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汽轮机水冲击事故的措施(正式)

防止汽轮机水冲击事故的措施(正式)
防止汽轮机水冲击事故的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汽轮机水冲击事故的

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478-11 防止汽轮机水冲击事故的措施(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针对德州电厂汽轮机水冲击事故,对汽轮机水冲击事故的防范技术措施进行了整理,要求运行人员认真学习,工作中严格执行。

一汽轮机水冲击事故的现象

1、DEH-CRT指示汽轮机上下缸温差≥41.7℃,显示进水。

2、蒸汽室深、浅孔热电偶指示温差大。

3、轴向位移、振动、推力轴承金属温度指示增大报警,差胀指示减小,汽轮机声音异常。

4、加热器、除氧器满水,加热器水位异常报警。

5、抽汽管振动,有水击声,抽汽管道法兰有白色蒸汽冒出。

6、主、再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如10分钟下降

50℃。

7、主蒸汽或再热蒸汽管道振动,轴封有水击声,主汽门、调速汽门杆处冒白汽。

8、DCS-CRT显示轴封母管温度急剧下降,轴封供汽带水。

二、汽轮机水冲击事故的原因

1、锅炉汽包满水。

2、汽包压力急剧下降,造成蒸汽带水。

3、锅炉汽温调整不当。

4、机组启动时,本体疏水、轴封系统疏水及各有关蒸汽管道疏水不畅。

5、加热器泄漏或疏水不畅导致满水。除氧器满水。

6、机组负荷突然变化。

7、炉水品质不合格。蒸汽带水(汽水共腾)。

8、旁路系统减温水门未关严;旁路投停操作时,减温、减压操作失当。

9、主蒸汽、再热蒸汽过热度低时,调节汽门大幅度来回晃动。

10、轴封减温水调节失灵。

三、汽轮机水冲击事故的处理

1、调整锅炉保持主、再热汽温符合要求。

2、汽轮机上、下缸温差达41.7℃,若振动、差胀正常,且无其他事故,应保持机组负荷检查原因。

3、开启汽轮机本体及有关蒸汽管道疏水阀,加强本机疏水。

4、若因为加热器满水引起汽轮机进水,应立即停用满水的加热器,并隔离放水。

5、若汽轮机上下缸温差>55.5℃或正常运行时主蒸汽、再热蒸汽在失控条件下降至451.7℃(#1、2、3、4机)或发现主蒸汽、再热蒸汽管道法兰主汽门、调门门杆处冒白汽,或10分钟下降50℃,按紧急事故破坏真空停机处理。

6、记录汽轮机惰走时间,惰走时仔细倾听汽轮机内部声音。

7、汽轮机静止后投盘车,应严格执行停机时盘车运行规定,停机后加强本体疏水。

8、汽轮机进水紧急事故停机后,经检查机组无异常,若汽轮机再启动时,汽缸上下温差必须41.7℃。

(2)冲转参数的确定

a、主蒸汽进汽温度必须高于汽缸最高金属温度50℃,但不超过额定蒸汽温度,蒸汽过热度不低于56℃。

b、主蒸汽温度、再热汽温度以机侧温度为准

(3)旁路系统的操作

a、当I、II级旁路暖管后投入旁路系统。先投Ⅲ级,再投Ⅱ级,最后投Ⅰ级,先投减压,后投减温。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旁路开度。

b、调整高旁减压阀时,必须同步调整高、低压旁路减温水门;如关闭高旁减温减压阀,必须同步关闭高、低压旁路减温水门。

c、在调整旁路时,高压旁路和低压旁路开度调整要同步,防止发生再热汽压过高、过低现象,使高、中压缸均匀进汽,避免出现冲转异常现象。

d、由于II级旁路后的管道上弯、高于中压主汽

门,为了防止II级旁路减温水或其后的冷汽对汽机的影响,务必检查开启II级旁路后的管道最低点的疏水(4)冲转期间的操作

a、汽轮机冲转前及启动过程中,检查各加热器危急疏水电动门在“自动”位,检查汽轮机本体至危急疏水扩容器的所有疏水阀开启,检查汽轮机本体危急疏水扩容器各疏水管温度正常,确认各疏水管道畅通。

b、在阀切换前,根据蒸汽室内壁温度;查图“主汽门前启动蒸汽参数要求”曲线,确认蒸汽室内壁温度要高于主蒸汽压力相应的饱和温度,以防蒸汽室内壁结露。

2、机组运行期间

a、控制高、低压加热器及除氧器水位在正常范围,否则开启危急疏水,必要时解列运行

b、主汽压力维持额定、主蒸汽温降至500℃时,应开启汽机本体、主蒸汽导管疏水,并对金属温度、轴向位移、推力温度加强监视。

c、主汽温度10min内下降30℃,应开启主、再

热蒸汽管道及本体疏水,汇报值长,并对机组振动、轴向位移、差胀严密监视。

d 、主蒸汽温度、压力同时下降,虽未达到停机温度,但主蒸汽温度低于第一级金属温度50℃以上时应汇报值长,要求故障停机。(#1、2、3、4机)

