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

《学前教育史》自学考试复习(中国部分)

第一编中国古代学前教育

一、填空

1.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的时期。P6

2.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p6

3.中国古代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p7

4.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儿童教育中,将放在首位。P23

5.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这两个比喻符合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P26

6.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有:、、。p31-32 7.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P34

8.我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的制度主要有和。P36

9.朱熹把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和“”。

10.在我国,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p40

11.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是在。p51

12.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所撰的。P51 13.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类和类。P52

14.南朝梁时周兴嗣所著的古代识字类儿童教材是。p52

15.古代诗歌类的历史知识性蒙书中,《》最为流传,由唐人所撰。P55 16.贾谊将太子整个教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p62

17.提出“太子之善,在于与选左右”,强调要行胎教,要施学前教育。P63 18.颜之推的教育目的是:。

19.集中反映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是他编著的和。P72 20.司马光写的,阐述家庭教育问题,对历代家庭教育有很大影响。P32

21.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这种培养儿童读书习惯的主张出自。p74

22.提出要严格、不间断地对儿童进行各种行为习惯的训练,使之“积久成熟”的是。p74 23..提出“自然教育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是。P77

24.我国古代奠定了胎教学说初步的营养学基础的著作是。p41

25.在中国古代各种故事性的童蒙读物中,《》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为元朝所编。

26.朱熹主张对儿童应该早施教,将儿童教育比喻为。

27.是中国古代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

28.中国古代有风俗,就是观察小儿志向的一种方式。

29.以为伦理道德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重要特点。

30.中国古代为推行孝道,《》曾是最被推崇的儿童读物。P20

31.中国古代早期知识教育的内容有:、识字教育、、自然常识。

32.中国古代宫廷中除“三母”外,还为幼小的太子设。

33.胎教最早的记载,是时期,周文王、周成王的母亲曾行胎教。

34.刘向的《》记载了我国最早的宫廷胎教经验。

35.徐之才得《胎产书》提出“”,奠定了胎教学说初步的营养学基础。

36.孙思邈《千金药方》提出了“”的胎教理论,为我国胎教学奠定了基础。

37.万全《养生四要》,主张男女慎“”,胎教学说中有了的内容。

38.胎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想传统。

39.中国古代胎教的核心目的是对母亲的的要求。

40.史游的《》流行广、影响大,是汉至唐的主要识字教材。

41.在训诫类儿童诗歌中,明代吕德胜编的《》是一部影响极大的蒙学读物。

二、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等

1.朱熹的学“眼前事”

在教育内容上,朱熹提出,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是就去教他们。就教者而言,是,就孩子而言是。他认为学必自始,并认为学问之道只就的开始,初学应给以简单容易的内容。儿童主要是学习之事,是“”。

2.“三母制度”p38

(1)这是儿童教育制度之一。

(2)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承担的职责。

(3)、、合称三母。子师负责对太子进行教育;慈母要根据太子的需要,供给和其他所需;保母负责。

3.《小学》

为便于儿童学,与刘子澄编纂《小学》一书。全书共卷,分内外篇,书中贯彻对儿童的原则,列举了大量的包括、、孝宗、、等德行方面的格言、故事等,内容生动,通俗易懂,易于儿童接受。

4.简述原始社会儿童教育活动的内容:(1);(2);(3)原始宗教教育;(4);(5)。

5.简述颜之推关于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主张及早对婴幼儿进行教育,越早越好,甚至要早到胎教。

(2)。父慈子孝相互联系。颜之推主张。

(3)。在家庭教育中,要切忌偏宠,对所有子女应一视同仁。

(4)。重视父母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及周围环境陶冶,重视模范和榜样作用。

6.简述原始社会幼儿教育的主要特征。

(1)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

(2)以为教育内容,内容。

(3)没有专门的。

(4)儿童教育的手段是。

7.分析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经验和局限。

经验:(原则和方法中值得肯定的方面)

(1)。按中国古代传统愈早愈好。要本着“早喻教”的原则。

(2)。也叫“教子以正”。父母从道义上,从做一个正派人的根本方向上,为子女指出道路。

(3)。父母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以身率先,培养孩子什么品德,自己首先要具备什么品德。

(4)。强调环境对儿童的教育意义。

(5)。对儿童教育不能求之过急,要根据儿童的才能,逐步将教育加深加宽。另一个含义是要顺应儿童才能的发展,及时地给以教育,不要失掉儿童才能发展的可能性。

(6)。家长对孩子,既要慈爱又要严厉,爱与教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不溺爱孩子的同时,还要不偏宠子女。

(7)运用“、”的方法进行教育。

局限:

(1)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受礼教的影响,很多儿童故事都以等封建道德为内容。

(2)家庭教育中使用。体罚是侮辱、压制、违背的封建专制主义方法,是不可取的。

8.论述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

(1)王守仁对传统儿童教育的和。(1分)

王守仁深刻形象地揭露了封建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倡教育儿童要,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1分)

(2)论儿童教育的、。(1分)

王守仁继承了儒家关于“”的教育目的论,以为中心,但同时也包含了,,等内容,希望儿童身心得到的发展。(2分)

(3),激发兴趣。(1分)

他把儿童视为教育儿童的基础和基本原则,是其“”

的集中体现。他主张教育儿童要,使其发展。(1分)(4)量力施教,“”。(1分)

王守仁认为,儿童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童的、、都处于发展之中,必须,,不可躐等。他还认为,对儿童的知识教育不求其多,但要,要让儿童去消化理解,达到。(2分)

王守仁从出发,论述了,突破了,了我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2分)

9.分析古代最早的学前教育计划。P10-11(可作“材料分析题”,材料内容见教材P10最后一段。)(1)中国古代最早的学前教育计划,记载于《》。

(2)教育对象:反映了的教育状况。西周已经初步形成了按安排的学前教育计划,可见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悠久历史。

(3)特点:按年龄大小和,对各学段提出不同内容,体现了、由浅入深的要求。

(4)从内容看:有、文化知识、。其中更突出了。

(5)此计划中十分明显。

(6)影响: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有很大影响。

10.保傅制度

(1)这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制度之一。

(2)选择贵族和大臣中出类拔萃的男子,负责对的、的训练。

(3)师保傅,分为、、和少师、少保、少傅,称“”和“”。

(4)太保负责太子。太傅从方面教育和训练太子。太师负责太子的。

11.试析古代宫廷儿童教育制度(P36-38)= 保傅制度+三母制度+宫廷儿童教育的意义。

12.试述古代胎教的主要经验= 胎教的内容和方法。(P45-50)

(1)胎教的内容:①注意因素的;②重视影响与;

③选择良好的;④良好的。

(2)胎教的方法:①:主要用于宫廷,由太师、太宰等监督王后。②:孕妇参加一些轻微体力劳动或户外活动,活动筋骨,流通血脉。③:孕妇控制饮食,使胎儿不过于肥胖。

评价:中国古代胎教历史悠久,实践与理论有不少成功经验和科学论断,可以借鉴。但也不免包含一些的内容。

13.“三、百、千”

