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 笔记2

中国文化概论 笔记2
中国文化概论 笔记2

四中国哲学

1 中国哲学的主要概念

(1)中国文化的中心思想是哲学,西方文化的中心是宗教。

哲学是人类思想的总结,是对人类自身和大自然关系的思考。

(2)中国哲学的主要内容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A. 天和人的关系是相通而统一的。

(西周)“天命论”

(春秋)子产“天人相通”

(战国)孟子“天人同流”

(汉)董仲舒“天人感应”

(北宋)张戴“天人合一”

B. 人道与天道即人世的道德原则和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C. 人们行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必须注意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必须在道德上对得起客观世界。

[内圣外王]:人与社会的关系

A. 概念:

“内圣”指人的修养成就。

“外王”指在社会上的功用。

“内圣外王”指在精神修炼,道德修养方面获得最高成就的人最有资格为王。

B. 途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C. 被中国历代社会所推崇的理想人物几乎都按这种格式加以塑造。

2.诸子百家

(1)概念

诸子百家--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总称。

诸子--前秦至汉初,建立独立思想,树立专门学说的代表人物。

百家--各个学派,在古代常常是混杂统称的。

根据司马迁的解释,诸子百家的出现,表明社会各阶层,各群体都在思考社会,自然界出现的五花八门的现象,都在找寻天下太平,人类生存的最好方式,立身之责,强国之策。

据《汉书.艺文志》载,号称“诸子百家”,实际上有代表性的是十家:

儒/ 道/ 墨/ 法/ 阴阳/ 农/ 名/ 兵/ 纵横/ 杂家

(2)儒家代表人及其主张: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主张

治国以礼:礼乐治国,以求国家大同小康

道德归仁:以仁,义教导民众;以仁爱思想统治国家。

述圣传文:继承发扬传统。

孔子

正名:具体的事物要符合为其限定的含义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达”。

孔子认为,正名有着很重要的社会功用

他在解释什么是为政之道时说,“政”来资“正”字,政就是要人们走正路。所以管理国家必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仁爱:(核心)《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

仁的主要意思是“爱”。《论语》中提出“道德上的君子和地位上的君子。”(五常:仁义礼智信)

天命:“天命”指天或上帝的命令。

“天”是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

“天”有时可以作为有意志的能赏罚的人格神存在,也有自然含义,即不断运行的自然界。

“命”是支配社会生活的盲目的异己力量。

孔子尊天,但怀疑鬼神,他认为,因为祭神,所以神存在。对鬼神的最好办法是“敬而远之”

中庸:最高的道德。

“中”是“执两用中”,“中立不倚”。度量以取中,无过无不及。

“庸”指“不易”。

“中庸”与“和”有联系。容忍种种特殊成分,建立和谐秩序。和谐而不极端。

(辅导班教授特别指出:建立和谐社会自四中全会提出,经胡锦涛在中央党校讲话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两次升温,已在国人中取得广泛共识。说明新的领导班子已开始注重传统儒学在当代中国国情的结合。)

孟子

性善:(孟子的根本观念,一切议论的出发点)

人与生俱来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开端。

王道:“以德服人”

治道的两种方式:王道/霸道。

“王道”通过道德指事和教育来实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霸道”依靠暴力和强迫来实现。

把孔子的“内圣”之道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成为“外王”之道。

寡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艰难刻苦的修身过程,做到舍身求义。

荀子

明于天人之分:“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化性起伪: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要使人性从恶变为善,必须通过人的修身,教化,兴礼义,制法度。

“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原始的朴质的自然属性。

“伪”是人为,由于后天环境影响,经过长期教化和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品格。

人格培养:把礼乐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认为,音乐是人情化的调和性艺术。礼乐的交互作用使天下太平。

道家及其主张

[概念]道家认为“道”是哲学的最高范畴,宇宙的根本规律。“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世界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特点]是一种乱世时期的哲学,战国时代特有的针对乱世而发并能在乱世中行之有效的学说。

[地位]是百家中唯一能够与儒家分庭抗礼的派别。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老子

无名之道:(道的基本特征)天地万物都有道,但道无名,因为普通的语言和概念不能表达道。

反者道之动:是对变动的合乎规律的表述。矛盾双方到了极端就会对立方向转化。有得必有所失。

无为而治:必要--过度,自然--人为。(对立统一)

人要做到:知足/寡欲/弃智/抱朴

理想的国家是圣人当政,圣人的职责就是不做事,无为才能无不治。

反对周公造作的礼乐典章制度。

庄子

万物一齐:齐物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齐是非--是非之争是无谓的争论,因为不存在是非对错之分。

安之若命:用完全自然的态度对待人生,用师法自然的方式认知世界,实现人的精神自由。

其他各家的主张

[墨家]墨翟

“十大主张”:尚同,尚贤。节用,节葬,非乐。非攻。非命。尊天,明鬼。兼爱。

(“兼爱”是墨子最重要的哲学命题)

[兵家]孙武《孙子兵法》--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兵书

战争的先决条件:知己知彼,知人知天。

战术:“奇”是旁出奇袭的灵活战术。“正”是正面对阵的常规战术。用正兵挡敌,用奇兵胜仗。

[法家]韩非子《韩非子》

诸子百家中最晚的派别。形成中央集权专制理论。

《韩非子》总结慎到,申不害,商鞅三大派,以法治为中心,综合运用法势术。

法:君住制定的法令。势:君主的权势地位。术:君主心中的权术。

[名家]惠师/公孙龙。(公孙龙的“白马非马”是古代最重要的一个辩题)辩论名实问题。强调名实相符,发展古代逻辑学。

[阴阳家]邹衍《周易》(后被司马迁列为六家之首)

在“术学”基础上糅合阴阳五行。

[纵横家]苏秦/张仪

以连横,合纵政策分别策划统一中国。“衡则秦帝,纵则楚王”

[农家]许行

研究农业政策,生产技术

[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杂糅”各家学说,主张统一中国。

3。两汉经学

[概念]汉代儒学的表现是经学化,“经学”是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背景]汉武帝“独尊儒术”时兴起的两汉学术思想主流。

[代表人物]:(今文经派)董仲舒

[派别]古文经学:先秦时用古文(篆书)书写的,由汉代学者训释的儒家经典。重在训诂。

今文经派:两汉时用当时流行的文字(隶书)抄录儒家经典所成的定本。重在阐述微言大义。

开始只是抄录文字的不同,但后来成了不同的学术学派。

东汉末年,郑玄使两家的斗争趋于消失。

4。魏晋玄学

[概念]流行于魏晋时代的哲学思潮,以老庄思想为主旨,糅合儒家经义所形成的学派。

“玄”指深奥难测,无法用语言明确表达的某种状态。研究这种状态的学问叫做“玄学”。

玄学是道家复兴的表现。

[背景]“正始之音”指的是三国曹魏正始年间,以王弼,何晏为代表的思想界,运用辨析,论难,评判的方法,以《老子》/《庄子》的思想解释《周易》,建构“以无为本”的哲学思潮。“正始之音”是两汉经学转化为魏晋玄学的起点。

[代表人物] 王弼,何晏,郭象(玄学讨论的问题,在郭象那里得到了最高的解决)

