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培仁《传播学》教材内容梳理

邵培仁《传播学》教材内容梳理
邵培仁《传播学》教材内容梳理

邵培仁《传播学》教材内容梳理

绪论

第一节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传播学的定义

传播学诞生在美国,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它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相对独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传播学是传播研究、传播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传播研究是人类对传播现象和问题的审视、探究和思考。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由与该现象有关的一组命题组成的体系,是有助于弄清该现象的任何一种思想。三者关系犹如一座金字塔,传播学位于塔顶,传播理论位于塔腰,传播研究位于塔基。任何塔顶都离不开稳固的塔基支撑,而没有塔顶,只有塔基,只能算是正在施工的建筑。这就是传播研究最先出现、传播理论延后诞生、传播科学姗姗来迟的一个重要原因。

传播学(Communicology或Communication Science)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宗旨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传播现象。包括传播活动现象、传播意识现象、传播关系现象和传播规范现象。

2、传播学的研究宗旨:是从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中,从人类传播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联系以及各种传播因素之间的互相关系中,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

三、传播学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

2、互动性;

3、开放性;

4、综合性;

5、发展性。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体系

传播学研究体系是一种对研究对象作直观的简洁的有序的映现和说明,也是指传播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各种传播要素所占比例、排列秩序及组合形式等。

一、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传播学与社会学:在西方人们曾将传播学看作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社会学诞生于前,而传播学产生在后。传播学在形成中吸取、借用了社会学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如调查方法),也从其他许多新兴学科中吸取养料。如今社会学和其他学科也开始用传播学的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

2、传播学和心理学:心理学通过挖掘传播现象发生的内在动力和情感因素来充实和丰富传播学研究的内容的,从而使偏重于宏观研究和过程研究的传播学能够从微观研究和心理研究方面取长补短,显显活力。传播作为一种最富有人性和人情的社会活动,为心理学研究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和话语空间,使得心理学研究更具有现实感和实用性。

3、传播学与人类学:传播学与人类学都是“关于人的科学”,目的都在于描述和解释人类这一特殊的横跨整个地球和贯穿整个历史的自然与社会现象。但是,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传播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传播行为和文化世代流传的基本媒介。

4、传播学与新闻学:传播学和新闻学曾有过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新闻学是具体科学的研究,对传播学研究有提供材料、充实内容的作用;传播学是一般科学的研究,对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规范、指导的作用。新闻学对传播学的诞生也确实起过催产的作用,但两者是不能划等号的。

①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

新闻学早在20世纪初期即已兴起。那时,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大批经过职业训练的新

闻专业人才,新闻教育便应运而生,新闻学也随之出现。初期的新闻学著作大都是有关业务方面即采访、写作、编辑等内容的,后来研究领域虽有所拓宽,尽而总结和评述新闻事业(主要是报业)的历史,但新闻理论的专著却并不多。而新闻理论多半论述新闻的本质、本源和特征,以及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和作用等,研究角度、范围都很有限。

而传播学则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以后,传播事业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巨大影响(正负),要求学者们跳出以往单学科研究的狭隘圈子,从社会整体和宏观的角度,借助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和信息科学等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成果,对人类与社会的信息交流活动进行全面的跨学科的研究。这样,一门有别于新闻学、理论抽象层次更高的传播学,也就从科学研究的边缘空白地带中脱颖而出了。

②研究方法上各有不同。

新闻学沿用传播人文学科的思辩型定性分析方法去研究新闻传播这种社会现象,并较多地采取直观地分析法去考察、说明新闻工作的实践,从而找出某些操作方法、理论、原则和规律,用以指导和改进具体工作;而传播学则主要采用实验型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调查分析提炼出一项项具体理论,去回应原先的理论假设和诠释,解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传播学在研究中注意把理论、模式、方法连成一体去进行,即充分利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调查分析和检验理论假设,并注重及时归纳成各种理论模式。

③研究对象虽有重合之处,但亦不尽相同。

新闻学的研究重点至今仍然是报刊和以报刊为主的新闻事业,近年来理论视觉的范围则有所扩展,涉及电视、广播等领域。而传播学除了上述研究对象外,还研究公共关系、广告、电影、民意测验、图书、大众文化以及各种传播层次等等。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新闻报道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传播者(新闻机构和采编等从业人员);传播学研究则遍及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的全过程。

总之,传播学和新闻学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各自独立。两学科应取长补短、紧密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5、传播学与历史学

历史学可以帮助传播学来研究已经过去的传播活动,探寻传播现象发生的先后次序和历史因素,揭示传播媒介变革的历史过程和基本规律,使传播学能“论从史出”,使传播者能“以史为鉴”。

传播学还运用符号学、语义学、信息学、接受学等各种相关学科的知识或近似主题研究成果。

二、传播学的知识层次:理论传播学(研究的主干和核心)、历史传播学(研究的基础)、实用传播学(理论传播学和历史研究的落脚点)和边缘传播学(充实和提高)。

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

传播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可以用八大理论板块来构筑和组建:①传播学科论(统辖);②传播过程论(统辖);③传播主体论(中坚)④传播客体论(核心)⑤传播载体论(渠道)⑥传播对象论(中坚)⑦传播方法论(辅助)⑧传播环境论(参照)同时也顾及传播效果及评估。

第三节学习与研究传播学的意义

①有助于推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②有助于正确解释和合理解决传播现象和问题;③有助于提高传播决策的科学化水平;④有助于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⑤有助于人们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第一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传播学的产生与确立

一、传播学的四位创始人

1、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77)宣传与传播研究

哈罗德·拉斯韦尔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有“行为科学的达尔文”之称。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研究的贡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研究。

①拉斯韦尔是美国系统研究政治传播的第一人,是分析研究宣传的权威。1927《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935年与布卢门斯通合著出版《世界革命的宣传》;合编了《宣传与推行》;1979年在他去世后

两年,拉斯韦尔、勒纳、史皮尔三人合作编写的三卷巨著续《宣传与传播世界史》/《世界历史上的宣传性传播》,成为宣传传播的又一里程碑。

②大众传播研究。a、五W:1948年拉斯韦尔发表了《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提出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谁传播?(控制分析);传播什么?(内容分析);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媒介分析);向谁传播?(对象分析);传播的效果怎样?(效果分析)。b、指出传播的三大作用或三大功能,即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衍社会遗产。

2、库尔特·卢因(勒温)(Kurt Lewtin, 1890-1947)“把关人”研究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美籍德国犹太人,是心理学中“场论”和“群体动力论”的最先提出者,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的创立者,其代表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等。

①最早创造性地提出了心理学中的“场论”和“群体动力论”。②最早提出了“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1947年,卢因发表《群体生活的渠道》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检查点即“门区”或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那些能够允许信息通过或不许信息流通的人或机构,即为守门人。守门人的主要作用是选择和过滤他所接到的信息。

3、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1912-1961)说服效果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社会交往以及态度和信念改变的先驱。

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他在彼德森、瑟斯顿等学者的基础上,较完善地把心理学控制实验的方法用于传播效果的研究。用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虽然与社会实践可能有一定的距离,但对传播的效果仍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预测。②他对军事教育电影的研究不仅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坎特里尔的观点,而且为打破“魔弹论”的神话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证据。③他注意到影响说服效果的多种因素,尤其是说服者及其发出的信息这两个因素,并提出了改善说服效果的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为“可说服性”研究这个当代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奠定了基础。

4、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F. Lzarsfeld,1901-1976)经验性传播学研究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奥裔美籍人主要著作有:《人民的选择》(1948)、《美国士兵述评》(1949)、《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想》(1954)、《社会研究的语言》(1955)等。

①是“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者。②舆论领袖;③有限效果论;④对研究方法也作出重要贡献,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他将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创立了数理(定量)研究方法;开创社会调查的数学模型;首创的交叉列表方法。

二、传播学的完善者(传播学科的创立)

韦尔伯·施拉姆(又译宣伟伯,1907-1987),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也是国际上公认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把传播学系统化、理论化的大师。

①使传播学系统化和科学化: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不同与前面四位奠基人。后者都是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和专业来研究传播学的,而施拉姆是第一位从新闻专业角度,并把新闻学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结合起来,从全新的视野全面考察传播学,并把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研究,研究的主题包括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问题,传播体制与社会结构问题,传播与国家发展问题,为传播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完善与成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施拉姆使传播学从梦想变为现实,为传播学勾画出了一个完整的学科框架,并推动它成为一门独立自主的学科。

②著作:代表性著作有:《大众传播学》(1949)、《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1954)、《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大众传播的责任》(1957)、《大众媒介与国家发展》(1964)等,其中《大众传播学》(1949)的出版标志着传播学的正式诞生,而《人类传播概论》的问世又标志着传播学基本体系已初步形成。

③扩大传播学影响:创建一个调查中心(衣阿华民意调查中心)和四个传播研究机构,带动了美国数以百计的传播学系的成立,并波及世界各国。他曾经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数次访华,室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

④提出新观点和见解:传播的直线型观点,阅读的“即时报偿”和“延缓报偿”的看法,教育传播

中的“知识沟”问题,对六种传播模式的精辟概括,对早期传播效果看法的“魔弹论”形容……同时,他还开辟过几个新的研究领域,如电视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国际传播中的信息流通、传播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等等。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学术特色:1生命力2前导性3显要性4实用性

二、传播学的研究现状

1、传播学已流传、扩散到世界各国。

传播学渊源于欧洲,诞生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前后,美国传播学研究在学科建构上进入了统一与整合阶段,在研究方向上则进入多样与多元阶段。随着传播学在美国走向繁荣,大约从60年代开始,传播学开始流传、扩散到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及东欧、亚洲各国,现在已经遍及整个世界。由于传播学本身的优越性、适应性和伸缩性,它很快在各国扎根,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态势。

中国大陆新闻学界于1978年开始引进、介绍西方的传播学,1988年出版了第一部传播学教材。自1990年起,传播学的分支研究进入繁荣期,先后出版了政治传播学、经济传播学、教育传播学、艺术传播学、新闻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等十几个分支的传播学著作。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经历三个阶段:①引进与介绍阶段(1978-1984),除几篇译著和几篇文章之外,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是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②评价和研究阶段(1985-1989),其特点是全面了解,分析研究,组合拼装,为我所用,一些具有奠基性质的传播学著作开始面世。③探索和创新阶段(1990-今),系统了解,博采众长,以我为主,超越创新,传播学研究开始注意联系中国实际,适应中国国情,突出中国特色。

2、传播理论多姿多彩,学术流派层出不穷。

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是传播学研究中的两大主要学派。

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顾名思义是主要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所谓经验性方法,是一种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它出现于19世纪后期,在现代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应用。经验学派的主要研究成果:如对1938年“火星人入侵地球”广播引起的社会恐慌研究,探讨引起恐慌的各种心理因素;1940年伊里调查;40年代的“创新-扩散”传播过程研究等。

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它是以对既定的传播现实和现存的传播体制进行全面、深刻、系统地批判而闻名,锋芒所向直指传播的要害:即为谁传播,为何传播。也就是说,批判学派主要致力于对传播现象之深层背景的考察,更注重传播及传播体制的阶级性和历史性,更强调传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3、研究方法灵活多样,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4、研究机构相继成立,科研队伍不断壮大。

5、研究专著大量出版,学术刊物纷纷创办。

6、设立传播专业,培养传播人才。

三、传播学的发展趋势: 科学化2、融合化3、鲜活化4、操作化5、分支化6、本土化

第二章传播

第一节传播的概念

一、传播概念的演变

1、“共享”说。这类定义源于拉丁文的Communicare的意思,即使共同。定义强调了传播者与接受者对符号的共有性和共享性,但没有明确指出:传受两者要分享的是其含义、而非符号。因为同一个符号对两个人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或者对一个人有意义,对另一个却毫无意义。

