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县等幅新开工项目立项建议书

渑池县等幅新开工项目立项建议书
渑池县等幅新开工项目立项建议书

新开工项目立项建议书

工作项目名称:1∶5万古城幅(I49E006016)、北段村幅

(I49007016)、观音堂幅(I49008015)、

渑池县幅(I49008016)区域地质调查

工作项目负责人:杜凤军

承担单位名称: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计划项目名称:豫西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

实施单位名称: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日期:2010年4月12日

目录

一、概况 (1)

二、项目起至时间 (1)

三、立项依据和背景 (1)

四、以往工作程度 (8)

五、目标任务及实现的可行性论述 (9)

六、技术路线、技术方法 (10)

七、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分年度工作安排建议 (11)

八、预期成果 (13)

九、主要实物工作量 (13)

十、质量保证 (14)

十一、组织管理 (14)

十二、经费预算 (15)

十三、单位资质情况 (21)

十四、附图 (23)

一、概况

1.项目名称:1∶5万古城幅(I49E006016)、北段村幅(I49007016)、观音堂幅(I49008015)、渑池县幅(I49008016)区域地质调查

2.承担单位: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二、项目起至时间

1.项目起至时间

2010年1月~2012年12月

2.项目所述计划项目的工作周期

2010年1月~2015年12月

三、立项依据和背景

1.立项依据

(1)上级文件依据

根据国土资源部2010年2月5日专题业务会议精神,按照“地质矿产保障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中国地调局于2010年4月12日下发了《关于做好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启动项目总体方案编制和论证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项目总体方案的编制和论证工作。

(2)工作区矿产资源丰富,为河南省重要矿产的之一

铁、铝、煤是河南省优势矿产,工作区位于嵩山—箕山铝土矿成矿带西延带上。工作区有大型煤矿3处,中型煤矿2处,小型煤矿1处;中型铁矿1处,小型铁矿4处,大型铝土矿3处,中型铝土矿3处,大型玻璃用石英砂岩矿1处,小型水泥矿3处,大型铸型砂矿1处,大型耐火粘土矿1处,重晶石矿点2处。近年来,在渑池县浅覆盖区发现了大量的煤矿和铝土矿床(如渑池县礼庄寨特大型铝土矿),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3)工作区为1∶5万区域地质调查空白区,与基础地质有关的问题尚未解决。

①有些地层划分及时代归属尚未解决,主要是缺乏古生物等资料,时代归属依据不充分,如上寒武统、延长群、白垩系等。

②区内出露的小岩体没有时代归属依据,与成矿关系不明。

③地质构造尚未查明,如白埠镇逆冲断裂是区域上的三门峡-鲁山断裂的一部分,其构造样式、活动期次及逆冲断裂之下的地层等研究不够;再如青地崖走滑断裂,向南东延伸到新安马沟、宜阳周村一带,也是一条较大规模的断裂,但在区内向北西方向延伸情况不明。

④渑池县城附近为大面积的第四系覆盖区,覆盖在其下的煤、铁、铝等资源尚不清楚。

⑤黛眉寨铁矿成因需要进一步研究,前人多认为属沉积成因,与铁矿伴随的有重晶石矿出现,现在有人提出可能与火山物资有关。

⑥东洪阳一带缺失石炭纪地层,可能为断层错断,需要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研究。

⑦西山底断裂西段对铝土矿及煤矿控制作用不明。

⑧古城一带的新生代沉积盆地特征需要进一步研究。

(4)工作区北部山清水秀,地质遗迹众多

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座落与工作区中南部,北部地区有黛眉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地貌景观观赏性很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黄河两岸地形差别较大,是地质灾害多发区,需要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2.地质背景

工作区位于华北陆块南部,地层发育,岩浆活动较弱,地质构造复杂,具有长期构造演化历史。

地理拐点坐标111°45′,35°10′;112°00′,35°10′;112°00′,34°40′;111°30′,34°40′;111°30′,34°50′;111°45′,34°50′;总面积为1691km2。

(1)地层

区内地层以中元古界蓟县系汝阳群、洛峪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等沉积地层为主,少部分为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火山地层。

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

仅出露马家河组,出露于工作区北部的黛眉寨、赵沟一带及落峪、等地,主要岩性为紫红色、灰绿色安山岩、辉石安山岩,夹紫红色泥灰岩、泥岩等,厚1425~1746m。

中元古界蓟县系汝阳群

不整合于熊耳群之上,其上被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洛峪群平行不整合覆盖。出露于工作区中部的北段村—牛心坡一带,由下而上分为云梦山组、白草坪组和北大尖组。

云梦山组:厚155.7~199.6m,横向上分布稳定,主要岩性为紫红色、灰白色厚-巨厚层中-粗粒石英砂岩,紫红色、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少量紫红色薄-中层含砾细粒石英砂岩和紫红色泥岩。下部发育双向交错层理和低角度交错层理发育,上部发育低角度交错层理和槽状层理。本组是赤铁矿的主要含矿层位。

白草坪组:厚61.5~131.1m,以大量紫红色泥岩发育为特征。下部主要岩性为紫红色泥岩,粉砂岩,夹细粒石英砂岩;中部主要岩性为紫红色泥岩、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灰白色砂屑白云岩、白云质石英砂岩;上部主要岩性为紫红色泥岩,灰白色、暗红色含砾粗粒石英砂岩,细-中粒石英砂岩,灰白色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含海绿石岩屑石英砂岩等。石英砂岩、砂屑白云岩中槽状层理发育。

北大尖组:厚175~338m,主要为灰白色、浅肉红色中厚—巨厚层细粒石英砂岩、细粒海绿石石英砂岩,中-厚层细粒(含海绿石)长石石英砂岩和紫红色泥岩。自下而发育低角度交错层理、槽状层理、平行层理。上部厚79.6~176.25m,主要为灰白色、浅肉红色中-厚层细-中粒石英砂岩、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发育冲洗交错层理和槽状层理及平行层理。

中元古界蓟县系洛峪群

平行不整合于汝阳群之上,其上被寒武系平行不整合覆盖,出露于渑池窑坡~马头山一带,自下而上分为崔庄组、三教堂组和洛峪口组。

崔庄组:厚138~186m。下部主要为灰白色厚层细粒石英砂岩、灰白色薄-中层细粒石英砂岩,上部为灰黑色、灰绿色、紫红色泥岩,少量褐红色、灰黄色薄层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

三教堂组:是玻璃用石英砂矿主要含矿层位,厚22~47m。主要岩性为灰白色、紫红色、浅肉红色中层细粒石英砂岩,浅肉红色、紫红色厚-巨厚层细粒石英砂岩,地貌上多形成单面山。

洛峪口组:厚75~170m。下部主要岩性为灰黑色、灰绿色、紫红色泥岩;中部为土黄色、浅红色巨厚层叠层石细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紫红色中层砂屑细晶白云岩;上部为紫红色泥岩、砂屑细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

寒武系

平行不整合于汝阳群之上,其上北奥陶系马家沟组平行不整合覆盖,自下而上分为辛集组、朱砂洞组、馒头组、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和三山子组。

辛集组:厚约12m。底部为灰黄色中层角砾岩,下部为灰白色厚、中层粗—中粒岩屑石英砂岩,上部为紫红色薄-中层白云岩化灰岩夹含砾细粒钙质石英砂岩。

朱砂洞组:厚约20m。下部及上部为浅灰色叠层石灰岩与白云岩互层,中部为浅灰色厚层豹皮状灰岩夹灰质白云岩。含三叶虫Redlichia sp.。

馒头组:厚约270m,下部为灰黄、紫红色泥晶灰岩,夹少量灰色厚层砾屑、砂屑灰岩及叠层石灰岩;中部为灰黄色泥质粉砂岩、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浅灰色鲕粒灰岩,夹暗紫红色薄板状细粒岩屑杂砂岩;上部以紫红色粉砂质页岩为主,夹灰色鲕粒灰岩、含海绿石细粒岩屑石英砂岩;顶部暗紫红色页岩与灰色厚层泥质条带鲕粒灰岩互层。中上部含丰富三叶虫化石,主要有Probowmaniella sp.,Psilostracus obseletus, Chengshanaspis chengshanensis, Honanaspis sp., Tengfengia sp. ,Leiaspis sp. ,Sunapis laevis, Honania sp., Gangdeeria sp.,Zhongtiaoshanaspis rara,Gangdeeria neimengguensis, Bailiella lata ,Tengfengia sp.,Crepicephalina ruichengensis等。

张夏组:为水泥灰岩矿的主要含矿层位,厚约146m,下部为青灰色泥晶灰岩和青灰色生物屑鲕粒灰岩,中部为褐灰色厚层余鲕粒细晶白云岩上部为鲕粒白云岩、叠层石白云岩。含三叶虫化石:Yujinia sp. ,Solenparia sp., Ttaitzuia ? sp., Anomocarella sp.,Taitzuia sp.,Peishania sp.等。

崮山组:为白云岩矿的主要含矿层位,厚约83m。下部为灰黄色泥质条带细晶白云岩、鲕粒细晶白云岩,中部为灰色鲕粒细晶白云岩;上部为灰色厚层-巨厚层含藻屑鲕粒细晶白云岩、含硅质团块或条带中-粗晶白云岩。含三叶虫:Blackwelderia sp.;腕足类:Obolus sp.。

炒米店组:厚约88.6m下部为浅灰黄色泥质条带砾屑砂屑细晶白云岩、泥质细晶白云岩;上部为灰红色鲕粒白云岩、叠层石白云岩。含三叶虫Changshania sp., Chuangia transversalis Kobayashi , Chuangiella sp., Prochuangia sp.。

三山子组:厚33.6m,为浅灰红色厚层含燧石团块或条带中细晶白云岩与淡灰红色厚层中细晶白云岩互层。

奥陶系

仅出露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与下伏寒武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其上被石炭系本溪组平行不整合覆盖,厚90~150m。分布于解元庙、古城南、杨洼村一带,底部为为灰黄色中层硅质岩质角砾岩,下部为灰黄色含泥质白云岩;中下部为青灰色厚层泥晶灰岩夹灰黄色含泥质白云岩。中上部为灰黄色白云岩浅灰色厚层粉晶白云岩为主;上部为青灰色厚层一巨厚层状泥晶灰岩夹青灰色巨厚层状泥晶灰岩。含头足类:Armenoceras cf. coulingi(Grabau), A. tateiwai,A. cf. tateiwai , A. cf yixianensis, Atinoceras sp.及牙形石化石。

