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送检流程

标本送检流程

标本送检流程

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标准操作程序修订稿

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标 准操作程序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标准操作程序 一、目的 规范标本的采集和送检,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从而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正确指导 二、适用范围 组织学、细胞学标本的采集、固定、包装运输,申请单填写。 三、工作流程 (一)组织活检标本 1、病人知情同意:所有为了疾病的诊断而采取的有创组织活检,在活检前均应向患者和或其家属说明活检病理诊断的必要性。特别向其说明,病理诊断并不是万能的,有时病理活检并不能得出明确诊断,使患者和/或其家属了解病理诊断的局限性,使其对活检不能明确诊断表示理解,必要时(根据各自医院的相关规定)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申请单填写:根据检测要求填写本中心相应的专用申请单,病人信息对病理诊断非常重要,临床医师应认真、详细填写申请单各项内容(包括医生姓名、联系电话),特别要填写有意义的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及其它检验结果,以前做过病理学检查(包括细胞学和组织学)的,应填写检查结果,在本中心检查的应填写相应的病理号。妇科标本应填写月经史、妊娠史。字迹应清晰可辨。 3、样本获取 (1)组织样本获取

①对于病理诊断来说,组织越多,诊断成功率越高,因此临床医师在切取组织时,在病人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取组织。 ②取材时应尽量获取未坏死组织,较大肿瘤中央区域常常坏死,做穿刺时应避开坏死区域。 ③取材动作应轻柔,尽量避免挤压组织。 ④肿瘤切除标本应标记标本的方位,并在申请单中记录清楚,以便在发报告时报告各切缘情况,建议对下述标本进行方位标记。 A.带皮肤的肿瘤在标本的十二点位用缝线标记。 B.不带皮肤的软组织肿瘤、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切除标本分别在十二点位和前面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 C.宫颈环切(leep术)标本在12点位用缝线标记; D.肠管切除标本于近断端用缝线标记 E.肾切除标本分别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输尿管与肾血管切缘。 F.膀胱切除标本分别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左、右输尿管及尿道切缘。 G.子宫全切、次全切标本可在子宫前壁用缝线标记。 H.其它部位肿瘤以方便病理医师识别切缘为原则进行标记。 (2)组织标本固定 ①标本应完整送检,尽量不要将同一份标本分开,分送不同单位作检查;不要任意将标本切开,如需要将标本切开,应按同一方向将其切开。

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标准操作程序

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标准操作程序 一、目的 规范标本的采集和送检,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从而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正确指导 二、适用范围 组织学、细胞学标本的采集、固定、包装运输,申请单填写。 三、操作人 临床医师 四、工作流程 (一)组织活检标本 1、病人知情同意:所有为了疾病的诊断而采取的有创组织活检,在活检前均应向患者和或其家属说明活检病理诊断的必要性。特别向其说明,病理诊断并不是万能的,有时病理活检并不能得出明确诊断,使患者和/或其家属了解病理诊断的局限性,使其对活检不能明确诊断表示理解,必要时(根据各自医院的相关规定)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申请单填写:根据检测要求填写金域检验中心相应的专用申请单,病人信息对病理诊断非常重要,临床医师应认真、详细填写申请单各项内容(包括医生姓名、联系电话),特别要填写有意义的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及其它检验结果,以前做过病理学检查(包括细胞学和组织学)的,应填写检查结果。妇科标本应填写月经史、妊娠史。字迹应清晰可辨。

3、样本获取 (1)组织样本获取 ①对于病理诊断来说,组织越多,诊断成功率越高,因此临床医师在切取组织时,在病人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取组织。 ②取材时应尽量获取未坏死组织,较大肿瘤中央区域常常坏死,做穿刺时应避开坏死区域。 ③取材动作应轻柔,尽量避免挤压组织。 ④肿瘤切除标本应标记标本的方位,并在申请单中记录清楚,以便在发报告时报告各切缘情况,建议对下述标本进行方位标记。 A.带皮肤的肿瘤在标本的十二点位用缝线标记。 B.不带皮肤的软组织肿瘤、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切除标本分别在十二点位和前面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 C.宫颈环切术标本在12点位用缝线标记; D.肠管切除标本于近断端用缝线标记 E.肾切除标本分别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输尿管与肾血管切缘。 F.膀胱切除标本分别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左、右输尿管及尿道切缘。 G.子宫全切、次全切标本可在子宫前壁用缝线标记。 H.其它部位肿瘤以方便病理医师识别切缘为原则进行标记。 (2)组织标本固定 ①标本应完整送检,尽量不要将同一份标本分开,分送不同单

