扇》(《西游记》节选)中一段文字,完成答题。(5分)土地(原本兜率宫守炉的道人)说:“大力王即牛魔王也。”行者道:“这山本是牛魔王放的火,假名火焰山?”土地道:“不是,不是。大圣若肯赦小神之罪,方敢直言。”行者道:“你有何罪?直说无妨。”土地道:“这火原是大圣放的。”行者怒道:“我在那里,你这等乱谈!我可是放火之辈?”

①在《一调芭蕉扇》中,罗刹女为何不肯借扇给行者?而行者又用何手段借到这把假芭蕉扇的?(3分)

②“土地”称:“这火原是大圣放的。”大圣是怎样放这把火的?(2分)

5.用一句话概括

......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凤凰网3月24日电今晚10点,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召开紧急发布会。他在发布会上确认,失联的马航客机在南印度洋坠毁:马航当天最新声明说,机上无人幸存。此外,失联客机家属将包机前往澳大利亚。

纳吉布在发布会上说,根据新的调查结果,这架航班是往南线飞行,其最后位置在南印度洋,位于澳大利亚珀斯西部,“是一个非常远的距离,完全超出了我们想象的距离”。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4分)

阅读下面《醉翁亭记》和《捕蛇者说》的选段,完成6-9题。(8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节选)余闻而愈悲。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节选)6.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2分)( ▲ )

A.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小信.未孚(《曹刿论战》)

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7.《醉翁亭记》中记叙的什么事情让欧阳修能“醉能同其乐”?《捕蛇者说》中记叙的什么事情让柳宗元“余闻而愈悲”?(2分)

8.《捕蛇者说》中“呜呼”一词中包含的感情丰富,结合全文揣摩作者面对现实,是怎样的一种心理?(2分)

9.欧阳修“乐”,柳宗元“悲”,表现虽然不同,但是他们“乐”、“悲”情感产生的原因却是相同或相通的。为什么?(2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4分)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

②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阅读《藤野先生》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3题。(7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1.文中多次写“围着看”“闲看”的中国人,有何用意?(3分)

12.“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13.请结合结尾画线句说说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14-16题。(8分)

莫让谣言成为网络“好声音”

宋立卿

①当前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崛起,网络谣言也呈激增之势。再也不是人口相传,十日百里,而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一泻千里”。网络谣言不再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特定范围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危害巨大,后果十分严重。

②从日本地震后的谣“盐”热,到金庸先生一年去世两次的尴尬,再到“15死300伤”“坦克车进城”等谣传,网络谣言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正常发展的“毒瘤”,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惕,也必须以猛药祛之。

③以笔者之见,根除谣言的“土壤”,可以从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同时入手。

④从技术因素角度来说,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管理创新。网络的虚拟性增加了网络谣言防控的

难度,也是防控、治理网络谣言的瓶颈所在。互联网技术领域要加快开发创新力度,建立网络谣言监测形成机制、筛选确认制度、破坏评估制度、整合相关职能机构调查处理制度、处理后反馈制度,形成及时发现网络谣言、及时处置网络谣言,对网络谣言内容本身及时正本清源。就社会因素而言,需要各个方面都提高自身素质,并且相互合作。作为网络使用和管理者,要做到,没根据的要屏蔽,有根据的要证实,不能证实的不乱传播。作为普通公众,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捏造事实,不传播流言蜚语;对谣言的传播者要劝导,不能劝导的要举报。作为政府,需要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信息,及时辟谣。

⑤谣言虽然危害巨大,猛子虎也,但并未病入膏肓,无药可医。只要我们从技术层面加以创新,加以管理;从社会层面提高个人和政府的责任意识,谣言也只会是网络发展中的一支昙花,最终也化为互联网的春泥,促进网络健康发展。

(选自2014年4月3日人民网)1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2分)

15.第②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6.网络谣言有些什么危害?(3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17-21题。(17分)

一窗如画

翁文秀

①有屋必有窗,窗,是房屋的眼睛。忆起老屋,堂屋顶靠烟囱处有个四方形的天窗,天窗每天最早预告晨曦的到来;夜晚,一屋黑暗,天窗外,有云絮一二片,星星三两颗,还有月光的温柔。

②小小的天窗早成记忆。而今,坐在宽大的窗台前,极目而望,山色裢茏,有云环绕其上,如轻纱遮了半面,极美。读王维的“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李白的“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景又是不同,诗人笔下的一框诗画,正从天外飞来。

