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c++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c++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C++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在可视化编程时,常常会用到计数器,大部分人都会为所在的类添加一个成员变量,这个成员变量在程序中将会是全局变量,所以每次对他的操作,下次还会有记录,所以用它来当计数器。为什么不能在类中的函数里写一个变量来计数呢?因为在函数中的变量生存周期只在当前函数中存活,一旦这个函数运行完,这个变量会释放,下次再用的时候没有保留上次的值,所以当然不能做计数器啦。那么有人会问了,还有别的方法吗,答案是肯定的。请看下面两个简单的实例,观察运行结果

实例一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nt main(intargc, char* argv[])

{

int i=10;

for(;i>0;i--)

{

int a=88;

a--;

cout<

}

return 0;

}

实例一运行结果:

实例二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nt main(intargc, char* argv[]) {

int i=10;

for(;i>0;i--)

{

static int a=88;

a--;

cout<

}

return 0;?

}

实例二运行结果:

大家可以看出来,实例二中的static变量并没有被释放,而且仅在第一次循环中被初始化,并不像实例一中的局部变量a反复初始化。static类型的a显然满足计数器的要求。所以,程序计数器可以用局部静态变量来代替传统的全局变量。有孙鑫《VC++深入详解》的同学可以参考P231,使用原理即为上面所述。

C语言简易计算器的实现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1) 二.设计环境 (1) 三.设计内容 (1) 四.设计说明 (2) 五.设计程序流程图 (2) 六.调试 (4) (1)错误原因分析一 (4) (2)语法错误 (5) (3)逻辑错误 (5) 七. 调试结果图 (6) 八. 结论与心得体会 (7) 九.附录 (8) 具体代码实现 (8) 十.参考文献 (18)

一.课程设计目的 1.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为要学号C语言程序这门课程,不仅要认真阅读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上机实践来巩固我 们的知识,特别是学计算机专业的,我们更应该注重这一环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人才。通过这一个课程 设计,进一步来巩固所学的语句,如:循环,和分支结构的运用。还要熟悉四则运算和函数的算法。 2.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课本上的东西是远 远不够的,可以通过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等方式得到一些新的 知识, 3.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课程化设计思想的理解,能进行一 个系统功能分析,并设计一个合理的模块化结构,提高程序开发 能力。 二.设计环境 1.硬件:一台完整的电脑,包括键盘、鼠标,最小硬盘空间1GHz 2.软件:安装有Microsoft visual c++6.0 三.设计内容 以简易计算器为例,通过对简单应用软件计算器的设计,编制、调试,实现

简单的加,减,乘,除等运算,以学习应用MFC库类编写对话框的原理,加深对C++类的学习及应用。 (1)定义一个结构体类型数组,输入0~9及+、--、*等符号的信息,将其信息存入文件中; (2)输入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术计算式,并在屏幕上显示计算结果; (3)画出部分模块的流程图; (4)编写代码; (5)程序分析与调试。 四.设计说明 1)包含的功能有:加、减、乘、除运算,开方、平方等功能。 (2)计算器上数字0—9为一个控件数组,加、减、乘、除为一个控件数组,其余为单一的控件。 (3)输入的原始数据、运算中间数据和结果都显示在窗口顶部的同一个标签中。 (4)计算功能基本上是用系统内部函数。 (5)程序可以能自动判断输入数据的正确性,保证不出现多于一个小数点、以0开头等不正常现象。 (6)“CE”按钮可以清除所有已输入的数据从头计算 五.设计程序流程图

平板菌落计数法操作步骤

平板菌落计数法 一、目的要求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等测样品经适当稀释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为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能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现在常使用菌落形成单位。 该计数法的缺点是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而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这种计数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所以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检验,以及食品、饮料和水等含菌指数或污染度的检测。 三、器材 大肠杆菌悬液,LB琼脂培养基,1mL、5mL无菌吸管,无菌平皿,无菌水,无菌试管,试管架和记号笔等。 四、操作步骤 1、编号 取无菌平皿9套,分别标明为10-4、10-5、10-6各三套,另取6支无菌试管分别标记为10-1、10-2、10-3、10-4、10-5、10-6。 2、稀释 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mL已充分混匀的大肠杆菌菌悬液,精确地放0.5mL至10-1的试管中,此即为10倍稀释,将多余的菌液放回原菌液中。 将10-1试管充分振荡、混匀。另取一支1ml吸管插入10-1试管中来回吹吸菌液三次,进一步将菌体分散、混匀。动作不要太猛太快,吸时插入,吹时提出,再用此吸管吸取10-1菌液1mL,精确地放0.5mL至10-2试管中,此即为100倍稀释,依次类推, 3、取样

