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的理论精华及其现实意义

博弈论的理论精华及其现实意义
博弈论的理论精华及其现实意义

48

[收稿日期]2002-02-25

[作者简介]

胡希宁(1952-),男,安徽芜湖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贾小立(1970-),男,山西洪洞人,中共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

博弈论的理论精华及其现实意义

胡希宁

1

贾小立

2

(1.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北京100091; 2.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摘要]经济博弈论以贴近现实的方式,揭示了现代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它的发展过程是

纳什均衡从提出到改进的过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博弈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博弈论;纳什均衡;信息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2)02-0048-06

第6卷第2期

2002年5月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Journal of the Part 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Vol.6,No.2Ma y .,2002

博弈论(Game Theor y )研究的是,各个理性决策个体在其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及决策均衡问题。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 )与摩根斯坦恩(Oskar Mor g enstern )合作出版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1944)一书第一次系统地将博弈论引入经济学中。到20世纪50年代,合作博弈发展到鼎盛期,非合作博弈也开始产生。纳什

(Nash ,J.F.)的《N 人博弈的均衡点》(1950)、《非

合作博弈》(1951)明确提出了“纳什均衡”(Nash

E q uilibrium ),图克(Tucker )则定义了“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 ,1950)。两人的著作奠定了

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泽尔滕(R.Seleten ,

1965)首次将动态分析引入博弈论,提出了纳什均

衡的第一个重要改进概念———“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Sub g ame Perfect Nash E q uilibrium )和相应

的求解方法———“逆向归纳法”(Bakeward

Induction )。豪尔绍尼(J. C.Harsan y i ,1967)首次

把信息不完全性引入博弈分析,定义了“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Static Games of Incom p lete information )的基本均衡概念———“贝叶斯-纳什

均衡”

(Ba y esian -Nash E q uilibrium ),构建了不

完全信息博弈的基本理论。之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d y namic g ames of incom p lete information )

得到迅速发展,弗得伯格和泰勒尔(Furdenber g

and Tirole ,1991)定义了它的基本均衡概念———

“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Perfect Ba y esian -Nash E p uilibrium )。70年代以后,博弈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大体从80年代开始,博弈论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成为微观经济学的基础。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纳什、豪尔绍尼和泽尔滕三人,以表彰他们在博弈论的发展及应用中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一经济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基本博弈结构、纳什均衡及其改进

这里,我们以完全信息静态、完全信息动态、不完全信息静态、不完全信息动态四种博弈结构为主线,对纳什均衡及其改进进行概括,以阐明经济博弈论的主要思想内涵。

(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基本均衡概念。完全信息静态博弈(Static Games of Com p lete

Information )是指,博弈的每个局中人(参与竞争的具有不同利益的行为主体或决策者)对所有其他局中人的特征(策略空间、支付函数等,前者指可供局中人选择的策略组合,后者指决定局中人损益得失的函数)有完全的了解;所有局中人同时选择行

动且只选择一次(这里的“同时”强调的是,每个局中人选择行动时并不知道其他局中人的选择)。作为其基本均衡概念的纳什均衡是指,在其他局中人的策略选择既定的前提下,每个局中人都会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每个局中人的个人选择均依赖于其他局中人的选择,不依赖的情况只是例外),所有局中人的最优策略组合就是纳什均衡。它意味着,在给定别人策略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局中人都不能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得到更大的效用或收益,从而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打破这个均衡。如果一个策略组合不是纳什均衡,则至少有一个局中人认为,在其他局中人都遵守这一组合的规定下,他可以比现在做得更好。

纳什均衡被认为是局中人个人理性选择达成一致的结果。博弈过程也是局中人个人理性选择的过程,当且仅当所有局中人预测一个特定的纳什均衡会出现时,有且仅有这个纳什均衡构成博弈均衡,即:个人理性选择达成了对均衡的一致性预测。进一步,纳什均衡深刻地揭示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存在的内在矛盾。纳什均衡是理性局中人之间利益冲突与妥协达到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没有一个行为主体可以单方面地加以改变。但是,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在总体上可能并不是帕雷托最优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人们后来又提出了加以改进的其它均衡概念。

(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求解中,假定别人的策略选择是既定的,分析局中人如何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这时,局中人并不考虑自己的选择对别人的影响,这样,纳什均衡就允许了不可置信策略威胁的存在,而含有不可置信威胁的策略是不会实际发生的。针对纳什均衡的这一缺陷,泽尔滕在引入动态分析并提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同时,提出了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第一次对纳什均衡进行了改进。

博弈树是动态博弈分析常用的树状分析图(它由结、枝和信息集组成。结可分为起始结、决策结和终点结。起始结是博弈树的起点,决策结是局中人的决策变量,终点结是博弈树的终点。枝是结的连线,对应于局中人的行动。处于博弈同一阶段的决策结被分为不同的信息集,在每一个信息集上,局中人仅知道博弈进入了其中的某一个决策结,但却不知道自己具体处于哪一个决策结上)。子博弈是指从某一个决策结起始的后续博弈,包含该后续博弈的决策结的信息集不包含不属于这个后续博亦的决策结,这个后续博亦的所有决策结都包含在这些集息集中。完全信息动态博弈(D y namic Games of Com p lete Information)是指,博弈中的每个局中人对所有其他局中人的特征有完全的了解,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基本均衡概念,其核心思想是:剔除纳什均衡中包含不可置信威胁的均衡策略;当且仅当局中人的策略在每一个子博弈中都构成纳什均衡时,亦即当且仅当均衡策略在每一个子博弈中都是最优时,纳什均衡就构成了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构成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策略不仅在均衡路径(均衡路径是均衡策略组合在博弈树上对应的枝和结的连线)的决策结上是最优的,而且在非均衡路径的决策结上也是最优的。任何有限(局中人的个数有限,策略空间有限)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都存在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理性人假定是达成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一个重要保证。由于局中人是理性的,根据对先行动者行动的观察,后行动者能够并且必然对先行动者的策略选择做出合乎理性的反应;先行动者也知道这一点;这就保证了将包含不可置信威胁的不合理均衡策略剔除出去,将合理纳什均衡和不合理纳什均衡分离开来。

(三)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均衡概念,从而适用性受到限制。为此,豪尔绍尼构建了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基本均衡概念———贝叶斯—纳什均衡。不完全信息(静态和动态)博弈的分析是在豪尔绍尼转换的基础上进行的。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是指,至少有一个局中人不知道其他局中人的支付函数,所有局中人同时行动。豪尔绍尼转换是不完全信息(静态和动态)博弈分析的基本概念。通过该转换,豪尔绍尼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上附加了一定的分析前提,将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转化为“包含同时行动的完全但不完

