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图寄生效应

竞争和寄生曲线的区别

》》竞争关系曲线中,二者中随着时间推移会有胜出者、失败者;就高中生物学而言,寄生关系曲线中,两者之间无必需的数量关系,寄生生活对寄生生物来说是有利的,而对被寄生生物来说则有害,但通常不将寄主杀死,寄主数量(曲线)通常是先增后降接着趋于稳定(水平),寄生物随其后基本相似。 》》竞争在开始一段时间双方数目都会上升,然后经过一段时间(资源,空间等不够时)数目下降,在下降时一方数目上升则一方数目下降,反之亦然,再经过一段时间双方数目会达到平衡,此时数目不会有太大变化。 寄生时,寄生的一方数目一开始很快上升,另一方下降,到达一定时候后,寄生一方数目下降,但另一方数目仍会下降。 》》严格来说,没有寄生的典型曲线,竞争曲线可以分为你死我活型和同步反向增长型两种,前者竞争资源完全一致,后者则仅是部分资源的竞争问题 在许多生物的寄生现象中,寄生虫的存在并不会导致寄主的死亡,这样寄生虫增多,寄主不一定减少。所以,二者数量曲线有点牵强。如果是能量曲线则可以考虑 但寄生虫的存在会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宿主的正常的生命活动,虽然可能没有直接将宿主,但对于种群的数量来说还是有一定限制作用。 但是二者的数量关系之间没有必然的确定的联系 寄生与竞争曲线如何区分?

下图(一)中所示的生物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二)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图(一)(二)中所表示的生物关 系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A.①—甲 B.②—甲 C.③—丙 D.④—乙 答案选A。我问的是丙图代表的是寄生还是竞争?如何区分 此曲线? 下面为4组生物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体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 (1)判断A~D四组生物分别对应①~④曲线图:

寄生虫复习大纲

1.寄生现象 (1)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害也不受益,称为共栖。(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双方受利,称为互利共生。 (3)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2.寄生虫分为: ①专性寄生虫,生活史某个阶段或各个阶段都营寄寄生生活,如丝虫; ②兼性寄生虫,既可营自生生活,又能营寄生生活,如粪类圆线虫; ③偶然寄生虫,因偶然机会进入非正常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如某些蝇蛆进入人肠内而偶然寄生。 3.宿主类型:终末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贮藏宿主 4.感染阶段:在寄生虫生活史发育的各个阶段中,能够感染人体的某一特定阶段称为感染阶段。 5.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1)夺取营养: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宿主,如蛔虫和绦虫在肠道内寄生,夺取大量的养料,并影响肠道吸收功能,引起宿主营养不良,又如钩虫附于肠壁上吸取大量血液,可引起宿主贫血。 (2)机械性损伤:寄生虫的侵入、移行、寄生等对所累及的部位、组织及其附近组织、器官都可产生损伤、破坏或迫压作用。尤其是寄生虫的个体较大,数量较多时,这种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3)毒性和抗原物质的作用:寄生虫的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虫体的分解物对宿主均有毒性作用,这些物质可引起组织损害、出现免疫病理反应。 6.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寄生虫一旦进入宿主体内,机体必然出现防御性生理反应,产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1)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黏膜和胎盘的天然屏障作用,胃液等消化液的杀灭消化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体液中补体和溶菌酶的溶细胞作用等。 (2)特异性免疫 ①消除性免疫:宿主能消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 ②非消除性免疫:这是寄生虫中常见的一种免疫状态。大多数寄生虫感染可引起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是宿主体内原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被清除,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一旦用药物清除体内的残余寄生虫后,宿主已获得的免疫力也随之消失。 宿主与寄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一般分为三类: ①宿主清除了体内寄生虫,并可防御再感染; ②宿主清除了部分寄生虫,但对再感染具有部分的抵抗力,这样宿主与寄生虫之间维持相当长时间的寄生关系,大多数寄生虫感染属于此类型; ③宿主不能控制寄生虫的生长或繁殖,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以死亡。