3、停机期间

a、按滑停曲线降温、降压,控制下降速度不大于下列数值。主汽压力下降0.078MPa/min;主汽温度下降2.12℃/min,瞬间最大不超过3℃/min;再热汽温下降2.12℃/min,瞬间最大不超过3℃/min;

b、机组打闸后,关闭下列气动疏水门:A、B主汽门前、,关闭气缸疏水、导管疏水、抽汽电动门前疏水等与汽缸直接连通的疏水门,无特殊需要,在高压缸进汽室金属温度降至150℃以前不予开启。

c、从滑停开始,每30分钟,记录一次汽缸金属温度。投盘车后,监视并每小时记录一次汽缸温度、大轴偏心率、盘车电流、金属温度等参数,直至停止盘车。

d 、停机中如果发现排汽温度升高,应开启凝结水泵,投Ⅲ级喷水,并查明原因。停机后要严密监视排汽温度、缸温、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及凝汽器水位应正常,防止蒸汽、抽汽、疏水系统阀门不严,造成汽轮机进冷汽、冷水。

e、当汽轮机停机后,任一金属温度200℃以上时,不准对凝汽器、加热器注水检漏,如进行,要制定好防止汽缸急剧冷却发生大轴弯曲事故的可靠措施,并经总工批准。

f、注意对各加热器、凝汽器水位的监视,维持低水位,在高压调节级或中压持环温度大于121℃时,凝汽器水位计、各加热器水位计及高中压缸金属温度测量不得退出运行。

4、机组启、停过程中的操作重点注意事项

a、机组启动投轴封供汽前,应根据缸温选择、调整供汽汽源温度,并加强暖管和疏水,以使供汽温度与金属温度相匹配;机组热态启动时,应确认盘车装置运行正常后,先向轴封供汽,后抽真空;停机后,

凝汽器真空到零,方可停止轴封供汽。

b、在机组启动前,主蒸汽管、再热蒸汽管和供汽管道要充分暖管、疏水。主机疏水系统投入时,要严格控制疏水系统各容器水位,注意保持凝汽器水位低于疏水联箱标高,以防水或冷汽进入汽轮机。

c、停机后应认真监视凝汽器、高低压加热器水位和除氧器水位,防止汽轮机进水。

d 、10%额定负荷以下,一般情况下不得投入再热蒸汽减温器喷水。在锅炉熄火或机组甩负荷时,应及时切断主、再热蒸汽减温水。

5、停机后的试验

a、主汽门前不加堵板的锅炉水压试验,应在汽轮机转子及汽缸任一点金属温度100℃以下或主汽门前水压试验用水与调节级蒸汽室内壁温差小于83.3℃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必须经总工批准

b、汽轮机静止时的调速系统的动作试验一定要在锅炉点火前、主蒸汽压力为零时进行,否则,冷汽、冷水可能进入汽轮机。

机械伤害事故防范措施

机械伤害事故防范措施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机械伤害事故防范措施1.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1)建筑机械设备应按其技术性能和有关规定正确使用。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2)严禁拆除机械设备上的自动控制机构、力矩限位器等安全装置以及监测指示仪表、警报器等自动报警、信号装置,其调试和故障的排除应由专业人员负责进行。 (3)机械设备应按时进行保养。当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有关部门应停止其使用。严禁在作业中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作业。 (4)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5)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违反安全技术规程的命令。由于发令人强制违章作业造成事故者,应追究发令人的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6)机械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长发不得外露。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不得穿硬底鞋和拖鞋。严禁从高处往下投掷物件。 (7)机械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非本机操作人员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工作时,思想要集中,严禁酒后操作。

(8)两班以上作业的机械设备均须实行交接班制。操作人员要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9)机械进入作业地点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机械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及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定。 (10)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为机械作业提供道路、水电、临时机棚或停机场地等必需的条件,并消除对机械作业有妨碍或不安全的因素。夜间作业必须设置充足的照明。 (11)在有碍机械安全和人身健康场所作业时,机械设备应采用相应的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必须配备适用的安全防护用品。 (12)当使用机械设备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应首先服从安全要求。 (13)当机械设备发生事故或未遂事故时,应及时抢救,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领导和有关部门听候处理。企业领导对事故应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防止火灾事故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火灾事故安全技术措 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380-25 防止火灾事故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了防止系统爆炸和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原国家电力公司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和原能源部《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1 电缆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1.1电缆防着火:最大限度地减少导致电缆失火的内、外部因素。 1.1.1主厂房内架空电缆与热体管路或易受外部着火影响的场所要保持足够的距离(控制电缆不小于0.5m,动力电缆不小于1m)。如果距离不能满足要求,暂时又无法整改的,要采用耐火隔板及封闭式阻燃槽盒等预以防护、隔离。 1.1.2在电缆敷设密集的电缆夹层、主控制室下、

电缆沟内不得布置油管道和其它可能引起火灾的管道和设备;防止油系统着火及油泄漏起火引起附近电缆起火。 1.1.3尽量减少电缆中间接头的数量,动力电缆中间接头应采取有效防火措施,采用高强度的防爆耐火槽盒进行封闭、装设耐火隔板等。严格执行电缆中间接头定期检查发热情况及测量中间接头温度的制度,定期巡视检查并作好记录。 1.1.4对电缆隧道、夹层等应进行定期检查清理,保持清洁、不积尘、不积水,安全电压照明充足,防止电缆被水浸泡、受油灰腐蚀而导致绝缘老化;禁止堆放杂物。 1.1.5靠近充油电气设备、互感器、充油电缆终端头的电缆沟盖、电缆引出口应密封处理。 1.1.6 多个动力电缆头并排安装场所,在电缆头之间应加隔板或填充阻燃材料。 1.1.7高压动力电缆要按规定严格执行定期预防性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更换。对于充油式电缆,

防止汽轮机油中进水的技术措施(正式)

防止汽轮机油中进水的技术 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汽机轴封供汽压力,应视本机轴封冒汽 及真空情况调整而决定,应保持在50-60Kpa 范围内;各给水泵汽轮机轴封供汽应保证各轴 封不向外冒汽、真空又为最佳。 2.加强对油系统中排烟设备的运行调整, 保持轴承箱在10-20mm水柱的微负压下运 行,防止轴承箱负压过大造成油中进水。 3.运行值应根据每天的油质化验报告和机