2、“影响”说。定义强调了传播者传递信息的目的性和影响性,把传者目的的实现和受者行为的改变看作是一切传播的基本特征,并据此监测传播活动进行了没有和进行得怎样,而忽视了人类传播活动中还有一些信息(如公鸡下蛋、猫长翅膀等)并非是向人们有目的地施加影响的事实。

3、“反应”说。这类定义吸收了心理学中刺激——反应论的观点,其含义极为广泛和模糊。定义在强调传播的广泛性和受者反应的必然性的同时,

抛弃了传播的社会性和受者的能动性,而有的定义甚至混淆了人类传播与动物传播、传播学与心理学、生物学之间的界限与区别,使传播学成了一门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4、“互动”说。这些定义借用社会学术语,强调了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通过信息传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双向性和互动性。但是,人类传播毕竟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一来一往的讯息互动,而是一种复杂的多向的有目的和需求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同时,随着信息传播的持续进行,每个参与交流的人所拥有的信息非但不会减少,也不限于对象交换,而且会一起增加,共同积累。5、“过程”说。定义强调了信息由传播者经媒介流向受传者这一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它要求传播有始有终,而且传播的效果最终能够显示出来。如果传播缺乏基本要素或者传播中断、阻塞,就不能构成传播的过程和发挥特有的功能。这似乎是一种渐趋成熟的定义。它既标明了信息传播的轨迹,也指定了传播研究的要素,已被不少中国传播学者所采用和接受,但它仍有模糊、宽泛和难以把握的缺陷。

二、传播的定义: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理解:1、是人类的活动。2、是信息的交流。3、离不开符号和媒介。4、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

第二节传播的特点

1社会性和阶级性2目的性和计划性3主动性和创造性4协同性和互动性5永恒性和历史性

第三节传播的分类

一、内向传播

也称人内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它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也是人类一切传播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它分为条件反射式传播、情感支配式传播、理性支配式传播。

二、人际传播

1、定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2、人际传播的特点:①人际传播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②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③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④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3、人际传播的基本功能:①人际传播在个人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协调人际关系、交流思想感情等);②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二级传播理论等)。

三、组织传播

1、定义:也称团体传播,是指组织成员之间或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2、组织传播的分类:①就传播的范围而言,组织传播可分为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②就信息传递的方向而言,组织传播主要有纵向和横向传播两种,其中纵向组织传播又分为上行传播和下行传播;横向传播又称为平行传播。③就沟通方式而言,既有正规的组织传播,也有非正规的组织传播。非正式渠道中的传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组织内的人际传播;二是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

3、组织传播的特点:①信息大多具有指令性、训导性和劝服性。②组织传播的传播范围总是有限的和有界的。③组织传播活动具有一定的规模。

4、组织传播的功能: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它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也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保持互动的信息桥梁。具体来说,组织传播的功能:①内部协调。②指挥管理。。③决策应变。④形成共识。

5、影响组织传播效果的因素:①组织的可信度。②传播层级的多少。

四、大众传播

1、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的特点:①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②大众传

播能够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③大众传播的对象面广量多,分布广泛。它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④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松散的。⑤大众传播会对受众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五、跨国传播

1、定义:指国家对外传播机构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电影以及因特网等所进行的针对国外受众的传播活动。

2、跨国传播的主要目的:①塑造和美化国家形象;②维护和捍卫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③宣传本国的价值观念、方针政策;④报道友好往来,加强彼此了解,增进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关系;⑤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⑥抵制媒介大国的信息污染、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反对干涉本国内政和外交。

3、跨国传播的新特点:①跨国传播者代表国家讲话,是国家的代言人;②跨国传播是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交流,有效的传播总是建立在彼此全面、正确的了解基础上;③信息流通不平衡,发达国家和媒介强国往往也是信息输出大国,而欠发达的弱小国家除了天灾人祸的信息,则几乎没有信息输出;④西方媒介强国发起的文化侵略来势凶猛,媒介欠发达国家的民族文化(包括语言和风俗习惯等)受到威胁和破坏,有的将会逐渐消融在大国的文化的洪流之中;⑤传播对象主要为对象国政治界、经济界、文化界、传播界、知识界中当前的或未来的精英和领导者。

第四节传播的革命

一、人类历史上的传播革命

语言传播革命—文字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电子传播革命—网络传播革命

二、历次传播革命的反思与总结

1、五次传播革命的历程呈现的规律特征:①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一直呈加速度状态发展;②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和传播科技始终呈叠加性状态发展。③叠加性状态又导致了整合性状态;④信息和知识的增长与积累呈金字塔状态发展。(知识翻新速度加快)

2、每次传播革命对人类的贡献: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将人类带进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时代。①语言传播是人类的重要特征。它拯救了人类,使人类可以发展思维、沟通思想、交流信息、积累知识,从而由动物世界进入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②文字传播使人类可以将事件和自己的经历、见闻、思想固定或记录下来,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传播。③印刷传播打破了少数人的传播特权,导致了文化和教育的普及,知识和思想的扩散,使人类由人际传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④电子传播则将人类由国内传播引入国际传播。由大众传播带入跨国传播。⑤网络传播将人类由工业社会带进了信息社会,信息成了社会财富的象征和社会运作的动能。

3、传播革命对社会的推动作用:①每一次传播革命的爆发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开拓了新的空间。②人类传播革命与社会文明进步不仅互相促进而且步调一致,在步幅和步频上基本上成正比例关系。③最先发生传播革命的地方或国家,不仅社会进步和文明的程度高,而且在竞争中也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④传播上的优势地位必然会导致文化上的优势地位,因此在发达国家的文化侵略面前,弱小国家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第五节传播的模式

一、优秀传播模式的功能与标准

1、优秀传播模式的五种功能:①构造功能。②解释功能。③引导功能。④简化功能。⑤预示功能。

2、优秀传播模式的标准:①呈现性。②整体性。③超陈性。④启发性。⑤实用性。

二、传播模式的典范与评介

1、单向传播模式

①五W模式: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1948年,他在《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度五中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机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为“五W模式”或“拉斯韦尔模式”的过程模式。这五个W分别是

英语中五个提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谁)、Says what(说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后来,英国传播学家D·麦奎尔等将这个模式做了如下图示:

拉斯韦尔模式的提出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这条思路形成的。作为早期的过程模式,拉斯韦尔模式还是不完全的,这主要表现在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②七W模式:在拉斯韦尔提出五W模式十周年时,布雷多克在《“拉斯韦尔公式”的扩展》(1958)一文中又增加了两个W:在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目的?构成了七W模式。这的确又前进一步,但再次忽略反馈要素。

③传播过程度数学模式: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C·香农和W·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1949年发表)一文中提出,称为传播过程度数学模式或香农-韦弗模式。香农-韦弗的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到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香农-韦弗的模式为传播过程研究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启发。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为以文理结合的方法考察传播过程打下了基础。由于香农-韦弗模式描述的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的环节,如果把这个模式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

④线型模式:1960年贝罗(D·Berlo)提出线型模式,即S-M-C-R模式:来源-讯息-通道-受众。

2、双向传播模式

①信息控制模式:维纳(N·Wiener)在《控制论》(1948)著作中,用自动控制度观点研究信号被噪音干扰时信号处理问题,形成信息控制模式:施控者—控制信息-受控者-反馈信息-施控者。第一次揭示了信息传播电双向性特质,提出了“控制”与“反馈”的概念。但是,其缺点也是指机械传播而非人类传播。

②传播的双行为模式:奥斯古德(1954)提出。他认为,每一个合适的模式至少要包括两个传播单位,一个是来源单位(说话的人),一个是目的地单位(听话的人)。连接两个单位的是讯息。在传播活动中,每个人既是发送者又是接收者、既编码又译码,都具有双重行为。这种双向互动的情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一般在面对面交谈中是直接的,在大众传播中则是间接的。

③循环模式: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如何进行的》一文中提出循环模式。

循环模式首先已与单向传播模式划清了界限,该模式与直线模式有明显的不同。①这里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往复循环、持续不断之中。②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循环模式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做是传播行为主体,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模式也有其本身缺陷:①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则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②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等量、平等),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过程。

④环形模式:梅尔文·德弗勒在《大众传播理论》(1960)一书中提出了传播的环形模式。环形模式是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德弗勒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人们将“含义”变换为“信息”,发射器又将信息转化为信号传送,接收器收到信号后再还原为信息,信息被信宿(人)接收又内化为含

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出的信息与接收的信息在含义上是一致的,那么就是传通。相反,若两者含义截然不同,即等于没有传通。然而,含义上的差异性是常见的,完全的一致性却是罕见的。

环形模式的优点是:①它以双向的环形结构真实地呈现了信息交流动复杂性,较全面地反映了传播的主要过程;②它增加了另一组要素,以显示信源获得反馈有多种途径(大众媒介设施和反馈设施),而反馈则使信源有可能不断改进传播方式以更有效地适应信宿,从而增加两种含义之间达到一致或同型的可能性;③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这一点加深了对噪音所起作用的认识。④这个模式的适用范围也比较普遍,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说明。

3、互动传播模式

①辐合传播模式:1981年罗杰斯和金凯德提出了“辐合传播模式”。他们认为,互动传播是一种循环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参与双方(A和B)一起创造和分享信息、赋予信息意义,以便相互理解。AB 重叠部分是指两人相互理解的程序。“辐合”是二人或更多的人向同一点移动,或一人向他人靠近,并在共同兴趣或焦点下结合的一种倾向。

辐合模式再现了以电脑为媒介的参与者双方创造和分享信息的动态过程和结构形态。它的提出不仅可以引导传播学者将审视、分析的目光转向一个前景广阔的领域——互动(网络)传播,而且直接指引人们去追踪传播系统中某一特殊信息的流动与演变,探寻人类在认识上靠近与离散的原因与背景。但这一模式较适合用来解释两人互动传播和几个人网络传播,不太适合用来分析“虚拟巨网传播”的现象。

②阳光模式:阳光模式是指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所抽象出来的,通过信息交换中心(如电信局或网站等)连接各大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创造、分享、互动的结构形式。它包括六大要素和四项因素。六大要素为:①终端机②信息交换设备③信息库④大众媒介⑤信息源⑥社会服务。四项因素是指网络传播中的经验因素、环境因素、价值因素和规范因素。还有连接成网络的电缆传输通道也很重要,但用无线取代光缆光纤是一个趋势。

三、整体互动模式的要素与特点

整体互动模式不仅要考虑本系统与外部世界的复杂联系,而且要重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构成的整体关系以及人类传播的全部现象,它的基本任务是再现整体。整体互动模式中的认识对象既是整体的又是互动的。

整体互动模式包括三个系:人际传播系统、大众传播系统和网络传播系统。

整体互动模式的四大圈层因素:核心要素、次级要素、边际因素和干扰因素。

整体互动模式具有四个特点:①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②强调辨证性和互动性。③强调动态性和发展性。④强调实用性和非秩序化。

四、传播模式的运用及原则:1、审查批判原则2、服从事实原则3、有用有利原则。

第六节传播的功能

一、传播功能的来源与阐释

1、传播功能的定义:是指传播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及其对人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或效能。

2、传播功能的分类:①功能呈现方式: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②功能释放效应:正功能和负功能。正功能是信息传播的正常效果,也是传播者所预期的和追求的。负功能则是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不愿看到的和力求避免的效果。③功能应用区位:思想功能和交际功能。④功能产生渠道:个人的功能、组织的功能和社会的功能。