49

美信息动态博弈”,使得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分析可以在已经讨论过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分析框架下进行,而在豪尔绍尼转换提出之前,人们是无法对不完全信息博弈进行分析的。豪尔绍尼转换借助于三个新增的概念展开,它们是:局中人的类型(局中人个人特征的完备描述,简化起见,一般将其等同于局中人的支付函数)、自然(局中人的类型是由先天因素或博弈之外的客观因素决定的,为便于分析,豪尔绍尼将这些因素归结为一个虚拟的局中人“自然”,由于是虚拟的,因而他不获得支付并且对于所有博弈结果具有同等偏好,其作用仅在于决定局中人的类型,具体作用过程见下面对豪尔绍尼转换具体做法的分析的第一点)和局中人的信念(局中人根据其他局中人各种可能类型的概率分布对其类型所作出的判断,即条件概率)。转换的具体做法是:(1)自然选择局中人的类型,并将局中人的真实类型告知他自己,而不告知其他局中人,同时并不对每个局中人的各种可能类型及其概率分布保密;这样,每个局中人知道自己的类型,不知道别人的真实类型,仅知道其各种可能类型的概率分布,被选择的局中人也知道其他局中人心目中的这个分布函数;(2)自然之外的每个局中人根据其他局中人可能类型的概率分布对其类型作出先验判断,并各自同时选择行动,博弈终了,除自然以外,各个局中人得到对各自的支付。通过豪尔绍尼转换,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转化为包含同时行动的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把对支付函数的不了解转化为对局中人类型的不了解)。其动态性在于,整个博弈被转化为两阶段动态博弈,即自然选择的阶段和其他局中人同时行动的阶段,前者实际上是为了使原博弈能够进行分析而虚构的,集中体现了豪尔绍尼转换对原博弈附加的分析前提,后者是一个静态博弈,它实际上等同于原来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其信息的完全性在于,每个局中人都知道其他局中人的各种可能类型,而每个局中人的支付和策略都依赖于其类型,这样,每个局中人都知道其他局中人的各种可能类型的支付函数和策略空间;其信息的不完美性表现在,局中人对自然的选择没有完全的了解,亦即局中人对每个局中人的可能类型及其概率分布具有完全的了解,而对他们的真实类型并没有完全的了解。贝叶斯—纳什均衡是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基本均衡概念。在自然选择之后,各个局中人同时行动,没有机会观察到别人的选择。如果给定别人的策略选择,每个局中人的最优策略依赖于自己的类型(以下简称类型依赖策略)。由于每个局中人仅知道其他局中人的类型的概率分布而不知道其真实类型,他就不可能准确地知道其他局中人实际上会选择什么策略;但他能正确地预测到其他局中人的选择是如何依赖于其各自类型的;这样,他决策的目标就是,在局中人类型的概率分布是完全信息的前提下,给定自己的类型依赖策略和别人的类型依赖策略,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贝叶斯—纳什均衡就是这样一种类型依赖策略组合:在给定自己的类型和别人类型的概率分布的情况下,每个局中人的期望效用达到了最大化,没有人有选择其他策略的积极性。

(四)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贝叶斯—纳什均衡仅仅局限于静态分析,从而其适用性也受到了限制。为此,弗得伯格和泰勒尔对它进行了改进,定义了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基本均衡概念———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至少有一个局中人不知道其他局中人的支付函数;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之分,后行动者能观察到先行动者的行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也是在豪尔绍尼转换的框架下进行的。具体讲,自然首先选择局中人的类型,局中人自己知道自己的真实类型,其他局中人不知道被选择的局中人的真实类型,仅知道其各种可能类型的概率分布;之后,局中人开始行动,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后行动者能观察到先行动者的行动,但不能观察到先行动者的类型。但是,由于局中人的行动依赖于其类型,每个局中人的行动都传递着有关自己类型的某种信息,所以后行动者便可以通过观察先行动者的行动来推断其类型或修正对其类型的信念(按“贝叶司法则”将先验概率转化为后验概率),然后选择自己的最优行动。先行动者预测到自己的行动将被后行动者所利用,也就会设法选择传递有利信息,避免传递不利信息。因此,博弈过程不仅是局中人选择行动的过程,而且是局中人不断修正信念的学习过程。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基本均衡概念,

50

它要求,给定有关其他局中人类型的信念,局中人的策略在每一个信息集开始的“后续博弈”上构成贝叶斯-纳什均衡;并且,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局中人要根据所观察到的其他局中人的行为,按照贝叶斯法则来修正自己有关后者类型的信念,进而据此选择并最优化自己的行动。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是所有局中人策略和信念的一种结合,它满足如下条件:(1)在给定每个局中人有关其他局中人类型的信念的情况下,他的策略选择是最优的;(2)每个人有关他人类型的信念都是使用贝叶斯法则从所观察到的行动中获得的。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不仅定义在策略组合上,还强调了局中人的信念,因为最优策略是相对于信念而言的。

在不完全信息范围内,还有一些均衡概念,如:泽尔腾的“颤抖手均衡”(Tremblin g Hand E q uilibrium,1975),梅耶森(M y erson)的“恰当均衡”(Pro p er E q uilibrium,1978)、克瑞普斯和威尔逊(Kre p s, D.and Willson.C)的“序贯均衡”(se q uential e q uilibrium,1982)、考尔伯格和默顿(K ohlber g and Merten)的“稳定均衡”(Stable E q uilibrium,1986),等等。

综上所述,经济博弈论的一系列均衡概念都是在纳什均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思路都是通过逐步剔除不合理均衡而得到更为精确和合理的均衡概念。根据约束条件的强弱,均衡概念由弱到强依次是: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序贯均衡,颤抖手均衡,恰当均衡,稳定均衡。每一个较强均衡概念都是在较弱均衡概念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强概念自然也适用于弱概念的分析环境。

二博弈论的现实意义与应用

博弈论使经济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它在继承的同时又突破和发展了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前提和分析范式;它的应用使得一些经济领域的分析产生了质的飞跃,一些新的分支学科飞速发展;由于更加贴近现实,博弈论对我国经济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博弈论对传统经济学基本假定前提及其分析范式的继承、突破和发展

经济博弈论对基本假定前提和分析范式的继承和突破,使传统经济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1.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前提与分析范式

一般地讲,传统经济学的假定前提包括理性人、完全竞争、完全信息和市场出清等。理性人是传统经济学最基本的假定。理性人假定和完全竞争假定共同推导出完全信息假定。完全信息假定以价格的自由波动为前提,即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一切信息几乎惟一地通过价格显示出来并进行传导,而在市场中价格的信息又是完全的,由此,价格的自由波动就传递了经济活动的全部信息。在此基础上,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得以实现,即决策个体之间的冲突与合作都包含在价格之中,通过价格机制,决策个体间接地对其他个体发生影响,最终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也产生了客观为他人的社会效果,从而也使个人理性和社会理性达到一致。“看不见的手”思想由此被发展为一个精致的“定理”:给定价格等限制条件,决策个体的最大化行为将导致市场均衡状态。在分析中又主要采用的是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这就是传统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分析脉络。围绕上述假定条件,尤其是完全竞争假定和市场出清假定,经济学家们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但是即使是主张竞争不完全和市场非出清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流派,他们的应对方法也主要局限于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干预,如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传统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是:给定约束条件,决策个体追求其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并在这一过程中,整个社会达到帕雷托最优。进一步讲,传统微观经济学的个人决策问题是在给定价格参数和收入条件下的最优选择问题,个人的决策就是在给定价格参数和收入的限制条件下,使其效用最大化;个人效用函数只依赖于他自己的选择,而不依赖于其他人的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只是价格和收入的函数而不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作为一个整体,不同决策个体之间的选择是相互作用(通过供求及价格)的,但对个体而言,所有个体的行为都体现在一个信息参数———价格里,一个人面对的似乎是一个非人格化的东西,而不是面对着另外的个体作出决策,他既不考虑自己的选择对别人选择的影响,也不考虑别人的选择对自己选择的影响,不同决策个