全自动菌落计数器(副本)

全自动菌落计数器RTAC-1型 RTAC-1型全自动菌落计数器是瑞韬科技根据多年技术积累产品经验,专为基层实验室设计的一款经济实用型菌落计数器,能轻松胜任大多数场合的基本计数:高精度的CCD镜头、全封闭自动定位样品仓、高效准确的菌落分析软件,性价比突出。 1200万像素CCD镜头,全封闭LED冷光源自动样品仓 全新设计的全封闭自动样品箱。辅以平板光源、带状光源和自动进出仓装置,彻底解决了因外界光线对玻璃培养皿折射光斑的干扰而影响统计精度的技术难题。 AutoCount TM菌落智能识别技术,使计数更方便快捷,统计结果更准确。自动菌落计数准确与否的关键是算法,本产品采用“瑞韬科技”专利的AutoCount TM菌落智能识别技术,无论是透明琼脂平板还是深色有色培养基都能轻松处理,且能对纸片进行有效的计数。 快速高效,极大地提高实验效率 “RTAC-1”型全自动菌落计数器采用真彩动态 CCD 和高速图像传输接口,常规平皿统计只需3秒。当原始样品菌浓较高,未做梯度稀释,直接培养形成的数千菌落,也可在5秒内自动计算出。 强大的区域选择功能

当培养皿中有局部片状菌落生长,而其他区域又分布均匀时,可通过区域选择工具,排除污染区域的菌落数。通过平皿直径和稀释度数据,迅速换算为全皿菌落总数。 仪器主要功能与技术指标 ▲培养皿类型:50-160mm ▲成像 ○ CCD规格:1200万像素,32位真彩 ○分辨率:0.04mm(更符合人工检测实际效果避免过度检测) ○图像拍摄:焦距、白平衡、色温可调 ▲光源 ○拍摄箱:全封闭、无日光干扰、自动居中、暗箱拍摄 ○光源:LED双冷光源拍摄系统 ▲统计功能 ○菌落识别技术:AutoCount TM菌落智能识别技术。 ○平皿类型:倾注、涂布、膜滤平皿、3M纸片。 ○菌落统计速度:300个菌落约3秒。 ○全皿菌落统计:菌落总数统计,并按多档尺寸分类显示。 ○区域选择统计:可选择任意圆形圈定区域进行统计。 ○鼠标点击统计:快速标记、添加菌落,适合培养皿边缘菌落的计数。 ○人工辅助修正:删除任意区域内的误选菌落。 ○统计效果调整:可人为调整菌落分析的精度。 ○直径分类统计:设置直径范围,统计特定大小的菌落。 ○颜色识别统计:根据色度、亮度、饱和度筛选特定菌落。 ○统计数据处理:培养样本稀释度输入实现自动换算。 ○大肠菌群计数:根据国家标准GB/T4789.3-2008大肠菌群平板计数和Petrifilm测试片法,实现大肠菌群自动计数。 ○大肠杆菌计数:根据国家标准GB/T4789.38-2008大肠杆菌Petrifilm测试片计数法,实现大肠杆菌自动计数。 ○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根据国家标准GB/T4789.37-2008 Baird-Parker 平板计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Petrifilm测试片法,实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自动计数。

AT89C51单片机C实现简易计算器

AT89C51单片机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一、总体设计 根据功能和指标要求,本系统选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控机。通过扩展必要的外围接口电路,实现对计算器的设计。具体设计如下:(1)由于要设计的是简单的计算器,可以进行四则运算,为了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采用LCD 显示数据和结果。 (2)另外键盘包括数字键(0~9)、符号键(+、-、×、÷)、清除键和等号键,故只需要16 个按键即可,设计中采用集成的计算键盘。 (3)执行过程:开机显示零,等待键入数值,当键入数字,通过LCD显示出来,当键入+、-、*、/运算符,计算器在内部执行数值转换和存储,并等待再次键入数值,当再键入数值后将显示键入的数值,按等号就会在LCD上输出运算结果。 (4)错误提示:当计算器执行过程中有错误时,会在LCD上显示相应的提示,如:当输入的数值或计算得到的结果大于计算器的表示范围时,计算器会在LCD上提示溢出;当除数为0时,计算器会在LCD 上提示错误。 系统模块图:

二、硬件设计 (一)、总体硬件设计 本设计选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控单元。显示部分:采用LCD 静态显示。按键部分:采用4*4键盘;利用MM74C922为4*4的键盘扫描IC,读取输入的键值。 总体设计效果如下图:

(二)、键盘接口电路 计算器输入数字和其他功能按键要用到很多按键,如果采用独立按键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编程会很简单,但是会占用大量的I/O 口资源,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都不采用这种方式,而是采用矩阵键盘的方案。矩阵键盘采用四条I/O 线作为行线,四条I/O 线作为列线组成键盘,在行线和列线的每个交叉点上设置一个按键。这样键盘上按键的个数就为4×4个。这种行列式键盘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单片机系统中I/O 口的利用率。 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 计算器的键盘布局如图2所示:一般有16个键组成,在单片机中正好可以用一个P口实现16个按键功能,这种形式在单片机系统中也最常用。 图 2 矩阵键盘布局图 矩阵键盘内部电路图如图3所示:

简易计算器设计-msp430-C语言

简易计算器

目录 摘要…………………………………………………………………………………P3 关键字………………………………………………………………………………P3 一、设计要求………………………………………………………………………P3 二、方案论证与选择………………………………………………………………P3 2.1 单片机选择………………………………………………………………P3 2.2 LCD显示屏选择…………………………………………………………P3 2.3 键盘选择…………………………………………………………………P4 2.4 CPU工作方式选择………………………………………………………P4 三、系统实现………………………………………………………………………P4 3.1 硬件设计…………………………………………………………………P4 3.1.1系统框图……………………………………………………………P4 3.1.2 盘的电平设计以及与单片机的连接 键……………………………P5 3.2.3单片机与显示器的连接…………………………………………… P5 3.2软件设计…………………………………………………………………… P6 四、作品性能测试与分析…………………………………………………………P10 4.1试性能概览………………………………………………………………P10 4.2误差分析…………………………………………………………………P12

五、参考文献………………………………………………………………………P12 六、附录……………………………………………………………………………P13 6.1计算器功能介绍…………………………………………………………P13 6.2仿真电路图………………………………………………………………P13 6.3元件清单…………………………………………………………………P13 6.4原程序代码………………………………………………………………P14 摘要:本设计以低功耗单片机MSP430V136T、1602字符型液晶屏和4*4简易键盘为主要器件,来实现加、减、乘、除、开根号、平方、求倒数等运算。设计中分别采用P1口低4位和P2口低4位与键盘的行列线相连,用于采集中断信号并分析键值;键盘规格为4*4,由于所需的功能键数大于16,因此需要进行按键复用;单片机的P3口连接显示器的D0~D7端,用于输出显示数据或控制命令;选用P4口中的3、4和5口用于实现显示屏的控制功能:使能、控制/数

菌落计数器XK97-A

产品说明 一、概述 XK97-A型菌落计数器是一种数字显示式半自动细菌检验仪器。由计数器、探笔、计数池等部分组成。计数器采用CMOS集成电路设计制造。黑色纵深背景式记数池内,采用节能环形荧光灯侧射照明,菌落对比清楚。按照细菌计数检验规程规定,仪器显示器设计为三位数,当一只培养皿中菌落生长数超过300个时,应将检验样品稀释重作,以保证计数的准确性。本仪器可减轻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和工作质量。产品广泛用于食品、饮料、药品、生物制品、卫生用品、饮用水、工业废水、临床标本中细菌数的检验。是各级卫生防疫站、环境监测站、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医院、生物制品所、药检所、食品厂、日化厂及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实验室的必备仪器。 二、主要参数 ·计数器容量:0~999 ·光源灯功率:16W ·总功耗:<20W ·电源电压:220V±10%,50Hz ·体积:280×230×90 ·重量:1.4kg 三、使用方法 a .接通电源,拨动开关计数池内灯亮,显示屏显示“001”,将探笔插头插入仪器的插孔内,按下“复位”键调零使仪器进入工作状态。 b.放入待检培养皿。 c.用探笔在培养皿底面对所有的菌落逐个点数。每点一个应听到“嘟”声才说明有效,否则应重点。此时,点到的菌落被标上颜色,显示数字自动累加。 d.用放大镜仔细检查,确认点数无遗漏,计数即已完毕。 e.显示屏内的数字即为该培养皿的菌落数。 f.记录数字后取出培养皿。按“复位”键,显示屏进入初始状态。 四、注意事项 a.仪器应放置在平整牢固的台面上使用。 b.点数菌落时,探笔不要过于倾斜,轻轻点下至有弹跳感时,数字即被输入。 c.仪器应防潮、防剧烈震动、防直接日光曝晒、防酸碱侵蚀,用后应加防尘罩。 d.注意防止细菌培养物污染计数池。 e.仪器及探笔均不能随意拆卸。若发现故障,应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检修。