二、个人的功能:是指传播活动所具有的对个人身心发展的作用,或者须由信息传播的参与者个人去完成的任务。两个方面:个人的社会化功能和个人的个性化功能。

三、组织的功能

在传播活动中,媒介组织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或应该完成的任务,就叫组织功能。包括:1、告知功能。告知是向人们迅速、及时地提供新近发生的新闻和信息。2、表达功能。表达就是人们通过媒介

和符号表述和交流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3、解释功能。解释是对告知和表达功能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解释是内面的、深层的和说明性的、分析性的(事实解释和意义解释)。4、指导功能。指导是人类传播的基本功能,是指通过告知消息、表达观点、解释缘由、公开劝服,对受众的思想和行为所产生的一定方向性指点和引导的作用。

四、社会的功能: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①是经济变革的“扩大器”。②是经济发展的“推动者”。3、教育功能:①拥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可以从某些方面起到等同于学校的部分作用;②可以创造一种重视教育、具有强烈教育意识的社会环境,使社会大众争相吸收和享用文化知识;③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传播逐步夹带和积累知识;④直接传播知识。4、文化功能:①承接和传播文化。②选择和创造文化。③积淀和享用文化。

第七节传播的原则

一、制定传播原则的客观依据:1、传播的规律。2、传播的目的。3、吸取和总结传播的经验和教训。4、审视和研究传播媒介与受众

二、必须遵循的传播原则:1、可信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就是要求传播者根据接受者(群体的和个体的)的个性特点和意识水平,恰当地选择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方法技巧。①信息传播应该针对接受者的层次特点。②信息传播应针对接受者的需要。③针对接受者的阅历经验、心理态势和个性特点。3、有序性原则。4、协同性原则。5、适时性原则。6、适量性原则。适量性原则是指人类传播中的信息量要适合受传者的感知、消化能力,要避免信息量的不足或过多。

第三章传播者

第一节个人层面的传播者

一、传播者的角色

1、传播者的界定: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传播者处于传播过程的首端,对信息的内容、流量和流向以及受传者的反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2、传播者的角色:传播角色,就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传播者依据社会对他的要求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传播者的角色可以分为普通角色和职业角色。

默顿在《角色丛:社会学理论中的问题》(1957年):角色丛指那些由于处在某一特定社会地位的人们中间所形成的各种角色关系的整体。

二、传播者的特点

1、代表性

2、自主性

3、专业性:①需经过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殊训练,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②须具备一定专业观念、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新闻敏感;③专门从事新闻传播工作并以此谋生的职业特点和作为专业人员经济收入颇丰的现象;④有一定职业标准和协会组织。

4、集体性

5、复杂性未来记者发展的构想:①未来记者是“知识富翁”,且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②采访设备更加先进,具备移动记者工作包(站),包内设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无线电网络、电子眼镜及头部装置等;③“智能机器人记者”将在大灾、战争等重大报道中有极佳表现;④受众将利用网络技术成为自采自报自编的“业余记者”。

三、传播者的权利

分为一般性权利和专业性权利。一般性权利指普通公民都享有的传播权利,如言论自由权、出版权、著作权、通信(讯)自由权等,它通常由国家宪法和民法加以认定。专业性权利指专门从事传播活动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如文化传播界、教育传播界、经济或广告传播界、宗教传播界等都享有一定的专有传播权利。

1、采访权:采访权是指传播者利用各种合法手段向有关的对象收集、寻访信息的一种权利。

2、报道权:报道权是指记者有传送、报道公众所关心的信息情报的权利。

3、批评权。

4、专业保密权:又叫新闻来源守密权,是指记者和新闻媒介有对新闻提供者的情况(姓名、单位、职务、住宅以及提供的文

件、资料等)实行保密的权利。5、安全保护权。

四、传播者的责任

1、契约性责任:这是新闻传播者对自己服务的新闻媒介以及在内部组织中所应承担的类似于合同性质的一系列责任。最重要的方面是有集体荣誉感。新闻传播者的责任:①采集信息;②鉴别信息;③选择信息;④加工信息;⑤传播信息;⑥搜集反馈。

2、社会性责任:传播者要对信息公开传播后在社会上所产生的结果负责。

3、法规性责任;

4、国际性责任。

五、传播者的赢效因素

1、权威性:权威性是指传播者具有使受众相信、听从的力量、威望和地位的特质。体现在四个方面:①表现在权利和地位上。②表现在资历和威望上。③表现在专业特长上。④反映在能力和才华上。

2、可信性:可信性是指传播者具有使受众承认和信赖的一系列特质。增强可信性的因素:①诚实。②信誉。③骨气。④公正无私。

3、接近性:接近性是说传播者在信仰、民族、籍贯、专业、个性、情趣、距离上与受众越接近、越相似,就越容易产生好的传播效果。

4、熟知性:增强熟知性的方式:①让受众通过媒介经常看到传播者。②传播者直接与公众接触。③让思想和观点不断传向受众。

5、悦目性。

第二节媒介组织

一、媒介组织的定义和地位

1、媒介组织的定义:是指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机构。理解:①是一种社会机构;②经过认真筹划、充分准备而有意建立起来,非自然形成;③成立得到权威部门认定和社会大众承认;④有明确的目标,即满足社会大众的信息需求;⑤成员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并以此谋生;⑥必须合理地分化功能、协调行动、划清权限,形成媒介特有的角色关系;⑦行为讲究效率,强调时效;⑧都有至少一种以上的固定媒介;⑨制订各种规章制度,以约束媒介组织成员的行为。

2、媒介组织的地位:①是一种公共事业单位。②是一种信息产业机构。③是一种社会机构。

二、媒介组织的运作

1、媒介组织与信源的三种关系

吉伯和约翰逊在《市政厅抢新闻:记者与信源角色的研究》(1961年)一文中认为:传播者与信源的关系至少有三种:①分离的关系。传播者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他与信源之间相距遥远或不常联系或分属不同党派,他从信源处得到信息,但又不依赖信源,他们对新闻价值的认识也各不相同。②合作的关系。虽然传播者和信源分属不同的社会系统,而且代表不同的机构,但是他们在传播上所扮演的角色却是可以相互合作的。他们对传播观念和媒介功能的理解,比较接近。因此,在大众传播中,传播者与信源往往互相利用、互相帮忙,共同达成彼此认可的目标。③同化的关系。传播者与消息来源所处的体系是完全相同的,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再各自独立,而且对新闻价值和媒介功能的看法完全相同。信源对传播者具有完全的支配权,而传播者也是信源体系或党派中的一个分子。

2、传播者与受众的四种关系:①支配的关系。是指传播者根据自己的目标或意图将思想、观点或信息强行灌输给特定受众的传播情境。②疏离关系。疏离关系中的传播者将其与受众的关系看得很淡,往往缺乏为受众而采集信息、传播信息的意识。他们主要是为自己、为知音、为获奖、为政治、为私利而写作和传播。③圈层关系。圈层关系意味着作为个体的传播者有意愿将自己的目的与部分受众的需求、兴趣相投合,愿意将人际传播合群体传播中那种关系引进大众传播的态势。④服务关系。服务关系要求大众传播者将受众看作是服务对象。

三、守门人和守门理论

1、守门人界定: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提出,指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

2、守门人的角色与特征

角色:①接受者。②守门者。③传播者。

特征:①隐形性。②依附性。③追加性。④完善性。

3、守门人的功能与责任

功能:检查功能、加工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桥梁功能。

责任:①确定“编导”方针。②确保“产品”质量。③加强整体协调。④发现和培养传播人才。

第三节传播制度研究

一、施拉姆的报刊的四种理论

1、集权主义报刊理论集权主义理论是对16、17世纪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集权主义理论渊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和英国哲学家霍布士等人的思想和学说。集权主义理论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报刊是国家的公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大众媒介统一步调,国家才能顺利地为公众的利益服务;在某些情况下(如在交战状态的国家里,军人统治下),集权原则甚至体现人民的意志。所以,对报刊应严加控制和审查,对违反有关规则的应加重处罚。比如给予那些经过选择的驯顺的人以经营报刊的权利,实行颁发出版许可证制度,法院对违法(如叛乱罪、煽动罪、诽谤罪)者提起公诉,加以处罚,等等。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报刊作为一个社会机构为了实现国家目标,它的功能和活动应受到国家的控制;②政府通过特许制、检查制以及知识税等办法控制报刊;③凡是允许出版的报纸有支持政府的义务,报刊传播的消息、思想、意见,必须促进国家和政府目标的实现;④公布公众应当知道的事情,应当支持政府的政策和决定,但是不进行政治和政策问题的讨论;⑤政府积极参与新闻事业,可以经办官报,同时补贴私营报刊,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集权主义理论完全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它严重限制并阻碍了新闻事业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开展,集权主义理论逐渐被自由主义理论所代替。

2、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盛行于北美尤其是美国。自由主义理论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中产生的,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发展并达到顶点。这一理论是由17世纪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密尔顿(John Milton)首先提出,由18世纪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弗逊(Jhomas Jefferson)以及19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约翰·米尔(John Mill)等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争取言论自由、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要求。

①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报刊和政府的关系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主张,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来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政府的惟一职责是采取措施来保护新闻自由,为新闻媒介的采访、发布新闻提供种种方便。

②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即人民有权通过报刊监督政府。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把新闻自由的实践看作是探索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如何有效运行的伟大尝试。他认为人民有权监督政府,而人民监督政府最主要、最经常的中介就是报纸。因此,这个思想后来就引申为: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权力或第四种权力。

③“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意见的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密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书中引申出来的。其后,有许多西方著名的学者对此作过系统的主要论述。理论认为:人是有理性的,人的理性是高于一切的,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人依靠自己的理性可以辨别正误、区分善恶;而要使人的理性得以发挥,必须有个条件,这就是让人们不受限制地发表不同的思想和观点;真理只有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同各种意见自由竞争才能获得。因此,他们反对政府对报刊的控制或操纵,主张任何人都可以拥有通讯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而不应当受到任何限制。这样,通过真理与谬误的较量,真实的、正确的、积极的思想观念必然会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虚假的、错误的、愚昧的思想观念必然会被人们所抛弃;政府不应该参加战斗,也不应该协助其中的任何一方;真理通过自我修正的过程,最后必然会战胜各种错误意见并得到传扬。这些思想构成了新闻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础。

④对事实的信念: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强调,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公众灌输某种标准的观点,

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为此,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所以,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崇尚并提倡客官报道。可以说,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总之,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和历史的局限性,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从其一开始就带有片面性和空想成分。绝对自由化曾使西方新闻界陷入一片混乱。自由主义理论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性的矛盾,导致报刊的拥有者与读者利益、社会利益不可调和的矛盾。20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上垄断地加剧,自由主义报刊理论逐步被社会责任论所替代。

3、社会责任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一批学者正式构建。它以自由主义理论为基础,并加以修正、补充。 1946年,报刊自由委员会提出一份题为《一个自由和负责的报刊》的总报告及六份分报告,作为一种明确的理论思想,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被正式提出。1956年,美国新闻学博士韦尔伯·施拉姆等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对这一理论作了详尽阐述。

社会责任论的主要内容:①“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②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③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④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⑤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

社会责任论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西方社会的变迁,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在调节政府、媒介和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缓解社会矛盾方面,是能够产生一些效果的,但是这一理论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新闻媒介和社会大众的对立,不能摆脱与实际脱节的困境。

4、苏维埃理论最早起源于前苏联,后在各社会主义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流行。党报理论的核心是: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主要观点:大众传播媒介与组织传播媒介不可分割;大众传播媒介是作为国家和党的工具来使用的,并作为党实现统一的工具、发布“指示”的工具;它们几乎是专用于宣传和鼓动;传播者被强制性地要求承担严格的宣传责任;它们由国家经营和控制;传播者的自由和责任也不可分地连在一起。