石炭系

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或寒武系之上,出露于解元庙、杨洼村、南坻坞等地,自下而上分为本溪组和太原组。

本溪组:是赤铁矿、黄铁矿、铝土矿及耐火粘土矿的主要含矿层位,厚约15m。底部为杂色铁铝质泥岩和铁质铝土岩,下部为灰白色块状铝土岩和浅灰色铁铝质岩,上部为杂色铁铝质泥岩及灰黑色炭质泥岩。

太原组:厚约26m。下部为生物屑灰岩夹少量泥岩,中部为灰褐色中细粒长石砂岩和铝土质泥岩,上部为含生物屑灰岩夹钙质泥岩,顶部为灰黑色硅质岩。蜓类化石主要有:Sphaeroschwageria subrotumde, S . acuta, Rugosofusulina diecta, R. extensa , Quasifusulina longmenensis , Triticites chinensis , T. henanensis,腕足类:Neochonetes granulifera,N.carbonifera, N. sp, Dictyolostus sp. Entchetina glocosa 等

二叠系

整合于石炭系之上,出露于解元庙、东岭、发科岭、西洪阳等地,由下而上分为山西组、石盒子组、孙家沟组。

山西组:为煤矿(二1煤)主要含矿层位,厚56~67米,区域上其厚度变化不大。岩性组合为灰黄、紫红、灰色泥岩和灰黄、灰色粉砂质泥岩,粉砂质夹灰黄灰褐色细粒岩屑石英砂岩砂岩、及灰白色大占砂岩。主要有Emplectopteridum alatum,Emplectopteris triangularis ,Sphenophyllum sp , Alethoperis asendens , Cordaites

principallis , Tingia carbonica,Pecopteris taiyuanensis.

石盒子组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小风口段、云盖山段和平顶山段。

小风口段:为煤矿次要含矿层位,厚约260m。底部为灰绿色厚层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砂锅窑砂岩),向上为灰黄、灰、紫红色泥岩、灰黄色粉砂质泥岩夹灰绿、灰黄、黄绿色细粒砂岩。植物化石:Taeniopteris multirervis,T.sp.,Lobatannularia crassineria,Peopteris orientalioides,P.sp .,Tingiostachya sp .Lobatannularia crassinervis, L. linearifolia , L. ensifolia, Compsopteris ellipticus , Fascipteris hallei ,F. cathaysiatus ,Gigantonoclean cathaysiana , G. sp. , Cladophlebis deltata , Calamites sp.等。

云盖山段:厚70~160m。底部为灰白色厚层含砾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田家沟砂岩),向上为灰、灰黄色、暗紫红色及紫斑泥岩、粉砂质泥岩和少量灰黄色粉砂岩夹灰黄色细粒砂岩及薄层炭质泥岩(煤层)。含植物化石Gigantoqteris nicotianefolia,Lobatatannularia multifolia ,L.lingulata,Pecopteris anderssonii,P. norinii,P. lativenosa,等。

平顶山段:厚20~40m。为一套灰白色厚-巨厚层粗-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底部含砾粒粗,发育槽状或楔状交错层理或冲洗交错层理。

石千峰群孙家沟组:厚60~200m。下部为紫红色泥岩夹绿色泥岩及灰红、灰黄色细粒岩屑砂岩,上部为紫红色泥岩夹灰红色薄层泥质粉晶灰岩及少量灰绿色粉砂岩,顶部紫红色泥岩夹薄层钙质细粒长石岩屑砂岩。

三叠系

与下伏二叠系整合接触,分布于义马常窑、郭家山、上沟等地,自下而上分为石千峰群刘家沟组和和尚沟组、二马营组、延长群的油房庄组、椿树腰组和谭庄组。

刘家沟组:主要岩性为浅红色、灰红色中厚层细粒岩屑石英砂岩,细粒石英砂岩,浅红色、灰红色薄层泥质(或泥质)粉砂岩,砖红色细砂质粉砂岩,暗紫红色薄层泥岩,浅红色中层含砾不等粒石英砂岩及少量灰红色中层钙质砾岩。厚约189m 和尚沟组:主要岩性为淡红色薄层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鲜红色泥岩,褐红色、灰红色中层细粒岩屑砂岩,褐红色中层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及少量的灰红色中层砾岩。厚度大于98m,含植物化石:Neocalamites sp., N. shanxiensis, N. cf. shanxiensis , Metalpidodendron xiabanchengensis,Pletaspremum cf . usense, Crematopteris sp ., Phyllotheca sp .,Pleuromeia cf. jiaochengensis,Yuccites sp., Samaropsis milleiri,Phyllotheca? yaoertouensis, Cardiocarpus sp.。

二马营组:底部为厚约15m的一层灰绿色中厚层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底部含泥砾,水平层理,楔状层理发育,并以此为标志与下伏和尚组分界,主要岩性为灰绿色厚-中层细粒长石岩屑砂岩,灰红色、灰绿色中-薄层细粒岩屑砂岩,暗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含钙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厚约230m,植物化石Pecopteris sp.

油房庄组:厚约350m。主要岩性为浅肉红色中层细粒长石砂岩、灰绿色、灰红

色中层钙质长石砂岩,灰红色薄层泥质粉砂岩,暗紫红色薄层粉砂质泥岩,植物化石:Equistites sp , Neocalamites sp., Cladophlelus raciborshii, C. sp.,Daneapsis fecunda deng .

椿树腰组:厚约817m。主要为灰绿色、黄绿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含植物Neocalamites sp., Equistites sarrani ,Cladophlebis sp.等。

谭庄组:厚约435m。岩性为棕黄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含植物Neocalamites carerei, N. sp., Cladophlelus shensiensis,C. sp.,Baiera gracilis等。

侏罗系

与下伏三叠系为整合接触,分布于义马常村,在渑池县南零星出露,出露地层为下侏罗统义马组。

义马组:为工作区煤矿主要含矿层位,下部为灰色粉砂岩夹石英砂岩及厚煤层,上部为灰黑色泥岩夹粉砂岩及薄煤层,含植物Cladophlebis aiatica,Coniopteris burejensis,Nilssonia orientalis, Ginkgoites digitata,G. magnifolius,G. sibiricus,G.cf. orientalis,Baiera gracilis, Equisetites yimaensis,E. latocladus manchurica,Podozamites lanceolatus, Neocalamites carrerei, Nilssonia orintalis, Phonicopsis angustifolia,厚约125m。

白垩系

出露于渑池县东南东孟村一带,下未见底,上被中新统洛阳组不整合覆盖。出露地层为东孟村组

东孟村组;灰黄、砖红、灰绿色泥质粉砂岩夹砾岩及石英砂岩,含恐龙Cainosauria sp.,Sanropoda sp.,厚196.2m。

古近系

与下伏二叠系不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分布于工作区北部的王茅-南村和英言一带。出露地层为始新统,自下而上分为门里组、坡底组和小安组。

门里组:红色砾岩与砂岩互层,夹泥岩及石膏层,厚约535m。含介形虫Cypris decaryi,Eucypris stagnalis,E. illoformis,E. longa,Candoniella sp.,Herpetocypris sp.,Crestocypridea sp.,Cypridea sp.;腹足类Truncatella sp.,Gyraulus sp.等。

坡底组:下部红色砾岩与砂岩互层,上部紫红色、黄绿色泥岩夹石膏层,厚约614m。含介形虫Cyprinotus sp., C. cf. speciosus,Darwinula sp.,Euscypis sp.及孢粉等。

小安组:灰绿色、紫红色泥岩为主,下部夹石膏及砂岩,上部夹砂岩、泥质白云岩、炭质泥岩及薄煤层,厚约791m。含介形虫Cyprinotus speciosus,C.novellus,Cypris decaryi,C. subglobosa,Candoniella suzini,Ilyocypris aspera,I. dunschanensis,Caspiolla sp.,Eucypris stagnalis,Candona merita,Limnocythere elongate,Cyclocypris sp.及孢粉等。

新近系

中新统洛阳组:灰白色、灰红色砾岩、含砾砂岩、泥岩,夹灰岩,厚约216m。

上新统静乐组:深红色、棕红色粘土,夹钙质结核,厚10~80m。

上新统棉凹组:红色砾岩、含砾亚砂土、含砾亚粘土,厚约108m。含哺乳类Carnivora,Hipparion richthofeni等。

第四系

主要分布黄河两岸及涧河一线,由下而上划分为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下更新统:主要为砂层,夹粘土、亚砂土,厚0~153m。含哺乳类Dicerorhinus mercki,Stegodon sp.,Elephas meridionalis,Euctenoceros boulei,Cervidae等;植物Salix sp.,Carpinus sp.,Zelkova sp.,Acer sp.,Zizyphus sp.;孢粉Pinus sp.,Picea sp.,Abies sp.,Larix sp.,Betula sp.,Ulmus sp.,Artemisia sp.Alnus sp.,Cerpinus sp.,Celtis sp.,Populus sp.,Juglans sp.,Fagus sp.等。

中更新统:红色粘土,夹古土壤层、钙质结核和砂层,厚0~150m。

上更新统:黄土、砂、粘土,厚0~90m。

全新统:砂、卵石、亚砂土、粘土,厚0~15m。

(2)侵入岩

主要为晚侏罗世石英闪长岩、早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等,面积均很小,且出露零星。

石英闪长岩:分布于观音堂南,呈脉状产出,岩石呈灰褐、灰白、浅灰绿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少量为角闪石、黑云母,微量钾长石和石英,含量30%~35%,基质主要为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含量65%~70%。

花岗闪长斑岩:分布于南头岭一带,多呈脉状产出,岩石呈浅肉红色、灰白色等,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为钾长石,少量石英,大小为0.5~2mm,含量5%~20%,基质为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大小为0.05~0.1mm,含量80%~95%。

(3)地质构造

工作区断裂以北东向击北西西向正断层为主,少量为北西西向逆冲断裂和北西向走滑断裂。其形成时间主要为燕山期。

白埠镇逆冲断裂:位于工作区西南部,断层走向为北西西向,区内长约16km。断面倾向170°~190°,倾角为40°左右,主要表现为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马家河组逆冲到蓟县系汝阳群或洛峪群之上,西部汝阳群逆冲到寒武系之上,并形成次级断裂,寒武系逆冲到石炭系-二叠系之上。在观音堂南可见到糜棱岩化带,宽约30cm,地层发生倒转。

