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

2020年全国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
2020年全国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

2020年全国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

——王子文于广州天河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奉和/ 袭美/ 抱疾/ 杜门/ 见寄/ 次韵

奉和:做诗词与友人相唱和。

次韵:次韵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也叫步韵。

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如黄鲁直《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清洛思君昼夜流。北归何日片帆收?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住州。飞雪催盘胜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平生行乐自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关于次韵诗之始,前人数有始于唐代元稹、白居易之说。如宋人程大昌《考古编·古诗分韵》谓:“唐世次韵,起元微之、白乐天。”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讲得更为具体:“前人作诗,未始和韵。自唐白乐天为杭州刺史,元微之为浙东观察,往来置邮筒倡和,始依韵。”清人赵翼《瓯北诗话》也持此论。至近代陈声聪《兼于阁诗话》仍称:“诗次韵,始于唐之元、白、皮、陆,而盛于宋之苏、黄。”今人卞孝萱先生《唐代次韵诗为元稹首创考》进而考证出次韵诗系元稹首创,并云创始时间为元和五年(810年),创始之作为元稹在江陵府所作《酬乐天书怀见寄》等五首。

实则元、白之前,大历十才子中的卢纶、李益之间便有次韵相酬之作。李益有《赠内兄卢纶》诗:“世故中年别,馀生此会同。却将悲与病,来对郎陵翁。”(《全唐诗》卷283)卢纶和诗《酬李益端公夜宴见赠》为:“戚戚一西东,十年今始同。可怜歌酒夜,相对两衰翁。”(《全唐诗》卷277)

据傅璇琮先生《卢纶考》,卢纶卒于贞元十四年、十五年(798年、799年)间,《酬李益端公夜宴见赠》当作于贞元中,可见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次韵之体至迟在贞元年间就出现了,所以不能说次韵诗始自元、白,更不能说系元稹首创。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 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 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抱疾:指生病,本诗中可从后文“重瞳健”得知,皮日休患的是眼疾。

杜门:释义:1、闭门。2、古代长安城门之一。

杜门:杜门(奇门遁甲中八门之一),一个人生在世无财,无官运,维独姻缘甚佳,长寿,逢劫时,天命助其度劫,适合多灾的职业却逢凶化吉,其命一生平安,火克木,宫临艮,坤二宫,无性命之忧。

本诗中用杜门,喻含诗人希望好友早日身体健康,逢凶化吉。

见寄:“见”在这里是用来指说话人自己,指称性副词,和“见谅”“将怪”中的“见”用法和含义一样。“见寄”就是“寄给我”。这类诗在标题里一般还会有“酬”“和”等词,意思是酬和谁谁谁给我写的一首诗,或者在标题里直接指明谁(在哪在什么情况下)给自己写了诗,比如《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柳宗元)、《和卫韦使君秋夜见寄》(丘丹)、《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杜甫)、《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黄庭坚)等等。

本诗的标题意思是:酬和好友袭美(皮日休)因生病在家难以赴约因此寄诗给我的和韵诗。

虽失/ 春城/ 醉上期,下帷/ 裁遍/ 未裁诗。

虽:虽然;

失:失去;

春城,春城一般指昆明。昆明,别称春城。本诗中未透露具体指代地点,或“春城”也可理解为“春日某城”,泛指春色。

醉上:此处指“游玩饮酒赋诗”。

期:约定。

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

裁遍:裁,裁剪,此处指书籍校正。“裁遍”即“遍裁”,喻指用心教书育人。

本联的诗意是:虽然我和您失去了相约一起去春城游玩饮酒赋诗的时间,但我也是一直在家教书讲授,没有写什么诗。

因吟/ 郢岸/ 百亩蕙,欲采/ 商崖/ 三秀芝。

因:趁机,此处为趁此机会。

吟:沉吟,此处指教导学生。

郢岸:郢,指旧时楚国都城。岸,指岸边。此处用“郢岸”代指各地学生。

百亩蕙:《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

欲:想要,期待。

采:采摘。

商崖:与上句“郢岸”相对。商:指商国。崖,指山崖。这里泛指山崖。

三秀芝:与上句“百亩蕙”相对,灵芝野菜,泛指山上的野菜。商被灭后,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以此显示高洁,也喻指坚贞。

此两处借用典故:借楚辞喻指诗人自己高洁并尽力培育兰蕙一样的优秀学生。借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来表达对友人共同相约采灵芝野菜而食的期待,也表明自己高雅的情操和品质。