二、阿特休尔的媒介三种体系

1、西方媒介体系:这是市场经济世界的媒介体系。新闻事业的目的是,教育人民正确地投票选举,以此来捍卫社会秩序;要求大众追求真理,善尽社会责任;以非政治方式告知新闻;公正地为大众服务,支持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但媒介本身又作为监督政府的工具。西方新闻传播者信守的原则是:媒介不受外界干涉;为公众的知晓权服务;要力求反映真理;要公正客观地报道世界。他们认为:新闻自由就是记者的活动不受外界控制;新闻媒介也不屈从于权力,不受权力操纵;甚至新闻自由本身也不需要国家新闻政策来保证。

2、东方媒介体系:这是指马克思主义世界的媒介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新闻事业的目的是教育人民正确地为人处事,并以此来捍卫社会制度;要求人民寻求真理,善尽社会责任;以政治方式教育人民并争取盟友;要求人们拥护社会制度;在重大问题上,要求统一观点,协调行动。东方乐章中的新闻工作者有责任帮助人们改变错误的意识,并教育工人使之具有阶级觉悟;媒介努力满足人民的客观需要,客观地报道世界的变化,并促进社会变革。在对新闻自由的认识上,这一体系认为,新闻自由不仅仅是富人的意见表达自由,而应是全体人民自由发表意见的自由;新闻自由必须建立在反对或没有压迫和剥削的基础上;为确保新闻自由的正确实施,需要推出一项国家性的新闻政策。这一体系中的决策者们较为重视新闻媒介的政治功能,而一般不太重视其商业功能。

3、南方媒介体系:这是指第三世界或欠发达国家的媒介体系。新闻媒介既被用来捍卫社会制度,又被用来改造社会制度,具有雄壮有力、变革创新的特点。媒介以政治方式教育人民服务于真理和社会,与政府合作,为各种有益的目的和和平的事业进行变革发展。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事业的信念是:新闻媒介是一种团结稳定的力量,是一种有益于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社会公正的工具,是传播者与受众交流思想、沟通信息的双向传播工具。

三、媒介理论评析:

1、是依据资本主义制度提出来的

2、是依据北美观点提出来的

3、应该不断修正与更新

4、传播制度理论在分析问题时的四个切入点也值得商榷(①大众传播媒介究竟是“民营”还是“国营”,这两种形式不仅早巳被打破,而且在一个国家内往往民营与国营并存,其界限也日益模糊。②在传播媒介“为谁讲话”的问题上,全球的传播媒介亦大同小异。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媒介并非总是“以非政治方式进行告知或教育”。④世界上没有不受控制和约束的新闻自由。)

第四章传播与信息

第一节信息的传播分析

一、信息的认识

1、信息的定义:信息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人们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2、信息与物质、媒介、符号的关系

(1)信息与物质: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信息不象物质那样具有实物或质量。信息则是抽象的,它没有形体、没有尺寸、没有重量,在保存、处理、传播时,也只需要极其微小的能量和空间。信息凭借能量而发生或传递,但却可以无限复制,长期保存。

(2)信息与媒介:信息的传播依赖物质,信息的贮存也只有借助于物质才能实现。信息是不能脱离物质尤其不能离开媒介而独立存在的。媒介是负载和传递讯息的物质实体。因此,没有媒介,信息就无所依附,无法传播。

(3)信息与符号:在传播学中,符号是表达特定信息的方式或形构,媒介是传播或负载符号的物质实体,而信息则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和媒介相互交换的特殊内容。对于同一种符号,人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媒介来传播。对于同一个信息,人们也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符号来表现。

3、信息与通讯、知识、数据的关系

(1)信息与讯息:讯息是指由一系列有序性符号(语言、文字、图像等)组成的表达特定信息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信息和符号两个部分。传播者通过编制有序性符号(编码)传输信息,受传者则通过译读有序性符号(译码)还原信息。

(2)信息与知识、数据:数据是组成信息的素材。数据是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搜集的原始材料,根据使用数据人的目的按一定的形式加以处理,找出其中的联系,就形成了信息。知识是一种信息,但它是人们理解了数据和信息的意思后,以高度活用的形式加以编排和提炼的系统信息;是人类在对自然和社会运行形态与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基础上形成的信息高级形态。

第三节信息的特征与分类

一、一般信息的特征:1、客观性 2、抽象性 3、感知性 4、传递性5、存贮性 6、共享性 7、

可转换性 8、扩缩性 9、组合性 10、知识性

二、大众传播信息的特征:1、新闻性 2、娱悦性 3、知识性 4、价值性 5、真实性 6、时效性

三、大众媒介信息的种类

1、过去信息、现在信息和未来信息:过去信息是一种回顾性、历史性、昔时性的社会信息,是对早已发生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记录、描述和反映。现在信息是一种报道性、现时性的社会信息,是对已经发生或刚刚发生、正在发生的事实和信息的报道和传播。未来信息是一种展望性、方向性、预测性的社会信息,是对可能发生的事实和信息的预报。

2、意见性信息、事实性信息和情绪性信息:意见性信息是对客观事物所作的价值判断、因果分析和理性抉择,着重回答“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事实性信息是对客观事物所作的客观、公正、准确的报道和反映,主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情绪性信息是对社会生活中大众的情感体验、精神状态所作的真实、直观的表达和陈述。

3、指导性信息、确认性信息和娱乐性信息

第三节信息爆炸与信息匮乏

一、信息爆炸:量的分析

1、信息爆炸的表现:信息爆炸,又称信息饱和,是指信息的巨量生产和高速传播,也就是信息量超过了人维持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它是人们对当代社会大量出现并加速增长的各种信息现象的一种形象化描述。它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1)新闻信息飞速增加。(2)娱乐信息急剧攀升。(3)广告信息铺天盖地。(4)科技信息飞速递增。

2、信息爆炸的后果:(1)信息泛滥。(2)信息超载。这是指社会信息量超过个人或系统能力所能接收、处理或有效利用并导致故障的状况。它表现为:受传者对信息反应的速度远远低于信息传播的速度;大众媒介中的信息量大大高于受众所能消费、承受或需要的信息量;大量无关的没用的冗余信息严重干扰了受众对相关有用信息的准确分辨和正确选择。(3)信息浪费。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人类应该予以很好地开发和利用,但由于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被大量的无用信息所淹没,求知的人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待信息洪水,这种大海捞针式搜寻的结果是,经常无奈地让一些有用信息与大量无用信息一起从身旁流走,从而造成了信息浪费。同时,这也浪费了为传播和搜集信息而付出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4)信息疾病。信息爆炸、信息泛滥给受众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引发了一系列信息疾病。

二、信息匮乏:质的审视

1、信息匮乏表现:是指大众媒介提供的巨量信息中严重缺乏受众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能了解事情真相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表现:①真相信息匮乏②重要信息匮乏③知识信息匮乏。

2、信息匮乏的原因:(1)人的惰性。(2)市场取向。(3)传受失衡。

第四节信息污染与信息侵略

一、信息污染:精神世界里的垃圾

1.色情信息。2.暴力内容。3.失实信息。4.图像信息。

信息生态理论提供启示:(1)坚持“绿色”原则,即尽可能地减少信息污染;(2)坚持多样原则,即允许多种信息并存;(3)坚持平衡原则,即既不要造成信息富集、信息超载,也不要形成信息盆地、信息饥渴;(4)坚持循环原则,即保持信息良性循环,加强文化活力;(5)坚持“扎根”原则,即在“扎根”中国文化土壤的基础上,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和世界文化。

二、信息侵略:没有硝烟的星球大战

1、信息侵略的性质:实质是政治斗争的手段

2、信息侵略的危害:轻者,它垄断信息资源,控制态度行为,干扰正确决策;重者,污染和毒化社会风气,腐蚀和败坏人的灵魂,摧残和消蚀民族文化,动摇和破坏社会稳定。

3.构筑反信息侵略的“万里长城”。

①要健全和强化大众传播法制,对信息的品质、级次和传播范围、比例等作出严格规定;②要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用正确思想和理论武装人民群众,使其能自觉抵御外来的信息侵略,提高辨别力和免疫力;③要发展和完善本国的传播体系,形成自己的传播优势和传播特色,从而增强它同西方传播的竞争力;④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的资源,积极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东方文化和世界文化,向受众提供适合其需要的健康的精神食粮;⑤要创立和发展本国的跨国传播网络,团结第三世界国家,与各媒介强国展开全方位的立体传播竞争,切实改变以往那种消极被动的局面。

第五章传播与符号

第一节符号、意义与传播

一、符号的介绍

1、符号的定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符号与信号、征兆的区别

①符号与信号。符号不同于信号。信号与表示物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极其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事物存在则信号存在,事物消失则信号消失,因而信号具有即时性、单一性和即物性的特点。②符号与征

兆。符号也不同于征兆。征兆与信号虽然都是将复杂现象用简单的方式加以表示,简单明了,易于理解,但征兆是一种“未经预谋和加工、未经授意”的信号。征兆反映的是因果关系的一对一的表示对象,具有自然显示的特点,本身不含有目的性和密写性的信息。

二、符号与意义

1、意义界定与表意过程

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2、外延意义与内蕴(内涵)意义

任何一个语言符号的意义都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外延意义和内蕴意义。所谓外延意义,是指语言符号体系中所固有的与客观事物有代表性关系的意义。内蕴意义是指人们在运用语言符号时所表达的与客观事物无直接联系的评价性意义。外延意义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是客观的、相对稳定的;内蕴意义是在特定的场合和交际环境中产生的,是主观的、随时变动的。

三、编码与译码:编码位于传播者一端,是指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译码位于受传者一端,指的是将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还原为传播者所传达的那种信息或意义。编码与译码的连通过程实质上就是简单的传播过程。

理想的编码和译码应该是:传播者使之符号化的信息被毫无损伤地、原原本本地传给了接受者,既不多余也无不足。换言之,虽然传播者从事的是将信息编制成符码,接受者从事的是将符码解释为信息,分别干的是方向正好相反的事情,但是其目的是相同的,就是使传播的信息和被接受的信息一致。

怎样才能使编码和译码大体上达到一种对等的一致的理想状态:(1)传播的“线路”必须通畅,传受两者乐于沟通和交流,且无噪音干扰;(2)用于编码和译码的“代码本”(符号系统)必须为双方所熟悉和顺利使用;(3)符号形式(符号具)与符号内容(符号义)必须基本对应;(4)符号、表述和文本所承担的负载、传送信息的任务必须分别加以明确规定;(5)编码和译码必须遵循社会公认为的规则(如语法、逻辑)。

第二节符号的特征、功能与易读性

一、符号的特征:①任意性②约定性③组合性④传授性⑤跨越性

二、符号的功能:①指代功能②表义功能③自律功能④显示功能⑤认识功能⑥交流功能

三、易读性与易读标准:①字词的形式②句子的形式③行段的形式④迷雾指数(罗伯特·冈宁提出来的一个标准。迷雾指数是指文章中词汇的抽象程度、艰涩程度以及句子让人困惑不解的程度。通常,迷雾指标越高,阅读、理解的难度越大。)⑤人情味成份

第三节语言符号

一、语言的性质与地位: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并且是比较高级和复杂的符号系统。语言是用一定的声音和文字形式去标记、事物或思想,从而获得意义。

二、语言的基本特性:1、语言是静态的现实是动态的2、语言是有限的现实是无限的3、语言是抽象的现实是具体的

三、语言的误用

1、死线上的抽绎:这是温德尔·约翰逊(W·Johnson,1972)指出的一种语用毛病。它指语言被捆死在某一条抽绎水平线上,结果不是由于语言被固定在高水平线上使用人难以理解,就是由于语言被限定在低水平线上让人不得要领。不论语言传播是处在抽绎阶梯的高水平线上,还是处在低水平线上,只要它是在某条水平线上横向的直线运行,都不会产生好的传播效果。语言传播应该根据内容需要和文体特点,沿着抽绎阶梯作上下波动,使之有涨有落、跌宕起伏,即既有高抽绎水平的概括总结又有低抽绎水平的细致描绘。