51

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间接完成的。在个体效用最大化过程中,社会效用也达到最优,即通过价格机制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得以统一。

2.经济博弈论对传统经济学的继承、突破和发展

经济博弈论则更加突出了理性人假定。以个人理性为基础,均衡概念越精炼,理性的要求也就越强。通过对理性行为的深刻剖析,经济博弈论揭示了理性人的心理作用过程。由此出发,博弈论对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进行研究,探讨在决策个体内在个人理性基础上如何达到集体理性。它强调的是设计一种激励兼容的机制,这种机制对个体理性具有自我实现的机能,即在这种机制中,个人理性自我实现并自发地达到集体理性。通过对理性的深度剖析和挖掘,博弈论将理性背后的文化内涵融入到了经济活动的分析之中。虽然现实中的理性和非理性相互交织难分彼此,个人理性的强化不应该排斥非理性的影响;理性人假定的强化程度限制了博弈论的适用范围;博弈论不可能解决一切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但是,它毕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极有意义的解决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矛盾的方法和思路。

经济博弈论突破了完全信息假定,将理性人放在不确定性和存在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的经济环境中进行分析,增强了人们对经济现实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

经济博弈论还打破了完全竞争假定的桎梏。尽管传统的微观经济分析吸纳了不完全竞争的成分,但在其整个体系上却极其有限;其分析基础和主要对象仍然是完全竞争经济环境。直到泽尔滕把博弈论引入垄断经济分析以及豪尔绍尼提出不完全信息博弈后,才使得不完全竞争分析逐步完善化。

静态局部均衡分析一直是传统经济学的分析基础,而市场价格机制则是其核心。经济博弈论则将经济分析的重点转向决策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并且将经济分析动态化。此外,经济博弈论分析的是博弈均衡,它的核心在于决策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其落脚点在于决策个体相互之间的行动和策略选择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经济博弈论还有助于形成宏观经济分析的微观基础。例如,它将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过程看作是一个政府和个体的博弈过程,从而拓宽了宏观经济学的视野,加深了宏观经济分析的力度,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和合理地揭示宏观经济机制的作用机理。

经济博弈论的研究范式是:给定约束条件,决策个体追求其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在这一意义上,经济博弈论与传统经济学是一致的。但具体到它们的构成,经济博弈论对传统经济学既有继承又有突破。在博弈论中,给定局中人的策略空间、效用函数、信息结构,理性的局中人通过其最优选择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最终达到博弈均衡。局中人的个人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他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这种选择是在存在着外部相互作用经济条件下的个人选择。局中人所获得的效用不仅与他自己选择何种策略有关,而且还是其他局中人所选策略的函数,局中人之间的利益是相互牵连和相互制约的。经济的博弈均衡并不一定是帕雷托最优的,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可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对于这种矛盾和冲突,不在于否定个人理性,关键是通过设计一种制度的创新,建立起一种新的使得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基础上能够达到集体理性的机制。

(二)经济博弈论的应用推动了一些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发展

博弈论的引入使得传统经济学中一些难以展开的领域得以深入,并由此演绎出一些相对独立、体系完整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寡头垄断理论和信息经济学,尤其是后者,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微观经济理论中最活跃的领域。

1.重新构建了寡头垄断理论

传统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在价格和收入给定条件下的个人决策问题,其价格包含了个人决策所需的全部信息,因而忽略了决策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外部性问题。古诺(A.A.Cournot)和贝特朗(J.P.Bet rand)对寡头垄断市场竞争的研究结果被搁置了很长时间,使得微观经济的研究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直到博弈论进入经济领域,才使得寡头垄断理论的研究找到了强有力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古诺和贝特朗均衡被证明都是纳什均衡,并在

52

此基础上,借助重复博弈和多阶段博弈等分析技术,迅速建立起现代寡头垄断理论。

2.促进了信息经济学的发展

传统经济学以完全信息为基本假定前提,因而面对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经济现实,它便显得苍白无力。由此,信息经济学应运而生。信息经济学有两个分支:一个以不完全信息经济环境为分析对象,另一个则以非对称信息经济环境为分析对象。前者主要包括信息传播和搜寻理论;后者主要是委托人—代理人理论,它又主要包括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理论、道德风险问题等。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是机制设计,即在给定的信息结构下,什么样的制度安排是最优的。在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中,对这种问题进行分析是非常困难的,某些方面甚至是不可能的。正是经济博弈论的出现,为这种经济现实的分析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工具,由此,信息经济学得以迅速发展并形成为一门适用性强、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和逻辑严谨的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可以说,信息经济学正是博弈论的延伸和具体运用。

(三)对我国经济改革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博弈论取得了飞速的发展,80年代以后又迅速地融入了现代经济学主流,甚至成为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其原因在于,它吸收了传统经济学基本假定前提和分析范式中的合理成分,同时又冲破了其中不合理成分的禁锢,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健全、逻辑合理和更加贴近现实的经济学分析体系。经济博弈论不但强化了经济分析的深度,而且拓宽了经济分析的广度,从而不但使经济分析以更加符合现实的方式揭示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而且也使一些举步维艰的经济学分支领域大踏步地前进,一些分支学科如寡头垄断理论、信息经济学等得以迅速发展起来。

从理论上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中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才逐渐地吸纳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益成分。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还很不成熟,也还很不完善,并且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它正处于一个转型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能否健康发展,是关系到能否为经济改革提供正确理论指导的重大问题,而健康发展的关键又在于,能否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理论创新。经济博弈论脱颖而出的原因就在于它是对西方经济实践的深刻思考和对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扬弃,同时,它实际上是一门经济方法论的科学,它的出现推动了经济理论的发展。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经济博弈论对于重新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实践上看,经济博弈论突破了传统的完全竞争、完全信息假定,更加强调经济决策者的个人理性,强调不完全信息、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经济分析,强调决策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等外部性,强调通过规则、机制和制度的设计和优化在个人理性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达到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一致,等等。作为一门方法论科学,除了提供更加贴近现实的经济分析工具和填补传统经济分析的许多空白以外,经济博弈论还提供了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独特和新颖的具有战略思维的思想方法。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适用于不确定性、不完全信息、不完全竞争和动态条件下的经济分析,以及强调规则、机制和制度的设计和优化的经济博弈论,在这时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美]纳什.纳什博弈论论文集[C].张良桥,王晓刚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00.