本联的诗意为:我趁此机会培育优秀学生,但也期待能和你一起采摘野菜而食。

栖野/ 鹤笼/ 宽使织,施山/ 僧饭/ 别教炊。

栖野:指栖息在野外,喻指自己虽有鹤之才华,却未在朝为官。

鹤笼:指关着鹤的笼子。本处用“笼”喻指身不由己的某些束缚,或指官场上的某些束缚。

宽使织:即“使织宽”,意为能使笼子织的更宽阔。诗人未在官场,故自喻为“栖野之鹤”,因

此能把束缚自己的笼子织得更广阔。实指自己未在朝为官,因此不受某些束缚,能自由自在。施山僧饭:布施山野僧人的饭菜。僧人吃斋饭,没有肉食。以此喻指自己生活清贫、朴素。与上文的“欲采商岸三秀芝”相承应。

别教炊:别,指特别的,别样的;教炊,煮食的方法。此处指不一样的或特别的煮食方式,使斋饭也能吃得可口留香。

本联的诗意为:我如一只闲云野鹤般无拘无束,即使素野斋食也有别样的方式,别样的清香。

但医/ 沈约/ 重瞳健,不怕/ 江花/ 不满枝。

但医:期待医治好。

沈约,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诗人此外借用沈约典故一是希望好友的眼疾能尽快康复,二者是赞美好友有沈约般的才华。

健:康健。

不怕:不用担心、害怕。此处指不忧虑、不忧愁。

江花:指江岸边美丽的花草。江花也喻指人才,与上文的“郢岸”相承应。

满枝:开满枝头。也喻指人才济济。

此联表达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一者希望好友眼疾康健,能一起相约游玩痛饮。二者也以此自勉,希望自己能培育更多优秀人才,不负好友期待。

本联的诗意为:希望你早一天能眼疾康复,再一起相约游玩痛饮,看江花满枝,人才济济。

从本诗标题来看,是诗人酬和好友皮日休在病中寄给诗人的诗,诗人借用好友的诗韵,以此诗相答。我们从标题应该可以想象出来,好友皮日休因生病,不能和诗人相约,心生歉意。依二人的情感,皮日休必定在诗中勉励好友一番,并寄上自己的期待。到底是勉励诗人什么呢?虽没有原诗,但从诗人的和诗中,可以猜出一二。诗人以培育优秀学子,闲云野鹤不受拘束,以粗饭为食,自在为乐等作答,并以此表明心志。

诗歌的首句表达了诗人因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欣赏春色而深感遗憾。

第二句则写出自己一直在教书育人,没有和人一起赋诗。言外之意是,因为你不在,所以我只能教书而不想写诗,要写诗也得和你一起啊。

诗歌的第三句借用《楚辞》之句,写自己正好趁此机会培育优秀学子,言外之意,其实我也并未闲着,我正在努力的教书,培育人才。

诗歌第四句借用“伯夷和叔齐采薇”委婉地表达自己生活朴素,却清高坚贞自守,言外之意是希望好友不用担心自己,即使吃着野菜,我也坚定不移。

诗歌第五句写自己如野鹤一般,不受约束,言外之意是自己现在没有在官场,也并不会期待投身官场。

诗歌第六句写诗人虽然吃着朴素的饭菜,但心安理得,非常惬意。言外之意是虽然贫穷,有才难现,即使生活朴素,但我内心宽阔,没有束缚。

诗歌第七句,诗人期待友人的眼疾能尽快好起来,言外之意是我很担心你,希望你一定要战胜病患。

诗歌第八句写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的展望,用“不怕”二字表达对好友的信心,等你好了之后,我们再一起相约。言外之意是,你要快快好起来,我们再相约痛饮,看江花满枝,看后生成才,我们还有好多美好的事情没有完成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 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体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答案:A,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解读错误。本诗为酬和诗,从标题可以看出是皮日休先写诗给诗人,诗人以此诗作为回答。所以A项说“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错误,皮日休并没有和外界不通音讯,故选A。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诗歌的首句表达了诗人因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欣赏春色而深感遗憾。

诗歌的中间几句借用典故,表达诗人用心教学,培育学子,清高自守,无拘无束,生活朴素,自得其甘。

诗歌尾联表达对友人宽慰与期许。相信友人一定能战胜病患,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特别提示:由于2020高考全国一卷考了本诗,而本诗又缺少相关解析,本人不才,斗胆为本诗进行解析。因时间仓促,学识浅薄,难免存在谬误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以上解析纯属个人意见,权为参考,其中有个别去处引用来源网络,请一切以全国卷专家老师解析为准,致谢!