[特点]以清谈的方式研究哲理。

用最精粹的语言,最简洁的词句表达思想谈论现实世界的本质。

[内容] “有无之辩”否认世界万物的本原

“名教与自然”讨论社会治理应顺其自然还是坚持封建礼教。

“言与义”是从名实之辩演变而来。

5.宋明理学

[概念]是宋明儒学的总称。(600多年)。

由于它重视阐释义理,兼谈生命,就有了理学之称。

由于它尊重儒家传道的系统,又被称为道学。

[背景]两汉以后,儒学内在的变化:以经学为表现形式的儒学墨守成规,拘泥于训诂,活力消失,致使儒家转向探求“原道”。

与儒家相对的佛教和道教,形成了吸取佛老思想,以儒家伦理纲常为核心内容的新儒学。

[派别]

程朱理学:

[理论](真正奠基人)程颢,程颐——〉天理论,格物穷理。“存天理,灭人欲”

(集大成者)朱熹——〉理。最高的“理”是太极。认识论:“格物穷理,致知”

陆王心学

[背景]与理学相对。

[理论]陆九渊(象山先生)——〉接受了程颢的“天即理”,形成了“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思想体系。

王守仁(阳明先生)——〉“心外无物,心外无事。”。“致良知”。首次明确提出“知行合一”,强调行而后知。

6。清代朴学

[概念]盛行于清朝的训诂考据的学派,文风朴实,重视实证。

亦称“汉学”或“考据学”,因其盛行于清代乾隆、嘉庆两朝,好尚相同,自成体系,又称为“乾嘉学派”。

[背景]清初学者认为宋明理学清谈误国,应提倡经世致用,研究经典。

康乾时期大兴文字狱,学者为避祸而去考据训诂。

[代表人物]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钱大昕,戴震。

[风格]重视考据、训诂,学风平实、严谨。每考证一义,必要搜集大量相关材料,旁征博引,锲而不舍,然后得出结论。

[内容]以经学为中心,衍及文字音韵、名物训诂、史籍考订、方舆地志、天文历算、金石乐律等各个方面。

[贡献]通过校勘辑佚古代文献,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学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总结,业绩卓著,超越既往,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弊端]在实践中难免脱离实际、烦琐细碎。。当代儒学

[产生]晚清,儒学已渐从考据训诂中解放出来,与议政,改良等政治活动相结合,形成现代新儒学。

[代表人物]龚自珍,康有为,特别是王国维。

[成熟]20世纪20年代。新儒学成熟。接续儒家道统,以强烈的人文精神和历史使命感,力图融汇中西文化,实现儒学现代化。

[代表人物]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钱穆。(“国学大师”钱穆较为有影响力,1895-1990)

[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儒学研究充分发展.

[内容]

儒学与科学

儒学与民主政治

儒学与社会发展和管理

儒学与企业管理

儒学与现代化

儒学与人生价值

[任务]

深入研究儒学历史和内涵

结合社会现实发展

参与创造新的中国文化

五中国宗教

1 中国原始宗教与信仰

(1)中国原始宗教是多神论,即:物物是神,处处有神。

(2)中国人对各种神不是始终专一的信仰,而是希望多神能对他们的现实生活有直接的影响或救助。

因此对各种神有用则拜,可以选择,可以更换。

(3)中国人不变的三大崇拜——〉天地/祖先/君师

[天地]---(生之本也)人类生存的环境。

[祖先]---(累之本也)人类得以延续的纽带。

[君师]---(治之本也)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者,教导者。

(4)三大祭祀

[祭祀天地]---封禅仪式:“封禅”帝王亲临。“封”是在泰山顶上设坛祭天,“禅”在泰山附近的小山上祭地。(天子就位的礼治)

[祭祀祖先]---帝王太庙/宗族祠堂/百姓家谱

[祭祀君师]---“君”指历代明君,“师”指孔子和关羽。后世的“师”包括先贤,即:中华民族的杰出的代表人物。

唐太宗时期,在全国兴建孔庙。

雍正时期,在全国兴建关帝庙。

(5)严格的说,三大崇拜不是宗教,而是世俗民风。

(6)中国宗教的特点

A.没有形成政教合一制度。

B. 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C. 从属于世俗与伦理道德

D. 和平共处

2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起源与发展

[地位]在中国本土生长的宗教。是了解中国文化,特别是民众文化的关键。[时间]东汉中叶

[思想渊源]

原始宗教和巫术

春秋战国方术

阴阳五行说

黄老学说

[基本特点]民间信仰,方术。既重视眼前利益,又有长远追求。

[内容]道家,神仙术,为人驱鬼

[目标]长生,成仙。修身养性为现实利益。

[道家思想被神化]

老子的《道德经》本是朴素辩证认识客观世界与人生的著作,却被曲解而神化,奉为道教经典

传说中的皇帝也被拉来说成是和孔子一样主张清静之术。

[产生]

太平道

[时间](东汉顺帝)《太平经》,内容庞杂,阴阳五行,神仙咒符。东汉末崛起。[背景]东汉末农民起义,张角利用太平道组织黄巾军,遍布中原,有百万人之众,后被统治者收编,太平道消失。

五斗米道

[时间]汉末

[背景]张道陵辞去江州县令职务,入大邑县鹤鸣山修炼,自作道书,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经典。

无论什么人,只要交五斗米即可被保护。

在黄巾起义下,天下大乱,割据汉中。

(儿)张衡,(孙)张鲁三代人努力,在陕南川北建立政权(30年),成为道教的起源。

[发展]

(南北朝)葛洪,《抱朴子》

(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

(唐宋)尊崇道教。

唐代,尊老子,建道观。

宋代,道教畸形发展。

(金)王重阳创“全真派”。

(元)邱处机掌管全国道教。

[派别]

(早期)丹鼎派,符箓派

(金代后)正一道,全真道。

[影响]

1 某些活动含有科学精神,对某些科技如:冶炼,化学等做出贡献。

2 养神之术,导引之术是现在体育健身活动的直接来源。

3 成仙思想和仙界构想,激发作家和艺术家的想象力。

4 中国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中含有大量的道教内容。

[重要道观] 太清宫,玉清宫,白云观

[道教名山] 泰山,华山,青城山,茅山,罗浮山,武当山,崂山

3 外来宗教的传播与发展

[外来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佛教

[传入与发展]

佛教由释迦牟尼,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在古印度创立。

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内地,与汉文化交融形成,汉传佛教。

公元7世纪,佛教从印度和中国内地传入西藏,与藏族文化融合,形成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魏晋南北朝)佛教突出发展,大规模佛经翻译,大规模佛教活动场所,大规模佛寺,石窟,西行求法成风。

(隋唐)积极扶植佛教发展,佛教发展到顶峰。广建寺院,佛经翻译达到最高成就,寺产丰富,寺院经济强大,学派林立。

(宋元)开始走下坡路,由博致约,由繁致简,简便易行的宗派广泛传播。

[主要教义]

1 三世论回说。宣传自我解脱,超度求生。(使人们有所寄托)

2 容忍,不争,和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治秩序)

[宗派]

(要求知道每一宗派的名称,人物,著作,基本教义)

1法相宗(唯识宗)