(1)三:宋所撰《》,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三字一句,内容丰富。

(2)百:指宋初《》,500多个用作姓氏的汉字组成。四字韵语,易记诵。

(3)千:南朝所著《》,四字韵语,250句。

14.贾谊论“早喻教”。

“早喻教”就是及早实施教育,主要包括胎教和学前教育两个阶段。

(1)胎教:①是胎教的根本问题;②对孕妇要进行“”教育;③安排适宜的及对孕妇予以影响。

(2)学前教育(可作为材料分析题,材料见教材P63最下面一段)

①学前教育要从就开始。

②在宫廷中聘请“”、“”为专任教师。

③为太子创造一个的教育环境,“”。

④学前教育内容多方面,包含的要求。

15.颜之推论家庭教育的内容。

(1)颜之推的教育目标是:。这种主张在儒学包揽一切的时代,具有突破性意义。

(2)提出“”,既要进行教育,又要进行“”的教育。从小进行忠孝仁义礼节的教育。

(3)学艺:广习书本知识之外,还要,如文章、算术、医方等。

(4)德行与学艺,互为联系,是根本,也不是可有可无。

16.《童蒙须知》

南宋编订的《童蒙须知》是他为儿童制定的学习“”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它对儿童的、、都作了详细的规定。该书对于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和某些的道德规范,至今不失其教育意义。但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和的条规,是应该抛弃的。

17.《颜氏家训》

由南北朝时期所著(1 分);内容,论述了问题,共卷篇(2分);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最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流传,影响深远(2分)。

18.简述我国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1)婴幼儿身体的养护。主要经验:、食勿过饱、、安全避

险、。

(2)儿童生活常规的培养。“”是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

(3)初步的道德教育、、勤俭耐劳、、、礼貌谦让。

(4)早期的知识教育:、识字教育、、。

第二编中国近代学前教育

(一)晚清和外国教会

一、填空

1.1904年,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颁布实施。按此学制,学前教育实行,这是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2.1905年,度废除,标志封建时代旧教育在形式上结束,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育制度形成。

3.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

4.蒙养院,附设在和内。

5.育婴堂创于代。

6.清末蒙养院制度,仿照日本《》。p90

7.蒙养院内教师称“”,由乳媪、节妇训练而成。

8.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始于1903年成立的。P88

9.清末我国首次设立公立幼儿教育机构的地方是。

10.是日本来华的最早的幼教工作者。

11.是私立蒙养院中最有名的。

12.1907年,清政府颁布《》、《》,打破女禁。

13.提出创立人本院对孕妇进行集体胎教的主张的是。p94

14.在康有为的《》中,他设计了“公养、公教(或公养、公育)的理想教育制度。P93

15.康有为婴幼儿教养宗旨是:“养儿体、、”。P97

16.帝国主义在华兴办文化教育事业的终极目的是:奴化中国人思想,。p99

17.大约19世纪_ 年代,西方教会在中国沿海开始兴办学前教育机构。P100

18.外国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幼儿教育机构是(名称)。

19.近现代外国人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分为两种,一种是,一种是教会或欧美式的。P101

20.日本式幼稚教育在中国影响最深,这发生在。p101

21.1898年,英国长老会在厦门创办幼稚园师资班,1912年发展成为,

是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一所独立的幼儿师范学校。p104

二、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等

1.评述清末蒙养院制度。

(1)蒙养院(名词解释)

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1904年,学制颁布实施。其中的《奏定章程及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它规定了蒙养院制度,指出了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蒙养院招收岁的儿童;附设在和敬节堂内;课程有游戏、、、;院内教师称“保姆”,由、节妇训练而成。蒙养院实行“合一”,建立蒙养院的真正用意在于加强。

(2)评价蒙养院制度p90

①在道路上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②具有的出现的特点。

③体现了“,”的总原则。

④严重抄袭,表现出极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特点。

2.武昌蒙养院p89-90

(1)年创办的湖北省立幼稚园,为我国设立之始。后改称武昌蒙养院。

(2)湖北幼稚园附设,是中国的萌芽。

(3)聘请日本人为园长,她是日本最早来华的幼教工作者,她拟定了幼稚园开办章程,规定了“”的原则。

(4)保育内容包括发展、开发、培养三方面。课程有、日语等项。

3.天津严氏蒙养院 p90

(1)天津严氏蒙养院是中最有名的,年由所设。

(2)聘请人为教师,购进等教具,课程有、、故事等。

(3)每日上午授课,招收亲友和邻居子女中的岁儿童。

4.比较日本式幼儿园和宗教式幼儿园的不同。P99-102

(1)不同:日本式为游戏、歌谣、谈话、手技4项;宗教式有恩物、、、故事、宗教知识等,教育内容更为。

(2)不同:日本式幼儿园的全部活动不脱教师的,完全采用,把课程内容规定在上,教育形式非常。宗教式幼儿园更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儿童有更大的,儿童在园生活天真烂漫,与教师。

(3)对中国的影响不同:式易被中国人接受,在的中国广泛流行并产生较大影响。式以“”方式发展,很难与中国蒙养院接轨,其影响主要在方面。

5.帝国主义在华培养幼教师资的主要途径。P104

(1)兴办或。

(2)吸引赴东、西洋接受。1908年后,中国学前教育由学习日本向转变。

(3)派师资任教于。

6.教会幼稚师范课程的特点。

教会办的幼稚师范学校重视与教学。如景海幼稚师范,其课程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等课,是适应外国在华办教育需要的,其中占学分最多。

第二类是课,如国文、体育、生理及卫生、音乐等;

第三类是课,如心理学、幼稚教法等。

7.外国教会在华学前教育活动的实质及对中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实质:以奴化中国人的思想,其目的是在中国培养它们所需要的“”。尤其重视对幼儿的熏陶,使其接受,为培养打下根基。

对中国学前教育的影响:它们在中国办了第一批的机构,输入、培养了第一批,在创设中国近代上起了某些作用。

(二)民国和老解放区

一、填空

1.民国时期的学前改革实验活动,吸取了美国教育思想,探索建立和发展、的学前教育制度。

2.1912年《学校系统令》称“壬子学制”,与各种学校令结合,称“学制”。

3.按照“”学制的规定,民国初年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p109 4.1922年学制又称“新学制”或,采用美国的“”制的框架。p113 5.确立学前教育机构在我国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地位的是学制。P114 6.1927年,在南京燕子矶、晓庄等地创办了我国第一批幼稚园。

7.1923年,在南京创设了我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即。

8.1901年,罗振玉创办了中国近代最早刊行的教育杂志。p115

9.著有《全地五大洲女俗统考》、《论中国亟需设立幼稚园》等,是传教士介绍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代表。

10.清末民初,相比之于西方学前教育思想,日本学前教育对中国的影响多表现在的建立和具体的实施上。P116

11.在我国,最早著文介绍了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p118

12.是我国“五四”以后小学和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儿童教育影响的核心。P119