寄生虫1

共栖: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称为共栖。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在营养上互相依赖,长期共生,双方有利,称为互利共生。 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长所,这种关系称为寄生。受害的一方为宿主,受益的一方为寄生物 寄生虫: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则称为寄生虫。 专性寄生虫:指寄生虫生活史的各个时期或某个阶段都必须营寄生生活,不然就不能生存的寄生虫。兼性寄生虫:有些寄生虫主要在外界营自生生活,但在某种情况下可侵入宿主过寄生生活的寄生虫。机会性致病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壮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此类寄生虫称机会性致病寄生虫。 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终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保虫宿主:某些蠕虫成虫或原虫的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种类的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 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时,并不能发育至成虫,仅长期维持幼虫状态,当其有机会侵入正常宿主体内的时候,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成为转续宿主。 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称寄生虫的生活史。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侵入人体并能长期或暂时在人体内生存,而不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的现象称寄生虫感染。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寄生虫感染称寄生虫病。 幼虫移行症:一些动物寄生蠕虫的幼虫侵入人体(非正常宿主)不能继续发育,但可在组织中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病变; 异位寄生: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组织器官寄生的现象,称为异位寄。 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血管内,夜间出现在外周血液中,这种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夜多昼少的现象称夜现周期性。班氏丝虫:晚10点-次晨2点,马来丝虫:晚8点-次晨4点。 棘球蚴砂:从囊壁上脱落的原头蚴、生发囊、子囊、小钩和其他成分均可悬浮在囊液中,称为棘球蚴砂或囊砂。 再燃:患者在疟疾发作停止后,在无在感染的情况下,由于血内存在少量残余的红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又大量增殖,经数周至数月又出现疟疾发作称为再燃。 复发: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血内红内期疟原虫已被完全消灭,在未经蚊媒传播再次感染情况下,经2~3个月到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称为复发。 世代交替:在生活史中无性与有性两个世代有规律地相互交替的现象。 填空:1.目前联合国联合倡议要求防治的5类寄生虫病是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和锥虫病。2.我国致力防治的有: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和钩虫病。 3.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4.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5.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6.寄生虫病防治的基本措施: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 7.原虫由胞膜、胞质和胞核三部分组成。 8.通常根据运动细胞器的类型和生殖方式,可将原虫分为鞭毛虫、阿米巴、纤毛虫和孢子虫四大类。 9.医学寄生虫学研究范围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 10.典型的疟疾发作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出汗三个连续临床症状。 11.绦虫虫体由头节、颈节和体节三部分构成。 12.八种热带病:麻风病、结核病、登革热、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中国是钩虫病) 1.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 ①形态结构的改变:由于寄生虫生活在宿主营养丰富的环境中,无需像自生生活那样到处奔波觅食,因此,其运动器官和消化器官逐渐退化或消失。②生理和代谢途径改变:由于寄生生活迫使寄生虫的生活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因此其生理和代谢途径也发生了改变。③繁殖能力增强:寄生生活使得寄生虫的生殖器官变得高度发达,繁殖能力相应增强。④特殊入侵机制的形成:寄生虫在从自生生活变为寄生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侵入机制。 2.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有什么? ①机械性损伤:系指寄生虫在入侵,移行和定居过程中对宿主局部组织器官的损伤。②化学毒物作用和免疫病理损害:寄生虫的分泌物,排泄物或死亡虫体崩解物均可作为毒物或抗原物质对宿主产生 毒性作用,造成局部组织器官或全身损伤,这些物质可能专门作用于宿主的酶系统,消化系统或血液循环系统。③夺取营养:无论是寄生于腔道,组织细胞,还是体表的寄生虫均以宿主消化或半消化的食物,体液或细胞为营养来源,致使宿主营养丢失。 3.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有什么? 宿主身体的天然屏障如皮肤,粘膜,胎盘和血液中的巨噬细胞等是抵御寄生虫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从皮肤入侵的寄生虫,有一部分可能在皮肤内即杀死。宿主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抵抗寄生虫入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在某种情况下,宿主的遗传特征对寄生虫感染能否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 4.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什么? ①体内寄生虫被宿主完全清除,宿主获得对在感染的免疫力,但比较罕见。②宿主清除大部分或未清除体内寄生虫,但对再感染产生相对的抵抗力,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之间可以维持相当长的适应关系。 ③宿主的免疫力极弱,不能有效的控制寄生虫在体内生长,繁殖,从而导致具有明显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的寄生虫病,严重病例可造成不良后果甚至死亡。 5.刚地弓形虫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①包囊,卵囊,假包囊和速殖子均具感染性且对外

寄生虫重修题库

【临床本科第七版寄生虫课本为参考书】 总论部分 填空题 不同生物的共同生活现象分为共栖、共生、寄生。 按照寄生虫生活史过程中是否需要中间宿主,生活史类型分为直接型、间接型。寄生虫的宿主类型包括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 寄生虫对宿主的毒害作用表现为夺取营养、机械损伤、毒素和免疫病理损害三个方面。. 常见的寄生虫侵入人体的传播途径包括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经呼吸道感染经输血感染等。 名词解释 1.异位寄生现象: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寄生的现象。可引起异 位的损害,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2.幼虫移行症: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是这些幼虫可以在 宿主体内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病变的现象。 3.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 生。 4.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5.宿主(host):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 的人或动物。 6.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过程。 7.世代交替:寄生虫在完成一代生活史过程中兼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现象。 8.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10.机会致病寄生虫: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出现异常增殖并致病。 11.感染阶段是指寄生虫能侵入人或动物宿主体内的阶段。 12.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可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对其体内原有的寄生虫不能 完全清除,而维持在一个低水平,并对同种寄生虫再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此种免疫状态称带虫免疫。 四、问答题 1. 寄生虫有哪些生活史类型,并举例说明 答寄生虫生活史类型以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划分为直接型生活史和间接型生活史。 直接型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寄生虫的虫卵或幼虫在外界直接发育为感染阶段感染人。肠道寄生虫(如似蚓蛔线虫和钩虫等)多属此类型生活史。 间接型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再感染人。组织内寄生虫(如血吸虫、旋毛形线虫等)多属此类型生活史 2. 举例说明寄生虫对宿主可造成哪些损害? 3. 共生现象有哪三种?举例说明。 4. 医学寄生虫的主要侵入途径有哪些?举例说明。 问答题参考答案