玄奘,窥基

《大唐西域记》

“一切唯识”,外部事物是人的思想显现外境的形相。繁琐分析法,故消亡早。

2 天台宗(法华宗)

智?(智后面的字我的电脑里查不到,请大家注意该字写法),湛然

《妙法莲花经》以莲花象征教义纯洁高雅。

“三谛圆融”,“一念三千”。世界上只有心是真实的。

3 华严宗

法藏

“法界缘起”:一切现象均由“清静心”随缘生起。

理与事如同波与水。

4 禅宗

惠能

平民化,只要“顿悟”谁都可成佛。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其中,禅宗是纯属中国佛教,是中国佛教史的最后学派)

藏传佛教

[概念]藏传佛教(藏密)=印度密教+西藏本教

[范围]流传于:青海,内蒙古,蒙藏附近的国家

[派别]小乘,大乘

最后教派----格鲁派。该派僧人穿戴黄色衣帽,又称“黄教”。

活佛转世制度:活佛去世前,制定从某一方向寻找一个他去世时降生的男孩为其来世真身。

“达赖”,“班禅”是黄教活佛转世系统的称号。

达赖(蒙语):大海。

喇嘛:上师。

达赖喇嘛:对佛学无所不知,坚不可摧的向大海一样的和尚。

班(梵语):班地达,学问高深的学者。

禅(藏语):大,意为智勇双全。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998年考过)

1 佛教与中国哲学史:

佛教的基本出发点是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力图证明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对汉代以后的中国哲学发展影响很大,成了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后,唯心主义者几乎都从佛教哲学中吸取营养,唯物主义在与佛教的碰撞中得到发展。

2 佛教与中国文学

文学题材:大量描写佛教,渗透佛理的诗歌,文章。

艺术风格:由于佛教追求自我解脱,宣传心中求佛,因而形成清淡悠远,追求言外之意的艺术流派。

诗歌理论:禅论诗,意境空蒙。

创作队伍:诗僧。

3 佛教与艺术

突出表现:绘画,雕塑。

石窟艺术:是印度佛教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丝绸之路:反映佛教的巨大影响。

发达的壁画:体现了大量佛教内容。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

四大禅林:灵岩寺,国清寺,玉泉寺,栖霞寺

三大石窟:云冈,敦煌,龙门

伊斯兰教

[别名]回教,天方教,清真教

[概念]伊斯兰(阿拉伯文)= 顺服

穆斯林(阿拉伯文)= 顺服者

[时间]创建于公元7世纪,于公元7世纪中叶(唐代)传入中国

[创始人]穆罕默德

[朝拜中心]克尔白庙

[基本信仰]“六信”:

1 信安拉是唯一的神

2 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3 信天神

4 信《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

5 信一切都是由安拉决定的

6 信“死后复活”和“末日审判”

[五功]

1 念功

2 拜功

3 斋功(回历9月)

4 课功(可出选择题:“课功”的“课”的意思:信徒要交纳课税。)

5 朝功 (回历12月)

[派别]逊尼派,什叶派(谐音,联想记忆:循着泥巴找到了十片叶子)

[影响]

1 影响中国民族成份,促成了回族的形成和民族间的融合

2 阿拉伯文化对中国科技产生重要影响

3 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4 影响中国建筑风格,以清真寺,塔,穆斯林墓地最为常见。

[四大清真寺](多次考填空,选择。不要乱,不要怕,更不要放弃。试试联想记忆)

1 (唐)广州怀圣寺(谐音,联想记忆法:“光滑”--广怀)

2 (唐)杭州凤凰寺(联想记忆:杭州有个大凤凰)

(以上两个建于唐代,联想记忆:唐代,光滑的凤凰)

3 (北宋)泉州清净寺(联想记忆:清净的泉水)

4 (南宋)扬州仙鹤寺(联想记忆:仙鹤爱吃扬州炒饭,呵呵)

[最大的清真寺](清)新疆喀什市艾提尕清真寺同时容纳6-7千人做礼拜(注意:尕字的写法。读音是小兵张嘎的嘎音。联想记忆:喀什人爱提起小兵张嘎。)

基督教

[别称](唐)景教。(元)也里可温教(联想记忆:夜里可以吃到温饺子)[时间,地点] 产生于1世纪中叶,罗马帝国。

[两次分裂]

第一次: 1054年,分裂为东正教,天主教(谐音记忆:冬天)

第二次: 16世纪,产生了脱离罗马帝国的新教(领导者:马丁路德)

[在中国的传播]

(概说)几传几禁,曲折发展。

分说:

(唐贞观年间635年)景教经由陆路从波斯传入。

(唐武宗845年)唐武宗灭佛时,一道被禁绝。

(元)引进罗马天主教,称为“也里可温教”

(元朝灭亡)也里可温教归于灭绝

(明代下半叶)重新传入中国。意大利人利玛窦主张“习儒归汉”。天主教发展迅速。

(注意:多次考过利玛窦来华的时间,国籍,主张)

(清初)政府重视,因此得到传播。

(康熙年间)康熙下令禁止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但民间的信仰没有禁绝。1883年,孙中山在香港入教,此后大规模传入。

[经典]圣经。(分为旧约,新约)

[信仰]圣灵,圣父,圣子三位一体。“十戒”

(注意: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是在7世纪传入中国)

六中国古代制度

1 政治制度

(概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大体包括:行政/官职/称号/法律/军事制度等

(分别论述)

[行政区划制度]

(夏商)九州:《尚书.禹贡》载: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杨、荆、豫、梁、雍”九州

(西周)封建制(分封制):周天子把新征服的地区和人民,分给自己的弟子,亲戚,功臣,从前部落首长的后代,由他们去建立诸侯国。

(春秋)十二诸侯:鲁,齐,晋,楚,秦,宋,卫,陈,蔡,曹,郑,燕。后又兴起吴越等。

(战国)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郡县制:国家由中央,郡,县三级机构组成行政机构,分天下36郡。

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均由皇帝任免。

由此,县作为基层政权一直未变。

(汉)州,郡,县

(唐)道,郡,县

(宋)路,郡,县

(元)设“省”。(从此,有了“省”的名称)

(明清)省,府,县。(延续至今)

(注意:秦——)宋,均有“郡,县”)

职官制度]

[中央官职]

(先秦)由于实行分封制,家天下,因此各诸侯国没有统一的官制

(秦)建立中央集权的三公九卿制,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均由皇帝任免。

以后各代继承发展,逐渐形成完整的从中央到地方的考核,任命,升迁,罢免等官职制度。

三公(中央最高级官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

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

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

(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

九卿(三公之下)

廷尉,掌管司法;

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税收;

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

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

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

少府,掌管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

卫尉,掌管宫廷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车马;

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

(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隋)设立三省六部制

三省:尚书、门下、内史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吏部:掌管官员的任免,考核,升降

户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口,赋税,财政

礼部:掌管学校,科举,国家的祭礼

兵部:掌管全国军政

刑部:掌管刑法,狱讼

工部:掌管工程,屯田,水利

(唐)沿用三省六部制。李世民正式定名六部,至清代未变。

(清)沿用三省六部制。

[其他中央官职]

史官:掌管国家图书典籍。(兰台令,秘书郎)