组负荷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各轴封供汽压力。 4.轴加负压应保持在-1.0~-1.6Kpa之间,最低不得低于-0.8Kpa。 5.在启停机过程中,轴封供汽压力应经常进行调整,并按规定及时进行轴封汽源的切换,轴加负压在机组启动和停止中,应随机组负荷的变化而随时进行调整。 6.运行人员应加强对各轴封处,各瓦回油窗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应加强对油质的化验工作,发现油质不合格,应及时联系检修进行连续滤油,直到油质合格为止。 8.各机组的轴封压力调节器应保持自动状态良好,灵活好用,以便于及时调节。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汽轮机典型事故处理

汽 轮 机 典 型 事 故 处 理 杨伟辉刘欢王熙博 2015年7月3日

目录 汽轮机水冲击 (1) 汽轮机组异常振动 (3) 汽轮机超速 (5) 汽轮机大轴弯曲 (6) 机组真空下降 (8) 汽轮机油系统着火 (10)

汽轮机水冲击 1.现象 1)主蒸汽、再热蒸汽和抽汽温度急剧下降,过热度减小。 2)汽缸上、下缸温差明显增大。 3)主蒸汽或再热蒸汽管道振动,轴封或汽轮机内有水击声,或从进汽管法兰、轴封、汽缸结合面处冒出白色的湿蒸汽或溅出水滴。 4)轴向位移增大,推力轴承金属温度和回油温度急剧上升。 5)机组发生强烈振动。 2.原因 1)锅炉汽温调节失灵,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蒸汽带水进入汽轮机。 2)加热器管子破裂,大量给水进入汽侧或加热器水位调节失灵,造成加热器满水,加热器保护拒动,或加热器抽汽逆止门不严,水从加热器导入汽轮机。 3)轴封蒸汽温度不够或调节门动作不正常,水带入汽轮机轴封腔室。 4)7号低加满水,直接进入汽轮机。 5)抽汽管道低位疏水点调节门动作不正常,造成抽汽管道积水进入汽轮机。 6)高旁减温水门不严或误开。 7)高中压缸疏水不畅。 8)除氧水位高Ⅲ值未及时解列,造成水倒入汽轮机。 3.处理

1)紧急破坏真空停机。同时查找分析进水原因,切断进水途径。如确认加热器管束破裂,立即切除该加热器。 2)汽机打开各部疏水门。 3)细听机内声音,正确记录惰走时间。 4)监视推力瓦温度、轴向位移及高、低压缸胀差变化。 5)转子静止后投入连续盘车,测量大轴弯曲,检查上下缸温差。 6)如停机惰走过程中,一切正常,可重新启动,但启动前要充分疏水。再次启动时汽缸上下缸温差<42℃,转子偏心度应<0.076mm,重新启动过程中,密切监视机组振动、声音、推力瓦温及轴向位移、胀差、上下缸温差等数值。重新启动过程中,发现机内有异音或振动增大应停止启动。 7)如水冲击时,推力瓦温明显升高,轴向位移超过极限值,惰走时间较正常明显缩短时,应停机检查。 8)汽轮机盘车过程中发现汽缸进水,应迅速查明原因并消除,保持盘车运行直到汽轮机上下缸温差恢复正常。同时加强汽轮机内部听音检查,加强大轴晃动度、盘车电流的监视。 9)汽轮机在升速过程中发现进水,应立即停机,进行盘车。

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措施

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措施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机械伤害事故的增加。机械伤害、起重吊装伤害已排在“四大伤害”之中,应引起安全、设备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机械伤害事故原因虽比较复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多方把关是可以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的。 一、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 1.操作人员需体检合格(即无妨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同时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方可持证上岗。 2.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地点前,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章制度。 3.操作人员应遵守机械有关保养规定,认真及时做好各级的保养工作,经常保持机械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

4.在工作中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如:长发应束紧不得外露,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带安全带等。 5.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机械出厂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性能和使用条件, 正确操作和合理使用,严禁超负荷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 6.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及监测、指示、仪表、报警等自动报 警信号装置应完好齐全,有缺损时应及时停用并修复,安全防护装 置不完整或已失效时的机械不得使用。 7.机械不得带病运转,运转中发现不正常现象时,应先关闭电源, 待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8.新机或经过大修或技术改造的机械,必须按出厂使用说明书或改 造后的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JGJ34-86)进行测试和试运转,并符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方可投入使用。

9.停用1个月以上或封存的机械应认真做好停用或封存前的保养工作,并做好预防风沙、雨淋、水泡、锈蚀等措施。 10.机械集中停放的场所应有专人看管,应设置消防器材;空气压缩 机房、发电机房易发生危险的场所应在危险区域界限设置围栅和警 告标志,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入内;挖掘机、起重机、打桩机等的 重要作业区域,必须设置警示标志及按规定落实安全措施。 11.各类型的机械机具使用前,必须检查其润滑部位的油路是否畅通,特别是液压系统,其压力表是否正常,密封环是否有效,刹车是否 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2.带有切削功能的机械、机具必须控制刀具的间隙,应按需切削的 工件的厚度来调整其间隙(按技术说明书的要求调整)。 13.焊机设备必须有防护罩,二次降压保护开关、初级、次级的防护 罩必须齐全有效,焊机导线要具有良好的绝缘,绝缘电阻不少于 1MΩ。

防止火灾事故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防止火灾事故安全技术措施(通 用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防止火灾事故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为了防止系统爆炸和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原国家电力公司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和原能源部《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1电缆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1.1电缆防着火:最大限度地减少导致电缆失火的内、外部因素。 1.1.1主厂房内架空电缆与热体管路或易受外部着火影响的场所要保持足够的距离(控制电缆不小于0.5m,动力电缆不小于1m)。如果距离不能满足要求,暂时又无法整改的,要采用耐火隔板及封闭式阻燃槽盒等预以防护、隔离。 1.1.2在电缆敷设密集的电缆夹层、主控制室下、电缆沟内不得布置油管道和其它可能引起火灾的管道和设备;防止油系统着火及