用C 实现简单计算器

一、需求描述 度这次c++课程设计作业,我们小组选择的是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我们平常所用的计算器都是可视化界面计算器,对于计算一些混合的四则算术运算不是很方便,所以我们此次设计的计算器则是可以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用户可以从键盘输入算式,可以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运算的优先级也已经考虑在内,并且用户可以按任何的运算符出现顺序进行输入,输入的计算式的长也是不限定。这样就方便了我们对于一些混合算式的计算。但是我们的程序也还存在一定问题,关于括号“()”优先级运算就没有实现,还有简单的三角函数,只要输入一个数就能求出值。 二、流程图 四则运算。

三角函数的流程图也是类似 在编码过程中,我们在编码过程中主要有一个counter类,counter里面一共有三个函数,分别是input()输入函数、suanfa()计算函数和show()显示函数,体现了类的封装性,另外还有一个不同函数进行程序说明。本程序实现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并能按照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进行运算,,在除法运算中,当被除数为零的时候,系统会报错,提示被除数不能为零,则会退出程序。 三、编码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complex { private: int n;

double a[100]; char fh[100]; public: input(); suanfa(); show(); }; //四则运算 complex ::input() { cout<<"请输入表达式,并且以“=”结尾"<>a[i]; cin>>fh[i]; if(fh[i]=='=') //"="为结束符标志 { n=i; break; } } } complex ::suanfa() { char sign; for(int j=0;j

菌落计数器计数方法详解

菌落计数器计数方法详解 菌落计数器由计数器、探笔、计数池等部分组成,计数器采用CMOS集成电路精心设计,LED数码管显示,字高13mm,清晰明亮,配合专用探笔,计数灵敏准确,菌落对比清楚。便于观察。可广泛用于食品、饮料、药品、生物制品、化妆品、卫生用品、饮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临床标本中细菌数的检验。那么菌落计数器都是怎样进行计数的呢?上海巴玖来为您详细讲解菌落计数器的计数方法。 1.计数器测定法 即用血细胞计数器进行计数。取一定体积的样品细胞悬液置于血细胞计数器的计数室内,用显微镜观察计数。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O.1mm3),因而根据计数器刻度内的细菌数,可计算样品中的含菌数。本法简便易行,可立即得出结果(本法不仅适于细菌计数,也适用于酵母菌及霉菌孢子计数)。 2.电子计数器计数法 电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是测定小孔中液体的电阻变化,小孔仅能通过一个细胞,当一个细胞通过这个小孔时,电阻明显增加,形成一个脉冲,自动记录在电子记录装置上。 该法测定结果较准确,但它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能区分是否为细菌。因此,要求菌悬液中不含任何碎片。 3.活细胞计数法 常用的有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根据每个活的细菌能长出一个菌落的原理设计的。取一定容量的菌悬液,作一系列的倍比稀释,然后将定量的稀释液进行平板,根据培养出的菌落数,可算出培养物中的活菌数。此法灵敏度高,是一种检测污染活菌数的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所采用的方法。使用该法应注意:①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过多或过少均不准确;②为了防止菌落蔓延,影响计数,可在培养基中加入O.001%2,3,5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③本法限用于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广泛应用于水、牛奶、食物、药品等各种材料的细菌检验,是常用的活菌计数法。 4.比浊法 比浊法是根据菌悬液的透光量间接地测定细菌的数量。细菌悬浮液的浓度在一定

简单计算器c课程设计

简单计算器 1 基本功能描述 简单计算器包括双目运算符和单目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包含基本的四则运算及乘幂功能,单目运算符包含正余弦、阶乘、对数、开方、倒数等运算。可对输入任意操作数包含小数和整数及正数和负数进行以上的所有运算并能连续运算。出现错误会给出提示,同时包含清除、退格、退出功能以及有与所有按钮相对应的菜单项。 2 设计思路 如图1,是输入数据子函数的流程图。打开计算器程序,输入数据,判断此次输入之前是否有数字输入,如果有,则在之前输入的数字字符后加上现有的数字字符;如果没有,则直接使编辑框显示所输入的数字字符。判断是否继续键入数字,如果是,则继续进行前面的判断,如果否,则用UpdateData(FALSE)刷新显示。 如图2,是整个计算器的流程图。对于输入的算式,判断运算符是双目运算符还是单目运算符。如果是双目运算符,则把操作数存入数组a[z+2]中,把运算符存入b[z+1]中;如果是单目运算符,则把字符串转化为可计算的数字,再进行计算。下面判断运算符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将结果存入a[0],不合法,则弹出对话框,提示错误。结束程序。