王子文

2020年7月9日于广州天河

40首古诗词译文及赏析

40首古诗词译文及赏析 1、汉江临泛/ 汉江临眺 唐代: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译文 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鉴赏 此诗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三湘”,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正当诗人极目远望,突然间风起浪涌,所乘之舟上下波动,眼前的襄阳城郭也随着波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风越来越大,波涛越来越汹涌,浪拍云天,船身颠簸,仿佛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风浪之前,船儿是平缓地在江面行驶,城郭是静止地立于岸边,远空是不动地悬于天际;风浪忽至,一切都动了起来。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活起来了,诗也随之飘逸起来了,同时,诗人的一种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态也从中表现了出来,江水磅礴的气也表现了出来。诗人描绘的景象是泛舟所见,舟中人产生了一种动荡的错觉,这种错觉也正好符合诗句中的汉水的描写,所以这两个词用得极其恰当。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这首诗给读者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同时,也

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含翻译及赏析)

19观沧海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话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赏析 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20饮酒(其五) 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白话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时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这之中隐含的人生的真理,想要说出却忘记了如何表达。 赏析 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这其中的“真意”,乃千圣不传之秘,即使道书千卷,佛经万页,也不能道尽其中奥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不了了之。这种偶然的情趣,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诗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大隐隐于市,真正宁静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你自己的心境的外化。 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经典英文诗歌赏析(全)

经典英文诗歌赏析(全) 一 nothing gold can stay 1简介:《美景易逝(Nothing Gold Can Stay)》罗伯特弗罗斯特 的代表作之一。此诗于1923年写就,即于当年十月在《耶鲁杂志(The Yale Review)》上刊印出版,随后就被收录到弗罗斯特的一本名为 《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诗集中。 2诗歌翻译: Nothing gold can stay 岁月留金 Nature's first green is gold, 大自然的第一抹新绿是金, Her hardest hue to hold. 也是她最无力保留的颜色.。 Her early leaf's a flower; 她初发的叶子如同一朵花,; But only so an hour. 不过只能持续若此一刹那。 Then leaf subsides leaf, 随之如花新叶沦落为旧叶。 So Eden sank to grief. 由是伊甸园陷入忧伤悲切, So down gose down to day, 破晓黎明延续至晃晃白昼。 Nothing gold can stay. 宝贵如金之物岁月难保留。 3诗歌赏析:这首诗揭示了一切真切而美好的事物最终定会逐渐消失的哲理。它同时也使用了独特的技巧来表现了季节的变化。想到了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一切都是转瞬即逝的,浮世有的仅仅转丸般的 繁华。 二 the road not taken 1诗歌简介:这首名诗《The Road NotTaken》形式是传统的抑扬 格四音步,但音步可变(含有很多抑抑扬的成分);每节的韵式为abaab 。

(完整版)英语诗歌鉴赏及名词解释(英文版)

The Basic Elements of Appreciating English Poetry 1.What is poetry? ?Poetry is the expression of Impassioned feeling in language. ?“Poetry i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 it takes its origin from emotion recollected in tranquility.” ?“Poetry, in a general sense, may be defined to be the expression of the imagination.” ?Poetry is the rhythmical creation of beauty. ?Poetry is the image of man and nature. ?“诗言志,歌咏言。” ---《虞书》 ?“诗言志之所以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则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诗·大序》 ?“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与情感,而凝结了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 ---艾青:《诗论》 2.The Sound System of English Poetry a. The prosodic features ?Prosody (韵律)---the study of the rhythm, pause, tempo, stress and pitch features of a language. ?Chinese poetry is syllable-timed, English poetry is stress-timed. ?Stress: The prosody of English poetry is realized by stress. One stressed syllable always comes together with one or more unstressed syllables. eg. Tiger, /tiger, /burning /bright In the /forest /of the/ night, 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Could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 ---W. Blake Length: it can produce some rhetorical and artistic effect. eg. The curfew toll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 The lowing herd wind slowly o’er the lea, The Ploughman homeward plods his weary way, And leaves the world to darkness and to me. ---Thomas Gray Long vowels and diphthongs make the poem slow, emotional and solemn; short vowels quick, passionate, tense and exciting. Pause: it serves for the rhythm and musicality of poetry. b. Meter or measure (格律) poem---stanza/strophe---line/verse---foot---arsis + thesis; Meter or measure refers to the formation way of stressed and