太学教师:掌管祭酒,博士,助教。

翰林学士:翰林是进士经殿试选拔者。

无实权的皇帝身边的机要秘书,文学侍从,陪读。

唐玄宗始设,唐以后,宰相非翰林学士出身则为人轻视。

翰林学士在唐代不是正官,在宋代成为正官。

(以上都是中央官职)

[地方官职]

省级:地方大员,独掌一方军政大权。

“省”在各朝的称呼不同,因此官称也不同,如:郡守,节度使,转运使,巡抚,省长。

郡级:省之下,县之上的官员,由朝廷委派。

称呼:太守,刺史,知州,知府

县级:最基层的国家政权,自秦始皇起,至今未变。

称呼:县令,知县,(元)县尹,民国后至今称县长。

称号制度

(概说)我国古代称号制度包括年号,谥号,庙号,以及避讳等内容

(分说)

[年号]

纪年的名称,多指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每次新皇帝登基,均会改变“年号”,称为改元。

一个皇帝在位时,也可以进行多次改元。也有皇帝在即位时使用前一代皇帝的年号。

[时间]始于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建元元年)——〉终于清宣统(1909年)[数量]中国历史上各种年号约600多个年号。著名的年号,如:建安,贞观,永乐,康熙,乾隆

[谥号]

我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并相沿成为制度,这种制度称为设法,所给予的称号名为谥号。

[时间]赠谥始于西周: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

(注:姬昌,姬发,姬旦。姬旦(鸡蛋同音)即周公,故又称周公旦,周武王之弟)

[范围]帝王,诸侯,大臣,立奇功之人等

[谥法]

美谥(褒义)文,武,神,烈,昭,庄,纯,等等

平谥 (中性)怀,献,闵,哀,悼,康,玄,等等

恶谥 (贬义)暴,炀,昏,厉,幽,灵,等等(元朝后取消恶谥)

变谥:谥号一般不变,但也有后来加谥,改谥,夺谥之事

私谥:非朝廷所谥,多为弟子对老师,乡民对乡里尊者,宗族内部

[庙号]

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世祖,太宗,世宗(祖祖宗宗)

[避讳]

讳: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

避讳:避开讳名,以示尊重。

[时间]始于周朝

[类别]

国讳:当朝皇帝和其七世以内祖先的名字。

如:秦始皇赢政,秦朝时月份名称中,"正月"改为"端月"

家讳:父母祖先(有时包括所有长辈)的名字,作为小辈应在日常言行或行文用字时回避。

如:林黛玉读"敏"字时皆念作"密",就是避母亲名讳。

唐代大诗人李贺,只因父名"晋肃",竟终身失去参加进士考试的机会。

(诗礼之家最忌用与"饭"、"食"、"水"、"菜"等字同音或形似之字取名否则后代连吃饭饮水都成问题了。)

宪讳:对上司官员的名讳,因下属官员对上司长官称“大宪”“宪台”,而对他们的名字要避讳

宋代—个叫田登的人当上了州官之后,要求百姓将“点灯” 改为“放火”以达到宪讳目的

[方法]

改字法:对成讳之字不用,另择它字代替。

如: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先秦时叫"启蛰",汉朝时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改作"惊蛰"

空字法:对成讳之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直写"讳"宇。

缺笔法:不写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如林黛玉逢"敏"字必减笔画一样

古代兵制

[兵源制度]

(总说)我国古代兵源制度主要有:府兵制,募兵制,部落军队。(可出填空题)(分说)

府兵制:创立于西魏时期。以开府为基层组织,故称为府兵。

由农户按规定出丁

府兵编入军籍,兵士自备武器,平时参加生产,免除租调力役,战时应征打仗。

募兵制:创立于唐玄宗时期。

自由应募。(府兵是由农户按规定出丁。)

应募后授田。(府兵已有田亩。)

募兵是职业兵。(府兵与将领分离,只在发生战争时才被临时征调在一起,故兵不识将)

(注:可出简答题:比较中国古代兵制中的府兵制和募兵制)

部落军队:清朝,八旗兵。

每300人编为一个牛录,5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5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汉译为旗)。

(注:可出选择或填空题---清朝满族的“旗”大约________人?)

每个固山用一种专用的颜色作旗帜,最初只分四个固山,有黄、白、蓝、红四种颜色,

分别为正黄旗、正白旗、正蓝旗、正红旗;(可出填空题)

后增设的四种镶边旗,分别为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镶红旗,共为八旗。

清军入关以后,八旗制度变为单纯的军事组织,变成了职业军队

[战争方式]

(总说)我国古代战争的作战方式有:车战,步兵战,骑兵战(可出填空题)

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资料之中国文化要略笔记之三

中国文化要略笔记之三 第三章历史发展 1.(元谋猿人)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 2.(北京猿人)已经大量使用石器并且懂得人工取火。 3. 从(新石器时代)时代开始,中国迈进了文明的门槛,开始了自己的文明史。特点是:使用石器到发明制造陶器和铜器;渔猎发展到农业;由氏族分化为家庭;由公有财产分离出私有财产;由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 4. 最能反映母系氏族文化的是(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 5. 最能反映父系氏族文化的是(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又称(黑陶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龙山文化) 6. 关于古代文明起源的四大区域以及各自的代表文化以及具体地点: (1)黄河流域文化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区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2)长江流域文化区:河姆渡文化、三峡文化 (3)珠江流域文化区:百越文化 (4)辽河、内蒙古地区文化区(北方和东北草原文化区):红山文化 7. 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时代已经进入血缘群婚时代, (神农)时代已经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 (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始祖。 五帝:少昊、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 8. 三王:禹、汤武王、周武王 9. 中国人远祖的大体分类: (1) 西方的华夏集团; (2) 东方的东夷集团; (3) 南方的苗蛮集团。 10.(夏代)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11. 夏代在每个州设立的地方官称为(牧)。 12.(司母戊鼎)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13. 卜辞:即殷墟甲骨文,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因而也称“卜辞”。 14. 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15. 西周通过实行(封建制)来维系其政治统治,与之相辅的是(宗法制)。 16. 西周农业生产已有了(百谷)之称。 17.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另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有渴望,无实绩) 18.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19. 秦王嬴政建立(皇帝)制度,以自己为始皇帝。 20. 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和都城。 魏:曹丕,以洛阳为都; 蜀:刘备,以成都为都; 吴:孙权,以建业为都。 21.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22. “草木皆兵”出自(淝水之战)战争。