图2 简单计算器总流程图

3 软件设计 3.1设计步骤 打开Microsoft Visual C++6.0,在文件中点击新建,在弹出框内选择MFC AppWizard[exe]工程,输入工程名及其存储路径,点击确定,如图3所示。 图3 新建MFC AppWizard[exe]工程 将弹出MFC AppWizard-step1对话框,选择基本对话框,点击完成,如图4所示。 图4 基本对话框 这样,MFC AppWizard就建立了一个基于对话窗口的程序框架,如图5所示。

简易计算器

单片机十进制加法计算器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AT89C51单片机,输入采用4×4矩阵键盘。显示采用3位7段共阴极LED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 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全球编译效率最高的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仿真。 引言 十进制加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1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乘除

目录 摘要 (01) 引言 (01)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设计要求 1、2 性能指标 1、3 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单片机简要原理............................. 2、1 AT89C51的介绍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 2、3 七段共阳极数码管 三、硬件设计................................... 3、1 键盘电路的设计 3、2 显示电路的设计 四、软件设计................................... 4、1 系统设计 4、2 显示电路的设计 五、调试与仿真................................. 5、1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 5、2 proteus的操作 六、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附录2 程序清单..................................

菌落计数器的计数方法

菌落计数器的计数方法 菌落计数器由计数器、探笔、计数池等部分组成,计数器采用CMOS集成电路精心设计,LED数码管显示,字高13mm,清晰明亮,配合专用探笔,计数灵敏准确,菌落对比清楚。便于观察。可广泛用于食品、饮料、药品、生物制品、化妆品、卫生用品、饮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临床标本中细菌数的检验。那么菌落计数器都是怎样进行计数的呢?上海巴玖来为您详细讲解菌落计数器的计数方法。 1.计数器测定法 即用血细胞计数器进行计数。取一定体积的样品细胞悬液置于血细胞计数器的计数室内,用显微镜观察计数。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O.1mm3),因而根据计数器刻度内的细菌数,可计算样品中的含菌数。本法简便易行,可立即得出结果(本法不仅适于细菌计数,也适用于酵母菌及霉菌孢子计数)。 2.电子计数器计数法 电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是测定小孔中液体的电阻变化,小孔仅能通过一个细胞,当一个细胞通过这个小孔时,电阻明显增加,形成一个脉冲,自动记录在电子记录装置上。 该法测定结果较准确,但它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能区分是否为细菌。因此,要求菌悬液中不含任何碎片。 3.活细胞计数法 常用的有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根据每个活的细菌能长出一个菌落的原理设计的。取一定容量的菌悬液,作一系列的倍比稀释,然后将定量的稀释液进行平板,根据培养出的菌落数,可算出培养物中的活菌数。此法灵敏度高,是一种检测污染活菌数的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所采用的方法。使用该法应注意:①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过多或过少均不准确;②为了防止菌落蔓延,影响计数,可在培养基中加入O.001%2,3,5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③本法限用于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广泛应用于水、牛奶、食物、药品等各种材料的细菌检验,是常用的活菌计数法。 4.比浊法

C编写简易计算器附源代码超详细

超详细 一、因为计算器设计的控件太多,不便使用控制台应用程序完成,所以这里 使用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并命名为Calc,如下图所示: 二、向窗体中拖入需要的控件,如下图所示: (完成效果图) 结果显示区(作者博客左边的文本框)是TextBox控件,并修改其name为txtShow,按键0~9为Button控件,并将其name分别修改为btn_0、btn_1、btn_2、btn_3、btn_4、btn_5、btn_6、btn_7、btn_8、btn_9;按键【负数】的name值修改为btn_sign,按键【.】的name修改为btn_dot,按键【+-*/】的name值分别修改为btn_add、btn_sub、btn_mul、btn_div,按键【=】的name值修改为btn_equ,按键【倒数】的name值修改为btn_rev,按键【平方】的name值修改为btn_sqr,按键【开方】的name值修改为btn_sqrt。右边的计算器图片空间是PictureBox,作者博客控件是LinkLabel,可以不添加,以上所有控件均可按照需求添加,只保留自己需要的按钮控件和textbox控件即可。 三、代码部分(含解释),采用switch多分支语句编写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Collections; us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2410728096.html,ponentModel; using using System.Data; namespace Calc { ///