③李渔《闲情偶记》里说:“若能实具一段闲情、一双慧眼,则过目之物尽是画图。”譬如我坐窗内,人行窗外,无论见少年女子是一幅美人图,即见老妪白叟拄杖而来,亦是名人画幅中必不可无之物;见婴儿群戏是一幅百子图;即见牛羊并牧、鸡犬交哗,亦是词客文情内未尝偶缺之资。

④确实如此,若用心感受,处处可见佳景。火车车窗、飞机舷窗外的风景如一幅连续不断的长卷。(a)行走之时,目光所及,自行框成一扇窗,自由取景,近处杨柳低垂,鸟儿高飞;远处山野,树木,水田,村庄,自然有序,人慢慢地走,画悠悠地入眼来。

⑤有的窗本身就是一幅画,如园林中的窗,清悠雅致。苏州拙政园有扇面形的亭叫“与谁同坐轩”,亭背面墙上有扇形窗,有框,框内无窗扇无棂条,称为空窗,引人入胜。漏窗更为优美,外形有方有圆,有八角、六角、扇面、叶片等,漏空花格用瓦片搭成金钱、鱼鳞、海棠等式样,用砖制作成竹节、绦环、万字、冰裂纹,光影斑驳中,花香鸟语,意态万千。

⑥走进有年代的小镇、古村,平滑的青石板,高而窄的小巷,迈入高高的门坎,便有一股厚重的气息旋绕在身边。窗子很古老了,繁复精细的木雕工艺,雕出戏曲人物,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看这边的竹林七贤,草船借箭,那边的八仙过海,断桥相会。用去匠人多少时日,多少心思,又在多少年月里漂泊流转。久了,风一片片打出裂纹,雨一寸寸磨掉颜色,依然姿态不改。面对老去的

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此次园博会中的苏州园,不仅chu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了苏州园林经典的造景手法,还运用现代技术,营造出情趣多变、景象万千的艺术氛围,令 人心ch ________________ 神往. 游客徜徉于苏州园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Ing ______________ 听着悦耳的鸟语,会觉得自己 已经和景色r eng __________________ 合在一起了?苏州园林设计独特,门窗 A _______________ (简陋简朴)而富于变化,长廊精美而 B _______________ (别有用心别具匠心),整个园子充 盈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 chu印_______________ 承②心ch 1 __________________ 神往③I ng __________________ 听④r印g_ 合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 ③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④______________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⑤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 .(杜甫《 ________________ 》)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⑦子曰: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 ,诲人不倦???”(《论语》) ⑧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 ,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名著阅读. (1)根据《智取生辰纲》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 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教人死心塌地.次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松林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 做赶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 ①上文中,去松林取出药来,抖在瓢里”的人是谁? ②请结合杨志押送生辰纲的相关情节,举出一个能体现他做事小心谨慎的例子. (2 )下面关于《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等名著读书笔记,哪一项标书有错误? A .三调芭蕉扇时,在众神佛的帮助下,孙悟空调得芭蕉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继续西行取经. B.宋江做了梁山泊山寨之主后,把忠义堂改为聚义厅,后来又在聚义厅前树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两面绣字红旗. C.《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D .在特别重大的节日禾U立浦特小人国有一种专门表演给皇帝、皇后和首相看的游戏,游戏的奖品是不同颜色的精美丝线.