13.中国最先实行的是南京,南京高师附小幼稚园被称为“”。P120 14.提出“爱满天下”口号,主张“一切为了儿童”。P122

15.年的,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16.1922年学制,确立幼稚园制度,我国学前教育进入一个、改革、发展的时期。

17.厦门集美幼稚园的创办人是。p130

18.南京燕子矶幼稚园利用的办法训练师资,培养出来的学员有能力独自办理一个幼稚园。P136

19.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幼稚师范学校,由创立。

20.我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是。p141

21.苏区最早成立的托儿所是江西瑞金下州村和。p144 22.为培育难童健康成长为抗日建国之力量,1938年在武汉成立,理事长为。P146

23.1941年颁发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的决定》是继《托儿所组织条例》之后老区又一重要的学前教育法规文件。P147

24.老解放区保育院的首要工作是。P150

25.陕甘宁边区政府曾提出“”的供应方针,要求使孩子在一般情况下能享受与伤病员同样的优惠待遇。P150

26.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老解放区学前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P151

二、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等

1.蒙养园p110-111

1912年,按照“”学制的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附设于、和内,已纳入到真正教育机构之中,但不占,成为学制系统中的一级。

2.幼稚园P112-114

1922年,按照“”的规定,在小学下设,接收岁以下儿童。幼稚园正式列入学校系统,设置,确立了在我国学制系统中作为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3.北平幼稚师范学校P140

是香山慈幼院的一部分,创建于1930年,为校长。该校以培养为己任,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的幼稚教育。教学酌采制,但又较之灵活。尤其重视学生的活动。重视实行的方法。

4.南京鼓楼幼稚园P133-134

(1)年,由创办,是一所性质的幼稚园。

(2)以研究为中心。

(3)实验活动包括和。课程有音乐等项。

(4)其和在全国颇有影响。

5.南京燕子矶幼稚园P135-136

(1)1927年,由创办,是中国第一个幼稚园。

(2)办园宗旨为“建设的、的、的幼稚园”。

(3)招收;结合,确定保教内容。

(4)教学方法上,继续试验“”的方法。

(5)用艺友制办法训练艺友成为幼稚园教师。

在其影响下,很多地方出现了创办乡村幼稚园的活动。

6.《托儿所组织条例》P143

年,苏区政府内务部颁布《》,是红色政权颁布的第一个关于的文件,开创了苏区的制度。《条例》指出了组织托儿所的目的是:;更好地儿童。对托儿所的、、管理、保教人员及其待遇等作了规定。

7.学前教育制度在民国时期的演进(简答)P109-114

= (名词解释:蒙养园)+(名词解释:幼稚园)

我国近代学前教育制度的演进:蒙养院→蒙养园→幼稚园。

8.1932年《幼稚园课程标准》P126-129

(1)1932年由教育部正式公布,是我国第一个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2)分、、三部分。

(3)它是我国专家学者在基础上,吸收借鉴了而形成的,具有、的特点。

9.试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儿童观”的变化。(对传统儿童观的批判)p120

(1)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中国资产阶级思想家对封建主义的传统儿童观提出了尖锐批判:儿童被视为,家长对子女有,儿童只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人格。

(2)指出,为了教育好儿童,第一要,第二要,第三要。

(3)蔡元培提出要发展、崇尚的主张。要求了解、尊重儿童,让儿

童,主张研究。

(4)陶行知提出了“”的口号,陈鹤琴则体现了“”的信念。

(5)蔡元培、恽代英等提出了“”的思想。

10.如何继承和弘扬老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经验。

(1)坚持为和服务的方向。

(2)贯彻和的原则。

(3)实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

(4)建立一支“”的保教队伍。

总之,老区学前教育是中共领导下,为革命战争、生产建设、服务的学前教育。

11.论述:试析民国时期学前教育改革的中心和特点。

(1)1922年学制颁定后,确立了制度,我国的学前教育进入了一个、、的时期。(1分)第一,从数量和质量上看,幼稚园有了长足的发展,是新中国建国前我国学前教育的时期;(2分)第二,幼稚园制度建立后,在一大批优秀教育家和教师的推动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实验改革的中心是。(3分)(2)出现了一大批的幼稚园,可以反映出当时中国幼稚教育发展的特点:(1分)第一,这些幼稚园,反映了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创办情况,说明我国的学前教育在幼稚园制度确立后有;(2分)第二,在这些幼稚园的保教活动中,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可以说,二十世纪年代以后幼稚园教育实践与研究,教育家们不仅在自己的幼稚园里开展实验研究活动,而且彼此之间常有联系。更有一些出现,带动了全国幼教工作者的研究兴趣,不断探索建立的幼儿教育。(3分)

(三)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

【蔡元培】

1.称誉蔡元培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2.蔡元培指出,“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与其求划一,毋宁”。P161 3.蔡元培在《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中,提出的理想。

4.蔡元培是我国近代的首倡者。

5.蔡元培主张从教育、教育、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作为美育的起点。P163 6.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任教育总长。

1.蔡元培的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P161-162

(1)他揭露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及对儿童产生的不良影响。(2)他强调“教育是的事业,不是人人能担任的”。(3)他主张,妇女有了身孕,进;生产后进;小儿一岁断乳后,

就送到受教育。(4)蔡元培试图通过,以学前公共教育替代家庭教育,实现其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他对封建家庭教育的批判无疑有进步性,但其公育理想显然是。

2.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精神。P158-160

1912年,蔡元培发表《》,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五育”是:(1),即。要举国皆兵,进行军事训练。十分重视体育锻炼。

(2),即。给人以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实业的知识和技能,及一定的职业训练。

(3),即。德育是完全人格教育的核心,是“五育”的“中坚”,即自由、平等、博爱。

(4),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超越现世的观念,是其教育理论的最高目标。

(5),即。以陶养感情为目的。

“五育”均是培养“健全人格”所必须的,是统一整体,缺一不可。总之,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需要,为资产阶级创建新教育体制提供了,也是改革的指导方针。

【张雪门】

1.20世纪30、40年代我国幼教界“南陈北张”的“北张”指的是。

2.张雪门倡导以为目标的幼稚教育。P168

1.行为课程

是我国近代著名幼教专家提出的幼稚园课程的体系。张雪门认为,“就是教育;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就是行为课程”。和是行为课程的两大因素。首先,这种课程完全根植于。其次,课程注意,生活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2.张雪门根据教育目标,把幼稚教育分为哪几类?P167-169

(1)以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2)以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3)以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4)以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3.简述张雪门提出的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的具体目标。P169

(1)铲除我民族的。(2)唤起我民族的。(3)养成的习惯态度。(4)锻炼我民族为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

4.张雪门幼稚师范办学的基本经验。P173-174

张雪门幼稚师范教育思想的特点是非常注重。张雪门实习计划与传统师范学校的实习有明显不同:一,上,实习场所从幼稚园扩大到,从校内扩大到,从城市扩大到。二,上,从只集中在三年内最后一个学期,增加到。三,上,从仅实习幼稚教育,扩展到实习、;从只实习教育教学,扩展到实习及缝纫炊事等。