///温柔一刀C#简易计算器的实现 /// publicclass CalcForm:Form { private Button btn_0; private Button btn_1; private Button btn_2; private Button btn_3;

微机课设简易计算器

微机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简易计算器仿真 学院(部)信息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2011240401 学生姓名张静 学号33 12 月14 日至12 月27 日共2 周 指导教师(签字)吴向东宋蓓蓓

单片机十进制加法计算器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全球编译效率最高的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仿真。 引言 十进制加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2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乘除

C语言制作简单计算器

C语言制作简单计算器 一、项目介绍 我们要用c语言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操作。本程序涉及的所有数学知识都很简单,但输入过程会增加复杂性。我们需要检查输入,确保用户没有要求计算机完成不可能的任务。还必须允许用户一次输入一个计算式,例如:32.4+32 或者9*3.2 项目效果图 编写这个程序的步骤如下: ?获得用户要求计算机执行计算所需的输入。 ?检查输入,确保输入可以理解。 ?执行计算。 ?显示结果。 三、解决方案 1.步骤1

获得用户输入是很简单的,可以使用printf()和scanf()。下面是读取用户输入的程序代码: #includeint main(){ double number1=0.0; //定义第一个操作值 double number2=0.0; //定义第二个操作值 char operation=0; //operation必须是'+''-''*''/'或'%' printf("\nEnter the calculation\n"); scanf("%lf%c%lf",&number1,&operation,&number2); return0; } 2.步骤2 接着,检查输入是否正确。最明显的检查是要执行的操作是否有效。有效的操作有+、-、*、/和%,所以需要检查输入的操作是否是其中的一个。 还需要检查第二个数字,如果操作是/或者%,第二个数字就不能是0。如果右操作数是0,这些操作就是无效的。这些操作都可以用if语句来完成,switch语句则为此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方式,因此它比一系列if语句更容易理解。 switch(operation) { case'+': printf("=%lf\n",number1+number2); break; case'-': printf("=%lf\n",number1-number2); break; case'*': printf("=%lf\n",number1*number2); break; case'/': if(number2==0) printf("\n\n\aDavision by zero error!\n"); else printf("=%lf\n",number1/number2); break;

平板菌落计数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 (一)目的要求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平板菌落计数法虽然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而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该计数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所以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检验(如活菌制剂),以及食品、饮料和水(包括水源水)等的含菌指数或污染程度的检测。

(三)器材 1.菌种大肠杆菌菌悬液。 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 3.仪器或其他用具1mL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试管架,恒温培养箱等。 (四)操作步骤 l.编号 取无菌平皿9套,分别用记号笔标明10-4、10-5、10-6。(稀释度)各3套。另取6支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依次标是10-1、10-2、10-3、10-4、10-5、10-6。 2.稀释 用lmL无菌吸管吸取lmL已充分混匀的大肠杆菌菌县液(待测样品),精确地放0.5mL至10-1的试管中,此即为10倍稀释。将多余的菌液放回原菌液中。 将10-1试管置试管振荡器上振荡,使菌液充分混匀。另取一支lml吸管插入10 1试管中来回吹吸菌悬液三次,进一步将菌体分散、混匀。吹吸菌液时不要太猛太快,吸时吸管伸人管底,吹时离开液面,以免将吸管中的过滤棉花浸湿或使试管内液体外溢。用此吸管吸取10-1菌液lmL,精确地放0.5mL至10-2试管中,此即为100倍

液体颗粒计数器技术参数

激光传感检测器:第六代激光窄光检测器(更精确、更稳定、更迅速); 测试软件:P6.4分析测试软件集成版&PC版;控制方式:集成式工控机控制或工业PC 控制; 检测方式:满足ISO4406、NAS1638、GJB380、GJB420等标准; 操作方式:液晶触摸屏操作; 特殊检测:自定义检测2~100μm微粒,可进行两种方案备案; 测量范围:1μm~450μm; 灵敏度:1μm(ISO 4402)或4μm(C)(ISO 11171、GB/T18854); 测量通道:8通道(可任意设定的); 重合精度:10000粒/mL(5%重合误差); 评价等级:可根据NAS1638或ISO 4406直接评定油液污染等级; 数据输出:可显示颗粒物大小、数量、曲线和分布等,内置打印机,可打印输出; 标准接口:RS232接口可接计算机; 仪器校准:可根据GB/T18854-2002标准进行标定; 进样体积精度:优于±1%; 进样速度:5mL/min~60mL/min; 测试时间:12.5s,可任意设定; 压力范围:-0.6~0.7Pa; 带正负压预处理系统 测量粘度:≤350M2/S; 样品处理:待检验样品不需要进行预处理;