西山底断裂:位于黄河南岸的西山底一带,长约20km。断裂带较宽,但往往被第四系覆盖,局部可见到30m宽的破碎带,构造角砾岩发育,断面北倾,倾角大于70°,东段汝阳群直接与二叠系接触,中段为寒武系不同层位接触,西段被古近系覆盖。

青崖地走滑断裂:位于工作区东部的刘庄、牛心坡、青崖地、四龙庙一线,长约23km。断裂走向为北西向,地层切割了汝阳群与寒武系,断裂带上往往形成较宽的破碎带或沟谷,断裂带牵引小褶皱较发育。

(4)航磁异常

区内有4处丙类航磁异常,分布于熊耳群与汝阳群云梦山组接触部位,与基性岩或铁矿关系密切。

(5)地球化学异常

区内有水系地球化学异常24处,多为单元素异常,其中甲级异常2处,均为Sr异常,与汝阳群沉积岩有关;乙级异常2处,分别为Au和Bi异常,与熊耳群火山岩有关;丙级异常15处,主要有Au、Hg、B、Sr、Bi、Sb、Cd、Mo等,与中生代地层有关,丁级异常5处,有Y、F、Au、Ba等。

(6)矿产

工作区有大型煤矿4处,中型煤矿2处,小型煤矿13处;大型铝土矿3处,中型铝土矿3处,中型铁矿1处,小型铁矿5处,铁矿点4处,大型玻璃用石英砂岩矿1处,小型水泥矿3处,中型铸型砂矿1处,大型耐火粘土矿1处、矿点1处,重晶石矿点2处。

四、以往工作程度

测区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始于二十世纪初,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新中国成立之前,地质工作主要以路线调查为主。王猷、曹世禄(1932~1935年)、杨钟健、裴文中(1933年)等一批学者曾涉足测区,主要是对渑池、新安一带石炭系黄铁矿、二叠系煤矿进行调查,附有小比例尺的地质图,但精度较低,缺乏系统性资料。李悦言(1938年)在渑池、坡头、南村至垣曲进行路线调查,对区内各时代地层均匀简要描述,并在垣曲盆地第三纪地层中蔡玉哦重要化石,为本地层重要参考资料。

2. 新中国成立后至50年代末,以矿产地质调查为主。1950年韩影山等对陕县观音堂、渑池县英豪煤田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提交了报告,对本区地层、构造进行了划分。1957年河南省地质局渑池地质队对坡头一带石英砂进行了勘查,对矿区的地层、构造醉了较详细评述。同年中南煤田局149队、河南煤田局104队在观音堂—义马一带开展了煤田普查及勘探工作,对工作区内地层进行了详细划分,并确定了矿区构造形态。1958年渑池县发科岭一带的铝土矿进行了勘查。同年河南省地质局豫01队对渑池黛眉寨一带的铁矿进行了普查。

3. 60年代至70年代,主要进行大规模区域地质调查阶段。60年代初,河南省地质局石油队在东部义马一带进行了1∶5万地质调查,对至今还是大地产进行了详细划分。1964年河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进行了1:20万三门峡幅区域地质调查,奠定了测区地质、构造的基础,1972年山西省地质局区测队编写了1:20万运

城幅、三门峡幅运城幅地质图说明书。1976年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研究了河南省白垩纪、第三纪地层,1978年编制了1:50万河南省基岩地质图。

4. 80年代至今,主要为新一轮1:5万区调和专题研究。1996年在东邻区进行了1∶5万邵原镇幅、仓头幅、新安县幅区域地质调查,对区内地层进行了详细划分,是重要的参考资料。河南省地科所对东秦岭北坡震旦亚界的研究(1981)、河南东秦岭北坡中-上元古界的研究(1988)、河南省华北地台中晚石炭世岩相古地理及铝土矿的研究(1984)、河南石炭纪和早二叠世早期地层与古生物的研究(1987)、河南省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及铅锌矿控矿环境的研究(1992)、河南华北地台南缘的推覆构造和拆离伸展构造的研究(1996),河南省区调队对河南奥陶纪牙形石的研究(1987)、河南省区域地质的研究(1989)、河南寒武系和奥陶系的研究(1991)、河南省岩石地层的研究(1997),山西区调队对山西的石炭系(1983)、二叠系(1982)、三叠系(1983)、下第三系(1983)、山西省区域地质的研究(1989)及山西省岩石地层的研究(1997)等,测区地质研究程度相对提高,主要是进行大区域研究,测区研究资料较少,但对测区地质、构造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五、目标任务及实现的可行性论述

1、目标任务

按照《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试行)》及有关的规范、指南,应用遥感解译资料,采用数字填图技术,以区域构造多呈与研究为先导,查明工作区地层、岩石、构造及其它各种地质体特征,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演化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查明区域成矿背景,为经济建设通过基础数据。

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1691平方千米。

2、可行性论述

(1)资料优势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掌握有大部分以往区域地质、区域矿产和物化探成果资料,近几年来我院承担了大量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积累了大量的基础地质资料,为本次区域地质调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工作区矿产资源丰富,为河南省重要矿产的之一

铁、铝、煤是河南省优势矿产,工作区位于嵩山—箕山铝土矿成矿带西延带上。工作区有大型煤矿3处,中型煤矿2处,小型煤矿1处;中型铁矿1处,小型铁矿4处,大型铝土矿3处,中型铝土矿3处,大型玻璃用石英砂岩矿1处,小型水泥矿3处,大型铸型砂矿1处,大型耐火粘土矿1处,重晶石矿点2处。

(3)人才优势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主要承担中央与地方财政出资的区域性、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公益性服务。事业编制

500人,实有职工481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河南省学科技术带头人6人,河南省地矿局拔尖人才13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46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125人。是一支人才密集、技术设备先进、地质勘查方法技术手段齐全、技术成果资料丰富、实力雄厚的全国省级骨干地质调查院之一。

建院10年来,先后承担国家与地方公益性地质项目二百余项。工作区分布河南、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多个省区,以及非洲津巴布韦、塞拉利昂、刚果(金)、赞比亚、大洋洲澳大利亚、中亚塔吉克斯坦等国,涉及的专业领域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勘查、农业地质调查、旅游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地质测绘与制图、样品(矿物、岩石、珠宝、土壤、水等)分析与鉴定等。

河南地质调查院成立以来,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成果奖20余项,其它各类技术成果奖40余项,有3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10项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先后被授予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功勋集体”、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河南省人民政府高度评价我院为“我国最著名的地质劲旅之一”、“西部大开发的一支尖兵”、“全国省级地质调查院的一面旗臶”。

(4)技术设备优势

我院技术装备精良,配套齐全,现拥有加拿大凤凰公司V8多功能电法仪、美国Geometrics公司Stratagem EH4电导率成像仪、澳大利亚ALPHA公司TEMTX—32瞬变电磁仪、瑞典DIAMEC262型岩芯钻机、加拿大Atlas Copco公司CS1000 P6型岩芯钻机、德国Zeiss公司Axioskop 40 Pol透反两用偏光显微镜等一批国际上最先进的物探、钻探、岩矿鉴定仪器设备,此外还有野外数据采集仪30余台套、G856型质子磁力仪22台、全球定位仪67台、电脑277台及数十套其它常规物探、钻探、岩矿测试仪器设备。

(5)质量管理优势

区域地质调查多年来一直是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从事的主要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之一,总结了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率先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现已通过三方认证,为成果质量提交奠定了可靠的保证。

已取得区域地质调查(甲级)和遥感地质调查(甲级)等地质勘查资质证书。

六、技术路线、技术方法

1.技术路线

以当代地球科学系统观和造山带新理论为指导,以区域地质构造研究为先导,在遥感技术(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上,应

用数字填图(PRB)技术,采用遥感解译与地面调查相结合、地质填图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完成工作区的基础地质、铁、煤铝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旅游地质、环境地质背景、灾害地质等方面的全方位、多目标综合性地质调查与研究,提高区域地质调查与研究水平,力争在解决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方面获得新突破,并实现表达形式上的更新。

2.技术方法

按照《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所规定的具体原则,结合本工作区实际,对不同的地质实体采用不同的填图方法,解决区内存在的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及环境地质问题,在调查过程中进行综合研究。

遥感解译:遥感解译分为初步解译、野外验证和综合整理三个阶段。通过初步解译,将测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分布及相互关系,分别标注在遥感解译图上,建立各种地质体的解译标志。然后在地质调查阶段,进行实地验证,编制遥感地质解译图,指导野外填图及找矿。

地质填图:应用数字填图技术,完成本次地质调查全程数字化。区别不同的填图单元采用不同的填图方法进行填图,沉积岩区采用岩石地层法填图;侵入岩区在填绘单元的基础上采用岩性+时代的方法确定填图单位;火山岩区采用地层-岩相双重填图法,第四系采用地质与地貌相结合的填图方法。

通过实测地质剖面,建立各类地质体空间几何关系以及地质体组合顺序,合理确定区域地质填图中各类地质体的基本填图单位,有效地把握区域地质构造框架,为解决区域地质调查需要解决的基础地质问题奠定基础。

地质观测路线以解决主要地质问题为依据,充分利用遥感解译资料,精心布臵,总长度在2400km以上,以垂直区域构造线方向的穿越路线为主,适当辅以追索路线。

综合研究采用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手段进行,对不同的地质体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综合研究应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对设计编写、项目实施的起指导作用。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突出当前、考虑长远的原则。把野外调查与综合研究有机结合,做到两者统筹安排,互为补充。

七、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分年度工作安排建议

本次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类型为实测。

调查工作分三个年度进行,需要进行详细的工作研究、周密的工作计划、细致的工作部署,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才能全面完成本次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根据工作区地质地形实际,分为地质复杂区和中常区,地质中常区面积约500km2,地质复杂区面积约1191km2。

工作程序划分为五个阶段依次进行,即设计编写阶段、野外地质调查阶段、资料整理及野外验收阶段、地质报告编写阶段、成果资料汇交阶段。

1.设计编写阶段(2010年1月~2010年6月)

全面收集测区及邻区的有关地质、矿产、物探、化探等资料、前人研究成果,收集遥感数据,完成遥感影像图制作,进行遥感影像图的初步地质解译。同时进行数字地形图的制作及PRB字典库初步编写,为野外踏勘和试填图作准备。

对全区主要填图单元进行踏勘,通过踏勘,对测区地层、构造、自然地理、交通条件等情况有了大致了解,对卫星影像图解译标志进行初步验证和修改,并选择合适的基站位臵,为设计编写提供依据。在野外资料整理后,对PRB字典库进行补充、完善。