油泄漏起火引起附近电缆起火。 1.1.3尽量减少电缆中间接头的数量,动力电缆中间接头应采取有效防火措施,采用高强度的防爆耐火槽盒进行封闭、装设耐火隔板等。严格执行电缆中间接头定期检查发热情况及测量中间接头温度的制度,定期巡视检查并作好记录。 1.1.4对电缆隧道、夹层等应进行定期检查清理,保持清洁、不积尘、不积水,安全电压照明充足,防止电缆被水浸泡、受油灰腐蚀而导致绝缘老化;禁止堆放杂物。 1.1.5靠近充油电气设备、互感器、充油电缆终端头的电缆沟盖、电缆引出口应密封处理。 1.1.6多个动力电缆头并排安装场所,在电缆头之间应加隔板或填充阻燃材料。 1.1.7高压动力电缆要按规定严格执行定期预防性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更换。对于充油式电缆,应定期检查电缆头有无漏油问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电缆着火事故发生。 1.1.8由于塑料电缆的绝缘老化寿命在设计工作温度条件下,温

防止汽轮机设备重大损坏事故的措施

防止汽轮机设备重大损坏事故的措施1. 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 1.1 对调速系统的要求 1.1.1调速系统应具备良好的调节性能,在空负荷时能控制机组转速在3000rpm 稳定运行,甩负荷后能将机组转速控制在3300rpm以下。 1.1.2机组大修或调速系统解体检修、更换零部件后必须做调节系统静态试验, 速度变动率和迟缓率应符合制造厂和设计要求。 1.1.3机组大修或调速系统解体检修、更换零部件后做超速试验应合格。 a.在做超速试验前必须注油试验合格。 b.超速试验必须在同一条件下进行两次,其两次转速之差不得超过18rpm。 c.超速试验前必须有足够的暖机时间(120MW负荷,7小时),使转子调节 级处温度达260℃以上。 d.电超速试验转速不得超过110%额定转速(3300rpm),机械超速试验转速 不得超过112% 额定转速(3360rpm)。 e.机械超速试验脱扣后危急保安器飞锤复位转速不得低于3030rpm。 1.1.4机组连续运行2000小时后应做注油试验,超速试验。 1.1.5机组滑停后严禁做超速试验。 1.1.6确保自动主汽门和调节汽门严密性试验和快关试验合格。 a.运行机组每日早班完成高压主汽门、高压调门、中压调门松动试验(注: 我厂汽轮机主调门活动试验逻辑尚未完善,目前无阀门松动试验功能,待相关逻辑完善后执行)。 b.每年进行一次高、中压主汽门和高、中压调门的严密性试验,试验要求应 在额定汽压、真空正常和空负荷下进行。 c.当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单独全关而调速汽门(自动主汽门)全开时, 汽轮机转速能下降至DEH控制系统给出的合格转速以下。 d.对主汽门关闭试验要求:手动脱扣时主汽门能迅速关闭,从开始动作全关 时间应低于0.5s。 e.对调整汽门关闭要求:手动脱扣时各调速汽门应迅速关闭,各抽汽逆止门

汽轮机水击危害及预防

汽轮机水冲击,即水或冷蒸汽(低温饱和蒸汽)进入汽轮机而引起的事故,是汽轮机运行中最危险的事故之一。此类事故在国内外时有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因而要求锅炉和汽机运行人员予以高度重视。一旦发生此类事故,必须正确、迅速、果断地处理,以免造成汽轮机设备的严 重损坏。 1水冲击的危害: 1.1动静部分碰磨 汽轮机进水或冷蒸汽,使处于高温下的金属部件突然冷却而急剧收缩,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和热变形,使相对膨胀急剧变化,机组强烈振动,动静部分轴向和径向碰磨。径向碰磨严重时会产生大轴弯曲事故。 1.2叶片的损伤及断裂当进入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水量较大时,会使叶片损伤和断裂,特别是对较长的叶片。 1.3推力xx烧毁 进入汽轮机的水或冷蒸汽的密度比蒸汽的密度大得多,因而在喷嘴内不能获得与蒸汽同样的加速度,出喷嘴时的绝对速度比蒸汽小得多,使其相对速度的进汽角远大于蒸汽相对速度进汽角,汽流不能按正确方向进入动叶通道,而对动叶进口边的背弧进行冲击。这除了对动叶产生制动力外,还产生一个轴向力,使汽轮机轴向推力增大。实际运行中,轴向推力甚至可增大到正常情况时的10倍,使推力轴承超载而导致乌金烧毁。 1.4阀门或汽缸接合面漏汽 若阀门和汽缸受到急剧冷却,会使金属产生永久变形,导致阀门或 汽缸接合面漏汽。 1.5引起金属裂纹