人体寄生学虫概述

人体寄生学虫概述 一、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 (一)寄生现象 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物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6.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7.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9.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0.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1.夜现周期性: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的夜多昼少现象称为夜现周期性。 12.变态:从卵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行为的一系列变化的总称。 13.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14.不完全变态:卵——幼虫——成虫。 15.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无发育无繁殖(数量/形态不变),虫媒对病原体只起传递运载作用。 16.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需在一定种类节肢动物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或(和)繁殖至一定数量后才能传播给宿主。 17.免疫逃避: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存活、寄生。 18.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治疗不彻底或机体产生了免疫力,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被杀死,疟疾发作停止。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由于残存的红细胞内的少量疟原虫大量繁殖,再次引起的发作称再燃,四种疟原虫均可引起再燃。

寄生虫习题

名词解释: 1.共栖: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2.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在营养上互相依赖,长期共生,双方有利。 3.寄生关系: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关系称寄生关系。 4.寄生虫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 5.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可传播病原体,称为带虫者 6.世代交替:无性生殖世代与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进行,称为世代交替。 7.终宿主:是指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除可寄生人体外,还可寄生在某些脊椎动物体内,成为人兽共患寄生虫,在流行病学上,这类动物可作为人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称这动物为保虫宿主。 10.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发肓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状态,当此幼虫期有机会再进入正常宿主体内后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11.出丝现象:当按蚊刺吸疟疾患者血液时,疟原虫随血液进入蚊胃后,雄配子体在几分钟内开始核分裂为4-8块,胞质也向外伸出成4-8条细丝,然后核分别进入细丝内,称为出丝现象。 12.溶组织内阿米巴烧瓶样溃疡: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侵入肠壁组织黏膜下破坏肠壁组织,形成典型的口小底大的溃疡,形似烧瓶,故称为溶组织内阿米巴烧瓶样溃疡;病变部位多见于回盲部和升结肠。 13.疟疾的再燃:急性疟疾患者在疟疾发作停止后,如体内仍有少量残存的红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又大量增殖,经过数周或数月,在无感染的情况下,又可出现疟疾发作临床症状。 14.疟疾的复发:间日疟原虫的子孢子在进入肝细胞后,在发育繁殖的速度上可能是多态性的,既有发育快的称速发型子孢子,也有发育慢的称迟发型子孢子。迟发型子孢子在肝细胞内进入休眠期,经过一定时间,在一定条件下再进行增殖,引起疟疾的临床发作称为疟疾的复发。 15.土源性蠕虫:生活史的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的蠕虫。 16.生物源性蠕虫:生活史的发育需要中间宿主的蠕虫。 17.夜现周期性:丝虫微丝蚴在外周血夜多昼少的现象。 18.棘球砂:从棘球蚴囊壁的胚层上他脱落的原头蚴、生发囊及子囊,悬浮于囊液中,统称棘球蚴砂。 19.感染期:寄生虫生活史中,对人具有感染力的时期。 20.滋养体:原虫生活史中能运动、摄食、增殖的时期。