设计编写在对前人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地质学新理论、按照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进行编写。设计书编写的同时,进行附图(地质研究程度图、地质草图、遥感解译地质草图,工作部署图等)的制作,设计初稿完成后,广泛征求熟悉本区情况的专家意见,提出区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工作重点,并进行认真修改后,提交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中心审查。

2. 野外地质调查阶段(2010年7月~2012年6月)

野外地质调查阶段主要任务是路线地质调查、地质剖面测制、综合研究及测区重要问题的检查,并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野外资料整理。

2010年7月~11月、2011年4月~11月、2012年4~6月为野外调查,其余时间为资料整理和综合研究。

2010年完成以工作区西南部观音堂幅为主的野外调查,面积约450km2。重点解决①白埠镇逆冲断裂带及其两侧的地质构造特征,查明两侧地层的变形特征,研究其活动时间及演化历史,并进行综合地质研究,基本确定该断裂的东延趋势,为寻找煤矿、铝土矿指明方向;②查明小侵入岩体的物质组成、时代、成因等;③研究北东向断裂与北西向断裂之间的次序关系,形成时间等。

2011年完成工作区以东南部的渑池县幅和中部的北段村幅为主的野外地质调查,面积约800km2。重点解决①青崖地走滑断裂及其两侧的地质构造特征,查明两侧地层的变形特征,研究其活动时间及演化历史;②中元古带至中生代地层划分及其标志,各时代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③汝阳群云梦山组沉积型铁矿分布层位、形成环境;④东洪阳一带地质构造特征。

2012年6月之前完成工作区北部以古城幅为主的野外地质调查,面积约441km2。重点解决①新生代盆地地层特征,划分地层单位、研究盆地形成背景和沉积环境;②查明小侵入岩体的物质组成、时代、成因及其与成矿关系③西山底断裂西段对铝土矿及煤矿控制作用。

3. 资料整理及野外验收阶段

2010年6月以后,进行各类原始资料的综合整理及研究。资料综合整理在数字填图系统中进行,按数字填图技术要求完成资料整理工作。

2012年7月进行野外验收,并对验收提出的问题进行补课。

4. 地质报告编写阶段(2012年8月~2012年12月)

首先进行全面、系统的资料整理和综合分析,编制地质图及相关图件,编写其余地质调查报告及分幅地质图说明书,于2012年12月提交最终成果验收。

5. 成果资料汇交阶段(2013年1~6月)

根据最终成果评审意见,对地质图、地质报告、分幅地质图说明书等进行修改、整饰,经有关部门认定后,将地质图及分幅说明书进行编辑、出版,并按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汇交,并对原始资料进行归档。

八、预期成果

1.预期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与进展

(1)从现代地层学、地质学理论出发,建立全区统一的地层系统,查明各岩石地层单位的时空分布。在沉积地层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层序地层研究及沉积格架建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2)对出露的小花岗岩体进行调查与研究,对熊耳群火山岩进行系统总结。查明熊耳群火山岩岩相、火山构造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熊耳群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在此基础上总结岩浆活动规律及其与构造演化、成矿作用等之间的关系。

(3)对区内主要断裂进行系统总结,查明其空间展布、变形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构造变形等特征研究,建立测区区域构造格架,探讨区内地质构造发展演化历史。

(4)调查测区矿产资源分布特征、研究矿产资源与基础地质背景间的内在联系,总结成矿规律。

2最终提交的成果

(1)1∶5万区域地质调查四幅联测报告;

(2)1∶5万分幅地质图及说明书;

(3)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原始数据资料;

(4)最终成果图件空间数据库和报告文字数据。

九、主要实物工作量

工作区计划实物工作量见下表。

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续表

十、质量保证

为保证项目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特制定如下措施:

(1)严格执行中国地调局质量管理要求、河南省地质调查院的质量管理体系。

(2)项目质量管理目标:原始资料合格率100%,优良率80%以上,野外验收、最终成果验收一次性通过,保证良好,争取优秀。

(3)建立专家咨询制度,积极向省内外地质界的各学科专家进行技术沟通,使得项目人员能及时掌握测区最新工作进展情况,从而增强工作的目的性。

(4)建立健全质量检查和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由项目负责、组长及技术人员组成质检小组,进行经常性野外及室内阶段性质检工作。野外记录和图件要求作业人员100%自检、互检,组长抽查率不得低于50%,项目负责抽查不少于30%。同时建立从院、中心、项目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区调成果质量有关规定。

(5)建立质量管理档案

①各级质量检查及提出的问题、处理意见及修改情况均应有质量记录,并符合归档要求。

②各阶段工作完成后,均应有工作小结和质量检查报告。

③所有自检、互检的结果及修正情况,均应有文字记录。

④进一步完善质量责任制,凡在工作中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及时向项目主管部门汇报,并制定纠正措施。

十一、组织管理

1.组织机构

为保证该项目的顺利进行,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交高质量的地质

成果,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选派、配备具有较高地质理论水平和丰富地质工作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组,并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物资装备,建立有完善的组织管理保证体系。

根据中国地调局有关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工作的规定,制定由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基础地质调查中心、项目组、作业组四级组织管理形式,并接受天津地调中心的指导。

2.人员组成

根据目标任务、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工作周期及自然条件,项目组由16人组成,其中项目负责1人、副项目负责1人、地质技术人员8人、计算机人员3人、汽车驾驶员2人、炊事员1人。

项目负责人简介

杜凤军:项目负责人,1980年参加工作,高级工程师,1989年以前从事基础地质研究工作,1990年至今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历任填图组长、项目副技术负责、技术负责、项目负责,先后参加科研项目4项、区域地质调查项目10项,荣获地矿部勘查成果二等奖1项,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荣获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

3.技术装备

为满足项目总体任务及要求,结合工作区自然地理、交通及地质复杂程度等具体情况,本着快速、经济、高效、高质量的原则,工作期间配备的主要技术装备见表24。

主要技术装备表

十二、经费预算

1、预算编制说明

(1)项目概况

1∶5万古城幅、北段村幅、观音堂幅、渑池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为新开工项目,承担单位为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项目起至时间:2010年1月~2012年12月,总经费680万元,其中2010年度经费220万元

工作区位于华北陆块南部,地层发育,岩浆活动较弱,地质构造复杂,具有长

期构造演化历史。

地理拐点坐标111°45′,35°10′;112°00′,35°10′;112°00′,34°40′;111°30′,34°40′;111°30′,34°50′;111°45′,34°50′;总面积为1691km2。

工作区断裂以北东向击北西西向正断层为主,少量为北西西向逆冲断裂和北西向走滑断裂。其形成时间主要为燕山期。

铁、铝、煤是河南省优势矿产,工作区位于嵩山—箕山铝土矿成矿带西延带上。工作区有大型煤矿3处,中型煤矿2处,小型煤矿1处;中型铁矿1处,小型铁矿4处,大型铝土矿3处,中型铝土矿3处,大型玻璃用石英砂岩矿1处,小型水泥矿3处,大型铸型砂矿1处,大型耐火粘土矿1处,重晶石矿点2处。近年来,在渑池县浅覆盖区发现了大量的煤矿和铝土矿床(如渑池县礼庄寨特大型铝土矿),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本项目主要任务是:按照《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试行)》及有关的规范、指南,应用遥感解译资料,采用数字填图技术,以区域构造调查与研究为先导,查明工作区地层、岩石、构造及其它各种地质体特征,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演化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查明区域成矿背景,为经济建设通过基础数据。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1691平方千米。

(2)预算编制依据

①1∶5万古城幅、北段村幅、观音堂幅、渑池县幅区域地质调查可行性报告;

②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4]192号文件);

③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

④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322号;

⑤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试行)的通知(中地调函〔2010〕88号);

⑥国家、国土资源部以及其他部门的有关规定。

(3)采用的费用标准和测算依据

①采用的费用标准

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

实物工作量取值依据:根据可行性报告中相关的工作安排。工作量安排如下表:地区调整系数:依据本项目所在地区经纬度参照《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地区调整系数图册的界定,工作区地区调整系数为1.0。

地质复杂程度:依据工作区地形、地貌特征,根据《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对地质复杂程度界定,确定本工作区为地质复杂区。

遥感解译可解译程度:工作区大部分被植被及第四纪堆积物覆盖,依据《地质

调查项目预算标准》中对遥感解译可解译程度的分类,遥感解译可解译程度为Ⅲ类。

②编制方法

本项目设计预算主要以工作量手段项目为主,按甲类项目预算编制;本项目预算表由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按工作手段预算表(预工-2)、委托业务费预算明细表(预工附-11)组成。

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按工作手段预算表(预工-2)中的工作项目主要依据项目可行性报告中所列明的工作量按所确定的技术条件(困难类别、地质复杂程度等因素)选择预算标准,然后计算各项工作费用。

外业工作预算费用的计算公式为:预算费用=单位预算标准×工作量×地区调整系数,该项目中的地质测量、物探、槽探以及其他地质工作中的地质编录、采样等野外工作手段均采用上述公式计算预算费用。

岩矿试验和其他地质工作中的设计论证编写、综合研究报告编写等工作项目的预算费用按以下公式计算:预算费用=工作量×预算标准。

综合研究报告编写及报告印刷出版按双幅联测计算,本项目共4图幅,预算时按2份及相应预算标准计算其费用。

本项目为基础地质调查类项目,依据《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中的预算标准,工地建筑按野外工程手段预算费用之和≤5%计算。

(4)项目设计预算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分析

本项目总预算680万元,2010年度预算220万元,按工作手段分:

地区调整系数:依据本项目所在地区经纬度参照《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地

区调整系数图册的界定,工作区地区调整系数为1.0。

地质复杂程度:依据工作区地形、地貌特征,根据《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对地质复杂程度界定,确定本工作区为地质复杂区。

遥感解译可解译程度:工作区大部分被植被及第四纪堆积物覆盖,依据《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中对遥感解译可解译程度的分类,遥感解译可解译程度为Ⅲ类。

②编制方法

本项目设计预算主要以工作量手段项目为主,按甲类项目预算编制;本项目预算表由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按工作手段预算表(预工-2)、委托业务费预算明细表(预工附-11)组成。

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按工作手段预算表(预工-2)中的工作项目主要依据项目可行性报告中所列明的工作量按所确定的技术条件(困难类别、地质复杂程度等因素)选择预算标准,然后计算各项工作费用。