机组启停时,如经常出现进水或冷蒸汽,金属在频繁交变的热应力作用下,会出现裂纹。如汽封处的转子表面受到汽封供汽系统来的水或冷蒸汽的反复急剧冷却,就会出现裂纹并不断扩大。 2水冲击的原因及预防 2.1锅炉方面 (1)锅炉蒸发量过大或不均,化学水处理不当引起汽水共腾。 (2)锅炉减温减压阀泄漏或调整不当,汽压调整不当。 (3)启动过程中升压过快,或滑参数停机过程中降压降温速度过快,使蒸汽过热度降低,甚至接近或达到饱和温度,导致管道内集结凝结水。 (4)运行人员误操作以及给水自动调节器的原因造成锅炉满水。 2.2汽轮机方面 汽轮机启动过程中,汽水系统暖管时间不够,疏水不净,运行人员操作不当或疏忽,使冷水汽进入汽轮机内。如某厂一台200 MW汽轮机组启动过程中发生大轴弯曲事故,其原因为: (1)根据汽缸壁温记录,从09:49:00汽机冲转开始高压上下缸温差开始拉大,到09:59:00达到42℃,结合运行人员操作情况综合分析认为: 夹层加热装置暖管疏水不充分,开机投夹层加热时高压缸进水或冷蒸汽,而机组此时又突然掉闸,使继续进入汽缸的水或冷蒸汽不能及时被较高温度的蒸汽带走,造成上下缸温差增大,汽缸变形,导致动静碰磨,机组振动,大轴弯曲。 (2)冲转过程中没有及时监视到汽缸温度以及上下缸温差的变化,没有及时发现高压缸进水或冷蒸汽;汽机跳闸后没有全面检查,没发现缸温已超标,就再次挂闸冲转,且升速过快,没有及时发现机组振动异常 增大。

机械伤害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机械伤害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根据生产的各类形式,建筑机械伤害可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分类: 1.按综合考虑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类: 1.1高空坠落,包括高空坠物砸伤和人员高空坠地伤亡。这类事故伤亡大,损失严重。主要有起重设备钢丝绳断裂、塔式起重机或物料提升机倒塌、吊篮坠落等重大事故。 1.2机械运动部件伤害。各种施工机械的运动部件都可以构成对人体的伤害,如运动中的皮带轮、飞轮、开式齿轮,钢筋切断机刀片、搅拌机等。 1.3其他因建筑机械产生的巨大噪声、振动、灰尘等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搅拌机、空气压缩机、打桩机等的噪声、振动伤害。 2.单按起因物进行分类,可分为以下四类: 2.1起重机械伤害 2.2搅拌机机械伤害

2.3施工车辆机械伤害 2.4其他机械伤害。 在所有的机械伤害事故中,起重机械所造成的伤害最为严重,因此,应特别加强对起重机械的管理。 3.建筑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 3.1施工队伍的素质差某些施工企业的操作人员技术能力差,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差,有的甚至未经培训就无证上岗。 3.2冒险蛮干和违章作业 3.3无安全管理制度 3.4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 3.5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某些施工企业只注重赶工期,拼设备,忽视了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致使设备经常带病工作,或买进本身有缺陷的设备,造成众多隐患,极易引发伤害。 3.6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不齐全、设置不当或失灵,无法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4.建筑机械伤害的防范措施 根据以上对机械伤害事故原因的分析,为预防或减少建筑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可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4.1签定安全生产责任制 贯彻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公司的一把手应管安全,要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应明确机械中各级负责人的责任。 4.2设备购置环节严格把关 目前我国建筑机械制造业已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在选购设备时应选购那些有生产许可证、质量好、安全性能高的优质机械设备,把安全隐患消灭在源头。不购买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合格证、无使用说明书的“三无”设备,不购买已经淘汰的产品。 4.3加强对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 建立健全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各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使设备管理、安全生产形成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转。对大型

企业火灾事故预防措施

编号:SM-ZD-23514 企业火灾事故预防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企业火灾事故预防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防火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往往造成巨大的财物损失或人员伤亡。企业火灾事故有以下一些特点: 1、爆炸性火灾多。爆炸引起火灾或火灾中产生爆炸是一些生产企业(例如石油、化工、矿山企业)的显著特点。这些企业生产中所采用的原料、生产的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多数具有易燃易爆的条件。就会发生爆炸并导致火灾,火灾又能引起爆炸。 2、大面积流淌性火灾。可燃、易燃液体具有良好的流动特性,当其从设备内泄露时,便会四处流淌,如果遇到明火,极易发生火灾事故。 3、立体性火灾多。由于生产企业内存在的易燃易爆物质的流淌扩散性,生产设备密集布置的立体性和企业建筑的互相串通性,一旦初期火灾控制不利,就会使火势上下左右迅

防止汽轮机油中进水的技术措施(最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汽轮机油中进水的技术措施 (最新版)

防止汽轮机油中进水的技术措施(最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汽机轴封供汽压力,应视本机轴封冒汽及真空情况调整而决定,应保持在50-60Kpa范围内;各给水泵汽轮机轴封供汽应保证各轴封不向外冒汽、真空又为最佳。 2.加强对油系统中排烟设备的运行调整,保持轴承箱在10-20mm 水柱的微负压下运行,防止轴承箱负压过大造成油中进水。 3.运行值应根据每天的油质化验报告和机组负荷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各轴封供汽压力。 4.轴加负压应保持在-1.0~-1.6Kpa之间,最低不得低于-0.8Kpa。 5.在启停机过程中,轴封供汽压力应经常进行调整,并按规定及时进行轴封汽源的切换,轴加负压在机组启动和停止中,应随机组负荷的变化而随时进行调整。 6.运行人员应加强对各轴封处,各瓦回油窗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应加强对油质的化验工作,发现油质不合格,应及时联系检修

汽机缺陷分析及处理

6MW余热电站汽轮机缺陷原因分析及处理 1.故障现象 我公司综合利用焦炉剩余煤气余热发电站,采用洛阳发电设备厂生产的汽轮机,型号:N6-3.34。从2007年6月并网发电至今的7年运行时间当中,汽轮机出现的主要故障现象为以下三个方面:(1)汽轮机的振动偏高;(2)真空度相对较低;(3)调速系统不稳定; 2.故障分析 2.1汽轮机的振动偏高 振动是一种周期性的反复运动。处在高速旋转下的汽轮发电机组,在正常运行中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和方向的振动。对于振动,我们希望它愈小愈好。不同转速机组的振动允许值不同,凡是在允许范围内的振动,对设备的危害不大,因而是允许的。超出允许范围,就会对设备造成伤害。而本机组在运行中最高振动超过85um,最低振动时也在50um以上,超出了汽轮机振动的允许范围50um以下。 汽轮机振动过高直接威胁着机组的安全运行,因此,在机组出现过高振动时,就应及时找出引起振动的原因,并予以消除,绝不允许在强烈振动的情况下让机组继续运行。 汽轮发电机组的振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造成振动的原因很多,为找出汽轮机振动大的原因,我们曾通过做试验方法