2021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分为三个研究方向,分别是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与研究、第二语言习得与研究、汉语交际与文化,当时考虑考取这个专业,主要是因为个人所学汉语 言文学专业,对汉语研究专业领域有兴趣,并且有志于从事相关方面的行业,所以想进一步 在理论层面有所提升,经过综合的考虑和比较,最终选择南开的国际汉语教育专业。所以在 专业和学校选择方面,大家也一定要慎重考虑,一是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进行选择和判断, 二是要考虑该专业的行业前景。 南开大学国际汉语教育专业考试科目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公共课包括101政治,201 英语一,专业课包括354汉语基础和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其中专业课具体参考书目大致 如下:(2020年可能有调整,具体以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公示为准) 1.汉语基础: (1)《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上、下)增订版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第3版 (2)《古代汉语》王力,修订本(1-2册),中华书局 (3)《古代汉语基础》施向东、冉启斌,北京大学出版社 2.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1)《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8月第2版 (3)《西方文化概论》,赵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第2版 (4)《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做好了前期的调研,确定专业之后,就着手准备复习了。我是从专业课开始复习的。由 于本人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所以在专业课方面,有一部分内容是上课的时候就学过的, 但需要更加细化。于是我给自己制定了比较详细的复习方案,整个专业课的复习过程分为三轮。 一轮复习:(3-7月份),以理解分析为主,通读、理解、吃透书上内容。 二轮复习:(8-10月份),以记忆背诵为主,针对重点圈画、笔记内容进行记忆和背诵,同时着手政治的复习。 三轮复习:(11-12月份),以做题、刷题为主,通过网上各种途径找到南开汉语国际 的历年真题(我是在淘宝买的),通过真题训练,熟悉各科的考试模式。但刷题也不要盲目,一定要记得总结,建立错题本,一定要总结错题,总结错题,总结错题,重要事情说三遍!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第一章

中国文化概论 读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 读过《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身处一个文化展览馆,对于文化相关的方方面面均有所收获,知识体量和思想意识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 《中国文化概论》由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全书正文分上编、中编、下编三部分:上篇对于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发展历程等方面均有全面的介绍;中编介绍了中国的文化的财产,例如文字、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这一部分从时间线上介绍了有关知识,更倾向于一种科普意义;下篇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系统、近代的转变与革新。每一部分都叙述得详尽而有条理,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可感的立体结构。作者纵古观今,介绍方式系统而简明,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有了整体的把握,对中国的文化瑰宝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并引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下面我会对最有收获的几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文化的本质: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故而文化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人们在看待文化时,不应该讲这两者割裂开来,应当辩证统一的去看待,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与方法论的一个基 本要求。 就我自身而言,往往会将侠义文化视作文化,缺少了一种更高层次的视角,故而在某些问题上也会得出较为经验主义、不具有普适性的结论。读过此书后,我很好的纠正了对文化狭隘的见解。 二、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句使用广泛的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实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揭示了经济对文化的作用: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它由经济决定,又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对农耕经济和商品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讨论,最后总结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促使中国文化保持强大的延续力,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使得中国文化兼具包容性,农耕经济的早熟又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反过来,上层建筑对于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保障农耕经济的长期持续性,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中国自古形成的庞大的官僚体系,出于自身既得利益的考虑,又会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当然,这不仅仅是官僚的阻碍,在农耕经济下中国百姓自古形成的保守、官本位的意识形态,对于商品经济也起到了抑制作用。 三、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 在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在各朝各代都存在着冲突和交融,例如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汇,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化的贡献,在这些文化的作用下共同形成了当今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更加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汇: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追溯到汉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从佛教在中国所占据的地位就可以看出佛教对于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起到了巨大的启迪作用。此后,中国的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还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反输出给其他文化系统。对于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说中国受益颇多,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延续。 第二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开端于明朝万历年间,水平远超中国的欧洲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并且至今仍在继续中。在这个文化震荡期,

新版安阳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是我一直都有的想法,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决定。 我是从大三寒假学习开始备考的。当时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可是也许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的学习效率一直不高,后来学姐告诉我要给自己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复习。 于是回到学校以后,制定了第一轮复习计划,那个时候已经是5月了。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8月一直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其实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身边还是有一些朋友没有走到最后,做了自己的逃兵,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梦想。 本文字数有点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有我当时整理的详细资料,可自行下载,大家请看到最后。安阳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54)汉语基础和(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354)汉语基础和(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参考书目为: 《古代汉语》(第一、二册) 中华书局1998 年校订重排本王力 《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 黄伯荣、廖序东 《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叶蜚声、徐通锵

《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年版) 程裕帧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刘珣 有关英语的一些经验 大家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一共占40分,但如果把所有精力都花在阅读练习上,不注意其他题型的应试技巧,也是得不偿失的。建议大家抽出3个小时的时间,完整地做一套题。做完一套卷子之后,正确率是次要的,重点是发现自己的弱点,同时了解试卷结构并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与做题节奏。对于真题,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一下子就扎进了哪个老师的长难句网课或者哪本阅读书当中。不是说辅助网课和书不好,而是说要有的放矢,先整体,后局部深入。 没有哪个做题顺序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家可以自由决定。做真题一定要注意做题顺序,我是先从阅读开始,然后写完作文,最后再做完形填空。完形填空分值比较小,但是若较难的话则可能花费半小时时间,一开始做有可能打乱做题节奏。这是我最顺手的做题顺序,也有同学先写作文,再按顺序做题,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 单词怎么背? 背单词是老生常谈了,但也是有技巧的。单词是英语的基础,网传阅读百分之二十的单词看不懂,依然可以做对所有题的广告,这种宣传在举例时精心挑选适合所谓“技巧”的题目,并敢说所有题都通用,对同学反馈的不实用的题置之不顾,以偏概全,同学们不该相信,还是要老老实实背单词。 1、背单词要坚持。从今天开始,一直背到考试之前,每天花费的时间不用太多,单词量少的同学在这个阶段可以多背背单词,但是每天一个半小时在我看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9(365)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9) 第六章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 第一节语言文字及其特征 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现代中国境内使用的语言种类至少有80多种。 语系: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语系之下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再细分为语族、语群、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不同层次。 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 我国多民族的语言文字政策: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语文平等,即宪法中规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在世界的各种语言中,汉语使用的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七种工作语言之一。 汉语的特点:(1)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靠词序和虚词表示语法关系;(2)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构词的一种手段;(3)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多个词(语素)。 汉字的特点:(1)就汉字的表意方式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2)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3)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主要的汉字造字方法:汉字在造字之初,以象形、指事、会意为手段,后来随着汉语词汇的扩大,逐渐发展出形声的造字方法。 汉字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汉字形体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变化。 对汉语共同语的不同叫法: (1)存在方言的同时,也一直存在着共同语,汉语共同语一直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共同语的书面语一直以先秦作品为典范。 (2)春秋时代,共同语被称为“雅言”;汉代把共同语称为“通语”;元代称为“天下通语”;明清称为“官话”;辛亥革命以后称为“国语”;现在称为“普通话”。 “域外方言”: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这三种语言,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以至有“域外方言”之称。 朝鲜、日本、越南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日本借用汉字作为音符,书写日语,形成了日语音节字母;朝鲜创制了谚文;越南创造了字喃。 汉语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汉语文字为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进程中,汉语一直发挥着统一工具的作用。对中华文化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读了中国文化概论后,身为建筑学的学生,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中国文化的演变,还领悟到了中国文化的意义,让我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该书讲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其中包括:中国地理环境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经济制度及其影响;中国文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及政治制度;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古典书籍以及其文化内涵。总体来说,该书包含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虽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但到最后有所收获,证明我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中国文化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并非是亘古不变的,其中,在某些时期,中国文化发生了剧变。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各个思想与文化也是不同的,而各个文化的背景,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总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夏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民国到共和国时期。在这些不同的时期中,文化不断的发展,消退,融合,也是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的一种反应。 夏商时期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开创时期,也是我国文化的开端时期,也是科技的起点。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奠基和基础,也即是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前提存在;而商朝是夏朝文化的发展与升华。在这个时期,人们已大量使用青铜器,史称为“青铜时代”,农业与手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文化上,夏商时期注重对鬼神的崇拜,国家的政治行为与国王的行为,都需要向鬼神祭祀,故而该时期的文化被称为“神本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思想浪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因为周朝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再加上礼崩乐坏,宗法制度被破坏,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崛起,使当时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与发展。其中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这百家之中,最为出名的是这六家:儒家,法家,墨家,道家阴阳家,名家。最后让以法家为优的秦朝灭了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在秦朝,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决定实行“大一统”这一措施。他统