5.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教学法的要点和基本精神。P171-173

(1)行为课程的要旨是:以为中心,以为过程。

(2)行为课程教学法的要点是:的有计划的设计;根据设计精选有助于儿童发展的,并进行指导;在进行中把握,并注意的原则;采取教学,在实施中应彻底打破。

(3)行为课程的基本思想:“即教育、即课程”。其目标兼顾,内容来自,方法采用,实施以为中心。

【陶行知】

1.1927年,创办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称。在这个时期,初步形成了他的“”的理论体系。P177

2.1921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积极推进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P176

3.为陶行知题词——“万世师表”。P179。

4.陶行知是我国教育的首创者。P186

5.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办。他总结了“”的办法,创“制。”P177-178

6.1936年,陶行知发起,拟定《国难教育方案》,开展国难教育运动。178 7.号召“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P177

1.陶行知的幼稚园“新大陆”P185

陶行知针对当时幼稚园等弊病,提出要发现幼稚园“新大陆”。他指出,最需要幼稚园的、最欢迎幼稚园的是工厂和乡村,就是幼稚园的新大陆。幼儿教育最应该服务的对象是。他号召开展一个幼儿园下厂、下乡的运动。

2.幼稚园的三种大病P185

陶行知指出,旧时的学前教育失去了幼稚教育造就国民后代的意义,害了“三种大病”:(1)病:效仿外国,不适国情。(2)病:处处模仿外国,仰给洋人,花钱过多。(3)病:所收儿童多属贵族。

3.艺友制P189

这是在培养幼教师资方面的创举。就是学生(称艺友)与(称导师)交朋友,在中学习,方法是。艺友制克服了师范教育的

现象,在不可能迅速建立大批师范学校的情况下,也能培养有质量的师资,并能节省。

4.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及现实意义。P187-188

材料分析题:分析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的思想。

【材料】陶行知曾深刻地指出:“儿童的生活,是一面社会的镜子。”他愤愤地说,旧社会是儿童的地狱,“我们应该负起责任来,敲碎儿童的地狱,建立儿童的乐园。不够,我们应该引导儿童把地狱敲碎,让他们自己创造出乐园来。”

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的者。他认为,儿童有很强的创造力,,便是教育的任务。

(一)认识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认为,教育工作者要,就可以认识孩子有创造力。

(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把创造力解放出来。他提出了创造力的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解放儿童的、解放儿童的、解放儿童的、解放儿童的、解放儿童的。

(三)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措施有:(1)需要;(2)需要;(3)需要;(4)(、宽容和了解、)。

现实意义:(略)。

5.论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内涵):

(一)。是对杜威“”改造而来,包括以下含义:

(1)。决定教育,以为中心,有就有教育;

(2)“”。人,便受什么教育,过好的,便是受好的教育;

(3)“是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是的需要而教育”,是使生活发出真力量的“”。

(二)。是对的“学校即社会”改造而来。这是陶行知苦心探索普及大众教育的“穷办法”,因为大众无钱、无闲受教育,他们只能在中受教育,在大社会中,向学习。凡是的场所,也都是教育的场所。

(三)合一。“,是以为中心——怎样,就怎样,怎样,就怎样”。在三者中,陶行知强调“”是中心,反复强调“”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不能分开。

6.论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质。P182-18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办时达到成熟的阶段。(2分)

(1)从基础上看,生活教育理论是建立在的基础之上的。陶行知逐步

摆脱了杜威的,把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提出防止的经验论。(3分)(2)从生活教育理论的看,它体现了的特色。新民主主义教育,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可以概括为:领导的的的文化教育。(4分)

(3)生活教育理论也是的。所谓科学的就是反对封建迷信思想,主张,尊重客观真理,主张统一。(3 分)

(各点根据论述酌情给分)

【陈鹤琴】

1.陈鹤琴是我国学前教育和的开拓者和奠基人。P190

2.陈鹤琴首开《》课程,最早运用的方法系统研究我国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3.陈鹤琴的幼稚教育研究会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刊物《》。

4.陈鹤琴的代表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等。

5.陶行知曾作序并称之为“中国做父母必读之书不为过”的书是。P205

1.评述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纲领论、论、论,以及、训育原则等。

(一)三大纲领P195

(1)目的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这样的人一要有强健的身体,二要有,三要有,四要有,五要有。

(2)课程论:认为、都是活教材,而的旧观念则形成课程固定、的死教育现象。

(3)方法论:基本原则是“”。活教育重视,强调以“”为中心。

(二)教学原则:陈鹤琴根据“心理学化,教学法化”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条教学原则。可以概括为:原则、原则、教学法多样化原则、利用活教材原则、积极鼓励原则和教学相长的民主性原则等。

(三)训育原则:陈鹤琴认为在整个的教育工作上可说是最繁重最重要的。他提出了条训育原则,揭示了道德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的和,符合道德教育的。

(四)精神实质:活教育是对的有力批判,也是的体现;活教育是对的吸收和,更是陈鹤琴长期和的结果。尽管活教育理论有其历史和领域的,但却非常适宜于领域。

2.简述陈鹤琴幼稚园课程理论的基本要点。

(1)课程应为服务;

(2)课程应以为中心;

(3)课程应实验“”;

(4)课程应当采用、等的教学方法;

(5)课程应当有的标准。

(6)这种幼稚园的课程基本上属于模式。

3.整个教学法P212-213

(1)是陈鹤琴的组成部分。

(2)不主张幼儿园教学,主张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地、地去教儿童学。

(3)教材也必然是的、的,不能四分五裂。

(4)主张最好由位老师去教,以体现。

4.“五指活动”P214

是陈鹤琴提出的关于的主张。五指活动是:、社会活动、、、。幼儿园的课程全包括在五指活动中,就像人的五个手指一样,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课程的各项活动都围绕着进行教学。

5.幼稚园的15条主张:是提出的办好幼稚园的主张,包括“”等条。15条主张阐明了我国幼稚教育的,课程的,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关系,家园关系及设备等。它使20年代末我国幼稚园有了,其基本精神对当代幼儿园的教育仍有借鉴作用。

6.陈鹤琴认为幼儿主要具有的特点:(1);(2);(3);(4)好动;(5)喜欢;(6)喜欢;(7)喜欢合群。

7.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P205-208

(1)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关系到的大事。

(2)要把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依据,了解儿童的心理和。

(3)要把教育功能自然地渗透于。如卫生、情绪教育,群育、智育等。

(4)全面提高,是保证家庭质量的前提条件。

【张宗麟】

1.是我国幼教史上男大学生当幼儿园教师的第一人。P216

2.张宗麟提出“幼稚园教师非为之专业,必须有加入”。P225

1.张宗麟论幼稚教育的服务对象

张宗麟明确提出要使“幼稚教育转向中去”的主张,认为幼稚教育必须转移方向,从都会转向。他还提出有以下几种人最需要帮助:(1);(2);(3);(4)有较好的职业者,如女招待、女秘书等。