新冠核酸检测标本采集、送检、处理流程(核酸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或确诊患者 核酸检测标本采集、送检、处理流程 需做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主管医生开具医嘱;检验科领取专用采集管和转运箱;通知检验科陈月华(6416) 放入内层小密封袋封口,75%酒精消毒外侧;放入外层大密封袋封口,75%酒精消毒外侧(双层密封袋开口均向上);垂直放于专用转运箱(转运箱密封良好有XS标识,不 进入隔离病房),75%酒精喷雾消毒后封箱 医生采集标本(采集者三级生物安全防护) 标本转运 核对、交接、登记,专人单独转运至检验科双开门通道,交给PCR实验室人员(转运人员需三级生物安全防护;转运期间保持平稳、勿震荡、勿开箱;如发生意外, 到达接收地点,说明情况,共同处理) 标本接收 PCR人员确认转运箱,生物安全柜内打开转运箱(开箱瞬间75%酒精喷雾消毒)核对标本登记(实验室人员需三级生物安全防护) 从转运箱取出标本,56℃30分钟灭活,采样管降至常温后,生物安全柜内开盖检测 实验完成后,向科主任报告检测结果, 科主任报告医院领导及医务科 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消毒剂擦标本 转运箱,消毒后的转运箱交给下一批送 标本人员带回;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 消毒剂擦拭台面、地面。 上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各1根, 一起放至于同一根核酸标本保存管,旋转 拧紧标本管盖子,75%酒精消毒标本容器 表面 下呼吸道标本:深咳痰液、或呼吸道吸 取物、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专用大 螺旋管)旋转拧紧标本管盖子,75%酒 精消毒标本容器表面 标 本 采 集 使用后的标本密封袋封口后放至双层黄色垃圾袋(袋内含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消毒剂),封口,袋外75%酒精喷雾消毒,移出安全柜高压灭菌,按照感染性医疗废弃物处理 操作完成后:75%酒精喷洒生物安全柜消毒,开启紫外灯照射30分钟;所有房间开启紫 外灯照射30分钟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及送检流程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 1、凡在手术室内实施手术时取下的组织、器官或与患者疾病有关的物体、异物等均视为手术标本。 2、无病理价值和保留价值的组织、器官、肢体等均应让家属看后并做好手术标本的登记,然后将其用标本固定液固定,派专人送到殡仪馆烧毁。对无病理检查价值的体内异物、内固定物等,让患者家属看后做好登记并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3、洗手护士负责妥善保管术中切下的标本,术后与手术医生核对无误后,由手术医生用标本固定液固定,放入标本存放柜内并做好登记。特殊感染标本应有标记,标识醒目。 4、每日下午由手术室护士将标本登记,病理检查单及标本袋上标签逐一核对无误后由手术室标本送检人员送往病理科,与病理科医生进行核对并签字。 5、手术过程中需要做细菌培养、涂片者应事先开好化验单并记账,标本取下后应立即送检。 6、手术标本需放入带锁的存放柜内,家属看标本时不可带出手术室,严禁有实习生、进修生或其他人代为固定、存放、代送标本,

防止标本遗失。 7、切下的手术标本必须及时用标本固定液固定。固定液不少于标本的5-10倍,必须将标本全部浸泡在液面以下并封口,防止标本风干和腐败现象发生。特大标本应剖开浸泡。

冰冻切片管理制度 1、术中需做冰冻切片及细菌培养的标本,应立即干燥送检。严禁在标本袋内加入福尔马林等液体,如天气炎热,应用塑料袋装好冰块后放在冰冻切片标本周围,防止标本腐败。巡回护士和手术医生、洗手护士三方核对确认后方可送检。 2、巡回护士将标本放入标本袋内,袋外贴上标签,注明病人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标本名称、标本数量等,巡回护士携带标本告知家属后,及时交给手术室标本送检人员,双方核查签字后,由送检人员立即(15分钟内)将标本送病理科或细菌培养室,并与病理科医生查对签收。 3、如果是特殊感染病人的冰冻标本,应在标本袋外注明感染标示。 4、病理科应在30分钟内报告结果,手术室原则上不接受病理科电话报告冰冻结果,应以书面反馈或电话传真报告结果。 5、接收报告人员收到报告结果后,及时送往手术间,和巡回护士查对,巡回护士及时将结果告知手术医生。并将纸质结果保存于病历中。

病理标本管理制度及送检流程最新版本

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医师和手术室护士必须认真遵守本制度,严防标本丢失。病理单由手术医师按要求逐项填写完整。巡回护士认真核对患者,按要求备好各种型号标本袋,并在标本袋的标签上详细注明患者科别、姓名、床号、住院号、标本名称、送检日期等。 普通病理标本存放与送检 1.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器械护士按要求放置于手术台上,请示手术医师后交给巡回护士,巡回护士在接取标本的同时,与手术医师及器械护士一起确认手术标本的名称,并及时填写在标本袋的标签上;如术中有两个以上标本时(如多组淋巴结等),每取出一组,器械护士应立即交给巡回护士,三人同时确定标本名称,由巡回护士正确填写在标本袋的标签上。 2.术中小块标本易丢失,器械护士应特别注意保存,若无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应提醒术者留存标本。 3.凡手术切取的一切组织、抽吸的液体(送检)等,器械护士必须向医生询问清楚是否保存,不得擅自丢弃。 4.术中留取的标本由手术医生或巡回护士给家属查看后,由手术医师浸泡病理标本,固定液量应为标本体积的3-5倍,并逐条填写病理登记交接本并签字,严防标本丢失。 5.每日送病理标本前,送标本人员将标本与病理单、病理登记交接本核对无误后在病理登记交接本上签字,将标本及病理单送至检验科,与检验科人员核对后签字。 6.无病理单的标本或标本与病理单不符或病人信息与病理单信息不符时,责任医师立即查找原因。 7.送检科室每日备好10%福尔马林液体。