外业工作预算费用的计算公式为:预算费用=单位预算标准×工作量×地区调整系数,该项目中的地质测量、物探、槽探以及其他地质工作中的地质编录、采样等野外工作手段均采用上述公式计算预算费用。

岩矿试验和其他地质工作中的设计论证编写、综合研究报告编写等工作项目的预算费用按以下公式计算:预算费用=工作量×预算标准。

综合研究报告编写及报告印刷出版按双幅联测计算,本项目共4图幅,预算时按2份及相应预算标准计算其费用。

本项目为基础地质调查类项目,依据《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中的预算标准,工地建筑按野外工程手段预算费用之和≤5%计算。

(4)项目设计预算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分析

本项目总预算680万元,2010年度预算220万元,按工作手段分:

本项目经费预算严格按照工作项目设计书中所列工作量并依据《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和项目技术方案中的相关条件编制,项目预算与下达经费控制数一致。项目目标任务合理,总体工作部署合理,工作阶段划分明确,技术路线合理、可行,

猕猴桃花期管理关键技术

当前正值猕猴桃花期,通过良好的花期管理、合理负载,既能保证坐果率、提高果实的商品性,又能保持树势平衡,延长结果年限,所以花期的管理在整个周年管理中都是十分关键的一环。 猕猴桃花的特性

猕猴桃的雌花(左)与雄花(右) ①猕猴桃属单性花,雌雄异株植物。雌树开雌花,雄树开雄花。 ②猕猴桃花蕾期长,约1个多月,花蕾多,每个花序3~7个蕾,不过花期较短,只有1周左右。 ③雌花刚开放时柱头白色鲜亮,是最佳授粉时期。 ④雌花从开花到完成授粉,柱头颜色会从白至黄再到黑褐色。 ⑤猕猴桃花量较大、坐果率较高,正常气候及授粉条件下,很少有生理落果现象。 猕猴桃花期管理

花前修剪:当新梢生长到15~20cm以上,花序开始出现时要进行适当疏枝,以确保通风透光和传粉昆虫的活动。花前15~20天左右,对二道铁丝以外的结果枝,以花序以上留3~4 片叶摘心,可使养分转向花序改善花序的营养条件,提高受精能力,增加坐果率。 疏蕾:当结果枝生长量在50厘米以上时,或者侧花蕾分离后15天左右即可进行。重点疏除畸形蕾、弱质蕾、病虫蕾以及结果枝基部的花蕾和过密的花蕾。 人工辅助授粉:在授粉前2~3天,采集即将开放至刚刚开放的雄花,取下雄蕊上的花药,经过晾干、烘干后花药开裂,筛去杂物收集花粉。在不影响授粉质量的情况下,为节约花粉,还可加入干淀粉、石松子等,直接买商品花粉也是可以的。在全树四分之一的花开放后进行授粉,应避开中午,授粉后3小时内遇到中等强度以上降雨,建议重复授粉,同时喷施硼源库+磷钾源库以提高坐果率,花期多雨地区建议搭建避雨棚。花期投放蜜蜂也能进行授粉,通常每亩猕猴桃园饲放1~2箱强旺蜂群,如喀尔巴阡蜂、喀尼阿兰蜂、东北黑蜂、美意蜂等。 施肥管理:开花前一周视树势情况施花前肥,一般以氮、钾为主,可直接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谢花果后15天内追施壮果肥,以磷、钾肥为主;

红心猕猴桃种植技术--修剪技术

红心猕猴桃种植技术--修剪技术 一、红心猕猴桃休眠枝扦插繁殖插穗来源丰富,枝条内贮藏的养分多,生根后苗木新梢生长快,当年即可出圃。 选择插穗:休眠枝细,扦插后生根较早;休眠枝粗则生根晚,遇到不良气候条件时易失水枯花。但利用太细的枝条做插穗,则难以育成健壮的苗木,因此,应选择直径为8~10毫米的枝条做插穗。 适时扦插:猕猴桃树一般在1月至2月中旬修剪,插穗可利用修剪下来的枝条,随剪随插。若插穗采集较早,而插期迟,可在剪口处涂上保护剂,然后,用塑料薄膜包起采贮存,或在5℃条件下保存,也可在露地冷凉处保存。不管采用哪种方法保存,都要严防插穗失水干枯。扦插期最迟不能晚于4月份。扦插床土应选用清洁的细沙土或沙土。 插穗处理:为提高成苗率,红心猕猴桃插穗剪好后,放在50倍液生根促进剂中浸渍20小时,以插穗充分吸收水分,以促进生根。用木箱做插床时,插穗可短一些,以10厘米左右为宜;用大田做插床,插穗要长一些,以15~20厘米为宜,扦插时均应深插。 及时栽盆:插穗生根后,便可栽盆。盆土保水性能要好,否则会影响扦插苗的生长。移栽初期盆口径宜为10.5~12厘米,随着苗木生长,应及时移植到大盆内。扦插苗的新梢伸长后,需及早用支柱支撑。 二、猕猴桃人工授粉 红心猕猴桃从事人工授粉作业后,能生产出大型的果实。没有种籽的果实,将会全部落果;而含种籽数量越多,则果实越大。 花粉采集:要采集其雄花开化之前而膨胀的花蕾;或采集其开花之后,开药之前的花。再将其雄花直接在网眼为2~3毫米的铁网上过筛;或将其花药用剪刀切取出来;或利用采药机采醛?然后花药可薄薄地摊放在牛皮纸等上面,在室温22~25℃、湿度为50%的条件下放臵l昼夜,从而使之开药。开药之后,则用网孔为80~100号的筛子采其花粉。保存猕猴桃花粉时,可先将其放进装有干燥剂的茶筒等容器之中,再分别用包药纸包住1茶匙花粉,再臵于冷库内保存,必要时可随时取出使用。 授粉方法:在雄花开花后的3天之内用棉花棒等进行人工授粉。在雄花开花后的5天内,尚能保持受精能力,当花瓣尚未变褐时,进行人工授粉是可靠的。花粉增量剂可用石松子。其增量程度一般为花粉容量的30~50倍。为使花粉能够粘附较多的雌蕊,可将花粉与石松子装入塑料袋内,并充分振动和搅拌。已经用石松子稀释增量的猕猴桃花粉,务必在当天使用。授粉器械可用棉花棒或羽毛等。授粉作业要仔细认真。当雌花的柱头良好时,有时在雨中亦能进行人工授粉。 三、猕猴桃建园 猕猴桃是多年蔓生植物,其生长势强,生长迅速,叶片大,雌雄异株,3

什么是项目建议书

什么是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又称立项报告,是项目建设筹建单位或项目法人,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地方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国内外市尝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提出的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对拟建项目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往往是在项目早期,由于项目条件还不够成熟,仅有规划意见书,对项目的具体建设方案还不明晰,市政、环保、交通等专业咨询意见尚未办理。项目建议书主要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方案和投资估算也比较粗,投资误差为±30%左右。 项目建议书是由项目投资方向其主管部门上报的文件,目前广泛应用于项目的国家立项审批工作中。它要从宏观上论述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把项目投资的设想变为概略的投资建议。项目建议书的呈报可以供项目审批机关作出初步决策。它可以减少项目选择的盲目性,为下一步可行性研究打下基矗 对于大中型项目和一些工艺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协调量大的项目,还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发展周期的初始阶段基本情况的汇总,是国家选择和审批项目的依据,也是制作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涉及利用外资的项目,只有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才可以开展对外工作。 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 1、项目建议书基础内容 项目建议书(又称立项申请)是项目建设筹建单位或项目法人,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地方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国内外市尝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提出的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对拟建项目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对于大中型项目,有的工艺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协调量大的项目,还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项目建议书的主要附件之一。 根据不同行业类别,可行性研究内容的侧重点差异较大。 2、项目建议书编制要求 根据现行规定,建设项目是指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由一个或几个单位工程组成,经济上统一核算,行政上实行统一管理的建设单位。因此,凡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经济上统一核算的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及附属设施,应编制统一的项目建议书;在一个总体设计范围内,经济上独立核算的各工程项目,应分别编制项目建议书;在一个总体设计范围内的分期建设工程项目,也应分别编制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应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1)内容真实:项目建议书涉及的内容以及反映情况的数据,应该尽量真实可靠,减少偏差及失误。其中所运用的资料、数据,都要经过反复核实,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 (2)预测准确:项目建议书是投资决策前的活动,具有预测性及前瞻性。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也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3)论证严密:论证性是项目建议书的一个显著特点。要使其有论证性,必须做到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包括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两方面。 四、项目建议书基本框架 项目建议书公用格式 章节分类章节标题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沼气发电机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建议书模板)

沼气发电机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科技发展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无为而治”的企业管理理念,以“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的企业文化核心思想为指针,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新的辉煌。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咨询与合作。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产品提供商。我们在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坚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厚积薄发,合作共赢。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形成了完整的内控制度。公司秉承以市场的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合作共赢。同时,以产业经营为主体,以技术研究和资本经营为两翼,形成“产业+技术+资本”相生互动、良性循环的业务生态效应。 为了确保研发团队的稳定性,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公司在研发投入、技术人员激励等方面实施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奉行“诚信创新、科学高效、持续改进、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将产品

的质量控制贯穿研发、采购、生产、仓储、销售、服务等整个流程中。公 司依靠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和品质管理系统,确保了品质的稳定性,赢 得了客户的肯定。未来,公司计划依靠自身实力,通过引入资本、技术和 人才等扩大生产规模,以“高效、智能、环保”作为产品发展方向,持续 加强新产品研发力度,实现行业关键技术突破,进一步夯实公司技术实力,全面推动产品结构升级,优化公司利润来源,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巩固和 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 (三)咨询规划机构 泓域咨询产业研究中心 (四)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实业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85.25万元,同比增长27.03%(4401.09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沼气发电机组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8026.37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7.15%。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猕猴桃保花保果技术