2.社会化幼稚园课程P223-224

这是在《》中提出的关于幼稚园课程的一种主张。他指出幼稚园各种活动都应当倾向于,幼稚园的课程应是的幼稚园课程。社会化的课程有两个根据:社会和社会。课程内容:包括日常礼仪的演习等项。实施过程应注意培养儿童的的精神等。

简明中外学前教育史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 重点: 一、古代学前家庭教育P30---46 1.早期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1)古代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渊源: 古代重视儿童早期教育有其客观的社会历史原因,总的来说,教育史根据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来培养人的一种活动,因此它既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受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制约。古人对早期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当时尊教劝学的思想环境的产物,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2)对学龄前儿童特点的分析 (3)“慈幼”的社会责任观 (4)“早谕教”的学前教育观 2.论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注重环境的影响感化(2)反对溺爱子女(3)教以正,守以常(4)信贰勿诳(5)量资循序与培养兴趣 二、.蒙养院的特点:P73 1.中国的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负担的历史结束了,在通向学前教育社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2.学前社会教育机构在中国产生,既反映了近代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学前教育与之适应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它是一种自上而下被动出现的特点,是随着中国近代学制的出现而勉强确定的。这是不同于西方很多国家。 3.蒙养院办院的纲领,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总原则。 4.严重的抄袭日本。 三、陶行知的教育观点:P162--171 1.“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 2.“幼稚园之新大陆------工厂与农村” 3.“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4.“论幼儿师资的培养---艺友制示范教育的实施” 四、张雪门的教育理论:P172---191 有系统组织的实习:P188---190 幼稚园实习三年计划,主张:上一阶段的工作未终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不能开始。所根据的原理“教学做合一”。 1、什么叫“有系统组织的实习”:第一须有步骤,第二须有范围,第三须有相当 时间,第四更须有适合的导师与方法。 2、实习可以分作四大阶段: 第一是参观,时间:一个学期;对象:设备、师生的仪表、态度与兴趣、教学过程以及整个设计。 第二是见习,时间:一个学期,从供备材料开始,一直到整个设计活动的参

中国学前教育史复习题

学前教育史试题 1 一、填空 1、'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 _______ 。 2、《颜氏家训》的作者是_______ 。 3、______ 认为实现政治改革的关键是摧毁家族制,相应地,对儿童应实行' 公养' 、' 公育'制度。 4、按照' 壬子癸丑' 学制的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_______ 。 5、陈鹤琴认为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__________ 。 6、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___ 相结合 ' 。 7、清末民初,与日本学前教育对中国的影响相比,西方学前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 上。 8、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_________ ,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 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9、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_____________ 》。 10、大约19 世纪________ 年代西方教会在中国沿海开始兴办学前教育机构。 11、民国初年,蒙养园附设于小学、_________ 学校和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内,已纳入到真正教育机构 之中。 12、苏区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于1934 年2 月颁布《____________ 》,这是红色政权颁布的第一部关 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指导性、 纲领性文件,开创了苏区的托儿所制度。 13、____ 尖锐指出旧时学前教育失去了幼稚教育造就后代的意义,害了'三种大病' ,即外国病、 花钱病和富贵病。 14、大跃进运动中,我国过早地实行学前教育的社会化和全托化;结果,盲目发展起来的幼儿园又不得不纷纷解散。这种__________________ 的教训是深刻的。 15、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 _____ " 。 16、《颜氏家训》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_____________ 。 17、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的《小学》和《___________ 》中。 18、____ 学制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函授作业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函授作业 教材:《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何晓夏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任课教师:孟红艳 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1、外象内感说 2、行为课程 3、整个教学法 4、艺友制 5、五指活动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教以正、守以常”? 2、“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有哪些? 3、老解放区托幼机构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4、张雪门提出“有系统组织的实习”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 1、中国学前社会教育机构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是什么? 2、简述陶行知的六项教育运动及其在这些运动中的主要活动事迹?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自学重点 第一编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前) 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 本章重点: 一、古代胎教定义及实施 二、胎教理论的萌芽―外象内感说 三、古代胎教的经验和局限 四、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 五、保傅制度与“备三母”制 六、古代学前教材概况 第二章中国古代的早期教育 本章重点: 一、关于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论述 二、对学龄前儿童特点的分析 三、古代的神童教育 四、颜之推的早期教育思想 五、论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六、论婴幼儿保育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编中国近代的学前教育(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第一章清末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实施 本章重点: 一、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经济基础 二、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思想基础 三、蒙养院章程的制定 四、蒙养院制度的实施 五、清末蒙养院设立情况 第二章中华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演进 本章重点: 一、辛亥革命的发生及其教育改革

二、蒙养园制度的规定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 四、幼稚园制度的确定 五、幼稚园课程标准的规定 六、幼稚园制度的实施 第三章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 本章重点: 一、利用不平等条约夺取在华办学前教育特权 二、设立学前教育机构 三、培植师资兴办幼稚师范 四、任教于中国幼稚园翻译教材出版幼儿读物 五、办理慈善事业摧残中国儿童 六、收回教育主权的斗争 第四章学前教育中国化、科学化的探索 本章重点: 一、康有为《大同书》中有关幼儿教育的思想 二、康有为有关学龄前教育的主张 三、鲁迅关于幼儿读物及其幼儿教育的思想 四、学前教育的一些实验与探索 第五章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 本章重点: 一、老解放区托幼机构的主要形式 二、老解放区保教队伍的建设 第六章学前教育家的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 本章重点: 一、陶行知: 六项教育运动;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艺友制 二、张雪门: 有关幼稚师范教育的研究;“有系统组织的实习”;幼稚园课程;行为课程 三、陈鹤琴: 有关儿童心里发展的研究;五指活动;“活教育”理论;整个教学法 第三编中国当代的学前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9年)

