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实习大纲

行政管理专业实习大纲

根据《西南政法大学专业实习管理办法》,结合行政管理专业实务工作的特点,制定本实习大纲。

一、实习目的

实习是学生在毕业之前进行的重要实践教学活动,是对学生行政管理理论和技能进行基本培训的实践环节,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专业培养方案中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实习,学习社会、接触社会,从思想品德到专业知识得到全面培养锻炼,同时把行政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同政府管理实践结合起来,巩固专业理论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或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要求

(一)熟习了解我国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工作原则、程序及方法;

(二)熟习了解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程序;

(三)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管理科学的思维与工作方法处理具体问题;

(四)增强运用行政管理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熟习了解我国行政执法的程序和工作方法;

(六)了解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学分:8学分

四、时间安排:10周

五、组织与实施

(一)组织领导

根据学校教务处的统一安排,成立学院实习领导小组,成员由学院领导、各教研室主任、年级老师组成,院长任组长。下设行政管理专业实习办公室,由专业教师和年级教师具体负责本专业的实习工作。

(二)领导小组职责

实习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生实习工作。其主要的工作职责:

1.管理和建设实习教学基地;

2.制(修)订实习教学大纲;

3.研究探讨实习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

4.负责制订专业实习工作计划;

5.协调落实实习单位,提出实习经费的使用安排计划;

6.对实习学生进行动员、开展中期检查、做好实习结束总结交流等项工作。

(三)实习方式

实行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实习单位应是符合专业要求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等。

集中实习是由学院统一安排部分学生到学院的实习基地实习。集中实习的学生,由学院指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业任课教师担任专业指导教师。

分散实习是由学生自行选择、联系实习单位。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时,需联系妥当该单位的实习指导老师。分散实习由学院指派专业任课教师或年级老师担任专业指导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指导。

六、实习内容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对职位的分类,本专业学生实习的岗位分综合管理类岗位和行政执法类岗位。企事业单位实习岗位参照上述岗位确定。

综合管理类岗位包括各机关单位的办公室、人事、后勤及非执法业务部门的工作岗位;行政执法类岗位是工商、卫生、环保等部门从事执法工作的岗位。两个岗位的实习内容分别是:

(一)综合管理类岗位实习:

1.了解和熟悉各级各类单位办公室工作的基本职责;

2.掌握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的基本技能;

3.掌握常用公文的拟写以及处理流程;

4.初步熟悉会议组织流程;

5.熟练应用操作各种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如复印机、传真机、计

算机等;

6.了解和熟悉所在业务科室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

(二)行政执法类岗位实习:

1.掌握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的基本技能;

2.了解和熟悉行政执法的程序和工作方法;

3.掌握常用公文和行政执法文书的拟写以及处理流程;

4.熟练应用操作各种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如复印机、传真机、计算机等。

七、实习纪律

(一)学生必须接受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按时完成分配的工作任务,认真参加实习总结、考核和交流;

(二)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服从管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实习纪律和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遵守实习队(组)制定的作息制度和规定;

(三)学生因病、因事不能参加实习,必须办理请假手续,请假在一天以内的由实习带队教师批准,一天以上经带队教师同意后,报学院领导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否则按旷课处理。病、事假累计超过实习时间的四分之一者,不予评定实习成绩;不请假擅自离开实习地点者,按旷课论处;旷课累计超过3天,实习成绩按不及格处理。实习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新进行实习。

(四)不准占用实习时间进行与实习内容无关的活动;

(五)对违反实习纪律或有关规章制度的学生,实习小组组长、指导教师要及时进行教育,令其改正;对违纪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后果者,必须立即停止其实习, 并报学校予以处理。

(六)要特别注意在实习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

八、考核与成绩评定

(一)实习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部实习任务,并提交实习日志,实习总结(报告)和单位鉴定(必须加盖实习单位公章),

方可参加考核。

1.学生每天应撰写实习日志。

2.学生应定期向实习带队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上交实习心得。

3.实习结束时,学生应填写实习鉴定表,向实习带队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提交实习总结。

(二)专业实习考核成绩由学院实习领导小组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即根据实习单位具体意见、指导教师意见、学生实习材料来综合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1.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表现、工作作风、组织纪律、业务能力、实习报告等五个方面综合考查,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计。

2.成绩评定标准

优秀:实习态度端正,组织纪律性强,无缺勤和违纪;工作积极主动、刻苦、勤奋,按照大纲很好地完成了实习内容;实际操作能力强,理论联系实际好;实习报告全面系统。

良好:实习态度端正,组织纪律性强,无违纪现象;工作积极主动,较好地完成了大纲要求的实习内容;有一定实际操作能力,能理论联系实际;实习报告全面系统。

中等:实习态度基本端正,无违纪现象;完成了大纲要求的实习内容;有一定实际操作能力,能理论联系实际;实习报告全面。

及格:实习态度基本端正,无违纪现象;基本完成了大纲要求的实习内容;完成了实习报告。

不及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其实习成绩为“不及格”:

(1)无故缺勤,累计超过3天者;

(2)因工作不负责造成严重后果者;

(3)实习工作业务发生重大错误者;

(4)不服从组织安排,违法乱纪者;

(5)违背职业道德,徇私舞弊或收受他人财物者;

3.凡实习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取得学分,须重修及格后方能毕业。

行政管理专业实习指导书

第一章综合管理类岗位实习

一、目的

(一)熟习了解我国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管理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工作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二)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在机关工作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收集第一手资料;

(四)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管理科学的思维与工作方法处理具体问题;

(五)熟习了解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程序。

二、实习准备

(一)了解我国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管理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工作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1.熟悉我国《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关于各级机关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结构、职能、管理体制;