[2][美]吉本斯博弈论基础[M].高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R.Selten.S p ielt heoretische Behandlun g eines Oli g o p olmodells mit Nachfa g et ra y t heit,Zeit schrift f ur die g esamate

Staat swissenschaft,12:301-324,1965年。

[5]John C.Harsan y i."Games wit h Incom p lete Information Pla y ed b y‘Ba y esian’Pla y ers,Mana g ement Scienence14:

159-182(PartⅠ),320-334(PartⅡ),486-502(PartⅢ),1967-1968年。

(责任编辑辛向前)

53

基于博弈论的夫妻冲突分析

一个女人能有多美,通常是由与她相伴的男人来决定;一个男人能走多远,往往是由与他相随的女人来决定。夫妻之间的物质生活水平,通常是由收入较高的一方来决定;夫妇之间的精神生活水平,往往是由素质较低的一方来决定。 囚徒困境 在囚徒困境这个例子中,两个囚犯的上策都是坦白,因此最容易出现的结局也就是两人都被判5年。这个结局构成了一种博弈均衡状态,当对局者选择的都是上策的时候,这种均衡叫做上策均衡。在博弈论中,所谓均衡是指一种稳定的结局,当这种结局出现的时候,所有对局者都不想再改变他们所选择的策略。二.情侣冷战对峙 现将囚徒困境的报酬矩阵分析引入到一对情侣的冷战对峙中,见下图: H表示主动的一方感觉自己付出更多从而受到伤害,生出不平衡感;E代表不主动的一方有种优越成就感谈过恋爱的人都会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吧。闹矛盾有别扭之后,有时也可能两人都想主动了,但谁也不先迈出这一步,在不知道对方策略和想法的情况下,一权衡一算计就总害怕自己亏了,又或者碍于情面拉不下面子,不肯服个软。于是乎,秋水望穿了,花瓣也掰完了,最后是怎样呢?在这个矩阵中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或者说我们的假设前提是,双方都是完全理性的,是完全以利己目的和最大化利益为原则行事的人。上策均衡显然并非最好的结局,但却是博弈双方经过反复权衡后所采取的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但我们知道,所谓的爱情是没有理性可言的,它是一种激情,一旦斤斤计较反复权衡利弊得失,那就不叫爱。所以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个矩阵中出现的上策均衡(O,O——OVER),即双方都不主动从而导致感情破裂爱情失败的结局,正说明了爱情只要一权衡一算计,俩人都矜持和自私的话,那么最终铁定玩完。 三、夫妻关系的博弈分析 感情,爱情,亲情夫妻关系尴尬的了现实的活动中,夫妻关系既有和谐、融洽的一面,也存在冲突、矛盾的一面。每5对佳侣新婚燕尔之时,就有一对夫妻分道扬镳。 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双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和价值取向,而家庭生活成为他们博弈的载体和工具。

西蒙的“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西蒙的“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西蒙的“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西蒙的“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西蒙的“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摘要:文章介绍了西蒙的“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探 讨了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处理、市场经济活动等方面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西蒙;有限理性;意义;实践价值? “有限理性”理论是由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赫伯特·亚·西蒙教授针对理性决策而创立的决策过程分析理论。以“理性有限论”为基础的“满意决策理论”是西蒙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也是他毕生从多学科角度进行理论和经验探索的主题。西蒙教授对管理决 策理论所作的贡献是管理决策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人们往往称西蒙开创发展起来的决策理论为现代决策理论。他的有限理性理论奠定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他的经典著作《管理行为——管理组织的决策过程的研究》被瑞典皇家科学院誉为“划时代”的作品,有限理性理论因其在现代决策理论中的基础地位,一直是决策科学理论研究的热点。理性决策源于“经济人”理论,与理性决策相比,有限理性决策更

具现实性和动态性,对实际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满意决策论”、“适度利润”等概念的普遍运用,关于信息经济学和企业行为理论的研究,无不表明西蒙“有限理性”的影响和意义。本文试就“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进行探讨。? 1 “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 “有限理性”理论的要点在于:“理性就是用评价后果的某个价值体系去选择令人满意的备选择行为方案”,而理性决策所要求的那种理性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人的决策行动不仅受到外部因素(如时间、信息、技术等)的限制,同时也受到作为信息收集者和问题解决者自身条件的限制,因而他主张用“满意”代替最佳。? 西蒙认为现实生活中人作为管理者或决策者的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 ”的“管理人”。“管理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是多元的,不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且处于变动之中乃至彼此矛盾状态;“管理人”的知识、信息、经验和能力都是有限的 ,他不可能也不企望达到绝对的最优解,而只以找到满意解为满足。西蒙认为,相比“经济人”而言,“管理人”有两点根本转变:①经济人寻求最优方案;而管理人则寻求满意 方案,即符合决策目标的方案。②经济人同真实世界的一切复杂事物打交道,而管理人只同他头脑中所感知到的世界打交道,而把那些与决策无关紧要的因素置之不顾。西蒙指出

论文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模板

论文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模板 选题意义一般作为开题报告里面的第一块内容,是阐述你所研究的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或者说讨论价值的。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请导师来评判我们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 写意义的时候根据你的选题来决定形式,可以分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你也可以不细分,把目的和意义和在一起写,总之突出你观点的新颖和重要性即可。 个人建议你从以下两点来叙述,不过要根据自己的选题来写,切不可生搬硬套: 1. 你的选题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也就是说研究领域中一个新颖有意义的课题,被前人所忽略的。 2. 前人有研究过,或者说阐述过但是没有阐述论证的足够全面,你加以丰满,或者驳斥前人的观点。

总之,论文选题的意义一定要叙述得清晰并且是有一定新意的。 其次,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论,你是用什么理论证明你的观点。 也要叙述清楚,否则难以有说服力。 在做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水平的评价等等也要有翔实的根据。这样才能衬托出你的选题的意义所在。 一、论文题目:试论企业管理中的个性化激励 二、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卷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人”的竞争。人是企业的灵魂,是一切企业竞争力的原动力,是一切企业利润的源泉。如何激励企业中员工,从而发挥其自身的潜力,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掌握的技能。现在有不少企业管理者已经开始重视对企业员工的激励工作,建立起一套激励体系,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未解决的问题。如:由于所有制差别、行业差别、员工身份差异,尤其是文化的差距所产生的影响。应该如何针对上述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激励手段进行有效激励,是激励工作中的难题,仍待研究解决。因此,研究探讨企业管理中的个性化激励问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现状

博弈论的基础知识与应用

博弈论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转) 1 基础知识 博弈论是一种独特的处于各学科之间的研究人类行为的方法。与博弈论有关的学科包括数学、经济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博弈论(如同计算科学理论和许多其他的贡献一样)是由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创立的。博弈论领域第一本重要著作是诺伊曼与另一个伟大的数理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Oskar Morgenstern)共同写成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The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当然,摩根斯坦把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带入了合作中,但是诺伊曼也同样意识到那些思想并对新古典经济学做出了其他的贡献。 ■一个科学的隐喻 由于诺伊曼的工作,在更广阔的人类行为互动的范围内,“博弈”成为了一个科学的隐喻。在人类的互动行为中,结局依赖于两个或更多的人们所采取的交互式的战略,这些人们具有相反的动机或者最好的组合动机(mixed motives)。在博弈论中常常讨论的问题包括:1)当结局依赖于其他人所选择的战略以及信息是完全的时候,“理性地”选择战略意味着什么? 2)在允许共同得益或者共同损失的“博弈”中,寻求合作以实现共同得益(或避免共同损失)是否“理性”?或者,采取侵略性的行动以寻求私人利益而不顾共同得益或共同损失,这是否是“理性”的? 3)如果对2)的回答是“有时候是”,那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侵略是理性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合作是理性的? 4)在特定情况下,正在持续的关系与单方退出这种关系是不同的吗? 5)在理性的自我主义者的行为互动中,合作的道德规则可以自然而然地出现吗? 6)在这些情况下,真正的人类行为与“理性”行为是否相符? 7)如果不符,在那些方面不符?相对于“理性”,人们更倾向于合作?或者更倾向于侵略?抑或二者皆是? 因而,博弈论研究的“博弈”包括: 破产 门口的野蛮人(Barbarians at the Gate) 网络战(Battle of the Networks) 货物出门,概不退换(Caveat Emptor) 征召(Conscription) 协调(Coordination) 逃避(Escape and Evasion) 青蛙呼叫配偶(Frogs Call for Mates) 鹰鸽博弈(Hawk versus Dove) 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 多数决定原则(Majority Rule) Market Niche 共同防卫(Mutual Defense)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补贴小商业Subsidized Small Business 公共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 最后通牒Ultimatum