王之涣《凉州词》古诗翻译及诗意赏析说课讲解

王之涣《凉州词》古诗翻译及诗意赏析

王之涣《凉州词》古诗翻译及诗意赏析 王之涣《凉州词》该诗又名《出塞》,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体现了作者对边塞战士的同情和对朝廷不满的愤慨之情。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中心思想: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荒凉寂寞的景象。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5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1、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12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译文1

初中必备古诗词翻译及解析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赏析】 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可是,曹操的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为什么理论家的眼光同读者的赏爱如此大不相同呢?这是一个颇为发人深思的问题。王大将军击节赞赏的诗,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龟虽寿》。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如果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不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论吗!《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

英文诗歌赏析翻译

《英语诗歌欣赏》课程教学诗选 Types of Poetry Unit one Nature The Pasture Robert Frost (1874–1963) I’M going out to clean the pasture spring; I’ll only stop to rake the leaves away (And wait to watch the water clear, I may): I shan’t be gone long.—You come too. I’m going out to fetch the little calf That’s standing by the mother. It’s so young, It totters when she licks it with her tongue. I shan’t be gone long.—You come too. 牧场 罗伯特·弗罗斯特 (1874–1963) 我去清一清牧场的泉水, 我只停下来把落叶全耙去 (还瞧着泉水变得明净—也许); 我不会去得太久。—你也来吧。 我去把那幼小的牛犊抱来, 它站在母牛身边,小得可怜,一摇一晃,当母牛给她舔舔;我不会去得太久。—你也来吧。 (方平译) Daffodils 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 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

2020年全国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奉和/ 袭美/ 抱疾/ 杜门/ 见寄/ 次韵 奉和:做诗词与友人相唱和。 次韵:次韵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也叫步韵。 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如黄鲁直《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清洛思君昼夜流。北归何日片帆收?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住州。飞雪催盘胜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平生行乐自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关于次韵诗之始,前人数有始于唐代元稹、白居易之说。如宋人程大昌《考古编·古诗分韵》谓:“唐世次韵,起元微之、白乐天。”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讲得更为具体:“前人作诗,未始和韵。自唐白乐天为杭州刺史,元微之为浙东观察,往来置邮筒倡和,始依韵。”清人赵翼《瓯北诗话》也持此论。至近代陈声聪《兼于阁诗话》仍称:“诗次韵,始于唐之元、白、皮、陆,而盛于宋之苏、黄。”今人卞孝萱先生《唐代次韵诗为元稹首创考》进而考证出次韵诗系元稹首创,并云创始时间为元和五年(810年),创始之作为元稹在江陵府所作《酬乐天书怀见寄》等五首。 实则元、白之前,大历十才子中的卢纶、李益之间便有次韵相酬之作。李益有《赠内兄卢纶》诗:“世故中年别,馀生此会同。却将悲与病,来对郎陵翁。”(《全唐诗》卷283)卢纶和诗《酬李益端公夜宴见赠》为:“戚戚一西东,十年今始同。可怜歌酒夜,相对两衰翁。”(《全唐诗》卷277) 据傅璇琮先生《卢纶考》,卢纶卒于贞元十四年、十五年(798年、799年)间,《酬李益端公夜宴见赠》当作于贞元中,可见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次韵之体至迟在贞元年间就出现了,所以不能说次韵诗始自元、白,更不能说系元稹首创。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 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 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抱疾:指生病,本诗中可从后文“重瞳健”得知,皮日休患的是眼疾。 杜门:释义:1、闭门。2、古代长安城门之一。 杜门:杜门(奇门遁甲中八门之一),一个人生在世无财,无官运,维独姻缘甚佳,长

初中英文诗歌带翻译赏析

初中英文诗歌带翻译赏析 【篇一】初中英文诗歌带翻译赏析 A Coat by William Butler Yeats I made my song a coat Covered with embroideries Out of old mythologies From heel to throat; But the fools caught it, Wore it in the world’s eyes As though they’d wrought it. Song, let them take it, For there’s more enterprise In walking naked. 外套 威廉?巴特勒?叶芝(着) 我用古老的神话作为衣料, 为我的歌缝制一件外套, 上面铺满刺绣, 层层秘密,从头到脚; 可是愚蠢的人们把它夺去, 穿起来在世人面前炫耀, 似乎是他们亲手织造。