寄生虫填空

填空题 1.兽医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于各种动物的(病原学寄生虫)及其所引起的(疾病)的科学。 2.根据动物分类寄生虫学可分为(蠕虫学)、(昆虫学)、(蜱螨学)和(原生动物学)。 3.根据寄生对象的生物界地位寄生虫学可分为(人体寄生虫学)、(家畜寄生虫学)、(鱼类寄生虫学)和(植物寄生虫学)。 4.在西方,1893年Smith and Kilborne关于(蜱传播牛双芽巴贝斯虫)的发现,被誉为近代寄生虫学中的重大成就。 5.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现象称为(共生);共生双方互相依赖,彼此受益关系,称为(互利共生);共生双方中一方受益,而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关系,称为(共栖)。共生双方中的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害关系,称为(寄生生活);在寄生生活关系中,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营寄生生活的动物称为(寄生),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6.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内或体表营寄生生活的动物称为(寄生生物)。 7.单宿主寄生虫多为(土源性寄生虫),多宿主寄生虫多为(生物源性寄生虫)。凡是体内或体表有寄生虫暂时或长期寄居的动物称为(宿主)。 8.被寄生虫的成虫期或其有性繁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称为(终末宿主)。被寄生虫的幼虫期或营无性繁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称为(中间宿主)。寄生于某种动物的寄生虫,有时也可寄生于并非它们生理上所需要的动物,并在其体内不发育也不繁殖,但保持着对易感动物的感染力,这种宿主称为(贮藏宿主)。从流行角度看通常把不常寄生的宿主称为(保虫宿主)。宿主被某种寄生虫感染后,随着机体抵抗力增强或药物治疗,处于隐性感染阶段,体内仍保留有一定数量的虫体,这种宿主称为(带虫宿主)。它在临床上不表现症状,对同种寄生虫再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宿主的这种状况称为(寄生现象)。 9.寄生虫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种)。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命名规则是(双名制命名)。用(双名制)给寄生虫规定的名称叫做寄生虫的(科)学名。第一个单词是(属)名,第二个单词是(种)名。通常按病原体(属)名来给寄生虫病命名。即将(属)名的最后一个音节,从母音字母开始去掉,然后加上(OSIS)字母。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一个完整循环过程,叫做(寄生虫生活史)。 10.寄生虫完成生活史的必要条件包括(适宜的宿主)、(发育到感染阶段)、(与宿主接触机会)、(适宜的感染途径)、(有一定的移行路径)和(战胜宿主抵抗力)。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包括(掠夺宿主营养)、(机械性损伤)、(继发感染)和(虫体毒素和免疫损伤作用)。 11.寄生虫侵入动物机体并能生活或长或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寄生虫感染)。有明显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感染称为(寄生虫病);当寄生虫的感染强度不大时,动物机体并不呈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这样的宿主称为(带虫者)。(慢性感染)是寄生虫病的重要特点之一。(多次低水平感染)或(急性感染后),未能清除所有病原体,常常会转入慢性持续性感染。动物感染寄生虫之后,既没有明显临床表现,也不易用常规方法检测出病原体的寄生状态称为(隐形感染)。 12.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易感动物)。感染来源包括(终末宿主)、(中间宿主)、(补充宿主)、(保虫宿主)、(带虫宿主)和(贮藏宿主)。寄生虫的主要感染途径包括(经口感染)、(皮肤感染)、(自身感染)、(胎盘感染)、(接触感染)和(节肢动物传播感染)。寄生虫病流行病学的生物学因素包括(潜伏期)、(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寿命)、(中间宿主情况)、(贮藏宿主、保虫宿主、带虫宿主)(易感动物)、(感染来源和途径)、和(寄生虫以何种形式排除体外,外界生存和发育条件,在外界感染阶段所需时间,在外界保持感染力的期限)。 13.常用的粪便虫卵检查方法有(饱和盐酸漂浮法)和(反复水洗沉淀法)。饱和盐水漂浮法浮集法适用于检查(线虫卵)、(绦虫卵)和(球虫卵)等。反复水洗沉淀法适用于检查(吸

版图第六章

电阻用来提供明确或可控的电阻值,模拟电路中 通常包含很多的电阻。大部分工艺中提供了多种不同 的电阻材料以供选择,有些材料适合制作高阻值电 阻,有些材料适合制作低阻值电阻。不同的材料的精 度和温度特性会有较大的区别,电路设计者和版图设 计者通常需要为每个电阻选择合适的材料。 电阻材料的选择会对电路的性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没有经过仔细考虑后果的情况下不易随便替换电阻材料。 6.1 电阻率和方块电阻 6.2 电阻版图

6.3 电阻变化 电阻阻值取决于其方块电阻和尺寸。方块电阻会随薄膜厚度、掺杂浓度。掺杂分布和退火条件的波动变化,电阻的尺寸也会随着光刻误差和刻蚀速率的不一致而发生变化。 现代工艺的方块电阻误差基本都可以维持在20%以内,以CSMC 0.5um工艺为例,N+和P+的扩散电阻均可维持在10%偏差内,Poly1和poly2电阻在20%误差内,带阻挡层的高阻HPoly的偏差基本也可以控制在30%以内。 在工艺中,用线宽控制来做光刻和工艺尺寸的度量。一般线宽控制用特征尺寸的百分比来衡量,现代工艺中大部分工艺都可以保证线宽控制在其最小特征尺寸的20%以内。电阻容差可由以下关系进行估算。 例如:1.方块电阻偏差25%,有效线宽2um,线宽控制0.25um,则电阻容差为38%。 2.方块电阻偏差25%,有效线宽2um,特征尺寸0.5um,则电阻容差为30%。 注意:阱电阻除了考虑线宽控制外,还需考虑横向扩散。在CSMC0.5DPTM工艺中典型阱深2.7um. 电阻设计规则: 1.在容差不重要的情况下,电阻可以使用最小宽度,这样期望的阻值容差为线宽控制20%加上方块电阻变化值。但是注意扩散电阻不能窄于结深的150%。 2.需要中等精度的容差时,电阻宽度为最小特征尺寸的2~3倍,期望容差为10%加上方块电阻变化值。 3.需要高精度电阻时,可以选用最小特征尺寸的5倍以上的宽度,期望容差为4%加上方块电阻变化值。 多晶电阻制作于场氧上方,场氧在多晶和衬底之间起绝缘作用,散热性差,所以多晶电阻容易受自加热的影响。 使用多晶电阻时绘制长度不能太短,减小多晶晶粒非线性的影响。 每个电阻至少有两个接触孔,每个接触孔都会增加电阻的阻值。