学前教育原理课后思考题54880

学前教育原理课后思考题 绪论 一、简述学前教育学的含义。 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学前教育学是作为教育学科分支之一,是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 二、谈谈你对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的看法。 《学前教育学》主要是研究学前教育的现象,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增强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它是教育学的分支之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规律和方法,更好地指导学前教育实践。然而,近年来学前教育学科并没有占据它应有的地位。一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学前教育学"的看法是:"理论性太强了""枯燥无味""学了也没用。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和各种实施形式的特点,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过程,知道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学前教育观有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学前教育目标、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与教育要求有了更深的了解,明白了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学到了怎样去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知道怎样进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怎样做好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还学会了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实施。 总的说来,学前教育学意义体现在一下几点:一、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二、有助于掌握正确的教育规律。三、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四、有助于促进习学前教育科学的发展。五、有助于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信念。 第一章 一、简述学前教育、幼儿园、家庭学前教育、社会学前教育的含义。 1.学前教育: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 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2.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的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 度的基础阶段。 3.家庭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学龄前子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4.社会学前教育:由专职人员在社会组织建立的专门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二、学前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有哪些特性? 1、非排他性与排他性; 2、非竞争性和竞争性; 3、外溢性 三、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①保障儿童权利、促进教育民主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②加大政府干预学前教育的力度; ③学前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 四、学前教育的价值的含义是什么? 学前教育的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学前教育活动的功能或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 五、学前教育为何具有儿童发展价值?学前教育的儿童发展价值的表现是什么? 学前教育活动的主体有两个:一是发展中的学龄前儿童,另一个是作为整体的由政治、经济、文化等组成的社会系统。因此,学前教育具有儿童发展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 学前教育的儿童发展价值的表现:①对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的价值;②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 六、如何理解学前教育的基础性? 学前教育的基础性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奠基性的特征。学前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开端,而且是整个教育链条的起点。 1、学龄前期是个人发展的基础阶段; 2、学前教育的内容具有基础性; 3、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制度的基础

学前教育史练习题

学前教育史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_公养公育_____。 2、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_孝悌____,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3、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__颜氏家训____》。其作者是__颜之推____。 4、古代最为流行的三部儿童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和《__千字文____》,简称三、百、千。 5、__蒙养院____是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6、近现代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__日本式____式的,一种是教会或欧美式的。 7、民国初年,蒙养园附设于小学、_女子师范_____学校和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内,已纳入到真正教育机构之中。 8、大约 19世纪__80____年代西方教会在中国沿海开始兴办学前教育机构。 9、按照'壬子癸丑'学制的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___蒙养园___。 10、清末民初,与日本学前教育对中国的影响相比,西方学前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思想___上。 11、苏区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于 1934 年 2 月颁布《_托儿所组织条例_____》,这是红色政权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开创了苏区的托儿所制度。 12、陈鹤琴认为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_健康_____。 二、选择 1、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______。(b )a、三少;b、三公;c、三母;d、三太 2、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唐人李瀚撰写的《______》。(a ) a、蒙求; b、三字经; c、急就篇; d、千字文 3、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蒙养院利用育婴堂和______来培养保姆。( c) a、女子师范学堂; b、女子学堂; c、敬节堂; d、初等师范学堂 4、我国 1922 年制定的______学制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 d) a、癸丑; b、壬寅; c、壬子; d、壬戌 5、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制度,用______来训练儿童的执教者(母亲或保姆)。( c) a、幼稚园保育知识; b、幼稚园教养知识; c、封建纲常名教; d、近代幼儿教育知识 6、清末民初,______式幼稚教育虽然呆板但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在中国影响最深。( a) a、日本; b、德国; c、欧美; d、教会 7、康有为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重要著作《______》上。(a ) a、大同书; b、幼儿教育概论; c、家庭教育; d、儿童保育 8、中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是 1927 年由陶行知创办的______幼稚园。(b ) a、南京鼓楼; b、南京燕子矶; c、南京高师附属小学; d、厦门集美

学前教育史资料

第一章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1-1. [识记]如何理解中国最古老的学校? 1-2. [识记]简述慈幼观念的演变?[201504单选201510单选] 1-3. [识记]简述慈幼机构与法令措施? 1-4. [简单应用]简述古代的慈幼礼俗? 1-5. [领会]简述胎教作用? 1-6. [综合应用]简述胎教的内容? 1-7. [识记]简述家庭学前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1-8. [领会]简述《礼记?内则》中有关学龄前儿童分年教育的规划内容? 1-9. [综合应用]简述家庭教育的内容? 1-10. [领会]简述家庭教育的原则? 1-11. [领会]简述蒙养教育的任务与方法? 1-12. [综合应用]简述王筠的生平及其关于儿童识字教学的观点? 1-13. [综合应用]简述崔学古的生平及其有关儿童教育的主张?[201504单选] 1-14. [领会]简述蒙学教育的内容以及具有蒙学性质的读物?[201510单选201510名词解释] 1-15. [识记]我国古代的游戏遵循哪些原则? 1-16. [识记]我国古代的游戏种类有哪些?[201510单选] 1-17. [识记]古代的学前教育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具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2-1. [识记]认识几位主要的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家?[201504名词解释] 2-2. [领会]简述王充“论身心统一”的儿童教育思想? 2-3. [识记]简述王充“论小儿禀性”的儿童教育思想? 2-4. [识记]简述王充“论优生”、“论在活动中学习”的儿童教育思想?[201510简答] 2-5. [简单应用]简述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 2-6. [简单应用]简述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2-7. [领会]简述王守仁“明人伦”的儿童教育目的论的意义以及“循序渐进”的儿童教育主

《中外学前教育史》练习题

《中外学前教育史》练习题 一、 一、填空题 1、我国幼教史上男大学生当幼儿教师的第一人是,后来成为著名教育家的助手。 2、1940年10月江西省成立,成为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 3、是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创者。 4、陈鹤琴指出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5、张宗麟在30年代出版的一书中提出了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6、1927年11月,在领导下,以张宗麟等为基干,在南京郊区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园——。 7、陈鹤琴认为、都是活教材。 8、陈鹤琴的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 9、张宗麟认为社会化的课程有两个根据,即和,而这二者是极不相同的。 10、我国第一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是。 二、名词解释 1、中外幼儿教育史 2、《颜氏家训》 3、南京鼓楼幼稚园 4、艺友制 三、简答题 1、中国古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2、简述张宗麟关于幼稚园教师的任务有哪些? 3、简述中国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4、简述王守仁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5、中国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6、简述陈鹤琴关于游戏的教育价值的观点? 7、简述陈鹤琴的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 四、论述题 1、张雪门提出的实习计划与传统师范学校实习的区别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 师资培养的启示。 2、张宗麟有关社会化幼稚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有什 么意义? 3、试论陶行知的艺友制师范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启 示。 4、试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的内容及对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意义。 5、评论陶行知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启示。 6、评论张雪门的幼稚园的行为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我国当前幼儿园课程改 革的借鉴意义?