让他们拿走吧,歌啊,没有衣服更好, 因为裸体行走, 需要胆识更加高超。 【篇二】初中英文诗歌带翻译赏析 初恋的感觉 I never was struck before that hour With love so sudden and so sweet Her face it bloomed like a sweet flower And stole my heart way complete My face turned pale as dealy pale My legs refused to walk away And when she looked” what could I ail?”. My life and all seemed turned to clay. 我在这之前从未如此之震惊 这份爱情是如此的突然如此的甜蜜 她的脸庞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将我的心儿全部个的偷走了 我的脸颊变得像死者似地苍白 我的腿再也迈步不出任何步伐 但当她看我的时候我怎能感到丝毫的痛苦 我的生命以及一切都变的犹如黄土 And took my eyesight qyite away.

英文诗歌鉴赏

The commentary of 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This term, we took the English Poem course, in which Mr. Luo guided us fling in the poem world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poems. In all of the poems we have learnt, I appreciate 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most. Yet I really don’t know how to appreciate a poem. Indeed, I haven’t got to the level to appreciate poems. So, I just write my own understanding to this beautiful poem. 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was written by Christopher Marlowe (1564-1593○)who was an English dramatist and poet,translator of the Elizabethan area, born in Canterbury,England, died in Deptford, England. Marlowe was the foremost Elizabethan tragedian until his mysterious early death. Marlowe greatly influenced William Shakespeare, who was born in the same year as Marlowe and who rose to become the eminent Elizabethan playwright after Marlowe’s death. Marlowe’s plays are known for the use of blank verse, and their overreaching protagonists. Marlowe was the first great English Dramatist. He brought to the English stage a new concept of tragedy, one in which the drama centers around the struggles of a man overwhelmed by his passions and ambitions. ○2This short poem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lyrics in English literature. It derives from the pastoral tradition, in which the shepherd enjoys an ideal country life, cherishing a pastoral and pure affection for his love. Strong emotion is conveyed through the beauty of nature where lovers are not disturbed by worldly concern. The first time I read the poem, I just thought it was too directly for the shepherd to express his love to the girl he loved. For me, if I were the girl, I would not accept the shepherd’s love because his love was so intensely that I don’t know how to respond his love. But the second I read it carefully, almost word by word. I was deeply moved by the shepherd’s real and pure love. In the world he created for himself and his love, the girl lived an ease life like a princess. He showed a picture on what he would promise if she accepts to be his love. There was a heavenly like scene in the picture, he imagined them sitting upon the rocks, watching the other busy shepherd who had to work hard, and they relaxed themselves by listening to the birds' singing, and seeing the river falls. The shepherd also ensured her that he is willing to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please her. He was so infatuated with the girl that I am a little jealous of her. The girl was so lucky to be loved by such a infatuated and romantic man. The structure of the poem is very clear. The poetry started out with a direct initiation. The speaker showed his purpose clearly, which is asking the woman he admired to be his lover. The following stanza showed a picture on what he would promise if she accepts to be his love. Then he drew different scenes when they were together. The shepherd also ensured her that he is willing to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please her. This could be seen from the line 9~18. He made promises on difficult mission such as making bed of roses, thousand fragrant posies, and leaves of myrtle, coral clasps and amber studs…ext. From line 19, it responded to the idea of the first stanza that is to persuade the woman to be his love and to live with him. The repeating sentences "come live with me and be my love," may work as the function of emphasizing, and expression of eagerness. The style and writing type of the poem is very good. This poem is a typical pastoral, that is, a type of poem that deals in an idealized way with shepherds and rustic life. It sings