取样大小:取样量≤100ml 仪器清洗:检测完毕后仪器可自行清洗; 进样温度:室温~65℃环境温度:0~50℃; 电源:220V,50HZ;±1%,《80W ; 鉴定机构:国防科工委颗粒度一级计量站116站; 售后服务:普洛帝中国服务中心/普研检测。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仪器仪表产品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2410728096.html,/

C语言简单计算器的编写课程设计

C语言简单计算器的编 写课程设计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简单计算器 专业:数字媒体技术 班级:13级1班 姓名:邢洪波 指导教 师:王辉 成绩: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二0一四年二月二十日 1设计内容及要求 利用本学期所学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运用相关知识,查阅相关资料,编写C语言程序,设计一个简单计算器,要求编写的简单计算器能够模拟windows系统的计算器,用户能够用键盘输入

相关数据,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并且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能够正常的退出程序。 在计算器程序运行中,输入数据时如果遇到输入错误的情况,能够能过键盘上的退格键进行删除,并且重新输入正确的数据。在数据输入完成后,如果需要放弃本次计算操作,可以利用程序中设置好的按键进行清零,并为下一次运算作准备。 运用相关知识,查阅相关资料,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器,能够实现简单的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在计算器工作时用户能利用键盘或鼠标进行相应操作。程序基本功能要求实现完整,并有简单的验证。程序还 须有符合标准的程序设计报告。

2概要设计 系统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主要功能表

3设计过程或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malloc的头文件代表在内存中开辟存储空间*/ doublejisuan(chara[]) { inti=1,j,k,m,cnt=0,t1=0,t2=0,t3=0;/*定义整型变量 i,j,k,m,n,cnt,t1,t2,t3*/ charnibo[50],zhan2[50];/*定义字符型数组*/ doublex,n,l,z=0,zhan3[50];/*定义双精度变量x,n,l,z,zhan3[50]*/ typedefstruct/*表示可以用con定义结构体变量*/ { doubled1; intd2; }dd; typedefstruct { dddata[50]; inttop; }zhan1; zhan1*shu;/*定义指针变量*/ shu=(zhan1*)malloc(sizeof(zhan1)); shu->top=0; while(a[i]!='\0')/*外循环是用while语句*/ {

简易计算器详细步骤

简易计算器 (vs2005)详细步骤 1.创建工程(单文档)。 2.资源视图——右击空白处— —添加——资源——Dialog— —新建——双击所出现的对话 框——设置类名CTestDialog ——完成 3.资源视图——menu——双击 IDR_MAINFRAME——添加菜单 项“计算器”——改变Popup 值为false——改变ID值为 IDM_COUNT——右击“计算器” ——添加事件处理器——选择view类——添加编辑 4.在view类里添加所需要的头文件:#include "TestDialog.h" 5.在需要响应的地方添加代码: // CCountView 消息处理程序 void CCountView::OnCount()//点击菜单计算器, 则调用我们所创建的对话框 { // TODO: 在此添加命令处理程序代码 CTestDialog ctd; ctd.DoModal(); } 6.调试运行——点击“计算器”: 7.叉掉 8.资源视图——Dialog——双击 IDD_DIALOG1——改变对话框的大小 ——添加3个静态框(其实只要添加一个 即可,然后按住Ctrl拖动第一个即可,相 当于复制)——分别改名为:数值1,数 值2,数值3(即改变其属性中的Caption 值)——使得3个框左对齐——用同样的方法添加几个编辑框——同样的方法添加几个算术按钮 9.对几个文本编辑框进行变量操控 右击文本框——添加变量——类别改为“value”——变量类型改为“double”——变量名分别为m_num1,m_num2,m_num3——完成 10.实现算法的功能 将加减乘除的ID值分别改为 IDC_BTN_JIA,IDC_BTN_JIAN,IDC_BTN_CHENG,IDC_BTN_CHU 加法:右击加法按钮——添加事件处理器——选择CTestDialog——添加编辑 // CTestDialog 消息处理程序