植物保护学通论考研试题

韩召军《植物保护学通论》(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个形态特征不是昆虫所特有的?()[扬州大学2019研] A.体表含有几丁质的外骨骼 B.体分三段即头、胸、腹 C.胸部有三对足 D.多数成虫有翅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昆虫是体躯分为头、胸、腹三段,生有6足4翅的节肢动物。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即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个胸节各着生1对足,中胸和后胸通常还各有1对翅。因此答案选A。 2玉米螟属于()。[青岛农业大学2014研] A.半翅目 B.鞘翅目 C.鳞翅目 D.双翅目 【答案】C查看答案 3接合菌亚门的菌丝通常是()。[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 A.变形虫妆 B.有隔菌丝 C.无隔菌丝 D.原生质团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接合菌门营养体为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形成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产生

接合孢子。因此答案选C。 4蚜虫的触角通常()。[青岛农业大学2014研] A.12节 B.24节 C.6节 D.3节 【答案】C查看答案 5下列哪一种害虫属于迁飞性害虫?()[扬州大学2019研] A.三化螟 B.白背飞虱 C.棉蚜 D.二化螟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不少农业害虫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这是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形成的遗传特性。如东亚飞蝗、黏虫、小地老虎、稻纵卷叶螟、稻褐飞虱、草地螟、白背飞虱等都属远距离迁飞性害虫,这些昆虫成虫开始迁飞时,雌虫的卵巢还没有发育,大多数没有交尾产卵,通过迁飞到降落地后才性成熟。因此答案选B。 6()属于专性寄生菌。[青岛农业大学2014研] A.小麦纹枯病菌 B.花生黑斑病 C.梨白粉病菌 D.甘薯黑斑病 【答案】C查看答案

浅析业态(业种)的寄生与共生

浅析业态(业种)的寄生与共生 沈倍 摘要寄生与共生原是出自生物彼此交互时的两种关系,衍生至商业地产,特别是大型商业综合体,这两类的交互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大型商业综合体已处在当今商业地产的最高食物链条上,它就像一个庞大的自然群落,涵盖了当今人 们生活中的各个商品业态(业种)1。为此如何来认识商业综合体这个庞然大物, 来认识其中的各个业态(业种)与业态(业种)之间、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寄生与共生关系,对商业综合体的招商与运营尤为关键。 一、业态(业种)的寄生与共生 1、业态(业种)的寄生 业态(业种)的寄生(Format Parasite)指一个业态(业种)【寄生业态(业种)】地理上紧邻或围绕于另一个业态(业种)【寄主业态(业种)】,自身无法或较难吸引消费人流,靠寄主业态(业种)所吸引来的消费人群而产生销售。在这种寄生关系中,一般寄生业态(业种)为小型商铺,而寄主业态(业种)则为大型(主力)商铺。 2、业态(业种)的共生 业态(业种)的共生(Format symbiosis)指两种业态(业种)发生的对一方有利或双方互惠的关系。这种共生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业态(业种)间,同时它也具有偏向性,即双方得利有多少,故又可分为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 二、业态(业种)的寄生与共生现象的表现形态、产生原因与作用 1、寄生现象的表现形态、产生原因与作用 1.1、寄生现象的表现形态 一般而言,寄生业态(业种)多以规模较为小型的店铺存在于寄主业态(业主)周围。 1.2、寄生现象的产生原因与作用 寄生业态(业种)的存在或为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2主动构建,其用意既可充分挖掘 寄主业态(业种)【购物中心亦称为主力业态(业种)】吸引而来的消费人流的剩余消费力,亦可延长消费人流在购物中心内逗留的时间,增加消费的可能性。 抑或为寄主业态(业种)主动构建,除了拥有上文所描述的作用之外,更是对寄主业态(业种)前期的租金压力有较大削减的功能,甚至在中后期还是寄主业态(业种)产生盈利的来源之一。 2、共生现象的表现形态、产生原因与作用 2.1、共生现象的表现形态 尽管业态(业种)的共生现象具有偏向性,但是相对而言,该现象的组份均为相邻且面积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店铺共同存在。 2.2、共生现象的产生原因与作用 作为互补的业态(业种)考虑时,购物中心通常会将消费人流不同消费时段的不同消费需求作为布局的依据将不同的业态(业种)作为相邻店铺进行规划,以此能让各业态(业种)互相分享各自吸引而来的消费人群的额外消费量。 1、对于业态与业种的定义,不同文献也有所分歧,有如下定义:购物中心、百货、专业市场等概念是属于