来查找汽振动大的原因: 1)励磁电流试验 目的在于判断振动是否是由于电气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以及是由电气方面的哪些原因引起的。 2)转速试验 目的在于判断振动和转子质量不平衡的关系,同时可找出转子的临界转速和工作转速接近的程度。 3)负荷试验 目的在于判断振动和机组中心,热膨胀,转子质量不平衡的关系,判断传递力矩的部件是否有缺陷。 4)轴承润滑油膜试验 目的在于判断振动是否是由于油膜不稳,油膜被破坏和轴瓦紧力不当所引起的。 5)真空试验 目的是判断振动是否是由于真空变化后机组中心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引起的。 6)机组外部特性试验,实际上就是在振动值比较大的情况下测量机组振动的分布情况,根据振动分布情况分析判断不正常的部位。 2.1.1汽轮机振动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因素,通过以上实验对振动过高的原因分析如下: 1)通过汽轮机的转速实验,在开机,暖机过程中,每一个阶

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编号:SM-ZD-70707 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现场上固定的加工机械的电源线必须加塑料套管埋地保护,以防止被加工件压破发生触电。 2、按照《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各类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或接零保护,防止发生漏电。 3、各种机械的传动部分必须要有防护罩和防护套。 4、现场使用的圆锯应相应固定。有连续二个断齿和裂纹长度超过2公分的不能使用,短于50CM的木料要用推棍,锯片上方要安装安全挡板。 5、木工平刨口要有安全装置。木板厚度小于3公分,严禁使用平刨。平刨和圆锯不准使用倒顺开关。 6、使用套丝机、立式钻床、木工平刨作业等,严禁戴手套。 7、砼搅拌机在运转中,严禁将头和手伸入料斗察看进料

搅拌情况,也不得把铁锹伸入拌筒。清理料斗坑,要挂好保险绳。 8、机械在运转中不得进行维修、保养、紧固、调整等到作业。 9、机械运转中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岗位或把机械交给别人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作业时思想要集中,严禁酒后作业。 10、操作起重机械、物料提升机械、砼搅拌机、砂浆机等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坚持十不吊。 11、使用砂轮机、切割机,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严禁用砂轮切割22#钢筋扎丝。 12、操作钢筋切断机切50CM以下短料时,手要离开切口15CM以上。 13、加工机械周围的废料必须随时清理,保持脚下清,防止被废料拌倒,发生事故。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电力行业防止火灾事故主要措施

编号:SM-ZD-20596 电力行业防止火灾事故主 要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电力行业防止火灾事故主要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1.1 加强防火组织和消防设施管理 1.1.1各单位应建立防止火灾事故组织机构,企业行政正职为消防工作第一责任人,必须配备消防专责人员并建立有效的消防组织网络。各单位应健全消防工作制度,定期对本单位消防工作进行检查。 1.1.2必须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建立训练有素的群众性消防队伍,编制企业各重点部位的防火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防火组织和消防设施管理,力求在起火初期及时发现、及时扑灭;并使当地公安部门了解掌握电业部门火灾抢救的特点,以便及时扑救。消防设施应定期检查,及时更换过期设施,禁止使用过期设施。 1.1.3 在新、扩建工程设计中,消防水系统应同工业水系统分开,以确保消防水量、水压不受其他系统影响。消防泵应严格执行定期试验切换制度,保证备用泵与运行泵联动

汽轮机汽缸进水主要原因及防范措施

汽轮机汽缸进水主要原因及防范措施 一、造成汽轮机进水的主要原因: 1)锅炉满水或蒸汽管道积水,使蒸汽带水进入汽轮机。 2)回热设备热交换器管子爆漏或汽侧满水,若抽汽逆止门 不严,水将进入汽轮机。 3)Ⅰ级旁路减温水及再热器减温水门不能严密关闭,在停 机后启动给水泵时进入汽轮机;主蒸汽系统阀门不严 密,机组高温状态下锅炉打水压时,水进入汽轮机。 4)疏水管路连接不合理或疏水联箱容积小,几路同时疏水 时,疏水压力升高,致疏水压力低的管路向机内返水。 5)汽封溢汽管、门杆漏汽管接入高加或除氧器系统,当除 氧器满水,逆止门不严时,返入汽轮机。 6)停机后对凝汽器汽侧水位缺乏监视,凝汽器满水进入汽 轮机。 二、防止汽轮机进水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汽轮机应装设防进水监测装臵并可靠投入。 2)疏水管道阀门应定期疏通清理检查,确保畅通。 3)加热器、除氧器水位调整应平稳,水位报警及保护应可 靠。 4)应有足够数量和可靠的汽缸金属温度测量元件和参数 显示,并定期进行校验。 5)锅炉水压试验期间,除按正常操作措施外,要求下列阀