大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简单计算器C语言

郑州师范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简单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简单计算器 班级: B15计科二班 组长: 组员: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6 年 12 月 23 日 成绩:

摘要 本次选做的课程设计是实现简单计算器的问题。计算器是一个常用的运算工具,本次课题要求用程序语言的方式解决问题。此问题仅使用数据结构中的栈操作就可以解决此问题。而在为了方便使用,添加了easyx图形库实现了UI设计。 为了接近平常使用的计算器,特地创建死循环而且添加了“CE”清空输入和“<-”删除键来控制输入错误或者循环使用的问题。在UI方面主要是实现按键和点击响应等交互,方便输入和修改,在程序框上面有输入和显示结果的文本框。在计算过程中,以栈出栈进站的特性把中缀形式的算数表达式转化为计算机方便计算的后缀表达式,最后计算出结果以文本方式显示在结果输出框内。

目录 摘要 .............................................................. I 目录 ............................................................. I I 1需求分析. (3) 1.1功能简介及分析 (3) 1.2设计平台 (3) 2概要设计 (3) 2.1 Trans函数 (3) 2.2 Compvalue 函数 (4) 2.3 GetKey函数 (4) 3详细设计和实现 (4) 3.1转化为逆波兰式 (4) 3.2计算逆波兰式 (6) 3.3实现流程图 (7) 3.3部分具体程序 (8) 4调试与操作说明 (13) 4.1调试情况 (13) 4.2操作说明 (14) 5设计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简单计算器

毕业论文(设计) 简单计算器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合作指导教师: 专业名称:应用电子技术所在学院: 2013 年4 月

目录 摘要 .................................................................................................................................... I 第一章前言 . (1) 第二章方案论证与设计 (2) 2.1 目标和要求 (2) 2.2 方案设计 (2) 第三章硬件介绍 (3) 3.1单片机 (3) 3.2 LED显示器 (4) 3.3键盘 (4) 第四章软件编程 (5) 4.1显示程序设计 (5) 4.2 键盘扫描程序 (5) 4.3运算程序设计 (8) 4.4蜂鸣器程序设计 (9) 4.5 汇编程序 (10) 总结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5)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的提高,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发展,更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变化着。现在单片机的应用已经越来越贴近生活,用单片机来实现一些电子设计也变得容易起来。计算器在人们的日常中是比较的常见的电子产品之一。现阶段的计算器还是比较简单的,电路也并不是特别复杂,但它却还在发展之中,以后必将出现功能更加强大的计算器,基于这样的理念,并结合所学的单片机知识,想到了应用单片机来设计一个可以完成计算器基本功能的程序。该设计系统是选用AT89C51 的单片机为基础, P1和P3 口作为输入端,外接4X4 的键盘,通过键盘扫描来进行对输入数的控制,在P0口,P2 口接入驱动电路。用来保证 LED 的正常工作。计算器将完成的功能有加,减,乘,除,清零的功能。 关键词:计算器,LED,单片机

c计算器实验报告

简单计算器 姓名: 周吉祥 实验目的:模仿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计算器,自行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实现简单的计算功能。 实验内容: (1)体系设计: 程序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器,能正确输入数据,能实现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运算结果能正确显示,可以清楚数据等。 (2)设计思路: 1)先在Visual C++ 中建立一个MFC工程文件,名为calculator. 2)在对话框中添加适当的编辑框、按钮、静态文件、复选框和单选框 3)设计按钮,并修改其相应的ID与Caption. 4)选择和设置各控件的单击鼠标事件。 5)为编辑框添加double类型的关联变量m_edit1. 6)在中添加头文件,然后添加public成员。 7)打开文件,在构造函数中,进行成员初始化和完善各控件的响应函数代码。 (3)程序清单:

添加的public成员: double tempvalue; 法 2.减法 3.乘法 4.除法 int append; //判断后面是否添加数字 成员初始化: CCalculatorDlg::CCalculatorDlg(CWnd* pParent /*=NULL*/) : CDialog(CCalculatorDlg::IDD, pParent) { //{{AFX_DATA_INIT(CCalculatorDlg) m_edit1 = ; //}}AFX_DATA_INIT // Note that LoadIcon does not require a subsequent DestroyIcon in Win32 m_hIcon = AfxGetApp()->LoadIcon(IDR_MAINFRAME); tempvalue=0; result=0; sort=0; append=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