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生命是一首诗

海子,生命是一首诗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者:海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喜欢海子的这首诗,从来不知,世界上竟然有为诗生,为诗死的人。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4日(他生日这一天)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

与生命极限的诗人。海子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当时即被称为“北大三诗人”之一。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从1982年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用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勤奋,才华横溢地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结集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等。其主要作品有:二百五十余首优秀抒情短诗,《太阳七部书》,即诗剧《太阳》、诗剧《断头篇》、诗剧《但是水,水》、长诗《土地篇》、第一合唱剧《弥赛亚》、仪式和祭祀剧《弑》、诗体小说《你是父亲的好女儿》。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以及各类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教材。因其诗歌的杰出成绩,海子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2001年4月28日荣获中国文学最高奖项之一——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2001年,其被广为传诵的明快亲切的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选高中语文课本;2003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选入另一篇经典代表作《麦地》;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人一生要读的60首诗》,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选而跻身于几十位中外名家的名作之中。在中国当代诗坛,海子常常被评价为“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和“我们祖国给世界文学奉献的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诗人”。作为20世纪80年代

后期新诗潮的代表人物,海子在中国诗坛占有十分独特的地位,他的诗不但影响了一代人的写作,也彻底改变了一个时代的诗歌概念,成为中国诗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的优秀抒情短诗是继“朦胧诗”之后独特而又诗艺出众的作品,兼具抒情性、可诵性和先锋性风格,在当时极为罕见。海子去世后,其作品和“麦子”意象系统。很快得到诗坛承认并给予极高评价,有关海子诗歌的深度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热点之一。据说海子一生爱过7个女子。他第一个所爱的女性是生养他的母亲操采菊,自当不说。另外还有6个女孩或者说女人,曾经在海子流星般消逝的短暂生命中出现过,闪烁过。关于这6个女人,据周玉冰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诗情人生》的描述:这6个女人分别是“波婉”、“白佩佩”、“安妮”、“诗芬”、“芦花”和“李华”。在《扑》中燎原仅仅以“B”、“P”、“A”、“S”、“H”和“L”等“虚拟”字母予以替代。这6个女人,或者可以统一定义为“海子的情人们”,有的是曾与海子建立正式情人关系的,有的则是在情感上引导过海子,有的占据着海子内心的女神形象的化身…… 然而他的爱情,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一场灾难,特别是他初恋的女孩子,更与他的全部生命有关。这个在他生命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的女性叫波婉或者B。她是海子在法大当老师时候的学生之一,她活泼可爱,对自己诗人的老师异常崇拜。海子的自杀是多方面的。一个是信仰

方面,海子崇尚死亡,这从他的诗歌《跳伞塔》可以看出来。二是性格方面,海子太单纯,现实的世界和他的理想状态并不相融洽。三是诗歌方面,海子一直提倡伟大的诗歌,既诗歌要将人类的苦难歌颂的令人灵魂颤抖。所以,承载着人类困难的海子,认识死亡也是诗歌,是诗歌的一个形式,所以他的自杀,有祭诗的因素。四是生活方面,他常常独自在昌平一个人住。他一直深爱他的初恋,自杀前曾在北京碰见自己的前女友,并且知道她已经结婚,生了孩子,海子便走向了山海关,这可能是直接因素。可以说,海子的死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我不神话海子,但是我觉得他的诗歌已经成为一种信仰,单纯,干净,可以洗涤人的灵魂。谁都不知道海子是怎么想的,但凡卓绝的人都有点神经质。或许这就是宿命,上天让他拥有了才华,却关闭了他的情路!海子将生命写成了一首诗,这首诗有超大的想象空间,是让人情不自禁想去探寻的神秘之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