2、潜意识的投射:这是指传播者在发表某种看法时,实际上在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心理状态下将自己个人的深层态度加进了对事物的评价。

3、误认为同一:这是指语言的使用忽视了同一范畴或同一类别中各个分子之间的差异和区别,把它们视为同一,混为一谈。

4、估计极端化:这是指语言的使用者在观察和描述事物时采用了“非此即彼”的、排斥中间层次的极端语言。好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能两者择其一,不能有中间的事物。

5、语言与实际混淆:指传播中不看具体实际,只看符号本身,或只在语言领域里去推定其含义。

6、推论与事实相乱: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经常根据符号推论出事实,虽然大多比较准确,但也有推论与事实不符的,从而造成了推论与事实的混淆。

第四节非语言符号

一、非语言符号的特点:①连贯性②相似性③通义性④协同性⑤即时性⑥真实性

二、非语言符号的作用:①补充作用②替代作用③强调作用④否定作用⑤重复作用⑥调节作用

三、非语言符号的类型:外貌与衣着,表情与眼神,姿态动作,触模行为,空间与距离。

第六章传播媒介

第一节传播媒介的概念与特点

一、媒介的概念

1.对媒介的不同解释:“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

传播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扩大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

2.传播媒介与传播符号、传播形式、传播渠道的区别

(1)传播媒介有别于传播符号。符号是指表达或负载特定信息或意义的代码(如语言、文字、图像等),而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

(2)传播媒介不同于传播形式。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如口头传播形式、文字传播形式、图像传播形式和综合传播形式等。一种传播形式可以动用不同的媒介,而一种媒介也可以服务于不同的形式。传播形式表明的只是传播活动的状态、方式和结构,而传播媒介显示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物体。

(3)传播媒介有异于传播渠道。传播渠道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道、组织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不同的传播渠道需用不同的传播媒介相配合,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定型。

二、媒介的构成要素:物体、符号和信息。

三、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①实体性②中介性③负载性④还原性⑤扩张性

四、媒介分析的标准

1.时空偏倚:时空偏倚的分析尺度,是受英尼斯的媒介偏倚论的启发而提出来的。任何传播媒介都是一种物质实体,因此也必然会以一定的形态存在于一定时间和空间之中,并显示出自身独特的性质。书籍、杂志、报纸、照片、石碑等,都是占有空间的媒介;广播、电话、对讲机、无线通讯等,都是时间性的媒介;面对面交谈、面向公众演讲、电影、电视、电脑等,则是时空兼具的媒介。空间性媒介是以负载有序的线型的文字符号为主,因而较适宜用来传播高深的观念、复杂的思想、琐碎的情报和严谨的材料,也适合用于传播篇幅长的、准备作为证信的或不紧急的信息资料。时间性媒介是以负载有规律的诉诸听觉器官的声音符号为主,因此较适合用来传播悦耳的音乐、紧急的事情和短促的、无需留存或不准备作为证信的信息,也适合用来表述“弦外之音”和进行情感暗示。而时空性媒介则兼有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的优点和弱点,其受众较消极被动,无法控制传播内容或速度,但传播时时空共进、声形并茂、形神兼备是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不具备的。2.参与程度 3.传播速度4.保存时间5.媒介威望6.传播过程

第二节传播媒介的类型

传播媒介经历了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广播媒介—影视媒介—互动媒介的发展过程。

一、书写媒介:人工制作的书写媒介(如简、牍、简策、帛书、帛卷、纸等,以及书写工具笔、墨、

砚、刀等)经历了由重到轻、由粗到细、由硬到软的演变。

①书写媒介笨重粗拙,使用时多取之自然,顺乎自然;②单位面积上的符号负载量和信息蕴含量很少;③书写媒介又是很个性化的东西,从书写工具的使用,到符号的编制、信息的表达,都反映了传播者的个人特点;④创造性,即写了文字的媒体总是既有别于他人的,又有别于自己以前的;⑤这样的媒介只能是单一的,而非机械的批量生产。

二、印刷媒介:所谓印刷媒介,就是将文字和图画等做成版、涂上油墨、印在薄页上形成的报纸、杂志、书籍等物质实体。

我国印刷媒介起源于公元前16—公元前11世纪的印章媒介和公元三世纪的拓印媒介。敦煌发现的标明唐咸通九年(868)的《金刚经》,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本标明印刷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明弘治三年(1490),江苏无锡富商华燧用铜活字印成《宋诸臣奏议》50册。这是我国现今保存的最早的一部铜活字印本。在明崇祯十一年(1638),我国出现了用木刻活字排印的《邸报》,首开我国报纸印刷业的先河。1833年,世界上第一份便士报——《纽约太阳报》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真正成熟的大众传播时代。

①它借助机器设备可以迅速大量地印制生产;②它容纳的信息多、内容广;③读者可以自由地决定阅读的时间、地点、速度和方式;④它可以长期保存,随时取阅,反复研读;⑤它能适应不同读者的不同兴趣和要求,报纸、杂志、书籍也在日益向“小众化”的方向发展;⑥印刷媒介的威望较高,专业性较强。其缺点是,文化程度低、识字少的人和文盲无法充分使用和分享其中的信息。

三、广播媒介:广播媒介不只是指接收媒介(收音机),还应包括录编设备(录音机、编辑机、合成机等)和传送媒介(讯号发射机、发射天线等),正是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合理分工才共同构成了广播媒介。广播媒介的特点为:①它可以真实而逼真地记录、复制和控制人类的声音,使稍纵即逝、过耳不留的声音可以留存,也可以用或大或小的声音传播;②传播信息迅速及时,有时与事件的发生几乎同步;

③传播范围广阔无限,无远不及,无处不在。④声音传播一听就懂,易于沟通,适应了不同文化程度的听众;⑤广播媒介既声情并茂、亲切感人,具有伴侣性。

四、影视媒介

电影源于中国古老的灯影戏。电影传播通常要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露天放映须在晚上),传播范围也有限,而电视传播则不受时间、空间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传播范围非常广阔。但是,影视媒介也有许多共同特点:①画面传播,一看即懂。②声像并茂,视听兼容。③形象生动,优美感人。

五、互动媒介:网络媒介特点:①高度的综合性②充分的交互性③方便性和快捷性

第三节媒介理论述评

一、英尼斯的媒介偏倚论

1、英尼斯简介:哈罗德·亚当斯·英尼斯(HaroldAdamslnni8,1894—1952)是一位经济历史学家和经济理论家,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鼻祖,也是麦克鲁汉的老师。著述有:《帝国与传播》(1950)、《传播的偏倚》(1951)、《变化中的时间概念》(1952)。

2、英尼斯的媒介偏倚论(麦: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50年代初,英尼斯发表了《帝国与传播》(1950)和《传播的偏倚》(1951),专门分析媒介同权力结构之间的关系,讨论传播媒介的偏倚性(bias)问题。他认为要了解各种传播媒介传播思想、控制知识、垄断文化的实质,必先认识媒介的时间偏倚(timebias)和空间偏倚(spacebias)的特性。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与之相关的是,任何传播媒介,不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他把前者称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把后者称为“偏倚空间的媒介”。前者是质地较重、耐久性强的媒介,如粘土、石头和羊皮纸等,较适于克服时间的障碍,较能长久保存;后者是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如纸草纸、白报纸等,较适于克服空间的障碍。人类传播媒介演进史,是由质地较重向质地较轻、由偏倚时间向偏倚空间发展的历史,而且与人类文明进步阶梯相协调。

英尼斯认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是某种意义上的个人的、宗教的、商业的、特权媒介,它存在于具有丰富的口语传统的社会或具有复杂的、仅为少数特权分子所掌握的书写技术的社会之中,强调传播者对媒介的垄断和在传播上的权威性、等级性和神圣性。偏倚时间的媒介虽可长久保存,但却难以远送,不利于权力中心对边陲的控制。例如,使用粘土和石头媒介的权力中心就只能在小区域内行使权力,而无法对广阔无垠的领土进行有效管理。

偏倚空间的媒介虽不利于长久保存,但便于运送,可用于远距离管理,是一种大众的、政治的、文化的、普通媒介,强调传播的世俗化、现代化和公平化。因此,它有利于帝国扩张、强化政治统治,增强权力中心对边陲的控制力,也有利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例如,文字传播和公路系统,就在较长时间内帮助罗马人维持了罗马这一大陆帝国的统治;印刷媒介的兴起,则摧毁了教会对传播的垄断,引发了宗教革命、文艺复兴和教育普及。

英尼斯还分析了媒介的时间偏倚性和空间偏倚性之间的平衡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他指出,权力中心要想确保社会稳定,在现代社会过分倾向于使用偏倚时间的媒介已不合时宜,只有发展使这两种偏倚性平衡的机制,才能使社会稳定,只强调一种偏倚性,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媒介的时间偏倚和空间偏倚的平衡,使之取长补短、互动互助。

二、麦克鲁汉的媒介决定论

1、麦克鲁汉简介:马歇尔·麦克鲁汉(MarshallMcLuhan,1911—1982)是加拿大的著名文学批评家,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代宗师。论著:《谷登堡群星:印刷文人的诞生》(1962)、《人的延伸:媒介通论》(1964)、《媒介即是讯息》(1967,与昆廷·菲奥尔合著)和图画书籍《媒介是按摩、是逆风》(1967)等书。

2、主要理论观点

(1)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在麦克鲁汉看来,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觉器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人体任何一部分的延伸,不论是手、脚或皮肤的延伸都会影响到整个心灵与社会。麦克鲁汉的这个观点是为了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因此,在他眼里,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觉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麦克鲁汉认为,这种感觉领域的分割造成的感觉分离,使人类对环境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因为它可以推动人们对事物的抽象的、深层的认识,但与此同时,疏远其他感觉只重视视觉也会产生情感的分离,使人的总体感觉能力下降。不过现代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正在改变文明人受视觉支配的状况,电视不仅扩张了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由于强烈的现场感和接触感而扩展了人类的触觉,因此,现代人正在找回长期失落的“感觉总体”,重新回到一种感觉平衡状态。

麦克鲁汉的“媒体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2)媒介就是讯息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鲁汉的重要著作之一,“媒介即讯息”又是他的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这是麦克鲁汉对传播媒介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而媒介传播内容反倒无关紧要。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因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麦克鲁汉的媒介概念是广义的,它不仅指语言、文字、印刷物、电信和广播电视,而且包括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在内。他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开创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因此,媒介又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3)媒介之热性与冷性

“热媒介”和“冷媒介”是麦克鲁汉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划分“冷”、“热”媒介的依据是媒体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确度以及信息接受者想象力的发挥程度及在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所谓“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是指对某一感觉器官具有高清晰度扩张的一类传播媒介。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如照片、拼音文字、印刷品、收音机、无声电影。

所谓“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则是指对某一感觉器官具有低清晰度抑退的一类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信息量少而模糊),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动员多种感觉器官的配合并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参与程度高。如卡通画、有声电影、象形文字、手稿、电话、电视、口语。

在麦氏看来,热媒介作为高清晰度的媒介,提供的信息较多,明确度和完备度较高,因而要求接受者补充的信息少,参与的程度低,无需发挥想象力和进行再创造。冷媒介作为低清晰度的媒介,提供的信息较少,明确度和完备度较低,因而需要接受者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力,努力填补媒介在传播中留下的许多空白和“回旋余地”。