猕猴桃保花保果技术 ①技术名称:猕猴桃保花保果技术 ②技术概括:猕猴桃落花落果是种植过程中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落花落果会直接导致猕猴桃产量下降,进而影响果农的收成。猕猴桃落花落果,除由自然灾害或病虫害所造成的以外,由于树体内在原因而造成的生理落花落果,如花器发育不正常、授粉受精不良所致,后期落果与同化养分不足或激素平衡失调有关。为了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必须对猕猴桃做好保花保果和辅助授粉工作。 ③增产增效情况:猕猴桃采用保花保果的栽培管理技术下,平均单位面积高产约10~20%,果农增收1500~6000元/亩。 ④技术要点:保花保果的措施包括以下4项:(1)运用栽培措施,如枝蔓摘心、扭梢、绑蔓降低生长势、环剥、环割等施缓树势,抑制营养生长,提高树体营养积累水平,改善激素平衡,使其向有利于花芽形成方面的转化,促进生殖生长。(2)增施磷、钾、硼、铁、锌、钙、镁等肥料,提高树体内氨基酸、蛋白质的含量,利于花芽形成和生产优质果。(3)预防不利的自然因子,如对初冬大幅度快速降温和早春倒春寒引起花芽冻害,可以喷水加植物防冻剂或园内熏烟,可保证花芽不受冻害。(4)猕猴桃属于雌雄异株的果树,做好优良授粉工作,是保花保果的重要措施。在生产中常采用花期放蜜蜂、人工授粉(主要是对花授粉、蘸粉点授、机械干式授粉和机械湿式授粉)和高接雄枝或插花枝三种方法辅助授粉。 ⑤适宜区域:海拔在500-1200米、土壤pH5-7.5、降雨量﹥800 mm、年均温13~20 ℃在贵州境内均可采用该技术。 ⑥注意事项:一般的猕猴桃品种,在授粉品种搭配适宜的情况下,猕猴桃的座果率很高,要注意疏花疏果,否则会导致果实小、品质差,甚至影响当年的花芽分化,新梢生长量减少,造成大小年结果。此外,在进行人工授粉时,采用对花授粉和蘸粉点授时,动作要轻盈,不要碰上柱头,以免影响授粉效果和出现畸形果。 ⑦技术依托单位:修文县农业局。

项目建议书模板最新版

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模板[政府立项-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第五章工厂技术方案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七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章财务效益、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一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总论章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参照下列内容编写。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企业或工程的全称,应和项目建议书所列的名称一致。 §1.1.2 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系指负责项目筹建工作的单位(或称建设单位),应注明单位的全称和总负责人。 §1.1.3 项目主管部门 注明项目所属的主管部门。或所属集团、公司的名称。中外合资项目应注明投资各方所属部门。集团或公司的名称、地址及法人代表的姓名、国籍。 §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如由若干单位协作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应注明各单位的名称及其负责的工程名称、总负责单位和负责人。如与国外咨询机构合作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则应将承担研究工作的中外各方的单位名称、法人代表以及所承担的工程、分工和协作关系等,分别说明。 §1.1.6 研究工作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中作为依据的法规、文件、资料、要列出名称、来源、发布日期。并将其中必要的

部分全文附后,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这些法规、文件、资料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1)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建设要求所下达的指令性文件;对项目承办单位或可行性研究单位的请示报告的批复文件。 (2)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3)国家和拟建地区的工业建设政策、法令和法规。 (4)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1.1.7研究工作概况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简要说明项目在行业中的地位,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生产力布局要求;项目拟建的理由与重要性。 (2)项目发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念。叙述项目的提出及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进展概况,其中包括技术方案的优选原则、厂址选择原则及成果、环境影响报告的撰写情况、涉外工作的准备及进展情况等等,要求逐一简要说明。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与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本节需将对有关章节的研究结论作简要叙述,并提出最终结论。 §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1)市场需求量简要分析。 (2)计划销售量、销售方向。 (3)产品定价及销售收入预测。 (4)项目拟建规模(包括分期建设规模)。 (5)主要产品及副产品品种和产量。 §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项目投产后需用的主要原料、燃料、主要辅助材料以及动力数量、规格、质量和来源。 (2)需用的主要工业产品和半成品的名称、规格、需用量及来源等。 (3)进口原料、工业品的名称、规格、年用量、来源及必要性。 §1.2.3 厂址 1.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及必要性 2.水源及取水条件。 3.废水、废渣排放堆置条件。

立项建议书,范文

篇一:立项建议书 数学与统计学院08级统计2班20082464 张丹丹 数据挖掘软件立项建议书 0. 文档介绍 0. 1 文档目的 本文档的目的是介绍一种数据挖掘软件的立项,包括即将开发的产品的介绍、市场的情况及对客户需求的描述、该产品开发过程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等。 0. 2 文档范围 ? 项目开发计划 ? ? ? ? ? ? ? ? ? ? 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操作手册测试计划测试总结报告开发进度周(月)报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0. 3 读者对象 软件开发人员;软件维护人员;软件开发的管理人员;银行、保险、电信等大企业的需要该产品功能的用户 0.4 参考文档 【1】数据挖掘软件发展分析朱杨勇 【2】海量数据与数据挖掘技术李燕 0. 5 术语与缩写解释 db—数据挖掘 sas enterprise miner—提供全面的数据挖掘算法 spss clementine—企业级数据挖掘平台 1.产品介绍 a) 1 产品定义 数据挖掘(db)--从大量数据中寻找其规律的技术,是统计学、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 数据挖掘软件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抽取出潜在的、有价值的知识或规则,自动分析海量数据,获取有用知识,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了解已经发生了什么,分析发生的原因并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 1.2 产品开发背景 本产品开发的内因:已经开发出的各种软件都有一定的缺陷,例如:第一代数据挖掘软件cba 面对足够大且频繁变化的数据,难以与数据库或数据仓库建立接口来进行管理;第二代数据挖掘软件dbminer、sas enterprise miner 只注重模型的生成,没有与预言模型系统集成,难以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第三代数据挖掘软件spss clementine不能支持移动环境。所以为了实现在移动环境下进行数据分析,为了更好的让人机结合,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更好的软件。

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十大关键技1

獗猴桃标准化生产十大关键技1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十大关键技术 2015-05-13园艺技术花果飘香 十大关键技术之一:优选品种 眉县地处关中西部,秦岭北麓,土地平坦肥沃,气候温暖湿润,独有的地理、土质、气候等自然生态环境,特别适宜美味猕猴桃的生长,成为国内少有的猕猴桃最佳优生区。 眉县猕猴桃的主栽品种以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市场需求较好的徐香、海沃德为主,稳定秦美面积,搭配发展红阳、金魁、金香、脐红、黄金果、金艳等新优品种,通过新建、高接换优等措施,逐步扩大我县优良品种面积。发展观光旅游体验采摘的猕猴桃果园可选择软枣猕猴桃、毛花猕猴桃等,观花赏果、即采即食。 美味猕猴桃一徐香 中华猕猴桃一红阳 截止2013年底,眉县猕猴桃栽植总面积为28.6万亩,其中徐香品种面积11.2 万亩,挂果8万亩;海沃德品种面积7万亩,挂果5.6万亩;秦美品种面积4 万亩,挂果4万亩;

红阳品种面积1.6万亩,挂果1.4万亩;金香、华优、亚特、黄金果、金魁、西选等品种4.8万亩,挂果1.8万亩。其中早熟品种约占15%、中熟品种占20%、晚熟品种占65%,形成红、黄、绿肉品种相互结合,早中晚熟合理搭配的生产格局。 十大关键技术之二:规范建园 眉县猕猴桃的发展主要规划在秦岭以北、西宝南线以南地区。园址应选择在背风向阳,水资源充足,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土层深厚,PH值在6?7.5之间, 富含腐殖质的地区。 、栽植密度 猕猴桃栽植应采用株行距3M米,每亩地栽植55株。栽植的行向尽量采用南北行,以充分利用太阳光能。由于栽植密度受品种的特性、立地条件、管理水平、采用的架型等因素的影响,建园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作一定调整。 开沟栽植 栽植沟填埋秸秆 选择的品种生长势较弱、土壤肥力差时株距可以略小一些(如红阳可选用 2.5 >3? 3.5米),相反则可略大一些。 回 ?雌株△雄株 二、架型 幼树采用“ T'型架,成龄树采用平棚架。 1、T形架 投资少、简便、易操作。 顺树行每隔6米栽一立柱,立柱地面高1.8米,地下埋入0.7米,立柱上设一横梁,形成

软件项目立项报告建议书范文模版

{ 项目名称} 立项建议书 机构公开信息

版本历史

目录 0. 文档介绍 (4) 0.1文档目的 (4) 0.2文档范围 (4) 0.3读者对象 (4) 0.4参考文献 (4) 0.5术语与缩写解释 (4) 1. 产品介绍 (5) 1.1产品定义 (5) 1.2产品开发背景 (5) 1.3产品主要功能和特色 (5) 1.4产品范围 (5) 2. 市场概述 (6) 2.1客户需求 (6) 2.2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 (6) 3. 产品发展目标 (6) 4. 产品技术方案 (6) 4.1产品体系结构 (6) 4.2关键技术 (7) 5. 产品优缺点分析 (7) 6. MAKE-OR-BUY决策 (7) 7. 项目计划 (7) 7.1项目团队 (7) 7.2软件硬件资源估计 (8) 7.3成本估计 (8) 7.4进度表 (8) 8. 市场营销计划 (9) 8.1产品盈利模式和销售目标 (9) 8.2促销和渗透方式 (9) 8.3销售方式和渠道 (9) 9. 成本效益分析 (10) 10. 总结 (10)

0.1 文档目的 0.2 文档范围 0.3 读者对象 0.4 参考文献 提示:列出本文档的所有参考文献(可以是非正式出版物),格式如下:[标识符] 作者,文献名称,出版单位(或归属单位),日期 例如: [AAA]作者,《立项调查报告》,机构名称,日期 [BBB]作者,《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机构名称,日期 [SPP-PROC-PIM] SEPG,立项管理规范,机构名称,日期 0.5 术语与缩写解释

1.1 产品定义 提示:用简练的语言说明本产品“是什么”,“什么用途”。根据经验,概念罗嗦含糊的产品很难被用户接受。所以产品定义一定要简练且清晰。 1.2 产品开发背景 提示:从内因、外因两方面阐述产品开发背景,重点说明“为什么”要开发本产品。(1)因方面着重考虑:开发方的短期、长期发展战略;开发方的当前实力。 (2)外因方面着重考虑: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技术状况及发展趋势。 (3)如果是合同项目,请说明项目的来源。 1.3 产品主要功能和特色 提示: (1)给出产品的主要功能列表(Feature Lists)。 (2)说明本产品的特色。 1.4 产品范围 提示: (1)说明本产品“适用的领域”和“不适用的领域”。 (2)说明本产品“应当包含的内容”和“不包含的内容”。