手术标本(常规)送检流程与标准 工作流程标准 手术切除标本。器械护士保存好标本。 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将手术标本装入标 本袋内。 标本袋标签信息填写正确,字迹清楚。巡回护士携带标本告知家属。家属确认手术切取的标本。 手术结束,手术医生携带病理单一起浸泡标本。标本用福尔马林液完全浸泡,认真填写病理登记本并签名,病理单信息填写齐全、正确,标本袋及病理单放置规范。 器械护士或者手术医师将标本送至检验科。送标本人员认真核对,标本与病理单信息相吻合,发现问题及时查找; 送标本人员与检验科接收者共同核对确认签名。

(推荐)血液标本采集、送检留样保存制度

血液标本采集、送检、留样保存管理制度 1、病人血液标本采集由两名护士共同配合采集静脉采血 5ml,血清和血浆都可以用于交叉实验和抗体检测,最好是血清标本,标本使用限制在3 天内含有肝素等抗凝标本可以用凝血酶或硫酸鱼精蛋白处理使其凝集析出血清。 2、允许通过静脉输液口采集标本,但必须丢弃受残留静脉输液影响的 5ml 标本。 3、一般不允许使用溶血标本,对急性溶血性贫血和烧伤病人的溶血标本,在实验前后必须做溶血程度的比较。 4、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上的所有资料必须填写清楚 5、确定输血后,护士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同时采血样。 6、由护士及时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配血室,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7、患者标本管上必须有标签,收到标本时应当面与医护人员核对血样标签与输血申请单是否相符,即双方逐项核对患者姓名、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采血日期等,并检查送检标本的质量是否与申请项目的要求相符,不符合要求的样本一律退回,并进行书面记录。收到标有“急”字样的标本应及时处理。 8、配血室科工作人员应复核受血者(患者)ABO血型、Rh血型、抗体筛查后按科室分类保存在4℃冰箱备用。对中心血站提供的全血及红细胞悬液血液制品也应核对ABO血型后按血型分类保存在4℃冰箱备用。 9、预约输血患者的血样在4℃冰箱保存不能超过48小时,逾期应重新抽取血样。对反复输血的患者更应注意抽取新的标本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以避免患者体内因回忆反应而产生抗体。

10、确定输血后,输血科工作人员对患者的血样在交叉配血之前,应再次认真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及血型。交叉配血时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11、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按日期的先后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逾期的血样应按医疗废物处理原则处理,并做好登记工作。 12、血液标本留样保存冰箱的温度要定期监控记录,如发生故障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输血标本采集、送检、取血流程

关于修订《输血标本采集流程》等流程的 通知 各科室: 根据卫医发[2000] 184号关于印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并征求各科室意见和建议,由护理部组织修订了《输血标本采集流程》、《输血标本送检流程》、《临床取血输血流程》,先下发各科室,请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并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1.输血标本采集流程图 2.输血标本送检流程图 3.临床取血输血流程图 附件1: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图 输 血 标 本 的 采 集 采血护士:有资质并为本院聘用者,着装规范,洗手,禁止实习、进修人员采集,一次采集一人 采集后1.再次核对血样与申请单信息:正确完整的血样标识,与申请单一致,与患者基 本信息相符。 2.检查采集血样的质量:应无溶血,采血护士应在申请单采血者签名及采血时间, 并在电脑上扫码,将交叉合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单独放置 3.按规范处置采血后用物。 应查:是否有《输血/血液制品治疗知情同意书》且已签字;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申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 输血申请单上病人基本信息填写是否完整且准确无误;查看血型、输血前 检查结果(不符合以上要求的输血申请,护士有权拒绝执行) 采集 前应知:采血管的正确使用—2ml的输血专用采血管(紫头管) 合适的采集量:成人2 ml 应做:采血者应根据医嘱,打印交叉合血条码并贴于试管,与办公护士双人核对申请单及条码各项内容,确认无误后再进行采血。 1.告知患者及近亲属采血目的、配合注意事项等,询问患者既往输血史、既往输 血不良反应史。 2.两人床边核对确保正确无误:应手持输血申请单和贴有交叉合血条码的采血 管,在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并问患者姓名及住院号,患者回答,并查看腕带信息对患者身份进行确认(非急诊用血避免同时采集交叉合血和血型标本) 采 集 时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避免直接从静脉输液通路中采集血标本

手术病理标本处理规定及流程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病理标本管理,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手术中取下的标本(不论组织大小),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不得随意丢弃。 二、凡需手术病员,由床位医生术前填写“病理申请单”,于手术当天与病历一起送人手术室。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回护士放入容器内,按规定标本完全浸入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或95%乙醇溶液内,并贴好标码(姓名﹑住院号),送交手术室专职人员登记签收。 三、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理科,负责送检标本人员必须带上“病理标本签收簿”,由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留下标本。 四、凡送检冰冻病理标本,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申请单,并由手术主刀或一助(特殊情况下可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手术标本给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然后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冰冻标本﹑病理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科。凡需送冰冻检查,临床医师应提前一天通知病理科。 五、病理科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操作检查。病理报告签发时限:

1、冰冻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半小时左右发出临时冰冻报告。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手术室,三天后发出正式冰冻报告。 2、石蜡切片报告在实际收到标本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出,如遇特殊情况(需做酶标﹑特染﹑脱钙等)应及时发出临时报告。 3、细胞学检查:穿刺涂片一般在穿刺后一小时发出报告,如有特殊情况需和病人约定发出报告日期,脱落细胞检查在收到标本后二个工作日内发出报告。 六、病理标本检查后至少保留一个月。 七、凡违反上述规定者,按性质﹑后果,责任到人。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流程

输血标本采集要求和流程

输血标本采集要求和流程 输血是临床救治危重病人的手段之一,为了受血者得到安全、有效、准确、无误的治疗,标本的正确采集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对临床各科送检的血型血清学检测标本(定血型、配血、备血)有如下要求:1.医师确定输血后,病房护士应根据《输血申请单》的信息准备标本采集试管,到床边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并贴上标签。 2.抽静脉血2-4ml血(用EDTAK抗凝),随即在床旁注入贴有正确无误标签的试管内,不准离开床边后再贴标签。未查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检验的,要同时抽一管不抗凝血,填写输血前检查申请单送检验科。 3.由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一起送到输血科,在标本接收登记本上登记,双方逐项核对后验收并签字。 注意事项: 1.标本不能溶血,因溶血会掩盖配血不合的异常反应。不许抽取胸,腹腔等处积血作配血标本。严禁从正在输液的输液管内抽取血样。 2.因右旋糖酐对配血有干扰,故应在病员输注前进行采血。 3.配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超过3天的标本不能代表当前病人的免疫学状态。特殊情况下(如妊娠、病人血管条件差、采血困难者)也可例外,适当延长到5天。 4.输血科收到血样应逐项核对,如对血样与病人身份有怀疑,或血样质量不合格,应要求重抽,不允许随意修改错误的标签或错误的《输

血申请单》或用不合格血样配血。 5.合格血样如不需配血,应按送检时间分别放入4℃冰箱内位置保存,输血标本至少保存7天。 不合格标本拒收的条件: 血量过少、溶血、非EDTA抗凝的血标本,标签模糊,字迹不清,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信息不符或对患者身份有怀疑等有输血安全隐患的情形。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

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规范操作程序

1 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标准操作程序 一、目的 规范标本的采集和送检,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从而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正确指导 二、适用范围 组织学、细胞学标本的采集、固定、包装运输,申请单填写。 三、操作人 临床医师 四、工作流程 (一)组织活检标本 1、病人知情同意:所有为了疾病的诊断而采取的有创组织活检,在活检前均应向患者和或其家属说明活检病理诊断的必要性。特别向其说明,病理诊断并不是万能的,有时病理活检并不能得出明确诊断,使患者和/或其家属了解病理诊断的局限性,使其对活检不能明确诊断表示理解,必要时(根据各自医院的相关规定)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申请单填写:根据检测要求填写金域检验中心相应的专用申请单,病人信息对病理诊断非常重要,临床医师应认真、详细填写申请单各项内容(包括医生姓名、联系电话),特别要填写有意义的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及其它检验结果,以前做过病理学检查(包括细胞学和组织学)的,应填写检查结果。妇科标本应填写月经史、妊娠史。字迹应清晰可辨。

2 3、样本获取 (1)组织样本获取 ①对于病理诊断来说,组织越多,诊断成功率越高,因此临床医师在切取组织时,在病人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取组织。 ②取材时应尽量获取未坏死组织,较大肿瘤中央区域常常坏死,做穿刺时应避开坏死区域。 ③取材动作应轻柔,尽量避免挤压组织。 ④肿瘤切除标本应标记标本的方位,并在申请单中记录清楚,以便在发报告时报告各切缘情况,建议对下述标本进行方位标记。 A.带皮肤的肿瘤在标本的十二点位用缝线标记。 B.不带皮肤的软组织肿瘤、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切除标本分别在十二点位和前面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 C.宫颈环切术标本在12点位用缝线标记; D.肠管切除标本于近断端用缝线标记 E.肾切除标本分别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输尿管与肾血管切缘。 F.膀胱切除标本分别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左、右输尿管及尿道切缘。 G.子宫全切、次全切标本可在子宫前壁用缝线标记。 H.其它部位肿瘤以方便病理医师识别切缘为原则进行标记。 (2)组织标本固定 ①标本应完整送检,尽量不要将同一份标本分开,分送不同单

检验科标本送检流程(试行)

检验科标本送检流程(试行)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优化标本送检流程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检验科标本送检流程(试行)。 一、临床医生在头个工作日将次日需检验项目检验申请单开具出来,9点钟之前中央运输工人将标本送至检验科,特殊标本除外。急诊检验申请例外。 二、护士严格按要求采集标本及打印指引单、条码,避免溶血、标本量不足及稀释等。 三、急诊及重要标本接收必须记录采集时间、接收时间、报告时间。 四、严格对各样本的查对和双签、交接制度,责任落实到人,时间落实到分钟(医生医嘱时间和护士采血时间、标本送检时护士与护工交接时间、检验科标本核收时间、标本报告时间)。检验科对病房各样本及时进行验收查对签字, 不符合要求的样本一律退回,并有书面记录。不合格标本的登记标本拒收拒收原因,填写不合格标本处置单,并随同申请单送达病房。必要时电话告之相关科室医生或护士。每天早上统一工人集中送检的血样, 由专人负责验收查对签字。 五、进各实验室的样本在进行离心前,工作人员应再次认真查对姓名,联号,住院号,床号,项目等对不符合要求者应作记录,并及时通知采样科室,正确及时地补采样,以免延误病人的检测结果报告,对书写不清楚的申请单, 当事者要及时与病房联系(可电话),明确受检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病区, 床号和检验项目等.