2.熟悉《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其它机关工作的运行程序、方法的文件;

3.熟悉《公务员法》、《保密法》、《公务员奖惩条例》和其它党政机关工作纪律、廉政规范等规章制度;

4.了解实习所在单位的性质、任务、职能。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准备

1.根据所在单位性质、任务、职能应熟悉本职工作中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2.了解本职工作领域国内和国外主要的行政改革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最新动态。

三、实习基本内容

综合管理类岗位包括各机关单位的办公室、人事、后勤及非执法业务部门的工作岗位,实习内容主要是:

(一)单位办公室工作

1.掌握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的基本技能,如接待、来信来访登记等工作;

2.掌握常用公文的拟写,包括请示、报告、通知、函、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等行政公文和简报、计划、总结、讲话稿等事务文书的拟写;

3、掌握机关公文处理流程,包括收文处理程序和发文处理程序:收文处理程序应熟悉签收、登记、分发、拟办、催办、查办等环节;发文处理程序应熟悉审核、签发、校对、缮印、用印、分发等环节。4.能初步熟悉会议组织流程,熟悉会议通知、文件准备、会议接待、会场布置、议程安排等工作;

5.能熟练操作各种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如复印机、传真机、计算机等;

6. 熟习和掌握办公室档案立卷归档等工作;

(二)行政管理业务工作

1. 熟习所在单位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和所在科室的任务职责;

2.了解和熟悉所在业务科室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

3.了解和熟悉所在业务科室工作涉及的政策法律;

4.具体处理实习单位分配的工作任务。

四、实习注意事项

(一)实习注意事项

实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社会知识和工作经验:

1、要“五勤”。嘴勤:要求多请教,腿勤:多跑腿出力;手勤:要多干活;脑勤:要多思考和研究;要谦虚,放下架子,继续做“学生”,要善于学习实习单位好的思想,好的作风。

2、要“保密”。做到不该讲的不讲,不该问的不问,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记的不记,切实做好保密工作。

3、不“表态”。实习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实习,熟悉业务,帮助工作,故此一般不要随意主动表态(不排除提出个别建议)。

4、要克服只顾自己学习,不顾实习工作的本末倒置的做法。

(二)实习守则

1、实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实习的各项任务。

2、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3、尊敬指导教师,尊重实习单位职工,热爱岗位工作。

4、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善于积累资料,注意总结经验。

5、维护实习单位荣誉,热爱集体,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第二章行政执法类岗位实习

一、目的

(一)熟习了解我国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管理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工作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二)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在机关工作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收集第一手资料;

(四)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管理科学的思维与工作方法处理具体问题;

(五)熟习了解行政执法的程序和方法。

二、实习准备

(一)了解我国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管理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工作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1.熟悉我国《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关于各级机关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结构、职能、管理体制;

2.熟悉《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其它机关工作的运行程序、方法的文件;

3.熟悉《公务员法》、《保密法》、《公务员奖惩条例》和其它党政机关工作纪律、廉政规范等规章制度;

4.熟悉《行政处罚法》和所在单位执法涉及的法律法规;

5.了解实习所在单位的性质、任务、职能及工作中涉及的主要法律法

规和政策文件。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准备

1.根据所在单位性质、任务、职能应熟悉本职工作中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2.了解本职工作领域国内和国外主要的行政改革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最新动态;

3.熟悉《行政处罚法》和相关行政执法法律法规。

三、实习基本内容

行政执法类岗位是工商、卫生、环保等部门从事执法工作的岗位,实习内容主要是:

(一)单位办公室工作

1.掌握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的基本技能,如接待、来信来访登记等工作;

2.掌握常用公文的拟写,包括请示、报告、通知、函、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等行政公文和简报、计划、总结、讲话稿等事务文书的拟写;

3、掌握机关公文处理流程,包括收文处理程序和发文处理程序:收文处理程序应熟悉签收、登记、分发、拟办、催办、查办等环节;发文处理程序应熟悉审核、签发、校对、缮印、用印、分发等环节。4.能初步熟悉会议组织流程,熟悉会议通知、文件准备、会议接待、会场布置、议程安排等工作;

5.能熟练操作各种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如复印机、传真机、计算机等;

6. 熟习和掌握办公室档案立卷归档等工作;

(二)行政执法业务工作

1. 了解和熟悉本部门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执法手段、处罚种类;2.了解和熟悉本部门行政执法的程序和工作方法;

3.熟悉行政执法立案、调查取证程序,包括立案文书的拟写、调查笔录的制作、物证的搜集与保存、行政执法案卷整理等;

4.掌握行政执法文书的拟写以及处理流程,包括立案文书、报批文书、处罚文书;

5.掌握行政执法听证的组织,包括告知当事人权利、组织听证会、制作听证会笔录等;

6.具体处理实习单位分配的工作任务。

四、实习注意事项

(一)实习注意事项

实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社会知识和工作经验:

1、要“五勤”。嘴勤:要求多请教,腿勤:多跑腿出力;手勤:要多干活;脑勤:要多思考和研究;要谦虚,放下架子,继续做“学生”,要善于学习实习单位好的思想,好的作风。

2、要“保密”。做到不该讲的不讲,不该问的不问,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记的不记,切实做好保密工作。

3、不“表态”。实习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实习,熟悉业务,帮助工作,故此一般不要随意主动表态(不排除提出个别建议)。

4、要克服只顾自己学习,不顾实习工作的本末倒置的做法。

(二)实习守则

1、实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实习的各项任务。

2、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3、尊敬指导教师,尊重实习单位职工,热爱岗位工作。

4、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善于积累资料,注意总结经验。

5、维护实习单位荣誉,热爱集体,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