古诗与孙以宁书翻译赏析

古诗与孙以宁书翻译赏析 文言文《与孙以宁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昔归震川尝自恨足迹不出里闬(1),所见闻无奇节伟行可记。承命为征君作传(2),此吾文托记以增重也,敢不竭其愚心。所示群贤论述(3),皆未得体要。盖其大致不越三端:或详讲学宗指及师友渊源,或条举平生义侠之迹,或盛称门墙广大(4),海内向仰者多。此三者,皆征君之末迹也,三者详而征君之事隐也。古之晰于文律者(5),所载之事,必与其人之规模相称。太史公传陆贾(6),其分奴婢、装资,琐琐者皆载焉。若萧、曹世家而条举其治绩(7),则文字虽增十倍,不可得而备矣。故尝见义于《留侯世家》(8),曰:“留侯所从容与上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着。”(9)此明示后世缀文之士以虚实详略之权度也(10)。宋元诸史,若市肆簿籍(11),使览者不能终篇,坐此义不讲耳。征君义侠,舍杨、左之事(13),皆乡曲自好者所能勉也,其门墙广大,乃度时揣已,不敢如孔、孟之拒孺悲、夷之(14),非得已也;至论学,则为书甚具。故并弗采着于传上,而虚言其大略。昔欧阳公作《尹师鲁墓志》,至以文自辩(15)。而退之之志李元宾(16),至今有疑其太略者。夫元宾年不及三十,其德未成,业未着,而铭辞有曰:“才高乎当世,而行出乎古人。”则外此尚安有可言者乎?仆此传出,必有病其太略者,不知往昔群贤所述,惟务征实,故事愈详而义愈狭。今详者略,实者虚,而征君所蕴蓄转似可得之意言之外(17),他日载之家乘(18),

达于史官,慎毋以彼而易此。惟足下的然昭晰(19),无惑于群言,是征君之所赖也,于仆之文无加损焉。如别有欲商论者,则明以喻之。【注释】(1)归震川:归有光,字熙甫,人称震川先生,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明代散文家。于散文创作力排明前后七子的拟古主张,着义朴素自然,长于言情叙事,为桐城派文家所推重。着有《震川先生集》。闬(hàn汗):里门。(2)征君:即孙奇逢。(3)群贤论述:指一些人对孙奇逢事迹的记述评论。(4)门墙广大:《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后即称师门为“门墙”。“门墙广大”意即师门广大,弟子众多。(5)晰(x ī析):明白。(6)陆贾:汉初政论家、辞赋家,随刘邦定天下,官至大中大夫。(7)萧、曹世家:指《史记》之《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萧何与曹参对刘邦立国都起过重要作用,为汉初名臣。(8)见义:示以为文之义法。《留侯世家》:《史记》为张良作的传。刘邦建立政权后,封张良为留侯。(9)“留侯”三句:这是《史记·留侯世家》中的活,意为张良对刘邦谈过许多天下的事情,但并非都与天下存亡有关,所以没有都写入传中。(10)权度:标淮。(11)簿籍:流水帐簿。(12)坐:由于。(13)杨、左之事:指孙奇逢营救杨涟、左光斗的事。(14)孺悲:春秋末鲁国人。《论语·阳货》:“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夷之:墨子的信徒。《孟子·滕文公上》:“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15)“昔欧阳公”二句:欧阳修作《尹师鲁墓志铭》,有人议其详略失当,

最好的最全的最专业的英语诗歌鉴赏

一nothing gold can stay 1简介:《美景易逝(Nothing Gold Can Stay)》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代表作之一。此诗于1923年写就,即于当年十月在《耶鲁杂志(The Yale Review)》上刊印出版,随后就被收录到弗罗斯特的一本名为《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诗集中。 2诗歌翻译: Nothing gold can stay 岁月留金 Nature's first green is gold, 大自然的第一抹新绿是金, Her hardest hue to hold. 也是她最无力保留的颜色.。 Her early leaf's a flower; 她初发的叶子如同一朵花,; But only so an hour. 然而只能持续若此一刹那。 Then leaf subsides leaf, 随之如花新叶沦落为旧叶。 So Eden sank to grief. 由是伊甸园陷入忧伤悲切, So down gose down to day, 破晓黎明延续至晃晃白昼。 Nothing gold can stay. 宝贵如金之物岁月难保留。 3诗歌赏析:这首诗揭示了一切真切而美好的事物最终定会逐渐消失的哲理。它同时也使用了独特的技巧来表现了季节的变化。想到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一切都是转瞬即逝的,浮世有的只是转丸般的繁华。 二the road not taken 1诗歌简介:这首名诗《The Road NotTaken》形式是传统的抑扬格四音步,但音步可变(含有不少抑抑扬的成分);每节的韵式为abaab 。弗罗斯特写诗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运用眼前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去表达一个深刻的哲理。这正如他在一首诗中写的:“黄色的树林里有两条岔开的路/可惜我不能在同一时间走两条路/我选择了少人行走的那条/这就造成了一切的差异。”诗人选择了诗歌,放下了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以及那可能平坦,安稳的生活。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于是他们就来了英国,在离伦敦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一座木板茅屋作为新家。 罗伯特弗罗斯特堪称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是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作,主要写作并出版了10部诗集,这一首是其第三部诗集《山的间隔》中的名篇。 2诗歌翻译: The Road Not Taken Robert Frost 未选择的路罗伯特?弗罗斯特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罗选民英美赏析教程里的诗歌的翻译与赏析