寄生虫名解

1. 片利共生(commensalism):又称共栖,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的现象。 2. 互利共生(mutualism):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靠,彼此受益的现象。 3. 寄生(parasitism):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的关系。得益方是寄生虫,受害方是宿主。 4. 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是寄生虫在完成生活史发育过程时,需经过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交替进行的现象。 5. 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包括寄生虫在外界发育,其感染阶段侵入宿主体内并移行到寄生部位,继续发育,繁殖直至排出体外等过程。 6. 机会性致病寄生虫(ectoparasite):是某些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的寄生虫。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 7. 终宿主(definitive host):是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是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 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又称储存宿主,有些人体寄生虫也可寄生在某些脊椎动物体内,这些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成为人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这些动物则是保虫宿主。 10. 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或transport host):某些蠕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而保持其幼虫状态,当该幼虫有机会侵入其适宜宿主体内后才能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11. 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 immunity):是指宿主对寄生虫的保护性免疫既能清除体内已有的寄生虫,又能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如热带利什曼原虫引起的皮肤利什曼病。 12. 非消除性免疫(non-sterilizing immunity):寄生虫感染后虽可诱导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维持低虫荷状态,包括带虫免疫(如疟原虫感染免疫)和伴随免疫(如血吸虫感染免疫) 13. 带虫免疫(premunition):是宿主感染寄生虫后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对其体内已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维持在低虫荷水平,使用药物驱虫后,宿主的免疫力随之消失的现象。 14. 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 :血吸虫感染诱导宿主产生的获得性免疫的特点是对再感染的童虫具有一定杀伤作用,但对原发感染的成虫不起作用,一旦成虫彻底消失后,此种免疫力也随之消失。这种在原发感染的成虫继续存在的情况下,对再感染产生一定免疫力的现象称为伴随免疫,属非消除性免疫。 15. 感染期(infective stage):又称感染阶段,是指寄生虫生活史中对人具有感染性的阶段。

寄生蝇

?寄生于其他昆虫的双翅目昆虫的泛称。是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如头蝇科、麻蝇科、寄蝇科、长足寄蝇科中的多数种是影响多种农林害虫发生数量的重要生物因子之一。也有部分种寄生于有益昆虫或天敌昆虫体内而被认为是有害的。寄生蝇成虫需补充营养,以植物花蜜、分泌物及一些动物的有机废物为食。卵生和伪胎生。单雌可产卵或幼虫可数十个乃至上千个。成虫寿命一般可延续1~2个月。寄生蝇生活周期的长短与其食性以及寄主的发生情况关系密切,一般食性较广或其寄主的生活周期较短的种类,其生活周期往往都较短,一年可发生数代;反之,则一年只发生1代。可利用寄生蝇控制某些害虫,如美国新泽西引入的毒蛾蜉寄蝇,现已成为寄生舞毒蛾幼虫的优势种。少数寄蝇种类既有益也有害,如蚕饰腹寄蝇既是松毛虫的天敌,又是中国南方地区家蚕和柞蚕的敌害,在利用时应予注意。 - 来源:农业大词典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寄生蝇科。一种专门以幼虫寄生于其他昆虫体内的有瓣蝇类。成虫仅有一对膜质的前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触角由3节组成,第3节背面有触角芒,口器舐吸式。幼虫呈蛆状,气门为两端式,前气门在前胸两侧,后气门在腹部末节,幼虫化蛹时不蜕皮而形成围蛹的外皮。寄生蝇羽化为成虫后,一般都需补充营养,取食花蜜、植物的分泌物及一些动物的有机废物。寄生蝇的寄生方式大致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①将尚未完成胚胎发育的大型卵产于寄主身体表面,待幼虫孵出后,即钻入寄主体腔,称作大卵型寄蝇,如日本追寄蝇。②将已完成胚胎发育的卵产于寄主的食料植物上,如灰等腿寄蝇、夜蛾土蓝寄蝇等,它们的卵小而壳坚硬,必须随食物被寄主吞食后,借助胃液的作用,才能孵出幼虫,称作微卵型寄蝇。③将幼虫产于寄主食料植物上,当寄主取食或活动与之发生接触时,幼虫便附着在寄主体壁上,借助口咽器直接钻人其体腔,称为伪胎生型寄蝇,如粘虫缺须寄蝇。中国有寄生蝇450余种,分布广,其活动能力和繁殖能力都非常强,是农林害虫中一类寄生性天敌。所有鳞翅目和叶蜂类的幼虫,无有不被寄生蝇寄生者。有些害虫如螟虫、天牛、蛴螬(即金龟子幼虫)等,虽然在植物茎秆内或土壤中营隐蔽生活,一般天敌难以与之接近,但却无法逃避某些寄生蝇对它 们的杀害。还有一种常见的水稻害虫体内寄生的寄生蝇,称为黑尾叶蝉头蝇,寄生率高达51.4~84.9%,是黑色叶蝉的重要天敌,应加以保护利用。 寄生蜂 ?汉语同韵大词典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生物卷 ?农业大词典 ?中国百科大辞典 ?简明林业辞典 ?科学技术社会辞典·生物 ?昆虫,种类很多,体形较小,产卵管很长,多在粉蝶、黏虫、螟虫、蚜虫等害虫的幼虫或蛹内产卵。 - 来源:汉语同韵大词典 ?一般能用发达的产卵器将卵产于其他昆虫的幼虫、蛹或一些膜翅目蜂类的卵中。如姬蜂能在凤蝶幼虫或蛹内产卵,金小蜂能在蝶蛹内产卵,赤眼蜂能将卵产在玉米螟的卵内。它们的幼虫孵化后,以食宿主的体液或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题及答案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题及答案 试题一 (一)选择题 1.生物源性蠕虫是因为它们:C A.必须在外界发育 B.必须经口感染 C.生活史中必须有中间宿主 D.生活史中无中间宿主 E.以上说法都不对 2.带虫者是指:B A.病人 B.感染了寄生虫而未出现临床症状的人C.无免疫力的人 D.易感者 E.以上都不是 3.下列虫卵发育最快的是:D A.钩虫卵 B.蛔虫卵 C.鞭虫卵 D.蛲虫卵 E.姜片虫卵 4.能引起幼虫移行症的蠕虫是:D A.蛔虫 B.蛲虫 C.丝虫 D.斯氏狸殖吸虫 E.猪带绦虫 5.成虫阶段具有诊断意义的蠕虫是:D A.丝虫 B.蛲虫 C.华枝睾吸虫 D.日本血吸虫 E.肺吸虫 6.寄生在回盲部的线虫是:D A.蛔虫