育明考研: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笔记(14)-中国文化要略-参考书、报录比、状元经验、招生简章 、真题

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笔记 中国文化要略 第十一章科技成就 二、名词解释 1.七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日起日落为一天;月缺月圆为一月;日、月周而复始为一年;金、木、水、火、土则是人们实际观测到的五颗行星。“金星”古称“明星”,又称“太白”,黎明见于东方,俗称“启明”,黄昏见于西方,称作“长庚”。“木星”古称“岁星”,也简称为“岁”,古人认为木星十二年绕天一周,并据此纪年。“水星”又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又名“镇星”。但是,古书中提到的“水”与“火”,并不是指水星和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和“大火”,《诗经》“七月流火”即指“大火”。 2.二十八宿:指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每个星宿都是若干颗星的组合,而二十八宿又以方位分为四组,以中国古代四方保护神相配,分别为:东方苍龙奇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二十八宿在《诗经》中已有多处记载,到《吕氏春秋》已有完整的名称,而在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的盖箱上,已绘有二十八宿的完整图画和名称,可见它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古人认为它们属于恒星,它们的方位永恒不变,因此用来作为其他行星的“坐标”,以便观测日月五星所处的位置。其次是古人将天文与地理相联系,使之相互对应,将星宿对应的地狱称为“分野”。这在《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天官书》等书中都有记载。 3.历法:所谓历法,就是用年、月、日计算时间的方法。中国的历法是随着原始农业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历法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所以在中国的历法里有二十四节气的安排。《尚书·尧典》中已经记载了一年分四季,有366天以及闰月。从殷商时起,用六十干支纪日,以月亮的圆缺纪月,此法相传数千年,直至汉武帝时才制定了“太初历”,形成了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此后历代改历,到元代郭守敬创“授时历”,历法基本定型。明代所用的“大统历”,实际上就是郭守敬制定的元历。 4.圭表:是古人为了测试日、月变化而使用的工具。所谓“表”就是直立于地面的杆子或柱子,“圭”则是地面上南北方面平放的尺子,二者垂直,日光照表,投影于圭。当太阳走到最北且位置最高时,杆影最短,此为日北至,即“夏至”;相反,杆影最长,即为日南至,即“冬至”。两个冬至之间的时间就是一个回归年。春秋时期,中国人已将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定为365.25日,公元1199年南宋杨忠辅已将这一数值精确到365.2425。元代郭守敬所制的授时历就采用了这一数值。这个数值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才差26秒,3320年才差一天,与现代世界通行的公历“格里历”完全相同。 5.二十四节气:为了让历法更好的配合天象和自然季节,用以安排农业生产,古人创制了“二十四节气”。从史料来看,中国最早出现的是“二分”与“二至”,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吕氏春秋》又出现了立春、春分、立夏、立秋、秋分、立冬等节气。到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则出现了全部的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所谓二十四节气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因其位置不同,其所反映的气温、物候、雨量变化也不同,古人以此为变化来确定它们的名称,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 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三、问答1.中国科技成就的特点。从秦汉到宋元的千余年间,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13世纪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就停留在经验阶段,科学技术的理论没有进一步发展,其根本原因是与中国社会的伦理型结构、中国科技的实用性特点和科学研究的整体性观念密切相关的。中国的古代社会是一个伦理型的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主要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整个教育所培养的目标也只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各级官吏,因而与此相悖的科学技术活动被视为“旁门左道”。一部二十四史,写满帝王将相、文人学士、贞女烈妇的事迹,却偏偏没有科技发明者的专门章节。从中国科学技术本身来说,它具有强烈的实用性特点,一切学科、一切研究,都以“国家”的实用为最终目的。比如中国古代天文学有很高的成就,而且比较发达,但其科学研究活动都是为王朝的一统天下寻求“授命于天”的根据;中国古代的农学也很发达,仅农书即达三百余种,但它是历代王朝“以农立国”和“民以食为天”的一种反映;即便是著名的“四大发明”,也与国家的实用目的有关。因此,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企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从研究方法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正是这些原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没有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发展。2.介绍中国农学的发展。考古证明,大约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在浙江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在黄河流域的许多仰韶文化遗址中,都曾发现了粟以及储存粟的窖穴。其后,文献都有夏、商、周重视农业生产的记载,周人的祖先后稷就是一位农业生产的专家。在春秋战国以前,人们基本上使用石、骨农具,其中主要是双齿的耒和铲形的耜,至少在春秋时期,人们已部分使用铁器,并逐渐代替石器,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反映到思想领域,就是对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总结,因而产生了农学家和农学著作。战国时代出现的《神农书》、《野老书》已经失传,其内容不得而知。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吕氏春秋》里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等四篇文章和散见于诸子百家著作中的零星资料。其中,《管子·地员篇》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的土壤分类学文献;《尚书·禹贡》则记载了根据土壤肥沃划分土地等级的方法。《吕氏春秋》的四篇文章,不但提出了流行数千年的重农思想,阐述了土地利用的原则,而且从农业生产的三要素天、地、人,论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不违农时”的生产规律。在魏晋南北朝以前,我国的经济重心主要在黄河流域,这里的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生产技术也比较先进,因而对农学的研究也集中在这一地区。西汉时汜胜之所著《汜胜之书》,总结了北方旱地,特别是关中地区的耕作制度,提出了“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的生产原则。北魏时的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隋唐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的农业生产很快发展起来,水稻是主要农作物之一。南宋陈[上甫下方]所著的《农书》,论及以水稻为主的耕作法,谈及麻、粟、养牛,论及农桑,内容切合实际,所论都依据实践。与此同名的另一部《农书》,为元代王桢所著,它总结了《齐民要术》以来黄河流域旱田和江南水田的耕作技术,第一部分为《农桑通诀》,是全书的总论;第二部分为《百谷谱》,叙述了谷、稻、麦等农作物及瓜果、蔬菜的栽培、保护、收获、贮藏等多方面的技术;第三部分为《农器图谱》 ,画出所能搜求的农具图形;此外还涉及农田水利建设和水的利用,具有很高的科学技术价值。 明清时期,西方科技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农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技术已经历了千余年的积累,到明清时已有了更多可总结的东西。