苏州市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卷

苏州市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卷 试卷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世事(cāng)桑,没有谁的人生路是一帆风顺的,那些报怨命运不公平的人们,整日郁郁寡欢、眉头紧蹙。殊不知,那些与我们相随的(cuò)折失败,也是一笔财富。是它们,教会了我们在风雨红尘路上(huò)达前行,在烟雨岁月陌上从容面对。当有一日,我们阅尽世事,默然回首,我们才会恍然意识到:人生本就没有圆满,即使再困苦,也应该坦然微笑,学会放弃与选择,便使我们懂得了人生幸福的真(dì) 。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cāng)桑②(cuò)折③(huò)达④真(dì) (2)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 改改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子夏曰:“,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②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③,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④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 ⑤征蓬出汉塞,。(王维《使至塞上》) ⑥,江春入旧年。(王湾《》) ⑦,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⑧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 3.名著阅读.(5分) (1)小王子的生命中,一共经历了哪三次重要的离别?请简述。(3分) (2)《西游记》中许多最富于喜剧性的故事情节常常发生在孙悟空和猪八戒之间,根据下面的文字和你的阅读体验,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的?(2分) 那呆子捆在地下,气呼呼的道: “闯祸的泼猴子,无知的弼马温!该死的泼猴子,油烹的弼马温!猴儿了帐,马温断根!” 孙行者在油锅底上,听得那呆子乱骂,忍不住现出了本相。赤淋淋的,站在油锅底道:“馕糟的夯货,你骂那个哩!”唐僧见了道:“徒弟,唬杀我也!” —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强欺正法心猿显圣灭诸邪 行者按落云头,厉声高叫道:“八戒不要忙,老孙来了!”那呆子听得是行者声音,仗着势,愈长威风,一顿钯,向前乱筑。那妖精抵敌不住,道:“这和尚先前不济,这会子怎么又发起狠来?”八戒道:“我的儿,

江苏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0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数 学 本试卷由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三大题组成.共29小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话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其l 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 1.5-的相反数是 . 2.计算2008(1)-= . 3.某校初一年级在下午3:00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下午3:00这一时刻,时钟上分针与时针所夹的角等于 度 4.函数1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5.分解因式:34x y -= . 6.如图,水平放置的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为2和4的矩形,它的左视图 的面积为6,则长方体的体积等于 . 7.小明在7次百米跑练习中成绩如下: 这7次成绩的中位数是 秒. 8.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小甜同学设计了两种乒乓球,一种印有奥运五环图案,另一种印 有奥运福娃图案.若将8个印有奥运五环图案和12个印有奥运福娃图案的乒乓球放入一个 空袋中,且每个球的大小相同,搅匀后在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则摸到印有奥运五环图案

2018年苏州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8苏州中考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26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____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书籍,能描(huì)____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____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____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⑴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____ ②描(huì)____ ③(màn)长____ ④经天(wěi)____ 地 ⑵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 改为____ ②____改为____ 【解析】面对今年的字词题,一个词,欣喜。根据拼音写汉字和改错别字都便于上手,且不易失分。①“一脉相chéng”的“chéng”是“传承”的“承”,④“经天wěi地”的“wěi”就是 “经纬”的“纬”啦。至于“描绘”、“漫长”、“千姿百态”和“驰骋”就无需再讲了。你别说没认出题目材料中的“弛”是“松弛”的“弛”哦。哼哼! 2.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诗经·蒹葭》) ②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____》)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李煜《相见欢》) ⑥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⑦子曰:“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 ⑧____,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桃花源记》) 【解析】古诗词考核已谈多次,不再赘述。技巧就是理解、背诵和默写。当然,死记硬背也能解决此类问题。 本题所涉皆为名句,且无明显易错字,怎么说呢?还是记不住、默不出,你简直……唉!上答案:①在水一方②海日生残夜(拟人手法,“生”,非“升”)③大漠孤烟直、《使至塞上》④却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7届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有答案

2017届初三调研测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1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上;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时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像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水光li?n( )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微雨还阴的天气,对于七月来说正是出门的好机会,空气里浮游着一层被雨荡涤一新的雾?i( ),轻薄、鲜洁、清爽。伸手挥撩一把,居然活了,如绸纱沾水,舒缓柔情,又如青丝浮动,婉约飘yì( ),仿佛一种(牵肠挂肚缠绵悱恻)的暖昧之缘,包围你于一片清凉的sà( )爽境地。湿衣看不见,落地听无声,不该是深藏古籍里宁静的诗情,而属于天下芸芸众生们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灵感。透过这层雾看西湖上下,好比戴了副墨镜看世界,有一种(镜中望月镜花水月)的感受。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li?n( )滟②雾? i( ) ③飘yì( ) ④sà( )爽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面的横线上。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②,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⑤,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⑥怀旧空吟闻笛赋,。(刘禹锡《》) ⑦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⑧,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名著阅读。(5分) (1)根据《水浒传》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没多时,法场中间,人分开处,一个报,报道一声:“午时三刻!”监斩官便道:“斩讫报来。”两势下刀棒