B.丝虫 C.旋毛虫 D.鞭虫 E.钩虫 7.新鲜粪便污染了食物,人食后可能感染:E A.蛔虫 B.鞭虫 C.钩虫 D.旋毛虫 E.以上都不可能 8.蛲虫最主要的致病是作用是:C A.摄取大量营养 B.喜欢钻孔的习性 C.特殊的产卵习性 D.成虫固着造成肠壁的损伤 E.虫体代谢产物的刺激 9.肉眼鉴别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的主要依据:C A.虫体大小 B.口囊中的口甲 C.体形 D.口囊和交合伞 E.阴门的位置 10.主要致病阶段寄生在人肌肉中的蠕虫是:C A.钩虫 B.丝虫 C.旋毛虫 D.日本血吸虫 E.华枝睾吸虫 11.微丝蚴是哪种寄生虫的幼虫:B A.钩虫 B.丝虫 C.旋毛虫 D.日本血吸虫 E.细粒棘球绦虫 12.人可作为终宿主又可作为中间宿主的寄生虫是:D A.丝虫 B.华枝睾吸虫 C.肺吸虫

D.猪肉绦虫 E.牛肉绦虫 13.蛲虫的感染是由于:C A.接触土壤中的丝状蚴 B.丝状蚴通过蚊虫 C.经口食人感染期虫卵 D.食入肌肉中含幼虫的囊包 E.感染性虫卵通过饮水 14.钩虫侵入人体的幼虫是:C A.杆状蚴 B.微丝蚴 C.丝状蚴 D.蜡肠期蚴 E.以上都不是 15.哪种寄生虫的虫卵排出后即对人有感染力:D A.钩虫卵 B.肺吸虫卵 C.鞭虫卵 D.蛔虫卵 E.猪带绦虫卵 16.哪种蠕虫可以引起贫血:B A.蛔虫 B.钩虫 C.日本血吸虫 D.猪囊虫 E.丝虫 17.蛔虫成虫寄生在人体的:A A.小肠 B.盲肠 C.结肠 D.肺部 E.肠系膜下静脉 18.引起象皮肿的寄生虫是:E A.日本血吸虫 B.肺吸虫 C.旋毛虫 D.钩虫 E.丝虫

寄生虫学总论复习题答案

总论复习题 一、A型题:每道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5分)。1.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是(B ) A.温度、湿度 B.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C.雨量、光照 D.土壤、水质 E.经济条件、风俗习惯 2.发生幼虫移行症的宿主属于(E ) A.终宿主 B.中间宿主 C.保虫宿主 D.正常宿主 E.转续宿主 3.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是(C ) A.治疗病人 B.治疗带虫者 C.针对流行环节,综合防治 D.消灭保虫宿主 E.保护易感人群 4.所谓偶然寄生虫是指其( B) A.只在取食时侵袭宿主 B.因偶然机会侵入非适宜宿主 C.可营自生生活也可营寄生生活 D.成虫期不一定过寄生生活 E.在宿主体内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 5.下列属于偶然寄生虫的是(C ) A.粪类圆线虫 B.蚊 C.棘阿米巴 D.蠕形螨 E.蚤 6.寄生虫的能量来源主要是(D ) A.蛋白质 B.维生素

D.糖 E.无机盐 7.终宿主系指(E ) A.幼虫寄生的宿主 B.童虫寄生的宿主 C.脊椎动物及人 D.有寄生虫虫卵排出的宿主 E.成虫或有性生殖期寄生的宿主 8.带虫者的含义是( C) A.体外有寄生虫寄生的患者 B.体内有寄生虫寄生的患者 C.体内有寄生虫而无症状者 D.寄生虫病患者 E.感染寄生虫后无症状,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虫体者9.可经胎盘感染的寄生虫有(E ) A.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 B.丝虫和旋毛虫 C.血吸虫和并殖吸虫 D.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 E.疟原虫和弓形虫 10.带虫免疫常见于( D) A.日本血吸虫感染 B.丝虫感染 C.旋毛形线虫感染 D.疟原虫感染 E.刚地弓形虫感染 11.据估计世界上每年死亡人数最多的寄生虫病是( D) A.血吸虫病 B.丝虫病 C.蛔虫病 D.疟疾 E.阿米巴病 12.不能引起血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寄生虫病是( A) A.疟疾