第一篇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假如我认为,我是回答 一个能转回阳世间的人, 那么,这火焰就不会再摇闪。 但既然,如我听到的果真 没有人能活着离开这深渊, 我回答你就不必害怕流言。 那么我们走吧,你我两个人, 正当朝天空慢慢铺展着黄昏 好似病人麻醉在手术桌上; 我们走吧,穿过一些半清冷的街, 那儿休憩的场所正人声喋喋; 有夜夜不宁的下等歇夜旅店 和满地蚌壳的铺锯末的饭馆; 街连着街,好象一场讨厌的争议 带着阴险的意图 要把你引向一个重大的问题…… 唉,不要问,“那是什么?” 让我们快点去作客。 在客厅里女士们来回地走, 谈着画家米开朗基罗。 黄色的雾在窗玻璃上擦着它的背, 黄色的烟在窗玻璃上擦着它的嘴, 把它的舌头舐进黄昏的角落, 徘徊在快要干涸的水坑上; 让跌下烟囱的烟灰落上它的背, 它溜下台阶,忽地纵身跳跃, 看到这是一个温柔的十月的夜, 于是便在房子附近蜷伏起来安睡。 呵,确实地,总会有时间 看黄色的烟沿着街滑行, 在窗玻璃上擦着它的背; 总会有时间,总会有时间 装一副面容去会见你去见的脸; 总会有时间去暗杀和创新, 总会有时间让举起问题又丢进你盘里的双手完成劳作与度过时日; 有的是时间,无论你,无论我, 还有的是时间犹豫一百遍,或看到一百种幻景再完全改过, 在吃一片烤面包和饮茶以前。 在客厅里女士们来回地走, 谈着画家米开朗基罗。 呵,确实地,总还有时间 来疑问,“我可有勇气?”“我可有勇气?”总还有时间来转身走下楼梯, 把一块秃顶暴露给人去注意—— (她们会说:“他的头发变得多么稀!”) 我的晨礼服,我的硬领在腭下笔挺, 我的领带雅致而多彩,用一个简朴的别针固定—— (她们会说:“可是他的胳膊腿多么细!”)我可有勇气 搅乱这个宇宙? 在一分钟里总还有时间 决定和变卦,过一分钟再变回头。 因为我已经熟悉了她们,熟悉了她们所有的人—— 熟悉了那些黄昏,和上下午的情景, 我是用咖啡匙子量走了我的生命; 我熟悉每当隔壁响起了音乐 话声就逐渐低微而至停歇。 所以我怎么敢开口? 而且我已熟悉那些眼睛,熟悉了她们所有的眼睛—— 那些眼睛能用一句成语的公式把你盯住,当我被公式化了,在别针下趴伏, 那我怎么能开始吐出 我的生活和习惯的全部剩烟头? 我又怎么敢开口? 而且我已经熟悉了那些胳膊,熟悉了她们所有的胳膊—— 那些胳膊带着镯子,又袒露又白净 (可是在灯光下,显得淡褐色毛茸茸!) 是否由于衣裙的香气

英文诗歌鉴赏-The road not taken

The road not taken 1诗歌简介:这首名诗《The Road Not Taken》形式是传统的抑扬格四音步,但音步可变(含有不少抑抑扬的成分);每节的韵式为abaab 。弗罗斯特写诗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运用眼前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去表达一个深刻的哲理。这正如他在一首诗中写的:“黄色的树林里有两条岔开的路/可惜我不能在同一时间走两条路/我选择了少人行走的那条/这就造成了一切的差异。”诗人选择了诗歌,放下了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以及那可能平坦,安稳的生活。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于是他们就来了英国,在离伦敦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一座木板茅屋作为新家。 罗伯特弗罗斯特堪称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是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作,主要写作并出版了10部诗集,这一首是其第三部诗集《山的间隔》中的名篇。 2诗歌翻译: The Road Not Taken ——Robert Frost 未选择的路罗伯特?弗罗斯特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