基于博弈论的恋爱模型

《数学建模》 课程考核论文 姓名:王湘衡齐久坤张程勇 学号:08100225 08100217 08100232 班级:08信息2班 2011年5 月10日

基于博弈论的恋爱数学模型 摘要 本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研究博弈论中的问题,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建立模型建立模型,并利用纳什均衡原理程序来确定纳什均衡点,对不同均衡点进行分析,从而来确定最佳策略。然后通过海萨尼转换将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转换成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来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恋爱,再利用恋爱者不同类型的分布概率,求出恋爱者的期望,最终来决策恋爱者自己下一步的策略。 关键词:恋爱模型博弈论贝叶斯纳什均衡

1、问题重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在恋爱问题越来越成为生们关注的热门话题,那么如何利用数学知识来确定恋爱中双方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恋人,成为现在数学建模中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恋爱模型可以用博弈论来确定双方的合适恋人,这其中将恋爱双方都理想化,这样将给我们研究恋爱问题和建立数学模型带来方便,使我们能将恋爱模型数学化,从而确定恋爱者的进一步决定。 2.模型假设及符号说明 模型假设: 1、恋爱双方都有自己明确的恋爱目标 2、恋爱双方从始至终都保持着自己的理性 3、恋爱双方都有自己喜欢类型的人,并且不会随时间变化 4、恋爱的男女通过对方的行为能够明确的判断出对方为哪种类型的人 5、恋爱的参与生都选择的是均衡战略 符号说明: 3. 问题分析与模型建立 3.1 问题分析 谈恋爱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要模型化却也并不简单。我们不妨

这样来看,谈恋爱的男女双方,各有不同类型,我们简单将其分为为了寻找真正爱情的人和为了骗财骗色的人。虽然这样不免有所武断,但我们分析的是一般现象,寻求的是一般解释。有了这样的分类便有了不同的组合,有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爱恨情仇。我们的分析中有现代版的陈世美,却不会让他得逞,原因是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有人说这一点说不通,我不这样认为,经济学说所有人都是理性的并不影响不理性家伙们的存在,能解释一切的理论只能是没有内容的套套逻辑。一个理论的解释力只不过是它一般化的程度罢了。 简单的博弈理论己深入人心,显然上面的问题是不完全信息博弈,无论是男追女还是女追男,信息的不完全或是不对称是显而易见的,用博弈论的话说是对对方的了解不够精确。因此,我们依据博弈论理论可以将其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静态分析是找出其静态均衡,动态分析是揭示现实中生的行为。 3.2 模型的建立 3.2.1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 所谓静态是指所有参与生都同时行动,不会以别人行动的信息来更改自己的行动。我们以最常见的男追女为例,一个男生追求一个女生,在此情况下女生最苦恼的是不知男生是A类型的人还是B类型的人,虽然自己可以从各种渠道了解男生,但知生知面不知心,风险还是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女生所遇到的就是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问题,因为女生不仅不知道男生的类型(A还是B),而且还不知道不同类型的分布概率,但她对自己所属的类型是清楚的,这是她的私人信息。同理男生也是这样。 下面来设定支付函数的权值,以便求出纳什均衡点,设男A类追求者,只要他追求A类女生就得到10,他不追求A类女生就得到-10,A类女生接受得到10,拒绝得到-10;男B类追求者,他追求A类女生得到10,不追求得到-10,A类女生接受得到-10,拒绝得到10;男A类追求者,他追求B类女生得到-10,不追求得到10,B类女生接受得到10,拒绝得到-10;男B类追求者,他追求B类女生得到10,不追求得到0,B类女生接受得到10,拒绝得到0;他们的支付函数的权值依赖追求者的类型。这里用下面四张表说明:

博弈论经典案例分析

博弈论经典案例分析 囚徒困境 案例:警察把甲乙分开关押,并在提审时分别告之,如果你坦白而他不坦白,那么你将只判0年,他将被判8年;如果你不坦白而他坦白,那么你判8年,他判0年;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了,各判5年;如果你们两人都不坦白了,各判1年。 分析:每个博弈方选择自己的策略时,虽然无法知道另一方的实际选择,但他却不能忽视另一方的选择对他自己的得益的影响,因此他应该考虑到另一方有两种可能的选择,并分别考虑自己相应的最佳策略。对囚徒A 来说,囚徒B 有坦白和不坦白两种可能的选择,假设囚徒B 的选择是不坦白,则对囚徒A 来说,不坦白得益为-1,坦白得益为0,他应该选择坦白; 假设囚徒B 选择的是坦白,则囚徒A 不坦白得益为-8,坦白得益为-5,他还是该选择坦白。因此,在此博弈中,无论囚徒B 采取何种策略囚徒A 的选择只有一种,即坦白,因为在另一方两种可能的情况下,坦白给自己带来的得益都是较大的。同样的道理,囚徒B 的唯一的选择也是坦白。 所以最可能的结局:该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两博弈方同选择坦白策略。 其支付矩阵如下: 性格大战 案例:一对恋人准备在周末晚上一起出去,男的喜欢看足球,但女的喜欢看时装表演。当然两个人都不愿意分开活动。不同的选择给他们带给他们不同的满足。 分析:可以看出,分开将使他们两人得不到任何满足,只要在一起,不管是看时装表演还是看足球,两人都会得到一定的满足。但看足球将使男的得到更大的满足,看时装表演则使女的得到更大的满足。 在这样的一个对局中,男的和女的都没有占优战略。他们的最优侧率依赖于对方的选择,一旦对方选定了某一项活动,另一个人选择同样的活动就是最好的策略。因此,如果男的已经买好了足球的门票,女的当然就不再反对;反之,如果女的已经买好了时装表演票,男的也就会与她一起看时装表演。 1,1 8, 0 不坦白 0,8 5,5 坦白 嫌疑犯乙 不坦白 坦白 嫌疑犯甲 1,2 -1, -1 时装 0,0 2,1 足球 男 时装 足球 女