中南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一到八章)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2)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2)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2)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2)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 2、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具有什么意义? (3)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3)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3) 1、《一》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3)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3) 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是什么? (3)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 1、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认识有哪些? (3)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 (4) 3、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4)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4)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4) 2、为什么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5)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能够成 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5)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5)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5) 2、为什么说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6)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6)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6)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6) 2、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6)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6)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6)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6)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7)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7)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7)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7)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7) 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7) 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 (7)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8)

10696 中外学前教育史

1.现代汉语的标准音是() 选择一项: a.北京语音 b.东北语音 c.北方语音 d. 华北语音 正确答案是:北京语音 2.普通话里,“迂”、“衣”、“乌”的不同,主要是()的不同。 选择一项: a.音强 b.音长 c.音高 d.音色 正确答案是:音色 3.普通话里,短语“一朵鲜花儿”的读音包含()个音节。 选择一项: a. 4 b. 2 c. 5 d. 3 正确答案是:4 4.普通话里,“张”的读音包含()个音素。 选择一项: a. 4 b. 5 c. 3 d. 2 正确答案是:3 5.下列汉字中,其读音是由四个音素组成的音节是()。 选择一项: a. 仰

c. 端 d. 圆 正确答案是:端 6.在标音方法上,《汉语拼音方案》采用()。 选择一项: a.音素标音法 b.音节标音法 c.音位标音法 d.声韵调标音法 正确答案是:音位标音法 7.国际音标的制定原则是()。 选择一项: a.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b.符号形式简明 c.形体以拉丁字母的小写印刷体为基础 d.能够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 正确答案是: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8.下列汉字中,其读音为零声母音节的是()。 选择一项: a. 吨 b. 森 c. 根 d. 文 正确答案是:文 9.下列辅音中,既能做声母又能做韵尾的是()。 选择一项: a. l b. n c. r

正确答案是:n 10.现代汉语的基础方言是() 选择一项: a.北京话 b.华北方言 c.官话 d.北方话 正确答案是:北方话 11.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是() 选择一项: a.著名现代作家作品 b.现代口语语法 c.北京话语法 d.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正确答案是: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12.从方言区划分来看,广州话属于() 选择一项: a.赣方言 b.湘方言 c.粤方言 d.官话 正确答案是:粤方言 1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选择一项: a.汉语 b.法语 c.俄语 d.英语 正确答案是:汉语

中国学前教育史复习题(有所有答案)

学前教育史试题1 一、填空 1、'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_______ 。 2、《颜氏家训》的作者是_______ 。 3、______ 认为实现政治改革的关键是摧毁家族制,相应地,对儿童应实行'公养'、'公育'制度。 4、按照'壬子癸丑'学制的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_______ 。 5、陈鹤琴认为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__________ 。 6、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___相 结合'。 7、清末民初,与日本学前教育对中国的影响相比,西方学前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__________ 上。 8、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__________ ,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 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9、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_____________ 》。 10、大约19 世纪_____ 年代西方教会在中国沿海开始兴办学前教育机构。 11、民国初年,蒙养园附设于小学、_________ 学校和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内,已纳入到真正教育机构之 中。 12、苏区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于1934 年2 月颁布《 _____ 》,这是红色政权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 儿童教育的指导性、 纲领性文件,开创了苏区的托儿所制度。 13、______ 尖锐指出旧时学前教育失去了幼稚教育造就后代的意义,害了'三种大病',即外国病、花 钱病和富贵病。 14、大跃进运动中,我国过早地实行学前教育的社会化和全托化;结果,盲目发展起来的幼儿园又不得不纷纷解散。这种__________________ 的教训是深刻的。 15、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 _____ " 。 16、《颜氏家训》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_____________ 。 17、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的《小学》和《____________ 》中。 18、____ 学制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 19、为了把无家可归的难童培育为抗日建国之力量,1938 年3 月在武汉成立中国________ ;该组织在

学前教育史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史》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______"。 2、《颜氏家训》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_____。 3、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的《小学》和《______》中。 4、______学制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 5、为了把无家可归的难童培育为抗日建国之力量,1938年3月在武汉成立中国______;该组织在抗战8年中先后建立了几十所战时儿童保育院。 6、1955年,教育部决定幼儿园师资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幼儿师范学校负责培养,在全国范围内增设中级幼儿师范学校和______幼儿师范学校。 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步形成了由上而下的统一领导、______管理的领导体制。 8、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即家庭教育时期和______教育时期。 9、古罗马共和后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______。 10、伊拉斯谟斯提出了"事物先于文字"的口号,主张采用______教具来改进教学。 11、____创立了幼儿园教育体系,使学前教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独立部门。 12、在西方教育史上,______是第一个提出并详细论述儿童体育问题的教育家。 13、1922 年德国《______》确定了德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其基本精神是:幼儿教 育不是教育制度的一环,而是社会福利制度的一环。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幼教界受到西方新教育运动影响,出现______ 保育思想。 15、在教学理论上,杜威提出了"从_________中学",也就是"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 二、单选 1、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______》。() A、百家姓; B、千字文; C、幼学琼林; D、三字经 2、__认为实现政治改革的关键是摧毁家族制,相应地,应对儿童实行"公养"、"公育"制度。 ()A、梁启超;B、康有为;C、孙中山;D、蔡元培 3、蒙台梭利强调以______作为课程,希望以此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和思想力。() A、教具; B、恩物; C、游戏; D、作业 4、1922 年11月我国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______学制"或"新学制"。() A、壬子; B、癸丑; C、壬子癸丑; D、壬戌 5、蔡元培的"实利主义教育"即______。() A、实用主义教育; B、智育; C、实业教育; D、商业教育 6、1949 年11 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我国首次______,使幼教工作有了全国统 一的领导。()A、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幼儿教育处; B、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学前教育处; C、设立学前教育司; D、设立幼儿教育司。 7、古代______学前教育形式之多样、内容之广泛在当时来说是盖世无双的。() A、巴比伦; B、埃及; C、印度; D、中国 8、根据我国《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院长和教师的合格学历为毕业___。() A、初等师范学校; B、中等师范学校; C、职高幼师班; D、高等师范学校 9、古代______人家庭教育注意培养孩子们勇敢、坚韧、顺从和爱国的思想品德。() A、雅典; B、印度; C、斯巴达; D、巴比伦 10、亚里士多德强调"教育应由______规定",这是西方教育史上"教育立法"思想的开端。 ()A、政治;B、政府;C、国家;D、法律 11、______认为影响儿童教育和身心发展的三个因素是自然、训练和练习。() A、伊拉斯谟斯; B、维吉乌斯; 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齐 12、英国19 世纪幼儿学校的积极创办者______提出的"开发教育方法"被很多国家的学前 教育机构所仿效。()A、维尔德斯平;B、欧文;C、福禄倍尔;D、威廉·哈里斯