门处于开启状态:本体疏水门;主、再热蒸汽导管疏水门;高排逆止门前后疏水门;门杆漏汽母管疏水门;主汽至轴封供汽门后疏放水门;高、低压轴封供汽母管放水门。 6)机组启动过程中,炉点火后及时严密监视汽缸金属温度 变化,发现温度下降及时汇报值长,加强机组听音、大轴偏心测量工作。 7)机组启动前必须对蒸汽管道进行充分疏水,启动中蒸汽 必须保持较高的过热度。当启动中或运行中蒸汽温度突然直线下降50℃或30min内下降50℃应立即打闸停机,或者发现汽温突然下降,并且来汽管道、主汽门、调节汽门冒白汽时,也应立即打闸停机,不需向上请示汇报。 8)机组冲动前,汽缸有明显进水迹象,严禁冲动汽轮机, 延长机组盘车时间。 9)机组启动前应将轴向位移保护投入,运行中不得将轴向 位移保护退出,特别是启动中,进行主汽门、调节汽门严密性试验中轴向位移保护动作后,不得以怀疑保护误动为理由,退出保护强行挂闸。在轴向位移指示达到规定值,如保护不动作时,应立即打闸停机。 10)机组停运后,定期进行汽缸金属温度记录,发现汽缸 有进冷汽迹象时,及时查明原因。

汽轮机轴封蒸汽带水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汽轮机轴封蒸汽带水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9-05-17T09:36:20.5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作者:姚金超 [导读] 摘要:汽轮机轴封蒸汽的实际温度如果比汽轮机整体的温度要低的状况下就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从而使得汽轮机每个部位的零件容易产生一定的热应力,在这种状况下汽轮机中的零件之间容易产生比较大的摩擦,从而影响到汽轮机的使用周期。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汽轮机轴封蒸汽的实际温度如果比汽轮机整体的温度要低的状况下就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从而使得汽轮机每个部位的零件容易产生一定的热应力,在这种状况下汽轮机中的零件之间容易产生比较大的摩擦,从而影响到汽轮机的使用周期。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汽轮机如果进水给汽轮机本身造成的危害,其次结合案例着重分析了汽轮机轴封蒸汽带水的部分原因同时给出了部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汽轮机;轴封;蒸汽带水;机组振动 1汽轮机进水造成的危害 1.1造成汽轮机叶片损伤和断裂 水进入汽轮机通流部分,使动叶片,特别是较长的叶片受到水冲击而损伤或断裂。20世纪70年代某电厂125MW汽轮机,由于l号低加满水倒灌至汽轮机低压缸,机组强烈振动,紧急停机后检查,发现发电机侧末级叶片有5片离根部120rnrn处有裂纹,3片己断裂,另有40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或损坏,低压缸疏水环亦断裂。 1.2造成汽轮机动静部分产生碰磨,严重时发生大轴弯曲事故 水或冷蒸汽进入汽轮机,将使机组产生强烈的振动,造成汽缸变形,相对膨胀急剧变化,导致汽轮机动静部分轴向和径向碰磨;径向碰磨严重时会产生大轴弯曲事故。某电厂一台凝汽式汽轮机在停机时,凝结水母管中的凝结水从主抽汽器出水门、再循环倒回到凝汽器中造成满水,发现后,虽然启动凝结水泵排水,使凝汽器水位正常,但随后启动时,汽轮机发生剧烈振动并且声音不正常,轴向位移摆动,经停机检查,发现汽轮机主轴永久性弯曲。 1.3引起金属产生裂纹 机组在启动时如果经常发生进水或进冷蒸汽,金属在频繁交变的低热应力下,会产生裂纹。如果由于受到汽封供汽系统来的水或冷蒸汽的反复急剧冷却,汽封处转子表面就会出现裂纹,并不断扩大。 1.4造成阀门或汽缸的结合面漏汽 汽轮机进水或进冷蒸汽,阀门和汽缸受到急剧冷却,将使金属产生永久变形,从而导致结合面配合不严密而漏汽。 1.5造成推力瓦烧毁事故 由于水的密度比蒸汽的密度大得多,在喷嘴内不能获得与蒸汽同样的加速度,出喷嘴时的绝对速度比蒸汽的速度小得多,使得相对速度的进汽角远大于蒸汽相对速度的进汽角,不能按正确的方向进入动叶片通道,而打在动叶进口边的背弧上。一方面,除了对动叶产生制动外,还将产生一个轴向力,使汽轮机轴向推力增大;另一方面,水不能顺利通过动叶通道,又使动叶通道的压降增大,也使轴向推力增大,轴向推力过大会使推力轴承超载而导致乌金烧毁。 汽轮机是火力发电厂三大主机之一,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设备,其运行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汽轮机工作在高温、高压、高转速状态下,而且近年来相继投产的机组,其容量和参数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一旦稍有疏忽,无疑会造成严重后果,造成巨大的损失。 2案例分析 2.1设备概况 F发电厂使用的是汽轮机是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300MW纯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轴封蒸汽系统由轴封装置,蒸汽密封冷却器,轴封压力调节器,轴封风扇,压力调节器,喷水降温器,相应的管道,阀门等组成。为了防止杂质进入轴封,在每个支管上安装y型蒸汽过滤器。机组启动时,轴封蒸汽系统的蒸汽源主要来自辅助蒸汽主管,在正常操作中,相邻机器启动时供应蒸汽。辅助蒸汽进入轴封压力调节部件进行压力调节。压力调节后,随时用压力表和温度计监测辅助蒸汽,以维持各种工况下辅助蒸汽的正常压力和温度。此外,还有一部分轴密封蒸汽来自高,中阀杆泄漏。在正常运行中,高压泄漏蒸汽将用作喷水和降温后蒸汽供应的低压端轴密封,过量的泄漏蒸汽将通过溢流站溢流到低压加热器或冷凝器。在装置的低负荷或启动阶段,轴封蒸汽供应由外部(相邻)蒸汽提供。 2.2振动超限经过 通常情况下一天单位转速1100转,主蒸汽压力3.14MPa,主蒸汽温度410℃,热蒸汽压力0.24MPa,热温396℃,真空度90.6kPa,气缸内上下压力从上到下半温174℃/189℃,轴向位移0.372/0.372LLMM;高压/低压膨胀差1.53/3.38mm,偏心13um,热膨胀7.4/5.7mm高压缸,主机润滑油温度40℃,轴承振动IX/IY20/24微米,ZX/ZY30/40微米,3x/3y39/65微米。设定目标速度2000r/min,提升速度200r/min,准备提速到2000r/min预热,14:30速度到1537r/min(高压转子一阶临界速度1750r/min)2Y轴振动来自40微米至2720微米,轴振动保护动作,单元行程。15:26当蒸汽机的速度达到零时,它进入连续的限制操作。限制电流为32A,大轴的偏心距为10um,限制电流没有振荡。听听气缸内的摩擦声。 2.3振动原因分析 (l)轴封系统投入运行后,高,中,低压分支门的开度不够。低压轴封长时间具有吸气声。中高压轴封的开度仅为2圈左右。(2)在锅炉启动前的液压试验中,锅炉的主蒸汽管道和二次蒸汽管道中可能存在积水。然而,仅在锅炉开始压力之后才开始高低旁路。没有事先使用旁路从管道中抽取残余水,导致主阀杆在加热管过程中长时间泄漏并且旁路时滞。(3)主体在排水方面不及时工作,尽管通道死角处有残留水,但在真空建立后,单位未能及时安排排水;(4)高压缸的预热控制是不合理的。气缸内的压力不能根据需要调节。预热阀的开度延迟到8:30,开度仅为1c0y0左右。(5)冲压后,夹层加热不是基于上下气缸,内外气缸和法兰内外壁的温度未及时调整。冲压后,三明治始终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导致过度的现场加热。 2.4轴封系统优化建议 (l)跟踪轴封温度测量点分析,查看温度测量点是否有异常或布局合理,加入一套温度测量点后,在高,中,低关门进入必要的建议(最好在蒸汽进入最低增加容易积水的地方),它可以参考操作人员的操作有更多;(2)轴封系统中不同压力的排水管不能直接连接到同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机械伤害危害程度分析 1.1定义:机械伤害是指机械做出强大的功能作用于人体的伤害。 1.2机械伤害事故危害程度:机械伤害,易发生撞伤、碰伤、绞伤、咬伤、打击、切削等伤害,会造成人员手指绞伤、皮肤裂伤、骨折,严重的会使身体被卷入轧伤致死或者部件、工件飞出,打击致伤,甚至会造成死亡。 2、预防与预警 2.1预防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上岗。 (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用工具操作的部位,不得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3)机械传动、转动部位加装可靠,防护装置不得任意拆除。 (4)机械不得带病运转。 (5)检修机械,必须切断电源,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6)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设备内人员撤离安全的地方,方可试车。 2.2预警行动 (1)发现易产生机械伤害的隐患,立即排除。 (2)制止非操作、检修人员进行操作,维修工作。 (3)人员受到机械伤害,立即切断电源,迅速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 3、处置措施 3.1发现有人受伤后,关闭设备电源,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电话通知领导或值班人员。