选题目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选题目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无动力集装箱吊具由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位低、摘钩互换迅速等特点,被广泛配置在大型货场通用门式起重机上,用于集装箱的装卸作业。但随着近年来集装箱运输量不断增大,此类吊具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无动力集装箱吊具占用起升高度较高,而大部分货场受场地的限制要求堆码箱层数增多,普通门吊(加吊具)起升高度不够,难以满足需求。其次,由于该吊具不能实习伸缩功能,在对位及通过门吊支腿时不便,以不适应火场提高装卸效率的要求。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现场急需一种作业效率高,能伸缩对位,便于通过门吊支腿的新型集装箱吊具。伸缩式集装箱吊具通过钓具长度的自动改变,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集装箱的起吊作业。吊具长度的条街范围一般在20英尺至40英尺之间,便于起吊20英尺和40英尺的国际标准集装箱。伸缩式吊具虽然自重较大,由于它长度调节方便,操作灵活,通用性强,圣餐效率高,因而使用广泛。 二、本课题在国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状况: 吊具方面的研究已开展许久并取得许多卓有成效的改进。 比如在缩短时间方面,双调式集装箱吊具发展前景广阔。其中Bmmma公司已退出了AS-T6型,清醒BS-T4型,BS-T6型和智能型等对系列的双吊式吊具,特别是在吊具框架转角的圆弧花以及装卸作业中货物重心的调整功能方面作出的改进,使得双吊式吊具得以拥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在吊具进行准确定位方面现今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吊具减摇装置,它起初作为司机的辅助装置,是用来协助一般的司机能像一个熟练的司机一样完成工作。据试验,当小车行走速度达180m/min以上,如无减摇装置,在小车制动停止后,吊具及其集装箱的摇摆幅度可达2M,要半分钟左右才能停止。随着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大型化,这样的辅助装置就显的更加重要了,甚至熟练的司机也需要这样的辅助装置,以使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达到应有的高生产率。可逆起重机公司对欧洲三个港口和美国两个港口进行了研究,包括起重机的整个工作循环,重点为起升运行和小车及吊具运行情况。 2.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现在生产的吊具增加吊具减摇功能,同时在制动、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方面也都作了改进。经过20余年的发展,集装箱吊具生产技术逐渐成熟。其总体设计、金属结构设计、部件造型以及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接近了国外产品的技术水平。 存在问题: (1)企业设计水平低: (2)生产集装箱吊具业规模小: (3)产品可靠性差、故障率偏高: (4)技术服务不到位,水平不高。 3.发展趋势: (1)轻型化。 (2)高强度耐磨材料的采用。 (3)开发出更高可靠性的液压与电气元器件。 三、研究重点 随着我国制造业和物流业迅猛发展,门式起重机在港口、码头、货场起着不

以德治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以德治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郑海洋 江泽民同志今年初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作为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以强调,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强调以德治国,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和执政党执政理论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公民的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而公民素质的提高,社会文明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江泽民同志把属于精神文明的道德建设作为治国方略来论述,无疑在理论上是升华和创新。作为执政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执政党必须依法治国,才能避免因“人治”而出现的随意性,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另一方面,执政党又必须以德治国,才能避免因“法治”调整不了的社会关系出现无序、混乱,才能保证社会生活有秩序地进行。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德治国又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因为,以德治国,主要依靠教育的手段、社会的舆论、依靠人的良知来引导和约束人的行为动机,而这种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引导和约束,正是法治强调人们“守法”,强调人的行为“合法”的前提。因此说,江泽民同志强调以德治国,并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作为治国方略加以论述,是对执政党执政理论的升华和创新。 其次,强调以德治国,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党风、政风、民风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需要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同时,市场经济也是“德治经济”,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并为公众所认同。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曾经由于思想道德建设不到位,而在经济领域出现了许多不道德的现象。这就充分说明了市场经济不仅需要法律来维护,而且需要社会主义道德来维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矛盾日趋尖锐化,又给我们党提出了如何正确解决各种利益矛盾,如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问题,这不仅需要法治、需要政策来解决,而且更需要德治来引导和解决。至于高尚的道德对于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的形成更是具有决定的意义,因为,党风问题归根到底是党员的世界观、政治品德问题;政风与政府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息息相关;而全社会公民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养成则是良好民风的基础。可见,把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作为我们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对于党风、政风、民风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博弈论经典模型全解析

博弈论经典模型全解析(入门级) 1. 囚徒困境这是博弈论中最最经典的案例了——囚徒困境,非常耐人寻味。“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这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但警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A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

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所以A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码他不必在这之上再被罚款。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糟糕的报应:坐牢。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与咨询企业、软件供应商打交道的。在与这些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也会遇到类似的两难境地,这个时候需要相互之间有足够的了解与信任,没有起码的信任做基础,切不可贸然合作。在对对方有了足够的信任之后,诚意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诚意或者太过贪婪,就可能闹到双方都没有好处的糟糕情况,造成企业之间的双输。 2. 智猪博弈在博弈论(Game Theory)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着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

基于博弈论的爱情浅析

基于经济学的爱情攻略浅析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事物认知态度的变化,经济学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人们的行事原则越来越趋向于经济学上的“理性”。就现状而言,经济学的分析不仅局限于某些领域,只要存在人类的社会活动,就存在经济,就存在资源合理配置问题,也就有经济分析的必要。谈恋爱是校园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从经济学的视野中透视,爱情中的微观经济学问题,包括从预算线角度分析择偶以及爱情中的博弈关系,并试图以经济学的理论提出缓解和解决有关爱情现象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爱情;预算线;博弈论

Analysis based on the economics of love Raiders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people's attitudes change perception of things, to further expan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economics. More and more people tend to act on the principle of "rational" economic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analysis is not limited to certain areas of economics. As long as the existence of human social activities, there is the economy. There is a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ere is need for economic analysis. Love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campus. This paper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y. The love of microeconomics issues, including the budget l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 and love the game, and tried to ease the economic theory proposed and recommendations to address issues related to the phenomenon of love. 【Key words】:Game theory; microeconomics; love; budget line

2021年论文开题报告中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论文开题报告中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鼓励员表现出抑制性进谏行为,研究结论可以为组织管理实践提供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第一,员工与直接上级的高质量关系能促进员工的抑制性进谏行为,那么组织管理实践中实施措施来培养员工形成与直接上级的高质量关系非常重要。从更为广泛的角度来讲,则说明工作团队的直接上级对员工抑制性进谏行为的表现有重大影响。因此,从直接上级的角度来看,本研究结论对组织管理实践的启示有三点: 首先,直接上级可以培养与员工的高质量关系(例如Burrisetal.,xx),这能减少员工进谏前的顾虑,激发其表现出更多的抑制性进谏行为.其次,直接上级对进谏者的反馈也值得考量,合适的行为反馈反过来会鼓励员工的抑制性进谏行为,例如领导者即使不采纳意见也要对员工表现出进谏行为给予肯定,反之则会挫伤员工进谏的积极性。最后,组织开展面向领导者的培训课程,让领导者明白团队成员的多样性看法和观点对于团队运作的价值,使领导者养成对员工进谏的接纳态度。 第二,建立高水平的团队认同意义重大。建立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感是一个长期的不能间断的任务,从员工新加入团队开始到长期在团队工作的整个过程,都要不断强调员工的认同感。尤其是当新员工加入团队时,他们经历的组织社会化(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过程对于团队认同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Hogg,xx)。成功的组织社会化过程会让员工第一时间把团队身份纳入到自我概 念中,为员工更深入的认同团队起了锅定作用。在随后长期的团队互动过程中,管理者也不要忘记加强个体对团队的认同感。这时,开展团队集体活动、设置共同的团队目标等可以强化个体的团队认同(Mael & Ashforth, 1992)。 第三,自我审查会妨碍员工抑制性进谏行为的产生,现实组织中管理者应采取措施创造积极开放的氛围来提升员工的心理安全感(Kahn, 1990),减少员工的自我审查。只有当个体感知到所处的工作环境中有着积极的进谏氛围时,才可能经历少的自我审查过程,从而利于进谏行为的发生。为了激发团队内的抑制性进谏行为,工作团队要努力建立支持员工“与众不同”行为的团队氛围。 本研究为抑制性进谏研究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实证素材,其理论意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组织内的员工往往对周边工作环境、工作流程或者是团队内的任务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心知肚明,虽然私底下他们总是对这种种的问题议论纷纷,但是不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在领导者面前,我们都鲜少看到员工进谏的身影(Milliken et al., xx)。员工内心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博弈论是研究两人或多人谋略和决策的理论。 ?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就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专著。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正式发展成一门学科则是在20世纪初。1928年冯·诺意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而宣告了博弈论的正式诞生。1944年,冯·诺意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划时代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将二人博弈推广到n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系统的应用于经济领域,从而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纳什的开创性论文《n人博弈的均衡点》(1950),《非合作博弈》(1951)等等,给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此外,塞尔顿、哈桑尼的研究也对博弈论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今天博弈论已发展成一门较完善的的学科。 ?参与者:参与者是指一个博弈中的决策主体,通常又称为参与人或局中人。 参与人的目的是通过合理悬着自己的行动,以便取得最大化的收益。参与者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团体。 ?信息:信息是指参与者在博弈过程中能了解和观察到的知识。信息对参与者是至关重要,每一个参与者在每一次进行决策之前必须根据观察到的其他参与者的行动和了解到的有关情况作出自己的最佳选择。完全信息是指所有参与者各自选择的行动的不同组合所决定的收益对所有参与者来说是共同知识。