中国近代史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在括号内)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C ) A、魏源 B、龚自珍 C、林则徐 D、李鸿章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落后 C.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C ) 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 D、反教会斗争 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C )。 A.维护封建经济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5、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C )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6、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A )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7、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B )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D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0、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 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 ABCDE )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 1.“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实行。 2.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了胎教的基本理论即。 3.我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 4.1903年创立的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幼儿教育机构。 5.1932年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分、、三方面内容。 6.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种是。 7.1952年颁布试行的《》为我国幼儿教育正规化提供为依据。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 ) A、家庭教育 B、宫廷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2.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计划产生在:() A、商代 B、西周 C、汉代 D、唐代 3.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傅、太保的官职,合称() A、三少 B、三公 C、三母 D、三太 4.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 ) A、《钦定学堂章程》 B、《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C、《壬戌学制》 D、《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 5.在《大同书》中康有为为了实现“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构想而设计的教育体系是: A、“公养”、“公育” B、绅士教育 C、平民化教育 D、义务教育 6.中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是1927年由陶行知创办的() A、南京鼓楼幼稚园 B、南京燕子矾幼稚园 C、集美幼稚园 D、北京香山慈幼院 7.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实验中心是?() A、北京香山慈幼院 B、厦门集美幼稚园 C、南京燕子矶乡村幼稚园 D、南京鼓楼幼稚园 8.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用以培养幼教师资的方式是( ) A、小先生制 B、艺友制 C、五指活动 D、行为课程 9.1951年新中国第一个学制产生,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称为“()”。 A、蒙养园; B、托儿所; C、幼稚园; D、幼儿园 10.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从此宏观调控幼儿园的管理和发展有了法律依据。 A、幼儿园教育纲要;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幼儿园管理条例; D、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共15分) 1、蒙养院 2、设计教学法 3、行为课程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汇总 一、“最”、“初”、“始”、“第一”、“首” (一)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计划记载于《礼记.内则》。(教材第10页) (二)中国古代记有胎教的书籍,最早成书于春秋之季的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教材第40页) (三)刘向的《列女传》记载了中国最早的宫廷胎教的经验。(教材第40页) (四)西周是中国胎教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初始阶段。 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教材第40页) (五)《三字经》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古代童蒙读物。(教材第52页) (六)在各种故事性的童蒙读物中,《日记故事》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教材第56页) (七)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教材第83页) (八)1903年秋,湖北省立幼稚园在武昌成立,为中国设立幼儿教育机构之始。(教材第88页) 武昌蒙养院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教材第89页)(九)户野美知惠是日本来华来华最早的幼教工作者。(教材第89页)(十)大约19世纪80年代,西方教会在中国沿海福州、宁波开始兴办学前教育机构。(教材第100页) (十一)传教士在中国最初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叫小孩察物学堂。(教材第100页) (十二)怀德幼稚师范学校是教会在中国最早设立的一所独立的幼儿师范。(教材第104页) (十三)1927年在陶行知领导下先后在南京郊区创办了中国第一批乡村幼稚园。(教材第114页) (十四)创刊于1901年的《教育世界》,是中国近代最早刊行的教育杂志。(教材第115页) (十五)在中国最早介绍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的是志厚。(教材第118页)

(十六)中国最先实行设计教学法的地区是南京、苏州、南通一带,而且以南京高师附小的教师俞子夷提倡最力。(教材第120页) (十七)《幼稚园课程标准》是中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教材第126页) (十八)南京燕子矶幼稚园是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教材第135页) (十九)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学校。(教材第140页) (二十)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 (教材第141页) (二十一)最早成立的托儿所是江西瑞金下州区下州村的上屋子托儿所和下屋子托儿所。(教材第144页) (二十二)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教育理论的最高目标。(教材第160页) (二十三)蔡元培是我国近现代美育的首倡者。(教材第162页) (二十四)1918年,张雪门等创立了当地第一所中国人自办的星荫幼稚园。(教材第165页) (二十五)工厂的附近开办幼稚园,是幼稚园的第一新大陆。(教材第185页) (二十六)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倡者。(教材第186页) (二十七)陈鹤琴最早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中国儿童的心理发展。(教材第190页) (二十八)陈鹤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教材第191页)(二十九)陈鹤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刊物《幼稚教育》。 (教材第191页) (三十)张宗麟是中国幼教史上男大学生当幼儿园教师的第一人。(教材 第216页) (三十一)张宗麟认为养护儿童为幼稚园教师最重要的责任。(教材第225页) (三十二)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中国首次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幼儿教育处,张逸园为第一任处长。(教材第228页) (三十三)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命令公布施行《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产生了新中国第一个学制。(教材第229页)

学前教育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外教育史 一、选择题 1.在中国古代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主张顺导儿童性情的思想家是( D )。 A.贾谊 B.颜之推 C.司马光 D.王守仁 2.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 D )。 A.《百家姓》 B.《千字文》 C.《幼学琼林》 D.《三字经》 3.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是( B )。 A.《童蒙须知》 B.《颜氏家训》 C.《小学》 D.《传习录》 4.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规定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是( B )。 A.小孩察物学堂 B. 蒙养院 C.蒙养园 D.幼稚园 5.我国壬戌学制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 A )。 A.幼稚园 B.蒙养院 C.蒙养园 D.幼儿园 6.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课程有游戏、歌谣、谈话和( C )。 A.常识 B.图画 C.手技 D.行仪 7.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的师资称( A )。 A.保姆 B.教习 C. 乳媪 D.节妇 8.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C )。 A.北平幼稚师范学校 B.怀德幼稚师范学校 C.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D.集美幼稚师范学校 9.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培养幼教师资方面的特点是运用了( B )。 A.小先生制 B.艺友制 C.五指活动 D.行为课程 10.由陈鹤琴创办的实验性质的幼稚园是( D )。 A.香山慈幼院 B.湖北幼稚园 C.集美幼稚园 D.鼓楼幼稚园 11.将中国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更名为“幼儿园”的文件是( A )。 A.《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B.《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 C.《幼儿园暂行规程》 D.《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12.我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是( D )。 A.香山慈幼院 B. 上海大同幼稚园 C.新安幼稚园 D. 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13.幼儿教育以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为特征。这里指的是( A )。 A.古印度佛教的幼儿教育 B.古埃及的幼儿教育 C.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 D.古巴比伦的幼儿教育 14.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的教育家是( B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中国学前教育史思考题

中国学前教育史思考题

中国学前教育史思考题 上圈中国学前教育史 第一编中国古代学前教育 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A A家庭教育B宫廷教育C学校教育D社会教育 2 我国封建社会教育是以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的,这种伦理道德的基础是:D A 勤俭 B 诚实 C 守信 D 孝悌 3我国最早记载较为系统的学前教育计划的《礼记?内则》产生在: B A 商代 B 西周 C 汉代 D 唐代 4 我国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手段是:A A 言传身教 B 直观教学 C 多媒体教学 D 远程教学 5 我国古代宫廷挑选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王子职责的制度是:C A 公育制度 B 保傅制度 C 备三母制度 D 保育制度 6我国学前教育实行公养公育形式主要是在:A

第三章晚清时期的学前教育 1、资产阶级维新派有关学前教育的主张有哪些? (1) 强调儿童教育的意义。 (2) 引进西方心理科学,促进学前教育的科学化。 (3) 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体系。 (3) 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体系。 (4) 提倡女子教育, 为幼稚师资的培养莫定舆论基础。 2、论述蒙养院制度的产生。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制度,是随着新教育制度的产生而确立的。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它是同新的学校体系同时产生的。 新政"实行以后,1902年,由管学大臣张百熙起草了《钦定学堂章程》,也称"壬寅学制", 但未施行。1903 年, 又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重订学堂章程, 即《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学制,于1904年1月颁布执行。该学制包括《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奏定中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学堂章程》、《奏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

近代史纲要课后题总结 综述 ....... ..风云变幻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是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基本特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科学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①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 ②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③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