2020苏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苏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文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①绿▲ ( yīn)如盖 ②月光▲ (jiǎo)洁③笛声▲ (yōu)扬④心情愉▲ (yu)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那屈折幽深的小巷,婉如岁月一般。粉墙黛瓦的老屋依然,清水盈盈的古井依然。慈详的老人,端着茶杯,摇着扇子,闲闲地聊天,乡音弥漫……那是我的小巷,每一点青苔,每一株绿草,每一丛蔓沿着的爬山虎,都藏着我的童年。一个夏日,梦回苏州,阳光把我的记忆照亮……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问君何能尔? ▲ 。(陶渊明《饮酒》)② ▲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③会当凌绝顶,▲ 。(杜甫《▲ 》)④ ▲ ,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⑤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⑥ ▲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⑦ ▲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⑧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名著阅读。(5分) (1)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2)下面的诗句涉及了哪三个梁山英雄?请依次写出他们的姓名。 ①只因义勇真男子,降伏凶顽母夜叉。 ②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 5、阅读下面的漫画,结合当前有学生沉迷于游戏的现象,把画中母子两人的对话补充完整。要求:①用语简明,能反映画面内容,每句话不超过5个字(不含标点);②补充完整后的对话能赋予该漫画讽刺的意味。(3分)(1)母:

2018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3.00分)在下列四个实数中,最大的数是() A.﹣3 B.0 C.D. 【分析】将各数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找出最大的数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3<0<<, 则最大的数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将各数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是解本题的关键. 2.(3.00分)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为384000km,384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3.84×103B.3.84×104C.3.84×105D.3.84×106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384 000有6位,所以可以确定n=6﹣1=5. 【解答】解:384 000=3.84×105.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的方法,准确确定a与n值是关键. 3.(3.00分)下列四个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案的是() A. B.C. D.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C、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 4.(3.00分)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C.D.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x+2≥0, 解得x≥﹣2.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 5.(3.00分)计算(1+)÷的结果是() A.x+1 B. C. D. 【分析】先计算括号内分式的加法、将除式分子因式分解,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约分即可得. 【解答】解:原式=(+)÷ =? =, 故选:B.

苏州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傅嘉德

给语文教学以较好的导向 ——2009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试卷评析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傅嘉德 2009年语文中考命题严格遵循《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提出的7-9年级的各项要求,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实际,注重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加强积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着力引导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从而有利于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推进初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009年的试卷“稳中求变”,“稳”体现在试卷的大框架延续去年,保证试卷结构的简约;“变”体现在文学名著的阅读、语言运用题的题型有一些探索改革。试卷考查内容具备合理的覆盖面和比较适当的比例,题型简单、明了,比例配置恰当,试题难、易、中比例为“7:2:1”,较好地保证了考生水平的正常发挥。 试题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突出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品位。 同以往一样,2009年的试卷仍然十分重视语言文字独特的人文价值导向,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试卷语言材料的选择倾向于经典作品,如课文语言材料选的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谢大光的《鼎湖山听泉》和普利什文的《林中小溪》,课外现代文阅读的选材是梁晓声的《老水车旁的风景》,文学作品阅读的选材是《西游记》和《格列佛游记》,文言文取材经典作品《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样的命题选材明显带上了“经典化”倾向,这对纠正考试功利化,引导教学重视经典阅读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强调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当然不能离开对名著的阅读。2009年的试题仍然重视文学名著的阅读,两题都出自课文中要求阅读的名篇,学生应该非常熟悉。命题的重点也是检测学生阅读的情况。如:例 1.《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住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他才被降伏的 例2.《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宫廷游戏表演游戏的是哪些人 《西游记》是学生喜欢读的作品,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多年来一直热播,命题紧扣“读”字,着眼于作品的主要情节,只要学生读过这部作品,了解大致的情节,这道题是很好得分的。《格列佛游记》也是教材推荐阅读的作品,这道题涉及的内容是教材中精读片段的内容,所以考得稍微细一些,着重考查学生精读的状况。 二、注重回归课本。 中考是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它既然兼有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的功能,我们就必须关注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状况。因此,试卷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和背诵默写等内容,以及文言文的阅读材料均来自课文,此外,还涉及部分课内的现代诗文名篇。课