?策略:策略是参与者如何对其他参与者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行动规则,它规定参与者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行动。通常用s i表示参与者i的一个特定策略,用S i表示参与者i的所有可选择的策略的集合(又成为而i的策略空间)。如果n个参与者没人选择一个策略,那么s=(s1,s2,…,s n)称为一个策略组合。 ?收益:收益是在一个特定的策略组合下参与者能得到的确定的效用。通常用u i表示参与者i的收益,它是策略组合的函数。 ?均衡:均衡是所有参与者的最优策略组合,记为s*。 几个经典的博弈实例 ?例一囚徒困境两个共同作案的犯罪嫌疑人被捕,并受到指控。除非至少一人认罪,否则警方无充分证据将他们按最论刑。警方把他们隔离审讯,并对他们说明不同行动所带来的后果。如果两人都采取沉默的抗拒态度,因警方证据不足,两人将均被判为轻度犯罪入狱一个月;如果双方都坦白,根据案情两人将被判入狱六个月;如果一个招认而另一个拒不坦白,招认者因由主动认罪立功的表现将立即释放,而另一人将被判入狱九个月。

博弈论经典案例与分析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与分析 囚徒困境 案例:警察把甲乙分开关押,并在提审时分别告之,如果你坦白而他不坦白,那么你将只判0年,他将被判8年;如果你不坦白而他坦白,那么你判8年,他判0年;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了,各判5年;如果你们两人都不坦白了,各判1年。 分析:每个博弈方选择自己的策略时,虽然无法知道另一方的实际选择,但他却不能忽视另一方的选择对他自己的得益的影响,因此他应该考虑到另一方有两种可能的选择,并分别考虑自己相应的最佳策略。对囚徒A来说,囚徒B有坦白和不坦白两种可能的选择,假设囚徒B的选择是不坦白,则对囚徒A来说,不坦白得益为-1,坦白得益为0,他应该选择坦白; 假设囚徒B选择的是坦白,则囚徒A不坦白得益为-8,坦白得益为-5,他还是该选择坦白。因此,在此博弈中,无论囚徒B采取何种策略囚徒A的选择只有一种,即坦白,因为在另一方两种可能的情况下,坦白给自己带来的得益都是较大的。同样的道理,囚徒B 的唯一的选择也是坦白。 所以最可能的结局:该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两博弈方同选择坦白策略。 其支付矩阵如下: 性格大战 嫌疑犯乙

案例:一对恋人准备在周末晚上一起出去,男的喜欢看足球,但女的喜欢看时装表演。当然两个人都不愿意分开活动。不同的选择给他们带给他们不同的满足。 分析:可以看出,分开将使他们两人得不到任何满足,只要在一起,不管是看时装表演还是看足球,两人都会得到一定的满足。但看足球将使男的得到更大的满足,看时装表演则使女的得到更大的满足。 在这样的一个对局中,男的和女的都没有占优战略。他们的最优侧率依赖于对方的选择,一旦对方选定了某一项活动,另一个人选择同样的活动就是最好的策略。因此,如果男的已经买好了足球的门票,女的当然就不再反对;反之,如果女的已经买好了时装表演票,男的也就会与她一起看时装表演。 价格战 案例:假设市场中仅有A 、B 两家企业,每家企业可采取的定价策略都是10元或15元,我们可以得出得益矩阵如下: 分析:无论对企业A 还是企业B 来说,低价都是他们的占优战略。从表可见,企业A 的占优战略是10元,因为无论B 采取什么战略,企业A 都能获取比定价15元更多的利润。 如果企业B 定价10元,企业A 定价10元能够获利80万元,而定价15元只能获得30万元;如果企业B 定价15元,企业A 定价10元可获利170万元,而定价15元却只能获利120万元。同样地,企业B 的占优战略也是定价10元的策略。 企业B 男

2018年论文开题报告学习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怎么写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论文开题报告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怎么写 要能够正确而恰当地选题,首先要明确选题的原则,明确了选题原则,就能比较容易地选定一个既有一定学术价值,又符合自己志趣,适合个人研究能力,因而较有成功把握的题目。那么开题报告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怎么写?下面是风林网络为您带来的解答,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毕业论文的题材十分广泛,社会生活、经济建设、科学文化事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论文的题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为实践服务。因此科学研究的选题首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注意选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所谓论文的实用价值,就是指我们选的题目,应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为干百万人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和阶段社会生活的重点和热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我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很有意义的。这不仅能使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得到一次实际的运用,而且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现实意义的题目大致有三个来源: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急需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抑制通货膨胀,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廉政建设等等。二是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如从事农业工作的同志就会遇到诸如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农村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问题,等等。三是作者本人在工作实践中提出来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如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问题,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等等。 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与党和国家或与国计民生有关的重大问题。这类问题关系国家发展方向、速度,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因而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第二,要注意选题的理论价值。我们强调选题的实用价值,并不等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绝非提倡选题必须有直接的效益作用。作为论文,无论是形式还