麦克鲁汉的这种分类并没有一贯的标准,而且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如有声电影(冷)和无声电影(热)。冷热媒介的分类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和使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三、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

美国传播学家乔舒亚·梅罗维茨媒介理论集中反映在他于1985年出版的《空间感的失落》一书中。

1、理论基础。梅罗维茨著作,依据两个理论基础,一个是以英尼斯和麦克鲁汉为代表的媒介理论家(指一批把媒介及其变化对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影响看作比特定的传播内容更重要的传播学者)的理论;另一个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关于情境决定人们行为的合适性的)的情境决定论。戈夫曼一生中最关心的是对在短暂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制造印象以及别人根据自己的印象做出反应过程的研究。戈夫曼把人际交往比作演戏,把“场所”(社会)比作剧场,社会成员则在这里按照社会剧本的需要扮演角色,以取得别人的赞许,而演出又受到十分警觉的观众的鉴定。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作戏,小心翼翼地表现自己,以把握自己给他人造成的印象,从而使自身形象能最好地为自己欲达到的目的服务。戈夫曼认为,一场演出要包括三种人:演员、观众和观察者。演员或集体表演,或演独角戏。他们使用“道具”,对照“剧本”,登上“舞台”,并活动于“前台”和“幕后”之间。戈夫曼把专门为陌生人或偶然结识的朋友所做的动作称为前台行为,而将只有关系更为密切的人才能看到的暴露演员真实感情的动作称之为幕后行为。

2、梅罗维茨的主要观点

①应该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梅罗维茨指出,戈夫曼只是分析了人际交流中“场所”不同、“话语”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亦不同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揭示出“场所”对交流情境为什么如此重要的真正原因。他认为,地点场所对情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允许某些人听到和看到正在其间发生的交流活动,而不让其他人听到和看到这些传播活动。这就是说,由媒介所造成的信息环境比通常意义上的物质场所重要,而在确定信息环境与物质场所的界限时,接触信息的机会则是判断和辨别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梅罗维茨认为情境就是信息系统。构成信息系统的是“谁处在什么地点”和“什么类型的行为可被谁观察到”的两种情形。

②每一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他认为,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而不同情境的重叠或混淆则会引起行为的错乱,因此,真正不同的行为需要真正不同的情境。人们需要始终如一地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而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情境一旦重叠或混淆,社会角色就会随之变化,面对混乱的角色特点,人们会感到困惑不解、不知所措。

梅罗维茨不同意“拟剧论”者的情境静态观,认为,情境是动态的和可变的。情境的分离和结合形式是一个可变因素。制约此情境的分离和结合形式的因素包括个人的生活决定和社会对媒介的运用情况。就是通过人们在传播活动中努力使特定的行为与特定的动态的情境保持一致,从而前后一贯地演好

传播学(邵培仁第三版)课后题答案

绪论 1.传播学 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2.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是人类对传播现象和问题的审视、探究和思考,是通过“事实陈述”而得出“价值判断”的一个命题论述。 3.传播理论 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由与该现象有关的一组命题组成的体系,是有助于弄清该现象的任何一种思想。 4.传播本质 传播本质是传播活动的根本性质,是指传播活动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 5.传播规律 传播规律是指传播活动中内在矛盾诸方面的联系和斗争的客观法则和必然趋势。其根本特点就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重复性和隐蔽性。 绪论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现象?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传播现象。它应该既包括传播活动现象,也包括传播意识现象、传播关系现象和传播规范现象;人类传播也是既包括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又包括内向传播、人际传播。总之,凡是客观地存在于传播活动中的并构成影响的现象,都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2.传播学的研究宗旨是什么? 传播学的研究宗旨,就是从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中,从人类传播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联系以及各种传播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 3.传播学与传播研究、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科学是走向成熟的标志。传播学也是传播研究、传播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三者的关系犹如一座“传播学术金字塔”,传播科学位于塔顶,传播理论位于塔腰,传播研究位于塔基。任何华丽的塔顶都离不开稳固的塔基支撑,而没有塔顶、只有塔基,只能算是正在施工的建筑。这就是传播研究最先出现、传播理论延后诞生、传播科学姗姗来迟的一个重要原因。换句话说,传播学的诞生是一个长时间的缓慢的渐进的转向过程,即逐步由应用研究转向基础研究、由微观研究转向宏观研究、由单一研究转向综合研究、由依附关系转向独立地位的过程。 4.传播学与宣传学、新闻学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传播学与宣传学之间有着某种“血缘”关系。因为,早期的传播研究有很大一部分是宣传研究。这种“血缘”关系,曾使人误以为“传播学就是宣传学”。其实,这两者是有区别的,不可以混同。传播学是把人类社会中一切信息传播现象都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中自然也包括宣传现象;而宣传学只将那些具有说服性、观念性的传播现象看作是自己的研究对象。传播学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视野来揭示一般信息传播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可以更正确地指导包括宣传活动在内的一切传播活动;而宣传学只能从它自身的角度和层面来分析宣传现象、揭示宣传规律,进而指导自己的传播活动,并且只能从某些方面深化和丰富传播学的内容,而不能简单地用来指导一般的传播活动。后来居上的传播学已成了各门分支传播学科的“统帅”,而宣传学说到底只是传播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在传播学引进中国的初期,“传播学就是大众传播学,而大众传播学就是广义新闻学”的观点曾产生过十分

邵培仁《传播学》教材内容梳理

邵培仁《传播学》教材内容梳理

绪论 第一节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传播学的定义 传播学诞生在美国,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它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相对独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传播学是传播研究、传播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传播研究是人类对传播现象和问题的审视、探究和思考。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由与该现象有关的一组命题组成的体系,是有助于弄清该现象的任何一种思想。三者关系犹如一座金字塔,传播学位于塔顶,传播理论位于塔腰,传播研究位于塔基。任何塔顶都离不开稳固的塔基支撑,而没有塔顶,只有塔基,只能算是正在施工的建筑。这就是传播研究最先出现、传播理论延后诞生、传播科学姗姗来迟的一个重要原因。 传播学(Communicology或Communication Science)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宗旨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传播现象。包括传播活动现象、传播意识现象、传播关系现象和传播规范现象。 2、传播学的研究宗旨:是从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中,从人类传播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联系以及各种传播因素之间的互相关系中,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 三、传播学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 2、互动性; 3、开放性; 4、综合性; 5、发展性。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体系 传播学研究体系是一种对研究对象作直观的简洁的有序的映现和说明,也是指传播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各种传播要素所占比例、排列秩序及组合形式等。 一、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传播学与社会学:在西方人们曾将传播学看作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社会学诞生于前,而传播学产生在后。传播学在形成中吸取、借用了社会学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如调查方法),也从其他许多新兴学科中吸取养料。如今社会学和其他学科也开始用传播学的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 2、传播学和心理学:心理学通过挖掘传播现象发生的内在动力和情感因素来充实和丰富传播学研究的内容的,从而使偏重于宏观研究和过程研究的传播学能够从微观研究和心理研究方面取长补短,显显活力。传播作为一种最富有人性和人情的社会活动,为心理学研究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和话语空间,使得心理学研究更具有现实感和实用性。 3、传播学与人类学:传播学与人类学都是“关于人的科学”,目的都在于描述和解释人类这一特殊的横跨整个地球和贯穿整个历史的自然与社会现象。但是,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传播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传播行为和文化世代流传的基本媒介。 4、传播学与新闻学:传播学和新闻学曾有过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新闻学是具体科学的研究,对传播学研究有提供材料、充实内容的作用;传播学是一般科学的研究,对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规范、指导的作用。新闻学对传播学的诞生也确实起过催产的作用,但两者是不能划等号的。 ①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 新闻学早在20世纪初期即已兴起。那时,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大批经过职业训练的新

邵培仁《传播学》名词解释

《传播学》(邵培仁)名词解释 绪论 1.传播学 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2.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是人类对传播现象和问题的审视、探究和思考,是通过“事实陈述”而得出“价值判断”的一个命题论述。3.传播理论 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由与该现象有关的一组命题组成的体系,是有助于弄清该现象的任何一种思想。 4.传播本质 传播本质是传播活动的根本性质,是指传播活动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 5.传播规律 传播规律是指传播活动中内在矛盾诸方面的联系和斗争的客观法则和必然趋势。其根本特点就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重复性和隐蔽性。 第一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 1.奥古斯特·孔德 奥古斯特·孔德(Augusta Comte,1798一1857)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他大力倡导的实证主义的研究对美国的传播学经验学派曾产生过影响。 2.加布里埃尔·塔尔德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Gabriel Tarde,1843一1904)是法国社会学创始人之一,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刑事犯罪学、统计学等方面均有杰出成就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从许多创新扩散的研究中,我们似乎都能看到塔尔德的身影和学术渗透力。 3.爱弥尔·涂尔干 爱弥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他在研究中观察、解释的方法和因果分析、功能分析的示范,对后来传播理论中社会分类论、社会关系论和结构功能论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4.乔格·齐穆尔 乔格·齐穆尔(George Simmel,1858—1918)是一位富有灵感的教师和多产的学者。虽然他并未建立起一个社会学的“学派”,但他的学术成就确立了他在德国社会学界的权威地位,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的追随者,对于美国二十世纪初的社会学(包括传播社会学和人际传播学)的发展也产生过很大影响。 5.约翰·杜威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最有声望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杜威一生写了30多本书和800多篇论文,传播问题只是其中一个次要的小题目。但是,他毕竟为美国传播学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工具性的基础”,并直接影响他的三个追随者——库利、帕克和米德的学术研究。 6.查尔斯·库利 查尔斯·库利(Charles Cooley,1864—1929) 是自我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第一个为解释传播媒介如何改变行为和文化做出了成功尝试的人,也是第一个为探索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付出辛勤努力的人。 7.罗伯特·帕克 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1864—1944)曾被人称为“可能是美国社会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人”,同时也是“第一位大众传播研究者”。因为,他既“深远地影响了实证社会学的方向”,又最先对报纸内容、读者与所有权结构进行了较有成效的实证分析,开创了大众传播、种族关系、人类生态学和集体行为等四个重要论题的学术研究。 8.乔治·赫伯特·米德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播)【圣才出品】

第二章传播 一、名词解释 1.人际传播 答: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是整个社交过程的基本形态。人际传播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互动过程,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维持和发展的润滑剂。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 2.集合行为[华南理工2013研] 答:集合行为是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该行为发生的基本条件:①结构性压力;②触发性事件;③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包括两种: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3.群体规范[华中农大2010研] 答:群体规范是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指每个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已经确立的思想、评价和行为的标准。广义的群体规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纪律、道德、风俗和信仰等,都是一个社会里多数成员共有的行为模式。群体规范在不同的群体中产生的作用不同,利用正式群体中的压力与非正式群体中的内聚力可以产生相应的道德效应。

4.组织传播[南京理工大学2011研;华中农大2009研;人大2006研;中国传媒大学2005研;南开大学2005研] 答:组织传播是指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它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也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保持互动的信息桥梁。组织传播的功能可分为: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5.大众传播[南京理工大学2010研;武汉理工大学2009研;华东师范大学2007研;四川大学2007研] 答: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①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②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③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④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⑤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⑥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但仍然没有考虑更为广泛的社会过程和背景对传播的影响。 6.5W模式(拉斯韦尔模式)[上海财大2010研;上海交大2007研;北邮2007研;中国传媒大学2005研;华东师范大学2005研] 答:5W模式是指哈罗德·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的传播过程模式。这5个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播媒介)【圣才出品】