这时中西科技的交流与渗透,便产生了徐光启这样的大科学家,著有《农政全书》,内容涉及农业耕作、土地开垦、水利建设、食品制造、果树技艺等众多方面,尤以系统而集中的叙述了屯垦、水利工程和备荒为一大特色,是对宋代以来农桑经验和种植建设的全面总结。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连年战火,动荡不安,水利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处于衰退局面。为了富国强兵,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振兴农业的主张,并注意吸收西方国家和日本的农业技术,到戊戌变法前后,人们已经开始兴办农业教育。1897年,罗振玉等人编辑出版了《农学丛书》,借以推动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的农学研究着重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对关系到收藏的每一个环节,诸如土壤改良、合理施肥、良种选择、抗旱保墒等,都予以高度重视,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农业生产的技术体系,为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中医的特点。 中医最大的特点就是诊断和治疗的整体观念,把人体的生理机能看作一个整体,进而把人体的生理机能与自然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把治病过程看作一个统一性运动,认为人体各部位器官的功能休戚与共,认为自然环境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人的病理过程实际上就是外在环境作用于内部集体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虚到实的过程,因此中医诊治强调“四诊”和“八纲”,即“望闻问切”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医生正是在“四诊”的基础上,依照“八纲”之间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病人进行综合的辩正施治。中医的这一理论和治疗方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4.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 在纸张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是用龟甲、兽骨和青铜器记事,称为“甲骨文”和“金文”;后来又改用竹片和木片,称为“简牍”,几乎与此同时,人们又用丝织的绢,称为“帛书”。但这些书写材料,不是笨重,就是昂贵,都影响了信息储存和交流。 在制造丝织品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种薄薄的丝绵可以书写,这就是所谓的“絮纸”。但絮纸由于原料有限,不能大量造纸,但人们却从中得到启发,去植物中寻找纤维,于是就发生了植物纤维纸。“纸”的偏旁从“纟”,原因就是纸张最早是从丝织品开始的。中国最早的植物纤维纸是麻纸,西汉时已有,足见东汉蔡伦造纸之前中国已发明了纸。只是这种纸质地粗糙,不便书写,仅可作包装之用。到了东汉,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等多种植物纤维造纸,并且大大提高了纸的质量,史称“蔡伦纸”。蔡伦之后,东汉末年又有一位造纸能手,叫左伯,字子邑,因他所造的纸质量很高,备受世人称赞,所以南北朝时,萧子良在写给王僧虔的信中,称“子邑之纸,妍妙辉光”。这一时期,造纸原料有新的拓展,造纸设备也得到了改进,加工技术也有新的提高,出现了色纸。隋唐以后,造纸业进入全盛时期,造纸原料更加丰富,麻皮、嫩竹、桑皮、稻秆等均可造纸;纸的种类愈易增多,宣纸、蜀纸、苏纸、歙纸竞相媲美;造纸技术更加成熟,纸的应用范围已不独书写。直到近代机器纸出现以前,我国的造纸术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造纸术的传播:公元4世纪时,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入韩国、日本;8世纪时传入阿拉伯,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欧洲人才结束了用羊皮书写的历史。但到近代以后,欧洲随着工业革命发明用机器造纸,并不断改进造纸技术,我国的造纸术才落在世界之后。 5.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发现了天然磁石吸铁的性能和指示南北的现象,这在《管子·地数篇》中已有记载。大约就在此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的特性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其形状像一把小勺子,底部圆形,置于平滑的刻有二十四向的地盘上,勺柄就会自动转向南方,但因地盘与司南底部产生的摩擦,所测方向难以准确。 司南发展到宋代,已成形为“指南针”和“指南鱼” 。指南鱼是将薄铁片剪为鱼形,经磁化后带有磁性,使用时让它浮出水面,鱼头就会指南。指南针则是将钢针磁化,其使用方法在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描述了四种。后来,人们又将指南针与二十四向方位盘结合起来,制成“罗盘”。有了罗盘,只要看一看指南针所指的地方,就可以定出精确的方位。但后来人们也发现,指南针并不完全指南,因为地球存在地磁偏角,《梦溪笔谈》最早记录了这个事实。指南针的最大用途就是航海,它给航海事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影响。指南针的传播:由于中国的航海业在宋代已很发达,与阿拉伯诸国的往来十分频繁,因此指南针在宋代已传入阿拉伯地区。公元1180年左右,指南针又从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人中。正因为如此,才能有后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绕地球航行,并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提供了可能。6.火药的发明和传播。火药是硝酸甲、硫磺和木炭三种粉末的混合物。它的发明是古代炼丹术长期实践的结果。至迟在唐代,火药已被发现并利用。孙思邈在其《诸家神品丹法》中所记载的“丹经内伏硫磺法”,其实就是制造火药的具体方法。火药发明后,首先被用到军事上,以火药为动力的杀伤性武器被制造出来。这是武器制造史上的一次革命。公元11世纪的宋代,已制成了火箭、火球、火蒺藜等三种火药武器的火药配方,宋末抗击金兵的宋军已在战争中使用“霹雳炮”,稍后,金人在抗击蒙古人的战争中则使用了“震天雷”。到元代开始出现铜或铁铸成的简式火炮——火铳,因其威力巨大而被称为“铜将军”。在元代甚至还制造出一种火药箭,其发射原理与现代火箭发射差不多。到明代又出现了同时发射十支以上,甚至几十支和上百支箭的“火弩流行箭”、“一窝蜂”、“飞镰箭”、“百矢弧”等,此外还有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等。特别是一种名叫“火龙出水”的火箭,已具有两级火箭的雏形。火药的传播:大约在大唐晚期,制造火药的主要原料——硝石,已传到阿拉伯、波斯等地,因其洁白如雪,被称之为“中国雪”或“中国盐”。约在13世纪左右,火药才经由商人传入阿拉伯地区,因那时的阿拉伯人称中国为“契丹”,故而把中国传入的火药武器称为“契丹火枪”或“契丹火箭”。在蒙古人西征的过程中,阿拉伯人得到了中国的火器,而欧洲人又在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学会了火药和火器的制造方法。7.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中国的印刷术开启于古代的印章和石刻文字。到隋代初年,民间已开始用雕版印刷佛像和历书等。其方法是将文字或图画以阳文反刻在质地坚硬的枣木或梨木板上,然后刷墨铺纸加以印刷。到唐代已逐渐用雕版印刷流行较广的书籍。公元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了唐咸通九年印刷的《金刚经》,雕刻精美,图文清晰,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比欧洲最早印刷的《圣克里斯托菲尔》画像要早600年。五代以后,雕版印刷进一步发展,到宋代已达盛期,印刷出版了众多经、史、子、集各类书籍。这时除官刻本(政府)和私刻本(文人)外,还有许多以盈利为目的的私营书坊,所以宋代藏书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雕版的使用并不方便,不但刻板费时,而且保存不易,常因气候、虫蛀等腐蚀变形,即使有错字也不能改正。这时出现了活字印刷的平民发明家毕昇,在宋庆历年间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在后来的发展中,元代曾改用锡活字。在西夏后期就已经出现了木活字,到明代出现了铜活字,16世纪又产生了铅活字。直到20世纪电子排版系统出现以前,人类一直使用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印刷术的传播:中国的印刷术大约在公元8世纪传到日本,在12世纪前后传入埃及,更早一些传入波斯。约在13世纪,欧洲才用雕版印刷印制了第一张画像。随后,14到15世纪,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在欧洲同时流行。人类文明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而大大加快了传播、交流和发展的速度。