苏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一模汇编《名著阅读》

苏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一模汇编《名著阅读》 昆山市一模 (1)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朝花夕拾范爱农》范爱农在哪件事情上故意反对鲁迅?“究竟是什么缘故”让他故意反对?你认为最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成为“非常相熟”的人? (2)假如要从梁山好汉中选拔一人去参加长跑比赛,你打算推荐谁?请写出他的姓名和绰号,并简述理由。 (1)①徐锡麟被杀害,鲁迅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政府的无人道;②鲁迅在接新留学生时,因为看见他们的箱子里带着绣花鞋,感到不满,便有了摇头的举动,这一举动让范爱农觉得鲁迅看不起他们,便有了讨厌的情绪;③后来两人误会消除,又因为性格相近,志趣相投,有了深厚的友谊。 (2)戴宗,神行太保。戴宗有一等惊人的道术。但出路时,愤书飞报紧急情事,把两个甲马栓在两只腿上,作起神行法来,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个甲马栓在腿上,便一日能行八百里。 吴中、吴江、相城模拟 3.名著阅读。(5分) (1)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哪一项不正确?(2分)( ) A.在《水浒传》中,林冲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虽然委曲求全,但他终被逼上梁山,最后因患风瘫病而死。 B.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本领高强,众天神斗不过他,只好请来如来佛祖,把他压在五行山下。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建桥时,遭受到严寒的侵袭,患上了伤寒并发肺结核,但最终还是跨过死亡的门槛。 D.《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宫廷中有棍技表演。官员于重大节日表演,按照技术高低皇帝奖励不同颜色的丝线。 (2)阅读《朝花夕拾》,按要求写出作品名。(3分) 《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了三本在他人生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书,一本是长妈妈给他买的《》,一本是想去看五猖会,父亲偏要叫他背的《》,另一本是在矿路学堂如饥似渴阅读的《》。 3.(5分)(1)(2分)C (2)(3分)《山海经》《鉴略》《天演论》(每个1分) 高新区模拟 3.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王子》中狐狸告诉小王子的真理是:凡事只有用心去观察才能看的清楚,只用眼睛去看是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的。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卷)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分)5的相反数是() A.B.﹣C.5D.﹣5 2.(3分)有一组数据:2,2,4,5,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A.2B.4C.5D.7 3.(3分)苏州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2018年实现旅游总收入约为26000000万元,数据2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0.26×108B.2.6×108C.26×106D.2.6×107 4.(3分)如图,已知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分别交于点A,B.若∠1=54°,则∠2等于() A.126°B.134°C.136°D.144° 5.(3分)如图,AB为⊙O的切线,切点为A连接AO、BO,BO与⊙O交于点C,延长BO 与⊙O交于点D,连接AD.若∠ABO=36°,则∠ADC的度数为() A.54°B.36°C.32°D.27° 6.(3分)小明用15元买售价相同的软面笔记本,小丽用24元买售价相同的硬面笔记本(两人的钱恰好用完),已知每本硬面笔记本比软面笔记本贵3元,且小明和小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记本,设软面笔记本每本售价为x元,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为() A.=B.=C.=D.= 7.(3分)若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的图象经过点A(0,﹣1),B(1,1),则不等式kx+b>1的解为() A.x<0B.x>0C.x<1D.x>1

8.(3分)如图,小亮为了测量校园里教学楼AB的高度,将测角仪CD竖直放置在与教学楼水平距离为18m的地面上,若测角仪的高度是1.5m.测得教学楼的顶部A处的仰角为30°.则教学楼的高度是() A.55.5m B.54m C.19.5m D.18m 9.(3分)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C=4,BD=16,将△ABO沿点A到点C的方向平移,得到△A'B'O'.当点A'与点C重合时,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 A.6B.8C.10D.12 10.(3分)如图,在△ABC中,点D为BC边上的一点,且AD=AB=2,AD⊥AB.过点D作DE⊥AD,DE交AC于点E.若DE=1,则△ABC的面积为() A.4B.4C.2D.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1.(3分)计算:a2?a3=. 12.(3分)因式分解:x2﹣xy=. 13.(3分)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 14.(3分)若a+2b=8,3a+4b=18,则a+b的值为. 15.(3分)“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可以拼出许多有趣的图形,被誉为“东方魔板”.图①是由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薄板分为7块制作成的“七巧板”,图②是用