第六章传播媒介 一、名词解释 1.渠道 答:渠道是指信息流通与扩散的渠道。它比媒介的意义更宽泛一些。媒介一般只用在大众传播中,而渠道既可用于大众传播中,又可用到人际传播上。 2.马歇尔·麦克卢汉[中国传媒大学2011研;西安交大2007研] 答:麦克卢汉是加拿大文学批评家、传播学家、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他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圣人”、“先驱”和“先知”。他是20世纪最富有原创性的传播学理论家。著名的传播学理论有“地球村”、“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他对电子时代和赛博空间的预言一个个变成现实,被传播和科技界认作“IT时代的先知”。 3.媒介事件[中国传媒大学2011研] 答:媒介事件就是指经过某“组织”(政府、政党团体、企业、社团等)有计划、有目的的策划并执行,以大众媒体为媒介和渠道,向受众进行有目的传播的事件及其过程。媒介事件这个概念包含两种理解:①丹尼尔·布尔斯廷提出“假事件”,即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具有人为策划、适合传媒报道的事件;②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种定义的“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媒介事件具有三个特点:①突破空间界限,使观众直接参与到事件的进程当中; ②打破时间的限制,让受众以改变日常的生活规律为代价,投入到“表演”的收看当中;③

由于媒介经过了提前的策划和电视参与,使得媒介事件在转播之前就产生相当的“知名度”。 4.自媒体[南京大学2013研] 答:自媒体是指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博客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网络自媒体的数量庞大,网络的隐匿性给网民提供“随心所欲”的空间。自媒体包括个人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空间、人人网、Facebook等。它具有平民化、个性化,门槛低、运作简单,交互性强、传播迅速,良莠不齐,可信度低,相关法律不规范等特点。 5.传播渠道 答:英语“channel”(渠道)一词,原意是指航道、水道、途径、通路、门径、渠道等。在传播学中,它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道、组织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不同的传播渠道需用不同的传播媒介相配合,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定型。信息一旦通过广播、电视传播,就是大众传播渠道了。人际传播媒介可以随意进入各种传播渠道,并与其间的特定媒介配合使用,而不会改变其渠道形态。需要注意的是,传播媒介并不等于传播渠道。 6.传播形式 答: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如口头传播形式、文字传播形式、图像传播形式和综合传播形式等。在政治传播中,过去人们常采用文

传播学复习(邵培仁版)

传播学复习 名词解释:回答时需要扩展 一、内向传播:这是人们头脑里“自我”与“客我”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如:自言自语、 自我推敲、自我反省、自我克制、沉思默想、内心矛盾等。这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是人类一切传播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有传播的一般特性,又有自身的特点:隐蔽性、内动性、短途性、思维型,同事具备语言传播活动的基本条件:传播者、信息、语言、接受者。内向传播史一种最隐蔽、最自由的传播。通过它,个人既可自我调适、避免错误、纠正缺点,也可能陷入懊恼、后悔的泥潭;既可筑起一道与他人和外界沟通的桥梁,也可能垒起一堵自我封闭的围墙。 二、书写媒介:书写媒介往往是对自然物的简单加工而成。(如石头、树叶、树皮、甲骨、 羊皮、竹片、纸等) 三、印刷媒介:将文字和图画等做成版、涂上油墨、印在薄页上形成的报纸、杂志、书籍等 物质实体。印刷媒介作为人类传播的主要工具,他具有鲜活的特点,可以大量迅速印刷生产,容纳信息多,内容广,读者可以自由决定阅读的时间、地点、速度和方式;可以长期保存,随时取阅,反复研读;能适应不同读者的不同兴趣和要求;印刷媒介的威望较高,专业性很强。缺点是文化程度低、识字少的人和文盲无法充分使用和分享其中的信息。 四、传播谋略:是为实现行动纲领和奔向预定方向而谋划的一系列计谋和策略。客观反映了 施谋主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适应自己的需要而运用谋略积极推动事态发生相应变化的思维活动方式。 五、传播技巧:就是有效熟练地灵活运用传播原理、知识和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 的传播技能或者方法。其实传播技巧反应的是对信息包装传播的巧妙技能,对传播原理有很大的依赖性,即没有对传播原理的透彻了解,很难有高超的传播技巧。 六、意见领袖: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既非选举产生又无 名号的人。这些人事大众传播中的评论员、转达者,是组织传播中的闸门、滤网,是人际沟通中的小广播和大喇叭。 七、传播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的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环境对传播的作用是 非定向的,没有固定不变的目标和对象,也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环境永远是自然而然的释放能量。理想的环境有助于提高媒介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提高传播者和受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有助于提高传播和接受效果,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反恶劣的环境则可能破坏传播活动。因此高明的媒介领导者和传播者或者受者,总是积极地营造和选择适宜的理想环境,以充分发挥环境作用的正面效应。 八、传播效果:传播效果位于传播过程的最后阶段,他是诸种传播要素相互作用的集合效应, 也是受众受到信息作用在某些方面发生的具体变化。如何评估和测定传播效果,对于不断提高传播水平和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简述题: 一、传播学理论框架:1.传播科学论2.传播过程论3.传播主体论4.传播客体论5.传播载体论 6.传播对象论 7.传播方法论 8.传播环境论 二、传播学的意义:1.有助于推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2.有助于正确解释和合理解决传播现象 的问题3有助于提高传播决策的科学化水平4有助于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5.有助于人们

传播学 邵培仁 笔记

邵培仁《传播学》阅读笔记 绪论 第一节主要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凡是客观存在与传播活动中的并构成影响的现象,都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的特点是整体性、互动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第一点整体性,传播过程不是单一的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多个相关的因素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其次,互动性而言,传播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过程。开放性是指,传播学不是只面对个别孤立的传播现象,它的方法吸收容纳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最后,综合性是指传播学在分析现象和规律时,不会只限制于一两种方法和手段,而是立体关照与分析。 第二节主讲传播学的研究体系。传播学研究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传播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传播学的知识层次、传播学的理论框架。首先,传播学体系的依据可以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新闻学和历史学中找到依据。按照知识的构成,我们可以把传播学分为:理论传播学、历史传播学、实用传播学和边缘传播学。其中我们比较陌生的是边缘传播学,它既是传播学向外扩张的产物,又是传播学向外联姻的结晶。比如,当传播学和其他学科连接,会出现传播心理学,传播社会学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由八大理论板块组成:传播科学论、传播过程论、传播主体论、传播客体论、传播载体论、传播对象论、传播方法论、传播环境论。 第三节主讲学习与研究传播学意义。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科学的传播学;有助于正确解释当代纷繁复杂的传播现象;有助于提高传播传播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有利于增强信息传播效果;有助于人们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第一章传播学得回顾与展望 这一章介绍了传播学的产生和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但这一时期却是传播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历史上四位杰出的传播学创始人:Harold lasswell(1902-1977),Kurt lewin(1890-1947),Carl hovland(1912-1961),Paul F. lzarsfeld(1901-1976).对传播学起到完善作用的是Wlibur Schramm(1907-1987),他的另一个译名为大家所熟知——宣伟伯,他把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来审视,他的《大众传播》出版,标志着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章传播 传播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对于这个定义,有几点值得注意,传播不仅是人类的活动,也是一种信息交流,是一个相互交替的过程。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并且以发生相应的变化为目的。前面提到传播是人类的活动,而不是动植物的、自然界的,这可以通过传播的特点来解释,传播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同性和互动性、永恒性和历史性。 传播活动的普遍性决定了传播活动的多样性,主要有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国传播等。内向传播主要是“主我”(I)同“客我”(Me)之间的交流活动,比如自我反省;人际传播主要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互动;组织传播也称团体传播,它的特点一般是指令性的、有一定规模的;大众传播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了,它是指职业传播者或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大众提供信息的过程。第五种跨国传播是指对外机构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所进行

邵培仁传播学各章重点

绪论: 学习要点: 了解传播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宗旨 把握传播的本质和传播学的学科特点 知道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传播学研究的知识层次和理论框架 熟悉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初步认识与了解传播学研究方法 重要概念: 传播学传播研究传播理论传播本质传播规律 思考题: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传播学的研究宗旨是什么? 3、传播学与传播研究、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传播学与宣传学、新闻学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5、媒介地理学能给传播学研究提供些什么样的新内容? 6、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的意义有哪些? 7、分析专向方法在传播研究中的优势与局限。 8、定量研究方法有哪些特点? 第一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 学习要点: 了解传播学产生与发展的知识根源和历史脉络 知道传播学研究中的重要人物和当代传播研究现状 熟悉传播学迅速流传、扩散的深层原因和传播学基本成熟的主要标志 了解关于传播学分支研究和本土研究的学术争鸣情况及其正确观点 掌握传播学的发展趋势 重要人物: 奥古斯特·孔德加布里埃尔·塔尔德爱弥儿·涂尔干乔格·齐穆尔约翰·杜威查尔斯·库利罗伯特·帕克乔治·赫伯特·米德哈罗德·拉斯维尔库尔特·勒温卡尔·霍夫兰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沃尔特·李普曼威尔伯·施拉姆 思考题: 1、传播学迅速流传、扩散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2、在传播学研究的欧洲源头有哪些重要人物? 3、在传播学研究的美国源头有哪些重要人物? 4、传播学的创始人都哪些? 5、李普曼在传播研究史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6、为什么说施拉姆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7、传播学的发展趋势怎样? 8、传播学科学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9、传播学本土化趋势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二章传播 学习要点: 掌握人类传播史上发生的五次传播革命的性质及意义 了解传播模式的概念、功能、标志以及应用模式进行研究的三个原则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8×5=40分) 1.效用信息论 2.传播谋略 3.技术信息论 4.传播媒介 5.意见领袖 二、简答题(15×3=45分) 1.什么是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2.简述守门人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特征与功能。 3.简述传播效果及其评估。 三、论述题(第1题15分,第2、3题各25分,共65分)1.试述整体互动模式的要素与特点。 2.试述网络时代人际传播的新趋势。 3.试述议程设置的基本内涵。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8×5=40分) 1.效用信息论 答:效用信息论是指研究信源所发出的信息被信宿(如收信人)收到后所起的效果和作用的理论,即研究信息的实效、效用(如信息的价值)问题。信源发出消息后,对不同的接受者、使用者,其效用或价值是不相同的。同样的消息对于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其价值可以不同甚至完全不同,所以效用信息亦称相对信息。 2.传播谋略 答:传播谋略是指媒介组织面对复杂多变、严峻挑战的环境,为实现自己的总任务和目标所制定的长期性、全局性、整体性的规划。优秀的传播谋略总是建立在以下四个原理之上:①它反映了主体谋求利益的动机;②它适应了施谋对象趋利避害的心理;③它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有利时机或突破口;④它顺应了客观事物发展和竞争的规律和趋势。 3.技术信息论 答:技术信息论是指将通讯系统传输信息能力和可靠性进行研究的观点用于描述、解释社会信息传播中的某些现象的观点。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数学家C·E·香农(Shannon)和韦弗(Weaver)。他们于1948年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的著名论文《通讯的数学原理》,标志着技术信息论的萌芽和诞生。 4.传播媒介 答:在传播学中传播媒介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话、计