最新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全国 2018 年 10 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 A. 文化产品 B. 文化内涵 C.文化现象 D. 文化事象 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 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 ( ) A. 羌 B. 吐蕃 C.鲜卑 D. 回纥 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 A. 中原文化 B. 齐鲁文化 C.巴蜀文化 D. 屈原文学 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 A. 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 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 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 5.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 ) A. 社会生活 B. 精神生活 C.物质生活 D. 家庭生活 6.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 A. 七百年 B. 六百五十年 C.六百年 D. 五百年 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 A. 政治观念 B. 经济观念 C.国家观念 D. 文化观念 8.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 A. 夏朝时期 B. 商周时期 1

C.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9. 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 ) A. 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B. 二次同余式组解法 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 D. 高次同余式组解法 10.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A. 《神农本草经》 B. 《伤寒杂病论》 C.《素问》 D. 《本草纲目》 11. 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 A. 公元 2 世纪 B. 公元 6 世纪 C.公元 8 世纪 D. 公元 12 世纪 12. 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 A. 宗族 B. 家庭 C.什伍里甲 D. 个人 13. 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 A. 明代 B. 宋代 C.汉代 D. 隋唐 14.《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主要 表现的一项制度是 ( ) A. 分封制 B. 什伍里甲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 九品中正制 15. 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A. 《周易》 B. 《管子》 C.《商君书》 D. 《韩非子》 16. 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思想家是() A. 荀子 B. 程颐 C.王阳明 D. 王夫之 17.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他认为教育 应 ( ) A. 止于至善 B. 学思结合 C.教学相长 D. 德育和智育并重 2

师大读书笔记考核方式

师大读书笔记考核方式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积极贯彻落实学校“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我校决定颁布《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必读书目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办法》提供了143种学生应该阅读的经典名著目录,分为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类和教师教育类五部分,其中文学部分38种,哲学部分34种,历史学部分31种,艺术类部分10种,教师教育类部分30种。 第三条我校本科生应在学好所修课程的同时,有选择地认真阅读《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能力和素质。 二、成绩考核 第四条学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采用平时考查和毕业前考查两种方式,具体由本科生导师负责。平时考查由学生所在院(部)组织实施,一般应安排在每学期期末进行;毕业前考查由院(部)统一组织实施,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期中进行。同时,学校将组织校督导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于平时和毕业前进行随机考查。

第五条学生应在《办法》中认真选择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籍进行阅读。每读完一种书,要认真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 第六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从《办法》所规定的书籍中选读10种书籍,其中从文学、哲学、历史学和艺术类、教师教育类各部分中选读的书籍均不得少于2种。汉语言文学、历史学、音乐学和美术学专业的学生须在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目中选读,完成读书任务,经考查合格,可取得2学分。 第七条学生每学期选读的书籍不得少于2本,其中一本为精读书目。学生在学期初应向本科生导师提交个人学期读书计划,并定期向本科生导师汇报读书进度。 第八条本科生导师应做好学生读书的指导工作,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阅读建议,定期检查学生读书进展情况,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读书计划,在学期末审阅学生读书笔记或小论文并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读书讨论会。 第九条各院(部)应组织本科生导师做好学生阅读必读书目的年度考核工作。考核内容为学生撰写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考核成绩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等。 第十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如果能读完20种《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并通过有关学院指定教师的检查,学校发给“文化名著阅读证明书”;如果能读完50种《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参加文学院、

2021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说起它,真可谓是大名鼎鼎,尤其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更是辉煌一时。在国外最新的QS排行榜中,在中国高校排名中更是名列前十。但是在国内,它的实力与它的排名却大大地不相符,严重低估了该校的能力。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校的地理环境严重的影响了它的生源,实际上它只是位于一座偏远的县城里,而且交通十分不便。而是在现今的中国高校排名中,城市加分项也很重要,同样的一所高校位于两座不同的城市,也可能影响它的排名。恶劣的生活条件和不是很优秀的国内排名严重影响了它,导致生源上不去。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如此,它依然入选了211、985以及最新的双一流工程,实力仍不可小觑。 今天我就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专业硕士学位汉语国际教育。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同学,可能不知道什么叫专业硕士学位。我在这里就给大家科普一下,研究生分为学硕、专硕和头几年刚有两证的非全日制。当日一般非全日制,大家都不考虑。学硕一般考试难度难于专硕,但是在考研调剂的时候,学硕可以调剂专硕,而专硕却不能调剂学硕。 接下来我就说说在准备考研期间的规划吧。 作息时间: 首先我就要说说作息时间,千万不要熬夜学习!也许有的人喜欢熬夜复习,但其实这是典型的事倍功半。熬夜对身体不好,万一身体垮了一切就都完蛋了。其次真的很影响第二天的精神!当然你如果是夜猫子那就当我没说,哈哈哈。 06:30-07:30 洗漱,早餐 07:30-09:00 背诵前一天知识 09:00-11:40 专业课(看视频,做笔记,背诵) 11:40-12:20 午餐 12:20-13:00 看一会政治,酝酿睡觉 13:00-13:45 午休 13:45-17:00 专业课 17:00-18:00 晚饭 18:00-20:00 英语 20:00-22:00 政治 22:00-22:30 复习今日所学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绪论 一、知识题 1、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2、中国文化分为四种: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二、名词解释: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妯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 4、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7、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8、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是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三、问答题 1、“文化”名称的来源? 答:A“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与“武功”相对。B“化”的本义是改易。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2、文化的古代意义、现代意义? 答:1)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属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2)基于汉语“文化”概念的传统解释,学术界经常把它与英语的culture对译。culture的原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由于物质创造包含人的智慧,与精神文明难以截然划分开。 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 答:1)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应把握三要点:A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B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C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 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应把握三要点:A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B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C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所以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4、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及其特点? 答:1)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反之,在社会学领域里,民族也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以民族特点为标志的文化就是民族文化。其特点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2)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其特点是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是由中国境内56个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5、传统文化和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 答:1)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2)错误认识: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6、文化传统及其性质? 答: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其性质是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7、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 答: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四分法(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以及更多的分类法(例如,有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风俗六分法等等)本课程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8《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 答: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一、知识题 1、灾荒主要指旱、涝、蝗、风、雹等 2、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山西地区、山东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江南地区。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3、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重要观点,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4、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 5、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开凿运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国、齐国、魏国都有运河的修建,如邗沟、鸿沟等;吴国的运河已经与黄河、济水相接。秦汉至南北朝,也多有运河的开凿。秦汉时有连接湘江、漓江的灵渠,加强长江漕运的漕渠、阳渠,纵贯河北平原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等,还改造了先秦旧有的各种水运沟渠。魏晋南北朝连接江、淮、河、海的运河网已经形成。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与汴水共称通漕四渠。又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 6、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危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 二名词解释 1、三个大自然区: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 2、古代的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青州(渤海、泰山之间)、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尚书》之《禹贡》篇] 3、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桢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寒冷时期。 4、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桢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5、地缘:此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6、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三、问答题 1、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沃野千里,山河表里。而且此地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上,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而晋北地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脉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中国地形地势特点? 答: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第一个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第二个阶梯是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第三个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50米。 3、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答:作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