3.2值班领导接报后立即到达现场,实施现场处置指挥工作,通知救护组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3.3创伤出血者迅速包扎止血,送往医院救治。 3.4发生断指立即止血,尽可能做到将断指冲洗干净,用消毒敷料袋包好,放入装有冷饮的塑料袋内,将断指与伤者立即送往医院。 3.5肢体骨折,固定伤肢,避免不正确的抬运,送往医院。 3.6肢体卷入设备内,立即切断电源,如果肢体仍被卡在设备内,不可用倒转设备的方法取出肢体,妥善的方法是拆除设备部件,无法拆除拨打119报警。 3.7受伤人员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3.8受伤者伤势较重或无法现场处置,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 3.9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以便进行事故调查。 *********装饰项目部 ****年09月20日

电力行业防止火灾事故主要措施

编号:AQ-JS-06830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电力行业防止火灾事故主要措 施 Main measures to prevent fire accidents in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电力行业防止火灾事故主要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1加强防火组织和消防设施管理 1.1.1各单位应建立防止火灾事故组织机构,企业行政正职为消防工作第一责任人,必须配备消防专责人员并建立有效的消防组织网络。各单位应健全消防工作制度,定期对本单位消防工作进行检查。 1.1.2必须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建立训练有素的群众性消防队伍,编制企业各重点部位的防火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防火组织和消防设施管理,力求在起火初期及时发现、及时扑灭;并使当地公安部门了解掌握电业部门火灾抢救的特点,以便及时扑救。消防设施应定期检查,及时更换过期设施,禁止使用过期设施。 1.1.3在新、扩建工程设计中,消防水系统应同工业水系统分开,以确保消防水量、水压不受其他系统影响。消防泵应严格执行定期试验切换制度,保证备用泵与运行泵联动正常,并定期检测生产区

域最高处消防水压力,消防泵的备用电源应由保安电源供给。消防水系统应有冬季防冻措施,保证分支管路随时可用。 厂区重要道路应设为环形,或者设有回车道、回车场,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1.1.4发电厂应配备必要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防火服,以防止灭火中人员中毒、窒息、烧烫伤。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防火服应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标准为6个月,相应人员应掌握其使用方法,并定期监督检查。 1.2电缆防火 1.2.1电缆防火工作必须贯彻设计、基建施工和生产运行的全过程管理,从各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杜绝电缆着火、蔓延事故。 1.2.2新建、扩建和更改工程中的电缆选择与敷设应按《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和《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T5000-2000)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各项电缆防火措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 1.2.3主厂房内架空电缆与热体管路应保持足够的距离,控制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