江苏省苏州市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1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世事 (cāng)桑,没有谁的人生路是一帆风顺的,那些报怨命运不公平的人们,整日郁郁寡欢、眉头紧蹙。殊不知,那些与我们相随的 (cuò)折失败,也是一笔财富。是它们,教会了我们在风雨红尘路上 (huò)达前行,在烟雨岁月陌上从容面对。当有一日,我们阅尽世事,默然回首,我们才会恍然意识到:人生本就没有圆满,即使再困苦,也应该坦然微笑,学会放弃与选择,便使我们懂得了人生幸福的真 (dì) 。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 (cāng)桑② (cuò)折③ (huò)达④真 (dì) (2)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 改改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子夏曰:“,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②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③,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④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 ⑤征蓬出汉塞,。(王维《使至塞上》) ⑥,江春入旧年。(王湾《》) ⑦,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⑧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 3.名著阅读.(5分) (1)小王子的生命中,一共经历了哪三次重要的离别?请简述。(3分)

2017年苏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平江路,这一条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 mián)延②浓____(yù)③____(sù)说④闲_____(shì) 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4分)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 ④_____________ ,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⑤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论语》) 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⑧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名著阅读。(5分) (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历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试题(含答案)

2016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数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1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由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井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目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顶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 1. 2 3的倒数是 A. 32 B. 32- C. 23 D. 23 - 2.肥皂泡的泡壁厚度大约是0.0007㎜,将0.0007用科学记数法科表示为() A. 30.710-? B. 3710-? C. 4710-? D. 5 710-? 3.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A. 23a b ab += B. 22 321a a -= C. 248 a a a ?= D. 2 3 3 2 ()()a b a b b -÷=- 4.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40名学生的成绩被分为5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8,则第5组的频数是 A.0.1 B.0.2 C.0.3 D.0.4 5.如图,直线//a b ,直线l 与a 、b 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过点A 做直线l 的垂线交直线b 于点C ,若∠1=58°,则 ∠2的度数为 A.58° B.42° C.32° D.28° 6.已知点1(2,)A y 、2(4,)B y 都是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像上,则1y 、2y 的大小关系为 A. 12y y > B. 12y y < C. 12y y = D.无法比较 7.根据国家发改委实施“阶梯水价”的有关文件要求,某市结合地方实际,决定从20161月1日起对居民生活用水按照新的“阶梯水价”标准收费,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调查了50户家庭某月的用水量,如小表所示:

【精选】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9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阅读下面4篇短文,按要求答题。(7分)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 目睹朋友加工琥珀,一块105克的原石,本来是黯淡的深褐色,其貌不 (yáng),切除边角后余82克,隐约可见内在的微光,继续打磨,最终诞生一枚30克的大圆珠,清洁光亮,晶 (yíng)剔透,质地柔美,色泽温润。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人也是这样。不经历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又如何在蜕.变中实 现华丽转身?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越圆润。越精致,越美丽,越有品质的芳香。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疼痛,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 不改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垢.,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 不剔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其貌不(yáng) ②晶(yíng)剔透 ③蜕.变(A.duì B.tuì) ④污垢.(A. gòu B. hòu) (2)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是病句? A.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B.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3)不改变原意,把“不除糟粕,何来精华?”改成陈述句,然后说说原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1)扬;莹;B;A; (2)A; (3)不除糟粕,就没有精华。表达效果:原句采用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 【解析】(2)路是名词。路只能说是具体现实的供人行走的“过程”,但一个磨砺淬炼的过程是抽象的存在。所以有语病。 2.默写占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②采菊东篱下,。( 《饮酒》) ③,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④,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⑦子曰:“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十二章》) ⑧苔痕上阶绿,。(刘禹锡《》) 【答案】君子好逑;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长风破浪会有时;不畏浮云遮望眼;似曾相识燕归来;化作春泥更护花;匹夫不可夺志也;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江苏省苏州市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1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世事 (cāng)桑,没有谁的人生路是一帆风顺的,那些报怨命运不公平的人们,整日郁郁寡欢、眉头紧蹙。殊不知,那些与我们相随的 (cuò)折失败,也是一笔财富。是它们,教会了我们在风雨红尘路上 (huò)达前行,在烟雨岁月陌上从容面对。当有一日,我们阅尽世事,默然回首,我们才会恍然意识到:人生本就没有圆满,即使再困苦,也应该坦然微笑,学会放弃与选择,便使我们懂得了人生幸福的真 (dì) 。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 (cāng)桑② (cuò)折③ (huò)达④真 (dì) (2)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 改改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子夏曰:“,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②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③,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④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 ⑤征蓬出汉塞,。(王维《使至塞上》) ⑥,江春入旧年。(王湾《》) ⑦,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⑧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 3.名著阅读.(5分) (1)小王子的生命中,一共经历了哪三次重要的离别?请简述。(3分)