寄生效应

1.0 双极寄生 在集成电路中,用反偏pn结隔离双极器件,存在一些潜在的寄生效应,同时,在一单外延区域集成一个以上器件也产生了更可能的寄生效应。此寄生效应大多数是以不希望的pnp或npn晶体管出现。所以,这个章节将不着重分析双极晶体管中寄生电容与寄生电阻的混合模式,但会着重关注由寄生pnp或npn管产生的电路工作中的变化。因为结隔离的IC中,所有器件公用一个电衬底,电路同一性直接依赖于版图。 由于这些原因,设计工程师将会仔细观察IC的版图,约占设计工作的50%,可能的寄生以及它们对电路工作的影响将会用容易理解的电子/空穴注入理论完全的评价,连同IC的真正环境以及电路如何在那样的环境中工作一起完整的评价。 1.1 寄生pnp 1.1.1 npn中的寄生pnp 单块结隔离电路的npn管的剖面图如图1.1.1a所示,p隔离和p衬底区域通常相对于npn集电区n外延区域是反偏的。不管怎样,这些隔离和衬底区域指出了在npn结构中可能的寄生pnp管,这个pnp是由npn的p型基区,连同npn的n型外延,以及p型隔离岛/衬底形成的。npn的p型基区既可以是寄生pnp的发射极,也可以是集电极。正常工作下,衬底相对于外延是偏置很负的,如果npn是正向导通,那么,寄生可以看作是一个对衬底的反偏二极管和衬底与外延电容并联。

npn的饱和将会允许寄生pnp管开始工作,当npn饱和,bc结正偏,这也会使两个可能的寄生pnp中的其中一个的be结正偏,如图1.1.1b。npn的基区现在也是衬底pnp的发射极,npn的外延是pnp 的基极,衬底是pnp的集电极。在这种工作模式下,npn基区向外延注入空穴,这个空穴电流的一部分将会在外延复合掉。不管怎样,相当多的空穴将会被衬底/隔离收集。这些空穴来源于npn的正向基极电流,这个结果在npn饱和区Ie

寄生虫学及检验总论

总论 基本概念 1.寄生虫学及检验概念、范畴和任务 (1)概念: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是研究人体寄生虫及危害人类健康的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规律和防治原则及其检验技术的一门科学。 (2)范畴:人体的寄生虫主要属于无脊椎动物的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扁形动物门、原生动物门及节肢动物门。在寄生虫学中,又将以上各门中的寄生虫分别归纳为医学蠕虫、医学原虫和医学节肢动物。检验技术包括病原检查和免疫检查两大部分,但常以病原检查为主。 (3)任务:本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任务是:①能够运用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揭示人与寄生虫之间的相互关系;②应用医学检验技术和调查方法等,准确地对人体寄生虫进行检测和鉴定;③协助临床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以达到防治和消灭寄生虫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2.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类别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现象,称为共生,有3种类型: 1)共栖:系指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双方在营养上互相依赖,彼此受益,长期共生。 3)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向前者长期或暂时地提供营养来源和(或)居住场所并受害,称为宿主;前者受益方称为寄生物。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的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直接型: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如肠道寄生的蛔虫。 间接型: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如丝虫、血吸虫。 在流行病学上,常将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土源性蠕虫;将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生物源性蠕虫。 世代交替:有些寄生虫生活史中仅有无性生殖,如阴道毛滴虫,阿米巴原虫,利什曼原虫等。有些寄生虫仅有有性生殖,如蛔虫,钩虫、丝虫等。有些寄生虫兼有以上两种生殖方式才能完成一代的发育,即无性生殖世代和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进行,称为世代交替。 (2)寄生虫和宿主的类别:按照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分为: 1)依寄生部位,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 2)依寄生性质,分为专性寄生虫和兼性寄生虫; 3)依寄生时间久暂,分为长期性寄生虫和暂时性寄生虫。 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弓形虫,隐孢子虫,卡氏肺孢子菌等,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增强。 宿主类别: 终宿主:是指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例如人为蛔虫的终宿主。 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若有两个以上中间宿主,可按寄生先后分为第一、第二中间宿主等。例如淡水螺为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淡水鱼为第二中间宿主。 保虫宿主:某些蠕虫成虫或原虫的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人体,也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传染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 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当此幼虫期有机会再进入正常宿主体内后,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的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3)寄生虫与宿主间的相互关系 1)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包括: 夺取营养:如蛔虫引起营养不良,钩虫引起贫血,阔节裂头绦虫引起维生素B12的缺乏,导致宿主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