邵培仁传播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邵培仁《传播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绪论 1.传播学 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2.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是人类对传播现象和问题的审视、探究和思考,是通过“事实陈述”而得出“价值判断”的一个命题论述。 3.传播理论 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由与该现象有关的一组命题组成的体系,是有助于弄清该现象的任何一种思想。 4.传播本质 传播本质是传播活动的根本性质,是指传播活动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 5.传播规律 传播规律是指传播活动中内在矛盾诸方面的联系和斗争的客观法则和必然趋势。其根本特点就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重复性和隐蔽性。绪论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现象?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传播现象。它应该既包括传播活动现象,也包括传播意识现象、传播关系现象和传播规范现象;人类传播也是既包括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又包括内向传播、人际传播。总之,凡是客观地存在于传播活动中的并构成影响的现象,都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2.传播学的研究宗旨是什么? 传播学的研究宗旨,就是从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中,从人类传播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联系以及各种传播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 3.传播学与传播研究、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科学是走向成熟的标志。传播学也是传播研究、传播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三者的关系犹如一座“传播学术金字塔”,传播科学位于塔顶,传播理论位于塔腰,传播研究位于塔基。任何华丽的塔顶都离不开稳固的塔基支撑,而没有塔顶、只有塔基,只能算是正在施工的建筑。这就是传播研究最先出现、传播理论延后诞生、传播科学姗姗来迟的一个重要原因。换句话说,传播学的诞生是一个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二)【圣才出品】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8×5=40分) 1.效用信息论 2.传播谋略 3.技术信息论 4.传播媒介 5.意见领袖 二、简答题(15×3=45分) 1.什么是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2.简述守门人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特征与功能。 3.简述传播效果及其评估。 三、论述题(第1题15分,第2、3题各25分,共65分) 1.试述整体互动模式的要素与特点。 2.试述网络时代人际传播的新趋势。 3.试述议程设置的基本内涵。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8×5=40分)

1.效用信息论 答:效用信息论是指研究信源所发出的信息被信宿(如收信人)收到后所起的效果和作用的理论,即研究信息的实效、效用(如信息的价值)问题。信源发出消息后,对不同的接受者、使用者,其效用或价值是不相同的。同样的消息对于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其价值可以不同甚至完全不同,所以效用信息亦称相对信息。 2.传播谋略 答:传播谋略是指媒介组织面对复杂多变、严峻挑战的环境,为实现自己的总任务和目标所制定的长期性、全局性、整体性的规划。优秀的传播谋略总是建立在以下四个原理之上:①它反映了主体谋求利益的动机;②它适应了施谋对象趋利避害的心理;③它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有利时机或突破口;④它顺应了客观事物发展和竞争的规律和趋势。 3.技术信息论 答:技术信息论是指将通讯系统传输信息能力和可靠性进行研究的观点用于描述、解释社会信息传播中的某些现象的观点。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数学家C·E·香农(Shannon)和韦弗(Weaver)。他们于1948年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的著名论文《通讯的数学原理》,标志着技术信息论的萌芽和诞生。 4.传播媒介 答:在传播学中传播媒介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话、计算机及其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或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这两个方面都是传播学研究的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传播媒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六章传播媒介 6.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传播媒介的概念与特点 1.媒介的概念 (1)对媒介的不同解释 广义的媒介是指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 在狭义的层面上,人们对“媒介”的理解的运用也是各不相同和相当混乱。 (2)传播媒介与传播符号、传播形式、传播渠道的区别 ①传播媒介有别于传播符号

符号是指表达或负载特定信息或意义的代码(如语言、文字、图像等),而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 ②传播媒介不同于传播形式 传播形式表明的只是传播活动的状态、方式和结构,而传播媒介显示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物体。 ③传播媒介还有异于传播渠道 在传播学中,渠道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道等。不同的传播渠道需用不同的传播媒介相配合,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定型。 2.传播媒介的构成要素 (1)物体 物质实体是传播媒介得以存在的首要因素。也是构成传播媒介的前提条件。 (2)符号 符号是传播媒介与其他普通的物质实体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构成传播媒介的重要因素。 (3)信息 信息也是构成传播媒介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 ①传播信息是传播媒介的基本功能和唯一使命。 ②任何有序的完整的符号都蕴含着特定的信息。 ③信息也是传播者与受传者发生关系、形成互动的理由和前提。

3.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 (1)实体性 在大众传播中,书刊、报纸、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都是用于传播的实体。 (2)中介性 ①指它的居间性,即它居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 ②指它的桥梁性,即它可以使传受两者通过它交流信息、发生关系。 (3)负载性 负载符号,既是传播媒介的特点,也是传播媒介存在的前提和必须完成的使命。 (4)还原性 作为中介的传播媒介,它决定了其在传播过程中所负载符号的原声、原形、原样,而不应对符号作扭曲、变形、嫁接处理。 (5)扩张性 媒介不仅可以“穿针引线”使传受两者产生关系,还可以将一人的思想、感情和所见、所闻扩张开来为许多人所共享。 4.媒介分析的标准 (1)时空偏倚 任何传播媒介都是一种物质实体,因此也必然会以一定的形态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并显示出自身独特的性质。 (2)参与程度 受众在传播中不仅有知晓权,还应有参与传播的权利。由于不同的传播媒介具有不同的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传播媒介)【圣才出品】

第六章传播媒介 1.媒介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不论是笨重粗陋的金石碑刻和竹木简牍,还是轻便精致的报纸、杂志、书籍、光盘、优盘,不管其内容和形式如何变化,只要认真地加以考察和分析,就可以得知,任何传播媒介都由三个要素构成。 ①物体 物质实体是传播媒介得以存在的首要因素。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没有具体而实在的物质实体,无论多么精美的精神内容也无所依附、无法传播。物质实体是构成传播媒介的前提条件。 ②符号 符号是构成传播媒介的第二要素。只有在绳子上打上表示特定事件的“结”,在木板上刻上表示特殊含义的“契”,在树皮或羊皮等东西上面写上传递一定讯息的文字,这些绳子、木板、树皮和羊皮等才能够称之为传播媒介。符号是传播媒介与其他普通的物质实体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构成传播媒介的重要因素。 ③信息 信息也是构成传播媒介的重要因素。 a.传播信息是传播媒介的基本功能和唯一使命。 b.任何有序的完整的符号都蕴含着特定的信息。 c.信息也是传播者与受传者发生关系、形成互动的理由和前提。 总之,物体、符号、信息三者是构成传播媒介的核心要素,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传播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扩大特定符

号的物质实体,具有实体性、中介性、负载性、还原性和扩张性等特点。 ①实体性 作为实体性的媒介,它有质地、形状、重量,给人的感觉是可见、可触、可感,是个具体的真实的有形的物质存在,故也就有磨损、消耗和锈蚀。在大众传播中,书刊、报纸、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都是用于传播的实体。在面对面的传播中,空气、光线是传播的实体,人体及人体的口、眼、耳也都是传播的实体,口是发送信息的媒介,耳是接收信息的媒介,眼既可发送信息(所谓“眉目传情”),也可接收信息。 ②中介性 媒介的中介性特点,一是指它的居间性,即它居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二是指它的桥梁性,即它可以使传受两者通过它交流信息、发生关系。当其他的物质实体(如屏风、木板、幕布等)插入人与人之间,它会使人与人隔离、分开。但传播媒介则是在传受两者之间建立联系、沟通信息的“渡船”、“桥梁”、“纽带”和“窗口”。 ③负载性 负载符号,既是传播媒介的特点,也是传播媒介存在的前提和必须完成的使命。由于传播媒介不仅负载符号而且通过符号负载了信息或内容,因此,当人们说“传播媒介”时,往往既指其物质实体(纸张、收音机、电视机、放映机),也指媒介实体、符号、信息的混合物(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有时甚至泛指媒介机构或媒介组织(如“大众媒介”、“新闻媒介”)。 ④还原性 作为中介的传播媒介,它决定了其在传播过程中所负载符号的原声、原形、原样,而不应对符号作扭曲、变形、嫁接处理。 ⑤扩张性

传播学复习资料 (文产) 邵培仁

传播学复习资料(文产)邵培仁 选择:20*1 填空:15*1 名词:4*5 问答:3*10 论述:1*15 1.大众传播学概念提出者:拉斯韦尔 2.传播学几位创始人 *拉斯韦尔 哈罗德·拉斯韦尔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有“行为科学的达尔文”之称。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研究的贡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研究。 ①拉斯韦尔是美国系统研究政治传播的第一人,是分析研究宣传的权威。1927《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935年与布卢门斯通合著出版《世界革命的宣传》;合编了《宣传与推行》;1979年在他去世后两年,拉斯韦尔、勒纳、史皮尔三人合作编写的三卷巨著续《宣传与传播世界史》/《世界历史上的宣传性传播》,成为宣传传播的又一里程碑。 ②大众传播研究。a、五W:1948年拉斯韦尔发表了《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提出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谁传播?(控制分析);传播什么?(内容分析);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媒介分析);向谁传播?(对象分析);传播的效果怎样?(效果分析)。b、指出传播的三大作用或三大功能,即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衍社会遗产。 *施拉姆 韦尔伯·施拉姆(又译宣伟伯,1907-1987),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也是国际上公认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把传播学系统化、理论化的大师。 ①使传播学系统化和科学化: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不同与前面四位奠基人。后者都是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和专业来研究传播学的,而施拉姆是第一位从新闻专业角度,并把新闻学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结合起来,从全新的视野全面考察传播学,并把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研究,研究的主题包括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问题,传播体制与社会结构问题,传播与国家发展问题,为传播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完善与成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施拉姆使传播学从梦想变为现实,为传播学勾画出了一个完整的学科框架,并推动它成为一门独立自主的学科。 ②著作:代表性著作有:《大众传播学》(1949)、《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1954)、《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大众传播的责任》(1957)、《大众媒介与国家发展》(1964)等,其中《大众传播学》(1949)的出版标志着传播学的正式诞生,而《人类传播概论》的问世又标志着传播学基本体系已初步形成。 ③扩大传播学影响:创建一个调查中心(衣阿华民意调查中心)和四个传播研究机构,带动了美国数以百计的传播学系的成立,并波及世界各国。他曾经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数次访华,室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 ④提出新观点和见解:传播的直线型观点,阅读的“即时报偿”和“延缓报偿”的看法,教育传播中的“知识沟”问题,对六种传播模式的精辟概括,对早期传播效果看法的“魔弹论”形容……同时,他还开辟过几个新的研究领域,如电视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国际传播中的信息流通、传播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等等 *拉扎斯菲尔德

传播学(第三版) 邵培仁 邵培仁著《传播学》(第3版)问题解答2015

《传播学》(第3版)中的 概念、问题与解答———————————————————————————教材: 邵培仁著,《传播学》(第3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定用书) 教参: 1.戴元光、邵培仁、龚炜著,《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美]赛佛林、坦卡特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4.[美]塞伦·麦克莱著,《传媒社会学》,曾静平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美]斯蒂芬·李特约翰著,《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美]鲁伯特·W·麦克切斯尼著,《富媒体,穷民主》,谢兵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7.[英]丹尼斯·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昆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美]梅尔文?L?德弗勒埃弗雷特?E?丹尼斯著,《大众传播通论》,颜建军王怡红张跃宏刘逎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邵培仁著《传播学》(第3版)内容简介和声明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定用书。 全书从传播学的产生、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纵向展示了传播学的学科概貌,从传播者、信息、符号、媒介、传播谋略、传播技巧、受众、传播环境、传播效果等方面横向阐述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展示了世界传播学的学术前沿成果,也有中国传播学界和作者的最新思考。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摄影、社会学等本科专业教材,也可作相关专业的自学考试和研究生考试用书。 声明 《传播学》多媒体课件及其内容的版权归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作者邵培仁共同所有,任何个人和单位在未经允许的情况均不得侵犯知识产权。 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传播学是人类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护照”和“通行证”。因此,不论是学习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专业,还是学习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摄影、社会学、文秘专业等,都应该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人类传播的发展历史和基本规律,知道如何运用传播学的原理与知识指导各种传播活动,知道如何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所需信息,并知道如何避免信息伤害和信息污染,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大众媒介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绪论 学习要点: 了解传播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宗旨,把握传播的本质和传播学的学科特点,知道传播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掌握传播学研究的知识层次和理论框架,熟悉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初步认识与了解传播学研究方法。 重要概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