六、尿常规检查每日下午17:30之后临床医生不再开具急诊除外。 七、为使流程通畅,特作以下要求:1、临床医生和护士须告诉患者或家属采集标本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标本量。2、临床医生应正确掌握急诊检验指征,避免急诊检验资源浪费,造成真正急诊检验得不到及时检查,同时医务科加强督查与管理,查实后按每例50元扣当事医生,科主任扣20元。3、尽量避免患者及其家属送标本。4、中央运输护工划片区和固定时间运送标本,内科:每日上午8:00(急诊例外);外科:每日上午8:00、9:30、11:00(急诊例外),紧急标本可由护士运送(白班),加强对中央运输工人责任心教育,中央运输工人需及时、正确运送标本,每月中央运输将工人名单交各临床及检验科。5、临床科室及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增强责任心、改善服务态度,临床科室与检验科之间应加强沟通、协调。

检验科标本采集流程

检验科标本采集流程 患者采血前的准备 1. 一般要求:病人在采血前24h内应避免运动和饮酒,不宜改变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静脉血标 本采集最好在起床后1h内进行。采血时间以上午7~9时较为适宜。门诊病人提倡静坐15分钟后再采血。 2. 采血时间:有些血液成份日间生理变化较大,因此应相对固定采血时间,一般以清晨空 腹抽血为宜〈急症项目除外〉。 3. 患者体位:有些血液成份存在立位与卧位之间的差异,为减少这种影响,取血病人的体 位应相对固定。一般采用坐位取血,而且取血前应让病人有10分钟的时间稳定自己的体位。 4. 剧烈的运动:激动的情绪都会影响到一些血液成份浓度的变化,取血的当晨病人不宜做 剧烈的运动,避免情绪激动,取血前应有10分钟的休息。 5. 输液的影响:由于边输液边采血影响血液成份的测定!规定输液时应在输液的另一侧手 臂取血。 6. 生活方式的影响:烟、酒、咖啡及高脂、高糖饮食,可使血液中某些成份高于正常,需 与一般病理情况相区别,取血前几日应注意避免。 7. 生理差别的影响: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及妇女的妊娠期、月经期,血液成份有一定的生理 差异,应注意与病理情况区别。 8. 葡萄糖耐量测定:试验前三天正常饮食,试验当日清晨空腹抽血2ml,并同时留尿。将 100克葡萄糖溶于300ml温水中嘱病人一次服下,立即记录时间;然后分别在服糖后60、 120、180分钟,各抽血2ml,并每次同时留取尿液,注名管号和杯号,立即送检,分别测 定血糖及尿糖。 静脉血液采集作业流程 1. 目的 抽取静脉血标本以做各项检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做生化、免疫、血常规等项目所需血液标本的采集。 3. 物品准备:止血带、一次性垫巾、无菌棉签、复合碘消毒液、一次性采血针、负压真空 管(数量和种类根据要求选取后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及有无漏气)、试管架、编号笔等。 4.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 4.1 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 4.2 填写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标本、检验项目、标本采集 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 5. 操作步骤: 5.1 查对检验申请单、受检者姓名及是否已按医嘱准备,向受检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 作。在采血管上贴好与检验申请单相对应的标签。 5.2 选择血管,常用肘窝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内侧静脉,小儿可采用颈外静脉、大隐静 脉。 5.3 在穿刺部位肢体下放一次性垫巾、止血带。 5.4 用复合碘棉签消毒穿刺部位。 5.5 在静脉穿刺部位上方4-7厘米处扎止血带,嘱受检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5.6 穿刺:推荐使用真空采血技术。摘掉静脉穿刺针上的保护套,进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 用贴好标签的负压真空管采集静脉血,松开止血带,受检者松拳,用棉签压住进针处,拔出 针头,嘱采血对象按压2-3分钟。 5.7 为受检者整理衣袖。

标本采集送检流程

标本采集送检流程 过医嘱后进入“查看LIS采集” 未准备---选择床号 准备试管(写上科室、姓名、床号--扫描)打印采样清单,用清单包好试管 核对无误后采样 采样完毕后,在电脑上点“采样确认” (大小便标本未采集请勿确认) 固定位置存放标本 (急标做好标识,送广州、血交叉必须有申请单) 急标:通知临床支持中心工人收送 非急标:工人巡查时收送 中心取标本,扫描传输,双方签名无误,离开科室送检验科扫描标本,确认无误后接收,完成。