2015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与答案

2015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数学 本试卷由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大题组成 ,共28 小题,满分130 分,考试时间120 分 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 与本人的相符;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 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 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2 的相反数是 A.2 B.1 2 C. 2 D. 1 2 2.有一组数据:3,5,5,6,7,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A.3 B.5 C.6 D.7 3.月球的半径约为1 738 000m ,1 738 000 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6 B.1.738×10 7 C.0.1738×107 D.17.38×105 A.1.738×10 4.若 2 m 2 ,则有 2 A.0<m<1 B.- 1<m<0 C.- 2<m<-1D.- 3<m<- 2 5.小明统计了他家今年 5 月份打电话的次数及通话时间,并列出了频数分布表: 通话时间x/min 0<x≤ 5 5<x≤10 10<x≤15 15<x≤20 频数(通话次数)20 16 9 5 则通话时间不超 过15min 的频率为 A.0.1 B.0.4 C.0.5 D.0.9 6.若点A(a,b)在反比例函数y 2 x 的图像上,则代数式a b- 4 的值为 A .0 B.- 2 C. 2 D.- 6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江南秋末冬初的天气仍是宜人的,无边的落木纷然而下,有些落寞,但天空依然高远,青山依旧凝绿,远非北方的一派萧索。这江南的初冬如袅袅的佳人,穿上一件夹袄,显得更加雍(róng) ______起来。 苏东坡说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碧云天,黄叶地的景象,自然是秋兴华彩乐章的尾声,余韵未绝。放眼苏州城乡内外,绿水白波,涟漪荡漾,丰盈不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青色(cāng)______茫之中,天平山下的枫叶忽地燃起一片火焰,在秋风中猎猎飞(yáng)______,天平山看枫叶,古人有最富色彩的一则记载:“冒霜叶赤,颜色鲜明,夕阳在山,纵目一望,仿佛珊瑚灼海。” 真是个赏心悦目的季节,大自然在临近休憩的时候,再次给了人们一个惊喜。枫叶与菊花,营构了地面、天空中绚丽明(jìng)______的色彩和拒霜耐寒的品格提醒。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雍(róng) ______ ②(cāng) ______茫③飞(yáng) ______ ④明(jìng)______ (2)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①山色不寒②绿意犹存③树头枝梢④仿佛五彩着色⑤层林尽染 A.①⑤④③② B.①④②③⑤ C.③④②⑤① D.③①④⑤②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②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③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杜甫《_________》)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苏州高新区2014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一模)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写清楚,并用2B 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数字;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chóu) ▲密②(xiáng) ▲和③急不(xiá) ▲择④惟妙惟(xiào) ▲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秋的夕阳让人感觉很遥远,完全没有日出时的那份篷勃,只有义无返顾走向黑暗的悲壮。在这里,燥动与迷茫变得清平淡泊,质朴与善良变得真诚适度。走近它的身旁,用纯真的心,伶听它的呼吸,探寻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太阳”。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 ②采菊东篱下,▲。▲《饮酒》) ③▲,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⑥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⑦▲,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③春冬之时,则▲,▲。(郦道元《三峡》) 4.阅读下面《一调芭蕉扇》(《西游记》节选)中一段文字,完成答题。(5分)土地(原本兜率宫守炉的道人)说:“大力王即牛魔王也。”行者道:“这山本是牛魔王放的火,假名火焰山?”土地道:“不是,不是。大圣若肯赦小神之罪,方敢直言。”行者道:“你有何罪?直说无妨。”土地道:“这火原是大圣放的。”行者怒道:“我在那里,你这等乱谈!我可是放火之辈?” ①在《一调芭蕉扇》中,罗刹女为何不肯借扇给行者?而行者又用何手段借到这把假芭蕉扇的?(3分) ▲ ②“土地”称:“这火原是大圣放的。”大圣是怎样放这把火的?(2分)

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书籍,能描(huì)▲ 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 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 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 ②描(huì)▲ ③(màn)▲ 长④经天(wěi)▲ 地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 2. 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②▲,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长河落日圆。(王维《▲》)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⑥▲,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⑦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 ⑧▲,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3. 名著阅读。(6分) (1)下面的小诗,涉及《水浒传》中哪三个情节?请分别概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