(完整word版)博弈论中的几个经典问题

几个博弈论中的经典问题 博弈论(Game Theory),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生物学家使用博弈理论来理解和预测进化论的某些结果。 几个重要的概念 1、策略(strategies):一局博弈中,每个局中人都有选择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方案, 即方案不是某阶段的行动方案,而是指导整个行动的一个方案,一个局中人的一个可行的自始至终全局筹划的一个行动方案,称为这个局中人的一个策略。如果在一个博弈中局中人都总共有有限个策略,则称为“有限博弈”,否则称为“无限博弈”。 2、得失(payoffs):一局博弈结局时的结果称为得失。每个局中人在一局博弈结束时 的得失,不仅与该局中人自身所选择的策略有关,而且与全局中人所取定的一组策略有关。所以,一局博弈结束时每个局中人的“得失”是全体局中人所取定的一组策略的函数,通常称为支付(payoff)函数。 3、次序(orders):各博弈方的决策有先后之分,且一个博弈方要作不止一次的决策 选择,就出现了次序问题;其他要素相同次序不同,博弈就不同。 4、博弈涉及到均衡:均衡是平衡的意思,在经济学中,均衡意即相关量处于稳定值。 在供求关系中,某一商品市场如果在某一价格下,想以此价格买此商品的人均能买到,而想卖的人均能卖出,此时我们就说,该商品的供求达到了均衡。 5、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在一策略组合中,所有的参与者面临这样一种情况, 当其他人不改变策略时,他此时的策略是最好的。也就是说,此时如果他改变策略他的支付将会降低。在纳什均衡点上,每一个理性的参与者都不会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冲动。纳什均衡点存在性证明的前提是“博弈均衡偶”概念的提出。所谓“均衡偶”是在二人零和博弈中,当局中人A采取其最优策略a*,局中人B也采取其最优策略b*,如果局中人B仍采取b*,而局中人A却采取另一种策略a,那么局中人A 的支付不会超过他采取原来的策略a*的支付。这一结果对局中人B亦是如此。 经典的博弈问题 1、“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里最经典的例子之一。讲的是两个嫌疑犯(A和B)作案后被警察抓住,隔离审讯;警方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如果两人都坦白则各判8年;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10年;如果都不坦白则因证据不足各判1年。 在这个例子里,博弈的参加者就是两个嫌疑犯A和B,他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策略即坦白和不坦白,判刑的年数就是他们的支付。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A和B均坦白或均不坦白、A坦白B不坦白或者B坦白A不坦白,是博弈的结果。A和B均坦白是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这是因为,假定A选择坦白的话,B最好是选择坦白,因为B坦白判8年而抵赖却要判十年;假定A选择抵赖的话,B最好还是选择坦白,因为B坦白判不被判刑而抵赖确要被判刑1年。即是说,不管A坦白或抵赖,B的最佳选择都是坦白。反过来,同样地,不管B是坦白还是抵赖,A的最佳选择也是坦白。结果,两个人都选择了坦白,各判刑8年。在(坦白、坦白)这个组合中,A和B都不能通过单方面的改变行动增加自己的收益,于是谁也没有动力游离这个组合,因此这个组合是纳什均衡。

博弈论的读书笔记

博弈论的读书笔记 【篇一:博弈论读书笔记】 博弈论读书笔 博弈论 :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 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具有斗 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 化策略。 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而不是解法。我们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在于赢得更好的结局。博弈 的思想既然来自现实生活,它就可以高度抽象化地用数学工具来表述,也可以用日常事例来说明,并运用到生活中去。没有高深的数 学知识,我们同样通过博弈论的学习成为生活中的策略高手。孙膑 没有学过高等数学,但是这并不影响他通过运行策略来帮助田忌赢 得赛马。 博弈时时存在,它就在你的身边。本书就是试图通过日常生活中常 见的例子,来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及运用,并且寻求用种智慧来 指导生活决策的方法。 在李凌、王翔的《论博弈论中的策略思维》中,作者从博弈论的起 源谈起,回顾了博弈论在诺贝尔经济学奖上所取得的成就,把博弈 论中的经典案例同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从合作、 模仿、创新、拍卖、战争和群居等实例表明博弈论中的策略思维是 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的, 又是如何使得博弈达到均衡的。最后,围 绕演进博弈论的基础理论与实例案例来分析对传统博弈论的冲击, 及其使博弈论的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深度。

!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中的囚徒困境、智猪博弈和演进博弈论的简述和分析: 一、囚徒困境—合作还是不合作 在这个模型中,合作还是不合作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释,纳什均衡解就是都选择坦白,也就是跟对方囚徒不合作,但这个解对两个囚徒来说并不是帕累托最优解,囚徒困境反映了集体理性和个人理性的矛盾。联系到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如果让使用资源者自愿承担费用,则会由于搭便车现象的出现,而无法实现共同提供公共物品的目标,所以需要政府通过纳税的方式来提供,以实现帕累托最优,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囚徒困境有限次重复博弈中,当一次性违约的收益大于失信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时, 企业就存在偏离合同规 定行事的激励,这种内生的激励表明,“损人利己”也是行为人的理性选择。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如果企业之间致力于长期合作, 就应当设法改变合作机制, 降低合作企业发生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除了健全社会诚信体系之外, 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提高失信成本。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局中人可能受各种外部环境因素或者市场地位的影响,并非是完全理性的,所以在合作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就需要订立合作契约,将这种风险最小化,从现实经济利益的角度提高失信成本,使失约威胁实现真正的可置信。 二、智猪博弈—创新还是模仿 在智猪博弈中,在理性人的假设下,大猪和小猪的支付矩阵决定了大猪选择按,小猪选择等待。类似的,在股票市场中,大户是大猪, 他们进行技术分析, 收集信息、预测股价走势, 所付出的成本高,而相应得到的收益也比较高,而大量散户就是小猪, 他们几乎不花成本去进行技术分析, 而是跟着大户的投资策略进行股票买卖, 这就是股票市场上著名的“散户跟大户”现象。在股份公司中, 大股东是大猪, 他们收集信息、监督经理, 拥有决定经理任免的投票权,

博弈论中的几个经典问题精编版

博弈论中的几个经典问 题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几个博弈论中的经典问题博弈论(GameTheory),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生物学家使用博弈理论来理解和预测进化论的某些结果。 几个重要的概念 1、策略(strategies):一局博弈中,每个局中人都有选择实际可行的 完整的行动方案,即方案不是某阶段的行动方案,而是指导整个行动的一个方案,一个局中人的一个可行的自始至终全局筹划的一个行动方案,称为这个局中人的一个策略。如果在一个博弈中局中人都总共有有限个策略,则称为“有限博弈”,否则称为“无限博 弈”。 2、得失(payoffs):一局博弈结局时的结果称为得失。每个局中人在一 局博弈结束时的得失,不仅与该局中人自身所选择的策略有关,而且与全局中人所取定的一组策略有关。所以,一局博弈结束时每个局中人的“得失”是全体局中人所取定的一组策略的函数,通常称为支付(payoff)函数。

3、次序(orders):各博弈方的决策有先后之分,且一个博弈方要作 不止一次的决策选择,就出现了次序问题;其他要素相同次序不同,博弈就不同。 4、博弈涉及到均衡:均衡是平衡的意思,在经济学中,均衡意即相关 量处于稳定值。在供求关系中,某一商品市场如果在某一价格下,想以此价格买此商品的人均能买到,而想卖的人均能卖出,此时我们就说,该商品的供求达到了均衡。 5、纳什均衡(NashEquilibrium):在一策略组合中,所有的参与者面临 这样一种情况,当其他人不改变策略时,他此时的策略是最好的。 也就是说,此时如果他改变策略他的支付将会降低。在纳什均衡点上,每一个理性的参与者都不会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冲动。纳什均衡点存在性证明的前提是“博弈均衡偶”概念的提出。所谓“均衡偶”是在二人零和博弈中,当局中人A采取其最优策略a*,局中人B 也采取其最优策略b*,如果局中人B仍采取b*,而局中人A却采取另一种策略a,那么局中人A的支付不会超过他采取原来的策略a*的支付。这一结果对局中人B亦是如此。 经典的博弈问题 1、“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里最经典的例子之一。讲的是两个嫌疑犯(A和B)作案后被警察抓住,隔离审讯;警方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如果两人都坦白则各判8年;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10年;如果都不坦白则因证据不足各判1年。 在这个例子里,博弈的参加者就是两个嫌疑犯A和B,他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策略即坦白和不坦白,判刑的年数就是他们的支付。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A和B均坦白或均不坦白、A坦白B不坦白或者B坦白A不坦白,是博弈的结果。A和B均坦白是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这是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