红心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十大关键技术

红心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十大关键技术 十大关键技术之一:优选品种 蒲江县位于成都平原的西南部,土地平坦肥沃,气候温暖湿润,独有的地理、土质、气候等自然生态环境,特别适宜中华猕猴桃的生长,成为国内少有的猕猴桃最佳优生区。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并申报绿色食品认证6万亩,有机食品认证面积2万亩,良种化率达100%,以复兴乡、西来镇、大塘为中心,沿临溪河流域已建成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基地5万亩。预计2018年全县猕猴桃产量11.5万吨左右。总产值20亿元的产业规模。 蒲江猕猴桃的主栽品种以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市场需求较好的红阳、东红、金艳为主,稳定红阳面积,搭配发展东红、黄金果、金桃、金艳等新优品种,通过新建、高接换优等措施,逐步扩大我县优良品种面积。发展观光旅游体验采摘的猕猴桃果园可选择软枣猕猴桃、毛花猕猴桃等,观花赏果、即采即食。其中早熟品种约占60%、中熟品种占10%、晚熟品种占30%,形成红、黄、绿肉品种相互结合,早中晚熟合理搭配的生产格局。 十大关键技术之二:规范建园 蒲江猕猴桃的发展主要规划应选择在背风向阳,水资源充足,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土层深厚,PH值在5.5~6.5之间微酸土壤,富含腐殖质的地区。 一、栽植密度 猕猴桃栽植应采用不同品种不同密度的方案,红阳树势弱,最好采用密植,株行距1.5×3米,每亩地栽植148株以上。东红采用株行距2×3米。金艳、金桃、阳光金果采用株行距3×3米或者3*3.5米,土壤条件较差的地方,可以提高种植密度。栽植的行向尽量采用南北行,以充分利用太阳光能。由于栽植密度受品种的特性、立地条件、管理水平、采用的架型等因素的影响,建园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作一定调整。 栽植沟填埋秸秆 选择的品种生长势较弱、土壤肥力差时株距可以略小一些(如红阳可选用2.0×3~3.5米),相反则可略大一些。 ●雌株△雄株 二、架型 幼树采用“T”型架适合山区梯田使用,平缓的猕猴桃果园更益采用平棚架。 1、T形架 投资少、简便、易操作。 顺树行每隔6米栽一立柱,立柱地面高1.8米,地下埋入0.6米,立柱上设一横梁,形成“T”型支架,横梁长2米,上面顺行固定5条12号热镀锌钢丝,中心一条架设在立柱顶端。植株上架后2个主蔓分别沿中心铅丝伸向两边,结果母枝从主蔓发出后分别伸向两侧,下垂到行间。 猕猴桃T形架栽植

猕猴桃人工授粉的原因与方法

猕猴桃人工授粉的原因与方法 猕猴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奇异果,营养价值极高,如果喜欢吃的人会觉得味道很好,酸酸甜甜,但如果不喜欢就会觉得味道有点怪,市场上猕猴桃的价格也还是很贵的。猕猴桃的种植对条件没有太多的要求,在授粉的过程中一般是昆虫授粉但是有时产量不理想,所以为了提高产量,我们可是煞费苦心啊,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人工授粉的原因 猕猴桃虽然雌雄一体,但是雄花更有活力,所以必须要进行雌雄相互传粉才能结果,而且如果不依靠外力结出的果实一般质量都不会很好,所以需要通过人工来进行授粉。一般情况下单单是供自家人享用就可以通过风力进行传粉,只不过所结的果实不多也不会很大,但是如果你是以种植大片的猕猴桃为事业,那么就尽量的使用人工授粉,这样结出的猕猴桃会更有营养,同时产量会更高。

人工授粉的方法 1、花粉采集 花粉的采集一般是在花开后两天的上午九十点或者下午的六七点采集,当然最好是选在晴天,如果下雨天采集会严重影响到花粉的质量。采集的花朵必须都是雄花,然后采集完之后将花朵平摊在纸上,不要堆放影响质量,最后再进行花粉处理。将花粉脱落之后就需要进行花粉比例配置,以求达到最高的标准。

2、授粉时间 在花粉配置好之后,我们需要选在一个比较晴朗的早上去进行授粉,一般最好的授粉时间是早上的八九点的时候,这个时候进行授粉的效果是最好的,这样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座果率,同时果实的质量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3、授粉手段 授粉的手段有两种,第一种就是直接将雄花花蕊涂抹在雌花上,反复几次进行涂抹,之后将雄花盖在雌花上,让它们更加亲密的接触,不过就是授粉的时间相对而言会比较长,一般需要五六天,但这样授粉的效果是最佳的。其次就是将采集好的花粉用湿毛巾沾上然后倒入清水进行喷洒,这样虽然快速但是授粉不是那么均匀,最后就是还可以以用比较轻便的羽毛等媒介来进行花粉涂抹,这样效果会比湿毛巾要好哦。

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建议书模板

附件1 密级:技术基础科研项目建议书 专业类别 项目名称 (主)承研单位 (填写单位正式名称) 填报日期年月日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制

说明 1. 封面“密级”由(主)承研单位视内容按保密要求确定;“专业类别”是指标准化、 计量、科技情报、成果管理与推广、质量与可靠性、环境试验与观测等六大类别; “(主)承研单位”填写单位正式名称,与本建议书第12部分“(主)承研单位诚信承诺”所盖公章一致,每个项目只应填报一家(主)承研单位。 2. 科研项目基本信息表由(主)承研单位填写,其中“总经费”为“申请国拨经费” 与“其他来源经费”之和,“主管部门”填写(主)承研单位归口管理部门(单位)的全称,包括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 3.本建议书第1至第12部分由(主)承研单位填写;第13部分“有关部门(单位)意见”由组织本项目申报的有关部门(单位)技术基础管理部门填写,工信部直属单位和国防科工局局管单位不填写本部分;第14部分“项目评估(审)意见” 和第15部分“评估(审)组成员名单”由评估(审)组填写,当“主审”和“评估(审)组组长”为同一人时,需分别签名。 4. 若本项目包含子项目,须另附各子项目建议书,同时在本建议书第3部分“主要 研究内容”中应说明子项目数量及各子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在第4部分“主要技术指标”中应说明各子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在第11.2部分“承研单位经费匡算” 中按承研单位分别填写经费匡算,在第11.3部分“子项目经费匡算”中按子项目进行经费匡算。 5.第8部分“主要技术人员”可填写多人,项目负责人列在第1位,其他人员按承担任务量排序,项目负责人应为项目研究的主要承担人,也是项目评审或审查时的主要答辩人。 6.第9部分“联合承研单位”中所列单位应满足三方面要求:有任务,联合承研单位需承担项目中相对完整的部分研究内容;有经费,第11部分“经费匡算”中应明确联合承研单位的经费匡算;有人员,第8部分“主要技术人员”中应明确联合承研单位的人员。 7.本建议书填写要字迹工整,语言简练,内容准确;正文格式采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幅面采用A4规格纸张,双面打印。

投资项目立项-项目建议书-范本

金峰村安置房建设工程 项 目 建 议 书 广门乡人民政府 2017年9月1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页码(二)项目申报单位概况…………………………………………页码(三)项目拟建地点(目标及定位)……………………………页码(四)项目内容及规模……………………………………………页码(五)项目投资概算………………………………………………页码(六)项目建设期限………………………………………………页码(七)结论…………………………………………………………页码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页码(二)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要求…………………………………页码(三)国家或地方对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发展出的要求………页码第三章项目的可行性 (一)规划可行性…………………………………………………页码(二)经济可行性…………………………………………………页码(三)建设可行性…………………………………………………页码 第四章项目的现状分析 (一)项目现状概况………………………………………………页码(二)项目现状分析………………………………………………页码第五章项目工程方案

(一)指导思想……………………………………………………页 码 (二)项目建设原则………………………………………………页码 (三)总体目标……………………………………………………页码第六章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总投资估算(包含总投资估算、建设投资古估算、流动资金估算)………………………………………………………………页码(二)资金筹划(包括自筹情况、还款方式情况)……………页码第七章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 (一)经济效益…………………………………………………页码(二)环境效益……………………………………………………页码(三)社会效益…………………………………………………页码第八章结论………………………………………………………页码

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十大关键技术(上)

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十大关键技术(上)

优选品种 猕猴桃的主栽品种可选择以近两年来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市场需求较好的翠香、徐香等品种为主,同时还有栽培已久的海沃德、秦美等,搭配发展红阳、金魁、金香、脐红、黄金果、金艳等新优品种。 发展观光旅游体验采摘的猕猴桃果园可选择软枣猕猴桃、毛花猕猴桃等,观花赏果、即采即食。 规范建园 园址应选择在背风向阳,水资源充足,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土层深厚,PH值在6~7.5之间,富含腐殖质的地区。 一、栽植密度 猕猴桃栽植应采用株行距3×4米,每亩地栽植55株。栽植的行向尽量采用南北行,以充分利用太阳光能。由于栽植密度受品种的特性、立地条件、管理水平、采用的架型等因素的影响,建园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作一定调整。 开沟栽植 栽植沟填埋秸秆 选择的品种生长势较弱、土壤肥力差时株距可以略小一些(如红阳可选用2.5×3~3.5米),相反则可略大一些。 二、架型 幼树采用“T”型架,成龄树采用平棚架。 1、T形架投资少、简便、易操作。

顺树行每隔6米栽一立柱,立柱地面高1.8米,地下埋入0.7米,立柱上设一横梁,形成“T”型支架,横梁长2米,上面顺行固定5 条8号铅丝,中心一条架设在立柱顶端。植株上架后2个主蔓分别沿中心铅丝伸向两边,结果母枝从主蔓发出后分别伸向两侧,下垂到行间。 2、平棚架 架构牢固、抗风能力强,受光面均匀,光照充分、果个大小一致,产量高、品质好。 所用立柱的规格和栽植距离等同“T”型架,但立柱上不使用横梁,而是用方钢条或钢绞线等将全园的立柱横拉在一起,三角铁上每隔50~60厘米顺行架设1条8号铅丝。植株上架后2个主蔓分别沿 中心铅丝伸向两边,结果母枝从主蔓发出后分别伸向两侧。 平棚架示意图 三、树形 培养单主干、双主蔓、结果母枝羽状分布的标准树形。标准的一干二蔓架形,是在主干与主蔓交叉处两条主蔓相互交叉。如下图充分授粉 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果树,且开花期较短,如授粉不充分或授粉不及时,会直接影响猕猴桃的品质和产量,降低商品性。因此猕猴桃的授粉工作极为重要,充分授粉技术是猕猴桃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之一。 猕猴桃授粉分为昆虫授粉和人工授粉,目前生产上以人工授粉为主,昆虫授粉为辅助。