注:1、未采样的大小便标本禁止提前采样确认,病人留取大小便标本后护士及时进行采样确认,放在护士站密封盒内。不得等工人来后才确认,延迟工人收送时间。 2、护士长工号用于紧急情况下的传输,科室自行派人送标本到检验科。 3、送广州、血交叉等标本必须有申请单,放置在相应格内,无单工人不送。 4、各科室严格按照采样流程做好采样工作,因不遵守操作流程造成标本丢失、结果延误等差错,将对当事人做出处罚。

送病人辅助检查流程 电脑护士过医嘱 管床护士电话预约CT、MR、彩超检查 电话通知 中心工人到科室与护士取得联系 护士评估送检病人病情、运送方式(车床、轮椅、步行)中心人员检查车床、轮椅性能,确保安全行走病人中心工人护送重病人、特殊病人护士协助过床病情不稳定、特殊体位、不宜移动、孕妇有宫缩者医护陪同检查病情观察、用氧安全、各种管道护理 途中突发病情变化者,就近送急诊科或通知科室抢救送返病房后,呼叫铃通知护士站交按病人

注意: 1、CT、MR、彩超检查单由护士电话预约,并按预约时间通知中心工人送检。 2、科室备好运送工具,以满足运送检查需要 3、中心工人送检病人前,必须与护士进行沟通,按护士安排顺序进行送检查。 4、护士评估病人:①由护士决定病人运送工具。②病情不稳定、特殊体位、不宜移动、孕妇有宫缩者医生或护士陪同检查。 5、途中突发病情变化者,就近送急诊科或通知科室抢救。 6、检查完毕送返病房必须与护士进行交接。

标本采集、送达、固定及标本交接的规定与程序

标本采集、送达、固定及标本交接规定与程序 一、目的 规范标本的采集和送检,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从而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正确指导。 二、适用范围 组织学、细胞学标本的采集、固定、包装运输,申请单填写。 三、工作流程 (一)组织活检标本 1、申请单填写:根据检测要求详细填写申请单各项内容,特别要填写有意义的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及其它检验结果,以前做过病理学检查(包括细胞学和组织学)的,应填写检查结果。妇科标本应填写月经史、妊娠史。字迹应清晰可辨。 2、申请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诊断要提前一天与病理科预约,将申请单送达病理科(申请单上注明手术的大概时间),患者或患者家属要与病理科填写《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诊断知情同意书》;如手术取消或手术时间变动,有关科室要及时通知病理科,手术中确需临时送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诊断者,手术主刀医师要及时与病理科联系,并及时将申请单送达病理科并让家属补签《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诊断知情同意书》。 3、标本获取 (1)组织标本获取 ①对于病理诊断来说,组织越多,诊断成功率越高,因此临

床医师在切取组织时,在病人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取组织。 ②取材时应尽量获取未坏死组织,较大肿瘤中央区域常常坏死,做穿刺时应避开坏死区域。 ③取材尽量避免过度挤压组织或高温烧灼。 ④肿瘤切除标本应标记标本的方位,并在申请单中记录清楚,以便在发报告时报告各切缘情况,建议对下述标本进行方位标记。 A.带皮肤的肿瘤在标本的十二点位用缝线标记。 B.不带皮肤的软组织肿瘤、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切除标本分别在十二点位和前面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 C.宫颈环切(leep术)标本在12点位用缝线标记; D.肠管切除标本于近断端用缝线标记 E.肾切除标本分别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输尿管与肾血管切缘。 F.膀胱切除标本分别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左、右输尿管及尿道切缘。 G.子宫全切、次全切标本可在子宫前壁用缝线标记或沿前壁切开暴露内膜。 H.其它部位肿瘤以方便病理医师识别切缘为原则进行标记。 (2)组织标本固定 ①标本应完整送检,不要任意将标本切开,如需要将标本切开,应按同一方向将其切开并在申请单中注明内容物。 ②标本应及时固定,应记录离体时间及固定时间,一般应在30分钟以内固定;除特殊说明外组织标本一律用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固定液与标本比例为10:1。

标本采集送检运送接收处理保存和销毁规程

标本采集送检运送接收处理保存和销毁规程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标本采集、送检、运送、接收、处理、保存和销 毁规程 1、目的 保证标本采集到贮存过程符合本实验室检测及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标本质量。 2、适用范围 本站血液检测标本、检测留样标本及临床送检标本。 3、职责 采血人员或相关工作人员负责标本的采集、送检、运送和交接;血库工作人员负责血液检测样本的临时接收和暂存;检验人员负责标本的接收、处理、保存和销毁;办公室负责组织检验科业务人员对标本采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4、作业步骤 样本采集要求: 知情同意:标本采集应征得献血者知情同意,内容包括:告知采集(留取)标本量,以及用途(仅用于本站血液检测)。 采集: a.初筛检测样本:采集前严格核对献血者和登记表,抽取1-2ml 的献血者血液于含饱和EDTA-Na2 /K2抗凝剂50ul的普通塑料试管中或含有抗凝剂的真空管中。贴好与献血者登记表一致的献血序列码。 b.献血后血液检测样本:

(1)留取要求:献血者献血后采集人员从血袋/留样袋中留取双份血样用于实验室的一检和二检,两支血样试管,一支为含分离胶的促凝真空管(黄盖),应先留取(不能混入血袋中保养液),另一支为EDTAK2抗凝真空管(紫盖),每支试管留取3-5ml血液,留取后立即轻轻上下颠倒至少3次与抗凝剂/促凝剂充分混匀,贴上与献血登记表、血袋标识条码一致校验码为07的献血序列码。 (2)序列码粘贴要求:序列码粘贴不歪斜、无褶皱,沿负压管盖下竖直粘贴,血型标识向上,条码清晰; (3)校对要求:一次只对一袋血液和同源样本进行贴签留样;所留标本必须按规程进行操作,并经过Spring采血管理模块对采血袋、登记表和标本管三个序列号一致后方可进入下一流程。 (4)临时储存:血液标本留取结束后及时放在2-10℃环境中保存。 c.临床送检标本要求: (1)疑难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采集受检者血样6-10ml,一支EDTA-K2抗凝,另一支未抗凝,每支3-5ml。标识清楚,贴有与申请单一致的序列码,申请单注明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病史及检测项目等信息,48h内采集。 (2)新生儿溶血病检查样本: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采集母亲和新生儿血样各1-2ml,EDTA-K2抗凝(紫盖)。标识清楚,贴有与申请单一致的序列码,申请单注明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印象及住院号床号等信息。于4℃保存72小时内检测。 运输要求: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护理目标】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者、标本、送检准确。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 2.需两人共同核对医嘱,患者的血型必须与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血型 检验报告单、医嘱上的血型相符。 3.告知患者/家属交叉配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按静脉采血法评估患者的静脉、皮肤情况并进行采血。 5.根据申请用血量决定交叉配血标本的量,若申请用血为200 mL 则标本量为2 mL,申请用血量每增加200 mL标本量增加1 mL。 6.床旁采血前再需两人同时在床旁再次核对医嘱、患者(按采血容器标签上内容)、患者血型、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 7.采血完毕,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马上送输血科(或检验科)。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血准确、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静脉采血法流程图同。

【护理目标】 标本采集时间及容器符合检查要求,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情况,准备血培养基。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根据医嘱、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血培养基和采血量。 5.采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6.在申请单上准确记录采血量、采血时间、操作者姓名。 7.采血后,标本马上送检验室,防止标本变质、被污染。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和护理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3.标本送检和异常结果回报及时,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 为落实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有关规定,确保血液样本的有效性,防止发生差错事故,以及便于追踪调查,特制定本制度。适用于临床输血工作中血标本的采集、标识、运输、交接、检测、保存和销毁等工作环节的管理。 一、血标本采集要求 1、人员要求:采集交叉配血、血型血样的护士必须具有有资质并接受过相关的血标本采集的培训,实习或进修护士不得进行。 2、采集血标本时要求采血护士必须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确认患者身份。只有当《临床输血申请单》与患者腕带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并在采血后将标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测项目的条形码标签贴在采血试管上并与《临床输血申请单》资料仔细核对。绝对禁止通过床头卡来核实患者身份。 二、血标本的要求: 1、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血标本推荐用EDTA·K2抗凝,血量不少于2m1;交叉配血、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血标本推荐用白盖不含抗凝剂管,血量至少5ml。 2、疑难交叉配血的血标本要求送检2管,1管抗凝(推荐EDTA·K2抗凝,另1管不抗凝,血量依照2.1要求。) 3、交叉配血标本采集要求,凡患者上次输注过血制品,再次输血仍须重新抽取交叉配血血标本以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 4、受血者血标本采集 (1)血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采血时采血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型鉴定报告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若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核对患者身份。《临床输血申请单》的相关信息与受血者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二者不一致时不得采集血标本。 (2)采集血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穿刺。 (3)一位采血人员不得同时采集两位以上患者用于交叉配血的血标本。

外送病理标本流程

外送病理标本流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外送病理标本流程 检验科、各临床手术科室(妇产科、外科): 为加强我院病理送检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确保病理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依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第十六项,病理管理与持续改进中及卫生部印发的《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通知中的相关内容要求,请各手术科室、检验科严格依照标准和要求管理病理标本送检相关事宜,具体要求如下: 1、科室“病理标本送检申请单”填写内容要求: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联系电话、送检科室、送检日期、临床诊断、取材部位、标本件数、送检医师签字,每栏必填,不可有空缺;严格核查标本和申请单内容是否一致后,方可送检。 2、检验科病理标本登记工作要求:检验科负责病理标本的管理工作,包括:严格检查科室标本送检单填写是否完整,核查标本与送检单是否一致;每个标本送检都要登记在医务科发放的《威远同心医院病理标本签收登记表》上,严格依照表格内容逐项登记,不可漏登;病理科(金渝)取标本时要及时签字;病理报告返院后,检验科要登记病理诊断结果及病理号;住院患者的病理报告及时通知住院临床科室,门诊部的病理报告要及时通知患者来取报告并告知病理诊断结果,患者领取报告时要签字。 3、病理报告归档要求:住院部的病理报告原件要归档在病历中,并把复印件提供给患者,对病理诊断结果要有处理意见和治疗方案;门诊部的病理报告要及时通知患者来取报告单,检验科要对每份病理报告做好登记,同时所有病理报告要有复印件分科、分年份归档,便利日后查找。

标本采集和送检原则

正确的标本采集和及时送检是保证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关键!其目的是要捕捉到与感染相关的病原菌并保持其活性,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其它与感染无关细菌的干扰。 ?采样时机 抗生素使用前(停用抗生素3至5天或下次用药前)采样 ?采样方法 采集无菌部位的标本应严格无菌操作,非无菌部位尽量减少正常菌群的污染,采样量足。 ?采样容器 专用的无菌,防渗漏,有盖,无酸、碱、防腐剂及消毒剂污染。 ?送检 尽快送检,一般不超过2小时。 若不能及时送检可于4-8℃保存,但对可疑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对外界环境敏感的苛养菌感染的患者标本应室温保存。当标本量小于1ml时应于15~30分钟内送检,防止挥发和干燥。 微生物检查的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 1.发现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或停药3至5天后采集标本,如不能停用抗菌药物,应于下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集。应在感染的急性期或伤口局部治疗前采集标本。 3.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并以适当的技术、方法与容器收集足量的标本。 4.采样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污染可能降至最低。 5.收集真正感染的病灶处的标本,且避免邻近区域常居菌群的污染。 6.采用专用无菌容器收集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防止渗漏,但不得使用消毒剂。标本中不可添加防腐剂。 7.采样后应立即送检,最好在2h内。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置于适当的储存环境待送,但不超过24小时。对可疑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对外界环境敏感的苛养菌感染的患者标本应室温保存。当标本量小于1ml时应于15~30分钟内送检,防止挥发和干燥。 8.尽量不要以一般棉花拭子收集标本,应使用专用的纤维拭子。 9.每份标本都应贴上标签并标明必要信息,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足够的有关临床资料。(要标明病区、病人姓名、感染状况、近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标本来源、检验目的、采集部位、采集及送检时间等)

标本采集流程

标本采集流程 病人资料填写 1、病人信息识别信息 申请者必须清楚填写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等有效信息。 2、病人的病历信息 申请者必须清楚填写病人所在临床科室、住院号、床号、房间号、临床诊断、申请者姓名、申请检验日期。 3、申请检验项目 申请者必须清楚填写所申请检验项目名称,若选择组合,则和医院所涉及的组合项目名称相一致。 4、标本信息 申请者必须清楚填写病人标本类型、标本状况(脂血、溶血、黄疸、凝血与否等)。若非新鲜采集标本,则填写保存条件、时间。 5、申请特定要求 若为药物浓度检测,需要注明药物的用量、种类、服药时间以及检测时相。 分析前可变因素 原则上,应在病人平静、休息状态下采集标本,多数血液标本应空腹采集。不当的采集方法、病人状态及个体差异,对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一、生理因素 1、性别:体重、体表面积和肌肉重量的不同,导致性别间部分检验项目的结果差异。其中,GGT、甘油三酯、尿酸、肌酐、氨、CK、ALP、铁、尿素、胆固醇男性高于女性。 2、年龄:年龄影响取决于人体性成熟程度和骨骼量。新生儿期甲胎蛋白、α2-巨球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成人。儿童期早期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7~10岁开始升高。老年期肾浓缩能力、肌酐清除率及肾糖阈下降,血尿素、垂体促性腺激素浓度升高。 3、体位:血浆和组织间液之间的平衡可因体位不同而改变,最终导致部分细胞成分和大分子物质浓度变化。由卧位改为站位时,血浆白蛋白、总蛋白、酶、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钙、胆红素、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浓度有所升高。 4、体重:肥胖者比瘦者有较高浓度的尿酸、胆固醇、LD、胰岛素、餐后葡萄糖,其中男性肥胖者较瘦者有着更高水平的AST、肌酐、总蛋白和尿酸。磷酸盐瘦者高于胖者,钙离子女性瘦者高于肥胖者。 5、妊娠:妊娠者ALP、胆固醇、铜、甘油三酯、血浆铜蓝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孕酮、雌三醇和催乳素升高,伴随着孕期进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甲胎蛋白逐步增高。铁、镁、钙、总蛋白、白蛋白、胆碱酯酶、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计数下降。 6、运动:运动影响可分短暂性和持续性两类,前者影响血浆脂肪酸、丙氨酸、乳酸含量,先暂时减少,而后渐渐增加而恢复。持续性影响主要是一些肌肉有关酶,如肌酸激酶、醛缩酶、乳酸脱氢酶等活性的升高。 7、生物节律:血清铁、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原、17-酮类固醇、17-羟皮质类固醇、血浆睾酮、催乳素及促甲状腺激素均有节律变化。 二、饮食习惯 1、食物:进餐后血浆脂肪、蛋白质、糖类有所增加。一般认为高蛋白质餐血浆尿素、血氨增加;高比例不饱和脂肪酸食物,胆固醇含量减低;香蕉、菠萝、番茄可使尿液5-羟色胺增加数倍;含咖啡因饮料,可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增加,并使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儿茶酚胺。食物如含有动物血液,可引起粪隐血假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