系统建设立项建议书范文

系统建设立项建议书范文 篇一:立项建议书,范文 篇一:立项建议书 数学与统计学院08级统计2班XX2464 张丹丹 数据挖掘软件立项建议书 0. 文档介绍 0. 1 文档目的 本文档的目的是介绍一种数据挖掘软件的立项,包括即将开发的产品的介绍、市场的情况及对客户需求的描述、该产品开发过程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等。 0. 2 文档范围 ? 项目开发计划 ? ? ? ? ? ? ? ? ? ? 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操作手册测试计划测试总结报告开发进度周(月)报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0. 3 读者对象 软件开发人员;软件维护人员;软件开发的管理人员;银行、保险、电信等大企业的需要该产品功能的用户0.4 参考文档 【1】数据挖掘软件发展分析朱杨勇 【2】海量数据与数据挖掘技术李燕 0. 5 术语与缩写解释 db—数据挖掘 sas enterprise miner—提供全面的数据挖掘算法 spss clementine—企业级数据挖掘平台 1.产品介绍 a) 1 产品定义 数据挖掘(db)--从大量数据中寻找其规律的技术,是统计学、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 数据挖掘软件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抽取出潜在的、有价值的知识或规则,自动分析海量数据,获取有用知识,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了解已经发生了什么,分析发生的原因并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 1.2 产品开发背景 本产品开发的内因:已经开发出的各种软件都有一定的

缺陷,例如:第一代数据挖掘软件cba面对足够大且频繁变化的数据,难以与数据库或数据仓库建立接口来进行管理;第二代数据挖掘软件dbminer、sas enterprise miner 只注重模型的生成,没有与预言模型系统集成,难以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第三代数据挖掘软件spss clementine不能支持移动环境。所以为了实现在移动环境下进行数据分析,为了更好的让人机结合,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更好的软件。 本产品开发的外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量增大,数据变得越来越多,决策者们淹没在数据中,不能制定出合适的决策。随着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人们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激增的数据背后隐藏着许多重要的信息,人们希望能够对其进行更高层次的分析,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目前的数据库系统可以高效地实现数据的录入、查询、统计等功能,但无法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则,无法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缺乏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知识的手段,导致了“数据爆炸但知识贫乏”的现象。只有通过数据挖掘,借助于数据挖掘技术来分析海量的数据,这就需要开发一种能够自动进行数据分析和人机互动的软件。 1.3 产品主要功能和特色 本产品主要进行数据的分析,通过数据挖掘和移动计算相结合为决策者制定出较好的决策提供一种工具。

种植猕猴桃的方法技术

猕猴桃种植需注意三大难题_种植猕猴桃的方法技 术 1、猕猴桃不治之症—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具有以下特点: 1、一般在春秋季发病,低温、强光照及高湿情况下发病重。 2、软毛品系比硬毛品系抗病性差,比如目前广泛种植的红阳、 金桃、秦美、金果等品种都属于易感品种。 3、猕猴桃溃疡病的潜育期最短为3-5天,最长可达数年,因此 目前未发病的园区依然需要防控。 4、传播方式多样,可通过风雨、昆虫、农具等从伤口、气孔、 皮孔等侵染,也会通过苗木、接穗、花粉、种子的运输进行远距离 传播。 1、溃疡病猕猴桃树,及时砍掉,不要乱扔至果园,及时销毁; 3、合理挂果,冬季修剪宜早不宜迟。 4、均衡施肥,培养健壮树势,注重钾钙镁硼锌等元素补充,尤 其是多补钙补钾,减少含氮化肥施用量,多施有机肥改善土壤。建 议果农开花期、幼果期、膨果期、采果后可以冲施微补根力钙3公 斤+微补精力1公斤+微补冲力镁1公斤,淋80树,补磷钙促根壮树,补镁锌硼促进叶片翠绿油亮;无法冲施水肥的可以撒施微补倍力颗粒 剂2两/树,钙镁硼锌同补,促根壮树保叶。 2、猕猴桃小果多,商品果少问题 猕猴桃花量大,加之人工授粉,坐果率高,因此基本不存在保果难的问题。但卖果的时候,经常出现果实大大小小不均匀,小果、 畸形果多而商品果少的问题,什么原因造成的?

1、不舍得疏果:留果太多,造成果实小,无法膨大。一般疏果 在猕猴桃谢花后十天左右进行,及时疏掉小果、畸形果、病虫果和 伤果,根据树势和枝条强弱留果。 2、果实遭遇干旱天气,灌水次数少,灌水量不足,则果实发育 受阻,果实偏小。 3、营养不均衡:偏施氮肥,梢叶长势旺,与果实争夺营养,尤 其是金果等长势旺的品种,往往造成只长叶片,不膨果。 膨果期,关键营养磷钾钙镁锌都不可少,补磷,促进细胞分裂,幼果细胞多则果实大;补钾,促进碳水化合物合成,利于糖分形成, 果实膨大快;补钙,增加细胞壁强度和厚度,增加果实硬度,减少病害,延长保鲜期;补镁,促进叶片翠绿,光合作用强,制造更多营养 供应果实发育。 3、猕猴桃黄叶多,落叶早问题 猕猴桃进入膨果后期,部分叶片出现黄叶、焦枯,慢慢开始出现提早落叶,通常严重的在采果前叶片已经落完,不仅导致当年果实 品质差,采果不及时容易变软,而且会严重影响第二年的萌芽及花 芽分化,损失重大。 提早落叶主要原因如下: 1、干旱或雨水太多、排水不及时造成沤根,导致根系受损,焦 叶枯叶和落叶; 2、病害严重,尤其是叶斑病、褐斑病、炭疽病,主要是湿度大,树势弱,打药不及时引起; 3、土壤板结、不透气的地块更容易出现落叶问题。 因此预防落叶问题要注重以下管理: 1、多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疏松度,干旱时及时浇水,雨多时及时 开沟排水,防止沤根;

项目建议书立项

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创新项目立项建议书 项目名称: 项目申报单位: 项目主持单位: 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制订 年月日 项目立项建议书 申报单位要严格按照申报要求编写《项目立项建议书》,主要包括: (一)立项理由 本项目相关技术与产品的现状、问题和本项目立项的意义 (二)实施方案 1、项目组成人员; 2、本项目的具体内容、技术与装备特点、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 3、实施方式(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联合创新)和技术路线; 4、项目进度安排、实施期限。 (三)项目考核目标和技术指标 1、预期达到的技术性能指标; 2、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本项目完成后的实施效果。 (四)项目投入 项目资金投入预算(资金构成及构成比例); (五)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本项目完成后形成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 (六)环保及安全 本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因素分析篇二:xx项目立项建议书范本 xxxx项目立项建议书 修订记录 (a-添加,m-修改,d-删除) 目录 1 项目介绍.............................................................................. . (4) 1.1 项目定 义 ............................................................................. ............................... 4 1.2 开发背 景 ............................................................................. . (4) 1.3 主要功能和特 色 ............................................................................. ..................... 4 1.4 项目范 围 ............................................................................. ............................... 4 1.5 系统演进思 路 ............................................................................. ........................ 4 2 可行性分

发改部门项目立项申请与科研报告批复指南

市发改委窗口企业审批制项目流程图 一、审批依据: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国发 〔2004〕2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 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国办发〔2004〕62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 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 64号)。《中华人 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三十次会议通过)(2008年实施)。《建设项目用 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27号)(2004 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七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89年实 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九届全国 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00年实施)。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 法》。 二、申报材料: (一)项目建议书阶段:项目所在地或行 业主管部门、计划单列企业要求审批项目建议 书的申请文件。符合要求的项目建议书文本。 重大政府投资项目专家评估意见。需要提供的 其他材料。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项目所在地 或行业主管部门、计划单列企业要求审批可行 性研究报告的申请文件。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 具备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编制的可行性研 究报告文本。规划部门出具的项目选址意见。 环保部门出具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准文件或 手续。土地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的审查意见。 资金筹措渠道落实情况的证明文件。项目建设 其它外部条件(包括水、电、气、热等)落实 意向。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初步设计阶段:项目所在市或省直 行业主管部门、计划单列企业要求审批初步设 计的申请文件。可行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具 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的初步设计文本。 经批准的建设地址报告。环保部门批准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或相关环保手续。工程地质、水文 地质勘察报告。项目建设其它外部条件(包括 水、电、气、热等)落实协议文件。资金筹措 落实的承诺文件。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承诺时限: 5个工作日。 四、收费依据和标准: 不收费。

猕猴桃花粉制作与高效授粉技术

猕猴桃花粉制作与高效授粉技术 猕猴桃果实营养密度较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且其花色多样极具观赏性,是观赏与食用兼备的多年生落叶藤本果树。中国作为其起源、分布中心,具有极为丰富的猕猴桃种质资源。猕猴桃(Actinidia spP)属于猕猴桃科(Actinidi-0Ccae)猕猴桃属(Actinidia Lindl),该属植物按照最新分类方法有54个种和21个变种,约75个分类群,其中我国分布就有52个种,约118个种下分类单位(变种或变型),其中62种原产于我国。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果树,在自然条件下,猕猴桃花粉主要依靠昆虫、自然风传播,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落果、畸形果、果实膨大慢等问题,因此在生产上需要配置配套的授粉树并进行必要的人工辅助授粉。花粉活力与授粉技术对授粉效果具有直接影响,而花粉活力与花粉的制备密切相关,花粉质量直接影响着果实产量和品质。在花粉的制备工作上,其具有工作量大、温度湿度控制严格等特点;在制备过程中,如花粉遭到阳光长时间曝晒,花药花粉末完全分离等不科学的处理方法都会造成花粉活力过低;在花粉贮藏方面,过大的湿度及过高的温度会严重影响花粉活力,长时间的高温则会使得花粉活力完全丧失。优质花粉和高效授粉技术是提高果实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在授粉上,授粉量、授粉时间、授粉方式都对果实坐果率和果实品质产生影响;授粉技术良莠不齐,授粉方式不规范,严重影响猕猴桃果实坐果率和品质。据此,对花粉制备机授粉技术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改良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猕猴桃花粉制备方法已得到改良,大大提高了花粉有效率。同时,授粉技术也进行了创新,提高花粉授粉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显著提高猕猴桃坐果率和优果率。 1 花粉的制备与贮藏 宜在晴朗的天气下,选取大蕾期还未开放的无溃疡病菌雄花用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